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文地理学 第二版 赵荣 考研整理

人文地理学 第二版 赵荣 考研整理

人文地理学 第二版 赵荣 考研整理
人文地理学 第二版 赵荣 考研整理

第一章绪论

一、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特征

1、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思想意识)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2、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属于社会学和地理学的交叉学科,具有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

二、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过程

1、人文地理学的产生

古希腊著名学者埃拉托色尼首创了“地理学”这一名词,并力图说明人类生活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我国古代的人文地理记述包括《禹贡》、各种地理志等。对古代地理学尤其是人文地理学具有奠基意义的是德国两位大师洪堡和李特尔。洪堡的功绩在于使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李特尔是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开山大师,他认为要确立一门以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为基础的新的科学地理学,要致力于探究自然环境对人类历史的因果关系。

2、近代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1古代:对人文地理物象的描述。

○2近代—19世纪中叶:对人文地理物象的解释。

德国流派:拉采尔、赫特纳、施吕特尔:近代地理学的发源地,注重学术思想的研究。

法国流派:白兰士、白吕纳:重视小区域研究和实地考察。

英国流派:麦金德的“大陆腹地学说”、罗士培的“适应”论思想

美国学派:森普尔的《地理环境的影响》、亨丁顿的《气候与文明》。

文化地理学的鼻祖:苏尔的文化景观学思想

哈特向的区域观点:《地理学的性质》是代表作。

俄国学派:承袭德国思想,但在十月革命后由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经济地理取代人文地理。

对西方人文地理学的批判削弱了苏联地理学界对人地关系的综合分析研究,导致了人地

分立的局面。

3、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1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地理学两大流派

在美国,战后区域学派占据了上风;50——60年代,数量革命对地理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引发了理论地理学的发展。70年代后,出现了人本主义的倾向,行为地理学等得到了快速发展。

在前苏联,50年代自然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分离的二元论观点。60年代以后建立起“统一地理学”的概念。70年代后经济地理学逐渐扩展为“社会经济地理学”,实际上已接近人文地理学的内容。近年来出现了经济化、社会化、计量化和生态化等趋势。在出现人口、资源、旅游、文化和民族等概念的基础上,还出现了建设地理学和工程地理学等应用性强的学科。

○2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特征:

科学理论和方法论的建立:协调人地关系成为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开始得到重视和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

新的研究方法:计量方法和数学模型的广泛应用;心理学方法和行为地理学的研究;在观察和收集资料、信息的手段上有了根本性的变革。

新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人文化的倾向愈益明显;应用得到了加强。

发展趋向:人文地理研究日益向实用方向发展,面向人类迫切需要解决的那些实际问题,另一个趋向是应用方向,它的应用相当广泛,如地区资源的开发评价、地区综合发展分析、城市与区域规划等。

三、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p14~18

新中国成立之前许多地理学老前辈都进行过相应的人文地理学研究;

1949——1978年,受前苏联的影响,以经济地理学取代人文地理学;

1978年以来:人文地理学的复兴和迅速发展阶段。这一阶段是人文地理学大发展的阶段,城市地理学、旅游地理学、人口地理学发展迅速,乡村地理学、政治地理学、军事地理学、文化地理学、行为地理学等薄弱学科也得到了发展,有专门论著出版。

四、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任务

1、对科学认知的贡献及其学科建设任务

(1)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理论

(2)区域开发的综合研究

(3)加强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

2、积极参与社会经济实践,提高其应用价值

3、文化教育功能-----为普及人文地理知识服务

思考题:

1. 人文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2.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涵是什么?

3. 为什么说人文地理学是地理科学中的社会科学?人文地理学的社会特性体现在哪些

方面?

4. 如何理解西方人文地理学发展的过程及其最新的研究趋向?

5. 认识建国以来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历程,思考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的人文地理学。

6. 讨论人文地理学科在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价值。

第二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与基本理论

一、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题

文化的三个层次(结构)。

大多数学者认为,文化是由三个层次的内容构成: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其中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又称为非物质文化,它是与物质文化相对。

物质文化:满足人类生活和生存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

制度文化:亦称社会文化,是反映个人与他人、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

精神文化: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审美趣味、宗教感情、民族性格

1、文化区(人文事象的空间表征)

是指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文化区大体可以分为三类:形式文化区、功能文化

区和乡土文化区。依据美国著名文化地理学家乔丹的分类,大部分人文地理学都认可的文化区可分为:

(1) 形式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的文化区。特征是:核心区、外围区和过渡带。在自然状态下形成的。

例如:两个民族之间存在国界,彼此立场对立,不仅不相往来而且亦各不允许对方民族存在。

( 2)功能文化区:不是在自然状态下形成的,而是以该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某种功能影响,其彼此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区范围的文化区。

特征:功能中心位臵明确、边界界线确切、区内有功能联系。

例如,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一个农场、一个教区等都是一个功能文化区。

(3) 乡土文化区:是居住于某一地区的居民的思想感情上有一种共同的区域自我意识。

特征:与功能文化区的差异在于,既无功能中心,又无明确的边界;与形式文化区的差异在于,其区内缺乏形式文化区那种文化特性上的一致性。

例如:日本语只在日本国使用

2、文化扩散(文化的时间现象)

文化的时间现象即文化的扩散,文化从文化源地产生之后,一直处于随时间的扩散过程中,结果使文化区有的在扩大,有的在缩小。文化扩散可以分为两类:

(1)扩展扩散:

接触扩散(或传染扩散)

等级扩散:

刺激扩散:如南方草原驯养牛、羊——北部高寒林区驯鹿

特点:空间上的连续性,新的分布区由旧的分布区扩大而形成,旧的分布区较小,位于新的分布区内。

(2)迁移扩散:是指某种文化现象与拥有这种文化现象的人或集团紧密联系。往往由于拥有这种文化的人、群体的迁移,逐将该文化传播到该地。

特征:传播速度快,距离远,与原文化区在空间上不连续。

如:新大陆与旧大陆文化的相似性(美国与英国)。

3、文化生态学(文化与环境的关系)

核心观点:文化的发展与生物一样离不开其所在的环境。

几种主要的人地关系论点:

环境决定论,可能论,适应论,生态论,环境感知,文化决定论,和谐论。

对几种人地关系论点的重新审视。重点讲解环境决定论和可能论两种观点的特点及其现实意义。

4、文化整合(文化各特质之间的协调)

5、文化景观(文化现象综合体)

文化景观亦称人文景观,是居住于该地的某文化集团为满足其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

6、文化适应

人类为了有效获取食物和改善生活条件而逐步创造的工具、技术以及组织形式等被称为文化适应。另:文化适应——人类在环境适应过程中,除去体质发生变化外,还出现另一种变化,就是对工具的利用和制造,火的利用和人工取火技术等,即主要依赖工具、技术、组织等物质或制度文化来适应环境,所以叫文化适应

二、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

文化景观:亦称人文景观,是居住于该地的某文化集团为满足其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

的材料,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上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产品

思考题:

1. 分析文化区研究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中的意义。

2. 文化扩散有那几种类型?结合实例分析文化扩散的特征。

3. 地理环境如何影响地域文化,试举例说明。

4. 讨论为什么人地关系理论是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并探讨人在人地关系中的作用。

5. 其他学科对人地关系的探讨有什么实践意义?

6. 试述文化区、文化扩散、文化生态、文化景观和文化整合之间的有机联系及其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中的意义。

以上五大专题反映了人文地理学对人文现象研究的独特视角,也构成了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个严密分析框架。从人文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出发,通过扩散的时间过程使时空相结合,以其与自然环境的生态关系、与其他人文现象的整合情况来分析其

复杂的相互关系,最后以现存的文化景观来说明上述过程与关系的形象表现。

第三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二、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

三、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思考题:

1. 简述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如果你要写一篇论文,你准备如何着手拟订研究

步骤和计划。

2. 不同哲学方法论对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产生的影响。

3. 人文地理学研究中,获取和搜集地理信息和资料有哪些途径和方法?

4. 在相关的国外网站上检索1990年以来社会地理学进展的文献,并做一个综合评述。

第四章人口、人种和民族

一、人口与发展

1、世界人口增长过程:古猿--猿人--直立人--智人--现代人

(1) 农业革命之前的人口

据估算,一万年前地球上疏散地分布着一千万原始人类。其人口发展特征包括:一是极低的人口密度。二是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最后两个特征是人口的分布和迁移。

(2)农业革命与人口增长

一万多年以前,地球上出现了农业。在此后的几千年内,农牧业基本上取代了采集和狩猎,成为人类主要的生

产方式,使世界人口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

从目前掌握的材料来看,亚洲西南部、亚洲东南部以及美洲中部的农业均为独立演化的观点得到认可。

农业社会与采集狩猎社会的一个最大区别就在于,它能支持更高的人口密度。

自从人类跨入农业社会之后,人口总量是比以前大幅度地增长了,但也并非是一直如此。

直至工业革命,农业社会的人口都呈现出如下特征:即婴儿存活率低,阶段性的饥荒和低营养,对流行病的抵抗力差,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死亡率呈现大幅度波状态,出生率也相应变化,平均寿命低。

(3)工业革命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就像农业革命对人口增长带来了深刻影响一样,工业革命也对人口产生了类似的空间和生态上的作用。

1)工业革命与人口死亡率

高死亡率是前工业社会世界人口特征之一。但自18世纪中叶,死亡率就开始持续下降,这种下降的趋势一直延续到19世纪。死亡率的下降最早是从欧洲各国开始的,并由此引发了欧洲各国的人口变化。

2)工业革命与人口出生率

在工业化早期的一个短时期内,欧洲一些地区的人口出生率曾一度上升,从19世纪后半期开始,出生率就逐渐下降了。

进入20世纪后,出生率仍持续下降的原因,在于计划生育及控制生育的有效性,妇女晋升机会增多,以及在一些离婚率高的国家人们对传统家庭体系稳定性的怀疑等。

3)工业化过程中的人口增长

在工业革命之前的15世纪,世界人口增长已经开始加速。据统计,世界人口在15、16、17、18世纪分别增长了28.2%、11.9%、47.5%和80.6%。可以看出,从18世纪后半叶的工业革命开始,世界人口增长幅度明显加大。

人口增长及自然变动情况在发达地区和发展中地区之间出现了分化。

(4)世界人口增长趋势

世界人口每增长一个10亿,所用时间在逐渐缩短。

世界人口的第1个10亿用了近100万年的时间。从19世纪初至1930年的100余年时间里,世界人口实现了第2个10亿的增长过程。本世纪30年代以来,世界人口开始了加速增长,到1960年已发展到30亿。从1960年到1975年,世界人口由30亿发展到40亿。

世界人口的第4个10亿过程只用了15年。从1987年至1999年,世界人口用了12年便突破了60亿大关。

2、人口转变理论与模式

人口转变:是指由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即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向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即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产率)的过渡。它不是一个独立自生的过程,而是与社会经济条件密切相关。

人口转变模式旨在揭示不同类型的国家或地区人口转变过程与经济再生产类型之间的相互规律。

(1)人口转变理论

1.兰迪的“三个序列”理论与诺特斯坦的“人口转变”理论。

2.布莱克的“五阶段”模式。P80

3.寇尔的人口转变模式及其数量界限。

(2)人口转变模式:西北欧、日本、中国、印度模式

中国的人口转变模式

旧中国--高位静止的原始型

1949~1970年---早期扩张

到90年代----后期扩张

预计2020年前后--地位静止

进入2040年--绝对衰减阶段

与西北欧、日本模式比,中国的特点是:经济发展水平低,生育控制因素作用更强,另外,内部差异大,多种人口转变阶段同时并存。

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转变的异同。

相同点: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人口转变不仅取决于技术因素,更重要的是取决于经济、政治、文化因素。不同点:西欧等发达国家的人口转变是基于经济起飞基础之上的。而发展中国家,经济文化落后为人口转变设臵了障碍。

3、人口与发展

(1)地理环境与人口增长p82

(2) 人口与经济发展,两重性:既作为生产者又作为社会物质财富的消费者而存在。

(3) 适度人口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意义

适度人口的概念是建立在人口容量概念的基础上的,前者是后者的主要组成部分。人口容量即人口承载是指地球及其各个部分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所可能容纳和扶养的最多人口数量。而适度人口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它实际上是一种理想人口数量。

探求适度人口的意义:p84

二、人口分布与迁移

1、人口分布是指一定时间内人口在一定地区范围的空间分布状况。它是人口过程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

2、人口密度一般被看作是衡量人口分布的主要指标,它反映一定地区的人口密集程度,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居住的人口数。通常用每平方千米常住的平均居民数量来表示,称为人口算术密度。

3、世界人口分布特征及一般规律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

世界人口的88.5%集中在北半球,并且主要集中在北纬20°~60°之间的区域。从海岸线向内地约200km 范围内集中了世界人口的一半(而其面积仅占陆地面积的30%)。海拔500m以下的低地和平原地区,其面积仅占陆地面积的57%,却集中了世界人口的80%;而占陆地面积43%的高原地区(海拔500m以上),仅居住着世界人口的20%(小面积人口稠密区和人口稀疏区)

世界人口分布还表现出明显的中低纬指向(暖湿地区)、近海岸指向和平原指向。

世界上共存在四个人类大陆:(四大人口稠密区)第一个为东亚和东南亚;第二个是南亚;第三个是欧洲;第四个为北美洲东部(特别是美国东北部)。这四个人类大陆的面积仅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4%,但却集中了世界人口的2/3以上。

4、中国人口分布—胡焕庸线

我国人口分布最显著的特点是东南半壁人口高度密集(为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西北半壁人口分布极为稀疏。著名人口地理学家胡焕庸在《中国人口之分布》一文中对此进行了最早的论述,提出了自黑龙江的瑷珲(今黑河市)到云南腾冲为止的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我国人口分布的第二个特点是人口明显地集中于沿海,越往内地人口越稀疏。我国人口分布的第三个特点是人口的低地指向性,即人口垂直方向上的不平衡。

5、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

(1)自然因素

人类周围自然因素的总和即为自然环境,它为人类提供了基本的生存空间,也是人类创造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源泉。自然环境仍是人类生产和生活赖以进行的基础。可以说,自然因素始终是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

○1.气候○2地形○3土壤○4水体○5矿产资源

(2)社会经济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特别是生产力水平及其分布是人口分布的决定性因素

生产方式和生产力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活动方式交通输条件

(3)历史因素和政治因素

6、人口迁移

(1)人口迁移通常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叫人口迁移,而暂时离开居住地的人口位臵变动叫做人口流动;按涉及的范围是否跨越国界,可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按迁移的时间,可分为永久性迁移、季节性迁移等;按人口迁移的社会组织形式,可分为个人迁移、集体迁移、自愿迁移、被迫迁移、自发移民和有组织移民等。

(2)人口移动的历史回顾

到近现代,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新大陆的发现、产业革命以及交通运输工具和技术的进步,人口移动的规模迅速扩大,逐步奠定了当今人口分布的基本格局。

(3)人口迁移的空间规律p90

补:战后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

流向的特点:国际人口迁移大多是穷国向富国迁移,由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低收入到高收入,如美国、西欧;人口结构特征:中青年、单身、男性为主,近年女性比重上升;

(4)人口迁移的机制

人口迁移和流动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人口迁移是人们对特定环境中一系列经济的、社会的和政治的因素的一种反应。

解释迁移的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因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的刺激因素;另一类是个人机动变化产生的因素。

尽管影响人口迁移和流动的原因多种多样,但主要的原因是经济方面,即寻找可以改善物质生活条件的“机会”,挣更多的金钱。

政治因素文化因素也能引起大规模移民。国际战争或国内战争也能引起迁移潮流。社会秩序的变革和文化因素也是造成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生态环境的变化也会引起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和流动。

1、人口迁移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通常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叫人口迁移,按涉及的范围是否跨越国界,可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按迁移的时间,可分为永久性迁移、季节性迁移等;按人口迁移的社会组织形式,可分为个人迁移、集体迁移、自愿迁移、被迫迁移、自发移民和有组织移民等。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总体来讲是有积极影响的。

三、人种

1、人种:及人类的种族,是指具有共同起源并在体质形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如肤色、眼色、发色、发型、身长、面型、鼻型、血型等)的人群。它按人们自然的体形和遗传特征加以区分,人种属于生物学和体质人类学的范畴。是人类自然属性的一种表现。

2、世界种族划分

最初以肤色划分(生物学观点):黄、白、黑种

有人主张将大洋洲土著作为棕种分出:白色种族群、黄色种族群、黑色种族群、棕色种族群

3、地理人种:一些学者考虑到人种的混合,把地理条件对体质、血型系统、免疫系统和遗传基

因上都具有一定共性的人群,称地理人种。

在地理人种以下又分地域人种和小人种。地域人种是人种的基本进化单位,小人种则是地域人种下的单位,是有社会习俗、内部婚配长期形成的人群。

世界地理人种分成以下几类

(1)亚洲地理人种(2)欧洲地理人种(3)非洲地理人种(4)美洲印第安地理人种

(5)印度地理人种(6)澳大利亚地理人种

其余为美拉尼西北地理人种、密克罗尼西亚地理人种和波利尼西亚地理人种。

4、种族与地理环境

各种族自然形态的形成与环境有密切的联系,既受环境条件制约又在环境长期影响下表现出自己的适应性。

肤色是人类形态最一般的特征,它的变化和地理环境有关。

气候对人体结构的影响,一般地说,生长于寒冷气候区的人比徨长于炎热气候区的人其身体较肥大,而后者的身体趋向于细长。

地理环境对人的鼻子、眼形和头发组织等身体特征亦有影响。

环境对各种族的身体特征影响是巨大的,而各种族具有的特殊身体特征(黑皮肤、长四肢等)亦是适应特殊环境的结果。除此之外,社会环境对其些种族特征发展也起一定的推动作用。

5、种族主义与种族冲突

种族主义者以人在自然形态方面的外在表现的差异来解释世界种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并认为白种人是高等种类,有权统治其它种族。

四、民族

1、民族的形成与特征

民族是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人群共同体,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人们最主要的社会划分形式之一,属于历史学、社会学范畴。

(1)民族的形成

一般认为民族的形成经历了氏族、部落(族)和民族三个发展阶段。民族是比氏族、部族(落)更高级的人群共同体。民族的出现是氏族部落制度瓦解的结果。

(2)民族的特征

○1共同语言○2共同的地域○3共同的经济生活○4共同心理素质

2、世界民族的分布

民族分布可以分为形式分布区和机能分布区(指按民族的聚居地域而建立的行政管理体制)

民族省:分散居住在其他民族分布区飞少数民族分布区面积大的可以成为民族省,小的可以成为民族岛。民族邻里:民族聚居所形成的街区。塥坨:指一民族受某种压力和歧视而居住在市区内某地区的民族在聚居区,特别是有色人种的聚居区。

城市民族聚居区空间发展上分四个过程:核心区阶段、中间地区和边缘地区、聚集点、民族聚居区

(1)世界主要民族及其分布

汉族、印度斯坦人、美利坚人、孟加拉人、俄罗斯人、巴西人、日本人、德意志人、比哈尔人、旁遮普人、墨西哥人、爪哇人、意大利族、朝鲜族。

(2)中国的主要民族分布

我国民族的分布呈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分布的主要特点。汉族分布遍及全国,但汉族人口大部分分布在东部地区;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地区甚广,占全国国土面积的50%~60%,主要集中在西南、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

3、民族的迁移与集聚

民族自形成时就发生着不断的迁移和集聚。

(1)印第安人由亚洲向美洲的迁移(2)非洲黑人的被迫迁移(3)西班牙人和葡萄芽人向拉丁美洲迁移(4)英国人和法国人在北美洲的集聚(5)美国城乡中的其它民族聚居区

4、民族的变化与整合

任何一个民族,很少能够完全与外界处于长期孤立的状态,而都要与其它民族的文化相接触,并受其影响,发生变化,形成新的整合。

(1)北美印第安人的文化变化(2)西班牙人在垃丁美洲与印第安人的整合

(3)欧洲多个民族在美国的整合(4)移民与民族整合

五、民俗与流行文化

1、民俗又称民间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民俗是各族人民历代相沿积久而形成的风尚、习俗。具体反映在服饰、饮食等。

2、民俗与环境

民间社会都有自己的独特文化景观,其中最明显与最吸引人的是民间的各类建筑的建造技术,它不仅反映民间文化特征,而且也反映了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1)民居:○1建筑材料:建造房子要用材料,只能就地取材,而材料却受地域限制,因此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2建筑布局:单元结构、组合结构;○3建筑外形与内部特征:我国地域辽阔,气候条件差异较大,对建筑外形与内部特征有明显影响。

(2)饮食民俗:饮食民俗与居住地的自然环境有极大的关系

(3)服饰民俗

3、流行文化

流行文化指当今风行的、大众的时尚的文化。作为一种新文化动向,尽管有时转瞬即逝,但也有的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的流变或在为新的文化而长久存在,甚至掩盖了传统文化。如欧洲和北美,流行文化几乎是完全淹没了民间文化,而在日本,则是传统文化(艺会、相扑、茶道)和流行文化(洋服、摇滚乐、棒球)并存。

就国际经济文化而言,世界流行文化主要有足球、服装、快餐、流行音乐。

思考题:

1. 查阅《中国统计年鉴》或《中国人口统计年鉴》,根据建国以来我国人口出生率、

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变化的数据,绘制中国人口转变过程图,并分析不同阶段的成

因。

2. 分析人口自然变动和机械变动(即人口迁移)的成因,思考人口变动对一个地方未

来发展的影响。

3. 中国人口分布的规律及其成因,论证中国人口分布的合理性。

4. 民族对地理景观有什么影响。

第五章农业的起源和发展

一、农业的起源

1、农业起源的理论

关于农业起源的理论大体分为两类:一是以博塞洛普(E.Boszerup)为代表的人口压力说,二是海登(B.Hayden)提出的宴享说。

2、关于农业起源的地点

(1)索尔的推论(2)考古学目前资料的证据

(3)世界动、植物的驯化

二、农业的发展与类型

1、原始农业(迁移农业)

迁移农业:原始农业是农业起始阶段的农业类型,即迁移农业。现在只在热带地区还保留这种农业类型,其主要地区包括:1.南美洲的亚马孙地区2.非洲中部的刚果地区3.亚洲的新几内亚岛、东南亚一些雨林地区。特点:1、对土地进行轮种而不是对作物进行轮种,以“刀耕火种”为种植方式;2、多种作物杂处;3、主要是种植作物的土地的“迁移”,而不是人口的迁移;

2、传统农业

(1)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

传统农业是传统社会的农业。传统农业是一种生计农业(subsistence agriculture)。

(2)东、西方传统农业的形成

○1中国的传统农业的形成○2欧洲的中世纪的农业○3美国的殖民农业

(3)传统农业的类型

○1旱作农业:它包括中国的东北、北方和西北地区,中南半岛的山地、丘陵、印度的南部德干高原及西北地区,巴基斯坦、阿富汗和西亚的一些地区,非洲的埃塞俄比亚高原,俄罗斯泰加林南缘一些地方。

○2水稻农业:它的分布地区主要集中于中国的南方、东南亚、南亚的河流两岸平原与沿海地区。此外,还零星分布于地中海、非洲的埃及、尼日利亚、美洲的古巴、委内瑞拉和美国的密西西比河下游。

○3地中海农业:地中海气候主要集中在地中海周围地区。此外,还零星分布于美国的西海岸、智利中部、南亚与澳大利亚南部沿海。

○4游牧业:目前,在欧、亚、非三洲,条件比较好的草原多已开垦为农田种植谷物,不好的草原、和进行耕作风险大的地方,则用于放牧。

3、现代农业

(1)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产品是提供给非农业人口消费的;从事农业活动的人口在该国或地区总人口中所占比例比传统农业低得多;单位面积产量大大超过传统农业;农场规模大,且这种趋势仍在增加;往往与其他农业企业形成联合体,联合经营,农业社会化程度高。

(2)生产机械化、专业化、地域化程度高。机械化使从事农业的人口比例比传统农业低得多,专业化使现代农业的农场规模比传统农业生产规模大得多。现代农业与传统的自给自足的生计农业不同。它的产品不是以供给自己消

费为主要目的,而是作为商品进入市场以获得利润为目的。产品主要为居住在城镇的非农业人口提高生活消费品。所以现代农业亦称为商业农业。

(二)现代农业的类型

现代农业的类型有:种植园、谷物农业、牲畜育肥农业、乳品业、市场园艺农业和大牧场六种。

4、农业形成与发展对自然的影响:对地形的改造、对植被的破坏、对大气构成发生影响

5、农业形成与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6、农业形成与发展与人类文明的出现

三、世界农业生产布局

四、农业景观和农业区位论

思考题:

1. 结合农业发展的阶段,探讨农业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影响并分析四大文明古国出现的

必要条件。

2. 结合某一农业景观,分析其形成地理环境原因,理解农业景观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3. 对你所在城市进行实地考察,结合杜能的农业区位论,论述影响农业布局的机制。

第六章工业的出现与工业区位

一、工业的出现和发展

1、工业的出现和初期发展

工业生产是生产上的一次比农业生产更深刻的变革。

(1)科学前提与基础

地理大发现,新航路的开辟,东西方贸易的发展,要求建造更大更快速的船只,海上航行要求有准确的定方向、定位臵的仪器和适合航海需要的地图。贸易的发展,产品的交流,就要求在各种产品的生产技术上有所改进,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数量,从而获得更大的利润。这种社会上的需求都要求在生产技术上有所突破。这种前提和基础条件,都促使工业革命的发生。

(2)在英国出现工业革命的条件

英国于18世纪的后半期出现工业革命。当时,英国在海外贸易方面,不但取代了老牌殖民主义者西班牙、葡萄牙,而且压倒了曾在17世纪垄断当时欧洲海外航运业与商业的荷兰,走上了欧洲对外贸易的霸主地位。

经过“光荣革命”(1689),英国摆脱了专制王权,走上君主立宪制,议会成为主权机构,逐步演变为由议会中多数执政,组织责任内阁。这对英国政局稳定、经济发展,促进工业革命起着重要作用。

(3)工业革命的产生与初期发展

○1首先出现的纺织工业○2钢铁工业○3采煤工业○4运输业○5机械工业

○6化学工业○7食品工业

2、工业生产的扩散和继续发展

在将近一个世纪的垄断中,英国煤产量占世界的2/3,棉布占1/2以上,铁产量占1/2。在此之后,工业技术与工厂化生产才向世界各地扩散。开始时,其扩散主要方向是欧洲与北美。

(1)扩散○1向欧洲的扩散:在欧洲大陆,首先接受英国工业生产的是比利时。其次是法国。

○2向北美的扩散:北美,主要是美国,其工业化稍晚于西欧,但是,其发展速度较欧洲为快。

○3向其他地区的扩散:在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工业生产才扩散到东欧、日本、加拿大、新

西兰等国家和地区。二战后,工业生产又开始向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扩散。

(2)继续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一般称之为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则是电气时代。

二、产业类型及其分布

1、第一产业中的工业

(1)伐木业(2)捕捞业(3采矿业

2、第二产业及其分布

目前,世界上的大部分工业,经过二百多年的扩散和发展,多集中于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主要是美国、西欧、日本、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

(1)北美工业区

○1新英格兰区○2中大西洋工业区○3摩霍克河谷区○4匹兹堡-伊利湖南岸区

○5大湖西岸工业区○6圣劳伦斯河谷-安大略工业区○7东南工业区。

○8海湾工业区○9佛罗里达中部工业区○10西海岸工业区

(2)欧洲工业带

欧洲工业带主要集中于英国和欧洲西部,从苏格兰向南,经南英格兰,从莱茵河进入西欧,由荷兰和法、德接壤处到意大利北部。

○1英国工业区○2莱茵-鲁尔工业区○3莱茵中部工业区○4意大利北部工业区

(3)俄罗斯与乌克兰工业区

俄罗斯与乌克兰工业区,过去为苏联工业区,现俄、乌虽各自独立,但仍有较密切联系。

○1中央工业区○2伏尔加工业区○3乌克兰工业区○4乌拉尔工业区○5库兹涅茨克工业区

(4)日本工业区

日本二战后,它却利用劳动力的低工资,通过技术培训提高其水平,加上合理的组织,吸收清化他国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出口为导向,面向世界取得显著成绩。由于需要进口原料,输出产品,其工业区都面向太平洋一边。

○1京滨工业区○2阪神工业区○3中京工业区○4北九洲工业

(5)其他国家的工业区

○1拉美工业区○2亚洲工业区○3非洲工业区○4澳大利亚与新西兰工业区

3、其它产业及其与工业的关系

第一产业:产品基本上是直接从自然界获得,主要指农业部门

第二产业:产品是通过对自然物质资料(农产品和采掘业产品)及工业农料进行加工而取得的

第三产业:本质上是服务性产业,是一二产业之外的非物质生产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业、电讯业、公用事业等。

第四产业:第四产业是指为生产者服务的商业、保险业、法律服务、银行、广告、批发、零售、房地产等,这些部门的情况也反映了工业经济的发展程度。

第五产业:第五产业是指那些向消费者或家庭提供服务的服务业。例如教育、行政管理、旅游娱乐、医疗卫生等。

三、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及其新变化

1、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

(1)自然条件

(2)资源条件

○1加工后体积与重量大大减少而价格又低廉的原料

○2加工后成品体积增大又不便运输的原料

○3消耗能量多的企业

○4需要新鲜原料的企业

○5产品需要新鲜的企业

(3)能源条件

(4)市场条件

(5)劳动力条件

(6)工业发展的环境条件

(7)区位协作和全球一体化

2、工业区位论

3、工业分布的新变化

(1) 钢铁工业的变化(2)纺织业与成衣业的变化(3)汽车制造业的变化(4)电子信息工业

4、当前全球经济空间格局

当前发达国家工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是需求不旺与生产能力过剩,发展中国家则迫切需要获得资金和技术的支持

(1)需求不旺:在正常情况下,人们总是需求更多的工业产品。过去,工业发展的重要促进条

件就是需求。二战后,工业生产的繁荣是人们需求兴旺的结果。

(2)生产能力过剩:现在工业化的国家与地区越来越多,其生产能力也越来越大,而且生产者都希望自己的产品占据更大市场,获取更多利润,竞争的结果,使生产能力过剩,产品难以销售,最终必然会导致部分企业停产、破产。

(3)发达国家遇到的问题: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先进,资金充足,管理经验丰富,生产能力强大,可是市场有限,遇到市场的激烈竞争。为了推销其产品、占领更大市场,往往一些国家组成一个经济集团,彼此减少或取消贸易的障碍,增加彼此的供需,使商品、资金、劳动力在其范围内自由流动,形成强大经济集体,不仅促进自身繁荣,而且加强与对手的竞争。

(4)发展中国家遇到的问题:发展中国家的优势往往在于资源与劳力,而短于机器、资金、技术、基础设施与管理。思考题:

1. 试述工业的发展和扩散过程。

工业的发展:

一.初期发展1。.科学前提与基础。文艺复兴运动在自然科学领域创造的丰硕的成果为工业革命的出现创造了条件,以及地理大发现、新航道的开辟等生产技术上的改进。这些前提和基础条件都促使了工业革命的发生。2.在英国出现工业革命的条件,英国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促使了工业革命的发生,特别是经过“光荣革命”以及“圈地运动”等都对工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二。工业革命的产生与初期发展此事情工业发展过程大体过程如下:1.首先出现了纺织工业2.钢铁工业3.采煤工业4.运输业5.机械业6.化学工业7.食品工业.

三.工业的继续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则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以及第三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扩散过程:

1.向欧洲扩散

在欧洲大陆,首先接受英国工业生产的是比利时。1830年比利时采用新技术采煤。从1870年—1897年法国的工业产值得到了很大提高;德国于1871年国家统一后加快了工业化步伐;19世纪中期以后,工业革命才在荷兰、意大利、俄国和瑞典等国家开始

2.向北美的扩散

主要是美国,其工业化稍晚于欧洲

3.向其他地区的扩散

4.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工业生产才扩散到东欧、日本、加拿大、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二战后,工业生产

又开始向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扩散

2. 世界上主要工业地带的分布情况。

3. 工业的发展对其他产业有什么意义?

4. 结合实例分析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

5. 韦伯工业区位理论与克里斯塔勒工业区位理论有什么异同?

6. 分析当前全球经济空间格局及其发展趋势。

第七章聚落与城市化

一、聚落起源与发展

二、城市化及其动力机制

1、城市化

城市化是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体现。换句话,城市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人口集聚、财富集聚、技术集聚和服务集聚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生活方式转变、生产方式转变、组织方式转变和传统方式转变的过程。

2、城市化的进程

3、逆城市化

定义:人口和工商业从中心城市向中小城镇转移,城市化地域不断扩大,城市化向农村地域推进,并以中小城镇的分散发展为主,形成城乡一体化。

特征:农村和小城镇人口增加速度超过大城市,出现人口由大城市向中小城市、乡村扩散

原因:为了脱离大城市的居住不舒适性,追求纯粹的田园式居住环境,交通和通讯技术的高度发达使工业选址的限制因素减少,工业企业为了追求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低廉的土地价格,把企业布局在中小城镇,许多大企业分别在中小城镇开设子公司和分厂,形成新的企业布局空间。

4、城市化的机制

(1)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化的原生动力

(2)工业化是城市化直接动力

(3)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4)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内生决定性力量

(5)人口与城市政策可以加速或延缓城市化进程

5、当代中国城市化特征

(1)有计划逐步发展,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2)乡村城市化开始显现

(3)城市规模体系的动态变化加速,城市群和一批超大城市正在形成

(4)城市化的省际差异明显

三、城市与城市地域结构

四、城市体系与城市景观

城市化:城市化是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体现。换句话,城市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人口集聚、财富集聚、技术集聚和服务集聚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生活方式转变、生产方式转变、组织方式转变和传统方式转变的过程。

逆城市化:指人口和工商业从中心城市向中小城镇转移。城市化地域不断扩大,城市化向农村地域推进,并以中小城镇的分散发展为主,形成城乡一体化

思考题:

1. 结合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分析技术进步对城市化的影响。

2. 城市地域结构的形成动力有那些?试分析所在城市的地域结构特征。

3. 分析村落的类型与空间结构特征。

4. 城市体系的概念及城市体系的等级规律。

5. 讨论逆城市化现象。

第八章语言类型与语言景观

一、语言的起源与发展

1、语言是指用习惯的记号、姿势、符号,特别是音节分明的口头声音交流思想和感情的工具,是人类思维的物质外壳。

2、语言的产生:一般认为,劳动是语言产生的唯一源泉,没有劳动就没有语言。

3、语言的本质属性:社会性、交际性、工具性

4、语言的社会功能

(1)语言是人类的一种思维工具(2)语言是人类认知交流的媒介

(3)语言是人类开发智力的工具(4)语言是人类文化传承的载体

(5)语言是民族心理的寄托(6)语言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工具

5、语言的发展

(1)英语的形成和发展

(2)汉语的发展

○1北方方言的形成一发展

○2吴方言的形成与发展

○3湘方言的形成与发展

○4粤方言的形成与发展

○5闽方言的形成与发展

○6赣方言的形成与发展

○7客家方言形成与发展

二、世界语言分类与分布

2、1、世界语言谱系

谱系分类法是语言分类中应用最广的方法。值运用历史比较的方法,将世界上的语言比拟为具有生物学上的亲属关系,认为同一语系中的语言具有相同的起源,并按其亲属关系的远近、亲疏划分为:语系、语族、语支、语种

2、了解世界主要语系的分布、主要语种。

1、印欧语系

a)日尔曼语族——英语、德语、瑞典语、挪威语、丹麦语、冰岛语。

b)罗曼语族(拉丁语族)——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意大利语、罗马尼亚语等。

c)斯拉夫语族——内部差异较小,相互容易理解。

d)印度-伊朗语族——比较复杂,语种多,分布区相互交错。分印度部分(印地语、乌尔都语、孟加拉语)和

伊朗部分(波斯、普什图、库尔德语)

2、汉-藏语系

a汉语:七大方言。

b汉-藏语系的其它语言:

c藏缅语族:藏语支、缅语支、彝语支、景颇语支。

d苗瑶语族:苗语、瑶语。

e壮侗语族:壮语、傣语、侗语、黎语。

f其它地位未定的语言:日语、朝鲜语、越南语。

3、闪——含语系

a阿拉伯语:北非、西亚。《古兰经》的作用。

b希伯来语——死而复生的语言(宗教语言变为世俗语言):以色列。

c其它:柏柏尔语等

4、乌拉尔——阿尔泰语系

a乌拉尔语:北——芬兰语;西——匈牙利语;东——西伯利亚科米语、汉蒂语。

b阿尔泰语:土耳其、阿塞拜疆、土库曼、乌兹别克、吉尔吉斯、哈萨克、维吾尔、蒙古、满、雅库特语等

5、非洲语言

语言近千种,方言更多,大多没有文字。孤立和发展的初期。

撒哈拉沙漠以南到南非,分三个语系。

6、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

又叫南岛语系。从印度洋西——太平洋东。

7、其他语言

如印第安人的语言、巴布亚语、爱斯基摩语等。

三、语言的传播与影响

1、语言传播特性

语言一旦形成,总要由其起源地向外传播,达到一定的使用范围,包括人群和地区的范围,才不至于消亡,才能地使用的人群和地区中随着其生产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地得到发展。语言的传播通常由迁移和扩展两种方式来实现。迁移传播一般由使用该种语言的人或集团由甲地迁往乙地而形成。扩展扩散指语言通过其居民,从该地向四周不断地传递,其所占据的空间也越来越大的空间。

(1)外延性和连续性((2)距离衰减性3)层序性和阶层性(4)复合性(5)竞争性和同化性(6)演化性语言的同化:指一个民族或几个民族放弃自己的语言而选用另一个民族的语言作为交际工具,包括自愿同化和强制同化。

2、语言的传播与环境

语言发展,主要是指语言结构体系的变化。影响语言传播的因素:

(1)自然因素的影响:主要通过影响人口的迁移流动来对语言扩散施加影响,自然地理条件良好、

通达性强的地理区域语言扩散传播状况好,而自然条件差、通达性弱的地理区

域语言扩散传播状况差。

(2)社会人文因素的影响:○1行政区划的影响○2经济条件的影响○3人口迁移的影响

3、语言扩散及其结果

(1)新来语言取代当地的语言;(2)新来移民接受当地的语言;(3)新来移民所带来语言先存在,后影响下降或消失;

(4)新来移民仍维持自身语言成为特殊的语言岛;(5)新来的移民到新地后最终随着环境条件变化形成新的语言;(6)多语言国家出现。

四、语言景观

1、世界文字及其特点

(1)文字的本质特征: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是使语言取得书面形式的体现者,是人类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是语言发展的必然产物,使语言反映的文化得以保存、传播和发展。

(2)世界主要文字的形成特点

2、地名景观

特点:特殊性符号性变异性

作用:地名景观的时代性、空间性决定了它们可以反映出其所分布地区的文化空间过程,可以推断文化事务或现象的扩散过程。具有很强的社会功能。

(1) 我国的地名景观

○1反映自然环境方面:山水地名因山因水而命名。示位地名地名主要是反映地点的相对位臵。我国自古就有“山北为阴,山南为阳”,“水南为阴,水北为阳”。如沈阳、淮南等○2反映经济活动方面:许多地名反映了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如:北京的霍州营、长子营、河津营等(山西移民)。○3反映历史方面:反映商业、集市贸易特点的地名有:茶店、酒店、牛街、马街、柴树店等。--有语源差异

反映自然资源的有:金沙江、锡矿山、铁岭、盐田、盐城、葡萄沟等。

反映水运的有:天津、孟津、风陵渡、通辽。

以店、铺、驿站为名的:驻马店、三十里铺、二站、三站等。

○4反映少数民族文化方面如在壮侗语族分布族地区,称“田”为“那”,以“那”作地名的在广西、广东、云南均有。——那陈、那琴、那岭;那务、那霍;那洒、那街等。据统计,粤西徐闻56个,海康30个,阳江65个。○5反映祥瑞或祈福意愿方面如:陕西的长安、绥德、安康、靖边。青海的平安、共和、同德、贵德等。现已成为人们最喜爱的一类地名,在许多城市的小区、道路、开发区多贯之以好听、好意的名称。

(2) 西方国家的地名景观(美国其它国家)

思考题:

1. 结合我国方言形成的过程分析语言与地理、社会环境的关系。

2. 结合“世界主要语言分布图”分析世界主要语言分布特点。

3. 讨论语言扩散及其结果。

4. 分析我国地名景观的类别,试对你所在地的地名特点进行分析总结。

第九章宗教地理与宗教景观

一、宗教的产生与世界主要宗教

1、宗教的定义以及宗教在文化中的作用

宗教属于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其最大的特点是相信现实世界之外还存在一个超自然、超人间的神秘境界和力量,这个力量主宰着自然和社会。宗教既是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也是一种文化现象。2、宗教的起源与原始宗教第一,原始宗教的存在并没有特定的时段,具有这一类型特征的宗教可以出现在数千年以前,也可以存在于今天世界上的某些部落中。第二,原始宗教无需探讨“摇篮”或源地问题,一般认为各地原始宗教信仰和宗教崇拜大多都是自生的,基本不存在一种信仰最初在一群人中产生,然后通过思想输出传播到其他人群中这样的现象。

3、民族宗教

当原始部落向落联盟、国家形式发展时,部落联盟首领的地位越来越高,成为人们仰之而不能及的权力代表,随之部落中出现了主神、次神的区别,诸神的神威都转移到某一主神身上,使之成为至高无上的神明,这时的宗教也从原始宗教形式转向古代宗教。

(1)犹太教(2)印度教(3)道教(4)神道教(5)耆那教(6)锡克教等

4、世界三大宗教

历史上的伟大转折点有宗教变迁相伴随,只是就迄今存在的三种世界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而言。

(1)佛教(2)基督教(3)伊斯兰教

二、宗教的传播与分布

1、导致宗教传播的因素

(1)移民——当某种宗教信仰者从一地迁向另一地,必然将他们的信仰带到新的地方。

(2)传抪(交流和转教、有组织的传教)

(3)领土竞争——当政治势力和宗教势力合为一体时,往往会以领土扩张的形式,将宗教信仰带到新的领地。

(4)宗教在空间的相互影响(和平共处;竞争;排斥——宗教战争、宗教迫害)

2、宗教与国家政治、民族关系

政治组织和政治势力是影响文化现象空间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政治势力的扩张与衰退往往决定着文化地理界线的进退,在各类文化现象之中,宗教对于政治的依附程度更高,受政治影响造成的空间变化特征也更明显。

(1神权政治(2)政府与宗教(3)民族与宗教

3、宗教组织

宗教组织是宗教存在的民要前提。宗教组织不但执行对地方宗教事物的管理、教友之间感情上的联系、守教仪式的参与,而且往往成为传教、布道的重要推动力,因此宗教组织本身虽然并不能造成宗教景观,但是却是宗教地理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媒介。

在各类宗教中天主教的宗教组织可称是最严密的。而同样是世界性宗教的佛教却基本上没有明显的教区。伊斯兰教更没有传教的教士,信仰的传播多数在征服区内实现,或通过商贸活动。

4、主要宗教的分布区

到目前为止,基督教遍及欧洲、美洲、亚洲北部大部分、南非、澳洲等地,是世界上信奉者最多的宗教。基督教中罗马天主教信奉者又最多

伊斯兰教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欧洲以及美洲,其中信奉者以西南亚与东南亚最多。

佛教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

三、宗教礼仪、习俗与地理环境

宗教与其它文化现象一样,其产生、发展都与地理环境有丰密切的关系,地理环境不但影响到宗教习俗、宗教禁忌、宗教思想,甚至对一种宗教的起源直接发生作用。任何宗教无论其中含有多少虚幻的内容,但本质的东西仍要在人们生存的环境中提取,特定的地理环境既构成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基础,也决定了人们的行为规范与宗教范围。

1、守教风俗、禁忌与地理环境

但地域性的环境差异仍然对宗教信仰以及宗教风俗起着一定的影响。地理环境对宗教信仰的影响在原始宗教与民间崇拜中尤其突出,通常在处于部族阶段的人们中,宗教几乎完全表现为一种生态仪式,成为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媒介。

2、宗教与文化

由宗教而产生的文化是多方面的,除在在视觉、听觉上可以感到的文化类型外,观念与特定崇拜物也会造成一种文化现象。

3、宗教仪式、节日与地理环境

宗教仪式是宗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包括宗教礼仪、宗教节日等。在一些守教中各类礼仪,特别是节日的形成与地理环境有重要的关系。

四、宗教景观

宗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的形成和文化内涵与地理环境有着直接关系,反过来宗教一旦形成,又会营造出独特的人文景观。

建筑是最具代表意义的宗教文化景观。

1、基督教堂

2、伊斯兰清真寺

3、佛教寺庙

思考题:

1. 以佛教的传播过程阐述影响宗教传播的因素。

2. 民族宗教主要有那些?分析它们对地区或民族文化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3. 结合世界三大宗教的起源与发展,分析宗教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4. 结合主要宗教景观的类型和特点讨论宗教与地域文化的关系。

第十章旅游地理

一、旅游业的兴起与发展

1、旅游业的兴起与发展

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和其后的罗马帝国的兴起,和个城邦国之间公务、贸易、考察等活动频繁,促进了人们的旅行活动。在当时,宗教旅游盛行,提洛岛、特尔裴和奥林匹斯山都是著名的宗教旅游胜地。

公元七八世纪,阿拉伯帝国盛行到圣地—麦加的朝觐活动,也对旅游活动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13世纪以来,由于贸易的发展,旅游活动更加频繁起来。

到了十五六世纪,在欧洲,由于资本主义的萌芽,开始了对外扩张和寻找香料、黄金的“大航海”活动,科学考察和探险旅游极为盛行。“地理大发展”极大地扩大了人们的视野,增加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对旅游活动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2、大众旅游的发展

1841年,英国人托马斯.库克(Thomas Cook)于7月5日组织了一批540的旅游团从莱斯特到拉夫马勒参加禁酒大会,每人收取票费1先令。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团体包价旅游。

1908年,斯塔特勒在美国纽约的布法罗建造了第一座商业饭店。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交通条件的极大改善,飞机和汽车的普及,使人们出游更加方便快捷,缩短了旅行的时间距离,旅游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旅游成了一种大众性的消费活动,甚至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二、旅游者与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

1、客源地(origin)与目的地(destination)

旅游业是指为旅游者自居住地到目的地再回到居住地的旅游活动全过程服务的全部相关企业的总和。旅游表现为客流和信息流在客源地和目的地之间的流动,反映了一种特殊的区域关系。

(1)客源地(origin):是产生旅游者的地域,即游客的来源地。

(2)目的地(destination):目的地是旅游吸引物经较集中,有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具备旅游功能的区域,它是旅游流指向的目的区域。世界主要的旅游目的地包括:地中海、加勒比海、东南亚、肯尼亚、阿尔卑斯山等地。

(3)交通连接

交通是联系客源地和旅游区的桥梁。

尽管,在旅游过程中旅游者常常利用已有的基础交通线路(并非为旅游而修建的交通线),但是,旅游者往往根据自身的需要和目的地的分布来选择组合自己的交通线路和交通方式。交通线路和旅游线路高度统一,表现在一般旅行社推出的旅游产品即是以交通线路把各旅游地和景点串联拼合起来,形成一条旅游线路(即通常说的旅游产品)向市场销售。

2、客源地和目的地的关系

(1)客源地和目的地相一致

这是以美国为代表的经济发达、同时旅游业也相应发达的国家。

(2)客源地和目的地相对应

地中海、加勒比海、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地理位臵优越,旅游资源丰富独特,又与主要客源国相毗邻,形成客源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