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文言文实词

文言文实词

文言文实词
文言文实词

常见文言实词(120个)

A(2个)

爱爱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触龙说赵太后》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触龙说赵太后》

喜欢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阿房宫赋》

怜惜、同情使秦复爱六国之人《阿房宫赋》

吝惜、舍不得百姓皆以王为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吾何爱一牛《齐桓晋文之事》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过秦论》

通“薆”,隐蔽、躲藏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

安安稳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安定不患贫而患不安《季氏将伐颛臾》

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谏太宗十思疏》

安全谢庄遂安《冯婉贞》

安逸、安乐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论语》

安心郊境之内,民不安业《魏书?司马朗传》

安放、安置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失街亭》

疑问代词,什么、什么地方

在尘埃之中,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报任安书》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尚安事客?《信陵君窃符救赵》

疑问代词,怎么、哪里

陈涉太息曰:“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B(6个)

被被子公孙布被之讥《训俭示康》

覆盖未几,成归,闻妻言,如被霜雪《促织》

蒙受、遭受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荆轲刺秦王》

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报任安书》

介词,表被动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列传》

通“披”,穿、披在身上将军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

被发行吟泽畔《屈原列传》

倍背向、背着右倍山陵《史记?淮阴侯列传》

通“背”违背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荀子?天论》

背叛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

一倍,加倍虽倍赏罚而不免于乱《五蠹》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六国论》

更加每逢佳节倍思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本草木的根或茎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

芙蕖与草本诸花

似觉稍异,然有根无树《芙蕖》

摇其本,以观其疏密《种树郭橐驼传》

根源、来源父母者,人之本也《屈原列传》

究其本源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乎《伶官传序》

根本、基础的东西臣闻兵以计为本,故多算胜少算《汉书?赵充国传》本来的、原来的变其本而加厉《文选序》

本来本在冀州之南《愚公移山》

予本非文人画士《病梅馆记》

自己一边的、现今的观左右本朝之臣《管子?八观》

底本、版本今存其本不忍废《〈指南录〉后序》

本钱

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

鄙边疆,边远的地方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烛之武退秦师》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

庸俗、浅陋肉食者鄙,不能远谋《曹刿论战》

看不起、轻视孔子鄙其小器《训俭示康》

兵兵器、武器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过秦论》

军事兵者,国之大事《孙子兵法?计篇》

军队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

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兵士可汗大点兵《木兰诗》

病生病凡人不病则不畏惧《订鬼》

重病、疾病君之病在肠胃《扁鹊见蔡桓公》

筋疲力尽今日病矣,予助苖长矣《揠苖助长》

弊病、毛病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训俭示康》

担心、忧虑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

C(8个)

察观察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寡人之于国也》

微察公子,颜色愈和《信陵君窃符救赵》

仔细看、看清楚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齐桓晋文之事》

考察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陈情表》

朝早晨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烛之武退秦师》

人命危浅,朝不虑夕《陈情表》

朝见欲辟土地,朝秦楚《齐桓晋文之事》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邹忌讽齐王纳谏》

朝廷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齐桓晋文之事》

于是入朝见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拜见临邛令缪为恭敬,日往朝相如《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朝代唐朝、宋朝

曾副词,用来加强语气,有时可以译为“连……都……”有时可为“竟然”

曾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

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信陵君窃符救赵》

曾经、已经风景旧曾谙《忆江南》

隔着两代的亲属是高、曾时为一户者,至曾元时不分至十户不止《治平篇》

乘驾车乘犊车,从吏卒《赤壁之战》

乘船李白乘舟将欲行

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石钟山记》

登、升使老弱女子乘城《史记?田单列传》

趁着,凭借田单兵日益多,乘胜,燕日败亡《史记田单列传》

因利乘便,追亡逐北《过秦论》

欺凌、欺压三国必起而乘我《荀子?强国》

追逐吏士喜,大呼乘之《汉书?陈汤传》

量词,古代一车四马为乘。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触龙说赵太后》约车百余乘《信陵君窃符救赵》

乘车驾四马,所以有时“乘”作“四”讲

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殽之战》

诚真心、不虚伪帝感其诚《愚公移山》

唯恐道途显晦,不相通达,致负诚托《柳毅传》确实、的确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诚有百姓者《齐桓晋文之事》

果真(表假设)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报任安书》

楚诚能绝齐《屈原列传》

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信陵君窃符救赵》

除台阶黎明即起,洒扫庭除《朱子家训》

清除、去掉兴利除弊《答司马谏议书》

修整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五人墓碑记》

任命、授职除臣洗马《陈情表》

辞口供狱辞坎谋故者《狱中杂记》

言词、词句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报任安书》

娴于辞令《屈原列传》

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信陵君窃符救赵》

托辞、借口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将伐颛臾》

推辞、不接受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烛之武退秦师》

所以隐忍苟活,幽于

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报任安书》

不然者,吾何辞焉?《柳毅传》

推托不辞劳苦

告别臣等不肖,请辞去。《廉颇蔺相如列传》

辞决而行《信陵君窃符救赵》

文体的一种归去来兮辞

从跟随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廉颇蔺相如列传》

老臣不能从《信陵君窃符救赵》

带着公子从车骑《信陵君窃符救赵》

顺从、听从臣从其计《廉颇蔺相如列传》

公子从其计,请如姬《信陵君窃符救赵》

参与及使之从政,则茫然不知其方《上皇帝万言书》

由、自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堂房亲戚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活板》

副,与“正”相对魏以九品分正从《文献通考》

通“纵”,南北方向衡从其亩《诗经》

合纵齐与楚从亲《屈原列传》

放纵、纵容欲不可从《礼记》

D(5个)

殆危险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秋水》

近于、几乎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

大概、恐怕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报任安书》

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石钟山记》

通“怠”,懈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当对着、面对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木兰诗》

挡住、抵挡委区区之韩、魏以当虎狼之强秦《六国论》(苏辙)

处在某地或某时当是时,诸侯以公子贤《信陵君窃符救赵》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占着、把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掌管、主持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勾践灭吴》

人君当神器之重《谏太宗十思疏》

担任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陈情表》

判罪吏当广所失亡多《李将军列传》

应当如耿兰之报,不知当言月日?《祭十二郞文》

当做以一仪而当汉中之地,臣请往如楚。《屈原列传》

道路、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

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游褒禅山记》

途径、方法、措施此其为餍足之道也《齐人有一妻一妾》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过秦论》

原因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六国论》

规律、道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孙丑下》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思想、学说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报任安书》

风尚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说、讲、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屈原列传》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

引导道之以政《论语》

得得到、获得秦城恐不可得《廉颇蔺相如列传》

实现欲求报其父仇,莫能得《信陵君窃符救赵》

正确、得当此言得之《六国论》

必须、应当吾得兄事之《鸿门宴》

表示情况允许,有“能够”“可以”的意思。

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齐桓晋文之事》

身直为闺閤之臣,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报任安书》

度量长短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齐桓晋文之事》揣度、推测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齐桓晋文之事》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廉颇蔺相如列传》

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信陵君窃符救赵》

估计度道里会遇之礼毕《廉颇蔺相如列传》

考虑王请度之《齐桓晋文之事》

量长短的标准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长短也《汉书?律历志》限度、尺度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谏太宗十思疏》

制度、法度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离骚》

气度、度量常有大度《汉书?高帝记》

越过、渡过犹度江河无维楫《治安策》

量词。表示次数。众里寻他千百度

F(3个)

非不对的、不合理的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报任安书》

非难、责怪举世非之而不加沮《逍遥游》

诋毁、讥讽非圣人者无法,非孝者无亲《孝经》

不是仆非敢如此也《报任安书》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弈秋》

无(没

有)夫子则非罪《史记?孔子世家》

复回来、回去至今九年而不复《九章?哀郢》

恢复余与江进之谋所以复之《虎丘记》

成子精神复旧《促织》

报复有北面复匈奴之志《汉书?盐铁论》

再、又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廉颇蔺相如列传》

而晋鄙不授公子兵,而复请之,事必危矣《信陵君窃符救赵》回答、报告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齐桓晋文之事》

重复、繁复山重水复疑无路《游山西村》

负背,驮东西頒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齐桓晋文之事》

盛以锦囊,负而前驱《伶官传序》

承担、担负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蒙受、遭受余负重伤,逾垣走《明史?周顺昌传》

背靠着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逍遥游》

依仗、凭借秦贪,负其强《廉颇蔺相如列传》

违背、背弃决负约不偿城《廉颇蔺相如列传》

辜负、对不起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唯恐道途显晦,不相通达,致负诚托《柳毅传》失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六国论》

欠通家尚负责数巨万《汉书?邓通传》

G(7个)

盖名词,用芦苇或草编成的覆盖物

车盖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信陵君窃符救赵》

日初出大如车盖

遮蔽、掩盖不能相为弃恶盖非《商君书?禁使》

胜过、超过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赤壁之战》

副词,大概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谏太宗十思疏》

连词,承接上文,表示原因,有“因为”的意思

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屈原列传》

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谏太宗十思疏》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六国论》

句首语气词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报任安书》

通“盍”盖亦反其本矣!《齐桓晋文之事》

故事、事故中原遂多故《行次西郊作》(李商隐)

乡园多故,不能不动客子之愁《报刘一丈书》

旧,与“新”相对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滕王阁序》

旧有的,原来

的徙立故琅玡王泽为燕王《史记?文帝本纪》

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

老朋友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灾《与吴质书》(曹丕)

原因、缘故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故意故久立与其客语《信陵君窃符救赵》

特意今公子故过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所以、因此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报任安书》故曰弊在赂秦也《六国论》

顾回头看、回头又顾而之他《齐人有一妻一妾》

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廉颇蔺相如列传》

看君臣相顾,不知所归《伶官传序》

探望、拜访三顾臣于茅庐之中《出师表》

关心、照顾大臣争于私而不顾其民《商君书?修权》

元表等人各顾妻子了《赤壁之战》

顾念、思念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报任安书》

虽放流,眷顾楚国《屈原列传》

而、不过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廉颇蔺相如列传》

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信陵君窃符救赵》却、反而足反居上,首顾居下《汉书?贾谊传》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

固本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报任安书》

吾固知公子之还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鄙陋、固塞请略陈固陋《报任安书》

坚固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季氏将伐颛臾》

稳固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

坚持少年固强之《促织》

坚决蔺相如固止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固执、顽固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愚公移山》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阿房宫赋》

归女子出嫁后五年,吾妻来归《项脊轩志》

返回、楚使怒去,归告怀王《屈原列传》

使将将其军归魏《信陵君窃符救赵》

回家父子俱在军中,父归《信陵君窃符救赵》

归还平惧诛,乃封其金与印,使使归项王《汉书?陈平传》

而其归书也必速

归附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

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归属君臣相顾,不知所归《伶官传序》

归宿、结局天下同归而殊途《易系辞下》

通“馈”,赠送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论语》

国国家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烛之武退秦师》

诸侯国及侯王封地

国都、京城遍国中无与立谈者《齐人有一妻一妾》

过走过、经过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宴子使楚》

行过夷门,见侯生《信陵君窃符救赵》

过去、过但过午则日光射人,不堪久坐耳《虎丘记》

超越、胜过裘马过世家焉《促织》

以其勇过人耳《柳毅传》

过分至微至陋,过蒙拔擢《陈情表》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小石潭记》

错误、过失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退秦师》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触龙说赵太后》

责备、批评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访、探望愿枉车骑过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H(5个)

何疑问代词,什么是诚何心哉?《齐桓晋文之事》

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哪里牛何之?《齐桓晋文之事》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怎么何可废也?以羊易之。《齐桓晋文之事》

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为什么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庄暴见孟子》

而此独以钟名,何哉《石钟山记》

副词多么水何澹澹

恨遗憾、不满意(不表示“仇恨”,“怨”是“仇视、怀恨”)

恨私心有所不尽《报任安书》

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此三者,吾遗恨也《伶官传序》

胡疑问代词,什么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蜀道难》

怎么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硕鼠》

为什么田园将芜胡不归《归去来兮辞》

上胡不法先王之法《察今》

我国古代西北部民族的统称,秦汉时多指匈奴。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过秦论》

患担忧、

忧虑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季氏将伐颛臾》即患秦兵之来《廉颇蔺相如列传》

惠王患之《屈原列传》

忧患、灾祸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赤壁之战》

疾病愈膏肓之患难《愈膏肓赋》(柳宗元)

得……病时有患疟疾者《晋书?桓石虔传》

或有的人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寡人之于国也》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报任安书》

有的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登泰山记》

有时或凭几学书《项脊轩志》

也许、或许云霞明灭或可睹《梦游天姥吟留别》

J(11个)

疾病是疾也,江南之人,常常有之《祭十二郞文》

痛苦、疾苦汉王所以具知天下阨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史记?萧相国世家》

缺点、毛病不由礼则触陷生疾《荀子?修身》

厌恶、憎恨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齐桓晋文之事》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屈原列传》

妒忌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史记?孙膑传》

快、急速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触龙说赵太后》

疾逸道左《柳毅传》

及赶上、追上故不能推车而及《左传》

到、至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齐桓晋文之事》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烛之武退秦师》

趁着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触龙说赵太后》

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触龙说赵太后》

涉及言不及义《论语》

如、比得上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和、与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廉颇蔺相如列传》

即走近、靠近来即我谋《氓》成语有“若即若离”“可望而不可即”

安釐王即位《信陵君窃符救赵》

就在(某时、某地)就(某物)

即山铸钱,煮海水为盐《史记?吴王濞传》

立即、马上而主者又不即出见《报刘一丈书》

就是即不忍其觳觫《齐桓晋文之事》

即道人意中事《促织》

即使即捕得三两头,又劣弱不中款《促织》

如果、假如公子即合符,而晋鄙不授公子兵《信陵君窃符救赵》

那、就即患秦兵之来《廉颇蔺相如列传》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陈涉世家》

既尽、完了、终了言未既,有笑于列者曰:“先生欺余哉!”《进学解》已经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烛之武退秦师》

相如既归《廉颇蔺相如列传》

是时屈平既疏,不复在位《屈原列传》

既然(后起义)既云孟子不见诸侯,因何见梁惠王《梦溪笔谈》

不久既又与汝就食江南《祭十二郞文》

既……且,表示两种情况同时存在。相当于“又……又”

三军既惑且疑《孙子兵法?谋攻》

假借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假道》

借助、凭借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

假此科敛丁口《促织》

宽容大臣犯法,无所宽假《北史?魏世祖纪》

如果、假如假令韩信学道谦让《史记?淮阴侯列传》

非正式的乃以吴叔为假王《陈涉世家》

虚假,与“真”相对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淮阴侯列传》间夹缝、间隙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庖丁解牛》

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管宴列传》

间隔、间断间以河山《汉书西域传》

间或、断断续续地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邹忌讽齐王纳谏》

离间汉用陈平计,间疏楚君臣《范增论》(苏轼)

田单闻之,又纵反间于燕《田单列传》

参与,置身其中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秘密地、悄悄地侯生乃屏人间语曰《信陵君窃符救赵》

间道、小路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廉颇蔺相如列传》

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项羽本纪》

中间、期间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论语》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阿房宫赋》

量词安得广厦千万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见看见我见相如,必辱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谒见于是入朝见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左师触龙愿见太后《触龙说赵太后》

召见、接见曹刿请见《曹刿论战》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

见解、见识汝真女子之见

《失街亭》

表被动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屈原列传》

是以见放《屈原列传》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相当于“我”。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陈情表》

府吏见叮咛《孔雀东南飞》

通“现”思垂空文以自见《报任安书》

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现成的军无见粮《项羽本纪》

解分割动物的肢体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庖丁解牛》

把系着的东西解开桓公解管仲之束缚而相之《韩非子?难一》

君当解去兹带,束以他物《柳毅传》

分解土崩瓦解《昌言?理乱》

融化二月冰解《齐民要术》

和解、调解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战国策》

消除太后之色稍解《触龙说赵太后》

解释后虽经婉解,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

理解有不解处,望请其指教《与妻书》

懈怠,后世作“懈”夙夜匪解《诗经?大雅?烝民》

就接近、靠近、趋向(动词,可根据宾语灵活地解释)

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也《孟子?梁惠王上》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

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报任安书》

卒就死耳《报任安书》

完成、达到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报任安书》

然赢欲就公子之名《信陵君窃符救赵》

即使就能破之,尚不可有也《魏书?荀彧传》

举举起、抬起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孟子梁惠王上》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

提出、举出略举所见十条《十渐不克终疏》(魏征)

发动晋不更举矣《左传》

兴举义兵《让县自明本志令》(曹操)

拿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六国论》推荐、推举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

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陈情表》

科举有儒生柳毅者,应举

下第《柳毅传》

检举吏见知弗举与同罪《论衡?语增》

举动举行如此《五蟗》

攻下占领戌卒叫,函谷举《阿房宫赋》

全举世皆浊我独清《楚辞?渔父》

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孟子梁惠王下》

绝断、断绝而绝秦赵之欢《廉颇蔺相如列传》

噌吰如钟鼓不绝《石钟山记》

极、非常罴之状,被发人立,绝有力而甚害人焉《罴说》(柳宗元) 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石钟山记》

高超、绝妙佗之绝技,凡此类也《魏书?华佗传》

绝唱高踪,久无嗣响《谢灵运传论》(沈约)

超越绝云气,负青天《逍遥游》

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后出师表》

横渡、横穿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

K(2个)

堪经得起、忍受老者不堪其劳而休也《荀子?正论》

人不堪其忧《论语》

能够、可以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房兵曹胡马》(杜甫)

后忆襄阳孟浩然,清诗句句尽堪传《解闷》(杜甫)

克能够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谏太宗十思疏》

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祭十二郞文》

战胜、攻破既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

郑伯克段于鄢《左传》

克制克己复礼为仁《论语》

奉公克己《后汉书?周泽传》

约定、限定(时间) 与克期俱至,无或违者《后汉书?钟离意传》

通“刻”,苛刻然性俭克,少恩情《宋书?朱脩之传》

L(2个)

类种类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孟子梁惠王上》类推知则明通而类《荀子?不苟》

类似、像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察传》

俨然类画《促织》

大抵、大多近岁风俗尤多侈靡,走卒类士服,农夫蹑丝履《训俭示康》条例故法不能独立,类不能自行,得其人则存,失其人则亡《荀子?君道》

怜怜悯、同情愿大王孰察,少加怜焉《狱中上梁王书》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月夜》(杜甫)

怜爱、爱惜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触龙说赵太

后》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晚晴》

【可怜】有三种意义。①可怜,值得怜悯,值得同情。“可怜身上衣正单”《卖炭翁》②可爱。“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暮江吟》“可怜体无比”《孔雀东南飞》③可羡,值得羡慕。“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长恨歌》

M(2个)

弥长、久旷日弥久而无益于理《盐铁论》

滿、遍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滕王阁序》

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喜雨亭记》

更加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离骚》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六国论》

弥补敢拜子之弥缝敝邑《左传》

莫没有什么、没有谁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齐桓晋文之事》

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屈原列传》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不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石钟山记》

不要、不能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赤壁之战》

通“暮”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石钟山记》

N(2个)

乃人称代词,你、你的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副词,于是、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鸿门宴》

这才今君既栖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

副词,却、竟然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

副词,只、仅仅天下胜者众矣,而霸者乃五《吕氏春秋?义赏》

助判断,是、就是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内里面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陈情表》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阿房宫赋》

内部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季氏将伐颛臾》内心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而内怀犹豫之计《赤壁之战》

内室家有一堂二内《汉书?晁错传》

皇宫西宫南内多秋草《长恨歌》

妻、妾齐侯好内《左传》

通“纳”,收容、接纳距关,毋内诸侯《鸿门宴》

交戟这卫士欲止不内《鸿门宴》

交纳百姓内粟千石,拜爵一级《史记秦始皇本纪》

Q(8个)

期一定的时间期限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陈涉世家》

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祭十二郞文》约会期我乎桑中《诗经》

期望、要求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五蟗》

周年、周月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奇奇异的、不寻常的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史记商君列传》

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愚溪诗序》

出人意料的措施留侯画策,陈平出奇《解嘲》

单数,与“偶”相对每奇日,未尝不视朝《资治通鉴》

命运不好以为李广老,数奇,毋令当单于《史记李将军列传》

零头数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迁迁移以尔车来,以我贿迁《氓》

转移不迁怒,不贰过《论语》

变更、变动主施赏不迁,行诛无赦《五蠹》

调动官职,升迁由是迁光禄大夫《汉书张禹传》

放逐、流放一为迁客去长沙《黄鹤楼中闻笛》

请请求(请求对方做某事)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廉颇蔺相如列传》请对方允许我做某事璧有瑕,请指示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请求给予为之请制《郑伯克段于鄢》

冉子为其母请粟《论语》

邀请乃置酒请之《汉书?孝宣许皇后传》

谒见其造请诸公《汉书?张汤传》

穷阻塞不通夫处穷闾厄巷《庄子》

走投无路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滕王阁序》

不得志、不显贵人穷则反本《屈原列传》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滕王阁序》

生活困难振困穷,补不足《战国策》

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孟子》

穷尽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滕王阁序》

言有穷而情不可终《祭十二郞文》

极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逍遥游》

穷究,追究到底不忍穷尽其事《后汉书?济南安王康传》

去离开吾其还也。亦去之。《烛之武退

秦师》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廉颇蔺相如列传》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廉颇蔺相如列传》过去的去年下扬州《江夏行》(李白)

除掉、去掉除残去秽《让县自明本志令》

距离、距地之相去也千有余里《孟子》

前往、到(后起义)休去倚危栏《摸鱼儿》(辛弃疾)

劝鼓励、勉励果行,国人皆劝。《勾践灭吴》

所以惩不敬而劝有功也《左传》

受到勉励夫有功者必赏,则爵禄厚而愈劝《韩非子》

劝说劝君更进一杯酒

却退秦将闻之,为却军五十里《战国策》

敌不敢至,虽至必却《商君书》

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孔雀东南飞》

推辞、不接受却之,却之为不恭《孟子》

去、掉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咏田家》

副词,还、且。表示轻微的转折。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

R(2个)

如到……去文公如齐,惠公如秦《左传》

沛公起如厕《鸿门宴》

如扬州,过瓜洲扬子桥《〈指南录〉后序》

像、如同猛如虎,很如羊《项羽本纪》

及、比得上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烛之武退秦师》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按照犬比如人意《三戒》(柳宗元)

连词,假如、如果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论语》

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蜀书?诸葛亮传》

连词,或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论语?先进》

形容词词尾,表示“……的样子”突如其来

若你、你的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报任安书》

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捕蛇者说》像、好像、如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齐桓晋文之事》

其翼若垂天之云《逍遥游》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如此若无罪而就死地《齐桓晋文之事》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假如、如果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烛之武退秦师》

S(16个)

善好、美好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逍遥游》

善良、有道德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触龙说赵太后》

正确、做得对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左传》

友好、亲善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

齐楚之交善《战国策》

善于、擅长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孟子》

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史记?孙膑列传》

爱惜善日者王,善时者霸《荀子?强国》

应答之词,表示同意。王曰:“善。”乃下令《邹忌讽齐王纳谏》

副词,好好地子善视之《左传》

少不多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孟子》

少时,一狼径去《狼》

稍微太后之色少解《触龙说赵太后》

削弱、减少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治安策》轻视、看不起世俗共短儒生,儒生之徒亦自相少《论衡》

少年、青年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触龙说赵太后》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

涉趟水过河江与夏之不可涉《楚辞》

渡过楚人有涉江者《察今》

进入、到驱中国之众远涉江湖之间《赤壁之战》

经历今少卿抱不测之罪,涉旬月,迫季冬《报任安书》牵涉、牵连

阅览诸子经史多所涉猎《复庵记》

胜能承担、能承受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陈情表》

歔欷流涕,悲不自胜《柳毅传》

尽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寡人之于国也》

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

胜利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日与子弟角,无不胜《促织》

超过日出江花红胜火

优美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

而中秋为尤胜《虎丘记》

识知道、认识不识有诸?《孟子》

能辨别独其为文犹可识《游褒禅山记》

知识、见识智弥盛者其言博,才益多者其识远《楚辞章句》

记忆、记住默而识之《论语》

汝识之乎《石钟

山记》

标志、标记进止皆有表识《后汉书?冯异传》

使命令、派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烛之武退秦师》

使人遗赵王书《廉颇蔺相如列传》

使、让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使用、驱使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孔雀东南飞》

出使求人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

使不辱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使者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使使如秦受地《屈原列传》

楚使怒去,归告怀王

假如、假使使武安侯在者,族矣《魏其武安侯列传》

是正确,与“非”相对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辞》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问说》

这、这个、这样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退秦师》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逍遥游》

判断词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

提宾的标志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祭十二郎文》

适到……去而彼且奚适也《逍遥游》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石钟山记》

女子出嫁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孔雀东南飞》

女三人,长适秘书丞钱衮,余尚幼《江邻几墓志铭》

适合、适宜处分适兄意,那得任自专《孔雀东南飞》

恰好而适类于予《愚溪诗序》

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孔雀东南飞》

书写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廉颇蔺相如列传》

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史记?孙膑列传》

文字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史记?孙膑列传》

书信使人遗赵王书《廉颇蔺相如列传》

文书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书籍借书满架《项脊轩志》

孰疑问代词,谁,哪一个我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齐桓晋文之事》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庄暴见孟子》

孰与,用于比较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通“熟”,仔细、周详孰视之,自以为不如《邹忌讽齐王纳谏》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属连接然亡国破家相随属《屈原列传》

跟着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羽本纪》

属而和者,才三四辈《虎丘记》

写作屈平属草稿未定《屈原列传》

委托、交付以兵属蒙恬《李斯列传》

交给官吏治罪乃以秦王属吏《高祖本纪》

嘱托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隶属、归属项羽于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项羽本纪》

属于时维九月有,序属三秋《滕王阁序》

亲属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秦始皇本纪》

类属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数数目、数量号物之数谓之万《庄子?秋水》

几、几个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逍遥游》

不数岁,田百顷《促织》

规律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滕王阁序》

命运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老将行》(王维)

技艺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孟子》

密,与“疏”相对数罟不入洿池《寡人之于国也》

计算杂而下者不可胜数也《庄子秋水》

列举、数落数吕师孟叔侄为逆《<指南录>后序》

屡次数犯边境《三国志?吴主传》

率遵循、沿着率由旧章《诗经?大雅?假乐》

诚率是道,相天下君《子产不毁乡校》

带领、率领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通“帅”,主将将率不能则兵弱《荀子?富国》

大致、一般率常屈其座人《柳子厚墓志铭》

一律、一概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用《进学解》

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六国论》

标准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孟子》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史记?商君列传》

说陈述、解说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桃花源记》言论、主张、学说伐孔子之说,何逆于理《论衡》

劝说、说服广武君说成安君曰《史记?淮阴侯列传》

通“悦”,高兴、喜欢秦伯说,与郑

人盟《烛之武退秦师》

文体名故为之说,以俟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私私人的、自己的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偏私、不公道臣之妻私臣《邹忌讽齐王纳谏》

私自、私下、偷偷地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鸿门宴》

素没有染色的丝绸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上山采靡芜》

素丝五紽《诗经?如南?羔羊》

白的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迢迢牵牛星》

空、白白地彼君子兮,不素餐兮《诗经》

朴素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训俭示康》向来、一向夫仆与李陵俱居门下,素非能相善也《报任安书》

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五人墓碑记》

通“愫”,真情披心腹,见情素《狱中上梁王书》

T(3个)

汤热水、开水赴汤火,视死如生《言守边备塞疏》

汤药臣侍汤药,未曾废离《陈情表》

菜汤洗手作羹汤《新嫁娘》

【汤汤】水大的样子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岳阳楼记》

涕眼泪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孔雀东南飞》

歔欷流涕,悲不自胜《柳毅传》

儿涕而去《促织》

鼻涕止目泪下,鼻涕长一尺《僮约》

徒步行、徒步不可徒行也《论语》

步兵帅徒以往《左传》

徒党,同一类的人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齐桓晋文之事》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

门徒、徒弟孔门之徒《论衡》

被罚作劳役的人秦令少府章邯免郦山徒《陈涉世家》

空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孟子》

实以丧而名徒存《天论上》(刘禹锡)

白白地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

只、仅仅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廉颇蔺相如列传》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徒以吾两人在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W(5个)

亡逃亡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出外、不在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论语》

失去、丢失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百倍《六国论》

灭亡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烛之武退秦师》

死亡岂容形亡而神在《神灭论》

通“无”,没有不数十步,回望女与羊,俱亡所见矣《柳毅传》

王帝王王无罪岁,则天下之民至矣《寡人之于国也》秦汉以后封爵的最高一级制其守宰,不制其侯王《封建论》

称王,统治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

望远望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登泰山记》

盼望、期望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鸿门宴》

名望、声望都督阎公之雅望《滕王阁序》

先达德隆望重,弟子门人填其室《送东阳马生序》

怨恨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报任安书》

阴历每月十五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五人墓碑记》壬戊之秋,七月既望《赤壁赋》

恶罪恶,与“善”相对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

恶人、坏人元恶不待教而诛《荀子?王制》

丑,与“美”相对鬼侯有子而好,故入之于纣,纣以为恶《战国策》

坏、不好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不足与议也《论语》

讨厌、不喜欢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报任安书》

疑问代词,哪里、怎么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孟子见梁襄王》

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

微隐蔽、藏匿白公奔山而缢,其徒微之《左传》

不显露桓公微服而行于民间《韩非子》

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左忠毅公逸事》

暗暗地、悄悄地微闻鼠有作作索索

深奥、微妙其文约,其辞微《屈原列传》

微小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陈情表》

亦雁荡具体而微者《雁荡山》

轻微则名微而众寡

稍微见其发矢十中

八九,但微颔之《卖油翁》

卑贱高祖起细微《高祖本纪》

至微至陋,过蒙拔擢《陈情表》

衰败、衰微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祭十二郞文》

如果不是、如果没有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论语》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烛之武退秦师》

【微独】不但,非但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触龙说赵太后》

X(10个)

悉详尽幸君子书叙之外,悉以心诚之话倚托《柳毅传》详尽地叙述、详尽地知道书不能悉意《报任安书》

尽王命众,悉至于庭《尚书?盘庚上》

都、全怀王乃悉发国中兵《屈原列传》

相仔细看、审察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离骚》

相君之面,不过封侯,又危不安;相君之背,贵乃不可言《淮阴侯列传》

容貌长短、小大、善恶形相,非吉凶也《荀子?非相》

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孔雀东南飞》

辅助、帮助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游褒禅山记》

扶助盲人焉用彼相矣《论语》

宰相、国相、丞相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

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赤壁之战》

古代主持礼节仪式的人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矣《论语》

互相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廉颇蔺相如列传》

表示动作偏指一方,相当于“我、你、他”

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孔雀东南飞》

初七与下九,嬉戏莫相忘《孔雀东南飞》

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孔雀东南飞》

他日归洞庭,幸勿相避《柳毅传》

谢道歉入而徐趋,至而自谢《触龙说赵太后》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廉颇蔺相如列传》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

推辞大夫七十而致事,若不得谢,则必赐之几杖《礼记》

谢绝宾客《史记?儒林传》

阿母谢媒人《孔雀东南飞》

辞别乃谢客就车

公子过谢侯生《信陵君窃

符救赵》

感谢所以不报谢者《信陵君窃符救赵》

安世尝有引荐,其人来谢《汉书?张安世传》

脱获回耗,虽死必谢《柳毅传》

告诉、告诫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孔雀东南飞》

衰落、凋谢形谢则神灭《神灭论》

蔷薇花谢则归来《留赠》(杜牧)

信言语真实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曹刿论战》

诚实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屈原列传》

信者效其忠《谏太宗十思疏》

信用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隆中对》

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指南录〉后序》

信物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荆轲刺秦王》

确实信能行此三者,则邻国之民仰之若父母矣《孟子》

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乎《促织》

相信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

楚怀王贪而信张仪《屈原列传》

成述其异,宰不信《促织》

使者、送信的人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孔雀东南飞》

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世说新语》

音讯、消息长天茫茫,信耗莫通《柳毅传》

书信半封京信半题诗《书乐天纸》(元稹)

实在、的确烟涛微茫信难求《梦游天姥吟留别》

高考必备文言实词

高考必备文言实词(120个) 1.爱:楚人爱【宠爱】其子,虽爱【吝惜】钱财,于其子之求而无不应。其子成人,有陶氏之风独爱【喜爱】菊,众人爱【爱慕】其高洁,称之。约其茶亭见之,爱【隐藏】而不见。 2.安:战国间,诸侯欲觅安【安全】闲之地,得旦夕安【安逸】寝,常与邻国相安【安抚】,以为无患。时有寇盗相侵,而能安【安稳】如泰山,所求衣食所安【养】,于是去险要之远地安【安置】军,败矣。逝者如斯,而今安【哪里】在哉? 3.被:屈原忠而被【表被动】谤,既黜,其思忧且幽。被【被散】发被【通“披”,披在身上或穿在身上】氅行吟泽畔。虽大雪被【覆盖】衣,身被【遭受】十余创,尤不为苦也。 4.倍:苏武陷匈奴,不倍【通“背”,背离】节义。乡情于游子过百倍【原数基础上增加的相等数】。十年间,每逢佳节,犹倍【更加】思亲。 5.本:柳宗元本【本来】求宦达,而谪柳州;近自然,植木本【草木的根】,反其本【根本】也;多有所得。后人将其所述辑成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即今日所见本【版本】,以本【推究】其当日心境。 6.鄙:晋之鄙【边疆】有二人,临秦地则曰:“鄙贱之人,当其求谅。”居久,则鄙【轻视】秦人曰:“秦人亦不过如此,皆如蛮夷之鄙【浅陋无知】人。 7.兵:陈涉初起之时,用兵【兵法】之道不及秦国之谋士,而能削木为兵【兵器】,以疲惫之兵【军队】,遂灭秦。得天下后,其幼时之友触其颜面,左右欲兵【伤害】其友,勿劝。 8.病:桓公身有疾.左右病【担心)之,求扁鹊治,而不治,病【疾病】入内脏,遂死。后人以为此事非大臣之过也,乃桓公之病【缺点】。今人常以此相诟病【责备】。 9.察:郡守察【观察】李密孝德之事,告于帝,左右以为不能察【明察】,然帝以为李密品之察【洁净的样子】,乃众人之范,于是令其郡守察【推举】孝廉,足见帝之察【明智】。 10.朝:邹忌旦日朝【早晨】服衣冠,于朝【朝廷】谏齐王。齐王纳其谏。其后,齐国日盛,弱国来朝【朝见】,经数年之久。邹忌闻名天下,为历朝【朝代】谋臣所景仰。 11.曾:愚公自曾【指自己相隔现代的亲属】祖起居于太行、王屋山下。因太行、王屋二山阻隔,出入不便,愚公全家曾【曾经】齐议移山.于是率妻子移山,几度春秋,山不加少。愚公之邻人智叟望山上曾【通“层”】云,笑之。愚公笑曰:“何曾【竟】不若孩儿?世代移山,终有竟日。” 12.乘:陶渊明手握《左传》,乘【登】彼桅垣,阅至“公与之乘【乘坐】”,感慨古代帝王虽善因利乘【凭借】便,终而亡,顿生归家之心,一路冒风乘【冒着】雪,至家,心乃定,居家乘【顺应】化以归尽。 13.诚:蔺相如携和氏璧至秦,足见赵国之诚【诚意】,而秦王佯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相如度秦王诚【确实】无意,乃遣从者怀璧于赵,后秦诚【果真】如此。 14.除:荆轲以义闻天下,燕太子使人召之。荆轲始不愿,太子以诚待,三顾其舍,亲除【除掉】其东屋

浙江省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第板块专题一文言文阅读题型文言实词教案

五方法落实文言实词 浙江《考试说明》中对于实词的考查表述为: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考查主要涉及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和偏义复词等方面。“在文中含义”实际上就是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来进行推断。具体的推断办法主要有五种: [方法阐释] 1.语法分析法(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功能推断词义) 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组合是有规律的,词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为我们推断词性、词义提供了依据。如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等。 [对应训练] 在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在句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梁祖陈.师河朔陈:部署 B.契丹之寇.幽州也寇:盗贼 C.向.晚皆有归志向:将近 D.王其勉.之勉:努力 【解析】B项“寇幽州”应为动宾短语,所以把“寇”解为名词“盗贼”错误,名词+名词,应有一个名词活用作动词,这里的“寇”应为动词“侵犯”。句中“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全句可译为“契丹侵犯幽州”。由此例不难看出,有时掌握了这一要点,一招足以定正误。 【答案】B 2.语境分析法(根据上下文意思推断词义) 文言实词绝大部分是一词多义的,词义是不定项的,完全采用逐词逐义识记,是根本不可能的,但我们可以结合上下文这个相对稳定的语境来判定实词的含义,语境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词义。 (2018·高考浙江卷)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必自称曰儒发言:发表意见 A.发言 .. B.当时四方士大夫乐其无名教之拘.拘:束缚,拘束 C.牧亦坐是废.废:(被)罢免

D.实宽良有治行 治行:政绩 .. 【解析】根据语境,“发言必自称曰儒”的意思是“现在的士大夫,开口一定自称儒生”。这里的“发言”不是“发表意见”的意思,而是“开口”的意思。 【答案】A 3.联想印证法(根据学过的知识推断词义) 高考文言文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日常用语中大多能找到落脚点,因此,考生要善于联想已知,举一反三,相互比照,准确理解词义。 (2017·高考浙江卷)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自然不敢以辈流间期.足下也期:期待 也可惜:令人惋惜 B.真可惜 .. C.使圣人微.旨不传微:精深微妙 D.参.之于上古参:检验 【解析】B.“真可惜也”应该是“确实令人仰慕”的意思。本题C、D两项可运用联想印证法。C.“微旨”中“旨”意即“思想”,是名词,那么“微”应为形容词。运用联想法,从“微言大义”即可知“微”为“精深微妙”之意。D.同样运用联想法,《劝学》中有“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的句子,其中“参”为“检验”之意,将其意代入“参之于上古”,可判断D项正确。 【答案】B4.结构分析法(根据整句中对应词语的意思推断词义) 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词句等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对举句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相反或相对。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性、词义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例如:“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六国论》)此为对偶句,由上句“封”为动词“封赏”可知,下句“礼”也当为动词“礼遇”,而不能译为名词“礼节”。 在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错误的一项是() A.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将:将军 B.通五经,贯.六艺贯:通晓,精通 C.忧劳可以兴国,逸豫 可以亡身逸豫:安逸,享劳 .. D.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以:任用

最新文言文阅读之文言实词讲解学习

文言文阅读之文言实词 一、问题描述: 高考文言文阅读中涉及到哪几类文言实词?主要从什么角度来对文言实词进行考查?如何在文本中正确解释实词的动态意义? 二、复习范围 1.古今异义 由于语言的发展变迁,不少文言词汇的词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词形完全相同而古今意义有别的双音词,在现代为双音词而在古代为偏义词或短语的语言现象。例: 《桃花源记》中“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的“妻子”古义指妻子和儿女;今义指男子的配偶。“绝境”古义为与外界隔绝之地;今义为没有出路的境地。 古今词义变化 2. 在古汉语中,同样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不同的用法,不同的读音,表达不同意义。 例:“名”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醉翁亭记》(命名)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陋室铭》(出名,著名) 不能名其一处也。《口技》(说出)

3.通假字 通假字,即文言文里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另一个字来使用的现象叫通假。 4.

(2)动词的活用

(3)形容词的活用

三、方法指引

四、例题阐释 例1.(2017年真题) 祖莹,字元珍,范阳遒人也。曾祖敏,拜尚书左丞。卒,赠并州刺史。祖嶷,字元达。以从征平原功,进爵为侯,位冯翊太守,赠幽州刺史。父季真,位中书侍郎,卒于安远将军、钜鹿太守。 莹年八岁,能诵《诗》、《书》;十二,为中书学生。好学耽书,以昼继夜,父母恐其成疾,禁之不能止。常密于灰中藏火,驱逐僮仆,父母寝睡之后,燃火读书,以衣被蔽塞窗户,恐漏光明,为家人所觉。尤好属文,中书监高允每叹曰:“此子才器,非诸生所及,终当远至。” 时中书博士张天龙讲《尚书》,选为都讲.生徒悉集,莹夜读书劳倦,不觉天晓。催讲既切,遂误持同房生赵郡李孝怡《曲礼》卷上座。博士严毅,不敢还取,乃置《礼》于前,诵《尚书》三篇,不遗一字。讲罢,孝怡异之,向博士说,举学尽惊。后高祖闻之,召入,令诵五经章句,并陈大义,帝嗟赏之。 为冀州镇东府长史,以货贿事发,除名。后侍中崔光举为国子博士,仍领尚书左户部。李崇为都督北讨,引莹为长吏。坐截没军资,除名。未几,为散骑侍郎。孝昌中,于广平王第掘得古玉印,敕召莹与黄门侍郎李琰之,令辨何世之物。莹云:“此是于阗国王晋太康中所献”乃以墨涂字观之,果如莹言,时人称为博物。 性爽侠,有节气,士有穷厄,以命归之,必见存拯,时亦以此多之。 (选自《魏书》,有删减)

150个文言文实词大全(1)

150个文言文实词大全 1、爱 (1)名词。恩惠。(2)动词 ①加惠于人。 ②喜爱,爱护。 ③吝惜,舍不得。 ④怜惜。 ⑤通"",隐蔽,躲藏。(3)形容词。吝啬。2、安 (1)形容词。 ①舒适,安适。 ②安稳。 ③安全。 ④安定。 (2)动词。 ①养生。 ②安置,安放。 ③使……安定。 (3)代词。哪里,怎麽。 3、被 (1)名词。被子。(2)动词。 ①覆盖。 ②遭受,遇到。 ③施加,施及。 (3)介词。表示被动。(4)通"披",动词。 ①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②披散,披着。 4、倍 (1)动词。 ①加倍。 ②增加。 ③通"背",背向。 ④通"背",违背。⑤背叛。 (2)量词。照原数加一 次。 (3)副词。越发,更加, 倍加。 5、本 (1)名词。 ①草木的根。 ②草木的干茎。 ③根本。 ④本业,指农桑。 ⑤稿本。 ⑥版本。 ⑦奏本。 (2)量词。 ①草木花卉一株称一 本。 ②书籍一册称一本。 (3)动词。推究本原, 考查。 (4)形容词。原来的。 (5)副词。本来,原来。 (6)复合词。本心:指 心的自然状态,本性(即 所谓人所固有的羞恶廉 耻之心)。 (7)介词。本着,根据。 6、鄙 (1)名词。边界地方。 (2)动词。 ①以……为边界(边 邑)。 ②动词。轻视,看不起。 (3)形容词。鄙陋,见 识浅,庸俗。 (4)复合词。 ①鄙人。 ⅰ、自称的谦词。 ⅱ、鄙俗,不开化的人。 ⅲ、乡下人。 ②鄙贱:粗野而又地位 低微。 7、兵 (1)名词。 ①兵器。 ②士兵,军队。 ③战略战术。 ④战争。 (2)动词。 ①侵略。 ②以兵器杀人。 (3)复合词。兵符:古 代调兵用的凭证。用铜、 玉或木石等制成,状如 虎,又称虎符,剖成两 半,国君和统帅各掌握 一半,以便对证。 8、病 (1)名词。 ①重病。 ②弊病,缺点。 (2)动词。 ①生病。 ②使成病态。 ③担心,忧虑。 ④受困。 ⑤损害。 ⑥责备,羞辱。 (3)形容词。 ①困苦。 ②疲劳。 9、伯 (1)名词。 ①排行第一的,老大。 ②伯父。

文言文实词

180个文言实词 1。安:①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②养(衣食所安) 2。卑:①低下(非天质之卑)②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备:①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②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③准备。(犹得备晨炊) 4。被:①影响(被于来世)②同“披”,穿(皆被绮绣) 5。鄙:①边境(蜀之鄙有二僧)②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③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 6。毕:①尽(毕力平险)②全部(群响毕绝) 7。薄:①迫近,接近。(薄暮冥冥)②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③厚度小。(薄如钱唇) 8。策:①马鞭。(执策而临之)②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③记录。(策勋十二传)⑤计谋。(成语“束手无策”) 9。长:cháng ①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②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③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④永远。(死者长已矣)⑤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⑥zhǎn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10。称:①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②称赞(先帝称之曰能) 11。诚:①诚心(帝感其诚)②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③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12。惩:①苦于(惩山北之塞)②惩罚 13。驰:①骑(愿驰千里足)②驱车(追赶)(公将驰之) 14。出:①发、起(方其出海门)②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③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④产生(计将安出) 15。辞:①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②语言(未尝稍降辞色) 16。次:①编次。(吴广皆次当行)②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17。箪:①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②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一豆羹) 18。当:①承当,承受。(当之无愧)②应当。(当奖率三军)③将要。(今当远离)④对着,向着。(木兰当户织)⑤值,正在。(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⑥抵挡。(“锐不可当”) 19。道:①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②道义。(伐无道,诛暴秦)③方法。(策之不以其道)④说,讲。(不足为外人道也) 20。得:①能够(二者不可得兼)②得到、获得(故不为苟得)③同“德”,感激(所识穷乏者得我与)21。等:①同样(等死,死国可乎/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②诸位,表多数(公等遇雨) 22。敌:①攻击(恐前后受其敌《狼》)②敌人(盖以诱敌) 23。吊:①凭吊(为我吊望诸君之墓)②慰问(人皆吊之) 24。度:①dúo估计、推测(孤不度德量力)②渡过、越过(关山度若飞) 25。端:①画幅的右端(左手执卷端)②正、端正(其人视端容寂) 26。恶:①怎么(恶能无纪)②厌恶(所恶有甚于死者) 27。发:①行动、发动(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②发射(见其发矢十中八九)③起,被任用(舜发于畎亩之间)④征发(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⑤开放(野芳发而幽香)⑥发出(一时齐发,众妙毕备)⑦fā,头发(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8。凡:①凡是(则凡数州之土壤)②总共(凡三往) 29。方:①见方(方七百里)②长方形(方以长)③当……时候(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 30。分:fēn ①划分,分开。(今天下三分)②分配,分给。(必以分人)③长度单位。(长约八分有奇)④fèn,职分,本分。(忠陛下之职分也) 31。奉:①通“俸”侍奉(为妻妾之奉)②接受、奉行(奉命于危难之间)③供养(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2。否:①同“不”没有(尊君在否)②恶、坏(陟罚臧否) 33。夫①那(予观夫巴陵胜状)②fú,句首发语词(夫环而攻之/且夫人之学)③丈夫(夫齁声起/罗敷自有夫)④成年男子的通称,人(荷担者三夫) 34。扶:①沿,顺着(便扶向路)②搀扶(出郭向扶将)

文言文实词

文言实词详解: 1、爱 (1)名词。恩惠。(古之遗爱也《左传》) (2)动词①加惠于人。(吴广素爱人。《陈涉世家》)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过秦论》) ②喜爱,爱护。(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触龙说赵太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 ③吝惜,舍不得。(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齐桓晋文之事》)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过秦论》) ④怜惜。(爱其二毛<怜惜鬓发花白的老人>。《左传》) ( 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指南录〉后序》) ⑤通'爰',隐蔽,躲藏。(爱而不见,搔首踟躇。《静女》) (3)形容词。吝啬。(百姓皆以王为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2、安 (1)形容词。 ①舒适,安适。(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论语·述而》) (予出官二年,怡然

自安。《琵琶行》) ②安稳。(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③安全。(谢庄遂安。《冯婉贞》) ④安定。(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季氏将伐颛臾》) (2)动词。①养生。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②安置,安放。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失街亭》) ③使……安定。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 (3)代词。哪里,怎麽。沛公安在。(《鸿门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3、被 (1)名词。被子。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杨修之死》) (2)动词。①覆盖。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未几,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促织》) ②遭受,遇到。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荆轲刺秦王》) 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论积贮疏》)

考点跟踪突破17文言文阅读(文言实词与虚词)

考点跟踪突破17文言文阅读(文言实词与虚词) 一、(2016·青岛改编)文言文阅读 子犹①曰:贫者,士之常也;俭者,人之性也。贫不得不俭,而俭者不必贫,故曰“性也”。然则俭不可乎?曰:吝不可耳。俭而吝,则虽堆金积玉,与乞儿何异? 郑余庆素吝。一日,忽召亲朋数人会食。众皆怪之。侵晨赴之。日高,余庆方出,呼左右曰:“吩咐厨家蒸烂去毛,莫拗折项!”众相顾,以为必蒸鹅鸭之类。又久之,盘出,酱醋亦极香新。但见每人前粟饭一碗,蒸葫芦一枚,皆匿笑强进。 王罴性俭率。镇河东日,尝有台使②至,罴为设食,乃裂去薄饼缘。罴曰:“耕种收获,其功已深,舂③爨④造成,用力不少。尔之择选,当是未饥!”命左右撤去之。使者愕然大惭。 (原文有删改) 【注释】①子犹:即本文作者冯梦龙。②台使:中央最高行政机构派出的使者。③舂(chōnɡ):用杵捣去谷物的皮壳或捣碎。④爨(cuàn):生火做饭。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忽召亲朋数人会.食会:适逢 B.众皆怪.之怪:觉得……奇怪 C.皆匿.笑强进匿:偷偷地 D.乃裂去薄饼缘.缘:边缘 2.下列句子中,“而”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D ) 例句:贫不得不俭,而俭者不必贫 A.余强饮三大白而别(《湖心亭看雪》) 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C.呼尔而与之(《鱼我所欲也》) D.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隆中对》) 【点拨】示例句意:贫穷了不得不节俭,但是节俭的人不一定贫穷。而:表转折,但是,却。A:句意:我畅饮了三大杯,然后(和他们)道别。而:表顺承。B:句意:戴着高高的帽子而且有很多胡须的人是苏东坡。而:表并列。C:句意:大呼小叫的喊别人过来再给他。而:表顺承。D:句意:人民兴旺富裕国家富足却不知道爱惜。而:表转折,但是,却。与例句相同。故选:D。

文言文实词训练答案

东台市中学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文言文实词训练(一)(测试时间40分钟) 班级:姓名:得分:训练日期:月日第节课 考点说明: A、高考能力等级要求为B,及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 B、《考试说明》要求: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 .....的意义。 本次训练实词范围:爱、安、被、倍、本、鄙、兵、病、察、朝、曾、乘、诚、除、辞、从、殆、当、道、得、度、非、复、负、盖、故、顾、固、归、国、过。 一、单选题(24分) 1、【爱】下列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吝啬,吝惜 B、爱而不见,搔首踟蹰。爱:喜欢 C、百姓皆以王为爱也。爱:吝啬 D、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珍惜 2、【被】下列各句中“被”字解释为“覆盖”的一项是() A、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B、泽被后世 C、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 D、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解释相同的一组是() A、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泽/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B、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语境提示:视敌方军力采取不同策略作战)/ 然言其户口, 则视三十年以前增五倍.焉 C、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 D、敢竭鄙.诚,恭疏短引/ 鄙.人不知忌讳 4、下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本:农业 B、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本:本着,沿着 C、孔子鄙其小器鄙:看不起 D、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鄙:以……为边界 5、下列解释相同的一组是() A、兵旱相乘,天下大屈/ 故上兵伐谋 B、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C、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D、前太守逵察臣孝廉/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6、【从】对“从”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佯北勿从从:追赶 B、樊哙从良坐从:紧挨着 C、毕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从:同“众” D、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从:同“纵” 7、【得】下列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A、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得:具备 B、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得:融洽 C、“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得:正确D、为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得:找到 8、【当】对“当”字的意思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A、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当:占据,把守 B、北邀当国者相见当:主持,执掌 C、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当:应当 D、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当:表时间的未来,将,将要 9.【朝】下列各选项中选出错误的一项是:() A.于是入朝见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名词,朝廷) B.朝闻道,夕死可也。(名词,早晨,读zhāo) C.孟春之朝,君自听朝,论爵赏官,终五日,《管子》(前一个:初期) D.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邹忌讽齐王纳谏》(名词,王朝,朝代) 10.【答案】D.动词,朝拜。 10.【曾】下列各选项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 子下》(动词,增加) B曾.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副词,竟然,乃) C臣侍汤药,未曾.废离《陈情表》(副词,曾经) D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副词,竟然) 11.【答案】D(曾经) 11.【殆】下列各选项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下》(疑惑) B知已知彼,百战不殆.《孙子·谋攻》(危险) C殆.有神护者。《项脊轩志》(表推测,大概) D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可能,会) 16.【答案】D(几乎,差不多) 12.【非】下列各选项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游褒禅山记》(特别) B.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非常,不一般) C.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过秦论》(无,没有) D.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不同寻常) 22.【答案】C (A.不同寻常 B.无,没有 D.突如其来的变故) 13.【负】下列各选项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阿房宫赋》(背,背着) B.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孔雀东南飞》(违背,背弃) C.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六国论》(遭受) D.负隅顽抗(辜负) 24.【答案】B(A.担负,承担 C.失败 D.依仗,凭借) 14.【固】下列各选项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秦孝公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过秦论》(顽固) B.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先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稳固,加固) C.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必定,一定) D.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鸿门宴》(固执,顽固) 15.【答案】B(A.险要,坚固 C.本来,原来D.本来,原来) 15.【归】下列各选项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后五年,吾妻来归。《项脊轩志》(返回)

初中文言文阅读实词篇之一

初中文言文阅读实词篇之一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先主于乡里合.徒众合:聚集 B.先主斜趣.汉津趣:奔赴 C.适.与羽船相值适:前往 D.孙权遣兵佐先主拒.曹公拒:抵御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清静亡.为通“无”,没有B.大司马车骑将军王音奇.其文雅奇:对……到惊奇C.而雄三世不徙.官徙:迁移 D.而论.不诡于圣人论:观点 3.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避之数岁.(年) B.因复更.射之(重新) C.广之将.兵(将军) D.上山阵.(布阵)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山阴王氏佣.也(被雇用的人) B.嘉靖间,倭寇.绍兴(盗贼) C.乡人义.姚长子(以……为义) D.纵.为牛羊践踏之墟(听任) 5.根据成语,推断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 (1)鲍叔、管仲,分财无猜 ..(两小无猜)无猜: (2)兄弟同居,至于没齿 ..(没齿难忘)没齿:

6.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公鉴其诚.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诚.惶诚恐 B.时已薄.暮莫辞酒味薄.厚积薄.发 C.汝等何足.污我手不足.为外人道也不足.挂齿 D.公及夫人皆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见异.思迁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释义不同的一组是() A.得异.石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B.且为.铭曰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C.明年 ..,政通人和 ..至黄州越明年 D.求.砚不复得求.石兽于水中 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绠不可竭.(_____)(2)三日而后汲.视(_____)(3)悦.人襟灵(_____) 9.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卒.逢暴雨(______) (2)伯牙乃舍.琴而叹曰(______) (3)皆宜.远观(______) (4)悉.是晚景(______) 1题原文:曹公追至当阳长坂,先主斜趣.汉津,适与羽船相

高考文言文阅读实词解析技巧

高考文言文阅读实词解析技巧 文言文阅读是我们学习和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方式,是高考语文必考的内容。在高考文言文阅读中,对文言实词的考查覆盖面广,分值大,但失误率也较其它知识点要高。笔者就近几年高考题对实词的考查做了一些探究,总结了一些判断解题的方法,望专家批评指正。 技法一:根据语境度意法。这也是实词判断的总原则。判定多义的词语在具体句子中的特定含义,就要根据该词语上下文的意思来考虑,坚持“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对选项中给出的解释,应结合上下文进行整个语句的理解,而不是一知半解,断章取义。例如2011年高考北京卷第6题,下列词语中 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不记其大功,总其略行,而求小善。”从语境看,是谈君王对大臣的 评价不能看大的功劳,要看重小的好处,所以,答案给出“略”为“简略”是不合语境意的,应为“大体,主要”之义。 技法二:代入检验法。这也是判断实词意义的最常用的方法。2011年高考全国卷第8题,下列句子

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 A.元末举于乡,长龙溪书院长:执掌 B.江西寇乱,鼎结乡兵自守结:聚合 C.邓愈镇江西,数延见延:招聘 D.乃留愈幕府赞军事赞:辅佐 解题方法可以用代入法,本题的“长”读 “zhǎng”,通“掌”,无论知识还是文句理解,都非 常熟悉,便立即排除之;“结”在“结兵自守”中显然是“聚集、聚合”等意,也可立即排除;“赞”在“留幕府赞军事”句意中显然是“辅佐、协助”等意,亦可立即排除。C项中“数延见”一句大意是“邓愈要见熊鼎”,据此来理解,“延”应该是“邀请、延请”之意。 技法三:由音推意法。文言词语中通假字与本字有着语音关系,即字音相同或声韵的部分相同。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可以用本字义来推断所通之字的意思。例如:“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 中的“倍”,“屈原既嫉之,虽流放,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屈原列传》)中的“反”, 分别与“背”、“返”的读音相同,它们是通假关系,由本字“背”、“返”可推断“倍”、“反”分别为背叛、返回的意思。2012年课标全国卷第4题,下列句子

108个文言实词

108个文言实词D

26. 恶:1、怎么(恶能无纪)2、厌恶(所恶有甚于死者) 27. 发:1、行动、发动(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2、发射(见其发矢十中八九)3、起,被任用(舜发于畎亩之间)4、征发(发闾左?m戍渔阳九百人)5、开放(野芳发而幽香)6、发出(一时齐发,众妙毕备)7、fā,头发(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8. 凡:1、凡是(则凡数州之土壤)2、总共(凡三往) 29. 方:1、见方(方七百里)2、长方形(方以长)3、当……时候(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 30. 分:fēn 1、划分,分开。(今天下三分《出师表》)2、分配,分给。(必以分人《曹刿论战》)3、长度单位。(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4、f èn,职分,本分。(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 31. 奉:1、通“俸”侍奉(为妻妾之奉)2、接受、奉行(奉命于危难之间)3、供养(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2. 否:1、同“不”没有(尊君在否)2、恶、坏(陟罚臧否) 33. 夫:1、那(予观夫巴陵胜状)2、fú,句首发语词(夫环而攻之/且夫人之学)3、丈夫(夫?J声起/罗敷自有夫)4、成年男子的通称,人(荷担者三夫) 34.扶:1、沿,顺着(便扶向路《桃花源记》)2、搀扶(出郭向扶将《木兰词》) 35. 拂1、违背、阻碍(行拂乱其所为)2、同“弼”,辅佐(入则无法家拂士)3、轻轻擦过(以手拂之) 36. 福:1、赐福、保佑(神弗福也)2、好事、有福之事(此何遽不为福乎) 37. 富:1、富丽(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2、富有、充足,有许多(家富良马) 38. 更:1、重新(即更刮目相待)2、进而(醉则更相枕以卧)3、互相(更相庆)4、再、又(更上一层楼)5、更加(举杯销愁愁更愁) 39. 苟:1、如果(苟富贵/苟慕义强仁)2、苟且(故不为苟得/苟全性命于乱世)3、且、或许,表希望(苟无饥渴) 40. 固:1、本来(固众人《伤仲永》)2、顽固、固执(汝心之固《愚公移山》)3、一定、必定(而戍死者固十六七)4、巩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5、安守,固守(君子固穷……) 41. 故:1、旧的,原来的(温故而知新/两狼之并驱如故)2、特意(桓侯谷使人问之/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3、原因,缘故(公问其故)4、所以,因此(故余虽愚) 42. 顾:1、回头看(顾野有麦场《狼》元方入门而不顾《世说新语》)2、难道(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3、看望,拜访(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43. 观:1、看(予观夫巴陵胜状)2、景色,景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 44. 冠:1、居第一位(以才略居第一位)2、帽子(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3、男子成人礼(既加冠) 45. 光:1、发扬光大(以光先帝遗德)2、光线(仿佛若有光) 46. 归:1、归依(微斯人,吾谁与归)2、回家(太守归而游人从) 47. 过:1、经过(过秦汉之故都《上枢密韩太尉书》)2、到(及鲁肃过寻阳《孙权劝学》)3、犯过失(人恒过)4、超过,胜过(况才之过于余者乎)48. 好:1、美(秦氏有好女/好鸟相鸣)2、喜欢(好为梁父吟/好读书,不

(word完整版)初一语文文言文实词和虚词

初一语文文言文实词和虚词,一词多意 提问者:沉入湖心的眼泪- 四级 最佳答案 而 1.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三)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 (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五)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如: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以 1.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例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 (二)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例如: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例如: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赤壁之战》) (四)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例如: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西南夷传》)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例如: 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 2.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一)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例如:

文言文阅读--实词

文言文阅读--实词 高三 2014-04-18 22:24 文言文阅读--实词 一、基础知识回顾 1.一词多义。 例如,关于笔画最少的“一” ①一人,一桌而已(《口技》):------------------------ ②六王毕,四海一((《阿房宫赋》);---------------- ③用心一也(《劝学》);----------------- ④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岳阳楼记》);------------- 例如,关于“幸”字的含义 ①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捕蛇者说》)-------- ②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观沧海》)----------- ④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⑤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⑥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鸿门宴》)----------- 2.古今词义变化或古今异义 例如 1、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中的“金”指--------------,现在专指-------------。

2、牺牲玉帛,弗敢加也(《曹刿论战》)中的“牺牲”本指---------------,现在已表示为---------。 3、凭轩涕泗流的“涕”本指------------现指-----------。 4、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中的“卑”是指-----------,“鄙”--------;现指-----------。 5、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文中指-----------;现在指 -----------。绝境,文中指--------;现在指------------------------。 4.古今通假。 5.词类活用。 (1).动词活用现象。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游褒禅山记》)中的“至”,表示---------- (2).名词活用现象。 ①如“与郑人盟”(《烛之武退秦师》)中的“盟”表示-------------。 ②“去今之墓而葬焉”(《五人墓碑记》)中的“墓”表示----------------。 ③“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宴》)中的“王之”-----------------------。 ④“吾从而师之”(《师说》)的“师之”,就是--------------------------------。 ⑤“卒廷见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廷”表示-------------------------- ⑥范增数目项王。目-----------------------------。 ⑦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水------------------------ 。 ⑧沛公军霸上。军---------------------------------- 。 (3).形容词活用。 ①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芙蕖》)中的“长”表示---------------。“短”表示------------------。

高中文言文实词用法总结

高中文言文实词用法总结 高中文言文实词用法总结 穷 1、困窘,处境困难。(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 2、不得志,不显贵,与达相对。(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3、贫困。(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4、穷尽。(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5、寻求到尽头。(复前行,欲穷其林) 6、僻、荒。(穷巷陋室穷山恶水) 7、困窘。(公孙衍穷张仪) 8、穷冬,严冬。(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请 1、请求,请求对方做某件事。(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 2、请求,相当于请允许我,请让我。(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 3、请教,请示。(诸将请所之) 4、宴请。(乃置酒请之) 5、请命:①请求保全生命或解除疾苦②请示③请求任命官职 6、愿意。(请献十金) 7、谒见、谒问。(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不肯受) 8、邀请、约请。(乃请宾客,约车骑百余乘,欲以客往赴秦军) 迁

1、迁移。(战,守,迁皆不及施) 2、改变。(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3、调动官职。(再迁为太史令) 4、贬谪,放逐。(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奇 1、奇特的,罕见的,不平常的。(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2、以----为奇,惊异。(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3、零数。(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4、适宜,适合。(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 5、珍贵的'。(此奇货可居) 6、使人不测的。(若兵来则出奇兵击之) 7、佳、好、宜。(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8、怪物、异物。(奇生怪) 期 1、限定和约定的时间、时日。(名词)(道不通,度以失期后会有期) 2、约定。(动词)(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不期而遇) 3、希望。(非相仇也,期有得耳) 4、限度。(征敛无期) 5、必,至。(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6、jī,周,整。(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初中文言文阅读实词篇之一

初中文言文阅读实词篇之一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先主于乡里合.徒众合:聚集 B.先主斜趣.汉津趣:奔赴 C.适.与羽船相值适:前往 D.孙权遣兵佐先主拒.曹公拒:抵御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清静亡.为通“无”,没有B.大司马车骑将军王音奇.其文雅奇:对……到惊奇C.而雄三世不徙.官徙:迁移 D.而论.不诡于圣人论:观点 3.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避之数岁.(年) B.因复更.射之(重新) C.广之将.兵(将军) D.上山阵.(布阵)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山阴王氏佣.也(被雇用的人) B.嘉靖间,倭寇.绍兴(盗贼) C.乡人义.姚长子(以……为义) D.纵.为牛羊践踏之墟(听任) 5.根据成语,推断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 (1)鲍叔、管仲,分财无猜..(两小无猜)无猜:(2)兄弟同居,至于没齿..(没齿难忘)没齿: 6.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公鉴其诚.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诚.惶诚恐B.时已薄.暮莫辞酒味薄.厚积薄.发C.汝等何足.污我手不足.为外人道也不足.挂齿D.公及夫人皆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见异.思迁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释义不同的一组是()A.得异.石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B.且为.铭曰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C.明年 ..,政通人和 ..至黄州越明年 D.求.砚不复得求.石兽于水中

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绠不可竭.(_____)(2)三日而后汲.视(_____)(3)悦.人襟灵(_____)9.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卒.逢暴雨(______) (2)伯牙乃舍.琴而叹曰(______) (3)皆宜.远观(______) (4)悉.是晚景(______) 1题原文:曹公追至当阳长坂,先主斜趣.汉津,适与羽船相值,共至夏口。 2题原文:当成、哀、平间,莽、贤皆为三公,权倾人主,所荐莫不拔擢,而雄三世不 徒官。 3题原文: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 4题原文:嘉靖间,倭寇.绍兴,由诸暨掩至鉴湖铺。 6题原文:公昭雪之,献女书儿为婢。公鉴其诚,纳之。 时已薄暮,闻林中鸣镝声,公股栗,夫人色如土。 群盗罗拜马前乞命。书儿曰:“汝等何足污我手。”喝令去。 从容回骑,禀白于公曰:“托大人福庇,幸不辱命。”公及夫人皆异之。 7题原文:得异石,如鱼,肤温莹,作浅碧色。 轼宝而用之,且为铭曰 明年至黄州,求砚不复得,以为失之矣。 8题原文:清白堂①记(节选) 【宋】范仲淹 一日,命役徒芟②而辟之,中获废井。即呼工出其泥滓,观其好恶,曰:“嘉泉也”。 乃扃③而澄之,三日而后汲视。其泉清而白色,味之甚甘,渊然文余,绠④不可竭。当大暑时,饮之若饵⑤白雪,咀轻冰,凛如也。当严冬时,若遇爱日,得阳春,温如也。其或雨作云蒸 醇醇而浑盖山泽通气应于名源矣。又引嘉宾,以建溪、日铸、卧龙、龙门之茗试之,则甘液 华滋,悦人襟灵。 予爱其清白而有德义,可为官师之规。因署其堂,曰:“清白堂”。又构亭于其侧,曰:“清白亭”。庶几居斯堂,登斯亭,而无忝其名哉! 宝元二年记。

文言实词练习答案

文言实词练习答案解析 1. B,爱惜,吝惜。A喜欢,爱好。C爱慕,欣赏。D,隐蔽,躲藏 2. D哪里。A安稳;安全。B安逸;安抚,抚慰。C养生;使……安。 3. C,通“披”。A蒙受,遭受。B表被动。D覆盖 4. A,“倍”通“背”,违背。 5. A,根本,基础。B版本,文本;奏章。C本来,原来;根本,主要。D推究,考查;课本,教材。 6. B,见识短浅。A边界。C轻视。D自谦之词 7. C,兵器。A军队。B名作动,杀。D用兵策略 8. D,担心,忧虑。A毛病,缺点。B困窘。C责备,羞辱 9. B。①朝见,朝拜;②朝廷;③竟然; ④竟然 10. B。①考虑;②精明;③趁着;④趁着

11. A。①确实;②确实;③如果,果真; ④如果,果真 12. D。①台阶;②拜官,授职;③几乎; ④大概 13. B,向……学习。A跟随;听从,采纳。C依傍;参与。D官名;办事 14. D应当;应当。A对着;阻挡。B适合;必定。C应当;判罪 15. C,均为“道理,规律”。A义“主张”,B义“道义”,D义“意向,主张” 16. A,“得”通“德”,感激。B“得无”,文言固定结构,译为“莫非”“岂不是”“恐怕是”。C“得”,融洽。D“得”,应该。17. C,前“度”考虑,后“度”估计。A “度”均为度量,计算;B“度”均为估计;D“度”均为限度 18. C,责怪。A不是。B除了。D不对,错误 19. D,通“覆”,覆盖。A再,又。B重复。C回答。

20. C,辜负,对不起。A使担负,使承受。B依仗,凭借。D违背 21. D,副词,大概。A连词,表原因。B 发语词,不译。C表判断,原来是 22. A,均为“旧”。B,事故;缘故。C,故意,特意D,衰老;旧交。 23. B,本来。A坚持,坚决。C,固然,诚然。D,坚守 24. B,看。A拜访。C顾惜,顾念。D副词,反而,却。 25. B,国都,京城。A国家。C国事。D 国家 26. D,超过。A过错。B责备。C拜访27. B,担心,忧虑。A祸患。C忌讳。D 危害 28. D有的人。A有时。B或许。C如果。29. C,快,急速。A嫉妒。B锐利。D憎恨。 30. C,比得上,赶得上。A追上,赶上。B遭受。D涉及,牵连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