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09章货币均衡

第09章货币均衡

第09章货币均衡
第09章货币均衡

第九章货币均衡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写在题后的括弧内。)

1.货币均衡的实际意义是【】

A. 货币供应量与货币需求量相等

B. 货币供应量大于货币需求量

C. 货币供应量小于货币需求量

D. 货币供应量与货币需求量大体相适应

2.社会产品的交换总体上讲就是【】

A. 货币交换

B. 商品交换

C. 信用工具的交换

D. 价值交换

3.从货币运动的独立形式看,反映社会商品的使用价值的差别的是【】

A. 商品用量

B. 资本用量

C.货币用量

D. 价值用量

4.货币均衡是反映的是【】

A. 价值运动的情况

B. 资本运动的情况

C.信贷资金运动的情况

D.货币运动的状况

5.信贷规模和增长速度与生产的发展规模和增长速度【】

A. 正相关

B. 负相关

C.不相关

D. 无明显关系

6.货币收支运动与商品流转的规模和速度【】

A. 正相关

B. 负相关

C.不相关

D. 无明显关系

7.尚未实现的需求或即将实现的需求指的是【】

A. 现实需求

B. 未来需求

C. 购买需求

D. 潜在需求

8.一国可能生产并提供给市场的生产能力是【】

A. 社会总供给

B.社会总需求

C. 客观总供给

D.现实总供给

9.货币均衡中的Ms指的是【】

A. 名义货币供应量

B. 实际货币供应量

C. 名义货币需要量

D.实际货币需要量

10.货币均衡中的MD.指的是【】

A. 名义货币供应量

B. 实际货币供应量

C. 名义货币需要量

D.实际货币需要量

★11.利率对货币供求有调节作用,当利率下降时【】

A.货币供应增加,货币需求减少

B. 货币供应增加,货币需求增加

C.货币供应减少,货币需求增加

D. 货币供应减少,货币需求减少

★12.如果货币为外生变量,则货币需求的变动只会影响【】

A. 货币供应

B. 利率水平

C. 商品需求

D. 社会总供求

★13.一般经济均衡利率模型的前提是【】

A. 货币供求均衡和商品供求平衡

B. 货币供求平衡与社会总供求平衡

C. 社会总供求的平衡与商品供求的平衡

D. 社会总供求的平衡与国际收支的平衡

二、多项选择题(在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二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写在题后的括弧内。)

1.社会总供求平衡可以理解为【】

A. 货币均衡

B. 总体均衡

C. 实物均衡

D. 动态均衡

E. 静态均衡2.从市场角度看,总供求平衡包括【】

A. 信贷市场平衡

B. 商品市场平衡

C. 国际收支平衡

D.资本市场平衡

E. 货币市场平衡

3.货币供求失衡时,可以采取以下哪些方法来使货币供求平衡【】

A. 供应型调节

B. 需求型调节

C. 混合型调节

D. 逆向型调节

E. 政策型调节

4.压缩货币供应量的措施有:【】

A. 卖出有价证券

B. 提高法定存款准备率

C. 停止发放新贷款

D. 增发政府债券

E. 提高税率

5、货币供应量变化以后,能否引起社会总需求的变化,主要取决于【】

A.资本流通速度的变化

B. 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

C. 商品流通速度的变化

D.潜在性货币与流通性货币的比例支付手段

E.货币供应量与社会总需求变动在时间上的一致性

6.信贷资金来源于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 A. 补偿基金 B. 消费基金 C. 积累基金 D. 平衡基金 E. 债权基金

★7.当社会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时候,应当采取【】

A. 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B. 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C. 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D.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E. 扩张型的货币政策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8.当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时,应当采取【】

A. 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B. 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C. 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D.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E. 扩张型的货币政策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三、简述题

1.什么是货币均衡,它与信贷平衡的关系如何?

2.简述货币供应量与社会总需求量的关系。

3.试分析货币失衡的一般原因。

4、试分析货币失衡的深层次原因。

★5.简述中国的货币供求均衡与社会总供求均衡的特征。

四、论述题

1.试述从货币失衡到货币均衡的调整对策。

万解秋《货币银行学通论》笔记和课后习题 (考研真题)详解 第十章 货币与国民收入决定:LS—LM模

第十章货币与国民收入决定:LS—LM模型 10.1复习笔记 一、IS-LM模型:基本结构 IS-LM建立了利率、货币供求、投资储蓄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函数关系,以此揭示产品市场均衡与货币市场均衡的关系及对均衡国民收入的影响。 1.产品市场均衡与IS曲线 IS曲线是产品市场均衡曲线。它代表的是使产品市场上的供给等于需求的利率与收入水平的组合。 产品市场上的均衡条件可以表示为(不考虑国际贸易): Y=C+I+G 式中,Y代表收入,由于各经济主体的收入之和构成了产品的总价值,所以它实际上代表着产品市场上的总供给。C、I和G则分别代表消费、私人投资和政府购买,它们构成了产品市场上的总需求。政府购买可以被认为是由政府决策所决定的,所以可以看作是一个外生变量(也就是不能由模型本身加以解释的变量);消费主要由收入与消费者的边际消费倾向决定,收入越高,消费意愿就越强;消费者的边际消费倾向△C/△Y越高,消费增长越快。投资则主要受利率与资本的边际效率(即资本的预期收益率)影响,利率越高,投资意愿就越低,资本的边际效率越高,投资意愿越强,反之就越低。 其函数关系如下: C=C(Y) 根据边际消费倾向,消费函数可写为:

C=a+bY 而投资函数则可写为: I=I a+I(i) ,这样,产品市场的均衡由总供此外,政府支出是由外生因素决定的变量,即G G 给(r)与总需求(C+I+G)的均衡所决定。 图10-1总供求均衡决定国民收入水平 然后,再把利率引入国民收入水平的决定过程,可以看到:利率变动通过影响投资支出水平进而影响国民收入水平。利率的变化与投资支出呈反向运动,即利率水平的下降,会引起投资支出的上升,而投资支出水平的上升,与投资乘数一起,决定了国民收入水平的上升。这一过程的推导,可用IS曲线来体现。 IS曲线是一个投资等于储蓄的曲线,它反映了在产品市场均衡条件下利率变动对投资需求的影响,从而对均衡国民收入的影响。 图10-2IS曲线与产品市场均衡 (1)IS曲线的斜率为负,它反映的是利率与投资需求的反向变化关系,而投资支出则

第9章-货币政策(答案)

第九章货币政策(答案) 一、填空题 1.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传导机制2.最终目标;中介目标;政策工具3.稳定币值;经济增长;充分就业4.通货紧缩5.自然失业6.通货膨胀7.菲利普斯曲线8.可测性;可控性;相关性;抗干扰性9.准备金;基础货币10.货币供应量和利率11.法定准备金政策;再贴现;公开市场业务12.自存准备;法定准备13.买进;出让14.有价证券15.现券交易;回购交易16.回购交易17.消费信用控制18.保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的增长19.法定准备金政策20.公开市场业务21.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22.窗口指导;道义劝告23.凯恩斯24.货币25.流动性陷阱26.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二、单项选择题 1. A 2.C 3. C 4.C 5. D 6. D 7. C 8. A 9. A 10. B 11. D 12. A 13. B 14. B 15. C 16. D 17. C 18. C 三、多项选择题 1.ACDE 2.ABDE 3.AB 4.CD 5.ACE 6.AC 7.BCE 8.ABCE 9.ABCE 10.CE 11.ABCD 12.ABE 13.AC 14.BD 四、是非判断题 1. 错; 2. 对; 3. 错; 4.对; 5. 对; 6. 错; 7. 对; 8. 错; 9. 对;10. 错;11. 对;12. 错;13.对; 14. 错; 15. 对;16. 错;17.对; 18.错;19. 对;20.错;21.错;22. 对; 23. 错;24. 对;25. 对。 五、名词解释 1.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控货币供给量和利率等中介指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货币政策在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2.货币政策目标:是由最终目标、中介目标和政策工具三个层次有机组成的目标体系,一般所说的货币政策目标指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最终目标是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操作而最终要达到的宏观经济目标,如稳定币值、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等。 3.菲利普斯曲线:稳定币值与充分就业两者之间表现出一种矛盾的关系:要实现充分就业目标,必然要牺牲若干程度的币值稳定;而要维持币值稳定又必须以失业率若干程度的提高为代价。这一关系可以表现在菲利普斯曲线上,菲利普斯曲线表明了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的负相关关系。 4.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对货币供应量进行调节和控制的政策工具,主要包括法定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政策。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的特点是对总量进行调节和控制的政策工具。 5.法定准备金政策:是中央银行在法律赋予的权利范围内,通过规定或调整商业银行缴存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的比率,控制和改变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间接控制社会货币供应量的活动。 6.再贴现政策:就是中央银行通过制定或调整再贴现利率来干预和影响市场利率及货币市场的供应和需求,从而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一种金融政策。 7.公开市场业务:就是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买卖证券的行为。中央银行通过在公开市场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改变存款货币银行的准备金,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8.回购交易:是指卖(买)方在卖出(买入)证券的同时,与买(卖)方约定在将来某个

第八章 货币供求及其均衡(答案)

第八章货币供求及其均衡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题 答案 一、填空题 1、货币供给 2、流动性 3、派生存款 4、原始存款 5、派生存款信用扩张 6、部分准备金制度非现金结算制度 7、垄断发行原则货币发行要有可靠的信用作为保证要具有一定弹性 8、物价水平 9、货币乘数 10、货币需求 11、费雪 12、货币均衡 13、基础货币 二、单项选择题 三、多项选择题

四、是非判断题 五、名词解释 1.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银行体系向经济中投入、创造、扩张(或收缩)货币的行为。 2.货币供给这个变量并不是由经济因素,如收入、储蓄、投资、消费等因素所决定的,而是由货币当局的货币政策决定的,货币当局能够有效的通过对货币供给的调节影响经济进程。 3.货币供给的变动不是有货币当局决定的,起决定作用的是经济体系中的实际变量以及围观主体的经济行为等因素。 4.商业银行最初吸收到的、能引起准备金相应增加的存款。 5.银行用转账方式发放贷款、贴现和投资时创造的存款。 6.又称强力货币,是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通货和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之和。 7.是指中央银行创造(或减少)一单位基础货币能使货币供应量扩张(或收缩)的倍数。 8.是指流通中的现金与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比率。 9.是指社会各部门在既定的收入或财富范围内能够而且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资产数量。 10.是指从某一时期看,货币供给量与货币需求量在动态上保持一致的现象,表现为市场繁荣,物价稳定,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物质替换和价值补偿都能顺利、正常的进行。 六、简答题 1.答:(1)解 r=10000/50000*100%=20% 存款货币通胀倍数=1/r=1/20%=5 存款总量=50000*5=250000 (2)超额准备金=10000-50000*10%=5000 (3)没有变化,存款扩张倍数=1/(r+e)=1/(10%+10%)=5

第九章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选择与决策课后作业

第九章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选择与决策 一、填空题 1.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和控制和_______ 等中介指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 2.所谓“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则是指货币供给主要不是由经济体系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的行为决定的,而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的。 3.货币政策目标是由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个层次有机组成的目标体系。 4.金融危机主要指由___________带来的大批金融机构倒闭,并威胁到________的正常运行。 5.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可选择的主要操作指标有_________和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 1.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存在较大的理论分歧,但从理论演变过程来看,其认识经历了()的演变。 A.无效—有效—无效 B. 有效—无效—有效 C.无效—有效 D. 有效—无效 2.()是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 A.经济增长 B.充分就业 C.币值稳定 D.国际收支平衡 3.以下不是可供选择的中介指标的是()。

A.货币供给量 B.利率 C.准备金 D.汇率 4.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以下()不是其特点。 A.不易将政策性效果与非政策性效果相混淆 B.能够表现货币与信用供求状况的相对变化 C.数据易于及时收集获得 D.作用力大,影响面广,与货币政策诸目标间的相关性高 5.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决策权在()。 A.中国人民银行 B.财政部 C.全国人民代表委员会 D.国务院 三、多项选择题 1.货币政策的变化会引起以下()的变化。 A.总需求和总供给 B.一般价格水平 C.经济结构 D.国际收支平衡 E.经济增长速度 2.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有()。 A.计划手段 B.经济手段 C.市场手段 D.法律手段 E.行政手段 3.货币政策的基本内容包括()。

第13章 国际收支平衡表

第13章国际收支平衡表 一、单项选择题 请将唯一的正确选项填写在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国际收支平衡表采用的记账方法是()。 A.复式记账法 B.单式记账法 C.混合记账法 D.借贷记账法 2.国际收支平衡表记录的时间通常是()。 A .一年 B.两年 C.三年 D.四年 3.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主要目的是()。 A.让政府了解国家的状况,以便帮助政府制定货币、财政和贸易政策 B.让政府了解国家的状况,以便帮助政府制定货币、经济和贸易政策 C.让政府了解国家的财政状况,以便促进经济发展 D.让政府了解国家的财政状况,以便促进经济发展 4.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贷方总额比借方总额()。 A.大 B.小 C.等于 D.不一定 5.自主性交易又称()。 A.线下交易 B.调节性交易 C.调剂性交易 D.线上交易 6.国际收支平衡表是()。 A.存量 B.流量 C.变量 D.固定量 7.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商品出口属于()。 A.经常项目 B.资本项目 C.单方面转移支付 D.官方结算项目 8.下列哪一项是美国的资本流入()。 A.美国出口德国的给钢材 B.中国某银行购买美国国债 C.美国向不发达国家提供无偿援助 D.美国公司向英国船运公司出售保险 9.下列哪一项属于资本流出()。 A.美国居民出售一项外国资产 B.以英国居民购买美国的国债 C.美国向中国赠送一批医疗器械 D.美国居民购买日本某上市公司股票 10.下列哪一项不是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贷方项目()。 A.资本流出 B.商品出口 C.给外国人的私人礼物 D.给其他国家的援助11.当一个国家经常项目出现赤字时()。 A.该国的外国净投资也是负的 B.该国会变成一个资金的净需求者 C.该国的商品和服务进口大于出口 D.该国变成资金的净提供者 12.美国贸易平衡由以下哪项决定()。 A.汇率 B.海外经济增长 C.世界市场上的相对价格 D.美国的国家储备13.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经常项目不包括()。 A.投资收入 B.商品出口和进口 C.向外国人出售证券 D.单方面转移支付14.根据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记帐原理,凡是涉及外国居民向本国居民支付的交易应记入()。

第09章货币均衡

第九章货币均衡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得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就是最符合题目要求得,请将瓦代码写在题后得括弧内" 1 . 货 A、 C、2. 社货币供应量与货币需求量相等 货币供应量小于货币需求量 会产 B、 D、 换 货币供应量大于货币需求量 货币供应量与货币需求量大体相适应 总体上讲就就是 A、货币交换交换 3 ?B、商品交换C、信用工具得交换D、价值 从货币运动得独立形式瞧,反映社会商品得使用价值得差别得就是 A 、4 . 商品用量 货币 B、 均 资本用量 衡 C、货币用量就 是反 D 、 价值用量 得就 A 、价值运动得情况 C、信贷资金运动得情况 信贷规模与 B、资本运动得情况 D、货币运动得状况 与生产得模与增长速 6 . A、 货 正相关 币收 B 、 支 负相关运 动与 C、不相关 商品流 D 、 得 无明显关系 规模与 10 . A 、 A 、 A 、 A、 C、 A、 C、 11. 正相关尚 未实 现实需求国 可能 负柑关 现得需求 社会总供给 货币 C、不相关 即将实 D 、 得 无明显关系 求指得 未来需求 产并提供 B、社会总需求 均 C、 给 C 、 购买需求 市场得 客观总供给 得Ms D、 生 潜在需求 产 D、现实总供给 得名义货币供应量 需义货币需要量 货币均 需义货币供应量 需义货币需要量 利率对货 实际货币供应量 D、实际货币需要量 得MD 、 实际货币供应量 D、实际货币需要量 有调节作用, A、货币供应增加,货币需求减少 C、货币供应减少,货币需求增加 12.如果货币为外生变 B、货币供应增加,货币需求增加 D、货币供应减少,货币需求减少 M >则货币需求得变动只会影

第十八章 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

第十八章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 一、单项选择题 1、能够扩张信用、创造派生存款的金融机构是()。 A、中央银行 B、商业银行 C、政策性银行 D、专业银行 2、根据我国目前的货币层次划分,狭义货币供应量等于流通中的现金加上()。 A、定期存款 B、银行活期存款 C、储蓄存款 D、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 3、社会融资规模是指一定时期内(每月、每季度或每年)实体经济(即非金融企业和住户)从()获得的资金总额。 A、社会 B、银行 C、金融体系 D、非金融体系 4、若将物价自然上升因素考虑进去,则流通领域中货币数量的增长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之间的关系是()。 A、前者低于后者 B、前者高于后者 C、二者相等 D、二者无关 5、费雪的交易方程式中最活跃的因素是()。 A、货币量 B、物价水平 C、商品交易量 D、劳务交易量 6、根据流动性偏好理论,由获得的收入多少决定并与国民收入为增函数关系的货币需求动机是()。 A、贮藏动机和交易动机 B、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 C、交易动机和投机动机 D、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 7、在流动性偏好理论对货币需求动机的分析中,将由于收入和支出时间的不一致,为进行日常交易而产生的持有货币的愿望称为()。 A、预防动机 B、投机动机 C、交易动机 D、平衡动机 8、下列通货膨胀类型中,属于输入型通货膨胀的有()。

A、垄断企业人为抬高价格引发的通货膨胀 B、消费强劲增长引发的通货膨胀 C、工资和物价螺旋上升引发的通货膨胀 D、进口品价格上涨引起的通货膨胀 9、从理论上讲,工资上涨过快容易导致()通货膨胀。 A、需求拉上型 B、成本推进型 C、输入型 D、结构型 10、在通货膨胀时期,中央银行一般采取的政策措施有()。 A、降低再贴现率 B、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C、在公开市场出售有价证券 D、增加税收收入 11、美国经济学家费雪提出了交易方程式MV=PT,其主要结论是()。 A、货币量决定物价水平 B、物价水平决定货币流通速度 C、货币流通速度决定物价水平 D、商品和劳务的交易量 12、下列存款中,属于基础货币的是()。 A、财政部门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B、居民个人在商业银行的存款 C、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D、财政部门在商业银行的存款 13、下列属于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的是()。 A、MV=PT B、π=(K×Y)/M C、L=L1(Y)+L2(i) D、M/P=f(Y p,W;r m,r b,r e,1/p dp/dt;μ) 14、经济学家弗里德曼认为,恒久性收入和货币数量之间的关系是恒久性收入越高,个人()。 A、所需的货币数量越多 B、持有的货币数量越多 C、所需的货币数量越少 D、持有的货币数量越少 二、多项选择题 1、弗里德曼认为,影响人们持有实际货币的因素有()。 A、财富构成 B、金融资产的预期收益 C、投资倾向 D、预防动机 E、财富总额

第十三章--货币需求、货币供给与货币均衡

第十三章货币需求、货币供给与货币均衡 第一节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前人的货币需求思想 商品流通决定货币流通。 马克思关于流通中货币量的理论 马克思的理论是货币必要量理论。 马克思是以完全的金币流通未为假设条件的。他的分析是: 1、商品价格取决于商品的价值和黄金的价值,而价值取决于生产过程,所以商品是带着价格进入流通的。 2、商品价格有多大,就需要有多少金来实现它,比如值5克金的商品就需要5克金来购买。 3、商品和货币交换后,商品退出流通,金却留在流通之中,并可以使另外的商品得以出售,从而一定数量的金流通几次,就可使相应倍数价格的商品出售。因此: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同名货币的流通次数 公示表明:货币量取决于价格的水平、进入流通的商品数量和货币的流通速度。 纸币流通规律与金币流通规律不同:在金币流通的条件下,流通所需要的货币数量是由商品价格总额决定的;而在纸币作为唯一流通手段的条件下,商品价格水平会随纸币数量的增减而涨跌。 费雪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 费雪方程式:MV=PT

其中,M为一定时期内流通货币的平均数量;V为货币流通速度;P 为各类商品价格的加权平均数;T为各类商品的交易数量。 剑桥方程式:Md=kPY 其中,Y为实际总收入;P为价格水平,与费雪方程式中的P不同;k 为以货币形态保有的财富占名义总收入的比例;Md为名义货币需求。 费雪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的主要区别: 1、费雪方程式强调的是货币的交易手段功能,而剑桥方程式则重视货币作为一种资产的功能。 2、费雪方程式把货币需求与支出流量联系在一起,重视货币指出的数量和速度,而剑桥方程式则从用货币形式保有资产存量的角度考虑货币需求,重视这个存量占收入的比例。所以,也有人称费雪方程式为现金交易说,而将剑桥方程式称为现金余额说。 3、费雪方程式从宏观角度用货币数量的变动来解释价格;反过来,在交易商品量给定和价格水平给定时,也能在既定的货币流通速度下得出货币需求数量。而剑桥方程式则是从微观角度分析:保有货币最为便利,但同时要付出代价,如不能带来收益,也正是在这样的比较中决定了货币需求。显然,剑桥方程式中的货币需求决定因素多余费雪方程式,特别是利率的作用已称为不容忽视的因素之一。 综合考察费雪方程式和剑桥方程式,可以得出k=1/V,则MV=PY,此处的P为价格水平,Y为实际产出,这个公式最常用。

国开金融学 第十三章

金融学第十三章 1、再贴现率的调整主要着眼于短期供求均衡,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下列不属于其局限性的是()。 A. 能避免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 B. 是中央银行利率 C. 主动权并非只在中央银行 D. 调节作用有限 正确答案是:能避免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 2、下列利率中不由中央银行规定的利率是()。 A. 商业银行存贷款基准利率 B. 再贴现率 C. 专项贷款利率 D. 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 知识点提示:我国货币政策操作指标与中介指标。参见教材本章第二节。 正确答案是: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 3、属于间接信用控制的其他货币政策工具是()。 A. 规定金融机构流动性比率 B. 道义劝告 C. 采用信用配额 D. 规定利率限额

反馈 知识点提示:其他货币政策工具。参见教材本章第三节。 正确答案是:道义劝告 4、保持()稳定是保证市场经济中价格机制发挥作用的前提。 A. 利率 B. 币值 C. 汇率 D. 国际收支 正确答案是:币值 5、在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论中,托宾提出著名的Q理论,归属于()。 A. 汇率传导论 B. 信贷传导论 C. 货币传导论 D. 金融价格传导论 知识点提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论分析。参见教材本章第四节。 正确答案是:金融价格传导论 6、公开市场业务政策的优越性有()。 A. 主动性强 B. 灵活性强 C. 调控效果和缓,震动性小 D. 影响范围广

E. 告示效应强 知识点提示: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参见教材本章第三节。 正确答案是:主动性强, 灵活性强, 调控效果和缓,震动性小, 告示效应强 7、其他货币政策工具中,属于直接信用控制的是()。 A. 采用信用配额 B. 不动产信用控制 C. 规定金融机构流动性比率 D. 规定利率限额 E. 直接干预 知识点提示:其他货币政策工具。参见教材本章第三节。 正确答案是:采用信用配额, 规定金融机构流动性比率, 规定利率限额, 直接干预 8、下列属于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是()。 A. 不动产信用控制 B. 消费信用控制 C. 优惠利率 D. 预缴进口保证金 E. 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知识点提示: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参见教材本章第三节。 正确答案是:不动产信用控制, 消费信用控制, 优惠利率, 预缴进口保证金, 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货币供求及其均衡

第九章货币供求及其均衡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货币需求概述 货币需求的含义 货币需求是指社会各部门的既定的收入或财富范围内能够而且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数量。 货币需求是个存量的概念: 第二节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 马克思货币需求理论的假设条件;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公式;对马克思货币需求理论的评价 货币数量论的货币需求理论 (一)交易方程式。p=mv/t;简要评价。 (二)剑桥方程式。m=kpy;简要评价。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一)交易动机:指人们为了日常交易的方便,而在手头保留一部分货币。 (二)谨慎动机:指人们需要保留一部分货币以备未曾预料的支付。 (三)投机动机:指由于未来利息率的不确定,人们为避免资本损失或增加资本收益,及时调整资产结构而形成的对货币的需求。 (四)把三种动机结合起来的考察:l1=l1(y);l2 =l2(i)。 现代凯恩斯学派对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 (一)总财富的多少;是指包括货币在内的总财富的集合,以稳定的恒久收入为代表。

(二)财富的结构:即非人力财富在总财富中所占的比例。 (三)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指因持币而丧失的各种潜在收益或遭受的损失。 (四)其他因素 第三节货币需求实证及影响我国货币需求的因素分析 利率和货币需求 货币学派的实证分析结果: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性差;而詹姆斯·托宾及其后一些学者的实证结果: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是十分敏感的。 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性 实证分析发现,1974年前的货币需求函数是相当稳定的,而1974年后的货币需求函数则表现出不稳定的性质。 影响我国货币需求的因素主要有: (一)收入:与货币需求同方向变动; (二)价格:与货币需求同方向变动; (三)利率:一般情况下,利率与货币需求反方向变动; (四)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需求反方向变动; (五)金融资产的收益率:对货币需求的影响,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六)企业与个人对利润和价格的预期:企业对利润的预期与货币需求同方向变化;个人对价格的预期与货币需求呈反方向变化; (七)财政收支状况:财政收大于支时,货币需求减少;反之则货币需求增加; (八)其他因素 第四节货币供给的计量 货币供给与货币供给量

第十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第十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第十章一、名词解释1、社会总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国社会的各方面实际占用或使用的全部产品的总和,或者是一定时期社会的全部购买支出。2、社会总供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国生产部门按一定价格提供给市场的全部产品和劳务的价值之和,以及在市场上出售的其他金融资产总量,或者是是一定时期内社会的全部收入或总收入。3、货币均衡:是指货币供应量与货币需求量在动态上保持一致的现象。4、流动性过剩:是指货币当局货币发行过多、货币量增长过快,银行机构资金来源充沛,居民储蓄增加迅速。5、供应型调节:是指在货币供给量大干货币需要量时,从压缩货币供给量入手,使之适应货币需要量。6、需求型调节:是指在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求

量时,从增加货币需要量人手,使之适应既定的货币供给量。7、通货膨胀:是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于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的实际需要量,从而引起货币贬值,一般物价水平上涨的经济现象。8、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超出了社会潜在产出水平之后引起的价格水平连续上涨的情形。 9、结构型通货膨胀:是指在总需求和总供给处于平衡状态时,于经济结构、部门结构方面的因素发生了变化,所引起的物价水平连续上涨的情形。10、通货紧缩:是指与通货膨胀相对应的,—般物价水平持续下跌、币值不断上升的一种货币现象。二、单项选择题。 1、对总需求和货币供给之间关系的正确理解是。A、总需求决定货币供给B、总需求等于货币供给C、货币供给是总需求的载体D、货币供给决定总需求答案:C 2、如果名义货币供给量不变,当物价水平提高时,实际货币供给量将会。A、不变

B、增加 C、减少 D、先增加后减少答案:C 3、直接关系到社会总需求的扩张水平的是。A、货币供给规模B、货币需求规模C、商品服务规模D、出口规模答案:A 4、企业和个人的货币需求从总体上受制约于。A、总需求B、货币总供给 C、货币总需求 D、总供给答案:D 5、1980年我国提出的“两平一稳”政策中的“一稳”是。A、稳定物价B、稳定财政C、稳定信贷D、稳定国际收支答案:A 6、货币失衡的需求型调节针对的是( )。A、货币供应量B、先是货币需求量,后是货币供应量C、货币需求量D、先是货币供应量,后是货币需求量答案:C 7、滞胀现象可以用下列哪种通货膨胀理论来解释。A、需求拉上说B、成本推动说C、结构说D、混合说答案:B 8、把利息和租金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人在通货膨胀时期会。 A、增加收益 B、损失严重B、不

第十三章国际收支平衡表

第十三章国际收支平衡表 1.为什么说国际收支平衡表总是平衡的? 答案提示:由于采用复式记帐原则,国际收支平衡表上借贷双方总额是相等的,即国际收支平衡表总是平衡的。国际收支项目分为自发交易项目和调整交易项目。自发交易项目又称事前交易,是企业或个人出于经济利益或其他动机进行的国际贸易,与国际收支调整无关。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都属于自发交易项目。调整项目或称补偿项目、事后项目,是指以调整国际收支为目的的交易项目。国际收支中的官方结算是主要的调整项目,当一国自发性交易产生的外汇需求大于外汇供给时,为平衡供求金融当局就需动用本国的黄金、外汇等官方储备,或通过外国中央银行、国际金融机构融通资金以弥补自发性交易带来的收支差额。错误与遗漏也是调整项目,它可以使国际收支平衡表最终在帐面上达到平衡。国际收支的帐面平衡是通过调整项目来实现的。 2.请说明在复式记帐法下,以下国际交易如何记入A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中? (1)A国一位居民从B国一居民那里进口了价值1000美元的商品,并同意半年后付款。 (2)半年后,该居民用他在B国的银行存款余额付款。 (3)若这些交易发生在同一年,其对A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净影响如何? 答案提示:略 3.请说明在复式记帐法下,以下国际交易应如何记入A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一位B国投资者购买了500美元的A国债券,并且用其在A国银行的存款支付;债券到期后,该投资者得到本利和550美元,并存入B国的银行帐户。 答案提示:略 4.国际收支平衡表和国际投资头寸表有何关系? 答案提示: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对一国国际收支流量的记录,而国际投资头寸表则是一国对外资产与负债的存量统计表,它反映一国在某一时点上对外资产与负债的价值及其构成。根据流量与存量之间的转化关系,国际收支变化必然会导致国际投资头寸的变化,而国际投资头寸的变化也会对将来的国际收支产生影响。 5.何为国际收支不平衡? 答案提示:国际收支项目分为自发交易项目和调整交易项目。自发交易项目又称事前交易项目,是企业或个人出于经济利益或其他动机进行的国际贸易,与国际收支调整无关。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都属于自发交易项目。调整项目又称补偿项目或事后交易项目,是指以调整国际收支为目的的交易项目。国际收支中的官方结算是主要的调整项目,当一国自发性交易产生的外汇需求大于外汇供给时,为平衡供求金融当局就需动用本国的黄金、外汇等官方储备,或通过外国中央银行、

第九章货币均衡(国际收支)

第九章货币均衡(国际收支) 找出每个词汇的正确含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填空 1 .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地区)和其他国家(地区)进行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被称为 _________ 。既包括 _________ ,也包括 _________ ,还包括其他国际经济交往。 2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标准组成部分包括 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 。 3 .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 _________ 反映的是实际资源在国际间的流动,它包括 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 和 _________ 四个子项目。

4 .金融项目主要包括 _________ 、 _________ 、其他投资。 5 .判断一国国际收支实质是平衡还是失衡要区分 _________ 交易和 _________ 交易。 6 .一国官方所拥有的可随时用于弥补国际收支赤字、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的国际间可接受的一切资产是指 _________ 。主要由黄金储备、 _________ 、 _________ 和 _________ 构成。 7 .外汇储备 _________ 是指确定各种储备货币在一国外汇储备额中各自所占的比重。在实践中一般遵循 3 个原则:一是 _________ 原则,二是 _________ 原则,三是 _________ 原则。 8 .债务国在外债到期时不能按期如数偿还债务本息的现象被称为 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 是防止债务危机发生的重要因素。 9 .当一种货币在全球范围内具有 _________ 、 _________ 和 _________ 三大功能,为国际社会广泛接受时,该种货币就成为了一种国际货币。 10 .通常我们认为按照一定的程序和规则并借助于相应的结算工具,实现资金跨国界转移、清偿国际间债权债务关系的行为就是 _________ 。它也属于商业银行的 _________ 。 单项选择 1 .按照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理,凡引起资产增加的项目应记入()。 A .借方 B .贷方 C .借贷双方 D .附录 2 .按照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理,凡引起外汇流入的项目应记入()。 A .借方 B .贷方 C .借贷双方 D .附录 3 .下列各项中应记入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其他投资中的项目是()。 A .投资捐赠 B .购买外国股票 C .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存贷款交易 D .购买外国专利权 4 .储备资产减少应记入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中。 A .借方 B .贷方 C .借贷双方 D .附录 5 .通常判断一国国际收支是否平衡,主要看其()是否平衡。 A .经常项目 B .资本和金融项目 C .自主性交易 D .调节性交易 6 .能够体现一个国家自我创汇的能力的国际收支差额是()。 A .贸易差额 B .经常项目差额 C .国际收支总差额 D .资本与金融项目差额

货币金融学复习题13货币均衡.doc

第十三章货币均衡 一、名词解释 通货膨胀 通货紧缩 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二、单项选择题 1、通货膨胀时债权人将()0 A ?增加收益 B.遭受损失 C ?不受影响 D.短期损失、长期收益更大 A.社会总需求 B.收入分配 C.财政收支 D.经济结构 4、能够全面反映通货膨胀程度的指标是()。 A ?批发物价指数 B ?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 C ?消费物价指数 D ?零售物价指数 5、大部分经济学家认为通货膨胀从长期来看对经济的影响为()。 A.促进 B.中性 C ?促退 D.不确定 8、工资增长率超过劳动生产率所引起的物价上涨,属于()。 2、我国目前主要是以( )反映通货膨胀的程度。 A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C ?批发物价指数 B.GDP 平减指数 D.GNP 平减指数 3、对于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调节和控制( 6、 当出现通货膨胀时,应采取()o A ?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 C ?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 7、 直接引发通货紧缩的货币因素表现 为 B ?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 D.紧缩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 ()。 A ?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B ?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C ?结构型通货膨胀 D.混合型通货膨胀

9、以下说法正确的是()o

A?纸币流通必然导致通货膨胀 B.某种商品价格上涨意味着通货膨胀产生 C?通货膨胀是资本主义特有产物D?通货膨胀是货币供应量超过了货币需求 量而造成的 10、以存在强大的工会力量,从而存在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为假设前提的通货膨胀理论是()。 A.需求拉上 B.工资推动C?利润推动 D.混合推动 三、多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通货膨胀的说法正确的是()o A?发生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是由于货币供应过多B?通货膨胀会引起货币贬值 D.通货膨胀使货币流通速度减慢 C ?通货膨胀会导致物价上 涨 E?通货膨胀导致物价下降 2、在发生通货紧缩的情况下,往往出现()。 A?货币供应量不足 B.物价疲软乃至下跌C?经济增长率持续下降 D?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 E.货币流通速度减慢 3、在纸币流通情况下,因货币原因而导致通货膨胀的原因有()o A.纸币具有调节贮藏手段的职能 B.纸币由国家强制发行,并有无限供给货币的可能性 C?纸币无内在价值且进入流通中的过多货币不会自动退出 D?纸币的供给量减少或不足E?以上说法全对 4、成本推动说认为,造成生产成本提高的有()o A?增加工资B.出口的增长C?进口的减少 D.货币数量的增加 E.企业为了获得垄断利润 5、通货膨胀条件下财政方面可采取的紧缩政策有()。 A.缩减公共事业投资B?提高税率 C.削减财政开支 D?禁止企业投资E?限制居民消费

货币供求及均衡

第九章货币供求及均衡 [教学内容]: 一、货币的需求 二、货币的供给 三、货币供求均衡 四、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了解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的基本含义和影响因素,掌握货币流通量中的需求与供给的均衡;能够通过相关理论解释货币均衡的原因;了解货币的供求与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的关系,并掌握相关的基本概念。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货币均衡、通货膨胀 教学难点:货币均衡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讨论、练习 第一节货币的需求

一、马克思的货币需求论 1、理论时代背景 金本位制即金币充当一般等价物。 2、马克思的理论 实际存在的货币(金币)量不等于流通中客观所需要的货币量。 流通中货币需求量=一定时期待销售的商品数量×单位商品价格/单位货币流通速度 纸币(代金券)本身不具有价值,作为金币的代表而执行货币的职能。 单位纸币所代表的价值量=流通中金币需求量/流通中纸币总量 流通中的纸币(代金券)必须限定在客观货币需求量的范围之内,超过货币就要贬值。 二、凯恩斯货币需求论 1、理论背景 1929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萧条。 2、货币需求的三个动机 交易动机:人们为应付日常交易而持有货币的动机。 预防动机:为了预防可能遇到的意外情况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 投机动机:为了获得资本价格上升可能带来的收益而持有货币的动机。3、货币需求函数 M=M1+M2=L1(Y)+L2(r) 4、流动性偏好: 指人们的货币需求行为偏好。即在相同条件下人们宁愿持有货币也不持有相应的资产 5、流动性陷阱 利率降低到一定程度,人们预期利率上升,债券价格下跌,人们就会贮存发行的货币。 三、弗里德曼货币需求论 1、理论背景 政府宏观调控失灵,出现“滞胀”。 2、传统货币数量论理论

(货币银行学)第十章 现代货币创造机制

第十章现代货币创造机制 第一节存款货币的创造 一、存款货币创造的意义 作为信用中介和支付中介的银行,不仅可以调剂货币资金余缺和组织客户相互结算,同时也发展了发行银行券和创造存款货币的功能。 二、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 原始存款是指银行吸收的现金存款,这部分存款仅仅是流通中的现金变成了银行的活期存款,银行存款的增加正好是流通中现金的减少,不会引起货币供给总量的变化。 派生存款是指由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办理贴现或投资等业务活动引申而来的存款,是原始存款的对称。派生存款产生的过程就是商业银行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形成新的存款额,最终导致银行体系存款总量增加的过程。公式为: 派生存款=原始存款*(1/法定准备率- 1) 存款货币,是指使用支票可以随时提取的活期存款。 法定准备金,是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放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则金融机构可用来放贷的资金减少。 超额准备金,是金融机构存放在中央银行超出法定准备金的部分,主要用于支付清算、头寸调拨或者作为资产运用的备用资金。 三、简单的存款货币创造过程 在分析存款货币创造机制之前,我们先假设:部分准备金制度,要求有关金融机构将其所吸收存款的一定比例,以中央银行存款的形式留作准备金;非现金结算制度,银行向客户贷款是通过增加客户在银行存款账户的余额进行的,客户则是通过签发支票完成支付行为,银行在增加贷款或投资时,增加了存款额,创造了派生存款,若客户以提取现金的方式向银行取得贷款,则不会形成派生存款;非支票存款为0 则有公式: 无论是铸币存款货币的创造还是现代金融体系下的存款货币创造,必须具备两个紧密联系的必要前提条件:第一是银行并不需要为其所吸收的存款保持100%的存款准备,只需保留一定比例的准备金,即部分存款准备金制度;第二是银行清算体系的形成,也被称为非现金结算制度,各种银行间的同业往来帐户或在清算中心开立的账户都可以结清应收应付差额。 四、存款货币创造乘数及其修正——存款货币的多倍创造 上面的存款创造过程中存在一系列漏出因素:存款准备金率越高,商业银行创造存款的倍数越小。 现金漏损率:是指银行在创造派生存款的过程中,有部分现金会流出银行体系,留存在人们手中不再流回。由于现金外流,银行可用于放款的资金减少,削弱了银行体系创造存款货币的能力。 超额准备金率:对于信用的伸缩影响,同法定准备金率、现金漏损率有同等作用。 活期存款转化为定期存款的比率:经济行为主体既会持有活期存款,也会持有定期存款。 现金漏损率/提现率=现金漏损额/活期存款总额 存款货币创造乘数=1/(现金漏损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现实中,银行实际持有的存款准备金通常是高于法定准备金。这就是说银行的初始准备还有一部分是以超额准备金的形式存在。超额准备金与活期存款总额的比,称为超额准备金率,以g代表。这时 存款货币创造乘数=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现金漏损率+超额准备金率)

04672自考第十三章货币的均衡与失衡

第十三章货币的供求及均衡 一、复习建议 本章理论体系比较完整,和现实结合较为紧密,是介绍货币政策的基本内容、基础理论,是金融理论与实务的重要章节之一。本章内容较多,考点也很多。既有国际金融相关知识,又有通货膨胀等基础知识介绍,内容较多,但总的来说比较系统。建议学员在学习中抓住框架和重点,全面复习,并学会用教材中的原理分析现实中的问题。从题型来讲,本章题型主要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以及论述题。 二、本章重要知识点 第一节货币供求 一、货币需求 (一)货币需求的含义 ★ 货币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社会主体(个人、家庭、企业、政府)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财产的需要,或社会主体对执行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贮藏手段的货币的需求。 ▲货币需求的根本原因在于货币的基本职能。 二、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 (一)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 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集中反映在其货币必要量公式中。 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公式以完全的金币流通为假设条件 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公式: 执行流通手段的货币必要量=商品中价格总额/同名货币的流通次数 M=PQ/V 该模型反映了商品流通决定货币流通这一基本原理:在一定时期内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必要量主要取决于商品价格总额和货币流通速度。 【例题】马克思认为流通中货币必要量的决定因素主要有( ) (2010年多选题变形) A.待销售的商品数量B.商品价格 C.其他金融资产的收益率D.持有货币的流动性效用 E.货币流通速度 【答案】ABE 【解析】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公式:执行流通手段的货币必要量=商品中价格总额/同

名货币的流通次数。因此,马克思认为流通中货币必要量的决定因素主要有待销售的商品数量Q、商品价格P和货币流通速度V。 (二)古典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两个著名的方程式 1 现金交易说(交易方程式) 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学家欧文·费雪在其1911年出版的《货币购买力》一书中提出了交易方程式: MV=PT 其含义是流通中的通货存量(M)乘以货币流通速度(V)等于物价水平(P)乘以交易总量(T)。 两个变形:(1)P=MV÷T。 在这个表达式中,由于V、T是常量,故货币数量的变动直接引起物价水平与之成正比例变动。因此,费雪交易方程式实质上表述的是一种货币数量与物价水平变动关系的理论。 (2)但是,费雪将此交易方程式进行一定的变形,就得到了货币需求方程式:M=PT÷V 此公式表明,决定一定时期名义货币需求数量的因素主要是这一时期全社会一定价格水平下的总交易量与同期的货币流通速度。从费雪的交易方程式中也可以看出,他是从宏观分析的角度研究货币需求的,而且仅着眼于货币作为交易媒介的职能。 2 现金余额说(剑桥方程式) 英国剑桥大学的经济学教授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和其学生庇古。20世纪20年代,他们创立了“现金余额说”,并用数学方程式的形式予以解释,故又被称为“剑桥方程式”。 现金余额说把分析的重点放在货币的持有方面。马歇尔和庇古认为,人们的财富与收入有三种用途:一是投资以取得利润或利息;二是消费以取得享受;三是持有货币以便利交易和预防意外,从而形成现金余额,即对货币的需求。 货币需求(人们持有多少货币)用数学方程式表示,便是: M d = kPY 这就是著名的剑桥方程式。式中, Y代表总收入,P代表价格水平,k代表以货币形式保有的收入占名义总收入的比率, M d 为名义货币需求。 3 两个方程式的区别 比较费雪方程式和剑桥方程式,可以很容易地发现二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两点: 一是以收入 Y代替了交易量T; 二是以个人持有的货币需求对收入的比率k代替了货币流通速度V 透过这个表象,我们可以看出两个方程式所强调的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是不同的。 费雪方程式是从宏观角度分析货币需求的产物,它表明要维持价格水平的稳定,在短期内由制度因素决定的货币流通速度可视为常数的情况下,商品交易量是决定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 而剑桥方程式则是从微观角度分析货币需求的产物,出于种种经济考虑,人们对于持有

曹龙骐《金融学》(第3版)配套题库-章节练习及详解-货币均衡【圣才出品】

第九章货币均衡 一、概念题 1.货币均衡 答:所谓货币均衡,也即货币供求均衡,是指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基本相适应的货币流通状态。若以M d表示货币需求量,M s表示货币供给量,货币均衡则可表示为:M d=M s。货币均衡的概念包括以下四点:①货币均衡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通常指在一定利率水平下的货币供给量等于货币需求量的状态,这种状态实际上只是在某一时点上相对静止的;②货币均衡又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实际上它是一种在经常发生的货币失衡中暂时达到的均衡状态;③货币均衡包括总量均衡和结构均衡,它不仅指货币供求总量的均衡,而且包括货币供求结构的均衡,并且总量均衡受结构均衡的制约和影响;④货币均衡服务于经济均衡发展,货币均衡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实现经济均衡发展的前提和保证,这是由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的本质关系所决定的。 2.供给型调整 答:谓供给型调整,是指中央银行在对失衡的货币供需进行调整时,以货币需求量作为参照系,通过对货币供给量的相应调整,使之适应货币需求量,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货币供需由失衡状态到均衡状态的调整。中央银行在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求量的货币失衡状态时,从紧缩货币供给量入手,使之适应货币需求量;当货币供给量小于相应的货币需求量时,中央银行从扩张货币供给量入手使之迎合货币需求量。 3.混合型调整 答:所谓混合型调整,实际上是供给型调整和需求型调整的有机结合。在货币供给量大

于货币需求量的货币失衡状态时,中央银行并不是单纯地压缩货币供给量,也不是单纯地增加货币需求量,而是同时从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人手,既进行供给型调整,叉开展需求型调整,以尽快收到货币供需均衡而又不至于带来过大经济波动的效果;反之,在货币供给量小于货币需求量的货币供需失衡状态时,中央银行在增加货币供给量的同时,压缩相应的货币需求量,以尽快有效实现货币供需均衡。 4.经常项目(东北师范大学2004;首都经贸大学2004;北京工商大学2004) 答:国际收支的每个项目各反映不同性质的收支。通常把这些项目划分为四类: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储备资产变动以及净误差与遗漏。 经常项目反映本国与外国交往中经常发生的项目,也是国际收支中最重要的项目。它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收益以及经常转移四个子项: (1)货物贸易包括通过海关进出口的所有货物以及一些虽然不经过海关,但是属于国际间经济交往的货物交易,如飞机、船只等在境外港口购买的燃料、物料,远洋渔船向其他国家出售其所捕获的海产品等。 (2)服务贸易涉及的项目比较繁杂,包括运输、旅游、建筑承包、通信、金融、保险、计算机、信息、专利使用、版权、广告中介、专业技术、文化和娱乐等形式多种多样的商业服务以及一部分政府服务。 提供服务与提供商品并没有区别,都可以从国外收取外汇。但就交易的具体对象来说又有所不同。商品通常在物质上是有形的,而服务在这个意义上看则是无形的。因此,常把贸易收支称为有形贸易收支,而把服务收支称为无形贸易收支。 (3)收益项目包括职工报酬和投资收益两项。职工报酬指的是在别国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从别国所取得的合法收入。投资收益和资本与金融项目直接相关,指的是和投资、资本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