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肿瘤分子靶向药物阿帕替尼的临床研究进展

肿瘤分子靶向药物阿帕替尼的临床研究进展

肿瘤分子靶向药物阿帕替尼的临床研究进展
肿瘤分子靶向药物阿帕替尼的临床研究进展

靶向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

【药学动态】 靶向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肿瘤生物学及相关学科的飞速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细胞癌变的本质是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失调导致的细胞无限增生,随之而来的是抗肿瘤药物研发理念的重大转变。研发焦点正从传统细胞毒药物向针对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众多环节的新药方向发展,这些靶点新药针对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之间的差异, 可达到高选择性、低毒性的治疗效果,从而克服传统细胞毒药物的选择性差、毒副作用强、易产生耐药性等缺点,为此,肿瘤药物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研发阶段。 目前发现的药物靶点主要包括蛋白激酶、细胞周期和凋亡调节因子、法尼基转移酶(FTase)等,现就针对这些靶点的研发药物做一综述。 1、蛋白激酶 蛋白激酶是目前已知的最大的蛋白超家族。蛋白激酶的过度表达可诱发多种肿瘤。蛋白激酶主要包括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和酪氨酸激酶,其中酪氨酸激酶主要与信号通路的转导有关,是细胞信号转导机制的中心。蛋白激酶由于突变或重排,可引起信号转导过程障碍或出现异常,导致细胞生长、分化、代谢和生物学行为异常,引发肿瘤。 研究表明,近80%的致癌基因都含有酪氨酸激酶编码。抑制酪氨酸激酶受体可以有效控制下游信号的磷酸化,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酪氨酸激酶受体分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VEGFR)、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受体(PDGFR)等,针对各种受体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目前已开发上市的主要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EGFR-TK)抑制剂、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VEGFR-TK)抑制剂和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PDGFR-TK)抑制剂等。基于多靶点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目前已成为研究重点,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其中,包括舒尼替尼和索拉芬尼在内的几个上市新药均获得了良好的临床评价结果。 1.1EGFR-TK抑制剂 许多实质性肿瘤均高度表EGFR,EGFR-TK抑制剂是目前抗肿瘤药研发的热点之一。EGFR 家族成员包括EGFR、ErbB2、ErbB3、ErbB4等,其家族受体酪氨酸激酶以单体形式存在,在结构上由胞外区、跨膜区、胞内区3个部分组成,胞外区具有2个半胱氨酸丰富区,胞内区有典型的ATP结合位点和酪氨酸激酶区,其酪氨酸激酶活性在调节细胞增生及分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已有多个EGFR-TK抑制剂上市,且有不少品种处于研发后期。 1.1.1代表品种 1.1.1.1吉非替尼(易瑞沙) 本品是一种选择性EGFR-TK抑制剂,由阿斯利康公司开发。2002年7月在日本首次上市,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本品也是首个获准上市的EGFR-TK抑制剂,属于苯胺喹钠唑啉化合物(anilinoquinazoline),为小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本品最常见不良反应是痤疮样皮疹和腹泻,最严重不良反应是间质性肺病,发生率为3%-5%。目前,本品用于前列腺癌、食管癌、肝细胞癌(HCC)、胰腺癌、膀胱癌、肾细胞癌(RCC)、卵巢癌、头颈部癌、恶性黑色素瘤等多种治疗适应证处于Ⅱ期临床研究阶段。 1.1.1.2厄洛替尼(特罗凯) 本品由OSI制药公司开发,2004年11月在美国首次上市,用于治疗NSCLC。本品为口服小分子EGFR-TK抑制剂,是目前世界上惟一已明确能提高NSCLC患者生存期的靶向药物。

肿瘤靶向药物分类(20210111211612)

肿瘤靶向药物分类 1 / 8

Science: 盘点13 种常见的肿瘤抗体靶向药物1、西妥昔单抗(爱必妥) 靶点:EGFR 2 / 8

肿瘤类型:结直肠癌、头颈部肿瘤 适应症:KRAS 野生型、EGFR表达的转移性结直肠癌。联合FOLFIRI 时可作为一线;联合伊立替康治疗那些单用伊立替康化疗难治的病人;单药治疗就是针对那些奥沙利铂和伊立替康为主的化疗已经失败了,或者对伊立替康不耐受的。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联合放疗可作为局部晚期的初始治疗;联合铂类为主的治疗再加上5-FU 可作为复发或转移性疾病的一线治疗;如果单药用呢,就适合那些铂类治疗已经失败了的复发或转移性的疾病。 2、帕尼单抗(Vectibix ) 靶点:EGFR 肿瘤类型:结直肠癌 适应症:在氟尿嘧啶、奥沙利铂和伊立替康为基础的方案中已经失败了,KRAS 野生型、EGFR表达的mCRC 3、曲妥珠单抗(赫赛汀) 靶点:HER2 肿瘤类型:乳腺癌、胃癌 3 / 8

适应症:HER2 过表达淋巴结阳性或阴性乳腺癌的辅助治疗。作为治疗方案的一部分,包括阿霉素,环磷酰胺以及紫杉醇或多西他赛;也可以联合多西他赛和卡铂;在蒽环类为基础的治疗之后可以单药使用。 HER2 过表达转移性乳腺癌。联合紫杉醇一线使用;单药治疗适用那些已经接受过一种或多种方案的转移性疾病。 HER2 过表达转移性胃癌或食管胃结合部癌,之前未接受过针对转移性疾病的治疗,可联合顺铂和卡培他滨或5-FU 。 4、帕妥珠单抗(Pejeta ) 靶点:HER2 肿瘤类型:乳腺癌 适应症: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之前未接受过抗HER2 治疗或化疗,联合曲妥珠单抗和多西他赛使用。 5、T-DM1 (Kadcyla ) 4 / 8

肿瘤分子靶向药物简介-历史及上市药物

肿瘤的靶向药物选择一一国内外已经上市的分子靶向(MTT)药物… 一、靶向药物(targeted medicine )简介 靶向药物是目前最先进的用于治疗癌症的药物,是随着当代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的发展产生的高科技药物。靶向药物与常规化疗药物最大的不同在于其作用机理:常规化疗药物通过对细胞的毒害发挥作用,由于不能准确识别肿瘤细胞,因此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殃及正常细胞,所以产生了较大的毒副作用。而靶向药物是针对肿瘤基因开发的,它能够识别肿瘤细胞上由肿瘤细胞特有的基因所决定的特征性位点,通过与之结合(或类似的其他机制),阻断肿瘤细胞内控制细胞生长、增殖的信号传导通路,从而杀灭肿瘤细胞、阻止其增殖。由于这样的特点,靶向药物不仅效果好,而且副作用要比常规的化疗方法小得多。靶向药物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小分子药物 小分子药物通常是信号传导抑制剂,它能够特异性地阻断肿瘤生长、增殖过程中所必需的信号传导通路,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例如诺华制药生产的格列卫(Gleevec ,通用名Imitinib )、阿斯利康生产的易瑞沙(Iressa ,通用名Gefitinib )均属此类; (二)细胞凋亡诱导药物 通过特异性地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达到治疗的目的。如美国千年制药公司生产的Velcade (通 用名bortezomib )、Genta 公司生产的Genasense(oblimersen ); (三)单克隆抗体 例如赫塞汀(Herceptin,通用名Trastuzumab),用于治疗HER2基因阳性(过量表达)的乳腺癌。这类药物是通过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来识别肿瘤细胞的。 除上述列举的已经进入临床使用的靶向药物外,另外还有多种靶向药物正在开发中。 二、肿瘤的靶向药物上市历史回顾: ■白血病费城染色体开启靶向治疗之门 早在I960年,美国费城的研究者发现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患者中存在一个染色体异常。数年后,研究者发现这是9 号和22 号染色体长臂易位的结果。由于这个染色体异常首先在费城(Philadelphia )发现,故命名为费城(Ph)染色体。该染色体也成为了40年后 上市的CML靶向治疗的靶点。2001年,首个被证实可对抗费城染色体分子缺陷的药物一一伊马替尼以FDA史上最快的速度(仅经过3个月评审)获批上市,自此成为CML勺标准治疗,使CML成为一种可控制的慢性病。 第2个治疗CML的靶向药物是达沙替尼,2006年被FDA批准用于伊马替尼不耐受或耐药的CML2010年其适应证扩展至早期CML的初始治疗。同年,尼洛替尼获批用于CML2012 年,伯舒替尼(bosutinib )和普纳替尼(ponatinib )陆续获批治疗CML。 ■肺癌从EGFF到VEGF ALK 1987年,研究者首次证实肿瘤细胞上的受体一一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非小细 胞肺癌的生长和扩散中发挥重要作用。短短6年之后,首个靶向EGFR勺非小细胞肺癌治疗 药物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吉非替尼获FDA批准,次年同类药物厄洛替尼获批。在 我国,自主研发的埃克替尼于2011 年用于临床。 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为靶点的贝伐珠单抗于2006年获FDA批准与标准化疗联 合,作为不可手术的非鳞癌、已发生肺内或肺外播散,或已复发非小细胞肺癌的初始治疗。 2011年,靶向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通路药物克唑替尼(crizotinib )获准用于ALK

小分子靶向药物简述题库

小分子靶向药物简述 摘要:根据肿瘤细胞中分子的生物学特征与正常细胞中分子生物学特征的区别而研发的药物统称为分子靶向药物,是随着当代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的发展产生的高科技药物。靶向药物治疗癌症,不仅效果好,而且副作用要比常规的化疗方法小得多。使用靶向药物的治疗方法称为靶向治疗(targeted therapy)。靶向药物(targeted medicine)是随着当代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的发展产生的高科技药物,是目前(2012年)最先进的用于治疗癌症的药物,它通过与癌症发生、肿瘤生长所必需的特定分子靶点的作用来阻止癌细胞的生长。 关键词:药物靶向治疗 正文 一、作用机制 靶向药物与常规化疗药物最大的不同在于其作用机理:常规化疗药物通过对细胞的毒害发挥作用,由于不能准确识别肿瘤细胞,因此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殃及正常细胞,所以产生较大的毒副作用。而靶向药物是针对肿瘤基因开发的,它能够识别肿瘤细胞上由肿瘤细胞特有的基因所决定的特征性位点,通过与之结合(或类似的其他机制),阻断肿瘤细胞内控制细胞生长、增殖的信号传导通路,从而杀灭肿瘤细胞、阻止其增殖。由于这样的特点,靶向药物不仅效果好,而且副作用要比常规的化疗方法小得多。使用靶向药物的治疗方法称为“靶向治疗”(targeted therapy)。分子靶向药物通过阻断肿瘤细胞或相关细胞的信号转导,来控制细胞基因表达的改变,而产生抑制或杀死肿瘤细胞。 二,代表药物 1. 具有靶向性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阻断剂,如吉非替尼(Gefitinib,Iressa, 易瑞沙);埃罗替尼(Erlotinib, Tarceva) ZD1839(Iressa)可以增加PDD、CBP、Taxol、Docetaxel及ADM等药物的抑瘤效果,但不增加Gemzar的抑瘤作用;OSI-774(Tarceva, erlotinib)也是一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 EGFR-TK)拮抗剂,属小分子化合物。2002年9

肿瘤靶向药物分类

肿瘤靶向药物分类

1、西妥昔单抗(爱必妥)靶点:EGFR

肿瘤类型:结直肠癌、头颈部肿瘤 适应症:KRAS野生型、EGFR表达的转移性结直肠癌。联合FOLFIRI时可作为一线;联合伊立替康治疗那些单用伊立替康化疗难治的病人;单药治疗就是针对那些奥沙利铂和伊立替康为主的化疗已经失败了,或者对伊立替康不耐受的。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联合放疗可作为局部晚期的初始治疗;联合铂类为主的治疗 再加上5-FU可作为复发或转移性疾病的一线治疗;如果单药用呢,就适合那些铂类治疗已经失败了的复发或转移性的疾病。 2、帕尼单抗(Vectibix ) 靶点:EGFR 肿瘤类型:结直肠癌 适应症:在氟尿嘧啶、奥沙利铂和伊立替康为基础的方案中已经失败了,KRAS 野生型、EGFR表达的mCRC 3、曲妥珠单抗(赫赛汀) 靶点:HER2 肿瘤类型:乳腺癌、胃癌

适应症:HER2过表达淋巴结阳性或阴性乳腺癌的辅助治疗。作为治疗方案的一部分,包括阿霉素,环磷酰胺以及紫杉醇或多西他赛;也可以联合多西他赛和卡铂;在蒽环类为基础的治疗之后可以单药使用。 HER2过表达转移性乳腺癌。联合紫杉醇一线使用;单药治疗适用那些已经接受过一种或多种方案的转移性疾病。 HER2过表达转移性胃癌或食管胃结合部癌,之前未接受过针对转移性疾病的治疗,可联合顺铂和卡培他滨或5-FU。 4、帕妥珠单抗(Pejeta) 靶点:HER2 肿瘤类型:乳腺癌 适应症: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之前未接受过抗HER2治疗或化疗,联合曲妥珠单抗和多西他赛使用。 5、T-DM1 (Kadcyla) 靶点:HER2 肿瘤类型:乳腺癌

抗肿瘤分子靶向药靶点总结

分子靶向药比传统化疗药的疗效高明一筹,毋庸置疑,但是价格却贵了许多。因为西药单体的作用分得太细,所以也是要多种药物综合使用,包括分子靶向药与传统化疗药联合,而且分子靶向药的副作用也不可避免(比直接抑制分裂增殖的传统化疗药相比副作用好些,因为分子靶向药主要是针对细胞核外的相关分子),西药提纯自作聪明地想单挑,但疾病往往并不这样。药学终究不是临床,化学终究也不是生命的本质,总统终究不是一个国家,分子靶向药最多也是减慢恶性肿瘤进程罢了,这是大家要明白的,点到为止。 背景知识的介绍: ①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家族是一类跨膜糖蛋白受体酪氨酸激酶。EGFR家族是由4个成员组成:HER-1(EGFR)、HER-2(Neu)、HER-3和HER-4。HER-2和HER-3并不与任何已知配体结合,而是结合其他EGFR家族成员形成异质二聚体。EGFR也被发现存在于细胞核内。K-RAS是EGFR信号转导的下游因子,K-RAS突变可激活RAF/MEK/ERK信号通路。 ②间变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kinase,ALK)是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之后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中发现的第2个靶向治疗的靶点。ALK融合基因发生于3%~7%的NSCLC患者,临床上常见于不吸烟的年轻腺癌患者,通常与EGFR或KRAS突变的发生互相排斥。EML4-ALK是肺癌ALK融合的主要类型,ALK受体酪氨酸激酶调控RAS-MAPK和PI3K-AKT信号转导。

恶性肿瘤分子靶向治疗

恶性肿瘤分子靶向治疗 ?肿瘤内科学的进步 ?抗肿瘤药物及支持治疗药物的发展 ?肿瘤内科治疗理念的进步 ★GCP原则的应用及循证医学 ★多学科综合治疗的广泛应用 ★专科化及规范化治疗的广泛实施 ?分子指标的发现及个体化治疗 ?抗癌药物发展历史概括 ?20世纪下半叶 以细胞毒药物为主,新的药物不断出现 ?20世纪末~21世纪 细胞毒药物的继续发展 分子靶向药物的发展 免疫相关治疗及基因治疗:宫颈癌疫苗、抗PD-1单抗、抗PD-L1单抗 ?从根本上改变肿瘤治疗的模式 靶向性治疗 肿瘤靶向治疗的基本概念 依据已知肿瘤发生中设及的异常分子和基因,设计针对这些特定分子和基因靶点的药物,选择性杀伤肿瘤细胞。这种治疗方法称为肿瘤药物的分子靶向治疗(Molecular targeted therapy)。 药物靶向治疗的效果取决于靶向药物的自身特性和肿瘤内是否存在靶向药物作用的分子靶点及其异常状态。 ?理想的肿瘤靶点具有以下特点: ①是一种对恶性表型非常重要的大分子 ②在重要的器官和组织中无明显表达 ③具有生物相关性 ④能在临床标本中重复检测 ⑤与临床结果具有明显相关性 ?分子靶向药物的共同特点 ①具有调节作用和细胞稳定作用 ②临床治疗不一定需要达到剂量毒性(DLT)和最大耐受量(MTD) ③毒性作用和临床表现与细胞毒药物有很大区别 ④直接针对引起癌变分子机制,比传统化疗更有选择性和有效性 ⑤与常规治疗(化疗、放疗)合用,常有更好的疗效 ?分子靶向药物的范畴 ①信号转导抑制剂 ②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 ③单克隆抗体 ④基因治疗 ⑤抗肿瘤疫苗 ?Cancer & Stem Cell Signaling ?主要分子靶向药物的分类

抗癌药物分类

1.传统抗肿瘤药物 抗恶性肿瘤药物按作用机制分类: 干扰核酸生物合成的药物 抗嘌呤药:即嘌呤核苷酸合成抑制剂,如巯嘌呤、硫鸟嘌呤、喷司他丁等。 抗嘧啶药:主要靠抑制嘧啶的生物合成而起到抗瘤作用,如:氟尿嘧啶。 抗叶酸药:为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如甲氨蝶呤。 核苷酸还原酶抑制剂,如羟基脲。 DNA多聚酶抑制剂,如阿糖胞苷。 破坏DNA结构和功能的药物,烷化剂、丝裂霉素、顺铂、丙卡巴肼等可与DNA交叉联结;博莱霉素靠产生自由基破坏DNA结构。 嵌入DNA中干扰转录DNA的药物,如放线菌素类、柔红霉素、阿霉素等。 影响蛋白质合成的药物,如门冬酰胺酶、紫杉醇、秋水仙碱、长春花生物碱类等。 影响体内激素平衡的药物,如雌激素、孕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2.新型抗肿瘤药物 传统抗肿瘤药物都是通过影响DNA 合成和细胞有丝分裂而发挥作用的,这些肿瘤药物的作用比较强,但缺乏选择性,毒副作用也比较大。人们希望能提高抗肿瘤药物的靶向性,高度选择地打击肿瘤细胞而不伤害正常组织。 随着生命科学学科的发展,有关肿瘤发生和发展的生物学机制逐渐被人们所认识,抗肿瘤药物的研究开始走向靶向合理药物设计的研究途径,产生了一些新的高选择性药物。 药物分类及作用机制: 靶向药物。从抗肿瘤药物靶向治疗的角度看,可将其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把药物定向地输入到肿瘤发生的部位,如临床上已采用的介入治疗,这是器官水平的靶向治疗,亦称为被动靶向治疗。

第二个层次:利用肿瘤细胞摄取或代谢等生物学上的特点,将药物定位到要杀伤的肿瘤细胞上,即细胞靶向,它带有主动定向的性质。 如利用瘤细胞抗原性质的差异,制备单克隆抗体与毒素、核素或抗癌物的偶联物,定向地积聚在肿瘤细胞上,进行杀伤,效果较好。 第三个层次:分子靶向,利用瘤细胞与正常细胞之间分子生物学上的差异,包括基因、酶、信号传导、细胞周期、细胞融合、吞饮及代谢上的不同特性,将抗癌药定位到靶细胞的生物大分子或小分子上,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最后使其死亡。 血管抑制剂药物的发展。肿瘤生长必须有足够的血液供应,在癌发展和转移的过程中新的血管生长是必要的条件。新的血管生成涉及到多种环节,例如在血管内皮基底膜降解时金属蛋白酶活性增加。血管内皮细胞增殖、重建新生血管及形成新的基底膜时有许多生长调节因子参与,包括纤维生成因子(FG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血管生成素(Angiogenin)及转化生长因子(TGF)。它们能促进新生血管的生成,使DNA 合成增加。另有一些调节因子能抑制血管内皮的生长,如血管抑素、内皮抑素、干扰素α和干扰素γ等。针对上述不同的环节及有关靶点,已研发出多种 血管生成抑制剂,例如对金属蛋白酶有抑制作用的Marimastat,抑制血管内皮生长的内皮抑素Endostatin,抑制整合蛋白识别的Vitaxin 抗体及非特异性抑制剂反应停等。此类新药进入临床试用的已有数十种,对多种肿瘤及肿瘤转移显示出治疗效果,它们与常用抗癌药合用时能提高疗效,但其确切疗效仍需临床验证的最后报告。 3.抗肿瘤药物的发展前景 3.1 靶向抗肿瘤药物将继续不断发展 3.2MDR(多药耐药)逆转剂 肿瘤细胞的抗药性机制 细胞对抗癌药吸收减少或排出增加。 靶酶增加或改变靶酶对药物的亲和力,如甲氨蝶呤 使药物的活性减弱,如巯嘌呤和氟尿嘧啶 加速药物的灭活,如阿糖胞苷

分子靶向的小分子抗肿瘤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

分子靶向的小分子抗肿瘤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 近年来随着肿瘤分子生物学及相关学科的飞速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蛋白酪氨酸激酶(protein tyrosine kinase,PTK)主要与信号通路的传导有关,是细胞信号转导机制的中心。蛋白激酶的过度表达可引起信号转导过程障碍或异常,导致细胞生长、分化、代谢和生物学行为异常,引发肿瘤。因此,选择性作用于酪氨酸激酶的小分子抗肿瘤药物研发已成为抗肿瘤药物研发的热点。酪氨酸激酶有受体型和非受体型之分。酪氨酸激酶受体分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growth factor,VEGFR)、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DGFR)等。已开发上市的针对各种受体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主要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EGFR-TK)抑制剂、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growth factor tyrosine kinase,VEGFR-TK)抑制剂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PDGFR-TK)抑制剂等。非受体型酪氨酸激酶主要有SRC家族、ABL家族、JAK家族、FAK家族等。目前,已有多种靶向于酪氨酸激酶的小分子抗肿瘤药物应用于临床治疗肿瘤,也有几十种药物正在国内外进行临床试验。本文就近年来已经上市的靶向小分子抗肿瘤药物的特点和临床合理应用作一介绍。 1 应用于临床的靶向酪氨酸激酶的小分子抗肿瘤药物 1.1 吉非替尼 通用名gefitnib,商品名Iressa。是首个获准上市的(选择性)EGFR-TK 抑制剂,由阿斯利康公司开发,2002 年8 月首次上市,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NSCLC)。本品属于苯胺喹唑啉(anilinoquinazoline)类化合物,为小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该药物最常见不良反应是痤疮样皮疹和腹泻;最严重的不良反应是间质性肺病,发生率为 3%~5%。目前本品已在澳大利亚、美国、泰国、中国与中国香港、韩国相继上市,并在36 个国家获得上市批准。该药对前列腺癌、食管癌、肝癌、胰腺癌、膀胱癌、肾癌、卵巢癌、头颈癌、恶性黑色素瘤等多种适应证的治疗均处于Ⅱ期临床研究阶段。 1.2 埃罗替尼 通用名erlotinib,商品名Tarceva。由OSI 制药公司开发, 2004 年11 月在美国首次上市,用于治疗NSCLC。本品为口服小分子EGFR-TK 抑制剂,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已明确能延长 NSCLC患者生存期的靶向药物。其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皮疹(75%)和腹泻(56%);最严重的不良反应为间质性肺病,研究显示本品单药口服致间质性肺病的发生率为0.8%[4]。目前埃罗替尼已获准在87 个国家用于NSCLC,在60 多个国家(包括欧盟和美国在内)与吉西他滨合用治疗晚期胰腺癌。欧洲人用药委员会(CHMP)对本品与吉西他滨合用作为转移性胰腺癌的一线治疗用药表示支持。另外,埃罗替尼用于脑癌、结肠直肠癌和卵巢癌等的治疗正处于Ⅲ期临床研究中,用于乳腺癌、头颈癌、肺癌、膀胱癌和前列腺癌等适应证的研究处于Ⅱ期临床研究阶段。本品上市后第2 年全球销售额即达到3.11 亿美元,在全球畅销药品种排名中位列第238位。 1.3 索拉非尼 通用名sorafenib,商品名Nexavar。是近10 年内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批准的首个用于晚期肾细胞癌(RCC)治疗的药物,由拜耳公司开发,于2005 年12 月在美国首次上市。临床研究显示,本品能使RCC患者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增加1 倍,并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索拉非尼是首个口服的多激酶抑制剂,作用于肿瘤细胞或肿瘤脉管中的丝氨酸或苏氨酸和受体酪氨酸激酶;也是第1 个既作用于RAF/MEK/ ERK介导的细胞信号转导通路而直接抑制细胞增殖,又作用于VEGFR-2 进而抑制肿瘤新血管生成的药物。本品作为第1 个晚期肾癌的靶向治疗药物,无论在欧美还是在亚洲国家进行的临床研究均证实具有显著的疗效和良好的耐受性。以本品为主,不论是与化疗药物、其他靶向药物,还是与细胞因子联合治疗,都可显著提高抗肿瘤活性,提示这种联合治疗可能是未来治疗晚期肾癌的发展方向。 2007 年10 月30 日,本品在欧洲用于晚期肝细胞癌(HCC)的治疗获得批准;2007 年11 月19 日,FDA批准其用于治疗不能进行手术切除的HCC;2008 年,美国国产综合癌症网(NCCN)指南推荐本品作为晚期HCC的标准治疗;我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近期批准本品用于HCC 治疗。目前,本品用

肿瘤靶向药物分类

肿瘤靶向药物分类 一、单克隆抗体 靶点抗体名称药物名称适应证 EGFR Cetuximab 西妥昔单抗Erbitux爱必妥结肠直肠癌, 头 颈部癌 Panitumumab帕尼单抗Vectibix 直肠结肠癌 HER2 Trantuzumab 曲妥珠单抗Herceptin 赫赛汀 乳腺癌 Pertuzumab帕妥珠单 抗 Perjeta 乳腺癌ado-trastuzumab Kadcyla 乳腺癌 VEGFR Bevacizumab 贝伐珠单抗 Avastin 阿瓦斯汀 直肠结肠癌 老年黄斑病 Ranibizumab雷珠单抗Lucentis 老年黄斑病Aflibercept阿柏西普Eylea 老年黄斑病 CD20 Rituximab 利妥昔单抗Rituxan, Mabther 美罗华 非霍奇金淋巴瘤 Libritumomab 替伊莫单抗 Zevalin 非霍奇金淋巴瘤Tositumomab 托西莫单抗 Bexxar 非霍奇金淋巴瘤ofatumumab Arzerra 淋巴瘤 TNF-a Infliximab 英夫利昔单抗Remicade 类风湿性关节炎 等免疫疾病 Adalimumab阿达木单 抗 Humira 关节炎 Etanercept依那西普Enbrel 恩利脊椎炎. Certolizumab赛妥珠单 抗 Cimzia Crohn病 Golimumab戈利木单抗Simponi 类风湿性关节 炎、银屑病关节 炎和强直性脊柱 炎 B-cell-activating Factor belimumab贝利单抗Benlysta 红斑狼疮CD3 receptor Muromonab-CD3莫罗 单抗 Ortholone(OKT3) 抑制排斥反应 CD33 Gemtuzumab 吉姆单抗Mylotarg 急性复发性髓性 白血病 CD11a Efalizumab依法珠单抗Raptiva 牛皮癣 CD15 fanolesomab Neutrospec 阑尾炎诊断CD30 brentuximab Adcetris 霍奇金淋巴瘤IL-1βCanakinumab Ilaris 佩林周期关联综 合征的治疗IL-12/23 P40 ustekinumab STELARA 牛皮癣 IL-2Rα receptor (CD25) Basiliximab 巴利昔单抗Simulect 抑制排斥反应IL-6 receptor tocilizumab托珠单抗Actemra 风湿关节炎 (RA) CTLA-4 Ipilimumab易普单抗Yervoy 晚期黑色素瘤

肿瘤小分子靶向药物分类

肿瘤小分子靶向药物分类 肿瘤小分子靶向药物分类 如今肿瘤的治疗手段多元化,其中靶向治疗为较新兴的治疗方式,由于毒副作用较小,疗效较突出,使得靶向治疗的成本也相对高昂。分子靶向药物是在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理论基础上出现的新药, 因其精确的靶向治疗作用,相对于传统化疗药物有很多优势, 形成了一门治疗肿瘤的新领域,为肿瘤的治疗提供了一种不良反应较小的方法。近20 年来,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大量以肿瘤细胞水平表达为靶点的新的抗肿瘤药物不断问世,并逐渐走向临床, 主要包括细胞信号转导分子抑制剂、新生血管抑制剂、靶向端粒酶抑制剂以及针对肿瘤耐药的逆转剂。攻击肿瘤的靶点有多方面, 目前研究较成熟的主要有肿瘤细胞表面的靶点(抗原或抗体), 如细胞膜分化相关抗原(CD13,CD20,CD22,CD33,CD52,CD117 等),细胞信号转导分子如表皮生长因子(EGF及其受体(EGFR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上的酪氨酸激酶,以及法尼基转移酶,基质金属蛋白酶等。分子靶向药物目前尚无统一的分类方法。根据作用靶点不同,可分为以下 4 类。 ?蛋白激酶细胞的分化信号传导因子中, 含有大量的蛋白激酶家族。在细胞信号传导过程中, 蛋白酪氨酸激酶十分重要, 它可催化ATP 上的磷酸基转移到许多重要蛋白质酪氨酸残基上使其磷酸化, 导致传导支路的活化, 影响细胞生长、增殖和分化,

而许多肿瘤细胞中酪氨酸激酶活性异常升高。超过50% 的癌基因及其产物具有蛋白酪氨酸激酶活性, 它们的异常表达将导致肿瘤的发生。此外, 该酶的异常表达还与肿瘤转移、肿瘤新生血管生成、肿瘤对化疗耐药有关。研究能阻断或修饰由信号传导失常引起疾病的选择性蛋白激酶抑制剂, 被认为是有希望的药物开发途径。目前, 已经发现了一些蛋白激酶抑制剂和针对不同蛋白激酶ATP结合位点的小分子治疗剂,并已 进入临床研究,如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吉非替尼、厄洛替尼等及法尼基转移酶抑制剂安卓健等。 ?肿瘤血管生成因子正负调控子的平衡控制着肿瘤血管的生成,由此促进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开发血管生成抑制剂是肿瘤研究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临床试验中的血管生成抑制剂有以下4 类。 ①调节基质反应,抑制基底膜降解的药物:Marimastat、BMS-275291等。基质蛋白酶(MMP )是一种蛋白水解酶,可使细胞外基质降解,它在肿瘤浸润、转移和血管形成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基质蛋白酶抑制剂(MMPI)可以通过抑制金属蛋白酶起到抗肿瘤生长与转移的作用。BMS-275291 是一种MMPI, 它与化疗联合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 疗,目前已进入U /川期临床试验;Col-3是MMP-2 和MMP-9 抑制剂(I / U 期临床);AE941 是MMP-2、MMP-9 和MMP-12 抑制剂,它可以封闭VEGF和它受体的结合汕期临床试验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川期临床试验用于肾癌和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 ②直接抑制内皮细胞的药物:沙立度胺(Thalidomide)、烟曲霉素衍生物

分子靶点和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研究进展

?专家笔谈? 分子靶点和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研究进展 方家椿△ (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北京肿瘤医院,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Ⅰ期临床研究室,北京 100036) [关键词]抗肿瘤药;肿瘤治疗方案;系统生物学 [中图分类号]R730.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167X (2006)0620575204 抗肿瘤药物研究是肿瘤防治研究最活跃的领域之一。自上个世纪40年代以来,临床使用过的抗肿瘤药已近六百种,其中西药三百多种,中药二百多种。目前临床常用的抗肿瘤药有七十种左右,已进入临床试验的抗肿瘤新药有四百多种。抗肿瘤药物的数量虽多,但理想的药物数量却很少。为了寻找疗效好、毒副作用小的抗肿瘤药,研究人员一直在不懈地努力。 1 分子靶点治疗(molecular target 2based therapy )和分子靶向治疗(molecular target 2directed therapy )成为抗肿瘤药物研发的主要方向 长期以来,为了克服细胞毒类抗肿瘤药选择性差,毒性大的弊端,研究人员一直在努力寻找能特异识别并杀伤肿瘤细胞的药物。随着肿瘤细胞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针对肿瘤发生、发展机制的分子靶点治疗药和将细胞毒性物质或非毒性前体药靶向导入肿瘤组织的分子靶向治疗药成为研究的热点,近十多年来,先后有一大批此类抗肿瘤新药上市。 1.1 以微管为靶点的抗肿瘤药 长春瑞滨(Navelbine,NVB ,诺维本),1989年首先在法国上市,其抑制微管蛋白聚集,是目前单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 )最有效的药物之一。紫杉醇(Taxol ),1992年上市,抑制微管解聚,其半合成衍生物多西紫杉醇(Docetaxel,泰索帝),1995年上市,用于治疗卵巢癌、乳腺癌、非小细胞性肺癌、头颈部恶性肿瘤等。 1.2 以DNA 合成为靶点的抗肿瘤药 拓扑异构酶抑制剂:依立替康(Irinotecan,CPT 211),1994年上市;拓扑替康(T opotecan,TPT ),1996年上市。DNA 聚合酶抑制剂:吉西他滨(双氟去氧胞苷,健择),1995年上市,对多种实体瘤有良好治疗作用。 1.3 以细胞蛋白质降解通路为靶点的抗肿瘤药 蛋白酶体抑制剂Bortez om ib (Velcade ,PS 2341),2003年上市,用于治疗复发性和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 1.4 以细胞信号转导分子为靶点的抗肿瘤药 1.4.1 BCR 2ABL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Gleevec (甲磺酸伊马替尼,STI 2571,中文商品名:格列卫),2001年上市,苯胺嘧啶衍生物,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分子靶点抗肿瘤药,能特异性地与费城染色体(Ph chr o 2mos o me )bcr 2abl 融合基因产物的三磷酸腺苷(ATP )位点结合,对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 ML,Ph +)近期疗效很好,可使98%的C ML 患者获得血液学缓解,但因其不能清除C ML 肿瘤干细胞,因此停止治疗后肿瘤常常复发;另外,本药对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Ph +)和胃肠道恶性基质细胞瘤(GI ST )也有较好的疗效。 1.4.2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EGFR 2TK )抑制剂 Iressa (吉非替尼,Gefitinib,Z D1839),2003年上市,苯胺唑啉化合物,作为二、三线药物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对延长患者生存期作用不显著,且 △Corres ponding author ’s e 2mail,fjiachun@vi p.sina .com ? 575?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JOURNAL OF PEKI N G UN I V ERSI TY (HEALTH SC I E NCES ) Vol .38 No .6 Dec .2006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概述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概述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是指利用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分子之间生物学的差异,以肿瘤的原 癌基因产物或其信号传导通路为治疗的靶点,通过单克隆抗体或酶抑制剂来阻断信号传导通 路,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目的。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分为针对特定细胞标志物的单克隆抗 体、信号传导抑制剂、抗血管形成药物和针对某些细胞遗传学标志或癌基因产物的药物。 一、分子靶向治疗 (1)分子靶向治疗的概念 利用肿瘤组织或细胞素具有的特异性结构分子作为靶点,使用某些能与这些靶分子特异 性结合的抗体、配体等达到直接治疗或导向治疗目的的一大类治疗手段。 (2)分子靶向治疗代表药物种类 1、单克隆抗体曲妥珠单抗(Herceptin,赫赛汀)、利妥昔单抗(rituximab,美罗华)、西妥昔单抗 (IMC-C225,Erbitux,爱比妥)等。 2、信号传导抑制剂(小分子化合物类)吉非替尼(Iressa,易瑞沙)、厄洛替尼(Tarceva,特罗 凯)、甲磺酸伊马替尼(STI-571, Glivec )、拉帕替尼(Lapatinib )等。 3、抗血管形成药物贝伐单抗(Avastin,阿瓦斯汀)、恩度(Endostar,YH-16 )。 二、分子靶向治疗前的评估要点 1、评估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对诊断、预后的反应,经济状况,社会支持系统是 否良好。 2、评估患者精神状态、生命体征、重要脏器的功能状态、是否过敏体质、有无过敏史。 3、评估药品包装是否完好无损、有效期、药品有无浑浊、沉淀,储存设备是否安全。 4、评估抢救药品、设备是否齐全。备好心电监护仪、氧气、输液泵、抢救车等。 三、分子靶向治疗一般护理措施 1、用药前测生命体征(可使用心电监护仪) 2、备好抢救药品、设备。 3、用药前30分钟遵医嘱予解热镇痛药(如消炎痛口服)、抗组胺药(如非那根肌注)、糖 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静推)

分子靶向药物分子量大小分类,作用机制,临床运用

福建医科大学基础临床 ——恶性肿瘤靶向分子治疗 3,分子靶向治疗药物按分子量大小可分为哪两类,以抗EGFR为例说明两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临床运用等方面的差别 第一种答案: 3.1 EGFR的单克隆抗体(mAbs)直接作用于EGFR的细胞外配体结合区,阻滞配体与EGFR的结合,抑制生长因子激活细胞有丝分裂信号的下传,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这类抗体主要有:西妥昔单抗(Cetuximab,Erbitux IMC C225嵌和型单抗)[8]、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9]、ABX EGFR(人源化单抗)[10]和EMD72000(人化的单克隆抗体)等。 3.2 EGFR的小分子抑制物这些小分子可逆的与ATP竞争结合EGFR胞内区激酶催化位点,抑制信号的下传达到抗肿瘤作用。此类已经进行临床研究的小分子化合物有:ZD1839(易瑞沙)[11]、OSI774(它赛瓦)[12]、CI1033(PD183805)、PKI 166等。 第二种答案:随着针对实体肿瘤治疗的分子靶点研究的深入,目前已经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抑制这些靶点:一种是利用单克隆抗体等主要作用于胞外途径的大分子物质(相对分子质量为150000)与靶点结合,阻断胞外信号分子与靶点的结合;另一种是利用小分子抑制物(相对分子质量通常为500)直接进入细胞内封闭受体,干扰细胞内信号的传递。 目前用于EGFR靶向性治疗肿瘤的药物主要分为两类:EGFR单克隆抗体和小分子化合物酪氨酸激酶拮抗剂。酪氨酸激酶拮抗剂主要为小分子喹啉类化合物,能够竞争性抑制ATP 与EGFR胞内酪氨酸激酶结构域的结合,进而影响酪氨酸残基磷酸化,抑制EGFR下游的信号转导。酪氨酸激酶拮抗剂的抗EGFR单克隆抗体治疗肿瘤进展临床疗效有很大的个体差异,使治疗剂量的确立存在困难。EGFR单克隆抗体是与内源性配体竞争结合EGFR,通过抑制酪氨酸激酶的激活、促进EGFR内化等作用产生抗肿瘤效应。目前已有3种抗EGFR 单克隆抗体上市,与其他化疗药相比,这些抗体作用特异性强,副作用小,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补充:临床 单克隆抗体的特点是:理化性状高度均一、生物活性单一、与抗原结合的特异性强,应用于医学很多领域。 1.检验医学诊断试剂 ①病原微生物抗原、抗体的检测;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 21世纪抗癌新曙光——分子靶向治疗,分子靶向治疗是现在肿瘤治疗领域的突破性和革命性的发展,代表了肿瘤生物治疗目前的最新的发展方向。 靶向治疗分为三个层次,器官靶向、细胞靶向和分子靶向。分子靶向是靶向治疗中特异性的最高层次,它是针对肿瘤细胞里面的某一个蛋白质的分子,一个核苷酸的片段,或者一个基因产物进行治疗。肿瘤分子靶向治疗是指在肿瘤分子细胞生物学的基础上,利用肿瘤组织或细胞所具有的特异性(或相对特异的)结构分子作为靶点,使用某些能与这些靶分子特异结合的抗体、配体等达到直接治疗或导向治疗目的的一类疗法[1]。 分子靶向治疗是以病变细胞为靶点的治疗,相对于手术、放化疗三大传统治疗手段更具有“治本”功效。分子靶向治疗具有较好的分子选择性,能高效并选择性地杀伤肿瘤细胞,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而这正是传统化疗药物治疗难以实现的临床目标(表1)。 表1 分子靶向药与传统化疗药的比较 传统化疗药分子靶向药 作用靶点DNA、RNA或蛋白质特定蛋白分子、核苷酸片段 选择特异性差强 治疗效果差别很大效果明显 不良反应消化道和造血系统少有,但有独特反应分子靶向治疗在临床治疗中地位的确立源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重大进展,主要是:对机体免疫系统和肿瘤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的深入了解;DNA 重组技术的进展;杂交瘤技术的广泛应用;体外大容量细胞培养技术;计算机控

制的生产工艺和纯化等。特别是2000年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突破, 成为分子水平上理解机体器官以及分析与操纵分子DNA的又一座新里程碑,与之相发展并衍生一系列现代生物技术前沿:基因组学技术、蛋白质组学技术、生物信息学技术和生物芯片技术。除此之外,计算机虚拟筛选、组合化学、高通量筛选都加速了分子靶向治疗新药研究进程。1997年11月美国FDA批准Rituximab用于治疗某些NHL,真正揭开了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序幕。自1997年来,美国FDA批准已用于临床的肿瘤分子靶向制剂已有十数种,并取得了极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策略 1.寻找新的分子靶点 寻找可供治疗干预的分子靶点,其实质就是找到正常细胞与癌细胞之间的生化与分子差异。随着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研究的发展,将不断涌现出新的分子靶点,为肿瘤分子靶向药物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这些靶点包括癌基因、抑癌基因、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肿瘤血管生成因子、蛋白激酶及信号传导通路,法尼基蛋白转移酶、端粒及端粒酶、DNA 拓扑异构酶、泛素化途径调控因子、DNA引物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等,其活性在肿瘤组织都有所变化,是抗癌药物的筛选的目标靶点(表2,图1)。 表2.分子靶点按作用机制的尝试分类:

分子靶向治疗药物

分子靶向治疗及其药物 1971年Suden Follman发现在鼠的角膜上种植1个肿瘤10 d后周围有血管长入,继而肿瘤迅速长大.如将这些血管无论用机械或化学方法阻断,使肿瘤得不到血液供应,肿瘤生长停顿,肿瘤即萎缩。这一现象给人们所提供了2个信息:一是肿瘤生长发展必须依赖有良好的血液供应;二是肿瘤在原本没有血管的角膜上周围出现大量新生血管,表明肿瘤必然会产生一种促使血管形成的物质,称为血管生成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因而提出了“饥饿疗法”,即让肿瘤得不到血供营养而死亡,并寻找能够抑制对抗阻碍血管生长的物质,至1994年得到第1个具抑制血管生成的物质称为“Angiostatin”。 在2004年美国FDA官员Mc Clellan提出分子靶向治疗(Targeted cancer therapy)已成为结直肠癌除外科手术、放射和化疗的第四种治疗方法。分子靶向治疗的药物靶点主要包括蛋白酪氨酸激酶、芳香胺酶、拓扑异构酶、细胞周期和凋亡调节因子、法尼基转移酶(FTase)等。有许多分子靶向药物在研究,其中贝伐单抗、西妥昔单抗和帕尼单抗是得到批准应用于治疗进展性和/或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三个药物。 一、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TKI) (一)蛋白酪氨酸激酶(Protein tyrosinase) 蛋白激酶是目前已知的最大的蛋白超家族,主要包括丝氨酸/氨酸激酶和酪氨酸激酶,其中的酪氨酸激酶主要与信号通路的转导有关,能催化三磷酸腺苷上的磷酸基转移到许多重要蛋白质的酪氨酸残基上,使其发生磷酸化。蛋白酪氨酸激酶在细胞的信号转导通路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是细胞信号转导机制的中心,调节着细胞体生长、分化、死亡等一系列生理、生化过程。蛋白酪氨酸激酶由于突变或重排,可引起信号转导过程障碍或出现异常,导致细胞生长、分化、代和生物学行为异常,引发肿瘤。 研究表明,近80%的致癌基因都含有酪氨酸激酶编码。抑制酪氨酸激酶受体可以有效控制下游信号的磷酸化,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酪氨酸激酶受体分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血管皮生长因子受体(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VEGFR)、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受体(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PDGFR)等。TKI的抗肿瘤作用机制可通过以下途径实现:抑制肿瘤细胞的损伤修复、使细胞分裂阻滞在G0期、诱导和维持细胞凋亡、抗新生血管形成等。此外,TKI还可通过下调肿瘤细胞的血管皮生长因子,抑制EGFR对肿瘤血管皮细胞的信号传导以及EGFR和VEGFR 两种信号传导通路的“交叉对话”,为临床同时抑制这两种传导通路提供合理的依据。 针对各种受体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目前已开发上市的主要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EGFR-TK )、血管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VEGFR -TK )和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PDGFR-TK)等。基于多靶点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目前已成为研究重点,包括舒尼替尼和索拉芬尼在的几个上市新药均获得了良好的临床评价结果。 多数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通过肝酶CYP3A4代,与CYP3A4抑制剂(酮康唑、伊曲康唑)同用,可使伊马替尼、埃罗替尼、吉非替尼的药-时曲线下面积增加,与CYP3A4诱导剂(利福平)同用可使上述药物的药-时曲线下面积降低。 (二)以蛋白酪氨酸激酶为靶点的靶向药物 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EGFR-TK ) 1.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 EGFR是一种跨膜生长因子受体,跨膜糖蛋白,由原癌基因C-erb B1编码。人EGF受体(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HER)家族由4个结构相近的受体酪氨酸激酶蛋白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