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孝文化研究

孝文化研究

孝文化研究
孝文化研究

一、继承孝文化弘扬其精华

根植于孝感大地的孝文化是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有民族特色的华彩篇章。

一、孝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孝”字源于中国古代的甲骨文,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其原义为“奉先思孝”,把孝行看成是根本的道德原则,躬行孝道是德行的最高表现。经历代的弘扬和发展,“孝”已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1.“追孝”,尊敬祖先

除按时恭敬地祭祀之外,要依照祖制行事,把祖先的事业推向前进。

2.“事亲”,奉事父母

对父母既养且敬,使其终生愉悦,“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3.“立身”,显扬父母

成家立业,修身行道,效忠君国,扬名后世,被儒家经典《孝经》舆为“孝之终”。

4.“孝行”,治国之本

《孝经》把孝视为“天之经、地之义、人之行、德之本”,而孝治天下则“光于四海,无所不通”。

孝的这些文化内涵,通过一定的思想或物质的形式展示出来,成为中华民族的孝文化,其延伸渗透的部分,则成为东方文明的精神支柱。

孝文化在其演化进程中,第一,孝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被大思想家了孔子、孟子所阐释和推祟的孝文化,表现了中华民族的美德,反映了父慈子孝、尊老爱幼的科学精神;第二,孝文化是中国人民的民间文化,经历代思想家之提倡,经历代统治者之推行,经历代群众之实践,已经成为华人家庭道德规范的最高原则和最集中的表现,深人民间生活的各个角落;第三,孝文化是中国民间的民俗文化,在节日活动、婚丧嫁娶、民间风情、文艺演出、工艺作品、乡规民约中,无不渗透着孝文化的影响,无不刻上了孝文化的印记。

二、孝感的孝文化资源

孝文化对孝感这个地方情有独钟,留下了宝贵的孝文化人文景观和丰厚的孝文化物质资源。孝感的孝文化资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孝行感天

孝感的第一个县名为“孝昌”,其来历不同寻常。据史记载,南朝宋世祖孝武帝刘骏(454—464年在位)是文帝刘义隆的第三个儿子,立为武陵王,驻西阳(今湖北黄冈东)。元嘉三年(453年)文帝长子刘助杀父篡位,改年号为太初,刘骏率部进行讨伐,讨“逆”成功,取得皇位。刘骏为了巩固皇权,倡导孝行,改年号为孝建,并下令嘉奖有孝行的人,“孝梯义顺,赐爵一级”。随即,于孝建元年(454年),刘骏在孝子辈出、孝名远扬的安陆东境、郧县南境置一新县,命名为“孝昌”,以褒扬此地孝行之昌盛,同时也表明其以孝治国的决心。至五代后唐时期,庄宗李过勖为避其祖父李国昌的名讳,于同光二年(924年)改孝昌为“孝感”,意指孝亲之情感天动地,此名一直沿用至今。这个名称的由来,充溢着孝感独具的孝文化的鲜明色彩。即使是在文化大革命中一度改名为“东风”县,但终究还是回到了历史给它铸造的文化定势。

2.孝子辈出

一干多年来,孝感这块土地上出了不少孝子,东汉前后的黄香、董永和孟宗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们以孝行而感天动地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并被元朝人郭居敬辑入《二十四孝》之中,成为伦理道德的典范。黄香的一生,以孝子、贤人驰名于世,著作颇丰。他“九岁丧母,思亲憔悴。事父至孝,夏扇枕席,冬则以身温被。”(《后汉书》)在著名的二十四孝中,他被置于首位,广为传颂。董永年幼丧母,家庭贫寒,佣耕而事养父亲,“父没不能葬,贷钱里富人裴氏,约身为奴偿之。”(《孝感县志》)此事流传甚广,并经民间艺人衍化成一个美好的神话故事:七仙女因感董永之诚,下凡尘而结为夫妇,过了一百天男耕女织的幸福的田园生活。这个神话故事,反映了人民群众对董永孝行的推崇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由此而使董永四海扬名。孟宗”事母至孝。母嗜笋,冬节将至,时笋尚未生,宗人竹林哀叹而笋生,得以供母。”(《三国志》)孟宗哭竹生笋的故事,也正是古谚所说的“皇天不负苦心人”。

3.孝址众多

孝感为董永故里,其遗址甚多,现在可查可见的就有十多处。

①故里碑。孝感城北门外有一古碑,碑身由青石砌成,上卧一巨石凿成的bixi,其上立有两米高的石碑,碑文为“汉孝子董永故里”七个正楷大字。此碑是董永放里的见证。

②董公墓。孝感城关东南五公里处有一董永湖,湖边汤家老屋村的北面有两座并立的古墓,左边是“汉孝子董公永先代之墓”,右边是“汉孝子董公永墓”。两墓皆有高耸之石碑,为清代所立,是古孝感八景之一。

③孝子祠。孝感城关小东门处建有“孝子董公永祠”,原祠正堂立有董永塑像。据县志记载,孝子董永祠最早建于城关北门,明代迁至文庙东面,与唐代忠臣张汴合祀,改名“孝祠”;清代改建于文昌殿西北门,立匾为“孝子董公永祠”。现孝子祠在董永公园内,祠内以浮雕形式展示民间传说的16个孝子、孝女的故事,集孝子事迹之大成。

④董永公园。园址在孝感城北付家冲南端,相传为董永卖身的付员外的家址。公园占地72亩,以仿古建筑为主,根据神话故事设置了瑶池仙境、槐荫古树、理丝桥、升仙台等景观,美好的景物展示了董永孝敬老人、勤劳朴实、热爱生活的精神风貌,使人留连忘返。

4.孝俗感人

孝感人有重孝道的淳厚民风,年俗、婚俗、丧俗、节俗等都体现了这种精神。在日常生活中,每户人家,不论贵贱,堂屋正中都有“天地君亲师”的脾位,把先人放在第四位而加以尊崇。民间有“上有天大,下有父尊”、“跑到南海拜佛,不如堂前孝母”之说,表示了尊重父母的真诚之心。父母在,子女活到100岁在家里也不能称老人。父母亡,要葬之以礼,守孝3年,供饭3年;在守孝期间,子女不能穿红戴绿,赴宴不能坐上席;过年贴对联,第一年为白色,第二年为绿色,第三年为黄色,满三年后才能用红色。在民族的重大节日里,如过年拜年,在家先要向祖先、向长辈、向父母拜年,然后再出门,初二向舅父拜年,初三向岳父拜年,初四向姑母拜年,事事体现了对长辈的尊重。

5.孝艺丰硕

据初步考察,孝感民间文艺品种有11种之多,它们中的许多剧目、曲目、节目,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就是宣扬孝文化,宣传父慈子孝、尊老爱幼、忠孝双全的孝亲之情,用孝行来教育孝感的老百姓。由孝感花鼓戏而成长起来的湖北楚剧,其百演不衰的《槐荫记》、《百日缘》等保留剧目,歌颂董永品德,宣传董永精神,使董永这个人物家喻户晓。根据黄梅戏拍成的电影《天仙配》,更是把董永故事推向了全国乃至世界。黄孝大鼓、汉川善书的优秀曲目,如《天雷报》、《清风亭》、《琵琶记》等,唱的是孝子事迹。

三、弘扬孝文化,促进两个文明建设的发展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只有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活动,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和革命文化传统”,“我们的文化事业才能健康发展,愈益繁荣”。

1.恢复孝文化的本来面目

在近代,孝文化曾受到极猛烈的冲击,一些人把孝文化贬得一无是处,几乎予以全盘否定,使得孝文化名声不佳,“孝子贤孙”也被赋于蔑视的贬义。在这种氛围中,孝感被迫改名,董永的遗物也几乎丢失干净。这种事实的扭曲、思维的变形,如果不予以手术,孝文化的精华也就无法弘扬。因而,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还孝文化的本来面目,是当务之急。事实上,我们共产党人历来讲究敬重父母的民族美德,毛泽东在母亲逝世后写的《祭母文》、朱德写的《母亲的回忆》,惊天动地,感人至深,使人难以忘怀母亲抚育后代的深恩大德。

名正而言顺,曲阜以孔子而名胜,襄樊以诸葛亮而名胜,孝感则应以董永而名胜。我们应着力弘扬孝文化,让那些仰慕孝文化、怀念古孝子的国内游客、海外游子到孝感来寻根、寻亲、寻孝,来感受唯有孝感这个地方才能感受到的孝文化的亲切的民族感情。

2.发扬孝文化的道德功能

孝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幸福家庭的道德基础。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在儒家的传统学说中,也把“修身、齐家”看作“治国、平天下”的基础。

积极发扬孝文化的道德功能:一是把教育置于首位,从提高家庭成员素质人手,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培养孝亲之情,养成尊老爱幼、父慈子孝的道德风范,形成家庭的和谐共处;二是把孝文化活动视为载体,从家庭内部到家庭外部,从文明小区到文明城区,从文明城市到文明乡村,开展群众性的孝文化活动,进行家庭道德、人际关系、精神文明建设的研究和讨论,为孝文化的传统美德注入新的活力;三是把评比当作动力,通过评比活动,激发家庭成员的角色意识和对家庭的责任感,作为家庭道德建设的内动力。孝感市1996年评出了十大孝子,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3.展示孝文化在旅游中的魅力

现代旅游已上升到文化的高品位。只要抓住孝文化这个特色,并使之在孝感旅游业的各个环节上充分地展现出来,以其独有的民俗魅力和独具的民间特色,吸引人、感染人、教育人,旅游经济就一定会为孝感经济的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

①孝文化旅游核心圈。其地址可选择孝感市城区及近郊。其内容为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孝感文化的人文景观,包括董永故里、董永墓、孝子祠、董永公园、董永纪念馆,以及董永和七仙女的神话故事传说中所涉及的名胜之地——槐荫树、傅家冲、理丝桥、登仙台、送子处;在此基础上,建一个孝文化博物馆,永久性的展示孝子塑像、孝子事迹、孝子遗物、孝文化研究成果、孝文化研究信息及当代中国和世界尊老爱幼的文明家庭、道德典范,全面显示孝文化的硕果,使其成为弘扬孝文化的中心;孝文化的民间风情,包括年俗中的祭祖活动、节俗中的敬老活动、婚俗中的敬拜活动、丧俗中的守孝活动等,将这些活动集中在一个较大的场地(如孝感市体育场),在孝文化色彩特别浓郁的清明节、端午节、上元节、重阳节,集中演示一番,并作群众性的街头游览,久而久之,加浓色彩,形成规范,说不定会创造出一个深受群众欢迎的孝文化节来。孝文化的文艺演出,包括楚剧、黄孝大鼓、汉川善书、云梦皮影等民间文艺品种,除经常性地演出一批弘扬孝文化的传统剧目,如《槐荫记》、《百

日缘》、《天仙配》、《琵琶记》、《清风亭》等外,还应创作出一批颂扬新文明的现代剧目,古今结合,并制成电视片,客来则播之,造成一种浓烈的孝文化气氛,就象在庐山看《庐山恋》一样。

②孝文化旅游联手圈。孝感周边各地,遍布楚文化和中华文明的胜地。东有武汉三国文化的胜观,西有荆州楚国之古城,南有九宫山闯王之墓地,北有诸葛亮躬耕襄阳之隆中。物华天宝,同孝文化胜地孝感紧密联系在一起,各呈异彩,共为江山添色。如果孝文化的魅力能把众多的游客首先吸引到孝感来,那么,就可以以孝感为中心,利用现代的交通车船之便,同异地联系,共享中华文明之果,这对孝感市经济的发展,乃至湖北经济的发展,都是十分有利的。(吕伯凌撰稿)

二、“孝文化”研究缘起

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出版的《孝感文化研究》一书中,余章明《“孝文化”研究开发构想》一文对“孝文化”研究在孝感兴起的背景和缘起了大致的介绍:

“孝”为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之本。据考证,孝道成于父系氏族时期;在商代,已把不孝看成是最大的罪行(参见《吕氏春秋·孝行》)。儒家道统认为“孝”是百行之首,《论语》载:“孝梯也者,其为仁之本舆!”《孝经》更明白地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概括说:“讲到孝字,我们中国尤为特长,尤其比各国进步得多。《孝经》所讲究的孝字,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至……所以孝字更是不能不要的。”(《孙中山选集》之《三民主义·民族主义》)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历代王朝无一不主张并实施以孝治天下。可以说,一方面,“孝”被异化为封建统治阶级统治人民、维系政权的一个最重要的工具;另一方面,“孝”从它本身意义出发,所包含的尊老、敬老、养老,以及亲亲、爱人、爱国,正是中华民族的一大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家庭和睦、邻里相亲、社会稳定的重要内在因素。因此,孝道已被列为中华传统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有关专家指出:孝文化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世界性课题。

孝感是汉孝子董永的故里,孝感因董永等几个孝子的影响而得名。据考证,东汉前后,这块土地上先后涌现出董永、董黯、黄香、孟宗等几位大孝子。孝感在1500年前建县时定名“孝昌”,乃“孝子多矣”;而后改名“孝感”,乃取董永行孝感天之意。孝感人研究、发掘“孝文化”遗产,有条件,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发掘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带动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已是当今被广泛运用的地域战略。如山东在这方面甚为重视,在“孔子儒学”、“梁山水浒”的开发利用上就取得了较大成效。孝文化是孝感地区的一大特色,既弘扬传统美德,又顺乎民心民意,在中国内地、港台地区、东南亚各国都会有影响力。如果放开思路,围绕“孝”字作文章,就可以进一步提高孝感知名度,达到以文化促旅游、促开发、促经济的目的。近几年,山东、江苏等地都打“董永牌”,争着与董永攀同乡,与孝感争“专利”。孝感有紧迫感,尽快行动,旨在有所作为。

第四,孝文化研究已经具备一定基础。早在1994年3月,由孝感日报社发起,召开了首次孝文化研究与开发座谈会,邀请市直党校、师专、宣传文化部门及各县、市、区专家学者30余人,对“孝”的本源及现实意义、孝感地名的由来、孝文化的开发利用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撰写论文50余篇;《孝感日报》开辟《孝文化与现代文明》专栏,发稿80余篇;着手筹备成立“孝感市中华孝文化研究会”,建立了与中国内地、港台地区及国外的联系,得到武汉大学、广州中山大学等高校有关系所专家们的热情支持;台湾《中国晨报》总裁刘恒修先生(湖北天门籍)对此活动尤感兴趣,愿在海峡两岸的交流上尽力。目前,孝文化研究与开发活动的社会影响日益扩大,呼声很高,市老联委、孝感日报社等几家在全市组织开展的评现代孝子活动,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与参与。

通过对前段研讨活动总结,孝感市形成了孝文化研究与开发活动的基本思路与指导思想: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挖掘利用地方文化资源,以研究开发孝文化,建设“孝子乡、天仙城、文明市”为整体构想与长远目标,坚持古为今用、批判地继承的原则,对孝文化汲其精华、去其糟粕,为现代文明建设服务,为孝感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服务;理论研究以考证、探讨孝文化与孝感、孝文化与传统道德、孝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关系及孝文化的开发利用。

三、董永“孝义”的人民性

汉孝子董永行孝感天的故事在民间流传极广,包括孝感在内全国有七个省、十多个市县都有着较丰富的有关董永故事的文物遗迹,“孝感”的地名便由此而得。不仅如此,还有许多因此而产生的脍炙人口的文艺作品,如《槐荫记》、《天仙配》、《百日缘》等。

在我国儒家经典中,《孝经》即为其中之一。该书的《开宗明义章》道:“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也。”其书还指出:“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人之行莫大于孝”、“明王以孝治天下”、“王行之行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在前人看来,孝是天地的自然法则,是人们行为的基本准则,也是统治天下的重要手段。尊老敬长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统治者将它作为一种很重要的道德标准,用礼法的驱力,揉以血缘亲情,借人们的孝亲意识,来培养一种逆来顺受的奴性心理,从而达到“移孝于君”的目的。所以,历代封建统治者力倡孝道,就为董永传说中“孝义”主题的传播提供了条件。

董永所行孝义的人民性,体现在它产生于劳动人民之中。故事的主人翁董永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而且是一个最下层的贫困农民;它反映的生活也是最普通、最下层的劳动人民生活。董永一家因战祸沦落异乡,靠帮工度日,父亲劳累一生,到死却无钱下葬,董永只有典卖自身来安葬父亲。董永的这种行为,正是历史上善良人民的典型代表,其孝义也正是人民理想的寄托。

其次,这个故事的流传也与人民群众的崇敬分不开。据了解,湖北、江苏、山东、河南、江西、浙江、安微等省都有董永故事的传说和文物。在古代,被人们所崇敬的伟人死后,各地争相为其立宗祠、修寺庙、标故里,这是因为这些受人崇敬的伟人与人民群众的联系非常紧密,感情非常深厚。如果没有人们的自觉行动所给予它的巨大潜力,它是不可能冲破地域界线和走过漫长的时间长河的。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董永的“孝义”的人民性,这种孝义是与封建统治者所提倡的“孝义”有根本区别的,它正是董永故事得以长期、广泛流传的重要原因。

董永故事流传下来是人民的选择,也是历史的选择。我们应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它,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为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事业服务。(杨友彭赵际玲撰稿)

四、孝感之“名”“惊天地、泣鬼神”

“名气”之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人,可谓“操心也危,虑患也深”。那么,作为正向中等城市迈步的孝感,知名度又为何物?议论之人恐怕人言人殊:曰孝感麻糖?曰孝感米酒?曰董永故里?曰……答案似是,又非!

孝感之为孝感,有几个特点是颇为世人看重的。打开孝感的发展史,人们便会发现,与孝感之名有关的几件事,是可以赋得“惊天地、泣鬼神”六个字的。有人或许说,祖宗能有多少家底,令到今人垂涎?谓予不信,兹举其荦荦大者。

第一个:跟孝感有关的,是大名鼎鼎的董永“卖身葬父,孝感天庭”的汉孝子。董永事虽不见正史,但在其他古籍诸如《搜神记>、《灵芝篇》、《法苑珠林》、《太平御览》以及一些地方志中均有记载。这位淳朴而憨厚的农夫和美丽的七仙女脍炙人口的故事被编成楚剧、川戏、黄梅戏,乃至拍成影片《天仙配》,可谓家喻户晓,以至今人以“董永故里”做为孝感的代称。

董永稍后,古泽云梦有个年轻人,又一次使安陆郡名闻天下。此公汉安帝时官至尚书令,颇有政声,不过他的名气倒不在此,而在他为其老父黄香“扇枕温衾”。有诗云:“冬月温食暖,炎天扇枕凉,儿童知子职,知古一黄香。”黄香在台湾的后裔曾回云梦县城北黄香村祭祖扫墓,并有数度回馈乡里的义举。

更后的三国时代,孟宗先生再一次使本地扬名立万。孟宗家在今孝昌县周巷镇的哭竹港,其母因病想吃笋,时值隆冬,万物收藏,孟先生嗒然若丧,急得哭将起来,正在嘤嘤之际,竹笋破土而出。这当然是很令人惊异的事,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这也许是植物变异的缘故,因为在植物界,违反节令开花或结果的例子是不少的,但那时候就觉得了不得。古时人们常常把不可理喻的事附会成是暗中有神相助,“孟宗哭竹冬生笋”的故事便因此传播开来。

清初孝感知县张耀士说:“孝感以永名,而孝感之孝子不独永也。”的确,为孝感之名作出贡献的还有一人,此公姓董名黯,字叔通,东汉浙江句章人,因其侍母至孝,汉和帝旌表异行,诏拜郎中,不就。后徙居此间,死后葬邑北30里处。我们不明白董永和董黯为什么先后都跑到这块地方,许是此间当时在全国的“知名度”还不小罢,以致到了南朝孝建元年(454年),孝武帝刘骏在出了几个孝子的安陆郡东部设置一新县,名“孝昌”,以褒扬此地民风之淳。470年后的五代后唐同光二年(公元924年),更名“孝感”。一般文献指出孝昌建县是由于孝子董永,但南宋出版的《舆地纪胜》载,孝昌建县是因为孝子董黯,却没有说是董永的缘故。不管怎样今人只知董永,不知董黯,似乎有点冤哉屈矣。

除董黯之外,以上三位人间至孝被名列到古代第一部孝子集《二十四孝》中。这些故事彰显于史册,流传于民间,或信史、或逸史、或神话、或传奇,背后都能抽提出千丝万缕可歌可泣、今愁古恨的情愫和诗篇,给人以无限的重读性和想象力。

泱泱华夏,上下五千年。二十四孝即有三位出自孝感,“孝文化”之于孝感的确情有独钟,“功不可没”。

在中国历史舞台上,“孝”是进入家庭生活最早的伦理道德范畴,是中华民族累积的一条光芒万丈的人性准则。孔子说:“孝悌,其为仁之本舆”;墨子指出:“父子不慈孝,天下之害也”;孟子更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人们要努力生产,才能“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蓄妻子”,孝敬父母不仅是思想家们的道德见解,而且也是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从社会到家庭,“孝敬”作为一种社会公德,成为每个人必须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

历史上一些朝代也比较重视“孝治天下”。《史记》说舜年二十以孝闻,帝尧闻之,遂以天下让焉;汉朝更颁布《孝廉法》以选拔官吏,虽则有博学宏词、贤良方正等科,唯以孝廉为重。孝者,孝悌;廉者,廉洁。孝则忠君,廉则爱民。在这种氛围中,历朝历代出现了不少可笑可叹的愚忠、愚孝。为什么历代政府不去考究有无董永其人,却对董永大加褒扬?为什么明清政府先后几位孝感知县几次三番拜谒董永墓,建祠堂?为什么康熙大帝颁下御书,免除董永故里——董家湖百姓的皇粮?无非是为其统治天下服务,为其治理孝感服务!这种做法当然不足后人法式,却也给我们留下一个问题:古人把孝作为利器用了几千年,为什么到了我们手里却成了一堆废铜乱铁呢?今人为什么不能利用“孝”为市场经济服务呢?

有经济学家据此提出了“文化产业论”,认为下世纪的经济将由文化和产业两部分组成。正因为其源有自,于是曲阜藉孔子文化而名,运城藉关公文化而名,丰都藉“鬼文化”而名。鬼,可谓腐朽之物,可是,丰都人却化腐朽为神奇,驱“鬼”为其服务,独树一帜的“鬼文化节”。那么,孝感也就能够顺理成章地拂去历史的尘埃,“破格”起用这千年的“古董资源”——“孝文化”了。

第二,“孝”文化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亚洲四小龙、日本以及其他一些东南亚国家,则对中国的儒家文化推崇备至,因而孝文化也将能够引起这些国家的兴趣。

第三,那些仰慕孝文化、怀念古孝子的海内外游子,可以到孝感来寻根、寻亲,寻找未泯的孝文化古风;来感受在湖光山色的怡然中、满目缤纷的陶然中感受不到,唯有在孝感这块土地上才能感受到的孝文化氛围和亲切浓郁的民族亲情。

孝文化——难道不是一个意义隽永而常新、古色古香而魅力长存的话题么!总起而言,有了这些“资源”优势,有了这“中介”魅力,孝感便可以仿效山东维坊的“风筝节”、河南洛阳的“牡丹节”,推出自己的“孝文化节”,以知会天下,通贸兴商;一睹风采,二思开发。

传统暗含着延续和扬弃。近百年来我们已经剔除了传统文化中的许多糟粕,这种剔除工作今后也还要继续做;发掘孝文化,则是对传统的延续,其不仅是修庙、修古迹,还应包括文化内涵的发掘和用现代人可以接受的方式展示,这样,对后代人而言,我们今天的工作成果将成为有价值的“古迹”,民族传统文化也将得以更好的延续。

让孝文化走出故纸堆的“冷宫”,使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吸纳时代的新内容,从而获得新的生命和发展,目标只有一个:使孝感之名再次生动飞扬起来。

据闻,董永故里已有20几位学者召集了《孝文化与现代文明》研讨会,就孝文化的研究、孝址的拯救、孝俗的恢复等诸多“古为今用”的问题纷纷建言(董想明撰稿)

五、孝感人谈孝道

孝道乃孝亲之道。孝道在我国源远流长,影响深远,继承这一宝贵遗产。

1.孝敬与孝顺

儒家倡导的孝道,主要是孝敬与孝顺。孔子说:“今之孝者,是为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主张人子对于父母,应当“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是谓孝敬。关于孝顺,则主张“勿违”,提倡“顺者孝也,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但也认为子女对于父母不可一味顺从,对父母的错误言行,亦应规劝,主张“父有诤子”、“父子责善。”

2.孝亲与敬老

儒家不仅提倡孝于亲,而且主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既孝敬自己的老人,也尊敬他人的老人;并且提倡“上老者而民兴孝”,即要治国者带头敬老孝弟,为民榜样。我国历史上不少明主都是提倡敬老的,清代的康熙、乾隆在其晚年,都举行过“千叟宴”,不论官民,凡年逾花甲者均可与宴,以倡敬老。我们今天广办敬老院、福利院,并定重阳节为敬老节,是对中华民族敬老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发扬。

3.纯孝与愚孝

古人云:“纯孝,孝之正也。愚孝,孝之误也。”纯孝是子女对父母发自天性的自然纯朴之爱;愚孝,则往往失之盲目,过当,近乎愚昧。纯孝应倡,愚孝应戒。

春秋时郑庄公对其母大有意见,发誓再不与其母见面。大夫颖考叔有事进见,庄公赐之酒食,颖考叔把一些美味放在一边不吃,庄公问其故,他说:“家有老母,从来没吃过宫廷的美食,想带回去给老母尝尝。”庄公听后大为感动,萌发天性,便与母见面,孝事其母。史学家左丘明称赞:颖考叔为纯孝。元郭居敬撰《二十四孝》,其中多为纯孝,但亦有愚孝列其中,如《母埋儿》、《尝粪心忧》、《卧冰求鱼》,则为愚孝。董永公园孝子祠石刻二十四孝图,栩栩动人,给人以教育,但对其中愚孝之行为,应予澄清。

4.孝道与孝治

儒家认为推广孝道可以治国,子曰:“其为人也孝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这是有其道理的。因为孝于亲的人,遵从父母的教导,”惟恐围己之不良行为贻父母之忧。于是“谨身节用,以养父母”;循规蹈矩,力求上进,为父母争光。蒲松龄写孝子崔猛,“性刚毅,强武绝伦,喜雪不平,每盛怒,无敢劝者。惟事母孝,母至则解。”这说明孝子能听从父母教诲,一般是不会在社会上为非作歹的。

行孝道于己于人、于国于家都有积极意义,所以儒家提倡明王以孝治天下。历代有为之君主,大都主张以孝治天下,身体力行,为天下倡。汉之文景,宋之太祖,清之康乾,都很注意实行孝治,因而出现了“文景之治”、“开宝升平”、“康乾盛世”。我们今天正确地继续孝道,对于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大有裨益的。(李高润撰稿)

六、寻找打开“孝”文化旅游资源的钥匙

孝感这座新崛起的中等城市,在偌大的中国版图上只是一个点。从旅游的角度看,在雄伟壮丽的祖国山河中,她充其量也只算是一个待开发的较具潜力与特色的“旅游景点”。然而要把这个“旅游景点”办得有特色,让世人刮目,就得从“仙”字人手,做“孝”的文章。

开发“孝”旅游资源,并非从今日始,旅游资源是经济、地理、历史、人文等因素长期演化积淀的结合产物。开发这一资源,人们虽已形成共识,但到底怎样开发和利用?其发展前景乐观否?其知名度和社会效应如何?有待探究摸索。

要知其然,必究其所以然。寻找“孝”文化旅游资源的钥匙,就要从“孝”文化的典型形象——董永与七仙女的传说入手,研究这一特殊的文化现象,可从中发现诸多有益启示。

董永与七仙女传说这一特殊的文化现象,产生于汉代,形成于魏晋,它产生的政治背景,虽然是封建统治阶级为维护其统治秩序而打出的一张“孝道”闲牌,但究其文化内涵,却反映了劳动人民的优良品质和美好愿望,这一源远流长的神话故事,世代为人民群众所乐道,成为独特的人民口头文学式样之一,广为传播。

宋元南戏杂剧、明清传奇地方戏曲,则更把董永故事作为说唱的热门。明刊酒牌有七仙女夜邀众仙女下凡助织的关目;清刊本以挽歌的形式,创造了槐荫树下夫妻痛苦分别的典型环境。地方诸剧种如黄梅戏、花鼓戏、川剧、滇剧、婺剧、采茶戏、楚剧等,都争相演义这一传说。

汉代以来,这一传说三起三落、三枯三荣,形成了6次大的高潮。建国后,黄梅戏《天仙配》被搬上银幕,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从而使这一传说走向世界,形成了第一次“董永热”。

1984年,孝感县改市后兴建了董永公园,并成立了董永传说研究会,该会组织写作专班,第一次系统地发掘、整理、编撰出版了《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一书,又一次掀起了“董永热”。该书详尽系统地将“孝”文化旅游资源,一一呈现在广大市民面前:孝感地名的由来,王母湖、槐荫树、理丝桥、仙女池、百步天梯;饭山、董墓春云、恩姑墩等,以地名为题,将其旅游地的来龙去脉叙述得清清楚楚,真真切切。这些旅游资源的形成,与“孝”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息息相关。

可以说,孝感的地域文化特色就是“孝”文化,“孝”文化留下的历史烙印便生成了“孝”文化旅游资源。这是一笔潜在的、未被充分开发利用的财富,具有举世无双的历史涵义和巨大的现实旅游开发价值。

开发任何一个项目,都包括硬件与软件两部分,“孝”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同样需要“硬、软兼施”。

首先是“硬”环境开发,要形成一个总体格局。已有的硬环境如“董永公园”;毛陈的“董永故里”公路标;“董永墓”遗址,车站的“永仙”石雕像。市旅游局“九五”规划中,有后湖的“天仙宫”文昌阁的“二十四孝子图”等等。要使这些分散的景点、遗址变成一个有机的、协调的“孝

文化旅游资源硬环境总体格局”,就应该在发掘丰厚的资源,放眼新世纪的回报上下功夫:“大胆奇想,总体设计,突出中心,辐射各点。”

1.大胆奇想

围绕“天仙配”这一神话传说,建设中国乃至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传说城:将南中国民间四大传说:“天仙配”、“牛郎织女”、“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融于一园,在后湖水面兴建“天堂”与“人间”两大微缩奇观,“天堂”这个部分,将四大传说所涉及到的仙境一一规划、列出;“人间”这部分亦如此,水中“金山寺”,汉代一条街等,与天上遥相呼应,形成仙境琼阁,成为最具吸引力的人造旅游胜境。

2.总体设计

“孝文化旅游资源硬环境总览”,不仅仅局限于城区内,要将其旅游点向郊区延伸,一跨入孝感,在几个不同的入城必经路道设立标记与遗址:①在汉孝公路上,原毛陈的董永故里处,修建一座仿古大牌坊,请汤家老屋的大画家、省画院汤文选先生题字牌坊上。将“董永墓”与“董永先父之墓”并修于汤家老屋附近,在城郊延伸一个景点,这个景点兼营王母娘娘洒下的“九孔莲藕”即焦湖莲藕,经营巴黎王国博览会金奖的“孝感剪纸”工艺品。②在孝梦公路河口大桥处,修建二十四孝坊,在老寰河一线,修建仿汉代临河一条街,大有“清明上河图”的气势。③在火车站京广线旁,修一尊“七仙女下凡”雕像,并建成与董永公园相对应的“七仙女公园”。④在双峰风景区修建与城区呼应的“升仙阁”或曰“升天台”,据民间传说七仙女当年飞天回宫,是由孝感最高的双峰山区某处的“百步天梯”上天的。

这样就形成了“孝文化旅游资源总体格局”。

3.突出中心

“董永公园”与“仙女宫”是整个格局的中心,主要是在内容上创新,构思上出奇,建筑上仿古,手法上立异。

4.辐射各点

首先,以中心建筑物为轴心,设计辐射各点的旅游路线图,这个旅游图即初期建设图,按图施工。各旅游分点的特点、内容、形式、建筑风格等都要与中心相配套,成交相辉映,相得益彰之趣。

其次,是软环境开发。

软环境的开发,不是坐等硬环境形成后再行开发,而是应与硬环境开发一并考虑,统筹兼顾,两种开发统一设计,有先有后、相互补充,一气呵成。

软环境开发大致应作如下工作:

①成立由政府牵头,各有关部门参加的“孝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委员会”,这是最高决策机构,制定孝文化旅游资源总体开发规划。这个规划是全面、详尽、系统的开发孝文化旅游资源的纲领。应动员孝感市的每位公民,为制定这个规划献计献策;

②成立孝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心(或称总公司),发起并成立官方与民间相结合的“孝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基金会”,进行多渠道的筹资活动;

③促进民间孝文化及旅游资源研究组织的成长,如孝感日报的孝文化研究协会,民间的传说研究会等。总之,不论是官办的总公司、基金会,抑或是民间的研究组织等,都应置于“孝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委员会”领导或指导下,统一展开对孝文化旅游资源的研究与开发;

④边开发,边发展,边受益。已有的孝文化旅游资源应发挥示范作用,董永公园是现有的和规划中发展的重点项目,应将其建成大陆唯一的孝文化旅游基地,要进行巨大的软件改造工程,使其成为集“孝文化、艺术、旅游、食住乐、博物、工艺、信息资源”等为一体的旅游胜地。(张相国撰稿)

七、孝的当代价值

本文着力从其衍伸义分析孝的当代价值,剥离其服务于当时社会政治的封建糟粕,吸取其一般意义的积极的价值。

孝的培养与实践是提高当代人道德素质的起点。尤其是年轻小孩子

在古代,孝被看作是德之本、教之所由生,这是有其道理的。孝确实是一切道德的根本与起点。一切道德和善都源于对他人的关切和爱戴。子女生下来后,最先接触的人际关系是父母,最先从父母那里感受到人间的爱,这种爱必然培养并生发出子女对父母以及通过他们对人类的爱。爱与奉献是道德的本质。一个自私自利的人是没有多少人性和道德可言的。孝的本质是一种爱与敬的情感与行为,因此,它是一切道德之本源,不仅如此,它还是人们实践道德的起点。父母是自己的生命之所出、是养育自己的人,因此,施爱施敬从亲始,具有天然的合理性。《孝经》指出:“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这话是符合道德逻辑的。谁相信一个不具备“亲亲”德性的人会真心实意地热爱他人?一个人连生他养他的父母都不肯亲爱,能真心实意地热爱他人?一个人连生他养他的父母都不肯亲爱,会真心实意地报效国家?因此,孔子坚决主张:“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人,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孝不仅是德之本,也是一切教化之本与起点。由“亲亲”启蒙,是人情陶冶、道德升华最基本的手段,也是最有效的途径。那种把“亲亲”教育视为爱民爱国教育的基础,提出作为少儿道德启蒙教育和成人道德终身教育的必修课,是合乎道德教育规律的。

提高全体国民的道德素质,这是当代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在此过程中,寻找道德教育的切入点或出发点是重要的。虽然家庭道德,孝道已不能占据像古代那样高的地位了,但每个社会成员仍要在家庭中生活,仍具有为人子女的身份和角色,因此,孝为德之本,教之本,从而也是个人立身行世的根本。在当代社会,我们似乎更加注重人们的社会角色和社会道德,而不甚重视其家庭私德,这当然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中国古代视孝为一切道德之基本,是一种更为深刻的思想,以此为鉴,在对公民特别是少年儿童进行道德教育时,注意培养他们的孝道,以使他们从小具有爱心,形成社会责任感,这对培养“四有”新人显然是更为基础的工作。

孝是形成现代和谐人际关系的价值渊源,是形成和睦社会风尚、保持社会稳定的精神措施之一。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切人际关系均是以血缘宗法为基础得以展开的,孝成为古代社会一切人际关系得以建立的精神价值基础。从客观的人际关系来看,中国文化认为父子关系是最重要的,通过父子关系直接体现了子孙与祖宗的关系。兄弟关系还是因为双方均是父母所生,夫妻关系也是为了延续宗族的后代而得以建立的,家族、宗族、亲戚等关系均是基于血缘关系而发生的。师生关系是精神关系,老师是精神生命之所在,因而对待师也要像对待父一样。朋友关系也是以道交之。君臣政治关系更是与父子关系有类似的精神机制,因而才有君父和臣子之称。乡里邻里等关系也是因为我们同生同长于一个地方。总之,在古人看来,一切人际关系均是基于父子关系而发生的,从精神机制上看,儒家文化就讲求一个“推”字,要推及于人,要行忠恕之道,如果将对父母之爱敬,对兄长之尊重(即孝悌)精神推及于人,那一定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从而处理好一切人际关系。如此不仅会

和睦九族,以亲乡里,而且会以君为父而忠君,以民为本而爱民,由追孝祖宗而爱祖国,以师为父而尊师,以长老为父兄而敬老尊长,或因业务职务而顺上,或因同事同学而友长,等等。

虽然在中国古代,父子关系也存在着不平等的片面性,但纯粹从子德义务的角度倡导人们自身首先要有爱心与责任感,并认为这是处理一切人际关系的价值基础,这是有合理性的。如果每个人都能像爱自己父母那样爱别人、爱人民、爱国家,多尽爱的责任,多做“爱的奉献”,那么就一定会促进社会精神文化水平的提高,这样,必定会使社会风尚敦睦纯厚,如曾子所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论语·学而》)。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和安宁。“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有爱心和责任感,在家孝父,已养成对权威的服从习惯而少有暴戾之气,多有和顺之德,故不会犯上作乱,这显然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安宁。(肖群忠)

一、文化类产品营销,必须有“文化营销”的线路

1、月饼\思念水饺\金六福酒(其它酒类营销)

2、文化营销关键要有:文化底蕴、文化故事、文化特征、文化购买力

二、中华孝文化研究

1、百善孝为先:中华民族的一种五千年传统美德。礼仪之邦,尤重孝德

2、诸家记载:

●孔子又说:“孝,德之本也。”

●《孝经》第一章:《开宗明义章第一》,第一句:“仲尼居,曾子侍。”孔

子问曾参先代圣贤最好的品德是什么,曾参答不出。孔子便说:那是孝

呵!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一切教化都是由此产生出来的(“子曰:…夫

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经》、《二十四孝》。

●有个笑话,说的是一所公寓里,住有美国人、法国人、犹太人和我们中

国人。公寓失火了,美国人首先救出了妻子,法国人首先抱出了情人,

犹太人首先搬出了保险箱。我们中国人呢?首先背出来,是自己的老娘。

●知恩、感恩、报恩。“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中国的孝文化,也早在殷商时期便已产生。据考古可知,殷墟的甲骨文

里,就有了“孝”字。汉字的“孝”,剖其字形,上半部为老,下半部

为子,《说文解字》对其的注解是“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

老也。”父慈子孝也。

●一部万字《论语》,孝就有19处之多;一部三万字《孟子》,孝有28

处之多。《论语》:“入则孝,出则悌,谨而言,泛爱众,而亲仁。”、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

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诗经》:“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无

父何怙,无母何恃”、“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还有《孝经》、《礼记》。

●孝文化之故事也多:年仅十四的孝女曹娥“为父尸赴水而死”,被历代封

为孝烈。《荀子·子道》中也有记载。子路曾经请教孔子:“有人夙兴

夜寐,耕耘树艺,手足胼胝以养其亲,却还没有孝的名声,这是为什么

呢?”孔子回答:“这是因为他行为上不敬,言语上不恭顺,态度上没

有愉悦的容色。”

●“孝道是一套子女以父母为主要对象之社会态度和社会行为的组合。”

——杨国枢《中国人之孝道观的概念分析》

孝文化的内涵是:敬与养;发展到后来的丰与顺;再到现在的心与意

三、孝文化在食品领域的体现与结合

1、孝文化嫁接到食品营销领域,目前尚无。比较多的是保健品、礼品等,但也仅表其形式,而未传其神。这是一个值得发展的细分市场。

2、孝文化在食品营销延伸可能:整体孝文化感受与体验;名人孝文化;地域孝文化;故事孝文化;格言孝文化等等。

3、孝文化在食品营销运用目标:一个使用群体是老年人;一个使用群体是小孩子。老年人是享受孝文化;小孩是培养孝文化;两者的真正购买者与支付成本的都是25-40岁之间的中间力量。

4、目标人群的特征要求营销:重视传播与广告乃至产品包装要影响购买者,在产品品种与品类的开发上要重视老人有小孩的特征(软、滑、味道等)

5、在营销要素的关键体现:产品尤其是包装设计与产品规格及内物;价格与渠道的选择;市场推广与传播孝文化如何以小拨大。

四、孝感市有很强的政府、社会、文化、地域优势传承孝文化

孝感位於湖北省東北部,南臨大武漢,北靠大別山,總面積8910平方公里,人口500萬。“九五”五年問,全市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3.9%,財政收入年均增長18.7%,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0.2%,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人均增長7%。孝感向新興的工業城市邁進,一個以招商引資為重點的對外開放格局基本形成,一批國內外知名企業紛紛進入。中國航太機電集團、青島啤酒集團、福建恒安集團、廣東維達集團、浙江愛仕達公司前來興業,世界500強企業中有法國雷諾、德國西門子、日本松下、美國杜邦落戶孝感。

孝感具有孝文化資源優勢。這裡曾是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這裡曾出土了飲譽世界的秦代竹簡,這裡曾吸引了唐代詩人李白在此飛墨走筆整十年,這裡曾哺育了北宋大文學家宋祁,這裡是徐海東、劉華清等50位共和國將軍的故鄉。這裡,歷史悠久、底蘊豐厚的孝文化更是不同幾響。二十四孝中,三孝出自孝感,他們是董永、黃香、孟宗,孝感之名即是源於東漢孝子董永孝行感天的故事。近年來,孝感大做“弘揚孝文化、推進現代化”新篇章,推進孝感經濟大發展。

五、孝文化与顾客消费者的研究

1、研究思路:采用了调查对象对自身孝道态度和孝道行为的主观报告及对他人孝道态度和孝道行为的客观情况进行主观评价相结合的方法。

2、调查对象:本次调查以15岁以上的武汉市城镇居民为总体,采用多阶段定额抽样选取调查对象。样本构成情况见表1。年龄范围:(1)青年代(15-22岁),1979年是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起始之年,此年龄群体深受改革开放的影响。(2)中年代(32-55岁),此年龄群体一般均为在岗职工,基本上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出生,在改革开放前确立了基本的价值观和人生理念。(3)老年代(65岁及以上),带有较强烈的“边际人”色彩,跨越了两个时代和两种制度。

3、资料收集方法:问卷中将赡养分解为“照顾父母”和“金钱资助父母”,顺从分解为“尊敬父母”和“顺从父母”,悦亲分解为“体贴和令父母开心”和“经常问候父母”。本次调查于2001年10月由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完成。

[表1] 调查样本构成情况

结果与分析

1、三代城市居民对孝道态度的自我报告

分析城市居民的孝道态度,从赡养、顺从和悦亲等三个方面来进行。表2的结果表明:就赡养层次看,在“中国人照顾老年父母是他们的责任”上,三代城市居民持赞同态度分别为91.9%、92.5%和92.5%,基本一致。而在“中国人在金钱上资助老年父母是他们的责任”上,赞同态度随年龄递增而呈下降趋势,青年代77.4%,中年代70.4%,老年代71.6%;同时,不赞同态度呈明显的上升趋势,青年代4.1%,中年代7.5%,老年代16.5%。这说明年龄与赞同态度呈负相关,即年龄越大,越不赞同。

[表2] 三代城市居民对“中国人对待他们老年父母的责任”态度的具体分布(%)

对顺从层次分析的结果则是,三代城市居民对“中国人尊敬老年父母是他们的责任”均持非常肯定的态度,青年代、中年代、老年代的肯定态度很类似,分别为93.4%、93.5%和97.5%。而在“中国人顺从老年父母是他们的责任”上年龄越大,越倾向于赞同。青年代、中年代、老年代的肯定比率分别为43.1%、57.3%和66.1%。

就悦亲层面看,三代城市居民在“中国人体贴和令老年父母开心是他们的责任” 和“中国人经常问候老年父母是他们的责任”上年龄越大,越倾向于赞同,也越需要精神上的抚慰和孝心表达。青年代分别有87.4%和86.2%,中年代为90.5%和93.5%,老年代就更高,分别有94.5%和97.5%。这说明“悦亲”层次依然在全社会范围内占据主导地位。

2、三代城市居民对“老年人期望他们儿女履行其责任”的主观评价

让受调查者对“老年人期望他们儿女履行其责任”进行主观评价,实际上是一种“换位思考”的方法。那么,“换位思考”之后,三代城市居民对孝道态度的评价如何?

通过对表3的分析,就赡养层面来说,在“老年人期望儿女照顾”和“老年人期望儿女在金钱上资助”的评价上相差明显,在选择“完全是”上,青年代分别为24.5%和5.8%,中年代分别为39.6%和18.8%,老年代分别为53.7%和30.3%。但是否就说明他们之间确实存在很大区别?这种情况,虽然能表明三代之间存在差别,但更能说明被调查者自身所处的社会环境。因为青年代是15-22岁,正处于被父母照顾和金钱资助时期。他们对老年人状况的认识,主要从自己父母及同辈群体的父母中去了解,并由身边事实去推论全社会,其比例理所当然较低。作为32-55岁的中年代,他们首先考虑的是抚育下一代,他们的父母作为城市居民,一般有国家的各种保障,不大需要自己照顾和金钱资助,在当前大量失业情况下,许多儿女还要从退休的老年父母那里寻求金钱资助,其评价较低也是情理之中。老年代完全作为自身立场的发言者,对需要照顾和金钱资助有切实的感受,评价肯定较高。

[表3] 三代城市居民对“老年人期望他们儿女履行其责任”观念评价的具体分布(%)

从顺从层面看,青、中、老三代城市居民对“老年人期望儿女尊敬他们”的评价一致,持肯定态度的比率分别为90.4%、97.5%和96.0%;而对“老年人期望儿女顺从他们”的评价则区别明显。青年代的评价态度较消极(67.7%),中年代次之(77.6%),老年代最积极(85.7%)。从悦亲层面看,三代城市居民对“老年人期望儿女体贴和令他们开心”的评价较一致,青、中、老三代的肯定比率分别为88.2%、93.4%和94.6%。在“老年人期望儿女经常问候他们”上随着年龄的递增,态度也越趋肯定。尽管三代之间存在差别,但孝道态度的悦亲层面依然深存人心。

浅谈中国孝道文化

浅谈中国孝道文化 中国孝道文化,道通古今,博于中外,精于天地,昌于华夏,扬于四海。 那么何为孝道文化呢?中国传统孝道文化就是一个复合概念,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既有文化理念,又有制度礼仪。 ⒈“奉养”,中国传统孝道的物质基础就就是要从物质上供养父母,即赡养父母,“生则养”,这就是孝敬父母的最低纲领。儒家提倡在物质生活上要首先保障父母,如果有肉,要首先让老年人吃。这一点非常重要,孝道强调老年父母在物质生活上的优先性。⒉“敬亲”,中国传统孝道的精髓在于提倡对父母首先要“敬”与“爱”,没有敬与爱,就淡不上孝。所以对待父母不仅仅就是物质供养,关键在于要有对父母的爱,而且这种爱就是发自内心的真挚的爱。没有这种爱,不仅谈不上对父母孝敬,而且与饲养犬马没有什么两样。⒊“侍疾”,老年人年老体弱,容易得病,因此,中国传统孝道把“侍疾”作为重要内容。侍疾就就是如果老年父母生病,要及时诊治,精心照料,多给父母生活与精神上的关怀。⒋“立身”,这要求做子女的要立身并成就一番事业。儿女事业上有了成就,父母就会感到高兴,感到光荣,感到自豪。因此,终日无所事事,一生庸庸碌碌,这也就是对父母的不孝。⒌“谏诤”,就就是在父母有不义的时候,不仅不能顺从,而应谏诤父母,使其改正不义,这样可以防止父母陷于不义。

中国孝道文化流传百世,延续至今,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孝道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就是多方面的: 1、修身养性。从个体来讲,孝道就是修身养性的基础。通过践行孝道,每个人的道德可以完善。否则,失去孝道,就失去做人的最起码的德性。 2、融合家庭。从家庭来说,实行孝道,可以长幼有序,规范人伦秩序,促进家庭与睦。家庭就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稳定则社会稳定,家庭不稳定则社会不稳定。 3、报国敬业。孝道推崇忠君思想,倡导报国敬业。在封建时代,君与国有时候就是同一个意思。 4、凝聚社会。孝道的思想可以规范社会的行为,建立礼仪的一些制度,调节人际关系,从而凝聚社会,达到天下一统,由乱达治。客观地讲,孝道思想为封建社会维持其社会稳定提供了意识形态,为中国的一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5、塑造文化。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于诸子百家,历代都有损益变化,但孝道的思想与传统始终统领着几千年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方向。中华民族文化之所以能够同化无数外来文化,其根本原因在于孝道文化。中华民族文化之所以经久不衰,成为古代世界文明延续至今的唯一的古文明,其根本原因也在于孝道文化。 新世纪的中国正逐步迈向老龄化社会,面对越来越多的

孝文化与中国古代政治的家国同构模式研究

孝文化与中国古代政治的家国同构模式研究 刘海洋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 【摘 要】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深远的影响;家国同构是中国古代社会长期以来倍受推崇与鼓吹的政治社会结构模式,在历史进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二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孝文化是家国同构政治模式的伦理基础和道德保障。 【关键词】孝 孝文化 家国同构 【中图分类号】D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6-0021-02 就中国长期以来约定俗成的文化涵义而言,所谓“孝”,就是指敬老爱老、惜老养老、事亲以善行;所谓“家国同构”,就是指家庭、家族、宗族与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有着相当的共同性与共通性。纵观五千年来中国社会发展史与政治发展史,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那就是,“孝”文化与“家国同构”政治模式是紧密联系在一起而相辅相成的。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表述,家国同构政治模式是以孝文化作为伦理基础与道德保障的。 一 孝是家国同构政治模式的伦理基础 从目前可见的相关文献及论说中可以看到,古人对孝的诸多繁琐而细微的定义中有不少都明确表达出了孝与政治的接近。例如,孟子就曾经这样说过:“惰其四肢,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离娄下》)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孟子对“不孝”的定义与理解是从家族伦理生活的角度出发的,而阐明“不孝”恰恰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表明什么是“孝”,亦即是说,对这些行为予以反证,就是“孝”。以上只不过是“孝”的部分内容。接着我们再来看《孟子》中关于“孝”的另外的阐述:从社会政治生活的角度来看,“居位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战阵不勇,非孝也”,这里就鲜明地体现出了“孝”在家庭伦理道德约束之外,还包含着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强制规定性,这点从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孝经》中也可以得到明证。《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云:“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汉代以后的官吏的选拔,通常都有“孝廉”一科,也就是孝行端正者可以直接由朝廷获官受职。作为中国职官制度的独有特色,它鲜明地突出了“孝”在社会国家政治伦理生活中的特殊地位。 相对于孝来说,忠的观念则产生得较晚一些。中国古代文化所谓的“忠”主要是包括了忠于君主、忠于国家、忠于朋友、忠于承诺、忠于道德等方面的内涵。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在诸子百家的重视和研究之下,尤其是在儒家的极力倡导的推行之下,“忠”和“孝”的含义已经基本上在文化上形成了孝亲、忠君的共识,并且发展成为两个在中国古代政治中极为重要的伦理观念。例如,“先王之道,忠臣孝子之极”(《荀子?礼论》)。又如,“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则天下治,三者逆则天下乱,此天下之常道也”(《韩非子?忠孝》)。从这些言论可以十分清楚地看到,“孝”早已不再是单纯的家庭道德与家族伦理,而是已经与政治生活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 “孝道”之所以能突破中国文化中家庭、宗族的血缘范畴,成为更为广阔的社会政治生活领域中的一个占据极大分量的组成部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母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可见,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水之滨,莫非王臣”的“家天下”的政治理念与思维模式出发,家与国之间是互通的,二者并没有十分严格的分野。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家”即是“小国”,“国”即是“大家”,这就使二者在治理原则上具有了“通约性”,我们常听到的所谓“家之长子,国之重臣”就是在表达这个理念。这种思维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为人们奉行孝道,按照由己推人、由家及国的路径,在理论与实践上泛化孝行原则奠定了相当坚实的客观基础。因此,这一制度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对中国政治社会和文化氛围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一直到辛亥革命取得胜利,封建皇权统治被推翻之前,它都保持着一种相对的稳定。之所以在中国政治社会会有这种现象出现,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其中的牢固的家庭伦理道德思想所造成的。从现代政治哲学的角度分析,它具有十分鲜明的政治本体论的意义,孝文化因而也自然而然地成为渗透于家庭、宗族、社会和国家关系之全过程的内在精神,从而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演进的社会发展产生着全方位的不可忽视的影响。 二 孝是家国同构的政治模式道德保障 古人对“孝”的定位极高,将之作为为人的基本准则,认为它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如《孝经》中便征引孔子之说,曰:“夫孝,德之本也,道之所由生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在漫长的历史进展过程中,据不完全统计,历代给《孝经》作注的多达五百余家,其中甚至有不少是皇帝的亲赐御注,这种现象的出现就充分说明了统治阶级对“孝”实施与推行的重视程度。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就是因为统治者们清醒地认识到,为了在政治生活中使家国同构这一政治生活模式得到广泛的认同,从而达到维护其权威和统治的目的,就首先必须在理论上加以强有力的支持,并且在伦理秩序基础之外给予它坚实而有效的道德上的保障,而《孝经》立足于中国古代社会宗法制度的现实,提出了“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的观念,对不同等级的社会角色所应该履行的孝道、义务、责任等做出了十分具体的规定,恰恰满足了统治阶级的这个要求。 孔子、孟子这两位先哲深谙中国“伦理-政治”的社会本质,于是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仁政礼治的治国安民方略:“不有君子,其能国乎?”在这里,“君子政治”可以说是中国社会进入“文明时代”后就开始形成,并且在以后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一直坚守着的一种理念。孔子是竭力主张仁政德治的,他将“孝悌”原则通过政治、伦理、社会等层面的多重解读,细化 -21-

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简介

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简介 中国古代文化典籍可说就是丰富多彩、浩如烟海,一个不摸门径得人可能会有无所适从之感。我们以下开列得这个书目,可以说基本上包含了中国传统文化方方面面得基本书籍,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得兴趣进行选读。 中国古典文献在传统上分为“子史经集”四大部分,它们记录了中国古代在文化上取得得伟大成就。通过对这些书得阅读,使大家对中国传统文化得概貌获得一个大致了解,对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能够打下一个较为坚实得基础。 1、“四书五经” “四书五经”就是中国得"圣经"。“四书五经”就是《大学》、《中庸》、《论语》与《孟子》(四书)及《诗经》、《书经》、《礼记》、《易经》、《春秋》(五经)得总称。这就是一部被中国人读了几千年得教科书,包含了中国古代得政治理想与治国之道,就是我们了解中国古代社会得一把钥匙。书里许多语言,如“当仁不让”、“名正言顺”、“巧言令色”等等,直到今天仍在使用。 2、《老子》 《老子》五千言,震古烁今,研究它得著作汗牛充栋。老子就是中国第一个纯粹得哲学家,老子得思想成为中国人根深蒂固得一种思想倾向。道法自然、清静无为得思想,几乎对每一个有文化得中国人都有重要影响。《老子》文字简约,说理透彻,含义深邃,富有辩证精神,特别能启发人得思考。《老子》文字不就是特别艰深,历代注

家又多,选一种较好得版本当能有助于阅读理解。 3、《庄子》 《庄子》继承发扬了《老子》得思想,与《老子》一起合称“老庄”,成为道家得经典。庄子对生死得态度十分达观,“鼓盆而歌”成为庄子得典型画像。《庄子》文字上汪洋恣肆、丰瞻华美,代表了先秦散文得最高成就,对中国古代散文得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书中运用了大量得寓言来说理,比如《庖丁解牛》就就是著名得一篇。 4、《韩非子》 《韩非子》一书集先秦法家思想之大成。韩非子思想就是在中国第一个统一得封建王朝占统治地位得思想。法家思想就是中国古代政治以力服人得“霸道”得代表,与“四书五经”代表得以德服人得“王道”一起,互为表里,历代王朝得统治者或多或少都受它影响。 5、《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不就是中国第一部兵书,却就是最好得一部兵书,它诞生于春秋几百年战乱得背景之下,涵盖了军事中一切重要问题,被我国历代军事家奉为圭泉。它还被译成多种外文,具有世界影响。《孙子兵法》简洁得语句中蕴藏着丰富得内容,对当代商业社会中人得行为处事亦颇多启发。 6、《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就是我国第一部医书,相传就是黄帝所作,代表了祖国医学最早得光辉成就。它对于病理学与治疗学得辩证思想,成为祖国医学发展得指导思想,为中医得发展奠定了坚实得基础。《黄帝

中国古代孝文化研究

百善孝为先,传统的孝道文化数千年来一直影响着乃至整个华夏民族。中国人把孝视为:人立身之本、孝是家庭和睦之本、孝是国家之本,同时也是人类延续之本。孝,千百年来是中国社会维系着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中国古代孝文化 一、孝文化的发展阶段 (一)观念产生 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孝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孝”的观念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即母权制度向父权制度过渡的时期,由于血缘关系的明确和私有制的产生,为了感恩父母及长辈的生育抚养,表达崇敬和哀思之情,日久天长,便产生了“追孝”、“孝享”、“孝祀”的观念。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有“率见昭考,以孝以享”之句,充分说明了孝的原始意义:人们在生产劳动、与大自然的不断斗争中为乞平安而进行的一种尊祖敬宗的祭祀 活动。“孝”字最初见于殷商卜辞。在甲骨文中,孝字的上部是个老人,弯腰弓背,而孝字的下部是个孩子,伸出双手,托着老人,作服侍状。《尔雅·释训》中将“孝”解释为“善父母为孝”。《说文解字》对孝作了生动而准确的解释是“, 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善事父母就是在物质上奉养父母 孝最初仅限于调整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家庭伦理,并无社会规的意义。其主要容是祭祀祖先善事父母。国家出现以后,仅限于血缘家庭的崇敬祖先、善事父母的“孝”逐渐延伸到政治、、社会的广阔领域,

成为一种社会性的道德准则。 (二)理论化 到了西周时期,孝的这种原始意义逐渐告别了朦胧与淡薄,趋于明显化。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开始意识到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即“人多力量大”。反映在意识形态的孝,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即生儿育女,传宗接代。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进步,人们对自然、神鬼的认识趋于理性化,人们对先祖的祭祀活动由繁趋简,家庭形态的确立,使得赡养父母成为家庭血亲关系间最基本的义务,善事父母成为当时孝文化最核心的容。 孔子从人性出发,以家庭为单位,紧紧围绕善事父母这一核心涵,丰富和发展了孝文化的深刻容,提出了“仁”的思想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也与”,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可他又将“孝”作为“仁”之本,可见其对“孝”的推崇。孔子十分重视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尊敬、爱戴和赡养;提倡在父母跟前尽孝,强调“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提倡父母活着的时候尽孝才是最主要的,以“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体现对父母活着的孝养之心。孔子完成了孝从到道德、从宗族伦理向家庭伦理的转化。 曾子将孔子的观点发扬光大,从理性的高度认为“孝”是人类道德之源,并把“孝”的容个体化。。他说“孝子之亲,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又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对孔子、曾子的“孝”思想作了进一步的拓展,孟子把孔子、曾子所提倡的人们对于自己父母的爱推及他人,明显带有博爱思想。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大全

1、桑梓:家乡 2、桃李:学生 3、社稷、轩辕:国家 4、南冠:囚犯 5、同窗:同学 6、烽烟:战争 7、巾帼:妇女 8、丝竹:音乐 9、须眉:男子 10、婵娟、嫦娥:月亮 11、手足:兄弟 12、汗青:史册 13、伉俪:夫妻 14、白丁、布衣:百姓 15、伛偻,黄发:老人 16、桑麻:农事 17、提携,垂髫:小孩 18、三尺:法律 19、膝下:父母

20、华盖:运气 21、函、简、笺、鸿雁、札:书信 22、庙堂:朝廷 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 5、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历史文化常识介绍

文学常识知识点汇总 1、上古时期的神话传说 (1)所谓神话,是指上古时代的人们,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所幻想出来的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叙的集体口头创作。 (2)上古神话的主要内容有: 解释自然现象:女娲补天、女娲造人、盘古开天 反映人类同自然斗争:大禹治水、后羿射日、精卫填海 反映社会斗争:黄帝战蚩尤 (3)记载上古神话的主要作品:《淮南子》、《山海经》、《庄子》等。 2、诗歌总集 第一部《诗经》: (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 (2)在先秦,《诗经》统称为《诗三百》或《诗》,直到汉武帝时期,儒学者将其奉为经典,才名为《诗经》。 (3)《诗经》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形式上以四言为主,手法上分为“赋”、“比”、“兴”。 (4)《诗经》名篇有:《硕鼠》、《伐檀》、《关雎》等。 (5)《诗经》奠定了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基础。 (6)《诗经》名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靡不有初,鲜克有初。 第二部《楚辞》: (1)《楚辞》是战国时期以屈原为首的楚国人在本国民歌基础上创造的一种新的诗体。

(2)《楚辞》是汉人刘向将楚国屈原、宋玉以及汉代的东方朔、淮南小山和他自己的诗歌编成的一个集子。它是继《诗经》之后的又一部诗歌总集,有诗歌17篇,其中屈原的作品占绝大多数。 3、屈原与贾谊 (1)屈原: 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出身贵族。他“博闻强记,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政治上主张修明法度,联齐抗秦,遭保守派反对,先后两次被放逐(前——汉北;后——江南洞庭)。公元前278年夏历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的诗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和不能施展抱负的愤懑。 著名文章:《离骚》、《天问》、《九章》、《九歌》等。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一首不朽的浪漫主义杰作,也是我国古代第一首抒情诗(第一首叙事诗是汉代的《孔雀东南飞》)。诗中的名句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它奠定了我国古典诗歌的浪漫主义基础。我国诗歌史上常有“风骚”并称。“风”指的是《诗经·国风》,“骚”指的是《离骚》。 (2)贾谊: 贾谊,西汉初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世称贾生、贾长沙,33岁死。 贾谊共有文章58篇,西汉刘向将其编订为《新书》。著名散文有:《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著名辞赋有:《吊屈原赋》、《鹏鸟赋》。 4、先秦散文 历史:(1)《尚书》:上古之书,记言古史,上自唐虞,下到商周。作者不详。 (2)《春秋》: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内容为从鲁隐公到鲁哀公共240多年的历史,孔子编订,记事简单,类似现在的新闻标题。 (3)《左传》:我国第一部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为春秋做传的,记事比《春秋》多13年,作者是鲁国的史官左丘明。 (4)《国语》: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内容为从周穆王到周贞定王500多年的历史。相传作者为左丘明。 (5)《国策》又名《战国策》,是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国别体史书,共12策33篇。西汉刘向编订。

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谈谈你对孝道的理解

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谈谈您对孝道的理解 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仅就是一种“善事父母”的日常伦理意识、规范与实践,实际上它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整个中国文化的首要精神,其影响之大、涵盖之广,既深且远。孝就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集道德观、人生观、宇宙观为一体的核心与首要观念。孝就是中华传统伦理体系的起点与诸道德之首。对当代中国影响深远且发展至今又具有新的时代特点。 传统中国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可称之为孝的文化;传统中国社会更就是奠基于孝道之上的社会,因而孝道乃就是使中华文明区别于古希腊罗马文明与印度文明的重大文化现象之一。孝不仅在中国文明中有其广泛的文化综合意义,它不仅就是一种亲子间的伦理价值观念与规范,而且包含着宗教的、哲学的、政治的、法律的、教育的、民俗的、艺术的等诸多文化意蕴,可以说就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核心观念与首要文化精神,就是中国文化的显著特色之一。 孝的一般意义就是孝敬父母,其具体内容在儒家经典—《孝经》中有明确说明:“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又谓:“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子如何事亲呢?“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 诚然,对于封建统治阶级所提倡的残害人性、盲从盲信、极不平等为特征的“愚忠”、“愚孝”,我们应该批判、剔除之;但就是,孝敬父母、尊敬长者的基本思想,则就是中华民族数千年调整、与谐家庭关系所积累起来的伦理规范,就是历代人们所认同的传统文化精神,在我们今天仍须继承与发扬。这就是因为,孝敬父母不但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就是现代文明的重要内容。它不但可以促进家庭的与睦、团结,也能帮助社会与国家的稳定,使社会正气上升。 对于孝亲敬长的合理的孝,我们应大力弘扬;而对于残害人性、盲从盲信、极不平等为特征的“愚忠”、“愚孝”,我们则应批判、剔除之。 孝就是中华文化的中华伦理的鲜明特点。中国文化虽然就是由儒释道等多种要素组成的,但其中心则就是儒学,而仁学又为儒学之主要精神,但仁学之精神却就是完全由孝道出发的。所以孝道也可以说即为中国文化的核心。孝就是贯穿天、地、人、祖、父、己、子、孙之纵向链条,孝就是中国文化逻辑之网的纽带与核心。又由于在孝中已经全部包含了儒家亲亲、尊尊、长长的宗旨,因而成为儒家文化甚或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孝就是中国文化中出现最早的伦理观念与德目之一。在周代,孝就是尊祖敬宗的宗教与人文合一的意识,再发展,才产生了“善事父母”的人文伦理意识。从孝义的产生、发展本身来瞧,它就就是合天道与人道为一的观念,把天、祖、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从孝本身的内涵瞧,也就是把自然亲情的天道与亲子伦理的人道很好地结合起来了。孝在中国文化中就是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纵向链条。因此,孝意识就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核心。 孝就是传统伦理的元德。“百事孝为先”。孝就是中华传统伦理体系的起点与诸德之首。正如《孝经》所说:“曾子曰:‘敢问圣人之德,无以加于孝乎?’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 孝就是中国古代政治的伦理精神基础。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孝,不仅就是德之本,教之所由生,而且也就是古代政治伦理精神基础。这不仅体现在思想家的著述与文化观念中,而且也贯彻实施在古代社会的政治中。孝之所以成为仁之根本,关键在于孝就是维护封建社会政治、社会稳定的伦理精神基础。 孝道在中国传统社会有极高的社会地位,它不仅就是传统伦理文化的基石,而且就是整个文化与社会、政治生活的基石。简而言之,泛孝主义就是孝在传统社会的地位,但在当代社会,孝不可能再继续享有这样的地位了。它只适用于家族主义盛行的传统农业社会,而不适合于宏扬个性独立的现代工商社会。于就是,在范围上,孝道只能局限于家庭之内;在性质上,孝道只能局限于亲子之间。 在建设当代社会的孝文化的过程中,实现由传统孝道向现代新孝道的创造性转化就是至为重要的。那么较之于传统孝道,现代新孝道有哪些特点呢?主要可以概括为:1、人格平等性。2、义务并行互利性。3、注重感情性。4、强调自律性。到了现代社会,它律性的孝道失去其原有的作用与功能,现代社会中,个人独立自主的倾向很强,她律的孝道训练不易为子女接受,也难以产生预期的效果。比较明智的办法,只有代之以自律的孝道教育。在这种教育过程中,父母应该放弃以权威的方式训练子女盲目的服从与外表的恭敬,改以理喻的方式教导子女理解善待父母及其她人的重要与意义,从而学得设身处地的孝道原则。这样的孝道原则则属于个人自己的,不必靠外在的权威或规范来监督,即能自动自发的做出自己认为适当的孝行,所以,这种孝道就是自律性的而不就是她律性的。 总之,我们既要继续发扬我国孝亲尊老的优良传统,同时也要吸取重视代际亲子平等的合理因素,在新时代

中国孝文化

中国的孝文化 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中国人的情绪表达大多是属于含蓄型的,如“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等借物抒情,或“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等借酒消愁。但中国人从来不掩饰自己对父母祖辈的尊重爱戴,因此“孝”的表达或隆重、或热烈、或夸张。 “孝”这一字最早出现在西周,它代表两种含义:一是通过祭祀的方式祭奠先祖,使先祖的灵魂在另外一个世界里能够享受和生前一样或更为优越的待遇;二是传宗接代,延续生命,一个人的生命虽然有限,但一个家族的却是可以延续的,也有说法认为祖先是我辈的生命之所生,因此,崇拜祖先就是把祖先的生命延续下去,生生不息。“孝”所代表的这两种含义延续3000多年,至今依旧深深烙在所有中国人的心里。每每到清明、重阳,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事便是上坟扫墓,除此之外,中秋,春节也是中国人祭祀祖先必不可少的日子。在一些偏远的农村,甚至还保留着每逢佳节便用点燃的祭祀香接引祖先的灵魂回家与儿孙 们团聚的习俗。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是从儒家的角度对“孝”中的传宗接代的解释。 儒家重礼义,孝道自然也为儒家思想最为重要的一部分。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由奴隶制走向封建制的时期,社会动乱,而传统的礼法也随之崩坏,孔子认为,安天下需先安家庭,因此提倡“孝”。

孔子的“孝”继承于西周,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把孝与敬结合,认为,子女孝敬父母不仅要物质上满足父母,更要使父母得到精神上的慰藉,这就要求子女行孝必须要遵守礼仪。孔子还提出,“悌”和“几谏”即:尊重兄长和委婉的指出父母的过失。而使儒家孝道真正发扬光大的人是曽子,曾子将儒家的“仁”“义”“忠”“礼”“信”与“孝”结合起来,认为孝可以表达仁爱,礼义,忠贞,诚信等优秀品质。 在此之后,民间广泛流传的孝道故事多来源于元代郭居敬编录的《二十四孝》全名《全相二十四孝诗选集》,这本书收录了从“舜”到北宋的“黄庭坚”共24位孝子的故事,他们生活环境各不相同,境地遭遇也有差异,所以,他们以不同的方式来行自己的孝道。如“老莱子戏彩娱亲”就描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隐士“老莱子”为躲避战乱自耕于蒙山,他孝顺父母,把美食都给父母,70岁时还穿彩衣,摇拨浪鼓,一次为父母送水时为了不让父母担心,装作假装摔倒的样子,躺在地上装小孩啼哭来逗父母开心的故事。 “弟子规 , 圣人训, 首孝弟, 次谨信”《弟子规》以浅显易懂的文字,三字一句列述了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当恪守的守则规范。总叙中“首孝弟,次谨信”以“孝”为首,地位甚至高于诚信,作为儒家弟子修养德行的第一要点。《弟子规》“入则孝”篇叙述了子女面对父母的“呼”“命”“教”“责”必须反应及时、态度恭敬。“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

中国的孝文化

人生美德 ---------------孝道 孝道,自古就是我国的传统文化。最早记录孝道的,当属《孝经》一书。孝道,历来为各朝君王所看重,并以此来考核新晋举人。尽孝道,成为人们所默认的典范。正如《孝经》中所言:“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忠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孝经》开宗明义章)在我国,孝的观念源远流长,甲骨文中就出现了"孝"字,这也就是说,在公元前11世纪以前,华夏先民就已经有了孝的观念。至春秋时期,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是一位全面地系统地论述孝道的人,《论语》、《孝经》等书记载了孔子在这方面的大量言论。古人云:“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周公的所作所为,正如其言。据说周公助武王伐商灭纣时,惊动天帝,周公恐其行干扰了天帝,于是,在郊野祭祀天帝,同时他将祖宗上辈一同祭祀,还将父亲灵位和天帝放在一起,天帝被其孝道所感动,暗中相助周公,使伐纣大业早日成功,从此,许多国家代代效仿,圣贤明君之德,又有哪一种比孝道之举更为重要的呢? 子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甫刑》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孝经》天子章第二)在古人眼中,凡是能竭尽孝道的人,必定是有善心之人,能爱人敬人护人,而事实亦如此。纵观中华五千年历史,有许多仁人志士都留下了流芳百世的佳话。而最初的孝行当属“孝感动天”。 虞舜,瞽瞍之子。性至孝。父顽,母嚣,弟象傲。舜耕于历山,有象为之耕,鸟为之耘。其孝感如此。帝尧闻之,事以九男,妻以二女,遂以天下让焉。队队春耕象,纷纷耘草禽。嗣尧登宝位,孝感动天心。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二十四孝》)作为一代君王,舜不仅表现了他的帝王才能,同时,向他所有的子民做出了“百善孝为先”的典范。 再者,如人们所熟知的天仙配中的董永,便是平民孝子的典范。董永,相传为东汉时期千乘(今山东高青县北)人,少年丧母,因避兵乱迁居安陆(今属湖北)。其后父亲亡故,董永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上工路上,于槐荫下遇一女子,自言无家可归,二人结为夫妇。女子以一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天文历法(整理精校版)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天文历法 作文辅导 1207 0018 : 【星宿】宿(xiu),古代把星座称作星宿。《范进中举》:“如今却做了老爷,就是天上的星宿。”“天上的星宿是打不得的。”古人认为人间有功名的人是天上星宿降生的,这是迷信说法。 【二十八宿】又叫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是古人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用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每宿包含若干颗恒星。二十八宿的名称,自西向东排列为:东方苍龙七宿(角、亢kang、氐di、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mao、毕、觜zT、参shen);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zhen)。唐代温庭筠的《太液池歌》:“夜深银汉通柏梁,二十八宿朝玉堂。”夸饰地描写星光灿烂、照耀宫阙殿堂的景象。王勃《滕王阁序》:“物华天宝,龙光射斗牛之墟。”是说物产华美有天然的珍宝,龙泉剑光直射斗宿、牛宿的星区。刘禹锡诗:“鼙鼓夜闻惊朔雁,旌旗晓动拂参星。”形容雄兵出师惊天动地的场面,参星即参宿。 【四象】参见“二十八宿”条。古人把东、北、西、南四方每一方的七宿想象为四种动物形象,叫作四象。东方七宿如同飞舞在春天夏初夜空的巨龙,故而称为东官苍龙;北方七宿似蛇、龟出现在夏天秋初的夜空,故而称为北官玄武;西方七宿犹猛虎跃出深秋初冬的夜空,故而称为西官白虎;南方七宿像一展翅飞翔的朱雀,出现在寒冬早春的夜空,故而称为南官朱雀。 【分野】古代占星家为了用天象变化来占卜人间的吉凶祸福,将天上星空区域与地上的国州互相对应,称作分野。具体说就是把某星宿当作某封国的分野,某星宿当作某州的分野,或反过来把某国当作某星宿的分野,某州当作某星宿的分野。如王勃《滕王阁序》:“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是说江西南昌地处翼宿、轸宿分野之内。李白《蜀道难》:“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参宿是益州(今四川)的分野,井宿是雍州(今陕西、甘肃大部)的分野,蜀道跨益、雍二州。扪参历井是说入蜀之路在益、雍两州极高的山上,人们要仰着头摸着天上的星宿才能过去。 二十八宿与国分野如下 星宿角亢氐房心尾箕斗牛女虚危室壁奎娄胃昴毕觜参井鬼柳星张翼轸 国郑宋燕越吴齐卫鲁魏赵秦周楚 星宿角亢氐房心尾箕斗牛女虚危室壁奎娄胃昴毕觜参井鬼柳星张翼轸 州兖州豫州幽州江湖扬州青州并州徐州冀州益州雍州三河荆州 【昴宿】西方白虎七宿的第四宿,由七颗星组成,又称旄头(旗头的意思)。唐代李贺诗“秋静见旄头”,旄头指昴宿。唐代卫象诗“辽东老将鬓有

中国孝道文化

中国孝道文化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重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中国孝道文化至今已经流传了几千年。春秋战国是我国奴隶制走向灭亡,封建制逐步确立的时期。随着宗法奴隶制的日趋瓦解,“礼崩乐坏”。而当时的孔子认为要稳定社会秩序,必先稳定家庭,如果不树立父母家长的权威,就无法达到家庭的稳定,进而也就无法稳定社会。所以,孔子提倡“孝”。 孔子强调“孝”要建立在“敬”的基础上。孔子认为孝敬父母要真心实意,如单纯在物质上满足父母,尚不足以为孝,更重要的是要“敬”,是父母得到人格的尊重和精神的慰籍。《论语·为政》: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从这里可以看出,“敬”是孝道的精神本质。 孔子认为应把行孝与守礼结合在一起。如果说孝道的精神本质是“敬”,那么如何表达出这种“敬”呢?这就是:行为要符合礼,而孔子则直接将此看作是孝,《论语·为政》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无论父母生前或死后,都应按照礼的规定来行孝。 孝、悌也是孝的基本要求,《论语》中多次以孝悌连用,如:“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悌:敬兄,而敬兄长的实质,则是要求人们将家庭血亲中的等级推广到社会关系中去,所谓“出则弟”就是这个意思,它主要表现的是处理社会关系的准则。 孔子还提出“几谏”的原则。孔子认为,父母若有错,子女可以用委婉的语气进行劝谏,以免陷父母于不义,这就是他所说的“事父母几谏”《论语·里仁》。“几谏”的原则兼顾到孝敬与社会群体利益这两个方面,具有一定的民主精神。 中国传统孝道文化是一个复合概念,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既有文化理念,又有制度礼仪。从敬养上分析,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我们可以用十二个字来概括,即:敬亲、奉养、侍疾、立身、谏诤、善终。 敬亲。中国传统孝道的精髓在于提倡对父母首先要“敬”和“爱”,没有敬和爱,就淡不上孝。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也就是说,对待父母不仅仅是物质供养,关键在于要有对父

中国传统文化之一—孝

中国传统文化之一——孝 观看视频《一份账单》谈感想; 新闻回报: 事件一:84岁老人春节露宿女儿家门外4天3夜,6个子女均不管 事件二:多次下毒谋杀亲父,不孝之子获刑八年 事件三:旅日留学生因学费问题在机场刀刺母亲 家和万事兴百善孝为先 中国孝文化起源于何处? 中国孝文化,起源于远古时代人类始祖伏羲、女娲。后经过儒家思想总结提升传播,使得孝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伏羲、女娲十分强调后代子女的教育和孝道,要求后代子女孝敬父母、兄弟姐妹紧密团结,共同振兴中华民族。孝文化,变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历经几百万年发展起来。 中国孝文化发展 中国传统孝文化历经了古时期的萌芽、西周的兴盛、春秋战国的转化、汉代的政治化、魏晋南北朝的深化、宋明时期的极端化直至近代的变革,是在中国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积淀而成的。【西周:《礼记·王制篇》说:五十养于乡,六十养于国,七十养于学,达于诸侯。 春秋战国:孔子在《孝经》中说:“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人之行,莫大于孝”; 汉王朝就提倡“以孝治天下”,选拔官员也把“孝”作为一个基本标准; 唐朝时,参加医学、算学、律学考试的人不用读五经,但《论语》、《孝经》却不能不读,类似现代大学的“公共课”宋代,儒学伦理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其间宣扬的孝道有的偏离了儒家的基本原则,在历史上起到了较大的误导作用; 清代的康熙、乾隆等也极力提倡孝道,他们经常举行“千叟宴”,颁诏“旌表百岁”。】 孝文化的基本内涵 “孝”字最早见于殷商甲骨卜辞,它是一个会意字,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的解释:“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许慎认为,“孝”字是由“老”字省去右下角的形体,和“子”字组合而成的一个会意字。由“老”与“子“的上下结构组成,像是青年大扶着老年人行走,象征老少之间建立起来的和谐的人际关系。《尔雅?释训》云:“善父母为孝”。由此观之,“孝”的基本含义是善于侍奉和赡养父母的意思。然而,这仅仅是字面上所作的解释,传统中国文化中孝亲观念的内容远远超过了它的字面意义。 从内容上说,孝道的范畴包括尊养父母、友爱兄弟、和睦妯娌、团结连襟、尊师崇贤、敬长爱幼、扶贫济困,以及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等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有两种形态:狭义的孝是赡养父母,即父母年老后,身体的衰弱不能劳动,子女要主动奉养父母,使他们得以安度晚年;广义的孝指奉献社会,即做一切事情要合乎道德规范,能受到人们的称赞,使父母在精神上获得安慰和满足。实际上这样的孝涉及了子女的整个行为。 简言之,孝道的基本内容包括尊老、敬老、养成老、送老,不外乎“敬爱父母,返思祖先”。从动机来看,孝是一种敬本心理;从效果看,孝又是一种管理手段,它将礼法的外在约束与仁义的内在自觉相统一,为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的服务。 儒家《孝经》开宗明义章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由此可见中华文化孝的观念不止于孝敬父母而已,孝敬是孝道的开始。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第一章天文 1、五星:太白(金星)、岁星(木星)、辰星(水星)、荧惑(火星)、镇星(土星) 2、古人认为各种自然现象都有它的主持者,人们将它们人格化,并赋予一定的名字,例如:风师飞廉、雨师屏翳、云师丰隆、日御羲和、月御望舒 3、七政(七曜):日、月、金、木、水、火、土 4、五纬:金、木、水、火、土 ①金星:古曰明星,又名太白,因其光色银白。金星黎明见于东方叫启明,黄昏见于西方叫长庚 ②木星:古曰岁星,迳称为岁。古人认为岁星十二年绕天一周 ③水星:一名辰星,并不是指行星中的水星,而是指恒星中的定星(营室)④火星:古名荧惑,指恒星中的大火(心宿)⑤土星:古名镇星或填星 5、二十八星宿:古人先后选择了黄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个星宿作为“坐标”,分别是: 东方苍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 6、四象:东方苍龙、北方玄武(龟蛇)、西方白虎、南方朱雀 7、有关天象的词: “月离于毕”:月亮附丽于毕宿“荧惑守心”:火星居于心宿“太白食昴”:金星遮蔽住昴宿 8、参商:指参宿和心宿,后世把兄弟不和睦比喻为参辰或参商。又因参宿居于西方,心宿居于东方,出没两不相见,所以后世把亲朋久别不能重逢也比喻为参商 9、三垣: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 古人在黄河流域常见的北天上空,以北极星为标准,集合周围其他各星,合为一区,名曰紫微垣。在紫微垣外,在星张翼轸以北的星区是太微垣;在房心尾箕斗以北的星区是天市垣10、北斗: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瑶光。前四组成斗身,古曰魁;后三组成斗柄,古曰杓。北斗七星属于大熊座 北斗定季节: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

中国文化发展史

中国文化的发展 回望中国历史,悠悠五千年,积淀了璀璨的华夏文化。中国文化始终作为世界文化中的奇葩,映射着历史的光辉,展现着民族的风华。在世界文明中,中国文明作为唯一在历史长河中永不淫灭的古国文明,始终离不开中国文化之魂。这种寄于民族之魂的华夏文化,在历史中不断积淀,不断变得博大精深。 伴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文化在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文化载体,每一种文化载体,都体现着各异的社会风情和漫漫的历史道路。在中国远古时期,由口头文化发展起来的古代神话和民间传说作为中国文化间接记录,展示了中国古代文明开始的发展道路,甲骨文字是中国古代文字起源与发展的直接记录。文字的出现不仅是文化进步的体现,更是文明的飞跃。远古的中国文化主要集中于宗教崇拜和原始艺术,没有高度统一的形式,体现的是先民粗狂的情感意识和活跃的自然认识。自夏朝开始,开始了我国历史上的奴隶制社会,由自由性向统一性转变,标志着文明社会的开始,各个部落文化融合,其中以华夏文化为代表。自殷商西周,中国文化的特殊面貌开始形成。在当时,具有“象形”、“会意”、“形声”等的造字规则出现,标志着中国文字进入了成熟阶段(1) 。伴随着文字的产生,相随的一些典籍和青铜器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实体文化的逐步形成。 春秋时代,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轴心时代。走过周朝礼乐文化时代,春秋时期伴随着国家动乱,群雄争霸历史背景,出现了各种政治流派和文化主张,呈现百家争鸣的格局。社会动乱和政治模糊为当时文化

发展创造了许多条件。诸子兴起,各展示出其鲜明的特色。儒、道、法、墨各大学派应运而生。创立诸子学派的孔墨老庄,都是中国文化史上的第一批百科全书式的渊博学者,他们以巨大的热情、雄伟的气魄和无畏的勇气,开创学派,编纂、修订《易》、《书》、三《礼》、《春秋》等中国文化的“元典性”著作,并对宇宙、社会、人生等无比广阔的领域发表纵横八极的议论。正是经由各具特色的诸子百家的追索和创造,中国文化精神的各个侧面得到充分的展开和升华,中华民族的文化走向大致确定(2)。春秋时期特殊时代,不仅为“文化的轴心时代”的确立提供契机,更为华夏族的建立了基础,这一时代是中国文化发展上的一个里程碑。 先秦文化经历了蓬勃发展,进入秦朝,封建社会的形成,为中国文化发展造就了一个新的舞台。以前自由的文化体系逐渐被破坏。在这一时期,中国实体文化经历了一大浩劫。由于秦朝集权统治,大量历史典籍只能藏于宫廷,并出现了焚书坑儒的残酷历史,大量的文化典籍流失,并为中国后期文化发展造成很大阴影。相随的汉王朝统一后,推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为我国千年的儒家正统思想建立基础。在之后中国封建统治时代,儒家思想作为中国文化思想的旗帜一直走下来。中国文化的发展形式随社会的变革不断变化着。自汉朝开始,中国文化开始走出国门,传入其他国家,国外的一些文化形式也传入中国,具有显著代表意义的佛教的传入。为中国宗教文化的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 在中国文化中,古诗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始终绽放着光彩。自春

中国的孝文化浅谈

谈谈中国的孝文化 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天下所有的父母几乎毫无例外地会对自己的子女施与无限的关爱,尤其在他们年幼弱小的时候,就连动物也是如此,人对父母的这种爱的回馈就是“孝”。孝的观念,要远远早于孔子时代。由孔子时代往前推算两千多年,一位种地的普通农夫,其生母早逝,后妈性情粗暴、凶狠,同父异母的弟弟凶残、蛮横、傲慢、无理,但这位农夫始终如一,不怨天尤人,对父母恭顺如常,对弟弟加倍关心、照顾,引导其改过自新。此超常之大孝心,感动上天。他在山下种田时有大象帮助耕地,有小鸟帮忙除草。当时的帝尧听说舜的孝行,将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为妻,并把帝位也“禅让”给他。这位农夫就是“舜”,他的孝行被列入古代二十四孝之首-“孝感动天”。意思是说,舜由一个平民成为帝王纯由他的孝心所致。 古代有关“孝”的典籍很多,《论语》中有多处谈到孝;《孝经》据说是孔子所作,计有十八章之多,其实合计不过2400个字,后人关于孝的规范多是由此书发挥引申出来的;《弟子规》是古代学堂中的日常行为规范,其第一章叫“入则孝”,集中讲了孝的要求。另外流传比较广的有“二十四孝图”,有图有故事,记录了从尧舜至清朝的孝子的故事,还有佛教的《百孝经》,在84句七言诗

文中含有100个“孝”字,现在更有念诵歌唱的音视频,通俗易懂,是古今民间劝人行孝的好教材。 什么才叫“孝”,在大庭广众之中给父母洗洗脚就叫“孝”吗?我大体浏览了上述典籍,总结出古人提倡的“孝”有含有以下几个层面的内容: 其一、保护好自己的安全,做好自己的事情,不让父母费心、担心或伤心。 《孝经》中孔子对曾参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为人父母的都深有体会,从小到大,儿行千里母担忧,父母最担心的就是孩子的安全出问题。如果孩子自身不注意安全,出入无常,身处险地,或打架斗殴,胡作非为,使父母整天为之提心吊胆,甚至导致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恶果,无疑是最大的不孝。所以孔子的得意弟子曾参在病重将死时,就把自己的弟子叫到身边来,现身说法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意思是,你们抬起我的手和脚看一看,到现在还完好无损,其原因是我一生小心谨慎,不使自己受伤,时时刻刻,象面临深渊,象踩在薄薄的冰面上,从今以后,我不用再那么小心了,你们可要象我以前那样小心啊。 所谓做好自己的事情,比如“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冬天穿得暖和和的,夏天弄得干干净净,早晨到时起床,晚上按时休息,学习时期认真用功,工作时期扎扎实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