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佛道儒的认识

佛道儒的认识

佛道儒的认识
佛道儒的认识

佛道儒的认识

佛家讲“超世”,道家讲“出世”,儒家讲“入世”. 佛教主张“无生”,认为现实对人来说

都是苦海。对现实人无能为力,所以要忍受和超脱----即“超世”。佛教主张舍弃对现实物质的追求,注重精神的修持和对来世的向往。道教认为,个人修养的提

升乃至成仙明道,根本在于个人的修炼,跟别人没有关系,主张远离人群到深山老林找块地方修炼。道教的修炼方法上也充分反映了道教的“出世”思想。儒家是主张参与社会的,而且主张个人的自我完善是在参与社会的过程中才能实现。比

如儒家的人生目标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实际上是把人自身的发展与对家庭、社会的贡献紧密联系在一起了。所以儒家是主张"入世"的。第二、佛家重心理,

道家重生理,儒家重做人。佛教对“心”的诠释,有诸多层次的分析说明,更用许多的比喻来阐释我们的心,进而教导我们如何找心、安心、净心。道教主张以生为真实,追求延年养生、肉体成仙。 儒教是礼法,要求如何做人,每个人应该怎么做。佛家讲的是净,道家讲的是静,儒家讲的是敬。佛道儒三教确实有相通甚至相同之处。它们的同,最主要的是佛道儒三教都要求克制人的感官欲望,主张人不要被身体本能牵制和奴役,回到人心灵的自然宁静。三教都把心静定为人生的追求,一切的说教和修行都是为了使人达到心灵的宁静。

汉服与和服区别

1、腰带:汉服的腰带——博带是束腰的,而和服是一堆布料叠加,腰很粗。

2、袖子:汉服的广袖裁剪线条柔和,而和服的振袖线条是直的,袖子有点像

刀片;另外汉服的广袖是开口的,里面可以缝口袋,而和服的袖口下半部分是缝合的(大约因为冷的缘故)。

3、衣裾:汉服的衣裾比较飘逸洒脱,和服的衣裾比较拘谨

1和服无异色衣缘,汉服多数有衣缘或者是义领。而且,和服的领子宽敞,汉服的领子紧贴颈部。

2 和服上都织有代表其家族的家纹。而汉服正好相反,民间颜色清雅,色调

是单一的,即使有花纹也是散花或几何遍布的图案。

3 和服袖子是方的且后面不缝合,称为振袖,袖窿较小。

4 和服的束腰就是简简单单一条腰带,非常宽,且束在腰背,女装不同点在

于后面打结,结子复杂到被人误以为是背包;汉服束腰后总是要垂下几条东西,比如垂下两条络,垂下两条绦,垂下带子等,此外,腰间的装饰也比和服复杂的多,有玉佩,宫绦,镇步

,蔽膝,绶佩等。

5和服的领口面积大(也就是先前所说的和服的领子宽敞),汉服的领口面积小(也就是先前所说的汉服的领子紧贴颈部)。

6有衣裾和服与有衣裾汉服的区别为和服的衣裾在正面,汉服的衣裾在侧面。

家乡文化,粤剧

粤剧,中国汉族地方戏曲,又称“广府大戏”,“广东梆黄”、“广东梆子”、“广东大戏”,是广东省地方代表戏曲之一。发源于佛山,其源流可溯到明嘉靖年间。旧时,佛山的粤剧戏班有一个惯例:每年六、七月份,在外演出的各个戏班都会返回佛山,解散旧班底,重新组班。而新班的首场戏定要在祖庙万福台上演,审阅通过之后,新班才可以乘着红船下到广东四乡演出。周总理说过“昆曲是江南的兰花,粤剧是南国的红豆”,把粤剧与中国最古老的昆剧相提并论,给予高度的评价和赞扬,从此,“南国红豆”成为粤剧的美称。粤剧不但深受广东人喜爱,而且深受云、桂人

民和港澳同胞以及海外华人的喜爱,是中国最先走向世界的剧种,可见其魅力四射。如今,粤剧剧目已多达一万一千多个,堪称世界之最。它结合广东本地民间曲调,吸取弋阳腔、昆山腔、秦腔、徽班等地方戏曲的优点,逐渐发展形成,流行于广东、广西、香港和澳门等地。粤剧的传统剧目,早期有“江湖十八本”。清同治年间,又有《西河会》、《双结缘》、《雪重冤》等所谓“新江湖十八本”。清光绪中叶,则出现了偏于唱功的“粤剧文静戏”,如《仕林祭塔》、《黛玉葬花》。建国后,经过整理改编的剧目有《宝莲灯》、《平贵别窑》和《赵子龙催归》等。

四大名著

曹操是一个非常有计谋的人,他虽然是非常的奸诈狡猾,但是他的实力也是不可轻视的,最让人刻骨铭心的还是要数那次的赤壁之战,曹操把袁绍的几万兵马,毁灭的只剩下几百来个人乐,并且曹操自己也没有花多大的功夫,这可只是个奇迹呀。曹操这个人还是非常求贤若渴的那种人,总而言之曹操是一个可以算是一个伟大的君主。曹操是魏国政权的实际创始人。他一生征战,打败了不少强大军阀,为国家统一作出了贡献,是三国时代杰出的政治家与军事家。坚持以法治众,不计较出身门第,按法赏罚;第二,胸有大志,喜欢与名人交往,喜欢自称英雄;第三,善于搞权谋,应变能力强。曹操乐于接受“奸雄”的称号,但更以“治世之能臣”自居,他相信自己的能力,无论任何时候,都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信心,具有乐观主义精神。曹操这种乐观自信的精神直到晚年未尝稍变。他曾总结了自己一生的战绩,向身边的大臣说过:“如国家无孤一人,正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佛儒道三教文化的区别

佛儒道三教文化的区别 先说佛教、道教、儒教之异 第一、佛家讲“超世”,道家讲“出世”,儒家讲“入世” 佛教主张“无生”,认为现实对人来说都是苦海。对现实人无能为力,所以要忍受和超脱----即“超世”。要忍受和超脱,就要放弃各种欲望,追求超脱生死轮回的"苦海"而进入涅磐(无苦的极乐世界)。佛教主张舍弃对现实物质的追求,注重精神的修持和对来世的向往。道教认为,个人修养的提升乃至成仙明道,根本在于个人的修炼,跟别人没有关系,主张远离人群到深山老林找块地方修炼。道教的修炼方法上也充分反映了道教的“出世”思想。道教运用内丹和外丹进行修炼。所谓内丹就是气功,外丹就是服用长生不老药。而修炼内丹和外丹都是个人的事,秘密的事,需要远离社会,所以,道教是主张"出世"的。 儒家是主张参与社会的,而且主张个人的自我完善是在参与社会的过程中才能实现。比如儒家的人生目标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实际上是把人自身的发展与对家庭、社会的贡献紧密联系在一起了。所以儒家是主张"入世"的。

第二、佛家重心理,道家重生理,儒家重做人 佛教对“心”的诠释,有诸多层次的分析说明,更用许多的比喻来阐释我们的心,进而教导我们如何找心、安心、净心。“心理学”西文原意为“阐释心灵的学问”,后来引申为“研究人类自身问题的行为科学”。这种发展演变符合佛教对宇宙人生的阐释,所谓“心能生万法”。佛教从心的角度概括世界万物的一切,并对人的行为问题进行根本性的探讨与阐释,因此,佛教早已构建一套成熟的心理学知识体系。佛教的教义几乎都在谈心,在诸多经论中随处可见,其中以“唯识学”对人类精神的分析,最具现代心理学色彩。 道教主张以生为真实,追求延年养生、肉体成仙。道教认为,人的生命由元气构成,肉体是精神的住宅,要长生不死,必须形神并养,即有“内修”“外养”的工夫。 儒教是礼法,要求如何做人,每个人应该怎么做。儒教崇尚的是“存天理、灭人欲”,哪怕削足适履也要人来适应宗法社会的纲常,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佛家讲的是净,道家讲的是静,儒家讲的是敬。佛家讲

西游记中的佛、道、儒

西游记中的佛、道、儒 《西游记》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蕴含了许多学派的思想,有对佛教尊崇的描写,有对道家修行求长生的描述,同时还把儒家思想融入其中。西游记可以说是反映佛道儒三教的基本义理的杰出代表。 首先《西游记》主要是描写师徒五人取经路上的经历,取经路就是反映他们在一次次经历磨难最后到灵山感悟到最终的解悟,修成正果的过程。这本身就反映一种佛家修行的理念。佛法可以用“四圣谛”来概括:苦谛,指经验世界的现实;因谛,指产生痛苦的原因;灭谛,指痛苦消失;道谛,指灭苦的方法。这与师徒取经之路的经历也很符合,有需要经历的磨难,有磨难产生的原因,有消除磨难的方法,最终到一切磨难消除终成正果。同时小说中也有大量对于佛法无边的描写。最早在西游记第七回中就有体现,“佛祖慧眼观看,见那猴王风车子一般相似不住,只管前进。大圣行时,忽见有五根肉红柱子,撑着一股青气。他道:‘此间乃尽头路了。这番回去,如来作证,灵霄宫定是我坐也。’又思量说:‘且住!等我留下些记号,方好与如来说话。’拔下一根毫毛,吹口仙气,叫:‘变!’变作一管浓墨双毫笔,在那中间柱子上写一行大字云:‘齐天大圣到此一游。’写毕,收了毫毛。又不庄尊,却在第一根柱子根下撒了一泡猴尿。翻转筋斗云,径回本处,站在如来掌内道:‘我已去,今来了。你教玉帝让天宫与我。’如来骂道:‘我把你这个尿精猴子!你正好不曾离了我掌哩!’大圣道:‘你是不知。我去到天尽头,见五根肉红柱,撑着一股青气,我留个记在那里,你敢和我同去看么!’如来道:‘不消去,你只自低头看看。’那大圣睁圆火眼金睛,低头看时,原来佛祖右手中指写着‘齐天大圣到此一游’。大指丫里,还有些猴尿臊气,大圣吃了一惊道:‘有这等事,有这等事!我将此字写在撑天柱子上,如何却在他手指上?莫非有个未卜先知的法术。我决不信,不信!等我再去来!’好大圣,急纵身又要跳出,被佛祖翻掌一扑,把这猴王推出西天门外,将五指化作金木水火土五座联山,唤名‘五行山’,轻轻的把他压住。众雷神与阿傩、迦叶一个个合掌称扬道:善哉,善哉!”1这段描写就可以看出即使是众神都无法降服的孙悟空,到了如来面前却是连如来的手掌都逃不出去。而之后,在取经路上,大鹏的出现又一次体现了佛法无边的思想,大鹏是取经路上最难对付的妖怪,无论是孙悟空还是其他神仙都无法降服,可是到了如来那里,如来只是谈笑风生,慢慢讲说大鹏来历,挥动手指就收服了大鹏。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小说对佛法的宣扬与尊崇,不仅反映了佛的尊崇,也反映了佛法无边,佛的思想是修成正果的关键,佛的法力可以令任何妖魔灰飞烟灭。 除了对于佛教的描写,小说中还有许多对于道家思想的描述。但相比于佛家,作者对于道家的描写却不像对于佛家那么尊崇。小说中有不少描写都是皇帝昏庸,道士掌权。比如乌鸡国国王,与妖道结拜,最后却被其推入井中,最后得师徒一行搭救才重掌大权。再比如车迟国国王任用三个妖道为国师,听信道士,让无辜僧人为道士服务。而 1《西游记·第七回》当代世界出版社2007年二月版p66

什么是世界三大宗教体系

什么是世界三大宗教体系 人类存在的特殊性在于其超越性的主动。这个主动首先体现在人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自身以及其间关系的认识。人超脱物质的束缚而对知识和精神的追求构成了人类的灵性。对个人的关照形成人个体行为的动力,而对可预见到的人类最长远的利益的关照就形成了人类的神性。人类的文化却千差万别,而人类的灵性和神性是一致的。固执于某知识体系而以为是天经地义的真理,就会造就特定的文化区域,当神性的光辉照耀到这片土壤的时候,这里就会繁衍出特定的宗教信仰道德和价值体系。由于科学以确定性和可重复性作为必要条件,所以科学是没有文化与宗教隔阂的。哲学的存在条件则宽松得多,其涉及的领域也就广泛得多,同时也造成了不同文化领域对同一自然的认识分歧。政治是人类社会组织形式的缩写,是道德与价值体系的执行者,是人类神性的衍生物。不同宗教间的神性是相通的,所以宣扬宗教的手段只能是沟通与理解,而非征服与对抗。不同知识体系间的灵性是浑一的,所以说科学无国界,哲学家们常相见恨晚。明于神性而志者为圣,乐于灵性而超者为仙。

神性形成了人类活动的目的,灵性的衍生物--知识构建了人类意识赖以站立与行走的基础。源于自然的共性,不同的宗教信仰道德体现了广泛的一致性;因为自然的无穷和视角的差异,不同的宗教信仰道德体现了各自的特点,从而导致了不同宗教文化与治世策略的分别。世界上影响最大的宗教可以分成三个体系,同属亚伯拉罕系的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起源于印度的婆罗门教,佛教和印度教,还有中国的儒道教。 三大教系中,人们对儒道教的认识最为模糊。儒道教是中国的主体宗教,他的存在形式异于另外两个宗教体系,而他作为宗教的事实却是与其他宗教具有相同的确定性。哲学认识和人类神性这两个宗教基本元素在儒道教中十分清楚。在中国文化中,道家思想专注于哲学认识方面,而儒家思想专注于神性方面。中国的文化统治阶层在哲学方面信奉老子,而在治世方面皈依孔子。儒道教是一个独立文化圈的必然,也是客观历史事实。儒道教思想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尧舜时期。在春秋之前,两种思想混沌在一起,春秋之后儒道各自清晰出来。历史上二者统一在中国的统治文化中,也统一在道德与价值体系中,甚至于统一在大部份统治者与社会精英的个人思想之中。道家思想之于中国社会有两个主要的后果,一个

古人九大雅事,俱为修身养性之举

古人九大雅事,俱为修身养性之举 古人九大雅事:焚香、品茗、听雨、赏雪、候月、酌酒、莳花、寻幽、抚琴。 1、焚香 香,既能悠然与书斋琴房,又可缥缈于庙宇神坛;既能在静室闭观默照,又能于席间怡情助兴;既能空里安神开窍,又可实处化病疗疾;既是一种精英文化,又是一种大众文化。究其实,它出身本无固定之标签,唯灵秀造化源于自然。 古人焚香是为了享受高雅,也是宫廷贵族们显示身份的象征。而在现代喧闹的都市生活中也需要这种动中求静的意境。在客厅里摆上一个香炉,焚上一柱香,闭目养神,静静地感悟香气中带来的奇妙感受。熏香还有助于提神醒脑、消除疲劳,自己浮躁的心也会变得踏实。

2、品茗 喝茶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这与提倡“清静、恬澹”的东方哲学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佛道儒的“内省修行”思想。 在百忙之中泡上一壶浓茶,择雅静之处,自斟自饮,可以消除疲劳、涤烦益思、振奋精神,也可以细啜慢饮,达到美的享受,使精神世界升华到高尚的艺术境界。 3、听雨

听雨是一种以平静的心态对待万事万物,聆听点点滴滴洒落大地的雨声。仿佛淅沥淅沥的雨滴,是雨精灵所奏的催眠曲,让大地生物都能安然入睡,获得一种心灵的惬意。 4、赏雪 欣赏雪花的晶莹剔透,冰清玉洁,让人想到在这凡尘世界也要保持一种像雪花一样的纯洁无瑕,保持一份超凡脱俗、高洁的心境。 5、候月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亮这一意象常常成了人类思想情感的载体,她的意蕴十分丰富。在很多咏月诗歌中,诗人将月融于的内心思想情感之中,

并使月与内心的思想情感互为辉映,创造了许多优美的审美意境,并将诗的文学品位、思想内涵与艺术造诣提升到一个极高的水平。 6、酌酒 酒神精神以道家哲学为源头。庄周主张,物我合一,天人合一,齐一生死。庄子宁愿做自由的在烂泥塘里摇头摆尾的乌龟,而不做受人束缚的昂头阔步的千里马。追求绝对自由、忘却生死利禄及荣辱,是中国酒神精神的精髓所在。 7、莳花

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

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 “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的句子,原出自晚清风云人物翁同和的一幅对联。 自古以来的贤圣之人,也都是大气之人,越是遇到惊天动地之事,越能心静如水,沉着应对。 静气是一种应急的态度。重大事件发生时,不紧张慌乱,自乱阵脚,而是情急智生或从容应对。 在生活中,有许多人总是为别人的评价而生活,在被动中死要面子活受罪,而有的人则不然,依然我行我素,走自己选择的路,这样的人则最能成功,″宠辱不惊,看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这就是一种处世态度所产生的人生境界,虽然这境界很难达到,但是,在失意和迷茫时细细品味,会豁然开朗的。 宁静才能致远,平心才能静气,静气才能干事,干事才能成事。 胸怀静气——才能保持清醒头脑,深谋远虑,鉴天地之精微,察万物之规律; 胸怀静气——才能真正淡泊名利,心态平衡,不为进退滋扰,宠辱泰然不惊; 胸怀静气——才能做到志存高远,心忧天下,不为成绩骄傲,不为挫折沮丧; 胸怀静气——才能把握心理健康,明白事理,可以知荣明辱,可以心无旁骛;

胸怀静气——才能勇于不计名利,追求卓越,高不孤方自赏,低不自抱自弃; 养一点静气,我们遇事时从容不迫,举重若轻; 不歪不斜、不骄不躁、不卑不亢、不偏不倚、杂气自去,静气自来。 静气,是一种气质,一种修养,一种境界,也是东方智慧之一。 诸葛亮给他儿子写信说: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这是诸葛亮一生的体会。 静气,是一种气质,一种修养,一种境界。 不是放弃,不是观望,不是无奈,不是等待。 是一种积极平和的心态,是冷静观察刻苦思索的过程,是镇定自如沉着应对的意志,是从容不迫永不言败的信念。 在当今市场经济和环境中,激烈的竞争,快节奏的生活,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强烈追求物质生活的欲望给人们增加了无形的压力,使一些人的心态浮躁得宛若汤煮,身上或多或少充斥着匠气、俗气、躁气,心烦意乱者有之,神不守舍者有之,着急上火者有之……归根结底就是缺少此静气。 凡大事面前有静气者,反映出他修炼道行的深邃,大事且能以静

古人九大雅事

古人九大雅事,俱为修身养性 [转载]古人九大雅事,俱为修身养性 (2016-12-04 20:49:41)[删除] 转载▼ 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古人九大雅事,俱为修身养性作者:虓澍-闲在居士 作者:曹娜 古人九大雅事:焚香、品茗、听雨、赏雪、候月、酌酒、莳花、寻幽、抚琴。日常生活中了,你会做什么? 1、焚香 香,既能悠然与书斋琴房,又可缥缈于庙宇神坛;既能在静室闭观默照,又能于席间怡情助兴;既能空里安神开窍,又可实处化病疗疾;既是一种精英文化,又是一种大众文化。究其实,它出身本无固定之标签,唯灵秀造化源于自然。 古人焚香是为了享受高雅,也是宫廷贵族们显示身份的象征。而在现代喧闹的都市生活中也需要这种动中求静的意境。在客厅里摆上一个香炉,焚上一柱香,闭目养神,静静地感悟香气中带来的奇妙感受。熏香还有助于提神醒脑、消除疲劳,自己浮躁的心也会变得踏实。2、品茗 喝茶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这与提倡“清静、恬澹”的东方哲学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佛道儒的“内省修行”思想。在百忙之中泡上一壶浓茶,择雅静之处,自斟

自饮,可以消除疲劳、涤烦益思、振奋精神,也可以细啜慢饮,达到美的享受,使精神世界升华到高尚的艺术境界。 3、听雨 听雨是一种以平静的心态对待万事万物,聆听点点滴滴洒落大地的雨声。仿佛淅沥淅沥的雨滴,是雨精灵所奏的催眠曲,让大地生物都能安然入睡,获得一种心灵的惬意。古人九大雅事,俱为修身养性 4、赏雪 欣赏雪花的晶莹剔透,冰清玉洁,让人想到在这凡尘世界也要保持一种像雪花一样的纯洁无瑕,保持一份超凡脱俗、高洁的心境。 5、候月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亮这一意象常常成了人类思想情感的载体,她的意蕴十分丰富。在很多咏月诗歌中,诗人将月融于的内心思想情感之中,并使月与内心的思想情感互为辉映,创造了许多优美的审美意境,并将诗的文学品位、思想内涵与艺术造诣提升到一个极高的水平。 6、酌酒 酒神精神以道家哲学为源头。庄周主张,物我合一,天人合一,齐一生死。庄子宁愿做自由的在烂泥塘里摇头摆尾的乌龟,而不做受人束缚的昂头阔步的千里马。追求绝对自由、忘却生死利禄及荣辱,是中国酒神精神的精髓所在。古人九大雅事,俱为修身养性 7、莳花 花卉艺术是人们表现自然的生命、展示自然的魅力以及人的内心世界对自然、人生、艺术和社会生活体悟的媒介,是人们借助于自然界的花草作为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美化生活的一种方式。时至今日,人们对花仍旧情有独钟,各地的花展、花市、花节人潮涌动,盛况依然,我认为,国人好花,不仅仅好其花形,更缘于花文化的精髓:花韵。 8、寻幽 多去游览山水时寻找、搜索幽雅的胜地。 9、抚琴 琴是中国古代文化地位最崇高的乐器,有“士无故不撤琴瑟”和“左琴右书”之说。俞伯牙、钟子期以“高山流水”而成知音的故事流传至今;琴台被视为友谊的象征。吹箫抚琴、吟诗作画、登高远游、对酒当歌成为文人士大夫生活的生动写照。 古人九大雅事,俱为修身养性之举。身处喧嚣尘世,吾辈当效古人,少一些物欲横流,多一些闲情雅致。

《季羡林的人生哲学》简介

《季羡林的人生哲学》简介 【《的人生哲学》内容简介】 《季羡林的人生哲学》主要讲述了:曾有人说,凡能建立功业者,以立品德为始基。素来有学问又能担当大事的人,无不先从品行上站稳脚跟。唐代贤臣魏征有一句名言:“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意为人不能骄傲自满、一心想着私欲,要对自己有所控制。而这种防止人“无所顾忌”的“控制”,就是人们应当拥有的内在品质。 季羡林先生年逾九十,历尽世间铅华,对人生有诸多的感慨。他总结了自己近百年的人生,认为人活于世应当具备多种品格,如自知之明、谦虚、仁爱、礼貌、善良、拼搏奋进等。唯有具备这些良好的品格,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和社会价值。 【作者简介】 郭林生,国家注册培训师、助理经济师,现任深圳华商世纪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聚成集团河南、郑州、兰州分公司执行董事,聚成华商书院总经理。作者深谙学之道,其所领导的华商书院是国内最知名的国学高端学院,以“育商海领袖,铸中华商魂”为宗旨,以“尊德问学,修己安人”为院训,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提供学术支持,课程融合了国学、帝王学、现代企业管理学、素质管理学等学术精华,更重于“博学”,赢得了众多企业家学员的好评。 【《季羡林的人生哲学》目录】 第一讲安身立命从修养自身开始 知足知不足,自知之明即为人生最大财富 恻隐之心,惠及他人而非只同情 真性情者仁念存心间 “善”为人性至宝,一生享之不尽 莫待天赋埋没土,老死穷乡僻壤间 尝八颗浮生苦果,得一株存世莲花 敬人者人恒敬之:社会祥和的原动力 “公德”修为至高境界即为“功德” 第二讲进退自如,游刃有余的存世哲学

诚信乃安身立命不可或缺之德行 胸怀容人量,浩然自从容 虚怀若谷谦冲自牧,躬身低头洞悉水中云天风浪滔天雨打身,颜色不改乃大勇 生存应有“优柔寡断”,行事当思前车之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存世如游刃,进退自有道 第三讲人存三界内,处处皆有剑影刀 口如祸端之门,最欠封门之闩 宠辱无惊惧,应对有格调 世态炎凉,放之四海皆准的历史真理 人生在世,谨防两面三刀之小人 一切得之乃我幸,不得为吾命注定 宁背负假糊涂一生,不可让真糊涂乘虚而入第四讲人生种种奢望仿如镜花水月 当局者迷于幽谷,旁观者清点江山 贪欲,带来忧患的.罪魁祸首 名利本为浮世重,古今能有几人抛 宁可敝帚自珍,也不可妄自菲薄: 人生处处悲欢在,哪得方圆无缺口 欲存身于自然万物之中,莫善于少奢寡求第五讲坦荡之境界:身似浮云心似海 忍耐是一种豁达,亦是一种艺术 老马再无识途日,应变得须变

儒家文化能成为中国文化主流原因

儒家思想文化因何能成為中國文化的主流? 儒家文化自孔子開創,由董仲舒改造,在漢武帝時期“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一直擔任中國的主流文化角色,雖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歷經佛道二教的挑戰,但仍然以佛道儒化為結局。那爲什麽儒家思想文化能成為中國文化的主流? 筆者認為,原因可分為兩個層面:一、儒家的核心理念對維護統治秩序,緩和社會矛盾起了重要作用;二、中國的社會實際需要儒家的思想。下面我從這兩個方面來具體闡述。 自孔子創立儒家思想以來,歷代對儒家思想的改造,始終沒有偏離儒家思想的核心:“仁”和“禮”。“仁”即“仁者愛人”。孔子雲:“仁者,人也”。可見孔子的人性論主張“仁愛”;孟子亦雲:“存心養性”,王陽明的“致良知”正是对孔子的“仁性”思想的发扬光大。這種仁愛思想對於維護封建統治是及其重要的,“仁”要求統治者要善待百姓,用仁愛來統治天下,到了孟子時期,將仁愛的思想進一步發展到“仁政”,強調“民貴君輕”,這對於緩和統治階層和平民百姓之間的矛盾是極其重要的,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古代民本思想。除此之外,仁愛思想對於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創立和諧社會大有裨益。孔子雲“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為我們處理好社會關係提供了一條準則,緩和社會矛盾起了巨大作用。《禮記·禮運》说:“人者,其天地之德,陰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又說:“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別聲、被色而生者也。”因此,儒家所提倡的“仁者愛人”,重視人的價值,儒家強

調以人為本,荀子也提出人在萬物中“最為天下貴”,可見儒家重视人的价值。可以說,儒家的民本思想使其能夠在君與民或人與人之間搭建一條橋樑,緩和了不同階層的矛盾,這是儒家思想能為大眾所接受的原因之一。 儒家思想的第二個核心就是“禮”,即“克己復禮”。孔子強調的禮其實就是周禮,及維護統治秩序的等級名分制度,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只有社會各階層各安其位,各謀其職,我們的社會才有秩序可言,這與當時的“禮崩樂壞”“諸侯混戰”的局面是分不開的。儒家這一套道德規範體系具有宗法性質,孔子與齊景公的對話中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把君臣與父子對舉,把社会基本關係概括為君臣、父子關係。後期儒学又在此基礎上抽象出“十義”。《禮記·禮儀篇》說:“何為仁義?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仁義。”可以說,古代社会道德規範體系都是在三綱五常的基礎上展開的。“三鋼”的道德體系是對中國古代宗法血緣關係的概括和反映,即使最基本的道德原則仁義禮智信也是家庭倫常的擴展,“人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实,從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禮之实,節文斯二者是也”可見,儒家思想為社會構建一個基於宗法血緣之上地行為規範,為維護社會的統治秩序起到了巨大作用,這也是爲什麽統治者利用儒家思想來進行統治的原因了。 儒家思想的能成為中國文化的主流不僅在於其核心理念,古代中國的社會實際也同樣需要儒家思想。中國古代是一個農耕社會,因此

《菜根谭》之于佛道儒

《菜根谭》之于佛道儒 10金融四班杨阳 摘要:读了《菜根谭》我一直在思索一个问题,它究竟是一本佛学书,抑或者是一本阐释道家文化的经典之作,还是儒家的经? 关键词:菜根谭佛道儒 先从书名上说,《菜根谭》明显是受宋明儒家所说的一句话“得常咬菜根,即百事成”所影响,书中亦有“吾儒”的字眼,所以基本上可以说《菜根谭》是用儒家的观念,融合道教及佛教的教理而写成的处世文献。 而至于究其内容,《菜根谭》又分明有些反佛,反道,反儒的意味。如书中就有:“心无其心,何有於观?释氏观心者,重增其障”很明显就是反对了佛家的四大皆空、无阴无我的无我论了。这让我开始迷惑,究竟《菜根谭》想对我们说些什么呢,通读了全文之后,这个问题依然困扰着我,《菜根谭》之于佛道儒的关系究竟是什么,为何它融合了佛道儒的理念,却又在文中反对它们,而佛道儒之于世间真理又是什么关系。想到此,我开始明白,原来《菜根谭》不是在说道学,佛学,也不是在说儒学,它是在向世人阐释作者理解的警世箴言。佛学,道学,儒学之分本就是从不同角度探寻世间大道,角度不同就有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因此即使有矛盾,也不是可以分出孰对孰错的,我想,佛道儒都是有其不同的适用情况的,人处在不同的环境,各个学说对其的影响应该择其顺者而从之,在运用理论的过程中要结合实践,我们不是不认同,而是在这个特定的时刻不适合。这些对于佛道儒是正确的,对于《菜根谭》也同样适用。 这让我想起了学过的哲学,我们在对知识的认识是要有选择的,不是盲目接受,要结合实际。《菜根谭》是在佛学、道学和儒学的基础上,融合了作者本人的观点,最终写成此书,或许它也有其历史的局限性,但是,其对于我们当代人的人生观的指导意义是不可忽略的,我想这也是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其中不乏伟人)对《菜根谭》评价甚高,并奉之若指路明灯,人生哲理的原因了。 《菜根谭》是以处世思想为主的格言式小品文集,采用语录体,揉合了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的无为思想和释家的出世思想的人生处世哲学的表白。文中,菜根谭教会我们如何修身,如“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煅来;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 “心是一颗明珠。以物欲障蔽之,犹明珠而混以泥沙,其洗涤犹易;以情识衬贴之,犹明珠而饰以银黄,其洗涤最难。故学者不患垢病,而患洁病之难治;不畏事障,而畏理障之难除。”教会我们如何处事,如“心体澄

佛、道、儒

第一、佛家讲“超世”,道家讲“出世”,儒家讲“入世” 佛教主张“无生”,认为现实对人来说都是苦海。对现实人无能为力,所以要忍受和超脱----即“超世”。要忍受和超脱,就要放弃各种欲望,追求超脱生死轮回的"苦海"而进入涅磐(无苦的极乐世界)。佛教主张舍弃对现实物质的追求,注重精神的修持和对来世的向往。 道教认为,个人修养的提升乃至成仙明道,根本在于个人的修炼,跟别人没有关系,主张远离人群到深山老林找块地方修炼。道教的修炼方法上也充分反映了道教的“出世”思想。道教运用内丹和外丹进行修炼。所谓内丹就是气功,外丹就是服用长生不老药。而修炼内丹和外丹都是个人的事,秘密的事,需要远离社会,所以,道教是主张"出世"的。 儒家是主张参与社会的,而且主张个人的自我完善是在参与社会的过程中才能实现。比如儒家的人生目标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实际上是把人自身的发展与对家庭、社会的贡献紧密联系在一起了。所以儒家是主张"入世"的。 第二、佛家重心理,道家重生理,儒家重做人 佛教对“心”的诠释,有诸多层次的分析说明,更用许多的比喻来阐释我们的心,进而教导我们如何找心、安心、净心。“心理学”西文原意为“阐释心灵的学问”,后来引申为“研究人类自身问题的行为科学”。这种发展演变符合佛教对宇宙人生的阐释,所谓“心能生万法”。佛教从心的角度概括世界万物的一切,并对

人的行为问题进行根本性的探讨与阐释,因此,佛教早已构建一套成熟的心理学知识体系。佛教的教义几乎都在谈心,在诸多经论中随处可见,其中以“唯识学”对人类精神的分析,最具现代心理学色彩。 道教主张以生为真实,追求延年养生、肉体成仙。道教认为,人的生命由元气构成,肉体是精神的住宅,要长生不死,必须形神并养,即有“内修”“外养”的工夫。 儒教是礼法,要求如何做人,每个人应该怎么做。儒教崇尚的是“存天理、灭人欲”,哪怕削足适履也要人来适应宗法社会的纲常,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佛家讲的是净,道家讲的是静,儒家讲的是敬。佛家讲的是养心,道家讲的是练气,儒家讲的是修身,真正求道者三者缺一不可。第三、佛道儒三教各自特征 佛教兼伦理和功利、理性和巫术而有之,透露出一种特有的生存智慧和处世机巧。道教保留了更多的原始宗教的成分,具有相当的巫术性质,更多的适应了当时底层民众的需要。儒教则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伦理型或道德型宗教的特征。 道家在传承的过程中,逐步走向了一条比较隐逸的道路。道家不太喜欢做“普渡”的工作,也就是不太重视对全民的“普及义务教育”。道家传授弟子特别重视弟子的“根性”,也就是所谓“天资”。你的根性不行,你不是这块料,道家就不会收你做弟子。

苏轼思想中的儒佛道三家思想的体现

苏轼思想中的儒佛道三家思想的体现 长春街小学徐惠 一 苏轼对儒、佛、道三家思想的基本态度,是广泛吸取,兼容并包。因而他的思想呈现出一种复杂而丰富的面貌,既充满矛盾,但经他消融调和之后,又构成一个和谐的统一体。这是苏轼思想的独特之处。之所以能做到这样,是因为他对三家都有吸收,又都有扬弃,他是融会贯通,为我所用。三家思想中,从人生处世态度看,儒家是积极用世的,而释、道则归于虚无,是消极出世的。这两方面是矛盾对立的,在一般人的思想中很难兼容,但苏轼却能加以消融和调和,找到他们之间的共通点,从而融为一体。 但三家思想在苏轼生活的不同时期和不同领域中,表现并不完全相同。从总体上看,苏轼在政治上表现出一种积极用世、经世济民的精神,以儒家思想为主;但在生活上,在处世和人生态度上,特别在政治上遭受打击、处于逆境时,就更多地表现出佛、老思想的影响,常常以“静”和“达”来对待并排解人生的种种不幸和苦闷。从时间发展上看,则贬官黄州以前,儒家积极用世的思想占主导地位。他关心现实政治,推崇和学习贾谊、陆贽那样的政治热情,反对空言,积极从政,重视对现实政治的考察和分析,对现实政治提出许多改革的建议和实际的措施。而贬官黄州以后,释、道思想的影响则愈来愈明显,愈来愈重要。 不过,虽然苏轼的思想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特点和侧重面,但三家思想又都是纵贯他的一生的。他年轻时就喜欢读《庄子》,“喟然叹曰:”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可见他对老庄思想是一拍即合,很自然地在内心引起共鸣。不仅对老庄,就是对道教的道术,他从年轻时起也深有爱好,至晚年也没有改变。谪居惠州时,在《与刘宜翁使君书》中,求刘尽发道术之秘,并希望对方惠赠给他炼成的外丹。在信中说,他“龆龀好道,本不欲婚宦,为父兄所强,一落世网,不能自逭。然未尝一念忘此心也。”对佛家他也很早就有接触,年轻时即与蜀中的文雅大师惟度、宝月大师惟简交往。通判杭州时,喜听海月大师惠辨说法,颇有感悟。他回忆当时情况说:“每往见师,清坐相对,时一闻言,则百忧冰解,形神俱泰。”到贬居黄州时,他在很长时期中“杜门不出。闲居未免看书,唯佛经以遣日,不复近笔砚矣。”不仅研习佛理,而且在佛教中寻找精神寄托。他在反省往日的“举意动作”,求“自新之方”时,便“归诚佛僧,求一洗之”,在近五年的时间里,到城南精舍安国寺,“间一二日辄往,焚香默坐,深自省察,则物我相忘,身心皆空,……一念清净,染污自落,表里翛然,无所附丽。私窃乐之。”而愈到晚年,愈是遭遇不幸,在生活上便愈多地吸收佛、老思想,作为处逆为顺、安以自适的一种手段。他齐生死,一毁誉,轻富贵,善处穷,随缘自适,超然物外,更加努力追求“物我相忘,身心皆空”的境界。如他在给子由书中所说的:“任性逍遥,随缘放旷,但尽凡心,无别胜解。”所谓“但尽凡心”,就是他所追求的“以时自娱”,而“所谓自娱者,亦非世俗之乐,但胸中廓然无一物,即天壤之内,山川草木虫鱼之类,皆可作乐事也。”而这种人生态度的基础,便是道家和佛家的

佛教、儒教和道教的发展及过程

佛教、儒教和道教的发展及过程2006年11月19日星期日09:19佛教、儒教和道教的发展及过程 (一)、佛教初传时的三教关系 三教关系,应以三教皆具而形成关系为标志,所以完整意义上的三教关系,理应从佛教初传开始算起。 佛教:佛教的传入,现在学界已大体确定为东汉初年(汉明帝永平年中)。在佛教刚传入时,人们对佛教的教义还没有足够的认识,了解得也不深。大家都将其看作是黄老道术的一种,这与当时社会上流传的神仙道家思想密切相关,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人们则把佛陀看作神仙,可以飞行变化,把佛教追求的最终境界“涅盘”,等同于老子的“无为”,而对“轮回”转生,则理解为灵魂不死。灵魂不死,这原本不是佛教的思想,可在当时,人们就是这样去理解轮回,认为只有灵魂不死,才有轮回转世。这反映了佛教初传时的真实状况,同时也牵涉到与儒家、道家、以及中国传统观念的融合与贯通,在佛教初传之时,这层关系已经表现了出来。 这还可从《弁子理惑论》中见其端倪,此文是现留存下来最早反映佛教在中士初传状况的一篇文章,作者回述自己从学习儒道而最终转而锐志于佛法,并遭到世人的种种责难,于是他根据自己对佛教的理解,一一作了回答。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则是儒家、道家、尤其是道教对佛教的不同看法,以及佛教对中土予其的不同评价所做出的回应。一直到东汉末年,这种情况也没有什么大的变化。 儒家:值得注意的是,传统儒家对佛教的态度,从一开始就以攻击与排斥为主。这也可以看作是上千年三教关系中,正统儒家对佛教的基本态度。哪怕是到宋明理学,正统的儒家对佛教的思想大加吸收,但在其表面上,居儒学中主导地位的,仍是对佛教的拒绝与排斥。当然,这也不排除另有一些儒家学者,因受佛教较深的影响,会站在儒家的立场上,提出三教融合、三教一体的思想。但在儒家中占主导地位的,大多总是对佛教加以排斥与批评。其原因,最主要的,还是对佛教出家、修行方式的批评,因为这与中国传统的孝道、和忠君孝亲的伦理精神相互违背,所以一开始就被儒家认为违理背德。佛教的出家人,作为方外之人,抛家舍亲,看上去即不忠又不孝。 在后来的发展中,儒家又与道家、道教站在捍卫中国文化传统的立场上来反对与排斥佛教。 道教:在佛教初传时期,道教对佛教的态度看起来并不明显,这方面的资料也比较少。佛教的传入与道教的形成,在学界,过去认为两者时间差不多,都大约在东汉末年。现在学界认为佛教的初传入可以提前到东汉初年,也有人认为道教的形成,若以《太平经》为标志,当形成于两汉之际。《太平经》中,包含有对“不孝父母,不娶妻无后、乞食”的批评。但这是否就是对佛教的批评?实难轻下定论。 从现有的资料上看,佛教是一个比较成熟的宗教,而道教在初创阶段,是很需要向佛教学习借鉴的。至于外来的佛教,想在中华大地上生根,也有一种需要寻求同道的愿望。《老子化胡经》即是佛道之争的产物,但它所利用的“老子化胡说”,初起时,的确可能有调和佛道的意味。这一论点是有说服力的,因为佛道相争,至少得到佛道的发展都具有相当规模、并为其宗教利益不得不争时才可能发生,而它们初起时,是不太可能争得起来的。 儒佛关系:在儒家排斥佛教,而道教对佛教的态度还不明朗的情况下,外来的佛教,在进入中国之后,对儒家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呢?根据现有的资料看,佛教对儒家则基本上是以调和与妥协为主,甚至采取积极迎合的态度。这种态度,也贯穿着后来历史上儒佛关系的全过程。即便是后来宋明理学在学佛的时候同时又大力辟佛,佛教也还是基本上不改其对儒家所采取的妥协态度。只有在某些时候,佛教势力壮大了,佛教内部有一些高僧,对儒家

《悟真篇》 全卷(译文)

《悟真篇》· 全卷(译文) 《悟真篇》【北宋】张伯端著 自序(白话文)人身难得,光阴美景却又易变,然而人生却又不能预测长短,由此人又怎能逃脱因果之报、莫漓之灾?人如果不能及早省悟自身,那就只有逐日撞钟,以候终生,若在由生转死之际,一念有差,至使堕落于三恶道,则时空中难有重新再世之可能。到了那个时候,本性有念,存无限中,虽悔恨彻天又有何用?故老子和释迎牟尼以性命双修之学大开方便之门,教人修悟善恶之因,成炼无极之正果,以达到避死脱亡,进入无生之境地。佛家以空寂为宗,若能顿悟圆通,则能直接到达彼岸,了却生死。但是如果魔识复荫,习漏末尽,则仍然难逃于有生之忧。道家以炼命养性以还其真,如果得到真传法诀,则立刻就能证就圣位,位列仙班,但是如果其本性未能明彻,真识难固,终究不免耗成败就,使真位立于幻形。《周易》有穷理、尽性、至命的说法,而《论语》则有“不随便动意念,必定会固本还源”此言渗透了孔氏性命养德以求好的奥妙,然而其言非常简赂而不详细言明,这是什么原因呢?主要是因为儒家重品德、言仁义,主论唯序人伦之理,施仁义礼乐之教,所以在无为修道成真的方面不能统统加以主论。但是儒家也将修命之术藏诸于易象之内,修性之法则混合于轻描谈写之中。至于说

到庄子推演穷究物累、人作、鬼责之说道迢本性之论,孟子善养浩然之气之说,尽皆切实就本之言,还有汉代魏伯阳,引用《周易》阴阳之理论体系,创作《周易参同契》以明宇宙大丹之作用,唐人高僧慧忠在他的语录作品中首先谈到的却是老子和庄子的论点,此点更显明了用道是要讲究归根复本,所以世上教派虽分为佛道儒三家,道却归为其母。无奈的是住世的道士与和尚们,很多都是各自固守门户,互相排斥,相互指责,造成了佛道儒三家皆被邪心所歪曲而没有人再去理会,很难得再有人将其求证于大道,殊途而同归。况且今世之人以道门之修行只重于修命,而不知修命之法有两种结果在等待:一种是容易学道(到)却很难修成;另一种是非常难有此机遇获得法门,但是—旦得到了,却又相当容易修成功。例如:培炼五芽之气,合服日月星辰等七耀之光,用意念观想按摩调形,呼吸之中吐故纳新,力采真气,炼功时辅以经文咒语而望超尘。含水画符以图天应,叩齿以补命精,意念集中而望调神,与娇妻隔绝异房,辟谷食气以望早日身净,意念集中而闭息于玄关之间在天目,捉提吸闭习房中之术以望补脑还精,还有集外药服炼而涉金石草木,以上诸种皆是容易学而很难成者。以上的各种方法,对于修身之大道来说都是些支离破碎的小法小术,世人是绝难执法而运天机于不误,求真于人和而无心的,所以大多数练功者望成真尽管力气财源蚀去不少而效果总是难以见验。如果照

试论禅宗境界观念

《传承》2008年第4期 中国美学在唐代以后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审美风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追求空灵淡远的境界,重视古拙苍莽的气象,推崇冷逸荒寒的意味,强调宁静精澄、平和幽深、淡逸质朴等。[1](P25)笔者以为,中国美学和艺术观念发生了显著变化,根本原因是受哲学观念的影响,尤其是受结合了道家学说和印度大乘佛学的禅宗的影响,禅宗给中国美学和艺术带来了一个新颖的世界。 禅宗是中国特有的,是由慧能始创。慧能之前只能是禅学,而无禅宗,所以杜继文、魏道儒的《中国禅宗通史》把禅宗形成前的历史称为“禅宗前史—— —禅学和禅僧团”是有道理的。[2]禅宗对佛教哲学并没有多少理论创新,就理论上而言,禅宗中的本心论、迷失论、开悟论、和境界论等重要思想早在《楞伽经》、《起信经》、《心经》、《金刚经》、《维摩经》、《楞严经》、《华严经》、《法华经》、《圆觉经》、《涅槃经》中都从不同方面做了详细而周密的论述,可看成禅宗思想的渊源。[3]这一点冯友兰先生早就注意到了,他说:“中国所谓禅宗,对于佛教哲学中的宇宙论,并无若何贡献。唯对于佛教中之修行方法则论辩甚多。”[4](P179)慧能之后中国佛学以禅宗统领天下,论辩和发展慧能禅宗最多的正是在修行方法上,这也和禅宗所要达到的境界最相关。 禅宗的主旨是宣说“明心见性”、“顿悟成佛”。它的理论建构方式是用“减法”完成的,“它排除一切烦琐的理论和实践,抓住佛教理论的核心和众生成佛的关键问题,强调精神的领悟,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提倡单刀直入的顿悟。”[5](P212)顿悟成佛说,道生早以提及,至禅宗之顿悟而造极。顿悟成佛与禅宗的境界论密切相关。 禅宗认为人人皆有佛性,佛性尽在自性中,“一切万法,尽在自心中,何不从于自心顿现真如本性!”(郭朋《坛经校译》)这是强调人人都有清净的佛性,人人只要对这种自身具有的本性有所觉悟就可以成佛。慧能说“自性迷,佛即众生;自性悟,众生即佛。”(郭朋《坛经校译》)即对佛性的悟与不悟,是凡(众生)圣(佛)的唯一区别。这给众生成佛开辟了一条简捷的路。 禅宗以重视自性、本心为终极关怀,为了“见性”,禅宗沿用了“不二法门”,通过般若智观,来粉碎迷情妄恋,回归纤尘不染的生命源头。“不二法门”是大乘空宗的中要思想。“不二法门”就是超越一切“分别智”,建立一种大智慧,它的核心意思就是不落边见,既超越“有”的肯定,又超越“无”的否定,而进入“不有不无”的独特的哲学思维中。[1]笔者以为,“不有不无”也可以看成“即有即无”、 “有即无”、 “无即有”、 “有无统一”等。黑格尔也曾表达过同样的观点,他说:“如果无是这种直接 等同的直接性,那末反过来说,有正是同样的东西。因此,‘有’与‘无’的真理,就是两者的统一。”[6](P195)这种统一就是“不二法门”。《坛经》所说“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正是以“不二法门”为基础,要求众生于念中达到不念,于相中达到非相,于住中达到无住,念而非念,想而非相,住而非住,相即而不离。此三者是禅宗悟道的基本路径,它们密切相关,其中“无念为宗”居首,主张排除一切杂念;排除杂念的根本要求是不能执著一切事物的相状,即“无相”;排除杂念还要求不在任何事物上定住,执为实有,为“无住”。这样禅看似既排除了感性认识,又排除了理性认识,而只通过直观把握万物的性空和主体的本性,从感性经验中升华、超越,进入新的人生境界。 禅宗具有自我升华的特色,“慧能所讲的自心、自性,既是宇宙的实体、世界的本原,又是众生的本性、成佛的根据;慧能所谓的佛,一方面是众生对自我先天具有的清净本性的体证,一方面也是显现本性,包容万物,成就清净法身,即对宇宙万物的最高精神实体的契证。”[5](P214)这样可以统一人的本性和宇宙的本体,心灵小宇宙和宇宙大心灵,个体宗教实践和对宇宙本体的体认。如此,个体的心灵就可以创造和包容万物,主体的意识地位被突出和强调。既然内外统一,那么主体原本“向外的崇拜”就可转变为“对内的自信”,[2](P186)想成佛也就不需要某位外在的圣哲来超度众生,而是众生自度了。“明心见性,自成佛道”就是将一切外在崇拜,全部纳入自心的修养。可以说禅宗与道与儒都有很深的关系,这是佛教中国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融合问题,禅宗可看成佛教中国化的最高产物。回头再看看禅宗所要达到的境界,正是融合与渗透的证明。笔者欣赏宗白华先生所认为的禅宗境界的三个不同层次:“直观感想的模写,[7](P74) 禅宗提倡的以顿悟为特征的禅悟思维,是重内证的直觉思维。禅宗不同门派提倡的如无念思维、触类思维、即事思维、参活思维、默想思维等,都可以看成是禅宗直觉性思维的不同具体形态。[5](P417-418)“触目菩提”、“水月相忘”、“珠光交映”、“饥餐困眠”等又都可以看成是禅宗直觉思维的象征形态。[8](P339)所谓“静穆的观照”就是“悟”,“悟”是一种不同于一般认识活动的认识形式。李泽厚说悟“并非理智认识又不是不认识,而只是一种不可言说的领悟、感受”。[9](P204)朱良志说:“妙悟是一种非科学、非功利、非知识、非逻辑的认识活动;是一种无目的的宁静参悟,又是在无目的中含有最高目的的。”[1](P334)禅悟所要达到的境界是要人佛同一,是要去领悟“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佛性整体”。[9](P208)可以说禅宗的顿悟具有类通于审美认识活动的特性,“直观感相的模写”用康德的话说就是“在一个鉴赏判断中表象方式的主观普遍可传达性由于应当不以某个确定 试论禅宗境界观念 杨健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摘要]中国禅宗境界观念极大地提升了生存个体在面对自然时的主体地位,它要解决的是个体在有限的存在中如何超脱而达到永恒。直观感想的模写,活跃生命的传达,最高灵境的启示,三者构成禅宗境界存在即超越的特点。 [关键词]禅宗境界顿悟直觉永恒 文学艺术 84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