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解析什么叫学习倦怠

解析什么叫学习倦怠

解析什么叫学习倦怠
解析什么叫学习倦怠

解析什么叫学习倦怠

相关毕业论文这样提到:早期的倦怠研究对象囿于从事社会事务的专业从业人员,随着倦怠研究领域的不断深入与扩展,很多才子学者开始将研究领域扩充到在校学习的学生。在最初尝试扩大倦怠的研究领域时,Maslach提出倦怠在学习领域的推广需慎重,因为他不认为在学校中发生的倦怠要比职业领域的倦怠严重,甚至还要轻微的多,这是由学生所处的环境不具备较大压力与复杂的人际关系等决定的。但在1981年,Pines和Kafry在大学生和专业从业人员的对比研究中发现在校求学期间的大学生的倦怠程度高于助人专业人员的工作倦怠程度,并由此第一次提出学生倦怠(student burnout)的概念,指的是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倦怠。该研究虽然证实了学习倦怠不但存在且不容小视,但对学习倦怠内涵的描述却过于含糊,甚至将其称为“学生倦怠”,并未明确指出学习中所发生的“倦怠”与工作中所发生“倦怠”的区别。后来,有学者结合学生所处环境及学校学习的特点,将学习怠倦描述为“学生因为长期的课业压力或负荷而产生精力耗损,对学校课业及活动的热忱逐渐消失、对同学态度冷漠和疏离的行为,及成绩未如预期好而对学校课业持负面态度的一种现象”。

Riek Low也提出,当学生无法有效的应对压力、学校资源不够或是朋友不帮忙时,学生就会觉得空虚、精力被耗尽,就会出现倦怠。上述两种解释既阐明了学习倦怠发生的特殊成因(如课业压力等),又结合了在校学生日常所承担的特殊事务(如完成学校课业)与所处的特殊背景(如处于在校学习期的师生关系),表现出有意识的将学习倦怠与专业从业领域的职业倦怠区别开来。国内学者对学习倦怠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张治遥、宋晓颖等人主张学生在学校里的倦怠主要发生在学生的学习层面,因此将Pines和Kafry 提出的“student burnout”译为“学习倦怠”而非“学生倦怠”。杨丽娴和连榕等人通过对大学生的研究,发现学习倦怠是“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或缺乏动力不得不逃避学习的行为”,此概念基于中国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的学习现状,强调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是大学生学习倦怠的最主要原因。台湾学者杨惠贞对学习倦怠做了如下定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课业压力、课业负荷,或其他个人心理层次上的因素,以至于有情绪倦怠、去人性化,及个人成就感低落的现象。

杨丽娴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学习倦怠描述为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或缺乏动力却又不得不为时,就会感到厌倦、疲乏、沮丧和挫折,从而产生一系列不适当的逃避学习的行为,这种状态称为学习倦怠。有学者则将学习倦怠看做是“一种消极的萎靡不振的身心状态,是乏力、焦虑、厌倦、冷漠、消沉、郁闷、悲观等的综合反映”。还有相关才子认为学习倦怠既是一种心理表现,也是一种行为表现,学习倦怠行为是学习倦怠心理的外化。此文由才子

城毕业论文网搜集

虽然各方对学习倦怠的表述各异,但新近的研究大都强调学习倦怠是发生在学生学习层面的消极、厌倦、冷漠、抵触、不作为等负面的心理与行为表现。即当学生处于学习倦怠时,就会出现厌倦、疲乏、沮丧和挫折感,从而产生一系列不适当现状的行为反应,主要表现为对学习疏远、对学习目标和意义不明确,情绪和身心衰竭并且出现一系列的心理综合病症,例如易怒、紧张、沮丧和低自尊等。

职业倦怠的症状职业倦怠的表现

职业倦怠的症状_职业倦怠的表现 *导读:你知道什么叫职业倦怠的症状吗?职业倦怠症是最常见的职场心理之一,它是由工作而引发的心理枯竭现象。那么,如何克服职业倦怠症呢?下面小编为你介绍职业倦怠的症状的 表现。 *职业倦怠最常表现出来的症状有三种: 1、对工作丧失热情,情绪烦躁、易怒,对前途感到无望,对周围的人、事物漠不关心。 2、工作态度消极,对服务或接触的对象越发没耐心、不柔和,如教师厌倦教书,无故体罚学生,或医护人员对工作厌倦而对病人态度恶劣等等。 3、对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评价下降,常常迟到早退,甚至开始打算跳槽甚至转行。

*治愈职业倦怠找良方 很多职场工作者对于职业倦怠症往往故意视而不见,以为像感冒一样能不药而愈。事实上,不找出真正原因,往往会让自己愈来愈不快乐,严重的话也许会陷入难以自拔的忧郁症中,以下方法,是解决职业倦怠症的良方: 1、换个角度,多元思考:学会欣赏自己,善待自己。遇挫折时,要善于多元思考,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适时自我安慰,千万不要过度否定自己。 2、休个假,喘口气:如果是因为工作太久缺少休息,就赶快休个假,只要能暂时放空自己,都可以为接下来的战役充电、补元气。 3、适时进修,加强实力:职业倦怠很多情况下是一种能力恐慌,这就必须不断地为自己充电加油,以适应**环境的压力。

4、适时运动:减压绝佳方法,运动能让体内血清素增加,不仅助眠,也易引发好心情,运动有333原则,就是1周3天,每天30分钟,心跳达130下,例如快走、游泳是好运动。 5、寻找人际网络:除了同事,人要有其他可谈心的人际网络,否则容易持续陷入同样思维。 6、和有趣的人一起工作 尽量远离无聊的人,以及负能量发射源。有趣的人可能是你熟悉的同事,或者你可以加入一个新的团队,甚至加入网上你感兴趣的社团。 7、清理工作空间

大学生学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探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b8931546.html, 大学生学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探究 作者:郭金明 来源:《黑龙江教育·高校研究与评估》2013年第08期 摘要:大学培养了无数的优秀学子,但是也充斥着一些不和谐的因素,如学生学业倦怠 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学生活动、新兴网络平台等方面分析了学生学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预防学生学业倦怠的措施。 关键词:学业倦怠;大学生;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8-0071-02 一、学业倦怠的内涵及影响因素 这里所说的学业倦怠是指学生不能顺利应对压力时对学业产生的一种极端反应,是学生伴随于长期高水平的压力体验下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情感、态度。 (一)学生活动对学业倦怠的影响 大学乃研究高深学问之地,这在大学成立之初可能毋庸置疑,但是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的层次也发生了很多变化,大学的定位也不尽相同,有的大学侧重于学问的研究,有的大学则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侧重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院校,则需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生活动来培养这些素质。活动的过多举办必然会影响学生的学习。 1.学生活动对学生的影响 大学是一个给不同个性学生创造不同表现机会的舞台,每年从入学开始,学校就会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活动,有的学校会开展为期几个月的艺术节,这些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占用了学生太多的课余时间,参加一个活动,需要提前准备,排练,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消耗了学生的精力,因为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某一些方面消耗过多的话,另一方面必然不能兼顾,我们自然而然的就会在课堂上看到一些学生学业倦怠的现象。例如,学生上课睡觉等等。 2.学生活动对教师的影响 有的学生为了参加活动,可能会选择旷课,现在大学有很多班集体进行的都是小班教学,作为一名教师,如果过多的学生缺课,教师的情绪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每个人都希望获得别人的认可,学生缺课,教师可能会理解为学生对自己所讲授课程的不认同,最终的结果导致的是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下降,而课堂本身是一个互动的空间,一旦教师的情绪受到影响,最终学生会受到影响,进而导致学业倦怠。

浅谈教师职业倦怠及应对策略

浅谈教师职业倦怠及应对策略工作倦怠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是正常的社会问题。人对所从事的工作缺乏兴趣,却又不得不为之时,就会感到厌烦,产生一种身心俱疲的心理状态,导致自身潜能难以充分发挥,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下降,这种状态就是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一旦产生,人对待工作的态度、行为都会发生很大化,对工作会产生极强的破坏力。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称誉与现实的反差、劳动价值与劳动报酬的背离、片面追求分数与升学率的阴影、对教师职业要求的巨大压力……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教师对待自身工作的态度。那样,究竟怎样才能避免教师职业倦怠的产生呢?这需要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 一、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和原因 刚参加工作时,人们一般工作热情度高、资源充足,他们感到自己的工作是具有社会意义的,并产生个人满足感。但随后,热情不断降低,资源和能量不断消耗,倦怠便开始袭来,到四年左右达到高峰。由于教学中不可避免的困难、个人问题、社会压力以及价值观念等的影响,尤其如果工作投入越多,实际回报越低,就会产生挫折感。因此,有些教师在教学上的要求开始减少,心情愈加烦躁,再加上班级管理的困难,家长要求的增多,领导关心的不够等,容易产生愤怒,变得没有耐心。随着情况的恶化,个人一旦有放弃教师这个职业的想法,此时的工作就失去了最初工作时的意义,工资成为维持勉强上班的唯一动机,工作倦怠就出现了。具体的反应表现为:

1 .情绪耗竭。这个阶段的教师表现为疲劳、烦躁、易怒、过敏、情绪紧张。情绪上耗竭的教师常常畏惧早晨去上班,形成为对学生消极的、玩世不恭的态度。 2 .性格解体。性格解体一般通过减少和断绝与学生的联系表现出来。例如,教师减少与学生接触,从身体距离上远离学生,不理睬或拒绝了解学生,给学生取贬损性的称呼、外号,或给学生贴标签等,这些都是性格解体的标志。 3 .降低成就感。教师的职业是使学生获得知识,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教师一旦发现他们的职业为他们提供较少的积极反馈时,他们就不再做出努力了。低成就感,再加上情绪耗竭和性格解体,就引起动机上的变化,进而使生活和事业方面表现出失败感。 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 1 .职业因素。( 1 )外在期望的重压。教师的职业是神圣和伟大的,然而在当今社会里,价值取向多元化,家长、学生及社会各界对教师的期望也日渐分歧,因而无形增加了教师的工作压力,感到当教师越来越不容易,压力很大。( 2 )期望与现实的差距。教师一般都有较高的成就动机,他们追求个人成功的价值,渴望在工作中得到应有的反馈。但由于教师职业的工作过程复杂、周期长,不易立即显出功效,因此缺乏及时的成就认可。( 3 )职业的低创造性。创造性是教师职业的重要特点,而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有许多原因限制了这种创造性的发挥,多是重复性劳动,长时间单调的工作导致身心的疲惫状态。

职业倦怠 综述

西安体育学院在职人员学位论文开题申请表

西安体育学院 体育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陕北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 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研究生类别:体育硕士 年级:2009级 指导教师:某某某(教授) 申请人单位:西安体育学院 专业领域:体育教学 申请人:王磊 开题日期:2011年10月 西安体育学院研究生部 2011年10月

目录 1选题依据............................................................…2研究现状............................................................…3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4研究对象与方法.................................................... 5研究重点................................................................ 6课题研究进度........................................................ 7经费预算................................................................ 8参考文献................................................................

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研究

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影响 因素及应对策略研究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研究 周琴 1.文献综述 1.1概念的界定 “倦怠”这个词,最早在美国作家Greene(1961)的小说中出现,它的词源为burnout”,其含义一般是指失败、精疲力竭或因过度消耗精力、资源而变得枯竭[1]。随后,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弗洛登伯格(Fredenbeger)在1974年首次提出“职业倦怠”,用来描述个体由于长期工作使得自身的压力得不到缓解和释放而产生的生理和心理上的疲惫不堪,从而使得他们工作能力下降,工作满意度过低,无工作成就感等现象。而Maslach则认为“职业倦怠”是个体因为不能很好的缓解自己在工作上遭受到的各种延续不断的压力,而产生的一种长期性反应。并且,他把职业倦怠定义为“一种情感衰竭、去个性化以及个人成就感降低的现象,”它经常出现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工作人员身上。这种定义标准被使用的最多,以后很多学者对倦怠的界定都是基于这个定义演化而来。虽然Pines早期在关注教师倦怠问题的同时,就提出了学生的学习倦怠问题,但国外还是很少有关于学习倦怠的实证研究的。直到80年代,国外有学者对学生的“学习倦怠”现象进行研究,如,Fines&Kafry(1980)以大学生和助人专业工作者为对象的比较研究中,发现大学生在学校求学期间的学习倦怠程度高于助人专业工作者在工作期间的工作倦怠程度[2]。但是国外关于学习倦怠的这类研究并不多,而且,他们对学习倦怠的研究基本上都是引用“倦怠”的概念而来,Pines(1980)和Meier(1985)认为学习倦怠是指学生因为长期的学业压力或负荷而产生精力耗损,对自己所学课程及学校的各种活动的热忱逐渐消失、对同学的态度逐渐变得冷漠和疏远、以及所取得的成绩不如自己预期的那么好而对自己的课程持负面态度的一种现象。我国对学习倦怠的研究相对多一点,主要有: 台湾学者把学习倦怠定义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为课业压力、课业负荷、或其他个人心理层次上的因素,以至于有情绪耗竭、乏人性化、及个人成就感低落的现象[1],这个定义与职业倦怠的定义很相似。 杨丽娴将学习倦怠定义为:学生由于学习上的压力太大或对学习缺乏兴趣而产生的对学习感到厌倦的消极心理和行为,进而产生一系列逃避学习的行为。 祝靖媛认为学习倦怠是个体在学校环境中,长期处于压力状态下而出现的一种身心资源消耗过度、精力衰竭的状态以及随后可能产生的与学习有关的逃避行为。 李永鑫认为学习倦怠是学生由于长期遭受学业压力或对学习缺乏兴趣而产生的一种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及个人成就感降低的行为或状态,这种症状表现被称为学习倦怠。 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外对学习倦怠的理解,都认为学习倦怠是学生在学校因为长期遭受到学业压力而没有得到缓解或释放,或者是对学习失去兴趣,而产生的身心疲惫的状态,进而产生一系列逃避学习的行为的消极心理和行为。 1.2大学生学习倦怠的表现 现有很多研究显示学习倦怠的现象在大学校园里已比较严重,从李永鑫、谭亚梅的《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初步研究》[3]的调查研究中可以发现,从总体上来看,大学生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学习倦怠现象;男生和理科、工科的高度倦怠的检出率都一致高于女生和医科、文科,这与张传月、黄宗海、莫华善[4]的《高师学生学习倦怠现状的调查研究》中的结果是一致的。

教师职业倦怠的困惑与应对策略

教师职业倦怠的困惑与应对策略 ——校长提高班学习心得这次很有幸参加合肥市教育局组织的校长提高班赴南京师范大学学习,为期一周。教授们的精彩讲座,使我们的管理水平得到了提升,我带着《当前教师职业倦怠的困惑》问题和教授们进行了探讨,并将所学运用于我校的管理工作之中。 我们都有这样的感觉:当教师的时间长了,从教之初的豪情壮志逐渐消失了,桃李满天下的希翼淡漠了。安于现状、平淡无为、得过且过的想法增多了,原先可爱的学生似乎都变得令人生厌,甚至有了放弃教师职业的消极思想,实际上这就是教师职业倦怠的症状表现。 一、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 教师职业倦怠是一个不容忽视,不可回避的问题。它的出现不仅影响教师的教学,而且阻碍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主要原因有以下方面: 1、教师工作的特殊性。教师所从事的是一门周期性长、复杂的、见效慢的辛苦职业。教师工作的特殊性还表现在工作对象和工作内容的特殊性上。教师整天面对的是少不更事的孩子,天真、贪玩的本性决定了对错误的纠正是不厌其烦的反复提醒。对知识的传授也是三番五次的不断重复。如我校的张浩同学,从本学期开学以来,拒不写作业,虽是留守儿童,但我们给予了极大的关爱,一堂课看着他,也只能写到百把个字,任由你恩威并施,他就不写,一副“玩世不恭”的架势,你怎么办?回家,对他的奶奶拳打脚踢,他父母却一心挣钱,在家里几乎无人管束,孔子说:“诲人不倦”,如果真那么容易,他老人家就不会提出来了。也许正因为学校这个特定的工作场所,孩子这

个特殊的工作对象,才造就了教师队伍的相对单纯和人们常说的啰嗦吧。教师一般都有较高的成就动机,他们追求个人成功的价值,渴望在工作中得到应有的回报,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师年龄的不断增大,在工作和生活上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烦心事,严重影响了教师对工作的控制感和成就感,甚至产生严重的消极、逆反心理。一旦造成教师的职业倦怠,工作年限稍长的教师就容易出现“任何事情都无所谓,工作就那么回事,怎么干都一样“等感受和行为表现,而且现代社会对人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工作量大、管理学生的压力、学生家长的压力、考试压力、课题研究、职称评定等压力,使教师承载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这些压力给教师带来严重的影响。当教师一旦感到没有什么发展机会了,一旦陷入绝望的境地,他们便会停滞于现状而不思进取,之所谓听之由命的地步。 2、学校内部管理者的问题 人都是有情感的。情感本就有轻重之分,管理者面对的是一群几十个上百个教师。倾向性可以表现在心里,一旦表现在行为上,对某些教师便会变成不满或打击,自然会消怠。一次、两次……,热情变为冷静、淡漠…….。 就拿现在的学习机会来说吧,培训的总是那么几个教师,别的教师心里便会思量:难道我们就没有潜力和前途吗?还是不被重视呢?久而久之,等到不思量的时候可能就接近倦怠了。 学校管理者更多的是关心教师工作,几乎很少关注教师的生活。有些领导者是注重依法治校、制度管人,而忽视了以德治校、一情感人。有的校长整天板着面孔显示其威严,树立其威信,对教师的缺点进行面斗粗暴的批评,不分场合的电闪雷鸣,丝毫不留情面甚至辱骂,

职业倦怠案例分析

[分享]实务社会工作者职业倦怠研究以深圳为例 (二)职业倦怠的典型案例 1.受访者J 的职业倦怠历程分析(l)受访者J的工作历程介绍 作为应届毕业生,受访者J自2008年2 月任职于深圳某社工机构,目前担任两个社工点的督导助理,从事社会工作职业近三年时间,一直留在目前团队中。J 职业倦怠历程的源头来自工作理想与现实环境的巨大落差。上岗之初,和同事L 被分派到区民政局的某个科室,J整天都要帮助科室工作人员做一些端茶倒水、打字复印传真等杂事,而L 天天没有事情做,就一个人呆在会议室里面,科室开会时就被赶出去。J觉得社工身份不被认同和尊重,自己是外派人员,科室也不会关心你的感受,每天的工作觉得很没有意义,还要面对服务指标的压力,行政的压力。 香港督导也很无奈,说来到你们深圳,听你们说的最多的就是郁闷这个词。直到有一次科室要做一个邻里互助的项目,科室工作人员不知道怎么做项目,这时候J和L 就主动提出可以帮忙做个计划书,后来市里开会,J 就帮科长给其他各区的作解释,市民政局领导表示社工很有用,科长也很高兴,觉得社工还是有用的,J 等自此才开始做一些专业上的工作。 2008年底时,J怀着现在做公务员的杂事,不如自己去做公务员的想法,去参加了公务员考试,并通过了面试环节。恰在此时,在香港督导等的努力下,区民政局同意J 等五名社工作为一个小组被派往

该区的S 街道成立社工服务点,直接为街道辖区老人、青少年和外来工提供服务,2009年3 月时经过考虑J还是选择留下来。 2009年4月成立了社工服务点后,J被同组的社工推选为小组长,承担了与机构,民政局,街道等各方的协调与沟通,随着角色的转变,但是机构并没有明确小组长的权利和职责,考虑到要承担可能的后果J在做决定时往往很有压力,待他习惯了以后,大家也逐渐认同了他,这种压力才逐渐消除。因为条件的限制,J 等社工在社区开展活动和小组较多,个案很有限,活动做多了之后感到厌倦,感觉工作只是完成指标,最需要帮助的人得不到帮助,也没有能力和资源去帮助,不需要帮助的反而又要去帮助,觉得没意思,年底J 又有离开的打算。于是联系了汉川的一家机构,谈好了过去以后的打算,适逢春节期间,家里出了点事情,考虑到过去坟川后,工资要低很多,J 觉得无法跟父母开口,刚好年底参加了督导助理选拔,恰好又选上了,认为可以在这边争取一些发展,就留了下来。 2010 年年底,J 遇到一个私人的问题,写好了离职报告,考虑到自己的职业自己的理想,还有一起呆了近三年的团队,仍然留了下来,想去改变一些东西,也主动与机构各个部门、见习督导去沟通,去开拓一些工作。 (2)受访者J 的职业倦怠历程分析从以上论述不难看出,在个案J 工作经历中,随着工作环境的不断变化,J 对工作的认同不断变化,存在一些关键事件让J 陷入职业倦怠,J也根据具体情况,做出应对,尝试从倦怠状态中脱离出来。

大学生学习倦怠现状的调查报告

征服学习中的隐性“杀手” ——大学生学习倦怠的调查报告 一、引言 我国高校一直给人们一种“严进宽出”的印象,但自1999年高校实行扩招以来,高等教育招生数和在校生规模持续增加,有效改善了“严进”的局面。高校扩招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受教育机会,毕竟,上大学,接受高等教育目前仍是学生们的梦想,在家长眼中,也是子女未来获得更好发展的唯一途径。然而,真正进入大学,大学生却没有有效地利用学校资源,对学习没有兴趣,不能积极主动的学习。厌学现象已是甚嚣尘上,不仅对学生产生了很不利的影响,严重影响高校的教育质量,也制约着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因此,这个问题已经引起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学习倦怠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学业压力、心理压力以及社会支持和应对资源缺乏引起的情绪、行为上的消极变化。它是当前大学生中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严重的影响。因而我们小组设计了《关于大学生学习倦怠现状的调查》,旨在了解黄石市两所高校在校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程度、主要表现形式及产生的主要原因,为学校相关部门完善教学及管理,加强学风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二、方法与过程 1、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以黄石市两所高校(即湖北师范学院和黄石了理工学院)在校大学生为调查范围。 2、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以及访谈法。其中以问卷调查法为主,结合定性和定量的方法进行综合的分析。 (1)文献法:搜集国内外关于大学生的学习倦怠的相关研究资料,作为本次调查研究的基础。 (2)问卷调查法:本研究采用的工具为自编的调查问卷。问卷包括以下两

个部分:个人基本信息(性别、年级、家庭居住地)、选择题(分别从大学生厌学的表现和原因)两个大维度调查,共18个题目。 (3)访谈法:问卷调查过程中,我们辅以访谈法,与部分同学进行了深入的访谈,以发现问卷中所体现不出的深层次因素。 3、研究过程: 我们调查队先分为三个小组,分别在湖北师范学院黄石理工学院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发放问卷52份,调查完毕当场回收52份,回收率为100%,剔除无效问卷后,有效问卷为51份,有效率为98%。其中,被调查女性占76.5%,男性占23.5%。 4 、数据分析。 调查采访数据由小组成员输入SPSS11.5软件系统进行统计分析,尽量保证数据分析的客观性和精确性,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和科学性。 三、结果与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分析了解了黄石市两所高校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现状。 (一)学习倦怠情绪明显 调查发现,在学习过程中经常或一直感到厌倦、沮丧和疲劳的占47%;很少或没有出现过此类情绪的占53%。 (二)学习不够刻苦,不能充分利用时间 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仅有27.5%的学生不会经常旷课、迟到或找借口请假;上课时间认真听讲的仅占56.9%,而其他的43.1%是在学习其它学科知识、发呆睡觉或进行其它一些娱乐活动;能够认真完成平时老师布置的作业的49%,而认为无所谓或应付一下就行的占51%;能在课外时间主动学习的仅占49%,而51%的学生不能再课外时间主动学习。 根据上面数据可知,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或多或少都出现过对学习感到懈怠的时候,通过本次调查分析,可以推测出以下几个方面是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因素:(一)大学生自身缺乏一定的学习动力,目标不明确,并且学习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职业倦怠的应对策略课后测试答案(云端学习)

职业倦怠的应对策略课后测试答案 一、单选题 1、职场取得卓越的前提是(10 分) A 机遇 B 能力 C 领导支持 D 热爱 正确答案:D 2、职业倦怠感就不可避免的产生根源在于(10 分) A 不清楚这份工作是不是我喜欢的 B 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 C 团队氛围不好 正确答案:A 二、多选题 1、职业倦怠感的发生来自于(10 分) A 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 B 他人过度期望 C 管理者不称职 D 管理机制不合理 正确答案:A B C D 2、职场上玩世不恭的这种态度形成原因包括(10 分) A 干的这份工作特别没有身份没有地位 B 他人过度期望 C 管理机制不合理 D 成就感低落 正确答案:A B C D 3、克服职业倦怠感的办法包括(10 分) A 发挥和提高自己才干的机会 B 通过和别人共事来克服自我中心的意识 C 提供生存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正确答案:A B C

4、立足职场的基础思想观念包括(10 分) A 与不同的职场人相处 B 不要再抱怨职场环境 C 学会职场中的与自己相处 D 能够升职加薪,树立成长管 正确答案:A B C 三、判断题 1、经理人的自我学习与发展只是关系个人层面的问题。该说法(10 分)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错误 2、兴趣和工作可能不是很一致,是大多数人的职场状态。该说法(10 分)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3、职场中的大多数人无法说出自己喜欢的工作到底是什么。该说法(10 分)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4、企业文化灌注得结果与职业倦怠感产生无关。该说法(10分)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错误

时代光华职业倦怠的应对策略课后测试答案.doc

时代光华-职业倦怠的应对策略--课后测试测试成绩:100.0分。恭喜您顺利通过考试! 单选题 ?1、职场取得卓越的前提是(10 分) A 机遇 B 能力 C 领导支持 热爱 正确答案:D ?2、职业倦怠感就不可避免的产生根源在于(10 分) 不清楚这份工作是不是我喜欢的 B 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 C 团队氛围不好 正确答案:A 多选题 ?1、职业倦怠感的发生来自于(10 分) A 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 B 他人过度期望 C 管理者不称职 D 管理机制不合理 正确答案:A B C D ?2、职场上玩世不恭的这种态度形成原因包括(10 分) A

干的这份工作特别没有身份没有地位 B 他人过度期望 C 管理机制不合理 D 成就感低落 正确答案:A B C D ?3、克服职业倦怠感的办法包括(10 分) A 发挥和提高自己才干的机会 B 通过和别人共事来克服自我中心的意识 C 提供生存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正确答案:A B C ?4、立足职场的基础思想观念包括(10 分) A 与不同的职场人相处 B 不要再抱怨职场环境 C 学会职场中的与自己相处 D 能够升职加薪,树立成长管 正确答案:A B C 判断题 ?1、经理人的自我学习与发展只是关系个人层面的问题。该说法(10 分) A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错误 ?2、兴趣和工作可能不是很一致,是大多数人的职场状态。该说法(10 分)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3、职场中的大多数人无法说出自己喜欢的工作到底是什么。该说法(10 分)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4、企业文化灌注得结果与职业倦怠感产生无关。该说法(10分) A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错误

我面对职业倦怠及应对策略

我面对职业倦怠问题及应对策略 一、当时的现状 教师职业倦怠早已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职业病和社会现象。作为工作四年的我,也出现过职业倦怠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在工作中缺乏激情,消极敷衍,丧失职业理想,无成功追求,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总感觉做好做不好都一个样,对待问题学生缺乏应有的耐心,简单粗暴;对学校安排的公开课、竞赛任务,认为是给自己找麻烦,不愿意接受;要求撰写业务学习笔记,下载敷衍;对待绩效考核,毫不在乎;在生活上对家人大发脾气,牢骚满腹,影响家庭和睦…… 二、分析主要原因 教师职业倦怠带来的影响肯定是负面的,需要我们从多方面寻找原因,以便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面对自身所存在的问题,我认为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至少有以下几方面:1、应试教育导致精神压力大 素质教育喊了十几年,但对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方式仍然没有变革。考试仍然是以卷面分数论英雄。而学生的分数又与教师的众多利益挂钩,如:绩效工资、职称晋升、评优等等。中考和高考的升学压力让老师们喘不过气,导致为了综合指数和名次,教师不得不加班加点,加重学生课业负担,师生都苦不堪言。 2、教师多重角色,身心疲惫 在学校从事高强度的脑力劳动,大量付出自己的体力、脑力、情感。回到家里还要处理家务、照顾家人,这让许多我感到体力不支,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整天和几十个学生打交道,难免将工作中的情绪带回家中,对家人大发脾气,牢骚满腹,影响家庭和睦。更有少数家人,不理解当教师的家属在学校辛苦付出,不愿意让其为那么点成绩“拼命”,为了家庭团结,一些教师尤其是女教师宁愿选择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做贤妻良母足矣。 3、个人价值不容易得到肯定。 一所学校里,能够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毕竟是少数,大多数的教师虽然也在努力工作,但由于种种原因,讲县级以上优质课、受到上级表彰的机会可能轮不到他们身上。许多教师也意识到这一点,认为搞好自己的本质工作就行了,不需要争抢什么,于世无争。由于自身的价值很难有机会得到最大限度的体现,所以丧失了刚参加工作时的激情和理想,不再有成功的追求。 4、教师职业收入过低。 一谈到职业倦怠,几乎所有的中小学教师都会这样讲:“一个月就那么点工资,强勉养家糊口,还要求你做这做那,老师们不烦才怪呢!能敷衍去完成就不错了。”这话说的一点都不过分。自古以来,教师被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并被

关于大学生倦怠感的调查

浙江省高校 首届 统计调查方案设计大赛 参赛方案 学校或学院: 团队名称: 团队负责人: 二○○七年四月十日

浙江省首届统计调查方案设计大赛 方案信息表

大学生倦怠感调查方案策划 一、调查主题: 大学生倦怠感调查 二、调查目的: 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状况有一个正确认识和了解,找出造成大学生“学习倦怠”的深层原因,并从中寻找出解决之道,为相关机构和学校提供意见和建议。 三、调查背景: 倦怠(burnout)一词源于美国,是指在工作中,个体面对长期的情绪和人际关系紧张源而产生的一种反应。许多研究表明,倦怠是在许多职业中都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严重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和工作表现,并由此影响到个体所在组织的绩效。倦怠不光出现在工作群体中,在学生群体中也存在。学习倦怠指人在学习过程中,由于长期面对学习环境紧张,学习生活单调,学习压力大,学习成绩长期得不到提高而产生的厌烦、倦怠反应。大学校园到底有多大一个群体产生学习倦怠,学习倦怠对当代大学生造成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如何减少它的影响成了这次调查的主要目的。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重点已从规模扩张转移到了质量的提升上来,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学习倦怠是反映大学生积极和消极学习心理的一个重要的综合指标,了解当前大学生在这个问题上的现状,对高校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附表二)。

四、调查对象: 浙江工商大学在校学生 五、调查单位: 类型抽样中的每一个学生 六、调查内容: 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对在校大学生倦怠感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大学生倦怠感出现的原因、现象和影响,在对问卷结果的数据分析中得出结论,以此为依据提出有效解决大学生倦怠情绪的方法、方案。同时,通过访谈向心理专家咨询,向被调查者了解具体表现,从而完善解决方案,并提供给心理专家、学校以及相关部门作为参考。 七、调查流程: 调查分为三个阶段:前期准备、中期调查、后期分析。 1、前期准备:这一阶段分为三个部分,即问卷设计,访谈准备和人员 具体分工。 (1)问卷设计:①在调查主题、目的确定的基础上,从期刊、书籍和网 络上搜集到与“倦怠感”相关的资料,将着眼点放在造 成学生产生倦怠感的原因、学生产生倦怠感的具体表 现、学生产生倦怠感后对学习生活造成的影响三个方 面,以此为框架设计调查问卷的问题。从专业差异性和

当代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当代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1学习倦怠 对于“倦怠”一词,最早是在学者Bradley的关于青少年犯罪的一篇文章中提到的。然而当时社会对于倦怠一词没有很强烈的反应,因此也没引起重视,而具体提到学习倦怠概念,它最初来源于职业领域中对职业倦怠的研究。国外众多学者借鉴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费罗登伯格(Freudenberger)在“职业倦怠”中的定义提出:学习倦怠是学生对学校课程学业持负面态度的一种现象。通常伴有以下行为表现:对所学课业和学校活动热忱消失,呈现一种消极状态,对同学、朋友态度冷漠和疏远(王亚文,2020)。 还有学者认为学习倦怠是指学生在长时间连续地被动地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生理和心理耗竭 , 以及由于这种现象导致的厌倦学习的行为,它是当代大学生消极学习心理的反映(赵威,2018)。赵晓军(2019)认为学习倦怠是指大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受到个人自我意识等主观因素和个体所处环境的影响,在知、情、意、行四个方面所表现出的一系列讨厌学习、回避学习的不积极地情绪和心理行为表现。目前国内研究者对学习倦怠进行探讨较为有代表性的学者是连榕教授。他认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失去兴趣或者缺乏动力,但却又不得不去学习,这时学生就会对学习产生一种厌烦的负面情绪,从而表现出一种身心俱疲的心理状态,以消极的态度对待学习(王亚文,2020)。 总而言之,我们可以发现学习倦怠是指学生对于学习的一种消极的态度,对于学习显得被动,而且失去动力,同时对学习产生厌烦等消极情绪,表现出一种身心俱疲的心理态度。很显然,从总结很多学者对学习倦怠的定义中可以看出:学习倦怠对学生的的学习和心理都产生消极的影响,有必要得到重视以及改变。 2 大学生学习倦怠状况 在大学中,通过一些调查显示,很多大学生在课堂上不认真听讲,逃课,迟到早退其实也屡见不鲜。2011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大学生专业课逃课率在20.00%左右,基础课程的逃课率达到25.00%,至于政治哲学等公共课的逃课率已经超过50.00%,另外,退学的大学生比例也在不断攀升,可见大学生学习倦怠行为十分严重(汪颖,许勤,杨保海,2018)。韩晔(2020)对500名“00后”大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其研究发现“00后”大学生的学习现状是:“00后”大学生上学目标不够清晰、专业学习兴趣和认同不够;部分“00 后”大学生学习缺乏计划性、日常学习习惯较差;部分“00 后”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低、缺乏学习的

教师职业倦怠及应对策略

教师职业倦怠及应对策略 主讲人—李虎亮 一、职业倦怠的概念 职业倦怠(Occupational burnout),也称“工作倦怠”,国内也有翻译为“工作衰竭”、“职业枯竭”、“职业过劳”等等,通常发生在人际接触较为频繁、密切的服务性行业中。19世纪60年代,美国作家格林尼出版了一本小说,名为《一个倦怠的案例》,书中描写一位才华横溢的建筑设计师事业到达巅峰之时,却感到自己的工作热情在慢慢耗尽,对工作的热忱和成功的渴望消失殆尽,在经历了一段内心的痛苦挣扎后,他辞掉了在人们眼中充满光环的工作,远离故土,只身前往非洲原始丛林开始自己新的生命旅程。这部小说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读者们纷纷表示自己也有类似的体会和冲动。从此“倦怠(burnout)”一词便进入美国大众的语汇,并逐渐为世人所熟知,用来描述一种歪曲的人职关系。20世纪70年代,美国精神分析学家费登伯格(Freudenberger)在看了这本小说后,发现自己和书中所描写的,事业如日中天却对工作毫无热情的建筑师一样,有一种对工作挥之不去的消极心境,便根据自己以及相类似人群的生活写照提出了“职业倦怠”这一新名词,并于1974年将其第一次应用在心理健康的领域,用以描述助人行业的从业人员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而导致的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他指出,倦怠是一种最容易在助人工作中出现的情绪耗竭症状。当工作本身对个人的能力、精力以及资源过度要求,从而导致工作者感到情绪枯竭、精疲力竭时,

职业倦怠就产生了。 二、职业倦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情绪衰竭(Emotional Exhaustion)?它是倦怠的个体压力维度,表现为个体情绪和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情感资源干涸,工作热情完全丧失? 2.去人性化(Depersonalization)?它是倦怠的人际关系维度,表现为个体以一种消极的?否定的?麻木不仁的态度和情感去对待他人,甚至把人看成一件没有生命的物体? 3.个人成就感降低(Reduced Personal Accomplishment)?它是倦怠的自我评价维度,表现为个体对工作的意义和价值的评价下降,自我效能感丧失,时常感觉到无法胜任,从而在工作中体会不到成就感,不愿意付出努力? 我国的王芳?许燕认为,职业倦怠是个体无法应付外界超出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过度要求时,所产生的生理?情绪情感?行为等方面的身心耗竭状态?她们的研究表明,我国中学教师的职业倦怠包括:“情绪衰竭”?“去人性化”?“个人成就感降低”和“知识枯竭(Intellectual Burnout)”?“知识枯竭”是指教师不能适应社会的快速变革和知识的急剧更新,难以应付学生的问题,再学习的能力差,知识上有枯竭感? 三?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 已有的研究表明,造成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有客观?主观两个方面?客观原因主要涉及职业?社会和学校三个方面,主观原因主要指教

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应对策略

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应对策略 职业倦怠又名工作倦怠,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费登伯格在研究职业压力时提出的,它是指在职业环境中对长期的情绪紧张源和人际关系紧张源的应激反应而表现出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综合症,是一种个体无法应付外界超出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过度要求而产生的身心耗竭状态或是一种心理枯竭的现象。 教师职业倦怠现象不但极大地危害了无数教师的身心健康、教师专业发展,而且严重影响教育事业、整个社会的发展,因此了解教师职业倦怠的形成原因及探讨教师职业倦怠的应对策略刻不容缓。为此我采用了访谈交流的调查方式与泸水县老窝中学的教师进行交流,了解了老窝中学教师关于教师职业倦怠的一些看法,并探讨了相应的应对策略。现将调查的结果总结如下: 一、教师职业倦怠的症状 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由于精神和精力变得枯竭,而对教育教学工作产生的消极和疏离状态。教师职业倦怠主要表现为: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热情和兴趣的丧失以及情感的疏离和冷漠。教师职业倦怠的具体表现为: 1、对工作失去了兴趣,对缺乏热情和创新力,开始认为自己的工作毫无意义。对学生失去了耐心和责任心,对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违规违纪现象要么听之任之,任其发展,要么将问题夸大化,对学生采取严厉的惩罚手段。对于学生所犯的错误采取了两个极端措施,而不是对学生进行悉心教育,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2、疏于工作,在工作过程中只是为了应付,抱着“混饭吃”的心态进行工作,不知道将来会怎样,对未来没有信心。工作过程中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在教学工程中遇到困难时不愿意接受同事和领导的建议。永远停留在现状,无法在工作上取得明显的进步。 3、工作过程中容易产生厌倦情绪,教学过程中很容易产生情绪波动,经常带着情绪上课,动辄对学生乱发脾气,甚至还会将生活中或工作上的不满发泄在学生身上。 4、在人际交往上逐渐疏远他人,经常与人发生争执。 二、教师职业倦怠的形成原因 教师职业倦怠不是某件事或某些事引发的,教师职业倦怠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初期,教师对工作充满热情,工作过程中讲的是奉献,认为自己有社会意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压力逐渐增多,自我成就感得不到满足,工作得不到认可,逐渐就

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是指对工作提不起兴趣,对职业充满了厌倦情绪,工作绩效明显降低,身体疲惫。Maslach认为职业倦怠是由三个维度构成的一种心理状态,即情绪衰竭、去个性化和成就 感的降低。”其中情绪衰竭是职业倦怠的核心成分,指感到情绪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 如果这种疲劳的情绪状态长期持续下去,个体就会感受到一些负面的情绪,并对工作对象 表现出消极、冷漠的行为,就是去个性化。成就感降低是指在工作中效能感的降低以及对 自己消极评价倾向的增长。关于职业倦怠的表述存在着很多差异,但却具有五个方面的共 同特征:“(1)存在典型的疲劳症状;(2)发生各种各样的非典型的身体症状;(3) 倦怠症状是与工作相关的;(4)症状出现在没有精神病理学原因的‘正常人’身上;(5)由于负性的工作态度和行为导致个体有效性和工作绩效下降。” 一个人长期从事某种职业,对工作的日常事务极为熟稔,因而在日复一日毫无新意的重复 机械的作业中,渐渐会产生一种疲惫、困乏,甚至厌倦的心理,在工作中难以提起兴致, 打不起精神,只是依仗着一种惯性来工作。因此,加拿大著名心理大师克丽丝汀-马斯勒将职业倦怠症患者称之为“企业睡人”。据调查,人们产生职业倦怠的时间越来越短,有的 人甚至工作半年到八个月就开始厌倦工作。 职业倦怠最常表现出来的症状有三种: 1、对工作丧失热情,不感兴趣,情绪烦躁、易怒,对前途感到无望,对周围的人、事物漠不关心。 2、工作态度消极,体会不到工作中的乐趣,对服务或接触的对象越发没耐心、不柔和,如教师厌倦教书,无故体罚学生,或医护人员对工作厌倦而对病人态度恶劣等等。 3、对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评价下降,感受不到自己的工作价值,体会不到领导的关心关切,常常迟到早退,甚至开始打算跳槽甚至转行。 据专家表示,教师、医护工作者等相关从业人员是职业倦怠症的高发群体,这类助人的职 业当助人者将个体的内部资源耗尽而无补充时,就会引发倦怠。不过,压力过低、缺乏挑 战性的工作,由于个人能力得不到发挥,无法获取成就感,而产生职业倦怠。 由于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为了赶紧找到一份工作会漫无目的地四处撒网,最后糊里糊涂进入 职场工作,根本没思考自己究竟喜欢什么样的工作,往往等到工作一段时间后才发现好像 入错了行,这种严重职业错位的情况,长期延续必然会导致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表

你职业倦怠吗 ——教师职业倦怠检测量表 1.对工作感觉到有挫折感( 2 ) 2.觉得自己不被理解( 1 ) 3.我的工作让我身心疲惫( 1) 4.我觉得我过度努力工作( 1 ) 5.面对工作时,有力不从心的感觉( 1 ) 6.工作时感到心灰意冷( 1 ) 7.觉得自己推行工作的方式不恰当( 3 ) 8.想暂时休息一阵子或另调其他职务( 1 ) 9.认为自己只要努力就能得到好的结果( 5) 10.我能肯定这份工作的价值( 5 ) 11.认为这是一份相当有意义的工作( 5 ) 12.我可以从工作中获得心理的满足( 5 ) 13.我有自己的工作目标和理想( 5 ) 14.我在工作时精力充沛( 5 ) 15.我乐于学习工作上的新知( 5 ) 16.我能冷静地处理情绪上的问题( 4 ) 17.从事这份工作后,我觉得对人变得更冷淡了( 1 ) 18.对某些同事发生的事情我并不关心( 1 ) 19.同事将他们的遭遇的问题归咎于我( 1 ) 20.我担心这份工作会使我逐渐失去耐性( 1 ) 21.面对众人时,我压力很大( 1 ) 22.常盼望有假期,可以不上班( 2)

计分方法: 这个测试包括了职业倦怠的三个方面:情绪衰竭(1-8)、低个人成就(9-16)、人格解体(17-22)。其中,9-16题为反向题,需要反向计分,即选5时计1分,选4时计2分,选3时计3分,选2时计4分,选1时计5分。其余题目正常计分。 将所有题目得分相加除以22得到平均分,即代表自己职业倦怠问题的严重程度。1分代表没有职业倦怠,5分代表职业倦怠问题很严重。得分越高表明职业倦怠的程度越重。 说明: 前八题,按a、b、c、d、e五档分值依次为1、2、3、4、5,分数总和除以8是最后得分。 中间八题,按a、b、c、d、e五档分值依次为5、4、3、2、1,分数总和除以8是最后得分。 后六题,按a、b、c、d、e五档分值依次为1、2、3、4、5,分数总和除以6是最后得分。 按照情绪衰竭、低成就感、人格解体三项得分,其中一项得分2.5即视为中度职业倦怠。

大学生学习倦怠的解析与对策

大学生学习倦怠的解析与对策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学院B15060126 李向阳 摘要学习倦怠是大学生主要存在的心理问题,影响着他们的心理与健康,笔者 采用网络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本校大学生的学习倦怠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造成学生学习倦怠的主要原因有学习压力大、自我约束力低、教育教学不当、学校班级等级划分严重、社会环境不支持等。学习倦怠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业,更会影响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所以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预防。 关键词大学生学习倦怠解析与对策 一、现象的解释 学习倦怠是指学生对学习提不起兴趣或缺乏主动力时感到的疲劳和沮丧,从而产生一种恐惧对待学习的心理状态,表现为:没有远大理想、缺乏学习动力、学习压力大、对学习产生厌恶情绪,甚至产生学习恐惧症。学习心态的不当将造成学习成绩的下滑,产生各种厌学情绪,影响与他人的交往,并可能引发严重的心理问题。 二、研究调查现象 据一项对南京六所高校1036名不同专业的大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表明,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不同专业类型、不同学习成绩、不同学校的大学生在学习倦怠情绪、学习倦怠行为和低成就感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大一学生学习倦怠程度最低,而大二、大三、大四学习倦怠情绪和倦怠行为都较严重;男生的倦怠程度高于女生,男生的情绪更为低落;理工科大学生倦怠程度最高,而文科、艺术类、体育类相对较轻;学生学习成绩越差,学习倦怠现象越严重;师范类大学生由于自己未来角色的缘故能够设身处地地理解教师,无意识中比非师范类大学生更能尊重老师的劳动,倦怠程度因而偏低 三、产生学习倦怠的原因 1.1学生学习目的的偏差 大学入学后由于新的学习环境节奏快、知识难度提高,教学时间少、进度快、质量要求高,导致很多知识学生理解不透,领会不清,从而感到课程难、负担重,逐渐失去学习兴趣。当前我国大学教育的成功都是以学生就业的情况来衡量,不少学生选择专升本、考研,是为了暂时躲避就业压力,为了将来能更好就业,而不是因为对学习的热爱。各种频繁的考级,考试使学生更加迷茫,不知以何种的态度来面对未来,导致了大部分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转而去沉迷于各种网游,娱乐之中。 1.2.大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偏差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但长期以来,我国的大学教育体系还是保持应试教育,采用灌输方式,没有创新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倦怠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为了过级、考证、无休止的上课、考试、补考等现象极大地抑制了学生对学习的自主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