第二讲:溶液(二)
溶解度
[学习目标]
了解溶解度的涵义,初步学习绘制和查阅溶解度曲线。
重难点:溶解度、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知识点一、溶解度
1.固体的溶解度
在_______下某固体物质在_______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_______,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_______。如果不说明溶剂通常所说的溶解度是指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
正确理解固体的溶解度概念需要抓住四个因素:
①一定温度。同一种固体物质在不同温度下对应的溶解度是不同的,因此必须指明温度。
②100g溶剂。此处100 g是指溶剂质量,不能误认为溶液质量。
③饱和状态。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 g溶剂里所溶解的最大质量为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④单位:g[严格地说应该是g/100g(溶剂)]。
一般地说,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________,也有特殊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说,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这句话是否正确。_______。影响因素:
①溶质、溶剂的性质;②温度。
2.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3、溶解度曲线
当溶质一定、溶剂一定时.固态物质的溶解度主要受温度的影响,也就是说,固态物质的溶解度是温度的函数。这种函数关系既可用表格法表示,也可以用图像法(溶解度曲线)来表示。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得到物质溶解度随着温度变化的曲线,这种曲线叫做溶解度曲线。如图24-3。
A几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24-3 B熟石灰的溶解度曲线
(1)温度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规律
①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KNO3)
②少数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如NaCl)
③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如Ca(OH)2)
(2)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应用
①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温度下该物质的溶解度;也可以查出该物质已知溶解度所对应的温度。曲线上的点即该物质对应温度时的溶解度,按其数据配成的溶液正好为饱和溶液;若按曲线下面的任何一点的数据所配溶液,均为该温度下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如按曲线上面任何一点所表示的数据配制溶液,溶液中均含有未溶解的晶体,所配溶液为饱和溶液。
②固体物质的溶解曲线主要有三种情况:“陡升型”,该类物质(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明显增大;“缓升型”,这类物质(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变化不明显;“下降型”,它(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③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借助不同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比较相同温度下各物质溶解的大小。
④几种物质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对应温度下几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4.气体的溶解度
气体的溶解度是指该种气体在一定压强和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气体的体积要换算成标准状况时的体积)。
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
内因:气体和水本身的性质。
外因:①温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②压强:随压强增大而增大。
【要点诠释】
①温度是影响固体物质溶解的唯一外界因素,振荡、搅拌只能加快固体物质的溶解速率,而不能改变固体的溶解度。
②溶解度曲线既能定性地反映固体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而变化的趋势(溶解度曲线的伸展方向),也能表示某固态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还能用于比较同一温度不同溶质的溶解度的大小。比较溶解度大小必须指明温度,否则无法比较。
③气体的溶解度受温度和压强的影响。温度一定,气体的溶解度随______的增大而______,随______而减小;压强一定,气体的溶解度随______的______而减小,随温度的______。
例题1图24-6中A图表示硝酸钾和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B图中甲、乙试管分别盛有硝酸钾、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试管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向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后,甲试管中固体减少,乙试管中的固体增加,则加入的物质不可能是()
A.浓硫酸 B.氢氧化钠 C.氧化钙 D.硝酸铵
知识点二、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例题2、图24-8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
于P点。据图回答:
(1)P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t2℃时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质量是______g。
(3)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________(填写物质序号)。
(4)在t2℃时,将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t1℃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变式1】图24-9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a的溶解度一定大于b的溶解度
B.t1℃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C.0℃时,将100g水加入盛有m2g的a物质的烧杯中,搅拌,再升温至t1℃时(溶剂不蒸发),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大
D.取t l℃时等质量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剂不蒸发),所得a溶液
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变式2】图24-10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t2℃时往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先后
加入wg甲和wg乙(两种物质溶解时互不影响,且溶质仍是甲、乙),充分搅拌。将混合物的温度降
低到t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B.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温度降低到t1℃时,甲、乙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得到甲、乙的不饱
和溶液
D.t2℃时,甲物质的溶液为饱和溶液,乙物质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随堂练习1
测定20℃时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时,所用的溶液一定是20℃时的硝酸钾的
A、饱和溶液
B、稀溶液
C、饱和溶液
D、不饱和溶液2.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g,它的含义是
A、20℃时,100g饱和食盐水中含有36g食盐
B、在100g水中最多溶解36g食盐
C、20℃时,136g食盐水中含有36g食盐
D、20℃时,136g饱和食盐水中含有36g食盐3.某温度下,将5g氯化钠放入10g水中,得到13.6g氯化钠溶液,该溶液一定是
A、饱和溶液
B、不饱和溶液
C、稀溶液
D、无法判断4.T℃时某物质的溶液度是100g,该温度下,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下列质量关系正确的是A、溶质:溶液=1:1B、溶质:溶剂=1:1
C、溶剂:溶液=1:1D、饱和溶液的质量一定为200g
5.某温度下,将3gA物质放入7g水中,得到10g溶液,该溶液是
A、饱和溶液B、不饱和溶液C、浓溶液D、无法确定
6.压强增大时,其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受影响的是
A、NH3B、SO2C、CO2D、KCl
7.将1g某物质在室温时溶于20g水中即达饱和,则一般把这种物质划分为
A、易溶物质B、可溶物质C、微溶物质D、难溶物质
8.在一定温度下,检验某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最简单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9.硝酸钾在10℃时的溶解度为140g,这说明在10℃时,将140g硝酸铵溶解在_______g水中,就可以得到________g硝酸铵饱和溶液。
10.气体的溶解度一般随着温度的升高___________,当温度不变时,随着压强的增大,气体的溶解度_________。
11.20℃时,KNO3的溶解度是31.6g,则20℃时,50g水中最多能溶解_______gKNO3。
12.20℃时,25g水中最多能溶解9gNaCl,此温度下,NaCl的溶解度为____________。
13.10℃时,在两个烧杯中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饱和溶液;保持溶液温度不变,分别向其中加入等质量的相应溶质;再将温度升高到40℃氯化钾和硝酸钾的溶解情况如图24-32所示;图
24-33为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仔细观察、分析图24-31和图
24-33,回答下列问题:
(1)当温度t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
化钾的溶解度。
(2)烧杯甲盛放的是___________溶液。
(3)状态三时,烧杯___________中溶剂水的质量相对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