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摄影入门基础知识及17种摄影构图技巧

摄影入门基础知识及17种摄影构图技巧

摄影入门基础知识及17种摄影构图技巧
摄影入门基础知识及17种摄影构图技巧

摄影入门基础知识

一、光圈

光圈,是镜头中光线通过的孔径大小,用F表示。简单理解成水管孔径大小,孔径越大,水流越过。所以光圈越大,光线越多,但F后面的数值越小,如大光圈F1.4。

光圈与景深有直接关系:光圈越大,景深越小,也就是背景虚化模糊程度越高,如拍摄人物时,使用大光圈虚化背景,人物突出;而拍摄风景时,需要背景清晰,就要用到小光圈。

二、快门速度

快门速度就是曝光时间。快门速度分为高速快门和慢门,高速快门可以抓拍运动瞬间,同时拍摄不容易产生抖动模糊;慢门也就是长曝光,增加曝光时间在弱光拍摄更有利,还可以表现主体动感,记录光点轨迹,如水流车轨光绘星轨等等。

快门的运行原理如下图:

按下快门后:

(1)后幕帘开启

(2)前幕帘开启,曝光开始

(3)后幕帘关闭,曝光结束

(4)前幕帘关闭。

三、对焦

对焦,就是调节对焦机构移动焦平面位置,让主体成像清晰。对焦主要有自动对焦AF和手动对焦MF,自动对焦又分为单次自动对焦,伺服(连续)自动对焦,智能自动对焦三类。

1、单次自动对焦

单次自动对焦一般用AF-S表示,半按快门后听到“嘀”一声,表示对焦完成,按下快门拍摄即可,一般适合拍摄静物,如商品拍摄,花草拍摄,摆拍人像等。

2、伺服(连续)自动对焦

伺服对焦,也称为连续对焦,用AF-C表示。拍摄移动主体时,保持半按快门,可以持续对焦直到拍摄结束,不用重新半按快门,适合拍摄移动主体,如体育运动,野生动物等。

3、智能自动对焦

就是相机自动对焦,用AF-A表示,根据主体是否运动选择单次对焦或连续对焦,有时候会出错。

4、手动对焦

手动对焦用MF表示,是最精准的对焦方式。当自动对焦失效,如拍摄距离过近、有物体遮挡时,都需要手动对焦来调整。还有需要注意细节的拍摄题材,如微距摄影,都需要使用手动对焦。

四、焦距

焦距是镜头的光学中心到感光元件的距离,镜头上标示的50mm,代表焦距50mm的定焦镜头;标示的24-70mm代表焦距24-70mm的变焦镜头。

焦距要明白两点:视角与景深。

1、视角

焦距越小,我们称为广角,如18mm。广角的视角大,可以在有限空间内拍摄到更多的内容。

焦距越大,我们称为长焦,如300mm。长焦的视角小,可以拉近放大拍摄主体。

当我们拍摄一群人时,使用广角拍摄可以将所有人都拍到画面中,而使用长焦可以拍摄其中一个人,有拉近放大的效果。

2、景深

焦距越小,景深越大,背景清晰,常用来拍摄风光。

焦距越大,景深越小,背景模糊,常用来拍摄特写。

五、白平衡

白平衡,就是还原环境的真实色彩,通过控制色温来调整色彩氛围。

最简单的理解和应用方法:

当你想要偏黄显暖调时,调高色温K值。

当你想要偏蓝显冷调时,调低色温K值。

当画面偏色,需要让色彩正常时,偏蓝就调高色温K值,偏黄就调低色温K值。

六、测光

测光就是测量画面亮度,提供曝光参数。主要有三种测光模式:评价测光、中央重点测光和点测光。

1、评价测光最智能

评价测光是将画面光线进行平均测量,是最智能的。但不适合于光比过大的场景使用,会造成测量结果有偏差,如大面积亮色或暗色时。

2、中央重点测光最常用

中央重点测光是对画面中央1/3左右的面积进行测光,拍摄时一般都是将主体放在中央,可以保证主体曝光正确,同时可以避免中央以外的区域影响曝光结果。

3、点测光最精准

点测光就是对画面3%的面积进行测光,当主体不在中央时,直接对准主体进行测光,保证主体曝光的准确,是最精准的方式,结合点测联动功能是最完美的拍摄手段,不然只能测光后锁定曝光再构图对焦拍摄了。

怎么看曝光参数?

当我们对准主体进行半按快门时,取景器、机顶显示屏和液晶显示屏都有光圈快门感光度,这时的三个参数就是准确曝光的曝光参数。

17种摄影构图技巧

1、对称式构图

对称式构图具有平衡、稳定、相呼应的特性,但其缺陷就是过于呆板、缺少变化。常用于表现对称的物体、建筑、特殊作风的物体。

如下图,拍的是一座桥,根据桥本身对称的特性,非常适宜采用对称式构图去拍摄。

如下这张图中,理论上运用了三分法和对称式构图的组合,在这种带有水面的场景,采用上下对称的构图方式,可以很好地将空中和倒影相别离。

2、三分法

三分法构图应该是最常见也是最基本的构图方法。这个构图方法是用4条直线,将画面分割成9个相等的方格。这种构图,表现鲜明,画面精练。目前,绝大多数的数码相机以致是手机都内置了九宫格辅助构图线,它适宜应用于各种拍摄题材,最常运用的就是风光、人物等。

如下这张例图中,分别将画面中的主体树木,水平线是放在框架线的部分,这就是非常典型的三分法构图,令画面主体非常鲜明地表现出来。

3、框架式构图

选择框架式前景,能把观众的视野引向框架内的景物,突出主体,同时也能制造出纵深感。将主体影像包围起来,构成一种框架可营造一种神秘气氛,就似乎一个人从藏匿处偷偷窥视某个中央。框架式构图有助于将主体影像与风光融为一体,赋予照片更大的视觉冲击。

下面的这张图拍摄于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画面中,拱门框住了圣马可教堂和钟楼。透过拱门框住风光,是文艺复兴时期常用的绘画方法。

框架不一定是拱门和窗户,它还可以是树干或者树叶,下图拍摄于爱尔兰的基尔代尔郡,用树干和草地框住远处的桥和房子,让画面增加了一种深度。

4、引导线

引导线构图法,就是应用画面中的线条去引导观者的目光,让他的目光最终可以集聚到画面的焦点。当然引导线并不一定是细致的线,只需是有方向性的、连续的东西,我们都可以称之为引导线。在理想生活中,道路、河流、划一排列的树木、颜色、阴影以致是人的目光都可以当做引导线运用。

如这张埃菲尔铁塔的照片,运用铺路石作为引导线,将观众的目光带到埃菲尔铁塔上,在这个画面中还同时运用了中心对称构图法。

引导线并非一定是直的,如下图所示,曲线的道路延伸到树的位置,同样能带动观众的目光。

5、对角线和三角形

对角线和三角形构图可以给照片添加动态的张力,让照片看起来更生动。相对来说,水平线和垂直线就显得很稳定,假设一个人站在水平的表面上,他看起来就很稳定,但当把它放在倾斜的表面,就会给人构成一种慌张感。这样的构图方式更多地被运用在建筑和运动拍摄上。

6、图案和纹理

人类天生就容易被图案所吸收,图案可以是拱门的外形、地板上的花纹、墙上的浮雕,将这些作为画面的视觉主体,搭配光影,便能表现出特别的质感。

7、奇数规律

奇数规律是说,画面中主体是奇数时,画面在视觉上比较动人。例如,假设你要拍摄不止一个人的照片时,不要拍2个人,应该拍3、5或7个人。当然,关于婚纱摄影来说,这是个愚笨的想法。但是只需有可能,假设你拍的不只仅是真实生活的纪念照,就要记住奇数规律。

8、填满画面

让主体填满画面,周围留很少空间以致不留空间,它有助于观众完好关注主体而不受任何干扰,而且还能让人很清楚地看到这个主体的细节。

如下图,第一张,狮子的脸部填满了整个画面,可以让观众清楚地观察到它的眼睛和毛发细。

9、应用空白空间

在上面提到,要填满空间,而这个却正好相反,在画面中留出一些空白空间,它同样能让你的主题很明显且具有吸收力,同时还创造出一种极简的画面。

10、将主体与背景分别

运用浅景深将主体与背景分别,同样是突出主体的好方法。经过运用大光圈,将背景模糊,明晰的主体一下子就成了画面的焦点,这样的技巧最常用在人像和生活小品的拍摄上。

11、改动一下视角

往常很多相机都具备翻转屏幕,单反相机也都配备了好用的实时取景功用,这就给我们拍摄非常规角度的照片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不要总是以人眼的高度去展开创作,试着将视野降低或者进步,用不一样的角度去拍摄事物,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12、寻觅特定的颜色组合

关于设计师而言,颜色的组合非常重要,但在摄影中却很容易被忽略。将某些颜色组合起来,可以在视觉上愈加引人注目。如下面的色轮,相对的两种颜色为互补色,将这两种颜色布置在同一个画面里,可以使画面更有吸收力。

如下图的夜景图片中,蓝色的夜空和黄色的建筑组合在一同,是不是一下子就吸收住了你的目光?

13、空间准绳

空间准绳说的是为图象中移动的物体,在其行进方向留出大量空间。譬如下图的船是往右行驶的,因而可以在右侧的画面留出空白,这样图像就富有动感,假设是在左侧留出大量空白,则给人一种船行将驶出视野外的觉得,可能会致使主题不突出等问题。

下面这张照片中,弹吉他的歌手面朝右侧,因此在其右侧留白,我们就能顺着他的视野自但是然地看到桥上的风光,倚靠栏杆的路人,还有那对跳舞的夫妇。

14、坚持画面平衡

摄影初学者常犯的一个错误是过于注重主体,而不留意与之搭配的背景或陪衬。其实好的照片需求前后景致的交相呼应,给人以整齐有致的感觉,恰当的留出背景也可以让主体愈加的突出。而且,具有前景和后景的照片会更有空间感。

15、并列

并列是一种非常有力气的构图方式。并列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事物放在同一个画面里,让它们构成互补,使两者都发挥它重要的一部分,用照片讲述一个故事。这样的构图方式常用于人文题材。

下图中,整齐有致的报亭和其身后庄严的教堂并排在一同,构成了鲜明的对比,但它们却以不同的方式代表着巴黎,讲述着巴黎,通知我们一个关于这个城市两个不同的故事。

16、黄金三角形构图

黄金三角形构图和三分法构图非常相似,只不过,这里的直线是从画面的4个角动身,在左右两边构成两个直角三角形。然后将画面的元素构入这些交叉的中央。

这幅图的金三角准绳应用得巧妙。两个雕像的头构成了一条隐形的对角线,从而将人们视野引向埃菲尔铁塔。左侧的线正好与对角线重合在了埃菲尔铁塔的重心部位,而右侧的线则与对角线重合在了两个雕塑的中间位置。这两个重合点可不是随意的一点,而是对角线上的黄金分割点。

17、黄金比例

黄金比例原本是一个数学规律,由莱昂纳多?斐波纳契在公元1200年左右发现。他留意到自然界中大量呈现了这个比例,以此为基础的自然结构设计即适用又美观。固然在绘画和设计范畴,黄金比例被视为一个准绳,但摄影圈内对此并没有过多的讨论,由于这是一个高阶的构图方法,而很多人都弄不明白它。但其实黄金比例并不复杂,它和三分法构图非常类似,只是它的画面比例不是1:1:1,而是1:0.618:1。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