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黔东南主山冲金矿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黔东南主山冲金矿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黔东南主山冲金矿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黔东南主山冲金矿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第37卷第3期2008年 5月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G U I Z HOU UN I V ERSI TY OF TECHNOLOGY (Natural Science Editi on )

Vol .37No .3

May .2008

文章编号:1009-0193(2008)03-0024-05

黔东南主山冲金矿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叶 俊1

,杨佰恒2

,齐领弟1

,余大龙

1

(1.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贵州贵阳550003;2.甘肃省地矿局第三勘查院,甘肃兰州730050)

摘 要:通过对主山冲金矿区的石英脉、蚀变矿石及区域上的远矿围岩和辉绿岩中稀土元素组

成的比较,发现蚀变矿石与远矿围岩中的稀土模式基本一致,说明矿区成矿流体的稀土模式保持相对不变,故可用纯净石英脉中稀土的配分模式来代表成矿流体的稀土模式,从而利用稀土配分的示踪作用判断了矿区成矿流体来自深部。同时稀土元素也是热液型金矿成矿物质来源的良好指示剂,通过对石英、远矿围岩和辉绿岩中的稀土进一步比较表明,成矿物质属混合来源。

关键词:主山冲金矿;成矿流体;成矿物质;稀土元素地球化学中图分类号:P618.7 文献标识码:A

1 地质概况

主山冲金矿位于江南古陆西缘,华南褶皱带锦屏—榕江构造变形区北部。出露地层有元古宙上板溪群(在黔东南称下江群)、二叠系、侏罗系及第四系。区域构造以北东向为主,次为北北东向、北西向,褶皱、断

裂发育,另见少量东西向断裂。区域内岩浆活动迹象不明显,仅局部有超基性、基性—中酸性岩体和岩脉出露,但矿区附近未见有岩浆岩(图1)。

1.白垩、第三系

2.石炭、三迭系

3.震旦、寒武系

4.上板溪群

5.背斜

6.向斜

7.压性断层

8.压扭性断层

9.冲断层 10.张扭性断层 11.张性断层 12.挤压带

 13.推测、实测性质不明断层 14.不整合线 15.倒转产状 16.研究区

(据湖南省地质局407队,但有修补和补充)

图1 研究区区域地质图

3收稿日期:2007-10-09

作者简介:叶 俊(1981-),女,湖北老河口人,研究生,从事金矿地质、地球化学研究。

2 矿区稀土元素组成

本次研究利用荧光分光光度法分别对矿区石英脉体及蚀变带型矿石样品进行了稀土元素组成分析。同

时,笔者也收集了矿区远矿围岩岩体的稀土组成数据[1]

。综合这些数据计算了远矿围岩、石英脉、蚀变岩石的稀土元素参数特征值(表1),并绘制了稀土配分模式图(图2、3)。稀土模式图采用Boynt on (1984)球粒陨石标准化。

表1 主山冲蚀变岩型金矿的远矿围岩、蚀变岩型矿石、石英脉体的稀土元素特征参数

样名

样号

∑REE

LREE /HREE

δEu

δCe

Eu /S m S m /Nd (La /Yb )N (La /S m

)N (Gd /Yb )N

Au (g/t )石

大 脉

细脉

ZSC -0324.25 5.72 1.140.720.440.168.48 4.52 2.020.72ZSC -05

13.918.430.77 1.250.210.258.91 3.25 1.430.08ZSC -0632.13 3.940.950.910.360.21 5.10 3.86 1.300.42ZSC -1161.29 4.330.930.910.340.22 6.27 2.95 1.970.34ZSC -15

20.02 6.25 1.080.880.370.209.25 4.24 1.840.29平均值

30.32 6.250.970.900.350.21 6.77 3.54 1.740.37ZSC -01

21.91 5.040.830.840.310.228.69 4.97 1.680.14ZSC -0230.398.040.910.860.270.2111.02 3.88 1.800.19ZSC -04

45.57 5.38 1.350.900.520.188.83 4.65 1.990.17平均值

32.62 5.38 1.090.870.380.209.40 4.43 1.850.17蚀变岩型矿石

ZSC -07310.87 6.940.800.900.240.20 6.79 3.52 1.18 3.36ZSC -08

205.73 6.940.840.870.250.197.65 3.76 1.300.52ZSC -09474.48 5.510.680.870.200.21 4.87 2.75 1.04 1.92ZSC -10131.957.020.990.910.310.197.80 3.85 1.40 4.55ZSC -12181.34 6.520.960.880.300.20 6.84 4.44 1.070.8ZSC -13133.437.130.990.900.300.217.25 4.22 1.14 1.52ZSC -14

139.65 6.19 1.400.920.430.19 6.34 3.79 1.13 3.64平均值

225.35 6.360.860.890.260.20 6.31 3.49 1.14 2.23

远矿围岩3H068233.3310.870.650.980.180.1811.44 4.22 1.51辉绿岩3

YJ -1

106.48

2.76

1.03

0.83

0.30

0.21

6.78

3.23

1.30

注:样品标准化采用Boynt on (1984)球粒陨石标准;3资料来源:远矿围岩引自文献(金文山等,1997);辉绿岩引自文献(贺安生,1995)

图2 蚀变岩型矿石、远矿围岩的球粒

图3 蚀变岩型矿石相对于未蚀变远矿围岩的

陨石标准化稀土模式稀土元素标准化曲线

3 讨论与结论

3.1 成矿流体来源探讨

热液蚀变样品相对于未蚀变样品的稀土元素标准化图解,可以判断成矿或蚀变过程中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

[2-3]

。图2为主山冲金矿床中蚀变矿石、石英脉体与相应未蚀变岩石的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模式,

图3为主山冲金矿床中蚀变矿石相对于未蚀变岩石的稀土元素标准化曲线。从表1、图2、3中可以看出,主山冲金矿未蚀变远矿围岩的(La /Yb )N =6.03,δEu =0.67,δCe =0.94,轻稀土分馏程度明显强于重稀土((La /S m )N =2.87,(Gd /Yb )N =1.20)。与未蚀变远矿围岩相比,蚀变岩石的(La /Yb )N 有所增加,(La /Yb )N =6.79,δEu =0.95,δCe =0.89,轻稀土分馏程度强于重稀土的趋势较未蚀变远矿围岩明显。从单个REE 元素来看,除蚀变岩石较未蚀变围岩的La 、Ce 、Pr 呈现微弱负异常外,其他REE 元素均呈现微弱正异

常,但总体上远矿围岩与蚀变矿石的稀土模式曲线近于平行。蚀变矿石相对于未蚀变远矿围岩的标准化曲

5

2第3期叶 俊,等:黔东南主山冲金矿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线呈现出相对平坦的趋势(即蚀变岩石相对于未蚀变远矿围岩的稀土元素标准化值均≈1)。这表明在成矿或蚀变过程中稀土元素的活动性相对不明显或轻、重稀土的变化具有协调性[4]

在热液蚀变过程中形成的蚀变矿石的稀土模式受流体/岩石比值、蚀变程度和所形成的次生矿物类型的控制。当流体/岩石比值高或蚀变矿物与原岩成分差别较大时,产生与相应新鲜岩石“不协调”的稀土模式[2]

。根据以上分析不难看出,主山冲金矿蚀变矿石与远矿围岩近于平行的稀土模式以及在蚀变矿石中出现钠长石的特征意味着,在热液蚀变或成矿过程中,具有相对较低的流体/岩石比值(钠长石的存在是低渗

透率、低流体/岩石比值的标志[3]

)。稀土元素在成矿流体与围岩间不存在明显的带入与带出或者由于围岩对流体轻、重稀土的“协调”贡献而使得这种交换不至于影响成矿流体的模式[4]。

由于石英为架状结构矿物,硅与同处于周期表中第六周期第Ⅲ副族的各稀土元素无任何亲和性,稀土元

素不可能以类质同像混入物形式进入石英晶格中[5]

。所以,石英中的稀土元素应主要赋存于其中的流体包

裹体内。因此,石英脉体中的稀土模式可以近似反映石英沉淀时成矿流体的稀土模式特征[4]

由成矿过程中稀土元素变化特征可知,主山冲金矿床蚀变岩石与石英脉体间未发生明显的稀土元素带入与带出,或发生了微弱元素交换,但由于受围岩对流体的“协调”作用的影响未改变成矿流体的稀土模式,因此我们可以用矿区成矿期石英脉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来近似代表成矿流体的稀土组成特征

图4 初始成矿流体的稀土模式

从上面的讨论我们可以知道,主山冲金矿区主成矿期石英的稀土模式(图4)可近似代表本区初始成矿流体的稀土模式。从图4、表1可以看出,石英大脉和石英细脉的稀土模式几乎重合,表明它们具有相同的来源和成矿机制。故本区初始成矿流体的稀土模式表现为富集轻稀土,且后期成矿流体轻稀土富集程度更高(石英大脉(La /Yb )N =6.77、石英细脉(La /Yb )N =9.40);Eu 没有异常或具有微弱的异常,后期成矿流体Eu 异常较早期突出(石英大脉δEu =0.97、石英细脉δEu =1.09),说明后期成矿流体较早期还原性强;Ce 均呈现弱亏损,轻稀土分馏程度明显强于重稀土((La /S m )N =3.54、4.43,(Gd /Yb )N =1.74、1.85)。区域上辉绿岩的稀土模式[6]

与该区石英脉的稀土配分模式有着惊人的一致性。区内石英脉的Eu /S m 值(除样品ZSC -05)均远大于围岩的Eu /S m 值0.18,而近似于且大于辉绿岩的Eu /S m 值0.30,石英的S m /Nd 值也更接近辉绿岩的S m /Nd 值0.21,这就为成矿流体的深部来源提供了有利的证据。3.2 成矿物质来源探讨

对于该区金矿的成矿物质来源,前人已开展了许多研究,但目前仍存在着较大分歧。早期的地质工作者

往往以该区元古宙地层中含金高为主要依据,认为成矿物质来源于赋矿围岩或下伏岩层[7-8]

。但也有另一

些研究成果[9-10]

表明,湘西黔东元古宙地层中金的含量并不高,金的丰度一般低于大陆地壳中的平均值(3.

0×10-9),甚至低于上陆壳中金的平均含量(1.8×10-9

).所以,也有一些学者认为,湘西黔东元古宙地层为

该区金矿提供成矿物质的可能性不大,而来自深部或时代较老的中基性岩可能性较大[11-12]

。为此,本次研究试图利用稀土元素示踪原理来对主山冲金矿区的成矿物质来源进行探讨。

稀土元素是热液型金矿成矿物质来源的良好指示剂[13]

。在热液型金矿的成矿过程中,热液中稀土元素可来自诸多方面,并将其沉淀于矿石,稀土元素不发生明显的分馏作用而基本上保持原有的配分关系;岩石虽遭受变形、变质作用以及热液淋滤作用,岩石中稀土元素的绝对丰度发生改变,但岩石中稀土元素的配分模式并未改变。因此通过对比研究矿石和相关岩石中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可示踪其成矿物质的来源。

由前面对成矿流体的研究可知,该区成矿流体来源于深部,且元古宙地层含金性不高,这些结论似乎给我们一种暗示———成矿物质也可能是由初始成矿流体从深部携带而来。带着这种推论,我们把远矿围岩、蚀

62 贵 州 工 业 大 学 学 报 (自然科学版)2008年

变矿石、辉绿岩与含金石英脉中的稀土模式及其参数再次做了细致的对比(图5)

图5 石英大脉、远矿围岩及辉绿岩球粒陨石标准化图解

从图5及表1可以看出,辉绿岩LREE /HREE =2.76,远矿围岩中LREE /HREE =10.87,而作为矿体一部分的石英脉体中的LREE /HREE =3.94-8.43,其范围刚好处于辉绿岩与围岩之间,表明石英脉矿体中的稀土配分模式为远矿围岩与辉绿岩中稀土配分模式的综合结果。从而认为该区成矿物质来源可能为混合来源,即部分成矿物质是被深部热液携带运移而进入破碎带蚀变沉淀成矿的,部分是成矿流体运移途中捕获于围岩中的。这一点进一步说明成矿流体确实与围岩发生过元素交换。而蚀变矿石中稀土模式之所以与远矿围岩极为相似是因为围岩在蚀变过程中对流体的“协调”作用的结果,从而未改变成矿流体及围岩的稀土模式。

以上有关物源的结论也得到了其他一些旁证。如从赋金层位分布看,金矿主要赋存于晚元古宙下江群清水江组浅变质岩中,均在强烈构造运动之后的不整合面上,且在这类地层中金矿床的分布也最为集中;从大地构造情况看,本区在加里东期之前存在多次火山喷发活动,且已有资料说明火山碎屑物的数量与矿床的

贫富及矿点的疏密有一定的联系[14]

;从构造特征看,该区赋金的元古宙地层形成在弧后盆地,这种不稳定大陆边缘板块运动强烈,岩浆———热事件发育,也为该地层含金建造提供来源证据;从S 、Pb 同位素角度看,均

有深部来源的可能性[14]

参考文献:

[1]金文山,赵风清.湘黔桂雪峰期地层单元岩石地球化学特征[J ].湖南地质,1997,(2):78-91.

[2]Hopf S .Behavi our of rare earth ele ments in geother mal syste m s of Ne w Zealand[J ].Journal of Geochem ical Exp l orati on,1993,

47:333-357.

[3]BauM.Rare -earth ele mentmobility during hydr other mal and meta mor phic fluid -r ock interacti on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oxi 2

dati on state of eur op iu m [J ].Che m ical Geol ogy,1991,93:219-230.

[4]毕献武,胡瑞忠.哀牢山金矿带成矿流体稀土元素地球化学[J ].地质评论,1998,44(3):264-269.[5]刘英俊.元素地球化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

[6]贺安生.黔阳隘口基性超基性岩地球化学特征[J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995,19(3):239-247.[7]彭建堂,戴塔根.湘西南金矿床成矿物质来源的地球化学证据[J ].1999,19(3):327-334.

[8]张 杰,余大龙,李明琴,等.贵州天柱磨山—油麻坳金矿化带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作用[J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1997,16(3):186-190.

[9]余大龙.湘黔地区地层含金性研究[J ].矿物学报,1999,19(3):362-369.

[10]王甫仁,权玉钰,李玉平.湖南省岩金矿床形成条件及分布富集规律[J ].湖南地质,1993,12(3):163-170.[11]余大龙.黔东八克金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研究[J ].地质地球化学,1997,(1):12-17.[12]毛景文,李红艳.江南古陆某些金矿床成因讨论[J ].地球化学,1897,26(5):71-81.[13]王中刚,于学元,赵振华,等.稀土元素地球化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10-11.[14]周德忠.湘黔地区内生金矿控矿条件及远景预测研究报告[R ].贵阳:贵州工学院,1989.

7

2第3期叶 俊,等:黔东南主山冲金矿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82 贵 州 工 业 大 学 学 报 (自然科学版)2008年REE Geochem istry of Zhushanchong Gold D eposit i n Southea st of Gu izhou

YE Jun1,Y ANG Bai-heng2,Q IL ing-di1,Y U Da-l ong1

(1.College of Res ources and Envir onment Engineering,Guizhou University,Guiyang550003,China;2.

No.3.Exp l orati on I nstitute of Gansu Pr ovincial Geol ogy and M ineral Res ources Bureau,Lanzhou730050, China)

Abstract:REE compositi ons of quartz vein,altered r ocks,wall r ock of the area and diabase have been de2 ter m ined and compared.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 REE patterns of altered r ocks and wall r ock are al m ost the sa me.This result als o indicates that the REE patterns of ore-f or m ing fluids in Zhushanchong gold de2 posit re mains relatively unchanged.I n this case,we can make the REE patterns of quartz vein as the REE patterns of ore-f or m ing fluids.Consequently it is thought that the s ource of ore-for m ing fluid is fr om the deep part.On the other hand the REE is als o the tracer ele ment of the ore-f or m ing substance.W e can find that the s ource of ore-for m ing substance is m ixed-s ource.

Key words:Zhushanchong gold deposit;ore-for m ing fluid;ore-for m ing substance;REE geoche m istry

(上接23页)

Research on On-site Simul ati on Test of Landsli de by Arti fi c i a l Ra i n fall

LONG W an-xue1,WU Jun2,F U He-lin3

(1.Guizhou Pr ovincial I nstitute of Traffic Planning and Pr os pective Design,Guiyang550001,China;2.

Guizhou Exp ress way Devel opment Cor porati on,Guiyang550001,China;3.Central South University,Chan2 gsha410083,China)

Abstract:It has mainly studied the disaster p r operties and induce ment mechanis m of landslide on the conditi on of artificial rainfall or excavati on by in-site anal og experi m ent.During the while p r ocess,it has monit ored the crannies at sl op ing surfaces,dis p lace ments in deep s oil body,pore water p ressure,and sur2 face runoff which have been done t o.The result shows s ome physical indexes,such as Anti-shear Strength I ndex and the shape p r operties of sl ope.After rain water percolates int o the fissures,the s oil has been saturated,the penetrability and Anti-shear Strength is poor.I n this case the sl ope would have been debacle.Based on numerical si m ulati on,we have got the diversificati on tend of stability of sl ope and the change of the stress and dis p lace ment in the p r ocess of rainfall infiltrati on.The stability coefficient in fluid -s olid coup ling is l ower than in non-fluid-s olid coup ling by5percent,which evidences that the seep2 age force is very i m portant f or landslide induced by rainfall.

Key words:landslide;artificial rainfall;on-site si m ulati on test;numerical si m ulati on

江西金矿地球化学勘查模式

!""#年第$期 第#$卷!""#年#"月%&’()*+)(,-.)/(,*’01(-+-12总第3$4 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期江西金矿地球化学勘查模式 5 万大理 6江西有色地勘局7江西南昌88"""#9摘要:论述江西省内有代表性意义的金山式剪切带型;氵吴村式微细粒型;银峰尖式火山 岩型三大类型金矿床地球化学勘查模式7指导该区找矿< 关键词:剪切带型金矿=微细粒型金矿=火山岩型金矿=矿床地球化学勘查模式 中图分类号:>?!!@8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A$??86!""#9"$A"B C !A"3 #金山式剪切带型金矿床地球化学勘查模式 #@#矿床地质概况 金山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分布在江西德兴市某地7矿区内出露中元古界双桥山群下亚群第三岩组7含金韧性剪切带是在第三岩组8个岩性段内变质变形发育而成7剪切带呈’((向蛇状展布7向’;’’D 向缓倾延伸<金矿体主要发育在韧性剪切带构造岩类的超糜棱岩; 糜棱岩;千糜棱岩等岩性中<矿床周边未见与成矿有成因联系的岩浆侵入体< #@!矿床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分散流异常及其指示意义 矿床处在#E!F $万化探分散流*G ;*H ;/G ;>I ;J K ;*L 等高背景地球化学场中7 分散流有*G 异常伴*H 异常7组合异常面积B $M N !<*G 以B "O#"A P 圈定的四级浓度异常7反映含金韧性剪切带7以#?"O#"A P 圈定的高浓度带异常反映矿床金矿体部位< #@!@!矿床次生晕异常及其指示意义 #E!万次生晕工作7在矿床上呈现#!M N !的*G 异常7 呈长轴状与含金韧性剪切带呈吻合分布7其它还有零星状*H ;,I ;D ;J K ;%Q ;R S 等弱小异常相伴<*G 以#"T8"O#"A P 圈定的#T!级浓度异常指示含金韧性剪切带7*G 以P "O#"A P 圈定的三级浓度异常反映金矿体赋存部位<#@!@8矿床原生晕异常及元素地化行为 在矿床重点部位采原生晕样测试分析了*G ;*L ;*H ;,I ;/G ;>I ;J K ;D ;%Q ;R S ;/Q ;’S #!个元素7显异常的只有*G ;*H ;,I ;J K ;D $个元素7 见图#<由图可知矿床内主要为*G 异常7其它异常弱呈伴生性7且无明显元素分带现象7只有*G 异 常浓度分带明显7*G 异常浓度分带性与矿床中蚀变矿化的关系为:*G 以! $O #"A P 圈定的一级浓度异常6根据各蚀变矿化带测定结果7该浓度级异常9主要反映矿床的蚀变矿化I # 带7为含碳千枚岩;绿泥石;方解石;绢云母化带=*G 以$"O#"A P 圈定的三级浓度异常7主要反映矿床的I ! 带7为初!C B 5收稿日期:!""#A"8A!?作者简介:万大理6#P $"A 97男7工程师7长期从事找矿研究<  万方数据

黔东震旦系_下寒武统黑色岩系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第54卷 第1期 2008年1月 地 质 论 评 GEOLOGICAL REVIEW V ol.54 N o.1Jan. 2008 注:本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40162002)、黔科合J 字[2007]2151号、973项目(编号2006C B806401)、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3 SW 141)和贵州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项目的成果。收稿日期:2007 05 20;改回日期:2007 09 19;责任编辑:章雨旭。 作者简介:杨兴莲,女,1976年生。副教授,博士。古生物学与地层学专业。Em ail:yangxinglian2002@https://www.wendangku.net/doc/069170498.html, 。 黔东震旦系 下寒武统黑色岩系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杨兴莲 1) ,朱茂炎2),赵元龙1),张俊明2),郭庆军3),皮道会3) 1)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贵阳,550003; 2)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08; 3)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阳,550002 内容提要:通过对黔东丹寨南皋剖面和三都渣拉沟剖面的稀土元素分析发现:两条剖面的梅树村期与筇竹寺期分界处大量稀土元素明显富集,黑色页岩中存在明显的Ce 负异常和Eu 、Y 正异常,表明为缺氧和热水沉积的产物。这套黑色岩系总体沉积于缺氧和具热水注入的环境中,但发生缺氧和热水注入的时间和强度在不同地方会有不同的表现。 关键词:黑色岩系;前寒武纪 寒武纪转换时期;稀土元素;黔东 最近30多年来,稀土元素地球化学日益受到人们重视。一方面,稀土在农业和科学技术中显示出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促进人们对稀土资源的日益增长的需求;另一方面,稀土元素作为示踪剂,显示出他们在成岩和成矿过程中,对物质来源、形成环境和构造位置等有着重要的指示作用(涂光炽等,1998)。 稀土元素的含量、总量及组合规律客观反映地质体的演化过程、地质作用的物理化学条件以及成矿的物质来源,常被用作地球化学作用的指示剂(刘云,1998)。稀土模式可用来指示沉积岩的物源,LREE/H REE 比值低,无Eu 异常,则物源可能为基性岩石;LREE/H REE 比值高,有负Eu 异常,则物源多为酸性岩石(赵红格等,2003),因而对其组成和配分的研究是探讨沉积岩岩石物源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中国南方下寒武统广泛发育一套以富含有机质为特征的海相黑色岩系,包括各种暗色页岩、硅质岩、粉砂岩和少量碳酸盐岩(高振敏等,1997)。这套黑色页岩组合,蕴藏着丰富的石煤、钒、磷、钡及多金属富集层等矿产资源,是地质历史发展进程中重要的岩相标志层。近年来不少学者对这套黑色岩系进行了多种地球化学分析,试图解释其物质来源、形成环境和一些地球化学元素的富集机理等(李胜荣等, 1995;彭军等,1999;冯洪真等,2000;曹双林等,2004;杨剑等,2005;Steiner et al.,2001;Feng et al.,2004;Pan et al.,2004;Jiang et al.,2003, 2006;杨瑞东等,2007),基本都得出了该期沉积主要为缺氧环境,且热水提供了大量多金属元素物质来源的结论。就贵州地区而言,研究主要集中在扬子地台浅水相区,而在扬子地台过渡区和江南区的研究几乎为空白。因此本文对贵州东部深水相区的丹寨南皋剖面和三都渣拉沟剖面进行了系统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旨在探讨该区前寒武纪 寒武纪转换时期沉积的黑色岩系的形成环境和物质来源。 1 地质背景 丹寨和三都地区位于贵州东南部,分属寒武纪华南沉积区的过渡区和江南区(尹恭正,1987),发育了不同的沉积组合及生物组合特征。 丹寨南皋下寒武统地层剖面位于丹寨以北南皋乡九门村(图1),出露较好,剖面层序自下而上为灯影组、老堡组、牛蹄塘组、九门冲组、变马冲组。老堡组由黑色薄层硅质岩及磷块岩组成,厚7 8m ;牛蹄塘组由黑色炭质页岩、泥岩、粉砂质泥岩组成,厚121 1m ,产大量海绵化石,主要有Saetasp ongia,Choia 和Sanshap entella 等;九门冲组由深灰色、黑

贵州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探讨_刘远辉

2009年26卷 贵 州 地 质GU IZHOU GEOLOGY V o l 126N o 13(T o l 1100)2009 第3期(总第100期) [收稿日期]2009-02-25 [作者简介]刘远辉(1958-),男,贵州省贞丰县人,研究员,长期从事地质矿产勘查与研究工作。 贵州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探讨 刘远辉 (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贵州 贵阳 550004) [摘 要]本文通过贵州金矿多年的勘查工作实践和认识,结合以往金矿研究成果,划分了不同的成矿区带和矿化集中区带,阐述的各成矿区带成矿地质条件,指出的找矿方向,有助于今后地质勘查工作部署以及找矿与勘查研究并实现找矿突破。[关键词]金矿;分布规律;找矿方向;贵州 [中图分类号]P 6181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943(2009)03-0162-08 1 贵州金矿资源分布规律 贵州省金矿资源较丰富、自然类型多样,黔西南、黔东南及盘县地区是主要的分布区。全省的金矿(化)集中区(带),主要有赖子山背斜金矿(化)带;灰家堡背斜金矿(化)带;戈塘背斜金矿(化)带;黔东南稳江背斜金矿(化)带;册亨百地、丫他)板其金锑矿(化)区带;盘县莲花山背斜及盘西背斜金矿(化)带;普安红岩背斜金矿(化)带;三(都))丹(寨)金汞砷矿(化)带、兴仁包谷地(大丫口)背斜金锑矿(化)带;晴隆碧痕营穹隆金矿化带等。探明的中型以上矿床有:贞丰县烂泥沟金矿、贞丰县水银洞金矿、兴仁县紫木凼金矿、晴隆县老万场金矿、安龙县戈塘金矿、普安县泥堡金矿,探明和发现的小型矿床和矿点若干,均分布于这些矿(化)集中区带内。 不同的矿(化)集中区带具有各自独特的成矿地质条件,金矿体依附于其成矿地质条件在矿(化)集中区内呈有规律的产出和分布,对各矿(化)集中区带进行矿田级的成矿研究并建立找矿模型,是贵州省金矿的/探边摸底0和/攻深找盲0重要而必要的地质研究工作。 111 成矿区带的划分和主要特征 从金矿的产出与分布、矿床类型、控矿地质条件及矿床特征的相似性,并考虑今后勘查技术方 法综合手段选择的相近性,以利于对各有特色的 矿化集中区带进行深入的成矿研究和勘查评价。本文将贵州金矿划分为以下五个成矿区19个矿化集中区带: (1)黔西南台地相成矿区,划分为以下4个矿化集中区带: 灰家堡背斜、贞丰背斜矿化集中区;包谷地背斜矿化集中区;戈塘背斜矿化集中区;碧痕营背斜矿化集中区。 (2)黔西南盆地相成矿区,划分为以下5个矿化集中区带: 赖子山背斜矿化集中区;丫他)板其矿化集中带;百地矿化集中区;鲁容背斜矿化集中带;望(谟))罗(甸)矿化集中区。 (3)峨眉山玄武岩成矿区,划分为以下3个矿化集中区带: 莲花山背斜矿化集中区;盘西背斜矿化集中区;竹桶背斜矿化集中区[兼具(1)成矿区特征]。 (4)黔东南浅变质岩成矿区,划分为以下6个矿化集中区带: 天柱)白市矿化集中区;南加背斜矿化集中带;稳江背斜矿化集中带;黎平背斜矿化集中带;洪州背斜矿化集中带;从江地区金(多金属)矿化区。 (5)一级构造单元接合带,划为1个矿化集中带,即三(都))丹(寨)构造矿集带。 # 162#

地球化学稀土元素配分分析()

《地球化学》实习测验 REE图表处理及参数计算 一、实习目的 1、掌握稀土元素组成模式图的制作方法。 2、掌握表征稀土元素组成的基本参数。 3、培养独立查阅文献及处理数据的能力。 二、基本原理 1、稀土元素组成模式图 1、原子序数为横坐标 2、标准化数据为纵坐标 3、对数刻度 2、表征稀土元素组成的基本参数 3、稀土总量 4、轻重稀土比值 5、轻稀土分异指数 6、重稀土分异指数 7、铕、铈异常 三、实习测验内容 1、绘制各类侵入岩的稀土元素组成模式图; 2、计算各类侵入岩稀土元素组成的基本参数; 3、对已绘制的图表和计算出的数据进行解释。 4、在以上实习内容掌握之后,自行查阅文献一篇,并进行以上3项操作。

四、实习测验步骤 1、根据查阅文献数据,找到自己想要的数据 表1 蒙库铁矿床岩石、矿石、矿物稀土元素成分分析(ppm) 2、选出自己要的数据建立表格 表2 稀土元素组成模式图(ppm) 3、对数据进行球粒陨石标准化 表3球粒陨石标准化后稀土元素组成模式图(ppm) 图1 蒙库铁矿床稀土元素配分图 5、计算稀土元素基本参数 表4 表征稀土元素组成的基本参数 6、数据及图表的解析 (1)绿帘石:∑REE=266.49ppm,表明稀土元素含量较高;LR/HR=4.98,表明轻重稀土元素间发生了较大的分异,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La/Sm)N=2.26,(Gd/Lu)N=1.47,显示轻重稀土元素内部都发生了分异作用,轻稀土元素分异更明显。Eu异常值=1.23,为强正异常;Ce异常值=0.95,表明Ce基本无异常;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相对亏损的右倾型,图像具有左陡右缓特点,Eu正异常明显特征。 (2)磁铁矿矿石:∑REE=10.75ppm,表明稀土元素含量较低;LR/HR=3.15,表明轻重稀土元素间发生了较大的分异,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La/Sm)N=1.47, (Gd/Lu)N=0.88,显示轻重稀土元素内部都发生了分异作用,轻稀土元素分异更明显。 Eu异常值=1.8,为强正异常;Ce异常值=0.84,位弱Ce异常;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相对亏损的右倾型,图像具有左陡右缓特点,Eu正异常明显特征。

金矿床地球化学异常模式的研究样本

3 金矿床地球化学异常模式的研究 研究和建立金矿床地球化学异常模式是提高化探异常解释水平, 提高化探找金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地球化学异常模式实际是一种异常评价标志和找矿预测模式, 是对所研究的地质体的各种地球化学特征, 特别是地球化学分带特征的提炼和概括。研究和建立模式的目的, 是为了提高化探异常的解释水平。研究的思路是以成矿唱成晕作用入手, 研究与成矿有关的地层、岩浆岩的演化特点, 以及成矿元素、伴生元素、矿化剂元素和控矿元素在成矿作用过程中随时间的演化规律和在空间上的分带特点, 经过对已知矿床(田)的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包括分散流、次生晕、原生晕的元素组合, 水平和垂直分带特点)的研究概括, 最后建立起模式。模式表示方式有多种, 但常见的是图示法。地球化学异常模式图一定要重点突出, 一目了然; 要清楚地反映出异常与矿体在时间上、空间上、成因上的联系, 其中关键性的问题是异常分带规律(指示元素的浓度分带和组合分带) ; 要反映出对异常评价所需要的标志, 即寻找盲矿和预测矿床剥蚀程度的标志。成矿唱成晕模式是比地球化学异常模式更高一级的模式。它是在成矿模式和地球化学异常模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它要求在模式中清楚地反映出成矿地质背景(成矿物质来源, 成矿环境, 成矿作用在时间上的演化和矿床在空间上的分带规律, 以及成矿条件( T , P , pH , Eh 等) , 还要能清楚地反映出地球化学异常发育特点和异常的水平和垂直分带。 3.1 典型金矿床的岩石地球化学异常分带模式研究典型金矿床的地球化学异常分带特征, 建立典型金矿床的地球化学异常分带模式, 对在典型矿区及其外围地球化学异常评价、寻找盲矿和预测金矿剥蚀程度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下面介绍中国勘查地球化学家近年来建立的8 个典型金矿床的地球化学异常分带模式。 3.1.1 山东招掖金矿带金矿床的地球化学异常分带模式招掖金矿带是 中国最重要的金矿带之一, 其成因为混合岩化热液型。包括有名的焦家式金矿(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和玲珑式金矿(典型石英脉型金矿)。金矿主要产于 混合花岗岩内, 少部分金矿产于新太古界胶东群中。胶东群变质岩系为中—高级变质岩石, 主要为角闪岩相。混合花岗岩为胶东群地层受原地、半原地混合岩化、

煤中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的研究进展

煤中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的研究进展 刘文中,肖建辉,陈 萍 (安徽理工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安徽省矿山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安徽淮南 232001) 摘 要:对国内外有关煤中稀土元素丰度的资料做了最新的统计分析,并讨论了煤中稀土元素的丰度、来源和赋存形式及地质成因。研究结果表明,稀土元素在煤中主要与硅酸盐矿物结合,其来源主要是陆源碎屑或溶液,同时也不排除煤中有机质在吸附稀土元素时起的重要作用;煤中稀土元素的分布特征继承了陆源物质铕(Eu)负异常的地球化学特征;煤中稀土元素的分布特征不受煤变质程度的影响,煤中稀土元素含量主要取决于煤的无机组分含量。 关键词: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煤 中图分类号:P59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0253-2336(2007)11-0106-03 R esearch progress on geochem istry of rare earth elem ent i n coal LIU W en zhong ,X I A O Jian hu,i C HEN P i n g (Anhui P rov i n ci a lK ey L ab of m i ne g eolog ic a l d isaste r pre v e n ti on and con t rol ,School o f Ea rt h and E nvironm e n t , Anhui Universit y o f S cie n ce and Tec hn ology,Hua i nan 232001,C hina )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高校省级自然科学重点研究资助项目(KJ2007A006) 稀土元素有特殊的地球化学性能,如化学性质稳定、均一化程度高、不易受变质作用干扰,一经 纪录 在含煤岩系中,容易被保存下来,是研究煤地质成因的地球化学指示剂。稀土元素在自然界分布广泛,虽然煤中稀土元素含量不高,但在煤灰中稀土元素可以富集,并可望得到综合利用。因此,对煤中稀土元素的研究已成为煤地质学、环境科学以及材料科学的重要内容。 1 煤中稀土元素的丰度 国外研究煤中稀土元素起步较早,一些学者在 实验基础上得出了可靠的数据,如Sw a i n 报道了世界多数煤中稀土元素含量大致范围[1] ;世界煤中 稀土元素总量的平均值为46 3 g /g [2] ;美国煤中稀土元素总量的平均值为62 1 g /g [3];加拿大悉 尼盆地煤中稀土元素总量的平均值为30 g /g [4] 。 国内开展煤中稀土元素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近年来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赵志根等人对中国110个煤样中稀土元素的含量分布进行了分析与总结[5] ,由于煤中稀土元素的赋存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稀土元素在煤中的含量分布范围相当宽,中间值段80%样品的分析数据可较为客观地 反映中国多数煤中稀土元素的丰度。研究者们还发现,在La ,Ce ,N d ,Sm,Eu ,Tb ,Yb,Lu 这8个稀土元素中,除Eu 外其余7个元素在煤中的平均值含量明显高于世界煤。华南二叠纪煤中稀土元素总量的平均值最大,其次是华北石炭、二叠纪煤,中新生代煤最小 [6] 。淮北煤田二叠纪煤中稀 土元素明显富集,稀土元素总量平均值为141 2 g /g ,高于中国及世界其他地区的煤 [7] 。华南地 区晚二叠世和晚三叠世的煤中,不同煤层的稀土元素含量平均值变化较大,在32~456 g /g [8] 。虽然不同地区、不同数量煤样的分析结果丰富了煤中 稀土元素丰度的数据,但就样品数量和代表性而言,研究中国煤中稀土元素的丰度仍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2 煤中稀土元素的来源和赋存形式 近年来,国内外陆续报道了有关煤中稀土元素来源和赋存形式的研究成果:!保加利亚Piri n 煤中稀土元素主要与硅酸盐矿物相结合,煤中稀土元素的含量随灰分的增高而增加;与灰分及灰分的主要成分(S,i A ,l Fe ,Na )具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而与低灰分中的典型组分钙缺少相关性,煤和岩石夹层的稀土元素标准化分布模式相似;与典型的陆源灰分的微量元素(T ,i Pb ,C r ,Th ,Ta , 106

海南白沙地区金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找矿标志

海南白沙地区金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找矿标志 通过对海南白沙地区金矿床5000余个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样品的6种元素分析数据,对该金矿地质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综合研究,建立了该矿床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标志,对成矿远景作出评价,为下一步找矿提供地质和地球化学依据。 标签:金矿床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找矿标志成矿远景 0引言 工作区地质勘查工作薄弱,研究资料也相对匮乏,只有一些学者对该区进行了初步探讨,本文在对大量地球化学勘查数据处理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研究区的异常成因,并根据其地质特征探讨了金矿勘查的找矿标志。 1区域地质特征 矿区位于海南省南西部,处于中生代白沙盆地南东边缘,大地构造位置属于华南褶皱系五指山褶皱带,北毗邻昌江-琼海构造带,东邻白沙大断裂。区内出露地层主要有有石炭纪-青天峡组、南好组并层,二叠纪-南龙组,白垩纪-鹿母湾组,其中下石炭统青天峡组是重要的金矿含矿层[1]。 按地质力学观点,海南岛位于我国第四纬向构造带与华夏、新华夏系构造体系及北西向构造体系交汇处。岛上发育几条明显的东西向断裂带和北东向主构造带,并与北西向构造带组成较复杂的复合与联合关系(图1)。其中矿区北部的昌江-琼海构造带是一条规模巨大以断裂带为主的断褶构造带,横贯东方、昌江、白沙、琼中、屯昌和琼海等县市,在其延伸方向上长达200公里以上。在该构造带上还分布有珠碧江、昌江—白沙、昌江—琼海等一系列东西向断裂带,是影响矿区的主要构造带。 区内岩浆活动频繁,岩浆岩分布很广,主要出露的岩性有:印支期花岗岩,角闪石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燕山期角闪石黑云母花岗闪长岩。 从海南岛金矿成矿远景区划看,矿区位于IV远景区内,成NE-SW向展布,矿源层为下石炭统青天峡组,控矿断裂为白沙断裂。 2矿区地质特征 矿区内出露的地层主要有鹿母湾组(K1)和南好组、青天峡组并层(C1)。鹿母湾组(K1l):下部以砂砾岩、含砾长石石英粗砂岩为主,夹泥质铁质粉砂岩、泥岩。上部长石石英细—粉砂岩夹钙质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南好组:石英砂岩与板岩互层,底部砾岩、含砾不等粒石英砂岩;青天峡组并层(C1p):主要为板岩与石英砂岩互层,底部夹灰岩。其中下石炭统青天峡组为区域上重要含矿层,地球化学土壤测量显示,西区青天峡组地层金元素分析值大于东区,且圈出

天柱县金矿Ⅲ号井开采方案

天柱县金井(壕乡)金矿Ⅲ号井 开采方案设计 说明书 设计规模:2Kt/a 贵州创新矿冶工程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二0一0年七月

天柱县金井(壕乡)金矿Ⅲ号井 开采方案设计 说明书 工程规模:2Kt/a 审定:袁余胜 项目负责:浦鹏 设计:李光英 贵州创新矿冶工程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二0一0年七月

参加设计人员名单

目录 前言 (44) 第一章矿山概况及地质特征 (1111) 第一节概况 (1111) 第二节地质构造及矿石层特征 (1313) 第二章矿山开采 (2020) 第一节矿区境界及储量 (2020) 第二节矿山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2121) 第三节矿山开采 (2323) 第四节矿山通风防尘及职业防护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矿山机械.........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节运输设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节通风设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节排水设备及排水系统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节压气设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安全大纲.........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节矿山安全总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矿山安全的主要危险危害因素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 义书签。 第三节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安全生产技术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选矿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章地面设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地面工艺及总平面布置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节矿山供电、通信、供水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七章环境保护.........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八章技术经济.........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冷泉碳酸盐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氧化还原条件示踪

冷泉碳酸盐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氧化还原条件示踪 * 卞友艳1,3, 林治家1,3, 冯东1,2, 陈多福1,2 【摘 要】摘要: 在海底冷泉活动区渗漏甲烷被细菌缺氧氧化为 HCO3-, 产生碳酸盐岩沉淀, 同时消耗沉积物孔隙水中的硫酸根离子, 从而改变沉积环境的氧化还原条件。墨西哥湾和刚果扇的现代冷泉碳酸盐岩及摩洛哥 Hollard Mound中泥盆统和意大利Marmorito中新统冷泉碳酸盐岩的泥晶和亮晶碳酸盐矿物的稀土元素(rare earth element, REE)总量(ΣREE)质量分数变化范围较大 (0.3×10–6—43.7×10–6), 泥晶的ΣREE高于亮晶碳酸盐矿物。稀土元素页岩标准化配分模式具有不同的Ce异常特征, 即使在同一地点采集的样品也表现出不同的Ce异常, 显示了冷泉活动区海底除目前认识到的还原环境外, 至少存在局部和短暂的氧化环境。氧化还原条件的改变可能与冷泉流体流动速率变化有关, 或与甲烷缺氧氧化伴生的反硝化作用产生的氧有关。 【期刊名称】热带海洋学报 【年(卷),期】2012(000)005 【总页数】8 【关键词】关键词: 冷泉碳酸盐岩; 氧化还原条件; 稀土元素示踪 海底甲烷微生物氧化形成的自生碳酸盐岩(冷泉碳酸盐岩)广泛发育于全球古代和现代冷泉环境中[1], 它是甲烷氧化古菌和硫酸盐还原细菌共同新陈代谢作用的产物[2-4]。在海底冷泉活动区, 渗漏甲烷被甲烷氧化菌氧化成重碳酸根离子, 与孔隙水中的钙和镁离子结合, 沉淀形成自生碳酸盐岩, 同时孔隙水中的硫酸根离子被硫酸盐还原菌还原成硫化氢, 与铁离子结合, 形成黄铁矿[5-6], 从而改变冷泉活动区海底沉积物的氧化还原条件。 目前, 海底冷泉观测发现流体流量、温度、热扩散系数、pH、盐度和元素含量(如Li, Ca, Mg, B, Cl,S)等均随时间和空间而变化[7-23]。这些参数的变化很可能与海底微生物作用有关, 但目前无论是古冷泉还是现代冷泉均很难追踪海底沉积环境物化参数的变化。 稀土元素(rare earth element, REE)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性, 在缺氧条件下Ce与其他稀土元素相似, 以 Ce3+形式存在, 在氧化条件下可溶的 Ce3+被氧化成不可溶的 Ce4+, 从而引起稀土元素分馏[24-25]。因此, 自生矿物的Ce异常可以有效地指示形成环境的氧化还原条件。 在海洋环境中, 珊瑚、磷酸盐沉积物以及热液作用下形成的碳酸盐沉积物的稀土元素组成被广泛应用于指示氧化还原条件的研究[26-28]。然而, 冷泉碳酸盐岩中的稀土元素研究却极少引起关注, 仅在南海北部、墨西哥湾和黑海有一些报道[29-32]。此外,在碳酸盐岩成岩过程中稀土元素配分模式表现出相对的稳定性[33-36]。因此, 稀土元素是示踪冷泉碳酸盐岩沉淀环境氧化还原条件变化的理想参

稀土习题

1.试述稀土元素的原子序数、符号、名称、分类方法及其依据。 镧系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六周期的57号位置上。57镧(La),58铈(Ce),59镨(Pr),60钕(Nd),61钷(Pm),62钐(Sm),63铕(Eu),64钆(Gd),65铽(Tb),66镝(Dy),67钬(Ho),68铒(Er),69铥(Tm),70镱(Yb),71镥(Lu) 。 非镧系稀土元素:21钪(Sc),39钇(Y)。 分类方法及依据: 国际理论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为了避免名称上的混乱,在1968年推荐把镧以后的原子序数为58—71铈至镥等14个元素称为镧系元素,把钪、钇、镧和镧系元素一起称为稀土元素。 稀土分组 按化学性质: 轻稀土(铈组)La~Eu;重稀土(钇组)Gd~Lu, Y 按分离工艺: 轻稀土La~Pm, 中稀土Sm~Dy, 重稀土Ho~Lu, Y 2.稀土元素电子层结构有何特点?它与稀土元素间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及相异点有何关系?何为镧系收缩?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根据能量最低原理,镧系元素自由原子的基态 电子组态有两种类型: [Xe]4fn6s2和[Xe]4fn-15d16s2 其中[Xe]=1s22s22p63s23p63d104s24p64d105s25p6。 La后其它的元素,电子填充4f轨道,两种情况4fn-15d16s2 ;4fn6s2 ШB族基态价电子层结构 21 Sc 3d14s2 1s22s22p63s23p63d14s2 39 Y 4d15s2 1s22s22p63s23p63d104s24p64d15s2 57 La 5d16s2 1s22s22p63s23p63d104s24p64d105s25p65d16s2 89 Ac 6d17s2 遵循洪特规则,即等价轨道全充满、半充满或全空的状态比较稳定。 三价镧系离子的基组态、基谱项和基支谱项在镧系中从镧至钆(或铕)和从钆至镥的周期性变化的这种离子内部结构的特征,正是镧系元素分为轻镧系元素(镧至钆)和重镧系元素(钆至镥)的内在原因,是镧系元素化合物性质在该系列中变化的某些规律性(如四分组效应等)的内在特性的反映。 镧系元素的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少的现象称为镧系收缩。 产生的原因:镧系元素中,原子核每增加一个质子,相应的有一个电子进入4f轨道,而4f电子对核的屏蔽不如内层电子,因而随原子序数的增加,有效核电荷增加,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增强,使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逐渐减少。 3.稀土元素有哪些重要化合物?试述其与冶炼有关的重要性质。 氧化物:不溶于水,但能和水化合生成氢氧化物,镧的碱性最强,轻稀土氢氧化物的碱性比碱土金属氢氧化物的碱性稍弱。碱性,La →Lu碱性递减 氧化物在空气中能吸收CO2生成碱式碳酸盐,La2O3的吸收能力最强,La →Lu递减易和其它金属氧化物生成复合氧化物 。氢氧化物:随着RE金属离子半径减小,碱度减弱,开始沉淀的pH值La →Lu降低。硫酸盐:RE2(SO4)3 容易吸水,溶于水时放热。 RE2(SO4)3?nH2O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因此易于重结晶。 溶解度Ce →Eu下降,Gd →Lu升高。

穆龙套金矿地质和地球化学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综 述? Bulletin of Mineralogy ,Petrology and Geochemistry Vol 127No 14,Oct 12008 收稿日期:2008201210收到,05216改回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2006BAB07B08) 作者简介:谭娟娟(1985— ),女,研究生,专业方向:矿床地球化学通讯作者:朱永峰.E 2mail :yfzhu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69170498.html,.穆龙套金矿地质和地球化学 谭娟娟,朱永峰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 摘 要:总结了世界最大造山型金矿穆龙套金矿(黄金储量>6100t )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穆龙套金矿的赋矿围岩为晚奥陶世2早志留世黑色碳质页岩,矿床产于剪切带和断裂的交汇部位,受韧性剪切带控制。下部有强烈蚀变的白岗岩(约287 Ma ),矿体北部出露火成岩岩墙(273~286Ma )。金主要赋存于石英脉中,矿石及其围岩蚀变组合的地球化学特征指示了岩浆 流体对成矿作用的贡献,但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成矿流体中绝大多数He 来自地壳,惰性气体主要来自大气。金矿年龄被确定为约275Ma (Sm 2Nd 等时线)、226~254Ma (绢云母40Ar/39Ar 坪年龄)和约290Ma (毒砂Re 2Os )。在有限的地区内短时期形成巨型金矿需要特殊的机制和长期的流体演化过程。关 键 词:穆龙套金矿;黑色页岩;剪切带;成矿流体 中图分类号:P6181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802(2008)0420391208 G eology and G eochemistry of Muruntau G old Deposit TAN J uan 2juan ,ZHU Y ong 2feng T he Key L aboratory of Orogenic B elts and Crustal Evol ution ,M inist ry of Education ,China; S chool of Earth and S pace S cience ,Peking Universit y ,B ei j ing 100871,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summarized t he geological and geochemical features of the Muruntau gold deposit ,t he largest orogenic 2type gold deposit in t he world wit h gold reservoir of >6100t.The ore bodies locate at the intersection of shear zones and fault s.The wall 2rock of t he gold veins is black carbon schist of Upper Ordovician 2lower Silurian.Alaskite (~287Ma ),occurring beneat h t he Muruntau ore body ,had been extensively altered.Igneous dikes (273-286Ma )expose in t he nort h of t he ore region.Native gold grains occur in quartz veins.Geochemistry of t he al 2teration assemblages and t he ores suggested magmatic contributions of t he ore 2forming fluid in some degree.The fluid inclusion analysis ,however ,implied t hat overwhelming majority of He came from continental crust ,and t he noble gases were from at mosphere.Age of gold mineralization had been determined to be ~275Ma (Sm 2Nd isoch 2rone ),226-254Ma (sericite 40 Ar/39 Ar plateau )and ~290Ma (arsenopyrite Re 2Os ).It requires special mecha 2 nisms and prolonged fluid evolution for such a giant ore deposit to form wit hin a short time span and wit hin a limited area.Shear zones ,which control t he terminal location of t he Muruntau gold deposit ,are t he widespread signals and exploration indicators for gold deposit s in t he Central Asian Metallogenic area.K ey w ords :Muruntau gold deposit ;black carbon schist ;shear zone ;ore 2forming fluid 乌兹别克斯坦穆龙套金矿是世界上最大的金矿床之一[1~6],位于中亚成矿域西南天山成矿省西段。前苏联学者于上世纪50年代发现了大规模金异常,1964年开始开采。该矿床的黄金储量超过6100t ,是世界上最大的造山型金矿[7]。本文系统总结了该 矿床的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期望对在我国寻找类似矿床的工作有所启迪。 1 区域地质概况 中亚成矿域由若干个成矿省组成,其中最主要

黔东南天柱—锦屏地区金矿石质量评定方法探讨

黄金 GOLD2018年第9期/第39卷黔东南天柱—锦屏地区金矿石质量评定方法探讨 收稿日期:2018-03-06;修回日期:2018-07-29 作者简介:程元路(1989—),男,山东菏泽人,工程师,主要从事金属矿床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地矿类咨询评估工作;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303号武车路水岸国际K6-1栋20~23层,湖北永业行评估咨询有限公司,430000;E-mail:261119085@qq.com 程元路 (湖北永业行评估咨询有限公司) 摘要:黔东南地区金矿石多以明金为主,单颗粒明金可达中—粗粒级,品位变化大,利用传统的采样方法、样品加工流程和矿石分析方法难以获得准确的结果,导致影响对矿石质量的评估、工业 矿体的圈定和储量计算,以及矿石开采和选冶等。以黔东南天柱—锦屏地区金矿石为例,分析了矿 石测定不准确的原因,通过实验确定合适的样品取样量、分析方法,可获得准确的测定结果,为进一 步研究该类型金矿床的成矿规律,客观评估本区金矿经济效益提供参考。 关键词:黔东南;金矿石;取样量;火试金法;重砂法;矿石质量 中图分类号:TD926.3 文章编号:1001-1277(2018)09-0082-04 文献标志码:Adoi:10.11792/hj20180918 引言 黔东南地区金矿开采历史悠久,区内金矿床 (点)众多,以石英脉型金矿床为主;但由于基础条件 差,地质工作程度低,找矿工作不显著,一直以来都处 于“只见星星,不见月亮”的局面。近年来,随着勘 探、开发工作的深入,新矿点不断被发现,并且区内以 前被认为储量小、前景差的金矿床,其实际黄金储量 远超过预期,存在明显的探采对比误差,说明该地区 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在黔东南地区金矿勘查现状中有一个值得注意 的现象,即当地村民沿河拦坝在河道内进行小规模淘 金,可获得相当不错的经济效益。但在该区工作的地 质工作者、投资创企的矿山经营者及国土资源部门的 矿权管理者却很难准确评估本区金矿的矿石质量和 储量,这对本区金矿成矿规律的总结和深边部矿体的 预测增加了难度[1]。本文即从此现象入手,通过查 阅大量文献,探析本区金矿石分析测定不准确的原 因,并探讨一种可行的、便捷的、准确的取样方法与矿 石分析测试手段,供研究该区金矿石的同行们参考。 1矿石测定不准确的原因 在对黔东南地区金矿成矿规律研究的过程中,笔 者曾对黔东南天柱与锦屏境内磨山、平秋、虎盆金矿 及废弃老矿硐进行实地调研并采集样品,送至河北某 实验室通过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测定金,但几百件样 品中没有一件样品的金含量达到10-6量级,即使有 些样品在野外观察时可见“明金”,但也并未达到 10-6量级。通过对本区金的赋存形式、中—粗粒金矿 石样品加工处理方法、分析测定方法的优劣等方面文 献的查阅及实验研究,认为造成本区金矿石分析测定 不准确的原因主要为:一是由金的赋存形式决定的矿 化不均,进而导致常规取样方法的代表性不足;二是 含粗粒金矿石样品加工不合理。 黔东南地区金矿化极不均匀,金品位变化极大, 金主要嵌布于石英及黄铁矿裂隙中(见图1),仅有少 量的微细粒包裹金嵌布于黄铁矿中,明金极其少见, 但若出现1粒明金可使该块段金品位增高成百上千 倍,若处理不合理,就会导致对某一区矿段的评价严 重误判。在以往的地质工作中,黔东南地区金矿样品 的采集多采用捡块法和刻槽法取样,取样量多为200~ 500g,这种“以点带面”或“以线代段”的取样方法样 品数量有限,没有代表性,对于单颗粒明金的处理也 不甚合理。 金矿石在进行测试分析前会对其进行预处理与 加工,主要是破碎至某一目级(一般为>150目),以 达到测试分析仪器的要求,这也是保证样品测试结果 客观、准确的重要步骤。由于金的延展性极好,而区 内金矿石中脉石矿物粒度较细、质地较软,耐磨性较 差,嵌于其中的金颗粒不能被充分磨碎,多以球粒状、 片状、枝杈状等留于筛上,即使在碎磨过程中增加碎 磨时间、加入助磨剂(石英、长石等)、增加反复碎磨 次数也很难将明金全部碎至规定目数;导致金矿石在 预处理时筛上与筛下样品品位差异较大,获得错误的 分析结果。由此看来,金本身的赋存形式与物理特性 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样品处理的难度。不同的化学万方数据

地球化学稀土元素配分分析

地球化学稀土元素配分分 析 Final revision by standardization team on December 10, 2020.

《地球化学》实习测验 REE图表处理及参数计算 一、实习目的 1、掌握稀土元素组成模式图的制作方法。 2、掌握表征稀土元素组成的基本参数。 3、培养独立查阅文献及处理数据的能力。 二、基本原理 1、稀土元素组成模式图 1、原子序数为横坐标 2、标准化数据为纵坐标 3、对数刻度 2、表征稀土元素组成的基本参数 3、稀土总量 4、轻重稀土比值 5、轻稀土分异指数 6、重稀土分异指数 7、铕、铈异常 三、实习测验内容 1、绘制各类侵入岩的稀土元素组成模式图; 2、计算各类侵入岩稀土元素组成的基本参数; 3、对已绘制的图表和计算出的数据进行解释。 4、在以上实习内容掌握之后,自行查阅文献一篇,并进行以上3项操作。 四、实习测验步骤 1、根据查阅文献数据,找到自己想要的数据 表1 蒙库铁矿床岩石、矿石、矿物稀土元素成分分析(ppm) 2、选出自己要的数据建立表格 表2 稀土元素组成模式图(ppm) 3、对数据进行球粒陨石标准化 表3球粒陨石标准化后稀土元素组成模式图(ppm) 图1 蒙库铁矿床稀土元素配分图 5、计算稀土元素基本参数

表4 表征稀土元素组成的基本参数 6、数据及图表的解析 (1)绿帘石:∑REE=,表明稀土元素含量较高;LR/HR=,表明轻重稀土元素间发生了较大的分异,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La/Sm)N=,(Gd/Lu)N=,显示轻重稀土元素内部都发生了分异作用,轻稀土元素分异更明显。Eu异常值=,为强正异常;Ce异常值=,表明Ce基本无异常;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相对亏损的右倾型,图像具有左陡右缓特点,Eu正异常明显特征。 (2)磁铁矿矿石:∑REE=,表明稀土元素含量较低;LR/HR=,表明轻重稀土元素间发生了较大的分异,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La/Sm)N=, (Gd/Lu)N=,显示轻重稀土元素内部都发生了分异作用,轻稀土元素分异更明显。Eu异常值=,为强正异常;Ce异常值=,位弱Ce异常;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相对亏损的右倾型,图像具有左陡右缓特点,Eu正异常明显特征。 (3)块状黄铁矿:∑REE=225ppm,表明稀土元素含量较高;LR/HR=,表明轻重稀土元素间发生了较大的分异,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La/Sm)N=,(Gd/Lu)N=,显示轻重稀土元素内部都发生了分异作用,轻稀土元素分异更明显。Eu异常值=,为强正异常;Ce异常值=,为Ce弱异常;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相对亏损的右倾型,Eu正异常明显特征。 五、结论 1、绿帘石、磁铁矿矿石、块状黄铁矿的配分模式具有相似性,均为右倾型,正Eu 异常,富集轻稀土元素。差别在于(1)稀土元素含量,绿帘石和块状黄铁矿具有较丰

黔东南地区金矿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

收稿日期:2003-08-25. 第一作者简介:黎应书(1966~),男,在读博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矿产经济和综合信息成矿预测. 黔东南地区金矿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 黎应书,秦德先,普传杰,陈爱兵,谈树成,范柱国 (昆明理工大学矿产地质研究所,云南昆明 650093) 摘要: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研究后认为,黔东南地区存在蚀变岩型金矿床,并研究了该区该类矿床的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对该类矿床的矿源层和找矿标志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隆里组的粉沙质板岩和拱洞组的变余(粉)砂岩,以及具有硅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等围岩蚀变和穿层的石英脉三因素的组合体是该类矿床的成矿特征,同时也是该类矿床的找矿标志.关键词:地质特征;地球化学勘察;黔东南;蚀度岩型金矿中图分类号:P315.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55X(2004)03-0005-04 Geological and Geochemical Features of Au Ore Deposit in Southeastern Guizhou LI Ying shu,QIN De xian,PU Chuan jie,CHEN Ai bing,TAN Shu cheng,FAN Zhu guo (Geological Institute of Mineral Deposit,Kunming Universi 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Kunming 650093,China ) Abstract:After field work and indoor research,it is thought that there is eroded rock-type Au ore deposit in southeastern Guizhou.A careful study is made on the geological and geochemical features of this type Au ore de posit in the area,and the mine source stratum and searching ore indication as well.It s proven that the compos ites which comprise silty slate of Longli formation,palimpsest sandstone of Gongdong formation,eroded phenom ena such as silication,pyritization,sericitization,chloritization and quartz vein of intersecting stratum,are bo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eposit formation and the indication of searching this kind of ore deposit. Key words:geological feature;geochemical prospecting;southeastern Guizhou;Altared gold deposit 0引言 在贵州黔东南地区,石英脉型金矿和砂金矿床点多面广,但是规模一般不大,而且规律性也不强,大都呈零星分布.然而,与黔东南地区邻近且成矿环境相类似的桂北地区和湘西南地区却已发现了规模较大的蚀变岩型金矿,在黔东南地区是否也有该类型的金矿存在呢?笔者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研究后确认,该区有该类金矿床存在,并且分析了该类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 1区域地质概况 从大地构造位置来说,黔东南地区大致位于新华夏构造体系第三隆起带与南岭纬向构造体系的交汇复合部位.在区内,由于东西向的构造带形成得比较早,受到了后来多期应力作用的强烈改造,因此极少见到东西向的构造形迹.而华夏构造体系和新华夏构造体系形成得相对较晚,区内的构造形迹大都表现为北东东 北东 北北东向的断裂和褶皱(图1). 第29卷第3期2004年6月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 Journal of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 hnology (Science and Technology)Vol.29 No 3 Jun.2004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