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资料

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资料

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资料
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资料

语文教学论

语文教学论学科的起源与发展

我国的语文教育源远流长,对语文教育的研究也有很长的历史。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对语文教育现象作了深入的观察分析,提出了一些精辟的见解(如:学与习结合,学与思结合,因材施教,启发式提问等)。后来,历朝历代都有一些文人学者对语文教育进行过比较深入的研究。

如,宋代的朱熹和他的《朱子读书法》,元代的程端礼和他的《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清代的唐彪和他的《读书作文谱》、《父师善诱法》,王筠和他的《教童子法》等。但是,以上研究还并未把语文教学问题作为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学科来进行研究,更没有作为学校里的一门课程来开设。

●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中国现代新学

制诞生了。在新的学制下,类似于今天的语文课的“中国文字”(初小)和“中国文学”(高小和中学)课开始从史学、经学和伦理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课程。

为了培养中学“中国文学”课的师资,在当时的优级师范学堂(相当于今天的高等师范院校)开设了教授法课程。

(不过,当时的教授法还不是一门独立的课程,而是包含在教育学课程之中,是教育学课程中的一部分内容,名之曰:各科教授法),这便是中学语文教学论学科最初诞生时的情形。☆

●1919年,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改“教授

法”为“教学法”,并率先把南京高师全部课程中的教授法一律改为教学法。教学法的名称便逐渐在全国推开。☆●1939年,国民党政府教育部颁布的《师范院校分系必修及

选修科目表施行要点》中规定,各系均要开设“分科教材及教法研究”,把教材研究正式规定为课程内容。学科名称遂由教学法改为教材教法。

●建国以后,语文教学法和语文教材教法经常是交叉使用的。

一直到了80年代中期,教育界掀起了一股学习外国,研究学科教育学的热潮,于是,在民间,好多学校开始把学科教学法改为学科教育学。但也有一直没有改的,还有改为学科教学论的(因为相应的硕士点叫学科教学论)。一直到1997(?),教育部修订的师范院校教学计划才改学科教材教法为学科教学论。不过紧接着,相应的硕士点改为课程与教学论,所以,新近编写的好多语文教学论教材就叫“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第二节

中学语文教学论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和教学任务

?性质

中学语文教学论是向学生阐述语文教学规律,培养学生从事语文教学实践能力的界于语文与教育两个学科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以实践为主的课程。☆

?研究对象

1、语文课程问题。包括课程的性质、目标、课程结构、课

程内容、课程资源、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

2、语文教材问题。包括教材体系、教材体例、教材编写原则、教材选择和使用要求、教科书制度等。

3、语文教学问题。包括语文教学原则、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以及阅读教学、教学、口语交际教学、语文知识教学、课外语文学习等。

4、语文教师问题。包括语文教师的工作性质、职业要求、知识结构、能力素养等。

?教学任务

1.学习语文教学的理论知识,包括宏观的规律性知识和微

观的操作性知识;

2.进行教学基本技能训练,包括训练如何钻研教材,如何

备课、如何讲课,如何批改和讲评学生作文,如何命题考试,如何组织课外语文学习活动等等。

3.与其他学科配合,增进学生对语文教学的认识和感情,

热爱语文教学。

怎样学习中学语文教学论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理论(看书、听讲);实践(联系实践学习,投身实践:课堂练习、教育实习等)

2、听课、读书与训练相结合

3、课内和课外相结合

课外阅读、课外练习

4、学习历史与研究现状相结合

1、语文教学法学科起源于何时?具有怎样的性质?

2、为什么要学习中学语文教学法,它有何作用?

●阅读书目:

●阎立钦《语文教育学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倪文锦《语文教育展望》,华东师大出版社

●饶杰腾《语文学科教育学》,首都师大出版社

●张鸿苓《语文教育学》,北师大出版社

●谢象贤等人《语文教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

●于亚中等《中学语文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王松泉《语文教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韦志成《语文教学艺术论》,广西教育出版社

●周庆元王松泉《语文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教程》,高等教育

出版社

※语文课程的性质、内容

●第一节语文学科性质的定义及理解

一、语文名称的演变

●1.语文学科独立设科时期:1902年,张百熙拟定了《钦

定学堂章程》又为“壬寅学制”,1903年,张之洞、张百熙、荣禄合订《奏定学堂章程》又为“癸卯学制”,第一个经清政府正式颁布,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的学制:改私塾为学堂,引进自然科学,增设外语,实行分科教学,语文也开始独立设科,始称为中国文字、中国文学。

●2.辛亥革命前后:

●蔡元培、梁启超就认为中国文字、中国文学并不限于文字、

文学,提议定名为“国文”。辛亥革命后,1912年临时政府教育部颁布《中学校令施行规则》,规定中小学一律开设“国文”课,这是我国教育史上语文学科从古代传统教育的综

合性社会学科中独立出来后的第一个正式名称。

● 3.国文、国语时期:五四运动后,提倡白话文,反对文

言文,现代文在语文教学中取得合法地位,在“白话文运动”和“国语”运动的推动下,北洋军阀政府于1920年通

令全国,小学开设“国语”主要教白话文,中学开设“国

文”仍教文言文,现代文进入教材,取得合法地位。

● 4.建国后,1949年,教育部接受叶圣陶等人的建议,定

为“语文”,叶作过说明“什么叫语文?平常说的话叫口头

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

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就叫语文”。 ● 叶圣陶先生于1964年2月1日《答滕万林》的信中回忆说:“‘语文’一名,始用于1949年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

员会选用中小学课本之时。前此中学称“国文”,小学称“国

语”,至是乃统而一之。”

? 关于“语文”含义的认识:

● “语文”究竟该如何解释呢?

● 叶圣陶先生曾作过解释:“彼时同人之意,以为口头为‘语’,

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亦见此学

科‘听’‘说’‘读’‘写’宜并重,诵习课本,练习作文。因为读写之事,而苟忽于听说,不注意训练,则读写之成效便将减损……其后有人释为‘语言’‘文字’,有人释为‘语言’‘文学’,皆非立此名之原意。第二种解释与原意为近,惟‘文’字之含意较‘文字’为广,缘书面之‘文’不尽属于文学也。课本中有文学作品,有非文学之各体文章,可以证之。第一种解释之‘文字’,如理解为成篇之书面语,则亦与原意合矣。” ● 也正因为“语文”含义的多样性,也就导致了对语文理解的多元性,进而也就影响了语文教育的进程。语文是中国的特色,国外有此说。国外分为“语言”与“文学”,是两个学科。中国把两个学科合为一科,因此也就产生了分歧。 ● 1、 语言学家的理解 (语言+文字) ● 语言学家认为语文的“语”是口头语言,“文”是“文字”。叶圣陶先生曾解释说:“(文),第一种解释之‘文字’,如理解为成篇之书面语,则亦与原意合矣。”叶圣陶行先生认为文是成篇之书面语。显然,语文的“语”是属于“口头语言”,“文”是“书面语言”。这种解释从语言学角度界定语文,语文就成了语言学的变种。这也为大量的语言学理论进入中学教材提供了依据。 ● 2、文学家的理解(语言 +文学) ● 文学家认为“语文”的“语”是“语言”,“文”是“文学”。持此论者认为国外有“文学”一科,中国的“语文”当然应该涵盖“文学”。多年来,文学被当作了语言材料,文学失缺了本质的特征。“文学”回归的呼声日高。 ● 3、文章学家的理解(语言+文章) ● 文章学家认为“语文”之“语”应为“语言”,“文”则应为“文章”。“文章”乃文体学的范畴。文字要研究文章的基本特点,文章的结构特征等。这种提法对指导学生的写作有一定的帮助。但是把“文”仅仅限定在“文章”层面上,并没有认清语文的本意。

● 4、文化学家的理解(语言+文化)

● 文化学家认为“语文”之“语”应为“语言”,“文”则应

为“文化”。而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

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 语文学科具有思想教育性,审美情趣性,有人把语文视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看做一种文化代码,认为文化载体性就是语文的性能,而且语言文字本身就是文化。如,给你点颜色看看,围魏救赵等。

● 当前语文学术界一种新的观点

● 语文就是言语,是语言运用,语言交际。朱曼殊在《心理

语言学》认为“言语是个体运用语言产生话语的行为及其

产生的话语。”章熊先生认为“准确地说,语文课所涉及的,

不是’语言,而是语言的运用。没有注意到二者的区分,

是当前语文教学的弊病之一。”

● 我赞同“语文”是语言和“言语”的统一的说法。 ● 首先,在语言学中,“语言”与“言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语言是一个约定俗成的、具有一定规则、完整的符号系统,是静态的,具有公共性和全民性。而言语则是人们对这套符号系统的使用过程(言语过程、言语行为)及其生成物(言语作品),也就是听说读写的活动及其结果。它是个人的心态与智能的行为和结果,是个体的、动态的。言语先于语言,语言是从言语中分析归纳出来的,只有通过言语

活动,语言才能发挥其交际工具的作用。 ? 建国后历届《语文教学大纲》《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学

科的界定: ● 1.1963年,教育部制定并公布《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草案)》,大纲明确指出:“语文是学好各门知识和从事各种工作的基本工具。语文是学习各门学科必须掌握的基础工具” ● 2、1986年,教育部制定并公布《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1992年《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学大纲》规定:“语文是从事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 ● 3、1996年,国家教委颁布了《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试行)》。

《大纲》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

文化载体。”

● 4、2000年,《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本)“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5、2001年5月,教育部颁布《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2003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 对历届《语文教学大纲》《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性质的界定的认识和理解:

●工具性: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列宁

●“语言是手段、工具,人们利用它来彼此交际,交流思想,

达到互相了解”——斯大林

●语文课是学语言,语言是工具,所以语文课具有工具性。

●将语文定为“工具性”的前提条件:

●(1)建国以来,语文科受政治影响太大,十年动乱中,语

文教学处于混乱状态,提倡语文课要上成政治课,说"语文是防修反修的工具,这自然导致实际教学中的效果很

差.动乱后,语文科回归本位的呼声很高,针对“政治”

过多干涉和影响意味教学的反感,提“工具性”有其积极意义.

●(2)文革后,中学生的语文水平很低,知识面狭窄,理解

和表达能力不强,于是,在提高语文的教学效率的良好愿望下重视基础知识,视语文为工具是自然而然的.

●2.交际性:只强调“工具”是不够的,还应突出这个“工

具”特有的交际功能和交流功能.只有这样,才能够坚持"使学生在交际过程中培养和提高运用语文工具的交际能

力"的正确方向,这正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的最佳方式●3.文化性:语文的内涵丰富无比,记载着各民族的无数动

人的文化史实,这个文化遗产是祖先留给下一代的宝贵财富,而继承文化遗产并使其发扬光大,主要靠语文这门学科承担,就要有运用语言的能力.

●4.人文性:

●20世纪末,“人文性”、“人文精神”引起人们的关注。

●1987年,陈钟梁首次提出语文“是人文主义,还是科学主

义?”竖起了语文的人文主义大旗,但陈钟梁又认为语文学科应寻求“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的统一。

●1993年11月,韩军在《限制科学主义,弘扬人文精神》一

文中说:“语文教学是一门社会科学,人文精神是它的基本属性。”“几十年语文教学的失误就在于科学主义泛滥,人文精神的消失。如过渡追求教材体系的逻辑化,教学点的细密化,教学过程道德程式化、序列化,教学方法上,对语言和内容的透析化、准确理解化,语文知识完全量化,语文能力的训练层次化,语文考试测评的标准化等这种科学理性的解剖越深入,就越背离语文教学的本质,因此,语文教学要限制科学主义,弘扬人文精神。

●1995年6月,于漪在《弘扬人文,改革弊端》一文中指出:

“语文学科作为一门人文应用学科,应该是语言的工具训练与人文教育的综合。”

●语文的性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

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都开宗明义地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迄今为止,以国家最高教育行政部门的名义,用清晰而肯定的语言给中小学语文课程性质作出的最恰当的定义。

●为什么具有工具性?

●1、语言是个人借以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是人群间交流信

息、沟通心灵的工具,同时也是人类精神活动的记录和文化传承的代码,单就学校教育而言,它又是学习其他课程的工具。

●巢宗祺解释到:“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

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课程的实践性特点;即可以培养学习者的语言文字能力,并追求语文知识的量化和可分解化,以及语文学习评价的标准化等,减少语文工具的掌握过程中的模糊性,避免杂乱性,增强合理性、自觉性。

●2、语文学习既学内容也学形式,即语文既是理解的工具,

也是表达的工具。我们平常所说的语文基础知识能力和语文基本能力,就是学生基本工具能力。

●为什么具有人文性?

●语文课程是充满了人文性的课程。所谓人文性是指以人性、

人道为本位的价值取向。因为语文课程植根于人文精神的价值。巢宗祺解释到:“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的思想感情的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人文性”从四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是通过我们历来十分关注的课文内容以及在语文教

学中对它们所做的阐释、评价;或者扩大一点,是由读什么、写什么、听什么、说什么中的“什么”来进行的。即体现着作者的价值观。

●第二,是通过语言(言语)本身,即语言(言语)内蕴的

“人文性”——汉民族的文化意识。

●第三,是通过读、写、听、说的行为,即怎么读、怎么听、

怎么写、怎么说。或者扩大一点,是通过通常所说的的“技能”和“知识”进行的。即学生的个人体验。

●第四,人文性还有更深一层含义:之所以是这样的而不是

那样的“人文”,之所以是这样的而不是那样的“工具”,都是经特定的价值观“筛选”的结果,因而也沾染着特定价值观的色泽,黏附着特定的价值观。即体现着选择者的价值观。

●如何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第一,要把“工具性”与“人文性”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

不能只偏重某一方面。那种“先实现工具性目标,后补充人文性内容”,或者“先实现人文性目标,后强化工具性训练”的做法都是不妥当的。

●为什么说“工具性”与“人文性”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呢?

●从语言的性质来看,语言既有语言形式,又有语言内容,

语言形式和语言所负载的思想、情感、文化等内容是一个统一体,语言形式离开语言内容,将不复存在,语言内容总是要通过一定的语言形式表现出来。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把语言形式的教学与语言内容的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从语文教学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语文课程的“工具性”着

力解决“学什么、怎样学”的问题,而语文课程的“人文性”着力解决“为什么而学、将会怎样去学”的问题。这四个问题是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必须具备的的要素。如果只解决前两个问题,将会使语文学习活动迷失方向,并失去学习的原动力;如果只解决后两个问题,将会使语文学习活动失去逻辑前提。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只有将这四个问题有机地整合起来,才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效率。从人的发展角度来看,学生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理性与非理性、认知与情感、工具与精神、知识与能力、过程

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层面的协调发展。“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提供了客观基础。

●第二,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必须寓教于文。编入语文

教材的文章,虽然涉及到历史、地理、社会、自然等学科方面的语言内容,但是,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只有作为文章去学习,理解章句间的法则的时候,才算作语文教材。

所应着眼的是生字难句的理解和文章方法的摄取。”这就是语文课程区别于其它课程的本质属性。其它文科课程的教学着眼点主要是语言内容,而课文课程的教学的着眼点语言内容与语言形式的有机统一,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寓教于文。

由此看来,在语文教学中,只有正确处理好语言内容与语言形式的辩证关系,才能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一是片面强调语言形式的训练(形式——形式——形式)●二是片面强调语言内容的感悟(内容——内容——内容)●构建适合学生母语学习的两种基本模式:

●一是“形式——内容——形式”学习模式

●二是“内容——形式——内容”学习模式

●这两种学习模式都体现了从现象到本质,从本质到现象的

领悟过程,这个完整的学习过程可以把形式和内容、现象和本质、工具与人文有机结合在一起。在教学一篇课文时,究竟采用哪一种学习模式,应视具体情况而灵活运用。

?语文课程性质对教学的指导意义

●(一)语文课程性质揭示了学习语文的核心内容,即学语

文就是学习语言。

●作为语文教师应有这样的教学思想并以此指导教学行为,

克服语文学习的随意性、盲目性,实现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目的。切实抓好双基学习,落实技能训练。

?语文课程性质对教学的指导意义

●(二)明确学语言、训思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第一,语言与思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语言是思维的基

础,思维的发展有助于语言的发展。因此,立足于语言的学习,是为学生思维的发展打好基础,这个基础是:语文知识、词汇的积累,运用语言的能力。

●五、语文课程性质对教学的指导意义

●第二,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内容。智力是人认识客观世界的

能力,包括观察、注意、记忆、想象、联想、思维等因素,其中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思维借助感受、分析、判断、推理、归纳、概括等活动来进行。学生智力开发,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决定于学生思维培养的程度。因此,课堂上训练学生思维则是语文学习的另一重要内容。对课文肢解式的分析,或是应试考点的提示,都只能导致学生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泯灭学生思维的火花。

●五、语文课程性质对教学的指导意义

●严密的逻辑思维的形成,是解决问题能力的突出标志。而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重要的形式就是教师遵循读文章的顺序“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写”,逐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这个过程体现了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的思维规律。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内容入手,把握大意,顺着大意指向,透过语言表面,领悟语言下的内涵。在这个过程中,联想和想象始终参与、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学课文的过程是训练思维的过程,开发智力的过程,绝不是简单的考点提示过程。

●补充:钱梦龙的“定向问答”

●定向问答。这一步的作用在于通过有序的发问和回答,把

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引向比较深入、细致、系统的层次。“定向”指问题的提出与排列都有明确的指向性。

●一般要求学生从三个方面依次发问:1、“文章写了什

么?”(什么?)这是关于文章内容的探究。2、“怎样写的?”

(怎样?)这是关于文章形式(写法与语言)的探究。3、“为什么这样写”(为什么)这是关于作者写作意图及思路的探究。

●补充:钱梦龙的“定向问答”

●以侧重于叙事的文章为例,三个问题可以具体化为:

什么?——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涉及什么人物?事情的起因是什么?经过和结果如何?事情的意义是什么?……

●怎样?——文章怎样交代事情的背景?按怎样的

顺序叙事?怎样在叙事中表现人物?怎样展开描写?怎样突现主题?怎样运用语言?……

为什么?——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一件或几件事?为什么要按这样顺序写?为什么要用这样一些手法和语句?●……

其他体裁的文章,也可以各按文体的特点发问。

●五、语文课程性质对教学的指导意义

●(三)揭示了语文学习的基本方式

●第一,感受、揣摩(品味)、领悟、欣赏是语文学习的几个

环节。通过朗读感受语言;通过吟读品味、揣摩语言;通过反复诵读体会、领悟、再现语言的内涵;通过再现情景的朗读、背诵欣赏语言的精妙,学生长期受到这样的训练,语感能力就能较快的提高。由此,语文课堂教学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体现学语文是学生的事,教师要成为真正的组织者和指导者。

●五、语文课程性质对教学的指导意义

●第二,不能用教自然科学的方法来教语文。

●人文性是语文的重要特点。人文性表现为人的精神、思想、

情感、道德、价值观取向等,这些内容是人的主观意识。

由于人文内容是人的意识表现,对于思想意识,我们只能感受、交流、对话,而不能把物理世界的教学方法移植到语文教学中来,应弱化分析,重视感悟交流。

●《祝福》中四婶先后两次阻止祥林嫂在祭祀时插手摆放酒

杯筷子,语境没有变化,但句型却有不同。第一次在祥林嫂回鲁镇后,四婶的说法是:“祥林嫂你放着吧,我来摆。”

第二次是在祥林嫂想摆脱非人处境,极力挣捐了门槛之后,四嫂的说法是:“你放着吧,祥林嫂!”试分析四婶的两次说法在句型上有什么不同?这种句型变化暗示了什么?通过以上的思考,你看出工具性和人文性是什么关系

?怎样做才符合语文课程性质

1.“破釜沉舟”课例分析

2.《散步》课例分析

● 语文课程内容

● 一、语文课程内容的概念

● 语文课程内容是指语文学科关于听说读写的知识、技能、

方法、态度与价值观等教学内容要素的总和,这些内容要素在以言语作品为载体的言语实践中得以整合。

● 二、语文教材内容与语文教学内容

● 语文教材内容是语文教材具体形态层面的概念,指为了有效地反映、传递课程内容诸要素而组织的文字与非文字材料及所传递的信息。作为“例文”“样本”“用件”类型的选文,定位于这个层面。 ●

语文教学内容,则是语文教学具体形态层面的概念,从教的方面说,指教师在教的实践活动中呈现的种种材料及所

传递的信息。它既包括在教学中对现成教材内容的沿用,也包括教师对教材内容的“重构”——处理、加工、改编

乃至增删、更换。从学的方面而言,则是指学生在课堂上

所经历的言语事实和言语过程,及其种种感受和体验。 ● 二、语文课程内容的选择原则

● (一)着眼于语文课程的发展性要求,关注语文课程内容

的基础性与典范性。

● (二)着眼于语文课程的内涵性要求,关注语文课程内容的文化性与生命性。

● (三)着眼于语文课程的建构性要求,关注语文课程内容

的过程性与经验性。

● (四)着眼于语文课程的方向性要求,关注语文课程内容

的未来性与超越性。

● 说课 ● 说课活动最早诞生于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1987) ●

借用导演给演员、师傅给徒弟“说戏”这一戏剧性术语给这种教研活动冠以“说课”之名,这是一个在当代教育辞典上根本找不到的新名词。

● 1992年12月,在河南省新乡市成立了“全国说课研究协作

会”,它标志着说课活动真正跨出新乡,走向全国。

● (二)教案与说课稿的区别

● (三)说课与备课的不同点 ● (四)说课与上课的区别 ● 有利于提高教师素质 ● 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 有利于营造教研气氛

● 按照“三个维度”说教材; ● 围绕“现实与想象”说目标; ● 针对“艺术手法”说重点;

● 根据“自主、合作、探究”说教法; ● 紧扣“赏析文意”说过程; ● 体现“形象直观”说板书。

? 说教材——“准”

● 说教材,就是说“教什么”

。 ● 1、说教材内容(1)课题 (2)地位

● (3)课文的特点(内容 和形式)

● 说教学目标(1)教学目标的确立依据 ● (2)具体的三维教学目标(简单写出关键词) ● 说教学重点、难点,应与教学目标是相统一 。

● ②教材内容 ● 作者或写作的时代背景等。 ● 如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是什么? ● 分几部分写的,每一部分又各写了什么? ● 写法上有哪些特色?

● (如文章结构的特点、开头结尾、语言、

● 叙述方式的特色等)?

● 教材分析----“透” ● ● ①这篇课文为什么放在这个位置,有什么作用? ●

对教材有一个总体认识 ,了解整个教材的基本内容、知识

体系、结构特点以及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搞清楚教材内容是怎样循序渐进地加以组织的,分析教材的编写意图、内容选取、程度要求、风格特点等。 ●

②这篇课文的内容是什么?有什么特色?

●对学生的发展尤其是终身发展有什么意义或作用?

●对语文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深入钻研,分析每一段,研究每

一句,斟酌每一词与每一字,细致、具体地分析教材内容。●

每一部分又各写了什么,写法上有哪些特色(如文章结构的特点、开头结尾、语言、叙述方式的特色等)及作者或

●③对教材如何处理?

●示例《桂林山水》(“教材分析”片段)

旖旎风光,赞美了祖国的锦绣河山,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热爱祖国大好河山之情。

●课文以“总—分—总”的结构方式,按“漓江水—桂林山”

的顺序展开,用饱蘸激情的笔触直抒胸臆,在一连串的对比与排比中,通过众多的比喻,巧妙地勾勒出桂林山水的独特风景,可谓情景交融、形神兼备。

●本篇课文的主要意图:

●一是使学生借助课文感受祖国山河和祖国语言的美。

●二是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领悟作者抓住特点、运用对比

描写景物的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

养。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等。基于此,对于学生而言,本文喷薄欲出的浓烈情感需要体会,优美流畅的语言需要品读,尤其是本文善于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具体描绘的写作方法,更是学生学习习作的典范。

●《桂林山水》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承前“主要是指本文的教学是在学生原有的初步阅读能力

的基础上对语文能力进行综合强化,这意味着教师在教法上可以采取开放性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让学生在更高的要求之下自主地完成旧有能力的提升,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启后”,是指学生的语文能力受到强化后能提高阅读的效

率。因此,这篇课文可以安排适当的拓展练习。

●基于此,巩固与提高将交织于整个课堂结构。首先,应该

更高的起点上“敛情以出文”,实现能力的迁移与攀升。这一“出”一“入”,都以网络与学科的整合为载体,使学生学而即用,举一反三。

●1、说教材――通读全部,对教材有一个总体认识

●所谓通读,是指教师阅读所教全部语文教材。它不要求

对教材的细节进行研究,而是通过对全部教材的阅读,了解整个教材的基本内容、知识体系、结构特点以及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搞清楚教材内容是怎样循序渐进地加以组织的,并结合课程标准的精神,分析教材的编写意图、内容选取、程度要求、风格特点等。

●2、说教材――细读某一部分,进行整体分析

●所谓细读,是在通读的基础上,对语文教材中的某一部分

(通常指一组教材或联系比较密切的两、三组教材)进行深入研究,从整体上对该部分教材进行分析。通过分析要搞清楚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①该部分教材中知识的逻辑结构;

●②该部分教材中的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

●④教材中包含了哪些语文知识和能力培养的因素;

●⑤该部分教材渗透了哪些思想教育的因素;

●⑥该部分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3、说教材――精读每一课,进行具体分析

●所谓精读,是在细读的基础上,对语文教材中的某

●一节进行深入钻研,分析研究每一段每一句,斟酌每

●一词每一字,细致具体地分析教材。做到以下几点:

★透彻理解该节教材中的全部知识,深入了解该

●的理解教材知识,要能解答该节教材中的疑难问题;

★弄清本节教材在整篇教材或整个语文教材中的

●地位,课程标准对与其相关内容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找出本节教材中所蕴涵的学生心理特点,学生

●学习时易犯的错误及其原因、难点的成因及突破法;

●过知识教学培养能力和进行思想教育等。

●如《秋天的图画》有这样的语句:“梨树挂起金黄的

●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

●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这样的语句除了是用来描绘

●秋天特有的景象外,还是培养学生遣词造句能力的好

●材料。如果教师跑马观花一下子溜过了,真是错过了

●培养学生遣词造句能力的好机会。

●学情定位“准”

●1、对学习者知识水平起点的分析。

●奥苏伯尔说,一个概念要获得心理意义,必须于头脑中已

存在的概念建立起实质的必然联系。

●2、对学习者技能水平起点的分析。

●3、对学习者态度起点的分析。

●(一)学生年龄特点分析

●包括所在年龄阶段的学生长于形象思维还是抽象思维;乐

于发言

●还是开始羞涩保守;喜欢跟老师合作还是开始抵触老师;

不同年

●龄学生注意的深度、广度和持久性也不同。这些特点可以

通过学

●习一些发展心理学的简单知识来分析,也可以凭借经验和

观察来

●灵活把握。

●(二)学生学习态度分析

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分析是泛指对学生学习新内容的非智力因素的

● 分析。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是重要的学习因素,对大部分学生而言

● 是决定性因素。在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分析中,主要的

还是对

● 学生学习态度的分析。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愿望和积极性直接影 ● 响他们的学习热情、兴趣,也直接影响他们的能力发挥、潜能激发、知识建构、态度形成、价值认同等。 ● (三)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分析 ● 对学生知识、技能的分析是对学生最基本的分析。这里所说的知识、技能是指学生对学习新内容具有的基本的、前提性的知识与技能,这是学生进入新的学习的基础,是教学活动的基本立足点。 ● 针对课时或本单元的教学内容,确定学生需要掌握哪些知识、具备哪些生活经验,然后分析学生是否具备这些知识经验。可以通过单元测验、摸底考查、问卷等较为正式的方式,也可采取抽查或提问等非正式的方式。如果发现学生知识经验不足,一方面可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另一方

面可以适当调整教学难度和教学方法。

● (四)学生学习能力分析

● 对学生能力的分析是指对学生学习新内容所具有的包括

“最近发展区”的学习能力的分析。这些能力主要包括观察判

断能力、思维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等。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的重要目标,同时,

学生的能力也是教学活动得以开展的重要因素与资源。正

确、准确地分析学生的能力,既是正确、准确地设计教学目标的前提,也是设计好教学活动的前提。

● 分析不同班级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的能力如何、学习新的操

作技能的能力如何,据此设计教学任务的深度、难度、广

度。经验丰富、能力较强的老师还可以进一步分析本班学生中学习能力突出的尖子生和学习能力较弱的学习困难学生,并因材施教,采取变通灵活的教学策略。

● (五)学生学习风格分析

● ,有

些班级思维活跃、反应迅速,但往往思维深度不够、准确

性稍微欠缺;有些班级则较为沉闷,但可能具有一定的思

维深度。不同的学生个体也是如此,教师应该结合教学经

验和课堂观察,敏锐捕捉相关信息,通过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合作等方式尽量取学生之长、补其之短。

● 已知—未知—能知—想知—怎么知

● 目标阐释“清”

● 以教师说《梅花魂》的“教学目标”为例:

●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 成的词语,并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

2.体悟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情感,领会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 3.培养学生的爱国情和顽强不屈的精神。

●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 《梅花魂》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二组第6课。

● 本组教材围绕“月是故乡明”这个专题,选编了四篇课文,

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思乡情以及抒发情感的不同方式。

● 《诗词三首》为游子思乡之绝唱,

《梅花魂》由思乡情升华

到了爱国心,从情感与表达方式上传承前篇,也为两篇阅读课文做了铺设。

● 本文是归国华侨陈慧瑛的回忆录,写了远在异国的外祖父通过梅花寄托款款思乡情,浓浓爱国意。 ● 第一和第三件事直接表达这种情感,其他三件事属于间接表达。

● 课文高度的审美性和思想性,给学生以有益的熏陶。 ● 教学目标的准确表述

● 例三《桂林山水》教学目标 ● 发学生

● 的创新思维。认识排比句,了解分号的用法,领悟作者细致观察 ● 和用具体形象描写景物的方法。

能力目标:在网络教学环境下,培养学生的观察、表达朗

● 读能力、想象能力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利用网络拓展学生

● 的视野,通过学生自己上网旅游来领略漓江的水桂林的山

那一番 ● 独具特色的美,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用具体形象描写景物

的方法 ◆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对桂林山水独特的美的感受,激

● 爱之情 ● 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培育学生自主探究和团 ● 队协作的精神。

● 具体要说清两大问题: ● ①针对本节教材特点及教学目的,学生宜采用怎样的学习

方法来学习它,这种学法的特点怎样?如何在课堂上操作?

● ②在本节课中,教师要做怎样的学法指导?怎样使学生在学会过程中达到会学?怎样在教学过程中恰到好处地融进学法指导?

● 《桂林山水》(“学法指导”片段) ● 的学

● 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

● 是合作、共建,以教促学、以教互学,并根据学生的不同知识基

● 础,帮助他们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本着这种教学理念,在教学

● 过程中,我充分利用网络的便利条件,指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

● 础上,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方法开展学习。让

● 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 在这节课中,运用网络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之中,学生在教师

● 指导下自行在网上搜索,讨论问题、归纳总结,制作电子文稿。

● 这个过程,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自主探索、发现新知的过程,

● 是对知识整合、构建的过程,更是学生进行发散思维与创造思维 ● 的过程。

在这过程中,学生收集资源、选择和利用资源、整合信息

的能

● 力得到了锻炼。另外一个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重视学

● 生的生活经验和成长背景,强调学生自己的理解和体验,

教师只 ● 是一个指导者和引路人。 ● 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注意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鼓励学生大 ● 胆尝试、体念感受的,教学设计贴近生活,强调多元价值取向和 ● 多元标准,肯定学生与世界交往的多元化方式。不仅允许对问题 ● 的解决可以有不同的方案,而且表现自己所学的形式也可以丰富 ● 多样。教学重视文字教材与网络教材的重组,(山水游、新景游 ● 与网上游相结合)并坚持以更新学生的知识结构为目的。 ● 《桂林山水》学法指导这一片段设计中,学生以自主、合作学 ● 习和探究学习等方法进行学习;在“自主学习”中,体现了学生的 ● 主体性;在“合作学习”中,充分利用学生差异这一教学资源,渗 ● 透了“同伴互助”的理念,在“探索学习”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 ● 指导学生选用此学习方法,体现了新课改精神。 ● 《坐井观天》(“学法指导”片段)

● 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一定要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学生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就会产生两个飞跃;一是由“学会”变为“会学”,二是由“被动地学”变为“主动地学”,达到“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的理想境界。这样,学生的主体精神被大大激发,其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做到事半功倍。学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本课时,指导学生自由选用“读、说、背、演”等学习方法,结合比较朗读、想象情境、直观理解、做实验等学习方法,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教学的最高境界;在阅读习惯方面,着重培养学生解疑阅读、学会自学、学会积累的良好习惯。

说教法,应说出“怎么教”的办法以及“为什么这样教”

的根据,具体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 ①要说出本节课所采用的最基本或最主要的教法及其所依据的教学原理或原则。

● ②要说出本节课所选择的一组教学方法、手段,对它们的优化组合及其依据。无论以哪种教法为主,都是结合学校的设备条件以及教师本人的特长而定的。要注意实效,不要生搬硬套某一种教学方法,要注意多种方法的有机结合,提倡教学方法的百花齐放。

● ③要说明教师的教法与学生应采用的学法之间的联系。 ●

④要重点说说如何突出重点、化解难点的方法。

● 《桂林山水》(“教法设计”片段) ● 在山水名城桂林,面对生活在风景如画的桂林学生,要上好

● 《桂林山水》这一课,确实不容易。通常的教学总是以一两段录

● 像或几幅画优美的山水画面来进行教学,如何打破这一定势的教

● 学思维,老课新上,充分地体现当前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精神,发

● 挥网络教学的功能与优势,上出自己的特色与风格…….这既 ● 耐人寻味,又颇具挑战性,确实值得一番探讨。

● 教法设计意在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设计思想,围绕学

● 生各方面及其潜能的发展这一核心,合理整合课程各方面

的因

● 素,采用“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与方

法进行学

● 习。学生是学习的主动参与者,是信息加工的主体,也是

知识意

● 义的主动建构者。网络技术(含Internet 及宽带接入)是学

生获 ● 取、加工、处理信息资源的最基本的认知工具和学习平台。

我们的教学就是要让学生感受到文学其实是源于生活且无处不在的。语文的学习就应该建立在日常生活之中,学习语文就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体验生活,理解学习语文的真正意义和价值。在网络教学中,教师将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对学生的学习进行适时点拨、引导,在学生需要时教师将直接参与和学生一道进行探讨。

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发展的内涵同素质教育是完全一

致的,不仅必须注重全体性、全面性、主动性,而且必须注重发展的差异性、持续性,引导并发挥学生的个性、潜能。并通过上网、查询、浏览、下载实际操作活动,扩展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的理解,促进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

● 说教学过程要求做到:

● ①说出教学全程的总体设计,即起始—过程—收束的内容

安排。

● 说教学程序要把教学过程所设计的基本环节说清楚。但具

体内容只须概括介绍,只要听讲人能听清楚“教的是什么”、

“怎样教的”就行了。不能按教案像给学生上课那样讲。 ● 另外注意一点是,在介绍教学过程时不仅要讲教学内容的安排,还要讲清“为什么这样教”的理论依据(包括大纲

依据、课程标准依据、教学法依据、教育学和心理学依据等)。 ● ②重点说明教材展开的逻辑顺序、主要环节、过渡衔接及时间安排。 ● ③说明如何针对课型特点及教学法要求,在不同教学阶段师与生、教与学、讲与练是怎样协调统一的。 ● ④要对教学过程作出动态性预测,考虑到可能发生的变化及其调整对策。 ● 提纲挈领说框架 ● 说过程时要注意先提纲挈领地介绍整个过程的几个主要步骤(或说成几个板块、几个活动、几大部分),然后再具体说说各个环节。

● 精雕细琢说名称

● 设计板块名称时,要词斟句酌,具体而言,各标题

● 最好要做到四点:一? 三是层次清晰;四是用词前卫。

● 详略得当说过程

● 基本环节简略说,要做到惜墨如金; ● 重点环节(课文重点、教学重点、教学亮点、教学特色)

等要具体说,要做到不惜工本,大肆宣讲,以给评委留下

深刻的印象。

● 简要说说突出重点与突破难点的策略: ● 突出教学重点的策略 ? ? 抓住教材的关键字词分析、研究; ? 抓住概括性、总结性的中心句、重点段分析; ? 依据教材内容结构,层层深入; ? 运用图表、模型、多媒体等突出重点;

? 通过设疑激发学生急于求解的悬念突出教材重点。

● ●

集中一点法——通过许多问题的讲解集中解决一个主要难点问题。

化整为零——把一个比较难懂的难解的问题分成几个小问题,先指导学生弄懂小问题,大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

架桥铺路法——设计一些铺垫,通过“架桥铺路”,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 提问助答法——把教学难点化解为问题形式,通过提问助答等方式帮助学生解决难点。

● 迁移过度法——用已经学过的旧知识,通过知识巧妙的迁

移,帮助解决难点。 ● 暗示点拨法——在教学中学生思维受阻或产生偏差时,应抓住症结所在巧妙点拨,使学生豁然开朗。 ● 动手操作法——通过有目的地做演示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可有效突破难点。 ● 多媒体演示法——利用多媒体,把不易解的难点展示出来,更有利于教学难点的突破。

选准切入口说理论 ● 说理论要精心设计,找准切入口。 ● 说理论依据不是多多益善,而是择其精要,点到为止,一般来说,只要选五六个关键处简要说说即可。 ● 通常用来作说课理论依据的有:

● ①新课程标准、教材类型、语文学科的特点、规律;②语文教育的基础理论,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及其他

教育科学的基础理论;③教育教学专家的观点、言论;④一切已被社会认可或已形成广泛共识或已得到实践证明的

事实、公理、规律、法则或约定俗成的习惯、行为、认识、观点等等。

● 说课模式 ● “三说”模式:说教材、说教学程序设计、说板书 ● “四说”模式: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 ● “五说”模式: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说板书或练习设计 ● “六说”模式: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说板书或练习设计、说设计的指导思想和着重注意及准备

着重体现的一些问题

●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是语文-号,我今天

说课的题目是-(板书:课题、作者),下面我将从说教材、

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对本

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 》是人教版-年级下/上册第-单元的第-篇课文, 《 》是(文章体裁),主要写了(主要内容),表达了(中心思想),“写作特点”(一般是:语言简炼、层次清晰;

描写生动、细致充满诗情)”是本文最大的写作特色。

情”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能正确读写本课要求掌握的生字词/了解本课写作背景

和有关作者的文学常识;

2.整体理解文意,概括()提炼(),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整体感知要达到的』

3.品味重要词句所包含的思想感情。『研读赏析要掌握的』

由于(本课的一些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

因为(学生的一些实际)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

●(二)、说教法和学法

的和谐完美统一。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讲授法,点拨法。讲授法教师可以系统的传授知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讨论法、朗读法和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

★此外我准备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

●准备按以下五个环节展开。

环节1 导入新课,我设计的导语是()此导语以师生对话

的方

●式展开,消除了学生上课伊始的紧张感,激发学生的阅读

兴趣。

环节2 落实基础,整体感知

首先,教师请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解决字词问题,教师

有针

●对性的对某些容易读错写错的生字词进行指导,例如()。

●这为学生阅读文本扫清了障碍,也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

的特征。

接下来,教师请数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或者是听范读),●教师请其他学生边听边圈画出每段的关键词句,理清文章

脉络,

●教师根据学生板书文章脉络。(教师板书)

●新课标对学生阅读的要求是: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

思路,理解主要内容。此环节力图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

地位,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出发点,学生边读

边思考,在听读中理清思路,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和概括能力,解决教学重点。

环节3 研读赏析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教师以多媒体出示Q1,Q2,教师请学生先默读在分组讨论。Q1,Q2的设置一脉相承,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和讨论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进而解决教学难点。

●环节4 拓展延伸

好处: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阅读范围,满足学生的阅读期●待。。。。。。等等之类

环节5 课后作业

好处:巩固知识点(知识类)

●发挥学生想象力,理论-实践,学以致用(作文类)

四、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

●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理清

●文章脉络。

以上,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四个方

●面对本课进行了说明,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

老师。

●口才:一切成功的先行官

两年胳膊三年腿,十年难磨一张嘴

●说课能否生动、深刻且吸引人,“说功”是关键。

●独白语言

●课堂语言

●肢体语言

●1、声音要自然;

●2、语速要适度;

●3、语言要变化;

●4、感觉要兴奋;

●5、手势要大气。

●细节:成败在此一举

●时间一定控制好

●分配这10分钟比较好的方案是四六分成,前四分钟说教材

分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法指导,后六分钟说教学设计、教学操作等。

●合理使用多媒体

●板书是一面镜子

●五、说课要注意的问题

●1、说课不是备课,不能按教案来说课。

●2、说课不是讲课,教师不能把听说课的领导和老师视为

学生,如正常上课那样讲。

●3、说课不是“背课”,也不是“读课”,要突出“说”字。

既不能按教案一字不差地背下来,也不能按说课稿一字不差地读下来。

●一节成功的说课,一定是按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有重点,

有层次,有理有据。

●4、说课的时间不宜太长,也不宜太短,通常可以安排15—20

分种。

●5、注意发挥教师自身的教学个性和创新精神。

●6、注意运用教育理论来分析研究问题。

●7、注意避免过于表现“理论依据”,脱离教材、学生、教

师实际,空谈理论。

●六、怎样评价说课

●说教材:

?教学内容与课标、教学计划是否相符。

?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具体和全面。

?教学的重点、难点定的是否准确恰当。

?知识要点是否符合所教年龄段学生认知规律。

?学生起点(基础)能力是否分析具体、实际。

?教材中渗透德育因素是否自然、有实效。

●说教法

●教法的选择、运用是否合理、实用。

●选用的教具是否合理。

●教学组织是否恰当,是否注意学生互动。

●选用的教法是否理论依据清楚、明确。

●说教学程序

●教学思路是否清楚、层次是否分明、结构是否严紧。

●学习难度安排的是否适当、重点是否突出。

●讲课和练习时间安排是否合理。

●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是否明显。

●是否尊重学生的想象力和课堂的自由发挥。

●教学目标的设计是否符合实际。

●《心田上的百合花开》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心田上的百合花开》,我将从教材、学情与目标、教学过程等几个

方面说说我的教学思路。

?说教材:

●《心田上的百合花开》是新课程鲁教版实验教材8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同属本单元的还有《雪》《雷电颂》《组歌》《海燕》《短文两篇》。这个单元以“心灵之声”为主题,一组组壮阔而美丽的形象,在多情的作家的笔下,

化成了一行行充满激情的文字,打动了我们的心。本单元

要点是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把握作者的思路和

文章的主题,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品味文中优美生动、

富含哲理的语言。

※说教材:

●《心田上的百合花开》是本单元的第四篇,文字通俗质朴,

却蕴含非常深刻的意义。通篇运用拟人的手法,层层衬托,塑造了一个充满灵性、大智大慧的野百合的形象。在这里,百合花代表了坚韧、执着、自信,成了坚强不屈、积极进

取、有着坚定信念的生活的强者的象征。百合谷就是一个

充满世事艰辛的大社会的缩影,野百合的遭遇,具有人生

奋斗的典型意义:一个人社会价值的实现,只有一种方式,那就是“以花来证明”。这正是林清玄作品的主题,我们从中也能感受到他那特有的东方的审美智慧与佛家的哲学玄

思。

※说学情与目标:

●初三的学生相对于初一和初二的学生知识面比较宽,预习

的习惯已经初步养成,而且好奇心较强,对新鲜事物容易

接受,加之前面已经学过本单元的三篇课文,所以我认为

他们基本可以学着透过文字倾听作者由寻常物激起的心灵

之声,把握作者的情感。因此,我决定通过设疑、启发、

合作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由发表见解。并根据学生水平

参差不齐而有针对性地提问,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作用。

※说学情与目标:

●新课标指出,学生应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

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

作用。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

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解决问题;能

联系文化背景、时代背景、作者背景等对作品作出自己的

评价,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并可以有感情地朗

读。

?说学情与目标:

●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特点、新课标要求,我制定了以下几

个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

●学生学习本文应该做到感悟人生的意义,懂得信念对人生

的价值,引导学生通过不懈的努力证明自己的人生价值,

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知识目标:

?可以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文章蕴涵的深意,结合百合形

象与作者经历,感受作者写作的情怀和文章的主题。

?领悟文章运用拟人及层层衬托塑造百合形象的写作方法。

?感受林清玄的散文风格,品味作品中清新质朴、意味深长

的语言特色。

●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的圈点、欣赏能力

?提高查阅资料的能力

●重点难点:

●新课标要求学生要有丰富的阅读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加深体验和感悟,因而我把“理解文章所蕴涵的深意,品味作品中清新质朴、意味深长的语言”作为教学的重点,把“领悟文章运用拟人及层层衬托塑造百合形象的写作方法”作

为难点。

?说教学过程:

●因为学生学习本文已经具备基本的能力,所以我设计1课时

进行教授,并分为6个步骤———导入、作者介绍、整体感知、研读课文、尾声、作业来谈谈我的思路和教法。

●导入

●题目是作者“精心制作”、窥探文章主题的窗口,往往掩藏

着诸多的信息。教学也往往可以在这个“小题目”上做“大文章”。这篇文章的题目“心田上的百合花开”,既美得让喜欢,又含蓄得让人有疑问。针对学生好奇心、求知欲很强的特

点,为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本文的积极性,在一开始就能

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更好地完成以后的教学内容,我这样

设计导语:

●同学们,花都开在什么地方啊?(同学们可能会说:)花园、

草地、山谷、悬崖边……(我:)今天,老师要告诉大家,花还可以开在心田上。这是怎么回事呢?人们赋予花不同的象征意义,同学们还记得周敦颐《爱莲说》中三种花的象征意义吗?(通过提示,同学们会记起:)菊花象征隐士、牡丹象征富贵、莲花象征君子。(我:)那么大家知道百合花象征甚么吗?(估计学生会说:“百年好合”)(我:)但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心田上的百合花开》却是以清新质朴的语言赋予了百合花新的象征意义,究竟是甚么新的象征意义呢?让我们一起欣赏这一株小百合,看它是如何开放在心田上的吧!

●我使用的导语是环环相扣、步步设疑,钓学生的胃口,推

动学生步步思考,引起学生强烈的阅读期待。同时通过导

语同学们还可以复习学过的知识,也可以初步感知本文,

为后文讲解作铺垫。

●作者介绍

●我会把作者林清玄的相关情况作一些介绍,因为本文涉及

了他散文的两个突出特点:1.清新质朴、清丽淡雅2.佛家玄思、人生哲理。我发现他散文风格的这两个特点正好与他

名字中的两个字相对应——“清”与“玄”。所以,我会使

用将其名与其风格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讲授,这样学生会记

忆深刻。另外,我会介绍林清玄从农村孩子成长为优秀记

者,又经过不懈努力、克服种种困难,成功转型为著名作

家的经历,以启示学生:作者的成功源于他不懈的自我努

力和坚定的信念,作品中的百合花就是作者的人生写照。

作者将百合拟人化、人格化,寄予了自己的情感体验。

●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帮助同学们认识作者,感受作者

写作的情怀,对后面理解本文的情感主题和深刻的人生哲

理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素养。

●整体感知

●首先利用媒体播放课文朗读,让同学们听朗读的同时跟着

轻声默读,而且能够圈划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有哲理的句

子。待听完后,我会请同学们就自己喜欢的句子自由发表

见解,这时同学们只能初步谈谈理解还不能做深入地理解,但肯定都会有自己的看法。我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初步感知

课文内容,通过听与读领会文章的情感,初步种下百合的

形象。同时引导学生在阅读时,把听与读、学与思相结合,做到耳到、心到、口到,在圈划中又做到了手到、眼到。

这样,活跃学生各种感官,使学生一开始初读课文就产生

兴趣。

● 研读课文

●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掌握层层衬托的写作手法,学生一个人

品析恐怕难以全面把握,所以应充分发挥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当然,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起主导作用,而不是让学生盲目探讨,应进行适当的引导启发,并将学生品析的语句加以适当的指导与整理。通过启发学生讨论百合生长

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百合价值实现后人们态度表现这几个问题,使学生明白衬托是从百合生存的自然环境到社会环境再到人们最后对百合的态度,从而能体会层层衬托的写作手法。

● 这一环节我还会特别强调几个重点句子,让学生分别从关

键词、修辞、情感等方面进行赏析并渗透老师的阅读指导,让学生品味作品中清新质朴、意味深长的语言,进而完成教学。

● 重点的讲解。

● 我把以下几个句子作为重点赏析的储备点:

● 我是一株百合,不是一株野草。唯一能证明我是百合的方

法,就是开出美丽的花朵。 ● 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生命;我要开花,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

● 我们要全心全意默默地开花,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 重点的讲解。

● 相信经过这样一番细品,百合的形象会在学生的心中清晰

起来。此时,便可以回归导语的设疑,抛出“百合花究竟有

甚么新的象征意义”的悬念,点破“为什么题为‘心田上的百

合花开’?”了。估计这时学生会从百合的品质上去体会,我

也会引导学生体会百合身上执着、自信、坚忍、淡泊等品质,并突出强调几个词语——“心里知道”、“内心深处”、“内在的”等,从而感悟本文所要表现的是百合精神对作者及

读者心灵的震撼,因而是‘心田上的百合花开’。

● 通过这一环节,学生可以把握文章的主旨,对学生的人生

观、价值观的构建加以影响,从而完成德育目标,启迪学

生:每个人心灵的土地都是湿润而肥沃的,只要你肯付出

努力,生命的百合花就会开在你的心田。

? 尾声

● 这个环节我将让同学们自由畅谈类似于百合精神的、他们

熟悉的人和物的事迹,如贝多芬、霍金、丑小鸭等。最后,我让同学们把自己想象为那株百合,“直立地挺着胸膛”高声齐读第三段——“我要开花……”,这样可以使学生更深入体会百合花的精神,也作为学生今后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一个宣言。

? 作业

● 为提高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积累知识储备,我的作业这样设计: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查找两篇文章,并认真阅读讨论。一篇是《一蓑烟雨任平生》(作者夏雪),内容并不很难,却能够帮助学生更完整地认识作者及其散文风格;另一篇是林清玄的小短文《有情》,这篇文章与课文主题十分接近,学生在学习本课后应该可以自学此篇。 ● 我的基本思路就如上所述,但实际教学中会根据具体情况

灵活应对。

● 希望不足之处,各位评委予以指正、探讨。

● 谢谢大家!

● 《海燕》说课稿

● 各位老师、同学:

● 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海燕》。下面我就按照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四个部分向各位老师、同学说课。

? 说教材。 ● 这篇课文被编在鲁教版初三年级下册的第二单元。这一单元都是作者有寻常事物激起的心灵之声,在多情的作家笔

下,日月光华,风雨雷电,浪花海燕……这些壮阔而美丽的

形象,都能化成充满激情的文字,深深的打动我们的心。

而《海燕》一文,作为其中的代表作,顺应新课程标准“阅

读部分”的要求,一直保留在我们的语文课本中。

● 《海燕》是俄国“无产阶级艺术权威”高尔基在1901年3

月写的一篇带有象征意义的短篇小说的《春天的旋律》的

末尾一章。作者创造出“海燕”的艺术形象,欢呼即将来

临的革命风暴,为无产阶级唱出了一曲充满战斗激情的颂

歌。他是无产阶级文学的开山之作。自它问世以来,便以

深刻的思想、锐利的锋芒和激越的诗情赢得众多读者的喜

爱。它的读者,超越国界,超越时代,超越年龄、性别、种族。即使在今天,也对我们有极大的激励作用。激励人

不惧怕困难,迎着困难前进,与困难斗争,其乐无穷。此

外,《海燕》作为一首散文诗,篇幅短小,文字精粹,蕴涵丰富,学习本文对初三学生开阔视野,提高朗读、品味语

言能力和写作能力是很有裨益的。

●《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

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因此我将教学目标界定为以下三条: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了解作者及课文背景;掌握象征、对

比的手法和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和作用。

●能力目标:理清文章结构;品味文章用词的准确性,积极

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理解海燕的形象。

●情感目标:结合历史社会的背景领会“海燕”精神的内涵,结

合生活实际把握“海燕”精神的现实意义。

●重难点的确立及依据。

●重点:象征手法的运用及理解。难点是理解海燕的形象及

现实意义。

●这一教学重点和难点的顺利实施是完成教学目标的关键,

攻克“象征着表现手法的运用”这一教学难点又是实施教学

目标的突破口。可以说,教学重点和难点得以实施,是课

堂教学获得成功的关键,是进行创新教育,强化学生素质

的关键。

●我计划用两个课时的时间完成教学目标。

?说教法

●根据以上分析教学的重点、难点,我想这样处理教材,以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加强朗读。朗读课文,使教好本文的重要手段,也是目的。

朗读的方式主要采用齐读,指导学生个体朗读。能够朗读

好这首散文诗,也就对“海燕”的形象有了一定的把握了。

●比较欣赏。高尔基把所有的笔力都集中在塑造海燕形象上,

除了正面表现海燕的形象外,作者还运用广阔的背景进行

烘托,同时通过几种海鸟对暴风雨的恐惧万状和海燕搏击

风云的对比,增强了海燕形象的鲜明性和立体感。在教学

中可以通过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帮助学生深入的把握海燕

的形象。

?说教法

●纵向比较要求学生抓住文中的语句,理解作者所描绘的

海上图景的变化和海燕动作神情的发展变化,把握环境逐次变化对烘托海燕形象的作用以及感受海燕愈战愈勇的英姿。

●横向比较比较海燕与海鸥、海鸭、企鹅面对暴风雨的不

同表现,反衬出海燕非凡的勇气和威猛的形象。比较乌

云、狂风与波浪、大海形象,烘托出海燕那种乐观的、一

往无前的革命精神。

?说教法

●象征手法的运用是本文的重要艺术特色,通常是教学的重

点。本文的象征意象是一个纷繁浩大的意象系统,在文中

出现的每一个事物都能和当时俄国的社会现状一一对应。

在短短不足600字的文章中营造出这样的象征系统不得不

让人佩服高尔基的笔力。但是这恰恰又成了教学中的难点,很容易给学生造成乱哄哄的感觉。而且一节课中让学生理

解所有的象征意向也不现实。所以我想只要让学生能从宏

观上进行把握,明白海燕、大海、海鸟等几个重要形象的

象征意义就行了。我最终达到的目的就是:突出海燕的艺

术形象,淡化文章的政治色彩,拉近文章与学生距离。

●为了使教学达到最佳效果,我在教学过程中确立了以诵读

法、讨论法、情境体验等为主的教学手法充分发挥教师“导师”的作用,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主动感知,探索求真,展现自我。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我充分利用课件展示创设情景,如

配乐朗读、海雕捕食、暴风雨来临时的环境的影片等。使

学生很自然的融入到课文的意境中去产生思想共鸣。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会有计划的将这5点内容逐步展开,

层层深入。

?说学法

●“好老师要教给学生发现真理的方法”,这样才能实现叶圣陶

先生提出的“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本课的教学就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这种精神,我设计的具体的学法如下:

◆读书入境法。坚持以读为本的理念,让学生在读中入境,

在读中感知,在读中培养感悟,在读中受到熏陶,从而提

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勾画圈点法。引导学生自己勾画出课文描写海上环境变化

所用的词语、句子和海燕动作深情表现的词句,以及运用

修辞手法的句子。

◆合作讨论法。引导学生以同桌或小组的方式讨论,深刻理

解课文,也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

合作意识。

?说教学过程

●我设计整个教学过程分在两个课时内完成,第一课时完成

课文的导入、检查预习、理清层次结构以及课文的第一、

二部分的讲解,以达到学生对海燕这一形象的初步的理解。

第二课时把课文的第三部分讲解完,然后主攻海燕的象征

意义,精神内涵以及分析本文的修辞手法。最后总结全课

的内容并进行情感升华。

●导入

●我设计的导入是由日常生活中我们对暴风雨的态度入门,

引出海燕。接着给学生介绍高尔基、写作背景、《海燕》的创作及发表的情况。重点明确:要学生知道高尔基在世界

文坛上的地位,了解他的苦难童年,知道他的代表作品,

了解高尔基创作《海燕》的背景以及发表的情况。帮助学

生更好的理解主题。

?说教学过程

●2、检查预习效果。

●通过检查重点词语的读音、释义,督促学生课下及时预习,

同时了解学生预习情况,以便在讲课过程中合理安排时间

和讲解的进度。

●理清层次结构。整体感知课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

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从整体上把握全文,几乎是所有的课文学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深入理解课文内

容的一个重要前提。本课的“整体感知”环节侧重于理清

文章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

?说教学过程

●解析课文。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我在解析课文的过程中设计了一系列

的问题。

●这篇课文共分三部分讲解,在两个课时内完成。在每部分

中设计了几个问题。

●文中三幅海景图各有什么特点?随着暴风雨的逼近,海燕

的表现都有哪些变化?重点指导学生权圈读三个部分中描

写风雨雷电的词句,把握环境逐次变化对烘托海燕形象的

作用。让学生自己找出暴风雨来临前三个阶段中描写海燕

神态、声音、动作的词句,体会海燕英勇无畏、愈战愈勇

的英勇品质。

?说教学过程●课文除了重点描写海燕,还写了其他水鸟,那些水鸟在暴风雨来临之前有什么表现?比较海燕与海鸥、海鸭、企鹅面对暴风雨的不同表现,挖掘海燕形象的典型意义。通过对照,突出海燕的乐观、英勇无畏的精神及形象。

●在分析课文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重点词语、动词、

形容词的用词准确性以及对表达主题所起的作用。通过学

生进行朗读逐段讲解课文,力求使学生熟悉课文,对课文

的内容及主题思想有深刻的理解,为下面重点讲解象征意

义和修辞手法打下基础。详细讲解课文,使学生对主题及

各事物的象征意义基本有了初步理解,接着顺势进入象征

手法的讲解。

※说教学过程

●象征手法

●利用课文中相关的语句及背景知识带领学生分析出海燕

(英勇无畏的革命者的形象)、暴风雨(推翻一切反动腐朽势力的革命斗争)、大海(俄国的人民群众)、海浪(人民

的力量)、风云雷电(反动势力)这些意象的象征意义,从而深刻理解高尔基写作本文的主旨,完成本文的教学重点。

●修辞手法

●本文的语言特色除了具体用词的生动、恰当外,还有多样

化的修辞手法的运用。掌握这些修辞手法不尽对理解课文,领悟海燕的坚强乐观、英勇无畏的精神有重大的作用,而

且有助于提高学生鉴赏文学语言的能力,积累文学语言,

对写作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在此部分的学习中,让学生自己找出一些使用修辞手法的

句子,老师指导学生进行讨论分析这些修辞手法的使用在

文中的作用。

●四、说教学过程

●总结

●上课的最后对课文进行轮廓式的总结,重温三幅海景图,

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明确重点学习的内容。高尔基塑造的

海燕形象,表现了对即将到来的革命风暴的热情欢迎,歌

颂以海燕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者的英勇形象。然后对海

燕的形象进行升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进行情感教育,让学生“学有所用”,学习海燕的精神,指导学习和生活。

●最后,再次回顾此次说课的四个环节,我认为教师首先要

对所教的教材有非常熟悉的认识,明确教学的目的,确定

适合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结合各种学习方法启发引

导学生进行学习,突出教师的“导师”身份。讲解《海燕》这篇课文要注意引导学生从中受到启发,积极面对生活中的

一切困难,敢于象海燕一样高呼“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我想这也是语文教学中具有人文关怀的体现。

●听课和评课

●二、听课要领

●三、听课记录

●四、评课要点

※听课准备

?学识准备

●熟悉教学大纲,充分把握教材。

●五个弄清:

●①弄清教学目的任务;

●②弄清教学建议;

●③弄清规定的知识体系;

●④弄清限定的知识范围和深度;

●⑤弄清新教学大纲的特点。

●把握教材应做到“三准一活”

●三准:

●对本学科教材体系和教学内容认识准,

●对教材重点、难点把握准,

●对课后训练目的要求掌握准;

●一活:灵活地看教师组织和选择教法。

●2、学习和掌握有关学科的教改信息。

●3、学习教育理论。理论学习包括教育学、心理学、

●教学法、教育哲学和先进教改信息等。

●4、积累听课评课材料。

●具体方法:

●从各种报刊杂志和图书中收集;

●边听课边总结。

?心理准备

●1、态度上的准备——五心

●诚心、虚心、专心、细心、公心。

●2、情绪上的准备——听得懂,听得进,做记录,

●并深入思考进行分析评定,应尽可能排除一切

●干扰,精神饱满,集中精力听好课。

?情况准备

●1、要了解听课班级学生的基本情况,如学生学习基础,智力和班级管理情况;

●2、要了解任课教师有关情况,如学识水平,工作态度、

教学经历等。

※听课要领

●(一)全身心投入

●(二)掌握观察要领

●听课应从单一听教师的“讲”变为同时看学生的

●“学”,做到既听又看,听看结合,注重观察。

●听什么

●一听教师怎么讲的,是不是讲到点子上了,重点是否突出,

详略是否得当;

●二听课讲的是否清楚明白,学生能否听懂,教学语言如何;

●三听教师启发是否得当;

●四听学生的讨论和答题。

●五听课后学生的反馈。

●看什么

●一看教师。

●精神是否饱满

●教态是否自然亲切

●教师板书是否合理

●运用教具是否熟练

●教法的选择是否得当

●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是否得法

●教师对学生出现问题的处理是否巧妙

●二看学生

●整个课堂气氛;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看学生对教材的感知;

●学生注意力是否集中,思维是否活跃;

●学生的练习、板演、作业情况;

●学生举手发言、思考问题情况;

●学生活动的时间是否得当;

●各类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的积极性是否调动起来;

●学生与教师情感是否交融;

●学生自学习惯、读书习惯、书写习惯是否养成;

●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如何

※听课记录

●听课记录包括两个主要方面。

●一是教学实录——左边是实录

●二是教学评点——右边是评点。

●课堂实录包括:

●年月日、学科班级、执教者、课题、第几课等;

● 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 ● 以及教学时采用的方法(多以记板书为主); ● 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 ● 学生活动情况; ● 教学效果。

※ 评课的三大标准

● 1、目标与方法是否统一 ● 举例:《故都的秋》:

● 教学目标:体验、感受课文的意境和语言的表现力。 ● 方法和步骤:上网查阅有关资料;探究、交流与讨论。 ● ——应为:诵读、想像、揣摩、涵泳 。 ● 第一:目标是对的。

● 第二:方法是不熟练的,不完整的,简单的。 ● 第三:目标和方法没有统一的。 ● 目标与内容是否统一 ● 第一,目标定得对不对。

? 标准:目标体系、教材内容,学生认知规律。 ● 第二,内容本身是否准确、深度是否恰当。 ● (教材内容和学生认知规律) ● 第三,目标与内容的统一。(最主要)

● 案例:《项链》目标——理解小说情节的深刻含义。 ● 讨论3个问题,最关键的问题,(25分钟):

● “假如项链没有丢,假如项链丢而复得,结果会怎样”? ● 评:问题和“理解小说情节的深刻含义”不一致。 把学生

● 向对情节传奇色彩的关注,目标和内容脱节。 ● 例2、《荷花淀》:

● 教学目的——领会这篇小说特有的审美风格。 ● 提问:“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群妇女?”

● 问题没错。孙犁写小说的艺术风格是清新、愉快、轻松,不愿写得紧张,不愿意写得血性,所以写到女人。

可讨论的结果是引导学生得出如下结论:连女人也上了战场,可见齐心协力、同仇敌忾、抗战必胜。这是社会历史背景,与我们领会孙犁小说的轻柔、优美的审美风格没有关系,内容和目标脱节。

● 例4、鹬蚌相争。

● 学生问:夹住你的嘴不放,怎么会说话呢? ● 小组讨论,给编辑写信,上网查资料。 ●

这个问题不是语文问题。

● 学习这篇课文不是为了分清这个是非。 ● 评课就要把这些荒谬之处指出来。 ● 内容与方法是否统一

● 第一,内容本身是否准确,深度恰当。 ● 第二,方法本身熟练不熟练,完整不完整 ● 第三,内容与方法是否统一

● (方法是由内容决定的,解决的问题就是内容) ● 例1、《祝福》

● 教学内容——祥林嫂人物分析。

● 方法是案审、法庭调查—— “祥林嫂案审”。

● 案审——弄清事实,分清责任。可祥林嫂之死是由于一种精神上的折磨,导致她思想崩溃、内心痛苦而死。

《祝福》是内视小说。写内部世界,描写人物的内部世界,描写思想心理文化状态;不是社会小说。《祝福〉采用倒叙,一上来就把祥林嫂的灵魂摆在读者面前,引导读者直逼祥林嫂的灵魂,小说一上来就采用了第一人称,中间换第三人称,最后回到第一人称,为什么?内视小说,分析祥林嫂这个任务,其实就是分析她的内部世界,更深刻的是分析祥林嫂的思想、心理文化状态

● 例2:孔乙己告状

教学内容——孔乙己悲剧性格的内涵。

● 关键是体验小说的情感基调,由调侃、微讽转向同情。情境想像、心理体验。

方法:告状——辩明是非,对理解孔乙己悲剧性格的内涵无帮助。

※ 更为具体的评课要点

(一)教学目的(体现目标意识)

● 1、教学目标全面、具体、明确、符合大纲、教材 ● 和学生实际。

● 2、重点和难点的提出与处理得当,抓住了关键, ●

能以简驾繁,所教知识准确

● 3、教学目标达成意识强,贯穿教学过程始终 ● 教学程序(体现主体意识)

● 1、教学思路清晰,课堂结构严谨,教学密度合理 ● 2、面向全体,体现差异,因材施教,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

3、传授知识的量和训练能力的度适中,突出重点,抓住关键 ●

4、给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主动发展 ●

5、体现知识形成过程,结论由学生自悟与发现

● 教学方法(体现训练意识)

1、精讲精练,体现思维训练为重点,落实“双基”

● 2、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符合教材,学生和教师实际

● 3、教学信息多项交流,反馈及时,矫正奏效 ● 4、从实际出发,运用现代教学手段

● 情感教育(体现情感意识)

● 1、教学民主,师生平等,课堂气氛融洽,培养创造新能力 ● 2、重学生兴趣、习惯、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培养 ● 教学效果(体现效率意识)

● 1、教学目标达成,教学效果好

● 2、学生会学,学习生动,课堂气氛活跃 ● 3、信息量适度,学生负担合理,短时高效

● 世界上最枯燥的事莫过于简单重复

● 有人教10年书,却仍然只有一年的水平;有人只教了一年,

却具有别人10年的水平。原因很简单,前者每年所做的只

是前一年的简单重复。

● 比如备课写教案,今年抄去年,明年抄今年,辛辛苦苦抄

了10年,也没有别人下功夫研究一年的水平,自然没有长

进,没有成功乐趣。

● 影响教师成长速度的六种因素

● 成长与定位(要有动力)

● 成长与定向(要有目标)

● 成长与读书(要有改变)

● 成长与研究(要有深度)

● 成长与方法(要有效率)

● 成长与耐力(要有恒心)

●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和教材 ●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 ※ 对“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理解 ● 何谓“教学大纲”? ● “教学大纲”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法规,用纲要的形式来规范各门学科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行为的指导性文件。(王世堪《中学语文教学法》)

● 2、何谓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确定学校教育一定学段的课程水准、课程

结构与课程模式的纲领性文件。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

基础。它体现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

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它规定了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并对教学及教学评

价提出建议。

课程标准是国家制定的某一学段的共同的、统一的、

最低的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它是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

的标准。

● 什么是语文课程标准?(或其性质和作用)

● 语文课程标准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按照教学计划,用纲要

的形式来规范语文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是语文教材编写、

语文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估语

文课程的基础。 ● 制定语文课程标准的依据有哪些?

● 国家的政策法规,国情的特点,学科的知识结构和教学规

律,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等。

● 语文新课程标准是指1999年开始研制,2001年9月正式

走入三十八个国家级实验区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

标准》及稍后相继出台的《普通高中语课程标准》,它是国

家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国内外课改趋势,结合我国教育实际,在新时期用纲要的形式来规范语文教学的指导性文件。

● 2011年12月28日再次修订完成 ※ 语文新课程标准与语文教学大纲的区别

※ 我国语文课程标准的演变历史

● (一)、 20世纪前期的初中语文课程标准 ● 1904年《奏定中等学堂章程》

● 1904 年 1月 l3日,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随之

也颁布了《学务纲要》,决定实行分科教学。其中的《奏定

中等学堂章程》规定中学堂设12门课,与语文相关的有“读

经讲经”、“中国文学”,每周授课时间为 36学时。

● 1913年《中学校课程标准》 ● 1912 年,共和政府教育部公布了《中学校令实行规则》,改学堂为学校,把语文学科定名为“国文”,并对国文的教育目标、教学内容及培养程度进行规定。 1913年,共和

政府教育部又公布了《中学校课程标准》。尽管这份文件比

较简单,但“课程标准”这一名称却一直沿用下来。

● 1920年《国民学校令施行细则》 ● 1920 年,国民党教育部颁发了《国民学校令施行细则》,

将“国文课”改为“国语课”。这份细则注意了培养学生的语文

能力,并以法令的形式规定了白话文在语文教学中的合法地位。 至此,国语、国文的母语课程名称正式确立。

● 1923年《初级中学国语课程纲要》

● 1923 年,北洋军阀政府颁布《中小学课程标准纲要》。其

中的国语课程纲要包括小学、初中、高中各一套。《初级中

学国语课程纲要》

(叶圣陶起草)强调“本科要旨在与小学

国语课程衔接,由语体文渐进于文体文,并作为高级中学

国语课程的基础”。在编写体例上有了长足的进步,已经初

步显示出语文课程标准的结构雏形。 ● 1929年《初级中学国文暂行课程标准》

● 1929 年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课程暂行标准》,

这一标准按教学阶段及课目类别分册编写,其中有《初级中学国文暂行课程标准》。它标志着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定

型,对以后的语文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制定产生了很大影响。 ● 1932-1936年《初级中学国文课程标准》 ●

1932 年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初级中学国文课程标准》。这份课程标准由目标、时间分配、教材大纲、实施方法概要、附注组成。之后,国民政府教育部又于 1936年颁布了修改后的《初级中学国文课程标准》,结构上变化不大,但也有自己的特点。1940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对该课标再次修正,并颁布了《修正初级中学国文课程标准》。至此,我国语文课程标准的制定已经进入了内容比较充实、系统比较完备、条目便于实施、能够单独编印成册的草创阶段。 ● 1941年《六年制中学国文课程标准草案》 ●

1941 年 9月,国民政府教育部又颁布了《六年制中学国文课程标准草案》,其中从正反两个方面确定了选文标准,注意到了语文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的紧密关系,并且对教法也做了规定,指出教师教授时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 1949年《中学语文科课程标准》(草稿)

1949 年 4、 5月间,叶圣陶先生建议用“语文”作为中小

学学科名称。 8月,华北人民政府教育部委托他草拟了《中学语文科课程标准》。虽然这一课程标准并未公开颁发,只

是内部传阅,但却是建国后制定语文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

的奠基性文献。

20 世纪前期的语文课程准体现出这样一种倾向:引领国语、国文课程向大众化、实用化、科学化、个性化的趋势

发展。

● (二)、 20世纪后期的初中语文教学大纲

● 1949年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语文教学大纲

新中国成立之初,教育部并没有立即组织专家编写中学语

文教学大纲,但有两个文件却起着类似于语文教学大纲的

作用。一个是 叶圣陶先生起草的《中学语文科课程标准草

稿》,另一个是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编审局编辑

的初、高中语文课本的“编辑大意”,起到了实际指导语文

教学的作用。

● 1956年《初级中学汉语教学大纲》和《初级中学文学教学

大纲》

1956 年实行汉语、文学分科教学,教育部制定了建国后

第一套规范、完备的分科式语文教学大纲——《初级中学汉语教学大纲(草案)》和《初级中学文学教学大纲(草案)》。这套大纲规定了汉语、文学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强调教学

的思想性,且知识覆盖面广,注意知识的系统性。

不足:忽略了一般听说读写的培养,重视汉语文学的体系,

忽视学科综合性

● 1963年《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

教育部于 1963年 5月制定了《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草案)》。这一大纲明确指出语文学科的性质,是“学好各

门知识和从事各种工作的基本工具”。强调语文学科个性特点,正确阐释了“文”与“道”的关系。 ● 此外,这套大纲还富有远见地提出了“文质兼美”的选材标准;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应“简明扼要,切合实用”;在教学方法上,主张回归传统,提倡多读、多写、多练。 ● 1978-1980年《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及修订版 ● 1978 年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大纲提出“思想内容好,语言文字好,适合教学”的选材标准,要求语文知识教学力求“精要、好

懂、有用”,教学要“提倡启发式”等。 1980年,教育部对该大纲进行修订。 ● “ 80大纲”突出强调语文教学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指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和读写训练的辩证关系,在培养读写能力方面,规定了各年级的重点,对语文知识教学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对听说教学提出了具体要求,注意读写训练的计划性和语

文诸因素的互相配合,重视作文教学,重视培养好的文风,

避免“假大空”

● 1986-1990年《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及修订版

● 1986 年 11月,

国家教委颁发了《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该大纲进一步明确了语文学科的性质和地位,指出:“语文是从事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是学习各门学科必须掌握的基础工具”。第一次把听说能力提到与读写能力

并重的地位,并且提出审美教育的问题;同时,还适当降

低难度,减轻学生负担。 1990年国家教委对“ 86大纲”进

行了修订。修订的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 1)加强思想政

治教育;( 2)降低难度,减轻学生负担 ● 1992-2000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及修订版 ● 1992 年,国家教委又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与建国以来颁布的几个大纲相比,该大纲在内容和框架上都有一些新特点。( 1)终端性鲜明;( 2)注重基本素质的培养;( 3)注意了导向性和灵活性的结合。 ● 2000 年 1月,教育部对初中“

92大纲”进行了修订,颁发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

订版)》。其中,“教学评估”和“教学设备”是过去初中语文教学大纲所没有的。 ● (三)、 21世纪初中语文课程标准

● 随着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开展,教育部于 2001年 7月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试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语文课程标准”这一称谓在新世纪之初回归。

●2001年,国家启动了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过十年

的实践探索,课程改革取得显著成效,构建了有中国特色、反映时代精神、体现素质教育理念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各学科课程标准得到中小学教师的广泛认同。同时,在课程标准执行过程中,也发现一些标准的内容、要求有待调整和完善。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适应新时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教育部组织专家对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完善。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咨询委员会的咨询意见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的审议结果,经研究,决定正式印发义务教育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1年版),并于2012年秋季开始执行。

※语文课程标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一)、改革的背景

?参与国际竞争的客观需要

●韩国:1997年开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英国:《1999年基础教育课程标准》

●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

●日本:2002年实施新课程标准

?提高国民素质的迫切要求

◆面向全体就是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

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快乐。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

变。

◆全面发展就是要求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生产劳动相结合,

使学生不仅仅学习和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而且在智力、道德、审美等方面也获得发展,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即各方面充分发展而又有独创性的、独立、自由的个人。

◆主动发展就是在整体提高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发展自己的

个性和特长。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

?基础教育深化改革的必由之路

●我国基础教育的现行课程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存在不

少弊端,主要表现为“繁、难、偏、旧”。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

决定》、《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等文件的陆续出台,标志着国家正在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高考试题第I卷第4题:

● 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遍布华夏的古村落,作为乡土建筑的精华,__,__,__,__。__,__,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形成产生过深刻的影响。

●却辉映着辉煌的过去②鲜明地折射出中国悠久的历史③

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④它们看似陈旧⑤生动地展现了民

族文化的丰富多样⑥成为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的一个窗

口A.④①③⑥②⑤B.②⑤⑥①④③C.③⑤②⑥④①D.⑥④

①③②⑤

●《雨中登泰山》课后练习题:

下面是课文中的一段话。后面列出四种分析。把最能确切反映作者意图和表达方法的一种选出来。

1.作者运用借代、拟人等修辞方法,表现了松树在逆境

中奋斗的自豪感和旺盛的生命力。

2.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表现了松树的千姿

百态、各具情趣的自然景色。

3.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表现了松树在逆境

中奋斗的自豪感和旺盛的生命力。

4.作者运用借代、拟人等修辞方法,表现了松树的千姿

百态、各具情趣的自然景色。

●“中学语文重在应用,重在培养人,不是搞什么语言的专

门学问。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统一体的两个侧面,不可机械割裂,否则就把语文教学引入死胡同,急功近利,舍本逐末。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互相依存,不可分割。抽掉人文精神,只在语言文字形式上兜圈子,语言文字就会失去光泽,步入‘排列组合’的文字游戏怪圈;脱离语言文字的运用,架空讲人文性,又背离了语文课的宗旨,步入另一个误区。”

●——于漪:

●《“标准化试题”把语文教学引入了“死胡同”》

●本次课程改革为什么用“课程标准”代替教学大纲?

● 1.从功能目标上看,从重视知识传授、技能培养的人的单

向度发展转向重视“全人”发展,由重视选拔取向的精英教

育转向大众教育。

● 2.从课程内容上看,改变过于重视书本知识的繁难偏旧现

状,密切课程与社会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 3.从课程结构上看,改变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强调学科间

的联系与综合。

● 4.从教学方式上看,由关注怎么教的具体方法问题转向关

注为什么教的目标问题和教什么的内容问题,关注教学的本质问题,努力引导、帮助和促进学生学习。

● 5.从课程评价上看,改变以往的评价过于强调甄别的选拔

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 6.从课程管理上说,增加了一定的弹性,有利于课程资源

的开发和选择利用。

●(二)、语文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

●1.教材:语文教材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

部分选文陈旧,缺乏时代气息。二是比较复杂的编排模式,三是没有更新。

●2.教学:目前的中学语文教学在教学方法上还存在不少问

题,普遍存在着“以教师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状况。

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考试 复习资料

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考试复习资料 一、选择填空题 1、教学:是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全部行为方式。 2、教学论:是教育学中的一门学科分支,研究教学情境中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行为方式,对教师的行为方式进行科学概括,做出一般的、具有普遍性的规定或解释,用以指导教学实践。 3、《四书》:《论语》、《孟子》、《中庸》、《大学》。 4、“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乐经》。 5、语文课程目标的五个领域: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显性呈现(横向)。 6、语文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和方法、知识和能力,隐性线索(纵向)。 7、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目标确定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总目标包括的五项内容:“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 8、语文教材有泛指、特指和专指三种不同的概念。特指根据语文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编写的,供语文教学中师生使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习题册、练习册、教学挂图、音像教材、教学软件、选修教材、教学指导书、教学参考书等。专指在上述的语文教材系列中占有特别重要地位的语文教科书,即课本。 9、语文教材的四个功能:德治启迪、语文历练、语言积累、知识扩展。 10、语文教材的内容有四种要素构成:范文系统、知识系统、实践活动、助读系统。 11、成功的板书和图示要做到:既是教学内容的艺术展示,又是教学思路的直观体现,能够揭示中心,突出重点,理清思路,启发思考。 12、板书图示的能力要素:1、硬笔书法能力2、一定的制图能力和绘图能力3、版面设计的能力4、文明的书写习惯 13、语文试卷的评析方法:基本方法:借题发挥; 具体的方法:1、抓住一点,讲清一类14、对照比较,讲清知识、能力和智力的关系3、改变题型,触类旁通。 15、解行识字法的要点:1、解行为本2、偏旁带字3、形音义结合

中学教育学考试复习资料(已标注重点)

最新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考试复习资料重点标注版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教育的发展 1、教育的本质: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 2、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3、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二战以后世界各国教育制度呈现出的共同发展趋势)P4:(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相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日益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4、不同国家古代学校教育的形态 (1)中国在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 中"校、序、庠、学"都是学校的名称。中国古代社会的六艺教育P5;礼、乐、射、御、书、数。以礼、乐为中心。 (2)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是:“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 (3)古代雅典教育的目的及特点:培养政治家、商人为目的,注重身心和谐发展,教育内容丰富,方法灵活。 (4)古代斯巴达教育的目的及特点:培养军人,强调军事体育与道德灌输,内容单一,方法严厉。 5、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6、近代教育的特点: (1)国家加强对教育的重视与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2)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 (3)教育世俗化;与共了教育的发展相应,教育逐渐建立了实用功利的世俗教育目标,从宗教教育中分离出来。 (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7、二战以后世界教育的新特点: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古代 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 近代 1840-1919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知识梳理

教师资格考试新大纲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重点知识梳理 (一)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1.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 国内: (1)孔子,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儒家文化的代表,教育思想记载在《论语》中,孔子从探讨人的本性入手,认为人的先天性相差不大,个性差异主要是后天形成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所以他注重后天的教育,主张“有教无类”。孔子的学说以“仁”为核心和最高道德标准,主张“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强调忠孝和仁爱。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表现启发性教学原则;“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学习和行动相结合,要求学以致用。 (2)孟子,我国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他的教育思想在古代中国教育史上占着重要地位。后世把他和孔子的思想并称为“孔孟之道”。孟子在中国教育史上首倡“性善”论。他把人性归于天性,把道德归于人性,又把人性归于天赋,构成了他的先验主义的人性论。著有《孟子》一书。 (3)墨子,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社会活动家,墨家学派的始创人。创立墨家学说,并有《墨子》一书。墨子是躬行实践的教育家,在教育方法上有重大贡献。一、指出教与学是不可分的统一体。他把教与学比作和与唱,“唱而不和,是不教也,智多而不教,功适息”。二、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三、提出“量力所能至”的自然原则。他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自然发展安排教学程序,做到“深其深,浅其浅”,使学生能“浅者求浅”,“深者求深”。 (4)战国末年,中国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教育文献《学记》。《学记》提出了“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5)王充,我国古代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著《论衡》。在教育思想方面,王充很重视环境的影响和教育的作用。他虽然认为人性有善有恶,但他肯定善恶是可以改变的。“在化不在性”,重要的是教育。“譬犹练丝,染之蓝则青,染之丹则赤”,又如“篷生麻间,不扶自直,白纱入缁,不练自黑”,“人之善性,可变为恶,恶可变为善,由此类也”。 (6)朱熹,我国南宋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重视家庭教育与小学教育是其教育主张的一大特点。他认为只有通过严格的家庭教育,才能使学子“变化气质”,他制定了《童蒙须知》、《程蒙学须》和《训蒙诗》等,作为父兄在家教育子弟的守则。 (7)黄宗羲,明末清初著名教育家,著《明夷待访录》。黄宗羲并提出“学贵履践,经世致用”的理论实践并重的教育学习观点。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大全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大全 一、重要作家作品 先秦时期 1,《诗经》,又称《诗》或《诗三百》,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记录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500年的诗歌约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是各地的歌谣。形式以四言为主,手法多用“赋”“比”“兴”。《诗经》为我国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它与《书》《礼》《易》《春秋》合为儒家“五经”。里面的名篇《关雎》《蒹葭》是我国最早的爱情作品,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2,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现山东曲阜)人。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言行的著作,为孔门弟子编写,是儒家思想的经典之作。南宋朱熹把这部书和《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相传,《诗经》为孔子删定。 3,左丘明,春秋时期鲁国史官。相传《国语》《左传》为其所撰。《国语》是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以记西周末年和春秋时期周,鲁等国贵族的言论为主。《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按照鲁国国君的世系纪年,记载了我国自公元前722年以后250多年的许多史料。也称《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 4,《曹刿论战》:《左传》里的精彩章节,记述了齐鲁长勺之战,叙述了曹刿战前献策和战中协助鲁庄公。文章以简明的问答形式,表现了曹刿的政治见解和军事才能。 5,《孟子》:孟子和弟子著,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今山东邹县)。是孔子以后的儒家代表,有“亚圣”之称,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代表人,后世“孔孟”常并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等都是里面的名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论述了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表明作者实行“仁政”的政治主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论述逆境对人才成长、国家兴衰的重要性。两篇短文运用对比、举例的论证方法,充分证明了观点。《鱼我所欲也》也出自《孟子》,论述了“舍生取义”的重要主张。学习这篇文章,可以了解孟子散文“气势磅礴、感情强烈、生动活泼”的特点。 6,《公输》选自《墨子?公输》,《墨子》是一篇以对话为主的叙述性文章,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表现他“兼爱”“非攻”的主张。 两汉时期 1,刘向:汉朝人。《战国策》是汉朝刘向所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史学名著。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赵国依次分国编写,是先秦历史散文成就最

语文课程和教学论考研专用

语文学科发展 1.光绪二十九年(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产生了新的学制——“癸卯学制”,这是我国现代教育的起点,也是语文这门学科独立的起点。《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初等小学堂设“中国文字”科,高等小学堂、中学堂设“中国文学”科。 2.“语文”学科名称的确立:“语文”一名,始用于1949年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选用中小学语文语文课本之时。 3.1956年,语文学科改为“汉语”“文学”分科教学。 4.2001年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21世纪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正式启动。 语文学科性质 学科名称的含义:“语文就是语言的意思,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语文是以汉民族言语为核心,以文学教育为重点,包含语言、文学、文章、文化等综合因素的学科。 语文学科性质: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工具性的内涵: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基本工具;语文是基础课程,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课程。 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的定义:P84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制定颁布的某一学段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基本标准,是规范语文课程和教学的指导性文件。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P84“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请按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价值理念: 1、一个根本出发点面向全体学生,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2、语文课程性质的二元融合,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3、语文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融为一体。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定义:P138-139);

中学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资料3

第七章教学(上) 第一节教学工作的意义与任务 一、教学的概念 在教育目的规范下,学生通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和培养,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过程。 教学作为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 2.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组成; 3.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二、教学的意义 1.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 2.教学为个体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 3.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体。 三、教学的任务 (一)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1.发展学生的智力; 2.发展学生的体力; 3.发展学生的创造才能。 (三)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四)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 第二节教学过程 一、教学过程的概念 (一)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 (二)教学过程又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二、教学过程的特点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1)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2)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2)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一般来说应注意以下条件。 第一,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应该是科学的规律性的知识。 第二,必须科学地组织教学过程。 第三,重视教学中学生的操作与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与能力,提供学生积极参与实践的时间和空间。 第四,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 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结合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 (3)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三、教学过程的结构 按照教师组织教学活动中所要求实现的不同认识任务,可以划分出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的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汇总

初中文学常识集锦 古今中外重要作家作品选粹 1.《诗经》,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使用赋、比、兴的手法。《关雎》选自《诗经·周南>,《蒹葭》选自《诗经·秦风》。 2.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作者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 3.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学派的又一位大师,被推尊为“亚圣”。主张实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重视民心向背。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记录了孟子的言行,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人,是孔子之孙孔仅的再传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下》,《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 4.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末期楚国人。他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另有波兰哥白尼、英国莎士比亚、意大利但丁)。他用楚辞形式创写了我国第一首长篇政治抒情诗《离骚》(即遭遇忧愁,“离”通“罹”),还有《九歌》《九章》《天问》等。 5.《左传》相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比较详细的编年体史书,记载了春秋时期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大事,《曹刿论战》即选自此书。 6.司马迁,汉朝人,著《史记>。鲁迅称该书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7.《战国策》,记载战国时期各国游说之士的策略。由西汉刘向整理而成,共计12国,33篇,国别体史书。此书还有《国策》《短长书》之名称。《战国策》长于说事。《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即选于此书。 8.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观沧海》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9.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官至蜀汉丞相,诗歌以《梁父吟》最著名。《出师表》是千古传诵的名篇。 10.陈寿,西晋史学家,著有国别体史书《三国志》。 11.《木兰诗>,民间叙事诗,北朝乐府民歌中最杰出的作品之一。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 12.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别号“五柳先生”,文学史上称“田园诗人”,东晋著名诗人。散文有《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诗歌有《归园田居》《饮酒》等。 13.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撰《水经注》。《水经注》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名篇有《三峡》。 14.初唐四杰:王勃、卢照邻、杨炯、骆宾王。王勃有抒情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5.孟浩然,唐代山水田园诗人。作品有《过故人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等。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读书笔记

课程教学论读书笔记 拉尔夫·泰勒是美国着名教育学家、课程理论专家,被誉为“当代课程理论之父”。1949年出版《课程与教学原理》一书,被誉为是“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是课程开发原理最完美、最简洁、最清楚的阐述。他认为,我们如果要系统地、理智地研究某一计划。首先必须确定所要达到的各种教育目标。泰勒在书中未对教育目的、教育目标、课程目标作很细致的区分。在他那里,这些术语基本上是同义词。根据泰勒的论述,他讲的教育目标大部分是指的本文所论及的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是指在一定的学段中所要达到的标准,包括课程总体方案(教学计划)中的培养目标以及分科标准(教学大纲)中的分科目标两个层次的内容。 1教育认识 泰勒在它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木原理》一书中,系统发展了行为目标的理念,他认为,教育是一种改变人的行为方式的过程,目标既要指出要使学生养成的那种行为,又指明这种行为能在其中运用的生活领域或内容。泰勒认为行为目标的作用是“有助于选择学习经验和指导教学”。大多数课程理论认为,“行为目标”取向克服了普遍性目标取向模糊性的缺陷,在课程领域科学化的过程中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由于“行为目标”具有精确性、具体性、可操作性的特点,当教学内容以“行为目标”的形式陈述的时候,教师能更加清楚地了解教学任务,有利于教师控制教学过程,而且,“行为目标”还有利于教育者就教学内容准确地与教育督导、学生家长、学生展开交流,更重要的是它便于作出准确的评价。 在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实践当中,课程目标取向应该反映职业教育的基木特征和内在要求,蕴涵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观。职业教育主要是培养技能型和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这种人才直接面向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等一线的工作岗位,从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工作,首先要掌握的是某一职业岗位或职业岗位群所必需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人才培养的规定性使得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活动应体现相关职业或职业群的专业知识要求和操作技术要求,这种要求实际上是由一系列具体、明确的特定职业岗位能力要素所组成的。因此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的制定应以培养学生掌握特定职业岗位能力要素为宗旨。 在泰勒看来,对学习者本身信息的研究是获得行为目标的重要来源和有利途径,其方法主要是依靠对学习者的“需要”做调查研究。在此他提到“需要”有两种含义,一种是“学习者目前的状况与公认常模之间的‘差别’或‘差距’,即应然与实然之间的差距”;另一种则是心理学的概念,即把“需要”视作“有机体内部的张力,为了保持有机体处于正常、健康的状况,必须使这些张力恢复平衡,泰勒把课程的行为目标建立在第一种意义上的“需要”,

中学教育学知识与能力复习资料

《教育学知识与能力》中学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的涵义 1、教育一词最早出现于《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2、教育的概念 广义: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是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狭义:学校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目的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施加影响,促使人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三、教育的属性 1.教育的本质属性: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人类特有) 2.教育的社会属性: 永恒性---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 历史性---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各不相同,每个时期的教育具有自己的特点。 相对独立性---1.教育具有继承性 2.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影响 3.教育与社会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 四、教育的起源与发展(背) 口诀:本能生利西,心中无梦,米夫爱劳动 五、教育的发展历程(背考教师编也是考这些) (1)原始社会: 无阶级性,教育活动在生产活动中进行,以生活经验为主,教育手段是言传身教,口耳相传。 (2)古代社会

(2)奴隶社会,我国夏代先出现了学校教育 夏商西周:“痒”“序”“校”(教育机构)内容: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中国春秋:官学衰微私学兴起 古印度内容:宗教教育婆罗门教佛教 西方古埃及文士学校内容:文字、书写、执政僧吏为师 古希腊斯巴达内容:军事、政治尚武 雅典:智育、德育、美育文法修辞辩证法崇文教育 (3)封建社会 中国:战国——清末 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兴起,以儒、墨为主的显学盛行 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文化教育政策和察举制的选士制度。 魏晋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教育上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隋唐:科举制。 宋代:《四书五经》被作为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 明代:八股文为科举考试的固定格式。 清代:废科举兴学堂。 西方:中世纪宗教教育:七艺——教会学校;七技——骑士学校 1.产生了学校,教育作为统治阶级的工具 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4)古代教育特征 3.古代教育具有阶级性,封建教育具有等级性 4.古代学校表现道统性、专制、刻板、象征性 5.初步发展,没有形成复杂的结构体系 古代教育的特征:阶级性道统性等级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口诀:(街道板砖相等)(5)近现代教育 1.资本主义教育的特征 2.社会主义教育的特征 (6)20世纪以后教育的特点(背) 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现代化 口诀:全民多现身 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学的概念(单选) 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不断探索并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教育问题是推动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

教育学知识点

2011年山东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考点综合复习第一章 第一章 1、在我国,最早把教和育连在一起的是(孟子)。 2、教育就其定义来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泛指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和身体健康,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所有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身心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3、学校教育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即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 4、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原因在于: 第一教师承担着传承人类文明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任;第二、教师受过专门的职业训练;第三、青少年处在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 5、受教育者(学生)是教育的实践对象的原因是:一方面,受教育者作为发展中的人所具有的发展性和不成熟性,决定了他有接受教育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受教育者作为主客体统一的人所具有的能动性和主体性,决定了他可以成为自我改造和自我塑造的主体。 6、教育影响是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及其联系的总和。它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工具,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 7、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双轨制学制主要存在于19世纪的欧洲国家。单轨制学制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形成的一种学制。分支制学制是20世纪上半叶由前苏联建立的一种学制。我国近代学制的情况:1902年,我国颁布了第一个近代学制“壬寅学制”;1904年,我国颁布了“癸卯学制”,这是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1922年,我国颁布了“壬戌学制”,即通常所说的六三三学制,一直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8、试述现代学校制度的发展趋势:①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②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③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④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⑤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⑥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11、古代教育是适应手工生产和自然经济的教育,分为原始形态的教育和古代学校教育两个阶段 12、简述原始形态的教育的共同特征:第一、教育是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进行的。第二、教育没有阶级性。第三、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13、古代学校教育的共同特征是:第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第二、教育具有阶级性和等级性。第三、教育内容偏重于人文知识,教学方法倾向于自学、对辩和死记硬背。 14、现代教育是适应大机器生产和商品经济的教育,分为现代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两个阶段。现代学校萌芽于文艺复兴时期。其完善的主要措施有:第一、国家建立公有制系统,加强对教育的控制。第二、普遍实施义务教育。第三、重视教育立法,依法治教。与古代学校教育相比,现代学校教育具有以下特征:第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第二、教育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第三、教育的科学化程度和教育水平日益提高。终身教育是由法国教育学家保罗。朗格朗提出的,掌心化社会中的终身教育具有两大基本特征:第一、全体社会成员的一生都处在不断的学习之中。第二、社会能为每一位社会成员提供适当的教育。 15、试述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势: ①教育终身化,终身教育是与人的生命有共同外延并已扩展到社会各个方面的连续性教育。 ②教育全民化,全民教育是指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并入仓受一定程度的教育。 ③教育民主化,教育民主化是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性的否定。 ④教育多元化,教育多元化是对教育的单一性和统一性的否定,它是世界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多元化在教育上的反映。 ⑤教育技术现代化,教育现代化是指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上的运用,并由此引起教育思想、教育体制、增长率内容和教育方法的变化。 16、简述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的教育思想:1. 主张“有教无类”,希望把人培养成贤人和君子。2. 在教学内容上,孔子继承了西周六艺教育的传统,教授的基本科目是〈礼〉〈书〉〈诗〉〈乐〉〈易〉〈春秋〉。3.在教学上,他强调“学而知之”提出了(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并重,博约结合,学以致用)等教育教学原则。 17、简述西方古代的教育思想: 苏格拉底在教育理论上的最大贡献是苏格拉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最全汇总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最全汇总 一、常见借代词语 1、桑梓:家乡 2、桃李:学生 3、社稷、轩辕:国家 4、南冠:囚犯 5、同窗:同学 6、烽烟:战争 7、巾帼:妇女8、丝竹:音乐 9、须眉:男子10、婵娟、嫦娥:月亮 11、手足:兄弟12、汗青:史册 13、伉俪:夫妻14、白丁、布衣:百姓 15、伛偻,黄发:老人16、桑麻:农事 17、提携,垂髫:小孩18、三尺:法律 19、膝下:父母20、华盖:运气 21、函、简、笺、鸿雁、札:书信22、庙堂:朝廷 二、作者作品 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 5、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14、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fǔ) 15、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及代表: 儒家:孔子孟子法家:韩非子 道家:庄子、列子墨家:墨子 16、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17、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 18、唐宗:唐太宗李世民宋祖:宋太祖赵匡胤秦皇:秦始皇嬴政汉武:汉武帝刘彻 19、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陶潜),他“不为五斗米折腰”。 20、世界文学作品中四大吝啬鬼:葛朗台、夏洛克、泼溜希金、阿巴贡。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试卷7(科) 填空题(20分,每空一分) 1、语文教学论的学科性质表现为、、。 2、教育史上曾经出现过的三大课程流派分别为、、。 3、西方教育文献中,最早使用“教学论”一词的是、。 4、赫尔巴特教育学体系的核心是。 5、语文课程现象表现为、、。 6、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可以区分为、、三种类型。 7、1950年,《小学语文课程暂行标准》对“语文”一词的解释是:语文是以为标准的普通话和照普通话写出的。 8、新中国第一部语文教学法著作是。 9、“红领巾”教学法的核心是、。

二、单项选择题(10分) 1、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政府正式颁布,在全国范围内实际推行的现代学制是() A、癸卯学制 B、壬寅学制 C、《钦定学堂章程》 D、《中国亟宜遍设小学堂议》 2、下列不是“三百千”的是() A、《三字经》 B、《百家姓》 C、《千字文》 D、《千家诗》 3、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的基本经验是() A、建立了成套的、行之有效的汉字教学体系 B、建立了以大量的读、写实践为主的语文教学法体系 C、建立了成套的文章之学的教学体系 D、从汉语汉文的实际出发、充分应用汉语汉文的特点来提高教学效率 4、以下属于《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结构的“三个维度”的是() A、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 B、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C、知识与能力、阅读、综合性学习 D、过程与方法、口语交际、知识与能力

5、把传统的听说能力改为口语交际的两个突出特点是() A、综合性、实践性 B、实践性、情感性 C、综合性、情感性 D、情感性、应用性 6、下列属于高中语文课程总目标的是()、 A、积累与整合、感受与鉴赏、发现与创新 B、阅读与鉴赏、思考与领悟、应用于拓展 C、表达与交流、应用与拓展、发现与创新 D、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发现与创新 7、下面不是语文教学目标设计的要求的是() A、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B、体现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特点 C、重视规律法则的把握 D、适应社会需要 8、第一次把“语文”和“语文学科”两个概念区分开来的是() A、《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B、《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供试验用)》 C、《语文课程标准》

中学教育学复习资料

中学教育学复习资料2009-12-02 12:26 中学教育学复习资料 1.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 2.课程,指课业及其进程;广义的课程是指为了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的总和.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 3.课程类型是如何划分的:⑴根据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⑵根据课程任务分基础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⑶根据课程的组织核心分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⑷根据课程的表现形式分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4.制约课程的基本因素:⑴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⑵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⑶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5.课程目标:⑴教育目的.一定社会培养人的总要求.⑵培养目标.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培养要求.⑶课程目标.一定教育阶段的学校课程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⑷教学目标.是师生在学科教学活动中预期达到的叫结果,标准. 6.课程目标的依据: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对学科的研究. 7.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合目的性;合科学性;合发展性. 8.文件的三个层次: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 9.义务教学计划三个特征: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10.教学大纲又称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11.课程实施的结构:⑴安排课程表.整体性原则;迁移性原则;生理适宜原则.⑵分析教学任务.⑶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⑷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⑸规划教学单元和课时.⑹组织教学活动.⑺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 12.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课程计划本身的特点;教师的特征;学校的特点;校外环境. 13.课程评价的目的:改进课程;改进教学. 14.课程评价的功能:诊断功能;修正功能;决策功能. 15.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⑴目标评价模式.⑵目的游离评价模式.⑶CIPP评价模式. 16.课程评价的基本阶段:⑴将焦点集中在所要研究的课程现象上;搜集信息;组织材料;分析资料;报告结果. 17.课程评价的方法:观察法;调查与访谈;纸笔测试;表现评估. 18.课程改革趋势:结构日趋合理化;内容日趋综合化;形式日趋多样化. 11、在教育史上主张“有教无类”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C.墨翟 D.荀子 ( A ) 12、在教育史上提出“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C.墨翟 D.荀子 ( A ) 13、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C.墨翟 D.荀子( A ) 14、下述属于墨家主张的是 A.有教无类 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 b ) 15、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整理(全).pdf

《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2020)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专题一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单○辨 ◆考点 1:“教育”一词的由来:“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 ◆考点 2:教育的概念 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活动都称之为教育。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考点 3:学校教育的三要素 1.教育者(主导)--学校教师是教育者主体 2.受教育者(主体) 3.教育影响(中介)--教育内容和教育措施 ◆考点 4:教育的属性 1.教育的本质属性○辨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有以下四方面的特点: (1)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是个体在社会的生存需要。 (2)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3)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4) 在教育这种培养人的活动中存在着教育者、受教育者及教育影响三种要素之间的矛盾活动。 2.教育的社会属性 (1)永恒性——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 (2)历史性——不同的社会或同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各不相同。 (3)相对独立性○辨—教育具有继承性 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教育内容和教育观点会不同) 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可能超前或者落后) ◆考点 5:教育的起源单

◆考点 6: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1)具有目的性,但无严密计划。 (2)无等级性(阶级性); (3)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4)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 (5)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洽在一起----紧密集合; ◆考点 7:古代社会的教育 古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是: (1)产生了学校,教育成为社会专门职能。 (2)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具有非生产性。 (3)是以古代政治与经济的发展,具有阶级性;封建社会的学校还具有等级性。 (4)适应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表现出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 (5)古代学校教育初步发展,尚未形成复杂的结构体系。 ◆考点8:近现代教育的特征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大全最完整版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 中考文学常识复习 一、文体知识 文学体裁包括古代文体常识和现代文体常识两点。 古代文体:古代文体大致上可以分为韵文、骈文、散文,包括史传文。 韵文,即讲究押韵的文体,包括诗、词、赋、铭。散文,包括史传文、议论文、杂记文、应用文等。骈文是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下面择其重点予以说明。 1、古体诗、近体诗 唐朝人把唐朝时盛行的格律很严的律诗、绝句称为近体诗,把唐以前的格律不严、形式较为自由的诗称为古体诗。现在一般把律诗和绝句称为近体诗,而把其他的统称为古体诗。古体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诗经》、《乐府》也属于古体诗。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两种,又有五言和七言之别。律诗共八句,分四联:一二句为首联,三四句为颔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为尾联,偶句押平声韵,中间两联的上下两句要讲究对仗。绝句共四句,其格律要求大体上与律诗相同,只是上下两句的对仗要求不是很严。 2、辞、赋、骈文 辞即楚辞,属诗歌。篇幅、句子较长,句式参差错落,形式自由,多用“兮”字,以抒情为主,有浓厚的浪漫色彩,以屈原的《离骚》为其代表。 赋,源于战国后期,句子大体整齐押韵,间杂散文句式,着力铺陈事物,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代表人物为司马相如。 骈文,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全篇基本上用对偶句构成,讲究用典,词藻华丽,因大多用四字句和六字句,又称“四六文”,也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高中学过的《朱元思书》、《阿房宫赋》便是此种文体。

3、词、曲 词萌芽于南朝,形成于唐,盛行于宋。是诗歌的发展,故称之为“诗余”。它有多种词牌,各种词牌都有其固定的格式,包括字、句多少,平仄押韵等。其句式长短不一,又称为长短句。按字数的多少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字至90字)、小令(58字以下)。 曲,盛行于元代,故称“元曲”,也是配乐的诗。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是清唱曲,杂剧是演出曲。散曲又可分为小令和套曲两类,其中小令由一支曲子组成,套曲也叫套数,由多支曲组成。杂剧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其结构是四折(相当于四幕)加一个楔子(序幕),其构成有科(人物动作、舞台效果的说明)宾白(人物对话、独白等)、唱词,角色有旦(女角)、末(男角)、净(花脸)、外(老年男子)、丑(丑角)等。曲有曲牌,规定其字数,句数、平仄、押韵的固定格式。宫调表示曲调声音的高低。 4、史传文 属历史散文,包括编年体(如《左传》、《资治通鉴》)、国别体(如《国语》、《战国策》)、纪传体(如《史记》、《汉书》、“二十四史”)、断代体(如《汉书》、《后汉书》)、通史体(如《史记》、《资治通鉴》)。 5、论说文 古代的论说文是从诸子论学语录发展形成的,它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若干种:“论”议论事理;“说”申说事理。 6、杂记文 包括名胜游记、山水游记。书画杂物记、人事杂记四类。杂记文范围很广,在部分题目有“记”字。记载历史掌故,遗闻轶事、科学资料、文字考证等文章均包括在内。 7、应用文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博士研究生必读书目.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博士研究生必读书目 序号 名称 1 叶澜《中国基础教育的文化使命》,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2 郝德永《课程与文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3 小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王红宇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4 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5 史密斯《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6 徐继存《课程论问题研究》,甘肃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7 钟启泉《学科教学论基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8 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9 钱理群《语文教学门外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0 曹明海《语文教育文化学》,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1 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12 申小龙《语言与文化的现代思考》,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3 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邹进译),三联书店1991年版 14 王岳川《现象学与解释学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5 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 16 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 17 曹明海《当代语文教育与课程改革理论前沿丛书》,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18 威廉·F·派纳《理解课程》,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9 姚斯《审美经验与文学解释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 20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 21

申小龙《语言的文化阐释》,知识出版社1992年版 22 陆有铨《现代西方教育哲学》,河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3 钟启泉《世界课程与教学新理论文库》,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24 王炳照等《中国教育思想通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25 罗斯特《西方教育的历史和哲学基础》,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26 伊塞尔《阅读活动:审美反应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27 曹明海《语文教育文化过程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8 潘庆玉《语文教育发展论》,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9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30 金生鈜《理解与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课程改革基础 0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钟启泉、崔允郭、张华主编,华东师大出版社,01年版。 02.《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师范生读本),钟启泉、崔允郭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03.《静悄悄的革命:创造活动、合作、反思的综合学习课》,(日)佐滕学,长春出版社,2003年版。 04.《素质教育在美国》,黄全愈,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班主任工作基础 01.《给教师的建议》,(苏)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02.《育人三部曲》,(苏)苏霍姆林斯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03.《孩子是个哲学家》,(意)皮耶罗·费鲁奇,海南出版社,2002年版。 04.《爱的教育》,(意)亚米契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05.《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策略》,张国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06.《班主任兵法》,万玮,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04年版。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基础 01.《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下),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02.《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巢宗祺、雷实、陆志平主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03.《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王文彦、蔡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04.《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倪文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05.《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倪文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06.《语文教育研究概论》,周庆元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07.《语文教育展望》,倪文锦、欧阳汝颖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