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EDMI Command Line 协议(红相电度表规约)mk6

EDMI Command Line 协议(红相电度表规约)mk6

EDMI Command Line 通信协议Command Line 是EDMI电能表与外部终端进行通信所用的协议。对于设计者,本规约提供了一整套与电能表直接通信的可行的方法。 Command Line为设计者提供详细读取EDMI电能表数据的方法。它是以命令行的格式发送一系列固定的指令。以下将详细表述了通过RS485或RS232通信口进行通信的方法。

命令的结构

所有命令均以字符“STX”开始,以字符“ETX”结束,并符合以下通用格式:

的内容是要被发送的命令信息

是按CCITT标准定义的16位的CRC-16多项校验码.。该CRC 是通过对整个信息进行计算的。(含“STX”,但不含“CRC”本身及“ETX”字符,如果在之间没有命令,那么将不需要CRC校验)电能表对发送过来的命令产生应答,应答命令格式如下所示:

的内容可能是:

(16进制的“6”)----指令操作成功

(16进制的“18”)----CRC校验正确,但指令有误

或是含有数据的应答信息:

的内容都是以二进制发送,因此,一些特殊控制字符有可能出现在传输的数据中,该字符与发送的真正的

起始和结束字符混淆。为了避免这样的问题,采用填充字符的方式处理。特殊控制字符由一个DLE(16进制的“10”)字符跟第六位置1的原字符组成,以双控制字符发送。在接收端,截下并除去所有的“DLE”字符,而对跟在“DLE”后面的字符的第六位清零。下述字符以这种方式处理:

(hex02) 发送为:(hex10)(hex42)

(hex03) 发送为:(hex10)(hex43)

(hex11) 发送为:(hex10)(hex51)

(hex13) 发送为:(hex10)(hex53)

(hex10) 发送为:

(hex10)(hex50)

命令行的响应

命令行的格式定义如下:

“test”表示一个以0为结束符的字符串。(“”字符不发送){5} 表示一个8位的整数。

[10] 表示一个16位的整数。

(1000)表示一个32位的整数。

<1.23> 表示一个32位的浮点数。

注意:所有多字节数(包括整数和浮点数),首先传送高位(Motorola 格式)。

接收成功时,应答码为

接收失败时,应答码为跟上错误代码

错误代码如下:

表1命令行应答码

Command:

Response:

这个初始化消息用于启动访问命令行。由于命令主体为空,CRC被省略,收到信息后,终端进入命令行模式。

Command:L“id, pw”

Response:

本命令用于登录系统。“id”、“pw”分别是用户名和密码,密码以0为结束符。

注意:对用户ID和密码的保密以及字符串以0结束。

Command:x

Response:

本命令用于退出系统。

注意:登陆电表进行数据通信后,请用该命令退出。

Command:I[reg_num]

Response: I[reg_num]/data/

本命令将返回所要查询的寄存器信息。

/data/是以0为结束符的字符串:

为寄存器的类型,以字母表示(见前面的有关类型的列表)。字母序列在未来若需要扩展的话,将使用小写字母。由信息命令返回的是外部类型。

表2信息命令单位

结构组成:是具有高达16个字符并以0为结束符的格式的寄存器描述。

当寄存器不能正常访问时(任何原因,包括安全原因),将返回一个“N”和数据类型“U”(说明该数据类型未知)。在这种情况下描述的内容将是“Register xxxx”。

Command:R[reg_num]

Response:R[reg_num]/data/

这条命令返回寄存器存储的数据。所有寄存器将在后续章节《寄存器列表》中列出。32位寄存器地址码的前16位置为0。读命令后可加一个大写字母“D”,使得设置复费率电能量(TOU)的寄存器返回的是一个单精度浮点数,如果需要得到的是双精度浮点数可以在上面提

到的读寄存器命令后增加一个大写字母D。它的命令的格式是:R[reg_num]D

注意:对于不支持双精度浮点数的寄存器,这个“D”将是无效。

Command:W[reg_num] /data/

Response: or

这条命令功能是将数据写入寄存器。/data/的数据类型必须与寄存器的类型相匹配。所有的寄存器将在后续章节《寄存器列表》中列出。当指令执行成功,终端应答是码,而若试图对只读寄存器进行写操作时,应答则是码。32位寄存器地址码的前16位置为0。

Command:M(reg_num)

Response Success:M(reg_num)/data/

Response Failure:Response Code

这条命令返回寄存器的数据。所有的寄存器将在后续章节中《寄存器列表》中列出。

使用这条命令,设置复费率的寄存器(TOU)总是以双浮点数而非单浮点数返回。

利用从特殊寄存器读的读扩展寄存器命令,就能读取多个地址不连续的寄存器,从而提高整个效率。除了可读取地址非连续的寄存器外,其它与普通的读寄存器命令相似。对应于读多个命令的两种不同类

型,有两种特殊的寄存器。

FFF0----对整块寄存器的读取,返回一个错误码。如果出现一个读出错误,整条命令将返回一个“CAN”码。

FFF1----对每个寄存器的读取,均返回一个错误码。即使全部的读出都发生错误,整个应答仍返回操作成功信息。当一个读取错误时,结果代码n(“Result Code n”)将为非0值,并且/data/将被标准的错误提示字符串所代替。

(1)多个读,单个错误码

Com mand: M <0000FFF0> ….

Response Success: M <0000FFF0> /Data1 /Data2/.… /Data n/

Response Failure: CAN {Error code}

(2) 多个读,多个错误码

Command: M <0000FFF1> ….

Response Success/Failure: M <0000FFF1> {Result

Code1}/Datat1/ {Result code2}/Data2/…. {Result Code

n}/Data n/

Command: N(reg_num)/data/

Response: Response Code

这条命令将数据写入寄存器(寄存器地址码为reg_num)。数据的类

型必须与寄存器的类型匹配。所有的寄存器将在后继章节《寄存器列表》中列出。当命令执行成功,终端应答将是〈ACK〉码,而若试图对只读寄存器进行写操作时,应答则是〈CAN〉码。

利用从一个特殊寄存器读取的读扩展寄存器命令,就能读取多个地址不连续的寄存器,从而提高整个效率。除了可读取地址非连续的寄存器外,其它与普通的读寄存器命令相似。对应于读多个命令的两种不同类型,有两种特殊的寄存器。

(1)多个写,单个错误码

Command: N <0000FFF0> /Data1/

/Data2…. /Data n/

Response Success: ACK

Response Failure: CAN {Error code}

(2)多个写,多个错误码

Command: N <0000FFF1> /Data1/

/Data2…. /Data n/

Response Success/Failure: {Result Code1} {Result

Code2}….{Result Code n}

只要有一个写入错误发生于任何一个寄存器,即使写入成功,仍将返回一个“CAN”码。数据的长度必须正确。如果一个应答码是非零的(如发生错误),则其后会跟随一个以0为结束符的错误码字符串。就整条信息而言,即使全部写入都错误,应答仍是成功的。

注意:当写多个寄存器时应小心。一个写入错误就会使命令终止,会产生一些寄存器已写入数据,而一些却没有被写入的情况。

Command: O(reg_num)

Response: O(reg_num)/data/ or Response code if invalid command

本命令返回寄存器的信息。

/data/是一个以0为结束符的字符串,格式为:

如果某个寄存器不能访问(由于任何原因,包括安全原因),将返回一个“N”和数据类型为“U”(类型未知)。在这种情况下的“描述”(Description)是“Register××××”。

Command: A(reg_num){num_reg}

Response Success: A(reg_num){num_reg}/data/

Response Failure: Response Code

本命令返回从地址reg_num开始的数值寄存器存储的数据。这里应注意读取的字符串的长度是可变的。

对于TOU复费率电能量寄存器,此命令返回双浮点数而非单浮点数。

Command: B(reg_num){num_reg}/data/

Response: Response Code

本命令功能将数据写入以地址reg_num开始的数值寄存器中。

/data/的类型必须与寄存器的类型匹配。注意字符串长度是可变的,并且“J”型寄存器不能用这种方式写入。所有的寄存器将在后继章节《寄存器列表》中列出。当命令执行成功时,终端将返回〈ACK〉,而如果寄存器不能写入时,终端将反回〈CAN〉。

Command: none

Response: S(reg_num){data type}/data/

本命令仅有应答形式。EziPort利用这种格式发送数据。发送的寄存器在电能表中已进行设置,并且在以上格式中,数据每次仅发送到一个寄存器中。如果某个寄存器读取错误的话,这个寄存器就根本不能用于发送。

对于TOU复费率电能量寄存器,此命令返回双浮点数。

测量信息存储于结构化文件中,以下详细介绍了这些命令。

文件访问----读命令

Command: FR(reg_num) (startrecord) [numberofrecords]

[record offset][record size]

Response: FR (reg_num)(Actual start record)[Actual number of records][Actual record offset][Actual record size]/data/ Response fail: Response Code

起始记录若过早,文件指针将向前跳到第一个记录上;若太迟,文件

指针将跳到最后记录,发送的文件将是个空记录文件。如果记录数太大,将减小为文件尾的值或块长度限定值。如果记录簇过大,可设置为记录的长度。如果记录长度过长,可减小为实际记录长度或块长度最大值。

文件访问----写命令

Command: FW(reg_num)(start record)[record offset][record size]/data/ Response: Response Code

如写入文件的数据在长度设置上的出现错误会引起写操作无法进行。文件访问信息命令

Command: FI(reg_num)

Response: FI(reg_num)(start record)(number of records)[record size]{file type}“File Name”

Response Fail: Response code

File type:

Bit0: 可用于查找时间

文件访问----查找命令

Command:FS(reg_num)(startrecord){date}{month}{year}{hour} {minute}{second}{dir}

这里的“date/time”就是要查找的日期和时间。Response:FS(reg_num)(start

record){date}{month}{year}{hour}{minute}{second}{result} 这里的“date/time”就是所要查找的日期和时间。

Response Fail: Response code

查找指定的时间。

Dir=0: 从起始记录开始往后查找,停在匹配的第一个记录,并给出该记录的入口地址。当文件指针移过指定的时间而未能找到匹配的记录时,指针将指向指定时间的后一记录的入口地址。

Dir=1: 从起始记录开始往前查找,停在匹配的第一个记录,并给出该记录的入口地址。当文件指针移过指定的时间而未能找到匹配的记录时,指针将指向指定时间的前一记录的入口地址。

Result=0: 找到匹配记录。

Result=1: 到达文件末尾。

Result=2: 找到相邻时间的记录。

Result=3: 不能找到任何记录----测量时无时间标记。

Result=4: 测量时无记录数据。

Command: E(Destination’s#)(Source’s#)[Sequence]/normal command/

Response: E(Source’s#)(Destination’s#)[Sequence]/normal response/

E命令是为扩展命令行协议而设计的,允许多点通信和消息的重发、广播。所有其它命令都能通过“E”命令执行。

(Destination’s#) 目标地址:电能表的序列号就是命令的目标地址。实际应用中只要将EDMI电能表的序列号直接转换为四个字节的

十六进制码。

(Source’s#)源地址:该地址是所需软件的序列号。[Sequence]帧号:帧号是一个从1到32767的数字,并且对每次请求应该互不相同。

在应答中,源序列号和目的序列号相互交换,因此,所需软件的序列号此时在目的地址的位置上。

序列号FFFFFFFF是一个广播地址,所有终端都能接收,不作出应答。序列号FFFFFFFE是一个广播地址,所有终端都能接收,并作出应答。序列号FFFFFFFD是一个广播地址(保留给RS485接口的站点使用),所有终端都能接收,且在随后的随机时间段内作出应答。最大的时间周期是由原来的命令来指定。

返回的包将用终端地址替换广播地址。

帧号

每次发送都必须有一个帧号,这个帧号应不同于前一序号。应答时带有相同的帧号,这样就可以以此校验这个应答是否对应于相应的请求。

重发命令采用与原先相同的序号。通过这种方式,如果电能表没有收到原先的请求,那么将作出应答,否则,则将上次发送的应答重新发送,但是命令并没有重新执行。电能表上次发送的内容保存在缓冲区中,一旦需要重发,便可再次发送。

帧号的最高有效位保留,并且通常情况下为0。有个特殊是帧号

65536,它从不重发。这可用于上次发送的未知帧号的情况。

如果在扩展命令执行了一个普通命令,扩展命令的应答就不可能重发,而扩展命令将以一个新的帧号重新执行。

本节将详细、逐步地说明利用命令行模式访问电能表的例子,同时也涉及了IEEE浮点格式的细节。

读电能表的例子

本例为读取电能表的序列号。从本手册的寄存器列表中,可找到存储序列号的寄存器地址是F002。

首先以一个STX开始,即十六进制的02,

Hexadecimal: [02]

Decimal: 2

接下来的内容由命令决定。读取寄存器的命令是“R”,即十进制的82。

Hexadecimal: [02]R

Decimal: 2,82

要读取的寄存器的地址跟在命令后,高字节在前面:

Hexadecimal: [02]R[F0][02]

Decimal: 2,82,240,2

然后为这4个数加一个16位的CRC校验码。这个校验码在十六进制中是EE45,即十进制中的60997,分成两个8位的数,高字节放在前面。因此现在命令是:

Hexadecimal: [02]R[F0][02][EE][45]

Decimal: 2,82,240,2,238,69

某些特殊字符一旦出现在信息中,必须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替换掉处理。(不含电能表命令行的起始和结束标志符)

这些特殊字符是2,3,16,17,19;处理方法是:如果其中的任何一个出现在信息体中,就将数字16插入他的前面,并将此数值加上64。例如:数字2出现在本例的第三个位置,它将被数字16和其后的数字66代替。这样的话,结果将是:

Decimal: 2,82,240,16,66,238,69

现在在末尾加上结束标志符,数字3(EXT)如下:

Decimal: 2,82,240,16,66,238,69,3

这就是发送给电能表的数据。电能表将以如下格式的数据应答: Hexadecimal:[02][52][F0][10][42][39][33][30][30][30][30] [30][00][1B][10][42][03]

Decimal: 2,82,240,16,66,57,51,48,48,48,48,48,0,27,16,66,3

注意:命令行的起始和结尾是分别由数字2(STX)和数字3(ETX)标记的。

对于经过特殊处理的字符在处理该数据时应该按以下方法给予恢复。方法是:在有数字16出现的位置,先把16去掉,并把后面跟着的数字减去64。这个例子中,有两个位置出现了这种情况:Hexadecimal:

[02][52][F0][02][39][33][30][30][30][30][30][00][1B][02][03 ]

Decimal: 2,82,240,2,57,51,48,48,48,48,48,0,27,2,3

倒数第2个和倒数第3个数字是16位的CRC校验和数据(高位在前面)。

校验码是这样进行校验的:对CRC码前的所有数字算出16位CRC校验码(CRC数字例如2到0不计算在内)。若所得校验码是错的,将丢弃此条信息。

校验码以及STX/ETX字符可以去掉了。

Hexadecimal:[52][F0][02][39][33][30][30][30][30][30][00] Decimal: 82,240,2,57,51,48,48,48,48,48,0

第一个数字表示应答的类型。在本例中,第一个数字是82,即ASCII 码的字母“R”,表示这是对一个读请求的应答。跟在后面的两个数字组成的F002是所读取的寄存器的地址,这些信息对于处理应答是十分有用的。没有应答类型时,数据如下:

Hexadecimal: [39][33][30][30][30][30][30][00]

Decimal: 57,51,48,48,48,48,48,0

通过查询本手册的列表,寄存器F002是字符串类型。数据由一系列字符组成,在字符串末尾用数字0表示结束。

我们可用ASCII码字符将这些数据表示为:

Text: 9300000

用数字0表示结束。“930000”就是从电能表读到的序列号。

访问电能表的例子

为了访问电能表,必须获得授权,登录电能表,进行一定量数据的读、写,然后退出电能表,我们将用如下例子说明。

发送一个“Escape”字符,其后跟着只有起始和停止码的短信息。

Hexadecimal: [1B][02][03]

Decimal: 27,2,3

返回一个确认〈ACK〉。

Hexadecimal: [02][06][06][A4][03]

Decimal: 2,6,164,3

这是一个应答命令〈ACK〉,没有相关数据。

注意:该方式仅适用于RS232的通信方式,用于唤醒电表使用。多点的RS485通信方式不能使用。

使用登录命令“L”来登录电能表。出厂的缺省的用户名和密码分别为“EDMI”“IMDEIMDE”。

Hexadecimal:

[02][4C][45][44][4D][49][2C][49][4D][44][45][49][4D][44]

[45][00][D9][69][03]

Text: [02]LEDMI,IMDEIMDE[00][D9][69][03]

如果登录成功,将会发送一个〈ACK〉码。

Hexadecimal: [02][06][06][A4][03]

Decimal: 2,6,6,164,3

如果登录不成功,将会发送一个〈ACK〉码。

Hexadecimal: [02][18][F5][5B][03]

Decimal: 2,24,245,91,3

登录成功后,就可以对寄存器进行读、写操作。

如:读取序列号,

Hexadecimal: [02][52][F0][10][02][EE][45][03]

Decimal: 2,82,240,10,66,238,69,3

则应答如下:

Hexadecimal:[02][52][F0][10][42][39][33][30][30][30][ 30][30][00][1B][10][42][03]

Decimal: 2,82,240,10,66,57,51,48,48,48,48,48,0,27,16,66,3

当访问结束时,用“X”命令退出本次登录。

Hexadecimal: [02][58][BD][9F][03]

Decimal: 2,88,189,159,3

正常退出时将返回一个〈ACK〉码。

Hexadecimal: [02][06][06][A4][03]

Decimal: 2,6,6,164,3

注意:

EDMI的应用程序REGTEST.EXE用于对电能表访问的测试。利用“-H”参数可以显示所有发送和接受到的字符。这对需求的测试是十分有用的。

若有一字节是十进制的DLE,带有“-H”参数的Regtest程序将显示跟在DLE后的字符,此字符的第6位没有设置。

例:REGTEST程序显示的[02][52][10][02][69][46][2B][03]将以[02][52][10][02][69][46][2B][03]发送。

为了在简单系统中简化操作,可以对请求进行测试(包括校验码)和发送。在可靠媒介中,对接受到的CRC的校验可以跳过,以避免任何计算CRC的操作,虽然这可能导致错误的数据被接受。

工业互联网协议有哪些

工业物联网通信协议有哪些 当以太网用于信息技术时,应用层包括HT-TP、FTP、SNMP等常用协议,但当它用于工业控制时,体现在应用层的是实时通信、用于系统组态的对象以及工程模型的应用协议,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应用层协议,但受到广泛支持并已经开发出相应产品的有以下凡种主要协议。 1、HSE 基金会现场总线FF于2000年发布Ethernet规范,称HSE(High Speed Ethernet)。HSE是以太网协议IEEE802。3,TCP/IP协议族与FFIll的结合体。FF现场总线基金会明确将HSE定位于实现控制网络与Internet的集成。 HSE技术的一个核心部分就是链接设备,它是HSE体系结构将Hl(31。25kb/s)设备连接100Mb/s的HSE主干网的关键组成部分,同时也具有网桥和网关的功能。网桥功能能够用于连接多个H1总线网段,使同H1网段上的H1设备之间能够进行对等通信而无需主机系统的干涉; 网关功能允许将HSE网络连接到其他的工厂控制网络和信息网络,HSE链接设备不需要为H1子系统作报文解释,而是将来自H1总线网段的报文数据集合起来并且将Hl地址转化为IP地址。 2、Modbus TCP/IP 该协议由施耐德公司推出,以一种非常简单的方式将Modbus帧嵌入到TCP帧中,使Modbus与以太网和TCP/IP结合,成为Modbus TCP/IP。这是一种面向连接的方式,每一个呼叫都要求一个应答,这种呼叫/应答的机制与Modbus的主/从机制相互配合,使交换式以太网具有很高的确定性,利用TCP/IP协议,通过网页的形式可以使用户界面更加友好。 利用网络浏览器便查看企业网内部设备运行情况。施耐德公司已经为Mod-bus注册了502端口,这样就可以将实时数据嵌人到网页中,通过在设备中嵌入Web服务器,就可以将Web浏览器作为设备的操作终端。 3、ProflNet 针对工业应用需求,德国西门子于2001年发布了该协议,它是将原有的Profibus与互联网技术结合,形成了ProfiNet的网络方案,主要包括: 基于组件对象模型(COM)的分布式自动化系统; 规定了ProfiNet现场总线和标准以太网之间的开放、透明通信; 提供了一个独立于制造商,包括设备层和系统层的系统模型。 ProfiNet采用标准TCP/IP十以太网作为连接介质,采用标准TCP/IP协议加上应用层的RPC/DCOM来完成节点间的通信和网络寻址。它可以同时挂接传统Profibus系统和新型的智能现场设备。 现有的Profibus网段可以通过一个代理设备(proxy)连接到ProfiNet网络当中,使整Profibus设备和协议能够原封不动地在Pet中使用。传统的Profibus设备可通过代理proxy 与ProFiNET上面的COM对象进行通信,并通过OLE自动化接口实现COM对象间的调用。 4、Ethernet/IP Ethernet/IP是适合工业环境应用的协议体系。它是由ODVA(Open Devicenet Vendors Asso-cation)和Control Net International两大工业组织推出的最新成员与Device Net和Control Net一样,它们都是基于CIP(Controland Information Proto-Col)协议的网络。它是一种是面向对象的协议,能够保证网络上隐式(控制)的实时I/O信息和显式信息(包括用于组态、参数设置、诊断等) 的有效传输。 Ethernet/IP采用和Devicenet以及ControlNet相同的应用层协议CIP。因此,它们使用相同的对象库和一致的行业规范,具有较好的一致性。Ethernet/IP采用标准的Ethernet和

员工行为规范协议

协议编号:SB/GL-03 员工行为规范协议XXXXXXXXXXX公司

XXXXXXXXXXX公司员工行为规范 1. 工作时间规定 1.1 公司依照《劳动法》,实行每周 40个小时,每天工作8小时的工时制度,同时也可对生产车间实行 淡、旺季调剂工作制。 1.2 具体作息时间:根据公司即时发布的作息时间确定。 1.3 不定时工作制:公司高层管理人员(总监以上的管理人员)、销售人员等实行不定时工作制。 1.4 实行差异化工作制的个别单位可自行制定作息制度报公司总经理同意和实行。 1.5 公司作息时间将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具体以通知为准。 2.考勤制度规范 2.1 员工必须认真遵守上下班时间,不得无故迟到、早退或旷工,未经允许不得擅离岗位。员工的请假 考勤按《员工请假考勤制度》执行。 2.2 公司实行指纹打卡制度,除总经理和经总经理核准免予打卡者外,其余人员上下班必须在考勤机上 打卡,营运及人力资源部以考勤机记录的时间为核定考勤依据。 2.3 员工应遵守考勤制度,对伪造出勤记录查证属实者,代他人用密码录入指纹记录者,该日按旷工处理,并予以惩处。作伪证者加倍处罚。 2.4 员工于上班时间内,需外出者应填写《员工临时离厂证》经直属单位主管批准方可出厂。未按规定办理外出手续擅离岗位者,按旷工处理。 2.5 公司允许员工按实际需要申请病假、事假、婚假、产假、丧假等,请假应事先填妥请假单,并附上相关证明文件。如遇生病或上班途中交通工具出现故障等不得已情况下,应通过打电话或委托他人向部门领导报备,上班后当日补办请假手续。否则按《员工考勤请假制度》第 3.8条款处理。 2.6 员工发生漏打、错打或其他特殊情况不能录指纹,在当天内应提出申请并经部门领导签名核准,由营运及人力资源部记录在案以备更正,否则按旷工处理。 2.7 迟到、早退 2.7.1 迟到、早退的界定:员工于规定上班时间后三十分钟内打卡者为迟到,于下班时间前十五分钟内 提早打卡者为早退。 2.7.2 员工迟到及早退将予以警告处分以及经济处罚。 2.7.3 超过上述时间者,需按请假程序请假,否则以旷工计算。 2.8 旷工 2.8.1 属于个人责任的未录指纹、签到者。 2.8.2 未按规定申请外出,上司不知工作去向者。 2.8.3 不服从公司或部门调动,擅自不到岗者。(员工签字:

101、104通信规约测试大纲

检测规程、标准及验收标准 1)DL/T 814-2002 配电自动化功能规范 2)DL/T 721-2000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远方终端 3)GB/T13729-2002 远动终端设备 4)DL/T 634.5-101远动设备及系统标准传输协议子集第101部分 5)DL/T 634.5-104远动设备及系统标准传输协议子集第104部分 6)Q/GDW 370城市配电网技术导则 7)Q/GDW 382配电自动化技术导则 8)生配电[2009]196号《配电自动化试点建设与改造技术原则》 9)GB/T 14598.10-2007《电气继电器第22-4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 置的电气骚扰试验-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10)GB/T 14598.14-1998《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干扰试验第2部分: 静电放电试验》 11)GB/T 14598.18-2007《电气继电器第22-5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 置的电气骚扰试验-浪涌抗扰度试验》 12)GB/T 7261-2008《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基本试验方法》 13)DL/T 478-2001《静态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14)GB/T 15145-2008《输电线路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15)Q/701-205.000-2010《质量手册》 16)Q/701-205.002-2010《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 传输规约检验 1 101规约连通性测试 测试结果符合规约要求则填“√”,测试结果不符合规约要求则填“×”。

2 104规约连通性测试 测试结果符合规约要求则填“√”,测试结果不符合规约要求则填“×”。

DLT645通信协议详情

1应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电能表进行点对点的或一终端对多台电能表进行一主多从的本地通讯接口进行数据交换的技术要求,规定了本地系统硬件和协议规范。规定了物理连接、通讯链路及应用技术规范(数据的基本格式、校验方式、编码传输规则等)。 本规范主要参考了部颁DL/T 645-1997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根据我公司的DSSD331-3、DTSD341-3电能表的特色做了相应的扩展。本规范中未给出的一些例子和示意图请参见部颁规约。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的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DL/T 645-1997 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 DL/T 614-1997 多功能电能表 3术语 3.1费率装置tariff device 固定的数据采集与处理单元,通常与电能表连接或与电能表组装在一起。 3.2手持单元(HHU)hand-heldunit 能与费率装置或电能表进行数据交换的便携式设备。 3.3数据终端设备data terminal equipment 由数据源、数据宿或两者组成的设备。

3.4直接本地数据交换direct local data exchange 一组费率装置与数据终端设备通过总线连接进行数据交换。 3.5本地总线数据交换local bus data exchange 一组费率装置与数据终端设备通过总线连接进行数据交换。 3.6远程数据交换remote data exchange 通过数据网络,数据采集中心与一台或一组费率装置之间的数据交换。 3.7主站master station 具有选择从站并与从站进行信息交换功能的设备。本标准中指手持单元或其它数据终端设备。 3.8从站slave station 预期从主站接收信息并与主站进行信息交换的设备。本标准中指费率装置。 3.9总线bus 连接主站与多个从站并允许主站每次只与一个从站通信的系统连接方式(广播命令除外)。 3.10半双工half-duplex 在双向通道中,双向交替进行、一次只在一个方向(而不是同时在两个方向)传输信息的一种通信方式。 3.11物理层physical layer 规定了数据终端设备或手持单元与费率装置之间的物理接口、接口的物理和电气特性,负责物理媒体上信息的接收和发送。 3.12数据链链路层data-link layer 负责数据终端设备与费率装置之间通信链路的建立并以帧为单位舆信息,保证信息的顺序传送,具有传输差错检测功能。 3.13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完整版)楼宇自控系统常见协议汇总

楼宇自控系统常见协议汇总 BACnet与Lonwork协议已经被大家所熟知,那么行业所涉及的其他协议又有哪些呢?这里为大家编辑整理了一些协议,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下面向大家介绍一下其他协议: 1.OPC OPC(用于过程控制的OLE)是一个工业标准。它由一些世界上占领先地位的自动化系统和硬件、软件公司与微软(Microsoft)紧密合作而建立的。这个标准定义了应用Microsoft操作系统在基于PC的客户机之间交换自动化实时数据的方法。它是在Microsoft COM、DCOM和Active X 技术的功能规程基础上开发一个开放的和互操作的接口标准,这个标准的目标是促使自动化/控制应用、现场系统/设备和商业/办公室应用之间具有更强大的互操作能力。 2.ODBC 开放数据库互连(ODBC)是Microsoft引进的一种早期数据库接口技术。它实际上是ADO的前身。Microsoft引进这种技术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以非语言专用的方式,提供给程序员一种访问数据库内容的简单方法。换句话说,访问DBF文件或Access Basic以得到MDB文件中的数据时,无需懂得Xbase程序设计语言。事实上,Visual C++就是这样一个程序设计平台,即Microsoft最初是以ODBC为目标的。ODBC的确能履行承诺,提供对数据库内容的访问,并且没有太多的问题。它没有提供数据库管理器和C之间尽可能最好的数据转换,这种情况是有的,但它

多半能像广告所说的那样去工作。唯一影响ODBC前程的是,它的速度极低,至少较早版本的产品是这样。ODBC最初面世时,一些开发者曾说,因为速度问题,ODBC永远也不会在数据库领域产生太大的影响。然而,以Microsoft的市场影响力,ODBC毫无疑问是成功了。今天,只要有两种ODBC驱动程序的一种,那么几乎每一个数据库管理器的表现都会很卓越。 3.Socket 一个完整的socket有一个本地唯一的socket号,由操作系统分配。最重要的是,socket是面向客户/服务器模型而设计的,针对客户和服务器程序提供不同的socket系统调用。客户随机申请一个socket(相当于一个想打电话的人可以在任何一台入网电话上拨号呼叫),系统为之分配一个socket号;服务器拥有全局公认的socket,任何客户都可以向它发出连接请求和信息请求(相当于一个被呼叫的电话拥有一个呼叫方知道的电话号码)。Socket利用客户/服务器模式巧妙地解决了进程之间建立通信连接的问题。服务器socket半相关为全局所公认非常重要。读者不妨考虑一下,两个完全随机的用户进程之间如何建立通信?假如通信 双方没有任何一方的socket固定,就好比打电话的双方彼此不知道对方的电话号码,要通话是不可能的。 在Internet上有很多这样的主机,这些主机一般运行了多个服务软件,同时提供几种服务。每种服务都打开一个Socket,并绑定到一个端口上,不同的端口对应于不同的服务。Socket正如其英文原意那样,象一个多

关于DLT645-2007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的扩展协议

Q/CSG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 Q/CSG1209006-2015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关于DL/T645-2007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 议的扩展协议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发布

目录 1范围 (1) 2应用层 (1) 2.1读数据 (1) 2.1.1主站请求帧 (1) 2.1.2从站正常应答帧 (1) 2.1.3从站异常应答帧 (1) 2.2写数据 (1) 2.2.1主站请求帧 (2) 2.2.2从站正常应答帧 (2) 2.2.3从站异常应答帧 (2) 2.3修改密码 (2) 2.3.1主站请求帧 (2) 2.3.2从站正常应答帧 (2) 2.3.3从站异常应答帧 (3) 2.4最大需量清零 (3) 2.4.1主站请求帧 (3) 2.4.2从站正常应答帧 (3) 2.4.3从站异常应答帧 (3) 2.5电表清零 (3) 2.5.1主站请求帧 (3) 2.5.2从站正常应答帧 (3) 2.5.3从站异常应答帧 (3) 2.6电量清零 (4) 2.6.1主站请求帧 (4) 2.6.2从站正常应答帧 (4) 2.6.3从站异常应答帧 (4) 2.7事件清零 (4) 2.7.1主站请求帧 (4) 2.7.2从站正常应答帧 (4) 2.7.3从站异常应答帧 (4) 2.8拉合闸、报警、保电 (5) 2.8.1主站请求帧 (5) 2.8.2从站正常应答帧 (5) 2.8.3从站异常应答帧 (5) 2.9多功能端子输出控制命令 (5) 2.9.1主站请求帧 (5) 2.9.2从站正常应答帧 (5) 2.9.3从站异常应答帧 (5) 2.10通信心跳帧 (6) 2.10.1主站请求帧 (6) 2.11安全认证命令 (6) 2.11.1主站请求帧 (6) 2.11.2从站正常应答帧 (6) 2.11.3从站异常应答帧 (6) 2.12寻卡命令 (6) 2.12.1主站请求帧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2.2从站正常应答帧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2.3从站异常应答帧 ..................................................................................................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A (规范性附录)数据编码 .. (8) A.1数据格式说明 (8)

网络协议大全

网络协议大全 在网络的各层中存在着许多协议,它是定义通过网络进行通信的规则,接收方的发送方同层的协议必须一致,否则一方将无法识别另一方发出的信息,以这种规则规定双方完成信息在计算机之间的传送过程。下面就对网络协议规范作个概述。 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 它是用于映射计算机的物理地址和临时指定的网络地址。启动时它选择一个协议(网络层)地址,并检查这个地址是否已经有别的计算机使用,如果没有被使用,此结点被使用这个地址,如果此地址已经被别的计算机使用,正在使用此地址的计算机会通告这一信息,只有再选另一个地址了。 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网络管理协议 它是TCP/IP协议中的一部份,它为本地和远端的网络设备管理提供了一个标准化途径,是分布式环境中的集中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份。 AppleShare protocol(AppleShare协议) 它是Apple机上的通信协议,它允许计算机从服务器上请求服务或者和服务器交换文件。AppleShare可以在TCP/IP协议或其它网络协议如IPX、AppleTalk上进行工作。使用它时,用户可以访问文件,应用程序,打印机和其它远程服务器上的资源。它可以和配置了AppleShare协议的任何服务器进行通信,Macintosh、Mac OS、Windows NT和Novell Netware都支持AppleShare协议。 AppleTalk协议 它是Macintosh计算机使用的主要网络协议。Windows NT服务器有专门为Macintosh服务,也能支持该协议。其允许Macintosh的用户共享存储在Windows NT文件夹的Mac-格式的文件,也可以使用和Windows NT连接的打印机。Windows NT共享文件夹以传统的Mac文件夹形式出现在Mac用户面前。Mac 文件名按需要被转换为FAT(8.3)格式和NTFS文件标准。支持MAc文件格式的DOS和Windows客户端能与Mac用户共享这些文件。 BGP4(Border Gateway Protocol Vertion 4)边界网关协议-版本4 它是用于在自治网络中网关主机(每个主机有自己的路由)之间交换路由信息的协议,它使管理

104规约简介

104 规约简介 一 . 概述: 101、104规约属于问答式异步通信方式。104必须与101规约同时配套使用。2002年国家经贸委正式发布,104规约的核心部分ASDU应用服务数据单元是101规约的定义,结合超高压公司的使用范围,对104规约的报文格式做一说明以便大家理解。更详细的请看104和101的2002年正式版本。104应用在tcp/lp 的1、2、3、4、7、层。 二 . 104报文格式 1.APCI应用规约控制信息:它是所有发送/接收的报文头并可以单独发送。 APDU长度最大253,要除去启动符 68H和其本身 APDU是全报文 ASDU:应用服务数据单元 2.控制域分类: 控制域八位位组分为3种格式,每种格式的定义内容不一样。 a. I格式:信息传输格式 b.U格式:未编号的控制功能类型格式

TEST.SPOPDT STARTDT 确认/生效只有一个是“1”之可能出03/13/23/43/83/07/0B 不可能出现其他码 c. S 格式 带编号的监视功能 例如: 发/收一组码: 68 04 01 00 96 77 这就S 格式,这是确认报文,在收报文经常出现。刚开机时用于链路连接,收发两端都收到这个报文说明链路通了,可以发其它命令报文。如果链路不通,主站会连发此报文 2. ASDU 格式 应用服务数据单元 即信息区传输格式 传送原因: 1字节/2字节 各系统自定义,我们系统定义2字节。101定义1个字节。 公共地址: 1字节/2字 各系统自定义 我们系统定义2字节。101定义1个字节 信息对象地址:1字/2字节/3字节 我们系统定义3个字节,可以转16777215个信息,实际上2个字节就够65535。101定义2个字节。 可变帧结构限定词: 7位定义长度,最大127个信息。 SQ=0 每个信息都带地址。 SQ=1 只有带一个有起始地址,其他信息不带地址,按顺序排列,全YX 、全YC 时SQ 都为1. 信息:最少一个字节,例如一个遥信,最多的可达9个字节,SOE8个字节。 3. 主站的发送报格式 这里仅介绍三种格式 总召唤 召唤电量 YK (双点YK,现场都双点YK )下面于 分别介绍 a. 总召唤报文格式

DDZY719-Z 2级单相远程费控智能电能表(载波)技术协议书

DDZY719-Z 2级单相远程费控智能电能表 (载波) 技 术 协 议

甲方: 乙方: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协议双方本着平等、自愿、诚实信用的原则,经过双方友好协商,在真实、充分地表达各自意愿的基础上,就乙方供给甲方的DDZY719-Z单相远程费控智能电能表(载波)达成如下技术协议,并由双方共同恪守。 1 总则 1.1甲方使用乙方生产的2级单相远程费控智能电能表(载波),为督促乙方提高表计产品质量,保证甲方在表计使用期限内稳定、可靠运行,经双方协商一致,特制定本协议,共同遵守。 1.2凡本技术协议中未规定,但在相关国家标准、电力行业标准或IEC标准中有规定的规范条文,乙方按相应标准的条文进行设备设计和制造。 1.3本技术协议主要的技术依据为: DL/T645-2007《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 Q/GDW 364-2009《单相智能电能表技术规范》 Q/GDW 354-2009《智能电能表功能规范》 Q/GDW 355-2009《单相智能电能表型式规范》 Q/GDW 365-2009《智能电能表信息交换安全认证技术规范》 2 供货一览表

3 技术要求 3.1 电能表常数 3.2 准确度要求 3.3 技术参数表

3.3 显示 3.3.1液晶 a)LCD的性能不低于HTN类型的材质,其工作温度范围为-40℃~+70℃; b)LCD具有高对比度,带白色背光; c)LCD具有宽视角,即视线垂直于液晶屏正面,上下视角不小于±60o; d)LCD的偏振片具有防紫外线功能; e)LCD图如下所示。 3.3.2指示灯 电能表使用高亮、长寿命LED作为指示灯: -脉冲指示灯:红色,平时灭,计量有功电能时闪烁; -报警指示灯:红色,正常时灭,报警时常亮。 -跳闸指示灯:黄色,负荷开关分断时亮,平时灭。 3.3.3停电显示 -停电后,液晶显示自动关闭; -液晶显示关闭后,可用按键唤醒液晶显示;唤醒后如无操作,自动循环显示一遍后关闭显示;按键显示操作结束30秒后关闭显示。

101规约和104规约介绍

101.104子站端通讯规约 101规约和104规约常用于调度中心和子站之间通讯。 101规约一般用于串口通讯,也可用UDP方式; 104规约则用于网络通讯,采用TCP/IP方式。 目前公司在eComm和DCAP系统中只有101规约和104规约发送端(即子站端/从站端)软件,没有接收端(即主站端)软件;而PDS 系统中,有101规约和104规约接收端(即主站端)软件,以及104规约发送端(即子站端)软件。 步骤 1确认信息 (1)101串口UDP 104 网口TCP/TIP 提供本机和对方IP 和端口 (2)配置文件公共地址链路地址域长度单点遥还是双点遥 信信息对象地址长度等

主站-〉子站总召报文:68 09 09 68 73 1F 64 01 061F0000 14 30 16 链路地址传送原因公共地址信息对象地址 (3) 点表数据对照表 2新建通讯设备 ※DCAP 参数数据管理工具 ※ECOMM 新建通讯设备 新建通讯设备类型为TCPSERVER 查看安装盘中是否有101.104规约 Config104.exe 必须和数据库ecomm.mdb 在同一个 文件目录下

3修改配置 DCAP 在Comm101Rtu.ini 中修改其相关配置 ECOMM 进入Config104XML.exe 新建配置,另存一个文件如 104xml 4生成数据对照表 ※DCAP 用CTMfor104.exe根据已给点表生成数据对照表ECOMM 在进入Config104XML.exe 新建配置,另存一个文件如 104xml 后修改其配置 5启动通讯程序 DCAP 启动Comm101Rtu.exe ECOMM 新建通道在Root (ecomm节点)上新建通道把已另存的104xml文件上传到通道启动Ecommserver =调试诊断

07电表的通信规约跟通讯协议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07电表的通信规约跟通讯协议 篇一:dlt645-20xx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20xx0417 ics备案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 multi-functionwatt-hourmetercommunicationprotocol (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 (报批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发布 dl/t—20 目次 前言................................................. .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术语................................................. (1) 4物理层................................................. . (2) 5数据链路层................................................. (6) 6数据标识................................................. .. (8) 7应用层................................................. . (9) 附录a(规范性附录)数据编码................................................. .. (15) a.1数据格式说

TCPIP协议技术应用知识汇总

TCP/IP协议技术应用知识汇总 OSI网络分层参考模型 网络协议设计者不应当设计一个单一、巨大的协议来为所有形式的通信规定完整的细节,而应把通信问题划分成多个小问题,然后为每一个小问题设计一个单独的协议。这样做使得每个协议的设计、分析、时限和测试比较容易。协议划分的一个主要原则是确保目标系统有效且效率高。为了提高效率,每个协议只应该注意没有被其他协议处理过的那部分通信问题;为了主协议的实现更加有效,协议之间应该能够共享特定的数据结构;同时这些协议的组合应该能处理所有可能的硬件错误以及其它异常情况。为了保证这些协议工作的协同性,应当将协议设计和开发成完整的、协作的协议系列(即协议族),而不是孤立地开发每个协议。 在网络历史的早期,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T)共同出版了开放系统互联的七层参考模型。一台计算机操作系统中的网络过程包括从应用请求(在协议栈的顶部)到网络介质(底部) ,OSI参考模型把功能分成七个分立的层次。图2.1表示了OSI分层模型。 ┌─────┐ │应用层│←第七层 ├─────┤ │表示层│ ├─────┤ │会话层│ ├─────┤ │传输层│ ├─────┤ │网络层│ ├─────┤ │数据链路层│ ├─────┤ │物理层│←第一层 └─────┘ 图2.1 OSI七层参考模型 OSI模型的七层分别进行以下的操作: 第一层——物理层 第一层负责最后将信息编码成电流脉冲或其它信号用于网上传输。它由计算机和网络介质之间的实际界面组成,可定义电气信号、符号、线的状态和时钟要求、数据编码和数据传输用的连接器。如最常用的RS-232规范、10BASE-T的曼彻斯特编码以及RJ-45就属于第一层。所有比物理层高的层都通过事先定义好的接口而与它通话。如以太网的附属单元接口(AUI),一个DB-15连接器可被用来连接层一和层二。 第二层——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通过物理网络链路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不同的数据链路层定义了不同的网络和协议特征,其中包括物理编址、网络拓扑结构、错误校验、帧序列以及流控。物理编址(相对应的是网络编址)定义了设备在数据链路层的编址方式;网络拓扑结构定义了设备的物理连接方式,如总线拓扑结构和环拓扑结构;错误校验向发生传输错误的上层协议告警;数据帧序列重新整理并传输除序列以外的帧;流控可能延缓数据的传输,以使接收设备不会因为在某一时刻接收到超过其处理能力的信息流而崩溃。数据链路

101规约

IEC870-5-101规约 1.概述 本篇介绍主站和RTU之间通讯的IEC870-5-101规约,该规约有两种传输方式:平衡式和非平衡式传输,在点对点和多个点对点的全双工通道结构中采用平衡式传输方式,在其它通道结构中只采用非平衡式传输方式。平衡式传输方式中101规约是一种“问答+循环”式规约,即主站端和子站端都可以作为启动站;而当其用于非平衡式传输方式时101规约是问答式规约,只有主站端可以作为起动站。 2.帧格式简单说明 2.1 2.2 2.3长度L 长度L包括控制域、地址域、用户数据区的字节数,为二进制数。 2.4 DIR:传输方向位 =0:表示报文是主站向子站传输。 =1:表示报文是子站向主站传输(部版101有用)。 PRM:启动报文位 =0:从动站,报文为确认报文或响应报文。 =1:启动站,报文为发送或请求报文。

FCB:帧计数位:启动站向从动站传输 启动站向从动站传输新一轮的发送/确认、请求/响应服务 时,将前一轮FCB取相反值。 FCV:帧计数有效位:启动站向从动站传输 =0:表示FCB变化无效。 =1:表示FCB变化有效。 ACD:要求访问位:主站做从动站时ACD位无实际意义,ACD=0。 子站做从动站时ACD=0:表示子站无1级用户数据; ACD=1:表示子站有1级用户数据,希望向主站传输。 DCF:数据流控制位:从动站向启动站传输 =0:表示子站可以继续接收数据。 =1:表示子站数据区满,无法接收新数据。 功能码(D3—D0):功能码范围为0—15(00H—0FH);功能码代表的意义较为烦 琐,参考《关于基本远动任务配套标准的说明》(远动设备及 系统传输规约)。 2.5链路地址域 链路地址域为子站站址。 2.6帧检验和 帧检验和是控制、地址、用户数据区所有字节的算术和(不考虑溢出位即256模和)。 3.非平衡式传输—即主站作为启动站的各种报文 3.1 主站的询问顺序 对于点对点和多个点对点的通道结构,主站或子站复位后首先进行初始化,总召唤和时钟同步后系统转入正常,然后在循环召唤2级用户数据的序列中定期插入按照分组召唤方式和按顺序收集各组数据进行召唤。在子站回送的报文中如果ACD=1,则立即收集1级用户数据,1级用户数据收集完后,转向上述循环询问过程,此种循环召唤过程可以被中断,如被召唤电度、遥控等。 3.2复位远方链路报文 子站确认帧(M_RL_NA_1 CON) 3.3

常见的无线传输协议有哪些

常见的无线传感器传输协议有哪些? 无线传感器,是一种集数据采集、数据管理、数据通讯等功能的无线数据通讯采集器。是一种无线数据采集传输通讯终端,具有低功耗运行,无线数据传输,无需布线,即插即用,安装调试灵活、智能手机现场调试配置等特点。 下面就来看看物联网中常见的无线传输协议类型: RFID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即射频识别,俗称电子标签。它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 RFID由标签(Tag)、解读器(Reader)和天线(Antenna)三个基本要素组成。RFID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并不复杂,标签进入磁场后,接收解读器发出的射频信号,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Passive Tag ,无源标签

或被动标签),或者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Active Tag,有源标签或主动标签),解读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统进行有关数据处理。 RFID可被广泛应用于安全防伪、工商业自动化、财产保护、物流业、车辆跟踪、停车场和高速公路的不停车收费系统等。从行业上讲,RFID将渗透到包括汽车、医药、食品、交通运输、能源、军工、动物管理以及人事管理等各个领域。 红外 红外技术也是无线通信技术的一种,可以进行无线数据的传输。红外有明显的特点:点对点的传输方式,无线,不能离得太远,要对准方向,不能穿墙与障碍物,几乎无法控制信息传输的进度。802.11物理层标准中,除了使用2.4GHz频率的射频外,还包括了红外的有关标准。IrDA1.0支持最高115.2kbps的通信速率,IrDA1.1支持到4Mbps。该技术基本上已被淘汰,被蓝牙和更新的技术代替。 ZigBee ZigBee,也称紫峰,是一项新型的无线通信技术,一种低速短距离传输的无线网络协议,底层是采用IEEE 802.15.4标准规范的媒体访问层与物理层。主要特色有低速、

DT(S)ZY719-G 三相远程费控智能电能表(无线)技术协议书

DTZY/DSZY719-G 三相远程费控智能电能表 (无线) 技 术 协 议

甲方: 乙方: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协议双方本着平等、自愿、诚实信用的原则,经过双方友好协商,在真实、充分地表达各自意愿的基础上,就乙方供给甲方的DTZY/DSZY719-G三相远程费控智能电能表(无线)达成如下技术协议,并由双方共同恪守。 1 总则 1.1甲方使用乙方生产的三相远程费控智能电能表(无线),为督促乙方提高表计产品质量,保证甲方在表计使用期限内稳定、可靠运行,经双方协商一致,特制定本协议,共同遵守。 1.2凡本技术协议中未规定,但在相关国家标准、电力行业标准或IEC标准中有规定的规范条文,乙方按相应标准的条文进行设备设计和制造。 1.3本技术协议主要的技术依据为: GB/T 17215.321-2008《交流电测量设备特殊要求-第21部分静止式有功电能表(1级和2级)》GB/T 17215.322-2008《交流电测量设备特殊要求-第22部分静止式有功电能表(0.2S级和0.5S级)》GB/T 17215.323-2008《交流电测量设备特殊要求-第23部分静止式无功电能表(2级和3级)》GB/T 17215.301-2007《多功能电能表特殊要求》 DL/T614-2007《多功能电能表》 DL/T645-2007《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 Q/GDW 354-2009《智能电能表功能规范》 Q/GDW 356-2009《三相智能电能表型式规范》 Q/GDW 359-2009《0.5S级三相费控智能电能表(无线)技术规范》 Q/GDW 360-2009《1 级三相费控智能电能表(无线)技术规范》 Q/GDW 365-2009《智能电能表信息交换安全认证技术规范》 2 供货一览表

智能电表红外通信协议的分析和验证

基于智能电表的红外通信协议的 分析与验证 林正红周晓彤杨沙李茂姝蒋璐 (西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四川绵阳) 摘要:随着多功能智能仪表技术的逐步完善和单片机技术的发展,红外通信技术已经为电力系统自动抄表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解决途径。本文在介绍红外线通信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根据电力行业标准《DL/T546-2007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的要求,具体分析和验证了在智能电表应用中的红外通信协议。同时,设计合理的模块分别模拟真实电表和读表模块,采用软硬件相结合的方法验证智能电表红外通信协议的正确性。 关键字:智能电表;红外通信;协议 Abstract: With multi-functional smart meter technology gradually improved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icrocontroller technology, infrare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has provided a viable solution for the automatic meter reading of power system.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infrared communication, concretely analyses and verifies the infrared communication protocol of the smart meters’ application which is based on the power industry standard "DL/T546-2007 multifunctional energy met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 The modules are also designed to simulate the real meter and meter reading module, using the method of combining software and hardware to verify smart meter infrared communication protocol is correct. Keywords: smart meters, infrared communication, protocol 1、红外通信原理 红外通信是利用950nm近红外波段的红外线作为传递信息的媒体,即通信信道。发送端将基带二进制信号调制为一系列的脉冲串信号,通过红外发射管发射红外信号。接收端将接收到的光脉转换成电信号,再经过放大、滤波等处理后送给解调电路进行解调,还原为二进制数字信号后输出。红外通信是基于调制的载

重点掌握网络协议标准规范大全

重点掌握网络协议标准规范大全 在网络的各层中存在着许多协议,它是定义通过网络进行通信的规则,接收方的发送方同层的协议必须一致,否则一方将无法识别另一方发出的信息,以这种规则规定双方完成信息在计算机之间的传送过程。下面就对网络协议规范作个概述。 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读协议 它是用于映射计算 机的物理地址和临时指定的网络地址。启动时它选择一个协议(网络层)地址,并检查这个地址是否已经有别的计算机使用,如果没有被使用,此结点被使用这个地址,如果此地址已经被别的计算机使用,正在使用此地址的计算机会通告这一信息,只有再选另一个地址了。 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网络管理协议

它是TCP/IP协议中的一部份,它为本地和远端的网络设备管理提供了一个标准化途径,是分布式环境中的集中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份。 AppleShare protocol(AppleShare协议) 它是Apple机上的通信协议,它允许计算机从服务器上请求服务或者和服务器交换文件。AppleShare可以在TCP/IP协议或其它网络协议如IPX、AppleTalk上进行工作。使用它时,用户可以访问文件,应用程序,打印机和其它远程服务器上的资源。它可以和配置了AppleShare协议的任何服务器进行通信,Macintosh、Mac OS、Windows NT和Novell Netware都支持AppleShare协议。 AppleTalk协议 它是Macintosh计算机使用的主要网络协议。Windows NT服务器有专门为Macintosh服务,也能支持该协议。其允许Macintosh的

101及104规约报文解析方法

101及104规约报文解析方法 101、104规约报文解析方法一、电力系统数据通信协议体系 IEC60870-5系列:远动通信协议体系 IEC60870-6系列:计算机数据通信协议体系 IEC61850-7系列:变电站数据通信协议体系 IEC60870-5系列; IEC TC57 WG03(远动规约) 配套标准 IEC60870-5-101:基本远动任务 IEC60870-5-102:电能累计量 IEC60870-5-103:继电保护 IEC60870-5-104: IEC60870-5-101的网络访问 其他规约类型;CDT、DNP3.0、MODBUS等。 二、远动传输规约IEC60870-5-104的解析方法 1)程序启动后,首先发送链路连接请求帧, 68 04 07 00 00 00 起始字符:68H 应用规约数据单元长度(APDU):04H(4个字节,即07 00 00 00) 控制域第一个八位组:07H --> 0000 0111 由前两位11可知是U格式帧; 由第三四位01可知是链路连接请求帧 2)随后,接到模拟从站发送来的连接请求确认帧, 68 04 0B 00 00 00

起始字符:68H 应用规约数据单元长度(APDU):04H(4个字节,即0B 00 00 00) 控制域第一个八位组:0BH --> 0000 1011 由前两位11可知是U格式帧; 由第三四位10可知是链路连接确认帧 3)主站发送测试链路询问帧,68 04 43 00 00 00 控制域第一个八位组:43H --> 0100 0011 由前两位11可知是U格式帧; 由第七八位01可知是链路测试请求帧 4)从站发送链路测试确认帧; 68 04 83 00 00 00 控制域第一个八位组:43H --> 0100 0011 由前两位11可知是U格式帧; 由第七八位11可知是链路测试确认帧 5)主站发送总召唤激活请求命令; 召唤全数据格式 启动 68 字节数 OE 发序列 发序列 收序列 收序列 类型标识 64 信息数 01 原因 06

OSI七层模型的每一层都有哪些协议、PPPOE机制

OSI七层模型的每一层都有哪些协议 由低到高 谈到网络不能不谈OSI参考模型,OSI参考模型(OSI/RM)的全称是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OSI/RM),它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的一个网络系统互连模型。虽然OSI参考模型的实际应用意义不是很大,但其的确对于理解网络协议内部的运作很有帮助,也为我们学习网络协议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考...... 物理层规定了激活、维持、关闭通信端点之间的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以及过程特性。该层为上层协议提供了一个传输数据的物理媒体。只是说明标准 在这一层,数据的单位称为比特(bit)。 属于物理层定义的典型规范代表包括:EIA/TIA RS-232、EIA/TIA RS-449、V.35、RJ-45、fddi令牌环网等。第一层:物理层 数据链路层在不可靠的物理介质上提供可靠的传输。该层的作用包括:物理地址寻址、数据的成帧、流量控制、数据的检错、重发等。 在这一层,数据的单位称为帧(frame)。 数据链路层协议的代表包括:ARP、RARP、SDLC、HDLC、PPP、STP、帧中继等。 第二层:数据链路层802.2、802.3A TM、HDLC、FRAME RELAY 网络层负责对子网间的数据包进行路由选择。网络层还可以实现拥塞控制、网际互连等功能。 在这一层,数据的单位称为数据包(packet)。 网络层协议的代表包括:IP、IPX、RIP、OSPF等。 第三层:网络层IP、IPX、APPLETALK、ICMP 传输层是第一个端到端,即主机到主机的层次。传输层负责将上层数据分段并提供端到端的、可靠的或不可靠的传输。此外,传输层还要处理端到端的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问题。 在这一层,数据的单位称为数据段(segment)。 传输层协议的代表包括:TCP、UDP、SPX等。 第四层:传输层TCP、UDP、SPX 会话层管理主机之间的会话进程,即负责建立、管理、终止进程之间的会话。会话层还利用在数据中插入校验点来实现数据的同步。 第五层:会话层RPC、SQL、NFS 、X WINDOWS、ASP 表示层对上层数据或信息进行变换以保证一个主机应用层信息可以被另一个主机的应用程序理解。表示层的数据转换包括数据的加密、压缩、格式转换等。 第六层:表示层ASCII、PICT、TIFF、JPEG、MIDI、MPEG 应用层为操作系统或网络应用程序提供访问网络服务的接口。 应用层协议的代表包括:Telnet、FTP、HTTP、SNMP等。 第七层:应用层HTTP,FTP,SNMP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