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农村公路指的就是县道和乡道

农村公路指的就是县道和乡道

农村公路指的就是县道和乡道
农村公路指的就是县道和乡道

农村公路指的就是县道和乡道,上等级的村道也应包涵在农村公路的范畴。

1.在农村公路建设中切实维护农民群众的利益,不增加农民负担,不强行征地拆迁,尽量利用旧路,节约用地,降低造价。激发农民参与修路的热情。

2.施工队的技术水平直接决定了一个工程的好坏,对于乡村施工队可以通过组织有关的技术培训或是到大型的建筑工程工地进行现场学习,了解大型工程施工队的施工情况,从而使乡村施工队的技术水平得以改善和提高,达到建设的要求。同时也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与这些施工队保持联系,以便在新农村公路建设中遇到问题时,随时与他们积极的沟通解决。其次,施工队也可以接纳一些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和一些有活力的年轻人,根据他们的特点,培养他们在资金管理和人员管理等方面的技术,以提高施工队在施工过程中对工程款的控制和管理能力、加强施工队人员稳定性的管理,提高农村施工队的整体技术水平来满足现代社会主义新农村工路建设的要求

3.新农村公路建设过程中的质量监督,包括建材的选用、配比等是否合理、经济,对建设中的质量安全隐患的及时发现,并作出合理的补救,提高工程的整体性能

4.坡面防护:多采用种草防护边坡较高时,采用砌石框格(方型、菱形、拱型、M型)种草防护

5.冲刷防护:防护沿河路基边坡免受冲刷仍多采用直接防护。传统的砌石、抛石、铁丝石笼、挡土墙等有所改进,用高强土工格栅代替铁丝做石笼,用聚脂或聚胺脂类土工织物混凝土护坡模袋做成的护面板防护受水冲浪击的边坡,很能适应土体不均匀沉降

6.目前,我省县乡公路砂改油工程的路面基层结构非常单一,一般都采用水泥稳定碎石,对设计部门来说这种基层结构符合设计规范,能保证结构安全,可以说是四平八稳,不用承担设计风险。如果从降低工程造价,加快施工进度,减少机械设备的购置,充分利用当地材料和施工操作简便等层面上考虑,我认为还可以选择级配碎(砾)石,填隙碎石和天然砂砾作基层。只要是公路规范允许使用的各种基层结构,通过经济分析比较后,选择造价最低、取料方便、施工简便的基层结构最合理。

我认为天然砂砾基层密实的作用原理是靠细集料将粗集料间的空隙填满,将粗集料紧紧包裹,而细集料之间的摩阻力极大,不同粒径砾石之间也存在很大的摩阻力,在摩阻力相互作用下,使天然砂砾形成了一个高强度整体结构。生活中大家有这样的经验,在大米中放置的鸡蛋,尽管鸡蛋光滑溜园,但要将大米包裹中的鸡蛋取出来很困难,必须将鸡蛋周围大部分大米抠掉才能取出鸡蛋,这与天然砂砾稳定原理是相同的,天然砂砾摩阻力稳定与级配碎石的嵌锁稳定其作用原理是有区别的。

天然砂砾的优点非常突出:

①、它不需要水泥作稳定结合料,可减少水泥费用;

②、它无需开采片石和加工碎石,可免除采石和碎石加工机械,也不用担心开采片石进行爆破带来的危险;

③、河滩的天然砂砾贮量都比较丰富,完全能保证基层施工砾石的及时供应,对加快施工进度非常有利;

④、天然砂砾为国家资源,不属私人所有,修建当地公路都无需支付采购费用,可大大降低工程造价;

⑤、天然砂砾可从河滩取料地点直接运送到施工现场进行摊铺,无需水稳碎石的多次转运所增加的运输成本;

⑥、可全天候施工,雨天施工还可节省洒水车台班费;

⑦、天然砂砾是良好的透水材料,不怕水的浸泡,因此水稳性极好;

⑧、天然砂砾基层强度高,洒水碾压密实后弯沉值都在40以下,远远小于基层的设计弯沉值;

⑨、天然砂砾基层施工简便,容易操作。

全国农村公路基础数据和电子地图更新方案

全国农村公路基础数据和电子地图更新方案 简要说明 为满足农村公路管理工作的需要,《全国农村公路基础数据和电子地图更新方案》(以下简称“更新方案”)在《全国农村公路通达情况专项调查方案》(以下简称“专项调查方案”)的基础上,着重调整和完善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在更新方案中设置了更新表和变更表两大类表式,其中更新表主要了解截止更新时点时,所有发生变化的乡(镇)、建制村和农村公路的现状,详见“乡(镇)、建制村、农村公路更新表”;变更表主要了解乡(镇)、建制村和路线的编码和名称变化情况,详见“乡(镇)、建制村、路线编码和名称变更一览表”。 2.在专项调查方案中,为掌握乡(镇)、建制村通达情况,制定全国农村公路统计标准,要求按通达路线的实际条数填写乡(镇)、建制村通达情况调查表。而在更新方案中,根据实际管理的需要,调整了通达路线的填报原则,按照“一乡(村)一路”的原则,为每一个乡(镇)、建制村指定一条优选通达路线及其通达方向,并根据交通部对乡(镇)、建制村通达、通畅计算的有关规定和标准,确定乡(镇)、建制村的通达、通畅状况,详见“乡(镇)、建制村基本情况及通达现状更新表”。 3.在更新方案中增加“报部农村公路基础数据库和电子地图审核要求”,进一步明确基础数据和电子地图的审核内容。 4.在更新方案中增设“变更原因”指标,用于了解乡(镇)、建制村和农村公路的变化原因。 5.在更新方案中,对路段的划分原则进行了调整,减少了“出入村点”和“路线交叉”分段,增加了“城管路段”分段,并进一步明确了路段发生变化的填报

要求。 6.在更新方案中,增加以下指标内容: ①路段更新表增设4个指标,即3.7可绿化里程(公里)、3.8已绿化里程 (公里)、3.9养护里程(公里)、3.10是否城管路段。路面类型指标增 设一种分类:9.砼预制块。 ②桥梁更新表增设4个指标,即2.4跨径总长(米)、2.5单孔最大跨径(米)、 2.6桥面全宽(米)、2.7桥面净宽(米)。

市农村公路建设基本情况-精品文案范文

市农村公路建设基本情况 市农村公路建设基本情况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定指出:各级政府要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切实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对于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促进农副产品货流的畅通,对于进一步加大工业支援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力度,从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抢抓政策机遇,高度重视农村公路建设,将其 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措施和强力抓手,全市农村公路建设有了较大的发展,农村公路“六横六纵”路网初具雏形,并从2005年起全面启动“村村通”工程,通 达深度逐步提高,农村客运经济日趋繁荣,老百姓出行更加便捷,农村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状况进一步改善,为新农村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计划至2007年底,我市将全面完成村村通工程。但是随着新 农村建设规划的调整以及农村公路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公路布局不尽合理、公路等级低以及公路管理养护机制尚未形成等矛盾日渐凸显。怎样建设好、管养好农村公路,大力改善我市农村公路状况,是我们必须要思考和应对的问题。 一、我市农村公路建设基本情况 截止2006年底,我市公路总里程897公里(不含高速公路),公路密度为80.6公里/百平方公里。(注1) 公路级别: 路面类型:油(砼)路面668公里,路面铺装率:74.5%,其中:省 道油(砼)路面100公里,农村公路油(砼)路面568公里。 全市村村通工程总体进展顺利,截至2006年底已完成水泥砼路面310公里。 为加强对农村公路建设的领导,市政府成立了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的市农村公路建设领导小组,提出了三年实现村村通油(砼)路的目标,明确县、区政府是村村通工程建设的责任主体,成立专门机构,并落实责任到人。为加强管理确保村村通工程的质量,市交通局从工程一开始就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管理办法,从农村公路的规划、设计、招

对我市新农村公路建设规划的调查报告

对我市新农村公路建设规划的调查报告 农村公路作为公路网的基础,是关系到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到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要构建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交通运输体系,实现交通又快又好 发展,必须加快农村公路建设。这既是全面落实科学发 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既是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发展农村经济、解决三农 问题的前提,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既是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 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为了进一步扎实推进我市 农村公路建设,按照省交通厅、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我 局组成调研组,采取上下联动、座谈研讨、实地考察等 方法,对温州市新农村公路建设规划(XX-2015年)开展 了较为深入的调研。现将这次调查形成的综合情况和建 议意见报告如下: 一、农村公路现状 (一)农村公路基本概况 近年来,特别是本届政府以来,我市认真组织实施 乡村康庄工程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农村公路面貌 得到极大改观,截止XX年末,我市现有农村公路11256

公里,其中县道3119.5公里、乡道1375.7公里、村道6761公里。全市所有通乡(镇)公路均已等级化和硬化,5550个行政村中有4851个已通等级公路、4366个村的路面已得到硬化。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村公路网络化水平低、通达深度不够。全市农村公路总量较大,但大部分公路都是断头路,没有形成必要联网,客运站场建设又严重滞后,交通运输服务不能有效配套。 2、农村公路技术等级低、路面状况较差。到XX年底,全市农村公路11256公里,其中等级公路6091.8公里(一级42.7公里,二级298.7公里,三级620.5公里,四级5129.9公里),准四级公路3210.1公里,等外公路1954.3公里。二级及以上公路只占农村公路总里程的2.69%,而准四级、等外公路却占农村公路总里程的45.9%。全市还有699个行政村未通上等级公路,有1184个行政村未通上水泥路或沥青路。 3、农村公路病危桥梁多,全市四类及病危桥梁2858延米/116座,急需改造;安全设施、标志不完善,渡口及渡船等也均存在安全隐患。 4、农村公路抗灾能力脆弱,再加上我市自然灾害频发,新路破损现象严重。

江西省农村公路基础数据和电子地图

附件: 江西省农村公路基础数据和电子地图 补充调查实施方案 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开展全国农村公路基础数据和电子地图补充调查的通知》(厅规划字[2009]165号)和交通运输部2009年6月11日在烟台召开的全国农村公路基础数据更新和预算、规划编制工作研讨会的精神,决定组织开展江西省农村公路基础数据和电子地图补充调查(以下简称为:补充调查)工作。为切实做好我省补充调查工作,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补充调查范围与内容 本次补充调查的范围包括以下两部分内容: (一)经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民政主管部门共同认定的2005年开展全省农村公路通达情况专项调查时漏采的乡(镇)、建制村及对应优选通达路线。 (二)农垦系统国有农场(团场、分场、连队)、华侨农场、国有林区(重点森工林业局及下属林场、国有林场、保护区、国家级森林公园)等及对应优选通达路线。农垦系统国有农场、国有林区以省农业厅、林业厅确定的为准;华侨农场以2007年摸底调查掌握的为准。

二、补充调查组织方式 (一)补充调查工作组织机构 江西省农村公路基础数据和电子地图补充调查工作由江西省交通运输厅、江西省林业厅和江西省农业厅共同组织,本次补充调查涉及多个部门,时间紧、要求高、工作量大,为加强组织领导,决定成立江西省农村公路基础数据和电子地图补充调查领导小组,其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席芳柏(江西省交通运输厅巡视员) 副组长:魏运华(江西省林业厅副厅长) 唐安来(江西省农业厅副厅长、江西省农垦办主任) 曹先扬(江西省交通运输厅党委委员、江西省公路管理局局长) 成员:梁必康(江西省交通运输厅计划处处长) 胡建强(江西省交通运输厅计划处副调研员) 任东红(江西省公路管理局副局长) 尚小亮(江西省公路管理局县乡处处长) 杨杰芳(江西省林业厅计划财务处副处长) 肖民(江西省森林工业局副局长)

村公路日常养护巡查记录表

西安市农村公路规范化管理养护工作规程 - 88 - 农村公路基本情况统计表 市交通局年市统-01 单位名称合计 里程 (公里) 公路技术等级(公里) 等外 路面类型(公里)备注 一级二级三级四级 水泥混凝 土路面 沥青混凝 土路面 简易铺 装路面 未铺装 合计 县公路 乡公路 村公路 专用公路 县小计 县公路 乡公路 村公路 专用公路 县小计 县公路 乡公路 村公路 专用公路 县小计 县公路 乡公路 村公路 专用公路 …… 负责人:填报人:填报日期:

附件3:农村公路养护规范化管理图表 - 89 - 农村公路养护工程完成情况统计表 市交通局 年 月 市统-02 序号 项目名称 计划下达 完成投资 (万元) 完成比例 % 备注 总投资 (万元) 省补资金 (万元) 自筹资金 (万元) 一、大修工程 1 2 3 …… 二、中修工程 1 2 3 …… 三、小修工程 四、专项工程 负责人: 填报人: 填报日期:

西安市农村公路规范化管理养护工作规程 - 90 - 农村公路养护质量统计表 市交通局年第季度市统-03 项目总计列养总里程实际评定里程 优良路率备注合计优良中次差 月总计县道乡道村道 月总计县道乡道村道 月总计县道乡道村道 季度平均总计县道乡道村道 注:2010年度村道暂时可是不参与评定。 负责人:填报人:填报日期:

附件3:农村公路养护规范化管理图表 - 91 - 农村公路日常养护费到位及使用情况统计表 市交通局 年第 季度 市统-04 序号 市、县名称 应筹集资金 (万元) 目前到位 (万元) 到位比例 % 使用情况 备注 人员工资 (万元) 购买设备 (万元) 购买材料 (万元) 其他 (万元) 一 ××市 1 ××县 2 ××县 3 ××县 4 ××县 5 ××县 …… …… 负责人: 填报人: 填报日期:

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情况汇报

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情况汇报 一、基本概况 县地处云南省西南部,市西北部。全县辖13个乡镇183个行政村4个社区2993个村民小组,共45.6万人。全县国土面积3335平方公里,98%是山区,至目前,全县有农村公路5545公里,其中:县乡公路594公里,乡村公路1375公里,村组公路3576公里;已建成通达工程717公里,通畅工程206公里;在建通畅工程54.9公里、通达工程339公里。全县13个乡镇已有10个乡镇实现通畅,183个建制村及4个社区已有113个实现通达。 二、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改革及大中修实施情况 长期以来,我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在省、市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以改革促进管理理念的转变;以制度建设促进养护作业进一步规范;以技术标准促进养护质量不断提高;以宣传教育提高群众参与公路管理养护意识。通过行之有效的管理,公路日常养护迈入常态化、规范化轨道,极大的方便了人民群众出行,加快了人流、物流和信息的流通,为推进我县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优质、高效的服务。 (一)统一认识,切实加强对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的领导

农村公路建设是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基础条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全县上下对公路建设与管理认识到位,步调一致。年初,省、市交通工作会议召开后,为贯彻落实好会议精神,切实加强对农村公路建设及管理养护工作的组织领导,县人民政府及时成立工作领导机构,明确“两通工程”、凤习公路等在建工程以及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的挂钩领导,细化相关部门工作职责。县交通局根据政府有关文件精神,及时调整充实工作领导组,签订年度工作目标责任书,研究制定养护,统筹年度管理养护工作。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工作在县、乡两级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稳步推进。 (二)健全机构编制,实现“有路必养和有路必管” 5月,《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方案》出台以后,我县在13个乡镇分别设置了农村公路管理所,从乡镇现有事业编制中调剂出1个编制和1名事业人员到农村公路管理所担任专职管理员,县级财政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增加了县地方公路管理段公路管理员编制13个,专门安排到乡镇农村公路管理所。新增的编制要求交通、人事部门进行公开招考,择优录用。目前,通过公开招考,已录用公路、桥梁专业毕业生6人,新录用的管理员正式上岗前全部安排到“两通”工程建设中进行锻炼,以后将逐步安排到管理所。

农村公路现状调查报告

农村公路现状调查报告 一、基本情况及农村公路现状 县乡位于县东北部偏远山区,全乡辖8个村2个社区35个村民小组,1667户6800人。幅员面积71.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463亩。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和部门的支持下,乡农村公路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乡8个村公路通达,山区农村行路难的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切实改变了群众的生产生活居住条件,人民群众得到巨大实惠。全乡现有农村道路12条78公里,已硬化道路26.2公里,其中硬化县道3公里,交通项目硬化村道5.5公里,土地整理硬化村道9.7公里。下余51.8公里村道社道未硬化,且缺乏标识标牌、警示标志和安保设施,安全隐患突出。 由于乡自然村庄规模小、集聚密度低,还没有从根本上彻底解决农民出行难、运输畅的问题。公路主干道虽已建成,但“毛细血管”还不通畅:公路技术等级普遍偏低,弯多坡陡,路基不实,水沟不畅,路面不平,大部分道路是“断头路”,通行能力差,这都是制约乡发展的客观条件。随着人民对新农村建设人居环境、社区公共服务的标准逐步提高,群众要求解决“断头路”,不仅期盼着“通村路”,“通社路”甚至于“通户路”的呼声迫切,对新时期的公路建设不仅从质量标准、选址规划、生态保护、资源节约与利用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山区农村公路建设成为继教育、医疗之后最大的民生工程。当前应该清楚看到农村公路建设中的不足,如何更快更好地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加强科学规划与管理,是摆在面前难以回避的问题。

二、农村公路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交通投入资金筹措难。当前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由地方筹措和财政补助配套,如硬化村道财政补助配套50万元/公里实际需75万元/公里,村道新建项目上级补助10万元/公里,而实际需25万元/公里,下差部分仅靠村民“一事一议”筹工筹劳、以资抵劳,尽管群众修路的积极性高,但人口少筹资额度大,像乡这些偏远贫困地方难以筹措更多的资金用于农村公路建设,按政策只有停建或不建,许多村社公路投入仅仅依靠于上级财政的交通专项资金,与农村公路建设的迫切建设需求相差甚远。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导致越落后的乡村越落后,发达的越发达。 二是农村公路建设质量保证难。农村公路缺乏系统的规划,建设随意性大,按要求公路新改建项目开工上级批复后,应明确项目法人,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县级交通部门技术力量往往不能达到法人要求的标准,导致一些项目不进行法人审批,从而致使项目管理不规范、不科学,加之乡道和村道由于受资金限制,施工设计极不规范,随意更改设计时有发生,大部分乡村道路硬化项目由乡村自发组织村民进行质量监督而无正规监理队伍,项目完成后,仅靠交通质量检测部门按路段抽样检验。致使农村公路质量监督工作有一定困难,即便有质量管理单位,但检测设备和手段不完善,直接影响质量管理工作的深度和力度。所以农村公路建设质量不高,部分公路监管不严,有偷工减料的现象,人民群众不满意。 三是农村公路建设标准低。由于农村公路建设资金极度紧张,

地区农村公路建设情况汇报

地区农村公路建设情况汇报 地区农村公路建设情况汇报 地区农村公路建设情况汇报 一、地区公路概况及农村公路实施情况 阿勒泰地区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过去公路建设中欠帐较多,基础薄弱,公路发展相对缓慢。到底,我区公路通车里程公里,其中农村公路通车里程公里,全地区53个乡镇有2个不通油路,560个行政村有248个不通公路,不通公路行政村的比例高达%。由于阿勒泰地区是典型的公路经济,公路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农村公路发展滞后成为制约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自开始,交通厅做出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决定,为阿勒

泰地区的农村公路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 ,阿勒泰地区农村公路建设投资4268万元,建设里程公里,分布在地区境内四县一市11个乡,工程当年基本完工,解决了万农牧民的出行问题。,阿勒泰地区农村公路总投资万元,建设里程公里,其中重点农村公路配套工程总投资万元,建设里程公里,分为六个合同段,根据设计评审和资金到位情况,地区交通局分别于4月8日和6月14日分两期组织进行招投标,以上工程除哈巴河—克孜喀英为跨年度工程,其余项目要求今年必须完工,目前已完成计划投资的95%。通达工程449公里,已完成计划投资的100%;通油工程155公里,已完成计划投资的100%。 阿勒泰地区农村公路建设投资超过了前20年农村公路投资的总和,公路建设覆盖全地区六县一市31个乡、121个行政村,沿线6万人口受益,这在阿勒泰地区公路建设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今年

农村公路完工后,地区农村公路通车里程将增加到公里,全地区53个乡镇有43个行政村通油路,380个行政村通公路,不通公路行政村的比例降至%。二、精心组织,规范管理,确保农村公路建设质量 今年阿勒泰地区农村公路建设工程量和投资额巨大,特别是第一年组织实施“通达”、“通油”工程,战线遍布全地区六县一市,施工组织难度大,建设管理任务艰巨。为落实自治区提出的“目标不变、任务不减、确保完成”的公路建设要求和公路局加快公路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地区交通局认真履行职责,建立健全责任机制,明确工作分工,全面加强各项管理工作。 1、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地区交通局成立了项目管理办公室,总揽全地区的农村公路建设管理,根据项目分布情况,下设招投标办公室和两个项目执行办公室。局长对公路建设全盘负责,三位副局长分别对重点农村公路

(完整版)农村公路道路设计总说明

总说明书 1、概述 本路段为保定市徐水区农村公路改造提升工程之一,起点与易保线相交,沿现有道路向西,穿解村中部,终点解村西与瀑河水库至屯里路相交口,总里程2.606Km。 1.1道路现状 现状道路为非等级路,总长为2.606Km。其中过村段1.01Km,为5m宽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厚度为20cm,无路面基层;野外段长度为1.596Km,为5m宽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结构与过村段相同。由于现状道路等级较低,随着交通量的增长,过村段路面病害逐渐严重,主要病害为破碎板、露骨等,现状如下: 露骨破碎板 根据“保定市徐水区农村公路改造提升工程”的要求,对本路段进行改造提升。过村段由于受道路两侧空间、地形等客观因素限制,仅按照现状道路线形、宽度将旧路挖除新建,新建路面结构为:20cm水泥混凝土面层+16cm 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16cm 5%水泥稳定土底基层,增加排水边沟和路灯照明,并通过加强交安措施,保证通行安全。野外段参照三级公路标准建设,路基宽7.5m,路面宽6.5m,将旧水泥路面面层挖除,再新建路面结构,路面结构与过村段相同。 1.2任务依据及测设经过 1.2.1 任务依据 l、《保定市徐水区农村公路改造提升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建设方提供的其他资料。 1.2.2 测设经过 接受建设方委托后,我公司即组织精干人员进行了本路段的勘查设计工作。 针对本路段特点,勘测方面,加强对路基、料场等现场调查。路基方面,侧重于沿线填土调查;料场方面,积极与保定市徐水区交通局以及地方政府了解周围料场情况,扩大调查范围,满足道路施工需要。 勘测中,积极与地方政府进行协调,并与环保、土地、水务等部门先行进行了沟通,取得了相关意见。项目组也通过各种途径收集了与设计相关资料。 1.3技术标准 1.3.1本路段执行的主要技术规范、标准如下: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 2、《公路勘测规范》(JTG Cl0—2007)

最新涡阳县农村公路建设情况汇报

涡阳县农村公路建设情况汇报 涡阳县农村公路建设情况汇报 县政协: 现把我县农村公路建设的基本情况、存在问题及意见与对策作如下汇报: 一、公路建设工作基本情况 我县农村公路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干线到支线,从单线到网络的渐进发展过程。县委、县政府把97年定为公路建设年,我局适时制定切实可行的长短期计划,突出重点基础工程和形象工程。在资金落实上,采取了“四个一点”的做法。即群众统筹一点,跑市进厅争取一点,财政预算内、外资金统筹一点,交通规费超出收返还一点,从而即保证了重点工程的完成,又促进了县、乡公路全面发展。投资6000余万元,新改建油路30多条,400余公里,新改建桥梁40余座,贯穿了周边接线,实现了全县十八条干线大循环。同时在“十五”期间狠抓公路通达深度,使40%的行政村通油路,70%以上自然村实现了“晴雨通车”。投资 1.8亿元,将两条纵横穿境而过的“S202”、“S307”省道改造成高标准、规范化的水泥路。争取多方支持,建成了涡阳城东立交桥和涡阳涡河大桥。目前全县交通已初步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两条省道为骨架,乡镇驻地及较大集镇为结点,县乡公路为依托,乡村公路为环绕的公路网络。 二、农村公路建设存在问题 一是公路标准级低,路网通行能力不足;二是地方配套资金缺口大,造

成国债项目、通达工程进展缓慢,加大了农村公路养护难度;三是群众爱路护路意识淡薄,乱搭、乱建、乱堆等违规现象严重,使路政执法管理难度加大。 三、关于农村公路建议与对策 1、突出重点,明确目标 根据农村公路十五规划,建议今后三年集中开展农村公路建设活动,重点是围绕实施国债和通达工程,投资7000万元,改建县道200公里;投资3000万元,改建乡道200公里;投资1000万元,改建村道400公里;投资600万元,新改建桥梁30座、涵洞150道。通过三年努力,做到: ①县道公路油路标准化。突出畅、洁、绿、美 ,对现有县道按三级公路标准设计,并进行全部油路标准化改造,路基宽不少于16.0米,油路面宽7.0米,桥涵配套。 ②乡道公路油路、砂石综合化。乡镇通往行政村及行政村之间的乡道,按照四级公路标准的上限实施改建,要求路基不少于12.0米,路面宽4.5~6.0米,努力实现乡道30%油路化,其余砂石化,桥涵基本配套,并达到路基坚实,路面平整,排水畅通,安全防护设施齐全。 ③村道公路砂石化。行政村通往自然村及自然村之间的村道,60%要铺筑砂石,四级公路标准,路基宽不少于8.0米,路面宽不少于3.5米,确保机动安全通畅。 ④农村公路网络化。提高现有农村公路等级,沟通现有农村公路中的断头路,打通联接线,实现县道大循环、乡道区域循环、村道小循环。

农村的公路建设地有关政策

农村公路建设的有关政策 农村公路(包括县道、乡道和村道)是整个公路网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农村重要的公益性基础设施。“十五”以来,国家加大了农村公路建设的投入,促进农村公路快速发展。“十一五”期间,我省着力实施以通畅工程为主的农村公路建设,有关政策如下: 一、投资政策 农村公路建设实行“政府投资作为引导、农民积极筹资投劳、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多元化投资政策,县级人民政府是农村公路建设的责任主体,负责农村公路建设的资金筹措,国家和省、市按标准给予补助。 1、国家和省按照以下标准给予补助: ①、县到乡镇公路:国家补助30万元/km,其中国家和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为33万元/km; ②、通畅工程:国家和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村道为12万元/km,其他县为10万元/km。县、乡道在村道补助标准的基础上增加5万元/km; ③、通达工程:常德市的省补助资金为4万元/km。 2、从2006年起,凡有计划修建的通村水泥路,在中央和省里补助的基础上,市财政每公里补助1万元。 3、由于国家和省、市补助资金无法满足建设的需要,各区、县(市)必须筹措自筹配套资金。对于进入计划的项目采取国家和省、市补助一部分,区、县(市)配套一部分,当地自筹一部分的模式进行建设。当地自筹部分,应按照《湖南省村内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办法(试行)》(湘政发[2005]17号)执行,也可由村民自愿捐资,严禁非法集资、强行向农民筹资筹劳。

二、建设内容 农村公路建设包括:县到乡镇公路、通畅工程和通达工程。 1、县到乡镇公路:县城到乡镇所在地公路的改造硬化,铺筑沥青或水泥路面; 2、通畅工程:乡镇到建制村中心(如学校、村部、主要人口居住地)或国、省、县、乡道公路到建制村公路的改造硬化,铺筑水泥路面或沥青路面。 3、通达工程:未通公路(包括路基宽度低于2.5m)的行政村修建通村公路。 由于受国家补助投资额度的限制,不少农村公路目前未能纳入建设规划。 三、建设标准 1、县到乡镇公路:采用四级及以上公路技术标准,路基宽度一般不小于6.5m,路面宽度一般不小于5m,水泥砼路面厚度不小于22cm,强度不低于C30,水泥稳定基层厚度不小于15cm。沥青路面厚度不小于3cm,水泥稳定基层厚度不小于20cm; 2、通畅工程:通畅工程中的县、乡道基本达到四级公路技术标准,路基宽度一般不小于5.5m,路面宽度一般不小于4.5m,水泥砼路面厚度不小于20cm,强度不低于C25,水泥稳定基层厚度不小于15cm,或其他类型基层厚度不小于18cm;沥青路面厚度不小于3cm,水泥稳定基层厚度不小于20cm。通畅工程中的村道应尽量利用地形进行修建,路基宽度不小于4.5m,路面宽度一般不小于3.5m,水泥砼路面厚度不小于20cm,强度不低于C25,基层必须满足强度和平整度的要求;沥青路面厚度不小于2.5cm,水泥稳定基层厚度不小于18cm。路面宽度在4.5m及以下的连续路段根据地形及视距一般每300m设置错车台一

农村公路养护工作情况汇报

一、基本概况 县地处云南省西南部,市西北部。全县辖13个乡镇183个行政村4个社区2993个村民小组,共45.6万人。全县国土面积3335平方公里,98%是山区,至目前,全县有农村公路5545公里,其中:县乡公路594公里,乡村公路1375公里,村组公路3576公里;已建成通达工程717公里,通畅工程206公里;在建 通畅工程54.9公里、通达工程339公里。全县13个乡镇已有10个乡镇实现通畅,183个建制村及4个社区已有113个实现通达。 二、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改革及大中修实施情况 长期以来,我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在省、市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以改革促进管理理念的转变;以制度建设促进养护作业进一步规范;以技术标准促进养护质量不断提高;以宣传教育提高群众参与公路管理养护意识。通过行之有效的管理,公路日常养护迈入常态化、规范化轨道,极大的方便了人民群众出行,加快了人流、物流和信息的流通,为推进我县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优质、高效的服务。 (一)统一认识,切实加强对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的领导 农村公路建设是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基础条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全县上下对公路建设与管理认识到位,步调一致。年初,省、市交通工作会议召开后,为贯彻落实好会议精神,切实加强对农村公路建设及管理养护工作的组织领导,县人民政府及时成立工作领导机构,明确“两通工程”、凤习公路等在建工程以及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的挂钩领导,细化相关部门工作职责。县交通局根据政府有关文件精神,及时调整充实工作领导组,签订年度工作目标责任书,研究制定养护工作计划,统筹年度管理养护工作。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工作在县、乡两级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稳步推进。(二)健全机构编制,实现“有路必养和有路必管” 5月,《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方案》出台以后,我县在13个乡镇分别设置了农村公路管理所,从乡镇现有事业编制中调剂出1个编制和1名事业人员到农村公路管理所担任专职管理员,县级财政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增加了县地方公路管理段公路管理员编制13个,专门安排到乡镇农村公路管理所。新增的编制要求交通、人事部门进行公开招考,择优录用。目前,通过公开招考,已录用公路、桥梁专业毕业生6人,新录用的管理员正式上岗前全部安排到“两通”工程建设中进行锻炼,以后将逐步安排到管理所。 按照“分级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县道由县地方公路管理段负责管养,设置线路管理员1人,地方公路管理段将日常养护经费下达到每一条线路,线路管理员具体统筹用于整条线路的日常养护。乡道的管养主体责任属于乡镇,管理养护由乡镇农村公路管理所具体负责,乡村养护人员的选聘坚持“就近就挨、方便管护”的原则,首先由受益片区小组或自然村按规定条件公开推荐,然后推荐人选由村委会综合把关后上报乡镇管理所审核确定。通过自下而上的筛选,真正把德行较好、做事踏实、热心公益事业的人员聘作养护工。 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现了“有路必养,有路必管”,彻底扭转了过去因乡镇无专职管理机构、无专职管理人员造成乡村公路失养、缺养或管不到位的局面。 (三)明确责任主体,分级管理养护 我们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进一步落实分级管理养护责任。乡道“通达”工程竣工经市级验收合格以后,县人民政府与乡镇人民政府签订管理养护责任书,由乡镇进行产权管理和养护。每年年初,县交通局分别与县地方公路管理段、运安股及路政大队签订《公路管理养护目标责任书》、《安全生产责任书》和《公路产权管理目标责任书》,县地方公路管理段也分别与乡镇农村公路管理所和6条县道的线路管理员签订相关责任书;乡镇把责任细化分解,统一实行责任目标管理。县乡依据各自的职责积极开展技术培训和质量监管,交通局定期不定期对养护质量、资金兑付情况进行跟踪问效,实现了县乡两级机构、岗位、人员、

市农村公路建设基本情况与对策研究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定指出:各级政府要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切实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对于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促进农副产品货流的畅通,对于进一步加大工业支援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力度,从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抢抓政策机遇,高度重视农村公路建设,将其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措施和强力抓手,全市农村公路建设有了较大的发展,农村公路“六横六纵”路初具雏形,并从年起全面启动“村村通”工程,通达深度逐步提高,农村客运经济日趋繁荣,老百姓出行更加便捷,农村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状况进一步改善,为新农村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计划至年底,我市将全面完成村村通工程。但是随着新农村建设规划的调整以及农村公路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公路布局不尽合理、公路等级低以及公路管理养护机制尚未形成等矛盾日渐凸显。怎样建设好、管养好农村公路,大力改善我市农村公路状况,是我们必须要思考和应对的问题。 一、我市农村公路建设基本情况 “十五”期间,我市先后争取了国债项目269公里(其中县道202公里),省通达工程150公里(其中县道68公里);部通达工程104公里(通村公路),共争取补助资金12135万元;村村通工程按测量总里程约514公里,省补基金共5140万元。 截止年底,我市公路总里程897公里(不含高速公路),公路密度为80.6公里/百平方公里。(注1) 公路级别: 按行政等级划分:省道100公里,农村公路797公里(其中县道21条计355公里,乡道39条计224公里,村道218公里)。 按技术等级划分:省道二级78公里,三级22公里;农村公路二级124.3公里,三级132.3公里,四级527.8公里,等外12.6公里。 路面类型:油(砼)路面668公里,路面铺装率:74.5%,其中:省道油(砼)路面100公里,农村公路油(砼)路面568公里。 全市村村通工程总体进展顺利,截至年底已完成水泥砼路面310公里。 为加强对农村公路建设的领导,市政府成立了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的市农村公路建设领导小组,提出了三年实现村村通油(砼)路的目标,明确县、区政府是村村通工程建设的责任主体,成立专门机构,并落实责任到人。为加强管理确保村村通工程的质量,市交通局从工程一开始就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管理办法,从农村公路的规划、设计、招投标、施工、社会监理、政府监督、交工验收、资金管理等方面,为县区具体实施提供了明确、可操作性的依据。同时,为了更好地加强对农村公路建设的指导和监管工作,市交通局成立了县乡公路管理处和质监站,拨付30余万元专款用于购置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仪器和车辆,同时抽调多名具有丰富经验的领导和技术骨干,专门从事农村公路建设的管理、施工监督和检测,为确保

XX县农村公路基本情况汇报

XX县农村公路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局在县委、县政府和市交通运输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各乡镇热情参与下,紧紧抓住农村公路建设政策机遇,克服建设资金短缺、建材价格高、道路条件差等种种困难,着力攻克交通瓶颈,不遗余力地狠抓农村公路建设、养护与管理,努力将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和上级领导的爱民情怀转化为建设成果,转化为广大民众的现实利益。2011年被评为“十一五农村公路建设先进单位”。 一、我县农村公路现状 随着交通建设的力度不断加大,尤其是“十一五”期间,通村水泥路建设带来的经济效益日趋呈现,农村交通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基本解决了农村出行难的问题,为优化农村经济结构、促进城镇化进程、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通村公路真正成为老百姓的便民路、致富路,老百姓和政府的连心路。至2011年底,我县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达3507.7公里,其中县道189公里、乡道1106公里、村道2069公里,简易沙石路面907.5公里,列养142.6公里、群养3221.4公里,好路率达90%以上,全县17个乡镇、254个行政村全部通了水泥路,通达率100%、通畅率均达100%。

特别是日益增大的交通量与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增多的矛盾日显突出,这些都不能很好地适应县域经济发展和群众安全出行的需要。 二、我县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和安保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但从总体上讲,由于我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和省特困县,受地质异常复杂、自然环境恶劣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县农村公路还存在总量不足、技术等级低、抗灾能力弱、路网结构不合理、安全保障性低、通行能力差等不容忽视的问题,不能很好地适应县域经济发展和群众安全出行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一)资金来源不足成为亟待破解的难题。当前,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资金筹措难,尚未建立规范的资金供给体制,与国省道相比,农村公路建设资金投入有限,无法满足农村发展的实际需要,许多对农村经济发展有极大促进作用的公路项目不能及时上马,发展速度满足不了群众的需要,资金严重不足是制约我县农村公路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 (二)农村公路“通达”、“通畅”深度还不够,建设任务依然繁重。十一五期间,虽然我县已经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目标,但还有大部分通老自然村公路、县乡村连通公路、库区循环公路断头现象比较普遍,路网尚未形成,群众要求也极

农村公路(发言稿)

各位领导、各位委员、同志们: 大家好,我很荣幸能和大家一起探讨: “覆盖路网部门共建市场运作养管分离 努力走出宜管宜养的农村公路可持续发展之路” 这个农村热点问题。 “衣、食、住、行”是我们日常生活的四大基本要素,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广大农村,这四个基本要素也已经悄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衣:已经从布票到品牌;食:已经从定量到营养和有机,住:已经从简陋到舒适。而承载着我县14万农民出行重任的农村公路,目前却面临着极大的困难和挑战。 目前全国村通率基本水平为96 %。乡村公路大会战等一系列通达工程的开展,我县的通车率在历史最好时期曾达到过98%(通车不通等),由于养护工作难,在养的414公里(不包括发改、扶贫等部门实施完成的项目)农村公路已经损坏了124公里,损坏率高达30%,2010年末村通率回落到70%,形成了“村村通越通越多,路容路貌却越来越糟,通返不通现象逐年增多”的局面,直接影响到农村公路的正常使用、行车安全、农村长远发展及老百姓对交通工作的评议。在加快建设步伐的同时,如何管好养好已建成的公路,使其为“三农”提供优质服务,确保其使用功能与服务水平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紧迫课题,也是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的重要举措。 根据调研,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养护管理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机制不科学

近年来,普遍存在着传统的工程措施积极而养护管理配套措施不力的现象。法律规定,县级公路养护管理以县人民政府为主体,乡村公路由乡镇和村委会管护,专用公路由受益单位自养自管(雅长林区及一些矿区)。县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从区厅、地方财政等渠道筹措部分养护资金,加强了农村公路的管养,但没建立起科学的长效机制,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苦于难为无米之炊,除干道有专业队伍管养外,乡村级道路大多数处于临时养护、突击养护或无人养护状态,致使路况越来越差。 二、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经费短缺 首先,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筹集困难。新建一条通村路,区市给的仅是补助资金,而且传统的按里程及单位造价计算的投资,已不符合山区的实际情况,致使所建公路等级不达标。我县90%的村无村级集体经济,修路后再筹集养护资金十分困难。其次,自然灾害损毁后的修复经费无着落。一旦出现自然灾害就很容易使公路受损,又难修复。如暴雨过后,有塌方的清理,有挡墙、涵洞、路肩、边沟的修复以及路面毁损修补等等,这都需要大量资金。 三、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量大 受到资金等条件的限制,农村公路的建设技术等级偏低、抗灾能力差,养护压力大。近几年,我县完成的农村路都是标准很低的准四级公路,特别是部分地理条件差的农村公路,由于没有资金来完善边坡、挡墙等设施,遇自然灾害,极易发生塌方,养护极困难。另外,农村公路人为破坏增多,增加了养护工作量。从调查情况看,随着农村公路里程的延伸,沿路村民侵占、损坏公路的行为也随之增加,加

农村公路基本知识

农村公路基本知识 一:农村公路基本知识: 1)公路 联接城市之间、乡村之间、工矿基地之间的按照国家技术标准修建的,由公路主管部门验收认可的道路。但不含田间或农村自然形成的小道。主要供汽车行驶并具备一定技术标准和设施的道路称公路。 2)公路的组成: 公路的主要组成部分有路基、路面、桥梁、涵洞、渡口码头、隧道、绿化、通讯、照明等设施及其它沿线设施组成。 3)公路技术等级: 公路等级是根据公路的使用任务、功能和流量进行的划分,世界各国公路等级大体相似,但其分类指标不完全相同。中国大陆将公路划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 4)农村公路概念: 农村公路一般是指通乡(镇)、通行政村的公路。通乡(镇)公路是指县城通达乡(镇)、以及连接乡(镇)与乡(镇)之间的公路。通行政村公路是指由乡(镇)通达行政村的公路。也有部门认为“就我国的现状而言,农村公路就是指县乡公路和通村公路。” 5)农村公路管辖 县级人民政府是农村公路建设、养护和管理的责任主体,其交通主管部门具体负责农村公路建设、养护和管理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在县级人民政府确定的职责范围内,并在交通部门组织指导下负责乡道的建设和养护工作;村民委员会在县级人民政府及交通主管部门、乡(镇)人民政府指导帮助下,做好本村村道建设和曰常养护的组织实施工作。 6)什么是路产、路权: 路产是指公路管理部门依法管理使用的所有有形的和无形的公路财产。它包括公路、公路用地、公路设施、机械设备、料场、科研成果、专利所有权和知识产权等。 路权是指公路管理部门对公路财产享有占用、使用、处分和收益的权利,以及对损害路产的行为而拥有的行政管理权和民事权益。 7)公路用地: 公路用地指公路两侧边沟(或截水沟)以外不少于一米范围的土地。 8:公路建筑控制区: 公路控制区是指在公路二边一定范围内不准进行一些建筑的用地。公路建筑控制区要大于公路用地。根据,《湖北省公路路政管理条例》第十九条、二十五条规定,公路两侧建筑控制区范围从公路边沟外缘起乡道不少于5米,村道不少于3米的范围内为建筑控制区。 二:农村公路路政管理 1:路政管理概念 路政管理是指交通主管部门或者授权的公路管理机构,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为保护公路、公路用地和公路附属设施,维护公路秩序所进行的行政管理。 2:路政管理职责

县农村村组公路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县农村村组公路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农村村组公路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动脉,是农村最基本的基础设施。为了解我县农村村组公路建设情况,根据县政协常委会**年度工作要点安排,县政协于5月中旬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到**6个乡镇对我县农村村组道路建设情况进行调研,实地查看农村村组公路建设情况并召开座谈会听取了有关乡镇和政协委员对我县农村村组公路建设的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县由于受历史、自然等因素制约,长期以来,农村公路特别是村组公路建设滞后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农村村组公路建设是我县当前最重要的民生工程,也是广大农村群众最迫切希望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近年来,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村组公路建设,把农村村组公路建设作为全县脱贫攻坚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农村村组交通条件逐步得到改善。全县通行政村的公路已于2017年底全部实现硬化,2567个村小组除了**镇有4个村小组由于农户数极少(其中:2个村小组各有6户,2个村小组各有3户)、公路建设成本高和30个“空壳村”未通公路外,其余村小组已全部通公路。同时,通过实施县乡公路建设、乡村公路建设和边境自然村道路硬化、脱贫出列村道路硬化等项目以及“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等途径提升农村村组公路等级,已实现进村公路硬化的村小组1091个2002.97公里,正在实施进村公路硬化的村小组115个384.29公里。

二、我县农村村组公路建设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发展总体滞后,农村村组公路建设与群众的期盼差距很大。虽然近年来全县农村村组公路状况得到了极大改善,但总体上绝大部分等级还很低,目前仍有1327个村小组未实施进村道路硬化(不含正实施村)。这些未硬化的村组公路大部分是群众人工挖通的,等级低,路况差,设施落后,缺桥少涵,基本上还是晴通雨阻,农村群众出行和物品运输仍然困难,而且安全隐患大,加之断头路较多,村组道路服务保障能力远远不不能适应当前农村发展需要。当前农村群众对农村村组公路提级改造的期望很高,愿望十分迫切,建设需求量很大,就目前而言,农村村组公路建设现状与农村群众的期盼相去甚远。 (二)缺乏项目支持,农村村组公路建设难以推进。目前国家对于农村村组公路建设没有具体项目支持,我县除了木央、田蓬属于边境乡镇有一定的边境自然村道路硬化项目外,其他乡镇村组公路建设都没有国家项目支持,只有县政府将精准扶贫融资的一部分资金用于脱贫出列村的部分村组公路硬化,而我县财政非常困难,融资的村组公路建设资金对于全县农村村组公路建设需求来说,只能是杯水车薪,在没有国家项目支持的情况下,农村村组公路建设难以满足群众的需求和期望。 (三)存在“等靠要”思想,群众缺乏参与建设积极性。“等靠要”思想是部分农村公路建设的“痼疾”。目前,绝大多数农民群众的宽裕程度不高,农民的思想还比较保守,安于现状。当看到各级政府对农村公路建设越来越重视,一定程度上产生了依赖思想,认为修

2021年农村公路现状调查报告

1 1 农村公路现状调查报告 3 篇 农村公路现状调查报告第 1 篇 一、基本情况及农村公路现状 县乡位于县东北部偏远山区,全乡辖 8 个村 2 个社区 35个村民小组,1667 户 68 人。幅员面积 75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8463 亩。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和部门的支持下,乡农村公路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乡 8 个村公路通达,山区农村行路难的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切实改变了群众的生产生活居住条件,人民群众得到巨大实惠。全乡现有农村道路 12 条 78 公里,已硬化道路 22 公里,其中硬化县道 3 公里,交通项目硬化村道 5 公里,土地整理硬化村道 7 公里。下余 58 公里村道社道未硬化,且缺乏标识标牌、警示标志和安保设施,安全隐患突出。 由于乡自然村庄规模小、集聚密度低,还没有从根本上彻底解决农民出行难、运输畅的问题。公路主干道虽已建成,但毛细血管还不通畅公路技术等级普遍偏低,弯多坡陡,路基不实,水沟不畅,路面不平,大部分道路是断头路,通行能力差,这都是制约乡发展的客观条件。随着人民对新农村建设人居环境、社区公共服务的标准逐步提高,群众要求解决断头路,不仅期盼着通村路,通社路甚至于通户路的呼声迫切,对新时期的公路建设不仅从质量标准、选址规划、 2 生态保护、资源节约与利用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山区农村公路建设成为继教育、医疗之后最大的民生工程。当前应该清楚看到农村公路建设中的不足,如何更快更好地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加强科学规划与管理,是摆在面前难以回避的问题。 二、农村公路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交通投入资金筹措难。当前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由地方筹措和财政补助配套,如硬化村道财政补助配套 5 万元/公里实际需 75 万元/公里,村道新建项目上级补助 1 万元/公里,而实际需 25 万元/公里,下差部分仅靠村民一事一议筹工筹劳、以资抵劳,尽管群众修路的积极性高,但人口少筹资额度大,像乡这些偏远贫困地方难以筹措更多的资金用于农村公路建设,按政策只有停建或不建,许多村社公路投入仅仅依靠于上级财政的交通专项资金,与农村公路建设的迫切建设需求相差甚远。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导致越落后的乡村越落后,发达的越发达。 二是农村公路建设质量保证难。农村公路缺乏系统的规划,建设随意性大,按要求公路新改建项目开工上级批复后,应明确项目法人,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县级交通部门技术力量往往不能达到法人要求的标准,导致一些项目不进行法人审批,从而致使项目管理不规范、不科学,加之乡道和村道由于受资金限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