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1机械基础基本概念

1机械基础基本概念

1机械基础基本概念
1机械基础基本概念

第一讲 机械基础基本概念

学习目标及考纲要求

1. 了解机械、机器、机构、构件、零件的概念。?2. 理解机器与机构、构件与零件的区别。

3. 掌握运动副的概念,熟悉运动副的类型,了解其使用特点,同时能举出应用实例。

知识梳理

一、机器和机构

1.机器

(1)任何机器都是由许多实物(构件)组合而成的。

(2)各运动实体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3)能代替或减轻人类的劳动,完成有用的机械功或实现能量的转换。

发动机:将非机械能转换成机械能的机器。

电动机:电能→机械能、内燃机:热能→机械能

空气压缩机:气压能→机械能

?

工作机:用来改变被加工物料的位置、形状、性能、和状

态的机器。

如机床、纺织机、轧钢机、输送机、汽车、飞机等。

2.机构

(1)任何机器都是由许多实物(构件)组合而成的。

(2)各运动实体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相同点:从结构与运动角度来看,机器与机构是相同的。

不同点: 区别主要在于功用不同,机器的主要功用是利用机械能做功或实现能量转

换,

机构的主要功用在于传递或改变运动的形式。

3. 机器的组成

动力部分:机器动力的来源。如电动机、内燃机和空气压缩机等。

传动部分:将动力部分的运动和动力传递给工作部分的中间环节。如齿轮传

动。

工作部分:直接完成机器工作任务的部分,通常处于整个传动装置的终端,其

构形式取决于机器的用途。如金属切削机床的主轴、拖板、工作台

等。

自动控制部分:智能部分(与近代机器的区别)

二、构件和零件

1.构件

⑴定义:构件是机构的运动单元体,也就是相互之间能作相对运动的物体。

固定构件:又称机架,一般用来支承运动构件,通常是机器的基体

或机座,例如各类机床的床身。

主动件:带动其他可动构件运动的构件。

运动构件

从动件:机构中除了主动件以外随着主动件运动而运

动的构件。

2.零件

定义:零件是构件的组成部分,是机器中的制造单元。

3.构件与零件联系与区别

联系:构件可以是一个零件,也可以是几个零件组成。

区别:构件是运动的单元体,零件是加工制造的单元体。

三、运动副

1.运动副概念

定义:两构件直接接触,又能产生一定相对运动的连接称为运动副。

2.运动副类型

转动副:两构件只能绕某一轴线作相对转动的运动副。

低副移动副两构件只能作相对直线移动的运动副。

(面接触)

按接触形螺旋副两构件只能沿轴线作相对螺旋运动的运动副。

式的不同

高副

(点、线接触)

3.低副和高副的特点

低副:面接触,容易制造和维修,承受载荷时单位面积压力较低,不能传递较复杂的运动,效率低、摩擦大。

高副:点或线接触,承受载荷时单位面积压力较高,两构件接触处容易磨损,寿命短,制造和维修也较困难,能传递较复杂的运动。

4.低副机构和高副机构

机构中所有运动副均为低副的机构称为低副机构。

机构中至少有一个运动副是高副的机构称为高副机构。

四、机构运动简图

简单线条和符号来表示构件和运动副,并按比例绘制出各运动副的位置。这种表达机构各构件间相对运动关系的简化图形,称为机构运动简图。

1.分析机构,找出主动件、机架和各构件间运动副类型。

2.选取与构件运动平面平行的面做作图平面。

3.用简单线条代替各构件,用符号代替运动副,相互联接而成。

典例精析

【例1】下列实物:缝纫机、内燃机、齿轮减速器、机械钟表、台虎钳、台钻、数控机床、飞机、千斤顶;其中哪些是机器?哪些是机构?

答: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机器的主要功用是利用机械能做功或实现能量的转换;机构的主要功用在于传递或转变运动的形式。

所以,本题正确的答案为缝纫机、内燃机、台钻、数控机床、飞机为机器;齿轮减速器、机械钟表、台虎钳、千斤顶为机构。

【例2】整体式连杆既是构件也是零件。( )?分合式连杆既是构件也是零件。()

图1-1-1

答: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构件是运动单元,零件是制造单元。

所以,左图整体式连杆是运动的单元体,也是加工制造的最小单元,因此既是构件也是零件。右图分合式连杆是运动的单元体,但不是加工制造的单元(螺栓、螺母、连杆盖、连杆

体是加工制造单元),因此它不是零件。

【例3】图示机构运动简图,分析运动副情况。

答: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运动副的类型。

构件1——连杆构件2——曲轴

构件3——活塞

共有4个运动副:

机械原理基本概念

(2)运动副是两构件通过直接接触形成的可动联接。(3)两构件通过点或线接触形成的联接称为高副。一个平面高副所引入的约束数为1。(4)两构件通过面接触形成的联接称为高副,一个平面低副所引入的约束数为2。(5)机构能实现确定相对运动的条件是原动件数等于机构的自由度,且自由度大于零。(6)虚约束是对机构运动不起实际约束作用的约束,或是对机构运动起重复约束作用的约束。(7)局部自由度是对机构其它运动构件的运动不产生影响的局部运动。(8)平面机构组成原理:任何机构均可看作是由若干基本杆组依次联接于原动件和机架上而构成。(8)基本杆组的自由度为0。(1)瞬心是两构件上瞬时速度相等的重合点-------即等速重合点。(2)两构件在绝对瞬心处的速度为0。(3)相构件在其相对瞬心处的速度必然相等。(4)两构件中若有一个构件为机架,则它们在瞬心处的速度必须为0。(5)用瞬心法只能求解机构的速度,无法求解机构的加速度。(1)驱动机械运动的力称为驱动力,驱动力对机械做正功。(2)阻止机械运动的力称为阻抗力,阻抗力对机械做负功。(1)机械的输出功与输入功之比称为机械效率。(2)机构的损失功与输入功之比称为损失率。(3)机械效率等于理想驱动力与实际驱动力的比值。(4)平面移动副发生自锁条件:作用于滑块上的驱动力作用在其摩擦角之内。(5)转动副发生自锁的条件:作用于轴颈上的驱动力为单力,且作用于轴颈的摩擦圆之内。(1)机构平衡的目的:消除或减少构件不平衡惯性力所带来的不良影响。(2)刚性转子总可通过在转子上增加或除去质量的办法来实现其平衡。(3)转子静平衡条件:转子上各偏心质量产生的离心惯性力的矢量和为零(或质径积矢量和为零)。(4)对于静不平衡转子只需在同一个平面内增加或除去平衡质量即可获得平衡,故称为单面平衡。(5)对于宽径比b/D<0.2的不平衡转子,只做静平衡处理。(6)转子动平衡条件:转子上各偏心质量产生的离心惯性力的矢量和为零,以及这些惯性力所构成的力矩矢量的和也为零。(7)实现动平衡时需在两个平衡基面增加或去除平衡质量,故动平衡又称为双面平衡。(8)动平衡的转子一定是静平衡的,反之则不然。(9)转的许用不平衡量有两种表示方法:许用质径积+许用偏心距。(1)机械运转的三阶段:启动阶段、稳定运转阶段、停车阶段。(2)建立机械系统等动力学模型的等效条件:瞬时动能等效、外力做功等效。(3)机器的速度波动分为:周期性速度波动和非周期性速度波动。(4)周期性速度波动的调节方法:安装飞轮。(5)非周期性速度波动的调节方法:安装调速器。(6)表征机械速度波动程度的参量是:速度不均匀系数δ。(8)飞轮调速利用了飞轮的储能原理。(9)飞轮宜优先安装在高速轴上。(10)机械在安装飞轮后的机械仍有速度波动,只是波动程度有所减小。(1)铰链四杆机构是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型式。(2)铰链四杆机构的三种表现形式: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双摇杆机构。(3)曲柄摇杆机构的功能:将曲柄的整周转动变换为摇杆的摆动或将摇杆的摆动变换为曲柄的回转。(4)曲柄滑动机构的功能:将回转运动变换为直线运动(或反之)。(5)铰链四杆机构存在曲柄的条件: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小于等于其它两杆长度之和;最短杆为连架杆或机架。(6)铰链四杆机构成为曲柄摇杆机构的条件: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小于等于其它两杆长度之和;最短杆为连架杆。(7)铰链四杆机构成为曲柄摇杆机构的条件: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小于等于其它两杆长度之和;最短杆为机架。(8)铰链四杆机构成为又摇杆机构的条件:不满足杆长条件;或者是满足杆长条件但最短杆为连杆。(9)曲柄滑块机构存在曲柄的条件是:曲柄长度r+偏距r小于等于连杆长度l(12)曲柄摇杆机构以曲柄为原动件时,具有急回性质。(13)曲柄摇杆机构以曲柄为主动件,当曲柄与连杆共线时,机构处于极限位置。(14)曲柄滑块机构以曲柄为主动件,当曲柄与连杆共线时,机构处于极限位置。(15)偏置曲柄滑块机构以曲柄为原动件时,具有急回性质。(16)对心曲柄滑块机构不具有急回特性。(17)曲柄导杆机构以曲柄为原动件时,具有具有急回性质。(18)连杆机构的传动角越大,对传动越有利。(19)连杆机构的压力角越大,对传动越不利。(20)导杆机构的传动角恒为90o。21)曲柄摇杆机构以曲柄为主动杆时,最小传动角出现在曲柄与机架共线的两位置之一。(22)曲柄摇杆机构以摇杆为主动件,当从动曲柄与连杆共线时,机构处于死点位置。(23)当连杆机构处于死点时,机构的传动角为0。(1)凸轮机构的优点是:只要适当地设计出凸轮轮廓曲线,就可使打推杆得到各种运动规律。(2)凸轮机构的缺点:凸轮轮廓曲线与推杆间为点、线接触,易磨损。(3)常用的推杆运动规律:等速运动规律、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正弦加速度运动规律、五次多项式运动规律。(4)采用等速运动规律会给机构带来刚性冲击,只能用于低速轻载。(5)采用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会给机构带来柔性冲击,常用于中速轻载场合。(6)采用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也会给机构带来柔性冲击,常用于中低速重载场合。(7)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无冲击,适于中高速轻载。(8)五次多项式运动规律无冲击,适于高速中载。(9)增大基圆半径,则凸轮机构的压力角减少。(10)对凸轮机构进行正偏置,可降低机构的推程压力角。(11)设计滚子推杆盘形凸轮机构时,对于外凸的凸轮廓线段,若滚子半径大于理论廓线上的最小曲率半径,将使工作廓线出现交叉,从而使机构出现运动失真现象。(12)设计滚子推杆盘形凸轮机构时,对于外凸的凸轮廓线段,若滚子半径等于理论廓线上的最小曲率半径,将使凸轮廓线出现变尖现象。(1)圆锥齿轮机构可实现轴线相交的两轴之间的运动和动力传递。(2)蜗

1机械基础基本概念

第一讲 机械基础基本概念 学习目标及考纲要求 1. 了解机械、机器、机构、构件、零件的概念。?2. 理解机器与机构、构件与零件的区别。 3. 掌握运动副的概念,熟悉运动副的类型,了解其使用特点,同时能举出应用实例。 知识梳理 一、机器和机构 1.机器 (1)任何机器都是由许多实物(构件)组合而成的。 (2)各运动实体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3)能代替或减轻人类的劳动,完成有用的机械功或实现能量的转换。 发动机:将非机械能转换成机械能的机器。 电动机:电能→机械能、内燃机:热能→机械能 空气压缩机:气压能→机械能 ? 工作机:用来改变被加工物料的位置、形状、性能、和状 态的机器。 如机床、纺织机、轧钢机、输送机、汽车、飞机等。 2.机构 (1)任何机器都是由许多实物(构件)组合而成的。 (2)各运动实体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相同点:从结构与运动角度来看,机器与机构是相同的。 不同点: 区别主要在于功用不同,机器的主要功用是利用机械能做功或实现能量转 换, 机构的主要功用在于传递或改变运动的形式。 3. 机器的组成 动力部分:机器动力的来源。如电动机、内燃机和空气压缩机等。 传动部分:将动力部分的运动和动力传递给工作部分的中间环节。如齿轮传 动。 工作部分:直接完成机器工作任务的部分,通常处于整个传动装置的终端,其 结 构形式取决于机器的用途。如金属切削机床的主轴、拖板、工作台 等。

自动控制部分:智能部分(与近代机器的区别) 二、构件和零件 1.构件 ⑴定义:构件是机构的运动单元体,也就是相互之间能作相对运动的物体。 固定构件:又称机架,一般用来支承运动构件,通常是机器的基体 或机座,例如各类机床的床身。 主动件:带动其他可动构件运动的构件。 运动构件 从动件:机构中除了主动件以外随着主动件运动而运 动的构件。 2.零件 定义:零件是构件的组成部分,是机器中的制造单元。 3.构件与零件联系与区别 联系:构件可以是一个零件,也可以是几个零件组成。 区别:构件是运动的单元体,零件是加工制造的单元体。 三、运动副 1.运动副概念 定义:两构件直接接触,又能产生一定相对运动的连接称为运动副。 2.运动副类型 转动副:两构件只能绕某一轴线作相对转动的运动副。 低副移动副两构件只能作相对直线移动的运动副。 (面接触) 按接触形螺旋副两构件只能沿轴线作相对螺旋运动的运动副。 式的不同 高副 (点、线接触) 3.低副和高副的特点 低副:面接触,容易制造和维修,承受载荷时单位面积压力较低,不能传递较复杂的运动,效率低、摩擦大。

基本概念与原理:溶液

基本概念与原理:溶液 主要考点: 1.常识:温度、压强对物质溶解度的影响;混合物分离的常用方法 ① 一般固体物质.... 受压强影响不大,可以忽略不计。而绝大部分固体随着温度的升高,其溶解度也逐渐升高(如:硝酸钾等);少数固体随着温度的升高,其溶解度变化不大(如:氯化钠等);极少数固体随着温度的升高,其溶解度反而降低的(如:氢氧化钙等)。 气体物质.... 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着压强的升高而升高。 ② 混合物分离的常用方法主要包括:过滤、蒸发、结晶 过滤法用于分离可溶物与不溶物组成的混合物,可溶物形成滤液,不溶物形成滤渣而遗留在滤纸上; 结晶法用于分离其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有差异的可溶物混合物,主要包括降温结晶法及蒸发结晶法 降温结晶法用于提取受温度影响比较大的物质(即陡升型物质),如硝酸钾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钠; 蒸发结晶法用于提取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即缓升型物质),如氯化钠中含有少量的硝酸钾; 2.了解:溶液的概念;溶质,溶剂的判断;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判断、转换的方法;溶解度的概念;固体 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① 溶液的概念就是9个字: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溶液不一定是液体的,只要同时满足以上三个条件的物质, 都可以认为是溶液。 ② 一般简单的判断方法:当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时,固体、气体是溶质,液体是溶剂。两种液体相互溶解时,通常把量多的一种叫做溶剂,量少的一种叫做溶质。当溶液中有水存在的时候,无论水的量有多少,习惯上把水看作溶剂。通常不指明溶剂的溶液,一般指的是水溶液。 在同一个溶液中,溶质可以有多种。特别容易判断错误的是,经过化学反应之后,溶液中溶质的判断。 ③ 概念: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物质的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某溶质的饱和溶液只是说明在该温度下,不能够继续溶解该物质,但还可以溶解其他物质,比如说,在20℃的饱和氯化钠溶液中,不能再继续溶解氯化钠晶体,但还可以溶解硝酸钾固体。 判断:判断是否是饱和溶液的唯一方法:在一定温度下,继续投入该物质,如果不能继续溶解,则说明原溶液是饱和溶液,如果物质的质量减少,则说明原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当溶液中出现有固体时,则该溶液一定是该温度下,该固体的饱和溶液。 转换: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换: 改变溶解度,实际一般就是指改变温度,但具体是升高温度还是降低温度,与具体物质溶解度曲线有 ④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增加溶剂,增加溶解度 减少溶剂,增加溶质,减少溶解度

呼吸机相关概念

肺顺应性 肺顺应性是指单位压力改变时所引起的肺容积的改变,它代表了胸腔压力改变对肺容积的影响。它包括静态顺应性和动态顺应性两者,前者反映了肺组织的弹性,后者受肺组织弹性和气道阻力的双重影响。肺顺应性检查的适用范围有:①各种类型的肺纤维化、胸膜纤维化等限制性肺疾病。②肺水肿、肺充血。③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④肺气肿。⑤小气道功能测定。 ⑥机械通气和呼吸监护。 健康值 男性:Clst(170±60)ml/cmH2O,Cldyn20(230±60)ml/cmH2O(1cmH20≈0.098kPa)。 女性:Clst (110±30)ml/cmH2O,Cldyn20(150±40)ml/cmH2O。 专家解读 临床用途:①作为某些疾病如肺纤维化、肺气肿等诊断参考或估计其严重程度。②频率依赖动态顺应性用于小气道功能测定较为敏感。③用于机械通气和呼吸衰竭监护,协助确定最佳PEEP水平。 (1)肺顺应性降低见于: ①限制性肺疾病,包括各种类型肺纤维化、胸膜纤维化等。 ②肺泡充填性疾病,如肺水肿、肺充血、肺泡出血、肺泡蛋白沉着症等。 ③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2)肺气肿时,由于肺泡壁破坏弹力组织减少,故静态顺应性增加;肺泡附着对支气管环状牵引力减弱,肺充气不均,故动态顺应性减低。 (3)肺泡充气和排空的速度取决于肺顺应性与气道阻力的乘积,即时间常数。小气道疾病时,呼吸频率增快时,肺顺应性减低,称动态肺顺应的频率依赖性(frequency dependence of dynamic complianceFDC),是测定小气道功能的一项敏感指标。 (4)机械通气时,确定最佳PEEP水平,即能产生最大肺顺应性时的PEEP压力,此时可产生最大健康搜索的氧转运和最小的死腔。

《汽车机械基础》试题库及答案

《汽车机械基础》试题库 模块一汽车机械基础简介 项目一机械及其相关概念的识别复习要点: 1、机器、机构、构件、零件的基本概念; 2、区分构件和零件; 3、汽车的结构。 一、填空题(每空1分) 1、构件是机器的______单元体;零件是机器的______单元体,分为______零件和_______零件。 2、一部完整的机器,就其功能而言,可分为__ ____、______ 、__ ____和 __ ____。 3、运动构件分为______ 和______ 。 4、汽车的基本结构都由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四大部分组成。答案: 1、运动、制造、专用、通用 2、动力部分、传动部分、执行部分、控制部分 3、主动件、从动件 4、发动机、底盘、车身、电器部分二、判断题(每题1分) 1、所有构件一定都是由两个以上零件组成的。() 2、汽车的发动机是驱动整个汽车完成预定功能的动力源。() 3、构件就是零件。()答案: 1、3 2、√ 3、3 三、选择题(每题2分) 1、在如图所示的齿轮—凸轮轴系中,键2称为( ) A、零件 B、机构 C、构件 D、部件 2、我们把各部分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构件的组合称为() A、机器 B、机构 C、机械 D、机床 3、汽车的转向系属于一下哪部分?() A、发动机 B、车身 C、底盘 D、电器设备答案: 1、A、 2、B 3、C 项目二平面机构的自由度计算复习要点: 1、能够判断平面机构是否具有确定运动。一、填空题(每空1分) 1、运动副是使两构件________,同时又具有_________的一种联接。平面运动副可分为 ________和_______。 2、平面运动副的最大约束数为。 3、机构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条件是机构的自由度数目主动件数目。 4、房门的开关运动,是副在接触处所允许的相对转动。 5、抽屉的拉出或推进运动,是副在接触处所允许的相对移动。 6、火车车轮在铁轨上的滚动,属于副。答案: 1、直接接触、相对运动、低副、高副 2、2 3、等于 4、转动 5、移动 6、齿轮 二、判断题(每题1分) 1、机器是构件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并能完成有用的机械功或实现能量转换的构件的组合。() 2、凡两构件直接接触,而又相互联接的都叫运动副。() 3、任何构件的组合均可构成机构。() 4、面接触的运动副称为低副。() 5、组成移动副的两构件之间的接触形式,只有平面接触。() 6、运动副中,两构件联接形式有点、线和面三种。()

机械原理基本杆组分析法

机械原理 机构运动分析基本杆组法 上 机 指 导 书

Ⅱ级机构的杆组分析法通用子程序设计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用解析法对机构进行运动分析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解析法中有矢量方程解析、复数矢量、杆组分析、矩阵运算等方法。本文采用杆组分析的方法,设计通用的Ⅱ级杆组子程序,可对一般的Ⅱ级机构进行运动分析。 1. 单杆运动分析子程序 单杆的运动分析,通常是已知构件三角形△P 1P 2P 3的边长l 、r 夹角α以及构件上某基 点P 1的运动参数x 1,y 1,x ’ 1,y ’ 1,x ’’1,y ’’1和构件绕基点转动的运动参数θ,θ’ ,θ ’’,要求确定构件上点P 2和P 3的运动参数。 显然,由图1可得下列关系式: x 2=x 1+lcos θ, y 2=y 1+lsin θ x ’ 2=x ’ 1-lsin θθ’ , y ’ 2=y ’ 1+lcos θθ’ x ’’2=x ’’1-lsin θθ’’-lcos θθ’ 2, y ’’2=y ’’1 +lcos θθ’’-lsin θθ’ 2 x 3=x 1+rcos(θ+α), y 3=y 1+rsin(θ+α) x ’ 3=x ’ 1-(y 3-y 1)θ’ , y ’ 3=y ’ 1+(x 3-x 1)θ’ x ’’3=x ’’1-(y 3-y 1)θ’’-(x 3-x 1)θ’ 2, y ’’3=y ’’1+(x 3-x 1)θ’’-(y 3-y 1 )θ’ 2 由以上各式可设计出单杆运动分析子程序(见程序单)。 图1 2. RRR 杆组运动分析子程序 图2所示RRR Ⅱ级杆组中,杆长l 1,l 2及两外接转动副中心P 1,P 2的坐标、速度、加 速度分量为x 1,x ’ 1,x ’’1,y 1,y ’ 1,y ’’1,x 2,x ’ 2,x ’’2,y 2,y ’ 2,y ’’2,要求确定两杆的角度、 角速度和角加速度θ1,θ’ 1,θ’’1,θ2,θ’2,θ’’ 2。 1) 位置分析 将已知P 1P 2两点的坐标差表示为: u=x 2-x 1,v=y 2-y 1 (1) 杆l 1及l 2投影方程式为: l 1cos θ1-l 2cos θ2=u l 1sin θ1-l 2sin θ2=v (2) 消去θ1得:vsin θ2+ucos θ2+c=0 (3) 其中:c=(u 2+v 2+l 22-l 12 )/2l 2 解式(3)可得: tan(θ2/2)=(v ±222c u v -+)/(u-c) (4) 式中+号和-号分别对应图2中m=+1和m=-1两位置。 图2

1、机械基础基本概念.docx

第一讲机械基础基本概念 学习目标及考纲要求 1.了解机械、机器、机构、构件、零件的概念。 2.理解机器与机构、构件与零件的区别。 3.掌握运动副的概念,熟悉运动副的类型,了解其使用特点,同时能举出应用实例。 知识梳理 一、机器和机构 1 .机器 (1)任何机器都是由许多实物(构件)组合而成的。 (2)各运动实体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3)能代替或减轻人类的劳动,完成有用的机械功或实现能量的转换。 厂发动机:将非机械能转换成机械能的机器。 电动机:电能→机械能、内燃机:热能→机械能空气压缩机:气压能→机械能 按用途分类< ■工作机:用来改变被加工物料的位置、形状、性能、和状态的机器。 如机床、纺织机、轧钢机、输送机、汽车、飞机等。 2 ?机构 (1)任何机器都是由许多实物(构件)组合而成的。 (2)各运动实体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机器与机构的异同点 相同点:从结构与运动角度来看,机器与机构是相同的。 不同点:区别主要在于功用不同,机器的主要功用是利用机械能做功或实现能量转换, 机构的主要功用在于传递或改变运动的形式。 机器与机构的总称为机械。 3. 机器的组成 动力部分:机器动力的来源。如电动机、内燃机和空气压缩机等。 传动部分:将动力部分的运动和动力传递给工作部分的中间环节。如齿轮传动。 ]工作部分:直接完成机器工作任务的部分,通常处于整个传动装置的终端,其结 构形式取决于机器的用途。如金属切削机床的主轴、拖板、工作台等。 I自动控制部分:智能部分(与近代机器的区别)

、构件和零件 1 ?构件 ⑴定义:构件是机构的运动单元体,也就是相互之间能作相对运动的物体。 固定构件:又称机架,一般用来支承运动构件,通常是机器的基体或机座, 例如各类机床的床身。 按运动状况主动件:带动其他可动构件运动的构件。 运动构件4 '从动件:机构中除了主动件以外随着主动件运动而运 动的构件。 2?零件 定义:零件是构件的组成部分,是机器中的制造单元。 3?构件与零件联系与区别 联系:构件可以是一个零件,也可以是几个零件组成。区别:构件是运动的单元体,零件是加工制造的单元体。 三、运动副 1 ?运动副概念定义:两构件直接接触,又能产生一定相对运动的连接称为运动副。 2 ?运动副类型 f转动副:两构件只能绕某一轴线作相对转动的运动副。 低副彳移动副两构件只能作相对直线移动的运动副。(面接触)按接触形(I螺旋副两构件只能沿轴线作相对螺旋运动的运动副。 式的不同 咼副k (点、线接触) 3.低副和高副的特点 低副:面接触,容易制造和维修,承受载荷时单位面积压力较低,不能传递较复杂的运动效率低、摩擦大。 高副:点或线接触,承受载荷时单位面积压力较高,两构件接触处容易磨损,寿命短,制造和维修也较困难,能传递较复杂的运动。 4.低副机构和咼副机构 机构中所有运动副均为低副的机构称为低副机构。 机构中至少有一个运动副是高副的机构称为高副机构。 四、机构运动简图 简单线条和符号来表示构件和运动副,并按比例绘制出各运动副的位置。这种表达机构

化工原理基本概念和原理

化工原理基本概念和原理 蒸馏––––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利用各组分挥发度不同将液体混合物部分汽化而使混合物得到分离的单元操作称为蒸馏。这种分离操作是通过液相和气相之间的质量传递过程来实现的。 对于均相物系,必须造成一个两相物系才能将均相混合物分离。蒸馏操作采用改变状态参数的办法(如加热和冷却)使混合物系内部产生出第二个物相(气相);吸收操作中则采用从外界引入另一相物质(吸收剂)的办法形成两相系统。 一、两组分溶液的气液平衡 1.拉乌尔定律 理想溶液的气液平衡关系遵循拉乌尔定律: p A=p A0x A p B=p B0x B=p B0(1—x A) 根据道尔顿分压定律:p A=Py A而P=p A+p B 则两组分理想物系的气液相平衡关系: x A=(P—p B0)/(p A0—p B0)———泡点方程 y A=p A0x A/P———露点方程 对于任一理想溶液,利用一定温度下纯组分饱和蒸汽压数据可求得平衡的气液相组成; 反之,已知一相组成,可求得与之平衡的另一相组成和温度(试差法)。 2.用相对挥发度表示气液平衡关系 溶液中各组分的挥发度v可用它在蒸汽中的分压和与之平衡的液相中的摩尔分率来表示,即v A=p A/x A v B=p B/x B 溶液中易挥发组分的挥发度对难挥发组分的挥发度之比为相对挥发度。其表达式有:α=v A/v B=(p A/x A)/(p B/x B)=y A x B/y B x A 对于理想溶液:α=p A0/p B0 气液平衡方程:y=αx/[1+(α—1)x] Α值的大小可用来判断蒸馏分离的难易程度。α愈大,挥发度差异愈大,分离愈易;α=1时不能用普通精馏方法分离。 3.气液平衡相图 (1)温度—组成(t-x-y)图 该图由饱和蒸汽线(露点线)、饱和液体线(泡点线)组成,饱和液体线以下区域为液相区,饱和蒸汽线上方区域为过热蒸汽区,两曲线之间区域为气液共存区。 气液两相呈平衡状态时,气液两相温度相同,但气相组成大于液相组成;若气液两相组成相同,则气相露点温度大于液相泡点温度。 (2)x-y图 x-y图表示液相组成x与之平衡的气相组成y之间的关系曲线图,平衡线位于对角线的上方。平衡线偏离对角线愈远,表示该溶液愈易分离。总压对平衡曲线影响不大。 二、精馏原理 精馏过程是利用多次部分汽化和多次部分冷凝的原理进行的,精馏操作的依据是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度的差异,实现精馏操作的必要条件包括塔顶液相回流和塔底产生上升蒸汽。精馏塔中各级易挥发组分浓度由上至下逐级降低;精馏塔的塔顶温度总是低于塔底温度,原因之一是:塔顶易挥发组分浓度高于塔底,相应沸点较低;原因之二是:存在压降使塔底压

[机械制造行业]机械原理考试大纲

(机械制造行业)机械原 理考试大纲

机械原理考试大纲 1、绪论 ⑴内容 ①机械原理的研究对象及基本概念 ②机械原理课程的内容及在教学中的地位、任务和作用 ③机械原理学科的的发展趋势 ⑵基本要求 ①明确本课程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②明确本课程的地位、任务和作用。 ③对本学科的发展趋势有所了解。 ⑶重点、难点 本章重点是“本课程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对零件、构件、机器、机构、机械等名词和概念要弄得很清楚,对机器与机构的特征和区别要清楚。比如:零件与构件的不同之处在于零件是机器有制造单元而构件是机器的运动单元,这些都应熟练掌握。 2、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⑴内容 ①研究机构结构的目的 ②运动副、运动链和机构 ③平面机构运动简图 ④平面机构的组成原理和结构分析 ⑵基本要求 ①能计算平面运动链的自由度并判断其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②能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③能进行机构的组成原理和结构分析。 ⑶重点、难点 何谓约束?约束数与自由度数的关系如何?平面低副(转动副和移动副)和高副各具有几个约束,其自由度为多少? 平面机构自由度F=。要注意式中n为活动构件数而不是所有构件数,为平面低副数,为平面高副数。为使F计算正确,必须正确判断n、、的数目,因此要注意该机构中有无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等。对于复合铰链,只要注意到,

计算运动副数目时不弄错就行了;局部自由度常出现在有滚子的部分;而虚约束的出现较难掌握,应认真领会课堂讲解中所列可能出现虚约束的几种情况。 能正确分析机构的组成原理,平面连杆机构的高副低代,杆组级别判断。 3、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⑴内容 ①研究机构运动分析的目的和方法 ②用相对运动图解法求机构的速度和加速度 ③用解析法机构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 ⑵基本要求 ①能用图解法对机构进行运动分析。 ②能用解析法对机构进行运动分析。 ⑶重点、难点 相对运动图解法(又称向量多边形法)为本章的重点内容。所讨论的问题有两类。一类是在同一构件上两点间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一类是组成移动副两构件的重合点间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这两类问题都可以通过建立矢量方程式,作速度多边形和加速度多边形来解题。要注意一个矢量方程只能解两个未知数,若超过两个则要通过与其它点之间新的矢量方程式来联立求解。在解题时要充分利用速度、加速度影像原理,以期达到简捷、准确的目的。 关于后一类问题,是否存在哥氏加速度是其中的关键,判断方法如下: 1)两构件组成移动副,但只有相对移动,而无共同转动时,重合点间加速度关系中无哥氏加速度。 2)若两构件组成移动副,即有相对移动又有共同转动时,重合点间加速度关系中必存在哥氏加速度。 4、平面机构的力分析和机器的机械效率 ⑴内容 ①研究机构力分析的目的和方法 ②构件惯性力的确定 ③运动副中摩擦力的确定

机械波知识点

第一节机械振动 物体(或物体的一部分)在某一中心位置两侧所做的往复运动,就叫做机械振动,简称为振动. 第二节简谐运动 一、简指运动 1.简谐运动的定义及回复力表达式 (1)物体在跟位移大小成正比,并且总是指向平衡位置的力作用下的振动,叫做简谐运动. (2)回复力是按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力,在振动中,总是指向平衡位置、其作用是使物体返回平衡位置的力,叫回复力. (3)作简谐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回复力F大小与物体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X成正比,方向相反,即F=-kx.K是回复力常数. 1.简谐运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 (1)位移:从平衡位置指向振子所在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方向为从平衡位置指向振子所在位置.大小为平衡位置到该位置的距离.位移的表示方法是:以平衡位置为坐标原点,以振动所在的直线为坐标轴,规定正方向,则某一时刻振子(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用该时刻振子所在的位置坐标来表示. 振子在两“端点”位移最大,在平衡位置时位移为零。振子通过平衡位置,位移改变方向. (2)速度:在所建立的坐标轴上,速度的正负号表示振子运动方向与坐标轴的正方向相同或相反.速度和位移是彼此独立的物理量.如振动物体通过同一个位置,其位移矢量的方向是一定的,而其速度方向却有两种可能:指向或背离平衡位置.振子在两“端点”速度为零,在平衡位置时速度最大,振子在两“端点”速度改变方向. (3)加速度:做简谐运动物体的加速度.加速度的大小跟位移成正比且方向相反.振子在两“端点”加速度最大,通过平衡位置时加速度为零,此时加速度改变方向.

1.固有周期和固有频率 “固有”的含义是“振动系统本身所具有,由振动系统本身的性质所决定”,跟外部因素无关.对一弹簧振子,当它自由振动时,周期只取决于振子的质量和弹簧的劲度系数,而与振动的振幅无关.而振幅的大小,除跟弹簧振子有关之外,还跟使它起振时外力对振子做功的多少有关.因此,振幅就不是“固有”的. 2.简谐运动的对称性 做简谐运动的物体,运动过程中各物理量关于平衡位置对称,以水平弹簧振子为例,物体通过关于平衡位置对称的两点,加速度大小相等、速率相等、动能、势能相等.对称性还表现在过程量的相等上,如从某点到达最大位置和从最大位置再回到这一点所需要的时间相等.质点从某点向平衡位置运动时到达平衡位置的时间,和它从平衡位置再运动到这一点的对称点所用的时间相等. 3.求振动物体路程的方法 求振动物体在一段时间内通过路程的依据是: (1)振动物体在一个周期内的路程一定为四个振幅. (2)振动物体在半个周期内的路程一定为两个振幅. (3)振动物体在T/4内的路程可能等于一个振幅,可能大于一个振幅,还可能小于一个振幅.只有当T/4的初时刻,振动物体在平衡位置或最大位移处,T/4内的路程才等于一个振幅. 计算路程的方法是:先判断所求的时间内有几个周期,再依据上述规律求路程. 3.振动中各物理量的变化 回复力和加速度均跟位移成正比,势能也随位移的增大而增大;速率、动能、动量的大小随位移的增大而减小,随位移的减小而增大.回复力和加速度的方向总跟位移方向相反.而速度、动量的方向可能跟位移方向相同,也可能相反.二、简谐运动图象 1`、振动图象及其物理意义

建筑力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建筑力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一、判断 1、材料的横向变形系数(泊松比)和弹性模量E、剪切模量G都是材料固有的力学性质。 2、一对等大反向的平行力(即力偶)既可使物体发生转动,也可使物体发生移动。 3、铸铁试件压缩破坏是沿45度斜截面被剪断。 4、矩形梁危险截面的最大拉、压应力发生在截面的上下边缘处。 5、梁的合理截面是使大部分材料分布于靠近中性轴(梁的横截面与线应变=0的纵向面的交线)。 6、梁在集中力偶作用处,剪力图有突变。 7、忽略杆件自重,杆件上无荷载,荷载作用于结点上的杆件都是二力杆。 8、作用于弹性体一小块区域上的载荷所引起的应力,在离载荷作用区较远处,基本上只同载荷的主矢和主矩有关;载荷的分布情况只影响作用区域附近的应力分布,这就是圣维南原理。 9、轴向拉(压)直杆的斜截面只有正应力,没有剪应力。 10、铸铁和砖石、混凝土等材料的抗拉能力远小于抗压能力。 11、某T形铸铁梁最大弯矩为正(截面下侧受拉、上侧受压),该T形梁应该正放而不是倒放。 12、某矩形钢筋混凝土梁最大弯矩为负(截面上侧受拉、下侧受压),钢筋应该配置在截面的下侧。 13、杆件某截面内力反映的是该截面处两部分杆件因为外力作用发生小变形而产生的相互作用,内力成对出现、等大反向,因此求内力要用截面法。 14、构件的内力与横截面的尺寸大小和材料的力学性质都有关。 15、应力是内力的分布集度。 16、平面一般力系向平面内某点平移的简化结果可能有三种情形:平衡状态、合力不为零、合力矩不为零。 17、各种材料对应力集中的敏感程度相同。 18、当某力的作用线通过某点时,该力对该点存在力矩。 19、因为杆件受到外力作用发生的变形是小变形,所以求支座约束力和杆件内力时,杆件都使用原始尺寸。 20、杆件的稳定性是针对细长压杆的承载能力,此时稳定性要求超过强度要求。 二、填空 1. 理想弹性体模型包括四个基本简化假设:假设、假设、假设、线弹性假设;在变形体静力学分析中,对所研究的问题中的变形关系也作了一个基本假设,它是假设。

(完整版)机械原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绪论 基本概念:机器、机构、机械、零件、构件、机架、原动件和从动件。 第二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运动链成为机构的条件和机构的组成原理是本章学习的重点。 1. 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 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是本章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为保证机构运动简图与实际机械有完全相同的结构和运动特性,对绘制好的简图需进一步检查与核对(运动副的性质和数目来检查)。 2. 运动链成为机构的条件 判断所设计的运动链能否成为机构,是本章的重点。 运动链成为机构的条件是:原动件数目等于运动链的自由度数目。 机构自由度的计算错误会导致对机构运动的可能性和确定性的错误判断,从而影响机械设计工作的正常进行。 机构自由度计算是本章学习的重点。 准确识别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并做出正确处理。 (1) 复合铰链 复合铰链是指两个以上的构件在同一处以转动副相联接时组成的运动副。 正确处理方法:k个在同一处形成复合铰链的构件,其转动副的数目应为(k-1)个。 (2) 局部自由度 局部自由度是机构中某些构件所具有的并不影响其他构件的运动的自由度。局部自由度常发生在为减小高副磨损而增加的滚子处。 正确处理方法:从机构自由度计算公式中将局部自由度减去,也可以将滚子及与滚子相连的构件固结为一体,预先将滚子除去不计,然后再利用公式计算自由度。 (3) 虚约束 虚约束是机构中所存在的不产生实际约束效果的重复约束。 正确处理方法:计算自由度时,首先将引入虚约束的构件及其运动副除去不计,然后用自由度公式进行计算。 虚约束都是在一定的几何条件下出现的,这些几何条件有些是暗含的,有些则是明确给定的。对于暗含的几何条件,需通过直观判断来识别虚约束;对于明确给定的几何条件,则需通过严格的几何证明才能识别。 3. 机构的组成原理与结构分析 机构的组成过程和机构的结构分析过程正好相反,前者是研究如何将若干个自由度为零的基本杆组依次联接到原动件和机架上,以组成新的机构,它为设计者进行机构创新设计提供了一条途径;后者是研究如何将现有机构依次拆成基本杆组、原动件及机架,以便对机构进行结构分类。 第三章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1.基本概念:速度瞬心、绝对速度瞬心和相对速度瞬心(数目、位置的确定),以及“三心定理”。 2.瞬心法在简单机构运动分析上的应用。 3.同一构件上两点的速度之间及加速度之间矢量方程式、组成移动副两平面运动构件在瞬时重合点上速度之间和加速度的矢量方程式,在什么条件下,可用相对运动图解法求解? 4.“速度影像”和“加速度影像”的应用条件。 5.构件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的确定以及构件上某点法向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的确定。 6.哥氏加速度出现的条件、大小的计算和方向的确定。 第四章平面机构的力分析 1.基本概念:“静力分析”、“动力分析”及“动态静力分析” 、“平衡力”或“平衡力矩”、“摩擦角”、“摩擦锥”、“当量摩擦系数”和“当量摩擦角”(引入的意义)、“摩擦圆”。 2.各种构件的惯性力的确定: ①作平面移动的构件; ②绕通过质心轴转动的构件;

机械波习题及答案 (2)

. . 波的形式传播波的图象 认识机械波及其形成条件,理解机械波的概念,实质及特点,以及与机械振动的关系; 理解波的图像的含义,知道波的图像的横、纵坐标各表示的物理量.能在简谐波的图像中指出波长和质点振动的振幅,会画出某时刻波的图像 一、机械波 ⑴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形成机械波. ⑵机械波产生的条件:①波源,②介质. 二、机械波的分类 ⑴)横波: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的波叫横波.横波有波峰和波谷. ⑵纵波: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同一直线上的波叫纵波.纵波有疏部和密部. 三、机械波的特点 (1)机械波传播的是振动形式和能量,质点只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并不随波迁移. ⑵介质中各质点的振动周期和频率都与波源的振动周期和频率相同 ⑶离波源近的质点带动离波源远的质点依次振动 ⑷所有质点开始振动的方向与波源开始振动的方向相同。 四、波长、波速和频率的关系 ⑴波长:两个相邻的且在振动过程中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总是相等的质点间的距离叫波长. 振动在一个周期里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对于横波:相邻的两个波峰或相邻的两个波谷之间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对于纵波:相邻的两个密部中央或相邻的两个疏部中央之间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 ⑵波速:波的传播速率叫波速.机械波的传播速率只与介质有关,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波速是一个定值,与波源无关. ⑶频率:波的频率始终等于波源的振动频率. ⑷波长、波速和频率的关系:v=λf=λ/T 五、波动图像 波动图象是表示在波的传播方向上,介质中各个质点在同一时刻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当波源做简谐运动时,它在介质中形成简谐波,其波动图象为正弦或余弦曲线. 六、由波的图象可获取的信息 ⑴该时刻各质点的位移. ⑵质点振动的振幅A. ⑶波长. ⑷若知道波的传播方向,可判断各质点的运动方向.如图7-32-1所示,设波向 右传播,则1、4质 点沿-y方向运动;2、 3质点沿+y方向运 动. ⑸若知道该时 刻某质点的运动方 向,可判断波的传播 方向.如图7-32-1中若质点4向上运动,则可判定该波向左传播. ⑹若知波速v的大小。可求频率f或周期T,即f=1/T=v/λ. ⑺若知f或T,可求波速v,即v=λf=λ/T ⑻若知波速v的大小和方向,可画出后一时刻的波形图,波在均匀介质中做匀速运动,Δt时间后各质点的运动形式,沿波的传播方向平移Δx=vΔ t 有关机械波的内容近年经常在选择题中出现,尤其是波的图象以及波的多值解问题常常被考生忽略。 【例1】关于机械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点振动方向总是垂直于波的传播方向 B.简谐波沿长绳传播时,绳上相距半个波长的两质点的振动位移总是相同 C.任一振动质点每经过一个周期沿波的传播方向移动一个波长 D.在相隔一个周期的两个时刻,同一介质点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总相同 【解析】波有纵波和横波两种,由于横波的质点振动方向总是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而纵波的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平行,所以选项A是错误的。 由于相距半个波长的两质点振动的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选项B是错误的。 机械振动,并不沿着传播方向移动,所以选项C是错误的。 相隔一个周期的两个时刻,同一介质质点的振动状态总是相同的,所以选项D正确. 图7-32-1

机械基础知识点归纳

液压传动知识点 一、液压传动基本概念 1、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以油液为工作介质,依靠密封容积的变化来传递运动,依靠油液内部的压力来传递动力。 2、液压传动的组成:动力部分:将机械能转化为液压能,元件为液压泵。 执行部分:将液压能转化为机械能,元件为液压缸或液压马达。 控制部分:控制和调节油液的压力、流量、方向。 3、系统的压力取决于负载,并随负载的变化而变化。当有几个负载并联的时候,系统压力取决于克服负载的各个压力值中的最小值。 4、液压系统存在着液阻,液体流动时会引起能量损失,主要表现为压力损失。压力损失有沿程损失和局部损失两种形式,主要压力损失为局部损失。由于管壁对油液的摩擦造成的压力损失为沿程损失。液压系统的泄漏必然引起流量的损失。 二、基本计算 1、流量速度液流连续性原理 2、压力帕斯卡原理 3、压力损失的近似计算 4、流量损失的近似计算 5、驱动液压泵的电动机功率 6、与液压泵匹配的电动机的功率 三、液压泵 1、齿轮泵的特点:结构简单、自吸能力强,对油液污染不敏感,输油量不均匀,径向力不平衡,用于低压系统,单向定量泵。 2、叶片泵 单作用叶片泵:改变偏心距的大小和方向成为双向变量泵,中压系统; 双作用叶片泵:单向定量泵,中压系统; 3、柱塞泵 径向柱塞泵:改变偏心距的大小和方向成为双向变量泵,高压系统; 轴向柱塞泵:改变斜盘倾角的大小和方向成为双向变量泵,高压系统; 四、液压缸的计算 1、无杆腔进油(工进) 速度流量 2、有杆腔进油(快退) 速度流量 3、两腔同时进油(快进) 速度流量 4、快进与快退的速度相等:D= d,A1= A3 快进与快退的速度的2倍:D= d,A1= A3 5、液压缸密封的方法:间隙密封和密封圈密封,间隙密封适用于尺寸较小,压力较低、运动速度较高 的场合。V形密封圈主要用于移动速度不高的液压缸中。 6、双活塞杆液压缸,当缸体固定时,活塞杆为实心,其工作台往复运动范围约为有效行程的3倍, 当活塞杆固定时,活塞杆为空心,其工作台往复运动范围约为有效行程的2倍。7、液压缸的缓冲原理是活塞接近缸盖时,增大回油阻力,以降低活塞运动速度,从而避免活塞撞击缸盖。 8、液压系统中渗入空气后,会影响运动的平稳性,引起活塞低速运动的爬行和换向精度下降等。 9、排气的方法:油液从液压缸的最高点引入和引出,即缸的进出油口设置在最高处 五、液压元件 1、中位滑阀机能的特点 2、溢流阀的作用溢流稳压(定量泵的节流调速回路)和限压保护。 3、减压阀的作用:减压稳压,保证出口的压力值为恒定值。常态下,常开。 4、单向减速阀又称单向行程节流阀,可以满足机床液压进给系统的快进工进快退的工作循环。 5、调速阀代替节流阀的目的是提高速度的稳定性,背压阀的目的是提高运动的平稳性。 6、调速阀是由定差减压阀和可调节流阀串联而成,利用减压阀保证节流阀前后的压力差不受负载的影响,从而使通过节流阀流量为定值。 7、电液换向阀的作用:用较小的电磁铁控制较大的液流。

三、机械波的概念

三、机械波的概念及性质 基础知识梳理 (一)机械波的概念 1.波的形成: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就形成了机械波。 2.产生条件:同时存在振源和传播振动的介质。 3.传播特性 (1)滞后性:在波的传播过程中,每一个质点的起振方向均相同,但后一质点的振动总是落后于带动它的前一质点的振动. (2)重复性:由波源向远处的各质点都依次重复波源的振动. (3)原则性与灵和性:质点并不随波迁移(原则性),只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做受迫振动,传播的实质是振动的形式、能量和信息(灵和性)。 (4)波的叠加性与独立性:在两列波相遇的区域里,每个质点都将参与两列波引起的振动,其的位移、速度、加速度都等于几列波单独转播时引起的矢量和(叠加性),且能够保持各自的运动状态继续传播,不互相影响(独立性).这好比老师给学生留作业:各个老师要留的作业与其他老师无关,是独立的;但每个学生要做的作业却是所有老师留的作业的总和。 4.波的分类: ①横波:质点的振动方向跟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的波。 ②纵波:质点的振动方向跟波的传播方向在同一直线上的波。 5.描述波的参量 (1)名称及联系 描述波的参量有波长(λ)、周期(T)、频率(f)和波速(v)等四个,它们之间满足: (2)特点:波的频率(或周期)就是质点的振动频率(或周期),由波源决定,与介质无关,波速仅由介质决定,与频率无关(注意:电磁波的波速与介质、频率都有关)。 (二)波的现象 1.波的特有现象 (1)衍射 ①现象:波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的现象叫衍射。。 ②条件: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与波长相差不多 (2)波的干涉: ①现象:两列波相遇出现某些地方的振动加强,某些地方的振动减弱,并且加强和减弱的区域间隔出现。 ②条件:频率相同的两列同性质的波相遇(任何两列频率不同的同性质

机械原理基本概念

机械原理基本概念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2)运动副是两构件通过直接接触形成的可动联接。(3)两构件通过点或线接触形成的联接称为高副。一个平面高副所引入的约束数为1。(4)两构件通过面接触形成的联接称为高副,一个平面低副所引入的约束数为2。(5)机构能实现确定相对运动的条件是原动件数等于机构的自由度,且自由度大于零。(6)虚约束是对机构运动不起实际约束作用的约束,或是对机构运动起重复约束作用的约束。(7)局部自由度是对机构其它运动构件的运动不产生影响的局部运动。(8)平面机构组成原理:任何机构均可看作是由若干基本杆组依次联接于原动件和机架上而构成。(8)基本杆组的自由度为0。(1)瞬心是两构件上瞬时速度相等的重合点-------即等速重合点。(2)两构件在绝对瞬心处的速度为0。(3)相构件在其相对瞬心处的速度必然相等。(4)两构件中若有一个构件为机架,则它们在瞬心处的速度必须为0。(5)用瞬心法只能求解机构的速度,无法求解机构的加速度。(1)驱动机械运动的力称为驱动力,驱动力对机械做正功。(2)阻止机械运动的力称为阻抗力,阻抗力对机械做负功。(1)机械的输出功与输入功之比称为机械效率。(2)机构的损失功与输入功之比称为损失率。(3)机械效率等于理想驱动力与实际驱动力的比值。(4)平面移动副发生自锁条件:作用于滑块上的驱动力作用在其摩擦角之内。(5)转动副发生自锁的条件:作用于轴颈上的驱动力为单力,且作用于轴颈的摩擦圆之内。(1)机构平衡的目的:消除或减少构件不平衡惯性力所带来的不良影响。(2)刚性转子总可通过在转子上增加或除去质量的办法来实现其平衡。(3)转子静平衡条件:转子上各偏心质量产生的离心惯性力的矢量和为零(或质径积矢量和为零)。(4)对于静不平衡转子只需在同一个平面内增加或除去平衡质量即可获得平衡,故称为单面平衡。(5)对于宽径比b/D<0.2的不平衡转子,只做静平衡处理。(6)转子动平衡条件:转子上各偏心质量产生的离心惯性力的矢量和为零,以及这些惯性力所构成的力矩矢量的和也为零。(7)实现动平衡时需在两个平衡基面增加或去除平衡质量,故动平衡又称为双面平衡。(8)动平衡的转子一定是静平衡的,反之则不然。(9)转的许用不平衡量有两种表示方法:许用质径积+许用偏心距。(1)机械运转的三阶段:启动阶段、稳定运转阶段、停车阶段。(2)建立机械系统等动力学模型的等效条件:瞬时动能等效、外力做功等效。(3)机器的速度波动分为:周期性速度波动和非周期性速度波动。(4)周期性速度波动的调节方法:安装飞轮。(5)非周期性速度波动的调节方法:安装调速器。(6)表征机械速度波动程度的参量是:速度不均匀系数δ。(8)飞轮调速利用了飞轮的储能原理。(9)飞轮宜优先安装在高速轴上。(10)机械在安装飞轮后的机械仍有速度波动,只是波动程度有所减小。(1)铰链四杆机构是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型式。(2)铰链四杆机构的三种表现形式: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双摇杆机构。(3)曲柄摇杆机构的功能:将曲柄的整周转动变换为摇杆的摆动或将摇杆的摆动变换为曲柄的回转。(4)曲柄滑动机构的功能:将回转运动变换为直线运动(或反之)。(5)铰链四杆机构存在曲柄的条件: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小于等于其它两杆长度之和;最短杆为连架杆或机架。(6)铰链四杆机构成为曲柄摇杆机构的条件: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小于等于其它两杆长度之和;最短杆为连架杆。(7)铰链四杆机构成为曲柄摇杆机构的条件: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小于等于其它两杆长度之和;最短杆为机架。(8)铰链四杆机构成为又摇杆机构的条件:不满足杆长条件;或者是满足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