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折线统计图的认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折线统计图的认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折线统计图的认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折线统计图的认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08—109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折线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2.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接触画折线统计图,会对折线统计图进行简单的数量分析和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

3.在观察、交流、探究、制图、欣赏等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感受数学美的能力等。

教学重点:

认识折线统计图,感受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用折线表示数据的基本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课件,问:这是什么地方?你到过这个地方吗?

2.提问: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图?(条形统计图)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从这个统计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它是用什么来表示数量的多少的?(条形)

二、探索新知。

(一)课件演示:

1、让学生初步感知折线统计图的画法。请同学们给这个统计图取个名字。

2.刚才同学们看了课件,折线统计图是怎样绘制的?同座位的说一说,全班交流。

(二)读图教学

1.从这幅折线统计图上,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2.折线统计图是用什么来表示数量的多少的?(点)

3.你觉得每两点间的线段都是一样吗?(不一样)你能用手比画一下吗?

4.中小学生参观井冈山的人数有什么变化?(越来越多)呈什么样的变化趋势?(上升)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折线)你有什么感想?

5. 对比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后说出它们的异同?

6. 归纳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折线统计图不仅能表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清楚的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7.让学生说说在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看到过折线统计图?

三、自学例1

1、独立完成统计图,

2、回答图后问题。

3、全班交流。

四、全课小结

说一说你这节课都有哪些收获?

白板板书:

折线统计图

特点:不仅表示数量的多少画法:①先描点并标出数量而且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②再依次连线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折线统计图教案

折线统计图 教学目标: 1、认识折线统计图;懂得折线统计图也是描述和刻画数据的一种方法。 2、经历条形与折线统计图的比较过程,初步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3、能够读懂简单的折线统计图表达的含义;能够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预测和推断。 教学重点:认识折线统计图及其特点;能读懂折线统计图的含义,并进行预测、推断。 教学难点:能读懂折线统计图表达的含义,并能够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预测和推断。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同学们去过滨海和临江吗?他们都是一个美丽的海滨城市,其中滨海荣获了2003年度全球改善人居环境最高奖——联合国人居奖。为什么滨海海市是最适合人们居住的城市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滨海,了解滨海,用数学的眼光来分析一下其中的奥秘。(出示课件)说一说你了解到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师:刚才我们出示的信息,全部都是用文字表达的。如果从数学的角度,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 生:条形统计图。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1、滨海市2004-2012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变化情况怎样呢?(引导学生根据数据回答)你能把这个变化情况用统计图的形式表示出来吗?(教师为学生提供统计图表,引导学生独立尝试统计),先自己选择合适的方法表示出来,做完跟同桌说说,准备班内交流。 2、学生自主选择进行绘制,绘制完成后在班内进行展示(课件出示) 师:同学们绘制的非常好,从条形统计图形中了解到许多信息。对威海的无害化垃圾处理能力,我们还可以用其他的统计图来表示吗?有没有更直观地表示这种变化的统计图呢

3、反映滨海市2004年到2014年公共绿地面积还可用折线统计图(板书课题:折线统计图)。它是用一条折线来刻画信息的。 师:让我们一起关注大屏幕,看折线统计图是怎么绘制的。(课件演示) 师:你看懂这个过程了吗?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这个过程。 学生汇报交流,师引导归纳出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步骤:先描点再连线。 师:在描点、连线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什么问题?(引导学生说出要找准数据点,并在连线时要依次连接) 4、初步阅读折线统计图 师:看着这个折线统计图,你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你能从中看出滨海2004年到2014年绿地公共面积的变化情况吗? 学生在交流的时候重点抓住变化来谈。 师:谁能根据统计图提出一些问题? 学生先思考,然后交流提出的问题并解答。 5、对比分析,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谈话:刚才有的同学根据统计表进行分析,有的根据条形统计图进行分析,还可以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分析,你觉得解决“绿地的变化情况”这样的问题用那种方法比较合适?为什么? 谈话:解决像“绿地的变化情况”这样的问题,最好用折线统计图,因为它能直观地反映出事情的变化情况。 6、(二)解决绿点问题:临江市2004-2014年公共绿地变化情况怎样呢?表示这个变化情况,应该用哪种统计图呢? 谈话:能自己在教材图出折线统计图,并根据统计图描述取水量的变化情况吗?先自己画图分析,再和同桌说说,准备班内交流。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交流汇报:谁愿意把自己的想法与同学们进行交流? 汇报时大致从下面两点:相同点: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都能反映出公共绿地情况,并能看出哪年的处理能力最强和最弱。 不同点:(1)方法不同,条形统计图顾名思义是通过条形来反映数量的,折线是用点与线的。(2)折线统计图能更清楚的看出威海市2004年到2014年公共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精选版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太平中心校新形式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太平中心校立志小学教师吕文良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折线统计图,知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从折线统计图上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进行合理的推测。 [过程与方法] 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全过程,初步学会统计的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够从折线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体验折线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1、知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弄清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的区别。 2、能从折线统计图上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教学难点:能够从折线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并依据数据变化的特点进行合理推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堂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导入课题 1、引言:同学们,最近人们都在关心城市空气质量,你们知道这是为什 么?空气质量好坏,其实与PM2.5有关,对于PM2.5你有哪些了解? 那么最近上海的空气质量如何呢

2、复习条形统计图:课前,老师收集并整理了上海过去7天的PM2.5数据,并绘制了一副条形统计图,仔细读图,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3、小结:在条形统计图中,根据直条的长短,我们能清楚地知道PM2.5的含量是多少。如果要进一步反映PM2.5含量的变化情况,除了用这样的条形统计图绘制,猜猜看,还有没有更好的绘制方法 4、揭示课题:折线统计图。 二、探究图表,解决问题 (一)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组成与区别 1、出示:折线统计图绘制过程。 2、小组合作研究: (1)一副完整的折线统计图由哪几部分组成? (2)与条形统计图比较,它们的区别在哪里呢 3、质疑:那么点与折线在折线统计图中到底有什么作用呢? 4、小结:由此可见,折线统计图就是根据数量的大小先描出各点,然后用折线将各点依次连接起来,这条折线反映的是数量增减变化情况。 (二)读图,分析数据,解决问题 1、根据图意,解读数据。 (1)4月18日,pm2.5的含量是多少微克/立方米 (2)在这七天中,哪一天空气质量最差 (3)哪一天空气质量最好,pm2.5的含量是多少?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折线统计图》教案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折线统计图》教案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根据统计表正确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数据的变化做出合理的推测,并能提出和解决数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已有的统计经验迁移学习单式折线统计图。通过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比较,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优势。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数据和合理推测能力。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重点: 认识单式折现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优势。会看、会绘制折线统计图,并能够根据折线统计图提出和解决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 感悟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对数据的变化做出合理的推测。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谈话:同学们喜欢机器人吗?参加过机器人大赛吗?没有也没关系,以后会有机会的。在中国,自2019年起,每年都

会举办一次全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记得在第一届大赛时,全国的参赛人数仅为200。不过后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青少年中敢于进行科技创新的人才越来越多,参加机器人大赛的人也越来越多。在2019年时,已有约1100名选手,参赛队伍是426支;到2019年,参赛队伍达到了499支。老师还查询了其他几个年份的参赛队伍数量,大家请看。(教师边说,边通过课件出示统计表) 二、复习旧知──条形统计图 1.教师:请同学们思考,从统计表里你得到了什么信息?(学生回答) 教师:刚才说的信息,大家能用我们学过的统计图表示出来吗?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根据数据的情况,第一个起始格应该表示多少?接下来一格代表多少合适呢? 2.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条形统计图。(课件演示) 3.教师:观察完成的条形统计图,哪一年参赛的队伍最多?哪一年参赛的队伍最少?这些问题都一目了然了。如此看来,条形统计图比统计表更加清楚、直观。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条形统计图的知识,为学习折线统计图做好准备。 三、探索新知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pdf

太平中心校新形式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太平中心校立志小学教师吕文良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折线统计图,知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从折线统计图上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回答简单的问题,并 进行合理的推测。 [过程与方法] 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全过程,初步学会统计的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够从折线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体验折线 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1、知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弄清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的区别。 2、能从折线统计图上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并回答简单的问题。教学难点:能够从折线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并依据数据变化的特点 进行合理推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堂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导入课题 1、引言:同学们,最近人们都在关心城市空气质量,你们知道这是 为什么?空气质量好坏,其实与PM2.5有关,对于PM2.5你有哪些了解? 那么最近上海的空气质量如何呢? 2、复习条形统计图:课前,老师收集并整理了上海过去7天的PM2.5

数据,并绘制了一副条形统计图,仔细读图,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3、小结:在条形统计图中,根据直条的长短,我们能清楚地知道PM2.5的含量是多少。如果要进一步反映PM2.5含量的变化情况,除了用这样的条形统计图绘制,猜猜看,还有没有更好的绘制方法? 4、揭示课题:折线统计图。 二、探究图表,解决问题 (一)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组成与区别 1、出示:折线统计图绘制过程。 2、小组合作研究: (1)一副完整的折线统计图由哪几部分组成? (2)与条形统计图比较,它们的区别在哪里呢? 3、质疑:那么点与折线在折线统计图中到底有什么作用呢? 4、小结:由此可见,折线统计图就是根据数量的大小先描出各点, 然后用折线将各点依次连接起来,这条折线反映的是数量增减变化情况。(二)读图,分析数据,解决问题 1、根据图意,解读数据。 (1)4月18日,pm2.5的含量是多少微克/立方米? (2)在这七天中,哪一天空气质量最差? (3)哪一天空气质量最好,pm2.5的含量是多少? 2、模范练习:学生互问互答。 3、进一步分析折线变化情况。(出示表格) 提问:仔细观察折线的变化情况,分成几类?哪三类? 追问:这2条折线,同样是上升,它们有什么不同?下降呢? 4、小结:在折线统计图中,折线的升降反映数量增减的变化情况。 在相等的宽度里,同样是上升或是下降,有时是大幅的,有时却是缓慢 的,折线水平,说明数量没有发生变化。

折线统计图的认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08—109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折线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2.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接触画折线统计图,会对折线统计图进行简单的数量分析和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 3.在观察、交流、探究、制图、欣赏等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感受数学美的能力等。 教学重点: 认识折线统计图,感受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用折线表示数据的基本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课件,问:这是什么地方?你到过这个地方吗? 2.提问: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图?(条形统计图)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从这个统计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它是用什么来表示数量的多少的?(条形) 二、探索新知。 (一)课件演示: 1、让学生初步感知折线统计图的画法。请同学们给这个统计图取个名字。 2.刚才同学们看了课件,折线统计图是怎样绘制的?同座位的说一说,全班交流。 (二)读图教学 1.从这幅折线统计图上,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2.折线统计图是用什么来表示数量的多少的?(点) 3.你觉得每两点间的线段都是一样吗?(不一样)你能用手比画一下吗? 4.中小学生参观井冈山的人数有什么变化?(越来越多)呈什么样的变化趋势?(上升)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折线)你有什么感想? 5. 对比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后说出它们的异同? 6. 归纳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折线统计图不仅能表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清楚的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7.让学生说说在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看到过折线统计图? 三、自学例1 1、独立完成统计图, 2、回答图后问题。 3、全班交流。 四、全课小结 说一说你这节课都有哪些收获?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全)

温馨提示:《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内含《单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 《单式折线统计图》名师教案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104页例1。学生已经认识了单式、复式条形统计图,所以教材先通过与先前统计知识的联系,学习单式、复式折线统计图。 (二)核心能力 通过已有的统计经验迁移学习单式折线统计图,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统计思想,发展数据观念及进行合情推测的能力。 (三)学习目标 1.通过课前预习,学生自主探索折线统计图的画法。 2.通过观察比较与分析,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能读懂图上信息,并能根据图中信息做出简单的分析与预测,发展数据观念及进行合情推测的能力。 (四)学习重点 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来准确分析统计图中的数据 (五)学习难点 感悟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对数据的变化做出合理的推测。 (六)配套资源 实施资源:《单式折线统计图》名师教学课件 二、学习设计 (一)课前设计 1.预习任务 请你自学课本第104、105页的内容,并完成以下两个任务: 任务1;下面是3月20日校门口车辆流动情况统计表,请你试着用折线统计图来表示这张统计表的信息。 3月20日校门口车辆流动情况统计表 时间7:20 7:30 7:40 7:50 8:00 8:10

车辆/辆90 120 180 60 30 15 任务2:请用简短的语句或词语来总结下折线统计图的画法。 (二)课堂设计 1.情境导入 出示校门口车辆流动情况统计表。 师:同学们我们每天上学都能看到校门口的车辆怎么样? (车来车往/多/拥挤) 师:这是张老师在3月20日早上统计的7:20~8:10这个时间段学校门口的车辆流动情况,并把它绘制成的统计表。为了更清楚地看到这些车辆的流动变化情况,我们还可以用折线统计图来表示。昨天,我们已经预习了折线统计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折线统计图。(板书:折线统计图) 2.探究新知 (1)展示自学环节,总结画法。 师:课前,同学们已经尝试着画了折线统计图,你们画的怎么样呢?谁来展示一下? 学生上台展示。 师:你是怎么画的?把你画的过程再用笔给大家演示一下,好吗?(学生可以用手指或用笔描。) 预设: 先在横轴上找到7:20与它对应的纵轴上的车辆数90的交叉处,描上点并标上数据,以此类推,把各点找到并标上数据,最后将这些点顺次连接。 师:你们是不是这样画的?对于他的画法,你们有什么看法或给予什么评价呢?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 【教学目标】 1.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2.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其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 【重点难点】 1.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会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 2.会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 【教学指导】 1.注意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对比性和衔接。 教学本单元时,可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与所学知识的对比,体会统计量的含义及统计图的特征和适用范围。如教学复式折线统计图时,可先用单式折线统计图分别表示两组数据,让学生体会单式折线统计图可以清楚地反映出一组数据的增减变化,但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时就不方便了,由此引出复式折线统计图。从而使学生深切体会到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优势,加深对折线统计图的认识。 2.注重对统计量意义的理解,避免简单的统计量的计算。 教学中应避免单纯从计算的角度引导学习统计的知识,应当注意对统计量意义的理解。3.注重对学生开展统计活动的过程进行评价。 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是学习统计知识的首要目标。这就要求老师应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让学生亲自从事简单的统计活动,在学生从事统计活动的过程中,老师应起引领、指导的作用。 【课时安排】建议共分2课时 第1课时单式折线统计图…………………………………………1课时 第2课时复式折线统计图…………………………………………1课时 【知识结构】 第1课时单式折线统计图 【教学内容】 单式折线统计图(教材第104~105页例1及第108页练习二十六第1~3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折线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2.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3.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及科学的态度。 【重点难点】 会看折线统计图,能够从图中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教案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制作方法。 2、读懂折线统计图,届时统计结果,根据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通过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体验折线统计图的作用,感受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体验制作过程,发展统计观念。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出示114页第4题的病人体温记录折线图: 1学生分组观察讨论:从图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2汇报:刚进医院时病人正发着高烧。病人体温最高时是39.5度,最低时是36.8度。…… 师:这也是一种统计图,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折线统计图 二、生活中的折线统计图 1课前布置收集生活中的折线统计图,请把收集到的折线统计图拿出来,说说你是从哪里收集到的,图中表示什么内容? 2展示交流:每个组推荐一份较好的在全班交流展示。 三、制作折线统计图 同学们,你们刚才从报纸上、网站上、课外读物等收集到了许多折线统计图,这说明折线统计图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那你不想动手制作一幅折线统计图呢? (一)制作步骤 1看一看:一幅完整的折线统计图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2比一比: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相比,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3议一议:折线统计图中的这条折线应该怎样画? 学生讨论 小结:定宽度、描点、连线、标数量 (二)小组合作动手制作 老师也在生活中去调查收集了许多资料。 1北京地区近六年来的年降水量统计表 年份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降水量1900 1850 1630 1400 1720 1200 2北京2003年各季度旅游人数统计 季度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 2003 70 260 240 200 3北京2004年各季度旅游人数统计 季度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 2004 90 45 300 320 请从三组资料中选择一组,制成折线统计图 评一评:在小组内会轩昂评一评看谁制作的折线统计图最正确、美观 想一想:你制作的折线统计图中,能向别人传递哪些信息? (三)全班展示、评价 预测:从2003年和2004年的旅游人数统计图中,你能预计一下,再即将到来的2005

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第104——105页例1。 教学目标: 1、认识折线统计图,学会绘制折线统计图。 2、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根据折线统计图分析数据的变化趋势。 3、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与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学会绘制折线统计图。 教学难点: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课件出示机器人、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问:①图上的这些同学都在干什么?(参加青少年机器人大赛) ②如果想了解近几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的情况,可以怎么做?(调查,统计) 二、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教材104页统计表。 2、学生观察统计表,说:从统计表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各个年份参加机器人大赛队伍的数量。) 3、讲述:我们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学过了条形统计图,我们可以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表中的数据。 4、课件出示条形统计图,引导学生观察。

说:根据这个条形统计图,你发现了什么?(从统计图中还可以看出每一年的参赛队伍的多少。) 5、教师小结: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谁多谁少一目了然。 6、讲述:同学们,统计图除了条形统计图外,还有其他形式的统计图。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折线统计图”。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折线统计图的画法。 7、学习绘制折线统计图。 第一步:在统计图的上方写出统计图的名称。 第二步:画出横轴、纵轴和等分线。 第三步:看统计表,找准数据,描点,在所描点的上方或下方标出数据。最后用线段把相邻的点连接起来。 提示:只能连接所有的数据,0点不能连上。 8、课件演示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步骤。 9、谈话: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方法、步骤,太冗长,不容易记忆。 我们可以概括一下: (1)写名称 (2)画两轴和等分线。 (3)描点、连线。9、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折线统计图既能表示数量的多少,又能清晰地反应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10、分析数据变化的趋势。 思考回答: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的数量有什么变化?(青少年的科技意识增强了,越来越喜欢机器人大赛了。)你有什么感想?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折线统计图教案

《折线统计图》教案 第1节单式折线统计图 教学内容 江苏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1~22页。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使学生认识简单的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结构,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在提供的表格中制作简单的折线统计图。 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 尝试绘制折线统计图,经历分析、判断和预测过程,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体验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与解决问题的多样性。 情感态度 通过身边的素材,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实用性,在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的集体氛围里及不断的成功的探究中进行自我肯定,从而提高学习的热情。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并能对折线统计图中显示的数据作简单的分析、判断和预测。 难点:总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作用及其在实际事例中的灵活运用。 教具学具 例1的挂图。 教学设计 一、揭示课题 1.出示课本例题图片。 谈话:同学们请看图片,这是张小楠把自己6~12岁每年生日测得的身髙数据制成的统计表,你们想看看她的身高是怎么变化的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折线统计围,初步感受折线统计图的作用。 2.分析统计表。 谈话:你们能从这张统计表中了解到哪些信息? 学生意见预设:6岁时116厘米,7岁时118厘米,8岁时121厘米,9岁时126厘米…… 从6岁开始,她的身髙一直在增高……

3.揭示课题。 教师边出示统计表边说:为了便于分析,她还绘制了一张统计图。 谈话:你们知道这是什么统计图吗? 教师板书课题:折线统计图。 设计意图:此段是为了揭示课题。 二、合作探究 1.探究特征,感悟优点。 谈话:刚才我们在统计表中了解的信息都能在这张折线统计图上找到吗?(能) 那她为什么还要将数据制成这样的折线统计图呢?(学生可能说:能看到张小楠身高随着年龄的变化情况) 原来如此,你还能从这张统计图上一目了然地看到哪些信息?(身高变化情况,最低、最高身高,哪个年龄身高增长得快)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帮助学生提高读图能力。渗透单式折线统计图的优点。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追问:你们能从图上看出哪个年龄身高增长得快,哪个年龄身高增长得慢吗? 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师加以指导,学生可能会说比较相差数或看折线的上升幅度。 谈话:那就分析身高变化情况来说,用统计表好还是用折线统计图好?为什么? 2.联系生活举例。 你们有没有在生活中其他地方见过类似这样的图?(学生可能会说:病人的心电图、股票分析图等可根据学生的介绍出示相关图片加深印象) 教师小结单式折线统计图的优点:不但能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3.了解结构。 谈话:既然折线统计图能反映数据的变化情况,那我们是否需要了解一下它的结构呢? 看图,你们知道一个完整的折线统计图应该由哪些部分组成,在制作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吗?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全班交流,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并相应介绍折线统计图各部分的名称,在介绍各部分名称时明确其作用及画图时的注意点。 设计意图:适时地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使学'生在交流中接受他人好的意见或想法,内化知识,完善知识结构。但学生的想法可能比较零散,教师要及时介入进行调控,起到引导者和组织者的作用。 (1)横轴:一般用于标明时间的前后,每个时间段都要平均分。 (2)纵轴:标明数据,单位长度表示的数据大小要一致,一般最高数据比统计到的最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课堂实录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简单的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够根据所给的数据绘制简单的折线统计图。 2、能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培养学生的观察、描述、分析数据的能力,发展统计观念,渗透统计思想。 3、让学生体会统计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及作用,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 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统计图纸、刻度尺、铅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同学们了解机器人吗?听说过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吗?如果想了解近几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的情况,可以怎样做?(预设:调查、统计)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一)探究折线统计图的画法 1、这里是2006-20XX年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的统计情况。

2、我们已经将这些数据进行了初步的整理制成了统计表,为了更好地进行分析,我们还可以将这些数据怎样做?(预设:制作成统计图。) 3.出示条形统计图1,并说说根据这个条形统计图能发现哪些信息。 名称,横轴,纵轴,每一年的参赛队伍的多少。 小结: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的看出数量的多少。 4.提问:从20XX 年到20XX 年参赛队伍的数量变化是怎样的?谁能用手势比划?你同意吗? 5.追问:你是从哪看出来的?(预设:直条的高低。)如果我挡住条形统计图的一部分,你还能看出这一情况吗?(预设:可以。) 6.过渡:这说明“分析增减的变化情况”和“直条的完整度”没有关系。如果我们只想分析变化情况,你觉得可以怎样绘制统计图更简单呢?自己动手在下图上试一试。 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统计表 时间/年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参赛队伍/支 426 394 468 454 489 499 519

五年级折线统计图教案

五年级折线统计图教案 【篇一:新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教学设 计】 新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 单式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史口镇中心小学 曹艳艳 2015年5月11日 单式折线统计图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统计第104~105页的内容。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通过对比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让学生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会看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既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又可以体现数据变化趋势的特点。 2.问题解决与数学思考:能根据统计表所给的数据绘制完成折线统计图,能根据折线统计对数据进简单地分析并能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根据折线统计图数据变化的趋势,对数据的变化做出合理的推测。 3.情感、态度和从值: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培养学生合理推测及发现并提出问题的能力。通过现实生活中多方面信息的统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教学重点: 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优势。,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够根据折线统计图解决问题和提出问题。根据统计表所给的数据正确地完成折线统计图。 教学难点: 学会用折线统计图来分析问题,预测事情的发展趋势,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交流:同学们,你们喜欢机器人吗?老师搜集了一些参加机器人大赛的作品,咱们一起欣赏一下。如果想了解近几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的情况,可以怎样做?

这是我收集到的从2006年到2012年参赛队伍的数据。(课件出示 统计表)我已经将这些数据进行了初步的整理制成了统计表,根据 这一统计表,你知道了什么? 为了更好地进行分析,我们还可以将这些数据用学过的什么统计图 表示?(课件出示条形统计图) 2.分析统计图。 思考:从这张统计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生自由发言,读懂条形统计图。 这是我们之前学过的条形统计图,它有什么优点?(可以清楚看出 数量的多少。) 师:用你的手势,试着比划一下从2006年到2012年,参赛队伍数 量的变化情况。(教师手指条形统计图,从2006年开始) 师:如果把大家手势运动的路线画下来,想像一下会是什么呢? 预设:弯曲的线,一段一段的线。 3、揭示课题 师:老师把我们的手势画了下来,请看大屏幕,这就是我们今天要 学习的折线统计图。板书:单式折线统计图 【设计意图:用机器人大赛为题材,回顾条形统计图能直观看到数 据的多少的特点,初步感悟数据的变化情况,为引出折线统计图提 供途径,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的理念。由于学生已经认识了统计表 和条形统计图,因此设计了一个学生熟悉分析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通过复习条形统计图的知识,为学习折线统计图做好准备。】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初步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画法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折线统计图是怎样画的?(课件演示画法) 2、比较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异同 (1)相同点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两幅统计图,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 方吗?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预设: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都能看出数量的多少。轴、纵轴、标题、单位和日期都相同。图中所表示的数量的多少都相同。 小结:他们的相同点是都能表示数量的多少。板书:都能表示数量的多少 (2)不同点 师:那我们再找找它们的不同点是什么?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根据统计表正确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 2.能根据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数据的变化做出合 理的推测,并能提出和解决数学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已有的统计经验迁移学习单式折线统计图。 2.通过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比较,了解折线统计图的 特点和优势。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数据和合理推测能力。 2.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单式折现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优势。会看、会绘制折线统计图,并能够根据折线统计图提出和解决 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感悟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对数据的变化做出合理 的推测。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机器人吗?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机器人已 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自2001年起,我国每年都举办一次青少年机 器人大赛。老师收集了2006年至2012年参赛队伍的数据,并制成 了咱们熟悉的条形统计图。 (二)复习旧知──条形统计图 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从条形统计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师: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呢? (三)探索新知 1.认识折线统计图 师:一会我们就顺着这竖条的高低起伏,从2006年开始,用小 手来笔划一下这七年参赛队伍数量的变化情况。 师:刚才的条形统计图变成了现在这种形式,你知道它的名字吗? 师: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折线统计图的知识,导入新课。

2.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师:请同学们看屏幕,我们来观察一下这幅折线统计图,从统 计图中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你们的发现。 (1)了解点的作用 组织学生交流得出:这折线统计图中如果点的位置越高, (板书:高)表明数量越多,(板书:多)老师把这个发现记录下来,反过来,点的位置越低,(板书:低)表明数量越少,(板书:少)也就是说这折线统计图是通过点的高低来表示数量的多少。 (板书:数量多少)。 (2)了解线的作用 学生举例说明:引导学生交流得出:通过这线的起伏看出数量 的增减变化情况。(板书:增减变化) 教师说明:2007年到2008年的这条线段就像山一样很陡很斜,线段越长越陡,表明数量变化越大,反过来线段越平缓越短,表明 数量变化越小。 (3)总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师:通过刚才的探究,我们知道了折线统计图点和线的作用, 那么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呢?(学生回答后出示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3.分析、绘制折线统计图 (1)预测数量变化情况。 师:从图中,你能看出2006年至2012年参赛队伍的整体变化 趋势吗?你有什么感想? 生:汇报 师:你能根据这个变化趋势预测一下2013年会有多少支队伍参 赛吗2014年呢? 师小结:老师发现你们在汇报时参赛队伍越来越多,这折线统 计图太神奇了,不仅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和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还能够预测事情的发展趋势。 (2)绘制折线统计图。 师:老师对2013年和2014年参赛队伍数量进行了实际调查,2013年实际上有530支队伍参赛,2014年有545支队伍参赛。我们 就以这两个数据为例,拿出1号作业纸,尝试着把2013年和2014 年的数据绘制到折线统计图上。(学生活动) 生:展示学生作品,全班交流。 师小结:折线统计图的画法。 4、观察比较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折线统计图》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折线统计图》 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五年级数学下册《折线统计图》(第104-105页例1) 教学目标: 1、认识折线统计图,能根据统计表正确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根据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数据的变化做出合理的推测,并能提出和解决数学问题。 2、通过自学课本、观察讨论、实践探索等活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3、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 学习目标: 1、认识折线统计图,能根据统计表正确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 2、能根据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数据的变化做出合理的推测,并能提出和解决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会看折线统计图,能够从图中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 教学难点:会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这是老师收集的2006~2012年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支数的数据。 2006年:426支;2007年:394支;2008年:468支;2009年:454支;2010年:489支;2011年:499支;2012年:519支。

你想怎样整理这些数据?(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你能说说用统计表或条形图来呈现数据有什么好处吗? 揭示题目:折线统计图。 二、明确学习目标:(在此处明确) 1、认识折线统计图,能根据统计表正确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 2、能根据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数据的变化做出合理的推测,并能提出和解决数学问题。 三、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标杆题,展示、反思、点拨: 出示标杆素材:(课本104-105页) 学习活动要求: 1、想一想: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说一说:小组内说说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3、小组讨论:怎样绘制折线统计图? 【学后反思】 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步骤。 【类比训练】:完成课本第105页“做一做” 妈妈记录了陈东0-10岁的身高,根据下表中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从画好的折线统计图找一找,填一填。 1、陈东从()岁到()岁时长得最快,长了()厘米。 2、陈东身高120厘米时是()岁。 3、陈东10岁时的身高是()厘米,请你猜想一下陈东12岁时的身高是多少?你怎么想的?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 一、教学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综合实践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折线统计图的作法与特征的基础上,对这一部分内容的实际应用。在利用多媒体迅速准确的作图的同时,共同观察,分析折线统计图所传达的信息。在制作过程中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征与优点。感受折线统计图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课堂注重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利用信息技术及网络,为学生提供探究的广阔空间,提供思维的大场,使学生能主动建构知识,同时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主动思考,能获取大量的信息并对此能加以概括和整理的读图能力和自由猜想质疑并能合作验证的良好的学习品质。 (二)教学对象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操作、查找筛选信息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够在众多的信息中比较、分析从而理解、感悟数学现象。结合数学综合实践课的特点,恰当地使用多媒体资源和网络资源,突出信息技术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中的作用,使信息技术成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认知工具。 在课堂中打破传统的实际应用以做题为主,学生手不离笔的机械练习状态,让学生经过读图不仅读出数学信息,还能读出地理,社会等各种信息。从而体现出折线统计图的价值性和实用性。同时通过对一些社会信息的了解,让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使人格得到升华。 (三)教学环境分析 计算机(网络)教室环境。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

1.能解释统计结果,根据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并能够进行交流。 2.根据具体内容选择适当的统计图。 (二)技能: 1.会读图能从图中获取信息并能从不同角度来解决问题。 2.能用电脑作图提高学习效率。能利用媒体寻找学习资源进行探究学习。(三)情感: 创设宽松的教学氛围,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获取信息的方法,提高读图能力。 教学难点:学生读图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过程及整合点 1.利用Excel的插入图表功能作图,体现信息技术的优势,及在生活中的实效性。 2.应用搜索的一些文字材料及互联网,为学生提供自由探究的空间和丰富的研究材料。使新的知识从不同途径不断的生成,使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得到独特的体验,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详案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教学思考】 折线统计图是在学生学习了条形统计图并初步掌握了统计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但是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有着明显的区别,而且两种统计图在生活中也有着不同的用处,虽然从两种统计图中,人们都可以清楚地看出所需要的信息,但条形统计图侧重于几个具体数量的多少和比较,而折线统计图则能直观地看出某一事物在一段时间里的发展变化,展示的是事物发展的趋势。通过学习课标、教参、教材,我有如下思考: 一、怎么样建立学生的统计观念 1、让学生经历、体验统计活动的全过程 “观念”在人们的亲身经历中建立,要使学生逐步建立统计观念,最有效的方法是让他们真正投入到统计活动的全过程中,爱因斯坦说过,“纯逻辑的思维不可能告诉我们任何经验世界的知识,现实世界的一切知识是始于经验并终于经验的”。让学生提出问题,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做出决策,进行交流等,这就是过程的经历。因此在统计教学中要始终坚持留给学生足够的动手实践和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到统计活动中。 2、要让学生读懂统计图 在生活与工作中,数据无处不在,这些数据可以用形象的统计图表来表示。我们在报刊、电视、书籍、网络等到处可以看到统计图表。图表告诉世人许多信息,给我们对事件做出预测和决定提供便利。因此读懂图表,对学生来说相当重要。 3、让学生感受统计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与方法。 现实生活中的事情是复杂的,因此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多样的,其中有一些问题需要通过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用数据的描述来解决。让学生面对一些实际问题,感悟到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应该进行“统计”。只有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感受到统计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和方法,体会这种策略和方法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意义和作用,在遇到有关问题时,能想到去收集和分析数据,获取有用的信息来解决问题,逐步树立从统计的角度思考问题,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五年级下册数学折线统计图教案

7 折线统计图 【教学目标】 1.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2.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其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 【重点难点】 1.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会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 2.会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 【教学指导】 1.注意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对比性和衔接。 教学本单元时,可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与所学知识的对比,体会统计量的含义及统计图的特征和适用范围。如教学复式折线统计图时,可先用单式折线统计图分别表示两组数据,让学生体会单式折线统计图可以清楚地反映出一组数据的增减变化,但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时就不方便了,由此引出复式折线统计图。从而使学生深切体会到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优势,加深对折线统计图的认识。 2.注重对统计量意义的理解,避免简单的统计量的计算。 教学中应避免单纯从计算的角度引导学习统计的知识,应当注意对统计量意义的理解。 3.注重对学生开展统计活动的过程进行评价。 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是学习统计知识的首要目标。这就要求老师应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让学生亲自从事简单的统计活动,在学生从事统计活动的过程中,老师应起引领、指导的作用。 【课时安排】建议共分2课时 第1课时单式折线统计图…………………………………………1课时 第2课时复式折线统计图…………………………………………1课时

【知识结构】

第1课时单式折线统计图 【教学内容】 单式折线统计图(教材第104~105页例1及第108页练习二十六第1~3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折线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2.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3.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及科学的态度。 【重点难点】 会看折线统计图,能够从图中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 【复习导入】 课件出示数据。 2006年:426支;2007年:394支;2008年:468支;2009年:454支;2010年:489支;2011年:499支;2012年:519支。 这是老师收集的2006~2012年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支数的数据。像老师这样整理数据的方法好吗?你想怎样整理这些数据?(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你能说说用统计表或条形图来呈现数据有什么好处吗?(统计表更清楚,更有条理;条形统计图更形象直观)。 人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还经常用这种方式来表示这些数据,课件出示课本105页例1折线统计图。(揭示课题:单式折线统计图)。 【新课讲授】 一、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折线统计图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折线统计图教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折线统计图》 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五年级数学下册《折线统计图》(第104-105页例1) 教学目标: 1、认识折线统计图,能根据统计表正确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根据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数据的变化做出合理的推测,并能提出和解决数学问题。 2、通过自学课本、观察讨论、实践探索等活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3、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 学习目标: 1、认识折线统计图,能根据统计表正确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 2、能根据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数据的变化做出合理的推测,并能提出和解决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会看折线统计图,能够从图中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 教学难点:会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这是老师收集的2006~2012年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支数的数据。 2006年:426支;2007年:394支;2008年:468支;2009年:454支;2010年:489支;2011年:499支;2012年:519支。

你想怎样整理这些数据(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你能说说用统计表或条形图来呈现数据有什么好处吗 揭示题目:折线统计图。 二、明确学习目标:(在此处明确) 1、认识折线统计图,能根据统计表正确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 2、能根据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数据的变化做出合理的推测,并能提出和解决数学问题。 三、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标杆题,展示、反思、点拨: 出示标杆素材:(课本104-105页) 学习活动要求: 1、想一想: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说一说:小组内说说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3、小组讨论:怎样绘制折线统计图? 【学后反思】 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步骤。 【类比训练】:完成课本第105页“做一做” 妈妈记录了陈东0-10岁的身高,根据下表中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从画好的折线统计图找一找,填一填。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