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生活中的心理学效应

生活中的心理学效应

生活中的心理学效应
生活中的心理学效应

生活中的心理学效应

上海市心理学会编

目录

第一章晕轮效应与知觉错误

一、晕轮效应

二、其他社会知觉错误

三、错觉及其合理利用

第二章从众效应与社会影响

一、从众效应

二、其他社会影响现象

第三章皮格马利翁效应与暗示

一、皮格马利翁效应

二、安慰剂效应

三、暗示效应的现实意义

第四章巴纳姆效应与伪心理学

一、巴纳姆效应

二、伪心理学

三、伪心理学利用的其他心理效应

第一章晕轮效应与知觉错误

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人看一张卡片,上面写着一个人的五种品质:聪明、灵巧、勤奋、坚定、热情。看后让人想象一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结果普遍想象成一个友善的好人。然后把卡片上的“热情”一词换成“冷酷”,顺序变成:聪明、勤奋、坚定、冷酷、灵巧。再让大家想象一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结果是人们普遍推翻了原来的结论,把原先的“好人”变成了可怕的“坏人”。

为什么仅仅是一种品质的改变,却造成对一个人整体印象的改变?

答案是因为人们在对他人的知觉判断中存在着晕轮效应,下面我们将分别介绍晕轮效应以及其他对人、对物认知过程中常见的知觉错误现象。

小知识:

知觉(Perception)是人们为了对自己所在的环境赋予意义而解

释感觉印象的过程。知觉是纯心理性的,一个人的知觉和客观现实的

差距可能很大,普遍存在着知觉错误现象。

一、晕轮效应

(一)什么是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又叫光环效应,是指由于对人的某种品质或特点有清晰的知觉,印象较深刻、突出,从而掩盖了对这个人的其它品质或特点的现象。这种强烈知觉的品质或特点,就象月亮周围有时出现的光环一样,向周围弥漫、扩散,从而掩盖了其它品质或特点。

人们在认识结交朋友时,孤立地以貌取人、以才取人、以德取人、以

某一言行取人,以某一长处或短处取

人,都属晕轮效应,是不正确的知觉。

上面的实验中,“热情”和“冷酷这两

个品质就产生了掩盖其他品质的晕轮

效应。俗语中“一俊遮百丑”、“情人眼

里出西施”和“爱屋及乌”,都可以看

作是晕轮效应的通俗说法。在各种“追

星族”现象中往往也存在晕轮效应,比

如喜欢上某歌星的歌,就会觉得这个歌星的衣着打扮、举止行为等各个方面也都很不错,往往不加鉴别的进行模仿。

在学校中,同学相互间的认识上有时也会存在晕轮效应。如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好,就会被大家认为是一个智力很高,聪明,热情,灵活,有创造性的学生。如果同学在某一方面表现不好,如成绩不好或玩皮捣蛋,有时往往会被大家认为什么样都有不行,一无是处。

另外,人们在评价他人时,常常会自然而然地结合这个人的社会背景(所在的单位、亲属与朋友情况、经济状况等等)进行评价。如果你有优越的社会背景,人们即使与你初次交往也会比较相信你,从而使交往能顺利进行;如果你的社会背景低微,人们在与你交往时就会有所戒备或顾忌,从而影响交往的顺利进行。心理学家将此心理现象称之为“社会背景效应”,实际上也是晕轮效应的一种表现。

社会上有些骗子就常常利用“社会背景效应”来达到诈骗的目的,例如他们伪造自己或是高官子弟亲属、或是与某知名人士关系密切、或是在某影响力巨大的单位就职,给自己打造一些光环,然后进行诈骗。对于这类诈骗犯,我们要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当然,我们如果愿意做点好事帮助别人,又具有真实正当的社会背景,也可以适当利用这一社会心理效应做些宣传工作。

(二)如何避免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是一种知觉错误,要避免晕轮效应影响他人对自己或自己对他人的认识,通常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不宜过早评价他人,应尽可能与对象进行多方面的交往,促进相互间的深入了解;

2、应及时提醒自己是否全面地看待了他人,特别是对有突出优点或缺点的对象;

3、在与他人交往时,不要过分在意他人怎样评价自己,要相信自己一定会获得他人的认可和理解;

4、注意做好自己应该做好的每件小事,特别要注意处理好可能会给自己的形象造成较大影响的事情;

5、要敢于真实地展示自己,让更多的人了解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同时,也不刻意掩饰自己的缺点。

二、其他社会知觉错误

心理学家还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被试者分

为两组,两组被试同看一张照片。对甲组说,这

是一位屡教不改的罪犯。对乙组说,这是位著名

的科学家。看完后让被试根据这个人的外貌来分

析其性格特征。结果甲组的人说:深陷的眼睛藏

着险恶,高耸的额头表明了他死不悔改的决心。

而乙组的人却说:深沉的目光表明他思想深邃,

高耸的额头表明了科学家探索的意志。

同样的一个照片,为什么会存在两种截然不

同的描述?

小知识:

知觉定势是指人们会按照社会和自己的期望、相应背景去感知刺激,而不是按照实际物理刺激的情况来解释外界事物。

这种现象实际上是知觉定势的一种,和晕轮效应一样是一种对人的知觉(又称社会知觉)错误。在这个实验中,因为实验者告诉甲组这个照片上的人是个屡教不改的罪犯,而人们对罪犯的共同认知是凶残、险恶和顽固等,所以甲组的人就会描述成:深陷的眼睛藏着险恶,高耸的额头表明了他死不悔改的决心;而实验者告诉乙组这个照片上的人是个著名的科学家,人们对科学家的共同认知是执着、睿智和冷静等,所以乙组的人就会描述成:深沉的目光表明他思想深邃,高耸的额头表明了科学家探索的意志。

社会知觉错误经常会影响着人们对社会、对他人的认知,除了晕轮效应之外还有以下一些常见的效应。

(一)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是指由于第一印象的作用而对后继交往所发生的影响现象。第一印象形成的肯定的心理定势,会使人在后继了解中多偏向于发掘对方具有美好意义的品质。若第一印象形成的是否定的心理定势,则会使人在后继了解中多偏向于揭露对象令人厌恶的部分。

一般情况下,对陌生人的知觉,常常有首因效应。人们在实际的人

际交往中往往会受到首因效应的影响,并且会有意识地利用这种效应,如在学校面带微笑,见了同学和老师主动打招呼,这样可能获得热情、善良、友好、诚挚的印象;或者和陌生人见面之前使自己打扮得很得整洁,整洁容易留下严谨、自爱、有修养的第一印象。同时,我们在和陌生人打交道时也应该提醒自己,不要被第一印象所迷惑,以面受骗上当。

(二)近因效应

小资料: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丹尼尔·卡尼曼教授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

卡尼曼把682名做结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地分成两组。一组按常规,做完检查后立即抽出管子,这时他们对检查的感觉就是疼痛万分,难以忍受。而对另外一组,则在做完检查后先不抽出管子,而是静静

地让它停留片刻,这时病人虽难受,但已无特别的痛感。

卡尼曼的结论就是:我们在评价某种经验时,有一个时间长短的

因素,最后阶段的感受,无论是痛苦还是愉悦,决定了我们对整个事

件的记忆和评价。

在对人的长期了解中,最近的印象往往占优势,掩盖了对他的一贯了解,这种心理现象叫做近因效应。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对陌生人的知觉,第一印象有更大的作用;而对于熟悉的人,对他们的新异表现容易产生近因效应。“近因效应”是指最后给人留下的印象特别深刻。相对来说,随着时间的流逝,前面发生的事容易被最近发生的事所湮没。这是一种心理误区,它使我们做出了与客观事物不完全一致的判断。尽管这种心理定势并非一种全面客观的评价,但却是大多数人都存在的心理现象。我们应认识它,并要善于利用它。

近因效应在学生交往中也非常常见,例如两个同学本来相处得很好,甲对乙堪称关怀备至,可是却因最近一次“得罪”了乙,就遭到乙的痛恨,可能比其他同学的关系都不如,这就属于近因效应的作用。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大部分人都不可能始终给人留下一个很好的印象,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增强自身的吸引力;二是要不断进步,以新的姿态展现在外人面前。

在经济活动中,“近因效应”也得到许多的应用。你到饭店去吃饭,点了丰盛的酒水菜肴,酒足饭饱要结账的时候,服务员给你免费送上一盘水果,这时你会感到很愉快。你到市场去买糖果之类的散装商品时,讨价

还价时双方毫不客气,但在谈定价格、称好分量的时候,商贩还会随手给你添上几颗,把秤杆挑得高高的,让你感到额外的满足。这都为的是利用近因效应拉住你做他的“回头客”,下次再来光顾。

小故事:

美国的航空公司服务精良,一路上让乘客都很满意,但下了飞机,乘客却要在行李处等候6分钟才能取到自己的东西,于是人们就报怨,说航空公司服务质量差,运送行李的速度慢得令人难以忍受。后来有

个心理学家出了个主意,他让航空公司派人在乘客下机以后,马上就

热情地招呼他们跟随着去取行李,绕了一圈,走了7分钟的路,一到

行李处,人们马上就拿到了行李,于是他们纷纷称赞航空公司的高效率。

(三)社会刻板印象

社会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中对某类人或事产生一种比较固定的、一致的、概括而笼统的看法和印象。一般来说,生活在同一地域或同一社会文化背景中的人,在心理和行为方面总会有一些相似性;同一职业或同一年龄段的人,他们的观念、社会态度和行为也可能比较接近。如在地域方面,人们有英国绅士、美国西部牛仔、原始生活中的非洲人、观念保守的东方人的印象,还有上海人的精明,北京人的能侃等刻板印象;在职业方面,人们会自然想到教师的文质彬彬、医生的严谨或地质勘探队员的粗放等等;在年龄方面,老年人比青年人更喜欢守旧等。人们在认识社会时,会自然地概括这些特征,并把这些特征固定化,这样便产生了社会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本身包含了一定的社会真实性,或多或少地反映了这类人群的实际情况。所以,利用刻板印象可以简化我们的认识过程,使我们能迅速地适应某种环境。但刻板印象也有非常不好的一面。由于它是固定化的,所以也很难随着现实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刻板印象往往阻碍人们看到新的现实,接受新的观点,结果导致人们对某类群体的成见。

我们通常通过两种途径获得社会刻板印象。一种是我们直接与某种人接触,然后将这些人的特征加以概括和固定化。比如,我们从生活中可以直接获得关于老干部、工人、教师、知识分子、商贩的印象。另一种是通过间接材料来获得的,如他人的介绍、报纸电视等大众媒介的描述。在现代社会中,大众传媒为我们塑造了大量的社会刻板印象。如提到山西,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煤矿及反复重演的矿难;提到安徽,人们首先想到的是

灾民、是乞丐,近年来又多了毒奶粉;而提到云南,就有人会很自然地想到“贩卖婴儿”之类的新闻……我们从电视和其它媒介中,看到了我们不可能实际接触到各种类型的人,并且当人们需要更多的了解社会时,会越来越依赖大众传媒的描述。

三、错觉及其合理利用

人之所以对周围环境物体的性质、形状、颜色、大小、远近等,能够辨识判断,靠的是对物的知觉,在这些知觉过程中也常常会产生很多偏差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错觉。

(一)“眼见为实”的错误

俗话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这是我们一直奉为的信仰和教条,任何事情都希望能亲眼目睹,才肯相信,但视错觉却是最常见和普遍的一类错觉。

1、典型的视错觉

奥伯逊错觉

赫尔岑错觉

请看下面一些图片:

佐尔纳错觉

2、其他视错觉

这张图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

请仔细盯着这张图片看三分钟后马上看自己的手臂

仔细看这幅图的中心?

两个位于中心的圆哪个大?

这两条竖线哪一条长?

上面哪个人最高?

从上面的一些图片中,我们发现了什么?是不是很多的现象与我们的眼睛所看到的不相符:明明是静止的平面图形,却偏偏看起来是动的;明明平行的两条直线,看起来是却偏偏要相交。这些都是视错觉的例子。

错觉作为一种特殊的知觉,其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外界的客观刺激本身,因而不是通过主观努力就可以纠正的。错觉不存在个体差异。

(二)合理利用错觉

错觉虽然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但只要合理利用,仍然会有许多价值,我们在各个领域都可以利用错觉,下面仅以商业为例介绍其用途:

1、利用空间错觉,丰富商品陈列,降低经营成本

一位行人路过一家房顶悬挂各种灯具的商店,各式各样的灯具连成一片,璀璨夺目,吸引他不由信步走了进去,看着看着才发现这个商店并不大,只是由于周围全镶上了镜子,从房顶延伸下来,使整个店堂好像增加了一倍的面积,由于镜面的折射和增加景深的作用,使得屋顶上悬挂的灯具也徒然增加了一半,显得丰盛繁多,给人以目不暇接之感。这就是空间错觉在商业中的妙用。

在寸土寸金的商场中,如何陈列商品,直接关系到商品的销售效果。如果借鉴以上做法,在商品的陈列中充分利用镜子、灯光之类的手段,不仅能使商品显得丰富多彩,而且能减少陈列商品的数量,降低商品损耗和经营成本。在一些空间较小的区域,利用镜子、灯光等手段使空间显大,

不仅能调节消费者的心情,而且也能使销售人员以好的心情为消费者服务,避免由于心情不好而造成主顾间的矛盾冲突

2、利用运动错觉,调整服务手段

浙江黄岩市长潭水库大坝的码头附近有一家切糕摊,店老板卖糕时,故意少切一点儿,过秤后见分量不足,切一点添上,再称一下,还是分量不足,又切下一点添上,最终使秤杆尾巴翘得高高的。如果你是一位顾客,亲眼见到这两添三过秤的一切,就会感到确实量足秤实,心中也踏实,对卖糕人很信任。如果卖糕人不这样做,而是切一大块上秤,再一下二下往下切,直到秤足你所要的分量时,你的感觉就会大不一样,眼见被一再切小的糕,总会有一种吃亏的感觉——这就是运动错觉对顾客的影响效果。聪明的卖糕人正是巧妙地利用了顾客的这种极其微妙的心理活动变化,并实实在在地做到了童叟无欺,使糕摊处地利、人和之优而终日生意红火。可见,总是“一刀准”、“一抓准”也不见得就是好事,不见得就是良好服务的标志。

3、利用对比错觉,科学制定商品价格

小故事:

一位消费者花了100多元买了一套西服,穿着不合适,就托一位

做服装生意的朋友以90多元的价格代为转卖,可怎么都卖不出去。另

一位朋友知道了这件事,就出了一个主意:把90多元的价格改为590

元出售。结果,西服很快就卖了出去。为什么会这样呢?现代市场营

销学研究表明,消费品市场上的消费者大多为非专家购买。由于他们

大都缺乏商品知识和市场知识,因此,往往通过商品价格来衡量和判

断商品质量和价值,所谓“一分钱一分货,”“好货不便宜,便宜没

好货”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商品价格是市场中极为敏感的要素,价格学中有两个重要概念:比价和差价。所谓比价就是指不同商品之间价格的对比。有这样一个笑话:有一位农民进城买钟表,买了一个大挂钟后对售货员说:“我买了一个大个儿的,你给我饶(送)一个小个儿的(指手表)吧”!从理论上说,不同商品之间由于成本等方面的原因,其价格往往不具有可比性,但在现实实践中,我们的消费者却常常进行对比:把定价为20元的同一商品放在20元以上的商品中陈列,它就是“低价”商品;放在20元以下的商品中陈列,它就是“高价”商品。可见,所谓比价,其实质就是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错觉。所以,充分利用商品比价进行商品陈列,促进商品销售,是营销人员需要好好研究的重要课题。

说到价格错觉,还有二种有趣的现象:①奇数定价比偶数定价使消费者觉得便宜。②99元是不到100元的价格,便宜;101元是100多元的价格,贵。——其实只差2元钱。作为消费者,总是希望以最小的支出换取最大的满足,也就是说,两种商品质量相同,功能相当,消费者总是选择价格较低的那种。因此,根据企业目标市场和发展战略,充分利用消费者的价格错觉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价是十分必要的。

4、利用形重错觉,促进商品销售

一斤棉花和一斤铁哪一个重?棉花重——这就是形重错觉。有这样一个笑话令人深受启发:一位老太太领着孙子去买拖鞋,结果,买了一双“大”拖鞋回来。孩子穿着不合适,挂不住脚,老太太却兴奋地说:大拖鞋与小拖鞋价格一样,当然买大的了,划算——这就是形重错觉产生的销售效果。有些商家把大小(包括体积、重量、尺寸、厚薄等)不一但价格相等的商品放到一起销售,人们就会觉得买大的比买小的合适,这样,商家的“愚蠢”就使消费者“占了便宜”,从而也就促进了商品的销售。

5、利用颜色对比错觉,提高经济效益

日本三叶咖啡店的老板发现不同颜色会使人产生不同的感觉,但选用什么颜色的咖啡杯最好哪?于是他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邀请了30多人,每人各喝四杯浓度相同的咖啡,但四个咖啡杯分别是红色、咖啡色、黄色和青色。最后得出结论:几乎所有的人认为使用红色杯子的咖啡调的太浓了;使用咖啡色杯子认为太浓的人数约有三分之二;使用黄色杯子的感觉是浓度正好;而使用青色的杯子的都觉得太淡了。从此以后,三叶咖啡店一律改用红色杯子盛咖啡,既节约了成本,又使顾客对咖啡质量和口味感到满意。

6、利用时间错觉,调整心态,提高经营绩效

也许你有过“等人”的经历,等候时间的难熬令人头痛不已,心情也出奇地糟糕。如果你一边等人,一边看书或听音乐等,你就会发现时间过的也挺快的。这是由于你在看书或听音乐时,分散了对时间的注意,实现了对时间由有意注意到无意注意的转移,从而造成了“时间快”的时间错觉。在很多商场里我们都能听到音乐声,但大多数商场却不知道音乐到底该怎样播放才好。音乐对人的情绪的影响是很大的,乐曲的节奏、音量的大小,都会影响到顾客和营业员的心情。心情好,主顾之间就会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就会出现很多的商机,就会取得更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如果在顾客数量较少时播放一些音量适中、节奏较舒缓的音乐,不仅能使主、顾心情更加舒畅,而且还能放慢顾客行动的节奏,延长在商

场的停留时间,增加较多的随机购买几率,也使销售人员的服务更加到位。如果在顾客人数较多时播放一些音量较大、节奏较快的音乐,就会使主、顾的行动节奏随着音乐的节奏而加快,就会提高购买和服务的效率,避免由于人多效率低而引起的心情不好,矛盾冲突增多的情况的出现。

7、利用几何图形错觉等,提供针对性服务,获得更好服务效果

阿根廷足球队的竖条斑马线队服在世界各国足球队队服中是很有特色的。队员们穿着这样的队服各个显得十分潇洒,身材更令人羡慕不已。横向的线条,把人的目光引向左右,使人的身材显得更丰满;竖向的线条,把人的目光引向上下,使人的身材显得更苗条——这就是高估错觉的效果。因此,在为消费者提供服务时,巧妙利用几何图形错觉,往往能收到极佳的服务效果。如为矮胖的人推荐竖条服装,劝阻其购买横条服饰、较宽的腰带、低领衬衫等商品,以使其显得苗条;为瘦人推荐横条服装,以使其显得丰满。

小实践:

1、请描述自己对科学家、警察、外星人已有的刻板印象,分析自

己是从什么途径获得的这些印象,并和同学讨论这些印象是否准确客观。

2、请到自己附近的超市或商店寻找2-3个利用错觉的实际例子,

观察并分析其效果。

第二章从众效应与社会影响

一位在物资短缺年代养成排队过敏的读者,撰文在一家报纸上发表一则笑话:一日闲逛街头,忽见一长队绵延如龙,赶紧站到队后排队,唯恐错过什么购买紧缺必需品的机会。等到队伍拐过墙角,发现大家原来是排队上厕所,不禁哑然失笑,赶紧悄然退出队伍。

十字路口的红灯依然在

闪亮,你和其他步行者正等

待着信号改变,这时一个人

闯红灯穿过马路,你认为有

多少人会跟着闯红灯?如果

和你站在一起的人纷纷跟着

过了马路,你一个人仍站在

那里等着红灯的改变,你的

感觉如何?

要分析和明白这些曾经和依然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就必须懂得一些社会心理学知识,一个核心的概念就是社会影响(Social Influence),社会生活中,人们的心理和行为发生着相互影响,一个人的行为会导致另一个人行为的变化。上面的两个事例都和社会影响中的从众效应有关。

一、从众效应

从众效应是一种最常见的社会影响,个体在群体中活动,如果按照群体规范行事,行为表现符合众所认可之标准,即称为从众效应(Conformity)。

(一)阿希实验

阿希实验

是研究从众现

象的经典心理

学实验,它是

由美国心理学

家所罗门·阿

希(Solomon

Asch)设计实

施的。阿希请大学生们自愿做他的被试,告诉他们这个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人的视觉情况的。当某个来参加实验的大学生走进实验室的时候,他发现已经有5个人先坐在那里了,他只能坐在第6个位置上。事实上他不知道,其他5个人是跟阿希串通好了的假被试(即所谓的“托儿”")。

阿希要求大家比较他手中的两张卡片,一张卡片上有1条直线,,让大家比较这条线和另一张卡片上的3条线中的哪一条线等长,这是一个非常容易的判断,通常情况下,被试者判断错误的概率小于1%。实验开始后,先坐几套类似练习,在这些练习种,所有被试者都做出了正确回答。然而,在做第三次练习时,5个假被试故意异口同声地说出一个错误答案。于是许多真被试开始迷惑了,他是坚定地相信自己的眼力呢,还是说出一个和其他人一样、但自己心里认为不正确的答案呢?

有些被试在听到第一个假被试的错误回答时,在表情上会显得惊奇,但接下来随着每个人都选择同样的答案,其惊奇的程度就会随之降低,等轮到自己回答时,他迟疑一下,居然也跟着别人选择不正确的答案。

判断共进行了18次,不同的人有不同程度的从众倾向,但从总体结果看,平均有33%的人判断是从众的,有76%的人至少做了一次从众的判断,当然,还有24%的人一直没有从众,他们按照自己的正确判断来回答。

设想一下,你在这个实验中会是什么样的表现呢?

小故事:

我国古代有这样一个故事:曾参至孝至仁,他的母亲对儿子极为

了解。有同名同姓的另一个曾参杀了人,有人跑来告诉曾参的母亲:“曾

参杀了人了。”其母不信。过了一会,又跑来一个人,说:“曾参杀了

人了。”其母将信将疑。又有第三个人跑来告诉曾参的母亲说:“曾参

杀了人了。”话音未落,曾母已经翻过墙头避开了。“三人成虎”,“众

口铄金,积毁销骨”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

(二)从众原因及影响因素

每个群体都有其被默认的行为规范,规定着在大多数场合中“正常的”或可被接受的行为应该是怎样的。当个体意识到自己与群体的行为、规范、价值之间存在不一致时,就会产生从众情境。不论什么团体,其规范中最基本的一条都是“你必须从众”,并向其成员施加相当大的压力,使其从众。

实际上,一定程度的一致性是必要的,因为这是群体形成的基础,也有助于群体成员相互理解、相互交往。“无规矩不成方圆”也包含着方面的道理,另外独立特行的人往往会因为不被人所理解而感到孤独。

群体的压力包括一些惩罚性的约束,如嘲笑、怒视、不被认可、被拒绝或被驱逐。从众也是我们的一种心理安全需求,虽然我们每个人都标榜自己有个性,但很多时候,我们却不得不放弃自己的个性,“随大流”,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对任何事情都了解得一清二楚,对于那些自己不太了解,没有把握的事情,我们一般都会采取“随大流”的做法。

社会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持某种意见的人数的多少是影响从众的最重要的一个因素,“人多”本身就是说服力的一个明证,很少有人能够在众口一词的情况下还坚持自己的不同意见。更为重要的是团体意见的一致性,在阿希试验中,如果有一个假被试站到真被试一边,支持其观点,则从众压力就会大大减少。另外实验表明,焦虑者、缺乏自信的人或者注重别人赞许的人等容易从众,生活在非常强调“集体合作”的文化中的人可能更容易从众。

(三)从众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从众,是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常见的社会心理现象,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可以产生积极的影响,如一个有良好学习氛围的班集体,从众压力可以让学生相互比学习比上进的好风气。

某大学一个班有几名爱好长跑的同学,男生健壮、女生苗条以及运动会上的风光引得同学喷喷称羡,不知不觉大部分同学成了他们的追随者,去年冬季全校越野赛前10名中,竟有5位是该班同学。某医学院93级6名学生,大学五年一直同室而卧,早晨6时起床,晚11时入睡,该室同学能弹会拉,运动会上“屡建奇功”,演讲比赛叱咤风云,毕业分配前5人报考研究生全被录取。

除了积极影响之外,消极影响也比比皆是:

如消费从众,一些高校里存在“穿衣戴帽各有一套,抽烟喝酒各有所好”、“吃的高档、穿戴时髦、玩的够派、抽烟名牌”之辈,下餐馆、赶舞场、览名胜、春游、秋游、过生日、会朋友、吃奖金、喝补助,名目繁多,五花八门,一些大学生无视自己的经济基础,钞票大把大把地花,无可奈何,为了面子,只好不顾底子。

如恋爱从众,众目睽睽之下,情男靓女同读一本书、同吃一碗饭,在时下的一些大学校园里已是公开风景。“现在凡我认识的老乡、同学、朋友

不少在谈恋爱,没办法,我只好也找一个做做样子。”有的寝室无人问“爱”,有的寝室全在“爱中”。不谈恋爱者,众人拾柴,不消几日,就会被彻底“点化”。

如作弊从众,前几年社会上“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歪风也刮入校园时,便兴起考试“不看白不看”的哲学,“学不在深,作弊则灵”,以至考试不作弊的学生反而被讥笑为“傻瓜”,“大家都作弊,我为什么不作呢?”一作弊被抓的男生振振有词地为自己辩解。

小知识:

群体思维(Groupthink)是指决策者为了统一意见而最后做出的

强制性决定。一旦决议形成,每个人都要执行,甚至不允许再对其正

确性提出任何怀疑。群体思维有时会对人的忠诚产生误导,比如要求

群体成员绝对维护群体利益,因为“大家在同一条船上”,忠诚容易变

成盲从,在各种从众压力和自我潜意识的压力下,群体成员容易不切

实际地过高估计彼此之间的共同利益。如果一个人处在重要位置上,

但由于从众压力而放弃自己的原则,结果可能是灾难性的。一项对19

起国际重大灾难性事件的原因进行分析的研究表明,其中大多数危机

的产生和群体思维有关。

此外,校园中还存在赌博从众、入党从众、择业从众等许多消极现象。从众行为的过分普遍,反映了部分学生自我意识弱化,独立性较差,缺乏个体倾向性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从众行为中消极现象抬头的主要原因,从校园走向社会后的产生的迷惘、失落,实际上是从众现象最直接的后遗症。生活中,我们要扬“从众”的积极面,避“从众”的消极面,努力培养和提高自己独立思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遇事和看待问题,既要慎重考虑多数人的意见和做法,也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分析,从而使判断能够正确,并以此来决定自己的行动。凡事或都“从众”或都“反从众”都是要不得的。

二、其他社会影响现象

(一)旁观者效应

旁观者效应是社会影响的另一类心理现象。对这个心理效应的关注源起于下面的一起凶杀案:

1964年3月,在纽约昆士镇的克尤公园发生了一起震惊全美的谋杀案。

一位年轻的酒吧女经理,在凌晨3点回家的途中,被一不相识的男性杀人狂杀死。这名男子作案时间长达半个小时,当时,住在公园附近公寓里的住户中有38人从窗口看到或听到女经理被刺的情况和反复的呼叫声,但没有一个人下来保护她,她躺在地上流血也没有人帮她,甚至都没有给警察打电话。事后,美国大小媒体同声谴责纽约人的异化与冷漠。然而,两位年轻的心理学家——巴利与拉塔内并没有认同这些说法。对于旁观者们的无动于衷,他们以为还有更好的解释。为了验证自己的假设,他们进行了一项试验。

巴利、拉塔内或者一位研究助手告诉72名不知真相的参与者,该实验涉及都市大学生个人问题讨论。讨论以2人组、3人组或者6人组的形式进行。参与者被各自分配在隔开的工作间里,通过对讲机通话,这些参与者不管假设是在与其他一个人或者两个人或者五个人谈话,事实上他听到的声音都是录音机播出来的,第一个说话的声音总是一位男学生,他说出了适应纽约生活和学习的难处,并承认说,在压力的打击下,他经常出现半癫痫的发作状态。到第二轮该他讲话时,他开始变声,而且说话前后不连贯,他结结巴巴,呼吸急促,“老毛病又快要犯了”,开始憋气,并呼救,上气不接下气地说,“我快死了……呃呦……救救我……啊呀……发作……”然后,在大喘一阵后,一点声音也没有了。

在以为只有自己和有癫痫病的那个人在谈话的参与者中,有85%人冲出工作间去报告有人发病,甚至远在病人不出声之前;在那些认为还有4个人也听到这些发作的参与者中,只有31%的人动了。后来,当问及参与者,别人的在场是否影响到他们的反应时,他们都说没有,他们真的没有意识到其巨大的影响。

这样,对克尤公园现象有了令人信服的社会心理学解释,两位心理学家把它叫做“旁观者介入紧急事态的社会抑制”,更简单地说,就是“旁观者效应”。他们认为,正是因为一种紧急情形有其他的目击者在场,才使得每一位旁观者都无动于衷。

有着旁观者效应的事件在当今的社会生活中也时有发生,甚至就发生在我们身边。2002年11月29日《中国青年报》曾报道,青海省15岁少年董某乘坐长途班车从西宁市前往果洛藏族自治州,竟在所乘坐的长途班车上被人活活打死,当时车上乘客30余名,竟无一人伸出援手,仅是简单的劝阻。2002年11月22日上海《外滩画报》报道,上海外国语大学一位名叫史某的正值青春年华的女生,在校园里被其男友活活打死,现场至少有三四十名大学生围观,却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制止。2003年12月4日《江南时报》报道,盐城市盐都县龙冈镇一河段发生两船相撞事故,一中年男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