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百年中国渔文化研究特点评述

百年中国渔文化研究特点评述

百年中国渔文化研究特点评述
百年中国渔文化研究特点评述

百年中国渔文化研究特点评述

李 勇

(苏州市职业大学 管理系;上海市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江苏 苏州 215104)

提要: 1906—2006年百余年间,基于民生问题的中国渔文化在研究内容和方法等方面都有所创新。研究内容,既包括渔业生产方式和渔民生活、习俗、信仰等,又将海防、环保、市场和公司制度、渔村建设以及水产教育科研等纳入研究视野。灵活运用其他社会学科研究方法,促进渔文化研究的发展。这些研究丰富了中国龙文化。

关键词: 百年;中国渔文化;研究特点;评述

中图分类号: K2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3637(2009)06-0095-04

“渔文化”是“文化”(c u l t u r e)的一个子概念,内容包括鱼类捕捞、养殖(p i s c i c u l t u r e)、渔获物加工等渔业生产方式,也包括渔民独特的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内容。渔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龙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随着时代的变迁,近代“渔文化”的研究范围进一步拓展,很多学者认为,渔文化研究仅仅局限于渔业生产和渔民生活的领域其价值是有限的,渔业发展和渔民队伍的强大对于维护国家海防安全、水资源环境保护、开发渔村旅游文化资源等意义重大。在制度层面,有关学者肯定了近代市场制度、渔业公司制度以及渔业合作社制度,认为这些制度的创新能有效地减少渔业经济的“负外部效应”,对于渔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渔民自身发展都有积极意义。这些研究扩大了渔文化的内涵,促进了渔文化的发展。

一、20世纪初叶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的渔文化研究著述特点

中国近代第一部渔文化专著是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由上海江浙渔业公司铅印的《中国渔业历史》一书。作者沈同芳,江苏武进人。该著作是他在江浙渔业公司任职期间,为提倡新式渔业而写成的。沈同芳认为中国渔业的发展历史,古代尚无专史,所以他提出:“渔古无专业,故亦无专史”。①本书分“前代渔史总论”、“渔界总论”、“渔业公司”、“渔业设官”、“渔捞”、“制造”、“养殖”和“水产”8个部分。着重记述的是清代我国渔业发展的历史。“前代渔史总论”中,作者认为,“渔业”一词,是人类社会“利用羽毛鳞界诸品就其所长从而为之辞”。②意思是指人类开始定向索取大自然的自然资源作为从业的分界线。古代所以渔业没有专业,是因那时并非只专于一业的缘故。渔业为一专业缘自“网罟耒耜”等改良后的比较先进的生产工具的使用,赖以“以佃以渔”。在“渔界总论”中,作者首先强调祖国的领海权,认为“海界与陆界并重,各国公例也”,“渔业者,海岸之标帜也”。③“海界”即允许国人行渔的海洋渔业权所及的海域。书中对于沿黄海、东海和南海的中国海洋渔业权所及的区域范围有明确的划定,这在当时外来入侵最猖獗的时代政治意义特别重大。在“渔业公司”一章中,作者着眼于维护国家的鱼盐利益,感到“自中外交通,赆琛毕达,浸成商战之世界,商战之利用合群也,惟设公司为尤”。④他推崇渔业公司制,向国民陈述推行新式渔业的重要性,对张謇1904年为中国引进拖网渔轮的功绩给予高度的肯定,还主张利用国家机器为后盾发展远洋渔业。文末还附有渔会组织及章程、“渔校及水产商船校之组合”内容。“渔业设官”简述其时筹办渔业公司的情形。在“渔捞”一章中,记载了浙江镇海的海洋渔船、渔具和渔法,以及长江安庆段及湖南洞庭湖的淡水渔具和渔法。在“制造”一章中,记述了中国早期的水产品罐头生产。“制造”的内容实际上是水产品的初级加工和利用。第七部分为“养殖”,谈到日本创设水产学校传授养殖技术,这在我国古书中有很多记载。作者引证的史料有中国古代的移殖、保护、饲养三法。移殖法实际是鱼苗的孵化以及后来的装捞;保护法是指在养殖过程中防病害的方法,其中提到了药鱼的恶劣习俗;饲养法着重介绍徐光启的江西养鱼法。第八部分的“水产”内容以盐产为重点,兼及水菜类和珍宝类。所以,本书虽然名为《中国渔业历史》,实际上主要反映了清代末年中国的渔业概貌。准确地说来,该书实为清代渔业断代史。因为作者的宗旨是为提倡新式渔业而作,所以也是顺应当时时代发展潮流的渔业经济学力作。本书与梁启超的《中国国债史》、魏声和的《中国实业界进化史》⑤是近代意义的中国经济史学科的萌发之作,它的出现,结束了我国渔业没有专史的历史,是中国渔业经济史的拓荒之作,在学术研究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本书后来还有清宣统三年(1911年)上海中国图书公司版本。

1936年,李世豪、屈若搴合著《中国渔业史》一书出版,有学者认为“本书90%的篇幅放在三十年代渔业现状上,只有10%左右的内容是探求渔业发展历史的”,“作者是上下五千年式地勾勒中国渔业史的某些方面的发展轮廓,而未专门分历史阶段叙述,显得有些零乱和不成系统,但对于我们考察明清海洋渔业的渊源关系和历史面貌及现代海洋渔业的诞生还是极有裨益的。”⑥还有的学者认为“本书是通代勾勒中国渔业史某些方面的发展情况……涉及淡水渔业者较少。”⑦其实本书近三分之一的内容具有较高的渔业史学术价值。如在“渔政设施及渔业行政机构之沿革”一节中,对于从明代的编订渔户之法,到清季政府筹办渔团、光绪末年渔业公司的建立,再到民国中央渔政设立专局以及渔业立法等渔政设施的历史演进过程,作者进行了实证性的研究。“渔会及渔业合作社之推进”一节,作者将渔业合作社和渔业银团等组织视为渔政设施,认为渔业银团“为渔业合作社推进中重要之助力”。⑧作者将中国渔业史划

分为“未开明时代”、“半开明时代”和“开明时代”三个阶段,这种观点在当时的历史学界、经济学界和社会学界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作者以江浙渔业公司的轮船拖网渔业的产生和发展历程为例,以史实论述轮船拖网渔业对中国水产业发展的积极影响⑨。该著作也是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渔业发展的一个总结。

为推行新式渔业,一些有识之士如张謇等早在1904年就主张开办渔业教育机构以培养渔业人才。此后,有1912年成立的江苏省立水产学校,1910年的直隶水产研究讲习所等教育科研机构,对渔业经济发展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对于渔文化的发展特别值得一提的是30年代,民国政府组织专门人员编辑专业性的水产期刊,这些期刊有上海鱼市场的《水产月刊》、上海渔业指导所的《上海市水产经济月刊》、江苏省渔业试验场的《渔况》、上海市渔管处的《新渔》、河北水产学校的《水产》等刊物的创办。《水产月刊》创办于1934年6月,抗日战争期间停刊,1946年复刊,1948年底因解放战争而停办,上海解放后又出版几期,该刊前后共出版50余期。《水产月刊》的内容主要涉及鱼类学、当时中外的渔具渔法、中外渔业行政、中国渔业资源调查、东海和黄海海域渔业区秀美风光和渔民极端贫困生活状况、水产知识普及、上海鱼市场的营业统计、国内外渔业新闻,日本、美国、苏联、英国、挪威等渔业大国的渔业发展概况,既是一种渔文化科普性的读物,也向国民说明一国“渔业权”与国家主权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新渔》创刊于1948年7月,至1949年停刊,总共出版10期,该刊物宗旨,按照主办者的自称是“为增进国人对新式渔业的认识”,“积极推进机轮渔业的发展”,⑩内容涉及渔业生产方式、渔民生活、鱼市场、渔村风情等渔文化许多方面。

新中国成立以后直至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学术界对于海洋渔业史的研究不景气。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海洋渔业史的研究开始受到重视。

二、改革开放以来的研究成果评述

1983年4月,张震东、杨金森编著,海洋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海洋渔业简史》,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关于我国海洋渔业史的第一部著作,也是目前内容较为全面的一部海洋渔业史方面的著作。作者特别是从海洋渔业科学技术史的角度来研究中国海洋渔业发展的历史,更具有学术特色。编写体例方面,本书“以各种专门问题为经,以各个时代发展状况为纬;有些问题主要介绍了最早的史料,因后来变化不大而未加详述”,1是一种尝试,也是一种创新。这些特点和创新将中国海洋渔业史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步。

20世纪末期以前,渔文化学术水平较高的著作当之无愧地要数丛子明、李挺主编的《中国渔业史》了,该著作于1993年7月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本书从1983年“中国渔业史研究会”成立开始,组织当时全国渔业史学界最高水平的学术骨干,“搜集资料,分组撰写,集中统改,九易春秋”,12至1992年11月才完成全部的编著工作,因而可以说“代表了国内中国渔业史研究的最高水平”。13全书分上、中、下三编,前有概论,后有附录。上编、中编各五章,分阶段叙述了各历史时期的渔业概况。上编为史前时期至中华民国的渔业历史:史前时期(公元前21世纪前);夏商周时期(公元前21世纪—前221年);秦汉至唐宋时期(前221年—1279年);元明和清朝初中时期(1279—1840年);晚清和中华民国时期(1840—1949年)。中编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85年的渔业。下编为古近代名人事要。全书详今而略古,从远古到民国时期一百多万年的渔业史和新中国成立后三十余年的渔业史所占的篇幅相差不多,而淡水渔业史的内容在全书中所占份额就更少。本著作虽然对明清渔业进行专章分析探讨,但却将元、明、清三个朝代合并成一个大的历史阶段论述其渔业发展,这种做法明显很不科学,因为元代和明清两代的淡水渔业在诸多方面都有着比较大的差别,差异性远远多于共性。但作者论述1840—1949年从研究经济史的角度出发,以晚清时期机轮渔业的出现作为中国现代渔业开始的标志,脱离了以政治制度的变革为划分历史时期唯一标志的机械做法,是一大创新。作者还以较大的篇幅叙述渔业科技和教育,反映了八九十年代重视知识重视人才的思想。

欧阳宗书著,1988年11月江西高校出版社出版的《海上人家———海洋渔业经济与渔民社会》一书,是海洋渔业史研究的又一巨著。全书八个部分,内容是“详明清”而“略古今”。1998年恰巧是国际海洋年,中国政府又在当年正式将海洋经济确立为21世纪新的经济增长点。既然中国是太平洋西岸的海洋大国,中国从大陆走向海洋,“首先是从渔业开始起步的”,“中国由海洋迈向世界,则渔民是开路先锋。”这是作者的写作缘起。这一研究成果确实弥补了中国渔业史研究的一些空白。

20世纪80至90年代,为总结改革开放的成果,全国各地掀起一股编写专业经济史和各种水产专业志的高潮,渔文化研究成果和渔业志书不断涌现,很多学者开始着眼于区域渔业史和断代渔业经济史研究,形成中国渔文化研究的一大特点。这些著作中,以沿海的江苏、浙江、福建等地区的渔业史为多。如《太湖渔业史》、《福建渔业史》、《吴县水产志》、《洪泽湖渔业史》、《浙江当代渔业史》、《当代中国水产业》、《江苏省渔业史》、《广西渔业史》、《福建海洋渔业简史》等。14这些研究成果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产物,对区域渔业经济的发展有积极的指导作用。福建水产学会组织编写,1988年出版的《福建渔业史》就是其中比较突出的代表作。该书内容仍然主要集中于当代福建水产业。本书是在《福建渔业史研究》杂志15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于1988年进一步编著而成。编者希望通过本书比较全面而系统地记述几千年来福建水产业发展的各个方面,但是本著作的研究重心仍在现当代,渔业科技发展史又是重中之重。并且名为渔业史,而实际上史料不足、论据无力,往往以偏概全。虽然如此,它在渔业科技史方面的研究独具特色,也是福建省第一部系统的渔业专史,在福建渔业史学术研究上具有重要意义。张立修、毕定邦主编的《浙江当代渔业史》,时间范围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85年底的浙江渔业历史。全书分5篇:新中国成立后浙江渔业的发展历程;海洋渔业;淡水渔业;水产供销;水产科技、教育、对外渔业交往和经济技术合作。除了“序言”和“浙江渔业大事记(1950—1985年)”以外共有24章内容,46万余字。内容主要集中于80年代,是当代中的“当代”。本书的突出特点是既无注释也无参考文献,认知价值高于学术价值。

《当代中国》丛书编辑部编辑,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的《当代中国水产业》一书,是一本当代渔业史著作。诚如许德珩在序言中指出,“本书真实地记录了新中国水产业所走过的道路、

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教训”。16由江苏省水产局史志办公室主编,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江苏省渔业史》,分为概述、水产资源、渔业生产发展的历程、海洋渔业、淡水渔业、渔船的发展和渔业机械化、水产科学研究和水产教育、国营水产生产企业、投资和效益、水产供销、渔政、渔船和渔港管理、水产生产的领导和管理机构、渔民和江苏渔民谚语歌谣选编14章内容,书后附有江苏渔业大事记(1949—1985)和结束语,主要总结新中国成立后的江苏渔业经济发展历程。

尹玲玲的《明清长江中下游渔业经济研究》,齐鲁书社2004年7月出版。本书以明清长江中下游地区渔业经济发展为研究对象,反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至极限时期中国最重要的渔业区———长江中下游地区渔业盛衰变化的历史,这是一部区域渔业经济史的优秀著作。正如邹逸麟先生评价说:“对我国经济史的研究,还是由区域经济研究着手为顺当,因为我国地域广大,区域之间差异很大,古今皆然。只有将一个个区域经济史搞清楚了,全国经济变迁才能真正搞清楚。”17朱年、陈俊才的《太湖渔俗》,苏州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出版。全书内容涉及太湖成因,太湖水产种类,太湖渔船渔具,太湖捕捞习俗,太湖渔家饮食、起居、婚丧,太湖渔民的渔歌、渔谚,太湖渔民的宗教信仰和祭祀活动,太湖渔俗的延伸等。本书为通俗性的民俗学读物,而不是渔业史的专著,是“立足于对濒临消亡、又独具特色的渔俗民间文化进行抢救性的发掘整理”而作的。18本书的特点,一是时间跨度较大,自远古至今数万年。二是所引用的材料均未标明出处,也没有参考书目。

台湾史学界有关中国渔文化研究的成果较少,而且研究面较窄,多注重台湾本岛渔业史的研究。曹永和50年代初期发表《明代台湾渔业志略》(上、下)、《明代台湾渔业志略补说》两篇文章。《明代台湾渔业志略》(上、下)对明代的台湾渔业进行了比较深入研究;《明代台湾渔业志略补说》继续探讨渔业在台湾开发史上的意义。这两篇文章在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上均有很多可取之处,对我们研究明代的远洋渔业和渔民在开发祖国海洋中的历史功绩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吴智和《明代渔户与养殖事业》一文,涉及明代渔业经济和渔民生活各个方面,资料翔实,覆盖面较广。以上三篇论文是目前所见的台湾学者渔文化研究成果中学术水平较高的力作。

三、国外学术界的研究和国内研究论文评述

国外学术界对中国渔业文化的研究成果极少,中国渔业在国外几乎是一个被遗忘的学术角落,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个日本学者研究这一课题,19目前已经见到的比较有代表性的成果有50年代中村孝志著《荷领时代台湾南部之鲻鱼渔业》、内藤春吉的《台湾渔业史》和90年代中村治兵卫的《中国渔业史の研究》等几部。其中,中村孝志的《论台湾南部的鲻鱼渔业》,以台南的鲻渔业为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亚洲侵略活动中的一个关节为线索,对当时台湾地区鲻鱼的渔场、渔期和渔税等作了相当精深的研究,具有很高的渔业经济学和渔业史学价值。内藤春吉的《台湾渔业史》后来由许冀武译,1957年台湾银行出版。但非常遗憾的是,笔者至今难以找到此书的线索。1987年,日本名古屋大学的渡边诚先生在《农业考古》第1期上发表了《中国古代的鱼钩》—文,20作者通过对日本绳纹时代骨制鱼钩的研究、弥生时代以后铁制鱼钩以及朝鲜半岛的鱼钩进行研究以后,认为“只有将日本鱼钩的研究置于广大东亚的整体之中,才能判明其正确的历史地位和进一步深刻理解它的特点。”21最大贡献在于,对古代渔业史的研究不能局限于经济史研究的一方之地,它和交通史、食文化史乃至文化史研究都有密切的关系。1995年4月,日本刀水书房出版发行所出版的中村治兵卫的集大成之作———《中国渔业史の研究》。全书对唐宋至明代的渔业研究,“是目前所见最为完备的一部外国学者关于中国渔业史方面的研究著作,即使同国内的同类研究著作相比较,其学术价值也是十分突出的。”本书资料翔实,论证细微而具体,体现出日本学者的共性。但由于作者研究的是唐至明朝的中国渔业,并且着眼于渔业管理和渔具、渔法方面的研究,对各时期、各地区的渔业分布及其资源状况涉及较少,更缺少对渔业经济变迁历史及渔文化的整体特征分析。

有关区域渔文化、渔业专题史、渔业断代史以及渔民生活的研究论文有很多,论题涉及面较广,有渔业技术方面的论文,如有关渔具、渔法、鱼类学内容的论文;有涉及水产贸易、水产资源保护方面的,还有一些涉及渔民生活的论文等。这些论文散见于《中国农史》、《农业考古》、《古今农业》、《中国水产》、《海洋》、《科学大众》、《渔史文选》、《水产工作》、《学艺》、《博物》、《化石》、《人文杂志》、《中国淡水鱼类养殖学》、《工商半月刊》、《集美水产专科学校学报》、《浙江水产学院学报》以及《中国烹饪》等多种期刊和论文专集中。

在渔文化研究成果中,渔业专题史的研究论文相对较多,论题涉及渔具、渔法和水产资源保护等各个方面,其中尤以涉及渔业技术者居多。如中国淡水养鱼经验总结委员会编写的《中国淡水渔业的历史》一文,分“概论”、“淡水鱼类资源的利用”、“淡水养鱼”、“结语”4个部分,洋洋洒洒万余言,对我国从远古到新中国建立时期的淡水养殖业的历史作了比较清晰的勾画,是一篇优秀的经验总结性的渔业科技史论文。论及鱼类者主要为观赏鱼类如金鱼等品种的培育与鉴赏,如张仲葛的《金鱼史话》,陈伟明的《明清时期观赏鱼的养育与鉴赏》。论及渔船、渔具与渔法者最多,田恩善的《网具的起源与人工鱼礁小考》,邢湘臣的《渔船考》,李崇州的《“活舱”史话》,倪根金的《中国古代植物药鱼考略》等。2所有这些渔业专题史的研究都在不同程度上对笔者的研究有所启发和裨益。但值得提出的是,学术界进行研究的渔业专题尚太少,而且多为传统的视角,即大都只注意渔具、渔法等而较少论生产方式的历史变迁。区域渔业史的研究论文,如赵以忠《解放前舟山渔业发展初探》(上)、23《解放前舟山渔业发展初探》(下)。24作者对我国东海的舟山渔场从史前时期到新中国建立后(1950年)的发展历程作了粗略的回顾,并对舟山渔业衰落的历史原因作了全面而深入的探讨。但全文没有一条注释,史料来源不详。

渔业断代史的研究论文寥寥可数,见于《农业考古》与《中国农史》中,如《农业考古》上刊有傅兴有《汉代渔业简论》、陈伟明《唐宋时期的渔业生产》、张剑光《唐代渔业生产的发展及其商品化问题》、杨钊《先秦时期的渔捞业》、魏露苓《唐代水生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等。《中国农史》刊载闫富东的《清初广东渔政述评》25。不仅数量少,而且所讨论的内容基本上是沿海地区的海洋渔业政策。张建民的《明代湖北的鱼贡鱼课与渔业》26一文,资料较为翔实,论证颇为缜密。但由于文章之篇幅所限,作者并未详细探讨明代该地区渔业经济的地位及其变迁,也没有进一步展开讨论导致渔业变迁的自然及社会原因。

有关渔民生活、习俗和信仰的专题论文极少,施国铭、宋炳良《苏南地区渔民信仰天主教问题初探》27一文是有关近代苏南渔民精神生活领域中的渔民宗教信仰的专题论文,是迄今为止有关苏南水乡渔民宗教信仰的力作,但今天看来,材料发掘得还不够;胡子舟《解放前的太湖渔民》28,3000多字内容,有关渔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内容仅仅300多字;袁震的《太湖渔俗考察》29中将渔民的宗教信仰和祭祀活动混为一谈;此外还有马祖铭、何平《太湖渔家风情录》30等屈指可数的几篇。

综观来看,尽管百年来中国渔文化研究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但百年来基于民生问题的渔文化的研究,超越了古代文人的“点点渔火”、“世外桃源”的狭隘渔文化视角,扩大了渔文化的研究视野。这些研究对于促进中国渔业经济发展、发掘渔村民俗旅游资源、科学地利用生物资源进行水资源保护以及国家的海防安全等都有积极意义。

注 释:

①②③④沈同芳:《中国渔业历史》,上海江浙渔业公司1906年版,第1—23页。

⑤中国经济史的萌芽著作被史学界所公认的是在1904—1907年间陆续出版的三部著作,分别是:梁启超的《中国国债史》,1904年版;沈同芳的《中国渔业史》,1906年版;魏声和的《中国实业界进化史》, 1907年版。

⑥欧阳宗书:《海上人家———海洋渔业经济与渔民社会》,江西高校出版社1998年11月第1版,“前言·致读者三”。

⑦17尹玲玲:《明清长江中下游渔业经济研究》,齐鲁书社2004年7月第1版,第3页、“序”。

⑧⑨李世豪、屈若搴:《中国渔业史》,上海书店1984年8月第1版,第100—165页。

⑩《(上海市社会局)〈新鱼〉杂志月刊、新沪通讯社等》,上海市档案馆档案,全宗号Q6,目录号12,案卷号128

1张震东、杨金森编著:《中国海洋渔业简史》,海洋出版社1983年4月第1版,“前言”。

12丛子明、李挺主编:《中国渔业史》,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7月第1版,“编著说明”。

13欧阳宗书:《海上人家———海洋渔业经济与渔民社会》,江西高校出版社1998年11月第1版,“前言·致读者五”。

14江苏省太湖渔业生产管理委员会编:《太湖渔业史》,1986年(苏州)编印;福建省水产学会《福建渔业史》编委会编:《福建渔业史》,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版;吴县水产志编辑委员会编:《吴县水产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版;《洪泽湖渔业史》编写组编:《洪泽湖渔业史》(江苏渔业史丛书),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版;张立修、毕定邦主编:《浙江当代渔业史》,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版;《当代中国》丛书编辑部编:《当代中国水产业》,当代中国出版社1991年版;江苏省水产局史志办公室主编:《江苏省渔业史》,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版;余汉桂编:《广西渔业史》,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杨瑞堂编著:《福建海洋渔业简史》,海洋出版社1996年版。

15《福建渔业史研究》是福建水产学会于1984年创办的内部刊物,前后共出版了8期,内容大多是渔业科技论文,该刊物也发表了一些有关福建渔业史研究的相关文章。

16《当代中国》丛书编辑部编辑:《当代中国水产业》,当代中国出版社1991年11月第1版,“序言”。

18朱年、陈俊才:《太湖渔俗》,苏州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前言”。

19根据农史论文索引提供的信息,笔者目前未曾见到的、日本学者研究中国渔业史的著作还有:可见弘明的《费信的见闻十五世纪初的南海渔业:从渔业资料看“里槎胜览”的价值》,《史学》1960年第1期;柴三九南《清末广东三角洲的养鱼经营与农村近代化:东洋的社会与“鱼塘”》,《史观》第57、58分册;羽田又吉的《中国渔业的沿革》,《社会经济史学》1961年第26卷第4、5期。

20渡边诚先生1938年出生于日本福岛县,现为名古屋大学文学部教授。著有《绳纹时代的渔业》等书,对渔业史的研究造诣较深。《中国古代的鱼钩》一文由熊海堂翻译,于1987年在《农业考古》发表。

21(日)渡边诚:《中国古代的鱼钩》(熊海堂译),《农业考古》1987年第1期,第250页。

2中国淡水养鱼经验总结委员会:《中国淡水渔业的历史》,《中国淡水鱼类养殖学》科学出版社1972年8月第2版;张仲葛:《金鱼史话》,《农业考古》1982年第1期;田恩善:《网具的起源与人工鱼礁小考》,《农业考古》1982年第1期;李崇州:《“活舱”史话》,邢湘臣:《渔船考》,《农业考古》1994年第3期;倪根金:《中国古代植物药鱼考略》,《农业考古》1998年第3期;陈伟明:《明清时期观赏鱼的养育与鉴赏》,《农业考古》1999年第1期。

23赵以忠:《解放前舟山渔业发展初探》(上),《浙江水产学院学报》1983年2卷1期。

24赵以忠:《解放前舟山渔业发展初探》(上),《浙江水产学院学报》1983年2卷2期。

25傅兴有:《汉代渔业简论》、陈伟明:《唐宋时期的渔业生产》,《农业考古》1994年第3期;张剑光:《唐代渔业生产的发展及其商品化问题》,《农业考古》1996年第3期;闫富东:《清初广东渔政述评》,《中国农史》1998年第1期;杨钊:《先秦时期的渔捞业》、魏露苓:《唐代水生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农业考古》1999年第1期。

26张建民:《明代湖北的鱼贡鱼课与渔业》,《江汉论坛》1998年第5期。

27施国铭、宋炳良:《苏南地区渔民信仰天主教问题初探》,《宗教学研究》1987年第1期。

28胡子舟:《解放前的太湖渔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苏省无锡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无锡文史资料》第21辑(1989年3月)。

29袁震:《太湖渔俗考察》,《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吴文化研究专辑。

马祖铭、何平:《太湖渔家风情录》,《苏州史志资料选辑》第29辑(2004年刊)。

30袁震:《太湖渔俗考察》,《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吴文化研究专辑。

作者简介:李勇(1968—),男,江苏苏州人,历史学博士,苏州市职业大学管理系讲师,上海市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专职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

责任编辑:王旭东;校对:晨曦

中国传统文化魅力作文

中国传统文化魅力作文 中国从古代以来就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中国的文化历史悠久。下面是整理的中国传统文化魅力作文,希望对你有关心。 中国传统文化魅力作文一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可真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啊!有端午节,中秋节,元宵节,劳动节,清明节,腊八节,元旦节……民间工艺也是多种多样,有微雕,刺绣,剪纸,泥塑,皮影,吹糖人,砖雕,瓷刻,木偶,蜡染,脸谱……其中,我最感兴趣的就是——除夕和春节,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阴历年)是我国最盛大,最喧闹的一个传统节日。在春节的前一天是除夕夜,传奇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狠异常。“年”常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人害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损害。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乡亲们一片匆忙恐慌景色,只有村东头一位夫人婆给了老人一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那老人笑到:“婆婆若让我在家带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夫人婆仍然劝讲,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天慢慢地黑了,“年”来到了村里,可大伙儿只听得“年”的一声喊叫,原来是因为那个乞丐身穿红色披袍,还把夫人婆的家装扮的烛火通明,还放着烟火和爆竹。因此“年”不敢靠近,只好逃走了。没过多久,这件事就广为流传了,大伙儿都效仿那个乞丐的做法,每到初夜那一天家家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果然,“年”再也没有出现过。更因此,到了春节家家户户也会张灯结彩,因此,过年才有了贴窗花,放爆竹的习俗。春节更有拜年的习俗,相互咨询候。还有吃年夜饭的传统美德。——一家人都在一起开快乐心的吃一顿晚餐……还有许多习俗。中国的习俗和传统我们都不应该不记得。鲁迅讲过:“惟有民魂是宝贵的,惟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确实有进步。”觉醒吧!我希望我们用全部的聪慧才智和生命热血来传承我们的优秀民族文化,来构建我们的祖国辉煌。请“弘扬中华美德,构建和谐社会”吧!中国传统文化魅力作文二我们明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辅相成,各自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与价值,一个都不可少。传统文化有其独特的优美。当砚台上的墨被研开,墨香顺着空气优雅地钻入鼻腔,我不得不被其儒雅的气息所沉醉;当沾上墨水的毛笔在纸上笔走龙蛇时,一个个汉字从笔下跳跃而出,显现在纸上,我不得不被优雅的字体所震撼;当捏糖人用那双灵巧的双手将一块块麦芽糖捏成一个个活灵活现的小动物时,我不得不被捏糖的趣味所吸引;当雕刻大师手执一把雕刻刀在石头上东刻西磨,一个逼确实物体慢慢出现在眼前,我不得不被其精湛的手艺所折服……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在纸上终究是诉讲不完的,它就像一杯老舅芳香四溢,回味无穷。非常明显,传统文化之美令人向往,但现代科技也有其不可或缺的价值。君不见在极具现代科技的机床上一瓶瓶墨水岁流水线上应运而生,其生产速度令人瞠目结舌;君不见手机、网络为我们传达信息提供方便的服务,其奇特的技术令人好奇不已;君不见原来只能通过手工制造的食品现现在都能够在机器上实现量产,解放了劳作的双手;君不见3D打印技术在几分钟内就能够打造了一个精巧又有用的物件……现在发达的科技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传统文化有传统文化的优点,现代科技有现代科技的优点。那两者相比较孰优孰劣呢?在我看来,两者都有其不可或缺的优势,两者相互交融才能最大化地发挥各自的优点,为我们人类文明增光添彩。墨水只靠手工研制,其生产速率就会怠慢下来,若只依靠机器生产,就体现不出墨香独特的气息。因此两者都需要保留下来,既保留传统工艺,又要依靠现代科技升华现代科技。就拿书写来讲,有些同学书写的字迹专门潦草,缘故非常可能是因为手机用久了;平常发消息只在手机上发,忽略了书写的重要性。出现这种情况,就得提醒这些同学多注意书写了。这绝不是在否认现代科技,只是在提醒我们要在学好传统文化的前提下才能够向现代科技看齐。当我们书写的字迹清楚,再在业余时刻用手机打发一下时刻,这未尝不可。而且如此也方便我们的生活,一个短信或一通电话就能够与千里之外的朋友、家人联系上,如此的便利不是非常有用吗。传统文化就像一只小船,而现代科技就像一双木桨。只拥有一只小船,没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大全

1、桑梓:家乡 2、桃李:学生 3、社稷、轩辕:国家 4、南冠:囚犯 5、同窗:同学 6、烽烟:战争 7、巾帼:妇女 8、丝竹:音乐 9、须眉:男子 10、婵娟、嫦娥:月亮 11、手足:兄弟 12、汗青:史册 13、伉俪:夫妻 14、白丁、布衣:百姓 15、伛偻,黄发:老人 16、桑麻:农事 17、提携,垂髫:小孩 18、三尺:法律 19、膝下:父母

20、华盖:运气 21、函、简、笺、鸿雁、札:书信 22、庙堂:朝廷 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 5、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及其对当代中国政治的影响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及其对当代中国政治的影响 摘要:伴随着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逐步展开和深入,当代的中国的政治文化也在不懈努力着。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研究并认清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对于我们构建先进的当代中国政治文化,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政治文化对政治行为支配政治行为。我们应该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客观地评价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构建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文化。 关键词:传统政治文化道德伦常儒家政治文化 政治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政治现象历史现象和文化现象。政治文化是一种主观意识领域,政治文化必然与社会对政治活动的态度、信仰、情感和价值有关,具体讲,则包括社会政治意识、民族气质、民族政治心理、政治思想、政治概念、政治设想、政治道德等各个方面。传统政治文化是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沉淀下来的文化精髓。 一、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主要特征 中国几千年封建专制制度在历史上延续不断的传承,离不开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牢固支撑。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有这批判的一面,但同样也有应该坚持与传承学习的一面。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主要特征: (一)、重民的民本思想 1、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一大特点。在先秦时期周武王伐纣时提出‘敬天保民’的口号。管仲提出富以养民是治国为政者的首要任务。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王提出‘无民孰战,无民孰农’的口号。从孟子提出的民贵君轻到唐朝魏征的载舟覆舟及唐太宗有感于君主的地位依赖于国家的存亡,国家的盛衰系与民众的苦乐。纵观中国历史上的这些思想都体现了:‘人心向背’是统治者政权存亡的基础。统治阶级夺取政权后要想取得长久的政治稳定,一定要考虑到百姓的利益,让人民休养生息。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历史上重民的君主,其统治的时间内都是政治稳定,社会繁荣的。 2、重民不是民主。古代所倡导的重民与当代所说的民主是有所区别的,重民只是强调君主重视百姓的疾苦,只需要人民俯首帖耳。而民主是人民当家做主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传统民本思想中的民只是统治者维护统治的工具,与现代民主思想相差甚远。 (二)、儒家思想——中国传统主流政治思想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主体和重要的组成部分,儒家思想深深地影响到中国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儒家政治文化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大一统的政治目标、大同与小康的理想追求、积极人世的行为哲学、尊君抑民的等级观念、重民抑君的道德要求和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并注重个人与他人、群体、自然的有机和谐。儒家思想提倡“天人合一”、“中庸”、“和而不同”,这些思想对中国传统政治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在儒家思想中也存在糟粕,对此我们应该以批判的眼光对待。总之,儒家思想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共产党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宝贵财富和历史依据。 (三)、伦常的政治文化 中国从古代就有‘礼仪之邦’‘道德之邦’之说,中国源远流长的伦理道德的发展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传统伦理道德里以儒家的道德精神为主。这种道德精神里的核心思想就是“三纲五常”。三纲即:君为臣纲,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摘抄)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博士生导师纪宝成 (摘自纪宝成校长4月2日在南京财经大学的演讲) 文化的特点是说高深就非常高深。说具体,传统节日就是一种文化现象。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然而,新文化运动、西方学科制度的引进等,却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受到了不应有的鄙视。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成立“国学院”,倡导国学教育,目的就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国人对传统文化的无知和破坏 当青年学生托福成绩达到令人惊异程度之时,却连中国的语言也难以理解,更不用说古文,很多学生连简单的古文也看不懂,一些博士论文在语言运用上十分不熟练,标点符号不会点,错别字连篇。不少人谈到外国的事情时了解很多,但在谈到屈原、司马迁时知道的就很少,再了解司马迁和屈原讲过什么、写过什么时知道的人就更少。 文化大革命后,在政治上、思想上都进行了拨乱反正,但是在传统文化上却始终都没有矫正到位。这种现象需要各方人士深刻反省。从19世纪中叶开始,中国受到列强的欺凌,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战败后割地赔款,中国人民的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此时中国人民开始向西方学习,即“西学东渐”,开始了学习欧美的新文化运动,中国人民从蒙昧中走了出来,科学民主在中国大地上开始生根发芽。然而新文化运动却对中国的传统文化采取了非常激烈的全盘否定态度,而且以后一代一代人把中国的落后都归咎于传统文化的落后。以至于年轻一代对自己的文化丝毫没有自豪感。这种状况令我们感到惊讶,外国人更为惊讶。 1913年,英国人庄士敦说:“当我们欧洲人开始惊异地发现中国的社会和政治思想、中国的道德伦理、中国的艺术和文学都有崇高价值的时候,中国人自己却开始学着把他们文化中这些伟大的产物加以不耐烦的鄙视,这是一个令人大惑不解的现象。” “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华文化全盘否定的清华大学国学院四大领导之一的陈寅恪先生早就预言: 激情方式,将对日后的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埋下深层的隐患”。不幸而言中,它的确埋下了深层的隐患。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王力)》重点知识整理

第一章天文 1、五星:太白(金星)、岁星(木星)、辰星(水星)、荧惑(火星)、镇星(土星) 2、古人认为各种自然现象都有它的主持者,人们将它们人格化,并赋予一定的名字,例如:风师飞廉、雨师屏翳、云师丰隆、日御羲和、月御望舒 3、七政(七曜):日、月、金、木、水、火、土 4、五纬:金、木、水、火、土 ①金星:古曰明星,又名太白,因其光色银白。金星黎明见于东方叫启明,黄昏见于西方叫长庚 ②木星:古曰岁星,迳称为岁。古人认为岁星十二年绕天一周 ③水星:一名辰星,并不是指行星中的水星,而是指恒星中的定星(营室) ④火星:古名荧惑,指恒星中的大火(心宿) ⑤土星:古名镇星或填星 5、二十八星宿:古人先后选择了黄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个星宿作为“坐标”,分别是: 东方苍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 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 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 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 6、四象:东方苍龙、北方玄武(龟蛇)、西方白虎、南方朱雀 7、有关天象的词: “月离于毕”:月亮附丽于毕宿 “荧惑守心”:火星居于心宿 “太白食昴”:金星遮蔽住昴宿 8、参商:指参宿和心宿,后世把兄弟不和睦比喻为参辰或参商。又因参宿居于西方,心宿居于东方,出没两不相见,所以后世把亲朋久别不能重逢也比喻为参商 9、三垣: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 古人在黄河流域常见的北天上空,以北极星为标准,集合周围其他各星,合为一区,名曰紫微垣。在紫微垣外,在星张翼轸以北的星区是太微垣;在房心尾箕斗以北的星区是天市垣 10、北斗: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瑶光。前四组成斗身,古曰魁;后三组成斗柄,古曰杓。北斗七星属于大熊座 北斗定季节: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及其对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影响

编辑。 摘要:伴随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展开和深入,当代中国的政治文化也在不懈的努力着,开始了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发生着显著的变化,认真研究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特点及其对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影响,对于我们构建先进的、和谐的中国政治文化,推进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特点;影响;途径在中国,从夏商周及其后长达两千年的封建社会,经历朝历代的传承沿袭,形成了以儒家思想学说为核心的封建主体政治文化.这种传统的政治文化,又称之为儒家政治文化.时至今日,虽然中国有了巨大的发展,也不断地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封闭走向开放,但是传统政治文化仍深深地影响着现代政治文化的发展.认真研究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特点及其对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影响,对于我们构建先进的、和谐的中国政治文化,推进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无疑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传统政治文化的特点首先,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有一条宗法制的永恒脐带。马克思·韦伯在对中国和埃及这两个君主专制政治共同体的比较中,就指出过宗法制度力量在中国古代社会所具有的强大影响力。他说:“在埃及,至高无上的是对死的崇拜,而不是对祖先崇拜”,在中国古代政治文明中也不例外。无论是从中国奴隶制的氏族国家,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直至清王朝的灭亡,可以说中间经历了政治发展与血缘宗亲的一系列相互作用的重大变化,虽然其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政治文化,但是宗法制这条永恒的脐带却始终缠绕着人们对现代政治文明的追求。其次,君主王权至上,无视法制,宪政空白。“君权神授”,“顺天应人”“君主崇拜”等等意识观念,在整个封建时代始终居于统治地位并得到广泛的渲染,权力崇拜意识和权力本位的价值观被深深烙印在上层人士及所谓的“草民”阶层的心中。这种君主集权式的专制导致对皇权的崇拜,对权威的认同,使得君主的权力无限地扩大,以王权为中心的社会框架在漫长的封建统治中形成了国民对权力的崇拜和依附顺从。不仅如此,而且由于自古以来中国人固有的一种伦理至上观念的浸染,也使他们产生一种政治上的强烈依附感。随着从周公制礼到孔孟的儒家学说的承继与发展,“礼”,“义”等观念也日益深入民心,成为君主维护自身统治,禁锢人们思想,鱼肉广大民众的强大武器。在君权至上和孔孟儒学相互结合、共同作用下,法制被抛之一旁,至于宪政,更是无从所谈。第三,儒家政治文化的屹立。历代王朝的更替或是衰败,或是同化吸收,或成一枝独秀,其中各种学派争鸣,各显神通,终究未能屹立不倒,惟独儒家学说站居主导位置,成为我国传统的主体政治文化,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儒学是在宗法制基础上为适应封建专制统治所创立和完善的。儒家学说的基本框架来自于孔子,“礼”“仁”“天”则是其基础体系。它是从价值观,哲学观等各个领域引申并放大成的服务于封建统治的政治意识形态。儒学所强调的伦理道德,纲常秩序,以及所谓崇尚治,尚有为等一系列观念,为其封建统治提供了思想政治上的支持。儒学的产生的和发展,符合当时中国的基本国情。它不仅奠定和稳固了封建统治者的统治地位,也使自身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二、传统政治文化对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发展的影响传统政治文化具有持久性,它并不随旧制度的湮灭而随之消失。我国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统治而形成的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内容的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不仅长期存在,而且仍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对中国当代政治生活和政治文化产生着重要影响。首先,传统政治文化对当代政治文化的发展具有排斥性。在当代中国,尽管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借助国家机器的力量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实际贯彻,但是人们依然无法完全摆脱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和控制。在以儒家学说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对两千多年中国封建政治影响最大的主要是“大一统”的政治观,君权神授的权力观以及对“仁﹑义﹑礼﹑智﹑信”的认识,加上中国人特有的小农意识,使得社会主义政治体系中还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某些传统政治文化的痕迹,而且大量残存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念也在政治系统之外以各种方式影响着政治发展的进程。在今天可以看到,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社会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与此相适应,人们的政治意识虽然在根本上统一于社会主义与爱国主义的旗

中华文化的魅力

中华文化的魅力 苏轼曾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三国演义》中又有一句话:“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详端历史的长河,我们可以轻易地发现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光芒:顽强奋斗、隐忍、和谐…… 中华文化的魅力体现在“攻”与“守”的结合上。有“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和“大丈夫能屈能伸”的中华文化,灌铸出蔺相如的灵魂。在秦庭智商,他敢庭叱秦王,他敢玉石俱焚,他完璧归赵;在渑池之会上,他在谈笑间威胁秦王,护赵王于身旁,挽回了赵国的尊严,这是充满攻势的、凌厉的蔺相如。在面对廉颇的恶言相向时,他选择的是沉默,是退让,不与之争是因为不欲争,这是带着防卫、谦逊内敛的蔺相如。攻与守,两个极端,却因中华文化之力在蔺相如身上大放异彩。 中华文化的魅力体现在“德”与“智”的交汇中。唐太宗李世民重视:“德治”,注重民生,以德治国。他礼贤下士,用人不问出处,只要有德有才,都会予以重用,于是有了长传于世的“贞观之治”。他充满智慧,明白“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的道理,他重用魏征,虽然魏征的直谏常常令他龙颜大怒,但他都没有真正治过魏征的罪,还是一如既往地信任、重用魏征。李世民用“德”与“智”开创了“贞观之治”,而中华文化的“德”与“智”亦借李世民之手举世长传。 中华文化的魅力体现在“固”与“变”的灵动力。在“江山不移”的中华文化融汇了另一种人生态度“随遇而安”之后,又铸就了怎样一颗坚定的心呢?面对亡国的危机,勾践选择了自己携宫廷中人到吴国为奴,以换来越过不被吞并。他可以住在金碧辉煌的供电之后接受众人的朝拜,却也可以为了国家而做一名马夫,住在马厮之中;他心态平和,位高权重之时不自高自大,受人凌辱之时亦不气馁,他只是暗暗积累力量,卧薪藏胆。在吴国的为奴生涯没有磨灭掉他的意志,反而给了他力量,最终“三千越甲可吞吴”。“固”与“守”,是勾践的坚韧,是勾践的退让,同时,也是中华文化所蕴含的光彩。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既有固守的豪气与美德,又有变通的灵气与智慧;既有积极进取、勇敢执着的攻势,又有恬退隐忍、蓄势待发的守护……你,准备好领略她的魅力了吗?

中国政治文化

中国政治文化的封闭性 中华民族文化是一种从农业社会土壤中生长出来的伦理型文化。中国社会确立的是农业经济模式, 这种农业经济使人们以定居为习惯, 固定的经济生活塑造了固定的社会生活, 使文化具有鲜明的个性。中国是一个经历了专制统治的国家, 自给自足的地方农业经济的生产方式, 使人们形成简单重复的封闭心态。封闭性是中国政治文化的重要特性之一。 二、中国政治文化的稳定性在中国封建社会文化史上占据主导地位的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 儒家思想的核心“仁”、“礼”等思想在民族文化中始终是一线贯穿的主宰, 成为封建统治阶级维其统治和等级制度的伦理规范, 也浸人到民族的性格和心理之中, 其稳定存在至今仍时刻发作用 三、中国政治文化的可变性任何一种文化形态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环境发生了变化, 文化这样一种社会借以适应其环境的系统终究要变 四、中国政治文化的世界性。任何一种文化没有他种文化的冲击、碰撞、交汇和伴随而来的平等融合与再生, 都是不可能实现由一种质向另一种质的飞跃。政治文化作为在特定历 史条件下通过政治社会化形成的政治意识、政治价值和政治心理的总和, 不可能不受世界历史与现实的影响。 一、集团主义观念的形成日本的集团主义观念的形成过程是复杂的,它包括政治历史思想观念以及人文地理等多方面的要素。 二、集团主义精神的实质可以说集团主义是在个体对集体的绝对服从、个性做出牺牲的条件下才得以实现的,集团主义精神代表了日本人对待集团的价值取向。:政治文化的多元性,结合东西方文明,既有吸收性又有对传统的保守性。 2. 强调神人一致,肯定现实的神道教3道德感薄弱,依靠外部强制力的“耻感文化”4内部追求与集体一致,强调“和”的集团主义。日本政治文化的多元性特点,在外交上表现为日本外交政策的两面性和暧昧性2. 对外寻求在国际体系中“各得其所,各安其分”的等级观,极力向外扩张,寻求扩大自身的国际影响力 3. 神道教主要体现在对外交决策制定人员及外交政策的牵制作用 4.“耻感文化”使日本外交具有敏感性,很大程度上是对外部世界行为的被动反应,同时也使日本外交很少考虑道德问题,具有很重的功利主义色彩纵观日本外交史,可以发现日本这个国家的外交战略缺乏一贯脉络。 5.“集团主义”在日本外交中表现为在国际交 往方面十分谨慎和“与强者为伍”的思想,追求与强国的结盟 美国是典型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国家,民主的价值观和原则在美国的政治制度和政治实践中主要体现为三权分立、代议制、政党政治、利益集团政治、新闻自由和公民权利等。美国政府机构包括立法、行政、司法三个系统,每个系统起着各自的作用,同时又相互制约,它们是直接的政策制定者。另外美国又是一个权力多元化的社会,各种社会力量如政党、利益集团、媒体同样参与政策制定,二 从表面上看,在民主制度下任何一项政策要获得多数同意是很困难的,决策效率不可能很高。 二、我国公务员考录制度的改进和完善第一、应该加强相关立法, 要有法律上的监督 保障措施。在国家公务员管理法规中,应保证考录机构独立行使考录权,特别要规定行政部门不能干预考录工作; 建立强有力的并相对独立的监督机构,这一机构不应隶属于公务员考录和主管部门,应该是依照有关法律设立的与之平行的管理部门;加大民间、社会和媒体的监督力度, 对考录工作的全过程尤其是面试和考核过程进行监督,监督者有权责成有关部门对拘私舞弊者或其他考试不公责任人施以相应的行政或法律制裁。 第二, 要加强考试命题的科学性。一是要有科学的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命题。 三是要增加关于心理素质的测试,因为心理素质是人的基本素质。通过心理测验能做到“人适其事, 事得其人”

中国传统文化作业

张倩20126298 环境工程一班 (一) 中国传统文化的类型 (1)中国传统文化的类型的诸种意见 中国人很早便对文化类型有所认识。中国古人通过将中原地区华的农耕文化与周边四夷的游牧文化或渔猎文化加以比较,建立起自己的文化类型观;两汉以后,又将本土以入世精神为特征的儒家文化与来自南亚以出世精神为特征的佛教文化加以比较,进一步突出本土文化重伦常礼教的类型特征。近代以来,人们更是从文化比较学的角度界定文化类型。如严复,李大钊等人就把中国文化归结为“农业—宗法型”;梁漱溟则将中国、印度、西方分别为文化三类型。随着文化学研究的深入,目前关于文化分类的讨论,主要表现在一下几种意见:第一种意见是按地理环境区分文化类型,认为任何民族的文化,其产生、演变、丰富、发展都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在独特的经济和社会土壤里完成的,中国因地域广阔、复杂,自古就形成了几种不同的文化类型,即河谷型、草原型、山岳型和海洋型。河谷型文化的特点是内聚力和容纳性强;草原型的文化特点是流动性和外向性明显;山岳型文化的特点是封闭性和排他性突出;海洋型文化特点是开放性和冒险性较强。 第二种意见是按照观念文化和一定生产方式的内在联系进行分类,将文化分为农业文化、工商文化和游牧文化。认为中国文化孕育诞生在农业宗法社会的母体之中。大约在氏族社会后期,中国就进入了以种植经济为基本方式的农业社会,其后,农业经济一直是中国经济的主干。长期的农耕生活对中华民族社会心理、思维方式的形成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人们安土重迁,追求生活的稳定与安宁,缺乏冒险精神。中国封建统治者视农业为立国之本,认为商业和手工业是“困辱游业”,甚至认为“务末”则丧国。 第三种意见则是审视中国文化形成发展的路程,认为儒、道、墨、法、佛等诸家思想学说,构成了中国文化的主体内容和核心。在形成期,是儒、墨、道、法并行格局,而发展期则是儒、法、道、佛并行,其中儒家思想始终居于主导地位,起着居中制衡作用。由于这样的基本格局,形成了中国文化的基本形态,各家思想相通互补,互为关联的诸多因素,规定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构成中华民族共同的理想人格和社会心理、价值观念,形成传统社会共同的思维定式,使中国文化定位论理政治类型,中国古代论理道德、政治、法律,特别是论理道德纲常的概括和总结,具有把论理纲常提高到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历史观和人生观的高度加以论证的特点。 第四种意见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封建制文化。因为在他们看来,观念文化与经济制度有着最密切的联系,与不同时期垄断生产资料从而垄断精神生产的阶级有着最密切的关系,因此,按社会形态、阶级属性分类是最基本的方法。而且,为使这种分类不仅表现出文化的时代性,同时表现出文化的民族性,还可以在分类的标准上加些内容。如中国奴隶社会的经济政治制度有家国一体的宗法特征,可成为宗法奴隶制文化。 上述分类是依据中国传统文化各种特点及这些特点的内在联系划分的。由于这些特点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这种划分只是相对的,但他们分别刻画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不同特点,都有一定的理由。 (2)趋善求治的伦理政治型文化 我们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趋善求治的伦理政治型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上最成熟的伦理文化之一。两千多年前便形成了较完备的理论形态和实用化、世俗化的基本价值取向,具有积极的入世功能。它之所以能够绵延不断,作用至今,实在得益于伦理――政治这一文化类型的粘合作用。

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迄今世界上最久远、最稳定、最辉煌、最丰富、最发达的文化之一,有着不可抵挡的神奇魅力。 从定义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但是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范畴来说,我们不能不感叹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因为它涵盖了中华民族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的衣食住行无一不体现出传统文化对我们的影响。 一、我所理解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在我看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神应该是我们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也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 我想,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核心取一个“和”字即足矣。 中国人身上的品质,中国人的价值观世界观都可以用这个“和”字来阐释。 这个“和”的精神中也有着浓重的哲学意味,自古以来诸子百家的理论都注重一个“和”,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是其根本都是“和”为最根本的目的。 中国传统文化中用阴阳五行、太极八卦来解释着世间万物的变化。 这是最朴素的世界观同时也是最朴素的人生观。 中国人思想中最为讲究的就是平衡,这种平衡是由内及外的,包括着自己内心的平衡、内心与身体的平衡乃至自己与世间万事万物的平衡。 虽然阴阳五行并无科学依据,但是确实很有道理。 阴阳五行相生相克此消彼长,它们之间能够保持“和”也就是一种相对的平衡状态时,世间万物也就能欣欣向荣,而当阴阳不和之时则万事不顺。 阴阳两个概念涉及了很多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中医、武术等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无不透露出阴阳的思想,中国人的传统世界观中也同样如此。 阴阳调和则是传统文化所追求的至高境界。 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追求的为人处世的最高境界是“中庸”,如同中国古代铜钱一般,外圆内方。 “中庸”最早见于《论语》。 孔子说: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论语?雍也》)中庸之道在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作一种人生和道德的至高境界和追求目标。 何谓“中庸”?据宋儒说,不偏不倚谓之中,恒常不易为之庸。 儒家文化的这种中庸之道塑造了中国人的中庸之德,使中国人形成了中庸的思维与行为方式,处事作风和人格境界。 我理解的中庸之道则是一种平和的态度,不挣扎亦不平庸,从容而淡定。 为人处世不偏激,同时有自己的原则、有所坚持。 这正是一种内心与外界的平衡,正所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也就是内心与外界的“和”。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生目标: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也体现出了“和”的思想,修身是自身内部的“和”,是一种对于“和”也就是内心平衡与个人能力平衡的不懈追求。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三)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三) (五)天文历法 【星宿】宿(xiù),古代把星座称作星宿。 【二十八宿】又叫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是古人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二十八宿的名称,自西向东排列为:东方苍龙七宿;北方玄武七宿;西方白虎七宿;南方朱雀七宿。 【四象】见“二十八宿”条。古人把东、北、西、南四方每一方的七宿想象为四种动物形象,叫作四象。 【参商】参宿在西,商宿,在东,二者在星空中此出彼没,彼出此没,因此常用来喻人分离不得相见。 【流火】流,下行;火,指大火星。流火是说大火星的位置已由中天逐渐西降,表明暑气已退。 【北斗】又称“北斗七星“北斗”。根据北斗星便能找到北极星,故又称“指极星”。 【彗星袭月】彗星俗称扫帚星,彗星袭月即彗星的光芒扫过月亮,按迷信的说法是重大灾难的征兆。 【白虹贯日】“虹”实际上是“晕”,古人却把这种自然现象视作人间将要发生异常事情的预兆。 月亮的别称月亮是古诗文提到的自然物中最突出的被描写的对象。它的别称可分为: (1)因初月如钩,故称银钩、玉钩。 (2)因弦月如弓,故称玉弓、弓月。 (3)因满月如轮如盘如镜,故称金轮、玉轮、银盘、玉盘、金镜、玉镜。 (4)因传说月中有兔和蟾蜍,故称银兔、玉兔、金蟾、银蟾、蟾宫。 (5)因传说月中有桂树,故称桂月、桂轮、桂宫、桂魄。 (6)因传说月中有广寒、清虚两座宫殿,故称广寒、清虚。 (7)因传说月亮驾车之神名望舒,故称月亮为望舒。 (8)因传说嫦娥住在月中,故称月亮为嫦娥。 (9)因人们常把美女比作月亮,故称月亮为婵娟。 【银河】又名银汉、天河、天汉、星汉、云汉,是横跨星空的一条乳白色亮带,由一千亿颗以上的恒星组成。 【云气】古代迷信说法,龙起生云,虎啸生风,即所谓“云龙风虎”。又说真龙天子所产生的地方,天空有异样云气,占卜测望的人能够看出。 【农历】我国长期采用的一种传统历法。因这种历法安排了二十四节气以指导农业生产活动,故称农历,又叫中历、夏历,俗称阴历(实际上农历为阴阳合历)。 【初阳】约在农历十一月,冬至以后、立春以前的一段时间。此时阳气初动,故称“初阳”。【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农历以正月、二、三月为春季,分别称作孟春、仲春、季春;以四月、五月、六月为夏季,分别称作孟夏、仲夏、季夏;秋季、冬季以此类推。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根据太阳一年内的位置变化以及所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把一年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的天数分成二十四段,分列在十二个月中,以反映四季、气温、物候等情况,这就是二十四节气。每月分为两段,月首叫“节气”,月中叫“中气”。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和顺序为: 正月立春、雨水二月惊蛰、春分三月清明、谷雨四月立夏、小满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现实意义

中 国 传 统 政 治 文 化 的 现 实 意 义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管理学系工商管理

目录 内容摘要------------------------------------------------------3 关键词------------------------------------------------------3 正文------------------------------------------------------3 一、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基础-------------------3 二、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特征-------------------8 三、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现实意义-------------12 结论----------------------------------------------------13 参考文献----------------------------------------------------14

摘要:本文具体分析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外在性特征和内在性特征,辩证地阐述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对于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两极性影响,历史地回顾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现代化的过程及其经历的艰辛.指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化,只有实现了历史性和现实性、特殊性和普遍性、民族性和世界性的有机统一,实现了社会现代化经济变革和人的现代化的内在结合,才能走上健康、全面发展的坦途。 关键字:中观政治文化中观传统政治民族主义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保守主义民本主义现代政治文化传统政治文化个人与国家。 一、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基础 人类总是按照不同的地域,组成一定的社会结构创造其文化的。一定的社会结构对一个民族文化的形成、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决定着它的特征。关于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除了具有封建社会的一般特征外,更具有自己的特点。只有揭示其具体的特点,才能认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赖以存在的基础,才能认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特点。那么,中国封建社会有哪些独特的特征呢?我们认为,基本上有以下几点。 1.在国家最高所有权支配下的小农经济 中国封建社会是由在没有外族入侵的情况下,由奴隶社会逐步发展变化而来的。中国奴隶社会实行的是土地国有制度,国家的全部土地都属于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有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之称。春秋以后,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及基本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及基本特征 摘要:悠远浩博的中国文化,从孕育发生到恢宏壮大,有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这一历程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日臻丰富的历程,也是“人不断解放自身",走向文明演进高峰的历程。而除此之外,各个历程的中国传统文化又有其各自的特征,各自有自己的精髓之处,也是这精髓之特征,书写了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历史。 关键词:传统文化发展历程基本特征儒家学说 所谓传统文化,广义上看应包括中国有史以来的所有文化,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狭义上主要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的中国儒释道文化,特别是宋明以降的程朱理学。中国传统文化实际上从汉武帝始分为前后两个不同的阶段,前期诸子并存、百家争鸣,后期一儒统天下,虽然也有释道参杂其中,个别时候甚至盖过儒术,但总体上是儒家独步天下,无有能与争雄。纵观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大体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上古文化: 在古文化产生的过程中,最早出现的是工具。猿人最初使用的工具是天然和简单加工的石块,考古学上将这一时期称为旧石器时代。从元谋人直到距今约7000年前的四川资阳人均处于这一时代。其中火的使用是旧石器时代先民的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化创造。从距今7000年开始,中华先民进入了新石器时代,磨制的较为精致的石器取代了打制的粗糙的石器。农业、畜牧业取代采集狩猎,成为首要的生产部门。以“泥条盘筑”为主要制作方法的陶器也广泛出现。 与物质文化长足进展的同时,中国先民的观念文化亦日益丰富、深化。原始宗教与原始艺术便是其主要存在形态。中华先民原始宗教崇拜的对象非常广泛,大致可分为自然崇拜、生殖——祖先崇拜和图腾崇拜三大类。另外表现在关系方面,人在世界中所处的关系有两种,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二是社会内人与人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上古时代主要有男女通婚关系,以及由此关系制约的氏族关系。其组织形式则包括原始群、家族、氏族、部落、部落联盟等等。 二、殷商西周文化: 商人发祥于山东半岛渤海湾。在初始阶段,商人主要从事游耕农业。与此相适应,商人的都城一再迁徒,史称“不常厥邑”。在长期定都的条件下,商人的文明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兼具“象形”、“会意”、“形声”等制字规则的甲骨文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文字进入了成熟阶段。文字的发明和使用,使迁殷以后的商人率先“有册有典”。以殷为中心展开活动的商人,脱离原始社会未久,在以神秘性与笼统性为特征的原始思维的支配下,商人尊神重巫,体现出强烈的神本文化的特色。关于殷商时期的神本文化,古代典籍屡有记述。《礼记·表记》便称:“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 周人确立的兼备政治权力统治和血亲道德制约双重功能的宗法制,其影响深入中国社会机体。虽然汉以后的宗法制度不再直接表现为国家政治制度,但其强调伦常秩序、注重血缘身份的基本原则与基本精神却依然维系下来,并深切渗透于民族意识、民族性格、民族习惯之中。如果说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宗法文化特征的话,那么,这种文化特征正是肇始于西周。

我国历史文化常识大全

中国历史文化常识大全 【十大名河】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黑龙江、淮河、汉江、湘江、鸭绿江、嘉 陵江 【十大名酒】茅台、五粮液、洋河大曲、泸州老窖、汾酒、郎酒、古井贡酒、西凤酒、董酒、剑南春 【十大火炉】吐鲁番、重庆、长沙、武汉、南京、福州、成都、合肥、广州、南昌 【五大瑞兽】龙、凤凰、龟、貔貅、麒麟 【十大避暑胜地】贵阳、昆明、承德、哈尔滨、长春、伊春、丽江、吉林、呼伦贝尔、大连 【十大名花】兰花、梅花、牡丹、菊花、月季、杜鹃、荷花、茶花、桂花、水仙 【四大文明古国】古巴比伦、古埃及、古代中国、古印度 【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五贡】恩贡、拔贡、岁贡、副贡、优贡 WORD格式整理

【六家】阴阳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道德家 【六部】礼部、户部、吏部、兵部、刑部、工部 【六历】《黄帝历》《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鲁历》【六法】规、矩、权、衡、准、绳 【四礼】冠、婚、丧、祭 【五行】金、木、水、火、土 【十大宗教名山】 1、湖北武当山 2、四川峨眉山 3、山西五台山 4、浙江普陀山 5、浙江天台山 6、江西龙虎山 7、安微九华山 8、甘肃崆峒山 WORD格式整理

9、江西三清山 10、山西绵山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六义】风、赋、比、兴、雅、颂 【十恶】谋反、谋大逆、谋叛、谋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 【最有影响力的十大诗歌】 1、李白《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WORD格式整理

以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角度分析中国历史阶段特征

从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角度分析中国历史阶段特征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实验中学夏克传邮码:528100 一、中国古代史阶段特征 (一)先秦时期:华夏族的形成和华夏文明的全面奠基 1、政治:(1)经历了三种社会形态;(2)从原始公有制到阶级和国家的产生;(3)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确立;(4)从分封制到县制、郡县制的产生,逐渐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经济:(1)农业在经济领域中的主导地位开始确立,家庭手工业与农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逐渐形成;(2)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在农业、手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商业兴盛起来,集政治、经济、商业和文化功能于一身的封建城市兴起;(3)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的重农抑商政策和观念开始形成。 3、思想文化:(1)现代汉字的前身甲骨文出现,为中华文明的传承奠定了基础;(2)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儒、道、法等主要思想流派均已出现;(3)具有中华民族特点和底蕴的文学艺术(如《诗经》、《离骚》)和传统科技(如天文历法和中医学)起步奠基。 (二)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初步发展 1、政治:(1)统一局面的形成(秦灭六国)和巩固(汉武帝大一统);(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秦)和巩固(汉);(3)拓展疆域,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直接管辖(如秦在越族地区设三郡、汉设西域都护)。 2、经济上:(1)社会生产力有较大提高,封建经济逐渐发展;统一度量衡、货币,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经济的交流;(2)重农抑商政策被作为封建王朝的基本国策,休养生息政策被作为封建王朝恢复和发展经济,稳定统治的重要措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3)形成了严密的户籍制度,确立了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 3、思想文化:(1)实行文化专制,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以适应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和巩固统一的要求;(2)封建教育模式逐渐形成,创立了太学和形成了地方教育系统。(3)科技文化取得了许多领先世界的成就。 (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封建国家的长期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 1、政治:(1)封建国家长期分裂,但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如西晋的短期统一,黄河流域的多次局部统一,南方经济开始赶上北方、民族融合);(2)政权更替频繁;(3)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定;(4)士族制度盛行,成为割据分裂的政治基础。 2、经济:(1)北方的经济几经破坏,几经恢复,延缓了发展的速度;(2)江南经济开发,开始赶上北方,南北经济发展水平趋于平衡;(3)士族庄园经济、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 3、思想文化:(1)天文、地理、数学等科技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2)佛教盛行,佛教文化发展;(3)文学艺术成就突出。 (四)隋唐时期: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发展 1、政治:(1)国家统一,国力强盛,疆域辽阔,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的时间相对较长;(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3)进一步完善了选官制度,扩大了统治基础。 2、经济:(1)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全面繁荣;(2)出现了一些各具特色的工商业城市;(3)赋税制度出现大变革,两税法开始改变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 3、思想文化(1)唐文化博大精深,全面辉煌,兼收并蓄,科技成就世界领先;(2)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的八大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的八大特征 自从中国迈进文明社会的门坎,中国传统文化存在了上下五千年,传播到纵横数万里。一个个王朝的毁灭,一次次残酷的战争,多少次外族的入侵,乃至无数次山崩地震、水旱、瘟疫等,都未能阻止它前进的步伐,这与它所具备的不同于其他文化的特点有着直接关系。梁漱溟先生写过一本《中国文化要义》,概括了中国文化的14大特征;台湾学者韦政通则说,中国文化有十大特征。其实这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术界对这一问题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看法。我将它概括为八大特征,提出来仅供大家参考。 在近六千年的人类历史上,出现过26种文化形态,其中包括四大文明古国的文化体系,即中国古代文化、印度文化、巴比伦文化、古埃及文化等。但在这些文化形态中,只有一种文化体系是长期延续发展而从未中断过的文化,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延续不断,经久不衰,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应变能力,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中外历史上,不少优秀的文化因为异族入侵而中断,如希腊、罗马文化因日耳曼人入侵而中断沉睡了上千年;印度文化因雅利安人入侵而雅利安化;埃及文化则因入侵者的变化而不断改变自己的面貌:曾经一度希腊化,后又罗马化,再后又伊斯兰化。这都是由于它们根基不深,站脚不稳。中国传统文化却大不相同,十六国时期的五胡乱华,宋元时期契丹、女真的相继南下,乃至蒙古、满清入主中原,都未能中断中国传统文化,相反却是征服者最后被征服、被同化、被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吸收了各少数民族的新鲜血液,反而增加了新的生命活力。它之所以有这种顽强的延续性,这是因为它有强大的同化力与融合力,外族文化进入中原地区、外域文化进入中国后,大都逐步汉化、中国化,与汉族文化、中国文化融为一体,成为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佛教文化,如我国少数民族的文化,包括楚文化、吴文化、巴蜀文化以及西域文化等。中国传统文化还具有强大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主要表现为文化心理的自我认同感和超地域、超国界的文化群体归属感。近年来,千百万华侨都来关心中国的振兴,正是这种文化凝聚力在起作用。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人民、团结人民,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唤起海外广大同胞的爱国心,争取他们从道义上、物质上支持国内的现代化建设,促进祖国早日统一,正是我们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目的。 义或人本主义,向来被当作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所谓以人为本,就是将人作为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肯定天地之间人为贵,人为万物之灵,在人与物之间,人与鬼神之间,以人为中心,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调。也就是说,神本主义在中国不占统治地位,而人本主义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孔子曾教导他的弟子说:“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又说:“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在处理人事与天道的关系时,不少政治家与思想家,都主张要先尽人事,然后再考虑天道。因此,有的学者认为,在中国文化中,人是宇宙万物的中心。中国传统文化还强调人伦道德,强调要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要求君要仁、臣要忠、父要慈、子要孝,兄友弟悌,朋友之间要讲义讲信,为人臣、人妻要守节,与一般人交往也要讲忠恕之道,要努力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家庭和睦、社会安定、君臣合力、朋友同心。在处理君与民的关系时,中国传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