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伤寒护理查房

伤寒护理查房

伤寒护理查房
伤寒护理查房

2016年5月份护理业务查房

—伤寒病人的护理

时间:2016年5月23日下午16:00分

地点:感染科护士站

主持人:聂琴琴(护士长)记录人:韦丽红(护士)

参加人员:

聂琴琴(护士长):伤寒(Typhoid) 是由伤寒杆菌所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特征为长程发热、全身中毒症状、相对缓脉、肝脾肿大、玫瑰疹及白细胞减少等。WHO把伤寒作为一个全球性卫生问题。世界上总的发病趋势是下降的,发达国家如美国、西欧、日本等的发病率已降到0.4~3.7/10万,重点在输入病例的控制。WHO估计,发展中国家发病率可高达540/10万。

病原学:伤寒杆菌为沙门氏菌属,革兰氏阴性杆菌,长约1~3μm,宽约0.4~0.9μm,无芽孢,无荚膜,有周身鞭毛能运动。需氧或兼性厌氧菌,在普通培养基上即能生长,最适温度为37℃,pH为6.8~7.8。

生存能力:伤寒杆菌在自然界中抵抗力很强,耐低温,在水面中可存活1-3周,在粪便中可存活1-2月,在牛奶、肉类、蛋类中可生存数月,对阳光、热、干燥、及酸敏感,阳光直射数小时死亡,60度水中10余分钟或煮沸可灭菌。

伤寒的病理变化:其病理组织改变主要是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增生性反应,尤以回肠下段淋巴组织病变最明显。典型伤寒病例的临床特

征为持续发热、全身中毒症状、相对缓脉、玫瑰疹、肝脾肿大与白细胞减少等。肠出血、肠穿孔为主要并发症。

流行病学:

1、传染源:病人及带菌者为主要的传染源。病人从潜伏期即可从粪便排菌,一般从病程第一周末开始经尿排菌,故整个病程中均有传染性,尤其以病程的第2~4周内传染性最大。少数病人可成为长期或终生带菌者。

2、传播途径

(1)直接传播:病原体随病人或带菌者的粪便排出后,通过污染的水或食物可造成直接传播。

(2)间接传播:经过手和苍蝇、蟑螂等间接污染水源和食物等可造成间接传播。

其中水源污染是本病传播的重要途径,也是暴发流行的主要原因。食物污染也可引起本病的暴发和流行,而散发病例一般以日常生活接触传播为主。

易感人群:普遍易感,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再次发病者极少。

流行特征:

1.地区分布:遍布于全世界各地,以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多见。饮食饮水条件差的地区可引起流行。我国以散发为主,但有的地区时有暴发流行,其中以水型暴发为主,食物型暴发约10~15%

2、时间分布:季节:终年可见,以夏秋季居多。

3、人群分布:男女发病率无差别;儿童及青壮年居多,暴发疫情中也以青壮年居多。

临床表现:

初期:缓慢起病,体温阶梯上升,可有全身不适,酸痛,乏力,5-7天体温达到39-40度。

极期:2、3病周出现典型伤寒临床表现。

1. 持续高热;

2. 相对缓脉;

3. 表情淡漠、反应迟钝

4. 玫瑰疹

5. 肝脾肿大

缓解期:第四病周,体温呈弛张热,逐渐下降,病情开始好转,患者消瘦虚弱,同时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

恢复期:4、5病周,细菌被消灭,症状逐渐消失,组织逐步修复。1个月左右完全恢复。

并发症:

1. 肠出血;最常见

2. 肠穿孔;最严重,突发右下腹剧痛,伴腹膜炎、休克体征

3. 中毒性心肌炎等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减少,少于5000/dl,嗜酸细胞减少或消失。

细菌培养:

血、粪、尿、骨髓培养。

伤寒血清凝集试验(肥达反应)

1):肥达反应阴性不能排除伤寒

2):双份血清抗体效价递增4倍,可确诊。

3):单份血清抗体效价抗O≥1:80,抗H≥:160,有诊断价值。

一般治疗及护理:卧床休息,注意卫生,保持大便通畅,胃肠道隔离。

注意要点:高热者不宜药物降温,便秘者禁用泻药,腹泻者忌用鸦片制剂,腹胀者忌用新思的明。

抗菌治疗:

1.氟喹诺酮类药物,

2.首选,氯霉素

●3.磺胺类复方新诺明(SMZ-TMP)

●4.氨苄青霉素,羟氨苄青霉素

●5.头孢菌素。

预防:

(一)控制传染源

(二) 1、隔离治疗病人

所有伤寒病人或疑似病人都要及时隔离治疗。病人经正规治疗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后2周或临床症状消失、停药一周后,粪检2次阴性(2次粪检之间隔2-3天),方可解除隔离。在伤寒暴发或流行期间,具以上综合性医院要设立传染病区,流行地区的乡(镇)卫生院应设立隔离病房,在暴发村应设立临时隔离病房。

2、疑似病人

对疫区内“持续发热”的疑似病人,也应进行治疗或隔离治疗,

并且应尽快明确诊断。

3、密切接触者的处理

对与伤寒病人有过密切接触以及在水型、食物型暴发中有可能受感染的人,如病家的成员、病人陪伴者、聚餐的参加者等要进行医学观察。观察期限以最后接触之日起计算,伤寒23天,副伤寒15天。

医学观察的主要内容包括早期症状及体温测量等。对已有症状的人要作血、粪培养,以便早期发现病人,及时隔离治疗。

(三)切断传播途径:

是预防控制本病的关键性措施。采取以三管一灭(管水、粪、饮食和灭蝇)为重点内容以及卫生宣教的综合性防制措施。

1、全面开展饮用水消毒与管理,对疫区内被污染的和怀疑可能被污染的饮用水源要消毒处理后才能饮用,教育群众不饮用生水。

2、禁售禁食被污染的食物。

做好饮食行业、食品摊点的卫生管理,加强《食品卫生法》执法检查,取缔无证摊贩,对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特别是生冷食品,小水海产品,要加强管理。疫区内要劝阻群众聚餐。

3、病家和临时隔离治疗点中被污染的厕所、地面、餐具、衣物、用品等进行随时消毒,病人的粪、尿、排泄物要严格消毒处理。

4、大力开展卫生健康教育与爱国卫生运动,使群众了解伤寒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做好预防。提高群众对伤寒预防的卫生保护意识、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和饮食卫生习惯,饭前与便后洗手,不吃不洁食物,不饮用生水、生奶等。同时,搞好环境卫生,管好水源,消除垃圾,消灭苍蝇

及孳生地。

(三)保护易感人群:提高人群免疫力:对疫情暴发地区的易感人群及其毗临地区的重点人群,根据流行病学(菌型)指征,进行伤寒菌苗的预防接种,以增强人群免疫力。伤寒及副伤寒甲、乙三联菌苗由于反应较大,保护效果不十分理想,实际应用较少。目前使用的有伤寒Vi多糖菌苗和伤寒减毒口服活菌苗,但必须对准伤寒的菌型。

伤寒护理查房

2016年5月份护理业务查房 —伤寒病人的护理 时间:2016年5月23日下午16:00分 地点:感染科护士站 主持人:聂琴琴(护士长)记录人:韦丽红(护士) 参加人员: 聂琴琴(护士长):伤寒(Typhoid) 是由伤寒杆菌所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特征为长程发热、全身中毒症状、相对缓脉、肝脾肿大、玫瑰疹及白细胞减少等。WHO把伤寒作为一个全球性卫生问题。世界上总的发病趋势是下降的,发达国家如美国、西欧、日本等的发病率已降到0.4~3.7/10万,重点在输入病例的控制。WHO估计,发展中国家发病率可高达540/10万。 病原学:伤寒杆菌为沙门氏菌属,革兰氏阴性杆菌,长约1~3μm,宽约0.4~0.9μm,无芽孢,无荚膜,有周身鞭毛能运动。需氧或兼性厌氧菌,在普通培养基上即能生长,最适温度为37℃,pH为6.8~7.8。 生存能力:伤寒杆菌在自然界中抵抗力很强,耐低温,在水面中可存活1-3周,在粪便中可存活1-2月,在牛奶、肉类、蛋类中可生存数月,对阳光、热、干燥、及酸敏感,阳光直射数小时死亡,60度水中10余分钟或煮沸可灭菌。 伤寒的病理变化:其病理组织改变主要是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增生性反应,尤以回肠下段淋巴组织病变最明显。典型伤寒病例的临床特

征为持续发热、全身中毒症状、相对缓脉、玫瑰疹、肝脾肿大与白细胞减少等。肠出血、肠穿孔为主要并发症。 流行病学: 1、传染源:病人及带菌者为主要的传染源。病人从潜伏期即可从粪便排菌,一般从病程第一周末开始经尿排菌,故整个病程中均有传染性,尤其以病程的第2~4周内传染性最大。少数病人可成为长期或终生带菌者。 2、传播途径 (1)直接传播:病原体随病人或带菌者的粪便排出后,通过污染的水或食物可造成直接传播。 (2)间接传播:经过手和苍蝇、蟑螂等间接污染水源和食物等可造成间接传播。 其中水源污染是本病传播的重要途径,也是暴发流行的主要原因。食物污染也可引起本病的暴发和流行,而散发病例一般以日常生活接触传播为主。 易感人群:普遍易感,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再次发病者极少。 流行特征: 1.地区分布:遍布于全世界各地,以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多见。饮食饮水条件差的地区可引起流行。我国以散发为主,但有的地区时有暴发流行,其中以水型暴发为主,食物型暴发约10~15% 2、时间分布:季节:终年可见,以夏秋季居多。 3、人群分布:男女发病率无差别;儿童及青壮年居多,暴发疫情中也以青壮年居多。

肥达反应的方法及在伤寒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肥达反应的方法及在伤寒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发表时间:2019-01-09T15:35:04.017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36期作者:蔡利群李凤 [导读] 若效价逐渐上升则其诊断价值更大,对疑似者早期做血培养,开展多项细菌培养,以求早期确诊,避免延误治疗。(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36) 【摘要】目的:探讨肥达反应的方法及在伤寒的诊断中的应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伤寒患者30例,应用肥达反应和血培养进行分析。结果:30例患者细菌学培养阳性13例,阳性率为43.33%,进行肥达反应试验阳性23例,阳性率76.67%;细菌学培养与肥达反应均为阴性6例,占20.0%。30例肥达反应试验阳性变化,第1周13例(43.33%),第2周18例(60.0%),第3周22例(73.33%),4周23例(76.67%)。结论:伤寒的诊断不能只依靠肥达反应,对疑似者早期做血培养,开展多项细菌培养,以求早期确诊,避免延误治疗。 【关键词】伤寒;肥达氏试验;阳性率;意义 【中图分类号】R5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6-0046-02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起病较缓,体温阶梯性上升,5~7日达高峰,相对缓脉,表情淡漠,病程第6~12日出现玫瑰疹,数量少。白细胞数减少,肥达反应阳性,血及骨髓培养伤寒杆菌阳性。伤寒杆菌具有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和表面“Vi”抗原,采用凝集反应检测方法对血清标本中的“O”及“H”抗体[1],即肥达反应有助于伤寒的临床诊断。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伤寒患者30例,所有患者均以发热入院治疗,其中男13例,女17例,年龄最小6个月,最大年龄73岁,平均年龄 26.5±2.5岁。其中儿童10例,成人20例;发热时间为9~26天,平均时间10.5±2.5天;体温为38.3~41.5℃。 1.2 方法 按常规进行血培养、粪培养和肥达反应,每隔1周进行肥达氏反应复查。 肥达反应的方法空腹抽血2ml,凝固后离心沉淀。吸取血清0.15ml注入已有生理盐水11.85ml的三角烧瓶内充分混合,吸出7.5ml注入第1排10个康氏管内,每管0.5ml。即是1:80,余下2ml弃去。另吸取5ml生理盐水加入三角烧瓶内充分混合后吸出5ml加入第2排10管中,每管0.5ml,即成1:160,再吸生理盐水5ml加入三角烧瓶内混合后吸出5ml注入第3排10管的各管内0.5ml,即成1:320。在每排的第1管、第6管内加入100亿/ml O菌液0.05ml混匀。第2管、第7管加同样单位的H菌液;第3、第8管加甲菌液;第4、第9管加乙菌液;第5、第10管加丙菌液各0.05ml;这样就形成了两套。(1~5管的1套,6~10管的第2套)。1套离心2000r/min,沉淀5min,观察结果。1套放水浴37℃20h,观察结果[2]。 2.结果 30例患者细菌学培养阳性13例,阳性率为43.33%,进行肥达反应试验阳性23例,阳性率76.67%;细菌学培养与肥达反应均为阴性6例,占20.0%。 30例伤寒患者不同培养结果与肥达反应试验阳性情况进行比较,血培养阳性11例,肥达反应阳性10例,阳性率90.90%;粪培养阳性1例,肥达反应阳性1例,阳性率100.0%;血粪培养双阳性1例,肥达反应阳性1例,阳性率100.0%;培养阴性17例,肥达反应阳性11例,阳性率64.70%;30例患者,肥达反应阳性23例,阳性率76.67%; 30例患者中不同病程中肥达反应试验阳性情况,细菌培养阳性13例,肥达反应试验阳性变化,第1周7例(53.85%),第2周11例(84.61%),第3周13例(100%),4周13例(100%)。细菌培养阴性17例,肥达反应试验阳性变化,第1周6例(35.29%),第2周7例(41.18%),第3周9例(52.94%),4周10例(58.82%)。30例肥达反应试验阳性变化,第1周13例(43.33%),第2周18例(60.0%),第3周22例(73.33%),4周23例(76.67%)。 3.讨论 伤寒病原是伤寒杆菌,属沙门菌属D族(组),革兰染色阴性,呈短杆状,长1~3.5μm,宽0.5~0.8μm,周有鞭毛,能活动,不产生芽孢,无荚膜。在普通培养基上能生长,在含有胆汁的培养基中生长较好。血培养是确诊的证据,病程早期即可阳性,第7~10病日阳性率可达90%,粪便培养从潜伏期起便可获阳性,第3~4周可高达80%,病后6周阳性率迅速下降,3%患者排菌可超过1年;肥达反应应用已知的伤寒杆菌菌体“O”、鞭毛“H”抗原,副伤寒杆菌甲、乙、丙的鞭毛(“A”“B”、“C”)抗原5种[3],通过血清凝集反应检测患者血清中相应抗体的凝集效价。本试验于病程第1周为阴性,从第2周开始出现阳性,第3周阳性率约为50%,第4周可达90%,病愈后阳性反应可持续数月之久。评价肥达反应结果时应注意,伤寒流行区的正常人群中可能有低效价凝集抗体存在,故“O”抗体效价在1:80以上,“H”抗体效价在1:160以上,才有辅助诊断意义。肥达反应必须动态观察,一般每周检查一次,如凝集效价依次递增或恢复期效价增高4倍以上,则其诊断意义较大。因“O”抗体出现早,消失快,半年左右转阴,“H”抗体出现迟,但可持续阳性达数年之久。若只有“O”抗体上升,而“H”抗体不高,可能是发病早期;若“H”抗体上升而“O”抗体不增高,可能是不久前患过伤寒或接受过伤寒菌苗的预防接种,或因其他发热性疾病所致的非特异性回忆反应[4]。 总之,肥达反应具有辅助诊断价值,每周复查1次,若效价逐渐上升则其诊断价值更大,对疑似者早期做血培养,开展多项细菌培养,以求早期确诊,避免延误治疗。 【参考文献】 [1]施铁明,吴佩芬.756例伤寒血肥达氏反应的临床分析[J]. 苏州医学,2004(2):84-85. [2]金法祥,李水法.肥达反应对伤寒的诊断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4):141. [3]刘锦光,许岸高.肥达反应对伤寒的诊断价值及影响因素[J].广东医学,2000(4):301-302. [4]王贵美.伤寒杆菌H抗原检测、肥达反应与细菌培养对伤寒诊断的对照观察[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4,14(3):125-126.

伤寒患者的护理

伤寒患者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6-08-24T08:37:47.35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8期作者:张卫平 [导读] 患者了解日常饮食、和人为生对预防和治疗伤寒的重要性;指导患者掌握必要的家庭护理知识,如正确的处理对患者呕吐物及污染物。 太原理工大学校医院张卫平 030024 摘要: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典型症状主要有持续性高热、玫瑰疹、脾肿大等。最显著的病理变化是小肠下部淋巴组织的增生与坏死,因此护理得当,密切观察有助于早诊断、早治疗并且能够防治并发症,以便加速病情好转使患者早日康复。关键词:伤寒;护理 临床资料:本次收集我校2008年至2012年伤寒患者共计13例,其中男性9人,女性4人。常规检查血白细胞大多为3×109/L~4×109/L,伴中性粒细胞减少和嗜酸粒细胞消失。粪便隐血试验阳性。经过一个月的对症治疗和悉心护理之后均好转痊愈出院。护理要点: 1.一般护理:患者要必须多休息,尤其是处于发热期的患者必须绝对的卧床休息,直至体温恢复正常后的一周后,才能慢慢增加活动量。 2.消化道传染病隔离:伤寒是一种粪口传播的乙类传染病,病人和带菌者是传染源,可经水、食物、日常生活接触和苍蝇而传播,所以伤寒患者要给予消化道传染病隔离,在临床症状消失后每隔5~7天送检粪便培养,连续2次阴性可解除隔离。伤寒杆菌在地面、水中和粪便中均可存活,但对紫外线和一般化学消毒剂不耐受,干燥和阳光照射很快死亡,煮沸100℃立即死亡,一般化学消毒剂都可杀灭。为切断传染源要对患者餐饮具煮沸消毒,对患者的排泄物和器具用来苏儿、漂白粉进行消毒处理。 2.对症护理:(1)发热的护理:高热患者必须严格卧床休息,最好采用物理降温的方式,不宜使用药物或发汗退热剂,防止患者出现虚脱的情况;退热后可在床上轻微活动,退热后2周可下床轻度活动。嘱患者多饮水,每日约2000~3000ml,增加排尿以利毒素排出和发汗降温。(2)腹胀的处理:患者应暂停食用高脂、高糖的食物,如牛奶、各种肉类。可以使用松节油热敷腹部,促进肛管排气,不能使用新斯的明。(3)便秘的处理:可以给予患者使用开塞露或用300~500ml的生理盐水灌肠,严禁使用高压灌肠或泻药。(4)腹泻的处理:注意保持患者的饮食以低糖低脂为主,并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使用小檗碱,每次口服0.3克,每天2~3次。正常情况下不适用鸦片制剂,以免引起肠道胀气。 3.饮食护理:应给予高营养、易消化的软食。发热期间宜少量多餐,进细软无渣流食。退热后食欲增加后,可逐渐进稀软饭食,忌坚硬多渣食物,以免诱发肠出血和肠穿孔,退热二周后逐渐恢复正常饮食。 4.用药护理:对患者使用喹诺酮类抗生素时,要严密观察患者的血象、消化道的情况,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如失眠。另外,喹诺酮类抗生素可能会影响骨骼发育,所以儿童、妊娠妇女和哺乳期的妇女应谨慎使用。由于氯霉素会引发再生障碍性贫血和骨髓移植,有贫血的患者禁用,使用的患者要检测血象的变化,以避免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 5.并发症的防治:伤寒患者以肠出血和肠穿孔为主要并发症,病程第3~4周的缓解期,体温开始下降,腹胀逐渐消失,脾大减轻,食欲好转,此时如果饮食过量,食用油腻、粗纤维食物或者排便用力等诱因所致。发生肠出血可暂禁食。肠穿孔表现为突然右下腹剧痛,体温与血压下降,伴恶心、呕吐、冷汗、呼吸急促等,1~2小时后症状暂时缓解,不久又发热并出现腹膜炎征象。发生肠穿孔会有生命危险要及时手术。 6.心理护理:大多数患者和患者家属对伤寒的缺乏足够的认识,因此很容易会对隔离治疗、饮食限制很不理解,加上伤寒疾病对患者的生活、工作和学习都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患者很容易产生焦虑、恐惧的心理。因此,护理人员要多与患者沟通,向患者宣讲必要的伤寒疾病知识,加深患者对疾病的了解;同时还要耐心地倾听患者,引导患者说出心中的感受和想法,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安慰和劝解,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治疗观念,提升患者的配合度。 7.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卫生宣传工作,让患者了解日常饮食、和人为生对预防和治疗伤寒的重要性;指导患者掌握必要的家庭护理知识,如正确的处理对患者呕吐物及污染物。 【参考文献】 [1]李凤兰. 37例伤寒的护理措施[J]. 中国实用医药,2012,08:226-227. [2]黄春霞,彭常军,张日妹,王香华. 伤寒患者的病情观察与护理体会[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04:535-536. [3]赵云梅. 伤寒及其并发症临床护理对策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2,10:47. [4]周维英,陈洁,郑闽林,陈煜,徐成润,陈碧芬,郑瑞丹. 37例伤寒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 当代护士(专科版),2010,05:91-92.

发热病人的护理

发热病人的护理 发热指产热增多或散热减少,均可导致体温升高称发热。发热是一种症状,以感染性发热为多见。非感染性发热常见于血液病,恶性肿瘤、理化因素等。体温在38℃以下为低热,38℃——39℃为中热,39℃——40℃为高热,40℃以上为超高热。体温上升期由于皮肤血管收缩,皮温下降表现皮肤苍白,无汗,畏寒,体温升高后,皮肤潮红而灼热,呼吸及心率加快,退热时因大量出汗,皮肤温度降低。高热可出现谵妄、惊厥、错迷及水、电介质紊乱等合并症。 一、分类 据发热程度可分为: 低热:oC- 38℃,多见于活动性肺结核、风湿热; 中等热:38~℃,多见于急性感染; 高热:39~41℃,见急性感染; 过高热:>41℃,如中暑。 发热的分期:(一)开始期;(二)发热期;(三)结束期 据体温变化常见热型分为: 1、稽留热:体温高达39℃以上。波动幅度<1℃。见于伤寒、肺炎。 2、间歇热:体温骤升至39℃以上,而后降至正常以下,经一个间歇后,再规律地交叉出现,见疟疾。 3、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于2~3℃。而最低温度始终高于正常。见败血症。 4、不规则热:一日间体温变化极不规则,且持续时间不定。见于流感、肿瘤病人发热。 人体最高耐受热约~℃。高达43℃则极少存活。 二、发热病人的观察及护理?: (一)应注意对高热病人体温的监测:每4小时测量体温一次,待体温恢复正常三天后可减至每日2次。同时密切观察其他生命体征,如有异常情况,应立即通知医生。(二)物理降温与药物降温物理降温(头部冷敷外)与药物降温不能同时应用,原因是药物降温过程中,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出汗,通过汗液蒸发带走许多热量,物理降温是冷刺激,皮肤毛细血管收缩。如果药物降温和物理降温同时进行,影响药物降温效果,物理降温法有: 1、擦浴法;可以应用退热药物后随即给予温水擦浴其优点是:及时使体温下降,预防高热惊厥并使患者有舒适感;温水擦浴后使体表毛细血管扩张,提前发挥解热药的作用,以达到出汗散热的目的。由于解热药与物理降温相结合,在一定时间内较理想地控制了体温回升。国外也有人提及退热药结合“冷围巾”降温效果好,病人感觉舒适,对发热的病人是一种有益的护理干预。 2、冷袋和水囊降温法; 3、灌肠法; 4、静脉降温法;其方法是将病人需常规输入的液体置于冰箱,待液体温度降为0-10度时取出,用棉套保温,按“静脉输液法”把液体输入病人体内,其降温疗效显着,降温有效率高达100%。多用于下丘脑功能紊乱所致的中枢性高热,体温升高快,降温效果差者;

伤寒诊疗指南

伤寒诊疗指南 简介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主要病理变化为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增生性反应,以回肠下段淋巴组织增生、坏死为主要病变。典型病例以持续发热、相对缓脉、神情淡漠、脾大、玫瑰疹和血白细胞减少等为特征,主要并发症为肠出血和肠穿孔。 疾病分型 伤寒主要分为:普通型,轻型,暴发型,迁延型,逍遥型,顿挫型。 发病原因 伤寒杆菌感染后是否发病与细菌数量、毒力、机体免疫力等因素有关。如胃酸过低、重度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等也是造成伤寒发病的因素。 发病机制 伤寒杆菌由口入胃,如未被胃酸杀死则进入小肠,经肠黏膜侵入集合淋巴结、孤立淋巴滤泡及肠系膜淋巴结中繁殖,再经门静脉或胸导管进入血流,形成第一次菌血症。如机体免疫力弱,则细菌随血流扩散至骨髓、肝、脾及淋巴结等组织大量繁殖,至潜伏期末再次大量侵入血流,形成第二次菌血症,开始出现发热、皮疹及肝脾肿大等临床表现。同时细菌可随血液循环扩散至全身各器官及组织引起病变,如急性化脓性骨髓炎、肾脓肿、脑膜炎、急性胆囊炎、心包炎等。细菌可经胆道进入肠道随粪便排出,或经肾脏随尿液排出。 伤寒的持续性发热是由于伤寒杆菌及其内毒素所致。病程第2~3周,经胆道进入肠道的伤寒杆菌,部分再度侵入肠壁淋巴组织,在原已致敏的肠壁淋巴组织中产生严重的炎症反应,引起肿胀、坏死、溃疡等。若病变波及血管则可引起出血,若溃疡深达浆膜则致肠穿孔。病程第4~5周,人体免疫力增强,伤

寒杆菌从体内逐渐清除,组织修复而痊愈,但约3%可成为慢性带菌者,少数患者由于免疫功能不足等原因引起复发。 临床表现 ?多发群体 男女老幼均可发病。饮食卫生较差者,无伤寒特异免疫力而到伤寒高发地旅行者易发。 ?疾病症状 潜伏期7~23天,多数10~14天,整个病程4~5周。典型伤寒的临床表现分为下述四期。 1.初期:病程第一周。多数起病缓慢,发热,体温呈现阶梯样上升,5~7日高达39~40℃,发热前可有畏寒,少有寒战,出汗不多。常伴有全身不适、乏力、食欲不振、腹部不适等,病情逐渐加重。 2.极期:病程第2~3周。出现伤寒特有的症状和体征。①持续高热,热型主要为稽留热,少数呈弛张热或不规则热,持续时间10~14天;②消化系统症状:食欲不振明显,舌苔厚腻,腹部不适,腹胀,可有便秘或腹泻,下腹有轻压痛;③心血管系统症状:相对缓脉和重脉;④神经系统症状:可出现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听力减退,重症患者可有谵妄,昏迷或脑膜刺激征(虚性脑膜炎); ⑤肝脾大:多数患者有脾大,质软有压痛。部分有肝大,并发中毒性肝炎时,可出现肝功异常或黄疸;⑥玫瑰疹:于病程第6天胸腹部皮肤可见压之退色的淡红色斑丘疹,直径2~4mm,一般在10个以下,分批出现,2~4日内消退。 3.缓解期:病程第3~4周,体温逐渐下降,症状渐减轻,食欲好转,腹胀消失,肝脾回缩。本期可出现肠穿孔、肠出血等并发症。 4.恢复期:病程第5周,体温正常,症状消失,食欲恢复,一般在一个月左

伤寒副安伤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伤寒、副伤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 16001—1995 前言 伤寒、副伤寒是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报告的乙类传染病。自从发现伤寒、副伤寒病原体以来,本病不论在临床或病原学方面均有很大进展,总发病率在趋向下降。但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经济文化水平各地区发展不平衡,每年仍有相当的发病数,小规模爆发流行时有发生。制定适用于全国范围的伤寒、副伤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对指导诊断、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和预防控制发病均具有实际意义。 在本标准编制过程中,充分利用我国在伤寒、副伤寒防治方面的成果,并使之在有关条目中得到表达。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都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C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医科大学华山医院传染病教研室。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汪复、翁心华。 本标准由卫生部委托技术归口单位卫生部传染病防治监督管理办公室负责解释。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伤寒、副伤寒的诊断原则(包括临床诊断标准与确诊标准)、诊断标准和防治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我国所有城市和农村各级医疗保健、卫生防疫机构。 2 定义 伤寒(typhoid)、副伤寒(Paratyphoid)是由伤寒杆菌和副伤寒杆菌甲、乙、丙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临床上以持续高热、相对缓脉、特征性中毒症状、脾肿大、玫瑰疹与白细胞减少等为特征。肠出血、肠穿孔为主要并发症。 3 诊断原则 伤寒、副伤寒可依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经过及免疫学检查结果作出临床诊断,但确诊则以检出致病菌为依据。 4 诊断标准 4.1 临床诊断标准 在伤寒流行季节和地区有4.1.1、4.1.2和4.1.3可作临床诊断。 4.1.1 持续性高热(可达40~41C)为时1~2周以上。 4.1.2 特殊中毒面容,相对缓脉,皮肤玫瑰疹,肝脾肿大。 4.1.3 周围血象白细胞总数低下,嗜酸性粒细胞消失,骨髓象中有伤寒细胞(戒指细胞)。 4.2 确诊标准 临床诊断病例如有以下项目之一者即可确诊〔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 4.2.1 从血、骨髓、尿、粪便、玫瑰疹刮取物中,任一种标本分离到伤寒杆菌或副伤寒杆菌。 4.2.2 血清特异性抗体阳性。肥达氏反应“O”抗体凝集效价≥1∶80,伤寒或副伤寒鞭毛抗体凝集效价≥1∶160,恢复期效价增高4倍以上者。 5 预防原则 伤寒、副伤寒是消化道传染病,预防重点是加强饮水、饮食卫生和粪便管理,防蝇、灭蝇,消灭苍蝇孳生地,切断传播途径,加强卫生宣教,提高群众卫生水平和自我保护意识〔见附

伤寒面容诊断详述

伤寒面容诊断详述 *导读:伤寒面容症状的临床表现和初步诊断?如何缓解和预防? 表性淡漠,反应迟钝,少气懒言,称为“无欲貌”。 伤寒:热持续5 天以上,体温持续上升或呈稽留热或呈弛. 张热,有伤寒面容、头痛、相对缓脉、伤寒舌、肝脾大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行性脑膜炎或流脑,本病是儿童、青年容易罹患的疾病。少数重症病例早期见皮肤瘀点、瘀斑,并迅速进行性增多,伴中毒面容。 伤寒面容的鉴别诊断: 1、苦笑面容: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毒素所致神经系统综合征。患者局部或全身肌肉阵发或强直性痉挛,因面颌及颈部肌肉常受累,牙关紧闭和"苦笑面容"为特征表现。 2、贫血面容:面色苍白晦暗,眼睑、唇舌色淡,表情疲惫乏力。 3、痴呆面容:头大颈短,眼裂小,鼻深宽平,鼻翼肥大,舌大宽厚且经常伸出口外,常见于呆小症患者。 4、恶病质面容:面容极度消瘦,面色萎黄,皮肤弹性较差,多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如结核病、癌症晚期等。 5、面具面容:面部表情呆板,有如戴着面具一样,常见于脑炎、震颤性麻痹症患者。 6、半侧痉挛面容:半侧面部肌肉阵发性不规则抽搐,有时仅表

现为霎眼痉挛或口角抽搐,常见于面神经瘫痪后遗症及三叉神经痛、中枢神经障碍的患者。 重点是加强饮食,饮水卫生和粪便管理,切断传播途径。病人和带菌者按肠道传染病隔离,直至停药后一周,每周作粪培养,连续两次阴性为止。沿用已久的死菌疫苗保护作用不理想,口服减毒菌苗在试用中。 本病的预防应采取切断传播途径为重点的综合性预防措施,因地制宜。 *结语:以上就是对于伤寒面容的诊断,伤寒面容怎么处理的相关内容介绍,更多有关伤寒面容方面的知识,请继续关注或者站内搜索了解更多。

伤寒论判断是非题(严选内容)

是非判断题: 1.太阳温病属于广义伤寒的范畴。 答案:对。 2.太阳经输证既是葛根汤证 答案:错。 3.凡脉浮者,均是太阳病。 答案:错。 4.凡恶寒者,均是太阳病。 答案:错。 5.太阳病传变与时日密切相关。 答案:错。 6.风家,指常患太阳中风的患者。 答案:错。 7.桂枝汤证就是太阳中风证。 答案:错。 8.“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是指阳气浮盛,而阴气柔弱。 答案:错。 9.只要方药组成是“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炙甘草”五味,即称桂枝汤。答案:错。

10.桂枝汤组方要点是桂枝与芍药的剂量比例相等。 答案:对。 11.桂枝汤证的“自汗出”均由风寒袭表,营卫不和所致。 答案:错。 12.患者脏无他病,常自汗出,或时发热汗出者,亦为桂枝汤证 答案:对。 13.凡桂枝汤证,其脉必浮缓。 答案:错。 14.“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是指服桂枝汤的副反应。答案:错。 15.桂枝加葛根汤方药组成是桂枝汤加葛根。 答案:对。 16.桂枝加附子汤既是桂枝汤与附子汤的合方。 答案:错。 17.桂枝去芍药汤证与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证属于内伤杂病的范畴。答案:错。 18.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答案:错。 19.大青龙汤证的病机是:伤寒表虚,兼内有郁热。

答案:错。 20.大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发热,葛根汤主之。 答案:错。 21.麻黄汤证的病机是:风寒外束,卫阳不固,营阴失守。 答案:错。 22.太阳伤寒证与太阳中风证的鉴别要点是:汗之有无及脉之浮缓与浮紧。 答案:对。 23.葛根汤的方药组成是:麻黄汤加葛根。 答案:错。 24.小青龙汤证的病机是:风寒束表,内有水饮。服小青龙汤后,由“不渴”转为“口渴”者,表明寒饮已消,是病欲解之佳兆。 答案:对。 25.小青龙汤的方药组成是:麻黄、芍药、细辛、生姜、炙甘草、桂枝、五味子、半夏。 答案:错。 26.桂枝麻黄各半汤是因各取原方一半量而得名 答案:错。 27.桂枝麻黄各半汤证的治法为微发其汗 答案:错。 28.桂枝二麻黄一汤证的治法为小发其汗

伤寒和副伤寒的流行诊断治疗和预防

伤寒和副伤寒的流行、诊断、治疗和预防 王树坤 (云南省玉溪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玉溪,653100) 【关键词】伤寒;副伤寒;诊断;治疗;预防 伤寒是由肠沙门氏菌肠亚种伤寒血清型(Salmonella enterica subsp.enterica serotype typhi)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副伤寒是由肠沙门氏菌肠亚种副伤寒甲或乙或丙血清型(Salmonella enterica subsp. enterica serotype paratyphi A,B,C)引起的一种和伤寒相似但症状较轻的疾病。伤寒和副伤寒病原菌已进化成能高度适应人类宿主内环境的特异性细菌,在宿主网状内皮系统和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巨噬细胞内以及肠道等区域生存的机制或能力有助于其存活与播散[1]。伤寒和副伤寒传播链和传播网的特征是病人长时间(3个月内)或多年(1年以上)从粪便持续排菌,感染是通过摄入受病人和带菌者粪便污染的水、食物、或接触受污染物品等引起[2]。只要人群带菌状态的确认与清除不能有效进行,人群卫生习惯和居住条件差而又不能提供安全饮用水、卫生食品、良好卫生设施(污水、污物处理系统),那么伤寒、副伤寒将保持地方性流行状态[3]。 1 流行情况 在全球人口中,每年伤寒和副伤寒的估计发病数和死亡数分别为16 000 000和600 000,其中亚洲和非洲的病例数分别占62%和35%[4]。2000年全球伤寒和副伤寒的发病数和死亡数分别为21 650 974和216 510,其中副伤寒的病例数是5 412 744[5]。根据全球不同区域人口伤寒和副伤寒的每年发病率初步将疫病区划分为三个区域:①中南亚、东南亚、南非人口的发病率>100/10万,为高流行区;②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区域的发病率在10/10万-100/10万之间,属中流行区;③世界其它区域的发病率<10/10万,为低流行区[6]。 自从二十世纪早期以来,欧洲和美国伤寒和副伤寒发病率随着清洁水和良好污水处理系统的提供而大大降低了,但该疾病仍然是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一个严重公共卫生问题[4]。在发达国家,伤寒和副伤寒病例散发于归国旅游者和外来移民,偶尔发生点源爆发,在过去50年内疾病模式的两个主要变化是发病率明显下降和旅游相关疾病特征性表现[4]。美国在1975-1994年期间每年报告病例数范围是375~441,在1994-1999年间报告病例总数是1 393例;发病率自1940年的7.5/10万下降到20世纪90年代的0.2/10万,而旅游相关病例数的构成比自1967-1972年期间的33%上升到1996-1997年间的81%[7,8,9]。 大约10%未经治疗的伤寒和副伤寒病人粪内排除病原菌的时间大于3个月;1-5%病人成为粪或尿内排除病原菌时间大于1年的慢性带菌者,几乎25%慢性带菌者没有伤寒和副伤寒病史;妇女、50岁以上人员和患有血吸虫病、胆石病、胆囊肿瘤以及其它胃肠道癌症病人的带菌率较高[10]。虽然慢性带菌者对病原菌存活或作为传染源的意义很重要,但其在疫病区作为直接感染源的意义没有受污染水或食品重要[6,10,11]。 【作者简介】王树坤(1964-),男,博士,主任检验技师,从事微生物与流行病学和传染病生态学的应用研究工作,Email:yxwsk@https://www.wendangku.net/doc/074271283.html,

伤寒的诊断及治疗

【诊断】伤寒的确诊依据是检出伤寒杆菌。早期以血培养为主,后期则可考虑作骨髓培养。1、流行病学依据当地的伤寒疫情,既往是否进行过伤寒菌苗预防接种,是否有过伤寒病史,最近是否与伤寒病人有接触史,以及夏秋季发病等流行病学资料均有重要的诊断参考价值。2、临床依据持续发热1周以上,伴全身中毒症状,表情淡漠、食欲不振、腹胀;胃肠症状,腹痛、腹泻或便秘;以及相对缓脉,玫瑰疹和肝脾肿大等体征。如并发肠穿孔或肠出血对诊断更有帮助。3、实验室依据血和骨髓培养阳性有确诊意义。外周血白细胞数减少、淋巴细胞比例相对增多,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肥达反应阳性有辅助诊断意义。需要与病毒感染、疟疾、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斑疹伤寒、粟粒性结核、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恶性组织细胞病等鉴别。【治疗】(一)病原治疗 1.氟喹诺酮类:该药对伤寒杆菌有强大的抗菌作用,临床疗效较满意,为首选药物。副作用有胃肠不适、失眠等。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儿童禁用。 2.氯霉素:对氯霉素敏感的非耐药伤寒杆菌株所致病例,氯霉素仍为有效药物。治疗期间应密切观察血象的变化,尤其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可见血小板减少、再障等发生。 3.头孢菌素:第二、三代头孢菌素用于伤寒治疗也有良好的效果。但由于需静脉给药,而且价格昂贵,少数病人疗效不佳,不作为首选药。 4.复方新诺明:对非耐药菌株有一定疗效。但对磺胺过敏、肝肾功能不良、贫血、粒细胞减少者忌用。 5.阿莫西林:对非耐药菌株有一定疗效。(二)并发症治疗 1.肠出血卧床休息,禁食或少量流食。严密观察血压、脉搏、神志变化及便血情况。注意水、电解质平衡。可使用一般止血剂,根据出血量多少适当输入新鲜血液。病人烦躁不安时,可适当使用地西泮。大量出血经积极的内科治疗无效时,可考虑手术处理。 2.肠穿孔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输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与热量供应。加强抗菌药物治疗,控制腹膜炎。根据具体情况及时手术治疗。 3.中毒性心肌炎在足量有效的抗菌药物治疗下,应用糖皮质激素、改善心肌营养的药物。如出现心力衰竭时,可在严密观察下应用小剂量洋地黄制剂。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