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互联网征信的发展与监管

互联网征信的发展与监管

互联网征信的发展与监管
互联网征信的发展与监管

互联网征信的发展与监管

互联网征信主要是通过采集个人或企业在互联网交易或使用互联

网各类服务过程中留下的信息数据,并结合线下渠道采集的信息数据,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进行信用评估的活动。作为传统征信的有益补充,互联网征信的发展将极大扩展征信体系的数据范畴,带来全新的服务理念和先进的信息处理方式,推动传统信用评分模式的转变,进而对完善我国征信体系乃至社会信用体系发挥重要作用。

我国互联网征信发展现状

第一,互联网征信活动日益频繁。一是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电商平台对用户在网上交易的行为数据进行采集、整理、保存、加工,提供给阿里小贷或与其合作的商业银行,再经过深度挖掘和评估,形成对客户的风险定价,并用于信贷审批决策。二是以宜信、陆金所为代表的较大型的P2P网贷平台自建客户信用系统,并用于自身平台业务。三是以网络金融信息共享系统(NFCS)、小额信贷行业信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MSP)为代表的同业信息数据库通过采集P2P平台借贷两端客户信息,向加入该数据库的P2P等机构提供查询服务。

第二,互联网征信平台初具规模。一是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控股的上海资信有限公司开发的网络金融信息共享系统,截至2014年7月25日,上海资信旗下的网络金融征信系统(NFCS)共接入P2P平台203家,日均查询量达到2000次。二是北京安融惠众征信有限公司创建的“小额信贷行业信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MSP)于2013年3月正式上线。截至2014年9月15日,MSP征信平台会员机构已经达到405家,会员间信用信息共享查询量已达日均9000余次,有信用交易信息记录的自然人信息主体数量突破100万人。此外,阿里巴巴、腾讯、平安集团等正在积极申请征信牌照。

互联网征信和传统征信的主要区别

从表面上看,互联网征信和传统征信似乎只是数据的获取渠道不同,前者主要来自于互联网,后者主要来自于传统线下渠道,但是二者存在较大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在数据范畴和内涵方面,传统征信数据来自于借贷领域并主要应用于借贷领域,而互联网征信获取的主要是信息主体在线上的行为数据,包括网上的交易数据、社交数据以及其他互联网服务使用中产生的行为数据等,而互联网的行为轨迹和细节更多反映人的性格、心理等更加本质的信息,可以用来对信息主体的信用状况进行推断。

第二,在信用评价思路方面,传统征信的思路是用昨天的信用记录来判断今天的信用。这就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昨天信用记录不好的人今天是否仍然是一个高风险者;二是对于过去没有发生过信用记录的人,如何判断其信用状况。对于第一个问题,互联网征信所获取的数据可以实时地反映个人的行为轨迹,并以此推断个人相对稳定的性格、心理状态和经济状况,进而推断其未来的履约能力。第二个问题则引出了两者的第三个差异。

第三,在覆盖人群方面,截至2013年底,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中有征信记录的约3.2亿人,约占总人口数的23.7%,远低于美国征信体系85%的覆盖率。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征信数据范围和来源渠道日益广泛,同时互联网技术的使用极大地降低了数据采集成本。因此,互联网征信可以覆盖到过去没有信用记录的人,利用他们在互联网留下的信息数据作出信用判断。

第四,在应用领域方面,互联网征信因为数据来源、数据内涵、模型思路的不同,信用评价更趋于对人的一些本性的判断,可以运用于借贷以外更广的场景,生活化、日常化的程度更高,比如应用于租房、租车、预订酒店需要支付押金或预授权等现实中非常常见的各种履约场景。

互联网征信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信息标准和共享机制有待建立。一是当前个人和企业网络信息采集标准、信用报告格式规范、征信服务标准等缺乏,制约了互联网征信机构利用信息技术提高信息采集、加工和应用的效率。同时,缺少相应的接口交换标准来打通传统金融和互联网金融、线上和线下之间的信息壁垒。二是互联网征信条件下的信息共享问题尤为突出,互联网金融企业间的数据库由于涉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没有建立起相应的利益激励机制的情况下,大多不愿意共享。

第二,合法合规风险凸现。当前,互联网征信活动存在违反《征信业管理条例》有关管理法规的法律风险。如,网络社交平台或电商平台等往往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采集和使用用户数据或提供给第三方征信机构;又如,互联网征信机构可能有意或无意地采集并使用了用户的敏感数据,甚至存在采集法律规定不能采集的信息数据的情况;再如,一些互联网金融平台自身建立“黑名单”和“不良信息数据库”,并忽视履行告知信息主体本人的义务。

第三,信息安全风险突出。互联网征信对互联网以及技术的依赖度更高,面临的信息安全风险更加严峻。一是通过互联网采集、传输和提供网络征信服务,容易受到网络黑客和病毒的攻击,一旦出现信用信息被非法访问、截取和篡改,信息系统遭到不可逆的破坏性影响,将对个人隐私和客户权益保护构成重大威胁,而且网络风险的扩散性和破坏性更大。二是很多互联网金融平台将数据库防护网建设外包给其他技术公司,存在外包公司人员泄露信用信息的风险。三是商业化的个人征信机构才刚刚起步,信息安全体系建设和风险防控的经验相对不足,应急管理能力亟待加强。

第四,监管压力和挑战较大。传统的征信管理方式和技术手段难以适应互联网征信业务的发展。一方面主要针对传统征信业务的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测手段和措施应用在互联网征信上的效果可能会大打折扣。现场监管重在机构,对于弱实体化的互联网征信,缺乏相应的着力点。非现场监管则以各公司定期报送的数据为基础,缺乏对海量互联网信息的连续跟踪,时效性差,同时数据收集、分析难度也非常大。另一方面互联网征信的监管不仅需要征信业务专业人才,还需要精通计算机、网络通信等业务的复合型人才。

第五,失信惩戒力度不够。当前,互联网金融服务中对失信者的惩戒措施和手段比较少,阿里巴巴可以通过电商内部通告或关停网店等方式来进行惩戒,网络金融平台则一般通过“黑名单”进行惩戒,这样的惩戒力度都比较弱。由于目前互联网金融企业绝大多数未加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因此个人或企业的失信行为并不影响他们通过传统金融渠道融资或享受其他公共服务,这必然增加网络借贷者的投机风险和信用风险。

推动互联网征信规范发展的建议

第一,建立健全信息标准和共享机制。一是支持互联网金融龙头企业根据互联网征信的特征制定自身的信用信息标准,管理部门在参考、借鉴这些企业标准的基础上,制定行业标准,并对相关标准进行维护和扩展,以提高标准的适用性、科学性和有效性。二是探索将符合条件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征信数据接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实现国家金融基础数据库信息在更大范围内的共享利用。三是支持互联网金融征信平台建设,探索建立与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存在映射关系的互联网金融征信系统。

第二,加强信息安全监管和信息主体权益保护。一是加大征信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假借“征信”之名进行的非法信息采集活动,同时加大《征信业管理条例》及相关规章的宣传力度。二是明确互联网金融征信的数据采集方式、范围和使用原则,建立互联网金融企业信息采集、使用授权和个人不良信息告知制度。三是大力推进身份认证、网站认证、电子签名及数字证书等安全认证,落实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敦促互联网征信机构加快数据库系统建设,加强数据安全防范;完善内控制度,防止内外勾结导致信息数据泄露。四是加强信息主体权益的保护,强化部门间合作,建立多渠道的个人信息保障与救济机制,受理并及时处理信息主体的投诉,完善异议处理和侵权责任追究制度。

第三,完善互联网征信监管。一是探索建立符合互联网征信特点的监管方式和手段,改进监管理念,由机构监管转向行为监管,逐步弱化对征信机构场地、办公环境的要求,代之以符合行为标准、完善行为要素等要求。二是加大征信监管人才引进力度,尤其是具有技术和经济金融复合型专业背景的人才,不断充实监管队伍,同时在计算机、网络通信等方面加强对已有监管人员的知识培训,提高监管者的专业能力。三是强化监管的技术支撑,重视大数据、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在征信监管中的应用,探索实施全流程监管。

第四,加快失信惩戒机制建设。一是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建立健全“黑名单”制度,完善失信行为信息记录和有限披露制度,提高失信者的市场交易成本,形成市场化的惩戒机制。二是加强各类信用信息的共享,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金融、行政、司法等多方面联合惩戒机制,如对失信者采取限制享受某些公共服务的方式来进行惩戒;对于较严重的失信行为,要加大司法惩戒力度,追究失信者的民事和刑事责任。

第五,培育专业化数据公司。随着互联网时代来临,数据开始爆发式增长,催生了新兴的专业化数据公司。当前,我国还缺乏相应的公司及产品。为此,一方面要支持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等大型的拥有大数据和技术基础的互联网企业开展数据挖掘和信用评分服务;另一方面要鼓励和支持相关企业与国外先进公司开展业务合作,逐步培育我国的专业化数据公司。

(文章来源:《中国金融》2015年第1期。本文为201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急管理项目《互联网金融监管研究》(编号7144102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互联网发展趋势

互联网2020发展愿景按照欧盟INTERNET2020的研究,未来的互联网是四个相互关联子集的统一体,分别是:人的互联网、实物的互联网、信息&内容的互联网和服务的互联网。以2010年为界,之前的发展主线是信息&内容互联网和人的互联网,在终端和网络基础设施渗透升级驱动下的应用创新。之后,O2O开启了服务互联网的发展主线,并将与物联网一起将互联网发展带入新阶段。这两个十年的划分对互联网意义重大,这就好比电力发明之后,从直流电到交流电的意义。大家都知道,交流电是特斯拉发明的,极大地增强了电力的远程传输能力,使得工厂的构建不需要局限于发电厂附近,从而为广泛的工业化奠定的基础。互联网在第一个十年构建了一个丰富的数字世界,但如果要把互联网的世界深入到实体世界乃至更远,就需要看第二个阶段的发展了。 2 互联网的第一个十年发展回顾2000-2010年,是信息&内容互联网与人际互联网的良性互动的十年从内容吸引用户、用户消费内容的web1.0到用户吸引用户、用户创造内容的web2.0,互联网进入良性循环,用户快速增长、内容极大丰富。移动互联网丰富了信息&内容消费的场景,而当其天然的位置属性将越来越多的实体世界场景带入数字世界时,我们忽然发现互联网可以连接的不再仅仅是信息、内容和好友了。2008年之前,业界对互联网发展方向的判断大致是web1.0,web2.0到web3.0。但2008年之后,随着智能终端和高速无线网络快速普及,移动互联网尤其是mobile app代表了互联网发展方向。2011年,有人提出SoLoMo的概念,继承和总结了前两段脉络,开启了线上线下融合业态的投资风潮。中国互联网发展与上述脉络基本一致。2007年左右有网民-网友-网商三阶段说,对应门户、QQ和淘宝的崛起和用户行为的变迁。中国移动的梦网在2008年之前是移动互联网代名词,后来迅速衰落,而PC互联网巨头则成功地将影响力移植。2011年至今,O2O获得了持续而旺盛的生命力,成为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一段 3 互联网的第二个十年的前半段2010-2020年,将是服务互联网与物联网良性互动的十年服务互联网(Internet of Services)指以互联网形式提供各种服务或将各种服务通过互联网连接起来。?O2O和云服务分别开启了生活服务和生产服务的互联网化,但两者向产业链纵深发展时都面临瓶颈,物联网将线下世界转化为数字信息映射到线上,打开了企业运作的黑匣子,为服务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生活侧服务互联网-O2O及其发展。O2O的最初形态是电子优惠券。过去几年,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传统服务拥抱该模式,市场不断垂直细分,比如打车、旅游、餐饮、美甲、家政、摄影、教育等;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环节可实现线上运营,比如不仅在线买票还可在线选座、不仅在线购买产品还可在线设计产品,等等。最初,正如web1.0把传统媒体的内容搬上网一样,服务和产品本身并未变化。现在,C2B其实是重复web2.0的故事,只不过从用户创造内容变成了用户定义服务&产品。然而与改变内容生产方式相比,改变服务&产品的生产方式要困难得多生产侧服务互联网-云服务及其发展。云就是互联网。最初,云只改变了传统软件的开发、部署、使用和维护方式。后来,更多新特征[1]重塑了整个企业经营环境,使其可以快速扩展价值网络、灵活管理商业生态和内部流程。越来越多的生产要素以云服务形式提供,不仅包括Iaas、Paas和Saas,还包括Daas数据即服务、BPaas业务流程即服务等。基于移动云的BYOD服务则把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人与企业流程灵活结合。但是,还有很多商业网络所涉的要素、流程和关系未被数字化,这既是生产侧服务互联网进一步发展的潜在空间,也是现实障碍物联网终于等到了用武之地。物联网1999年就提出来了,最初形态是RFID,目前RFID在零售供应链的渗透率也不足20%,后来被称为机器通信M2M。长期以来物联网被视为一个遥远的愿景。2012年,情况忽然不同了,思科、德国和GE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强调物联网的重要性。(注:最近思科14亿美元收购了成熟领先的物联网平台Jasper)万物互联的独到之处在于将“流程(Process)置于四大要素之首。这个概念类似于工业4.0中的端到端集成,也就是从底层采集数据的物联网到顶层交付最终价值的服务物联网全程打通。所以,这两个概念都是跨越了生产侧和消费侧的。工业互联网则局限在生产侧,

互联网+未来发展趋势

互联网+未来发展的趋势 从现状来看,“互联网+”处于初级阶段,是个都在热谈但是没有落实的理论阶段。各领域针对“互联网+”都会做一定的论证与探索,但是大部分商家仍旧会处于观望的阶段。从探索与实践的层面上,互联网商家会比传统企业主动,毕竟这些商家从诞生开始就不断用“互联网+”去改变更多的行业,他们有足够的经验可循,可以复制改造经验的模式去探索另外的区域,继而不断的融合更多的领域,持续扩大自己的生态。 互联网+真正难以改造的是那些非常传统的行业,但是这不意味着传统企业不做互联网化的尝试。很多传统企业都在过去几年就开始尝试营销的互联网化,多是借助B2B、B2C等电商平台来实现网络渠道的扩建。更多的线下企业还停留在信息推广与宣传的阶段,甚至不会、不敢或者不能尝试网络交易方面的营销,因为他们找不到合适的方案来解决线下渠道与线上渠道的冲突问题。还有一些商家自搭商城,但是成功的不是太多。但是自创品牌,通过电商平台销售经营的服装及零食等商家已经摸索出了一条电商之路。 与传统企业相反的是,当前“全民创业”时代的常态下,与互联网相结合的项目越来越多,这些项目从诞生开始就是“互联网+”的形态,因此它们不需要再像传统企业一样转型与升级。“互联网+”正是要促进更多的互联网创业项目的诞生,从而无需再耗费人力、物力及财力去研究与实施行业转型。可以说,每一个社会及商业阶段都有一个常态以及发展趋势,“互联网+”提出之前的常态是千万企业需要转型升级的大背景,后面的发展趋势则是大量“互联网+”模式的爆发以及传统企业的“破与立”。 本文尝试结合互联网线上线下的常态,做一个“互联网+”发展趋势的预测,希望对正在关注“互联网+”的朋友有所启发。 趋势一:政府推动“互联网+”落实 “互联网+”是全国性的,就如“三个代表”一样,各地政府都会提出建设主方案,然后招标或者外包给能够帮助企业做转型的服务型企业去具体执行。在今后长期的“互联网+”实施过程中,政府将扮演的是一个引领者与推动者的角色。 一是发现那些符合政策并且做的好的企业并立为标杆,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二是挖掘那些有潜力的企业,在将来能够发展成为“互联网+”型企业,算是案例。

中国互联网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互联网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互联网的发展始于冷战时期,在60年代末期由于美苏之间的全球争霸,为了预防核战争对本国通信系统的影响,美国开始研究如何防止核打击。这也是互联网研究的一个最基本理念——在遭受一次核打击之后,能够迅速恢复并保持通信不被中断。互联网的前身是美国陆军网络APRANET——先进网络基础结构,这个网络与传统的通信网有很大的差别。传统通信网的发展经过了磁石、步进、纵横最后发展到程控,直到现在的ISDN、BSDN、ATM等等移步转移模式这样一个宽带网络的发展趋势,再下一步可能就是NTN这种互联网络结构。 首先,互联网是没有中心的,互联网的结构是无中心的结构,这也是为了当初一个最基本的目的,没有任何一个打击能够把它的中心控制部门摧毁,它的每一个结点、每一个连接点在遭受打击之后都能够与其他结点迅速恢复并进行通信。 第二,互联网的寻址方式是全球寻址,也就说它的地址资源是在全球进行统一的配制的。现在大家所使用的互联网是IPV4的网络,这个网络现有的地址总数大概在40多亿个。互联网是由美国开发演进而产生出来的,所以网上地址资源、地址资源的分配实际上也是由所美国所控制的。现在美国所拥有的IP地址总数有20多亿,近30亿个,占全球的74%左右。中国现在拥有非常少的地址资源,也就5000万左右,只占1%多一点。 互联网在刚开始发展的时候是军方的一个系统,然后演进并逐步扩大它的应用。开始是四家大学进行互联,然后扩展到13个点,形成了10个美国国内辅根服务器放置地点。在此之后互联网尽管应用于教育和科研部门,但它的快捷性和便利性使得越来越多的部门包括许多政府部门应用起来。在商业部门开始参与之后,互联网商业化的趋势不可避免。在这种情况下,美国联邦调查局曾在1984年进行过一次调查,要求美国所有参与互联网的研究机构和当时与互联网互联的机构就以下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如果美国把互联网推向全世界,它对美国的安全、发展会有什么影响,会有哪些不利方面,大家的建议是什么。在中国互联网协会筹备前后我们也曾与美国互联网的机构和美国一些研究互联网TCP/IP协议的专家进行沟通,他们也谈到这件事,很多人提出了建议,其中就包括互联网建立之后可能会产生的问题,如现在大家所看到的象网络病毒、黑客攻击等,这些事情在当时都有预见。在综合平衡各种意见之后,美国政府决定还是把互联网商业化,推向全球。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美国的思维和贡献,美国对互联网在全球的应用、对网络为全世界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美国在互联网的发展过程中把它自己的思维、自己的意志力植入到了互联网的各个领域。尤其是最基础的寻址方式,因为互联网的地址资源关系到整个互联网的发展空间。现在,地址资源由ICANN这个组织进行全球分配,ICANN是全球域名和数字资源分配的机构,这个机构是美国专门成立的,它的前身是IANA,是专门成立起来用于全球互联网资源分配的。美国的目的很清楚,就是要把互联网控制起来。那它采取的是什么方式呢,这是美国和别的国家思维不一样的地方,它提出互联网是无国界、无管理、无法律、无政府的,是民间产生的一个网络。ICANN是一个民间组织,民间组织的特点是尽管有政府部门的参与,但政府只被当作是一个政府咨询委员会,不起决定作用,由ICANN理事会的19名成员决定全球网络地址资源分配政策。通过这一点,它就可以把全球地址资源的政策掌握在自己手里。ICANN与美国商务部签订协议,由美国商务部授权它进行互联网地址的分配,ICANN在互联网管理方面制定的任何政策都必须经过美国商务部的同意。通过这一点就可以避免其它政府通过联合国或其它政府间组织去呼吁在互联网上各国应该平等的这类倡议,同时又把全球的地址资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对于这一点我们和世界各国都很清楚。所以从98年、99年开始在接入互联网、应用互联网之后,全球普遍要求对当时的IANA进行改革。原来ICANN的所有理事全部由美国人担任,现在则由五大洲的网民投票推举理事,中国科学院的钱华林研究员在去年6月23日经

互联网发展趋势

浅谈互联网发展趋势 【摘要】互联网是二十世纪的重大科技发明,当代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引发了前所未有的信息革命和产业革命,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社会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国际竞争的重要领域,深刻影响着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对于互联网,我们的未知远大于已知,更大的发展和影响在未来;如何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关键字】我国互联网发展现状及新变化世界互联网发展特点意见“十一五”以来我国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通信光缆规模已经是全世界最大,互联网网民人数居世界第一,乡镇互联网开通率已达100%,网络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互联网网民总数达4.57亿,手机网民总数为3.03亿,网站数量为191万,网页数量达到了600亿,网络出口带宽达到1098G。基于信息和交易的互联网服务成为新的增长点,通信运营企业纷纷加快创新转型,互联网企业迅猛成长扩大,我国互联网上市公司总市值已超过万亿元人民币。 这些年来,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大大促进了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全面进步。我国互联网管理工作卓有成效,经受住了一系列重大事件的严峻考验,有力维护了国家安全、信息安全、文化安全和社会稳定。 当前,在新技术的推动下,世界互联网发展日新月异,出现一些

新的特点:一是传统互联网加速向移动互联网延伸;二是物联网将广泛应用;三是“云计算”技术将使网民获取信息越来越快捷。 随着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演变,近年来,我国互联网发展呈现出四个方面的新变化:一是在信息形态方面,信息传播形式以文字为主向音频、视频、图片等多媒体形态转变;二是在应用领域方面,我国互联网正从信息传播和娱乐消费为主向商务服务领域延伸,互联网开始逐步深入到国民经济更深层次和更宽领域;三是在服务模式方面,互联网正从提供信息服务向提供平台服务延伸;四是在传播手段方面,传统互联网也正在向移动互联网延伸,手机上网成为新潮流。 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和把握技术与产业发展的宏观规律,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信息网络发展为契机,推动服务和技术的发展,提升信息服务能力。 对此结合产业发展的新情况和新趋势,我有四点意见: 一是进一步加快宽带网的发展。目前世界各国纷纷推出国家宽带计划,推进宽带到用户的普及应用,如有的国家提出,宽带技术与一个世纪前的电一样,是经济增长、就业、全球经济和创造更多美好生活的基石。尽管我国近些年的宽带网发展速度很快,但是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仍然很大,因此我们要加快光纤到户、到楼的建设,推动宽带产业的发展。 二是加强对移动互联网的研究。移动通信的发展促进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移动网络随时随地可接入的便利性使得移动终端成为新的媒体资源,比如手机搜索是移动互联网的主要应用之一,下一步智能

互联网的发展趋势

IPv4到Ipv6:互联网的进展趋势 一、概述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进展,使用Internet技术的TCP/IP协议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TCP/IP协议的研制者设有预料到Internet 的规模会进展到今天这么大,从而使得现有的TCP/IP协议面临许多困难。1987年,人们便可能在1996年Internet将接入100,000个网络,这一预测看来是准确的。此外,尽管目前使用的32位IPv4地址结构能够支持40亿台主机和670万个网络,实际的地址分配效率,即使从理论上讲也远远低于以上数值。使用A、B和C类地址,使这种低效率的情形变得更为严峻。 自八十年代后期,研究人员开始注意到了那个问题,并提出了研究下一代IP协议的设想。1990年,人们可能,按照当时的地址分配速率到1994年3月B类地址将会用尽,并提出了最简单的补救方法:分配多个C类地址以代替B类地址。但如此做也带来新的问题,即进一步增大了差不多以惊人的速度增长的主干网路由器上的路由表。因此,Internet网络界面临着困难的选择,或者限制Internet的增长率及其最终规模,或者采纳新的技术。 1990年后期,IETF开始了一项长期的工作,选择接替现行IPv4的协议。此后,人们开展了许多工作,以解决IPv4地址的局限性,同时提供额外的功能。1991年11月,IETF组织了路由选择和地址工作组(ROAD),以指导解决以上问题。1992年9月,ROAD

工作组提出了关于过渡性的和长期的解决方案建议,包括采纳CIDR路由聚拢方案以降低路由表增长的速度,以及建议成立专门工作组以探究采纳较大Internet地址的不同方案。 1993年末,IETF成立了IPNG工作部,以研究各种方案,并建议如何开展工作。该工作部制订了IPng技术准则,并依照此准则来评价差不多提出的各种方案。在通过深入讨论之后,SIPP(Simple Internet Protocol Plus)工作组提供了一个通过修改的方案,IPng工作部建议IETF将那个方案作为IPng的基础,称为IPv6,并集中精力制定有关的文档。自1995年末起,陆续发表了IPv6规范等一批技术文档。 二、IPv4和IPv6的特点比较 20世纪的互联网协议随着移动互联网、语音/数据的集成以及嵌入式互连设备的快速进展,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以后通信模式正在形成。到目前为止,互联网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这专门大程度上归功于其核心通信协议IPv4的高度可伸缩性。IPv4的设计思想成功地造就了目前的国际互联网,并容纳了过去十年中网络规模的几何级数增长,其核心价值体现在简单、灵活和开放性等方面。 然而,新应用的不断涌现使互联网呈现出新的特征,传统的互联网协议版本,即IPv4,差不多难以支持互联网的进一步扩张和新

我国互联网发展现状及趋势

我国互联网发展现状及趋势 我国互联网发展现状及趋势 互联网在我国日益普及,使得网络向社会生活的渗透明显提速。网上学校、商场、图书馆、医院、银行、证券、电影院、音乐厅大量增加,互联网服务形式和内容从深度和广度上不断扩展,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自由轻松地在网上进行办公、娱乐、购物、教育等活动。互联网不仅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而且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方式,它已经从最初的辅助性工具开始逐渐成为很多人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cnnic今年7月19日在京发布《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可知目前我国的网络发展又进入一个新纪元。 现状 一、网民规模 (一)总体网民规模 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39.9%。 (二)手机网民规模 截至2012年6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88亿,较2011年底增加

了约3270万人,网民中用手机接入互联网的用户占比由上年底的69.3%提升至72.2%。 二、基础资源概述 截至2012年6月底,我国IPv4地址数量为3.30亿,拥有IPv6地址12499块/32。 截至2012年6月我国域名总数为873万个,其中.CN域名数为398万个,两者均出现明显增长。网站总数达到250万个。 国际出口带宽达到1,548,811Mbps,半年增长率为11.5%。 三、整体互联网应用状况 2012年上半年,即时通信用户维持较高的增速,继续保持中国网民第一大应用的领先地位。此外,网络视频以及网络购物、网上支付等电子商务类应用的用户规模增幅明显,这几类应用在手机端的发展也较为迅速。2012年上半年中国网民互

互联网未来的发展趋势

除了开放,最近我思考得更多的是互联网的未来。腾讯作为一家做连接的公司,在新的互联网格局下,我们应该继续承担怎样的使命。有几点思考和建议想跟大家分享: 1.互联网将更多连接用户需求 互联网不是新经济新领域独有的东西,最终它会像蒸汽机、电力等工业化时代的产物一样,成为可以给所有行业应用的工具。有了蒸汽机,电力各行各业都可以做,互联网也会在各行各业焕发生机。所以我们很多的产品包括微信、QQ其实都是在做一个连接器,人和人,设备和设备,服务和服务,人和设备,人和服务都应该有一个智能的连接。我们想做最底层,上面由传统行业自己搭载自己的逻辑,来应用在自己的领域,这里面的空间是无穷的,也是我们做不了的。每一行都很深,需要各行各业用起来,才能发挥移动互联网的最大威力。而在这个基础之上,互联网将更大范围连接用户更深层的智能化社交化需求,在PC端、移动端、多终端,腾讯都能成为一个互联网连接器,一端连接合作伙伴,一端连接海量用户,共同打造一个健康活跃的互联网生态,连接一切。 2.移动互联网将延伸到更多产业领域 从移动互联网的使用时间来看,现在人除了睡觉,几乎16个小时跟它在一块,比PC端多出十倍以上的使用时间。这里的空间无比巨大。虽然移动互联网终端的商业模式除了手游、O2O、移动电商、移动广告等看得比较清楚之外,还有很多等待我们去探索。但移动互联网才是真正的互联网,这里的连接和延伸将会从点到面,不断放大。“互联网+”不断创新涌现,“+”是指各种传统行业。“+通信业”是最直接的,“+媒体”已经开始颠覆,未来是“+网络游戏、零售行业”。过去认为网购是电商很小的份额,现在已经是不可逆转走向对颠覆实体的零售行业,还有现在最热的互联网金融。平安马明哲曾预测,未来十年现金和信用卡将消失一半,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各传统领域如果不创新,必然会面临巨大挑战甚至快速被颠覆。 3.要懂年轻消费群体,并让他们参与决策 腾讯的理念是以用户价值为依归。在90后兴起的时代,我们更加要去了解这群用户的心理偏好。我们做的是互联网连接,如果不能理解另一端的互联网新兴主流用户群体的消费行为、使用习惯是什么,这将会成为最大的隐忧。包括微信和QQ,没有人保证一个东西是永久不变的,因为人性就是要更新,即使看上去你什么错都没有,也要不断更新迭代、顺应潮流。经常要问下年轻的九零、零零后,测试一下,你的产品他们会喜欢吗,他们的小伙伴喜欢吗,比我们自己要看得更准。 消费者的喜好、反馈是快速地通过网络来参与互动,同时还代表着互联网精神,就是追求极致的产品体验,极致的用户口碑。用口碑营销、粉丝文化创造出一线互联网化的产品,让人们口口相传,并让消费者参与决策,对移动互联网产品的竞争力也非常重要。 银行理财财经公关人寿保险金融POS机证券担保担保投资银行保险中介保险保险中介保险经纪 4.移动互联网创业,需要更多的创新

互联网未来发展趋势

互联网技术自发明以来已经走过了40多个年头,今天的互联网上活跃着黑客攻击,多媒体音视频下载应用,移动应用等多种元素…… 互联网技术自发明以来已经走过了40多个年头,今天的互联网上活跃着黑客攻击,多媒体音视频下载应用,移动应用等多种元素。为了解决这些新元素给互联网带来的问题,美国的计算机科学家们已经开始考虑修改互联网的整体结构,这些措施涉及了IP地址,路由表技术以及互联网安全等等多方面的内容。尽管如何修改我们的互联网结构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但在业界也存在几个普遍公认的互联网发展趋势,以下我们便将其中的11项列出,和大家一起来看看10年后的互联网会发生一些什么样的变化。 1. 互联网的用户数量将进一步增加: 目前全球互联网用户总量已经达到17亿左右,相比之下,全球的总人口数则为67亿。很显然,2020年以前会有更多的人投身到互联网中。据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预测,2020年前全球互联网用户将增加到50亿。这样,互联网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便将成为人们构建下一代互联网架构的主要考量因素之一。 2. 互联网在全球的分布状况将日趋分散: 在接下来的10年里,互联网发展最快的地区将会是发展中国家。据互联网世界(Internet World)的统计数据:目前互联网普及率最低的是非洲地区,仅6.8%;其次是亚洲(19.4%)和中东地区(28.3%);相比之下,北美地区的普及率则达到了74.2%。这表明未来互联网将在地球上的更多地区发展壮大,而且所支持的语种也将更为丰富。 3. 电子计算机将不再是互联网的中心设备: 未来的互联网将摆脱目前以电脑为中心的形象,越来越多的城市基础设施等设备将被连接到互联网上。据CIA公布的2009年版世界统计年鉴显示( CIA World Factbook 2009), 目前连接在互联网上的计算机主机大概有5.75亿台.但据国家科学基金会预计,未来会有数十亿个安装在楼宇建筑,桥梁等设施内部的传感器将会被连接到互联网上,人们将使用这些传感器来监控电力运行和安保状况等.到2020年以前,预计被连接到互联网上的这些传感器的数量将远远超过用户的数量. 4. 互联网的数据传输量将增加到exabyte,乃至zettabyte级别: 由于高清视频/图片的日益流行,互联网上传输的数据量最近年出现了飞速增长.据思科公司估计,在2012年以前,全球互联网的流量将增加到每月10亿GB,比目前的流量增加一倍有余,而且不少在线视频网站的流行程度还会进一步增加。为此,研究人员已经开始考虑将互联网应用转为以多媒体内容传输为中心,而不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数据传输网络。 5. 互联网将最终走向无线化: 目前移动宽带网的用户已经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迹象,据Informa统计,今年第二季度,这类用户的

中国互联网发展趋势

中国互联网发展趋势 一、发展 自从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后,互联网技术产生以来,各发达国家的互联网技术就取得了飞跃发展。虽然中国的互联网起步较慢,但现在已经取得了不可小觑的成绩,中国互联网的发展也是势不可挡。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中国互联网的发展趋势。 1.互联网产业分工趋向细化 用户通过一个享受全面互联网服务的方式确实十分方便,然而这不等于所有的互联网服务都要由一个企业提供,因为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非专业化的服务很难满足网民的需求。“外包”主要指公司将自己的部分业务转移给其它公司进行生产,从而达到提高质量、节省成本的目的。以往在中国的IT行业,“外包”一词更多的应用于软件领域,而今后这个词语可能会活跃于互联网产业。在专业兴起的同时,经营不同业务的之间的商业合作可能会更频繁,每个互联网企业在经营好自己主营业务的情况下,通过合作方式将更多的互联网服务纳入自己的之中,而这种合作绝不仅仅是简单的网页友情。 2.应用突破是互联网产业发展的关键 (1)网络与本土文化的结合:手机短信的成功,最根本的原因是互联网与文化的结合。据统计分析,短信内容只有十分之一是实用信息,而十分之九是娱乐。短信的大部分内容都无法通过对话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恰好符合了中国人含蓄的特点。互联网与文化的结合对于推动网络经济意义重大。 (2)网络教育是个大市场:网络教育借助互联网扩大了知识传播的X围。通过网校使互联网在教育上实现了应用。就目前而言,网络教育的市场还非常大。 (3)着眼于在网络与娱乐的结合:预测到2005年,游戏用户将达到3300万,付费用户将达到1600万。网络游戏的互动性、仿真性和竞技性,为每一位玩家带来身临其境的逼真娱乐体验,使玩家在虚拟世界里可以发挥现实世界中无法展现的潜能。在中国,网络游戏市场刚刚起步,前途不可限量,它必将成为网络经济的一个重要的新增点。 (4)着眼于网络与传统经济的结合:目前,我国拥有约15000家大中型企业

互联网+发展趋势

互联网+发展趋势 近年来,我国在互联网技术、产业、应用以及跨界融合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已具备加快推进“互联网+”发展的坚实基础,但也存在传统企业运用互联网的意识和能力不足、互联网企业对传统产业理解不够深入、新业态发展面临体制机制障碍、跨界融合型人才严重匮乏等问题,亟待加以解决。互联网与各领域深入融合和创新发展,充分发挥“互联网+”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重要作用 从现状来看,“互联网+”处于初级阶段,是个都在热谈但是没有落实的理论阶段。各领域针对“互联网+”都会做一定的论证与探索,但是大部分商家仍旧会处于观望的阶段。从探索与实践的层面上,互联网商家会比传统企业主动,毕竟这些商家从诞生开始就不断用“互联网+”去改变更多的行业,他们有足够的经验可循,可以复制改造经验的模式去探索另外的区域,继而不断的融合更多的领域,持续扩大自己的生态。 互联网+真正难以改造的是那些非常传统的行业,但是这不意味着传统企业不做互联网化的尝试。很多传统企业都在过去几年就开始尝试营销的互联网化,多是借助B2B、B2C等电商平台来实现网络渠道的扩建。更多的线下企业还停留在信息推广与宣传的阶段,甚至不会、不敢或者不能尝试网络交易方面的营销,因为他们找不到合适的方案来解决线下渠道与线上渠道的冲突问题。还有一些商家自搭商城,但是成功的不是太多。但是自创品牌,通过电商平台销售经营的服装及零食等商家已经摸索出了一

条电商之路。 与传统企业相反的是,当前“全民创业”时代的常态下,与互联网相结合的项目越来越多,这些项目从诞生开始就是“互联网+”的形态,因此它们不需要再像传统企业一样转型与升级。“互联网+”正是要促进更多的互联网创业项目的诞生,从而无需再耗费人力、物力及财力去研究与实施行业转型。可以说,每一个社会及商业阶段都有一个常态以及发展趋势,“互联网+”提出之前的常态是千万企业需要转型升级的大背景,后面的发展趋势则是大量“互联网+”模式的爆发以及传统企业的“破与立”。互联网+的发展有如下趋势 趋势一:政府推动“互联网+”落实 “互联网+”是全国性的,就如“三个代表”一样,各地政府都会提出建设主方案,然后招标或者外包给能够帮助企业做转型的服务型企业去具体执行。在今后长期的“互联网+”实施过程中,政府将扮演的是一个引领者与推动者的角色。 一是发现那些符合政策并且做的好的企业并立为标杆,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二是挖掘那些有潜力的企业,在将来能够发展成为“互联网+”型企业,算是案例。 三是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建立更新更接地气的“互联网+”产业园及孵化器,融合当地资源打造一批具备互联网思维的企业。 四是引进“互联网+”技术,包括定期邀请相关人员为当地企业培训

网络营销的现状及未来发展前景

网络营销的现状及未来发展前景 第一章网络营销的的定义 (2) 第二章网络营销发展现状 (2) 2.1 我国网络营销的发展 (3) 2.2国外网络营销现状 (3) 第三章网络营销优劣势分析 (4) 第四章与传统的营销手段相比,网络营销无疑具有许多明显的优势 (4) 第五章网络营销环境分析 (5) 5.1、网络营销的宏观环境 (5) 5.2网络营销的微观环境 (6) 第六章网络营销要注意以下几点 (7) 第七章网络营销,充满“钱”景 (8)

第一章网络营销的的定义 网络营销(On-line Marketing或E-Marketing)就是以国际互联网络为基础,利用数字化的信息和网络媒体的交互性来辅助营销目标实现的一种新型的市场营销方式。简单的说,网络营销就是以互联网为主要手段进行的,为达到一定营销目的的营销活动。 网络营销是企业整体营销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网络营销是为实现企业总体经营目标所进行的,以互联网为基本手段营造网上经营环境的各种活动。准确地说,网络营销就是以互联网为主要手段开展的营销活动。与许多新兴学科一样,“网络营销”同样也没有一个公认的、完善的定义。广义地说,凡是以互联网为主要手段进行的、为达到一定营销目标的营销活动,都可称之为网络营销(或叫网上营销),也就是说,网络营销贯穿于企业开展网上经营的整个过程,包括信息发布、信息收集,到开展网上交易为主的电子商务阶段,网络营销一直都是一项重要容。 网络营销是以互联网为载体,以符合网络传播的方式、方法和理念实施营销活动,以实现组织目标或社会价值。网络营销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发展于20世纪末至今。网络营销产生和发展的背景主要有三个方面,即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消费者价值观的改变、激烈的商业竞争。 第二章网络营销发展现状 到2012年时,全球网民总数量(以独立访问用户量为标准)将超过19亿,将近全球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位居全球第一。巨大的上网人数,带来了巨大的商机。在欧美国家,90%以上的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通过NNT流量网络寻找自己的客户、寻找需要的产品,这已经成为了习惯。如果企业想购买些什么,特别是首次购买时,会先在网上进行初步的查找和选择,再进一步与供应者取得联系。网上巨大的消费群体特别是企业的商务习惯变化,给网络营销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网络营销的跨时空性无疑是一枚“重型炮弹”,将对整个营销产生巨大的冲击。随着中国网络营销的发展壮大,中国企业对网络营销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网络营销相关岗位的需求与日俱增,随之而来,带来巨大的从业机会,同时,也对从业者的技能有了新的要求。中华网库的网络推广软件在这样的背景下,及网络营销培训也开始发展。 2.1 我国网络营销的发展 在我国,网络营销起步较晚,到1996年才开始被我国企业尝试。1997——2000年是我国网络营销的起始阶段,电子商务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网络营销。2000年至今,网络营销进入应用和发展阶段,网络营销服务市场初步形成:企业建设迅速发展;网络广告不断创新;营销工具与手段

互联网的发展趋势

未来十年内互联网发展趋势 作者: 丁丁, 出处:计世网,责任编辑: 瑞瑞苏,2010-01-06 11:00 互联网技术自发明以来已经走过了40多个年头,今天的互联网上活跃着黑客攻击,多媒体音视频下载应用,移动应用等多种元素…… 互联网技术自发明以来已经走过了40多个年头,今天的互联网上活跃着黑客攻击,多媒体音视频下载应用,移动应用等多种元素。为了解决这些新元素给互联网带来的问题,美国的计算机科学家们已经开始考虑修改互联网的整体结构,这些措施涉及了IP地址,路由表技术以及互联网安全等等多方面的内容。尽管如何修改我们的互联网结构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但在业界也存在几个普遍公认的互联网发展趋势,以下我们便将其中的11项列出,和大家一起来看看10年后的互联网会发生一些什么样的变化。 1. 互联网的用户数量将进一步增加: 目前全球互联网用户总量已经达到17亿左右,相比之下,全球的总人口数则为67亿。很显然,2020年以前会有更多的人投身到互联网中。据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预测,2020年前全球互联网用户将增加到50亿。这样,互联网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便将成为人们构建下一代互联网架构的主要考量因素之一。 2. 互联网在全球的分布状况将日趋分散: 在接下来的10年里,互联网发展最快的地区将会是发展中国家。据互联网世界(Internet World)的统计数据:目前互联网普及率最低的是非洲地区,仅6.8%;其次是亚洲(19.4%)和中东地区(28.3%);相比之下,北美地区的普及率则达到了74.2%。这表明未来互联网将在地球上的更多地区发展壮大,而且所支持的语种也将更为丰富。 3. 电子计算机将不再是互联网的中心设备: 未来的互联网将摆脱目前以电脑为中心的形象,越来越多的城市基础设施等设备将被连接到互联网上。据CIA公布的2009年版世界统计年鉴显示( CIA World Factbook 2009), 目前连接在互联网上的计算机主机大概有5.75亿台.但据国家科学基金会预计,未来会有数十亿个安装在楼宇建筑,桥梁等设施内部的传感器将会被连接到互联网上,人们将使用这些传感器来监控电力运行和安保状况等.到2020年以前,预计被连接到互联网上的这些传感器的数量将远远超过用户的数量. 4. 互联网的数据传输量将增加到exabyte,乃至zettabyte级别: 由于高清视频/图片的日益流行,互联网上传输的数据量最近年出现了飞速增长.据思科公司估计,在2012年以前,全球互联网的流量将增加到每月10亿GB,比目前的流量增加一倍有余,而且不少在线视频网站的流行程度还会进一步增加。为此,研究人员已经开始考虑将互联网应用转为以多媒体内容传输为中心,而不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数据传输网络。

浅析互联网+的发展趋势

浅析互联网+的发展趋势 来源:金窝窝 近年来,我国在互联网技术、产业、应用以及跨界融合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已具备加快推进“互联网+”发展的坚实基础,但也存在传统企业运用互联网的意识和能力不足、互联网企业对传统产业理解不够深入、新业态发展面临体制机制障碍、跨界融合型人才严重匮乏等问题,亟待加以解决。互联网与各领域深入融合和创新发展,充分发挥“互联网+”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互联网+,趋势 从现状来看,“互联网+”处于初级阶段,是个都在热谈但是没有落实的理论阶段。各领域针对“互联网+”都会做一定的论证与探索,但是大部分商家仍旧会处于观望的阶段。从探索与实践的层面上,互联网商家会比传统企业主动,毕竟这些商家从诞生开始就不断用“互联网+”去改变更多的行业,他们有足够的经验可循,可以复制改造经验的模式去探索另外的区域,继而不断的融合更多的领域,持续扩大自己的生态。 互联网+真正难以改造的是那些非常传统的行业,但是这不意味着传统企业不做互联网化的尝试。很多传统企业都在过去几年就开始尝试营销的互联网化,多是借助B2B、B2C等电商平台来实现网络渠道的扩建。更多的线下企业还停留在信息推广与宣传的阶段,甚至不会、不敢或者不能尝试网络交易方面的营销,因为他们找不到合适的方案来解决线下渠道与线上渠道的冲突问题。还有一些商家自搭商城,但是成功的不是太多。但是自创品牌,通过电商平台销售经营的服装及零食等商家已经摸索出了一条电商之路。 与传统企业相反的是,当前“全民创业”时代的常态下,与互联网相结合的项目越来越多,这些项目从诞生开始就是“互联网+”的形态,因此它们不需要再像传统企业一样转型与升级。“互联网+”正是要促进更多的互联网创业项目的诞生,从而无需再耗费人力、物力及财力去研究与实施行业转型。可以说,每一个社会及商业阶段都有一个常态以及发展趋势,“互联网+”提出之前的常态是千万企业需要转型升级的大背景,后面的发展趋势则是大量“互联网+”模式的爆发以及传统企业的“破与立”。 互联网+的发展有如下趋势 趋势一:政府推动“互联网+”落实 “互联网+”是全国性的,就如“三个代表”一样,各地政府都会提出建设主方案,然后招标或者外包给能够帮助企业做转型的服务型企业去具体执行。在今后长期的“互联网+”实施过程中,政府将扮演的是一个引领者与推动者的角色。 一是发现那些符合政策并且做的好的企业并立为标杆,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二是挖掘那些有潜力的企业,在将来能够发展成为“互联网+”型企业,算是案例。

互联网的发展趋势

IPv4到Ipv6:互联网的发展趋势 一、概述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用Internet技术的TCP/IP协议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TCP/IP协议的研制者设有预料到Internet的规模会发展到今天这么大,从而使得现有的TCP/IP协议面临许多困难。1987年,人们便预计在1996年Internet将接入100,000个网络,这一预测看来是准确的。此外,虽然目前使用的32位IPv4地址结构能够支持40亿台主机和670万个网络,实际的地址分配效率,即使从理论上说也远远低于以上数值。使用A、B和C类地址,使这种低效率的情形变得更为严重。 自八十年代后期,研究人员开始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并提出了研究下一代IP协议的设想。1990年,人们预计,按照当时的地址分配速率到1994年3月B类地址将会用尽,并提出了最简单的补救方法:分配多个C类地址以代替B类地址。但这样做也带来新的问题,即进一步增大了已经以惊人的速度增长的主干网路由器上的路由表。因此,Internet网络界面临着困难的选择,或者限制Internet 的增长率及其最终规模,或者采用新的技术。 1990年后期,IETF开始了一项长期的工作,选择接替现行IPv4的协议。此后,人们开展了许多工作,以解决IPv4地址的局限性,同时提供额外的功能。1991年11月,IETF组织了路由选择和地址工作组(ROAD),以指导解决以上问题。1992年9月,ROAD工作组提出了关于过渡性的和长期的解决方案建议,包括采用CIDR路由聚集方案以降低路由表增长的速度,以及建议成立专门工作组以

探索采用较大Internet地址的不同方案。 1993年末,IETF成立了IPNG工作部,以研究各种方案,并建议如何开展工作。该工作部制订了IPng技术准则,并根据此准则来评价已经提出的各种方案。在经过深入讨论之后,SIPP(Simple Internet Protocol Plus)工作组提供了一个经过修改的方案,IPng工作部建议IETF将这个方案作为IPng的基础,称为IPv6,并集中精力制定有关的文档。自1995年末起,陆续发表了IPv6规范等一批技术文档。 二、IPv4和IPv6的特点比较 20世纪的互联网协议随着移动互联网、语音/数据的集成以及嵌入式互连设备的快速发展,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未来通信模式正在形成。到目前为止,互联网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其核心通信协议IPv4的高度可伸缩性。IPv4的设计思想成功地造就了目前的国际互联网,并容纳了过去十年中网络规模的几何级数增长,其核心价值体现在简单、灵活和开放性等方面。 但是,新应用的不断涌现使互联网呈现出新的特征,传统的互联网协议版本,即IPv4,已经难以支持互联网的进一步扩张和新业务的特性,比如实时应用和服务质量保证。IPv4的不足体现在以下方面: (1) 有限的地址空间IPv4协议中每一个网络接口由长度为32位IP地址标识,这决定了IPv4的地址空间为232,大约理论上可以容纳43亿个主机,这一地址

中国互联网发展趋势的分析和思考

经过几年的低谷徘徊和复苏突破,目前,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正在迎来第二次起飞。那么,第二次起飞与五年前的第一次起飞有何不同?第二次起飞究竟能飞多高?第二次起飞的难点又在哪里? 第二次起飞的本质特征:从小网站到大产业 与第一次起飞一穷二白的网络产业基础不同,第二次起飞具有雄厚的互联网大产业基础 截止到2004年6月30日,中国网民总数达8700万,位居全球第二,普及率突破6%,为整个互联网大产业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无论是网络广告,还是网络游戏、短信、电子购物、电子银行、电子贸易等网络业务市场,都拥有了可观并足以创造规模效益的用户市场。同时,网上信息资源走出低谷,域名增长势头强劲,企业网站挑大梁,为互联网产业的整体起飞插上了有力的翅膀。 此外,中国宽带市场迅速进入一个快速成长期,为互联网产业的整体起飞架起了桥梁.主要表现在:一是全国宽带用户数2004年上半年突破3000万,占全国网民的三分之一以上;二是2004年上半年互联网国际出口达到53941M;三是宽带应用已由早期互联网50%以上的电子邮件以及外部浏览,发展到现在视频、软件、游戏应用的出现;四是互联网应用提供商和运营商在合作机制方面的积极探索,使得宽带互联网产业生态链开始形成,并且网络增值服务经营模式的探索开始取得有效进展。宽带市场的发展,为包括通信运营业、设备制造业和网站在内的整个互联网产业的起飞奠定了基础。 与第一次起飞时的盲目跟风、炒作概念不同,第二次起飞是互联网转变经营模式、务实经营的结果,互联网产业开始进入良性发展的时期 网络泡沫破灭后,绝大多数随泡沫而生的互联网企业销声匿迹,而留存下来的网站是回归务实经营的那部分。一方面他们推出各种丰富多彩的网络应用和服务,另一方面他们控制成本、降低支出。 今天的三大门户网站均已成功确立了多元化的收入模式。例如搜狐公司,把自己称为新媒体、电子商务、通信及移动增值服务公司,四位一体,反映了门户网站的多元化发展的轨迹。如今,三大门户网站的收入来源中,网络广告所占的比例均已低于40%,而且非网络广告收入的增长势头迅猛。同时,丰富的应用服务吸引了众多用户的使用,又反过来带动了网络广告的增长,三大门户网站的广告收入近几个季度都呈明显上升趋势。广告收入和非广告收入齐头并进,造就了网站持续盈利的喜人业绩。 与第一次起飞时中国互联网业缺乏有影响力的重量级企业不同,中国互联网的第二次整体起飞的一个突出标志,是正在形成一批以门户网站和专业网站为代表的产业巨人一个产业形成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志是有没有一批产业巨人。比如说,与汽车产业相联系的,必定是以宝马、奔驰、通用为标志的一批该领域的产业巨人。我们认为中国的互联网产业已经初具规模并正在实现整体起飞,一个突出的标志是在国内已经形成了一批以门户网站和专业网站为代表的产业巨人。 以新浪、搜狐、网易、盛大、TOM为代表的产业巨人,已经开始瞄准传统产业巨人。新浪2003年的营业收入虽然只有国内IT业巨人联想的1/40,但盈利却是联想的1/4强。在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中,根据利润排名,网易、新浪和搜狐都已经跻身前20位。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概念股”今年第二季度的财务报告显示,中国互联网公司的季度净利润稳中有升。其中,新浪第二季度的净营收额已经创造历史最高纪录,蹿升到4920万美元,净

互联网的发展趋势

互联网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以及大数据、云计算的出现和运用,互联网迎来了加速度裂变式的新一轮革命。这场革命不仅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发生了许多颠覆性的变化,而且改变了人类世界的空间轴、时间轴和思想维度。 总的看,今后互联网的发展,在应用上,将由现在的商贸领域向制造业领域拓展;在智能化上,将由现在的人网分离向人网一体拓展;在连接上,将由现在的有限连接向连接一切拓展;在数据上,将由现在的部分采取向全方位自动采取拓展;在服务上,将由现在的产品体验向个性化定制拓展;在使用上,将由现在的“独建自营”向“合作共享”拓展。未来的互联网时代,将是一个“人网一体”的时代,将是一个“连接一切”的时代,将是一个“数据为王”的时代,将是一个“个人定制”的时代,将是一个“互联共享”的时代。 有专业人士把互联网智能化进程划分为两个时代:第一个时代为点击时代。1964年美国人道格·恩格尔巴特发明了具有实际意义的鼠标,上世纪90年代微软公司推出了windows系统。世界从此变成了地球村,自媒体的大幕也由此历史性地开启了。第二个时代为触摸时代。乔布斯向全世界推出了Iphone触摸屏幕智能手机,这个天才的创造,不仅颠覆了手机的使用方法,还改变了世界。有人预言互联网智能化的第三个时代是声音时代,不用动手只要说话就可以控制一切。也有人预测,未来互联网的智能化是体感时代,还有人设想,未来互联网的智能化是一个生态链。当然,互联网智能化的最高境界,就是人们身在网络中却不觉得它的存在。未来谁能在智能化的创新上领先并取得成功,谁就能占领互联网发展的前沿,引领互联网发展的潮流。 互联网的未来就在连接一切,而现在的连接都是“山头主义”的。一个互联网企业的成功,关键在于有没有一个符合市场的平台 连接产生效率,连接产生价值,连接一切是互联网发展的根本方向和终极目标。现在的连接都是“山头主义”的,很多方面各成一体。大数据不等于大数字,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将物联网确立为培育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重点。美国已经明确将物联网上升为国家创新战略的重点之一,欧盟制定了促进物联网发展的14点行动计划,日本和韩国也制定了把物联网作为重点发展的战略。英特尔公司正在研发将工业、能源、交通、零售、医疗、安防、智能建筑、智慧城市连接起来的网络系统;思科集团正在实施以云计算和大数据为依托的“万物互联”战略,准备投入20亿美元,把独立分散的云计算连接在一起,为应用者提供快捷方便的服务。业内人士称:2020年全球连接数将达到500亿,万物互联将造就19万亿美元的市场,这个数字几乎相当于我国去年GDP的两倍。 市场就是平台,平台就在市场。一个互联网企业能否行得通,归根结底在于有没有符合市场的平台。我国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通过建设淘宝等平台,从2006年至今已吸收网店1000多万家,有的店销售额做到了十几亿元。去年淘宝一万多亿销售额,全部都是这些网店做的。特别是他们用三年时间将“双十一”光棍节演变成了世界性的狂欢购物节,覆盖194个国家和地区。中国人自创的新节日第一次被世界所接受,这说明了中国的互联网文化开始影响全球。同样,扎克伯格的“脸谱”网站为什么能不断发展壮大?因为它创造了一个可供人们自由平等交流的平台。不论是谁,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与影视明星、商业大腕、政界权威对话交流。移动互联网音乐的平台也有很大市场潜力,我于2013年考察了中国移动四川无线音乐基地,其全年营业额就达到了300多亿元。 互联网将带来一个低成本和零边际成本营销的时代。产品为王是一条铁的规律,互联网未来在产品体验上、营利模式上的争夺会更加激烈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