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马列[3]

马列[3]

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历史地位

王怀超

(中央党校科社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这一讲是《邓小平理论基本问题》,这一阶段教学的一个概述,带有总论性质。着重把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理论要点及其历史地位作以概述,使大家对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轮廓有一个总体把握,为此后的深入学习打一个基础。本专题拟着重讲授五个问题:

一、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内涵

二、邓小平理论产生的历史条件

三、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四、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轮廓及其核心理念

五、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一、邓小平理论的科学内涵

大家知道,邓小平理论,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或者说是党的理论名称。关于我们党的理论名称,改革开放20多年来,先后有四种提法:一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和方针;二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三是邓小平理论;四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四个名称,是不同时期的不同提法,其基本内涵与精神实质是一致的。其用意都是为了把最近20多年来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获得的理论成果概括起来,用一个理论名称来表述。以表明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所谓邓小平理论,就其内容而言,就是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理论总结。具体说来,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和中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条件下,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进行理论总结的结晶,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与时代特征和中国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邓小平理论的研究对象是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规律性。因此,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指导,是经济文化都比较落后的中国如何实现现代化的理论论证,是富民强国的大道理。这个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像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了一个新的理论轮廓,这个理论集中体现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的重要文献,特别是邓小平的著作中。这个理论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共同创造,但邓小平是这个理论的主要开拓者和创立者。因此,用邓小平的名字命名,是当之无愧的。

二、邓小平理论产生的历史条件

任何理论,都是历史的产物,即都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都是对一定历史时期人类实践经验的一种总结。邓小平理论也是如此。

关于邓小平理论产生的历史条件,概括起来说是三句话: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沉痛历史教训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据;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鲜经验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而时代主题的转换和当今世界发展的进步潮流,则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简言之,一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二是对当今时代发展潮流的一种积极回应。

1987年,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们过去固守成规,关起门来搞建设,搞了好多年,导致的结果不好。经济建设也在逐步发展,也搞了一些东西,比如原子弹、氢弹搞成功了,洲际导弹也搞成功了,但总的来说,很长时间处于缓慢发展和停滞的状态,人民的生活还是贫困。‘文化大革命’当中,‘四人帮’更荒谬地提出,宁要贫穷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不要富裕的资本主义。不要富裕的资本主义还有道理,难道能够讲什么贫穷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吗?结果中国停滞了。这才迫使我们重新考虑问题。考虑的第一条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而坚持社会主义,首先要摆脱贫穷落后状态,大大发展生产力,体现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的特点。”《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23--224页。这段话,实际上已经说明了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国内历史背景。这就是很长时间的缓慢发展和停滞状态,“迫使我们重新考虑问题”;这就是坚持社会主义“首先要摆脱贫穷落后状态,大大发展生产力,体现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的特点”。换句话说,邓小平理论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进行认真反思的结果,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进行重新思考的结晶。

邓小平重新思考的历史起点,就是所谓“文化大革命”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从1966年开始的所谓“文化大革命”,使中国政治动乱,经济停滞,国民经济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人民生活长时期处于极度贫困状态。而恰恰这一历史时期,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借助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推力,社会经济快速平稳发展。结果,社会主义中国与资本主义西方之间的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进一步拉大了。当邓小平从“文化大革命”的磨难中走出来时,就不能不面对这一民族灾难,痛苦地进行反思:这一切究竟为什么?我们党为什么在全局上发生这么大的失误,失误的根源在哪里?如何才能纠正这些错误?邓小平多次强调:是“文化大革命”这场灾难“促使人们思考,促使人们认识我们的弊端那里。”“为什么我们能在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提出现行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就是总结了‘文化大革命’的经验和教训。”《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72页。邓小平指出:“从一九五七年开始我们的主要错误是‘左’,‘文化大革命’是极左”。《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37页。“二十年的经验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告诉我们,不改革不行,不制定新的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政策不行。”《邓小平文选》

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66页。可见,邓小平的理论思考首先是从反思“文化大革命”的教训人手,进而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因此,我们有理由说,1978年之前,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沉痛历史教训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据。

1978年之后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鲜经验则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现实根据。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大体上是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同步的。1978年底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既是改革开放新时期的起始标志,也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起点。邓小平理论就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邓小平理论就其内容而言,就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性总结。

如果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时期的新鲜经验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国内背景,那么,时代主题的转换和当今世界发展的进步潮流则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国际背景。

邓小平理论的产生不仅有着深厚的历史基础,而且还有着宽广的世界眼光和鲜明的时代特色。事实证明,在现代社会,只有准确把握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准确把握时代的基本特征,才能清醒地认识本国在世界格局中所处的地位,以此为根据,才能制定出正确的战略和策略。邓小平深知这一点。在其理论活动和实践活动中,他特别注重对时代特征的把握,特别注意对世界发展潮流的研究,特别注重对发达国家最新发展状况的观察和思考。他始终是从全球的角度,从世界进程和国际战略的角度来考虑中国的发展问题。他反复强调,“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在当今世界,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在孤立状态下实现现代化。对时代主题和世界发展潮流的分析和把握,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根据。邓小平理论就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和准确把握世界发展潮流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邓小平“三落三起”重返中国政治舞台的时候,世界格局和时代特征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即“东西南北”关系左右了世界格局,和平与发展成为“带有全球性、战略性的意义”的问题。正如邓小平所说:“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96、105页。

邓小平认为,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在当今世界,孤立、自我封闭的民族或国家为数较少,而且没有一个不在加速走向衰败。现在,任何国家要发展起来,闭关封闭是不可能的。硬要封闭自己,无异于慢性自杀。因为世界上还没有哪一个国家是在孤立状态下实现现代化的。邓小平鲜明地指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78页。中国必须实行开放,必须进行国际交往,在向世界的开放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为了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和世界发展的潮流,邓小平重返政治舞台之后,特别关注世

界的变化和时代的变迁。他反复强调,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干扰,我们同世界在技术上的差距拉大了,大约落后50年。“最近我们的同志出去看了一下,越看越感到我们的落后。什么叫现代化,五十年代一个样,六十年代不一样了,七十年代就更不一样了。”要横下一条心,少说空话,多做实事,大胆借鉴,迎头赶上。《邓小平思想年谱》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66、76—77页。为了全面了解世界的发展变化,邓小平先后考察了美国、日本和东南亚等国。1978年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邓小平访问了日本、泰国、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在访问日本期间,邓小平带着极大的兴趣参观现代化企业和高科技设施。当乘坐时速达到210公里的新干线到东京时,他发自内心的赞叹道:“好快啊,就像风一样快。”在参观日产汽车公司所属一家工厂时,了解到这个厂年人均生产汽车的数量与我国汽车制造厂年人均生产汽车数量之比例竟然是令人难以置信的94:1时,他感慨地说:“我懂得什么是现代化了。”一系列的出访考察,当代资本主义世界迅速发展的活生生现实,使邓小平清醒而又深刻地认识到,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尽快实现现代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不可阻挡的潮流。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也无论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都在想方设法谋求自己国家的发展,以便在今后世界范围内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同时,邓小平也清醒地看到中国与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差距正在拉大,更清楚地认识到以阶级斗争为纲,搞空头政治的“左”倾路线是一条逆世界潮流而动,误党误国的路线,必须尽早抛弃,从而极大地增强了他力挽狂澜,拨乱反正,义无反顾地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寻求一条有利于迅速发展中国的生产力,尽快实现国家现代化的新道路、新路线、新政策的决心。翻开《邓小平文选》第二卷,我们可以从中看到邓小平这一时期的思想轨迹。从1978年3月到当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邓小平的10篇讲话,几乎全部涉及了发展生产力、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差距、用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改造企业,为了实现现代化必须进行改革开放的内容。同他1975年抓整顿时的一系列讲话相比,他这时的讲话,在自信之外,显然多了几分清醒、几分急迫乃至几分忧虑,而且愈加明确地把发展生产力、推进现代化与实行改革开放联系了起来。

可见,对时代主题的清醒认识和对世界发展潮流的准确把握,加之对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生产力大发展的直接感受所带来的冲击,促使邓小平下决心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开辟一个新的道路,确定一条新的路线,制定一系列新的方针。这就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根据和国际背景。

三、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关于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大致上可以做这样的概括:即邓小平理论孕育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形成于80年代中期;初步表述是1987年的中共十三大;系统阐发是1992年春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报告;中共十四大之后,邓小平理论在新的实践中又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具体说来,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

发展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这是邓小平理论的孕育期。这一时期是邓小平集中反思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时期,在反思过程中逐步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观点。例如,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就是要消灭贫穷;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之后,要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任务;实现四个现代化是当前最大的政治;再不实行改革开放,整个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要解放思想,大胆探索,从中国国情出发,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等等,都是这一时期提出的。这一反思的结果,使邓小平在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基本命题。

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时期。这一时期,邓小平在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又初步总结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鲜经验,从而深化和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观点。主要有: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原则一是发展生产,二是共同富裕的概括;关于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面临的关系全局、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的论断;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关于分三步走,用70年时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构想;关于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等。在1987年中共十三大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个总题目,并列举了在对社会主义再认识过程中发挥和发展的十二个理论观点,认为这些观点构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这表明邓小平理论已经基本形成。

第三个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初。这是邓小平理论的系统阐发时期。标志是1992初邓小平视察南方的谈话和1992年秋的中共十四大。1992年初,邓小平经过几年的深入观察和思考,乘视察南方之机,把自己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理论总结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问题的思考以及对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建议,集中进行了阐发,这是邓小平本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集中阐述,也是一位世纪伟人对后辈的“殷切期望和谆谆嘱托”。这些阐述包括: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明确阐发;“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妙语;改革的性质与地位的新认识;计划与市场都是手段的界定以及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等。以邓小平南方谈话为灵魂的中共十四大,对这个理论的主要内容作出了新的概括,使之形成比较清晰的轮廓。中共十四大报告使用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这个提法,提出了用这个理论武装全党的战略任务。并对这个理论作了这样一个评价: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进而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概括为九个方面:即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

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一国家两制”。这表明,这个理论已经得到比较系统的阐发。

第四个阶段,是从1992年秋中共十四大至今,十几年时间。这是在新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时期。这一时期,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战略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

四、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轮廓及其核心理念

邓小平理论,内容丰富,涵盖面广,就其基本轮廓而言,可以简要地归结为三句话:即11个理论要点,五根理论支柱,一个核心理念。

邓小平理论的11个要点是:

第一,时代主题论。邓小平认真分析了当今世界格局的变化和国际形势的发展,敏锐地指出,世界大战短期内打不起来,当今时代的主题不再是战争与革命,而是和平和发展。争取和平,谋求发展,已成为不可阻挡的世界性潮流。这实际上是对当今世界基本世情的判断。这是我国制定现阶段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政策的国际依据。

第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邓小平全面分析了我国现阶段的基本情况,断然否定了我国目前正处在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时期的错误判,果断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作出了我国目前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切都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的科学论断。这是对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的科学概括,是我们党制定一系列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国情基础,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立足点,是邓小平理论的根据。

第三,社会主义本质论。这是邓小平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即社会主义质的规定性的明确回答。邓小平全面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个方面的教训,并经过长期的观察和思考,对社会主义本质作出了明确论述,即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界定,纠正了长时期以来离开生产力发展,离开人民的富裕生活抽象地谈论社会主义本质的错误观点,把人们对于社会主义的认识重新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这一新的社会主义本质观,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手段与目的统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功能与价值目标的统一,这一新的界定,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代化建设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第四,社会主义改革论。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改革的理论,是一座丰富的思想宝库,包含着多方面的内容。涉及到改革的性质,改革的地位,改革的动力和主体,改革的方法和步骤,判断改革中的是非得失的标准以及政治体制改革等方面。邓小平社会主义改革理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已经充分证实了这一理论的正确性。

第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这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石,也是社会主义发

展历程中认识最为曲折,探索时间最长,反复最大的一个理论问题。对这个问题认识的深度和广度,直接影响到改革的深度和广度。邓小平依据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市场经济自身的特质,鲜明地指出,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与市场都是手段。这个精辟论断,廓清了笼罩在市场经济上空的种种迷雾,为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结合起来,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开辟了道路,明确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六,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论。这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和奋斗目标。邓小平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民主必需制度化、法制化。因而,没有法制,也没有社会主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是全面的,不仅包括经济建设,还包括政治制度建设和法制建设。政治制度建设的战略目标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制国家。

第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邓小平认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包括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个重要方面。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只有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据此,邓小平还论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根本任务和基本方针。

第八,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战略论。为了顺利地推进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大业,邓小平以一个战略家的远见卓识,科学地规划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战略和战略目标,即用100年时间,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其战略重点,一是农业和水利;二是能源和交通;三是通信;四是科学和教育,特别是要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其战略步骤,分“三步走”,用100年的时间,基本实现现代化。

第九,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力量论。邓小平认为,在一个拥有十二亿多人口,经济文化都比较落后的中国进行现代化建设,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是一场伟大的社会试验。要完成这样一个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没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是根本不可能的。这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只能是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中国共产党。只有依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依靠全体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创造力,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扎实苦干,才能实现既定目标。而中国共产党要担负起这一历史重任,必须大力加强党的建设,提高自身素质和领导水平。

第十,人的全面发展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培养得到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新人。

第十一,发展是硬道理论。即发展论。“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是邓小平的一句名言。集中反映了邓小平理论的精神实质。邓小平理论,就是加快中国发展的理论,邓小平主持制定的基本路线,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加快“中国发展的路线”。邓小平反复强调提出,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离开了发展,什么也谈不上。

邓小平理论的五根理论支柱是: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

2.社会主义本质论;

3.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论;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

5.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战略论。

邓小平理论的核心理念是:发展是硬道理。简言之,两个字:发展。具体说: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尽快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加快发展,是邓小平理论的精神实质,是邓小平思想的真谛。邓小平理论实质上就是加快中国发展的理论,依据这个理论制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就是加快中国发展的路线和纲领。

抓住时机,加快发展,尽快实现国家的现代化,是当今中国的时代主题,是当代中国人乃至以后几代中国人的历史使命,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理念,是邓小平思考问题、制定政策、部署工作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我们党一切新的理论主张的提出和一切方针政策的制定都是围绕尽可能快地发展中国这一中心展开的。落后就要挨打,贫弱就没有份量,长期贫弱,就会被时代淘汰。国家不富强,就什么也谈不上。这是历史告诉我们的一条真理。在当今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科教进步和国民素质的提高,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是压倒一切的根本任务,是中华民族的大局,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和中国社会主义的命运和前途,关系到中国将以什么样的姿态出现在21世纪的国际舞台上。必须树立雄心壮志,横下一条心,排除各种干扰,加快国家发展,加速民族振兴。说“发展是硬道理”,道理就在这里。

总之,抓住时机,加快发展,尽快实现国家的现代化,是时代的最强音,是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主旋律,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是邓小平理论的第一要义。

五、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关于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党的十四大和十五大都作了明确的论述。归纳起来,大体上是这样: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们党在理论上取得的最大收获,就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中,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这一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像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从多方面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使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我们找到了在经济文化都比较落后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道路,使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实践证明,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尽快实现现代化的正确理论,是富民强国的大道理。在当代中国,只有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在中国现代化基本实现之前,邓小

平理论将一直是我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现在大家都在谈理论创新,我认为,理论创新的着眼点,要放到认真总结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上,概括人民群众在实践中的新创造,并把这些新创造和新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作出新的理论概括,形成新的概念、判断和原理,为中国社会的变革和发展做理论准备。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教育创新等方面的创新,推进中国社会的全面进步。理论创新的落脚点,则应放在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或者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上来。这是因为,任何一种理论,都是历史的产物,都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都是对某一历史时期人类实践经验的一种总结。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仍然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时代,当今中国的时代主题,仍然是实现国家的现代化。我们正在从事的事业,仍然是邓小平开创的需要在21世纪继续推进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我们的理论创新就其内容而言,就是对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理性总结和系统概括。而作为这种概括和总结的理论创新,其落脚点应当也只能是丰富和发展邓小乎理论,把邓小平理论发展到新水平。在邓小平理论基础上的创新,其内容会更扎实,更深入,更丰富,影响也会更加深远,若离开邓小平理论这个基础,终将站不住。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