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写作基础教程复习资料

写作基础教程复习资料

写作基础教程复习资料
写作基础教程复习资料

汉语写作复习资料

考试题型

1、单选题15题15分

2、判断题10题10分

3、填空10题10分

4、名词解释5题15分

5、简答题2题10分

6、800字以上的命题作文40分

一、名词解释

1.写作素养:指作者在写作活动中应具备的先天和后天的质能与修养。

2.材料:是一个外延广泛的概念,它是作者为着某一写作目的,从生活中搜集、摄取并写入文章中的一系列事实与事理。

3.第二手材料:人们通过阅读以及其他方式(如通过试听设备),也可以获得写作的材料,这就是间接材料,即第二手材料。

4.鉴别材料:是对材料的意义和价值进行认识和判断的一项工作。

5.储材:即储存材料,指作者在生活中广泛搜集、占有材料的过程,是写好文章的基础。

6.审题:指对文章题目进行周密的揣摩、审查以把握题意的活动。

7.思路:就是作者为了深化和表达其思想认识而遵循的思维活动的轨迹。作者的思路是他对客观事物的观察、理解、认识过程的反映。

8.语体:指语言在不同体裁的文章中长期形成的体式特征。大而分之,语体可分为文章语体与文学语体两种。按表达方式划分,语体又可分为叙述型语体、描写型语体、议论型语体、说明型语体、实用型语体。学霸还可以去看:写作规律、文章体裁、主题与客体、题材、素材、观察、感受、主题、笔在意先、结构、层次、段落、线索、过渡、照应、白描、语言素养等的名词解释。。。

二、简答题

1.“物---意---文”的双重转化。

作为第一自然的“物”作用于大脑,大脑通过观察感受分析提炼而得到“意”,“意”反作用于“物”选材剪裁而得“物象”,“物象”定体谋篇选技用词作为第二自然的“文”。如刘勰的《文心雕龙·物色》和郑板桥的《定则与化机》中所描述。

2.材料的意义、种类。

(1)意义:是写作的基础,写作必须先占有材料,这是由写作的目的和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决定的;是主题的支柱,写作总要表达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表达正确的思想观点,决不能信口开河,随意为之;是文章的血肉,没有材料的文章,是空泛抽象、干瘪无力的,材料用得不够的文章,也会显得单薄、瘦弱。

(2)种类:直接材料,是作者的亲身经历,或作者在生活实践中的所见、所感;间接材料(第二手材料)请看名词解释3:;发展材料,是在直接材料和间接材料的基础上,经过作者的思考、分析、研究或一定的集中、概括而得到的材料。

3.储材的方式(正确途径):观察记录、生活札记、调查与采访笔记、读书笔记(标记式、评点式、摘录式、索引式、心得式)、报刊剪辑、资料卡片。

4.鉴别材料的真与假:是否能反映生面貌活的真实、是否能反映生活本质的真实(表象虚假,本质真实、表象真实,本质虚假)

5.选材的要求

(1)真实:怎样才能避免材料失实,保证材料的真实呢?a..端正写作态度,实现正确的写作目:b.尽量选用有权威来源的文字材料:c.记写准确,增强写作素养:d.认真核实第二手材料,无法核实、没有把握的材料宁可不用。

(2)典型:指最具特点、最具代表性

(3)新颖:新鲜别致

6中心与主题的作用:是文章的灵魂,在文章中起着支配和决定的作用,是文章的统帅,表现为:

(1)决定材料的取舍

(2)决定结构的措置

(3)决定语言的遣用

7确立主题的要求

(1)深刻:主题深刻,是在主题正确的基础上的深层次要求

(2)集中:主题集中,只主题单纯单一,不枝不蔓,突出重点,贯穿全篇

(3)新颖:主题新颖,是指主题见解独特,使人耳目一新

(4)含蓄:文学作品的主题既可以明确地表现出来,但更适宜间接含蓄的表达

8审题的主要任务:

(1)确定文章材料的取舍

(2)确定文章的中心与主题

(3)确定文章的体裁

(4)确定文章的语言、技法

9标题的形式

(1)单行标题

(2)双行标题

(3)多行标题

(4)小标题

10制作标题的要求

(1)确切

(2)简洁

(3)醒目

11安排结构要遵循的原则和要求:

(1)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

(2)服从表现主题的需要

(3)适宜文体特点

学霸还可以去看:写作基本能力包含哪几个方面?什么事现代意识?它对我们现在写作的意义是什么?怎样确立文章的中心?主题的深刻与新颖有何区别?谈谈理清思路的重要性和理清思路的步骤?层次和段落在结构中的作用?辨析说明与叙述、描写、议论的不用特点?学习语言的途径有哪些?为什么?

版权仅有,仅供参考,愿你逢考必过。

另附:熟读课本,认真做好每个章节的填空题、判断题,思考并尝试写作每章节的写作练习题。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考研专业课复习方案

华中师范大学专业课复习方案 专业课一:中外文学史 中外文学史:华师的文学专业课数目很多,涉及面非常广,教材也十分庞杂,盲目复习,难以起手,必须要做到去粗取精,析出重点,而一般考生在初期复习中很难做到。 大纲给出的专业课参考书目包含以下: 文学各专业: 《文学理论》刘安海、孙文宪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文学理论导引》王先霈、孙文宪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郭绍虞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中国文学史》(四卷)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两本文学史任选其一)《中国文学史》(三卷)章培恒、骆玉明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两本文学史任选其一)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中下编)朱东润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当代文学》(上、下册)王庆生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外国文学史》(第1-4册)聂珍钊主编,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年 复试专业考试参考书目: 文艺学: 《文学批评原理》王先霈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中国古典文献学: 《中国古典文献学》张三夕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版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文学史》(四卷)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两本文学史任选其一)《中国文学史》(三卷)章培恒、骆玉明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两本文学史任选其一)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中下编)朱东润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当代文学》(上、下册)王庆生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外国文学史》(第1-4册)聂珍钊主编,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年 《外国文学史》(上、下)郑克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比较文学教程》胡亚敏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版 中国民间文学: 《民间文学教程》刘守华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影视文学: 《电影媒介与艺术论》李显杰、修倜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教育硕士(语文)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王文彦、蔡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版

新闻写作培训教程

1、新闻的定义 什么是新闻?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意识形态,就有不同的回答。 在美国,麦尔文;曼切尔著的《新闻报道与写作》一书,引述了过去和现在新闻学家对新闻的一些解释。例如:达纳在1869年至1897年主管过《纽约太阳报》,他说,新闻是社会上大多数人感兴趣,而且在此以前从未对它注意过的那些事情。达纳的一个编辑提出了一个经典性的新闻概念: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 ? 《现代汉语词典》释新闻为: ? ①报纸或广播电台等报道的国内外消息:新闻广播/采访新闻。 ? ②指社会上最近发生的新事情。 ? 《辞海》对新闻的解释是: ? ①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新闻机构对当前政治事件或社会事件所作的报道。要求迅速、及时,真实,言简意明,以事实说话。形式有消息、通讯、特写、记者通信、调查报告、新闻图片、电视新闻等。 ? ②指被人当作谈助的新奇事情。 ? 综合上述,我们不妨把新闻定义小结为:新闻是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有社会意义的能引起广泛兴趣的事实的传播。 ? 明确了新闻定义,我们再来区别广义的新闻与狭义的新闻。 ? 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调查报告、新闻评论等,是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中常见的报道体裁。 ? 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 ? 新闻价值 ? 社会主义新闻学认为判定事实所具有的新闻价值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一)指导性与思想性: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 (二)重要性与显著性:内容重要,社会影响大; ? (三)普遍性与迫切性:反映群众呼声,关注社会热点; ? (四)知识性与趣味性:传播高尚的、健康的、大众的知识与情趣; ? (五)时效性与真实性:坚持新闻的真,突出新闻的新。 ? 新闻写作基本原则 ? (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自觉执行党的宣传纪律; ? (二)实事求是,用事实说话; ? (三)迅速及时,讲求时效; ? (四)在写作技巧上遵守以下10条写作规则: ? 1、在你没有理解事件本身之前,不要动笔去写。 ? 2、在你不知道你要说些什么之前不要动笔去写。 ? 3、要表现,不要陈述。 ? 4、把精彩的引语放在消息的前头。 ? 5、把精彩的实例或轶事放在消息的前头。 ? 6、运用具体名词和富于动作色彩的动词。 ? 7、尽量少用形容词,不要在动词上再加用副词。 ? 8、尽量避免自己去作判断和推理,让事实说话。 ? 9、在消息中不要提那些你回答不了的问题。 ? 10、写作要朴实、简洁、诚实、迅速。 ? 总之,新闻写作要做到四个字:真、新、快、活 2、消息的写作

刘守华主编的《民间文学教程》笔记及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神 话)【圣才】

第3章神话 3.1 复习笔记 一、神话的界定与分类 (一)含义 神话是人类各共同体(氏族、部落、民族或国家)集体创造、代代相承的一种以超自然形象为主人公、以特定宗教信仰为内核并为其服务的神圣叙事。它既是一种经典性的文学体裁,也是远古人类的知识体系和信仰体系。 (二)神话在历史上的存在方式 1.作为综合文化现象的神话 神话作为各民族早期历史上的一种典型的文化现象,在创作和讲述过程中往往结合着宗教祭祀、巫术操作、文学叙事、音乐和舞蹈表演等多种活动,它是一种综合性的文化现象。 2.作为单纯文学体裁的神话 (1)“活态神话”:学术界把现代依然在口头流传的神话称为“活态神话”。 (2)神话是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凝聚着他们的基本世界观与价值观。 (3)神话和原始宗教关系密切。 (4)从思维机制上看,神话具有艺术创作的不自觉性。 (三)神话的分类

1.神话内容庞杂,如果将世界各民族神话资料汇集起来,数量十分巨大。 2.目前,国内外研究者主要从民族、题材、母题三个角度来考察神话的基本形态进而作出科学分类。 3.三种分类方式各有长短: (1)按民族划分神话的方式简便但笼统,不能深入内容; (2)按题材划分神话可以归纳各族神话的共同主题,但不能进入细节; (3)按母题划分能深入神话内容的细节,但比较繁琐。 二、中国神话的基本内容 中国神话按照其表现的内容,可以分为宇宙起源神话、人类起源神话、洪水再生神话和其他灾难神话、族群起源神话、文化发明神话、战争神话六大类。 (一)宇宙起源神话 宇宙起源神话是原始人解释宇宙来源和宇宙基本面貌的神话,一般包括天地的形成,日月星辰的出现和运行,以及其他自然现象起源的神话。 (二)人类起源神话 1.所有民族的神话都会讲述人类如何起源及其最初发展的过程,这就是人类起源神话。 2.关于人类如何起源大体分为三类:(1)自然变化;(2)神灵生育;(3)神灵创造。 (三)洪水再生神话和其他灾难神话 1.这类神话讲述的是人类在遭遇洪水几乎灭绝之后重新繁衍的故事。它包含两个相互联系的情节:洪水的起因、结果,以及人类如何重新繁衍。

中传新闻学与国际新闻考研必看的参考书

中传新闻学与国际新闻考研必看的参 考书 中传新闻学与国际新闻考研必看的参考书 本文系统介绍中传新闻学考研难度,中传新闻学硕士就业,中传新闻学考研辅导,中传新闻学考研参考书,中传新闻学考研专业课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中传新闻学考研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中传考研机构! 一、中传新闻学考研参考书是什么 中传新闻学考研参考书很多人都不清楚,这里凯程新闻学考研王牌老师给大家整理出来了,以供参考: 初试参考书 712新闻传播史论 袁军、哈艳秋:《中国新闻事业史教程》(修订本) 李磊:《外国新闻史教程》(第2版) 雷跃捷:《新闻理论》 何梓华:《新闻理论教程》(修订版) 雷跃捷:《媒介批评》 郭镇之:《中外广播电视史》 郭镇之:《当代广播电视学》 石磊:《新媒体概论》 段鹏:《传播学基础?历史、框架与外延(第2版) 《新闻传播史论红宝书》凯程考研 815新闻实务 梁一高:《现代新闻采访学教程》(修订2版) 刘明华、徐泓、张征:《新闻写作教程》 谭云明:《新闻编辑》 王振业:《新闻评论写作教程》 课外期刊:《现代传播》、《新闻与传播》、《新闻记者》、《新闻战线》 王振业:《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 王振业:《广播电视新闻评论》 赵玉明:《广播电视辞典》(重点看2、3、8章) 王灿发:《现代新闻业务基础教程》 陈作平:《新闻报道新思路》 复试科目与参考书: 9020新闻史 李磊:《外国新闻史教程》(修订版)(中国传媒大学) 哈艳秋:《中国新闻事业史教程》(中国广播电视) 《国际新闻界》(期刊)、《新闻大学》(期刊)、《现代传播》(期刊) 9021新闻理论 雷跃捷:《新闻理论》(中国传媒大学)

刘守华《民间文学教程》 章节题库 (神话)【圣才出品】

第3章神话 一、填空题 1.记载我国神话的古籍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中山大学2010年研)【答案】《山海经》;《淮南子》;《列子》 【解析】我国古代有丰富的神话,但由于是集体口头创作,用文字记录下来较晚,并且缺乏系统记载神话的专门典籍,所以系统完整的神话保存下来较少。收录神话较多的古籍主要有《山海经》《淮南子》《列子》《庄子》《楚辞》等。 2.许慎《说文》:“巫,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所说“事无形”,即“________”,这是巫的原型。(中山大学2012年研) 【答案】事看不见的鬼神 【解析】许慎《说文》:“巫,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巫又称祝,专事鬼神,“事无形”,即“事看不见的鬼神”。 3.屈原吸收楚地民歌和神话传说创作的作品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中山大学2010年研) 【答案】《离骚》;《九章》;《九歌》;《天问》 【解析】屈原是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写下许多不朽诗篇,成为中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者,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诗歌体裁楚辞。主要作品有《离骚》《九章》《九歌》《天问》等。在诗中抒发了炽热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表达了对楚国的热爱,体现

了他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和为此九死不悔的精神。 4.写出下列作品所属民族:《创世纪》________,《梅葛》________,《密罗陀》________,《开天辟地》________。(中山大学2010年研) 【答案】纳西族;彝族;瑶族;布依族 【解析】《创世纪》是纳西族原始神话中最出名的部分,共有二十个章节,热情歌颂和赞美了人类的不屈不挠的精神。《梅葛》是彝族民间歌舞和民间口头文学的总称,几乎反映了彝族人民历史文化、生产生活的全貌,被视为彝家的“根谱”、彝族的“百科全书”、长篇叙事史诗。《密洛陀》是流传于广西都安、巴马等地瑶族聚居区的神话古歌,融神话、创世、英雄为一体,描述了女神密洛陀开天辟地、创造人类的壮烈业绩。《开天辟地》是布依族的神话史诗。 二、选择题 1.神话资料最为丰富,情节原始而完整的文献是()。 A.《庄子》 B.《国语》 C.《山海经》 D.《左传》 【答案】C 【解析】《山海经》是中国先秦古籍,主要记述古代神话、地理、物产、巫术、宗教、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同时是保存神话资料最完整的著作。

新闻理论教程复习精选文档

新闻理论教程复习精选 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新闻理论教程复习资料 14出版与发行胡春蕾整理导论 新闻学 新闻学是研究新闻传播活动、新闻事业及新闻工作规律的一门学科,它是在新闻事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才产生的。 广义的新闻学包括理论新闻学、历史新闻学和应用新闻学三个构成部分。 狭义的新闻学指的是理论新闻学,即新闻理论、新闻传播学概论、新闻学原理等。 理论新闻学,也叫新闻理论。主要研究新闻的本质特征和新闻传播活动的基本规律,探讨和揭示新闻事业在社会生活中地位和作用,它的社会功能和特点,它的工作原则、方法和一般规律。

历史新闻学,也叫新闻事业史。主要研究中外新闻事业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以及中外新闻界名人史。 应用新闻学,也叫新闻业务。主要研究新闻业务方面的应用知识。它探讨的是新闻采、写、编、摄、录及经营管理方面的技能方法和一般规律。 新闻学的研究对象和目的 新闻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的新闻现象和新闻活动。 研究目的是探索新闻现象的深层本质,揭示新闻活动的一般规律。 新闻现象指新闻传播行为的存在形态,包括产品形态和产业形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新闻报道和新闻事业。 新闻活动指新闻传播行为的运行过程,包括新闻传媒对新闻信息的采写编播过程,社会公众对新闻信息的接受和反馈过程,新闻事业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以及新闻学术研究和新闻人才培养的过程。新闻理论的研究方法 ①

②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新闻经典着作,运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点, 分析复杂的新闻现象。 ③ ④实事求是地评估资产阶级新闻学者的研究成果,重视和吸收其中 反映新闻普遍规律的观点和认识。 ⑤ ⑥敢于和善于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⑦ ⑧以概念为工具,运用判断、推理手段对新闻现象和新闻活动等感 性材料进行概括和抽象。 ⑨ ⑩把研究对象(即新闻现象和新闻活动)放在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大环境中考察。 《报刊的四种理论》 1956年,由美国报刊自由委员会为研究大众传播媒介的社会责任而编写的一本书,由施拉姆等人的四篇论文汇编而成。 书中把世界不同历史时期的新闻体制及其相应的新闻思想,归结为集权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社会责任理论和苏联共产主义理论。

新闻理论教程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新闻要素指的是构成新闻的必要元素。 通讯社是专门采集、制作新闻稿件、新闻图片和背景资料等新闻产品,然后供应给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发布的新闻机构。 新闻传播者的概念界定: 广义:凡是和新闻生产有关的机构和人群都可以被称为新闻传播者。 一般意义:指的是从事新闻的采集、生产、传播和管理的组织和个人,包括个人主体和人格主体。 狭义:指新闻机构中从事新闻采编活动的记者、编辑和从事管理工作的管理者。 职业道德是指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的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 新闻职业道德是新闻从业人员在从事新闻传播活动中逐渐形成的,用以调节新闻活动中各种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新闻传播者的权利是指新闻传播者的法律权利,即由相关法律规范所设定并保护的,新闻传播者可以享有的、以相应义务人的义务为保障的行为选择自由。 采访权是新闻传播者根据新闻传播活动的需要,在法律规定的界限内采集新闻信息的权利。 创制权是新闻传播者根据媒体的编辑方针,对采集的新闻信息进行选择、加工、编排,最后制作成可以传播的新闻产品的权利。 传播权是新闻传播者通过一定的传播渠道,将制作的新闻内容传播给受众的权利。 著作权是作者对自己的作品所享有的防止被他人随便利用的权利。著作权分为人身权和财产权。 拟态环境不是现实环境的简单复制,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信息的定义: 广义信息是指事物存在的方式或运动状态,以及这种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表征和陈述。一般信息是指与人类的认识过程和传播活动相关的知识积累。 狭义信息是指能够消除受信者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 宣传价值就是事实本身所包含的有利于传播者、能够证明和说明传播者主张的素质。 受众在新闻传播中的权利: 接近权(The right of access to mass media)是指公民或组织利用传媒接收信息、发表言论以及开展各种社会和文化活动的权利。 知情权(right to know)又称知悉权、资讯权、信息权、知晓权等,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知情权指的是公民知悉、获取社会公共领域的信息,以及与本人相关的信息的自由和权利。“在新闻传播领域,(知情权)特指受众通过媒介获取上述信息特别是公共生活信息的权利。” 表达权是指公民在法律规定或认可的情况下,使用各种媒介或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而不受他人干涉、约束或惩罚的权利。在新闻传播领域,主要指的是新闻媒体可以自由地表达媒体的观点和意见和公民通过媒体表达他们的观点和意见的权利。

民间文学的艺术特征

浅谈《巧女故事》的艺术魅力 【摘要】:德国作家马克斯?韦伯说:“科学的研究领域不以“事物 ..”的“实际”联 系为依据,而是以“问题 ..”的“思想 ..”联系为依据。凡在以新方法探索新问题并且揭示意义重大的新观点的真理借此而被发现的地方,一门新的“科学”就形成了。” [1](p19)而我则认为民间文学就是这样一门新的“科学”,民间故事是广大民众创作并传承的反映人类社会生活以及民众理想愿望的口头文学作品。在我国民间,各地民众对讲述民间故事有各种称呼,如“讲瞎话”、“讲古”、“讲经”、“说白话”、“摆龙门阵”等等,那么现在我就浅谈一下《巧女故事》艺术魅力的理解。 【关键词】:故事情节;丰富想象;情节程式化;艺术魅力;叙事艺术 在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宝库中,巧女的故事是封建社会劳动人民的创作。早在晋人裴启所撰的《语林》中,已经记录了两则巧妇能言善辩而压倒文人的故事(原书已佚,见《北堂书钞》卷一三七、《艺文类聚》卷二十五引)。从巧女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我国民间故事的无穷的艺术魅力。 《巧女故事》体现我国民间故事非凡艺术魅力有哪些呢?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论述。 一、传奇的故事情节 (一)、从故事情节来看,《巧女故事》讲的是一个名叫张古老的老头儿为自己第四个儿子找媳妇的故事,故事一开头指明了张古老其他三个儿子跟儿媳都不大灵活,随后就说张古老想要找一个聪明的姑娘做四媳妇来帮自己管理家事。于是他就想了个巧妙的法子让三个儿媳回娘家探亲,告诉她们说:“大媳妇住三五天,二媳妇住七八天,三媳妇住十五天。三个人要一同去一同回来。”[2](p476)要三个媳妇带东西孝敬他,他说:“大媳妇替我带一只红心萝卜回来;二媳妇替我带一只纸包火回来;三媳妇替我带一只没有脚的团鱼回来。”[2](p476)三个媳妇没想太多就答应了,可是后来才发现她们没法做到公公要求的事就大哭起来,正好遇到巧女就把张老古要的东西告诉了他那三个媳妇,结果到他的三个媳妇返家时,真的带回了他想要的东西,并且是一块回来的。张老古就纳闷他的媳妇们没那么聪明怎么会知道她想要的呢,于是就问他的三个媳妇知道真相后,就这样把巧女说给了四儿子。 就上述的故事情节而言则充满着很大的偶然性、传奇性和戏剧性,新巧奇妙。俗话说“无巧不成书”,而这句话里包含着深刻的辩证法思想。民间故事的奇巧就在巧女故事中得以体现,就在张老古三个儿媳妇遇到困难而无计可施时,碰巧就遇到巧女从此经过,便是故事得到进步

中传考研新闻传播硕士(MJC)必读参考资料!

中传考研新闻传播硕士(MJC)必读参考资 料! 复习资料首先还是要以参考书目为主,切记不可只看别人的笔记或者参考资料,那些只能当成辅助资料来用的 官方的参考书目: 334新闻与传播综合能力 段鹏:《传播学基础?历史、框架与外延(第2版)》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2版) 彭兰:《网络传播概论(第2版)》 邵培仁:《媒介管理学概论》 宫承波《媒介融合概论》 王军:《传媒法规与伦理》 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袁军、哈艳秋:《中国新闻事业史教程》(修订本) 李磊:《外国新闻史教程》(第2版) 雷跃捷:《新闻理论》 何梓华:《新闻理论教程》(修订版) 雷跃捷:《媒介批评》 梁一高:《现代新闻采访学教程》(修订2版) 刘明华、徐泓、张征:《新闻写作教程》 谭云明:《新闻编辑》 王振业:《新闻评论写作教程》

赵玉明:《广播电视辞典》 我们都知道在文科类考试的专业课中,能够考到110分以上就是比较高的分数了,但是每年还是有很多专业课分数在130以上的同学,这些同学的答案之所以尤为出彩,得到判卷老师的赏识就是因为这些学生除了掌握了课本上的知识之外,还阅读了很多优秀的与新闻传播相关的课外书和论文,了解了当前的热点知识点和一些很专业的术语。 以我今年的实际情况为例,我今年考的其中一门专业课出现了一个15分的名词解释“媒介事件”,这个词汇在课本上是没有出现的,如果只看了课本那我当时肯定就懵逼了,也不会写出来。不过幸亏我在考试前看了一本课外书,当时这本书上正好对这个“媒介事件”做了一个专题的整理,于是这个名词解释就难不倒我了。 另一门专业课更是幸运。这个课今年突然变化了出题风格和题型,而且我们都是到考场上看到试卷才知道这个事实的。然后我发现一道今年的新题型30分的分析题,我之前看论文的时候看到过一篇题目一模一样的。当时我就觉得我是撞大运了,于是下笔如有神助,刷刷刷的就答完了这道题目。 那么,下面,我就介绍一下我当时看了那些课外的参考资料 1、小王子新闻传播学热点80讲 此小王子非彼小王子。而是我奉为神书的一本书。小王子适用于所有报考新闻传播类专业的学生,它的作者就是大名鼎鼎的孙翔飞。此人被称为新闻传播领域的舆论领袖的人物。而且他是一名青年教师,并不做任何的考研辅导。如果你需要考研辅导,请来找凯程,这个选择肯定错不了。 这本书共80个专题,前40专题是简单的知识梳理,后40专题就是结合当年的新闻时事热点所做的分析。它可以教会你怎么去结合具体的理论进行案例分析。但是这本书每年更新只会更新40%,也就是时事部分会更新,其他部分不会。 而且读这本书一定是需要学习方法的,一本几百页的书,如果你找不到重点,找不到使用它的方法,那么小王子就发挥不了它相应的作用。那如果我就是不会读书,不会划重点怎么办,请往下看~~~ 2、凯程通——时事热点(热点通) 每年凯程会出一本时事热点的图书,这本书就是精简版的小王子。对于不太会找重点的同学们来说就是福音。这本书会选择出最为精华的时事热点部分,详细讲解。因为读小王子这本书是需要一定的基础的,它的页数虽然多,但是由于章节多,很多章节只是简单的思路整理。但是凯程通的讲解就非常细致,会一步步教你分析题怎么去写,每一个案例到底能结合什么知识点。而且并不会有几百页那

《民间文学教程》(刘守华版)复习资料(第一至第十一章)

第一章绪论 1、定义 民间文学是一个民族集体创作、口耳相传的语言艺术 2、民间文学与通俗文学的不同 ①创作者不同:民间文学是人民大众的集体创作,通俗文学则是个人的创作 ②创作流传形式不同:民间文学主要以口语来创作和流传,通俗文学则是书面创作和流传 ③内容与思想倾向不同:民间文学是一个民族集体的创作,反映了整个民族或某一个群体的思想与情趣,通俗文学是个人创作,它反映的内容出自个人的生活感受,创作的动机多与商业因素相关,故其思想和艺术水平也良莠不齐。 3、民间文学的发展阶段: (1)发轫阶段: ①中国现代民间文艺学作为一门学问,滥觞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启蒙思潮,并成为稍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兴起是中国民族文化与外国文化学术思想相撞击的结果。 ②1920年北京大学成立的歌谣研究会,(有意识将其看做科学研究对象,以刘半农、沈尹默、周作人等人为中坚,)发行《歌谣周刊》,并宣称搜集民间歌谣的目的有两个,一为学术,即将民歌作为民俗学的一种重要资料,另一个是为文艺的,从民歌中引出将来的民族的诗的发展道路。 ③歌谣研究会中断后,1927年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成立了“民俗学会”,发行《民俗周刊》,以中山大学民俗学会为基础的20世纪30年代民俗学运动,把民间文艺的搜集和研究向前推进了一步。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民俗学会、北京中央研究院民间文艺组和中国民俗学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民间文艺学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④20世纪40年代,“俗文学派”与社会-民族学派等的成立,均对民间文学的发展造成影响,而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召开,毛泽东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文艺界树立起重视民间文艺、尊重劳动人民艺术创造的新风尚,(许多解放区的文艺家,后来都成为新中国建立后从事民间文艺工作的骨干力量,)把这一事业推向了新的发展。 (2)发展阶段: ①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化大革命以前,即“17年”的民间文学理论研究历程,民间文学各类机构成立,如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等,进行了大规模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工作,使民间文学成为一门独立的文艺学科。 ②文化大革命后,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更加系统化、科学化,如各省市均成立民协组织,民间文学出版物大量涌现,理论研究空前活跃,民间文学三套集成《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歌谣集成》、《中国谚语集成》的发表等,对民间文学多角度多侧面的研究和发展,都结出了令世界瞩目的丰硕成果。 第二章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 ①集体性:民间文学是集体创作、集体流传、反映集体的愿望、集中集体的智慧、融汇 集体的艺术才能,为集体享用和传承的特殊文学。集体性是其明显的特征之一。 ②口头性:民间文学又通常被人称作“人民口头创作”或“口头文学”。民间文学用口头语

陈力丹《新闻理论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新闻价值)

第二章 新闻价值 2.2.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什么情形下的事实能够成为新闻 1.事实能够成为有价值的、值得叙说的新闻,前提之一是接收者的“不知” (1)即使事情发生了许久,对不知的人来说,仍然是新鲜的,因而这个事情对他来说可能是新闻。 接收者的“不知” 什么情形下的事实能够成为新闻 接收者对事实有兴趣、关心或需要 传播者、接收者双方相互认可 价值是一种效用(使用价值) 新闻价值是什么 事实是客观的 人们只保留、记忆对其有意义的那一部分信息 事实是否具有新闻价值 人们本能关注新鲜的、警惕性的信息 的判断依据 对异常事物的关注 人们关注新闻的三方面价值驱动 坏消息综合征 对自身偏好的关注 关于新闻价值要素的十句话 新闻价值的要素 休梅克提出的新闻价值的四个方面 新闻价值的重要性排序会受环境影响 宣传性要求的压抑 新闻价值的实现被打上多重折扣 为自身利益而不遵循新闻价值标准选择事实 传媒运作周期带来的对新闻价值实现的折扣 新闻价值

(2)“不知”的情形,包括刚才或正在发生的非常规事实、新披露的以前发生的事实、不知道的知识等。 (3)不能重复已知的东西,有新鲜内容,是新闻的基本特点之一。 陈韵昭与吴文虎两位学者在《我们对新闻价值的基本观点》一文中指出:足以使一个事实构成新闻的第一个条件,在于事实是新近发生的,或是新近才公开暴露的,即事实须具“时新”的素质。 2.接收者对事实有兴趣、关心或需要 能否引起人们的普遍兴趣常常被看成是衡量新闻价值大小的核心尺度之一。作为一种心理现象,兴趣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会对受众以后的需要选择产生影响,成为一种价值的评价尺度。 (1)不同传播者专注于不同的报道领域,在我国首先是传媒内部分工的结果,有些是记者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愿选择的结果。受众对不同新闻媒体的选择、对具体新闻的选择,也是受其兴趣和需要支配的。记者采写新闻时,要时刻考虑读者的共同兴趣。 ①事实本身能够引发受众对其的兴趣,这一事实的价值属性是开启新闻发现、选择和接收的重要“阀门”。这种属性是在事实与人们感觉的关系中确定的,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 ②与事实本身的关系或需要,更是人们选择事实加以报道和接收的动因。我们生存在一个瞬息万变的世界里,如果不能随时感知它的变化、跟上它的变化,就无法在这个世界上生存。没有对外界变化情况的感知,人就会失去行动的依据,同时也不能通过感知外部世界的变化。感知外界新情况是人的一种需要。 (2)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普通人接触最多的信息,是各方面的新闻。 ①各种传播途径,从传统的大众媒体到Web2.0的各种信息平台,每日每时报告着国际、国内和本地最近发生的新闻。

辽大 文学院考研书目推荐

辽大文学院 030304民俗学 ①初试参考书目 业务课一参考书目: 《民俗学概论》(第二版),钟敬文主编,许钰、董晓萍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民间文学教程》(第二版),刘守华、陈建宪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中国民俗学》(新版),乌丙安著,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年 业务课二参考书目: 《当代社会学理论及其古典根源》(第一版),【美】乔治·瑞泽尔著,杨淑娇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人类学概论》,庄孔韶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②复试:面试 复试科目:民俗学(含民间文艺学)、人类学、社会学相关知识综合测试参考书目: 《民俗学原理》,乌丙安著,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 《中国民俗学》(新版),乌丙安著,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年 ③同等学力加试:笔试 加试科目:①中国文学史(上古神话部分)②文学概论 参考书目: 《中国文学史》(上古神话部分),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文学理论教程》(第四版),童庆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050101文艺学 ①初试参考书目 业务课一参考书目: 《现代汉语》(增订四版),黄伯荣、廖序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古代汉语》,王力,中华书局 《文学理论教程》(第四版),童庆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下)》,朱栋霖、丁帆、朱晓进,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外国文学史(上、下)》,郑克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业务课二参考书目: 《文学理论教程》(第四版),童庆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修订版),张少康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新编西方文论教程》,杨守森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 ②复试:面试 复试科目:文学理论、美学理论 参考书目: 《文学理论》,南帆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美学》(修订版),朱立元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③同等学力加试:笔试 加试科目:①中国现当代文学史②中国古代文学史 参考书目: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下),朱栋霖、丁帆、朱晓进,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05010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①初试参考书目 业务课一参考书目: 《现代汉语》(增订四版),黄伯荣、廖序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古代汉语》,王力,中华书局 《文学理论教程》(第四版),童庆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下)》,朱栋霖、丁帆、朱晓进,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外国文学史(上、下)》,郑克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业务课二参考书目: 《古代汉语》,王力,中华书局 《现代汉语》(增订四版),黄伯荣、廖序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现代汉语》,申小龙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年 ②复试:面试

新闻写作基本知识复习题

新闻写作试题库(共287题)? ?一、填空题:(56题)? 1、狭义的新闻指(?消息?)。? 2、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述评及其所属品种)。? 3、没有(?事实?)就没有新闻。? 4、(?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5、(言之无物)是写新闻的大忌。 6、新闻写作的原则是(?用事实说话)。? 7、新闻写作的要求是?(真、短、快、活、强)。? 8、新闻的快应以(?新闻的新鲜和真实的事实?)为前提。? 9、新闻报道要快的表现是一(?及时)?、二?(适时)?;? 10、新闻的思想性是指(一条新闻在思想上给读者教育、影响和启迪)。? 12、新闻写作要求强的(思想性强、政策性强、针对性强?)。 ?13、“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个实义的作者是(陆定一)。? 14、新闻六要素是(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因、何果)。 ?15、新闻的要素说的是(构成新闻不可缺少的事实材料)。? 16、新闻背景从内容分为(人物、历史、地理、事件背景)。? 17、新闻背景从作用分为(对比性、说明性、注释性);? 18、背景材料可用于(新闻的导语、正文、结尾?)三个不同部分。???? 19?、新闻的主题应从?(新闻事实挖掘)?中来。? 20、提炼新闻主题应注意两点:一是(?一条新闻一个主题?);二是(?新闻主题一定要从新闻事实中挖掘、提炼出来)。? 21、选择最佳角度是表现(?新闻主题?)的好办法。?

22、几家新闻单位同时报道同一新闻应注意(错开角度)。? 23、新闻语言的特点是(具体形象、准确鲜明、简练生动、通俗易懂)。? 24、动态新闻(叙述?)为主.? 25通讯重于(叙述、描写?);? 26述评新闻兼有(新闻和评论)两种作用。? 27、新闻和消息的结构一般由(导语、正文、结尾和标题)组成。?28、新闻通常有金字塔(倒金字塔、倒正混合结构)三种结构形式。? 29、倒金字塔结构的特点是(把高潮或结局排在开头,把最不重要的材料排在后面)。? 30、金字塔结构的特点是(将事实的结果、最重要的材料安排到最后一段)。? 31、倒金字塔结构的开头部分称(导语)。? 32、倒、正混合结构的特点是(有一个好的新闻导语和有一个重要的新闻结尾)。? 33、新闻导语的“导”字有?(开始、启发、引导)三个涵义。?34、新闻正文是(导语之后的展开部分),对新闻事实作充分的具体的报道和说明?。? 35、简明新闻是新闻报道中(最简练、最短小)的一种新闻体裁?。? 36、消息一般分为(简明新闻、动态新闻、综合新闻、述评新闻)。? 37、综合新闻有两种,一是(横断面综合报道)?,二是(纵深度的综合报道)。? 38、通讯《中国的西北角》的作者是(范长江)。? 39、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的作者是(魏巍)。? 40、通讯《西行漫记》的作者是(埃德加·斯诺特)。? 41、通讯《震撼世界的十天》的作者是(约翰·里德)。? 42、通讯写作的要求是事实的(典型性、思想性)和写作文采达到高度的合一?。? 43、综合新闻的特点是(既有全面情况概括),(又有典型事例)的说明?。?

刘守华主编的《民间文学教程》笔记及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民间传说)【圣才】

第4章民间传说 4.1 复习笔记 一、民间传说的界定与分类 (一)民间传说的界定 1.德国民俗学家格林兄弟于1816年出版了《德国传说》。1835年,他们将民间叙事划分为民间故事、传说和神话,并进行了初步的区分。 2.1971年,美国学者乔治斯认为,民俗学家尽管对于民间传说的界定有不同看法,但有三点是共同的: (1)传说是故事或叙事; (2)传说的故事或叙事被置于发生过的历史中; (3)传说的故事或叙事被它的讲述者和听众相信是真实的。 3.在20世纪的中国,出现了几种民间传说的定义,这些定义的表述方式大同小异,即认为民间传说是人民群众口头创作、传播,与一定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地方古迹、自然风物、社会习俗相关的故事。 4.日本著名民俗学家柳田国男在《传说论》中提出:“传说这个词,既有人用于广义,也有人用于狭义。” (1)广义,是指把所有古来的传承,自然包括人们记忆流传在口上的说谈,以及较为奇特的信仰或习俗,只要问起就能得到某种说明的,都看着是传说。 (2)狭义,只认为其中的一部分,即仅限于我国发展起来的,分布各地,广泛流传的

有情节的故事才称作传说。民间传说定义:民间传说是围绕客观实在物,运用文学表现手法和历史表达方式构建出来的,具有审美意味的散文体口头叙事文学。 5.根据我国传说理论研究进展,将民间传说定义加以充实,表述为:民间传说是围绕客观实在物,运用文学表现手法和历史表达方式构建出来的,具有审美意味的散文体口头叙事文学。 (二)民间传说的分类 1.以民间传说的情节为核心编制的分类系统 (1)以情节为核心编制的民间传说分类系统明显受到芬兰学者阿尔奈和美国学者汤普森编制的民间故事类型索引的影响,并且这个索引本身也包含了大量的民间传说。 (2)以情节为中心的民间传说分类并不强调民间传说的思想内容的表达和人物形象的描述,而是聚焦于叙事情节的展演,这种分类方法本身就是一种研究方法,具有较强的学术性。 2.以民间传说的内容为核心编制的分类系统 (1)以内容为核心的民间传说分类系统受到很多学者的青睐,奥尔里克曾将民间传说分为两种,即起源传说和轶闻趣事。他认为起源传说用于解释一件事情的起源,而且因为这件事情的真实存在而被相信。最为常见的起源传说类型是当地起源传说。轶闻趣事是一种没有被地方化的叙事,它表现的是一个人(通常是名人)处于一种特有的情形中。 (2)我国民间传说的分类: 我国学者对于民间传说的分类主要以内容为标准,将民间传说分为人物传说、史事传说、地方风物传说、风俗传说、动植物传说五类: ①人物传说

新闻写作复习要点

新闻写作复习要点 一、新闻写作与采访的辩证关系 1、新闻写作必须以采访为前提,采访决定写作。 2、采访在前,写作在后。(事实第一性,新闻第二性。采访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写作是采访的结果和归宿。) 3、采访质量直接关系写作质量 4、写作对采访的反作用 5、“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注:新闻写作与文学写作的区别: “在本质上有严格的区别,截然不同的两回事。” (梁衡) 本质:新闻是信息,文学是艺术;功能:新闻是传播,文学是审美;选材:新闻以事为主,文学以人为主;过程:新闻重采访,文学重写作;构思:新闻严谨冷静,文学天马行空;形式与内容、结构与修辞等方面都不同。 新闻是有边界、有限度的,文学则无。 二、新闻真实性要求 1、真实性是新闻存在的基本条件,是新闻的生命。 2、真实性是新闻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 三、如何体现新闻事实的准确性? 1、确有其事。 2、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必须准确无误(what 、who、when、where、why)。 3、新闻中引用的各种资料必须准确无误。 4、新闻所反映的事实环境、过程、细节、人物的语言、动作必须真实。 5、新闻中涉及人物的思想认识和心理活动等必须是当事人所述。 四、新闻报道失实的原因 1、体制性失实。(指因某种价值观对新闻报道发生强烈作用而造成的新闻失实) 2、经济性失实。(指由于金钱等经济利益对新闻报道发生强烈作用时所造成的新闻失实) 3、故意失实与非故意失实。(故意失实:明知有假,有意为之。非故意失实即业务失实) 五、怎样理解用事实说话 1、用事实说话是传媒写作最基本的原则。 2、所谓“用事实说话”,就是通过报道事实向读者阐明某种思想和观点。作者的

民间文学概论讲义

民间文学概论授课大纲 第一讲导论 一.民间文学的定义 二.民间文学的创作主体 三.民间文学的范围 四.民间文学的性质 第二讲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 一.民间文学的口头性特征 二.民间文学的集体性特征 三.民间文学的传承性特征 四.民间文学的变异性特征 第三讲民间文学的价值及其与作家文学的关系 一.民间文学的社会功能与多重价值 1.民间文学的社会功能 2.民间文学的多重价值 二.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关系 1.民间文学对作家文学的哺养 2.作家文学对民间文学的影响 第四讲民间文学田野作业与科学写定——搜集、记录与整理一.田野作业的形式与规则 二.田野作业中的全面搜集 三.田野作业中的忠实记录 四.田野作业资料的整理与科学写定 第五讲神话 一.神话界说与起源 二.神话分类 三.神话的基本特征 四.神话的价值及其研究 第六讲民间传说 一.民间传说概说 二.民间传说的分类 三.民间传说的特征 四.民间传说的价值及其研究 第七讲民间故事

一.民间故事的界定与分类 二.民间故事的特征与价值 三.故事家与民间故事的传承 四.民间故事的研究问题与故事学研究方法 第八讲民间歌谣 一.民间歌谣的概说 二.民间歌谣的分类 三.民间歌谣的艺术特征与功能 四.歌俗、歌节与歌手 第九讲民间叙事诗 一.民间叙事诗的概念 二.民间叙事诗的分类 三.民间叙事诗的特征 四.民间叙事诗的研究 第十讲史诗 一.史诗的定义与意义 二.史诗的分类 三.史诗艺人与史诗传承 第十一讲民间谚语、谜语、歇后语一.谚语 二.谜语 三.歇后语 第十二讲民间说唱 一.民间说唱概说 二.评书与评话 三.快书与快板 四.相声 第十三讲民间小戏 一.民间小戏的概念、类型与源流 二.民间小戏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三.民间道具戏 第十四讲民间文学研究 一.国际性的学术研究领域 二.民间文学研究的重要学术流派及其方法三.民间文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新闻传播学:考研复习参考书目

新闻传播学:2009年考研复习参考书目 一、新闻理论 1.《新闻理论》雷跃捷中国传媒大学 这本书是核心一遍变四遍 第一遍,很细很慢记清楚 第二遍,把刚才读的内容讲一遍,遇到记不清的地方马上把书打开再记忆一下 第三遍,睡觉前在脑海里再回忆一遍,出现不清楚的地方还是把书打开再巩固一遍。 第四遍,第二天上课前把前一天看的在纸上写一遍。 2.《新闻理论教程》胡正荣中国广播电视 3.《新闻理论教程》何梓华高等教育 4.《邓小平新闻宣传理论研究》雷跃捷等中国传媒大学 大小标题、大小点,把这本书的最后一章读熟 二、新闻史 1.《中国新闻事业史教程》袁军、哈艳秋中国广播电视 (建议以表格的形式来学习此部分内容。主要报刊、创办时间、创办地点、创办人、主要内容、相关情况) 2.《外国新闻史教程》李磊中国广播电视 3.《外国新闻传播史》郑超然、程曼丽、王泰玄中国人民大学 三、新闻业务 1.《广播新闻业务》曹璐、吴缦传媒大学(初试时考的就是一些概念,以参考书为核心) 2.《现代电视新闻学》叶子中国广播电视 3.《现代电视纪实》朱羽君传媒大学 4.《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王振业传媒大学

5.《电视新闻》叶子、刘坚中国广播电视 6.《新闻报道新思路》陈作平中国广播电视 7.《网络传播与新闻媒体》邓炘炘传媒大学 三、其他书目 可凭个人报考专业和兴趣选读。 1.《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中国人民大学 2.《网络传播学》吴风中国广播电视 3.《国际传播学》关礼杰北京大学 4.《新闻传播学前沿2005》 5.《新闻传播学前沿2006》传媒大学 6.《中国现代广播简史》赵玉明中国广播电视 7.《十年:从改变电视语态开始》孙玉胜三联书店(了解中国电视业的发展的书) 8.《当代西方新闻媒体》李良荣复旦大学 9.《世界广播发展研究》张彩传媒大学 10.《喻国明自选集》喻国明复旦大学 11《童兵自选集》童冰复旦大学

《新闻理论教程》(何梓华)笔记

《新闻理论教程》(何梓华)笔记 导论 第一节新闻理论的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和方法 一、新闻学学科介绍。 ★新闻学[07名词]是研究新闻传播活动、新闻事业及新闻工作规律的一门学科,它是在新闻事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才产生的。广义的新闻学包括理论新闻学、历史新闻学和应用新闻学三个构成部分。狭义的新闻学,指的是理论新闻学、即新闻理论、新闻传播学概论、新闻学原理等。 理论新闻学,也叫新闻理论[04名词]。主要研究新闻的本质特征和新闻传播活动的基本规律,探讨和揭示新闻事业在社会生活中地位和作用,它的社会功能和特点,它的工作原则、方法和一般规律。 历史新闻学,也叫新闻事业史。主要研究中外新闻事业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以及中外新闻界名人史。 应用新闻学,也叫新闻业务。主要研究新闻业务方面的应用知识。它探讨的是新闻采、写、编、摄、录及经营管理方面的技能方法和一般规律。 二、新闻学的研究对象和目的 新闻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的新闻现象和新闻活动,研究目的是探索新闻现象的深层本质,揭示新闻活动的一般规律。新闻现象指新闻传播行为的存在形态,包括产品形态和产业形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新闻报道和新闻事业。新闻活动指新闻传播行为的运行过程,包括新闻传媒对新闻信息的采写编播过程,社会公众对新闻信息的接受和反馈过程,新闻事业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以及新闻学术研究和新闻人才培养的过程。 三、新闻理论的研究方法 1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新闻经典著作,运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点,分析复杂的新闻现象; 2实事求是地评估资产阶级新闻学者的研究成果,重视和吸收其中反映新闻普遍规律的观点和认识; 3敢于和善于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4以概念为工具,运用判断、推理手段对新闻现象和新闻活动等感性材料进行概括和抽象; 5把研究对象(即新闻现象和新闻活动)放在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大环境中考察。 第二节西方新闻理论评析 西方国家的新闻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对新闻理论的研究并不十分重视。总的来说,他们对“术”的研究重于对“学”的研究,围观的研究重于宏观的研究。 ■《报刊的四种理论》[06名词]——1956年,由美国报刊自由委员会为研究大众传播媒介的社会责任而编写的一本书,由施拉姆等人的四篇论文汇编而成。书中把世界不同历史时期的新闻体制及其相应的新闻思想,归结为集权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社会责任理论和苏联共产主义理论。作者根据资产阶级政治学和社会学的基本原理,从新闻事业和政治制度的关系上阐述理论观点,着重论述了在不同的社会政治制度下对新闻媒介的控制和新闻自由问题。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影响。 一、集权主义理论是西方新闻学者对16、17世纪欧洲封建专制主义社会经济形态下的新闻思想所作的理论概括。这一理论指出,在欧洲封建专制主义的社会环境中,封建君主和特权阶级对报刊拥有绝对的统治权,包括批准或限制报刊出版,监督报刊的活动和审查报刊的内容;报刊是封建统治阶级维护专制政权的重要政治工具,严禁批评政府。 二、自由主义理论:17世纪英国诗人、政治家约翰·密尔顿首先提出来的,由18世纪美国政治家托马斯·杰弗逊以及19世纪英国哲学家、政治家约翰·米尔等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他们认为言论和出版自由是天赋人权的一部分;人依靠自己的理性可以辨别正误,区分善恶;真理只有通过在公开市场上各种意见的自由竞争才能获得。因此,他们反对政府对报刊的控制或操纵,主张任何人都可以拥有通讯工具,任何人都可以在报刊上发表意见,传播消息,而不应受到任何限制。自由主义的新闻理论与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经济是相适应的,它反映了一种物质的社会关系,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并为资产阶级争取政治权利,舆论上的自由竞争正是经济上自由竞争的反映。 三、社会责任理论是西方新闻学者对20世纪欧美资本主义垄断竞争时期的新闻思想所作的理论概括。这一理论指出,在资本主义垄断竞争时期,新闻自由伴随着义务和责任,绝对新闻自由不存在;当新闻媒介不履行自己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时,政府有权对新闻媒介进行干预。 对待西方新闻理论,我们要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是地加以具体分析,既不应全盘照搬,盲目崇拜,也不应一概排斥,全盘否定。 五、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理论 1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的性质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理论,属于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无产阶级新闻理论,它和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体制和文化传统相联系,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长期进行新闻实践的产物。 2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理论 中国社会主义新闻理论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闻工作的实践经验为基础,吸取和借鉴国内外有益的新闻思想和经验教训,不断丰富发展而逐渐形成的。具体说来,有五大理论来源和三大建设途径。 3五大理论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继承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时期的无产阶级新闻学科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