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对细胞壁功能的一点看法

对细胞壁功能的一点看法

对细胞壁功能的一点看法
对细胞壁功能的一点看法

对细胞壁功能的一点看法

1.细胞壁的主要功能

(1)为植物细胞提供机械支持与保护;

(2)介导植物细胞粘着(主要指胞间层);

(3)物质运输的质外体空间;

(4)决定植物细胞的形态;

(5)参与植物的防御反应(包括对重金属的解毒作用和对病原体的抗性);

(6)参与细胞型号传递与细胞识别;

(7)在植物体的吸收.分泌.蒸腾.细胞生长的调控等过程中有一些作用;(8)含有许多具有生理活性的蛋白质,参与一些生理代谢活动’

(9)与细胞分化有关(Berger等报道,他们用一种黑角藻做实验,其受精卵第一次不均等分裂产生一个假根细胞和一个叶状体细胞。将这两个细胞分离,每个细胞都带有细胞壁,它们保持原来的分化状态,仍按原来的方向发育。如用酶解法将假根细胞去壁,形成原生质体,则原来的分化状态丧失,重新形成细胞壁后,如正常合子一样,发育出胚。这个实验说明分化状态并不唯一决定于内因子,也与细胞壁有关)。

2.细胞壁对外来病原体的排斥机理

(1)迅速木质化,形成死细胞层,有效地把浸染细胞与健康细胞隔离开来,缩小病毒的浸染范围;

(2)诱发植物抗毒素合成酶基因的表达,产生植物抗毒素,杀死病原体;

(3)细胞壁酶水解真菌病原体细胞壁中的多糖成分;

(4)细胞壁中产生抑制物,能抑制病原体释放酶等。

3.植物细胞壁和液泡对重金属离子的解毒作用的比较(主要以铅.铝为例)

细胞壁的作用

(1)细胞壁的钝化与运输研究发现,植物根系能够吸收多余叶片3-50倍的铅,大量铅沉积在植物细胞壁,阻止了重金属对细胞内溶物的伤害。杨居荣等人的研究发现77%-89%的铅沉积于细胞壁中。由于重金属被固定在细胞壁上,不能进入细胞质影响细胞内代谢活动,使植物对重金属表现出耐性。

(2)细胞壁组分对铅的解毒通过细胞壁局部增厚和组分变化来增强重金属耐性是植物解毒重金属的最主要方式,因为大量的细胞壁聚合体能够对重金属结合蛋白作出反应,木质素和纤维素能够永久稳定地存在。此外,天然纤维素平行链中的葡萄糖单体形成了对称的双螺旋结构,这种高对称结构有很好的弹性,能够通过其中的氧原子形成共用电子对体系,植物体中的多聚糖能够通过氧原子结合金属阳离子,所以纤维素能较好地吸附金属离子。浙江大学唐剑锋等人的是衙门中指出,植物细胞壁果胶中带负电荷的游离羧基对铝有结合能力,同时,铝结合位点还取决于果胶含量.果胶的甲基化程度。在短期铝胁迫下果胶含量和果胶甲基酯酶活性提高幅度较大,增加了细胞壁铝的结合位点,导致较多的铝在根尖积累。Walker等人发现,植物根系表面的黏液包含了多种氧功能基因,能够作为铅离子的配位基因如铅-磷酸盐,

铅-碳酸盐结合态是纤细剪股颖和菜豆根系细胞壁沉积铅离子的主要形式。

液泡的作用

进入原生质中的铅可通过向液泡输送来降低其在原生质体中的浓度,使植物表现出耐性。植物还可以利用液泡的区隔化将重金属与胞内其他物质隔离开,并通过有机酸.蛋白质和生物碱与铅结合而降低其生物活性。此外,植物体中的植物螯合肽能与重金属结合在液泡中形成区隔化。野炮被认为是分隔重金属元素的场所,所含有的多种有机物能与重金属结合而解毒,从而大大降低了细胞质中游离铅离子浓度。

附:1.关于钙调素的资料正在收集,过几天再发给您吧。

2.参考资料:

《应用生态学报》2009年3月《植物对铅胁迫的耐性及其解毒机制研究进展》

《浙江大学学报》2006年《铝胁迫下根细胞壁果胶甲酯酶活性的变化及其耐旅性的关系》

《植物生物学》杨世杰主编

《植物生物学》慕小倩主编

《细胞生物学》潘大仁主编

《细胞生物学》沈振国.崔德才主编

微生物学习题集1_4章答案(1)

【第一章原核微生物】 一、填空题 1.革兰氏阳性细菌的细胞壁成分为----------和-----------;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分外两层,层成分是 ----------,外层称外膜,成分为----------、----------和----------。 革兰氏阳性细菌的细胞壁成分为肽聚糖和磷壁酸;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分外两层,层成分是肽聚糖,外层称外膜,成分为脂多糖、磷脂和脂蛋白。 2.在革兰氏阳性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成分中,肽包括----------和----------两种,聚糖则包括---------- 和----------两种糖。 在革兰氏阳性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成分中,肽包括四肽尾和肽桥两种,聚糖则包括N-乙酰葡糖胺和N-乙酰胞壁酸两种糖。 3.肽聚糖中的双糖是由----------连接的,它可被----------水解,从而形成无细胞壁的原生质体。 肽聚糖中的双糖是由β-1,4-糖苷键连接的,它可被溶菌酶水解,从而形成无细胞壁的原生质体 4. E. coli的肽聚糖单体结构与Staphylococcus aureus的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①----------,②----------。 E. coli的肽聚糖单体结构与Staphylococcus aureus的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前者①四肽尾第3个氨基酸是m-DAP,②无五肽桥 5.G+细菌细胞壁的特有成分是----------,G-细菌的则是----------。 G+细菌细胞壁的特有成分是磷壁酸,G-细菌的则是脂多糖 6.脂多糖(LPS)是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外膜的主要成分,由----------------、----------------和 ----------------三部分构成,在LPS上镶嵌着多种外膜蛋白,例如----------------等。 脂多糖(LPS)是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外膜的主要成分,由脂质A、核心多糖和O-特异侧链三部分构成,在LPS上镶嵌着多种外膜蛋白,例如孔蛋白等 7.在G-细菌细胞壁的外膜与细胞膜间有一狭窄空间,称为----------------。其中含有多种周质蛋白, 如----------------、----------------和----------------等。 在G-细菌细胞壁的外膜与细胞膜间有一狭窄空间,称为周质空间。其中含有多种周质蛋白,如水解酶类、合成酶类和运输蛋白等 8.人为去尽细胞壁的细菌称为-----------,未除尽壁的细菌常称为-----------,在实验室中发生自发缺 壁突变的细菌被称为-----------,而自然界中存在的稳定型无壁原核微生物则是-----------。 人为去尽细胞壁的细菌称为原生质体,未除尽壁的细菌常称为球状体,在实验室中发生自发缺壁突变的细菌被称为L型细菌,而自然界中存在的稳定型无壁原核微生物则是支原体

对细胞壁功能的一点看法

对细胞壁功能的一点看法 1.细胞壁的主要功能 (1)为植物细胞提供机械支持与保护; (2)介导植物细胞粘着(主要指胞间层); (3)物质运输的质外体空间; (4)决定植物细胞的形态; (5)参与植物的防御反应(包括对重金属的解毒作用和对病原体的抗性); (6)参与细胞型号传递与细胞识别; (7)在植物体的吸收.分泌.蒸腾.细胞生长的调控等过程中有一些作用;(8)含有许多具有生理活性的蛋白质,参与一些生理代谢活动’ (9)与细胞分化有关(Berger等报道,他们用一种黑角藻做实验,其受精卵第一次不均等分裂产生一个假根细胞和一个叶状体细胞。将这两个细胞分离,每个细胞都带有细胞壁,它们保持原来的分化状态,仍按原来的方向发育。如用酶解法将假根细胞去壁,形成原生质体,则原来的分化状态丧失,重新形成细胞壁后,如正常合子一样,发育出胚。这个实验说明分化状态并不唯一决定于内因子,也与细胞壁有关)。 2.细胞壁对外来病原体的排斥机理 (1)迅速木质化,形成死细胞层,有效地把浸染细胞与健康细胞隔离开来,缩小病毒的浸染范围; (2)诱发植物抗毒素合成酶基因的表达,产生植物抗毒素,杀死病原体;

(3)细胞壁酶水解真菌病原体细胞壁中的多糖成分; (4)细胞壁中产生抑制物,能抑制病原体释放酶等。 3.植物细胞壁和液泡对重金属离子的解毒作用的比较(主要以铅.铝为例) 细胞壁的作用 (1)细胞壁的钝化与运输研究发现,植物根系能够吸收多余叶片3-50倍的铅,大量铅沉积在植物细胞壁,阻止了重金属对细胞内溶物的伤害。杨居荣等人的研究发现77%-89%的铅沉积于细胞壁中。由于重金属被固定在细胞壁上,不能进入细胞质影响细胞内代谢活动,使植物对重金属表现出耐性。 (2)细胞壁组分对铅的解毒通过细胞壁局部增厚和组分变化来增强重金属耐性是植物解毒重金属的最主要方式,因为大量的细胞壁聚合体能够对重金属结合蛋白作出反应,木质素和纤维素能够永久稳定地存在。此外,天然纤维素平行链中的葡萄糖单体形成了对称的双螺旋结构,这种高对称结构有很好的弹性,能够通过其中的氧原子形成共用电子对体系,植物体中的多聚糖能够通过氧原子结合金属阳离子,所以纤维素能较好地吸附金属离子。浙江大学唐剑锋等人的是衙门中指出,植物细胞壁果胶中带负电荷的游离羧基对铝有结合能力,同时,铝结合位点还取决于果胶含量.果胶的甲基化程度。在短期铝胁迫下果胶含量和果胶甲基酯酶活性提高幅度较大,增加了细胞壁铝的结合位点,导致较多的铝在根尖积累。Walker等人发现,植物根系表面的黏液包含了多种氧功能基因,能够作为铅离子的配位基因如铅-磷酸盐,

1-1-1生长素的发现及其作用课时训练(中图版必修3)

第一单元生物个体的稳态与调节第一章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一节生长素的发现及其作用 考查知识点及角度 难度及题号 基础中档稍难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1、2、45、78生长素的作用及特点63 1 ?如下图表示将云母片(具不透水性)以不同方式插入燕麦胚芽鞘,分别给以图中光照,经 过一段时间,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生长素的运输特点。单侧光照射胚芽鞘时,能使生长素产生一定 程度地横向运输,使尖端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得多,从而造成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 答案B 2?用同位素14C标记的吲哚乙酸来处理一段枝条的一端,然后探测另一端是否含有放射性14C的吲哚乙酸存在,枝条及位置如右图。下列有关处理方法及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处理甲图中A端,不可能在甲图中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B ?处理乙图中A端,能在乙图中的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A .甲左弯生长, B ?甲直立生长, C ?甲直立生长, D ?甲直立生长, 乙不生长,丙左弯生长,丁左弯生长 乙不生长,丙直立生长,丁直立生长 乙左弯生长,丙左弯生长,丁左弯生长 乙左弯生长,丙直立生长,丁左弯生长

14 C ?处理乙图中的B端,能在乙图中的A端探测到C的存在 14 D ?处理甲图中的B端,能在甲图中的A端探测到C的存在 解析图甲A为形态学上端,B为形态学下端;乙中A为形态学上端,B为形态学下端。 生长素在植物体的运输是极性运输,在植物体内只能由形态学上端运向形态学下端。 答案B 3?图甲为接受单侧光照的胚芽,图乙为水平放置一段时间后的胚根,下列关于生长素 作用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相同浓度的生长素对a处和c处的作用效果可能 不同 B? a侧生长素浓度降低,抑制生长 C ? b侧生长素浓度升高,促进生长 D ? c、d两点生长素浓度相同,促进生长 解析根与茎对同一浓度的生长素敏感性不同,故相同浓度的生长素对a处和c处的作用效果可能不同。低浓度生长素促进生长,a侧生长素浓度降低不可能抑制生长。b侧生长素浓度升高,促进生长,表现出向光性。c、d两点生长素浓度相同,促进生长,使根 垂直向下生长。 答案B 4?下图表示有关生长素的一项实验。经过一段时间后,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切去尖端 的胚芽鞘中弯曲程度最大的是( )。 A ?甲B.乙 C .丙 D ?丁 解析在a、b、c、d四块琼脂块中,a的生长素浓度大于b的生长素浓度,c的生长素 浓度等于d的生长素浓度。所以a> c= d> b,即弯曲程度最大的是甲。 答案A 5?植物扦插繁殖时,需要对插枝进行去除成熟的叶片、保留芽和幼叶等处理,这样可以促 进插枝成活。其原因是( )。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教学设计 大同实验中学刘建芳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概述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通过实例理解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能力目标:通过“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领悟预实验意义的良好载体。 情感目标:树立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思想。认识生长素类似物对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重要性,认同科学技术是巨大的生产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植物生长素的作用。 教学难点:“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探究活动。 [方法] 主要采用多媒体直观教学法,问题探讨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第2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一、作用特点:二、生长素及其类似物的应用: 1.最适浓度:根<芽<茎 1.顶端优势 敏感度:根>芽>茎 2.防止落花落果 2.两重性: 3.促进结实,获得无子果实 高浓度抑制 4.促进扦条生根 低浓度促进三、探究实验: [教学反思] 新理念下的生物课堂教学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重视将知识的获取过程化,学生知识获取的过程是一个科学研究过程,是提高学习能力的过程。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学案 【学习目标】 1.概述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应用,描述两重性、顶端优势。 2.尝试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一、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1.敏感程度: > > 2.曲线上A、B、C三点代表,AA′段,对根 的作用表现为。A′、B′、C′点以上的 部分表示。 3.顶端优势和根的向重力性: 4.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有那些? 例1:如图甲表示胚芽鞘受到单侧光 的照射,乙图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溶 液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如果甲 图中b处的生长素浓度为m,设 a处的生长素浓度为X,则 A.mi 变式1:对4株具顶端优势的植株分别进行如下处理,有一株长出侧芽,请指出是哪种处 理 A.去顶后在断口上放上富含生长素的琼脂小块 B.去顶后在断口上放一琼脂小块 C.不去顶D.不去顶,在侧芽涂以低浓度的生 长素 二、生长素在实践中的应用 1.促进果实发育 受精卵胚珠种子 生长素

细胞壁成分测定

一、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 冷藏保鲜技术及自溶机理研究 (巩晋龙2013福建农林大 学) 细胞壁物质成分(蛋白质、可溶性糖、几丁质、纤维素)的测定 (1) 细胞壁乙醇不容物(AIS)的制备:参照Ziva no vic S et al. 等[144]方法并做一些 修改:取混匀后的样品组织200 g于95%的乙醇溶液中浸提10 min,然后煮沸5 min,放置于室温下沉淀过夜,过滤,残渣用78%乙醇进行洗涤,过滤后60 C真空干燥过夜,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干样经粉碎后过筛,即得乙醇不容物(AIS)。 (2) 细胞壁物质成分的测定: 乙醇不容物(AIS)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参照考马斯亮蓝染色法[117],以标准牛血清蛋白溶液制作标准曲线。精确称取25 mgAIS,加蒸馏水,浸提10 min , 12000 x g离心 20 min,吸取1.0 mL 上清液于10 mL容量瓶并定容至刻度。吸取 1.0 mL 样品提取液, 放入具塞试管中,加入 5.0 mL考马斯亮蓝G-250溶液,充分混合,放置 2 min后在波长 595 nm处比色测定其吸光度,重复3次,计算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 乙醇不容物(AIS)中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采用苯酚-硫酸法[117]以标准蔗糖溶液制作标准曲线。精确称取25 mgAIS于20 mL具塞试管中,加入10 mL蒸馏水,薄膜封口,沸水中煮沸提取30 min,冷却、过滤,将残渣回收到试管中,加10 mL蒸馏水,重复沸水浴提 取10 min,过滤,洗涤,将滤液一并转入50 mL容量瓶并定容至刻度。吸取 1.0mL提取 液于具塞试管中,加入 1.0 mL蒸馏水,1.0 mL0.09 g/mL苯酚溶液,摇匀,再加入 5.0 mL 的浓硫酸,充分振荡后在室温下反应30 min,在波长485 nm 处比色测定其吸光度,重复 3次,计算可溶性糖的含量。 乙醇不容物(AIS)中几丁质的测定方法参照傅海舰等[145],以标准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溶液制作标准曲线。精确称取25 mg于25 mL容量瓶中,加入 5 mL 2 mol/L 盐酸溶液 溶胀,混匀后,冰水浴中加入15 mL浓硫酸,沸水中煮沸30 min,冷却至室温,去离子水 定容至刻度。吸取水解液 1 mL与10 mL容量瓶中,依次加入 1.0 mL 2%间苯二酚水溶液、 7.5 mL 75%浓硫酸溶液,混匀,沸水浴加热30 min,凉水冲至室温,定容,以空白作对照, 在500 nm处比色测定其吸光度,重复3次,计算几丁质含量。 乙醇不容物(AIS)中纤维素含量的测定方法参照宁正祥等[146]以标准葡萄糖溶液制作 标准曲线。精确称取0.5 gAIS与烧瓶内,加入120 mL2%盐酸溶液,回流煮沸 3 h,抽滤,用热水洗涤2~3次,抽干,再用乙醇和乙醚洗涤1次,低温烘干。用20 mL80%硫酸溶液 将其转移到锥形瓶内,摇匀,放置 2 h,加入300 mL蒸馏水,置于沸水浴中加热 5 h,冷 却,过滤至500 mL容量瓶并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取0.5 mL样品提取液加入25 mL具 塞刻度试管中,加 1.5 mL蒸馏水、0.5 mL蒽酮-乙酸乙酯试剂和 5.0 mL浓硫酸,充分振 荡,沸水浴加热1 min ,冷却至室温,在630 nm 处比色测定其吸光度,重复3次,计 算纤维素含量。 二、主要食用菌采后品质劣变机理及调控技术研究(姜天甲2010浙大) 1细胞壁乙醇不溶物(alcohol-i nsoluble residue,AIR) 的提取 乙醇不溶物(AIS)的制备参照Zivanovicetal.(2000) 等的方法。细胞壁各组分抽提参照

第二讲细菌细胞壁的结构

有的教材中的定义为细胞壁是细菌最外的一层厚实、坚韧的外被,这个最外层是不够准确的,从图上我们可以看见,有的细菌最外层有荚膜包裹。 细菌呈现各种外形一种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有细胞壁,比如一个杆状细菌,除去细胞壁后的原生质体会变成球型。 细胞壁的功能: 细菌细胞壁坚韧而富有弹性,保护细菌抵抗低渗环境,承受世界杯内的5~25个大气的渗透压,并使细菌在低渗的环境下细胞不易破裂,细菌细胞壁能防止细菌在低渗溶液中涨破是因为它有支持保护的作用,不会导致吸水过多而涨破而它不能保护其在高渗中不死,是因为细胞在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内浓度时,质壁分离,溶液浓度过高的时候,质壁分离不能复原,自己死亡了。大肠杆菌的膨压可达2个大气压,相当于汽车内胎的压力。举例:细胞壁就相当于自行车的外车胎,如果外胎破损了,内胎很容易炸。 细菌的生长和细胞壁的生长相配合,有密切关系。细菌的鞭毛是生长在细胞膜上,但鞭毛的运动支点是由细胞壁提供的。细菌如果失去细胞壁,它的鞭毛将不能运动。鞭毛是长在细胞膜上,但细胞壁给它一个运动支点,没有细胞壁不会动。举例:头发长在头皮上,头发自己是不会动的,但中间加一把梳子就能摆动头发,梳子就相当于细胞壁,头皮就相当于细胞膜。 细胞壁是一层网格状结构,就像一层防护网罩在细胞表面,阻拦抗生素等大分子物质对细菌的伤害。细胞壁相当于细菌的防盗网。细胞细胞壁壁通透、有弹性、无生命活性,就像细菌外面罩一个网子。 细菌的抗原性与细胞壁有关,例如一些致病菌侵入人体后会使人产生抗体,促使人产生抗体的物质就是抗原,细菌的抗原就是由细胞壁提供给的。细菌侵入人体生长繁殖会产生一些对人有刺激性的毒素,这些毒素也是由细胞壁提供的。一些抗生素如青霉素杀菌原理就是通过破坏细胞壁来杀死细菌。噬菌体进入细菌内时需要一把钥匙,这把钥匙就存在于细胞壁上,噬菌体需要先识别细胞壁上的这些钥匙才能进入细菌内。 革兰氏染色: 正染色和负染色:而背景因未被染色而呈光亮,这种染色称为正染色。而负染色则相反,由于染液中某些电子密度高的物质(如重金属盐等)"包埋"低电子密度的样品,结果在图像中背景是黑暗的,而样品像"透明"地光亮。两者之间的反差正好相反,故称为负染色。 革兰氏染色在细菌分类上的地位就像把人分成男女,把动物分成雌雄一样。 在脱色过程中,可能因为脱色过度,将革兰氏阳性菌脱色,也可能脱色不够,革兰氏阴性菌未脱色,所以做革兰氏染色时注意作对照,对照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混合法,就是找一种和要鉴定的菌不同形状的已知菌作对照,混合染色。另一种是在同一个载玻片上设对照。 指导1983年,用铂代替碘液对细菌进行染色后在电镜下观察,发现染色的不同跟细胞壁的构造有关。 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结构: 成分的区别:细菌-肽聚糖,真菌-几丁质,植物细胞-纤维素和果胶质。 细胞壁的机械强度有赖于肽聚糖的存在。合成肽聚糖是原核生物特有的能力。 细胞壁的厚度一般在10~25纳米之间,约占细胞总体积的20%。 凡能破坏肽聚糖结构或抑制其合成的物质,大多能损伤细菌细胞壁而杀伤细菌,如溶菌酶、青霉素等。溶菌酶水解的是β-1,4糖苷键,青霉素攻击肽尾和肽桥连接的部分转肽酶。 肽桥就像钢筋把各条聚糖N-乙酰胞壁酸上的肽尾连接起来,形成一种牢固的网状结构。 N-乙酰胞壁酸是原核生物特有的己糖。 只有细菌的细胞壁含有肽聚糖。 磷壁酸使细胞壁形成一个负电荷环境,所以碱性燃料更有利于染色。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设计)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必修3 第三章第2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设计 郭名宾(江西省信丰中学江西赣州 341600) 一、设计思路 科学史可以展现科学是永无止境的探究活动的本质特征,使人感受科学发展是一个线性累积、不断壮大的过程,领会“变化”才是科学本身具有的惟一不变特性。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正是这样一个很好地展现科学在本质上是相对的、可变的、处在不断修正和发展过程中的素材。因此,本文基于以下的教学理念开展教学:问题为主线、探究为主轴、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采用问题引导探究、教师引导学生的设计思路。 二、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与处理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编入了“达尔文、詹森、拜耳、温特等科学家的实验、评价实验设计和结论”等内容。教材以科学探索过程为脉络来安排教学内容,具有探究性的特点;文本呈现图文并茂,具有直观性的特点,为教师实施探究式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撑。 基于以上设计理念,对教材知识作了适当调整(含顺序调整),本节课只学习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和分析、评价实验设计的技能训练。 2、学情分析 曾学习过“假说──演绎法”、“类比推理”等,有一定的思考方法基础,且学生的观察、思维、逻辑推理等能力都较强,对植物向光性现象又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实验设计的各种能力(语言表达、实验分析、深入思考等)都有待提高,所以教学过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3、学习任务分析 教学重点:生长素的发现过程;教学难点:科学实验设计的过程及严谨性分析。通过学习,学生不仅要掌握生长素发现的过程,更要掌握对简单实验的设计、分析和评价的能力,感悟科学发现是一个继承与创新的辨证过程,需要实事求是和坚持不懈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目标 对于以上的教学分析,需达到的教学三维目标(见表1)。

细菌细胞壁对细菌功能的影响-周纯华

细菌细胞壁对细菌功能的影响 兽医学院2010级动物丁颖班周纯华201030710330 【摘要】细胞壁是在细菌细胞的外围,是一层坚韧而具有一定弹性的保护膜。细胞壁的主要功能是维持细菌外形,保护细菌耐受低渗环境。细胞壁还具有阻挡有害的物质进入菌体,维持菌体内外离子平衡,参与细胞的正常分裂等作用,并与细菌的致病性、抗原性、对噬菌体和药物的敏感性以及革兰染色特性等密切相关。 【关键词】细胞壁;功能;遗传变异;完整性;自身稳定性;致病性细胞壁是围在细菌最外层的固体物质,虽然它不是组成生命物质的必须组分,但是它对于维持细菌正常的生理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就从细菌细胞壁的组成、结核分枝杆菌的毒性的传播、自溶素对细菌的调控作用等方面来进行综述如下。 1.细菌细胞壁的组成 1.1细菌的分类[1] 根据细菌细胞壁的构造和化学组成不同,可将其分为革兰氏阳性菌与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较厚(20~80nm),但化学组成比较单一,只含有90%的肽聚糖和10%的磷壁酸;但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较薄(10~15nm),却有多层构造(肽聚糖和脂多糖层等),其化学成分中除含有肽聚糖以外,还含有一定量的类脂质和蛋白质等成分。此外,两者在表面结构上也有显著不同。 1.2各个组分的具体介绍 1.2.1肽聚糖[2] 肽聚糖(peptidoglycan),又称粘肽(mucopetide)、糖肽(glycopeptide)或胞壁质,是细菌细胞壁特有的物质。细胞壁的机械强度有赖于肽聚糖的存在。合成肽聚糖是原核生物特有的能力。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的肽聚糖是由聚糖链支架、四肽侧链和五肽交联桥三部分组成的复杂聚合物。 1.2.1.1聚糖链支架 由N-乙酰葡萄糖胺和N-乙酰胞壁酸通过以β-1,4糖苷键交替连接起来,构成肽聚糖骨架。溶菌酶是一种可以作用于肽聚糖β-1,4糖苷键的分解酶,可将肽聚糖分解成许多N-乙酰葡萄糖胺和N-乙

高中生物69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讲练中图版必修1课件

课题69 生长素生理作用两重性 【课标要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其他植物激素;植物激素的应用。 【考向瞭望】设计实验验证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知识梳理】一、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一)特点: 1、具有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2、生长素所发挥的作用,因浓度、植物细胞的成熟情况和器官的种类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 (二)举例——顶端优势:1、现象:顶芽优先生长,侧芽生长停止。2、原因: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侧芽附近生长素浓度过高,发育受到抑制。3、解除:摘除顶芽。 (三)生长素类似物及应用 1、概念:具有生长素的生理效应的化学物质。 2、应用:防止果实和叶片的脱落、促进结实、获得无子果实、促使扦插枝条的生根等。 二、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一)分析下图理解两重性 1、从甲图可读到以下信息 (1)生长素的功能具有两重性,即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促进植 物器官生长,浓度过高则抑制植物器官的生长。 (2)同一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不同器官上,引起的生理功效 也不同,这是因为不同的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敏感性大 小:根>芽>茎)。 (3)曲线在A、B、C三点代表最佳促进效果,A′、B′、C′ 点以上的部分体现了不同浓度生长素的促进效果,A′、B′、C′点分别表示生长素对根、芽、茎的生长既不促进,也不抑制。 2、从乙图可以读到以下信息:不同种类的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度不同,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敏感程度高。 3、从丙图可以读到以下信息 (1)曲线中H点表示促进生长最适浓度为g,在OH段随生长素浓度增高,促进作用增强,而HC段随着生长素浓度增高,促进作用减弱。 (2)若植物幼苗出现向光性,且测得其向光一侧生长素浓度为m,则其背光一侧生长素浓度范围应为:大于m小于M(向光一侧慢于背光一侧)。 (3)若植物水平放置,表示出根的向地性、茎的背地性,且测得其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M,则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应为小于m。 (二)两重性举例:1、顶端优势 (1)产生原因的实验探究:取生长状况相同的某种植物,随机均分为 3组(A、B、C)A组自然生长→顶芽优先生长,侧芽受抑制。B组去掉顶芽 →侧芽生长快,成为侧枝。C组去掉顶芽,切口放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侧芽 生长受抑制。 (2)结论: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使侧芽生长受抑制。 2、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茎的背地性原理和根的向地性原理,如 图:重力→生长素分布不均(向地一侧生长素浓度高,背地一侧生长素浓度低即C>A,D>B)→生长不均(根的向地一侧生长慢,背地一侧生长快;茎的向地一侧生长快,背地一侧生长慢)→根的向地性,茎的背地性。

第二章原核微生物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原核微生物》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细菌: 2.聚-β-羟丁酸(poly-β-hydroxybutyric acid,PHB ) 3.异染粒(metachromatic granules) 4.羧酶体(carboxysome) 5.芽孢(spore) 6.渗透调节皮层膨胀学说 7.伴孢晶体(parasporal crystal) 8.荚膜(capsule) 9.原核生物: 10.古生菌(archaea) 11.L型细菌 12.鞭毛(flagella) 13.富营养化(eutrophication): 14.假肽聚糖 15.蓝细菌: 16.支原体。 17.立克次氏体 18.衣原体 二、填空题 1.证明细菌存在细胞壁的主要方法有,,和。 2.细菌细胞壁的主要功能为,,和等。 3.革兰氏阳性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和,而革兰氏阳性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则是,,和。 4.肽聚糖单体是由和以糖苷键结合的,以及和 3种成分组成的,其中的糖苷键可被水解。 5.G+细菌细胞壁上磷壁酸的主要生理功能为,,和等几种。 6.G-细菌细胞外膜的构成成分为,,和。 7.脂多糖(LPS)是由3种成分组成的,即,和。 8.在LPS的分子中,存在有3种独特糖,它们是,和。 9.用人为方法除尽细胞壁的细菌称为,未除尽细胞壁的细菌称为,因在实验室中发生缺壁突变的细菌称为,而在自然界长期进化中形成的稳定性缺壁细菌则称为。 10.细胞质膜的主要功能有,,,和。 三、选择题 1.G细菌细胞壁的最内层成分是()。 (1)磷脂;(2)肽聚糖;(3)脂蛋白;(4)LPS 2.G+细菌细胞壁中不含有的成分是()。 (1)类脂;(2)磷壁酸;(3)肽聚糖;(4)蛋白蛋 3.肽聚糖种类的多样性主要反映在()结构的多样性上。 (1)肽桥;(2)黏肽;(3)双糖单位;(4)四肽尾 4.磷壁酸是()细菌细胞壁上的主要成分。 (1)分枝杆菌;(2)古生菌;(3)G+;(4)G-

3.1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知识点

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 第一节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向光性:在单侧光的照射下,植物朝向光源方向生长的现象叫做向光性。 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1.达尔文实验——胚芽鞘尖端是感受单侧光的部位,向光弯曲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下部 1向光生长 2 不生长不弯曲3直立生长4向光弯曲 2.詹森的实验 图3-4詹森的实验示意图 影响可穿过琼脂由尖端向下传递 3.拜尔的实验——尖端产生刺激在下部分布不均引起弯曲生长 4.温特的实验——尖端产生的刺激是某种物质(温特将其命名为生长素) 5.化学本质:吲哚乙酸(IAA),还有苯乙酸(PAA),吲哚丁酸(IBA)等。 6.植物激素:(1)概念: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 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称作植物激素。

(2)其他植物激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 二、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1.产生:部位:幼嫩组织,分生组织,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胚芽鞘尖端。 机理:色氨酸→生长素 2.运输: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部位 影响因素:光,重力,水等(与向性运动有关)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部位:发生在幼嫩部位如胚芽鞘、芽、茎尖、根尖等 方向: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不能反过 来运输,也就是只能单向运输 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方式 影响因素:载体,ATP,O2 非极性运输:部位:发生在成熟组织中的韧皮部 方向:双向运输 3.分布: 部位:植物体的各个器官中都有分布,但相对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分 特点:生长旺盛部位 >衰老成熟部位 三、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的分析 单侧光→胚芽鞘尖端 尖端以下部位茎向光弯曲(有利于光合作用) ∣ 四、植物向性运动的人工实验方法归类 1. 暗盒开孔类(如下图) 直立生长向光弯曲 2. 云母片插入类 形态学上端 形态学下端形态学上端 形态学下端 3 4 生长素极性运输生长素分布不均 (内因) 光光 光 光 光

2019-2020年高中生物《生长素的发现及其作用》教案1 中图版必修2

2019-2020年高中生物《生长素的发现及其作用》教案1 中图版必修2 教学目的 1.植物的向性运动(知道)。 2.设计向性运动实验及观察植物的向性运动。 3.生长素的发现(知道)。 4.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理解)。 5.其他植物激素的分布、合成和生理作用(知道)。 教学重点 生长素的发现及其生理作用。 教学难点 1.生长素发现的实验设计。 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教学用具 录像片:由实验小组同学重复达尔文等科学家发现生长素的实验过程录像(4个);实验小组同学自己设计的生长素发现补充实验录像(3个)。 胶片:酶的专一性实验;植株受粉与否对子房发育情况的影响;带芽多的枝条,带芽少的枝条和不带芽的枝条。 计算机教学软件:生长素转移的具体过程;植物向光性生长的原因;松树的塔形树冠;去顶芽后侧芽的生长情况,横放的幼苗的生长情况。 投影片:植物某一器官对不同浓度生长素反应图;根、茎、芽三个器官对不同浓度生长素反应图。 实物投影仪,计算机。 教学方法过程式教学法、谈话法与学生讨论实践相结合。 课时安排2课时。 复习提问:上节课通过同学们的实验设计我们理解了向光性的原因(请一位同学说明原因)。那么,引起玉米幼苗向光生长的生长素是在什么部位产生的? (学生回答:略。) 在植物体内主要还有哪些部位可以产生生长素,生长素主要分布在哪些部位?是以什么方式运输到作用部位的?要回答这些问题,请同学们阅读课本中有关小字内容。同学们在阅读中发现了哪些不易理解的词语,请提出来。 (学生会提出“叶原基”、“形态学”等词语。教师可以利用芽的模式图和一盒柱顶红的叶片解释学生提出的问题。) 好了,上节课我们留了一个问题:是否生长素浓度越高,细胞纵向伸长生长得越快?同学是怎么通过设计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的? (学生汇报,课下讨论方案)推测结论。) 讲述:是不是如同学们所预期的呢?让我们来看看科学家深入研究的结果。 (出示植物某一器官对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反应图投影片。) 学生观察后说出各段曲线的含义。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生长素浓度不同对植物器官的作用不同,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是一种调节作用,即一般情况下,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注意指出向光性生长的植物,背光侧生长素分布多,但仍在低浓度范围之内。) 提问:生活中有没有体现上述作用特点的实例呢? (利用计算机展示“松树”塔形树冠,引导学生思考原因;演示生长素由顶芽向下运输

生长素作用两重性的深度解析

关于植物生长素作用两重性的多角度解析 十堰市应用科技学校孙世顺 【摘要】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是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读者一概念容易出现一些错解误解,本文从多角度解析生长素浓度的两重性,以期加深理解,破除难点。 【关键词】生长素两重性 生长素是植物生长过程中的重要激素,它的作用相对于其他激素而言,显得尤为重要,主要表现在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方面。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指的是,一般情况下,一定低浓度促进生长,一定高浓度抑制生长。具体表现在,生长素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保花保果也能疏花疏果。而且,对于同一种植物,同样浓度的生长素对不同的器官也有不同的作用。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常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植物,例如促进扦插枝条生根,形成无籽果实,保花保果或疏花疏果,或用生长素类似物除草,这些均需要了解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否则,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而且会适得其反,造成严重损失。因而,有必要对其作用的两重性加以全面理解。 一、对生长素的“促进”和“抑制”作用的解析 关于生长素的促进和抑制作用,存在着许多误解,有必要再次作出解析。通常抑制不等于不生长了,而是生长速度变慢,只有抑制作用达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停止生长;促进是指生长速度变快;既不促进也不抑制,也不等于不生长了,而是既没有加快也没有变慢,以一

定的速度生长。这里可以借用物理的加速度来加以理解:促进是加速度为正值,抑制是加速度为负值,既没有促进也不抑制时加速度为零,而加速度为零时,物体不运动或匀速运动,对于植物而言,就是以一定的速度生长。例如,我们可以用以下图形来具体说明: 图一芽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 A~C段对于芽来说就是一定低浓度范围,C点以后的生长素浓度范围就是一定高浓度;A点对应的浓度比较低,对生长的促进作用不明显在A~之间的浓度促进作用明显,B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的促进作用最大,叫着最适生长素浓度;C点对应的浓度既不促进生长也不抑制生长,并不是不生长了,而是以一定的速度生长;D点以后的浓度范围就在一定“高浓度”范围内,具有抑制生长的作用,浓度过高时甚至可以杀死植物。 二、对“低浓度”和“高浓度”的相对性的解析 生长素作用通常表达为,一定低浓度促进生长,一定高浓度抑制生长。这里所说的“低浓度”和“高浓度”其实没有固定的数值,它是相对于植物的某一器官所需生长素的最适浓度而言的。比如:

高中生物细胞壁的功能知识点

高中生物细胞壁的功能知识点 高中化学细胞壁的功能学习方法。维持细胞形状,控制细胞生长细胞壁增加了细胞的机械强度,并承受着内部原生质体由于液泡吸水而产生的膨压,从而使细胞具有一定的形状。高中生物细胞壁的功能学习方法一 1维持细胞形状,控制细胞生长细胞壁增加了细胞的机械强度,并承受着内部原生质体由于液泡吸水而产生的膨压,从而使细胞具有一定的形状,这不仅有保护原生质体的作用,而且维持了器官与植株的固有形态.另外,壁控制着细胞的生长,因为细胞要扩大和伸长的前提是要使细胞壁松弛和不可逆伸展.2物质运输与信息传递细胞壁允许离子多糖等小分子和低分子量的蛋白质通过,而将大分子或微生物等阻于其外.因此,细胞壁参与了物质运输降低蒸腾作用防止水分损失(次生壁表面的蜡质等)植物水势调节等一系列生理活动.细胞壁上纹孔或胞间连丝的大小受细胞生理年龄和代谢活动强弱的影响,故细胞壁对细胞间物质的运输具有调节作用.另外,细胞壁也是化学信号(激素生长调节剂等)物理信号(电波压力等)传递的介质与通路.3防御与抗性细胞壁中一些寡糖片段能诱导植保素(phytoalexin)的形成,它们还对其它生理过程有调节作用,这种具有调节活性的寡糖片断称为寡糖素(oligosaccharin).将一种庚葡萄糖苷寡糖素施加于大豆细胞时,会使负责合成抑制霉菌生长的抗菌素的基因活化而产生抗菌素.多种寡糖素的功能复杂多样,如有的作为蛋白酶抑制剂诱导因子,在植物抵抗病虫害中起作用;有的寡糖素可使植物产生过敏性死亡,使得病原物不能进一步扩散;还有的寡糖素参与调控植物的形态建成.细胞壁中的伸展蛋白除了作为结构成分外,还有防病抗逆的功能.如黄瓜抗性品种感染一种霉菌后,其细胞壁中羟脯氨酸的含量比敏感品种增加得快.4其他功能细胞壁中的酶类广泛参与细胞壁高分子的合成转移水解细胞外物质输送

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1.下图图1是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一段时间后,测定胚芽鞘弯曲的情况(弯曲角度用α表示);图2是生长素浓度对胚芽鞘生长的作用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为b点时,α具有最大值 B.只用图1实验即可证明生长素有促进生长的作用 C.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为d时,胚芽鞘向左侧弯曲 D.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不同,但可能形成相同的α 2.图一是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胚芽鞘弯曲的情况(弯曲角度用A表示);图二是生长素对胚芽鞘生长的作用示意图。由此可以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在b点浓度时A具有最大值 B.当生长素浓度小于b点浓度时,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A逐渐减小 C.只有生长素浓度高于c点浓度时,生长素才会抑制胚芽鞘的生长 D.由图二可知生长素对于胚芽鞘的生长作用具有两重性 3.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胚芽鞘生长的促进情况如图甲所示。现将胚芽鞘尖端去除一段时间后,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置在去顶胚芽鞘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其弯曲角度α(如图乙)。则N1、N2、N3三种浓度所致角度α1、α2、α3的情况最可能是 A.α1>α2>α3 B.α2<α3<α1 C.α1>α2,α2<α3 D.α1>α2,α2=α3 4.某研究小组探究避光条件下生长素浓度对燕麦胚芽鞘生长的影响。胚芽鞘去顶静置一段时间后,将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去顶胚芽鞘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弯曲角度(α)。图1为实验示意图。图2曲线中能正确表示实验结果的是 A.a B.b C.c D.d

5.(每空1分,共10分)回答下列关于生长素的问题: Ⅰ(5分).(1)促进芽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是 ___________ c/mol·L-1。 (2)生长素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___. (3)B点所对应的生长素的浓度对茎生长的效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水平放置的根,具有向重力性生长的现象,有人发现在植物根向重力性弯曲部位除了生长素的分布不同外,在近地侧同时也集中了大部分的乙烯。由此可知: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是由______ __作用的结果。 (5)科学家在研究生长素时,将带有尖端的金丝雀鬻草的胚芽鞘(a)和除去尖端的金丝雀鬻草的胚芽鞘(b)置于单侧光下,结果a弯向光源生长,b不生长也不弯曲。该实验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5分).根据有关知识分析下图并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A、B、C、D四块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情况为 (2)造成A、B琼脂块上生长素含量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若把甲组放在匀速旋转的圆盘上,光照保持不变,则生长素的含量状况为AB。 (4)若将乙装置C琼脂块切下,放在已经切去尖端的玉米胚芽鞘上端,在玉米胚芽鞘的下端放置一块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E,过一段时间检测,E_________(含有、不含有)生长素,若将切去顶端的玉米胚芽鞘倒置,重复丙实验,E中没有生长素,说明生长素的运输是单方向的,称为_____________运输。

细菌的细胞结构——细胞壁

细胞壁是位于细胞最外层的一层坚韧而略具弹性的结构。它约占细胞干重的10%—25%。通过特殊染色方法或质壁分离法可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细胞壁的存在。它具有固定菌体外形和保护菌体的作用。对有鞭毛的细菌来说,它又是鞭毛运动的必需条件。 细菌细胞壁的主要化学成分是肽聚糖。肽聚糖是由N—乙酰葡糖胺、N—乙酰胞壁酸以及短肽聚合而成的多层网状结构大分子化合物,其中的短肽一般由4个氨基酸组成,而且常有D一氨基酸和二氨基庚二酸存在。 不同种类细菌细胞壁中肽聚糖的结构与组成不完全相同,一般是由N—乙酰葡糖胺与N —乙酰胞壁酸重复交替连接构成骨架。短肽接在胞壁酸上,相邻的短肽又交叉相连,形成网状结构。相邻的短肽连接方式随细菌种类不同而有差别,如在大肠杆菌中是由相邻的短肽直接相连;在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则是通过甘氨酸组成的五肽与相邻的短肽相连。 各种细菌的细胞壁厚度不等,化学成分不完全相同。革兰氏阳性细菌的细胞壁较厚,约20—80nm,肽聚糖含量高,约占壁重的40%—90%;另外还含有磷壁酸质。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细胞壁较薄,约10nm。壁虽薄,但结构与化学组成却比革兰氏阳性细菌复杂得多。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见紧靠细胞质膜外有2—3nm厚的肽聚糖层,最外面还有一较厚(7—9nm)的外壁层。肽聚糖含量低,占5%—10%,所以肽聚糖层薄。外壁层主要由脂蛋白、脂多糖组成。类脂的含量大大高于革兰氏阳性细菌,但不含磷壁酸质。 革兰氏染色法可以将细菌分成两大类:革兰氏阳性细菌和革兰氏阴性细菌。革兰氏染色方法是丹麦的医生革兰氏(C.Gram)在1884年首创。现在它是细菌学中一种重要的常用的染色方法。它的程序如下:先用草酸铵结晶紫液染色,再加碘液,使细菌着色,继而用乙醇脱色,最后用蕃红(沙黄)复染。如果用乙醇脱色后,仍保持其初染的紫色,称为革兰氏染色反应阳性;如果用乙醇处理后迅速脱去原来的颜色,而染上蕃红的颜色,称为革兰氏染色反应阴性。 关于革兰氏染色的原理,目前一般认为与细菌细胞壁的化学组成、结构和渗透性等有关,主要是物理作用。染色时,染料一碘复合物在细菌细胞内形成。当用95%乙醇作脱色处理时,一方面能把细胞壁中的脂质抽提出来,另一方面又使细胞壁引起脱水作用,使肽聚糖的孔径变小。由于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含脂质较多,被乙醇抽提出去后,细胞壁各层结构变得松弛,又因其肽聚糖含量较少,虽孔径也因脱水作用而缩小,但仍有足够大小的通道和较大的通透性,这样可使染料一碘复合物被抽提出来,形成革兰氏阴性反应。反之,革兰氏阳性细菌的细胞壁含脂质较少,肽聚糖含量高,结构紧密,经乙醇脱水后,细胞壁孔径大为缩小,通透性明显降低,染料一碘复合物不易被抽提出来,形成革兰氏阳性反应。 青霉素的作用主要是阻碍细菌细胞壁中肽聚糖的合成,所以革兰氏阳性细菌对青霉素尤为敏感。 】细菌的大小 录入时间:2008-10-23 14:54:39 来源:青岛海博 -------------------------------------------------------------------------------- 细菌的个体很小,通常用微米(um)作为测量单位。测量球菌大小只测量其直径。 一般球菌直径在0.5—5um之间。测量杆菌和螺旋菌则需测量其长度和宽度。但测量螺旋菌长度时,一般只测量其弯曲形长度,而不是测量其真正的总长度。杆菌一般长1—5um,宽为0.5—1um。

植物细胞壁化学组成

植物细胞壁化学组成:最重要的是化学成分是多糖和蛋白质,还有木质素等酚类化合物、脂类化合物(角质、栓质、蜡)和矿物质(草酸钙、碳酸钙、硅的氧化物)。 植物细胞壁结构特点:(1)胞间层;(2)初生壁;(3)次生壁。 植物细胞壁功能:1、机械支持;2、调节细胞生长;3、与物质运输有关;4、参与细胞识别;5、植物的防御(物理屏障和主动抵御的前哨);6、与细胞分化有关。 细胞壁的动态建成过程:主要构架物质是纤维素--D-葡萄糖 ?-1,4葡聚糖形成链状纤维素分子微纤丝大纤丝细胞壁主要构架。(质膜上有纤维素合酶复合体,将合成纤维素所需的葡萄糖基合成纤维素;微纤丝在微管引导下定向延长伸展)。新细胞壁的形成是在细胞分裂末期的赤道面上,分裂的母细胞先形成成膜体。在染色体分向两极时,高尔基器分离出的小泡与微管集合在赤道面上成为细胞板。新的多糖物质沉积在细胞板上就逐渐形成胞间层。其后细胞内合成一些纤维素组成微纤丝沉积在胞间层的两侧,就出现了初生壁。当细胞成熟停止生长以后,一层层新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以及木质素陆续添加在初生壁上,就建成了次生壁。次生壁每添加一层,微纤维排列的方向就可不同(纵向或横向),形成了不规则的交错网状,称为多网生长。这样加厚的结果,使整个植物体的机械支持有了基础。次生变化 木质化: 细胞壁内填充和附加了木质素,可使细胞壁的硬度增加,细胞群的机械力增加。这样的填充木质素的过程就叫做木质化.

木栓化: 细胞壁中增加了脂肪性化合物木栓质,它是一种简化的细胞,不易透气,也不易逐水,所以造成最后细胞内的原生质体完全消失。这样的填充脂肪族化合物的过程就叫做木栓化. 角化:指在表皮接触空气的一面壁上形成覆于壁外的一层角质(亦为一种脂肪酸)膜,可减少植物体水分损失,防止机械损伤,昆虫摄食和病菌侵染,也可调节暴晒下植物的体温。角质膜透明不影响透光。 矿化:指矿物质如钙,硅等积累在细胞壁内,可增加组织结构的硬度与保护功能。禾本科,莎草科等植物茎,叶表皮外壁中常积累有二氧化硅而硅质化。 中间纤维:细胞骨架的第三种纤维结构称中等纤维或中间纤维,又称中间丝,为中空的骨状结构,直径介于微管和微丝之间,其化学组成比较复杂。 例如,导管分化过程中,导管分子的横壁局部降解,形成穿孔,以适 应长距离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功能。(A、细胞壁局部加厚,邻近加厚 部位细胞质内微管增多;B、成熟导管分子的横壁和原生质体已降解 消失。)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