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小学生厌学心理研究文献综述

小学生厌学心理研究文献综述

小学生厌学心理研究文献综述
小学生厌学心理研究文献综述

小学生厌学心理研究文献综述

一.小学生厌学心理的症状及现状

小学生厌学是指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厌恶学习,或不愿意主动学习,对学校生活失去兴趣,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而持冷漠态度乃至厌恶、逃避的心理状态及其在行为方式上的不良表现。作为一种心理状态,不是特定学生所有的,而是所有学生在某种程度上共同潜在的问题。一般认为,如果学生对三分之二以上学科失去兴趣而不愿学习,目前学习完全处于被动应付、混日子状态,绝大部分文化课学习成绩很差且抱毫不在乎的态度,处于这种状态下的学生就被认为产生了厌学。

有的学者总结出小学生厌学心理具体表现为:

1.消极应付。表现为懒惰、视学习为包袱,学习处于被动应付状态,缺乏主动性。抱着消极态度听课,缺乏独立学习的习惯。

2.畏惧回避。表现为对学习的一种胆怯心理。课堂上害怕老师提问,害怕做作业,心理常处于紧张状态,想方设法回避学习,做作业时常说“不会”。

3.厌倦对抗。表现为厌恶学习,不专心听讲,有时好搞小动作,发展成对学习呈对抗心理。

4.自卑弃学。表现为对学习丧失信心,缺乏勇气和毅力,虚荣心强,意志薄弱,稍受挫折,便情绪波动,逆反心理较强。

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忻音认为厌学包括厌学情绪、厌学态度、厌学行为三个方面,是指孩子对上学读书持否定的态度,对学习厌恶反感,甚至感到痛苦,内心不愿意去学习,因而经常有逃学或借机旷课等表现。厌学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导致学习效率下降,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她调查到北京部分小学学生,调查数据表明目前小学生厌学率达到30%,而实际情况比这个数据还要严重。由此可见,厌学已成为当今教育界的一个棘手的问题。

据大量调查研究表明,目前小学生(二年级以上)大约有45%左右有不同程度的厌学心理,其中有20%左右的学生有较严得的厌学心理。正如朱永新教授曾观察到的“厌学,似一股旋风在席卷。它像病菌般地在我们校园中恶性地传播、扩散,笼罩面越来越广。”厌学是学生消极对待学校生活,对书本学习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持冷漠甚至抵触态度等心理状态及在行为方式和生理现象上不良的表现。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城镇还是乡村、小学还是中学,厌学现象都普遍存在。作为基础教育危机的一种表征,我国中小学厌学现象有愈来愈严重的趋势。

二.小学生厌学心理的产生原因

国内外众多的教育家、心理学家、生理学家等从各自的专业领域、研究视角出发,对小学生厌学心理产生的原因进行了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研究,对小学生厌学心理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很多说法,众说纷纭。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如下:

1、小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的原因是受到社会、家庭、学校以及自身等因素的影响。具体表现为:

(1)、不良的社会文化环境,表现在低俗文化的传播。低俗文化指低级庸

俗的、浅层的社会思想和行为方式,它往往成为流行时尚,但对人们的健康生活和自我成长却产生负面影响。当前,社会上存在各种各样的社会文化思潮,其中有高尚健康的,也有低俗消极的,它们对学校教育产生了强大冲击。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活泼好动,易接受新事物、易受外界影响,而又缺乏较高的是非分辨能力,思维水平还不够全面深刻,行为易冲动。因此,他们对社会中流行的时髦的表层文化思想和行为方式更易接受和模仿,而这些东西往往与学校教育的要求和社会所倡导的健康的文化思想相违背。当低俗文化成了学生的追求时,他们必然会放松对学习的追求和兴趣,而沉溺于低劣的影视节目及游戏机、网络文化的欣赏之中。据调查发现,厌学症患者一般都崇尚低俗文化。

(2)、不良的家庭教育环境。

首先是家长的过高要求与期望使得孩子们产生厌学心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位当家长的心愿。可是,每位孩子的心理素质、学习能力是不同的,过高的要求反而会适得其反。家长只有在孩子的实际能力和水平下,提出适当的要求,才会使孩子尝到“跳一跳,摘到果子”的甜头。如果期望过高,只会使孩子觉得自己无论怎样努力也达不到父母的要求,无论怎样努力都是失败,渐渐的就会失去信心,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造成了厌学的严重后果。

其次是家长错误的教育方式导致了孩子的厌学心理。有些家长由于工作繁忙等原因,无暇顾及孩子,从来不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也有些家长溺爱孩子,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和学习听之任之,他们甚至在孩子面前坦言“你们这一代不管怎么学习,以后也一定是大学生了,现在无论什么大学毕业的都得自己找工作,所以你只要有一个大学念念就可以了,不管它是什么名牌大学还是破大学,反正以后都得自己出钱念大学,自己凭关系找工作。”孩子长时间的看电视、打电脑也从不过问。孩子必竟是孩子,他需要大人的引导和扶持,父母的听之任之,不重视,放任不管,再加上一些错误的观念,就会造成孩子的学习一日不如一日,最终导致厌学。

第三是父母的不良榜样。家长对学生的态度、学习行为习惯及生活方式等是子女模仿的榜样。家长乐学好学,孩子受到这种学习氛围的熏陶,自然乐学上进。而有的家长却从不读书,不学无术,他们的主要精力都花在赚钱,花在吃、喝、玩、乐上,并流露和表现出轻视知识,反对学习的态度,即使他们对子女的学习期望大,要求严也不可能产生良好的效应。

(3)、学校教育的失误。虽然,素质教育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但重应试,轻素质的办学思想仍然有广阔的市场。“分数”的指挥棒还在无形中影响着教师,片面地追求分数,重复机械的作业,过重的题海战术在教师中还有存在。学生被分数、作业压得抬不起头来,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与北师大教育系在全国对小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做过大型调查,调查显示,约半数的六岁至十四岁的城乡少年儿童学习时间和睡眠时间不符合国家标准,表现为学习超时和睡眠不足。同时,加上教育教学方向与方法不当(教师没有把自己的角色改变过来,不考虑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单纯地采用“灌输式”、“注入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导致少年儿童缺乏学习的内在动力,甚至厌学。还有个别教师没有掌握育人的艺术,学生成绩不好,只会批评、责骂、冷嘲热讽,不会在学生学习困难时给予及时地辅导、诚心地鼓励。这种没有“爱”的教育对学生的学习怎会起激励作用

呢?这些厌学的学生往往因为自己学习成绩差而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消极态度,在其他方面也表现出叛逆、消极甚至有些恶劣的行为。这些行为引起了老师和同学的极大反感,于是,开始孤立他们,冷落他们,不把他们当作集体的一员,不给予帮助,不跟他们交往。这种态度深深地伤害了厌学学生,严重地挫伤了厌学学生的自尊,使他们陷于无法自拔的状态。

(4)、学生自己的不良心理因素。许多厌学的孩子,并非是由于对学习不感兴趣,也不是由于性格中具有不能吃苦的品性,而是由于在学习方面存在着某一种或多种严重的落后,而影响了学习的成效,也就是学习能力方面的不足引起学习障碍,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语言接受和表达方面的学习障碍;第二种是阅读和书写方面的障碍;还有一种是算术方面的学习障碍。此外,儿童如果患有“多动症”,也会对学习成绩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多动症”又称注意缺陷障碍,常见于儿童,特别是小学阶段的男学生。其外观症状为多动、不安宁、难以调节和控制,课堂上经常不听老师讲课,注意容易分散,很难集中精力做功课或从事有组织的活动,难以坚持完成某一种游戏或事情,做事情有始无终,行为冲动,活动过多。

2、小学生产生厌学心理,不仅有其自身内在本能的原因,而且有许多客观现实的原因,这些原因直接强烈地形成或诱发学生产生厌学。具体有以下几类:(1)、应试教育扼杀了小学生求知求学的欲望,使小学生产生厌学。我国的教育体制几十年来,尤其20多年来一直以应试教育为主导,不论教学条件多么先进,不论教师素质有多高,也不论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如何在宣传素质教育,都没有撼动应试教育这个根基,应试教育的观念如此牢固,是很容易被人理解和接受,用分数成绩、升学率、合格率、厌分率,被各类院校、学院落录取人数、录取率来说话,来定政绩。各类学校、行政、一线老师以此为目标为动力为荣辱。应试教育下的教材编制虽然不断充实最新科技知识和人文理念成分,但是都配合着考试为主导,就可以变为客观的分数题,应试教育下的教材编写虽然越来越新颖,越来越符合小学生的感官,但是在老师要成绩要分数的驱动教育下,教材变成了小学生们生硬的分数符号。举一个例子,一篇好文章,比如《荷花》,图文并茂,是值得学生整体品味欣赏的,老师在教学中却硬要分成字词归类、段分析,思想内容,修辞方法、写作特色,仿写或片段仿写,最后设计一份检测题,看学生能考多少分来定学习好了这篇课文没有,语文是这样,数学,英语更能以考题形式来教学,做练习和评讲,本来图文并茂装贴精良的教材应该是小学生爱不释手的工具,然而目前在中国教育体制下,在应试教育下,变成了小学生恐怖之物。

(2)、教师不适当的教学方法使小学生产生厌学。这里要区分优秀的教师和优秀的教学方式,两者不能等同,有的老师虽然不能教出学生厌优异的成绩,但是教学方式很吸引学生,学生都爱听他的课,他的学生虽然学的阶段不是特别优异,但是走上社会后却有很多成为响当当的人才,原因在于,这些老师真正贯彻素质教育,教给学生方法而不是教给学生优异成绩,有的老师靠打骂恐吓,压迫小学生成为做题的木偶,虽也能取得好成绩,但学生幼小心灵麻木了,无所谓厌学了。其结果是不奇怪的------高分低能。有的老师采取绝招:反反复复,唠唠叨叨,不管学生在课堂上玩闹喊叫,总是不厌其烦的灌输,学生总有一次能听清楚、能学到。厌学不厌学不重要,知道这道题怎么做最重要,有的老师责任心不强,

马虎了事,方法简单,小学生因此厌学就不难理解了,学校环境差,课堂条件简陋也能让学生产生厌学等。

(3)、不良的社区环境使小学生厌学。小学生厌学主要表现不同于在课堂,但不可否认也受到家庭环境和社区环境的影响。家里没有书房,甚至没有安静的地方让孩子读书做作业,爷爷奶奶宠爱孙子孙女,没有办法,父母不在家,没有良好辅导方法,社区环境不良,小吃店、游戏、网吧过多,零卖儿童不宜的图片卡通,这些东西对小学生的诱惑特别大,对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冲击。

三.对于小学生厌学心理的辅导方法:

由于教育的局限性和学生个体的差异性,目前还没有一种方法能完全杜绝和解决小学生厌学心理问题,但国内外众多的教育家、心理学家从多方面找出各种辅导方法,使小学生厌学心理问题朝有利的方向发展。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辅导方法:

1、从外部客观方面着手的辅导方法,具体有以下几种:

(1)、社会方面

要优化社会大环境,大力净化社会风气。目前社会生活中存在的迷信愚昧、歪理邪说、低俗文化等不良习气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因此,要加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力度,弘扬正气,打击歪风邪气,进一步端正社会风气。要结合扫黄打非和加强市场管理,净化文化出版市场,查封色情服务场所,进一步优化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要充分利用和积极开辟活动场所,丰富青少年的业余文化生活。青少年宫、文化宫、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体育场馆都要积极为青少年组织各种活动,为他们学习知识、锻炼体魄、增长才干、陶冶情操提供方便。要加强学校周边环境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保证青少年有一个安静、和谐、健康的学习环境。继续打击危害学校正常秩序,侵害青少年权益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端正社会风气要靠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只要我们每个人尽自己的责任,来抑制不正之风,就能形成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使不正之风无法藏身。

(2)、家庭方面

家庭教育要科学化、合理化。儿童的成长是有规律,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心理特点。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孩子心理承受外界的刺激或压力都有一定的局限,在此局限内,外界刺激或压力可引起其积极的动机或行为,即期望的正效应;如果刺激或压力超过这一局限,只会引起消极的行为反应。因此,家长要根据孩子成长的规律,根据孩子学习情况、思维特点、兴趣特长等,把握其“最近发展区”,在此基础上,选择符合孩子实际的阶段性期望目标,为孩子规定的目标要在孩子的能力范围之内,使孩子能够并乐于努力去达到目标。

作为家长,要让孩子乐于学习,还要认真对待孩子提出的所有问题。因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掌握社会生活和学习上的各种知识,尽管孩子提出的问题有些幼稚,但是反映出他在思考。家长对孩子的提问要正确倾听,不要敷衍了事,因为对于求知欲旺盛的孩子来说,最大的快乐莫过于知道了从来不知道的奥秘。揭开奥秘所体验到的快乐情感,反过来又可以激起新的探索兴趣。因此,不仅要尊重、保护、正确引导好奇心,而且要努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使幼稚的好奇心逐渐发展为强烈的求知欲,让孩子积极热情地去学习。

另外,家长要正确对待孩子的学习成绩。一般要多表扬,少批评。研究表明,孩子在学业上的成就及积极性格的形成与家长的褒奖密切相关。对孩子的进步,哪怕微小的进步,也给予肯定和表扬,会使他深受鼓舞,当然要注意避免过分的奖励。当孩子考得好时,家长不仅要肯定成绩,而且要指出不足,引导他们分析原因,并进一步提出新的要求,同时,还运用古今中外的正反两方面典型的事例,使孩子懂得“满招损,谦收益”的道理。当孩子考得不好时,要帮助他们总结经验教训,鼓舞他对以后的学习充满信心,打起精神继续努力,要牢记恩格斯的一句话:“一次顽强的失败,总比一次轻易得来的胜利好得多。”

还有,家长在教育方法上切忌简单、粗暴,动辄棍棒相加,要以平等的方式和子女多交流、多沟通,了解其思想动态,给予及时的关心、指导。父母的鼓励、理解和信任是非常重要的,要经常与教师沟通,全面关心孩子的健康发展,使孩子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不要求学生做得最好,但要求其能做得更好!

(3)、学校方面

首先,要改变用学习成绩一把尺子衡量学生的教育思想和对学生要求“一刀切”的旧观念,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从大多数学生的实际出发,按照学生的接受能力进行教学,正确处理难与易、快与慢、多与少的关系,使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适合大多数学生的水平。对学习困难学生要注意观察和了解他们是不是听得懂,学会适当指导,帮助他们克服理解接受上的困难,真正而不是形式上做到因材施教。

其次,要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开展学习方法指导活动,这不仅是矫正厌学心理的要求,也是向“素质教育”转化的需要。实现以学生为主体,全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只有掌握适当的学习方法,学生才能自觉地、主动地去探究知识,变苦学、厌学为乐学。

再次,教师要站在对学生终身教育负责的高度,将学法指导与教法改革相结合,做到既教知识又教方法,不仅使学生学会,更使学生会学。同时用正确的态度、科学的方法去分析学生的心理,解除学生心病,切忌讽刺挖苦、恶言侮辱、强迫威胁,以免造成学生自尊心的损伤。

2、从小学生自身内部原因着手找出辅导方法,具体方法如下:

(1)、加强小学生注意力的训练

注意力分散直接导致小学生厌学。如何让小学生注意力集中呢?有的学者提出若干措施:

①、明确学习目标。学生学习一项指定的内容时,就应当为他们指出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具体目标的选择,可以由老师指定,也可以同学生一起讨论,然后确定出一些合理的目标。

②、学会积极的暗示。由于小学生的贪玩心理在作怪,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常常会不自觉地为此分散注意力,这时老师应该把督促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上,教会他们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

③、建立学习兴趣。小学生往往不会掩饰自己,对感兴趣的事,尽管以前做过多次,也能够陶醉进去,老师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也是提高注意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小学生对自已认为有趣味的事,其注意力的集中程度有甚至比成人还要高。

④、减轻心理负担。小学生有时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里苦恼,从而产生厌学。不如让学生把自已的苦恼写在纸上,自已便可以站在第三者的角度以客观的立场进行评估,同时精神也能够趋于安定,就算不能,也能想到适当的办法,也能够转变心情,暂时将苦恼抛在一边,反过来将注意力集中于眼前要完成的任务上。

⑤、保持身体健康。小学生因感冒发烧等原因产生身体状况不佳时,通常注意力都很难集中就会产生厌学,这时与其勉强要求学生坐在桌前,不如干脆让他躺在床上休息更为理想。加强小学生注意力训练,矫正厌学的办法还有避免单调的内容或训练,比如,选择适宜的学习环境,比如合理运用“代替法”,比如,适当运用“渐进注意法”方法等等。

(2)、加强小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

小学生思维能力强,会很容易进入学习状态,从而克服厌学,可以采取下列方式:

①、改变听课方式。在课堂上,老师讲授知识是进行思维训练的最好时机,首先,老师要给小学生提出积极思维的要求,上每节课前,都要有一个积极听课的心理准备,其次是克服惰性。

②、布置的作业中要有思考的内容。家庭作业不是完成别人给你的任务,而是实现你学习进步的目标,做作业时一定要积极动脑筋思考,自已能提出一些疑问,这才是做作业的收获,而问题的解决才是真正的作业的完成。

③、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比如培养自已凡事问一个为什么的习惯,比如要培养有条理有根据的思维习惯,比如要有一问多思的习惯,比如要有善于同时进行求异思维的习惯等等。

[参考文献]:

1、刘晓胆、张宝来编著《小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东北师范大学出版

社,2000

2、马颉《浅谈小学生厌学心理》《校园心理》 2009年4月第7卷第 2 期

3、韦清《学生厌学根源何在》《新教育》, 2011年1月,第1期

4﹑赵丽琴著《怎样让学生爱学习》,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08,第1版

5、张萍《用心灵去感悟,让学生重新扬起理想的风帆——小学生厌学心理

分析及教育对策》《中国教师》2009年S1期

6、林芊芊《小学生厌学心理原因分析及矫正》《中国体卫艺术论坛》2007

年Z1期

7、袁梅林《小学生厌学心理初探》《宁夏教育》1997年04期

小学生厌学心理的成因分析与对策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小学生厌学心理的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课题负责人:张全霞 一、课题研究进展情况: 自从申报了《小学生厌学心理的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这一课题之后,在这两三个月时间中,我和课题组成员主要做了以下一些工作。 (一)前期准备阶段:(2014年9月——2014年11月),收集有关理论资料;学习相关的理论;申报立项。 我和我们同年级语文组成员主要查阅研究了与课题相关的文献、论文和资料,了解小学课堂导入的发展趋势,学习有关课堂导入的理论基础,寻找值得继续探讨的方向,之后认真撰写了小课题开题报告。后来进行了再次修改并最终通过商定最终确定了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与价值以及研究内容。具体如下: 1、研究背景 小学阶段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基础阶段,发展状况对其毕生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但是目前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以往多项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当代小学生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其中,厌学是小学生诸多学习心理障碍中最普遍、最具有危险性的问题,是青少年最为常见的心理疾病之一,是导致辍学的最主要的因素。 从心理学角度讲,厌学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主要表现为学生对学习认识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极对待学习,行为上主动远离学习对上学本身不感兴趣,在校学习态度消极,学习效

率低,常常烦躁、多思多虑、易怒、注意力不集中,甚至看周围一切都不顺眼,甚至选择退学、离家出走等极端行为。厌学一般指厌学情绪,如果不加以有效引导和控制。就会发展为厌学症,患有厌学症的学生往往学习目的不明确,对学习失去兴趣;不认真听课。不完成作业,怕考试;甚至恨书、恨老师、恨学校,旷课逃学;严重者一提到学习就恶心、头昏、脾气暴躁甚至歇斯底。厌学症对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健康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孩子痛苦,家长痛心,老师头痛。家长管不了,老师教不好,好孩子做不了。厌学问题已经成为许多教育工作者关注和担忧的问题。 2、研究意义与价值 为了让孩子健康成长,快乐学习,因此,我们提出《小学生厌学的原因及对策的研究》这一课题,就是为了找到学生厌学的真实心理,分析产生厌学的原因,研究解决学生厌学的对策,降低学生厌学心理发生率,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重新点燃他们学习兴趣的火花,帮助这些学生走出困境,树立学习的信心,使他们愿意学习,乐于学习,为他们将来的学习和深造铺上坚实的奠基石。从而落实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公民。 3、研究内容 (1)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 (2)家庭教育方法不当对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 (3)新形势下各年段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与对策。 (4)学困生的心理发展的特点与对策。 (5)问题学生的心理发展的特点与对策。 (6)问题学生的心理发展的特点与对策。

浅谈小学生厌学心理

浅谈小学生厌学心理 李官镇中心小学 五年二班 迟文雯

厌学是学生对学习的负面情绪的表现,是由不想学习到不喜欢学习,甚至发展成为学习对学习的厌倦、厌恶从而逃避学习的一种心态。它是目前中小学生诸多学习心理障碍中最普遍、最具未来成长危害的问题。俗话说“爱学是万善之源,厌学是万恶之源”,厌学现象理应受到教育界的高度重视。 一、厌学的定义及表现 厌学症是指以学习为阴性刺激物的神经症,即讨厌学习,对学习不感兴趣。主要表现为畏惧老师,上课易走神、不喜欢讨论学习问题,作业拖拉,敷衍了事,或者不能及时完成,作业错误率上升,怕考试,甚至无故缺考,出现逃学行为,对学习不感兴趣,有厌烦感等不愉快体验,视学习为沉重的负担,尽管面对各种纪律的约束,仍无法维持正常的学习活动。 二、学生厌学心理的四阶段 心理学研究表明,厌学心理的形成过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一)焦虑阶段。是厌学心理的起始阶段,表现其对学习产生紧张、不安、焦虑、恐惧等不良心境,但这时对学习还是有信心的,有向上的动力。 (二)怀疑阶段。是厌学心理的第二阶段。有的学生经过屡次考试失利,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了怀疑,但这时还未对学习完全丧失自信心。 (三)恐惧阶段。是厌学心理的进一步发展阶段。由于在学习上碰到了困难,产生了障碍。这时,对学习产生恐惧心理,真正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 (四)自卑阶段。是厌学心理的产生阶段。由于学生学习成绩差产生自卑的心理,自暴自弃,厌学心理也就潜生暗长起来。 三、学生厌学心理原因分析 那么造成学生厌学的心理原因有哪些呢?笔者从家庭、学校、和学生自身四方面因素进行分析: (一)家庭因素 家庭的不良影响是小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心理状态、思想意识、道德修

学生厌学心理辅导案例

学生厌学个案分析 案例一: 王峰,男,高一(7)班。性格倔强,个性刚硬,自尊心特强,逆反心理十分严重。经常和老师发生冲突、顶撞,有很强的抵触情绪。你越是反对的事情,他就越和你对着干。在学校,他这种反抗行为十分尖锐。经受不起老师的批评。 案例二: 牛培培,女,高一(7)班。每当老师批评她时,她眼睛直对着老师,一副不服气的样子,甚至还和老师顶嘴。上课故意讲话,做小动作,不交作业。 我找她谈话,她也是听过算了,有时也会和我顶撞,回到教室一如往常,是个让老师十分头疼的学生。做事很情绪化,自我要求不严,做事随意性。 分析其原因主要是:这些学生的叛逆行为是进入青春期的一种表现,许多青春期的孩子对大人都有一种逆反心理。他们往往把家长和老师的批评、帮助理解为与自己过不去,认为伤害了自己,因而就会表现出严重的敌对倾向。老师不是很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不能正确对待他所犯的错误,处理方式不当,使矛盾和冲突日益恶化起来;少年特有的半幼稚半成熟的特点,使他看问题容易产生偏见,以为与老师对着干很勇敢,是一种英雄行为,因而盲目反抗,拒绝一切批评。 辅导过程和辅导策略:

首先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在心理咨询室单独交谈,了解他的情况,让他充分地发泄内心关于学校与老师的不愉快记忆。 刚开始他闭口不语,我就避开主题,先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谈起,并多次强调会为他所说的话保密,后来他终于开口了。在交谈中,我还了解到他爱好打篮球。 坚持疏导教育:正确对待这类学生,避免直接批评,不与他发生正面冲突,注意保护他的自尊心,当他犯错误时,不当着其他人的面点他的名字,而是在与他个别交谈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帮助他分清是非,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愿意主动地去改正,这样逐渐缓解紧张的师生关系。 因势利导,扬长避短:老师善于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充分发挥其作用。对他学习上的任何进步都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让他尝到成功的喜悦以及意识到自己还是有学习的潜力。 尽量减轻学生的心理和学业负担,尤其是减轻他的心理压力,然后逐步培养他对学习的兴趣。 经过我和各科老师的不懈努力,这两个孩子的学习态度明显好转,学习成绩正在赶超其他同学。

心理学论文文献综述格式要求 (1)

毕业论文 文献综述 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 共享存在的障碍及解决途研究综述 申请学位: 学士学位 院 系: 专 姓 学 二〇 年 月 日 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存在的障碍及解决途研究综述 文献信息资源共享问题一直是图书情报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重点,信息标题宋体三号加粗,居中; 正文部分全部宋体小四不用加粗,行距为固定值26磅。 文献综述整体字 数要求不少于3000字 序号用 1 1.1 1.1.1 2 2.1 这样的格式写,要 顶格写,标号跟后面的标题用两个 空格隔开,最多有 三级标题

技术的发展为信息共享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支持和外部环境,人们也逐步探讨新的环境下的文献信息资源共享问题。本综述通过对2000 年以来该领域的文献进行分析、归纳,对我国现阶段文献信息资源共享中存在的障碍及对策进行了研究。 1 我国文献信息资源共享中存在的障碍 1.1 观念方面的障碍 图书情报界虽然在理论上认可了文献资源共享的必要性,但顽固的传统观念和思维方式仍有着巨大的支配力量,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意识薄弱,缺乏全局观念和合作精神,阻碍了资源共享的进程。李家清认为这种认识上的障碍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受小农经济自我封闭观念的影响,各图书馆片面追求“大而全”、“小而全”,各自为政,我行我素;二是受本位主义思想的影响,只愿共享,不愿共建;三是受重藏轻用思想的影响,对资源共享不积极、不热心[1]。徐加杰则进一步探讨了造成这种认识的原因:部分领导把“资源共享”当作解决经费困难的权宜之计,只注重大馆的发展投入和资源建设,没有考虑众多中、小馆的想法;二是由于中、小馆没有得到重视和投入支撑,而对文献资源的建设和共享抱着观望态度,指望所有的问题都通过大馆的资源共享来解决[2]。这些观念的存在自然地影响到共享活动的健康发展,阻碍了资源共享的进程。 1.2 管理体制和有关法规方面的障碍 文献信息资源共享要求高度的整体化,但由于我国管理体制条块分割、各自为政、互相之间缺乏有机联系,严重制约着我国文献资源共享的发展。刘广利认为我国图书馆事业分成公共、科研、高校等几个系统,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多元化行政管理体制造成文献资源建设平行分散、重复浪费。没有统一的协作协调方案,也没有一个权威性的组织机构进行统筹规划,缺乏馆际协作与资源共享的动力机制[3]。徐加杰也认为高校、公共、科研三大系统图书馆的资源共享实践了多年,因始终没有一个权威机构进行组织或协调,实施起来障碍重重[2]。而“现行的一些条例、法规,都是按系统颁布的,客观上加深了各自为政,强化了条块壁垒,往往会给统一规划、资源共享和网络建设带来了障碍”[4]。同

谈小学生厌学心理的表现、原因及矫正方法

谈小学生厌学心理的表现、原因及矫正方法 所谓“厌学”,是指“厌烦学习”、“不愿意学习”。厌学是小学生中常见的一种心理障碍。学生一旦厌学,就会对学习不感兴趣,产生苦闷感,甚至抵触学习;同时,对教师和家长有逆反心理,有抵触情绪;厌学的学生还常伴有品行问题,严重时还会出现旷课、逃学等现象。在素质教育过程中要求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而厌学心理就像一道城门,打不开它,提高学生素质、能力又何从谈起?因此就小学生厌学心理表现、原因及矫正方法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小学生厌学心理表现 目前小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着许多厌学心理表现,而这些厌学心理又主要反映在学生的思想和行动上。 1、思想上厌学心理表现。到学校学知识,接受老师的教育,是每一个学生应该具备的思想素质。可厌学的学生在思想上不是把学习当成是求知的课堂,而是把它看成是一种烦恼、负担和精神压力。他本不愿意学习,但是在家长和老师的督促下又不得不勉强去应付学习,即使人在教室,却心不在焉。这种思想上有厌学心理障碍的学生,是不可能学到较多知识的。 2、行动上厌学心理表现。思想上的厌学必然导致行动上的厌学,而行动上的厌学则主要表现在“懒惰”上。我曾对我们五年级学生做过调查:我班33人当中,厌学、懒惰的学生占14%之多。这些学生的主要表现是:当老师讲课时他没兴趣听,不是在跟别人小声讲话就是在做小动作;当老师向他提问时,他什么也回答不上来;老师布置的作业,他要么找出各种理由进行推诿和拖延,实在推诿不了的就敷衍一下。有的把字写的歪七扭八,浮皮潦草,字迹很难让别人看懂,而且添字、漏字、错字的情况也常有发生。有些学生做作业不善于独立思考,爱抄袭别人的。 二、学生厌学心理的原因 要让学生摆脱厌学心理障碍,我们就必须找到学生厌学的原因。只有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从学生心理、教育上去疏导,才能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智力得到提高,能力得到培养。 本人认为,小学生厌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更主要还是来至社会的、家庭的、学校以及学生自身因素影响作用。 1、社会方面 读书无用论的兹生漫延,使许多不明事理的人和一些目光短浅的人也认为读书无用。另外,“打工热”的兴起也使一些人认为“与其花钱读书,不如打工赚钱”。有些打工者确实赚了点钱,使一些人更加确信这一点,所以这种“去打工”的思想在许多人的头脑里占据了相当的地位,而且这种思想逐渐影响到了学生,使学生也开始不想读书了。 2、家庭方面 首先,家长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要求与期望过高。每位孩子的心理素质、学习能力是不同的,过高的要求反而会适得其反。其次,家长的听之任之不重视。有些家长由于工作繁忙,无暇顾及孩子,从来不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也有些家长溺爱孩子,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和学习听之任之,孩子长时间的看电视、打电脑也从不过问。再者,家庭成员不和睦。一个充满战争硝烟的家庭和一个冷如冰窖的家庭都会影响孩子的情绪,孩子在这样的家庭里丝毫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他们也每天处在焦虑不安中,试问又哪来的心思去学习呢?所以厌学情绪的

初中生厌学个案分析

初中生厌学怎么办——案例分析 初中生厌学已经不是一个家庭问题,而是慢慢演变成为一个社会性问题。中国每年高考报考人数的减少,表明社会应该关注中学生的问题,特别是初中生的问题。 在初中生的眼中,学习本身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呢?在一些调查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约占总体学生的1/3或更多)认为学习是被动、烦恼的事。学生的学习负担、频繁的考试、艰苦紧张的学习生活都带来了学生消极的学习心理状态。而对学生的厌学心理和厌学行为的起到直接推动作用的是学生的个性特 影响,学生本人也有责任。因此,要解决初中生厌学情绪问题需要多方面做工作。 在本案例中,小洋即使知道学习的结果直接影响到他的未来,但是他仍然对学习表现得非常反感,甚至感到痛苦,宁愿承受老师、家长以及其他亲朋好友的责骂,也要逃课,或者是在课堂上睡觉,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这些行为的直接结果就是学习成绩的急速下降,从小洋的表现中可以判断他存在着极度的厌学心理,而且在这种厌学思想的指导下,他无心向学,导致了严重的后果。 初中生厌学原因分析:(初中生厌学怎么办)

初中生厌学原因分析:(初中生厌学怎么办?) 1、不良性格的影响。小洋的不良性格导致了其在面对老师与家长的批评时不能很好地调整来促进学业的进步,而是轻易地放弃了学习。小洋来自于农村,没有受到很好的基础教育,上了初中以后与城市的孩子对比,显示出了明显的劣势,家庭的贫困也让他在与众多的城市学生的生活中觉得比不上别人,因而自暴自弃。同时母亲对他的宠爱与骄纵形成了他对事实漠不关心,不愿意承受过于沉重的学业压力,追求享乐,不够坚强,遇到困难就主动放弃的性格。而且比较神经质,情绪的波动比较大,按情绪的指引来行事。 全德教育网阅读小提示: 在这个个案例中,很明显,小洋的厌学心理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家庭环境中家长对孩子对学习的态度及其所采取的并不恰当的教育方式而导致的,家庭的教育方式同时也导致了小洋不良性格的形成。因而在对小洋进行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就要特别注重家庭的作用,让家长参与咨询过程,促进家长与孩子的交流与心灵的互动。利用合理情绪疗法可以使小洋对学习过程以及学习目的有更为客观的理解,从而调整学习态度与学习动机水平,促进其从思想上改变对学习的认识,从

心理学论文文献综述格式要求

毕业论文 文献综述 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 院 系: 专 业: 姓 名: 学 号: 指导老师: 姓名 职称 二〇 年 月 日

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存在的障碍及解决途研究综述 文献信息资源共享问题一直是图书情报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重点,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信息共享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支持和外部环境,人们也逐步探讨新的环境下的文献信息资源共享问题。本综述通过对2000 年以来该领域的文献进行分析、归纳,对我国现阶段文献信息资源共享中存在的障碍及对策进行了研究。 1 我国文献信息资源共享中存在的障碍 1.1 观念方面的障碍 图书情报界虽然在理论上认可了文献资源共享的必要性,但顽固的传统观念和思维方式仍有着巨大的支配力量,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意识薄弱,缺乏全局观念和合作精神,阻碍了资源共享的进程。李家清认为这种认识上的障碍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受小农经济自我封闭观念的影响,各图书馆片面追求“大而全”、“小而全”,各自为政,我行我素;二是受本位主义思想的影响,只愿共享,不愿共建;三是受重藏轻用思想的影响,对资源共享不积极、不热心[1] 。徐加杰则进一步探讨了造成这种认识的原因:部分领导把“资源共享”当作解决经费困难的权宜之计,只注重大馆的发展投入和资源建设,没有考虑众多中、小馆的想法;二是由于中、小馆没有得到重视和投入支撑,而对文献资源的建设和共享抱着观望态度,指望所有的问题都通过大馆的资源共享来解决[2] 。这些观念的存在自然地影响到共享活动的健康发展,阻碍了资源共享的进程。 1.2 管理体制和有关法规方面的障碍 文献信息资源共享要求高度的整体化,但由于我国管理体制条块分割、各自为政、互相之间缺乏有机联系,严重制约着我国文献资源共享的发展。刘广利认为我国图书馆事业分成公共、科研、高校等几个系统,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多元化行政管理体制造成文献资源建设平行分散、重复浪费。没有统一的协作协调方案, 也没有一个权威性的组织机构进行统筹规划,缺乏馆际协作与资源共标题宋体三号加粗,居中; 正文部分全部宋体小四不用加粗,行距为固定值26磅。 文献综述整体字 数要求不少于 3000字 序号用 1 1.1 1.1.1 2 2.1 这样的格式写,要 顶格写,标号跟后 面的标题用两个 空格隔开,最多有 三级标题

小学生厌学心理研究文献综述

小学生厌学心理研究文献综述 一.小学生厌学心理的症状及现状 小学生厌学是指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厌恶学习,或不愿意主动学习,对学校生活失去兴趣,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而持冷漠态度乃至厌恶、逃避的心理状态及其在行为方式上的不良表现。作为一种心理状态,不是特定学生所有的,而是所有学生在某种程度上共同潜在的问题。一般认为,如果学生对三分之二以上学科失去兴趣而不愿学习,目前学习完全处于被动应付、混日子状态,绝大部分文化课学习成绩很差且抱毫不在乎的态度,处于这种状态下的学生就被认为产生了厌学。 有的学者总结出小学生厌学心理具体表现为: 1.消极应付。表现为懒惰、视学习为包袱,学习处于被动应付状态,缺乏主动性。抱着消极态度听课,缺乏独立学习的习惯。 2.畏惧回避。表现为对学习的一种胆怯心理。课堂上害怕老师提问,害怕做作业,心理常处于紧张状态,想方设法回避学习,做作业时常说“不会”。 3.厌倦对抗。表现为厌恶学习,不专心听讲,有时好搞小动作,发展成对学习呈对抗心理。 4.自卑弃学。表现为对学习丧失信心,缺乏勇气和毅力,虚荣心强,意志薄弱,稍受挫折,便情绪波动,逆反心理较强。 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忻音认为厌学包括厌学情绪、厌学态度、厌学行为三个方面,是指孩子对上学读书持否定的态度,对学习厌恶反感,甚至感到痛苦,内心不愿意去学习,因而经常有逃学或借机旷课等表现。厌学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导致学习效率下降,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她调查到北京部分小学学生,调查数据表明目前小学生厌学率达到30%,而实际情况比这个数据还要严重。由此可见,厌学已成为当今教育界的一个棘手的问题。 据大量调查研究表明,目前小学生(二年级以上)大约有45%左右有不同程度的厌学心理,其中有20%左右的学生有较严得的厌学心理。正如朱永新教授曾观察到的“厌学,似一股旋风在席卷。它像病菌般地在我们校园中恶性地传播、扩散,笼罩面越来越广。”厌学是学生消极对待学校生活,对书本学习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持冷漠甚至抵触态度等心理状态及在行为方式和生理现象上不良的表现。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城镇还是乡村、小学还是中学,厌学现象都普遍存在。作为基础教育危机的一种表征,我国中小学厌学现象有愈来愈严重的趋势。 二.小学生厌学心理的产生原因 国内外众多的教育家、心理学家、生理学家等从各自的专业领域、研究视角出发,对小学生厌学心理产生的原因进行了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研究,对小学生厌学心理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很多说法,众说纷纭。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如下: 1、小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的原因是受到社会、家庭、学校以及自身等因素的影响。具体表现为: (1)、不良的社会文化环境,表现在低俗文化的传播。低俗文化指低级庸

浅谈小学生厌学心理的辅导方法 (2)

浅谈小学生厌学心理的辅导方法 据观察,在我们学校有个别学生存在着厌学心理。厌学心理是对学习产生厌倦乃至厌恶,从而逃避的一种心态。厌学心理产生与发展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成绩,甚至会危害他们的身心健康。在此,就本人转变一个有厌学心理的学生的成功案例,谈谈浅陋的看法。(案例:小海,小学二年级学生,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工作,小海与爷爷、奶奶同住。小海存在明显的厌学心理,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按时完成,考试成绩差。) 一、增强厌学学生的自信心 经了解,厌学的学生往往容易把自己和学习优秀的学生比较,越比自信心越低,从而觉得自己样样不如别人。我发现,如果将其改变为用自己的现在和自己的过去比,就能使之从自己的进步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加自信心。因此,在对小海的辅导中,我帮助他制订符合个人实际的目标与计划,并制订出落实这些计划的具体措施,在实施过程中使他能够发现自己的进步。当他有进步的时候,采取奖励学习用品的方法,在奖励的过程中使他通过实现自我参照目标来体验成功,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改变对学习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 经过一段时间的鼓励和促进,小海的学习成绩有了一定的提高。针对他责任心不强的个性,我请他做我的数学科小助手,负责帮我把班上的作业拿到办公室,督促检查拖欠作业的同学交作业。对小海来说,

“小助手”可是一个不小的官,他做得很卖力。因为要催别的同学交作业,所以他必须自己先完成作业,这样才有说服力。大约2周的时间,小海基本上改掉了拖欠作业的毛病。与此同时,我在班里大力的表扬了他,增强了他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二、灵活辅导厌学学生 很多厌学的学生一般都是由于学习跟不上,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家长的责怪以及同学们的轻视,索性破罐子破摔。因此,作为老师,我们首先要改变观念,用爱心去感化学生,用耐心去教育学生。只有学生学习成绩提高了,才会使他们变得自信起来,那么学习的兴趣自然而然就会产生。 小海向来的成绩都不理想,对学习已经有抵触情绪,如果剥夺了他玩的时间来逼他学习,可能会事倍功半。于是,我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如果小海当天的作业不能拿到95分以上的,下午放学后就要多做一份课外作业。刚开始的时候,小海对待作业还是不认真,结果每天下午都要多做作业。他发现自己玩的时间少了,又要多做作业,很不划算,于是暗暗努力。慢慢地,他的作业越做越好,现在已经基本上不用加做作业了。当然,有些难度大的作业,小海还是要课外辅导的。这个时候,我都会采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来吸引他的注意力,如比赛、奖励等。 三、为厌学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 厌学的学生常常过分夸大学习中的困难,过低估计自己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为他们创设成功的机会,让他们在学习活动中通过成功地

中学生厌学案例

邹子天是农村中学八年级学生,下午上课经常注意力不集中,打瞌睡。在班上的学习成绩偏下。父母关系不好,家庭经济情况较差,父母忙于工作,很少给予他照顾。特别是学习上没有帮助,但父母要求较为严格,经常因为他的犯错而责罚教育,以后邹子天对父母一直耿耿于怀,不愿与父母沟通,之后性格内向,孤僻、和同学们也少在一起玩。邹子天从小学开始,各科成绩都是良好。进入初中阶段以后,学习的学科也多起来了,开始学习就有点吃力,在一次期中考没考好之后,邹子天就觉得心里特别烦躁,经常说头痛、难受,不想上学。初二上学期开学后,其它同学告诉他打游戏很好玩,他从此迷恋上了打游戏,白天没时间,等到放学后,作业不完成,就去游戏厅打游戏,直到很晚才回家。以至于第二天上课总是无精打采,提不起精神,上课老师讲到什么地方都不知道。老师针对他的表现,多次做思想工作和教育他。但是由于父母关心和管教不够,他不愿听课,不愿记笔记,拿起课本就烦,学习成绩下降很快,而成绩越下降越不愿学习。 分析与思考: 这是一个学生因家庭因素和自身素质因素引起成绩下降,并最后导致厌学甚至逃学的案例。所谓厌学,就是是对学习产生厌恶、反感或无所谓的心理倾向。邹子天产生厌学情绪的原因既有家庭方面的关心和教育不足,而导致小兵性格较为内向,个性自卑、孤僻、不合群,当遇到问题的时候,缺乏社会支持。也有自身的因素:邹子天渴望取得比较好成绩,对自己期望很高,但是初中的学习内容比小学深,学习方法也会不一样,由于缺乏指导和学习方法,学习成绩得不到提高,反而下滑,导致学习动力不足、丧失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等,以致用逃避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学生厌学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上课时常思想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或者打磕睡。第二,课后不愿复习和做作业,练习、作业抄袭或者偷工减料,少做、漏做、字迹潦草,甚至干脆不做。对考试、测验无所谓,只勾几道选择题应付了事,既不管耕耘,更不管收获。第三,逃学,这是厌学的突出表现,借故旷课,外出闲逛,玩游戏等。严重者,甚至跌到少年犯罪的泥坑。总之,厌学者,总幻想离开学校、离开课堂。离开老师、离开作业、离开考试,做一些不动脑不劳力的事,总想冲破校园纪律,自由自在。可是,空虚、孤独、无聊也常常伴随着他们。因此,经常用吸烟、玩电子游戏、上网、谈恋爱、幻想来自我麻醉。 厌学情绪是一种正常的不良情绪或者说是一种常见的消极情绪。在每一个人成长学习的过程中都有可能产生这种情绪,这是一个人在其成长过程中,自我动态失衡,和谐度不稳定的表现。当然,由于学生所处年段的不同,厌学情绪的表现也有所不同。但无论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厌学是一个客观存在的问题,纠其原因,学生的厌学,有内在的因素,也外在的因素,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本。而其中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学生内在的心理因素起决定作用,厌学,突出一个“厌”字,“厌”是一种心理状态:厌烦、厌倦、讨厌。在小学、初中、高中三个成长的必经阶段,就学习而言,小学是基础阶段,而初中是最关键的阶段,厌学心里也最容易在此时产生,因此,这个阶段孩子的家长更应多关注孩子的学习。要让他们树立责任感,懂得学习的重要性,从而健康、快乐的成

小学生厌学心理的分析及对策

小学生厌学心理的分析及对策 厌学是学生对学习采取敷衍态度或排斥、拒绝行为的一种消极现象,是学生的学习需要得不到满足或缺乏学习兴趣时对学习丧失信心的一种心理反应。有调查结果表明,现在的小学生作业量较大,内容单调重复,作业时间较长,各年级均超过国家规定的时间;学生的书包越来越大,且越来越重。79%的学生感到学习累,心里烦;40%-50%的学生对某些科目感到无兴趣。30%的小学生对学习缺乏热情,学习既不刻苦也不主动;有20%的小学生常会找出“头疼”、“肚子疼”等借口逃避学习。小学生厌学情绪随年级升高呈上升趋势。厌学心理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一种“病症”,它严重影响了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危害性。 一、小学生厌学心理成因分析 (一)从社会学角度产生主要原因是: 1、家庭的影响 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就是自己的父母,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心理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父母不只是孩子生命的创造者,同样也是孩子心灵的塑造者。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父母是创造未来的“雕塑家”。因此,孩子厌学是对家长某些不恰当行为的一种反应。如过分溺爱、放任自流,或要求过严、态度粗暴。 如李英,女,10岁,小学四年级学生,一至三年级均是班级学习委员,酷爱学习,是老师心目中的“尖子生”。但由于父母对她的期望过高,要求过严,有时考了97分,在班上名列前茅,但父母仍不满意,对她严厉批评。对于孩子的业余爱好,父母也抓得很紧,要求她“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稍不用功,少不了皮肉之苦。在父母的严厉管教下,李英的心理压力很大,学习丝毫不怠慢。但是自从四年级开学以来,她感到力不从心、疲惫不堪,学习成绩明显下降,对学习也产生了厌倦。 2、学校的影响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小心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今天教师承担的教学压力固然很大,但是如果教师为了片面地追求分数,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不顾学生的身心健康,不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而是对学生进行“疲劳轰炸”或者冷嘲热讽,或者体罚(变相体罚),那么学生对这门功课就会产生厌倦、畏惧心理。一位厌学的学生曾说:“我原本是一位很爱学习的孩子,但是自从换了新老师后,有一次我因为一道题不会做,老师随口就是一句:…你怎么像猪一样笨!?难道我真的那么笨吗?从那以后,我不想再上数学课了……”老师的一句漫不经心的话严重地损伤了学生的自尊,严重地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位学生从此不再喜欢数学课了。 学习负担过重也是小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的重要原因。传统的教育模式,繁重的课业负担,剥夺了小学生自由活动、自我发展的机会。学生潜能得不到发挥,创造性和个性受到压抑,沉重的心理负担使学生把学习视为一种苦“差事”,并由对学习的不满转变为对学习的厌倦。如学校搞一次活动老师不留作业,学生会齐呼万岁,在学生问卷中最不满意的是活动课被其它学科老师占用,这足以说明我们的教育方法,考试制度,课程设置等都急待改革。 3、社会的影响 近几年来出现的唯利是图、“金钱万能”的陈腐观念,使部分学生的思想和心灵受到侵蚀,加之社会上“文盲大亨”的出现,致使“读书无用论”又有蔓延的趋势。没读几天书,不识几个字的人步入商海,却通过各种手段赚大钱。他们错误地认为“学与不学一个样,学好学坏一个样”,由于长期缺乏动力,消极被动地学习,“厌学”心理就逐渐产生。同时,大街上“三室一厅”比比皆是,许多孩子沉迷其中而不能自拔,严重地影响了学习,伤害他们的身心健康,形成厌学情绪。 (二)从心理学研究角度剖析。

小学生厌学心理辅导案例

小学生厌学心理辅导个案 案例: 牛某某,小学六年级学生,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工作,他与爷爷、奶奶同住。他存在明显的厌学心理:他对学习无兴趣,上课思想不集中,不认真听讲,小动作不断,各科老师没办法。他自己也懊悔但就是改不掉这个毛病。经常丢三落四不带书本和作业,不抓紧时间完成作业,只有老师和家长盯着才勉强动笔,考试成绩差。对学习虽无兴趣,平时卫生劳动都特积极,不管多脏多累的活儿他都乐意干,曾向班主任推荐自己担任班级劳动委员。分析成因: 通过多方了解,牛某某对学习没有兴趣,学习成绩不好,很大程度是人为因素造成的:一是父母不在身边,父母只顾打工挣钱,对他缺乏关爱;二是个别教师滥用惩罚,观念不当;三是祖父母溺爱,导致他学风懒散,缺乏学习动机,还有来自于他自身的自制能力的缺失。行为矫正 针对牛某某的问题,我和科任老师特意进行了一次家访,与他的祖父母进行了沟通,告诉他们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如果处理不当会给孩子的学习和人格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要多注意孩子的感受,不能一味地简单对待,要与孩子多交流,为孩子创造一个温馨、良好的家庭环境。 在与家庭沟通达成共识的基础上,我和科任老师针对他的弱点对他进行了行为矫正:考虑到学习动机是学习活动得以发动、维持,完成的重要动力条件,学习动机制约学习积极性,进而影响学习效果。所以,首先我让他认识到小动作的危害,重视老师讲的内容,来提高注意力。告诉他上课要保持端正的坐姿,不需要动笔或翻书时,手背到后面,可帮助改掉小毛病。还要把桌面收拾干净,以免分散注意力。然后我还让他找来一些卡片,和他一起在上面写下了“专心听讲!”“不要走神!”“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坚持、坚持、再坚持!”等句子,并让他贴在文具盒上、书桌上、课本上等一些容易看到的地方。时常提醒自己,从而抑制自己的不良行为。此外,与其他老师和家长再次联系,共同为他设计了一套行为价值与奖励计划,即表现良好就给予一定奖励。如:在日常表现考核中(进步奖)加分,放学后可以玩半小时,晚上可以看一会儿电视或同意买一些喜欢的文具等;如表现不合格,则无法得到奖励。 通过一学期的追踪,各科老师都反映他进步明显,慢慢地建立起了对学习的兴趣,初步学会了控制和调整自己不良情绪和行为的能力;还越来越受同学们的欢迎了。虽然,还不能保证每次作业都准时上交,但也在一步步向好的方向发展。看到孩子的可喜变化,他父母更是惊喜万分,与孩子之间的距离也越来越近了,他们改变了以往的简单态度,对他更多的是平等、尊重,特别是对他的学习比以往更有耐心了。这使我对牛某某的信心更足了,当然他对自己也有了信心。相信这信心会成为一束燃烧的火焰,照亮他前进的道路。

研究论文文献综述的写法详细介绍

一、何谓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学科、专业或专题的大量文献进行整理筛选、分析研究和综合提炼而成的一种学术论文,是高度浓缩的文献产品。根据其涉及的内容范围不同,综述可分为综合性综述和专题性综述两种类型。所谓综合性综述是以一个学科或专业为对象,而专题性综述则是以一个论题为对象的。学生毕业论文主要为专题性综述。 文献综述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历史现状、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文献综述是针对某一研究领域分析和描述前人已经做了哪些工作,进展到何程度,要求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动态、前沿性问题做出较详细的综述,并提供参考文献。作者一般不在其中发表个人见解和建议,也不做任何评论,只是客观概括地反映事实。 二、文献综述的特点 1.综合性:综述要"纵横交错",既要以某一专题的发展为纵线,反映当前课题的进展;又要从本单位、省内、国内到国外,进行横的比较。只有如此,文章才会占有大量素材,经过综合分析、归纳整理、消化鉴别,使材料更精练、更明确、更有层次和更有逻辑,进而把握本专题发展规律和预测发展趋势。 2.评述性:是指比较专门地、全面地、深入地、系统地论述某一方面的问题,对所综述的内容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反映作者的观点和见解,并与综述的内容构成整体。一般来说,综述应有作者的观点,否则就不成为综述,而是手册或讲座了。 3.先进性:综述不是写学科发展的历史,而是要搜集最新资料,获取最新内容,将最新的信息和科研动向及时传递给读者。 4.综述不应是材料的罗列,而是对亲自阅读和收集的材料,加以归纳、总结,做出评论和估价。并由提供的文献资料引出重要结论。一篇好的综述,应当是既有观点,又有事实,有骨又有肉的好文章。由于综述是三次文献,不同于原始论文(一次文献),所以在引用材料方面,也可包括作者自己的实验结果、未发表或待发表的新成果。 5.综述的内容和形式灵活多样,无严格的规定,篇幅大小不一,大的可以是几十万字甚至上百万字的专著,参考文献可数百篇乃至数千篇;小的可仅有千余字,参考文献数篇。一般医学期刊登载的多为3000~4000字,引文15~20篇,一般不超过20篇,外文参考文献不应少于1/3。 三、综述的内容要求 6.选题要新:即所综述的选题必须是近期该刊未曾刊载过的。一片综述文章,若与已发表的综述文章"撞车",即选题与内容基本一致,同一种期刊是不可能刊用的。 7.说理要明:说理必须占有充分的资料,处处以事实为依据,决不能异想天开地臆造数据和诊断,将自己的推测作为结论写。 8.层次要清:这就要求作者在写作时思路要清,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写到什么程度,前后如何呼应,都要有一个统一的构思。

如何教育有厌学心理的小学生

如何教育有厌学心理的小学生 摘要: 如今的家长越来越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但由于小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厌学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现在有很多的小学生在学校里上课不听不记不做练习,老师在上面讲她的,台下他们自己玩自己的,老师批评还批评不得,似乎厌学是天经地义的事。厌学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实在是太可怕,令家长和老师整天的为他们担忧。 关键词:厌学现状影响因素措施 一、小学生厌学的原因分析: 小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和行为的因素有很多方面。主要概括为主体因素和客体因素,主体因素即学生自身的因素,而客体因素则可包含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 (一)主体原因 1、没有坚定的学习态度。部分小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志向不定,缺乏学习动机,当学生对学习缺乏足够的认识,没有任何需求的时候,他们是不可能热爱学习的。 2、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某些学生虽然平时很用功,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这种失败往往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导致厌学心理。 3、注意力不集中、急躁情绪。某些小学生在注意力不

集中,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不能有效的进行学习,甚至一些学生还存在多动现象,他们听课不专心、学习无恒心,导致厌学心理。 (二)家庭因素 家庭教育是小学生成长过程必不可少的条件,将影响着孩子的一生。部分家长由于对科学的教育规律了解甚少,与子女的沟通甚少,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背道而驰。有些家长认为教育小孩是学校的责任,存在依靠学校的懒惰思想。 (三)学校因素 学校在小学生学习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校生活环境不当便会使学生产生厌学现象。一是课程设置不合理。学科份量不断加大,学习负担有增无减,使学生失去了部分本可自由支配的时间来实现兴趣、爱好、特长的满足和个性的发展,从而导致厌学心理的产生。二是评价导向的偏离。为了追求高分,不少学校忽视和违背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无尽的考试,五花八门的奖惩措施,教师和学生都在升学的指挥棒下,长时间处于疲惫和焦虑的状态,形成“厌教”和“厌学”心理。三是教师的素质问题。有些教师缺乏系统的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学习,缺乏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科学的学习。 (四)社会因素 社会大背景的发展变化也会对小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

小学生厌学情况调研报告

小学生厌学情况调研报告 由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学校布局重组,农民的经济观、教育观逐步发生变化,另外,大专院校的毕业生就业不容乐观,致使厌学情绪在不少学生中滋长、蔓延,即便是小学,也是如此。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民的收入不断增多,生活水平也明显提高,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经济观、教育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考上大学和考不上大学都一样能到城里挣钱的思想给农村学生造成很大的影响。“学习无用”的思想,家长观念的影响以及社会方面不良因素的影响,致使小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严重的甚至旷课逃学。“爱学是万善之源,厌学是万恶之源”,厌学现象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就此问题,我近日走访了我县部分乡镇学校,重点了解了农村小学生严学的表现,并针对小学生厌学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针对小学生厌学现象提出如何统筹解决的方法供参考。 一、小学生厌学的表现 (一)在学校里的表现 当前,在许多小学里经常听到老师说某某学生不是笨,不是学习能力差,而是懒,不学,其实这就是厌学的表现。通过调查,我们认为小学生的厌学现象在学校里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到校比较迟。要么经常踩着铃声进教室,要么常常迟到,这些同学起床后,刷牙、洗脸、收书包、吃早点动作都很慢,出门后在上学路上也是东张西望,边走边玩。 2、到了学校也不会马上拿出书来读。而是和周围同学说几句话,即使拿出书来,也是慢吞吞地翻,边翻边看同桌读哪里,他也跟着读那里。 3、课堂上不专心听讲,注意力不够集中,思想易开小差。上一会就左顾右盼,几乎不会主动回答问题,小组合作学习也很少参同桌讨论他一般只听不发表意见、观点。老师布置了课堂作业要不混着不做,混到下课后抄同学的,要不就课堂上抄同学的,抄不到就乱做,测验各科几乎不及格。 (二)在家里的表现 小学生的厌学现象在家里的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据观察,有厌学情绪的小学生一般在回家的路上是这逗留会,那逗留会,回到家都比较晚。 2、到家后经常书包一扔就打开电视看,极少部分学生会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3、等家长问作业做完没有时,他才会拿出来做或是去问同学做哪里,甚至有时候他就说没作业。 4、做家庭作业时如果父母在旁边监督的话,作业还基本认真,如果父母没有时间监督的话,就一塌糊

小学生厌学心理案例分析及对策讲课稿

小学生厌学心理案例分析及对策

小学生厌学心理案例分析及对策 江苏省泰兴市天星小学曾宏 摘要: 新课改虽然已经进行了好多年,但学校传统的教育模式与家长传统的教育子女的观念,导致现在中小学生中出现不少带有厌学情绪的学生。他们对家长,对社会,对学校老师不满,用不听课,不做作业甚至逃学与之对抗。究其原因,不外乎其内在原因是动机缺失,学习习惯不当。外在原因不外乎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不良影响。本文是从:“1.唤醒学生心灵深处的自我向上意识——治理厌学的内动力。2.树立新型教学观,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治理厌学的启动力。3.让学生感受关爱,亲其师信其道——治理厌学的助动力。 4.积极为学生创设表现长处,发挥特长的舞台——治理厌学的支撑力5.学校、社会、家庭相互配合——治理厌学的凝聚力。”等五个方面入手,把爱护和尊重洒向每一个孩子,让孩子们有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和少年时代,使每一个孩子都乐学,愿学。 关键词:厌学 首先让我们从读一则案例开始: 小D:女,今年十岁,为我班三年级学生。3岁时随父母去附件打工,在外读了2年幼儿园。期间父母经常因琐事吵架,孩子的心灵受到了伤害,一至三年级在我市上学,跟着爷爷奶奶,父母继续在上海打工。成了一名留守儿童。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爷爷奶奶目不识丁,无法关心孩子的学习,因此孩子的学习在家基本上就是无人管理,孩子在家自由散漫,为以后厌学烙下了病根。于是从一年级开始经常出现不做作业的现象,老师偶尔也会请家长到校,但效果不大。由于家长和老师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在2011年3月24日这一天开始不来上学了,记得那天早上是被他的爸爸和奶奶绑来的,问她为什么不来上学,说有同学笑她头上有味道,有的同学排队做操时不让她好好站队,总把他挤到队伍外面去。经我和她促膝谈心留下在校上课。4月1日早上,她爸爸又打来电话,说又不来上学了,我就去他家,到他家后,他跟我打招呼,还拿牛奶给我喝,就是谈到上学时,整个人就变了,随手关上房间的

小学生厌学心理问题分析报告

小学生厌学心理问题的分析报告 “厌学”是指“厌烦学习”、“不愿意学习”、“想放弃学习”的一种常见心理障碍,多发生在中小学生中。有厌学情绪的小学生,在学习时大脑活动处于消极状态,思维速度缓慢,注意力不集中,思想经常开小差,这对智力、能力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长期的厌学情绪对小学生个性品质的发展乃至对小学生一生的影响都是不可忽视的。 小学生一旦产生厌学心理,随即也会出现厌学行为,即小学生在主观上对学校学习活动失去兴趣,产生厌倦的情绪和冷漠的态度,同时,对家长和教师的教诲产生逆反和抵触情绪,并且在客观行为上明显表现出不想学习、不爱学习、反感学习、讨厌学习,严重的会出现旷课、逃学、弃学等不良行为。归纳总结为以下几点: 1、学习目的不明确,对学习失去兴趣 2、上课时注意力分散、听课不认真、 3、思维迟缓、 4、作业马虎、做事敷衍、消极应付、 5、学习效率降低、学习成绩低下 6、不听家长与老师的规劝,甚至抵触与老师的沟通交 流 7、厌恶书本,撕毁书本

8、不愿意提及学习、学校、老师、上课等词汇, 9、旷课、逃学、弃学 经过分析,小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的原因有以下四方面: 1、学生方面 主要有学生自己对学习没兴趣、对老师不满、学习 压力大、对过多作业的抵触导致、没有找到适合自 己的学习方法、校园生活不顺利、身体虚弱无法支 持学习行动、智力优势的差异导致,等等。 2、家庭方面 最主要的是家庭教育方式不当以及家长对小学生 的期望过高,提出的要求超出小学生的能力范围, 使小学生反复产生挫感 3、学校方面 学校的办学理念不妥,学风、班风不正,教师的教 学方法不当、对待学生的态度不一致等等都有可能 导致小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4、社会方面 不良社会风气的熏染,充满不安定因素的社会环境又有太多的诱惑,社会无法给小学生提供一个单纯的、好学的学习环境 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避免学生出现厌学情绪首先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学生厌学案例分析

学生厌学案例分析 小洋,是一名五年级的学生。成绩很差,常常因为考试成绩的低分而遭致家长的责骂。由于在外地住校,一周回家一次,老师频频与家长联系,反映其在校学习过程中学习态度很不端正,经常在上课的时候无精打采,提不起学习兴趣,也常常旷课在宿舍睡觉,并且屡教不改,学校中他的表现也是非常的糟糕,班主任也常与家长联系,甚至还请家长到校进行面谈,可小洋的表现并没有多大的改善。 学生厌学在现阶段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并不是某个学校或某个班级在的个例。中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理当把握住求学的大好时机,何况我们生活的时代又是一个科技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时代,应该说更能激发广大学生的求知热情。可客观现实却不容乐观,在基础教育阶段,特别是初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厌学现象普遍存在。就这一情况做以下分析。 学生厌学的主要表现: 1、注意力分散,上课不认真听讲,提不起精神和情绪消极,课堂上,思想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或者打磕睡,或者做小动作,或者说话,不能进行自我控制,更为严重的是发展到顶撞老师。 2、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和信心。作业拖拉,敷衍了事,发展到不交作业,造成了学习效率降低,作业错误率上升。考试时也不认真答卷,有的学生想方设法作弊,有的学生干脆不答卷,写上名字了事,造成学习成绩差等后果。 3、痴迷于网吧或与社会不良人员接触,以至上课迟到成为家常便饭,进而出现旷课、逃课等现象,严重者,甚至跌到少年犯罪的泥坑。 学生厌学的成因: 1、学习基础差造成厌学。由于智力个体差异,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在小学学习过程中,没有掌握好相应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初中入学时学习成绩便径纬分明,他们在学习上负了债,最初也非常想学好,并且也努力想追赶上优秀的同学,但现实是残酷的,他们的努力成效不显著,久而久之差距更大了,此时他们便出现了厌学的情绪。这类学生占了厌学学生的相当大的比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