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20年整理)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组织管理部门对教师指导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效果评价意见.doc

(2020年整理)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组织管理部门对教师指导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效果评价意见.doc

(2020年整理)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组织管理部门对教师指导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效果评价意见.doc

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组织管理部门对教师指导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效果

评价意见

西平县酒店中学

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组织管理部门

对教师指导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效果评价意见

杨会丽同志,在本学年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工作中,积极主动负责,任劳任怨,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因材施教,关爱学生,能够很好的

完成本学年度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规划的各项规划,成绩突出,效果明显,受到了单位同事的一致好评,希望今后继续努力,力争为国家培养出更优秀的学生。

西平县酒店初级中学

校长(签字):

XXXX年9月1日

综合实践活动课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综合实践活动课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综合实践活动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它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等领域,并渗透信息技术教育。因此,这门课程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一)具有较强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它的产生既适应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又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既继承了我国基础教育的优秀传统,又体现了当前基础教育的内在要求。然而,这门既无课程标准又无教材的必修课,在学校有了自主权的同时,却对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常规教学中,教学的内容是固定的,重点难点明确,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的设计比较容易。而综合实践活动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宽广、自由的活动空间,以及广阔的活动背景的同时,需要教师能够在这种广域的课程环境中自主地、自由地、灵活地引导学生选择活动主题或课题,安排活动过程,这就要求指导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具有较强的规划能力和设计能力。指导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特定的背景和条件,引导学生选择或自主提出活动项目、活动主题或课题,并合理地制定活动方案,保证综合实践活动得以顺利有效地实施。 (二)具有较全面跨学科知识 综合实践活动内容来自于三条线索,⑴学生与自然的关系;⑵学生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⑶学生与自我的关系。这三方面内容具有明显的跨学科性质,涉及科学、艺术与道德;涵盖自然、社会与自我。其内容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现状,关注自然界、社会和人类的自身发展,内容非常丰富,范围极其广泛。对于仅拥有学科教学所要求的学科专业知识的教师是难以胜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要求的,作为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除了要拥有原有知识外,还必须有针 对性地充电。文科教师要补充理科知识,理科教师要补充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 “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得有一桶水”是满足不了教学要求的,不仅要有一桶水,还得有各种各样的水,如纯净水、矿泉水、桔子水、柠檬水.......... 只有这样才能满 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多样性的教学要求,指导教师才能游韧有余,轻车熟练地驾驭活动过程。 (三)具有较强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组织、管理与协调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设计的因素相当复杂,它要求指导教师具有较强的组织与协调能力。指导教师要组织和管理好学生,引导学生组成活动小组,并协调学生活动中各部门的关系,通过与相关部门或人员的沟通,为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创设宽松的活动时空, 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此外,指导教师还要协调好教师指导小组内指导教师之间的关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中小学教师的素质要求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中小学教师的素质要求 摘要: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结构上的重大突破,这门既无课程标准又无教材的必修课,在学校有了自主权的同时,却对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点:由教学权威转向“平等参与者”,由传授者转化为指导者、促动者,由管理者转化为组织者。组织、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应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较强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水平、较全面的跨学科知识、较强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组织、管理与协调水平;掌握信息技术和基本的科研方法。 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与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使用知识的水平。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增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水平。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水平。” 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结构上的重大突破,其培养目标是要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增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水平、获取新知识的水平、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水平以及交流与合作的水平。因而对学校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也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长期以来,以分科教学模式实行教学的中小学教师如何去适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要求呢? 一、转变教育观点 1、由教学权威转向“平等参与者” 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形成的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不但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即使是素质很差的教师,他在学生面前也依然的权威,居高临下,一切由他说了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以学生自主选择的、直接体验的、研究探索的学习为课程基本方式,以贴近学生现实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的主题为课程基本内容,以学生个性养成为课程基本任务的非学科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希望研究探索的很多问题都超出了教师的专业领域,教师几乎没有专

2019年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个人工作总结三篇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个人工作总结三篇 篇一: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本学期,四年级的同学们接触到了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比 起其他课,这门课更具实践性、活动性、自主性、创造性。同学们对这门课投入了巨大的热情,每一次活动都是那么积极踊跃。通过半个多学期的实践,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走进大自然,开阔了眼界,丰富了见识,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与快乐。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要重视对学生的评价。 一、重视过程评价 评价时,不应该过于看重于学生所获得的知识的多少及作品的 优劣,而应特别关注学生参与的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关注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关注交流与合作,关注动手实践以及所获得的经验与教训。因此要采用形成性评价的方式,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中的评价,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实践和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同时要强调评价的激励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努力形成激励广大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氛围。 二、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 评价可采用多种方式,如对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的口头报告、活动、展示的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小组的评价与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等。其中以学生的自我评价为主。由于是让学生自我评价,其压力较小,学生可以充分地畅谈自己参与

活动的体验、经验和教训,自由地交换意见。同时,这种集体和个人的自我评价也可以使学生享受到健康的民主风气的熏陶和教育。 三、评价的开放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评价也应该具有开放性,在学生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应尽可能采用集体讨论和交流的形式,将个人和小组的经验及成果展示出来,并鼓励相互之间充分发表意见和评论。这样的评论不仅可以使学生吸收他人的有益经验,而且还可以促使学生加深对问题的认识,有助于培养学生敢于和善于发现问题并发表个人见解的优良品质。反思本学期的综合实践工作,我想有成功也有不足! 成功之处是: 1、激发了学生对综合实践的巨大热情。 2、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不足之处有: 1、面对这门课程,深深了解到自己知识储备的不足,以后还需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给自己不断充电。 2、对于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光有热情是不够的,还需要有更好的主动学习、主动发现、主动研究的精神。 3、对于身边的资源利用的还不够,我想在以后的活动中要努力争取家长的支持和帮助,寻求其他相关人士的帮助。 展望下学期的工作,发扬优势,改进不足吧,尽我的所能把这门课教好,使学生获得发展与进步。。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如何体现教师的有效指导123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如何体现教师的有效指导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强调要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但这并不意味着不需要教师的指导,没有教师的指导,再好的课程也是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教师的有效指导是完成课程总目标和课程成功实施的基本条件。这就要求教师要按一定的原则选择相应的策略,有序高效地进行指导,以发挥教师在课程中的作用。 一、课题的选定要具可操作性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经验性课程,没有传统的教材为依托,再加上小学生年龄小,在初次接触这门功课时,根本不知道如何选题,应该选什么题?这就需要教师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选题能力。那么教师怎样对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主题选择进行有效的指导? 、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从多方面寻找活动主题。 综合实践活动中,常常会有一些学生觉得没有研究的问题或没有自己想参与研究的主题,这是很正常的,但又必须引起我们注意的大问题。这就像学科教学时教师要千方百计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兴趣一样,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也必须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实践活动的兴趣,鼓励学生在自己所处的自然、社会和学习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中留心观察,用心体会,细心辨析,从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中不断地寻找自己感兴趣的研究专题或活动主题。我们可以通过开设有关活动选题的讲座、组织学生参观访问、与同学老师家长讨论、启发学生反省自己记忆中有价值的问题等活动,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去发现和寻找活动主题。如:教材中涉及与实践有联系的内容;学生个人生活中自己特别感兴趣的实践活动内容;学校、社区、家庭生活中人们已习以为常而不易被学生发现的不平常的问题。 、选题指导的时候,要提醒学生善于抓住稍纵即逝的灵感。 学生思想活跃,喜欢异想天开,有时候会产生一些新奇的想法。老师对学生在选题中的突发奇想,哪怕它是幼稚可笑的,也要精心呵护。如“我与交通安全同行”这个主题活动中,孩子们提出了许多感兴趣的活动内容,如有的想去认识交通标志,有的要编创交通童谣,有的则说要到马路上当一天交通警察,对于当交通警察这个大胆的想法我首先给予了“敢走出校园、大胆尝试”的肯定,接着引导孩子们发表各自的看法,让孩子们明白要去当一日警察必须事先与交警叔叔取得联系,而且要进行必要的岗前培训,这样才能使体验更有实效。 、帮助学生反复比较筛选,选择力所能及的活动主题 学生有了想研究的专题或活动主题以后,接着出现的常见问题是所研究专题的可行性问题。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最先提出的研究专题或活动主题往往存在不少问题,如:所选主题过大,远离自己生活,不明确实践活动的核心等等。当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反复比较筛选,选择力所能及的有价值的研究问题。 二、教学的方式要体现多样性 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教学改革的目的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要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如何使学生达到有效的学习效果呢?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具有先进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而且还要有多样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要发挥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个性,满足每一个学生探究、获得认可和欣赏、承担责任的需要等等,所以,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就显得非常必要。 例如:在开展《一次性用品的使用》调查活动中,我首先开放学习目标。我给学生定了多个学习目标,让学生选择,学生也可在调查中发现问题,自定学习目标,这既可以达到预期学习目标,还可以通过调查的深入不断生成新的目标,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生成;接着,我开放了学习内容。活动内容的认定,根据学生个人喜好而定,多种学习内容,适应学生对不同活

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指导的指导意见

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指导的指导意见 总体要求: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是单纯的教学过程,而是师生在生活世界中通过交往共同建构活动的课程。二、是要求教师成为生活的探究者、指导者,从生活中生成活动主题,引导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形成综合能力。 三、教师和学生既是活动方案的开发者,又是活动方案的实施者。每一个主题活动的过程有准备阶段、实践阶段和总结阶段。教师的指导应贯穿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主要包括对学生主题、项目或课题确定的指导、方案制定的指导、活动过程的指导及总结和实施交流阶段的指导。 具体实施如下: 一、活动准备阶段的指导 活动准备阶段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学生确定和解剖活动主题,分组制定子课题活动方案。 1.指导学生确定和解剖活动主题 从理论上说,选择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有五种基本思路:一是依托社区资源、设计与社区生活和文化相关的主题;二是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切入点的主题;三是设计密切联系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相关的主题;四是综合、延伸、重组学科知识生发的主题;五是以不良问题作为主题。 选择活动主题是学生的权利,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选择。 (1)指导学生寻找主题研究的切入点。如某校开展主题为《中秋节》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前教师要求学生利用网络查找有关中秋节的内容和话题。在选题指导课的开始,学生交流自己查找到的资料,在教师的引导下提出

了十几个研究问题。 (2)指导学生按照“有价值、可操作”的原则筛选、整合研究问题。如上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从十几个问题中筛选、整合出四个子课题:①各科教材中有关中秋节的内容分析;②月饼的制作;③中秋节的传统; ④中秋节的社会现象。 2.指导学生合理组织活动小组 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形式包括全班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通常鼓励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小组活动已成为综合实践活动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小组人数以4—6人为宜,可以按主题临时分组,也可以按学期定期分组,以学生自愿结合为主、教师适当调配为辅,组合结构合理、具有责任性的活动小组。 (1)确定活动小组的核心成员。 (2)确定活动小组组长,制定小组活动规章。。 3.指导学生制定活动方案 活动方案一般包括:活动主题、本组的课题、本组承担的问题、活动的主要内容及主要方式、活动过程的设计、搜集资料的方法、小组成员及分工、指导教师、活动时间、活动预期成果及表现形式、可能遇到的主要困难及应对的策略等。在形式表达上,一般可采用填表式、计划书式等。在指导学生制定小组活动方案的过程中,教师可先给学生做一些提示或示范,然后,叫学生去模仿,让学生通过多次实践与讨论,学会自主制定完善的研究方案,熟悉制定研究方案的过程。 4.指导学生学会搜集活动资料

浅谈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教师角色定位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 浅谈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教师角色定位浅谈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教师角色定位 孙海华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主要主张学生通过亲身经验获得对客观事物和自己生活的感知与直接认识,它更注重学生的个人感悟与个性化知识的发展,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因而,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教师是不能像学科教学那样去“教”综合实践的,但是,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承担的指导工作、组织与管理学生开展活动等职责是不可推卸的。

一。教师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者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开放的实践性课程,是教师与学生合作开发与实施的具有“创生取向”的课程。它的实施过程,就是教师和学生在现实的教育情境中不断的创新的经验的 过程。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既不能一招一式地教,也不能推卸指导的责任而放任不管,而应把有效指导与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动实践有机结合。 尚未成人的小学生,无论在知识结构方面,还是在人生阅历方面都不够成熟,指导他们学习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当他们首次面对一门没有“教材”的课程,并且需要自己去选题、计划、实施时,需要教师的指导;当他们走出熟悉的学习环境——课堂,走向开放的社会,向社会索取知识时,需要教师的指导;当他们从社会实践中获取了大量资料,却不知道该如何利用时,需要教师的指导;当他们由于种种原

因实践活动无法进行下去时,更需要教师的指导…… 在开展一次以环保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时,我设计了这几个环节:收集资料——合作互动——总结延伸。就以课前收集资料这个环节来说吧!我事先和学生共同商讨他们最感兴趣的主题,确定后让学生自由组成实践小组,课余时间通过各种途径去查找。由于是自由组合这就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大部分学生都很快地、并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而一小部分的学生却迟迟未完成,是他们的积极性未被调动起来,还是……通过调查,才知原来他们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有的是在查找资料上遇到困难;有的是在组织资料上遇到麻烦。于是我就加以引导点拨这样他们的积极性再次被调动了,最终大伙儿都完成了任务。同时,学生的观察、调查、分析和收集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不仅要大胆放手让学生去做,老师也应是一个积极参与者和指导者。在合作互动这一环节,我感到老师的参与是很重要的,因为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学有所得,学有所乐,学生就会不受束缚的“动”起来。可以说学生的智慧大门已被打开,内在潜力让人震撼;再看看满脸喜悦的学生,显而易见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与此同时心灵也得到了解放。

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的指导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的指导 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了开放的活动空间。然而,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孩子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为了培养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并提高其实践能力,指导老师要多倾听、巧引导,及时为学生提出可操作性强的实施建议。下面我以几次实践活动为例详细说明。 一、活动初期要灵活指导 在“奥运与我同行”活动开始时,我们列出了八个子课题,让每个小组任选出一个来进行研究。最后剩余两个子课题没有小组选,老师屡次引导仍然毫无进展,结果在这个问题上颇费周折,浪费了不少时间。 我认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人公是孩子,大可把权利交给孩子,让他们自己选择,没人选择的课题就放弃,这样并不影响大局,教师也不必勉强。 二、活动中期要顺势引导

1.引导孩子学会利用身边的资源。活动中,孩子们四处采访,遇到了不少困难:思念公司的保安不让进,可口可乐公司要求必须有老师带领才行,三全公司说采访需要提前预约……由此可见,我们得引导孩子学会与各单位打交道、寻求支持,从而顺利地利用各种资源,取得活动的成功。 2.学会保护自己,改变策略。在“别让电脑游戏冲击了你”活动中,一个小组的学生要去网吧调查玩游戏的群体及年龄段。孩子们为了记录调查情况,就在网吧里做了现场记录,结果被网吧的管理人员认为是和媒体调查有关,把他们赶了出来。这种情况下,教师应给孩子一些建议,如先默记自己看到的情况,然后在管理人员的视线之外记录情况,这样就能轻松完成任务了。 3.改变方法,学会运用技巧完成任务。在“汽车与环境”活动中,孩子们深入社区调查后委屈地对老师说:“大人们不好说话,让他们填个调查表,他们都嫌烦。”我就和孩子们一起查找原因,并请调查和宣传进行得较顺利的小组谈经验,让孩子们在与同伴的交流中明白沟通的方式和技巧。 4.通过阶段性汇报让学生学会团队合作。我从学生阶段性汇报的发言中了解到:有的同学一遇到阴雨天气就退缩,有的同学因与同伴意见不一致而擅自离开,有的同学因为采访中受到阻挠而赌气大闹

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

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了开放的活动空间。然而,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孩子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为了培养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并提高其实践能力,指导老师要多倾听、巧引导,及时为学生提出可操作性强的实施建议。下面我以几次实践活动为例详细说明。 一、活动初期要灵活指导 在“奥运与我同行”活动开始时,我们列出了八个子课题,让每个小组任选出一个来进行研究。最后剩余两个子课题没有小组选,老师屡次引导仍然毫无进展,结果在这个问题上颇费周折,浪费了不少时间。 我认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人公是孩子,大可把权利交给孩子,让他们自己选择,没人选择的课题就放弃,这样并不影响大局,教师也不必勉强。 二、活动中期要顺势引导 1、引导孩子学会利用身边的资源。活动中,孩子们四处采访,遇到了不少困难:思念公司的保安不让进,可口可乐公司要求必须有老师带领才行,三全公司说采访需要提前预约……由此可见,我们得引导孩子学会与各单位打交道、寻求支持,从而顺利地利用各种资源,取得活动的成功。

2、学会保护自己,改变策略。在“别让电脑游戏冲击了你”活动中,一个小组的学生要去网吧调查玩游戏的群体及年龄段。孩子们为了记录调查情况,就在网吧里做了现场记录,结果被网吧的管理人员认为是和媒体调查有关,把他们赶了出来。这种情况下,教师应给孩子一些建议,如先默记自己看到的情况,然后在管理人员的视线之外记录情况,这样就能轻松完成任务了。 3、改变方法,学会运用技巧完成任务。在“汽车与环境”活动中,孩子们深入社区调查后委屈地对老师说:“大人们不好说话,让他们填个调查表,他们都嫌烦。”我就和孩子们一起查找原因,并请调查和宣传进行得较顺利的小组谈经验,让孩子们在与同伴的交流中明白沟通的方式和技巧。 4、通过阶段性汇报 让学生学会团队合作。我从学生阶段性汇报 的发言中了解到:有的同学一遇到阴雨天气就退缩,有的同学因与同伴意见不一致而擅自离开,有的同学因为采访中受到阻挠而赌气大闹情绪……于是我带领大家讨论并达成了一致意见:第一,组长应提前组织组员制订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如明确活动的时间、地点和目标,并给组员分好工。第二,大家一致约定,采访过程中遇到困难都不能退缩,当小组成员意见不一致时先商议解决,必要时应少数服从多数。第三,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可以临时开会讨论,必要时给老师打电话寻求帮助。第四,及时向老师反馈自己小组的活动进程,并和别的组进行交

浅谈综合实践活动课中老师的角色

搭建舞台放飞青春 ————浅谈综合实践活动课中老师的角色中国古云曰:“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当中的“阅人无数”可以理解为:生活阅历、生活实践经验丰富。我想,这就是为什么今天会出现“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的初衷吧! 在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用书中是这样定义这一门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指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一类新型课程①。从中我们不难理解,所谓的综合实践活动主体是学生,并以学生的实践性、自主性、趣味性、创新性为主要特征的课程。也就是说,“实践”是这课程的主线,这地位之重可想而知。 纵观本地区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很多教师拿着课本可以讲是“老鼠拉龟”——无从下手。要不就是跟孩子们呆在教室里,就着教科书上的问题,看着书中的图案一个一个讨论,一个一个分析,一个一个总结,如教改前上语文课一般。为何导致这种现象?我大胆分析主要有两方面原因,其一,农村小学的教师其实都是身兼多科教学的全能教师。就我自己而言,我就身兼6个学科的教学了。迫于其它科或学校其它杂务的压力,没能分身或已经没有精力研究这门课程。导致对这门课程的落实不到位。其二,由于任教综合实践的教师们是没有经过任何专门培训的,导致有部分教师对这一课程认识度不足,缺

乏理论和实践的准备,缺乏课程意识和课程实施素质。 由于以上两点,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变成了自编、自导、自演的“绝对主角”,而学生则成了“忠实观众”。那么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以什么角色出现?又将起哪些作用呢? 我觉得要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势必要先转型,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同时必须落实“实践”这条课程的主线。我们可以从下面几方面来转型与落实。 一、做好学生的“参谋长” 陶行知先生提出,要改变以“科学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弊端,加强教育与社会生活,儿童生活的联系。综合实践课程正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综合性学习的活动。这里说到的“引导”我们该如何引导呢? 在国家军队当中,只要是团以上的单位都有“参谋长”一职,他的主要职责是整理战斗信息,为军事首长提供资料并提出一定的建议。我觉得这“参谋长”一职也适用于班级的综合活动中。因此我们在活动的开始就要把活动的“策划权”下放给学生,让学生用自己的童年眼光去关注那些自己所感兴趣的人和事,用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去研究那些贴近自己生活的问题。 说到这里可能会有教师会提出质疑“在综合活动的开始阶段就有一系列的‘大动作’要准备,如‘选择研究课题’、‘设计活动研究方案’等,这么繁重的任务要求小学生自主完成,能行吗?还不是老师越俎代庖的事!”是啊,以前我们的老师总是喜欢走在前面,牵着学

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教师测试复习题

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教师测试复习题 2014年7月 一、填空题: 1.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 2.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综合实践课程在我国经历了一段漫长的活动教育时期,从“(课外活动)”到“第二课堂”、“第二渠道”,又从“活动”“(活动类课程)”,最后明确提出在中小学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发展过程。 3.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 4.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理念是:——突出主体;——(回归生活);——注重实践。 5.3-6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主要围绕下列三个维度进行设计和组织的:亲近与探索自然、(体验与融入社会)(认识与完善自我) 6.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必修)课程,小学(三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三课时。 7.3-6年级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阶段目标是:增强服务意识,初步形成积极健康的情感体验和充实进取的生活态度;(参与社会实践),培养实践能力,强化(社会责任感);改变学习方式,提升学习质量。 8.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要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关注学生现实和未来的需要。 9.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教师:强调“整合”,注重“(实践)”,突出“开放”,关注“(过程),提倡“自主”。 10.综合实践课程发展要建立必要的管理制度如:课程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教师管理制度);资源开发管理制度 11.活动总结与交流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对活动过程、(活动结果)、活动体验、(活动方法)等方面进行总结、交流与反思。 12.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综合程度最高的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如下特点:综合性、(实践性)、自主性、(生成性)、开放性。 13.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目标是:走进社区,(理解社会),获得(直接经验),形成对社会的正确认识。

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教师指导作用

浅谈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教师指导作用 学校:孙聚寨乡孙西小学 姓名:唐素勤 类别:综合实践

浅谈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的指导作用 孙聚寨乡孙西小学唐素勤摘要: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一类新型课程。论文围绕教师如何进行有效指导来阐述对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有效的指导策略。关键字:教师角色、有效指导、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应运而生的新型课程。随着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展开,综合实践活动这门新课程,以新的学习领域、新的学习方法、新的评价方式受到学校、教师、学生的青睐、重视。不仅是这种新的课程体制的新颖,更是因为他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挖掘学生的潜能,同时也锻炼教师管理学生、组织课堂等提升自身能力的一门新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本质上是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行为,因此教师有效的指导是避免学生活动虎头蛇尾,趋于形式没有内容等现象的产生,推动实践活动顺利开展。那么在活动中教师如何在活动过程中来进行有效的指导呢?下面我就结合本校所开展的综合实践主题活动来谈谈自己的几点感受。 一、教师既是组织者,也是参与者。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强调要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但并不意味着不需要教师的指导。教师不是学生活动的旁观者,而是学生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领导

者,而且还要与学生共同开展探究实践的过程。教师的指导任务贯穿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包括对学生活动主题、课题确定的指导、活动过程中的指导、总结和交流阶段的指导。在整个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教给学生各种获取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在活动中,作为教师,应该既是组织者,也是参与者。 二、教师在活动中是指导者,也是学生成绩的发现者与肯定者。 组织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教师不要过多地干预学生的选择,要允许失败,让他们真正地在生活中磨练;在具体方法上不做过细的指导,让学生自己设计、创新。但是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在活动中的特殊表现,及时表扬、及时推广,不断给学生以前进的动力,让学生在快乐中活动,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使他们的能力得到提高,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具体来说,教师的指导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前期指导阶段 1、进行活动实施的准备工作。包括活动所需的知识准备、方法准备、资源准备、思路准备、人员准备等。活动实施主题不同,准备工作也不同。这些准备工作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行准备。 2、建立学习小组。帮助学生建立研究和活动的学习小组,在建立的过程中要坚持学生自愿的原则,由他们自己选择研究和活动的伙伴。教师要指导学习小组明确分工,充分协作。 3、指导研究方案的制定。帮助研究活动小组完成研究方案的设

小学教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论学习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教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论学 习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分单选、多选题两种题型。其中多选题选错不得分,部分对得部分分,每题1分,共36分)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D) (A)校本课程(B)地方课程(C)特色课程(D)国家课程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模式是(A) (A)国家设置、地方管理、学校开发 (B)地方设置、地方管理、学校实施 (C)学校设置、学校管理、学校实施 (D)地方设置、学校管理、学校实施 3、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D) (A)国家有统一教材和课程纲要 (B)国家只有课程纲要,没有统一教材

(C)只有统一教材,没有课程纲要 (D)只有指导纲要,没有教材和课程纲要 4、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的开发者和实施者是(C) (A)教师求(B)学生C)教师与学生(D)课程管理人员 5、(多选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常态的标志是(ABCDE) (A)区域大面积普遍实施,地方有规划和方案(B)学校有实施方案,有全员参与的教师指导团队,综合实践活动进入学校发展策略 (C)纳入课表,有持续实施 (D)有多样化的课程资源,有相对稳定的经典实施主题 (E)有规范的学生活动记录 6、(多选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有效的标志是(ABCDEF) (A)有情景化、个别化、具体化的学生发展目标

(B)教师的指导有效 (C)过程的管理有效 (D)程序性方法、问题解决的方法的规范性 (E)活动主题的拓展性,活动方式的多样化 (F)从体验走向建构 7、(多选题)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需遵循下列原则(ABCDEF) (A)正确处理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实践与教师的有效指导的关系 (B)恰当处理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规划与活动具体展开过程中的生成性目标、生成性主题的关系 (C)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 (D)整合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 (E)以融合的方式设计和实施四大指定领域 (F)把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实施过程有机整合起来 8、(多选题)以下哪些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

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教案

《爱我家乡特产》指导课教案 原阳县第一高级中学髙艺美田为民本年度高三年级开设了综合实践活动这一门课程,根据这门课程 的要求和学生情况制订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年度不仅继续进行研究型学习,更要在研究性学习的基础上 加强劳动和技术的实践。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从课堂走向社会,从 课本走向实践,在活动中逐步养成具有基本的生活,劳动能力,观赏 和辨别的能力,同学之间互相间的交往、协作能力,逐步的观察分析, 采访、调查等能力,以及能初步掌握对小课题的研究、探索、实验的 方法,把在各科中学到的技能,在实践中能综合运用,同时又不断增 加知识,拓展视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二、本年度活动的主要内容及要求: 本年度高三年级每两周有一节综合实践课。室外和室内课间隔 上,这学期的实践课我们打算分两大块内容来上,一块是根据学校综 合实践校本课程标准的要求的适合我们高中生操作的有关内容来上; 一块是根据实践体验活动开展相关实践汇报交流、实践小课题研究活 动。具体要求: 1、认真选择、认真准备每一堂实践课活动内容,让学生真正能 在实践课堂中通过动手、动脑,有感悟,有收获,培养学生良好的综

合素质。 2、进一步开展体验活动。为让学生的体验活动不留于形式,更有实践意义,在上学期基础上,改善体验条件和体验方式,让学生活动更多更贴近生活实际的情感体验,让更多的学生参与研究,学会寻找问题,研究问题,结合实践体验活动,结合学科知识,更大范围地做好小课题研究工作。使实践活动管理、评价更到位。 三、活动资料积累: 课堂实践活动资料积累:活动方案等过程资料。 体验活动过程资料:如照片,活动记录,评价表格等。 研究学习活动资料:活动方案,研究活动的过程资料,包括学生搜集到的资料,有条件的可以做好活动跟踪拍摄。 四、综合实践活动周安排表: 1、准备阶段:2014.08-2014.09两个月 2、实践阶段:2014.10-2015.03六个月 3、汇报交流,成果展示阶段:2015.04-05两个月

浅谈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浅谈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紧密贴近学生自身生活与社会生活,由学生自主实践和探索,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全新课程。这种全新课程的出现,对我们老师来说也是一个全新的开始,同时也是一种全新的考验和挑战。以下就指导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时的一些想法来谈谈指导教师在活动中的角色如何转变。 一、教师既是组织者,也是参与者。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强调要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但并不意味着不需要教师的指导。教师不是学生活动的旁观者,而是学生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领导者,而且还要与学生共同开展探究实践的过程。教师的指导任务贯穿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包括对学生活动主题、课题确定的指导、活动过程中的指导、总结和交流阶段的指导。在整个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教给学生各种获取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在活动中,作为教师,应该既是组织者,也是参与者。 首先,要指导学生搞好一个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必须全面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目的、特点、实施步骤,做到心中有底,才能引导有方。比如我们在讲《废旧干电池的污染》时,需要在网上查询干电池的资料时,先要教给她们如何在网上"搜索"的方法,而学生面对着纷繁复杂的有关干电池的各种资料和信息又无从入手,于是又要教她们如何从干电池的类型、废旧品的危害、回收方法、宣传、配套活动等

几个方面将资料分类保存。到图书馆又要教给她们进行文献检索和资料查阅的方法,并要指导他们对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归类整理。此外,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活动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拨与督促,要指导学生写好研究日记,及时记载研究情况,真实记录个人体验,为以后进行总结和评价提供依据。指导教师要亲自参与课题的全过程,在参与中指导。只有参与了,才能了解学生各方面的动态和他们的研究情况,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 其次,教师的参与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对于小学生来说,要做好一件事,兴趣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学生在选择课题之初,教师就应该以一个参与者的身份出现,和学生共同来选择课题内容。如果你高高在上,告诉学生注意这个,注意哪个,不允许这样,不可以那样的时候,学生的兴趣也许会大打折扣。而当我们坐下来和他们一起研究内容,听他们的打算,他们的意见,他们的计划,再和他们探讨合理性,学生会觉得他们是在做自己想做的事,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而你的参与也能让他们领略到考虑问题必须全面,选择课题必须要有可行性。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当他们选择了一个自己喜欢的、适宜可行的课题,怎不会兴趣盎然。 再次,教师的参与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信心。长期的课堂教学为主要模式的教学形式造成我们学生缺乏活动能力和自主能力,这也正是综合实践活动课所要改变的。但它毕竟才处于尝试阶段,我们指导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不要认为学生什么都不行,而什么都事必躬亲,那是和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想背离的;但是也不能认为学生什

教师综合实践活动自我评价及评定[最新版]

教师综合实践活动自我评价及评定[最 新版] 教师综合实践活动自我评价及评定[最新版] 通过学习和观摩,提升了我们的课程意识,深化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理解和价值认同。作为一种基本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了具有严密的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的学科界限,它不是一门学科课程,而是有着不同于学科课程的规定性的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经验性、实践性课程,是体现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的课程,也就是说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国家规定、地方管理、校本开发与实施的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丰富学生经验,形成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整体认识,发展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程中的一个亮点,它集中反映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基本理念。 (一)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 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实践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具有独特的功能与价值。与其他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更强调:

实践性。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调查、考察、实验、探究、设计、操作、制作、服务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开放性教师综合实践活动自我评价及评定[最新版]。综合实践活动超越了封闭的学科知识体系和单一课堂教学的时空局限,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其课程目标和内容具有开放性。 自主性。综合实践活动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生成性。综合实践活动注重发挥在活动过程中自主建构和动态生成的作用,处理好课程的预设性与生成性之间的关系教师综合实践活动自我评价及评定[最新版]。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理念 1、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性质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离不开学生主动积极的实践和各种实际操作活动。突出学生主体,意味着把学生作为课程的主体,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意味着发挥学生在活

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应具备的五种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应具备的五种能力 作者:厉贵中文章来源:金华九中点击数:77 更新时间:2012-11-19 【内容摘要】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观念与方法、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课程,它是一门基于学生兴趣与直接经验,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目标,具有综合性、开放性、实践性、生成性与主体性的特点,其他课程无法取代的一门新型课程。笔者针对现实中存在的部分学校与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作用的错误认识,提出教师应具备的心理调适,规划与设计,组织指导、管理与协调,探究与解决问题,科研等五种能力。【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能力 当前,我国中小学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鼓励班主任、科任教师担任学生活动的指导师。并强调学校的所有教师和学校的管理者都应当成为学生的指导教师。有些学校和教师据此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随便差拨一位教师就行,不必调集责任心强、素质高的优秀教师参与。笔者认为,这样的理解是十分错误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不仅需要大量责任心强、素质高的教师,而且需要教师具有心理调适能力,规划与设计能力,组织指导、管理与协调能力,探究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心理调适能力 首先,综合实践活动是伴随着新课程改革应运而生的一门新课程。一些学校、家长、学科教师对这一门新的课程的定位缺乏正确的认识,需要致力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调适好自己的心理,不惧怕冷落和歧视,努力争取学校领导、学生家长的支持,学科教师的认同。 再者,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常常会受到时间、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影响活动的正常开展,给指导教师带来困惑、带来烦恼,也需要教师调适好自己的心理,克服困难,迎难而上。 还有,综合实践活动要集中体现学校的特色,学校,特别是指导教师应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统筹规划。建议每一所学校根据本校和本校所在社区的特色制订三种相互衔接的计划,即“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计划”、“年级

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教师应具备的能力论文: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教师应具备的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教师应具备的能力论文:综合实践活动课 中教师应具备的能力 综合实践课程是一种“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综合程度最高的课程,它不是其他课程的辅助或附庸,而是具有自己独特功能和价值的相对独立的课程,它与其他课程具有等价性与互补性。与其他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具有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和自主性等特性。所以,它对教师能力的要求很高。那么,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师应具备怎样的能力呢? 一、组织、管理与协调的能力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活动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是平等的首席,应把自己放在跟学生平等的地位参加学习活动,共同探究,共同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教师是以导师的身份出现的,强调学生在过程中的亲身体验,所以既不能对学生的自主活动包办代替,也不能放任自流,要鼓励学生亲历亲为,但教师应有意识地给予一定的引导,组织指导与协调能力成为称职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的必备技能,教师要有对活动要素的控制能力,保障主题活动能够顺利进行。组织、管理与协调的能力

不仅是针对学生的,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经常需要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走向生活,教师不仅在教室中与学生相处,还需要面对领导、同事、家长等方方面面的社会人员。因此,教师还必须具备协调沟通,组织合作社会人员的能力。 二、规划与设计的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没有课程标准,没有教科书。国家只是在“指导纲要”中,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的实施、课程的评价、课程的管理等方面提出一些宏观要求。所以,这门课程是需要教师和学生一起在实践活动中共同创设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具有很大的灵活性,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创造空间。教育部要求教师:“能依据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确定教学目标,积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选择利用校内外学习资源,设计教学方案,使之适合于学生的经验、兴趣、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和其他能力;善于与学生共同创造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讨论、质疑、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引导学生创新与实践。”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门新课程来说,教师规划与设计的能力就显得至关重要。从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内容来说,首先,新课标要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学生可以选择课内学科学习过程中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也可以选择与自己的兴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教师考试题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教师考试题 一、填空 1.综合实践活动活动课程是小学3—6年级的一门()课程。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以()为主要形式展开的。 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由教师和()合作开发与实施的课。 4.按照国家课程规定,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平均每周( )课时。 5.不同年级的小学生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的指导应该有不同,即年级越低,指导的力度应越()。 二、单项选择题 1.在小学课程构成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属于() A.国家课程 B.地方课程 C.校本课程 D.选修课程 2.下列不属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选择与组织三条主线的是() A.学生与自我 B.学生与他人社会 C.学生与家庭 D.学生与自然 3.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时使用正确的是() A.课时必须集中使用 B.课时必须分散使用 C.课时可以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 D.课时可以减半使用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经验性课程 B.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实践性课程 C.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向学生生活领域延伸的综合性课程 D.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校本课程 5.下列对综合实践活动基本理念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促进学习方式变革 . B. 面向学生生活领域,为学生提供开放的发展空间。 C. 注重学生亲身体验,实现学生发展。 D. 让学生获得知识的储备,推进学生知识结构发生变化。 6.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题选择不应该遵循的原则是() A.尊重每个学生兴趣、爱好和特长; B.反映学校所在地区特色; C.有利于体现教师的教学特色; D.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探究课题或问题; 7.下面哪一项不是综合实践活动课评价的主要关注点() A.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深度和广度;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