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

从龙门石窟看“西京”洛阳

——浅谈龙门石窟的保育议题

前言

研究背景:龙门石窟位于河南洛阳,是中国三大石窟[1]之一,经过自北魏至北宋400余年的开凿,其中北魏和唐代大规模营建有140多年,在龙门的所有洞窟中,北魏洞窟约占30%,唐代占60%,其他朝代仅占10%左右,因此唐代是龙门石窟发展的黄金时期。龙门石窟延续时间长,跨越朝代多,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资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2000年龙门石窟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研究对象:从洛阳龙门石窟的兴起原因以及反映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到研究龙门石窟与“西京”洛阳的发展关系,进而对洛阳龙门石窟的保护和发展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研究价值:本文的研究,不但可以为人们提供龙门石窟的美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参考,更可让人们了解唐朝西都洛阳鼎盛时期的发展状况,同时也可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提供现实的参考意

[1]中国三大石窟分别为位于洛阳的龙门石窟(2000年11月30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5A级景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甘肃敦煌市的敦煌莫高窟(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义。

研究意义:本文对洛阳龙门石窟的研究,对读者了解唐代社会发展、民俗现象以及龙门石窟的发展历史有着重大的意义。其一,龙门石窟的兴起是唐朝经济发展和社会民俗的缩影,有利于我们了解唐朝艺术为外邦所接受的原因,并可让我们反思中国现代设计处于低谷的原因所在;其二,龙门石窟的开凿,对于当时社会民俗风气的研究有一定的作用;其三,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出发,可以为现代设计师带来新的设计灵感。其四,为我国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参考意义。

研究目的:本文研究目的在于对龙门石窟的发展、艺术价值和社会研究价值及其产生的背景进行研究,让人们提高对龙门石窟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的重视。

1.龙门石窟简介

龙门石窟[2]中的“石窟”其实是“石窟寺”的缩写。

龙门石窟地处河南省洛阳伊水河两岸,于北魏太和年开凿,历时400多年。其中以古阳洞、宾阳洞、奉先寺、万佛洞、极南洞最具代表性,作为中国“四大名窟”之一的龙门石窟是一座集美学、绘画、创作于一身的艺术宝殿,是留给中华民族不朽的艺术瑰宝。

2.隋唐时期龙门石窟与洛阳历史文化

(1)石窟造像与当时洛阳政治

[2]石窟,即是天然形成的石洞或人为雕凿的洞窟,原用作人们贮藏食物和物品的地方。龙门石窟中的“石窟”乃是“石窟寺”的缩写,因为原本同石像一起的木架结构经长年风化已被毁灭,便形成今天所看到的只有石像而无寺的情形,摘自《浅谈龙门石窟兴建的历史背景和艺术成就》。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在经济繁荣发展的基础上,唐文化的各个领域得到了充分发展,唐代龙门主要的窟龛,是北魏王室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多数造像的兴废变迁与当时政治形势相适应,是为一定的政治服务的。而隋唐时期的龙门石窟,从某种意义上讲实为洛阳历史文化的体现和反映。龙门石窟是历代皇室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它表现了皇家的意志。唐代人们喜欢以胖为美,所以唐代的佛像的脸部浑圆,双肩宽厚,胸部隆起,衣纹的雕刻使用圆刀法,自然流畅。他是洛阳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洛阳历史文化关系至深。洛阳文化遗迹存留于今者,以龙门石窟较完整、全面、形象,给研究北魏至唐宋洛阳的历史文化保存了极其珍贵的历史资料和佐证,龙门石窟的唐代造像继承了北魏的优秀传统,又汲取了汉民族的文化,创造了雄健生动而又纯朴自然的写实作风,达到了佛雕艺术的顶峰。

(2)洛阳佛教及佛教艺术的发展。

隋朝统治者大多崇尚佛法礼教,对宗教文化的发展大力支持,隋朝时期社会的安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富足也为扩建龙门石窟提供了条件。比如洛阳龙门石窟就是我国古代佛教鼎盛时期留下的雕刻艺术经典。

龙门石窟群像的雕塑到隋唐已经到了鼎盛时期,龙门石窟窟洞在隋唐五代时期的雕塑占全部雕塑的60%,他延续时间长,跨越朝代多,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资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我国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领域的发展变化,对我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作

出了重大贡献。并且这一时期的造像艺术继魏晋南北朝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提升,构图上创新,采用立体感手法使得唐朝造像不仅里那个大而且经典之作众多。

是从历史上看,洛阳佛教的发展和传播,往往与其他文化混合在一起,在中国佛教史上达到最高峰的唐代佛教,一时流行的禅宗,净土宗,密宗,天台宗和华严宗,至此在洛阳得到很大的发展,因此,建立了很多寺院,数不胜数。除了这些巍峨壮丽的佛教寺院,还有道观。同时,在寺院经济的推动下,中国佛教发展到了最高峰,名僧辈出,宗派广树,佛教信仰和佛教文化渗透到人民生活之中,并随同唐朝强盛的国势一起影响传播到域外。它的伟大成就也为后来的人们研究各个时期的历史文化提供了宝贵资料。从雕塑和绘画艺术来谈谈佛教造像艺术的发展,并进一步分析其现实意义

3.龙门石窟保护现状问题分析

随着旅游业发展的兴起,六十年代和八十年代都加强了对龙门石窟的修复。但是之前的修复不但印象了景区的整体风貌,而且对于龙门石窟这一古色古香的历史文化景区造成的破坏也是不可估量的。目前,龙门石窟的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主要有几下几个方面:

①石窟围岩稳定性问题。龙门石窟的岩体上有较多的裂隙,是岩体边坡、洞窟围岩和雕刻品不稳定乃至崩塌的主要原因。这些虽大部分已经加固,但尚有个别部分仍需维修加固。

②石窟渗水问题。每逢降雨季节,不少洞窟漏水,渗水通过裂隙和可溶性碳酸盐相溶后由岩体裂隙口流出,水分蒸发,盐类沉积于雕

刻品上,使有些洞窟壁面和雕刻品覆盖一层碳酸钙,致使雕刻品失去了原有的风貌,并会造成生物病害的滋生和蔓延等,水的渗入也加速了石窟的风化速度。本世纪70年代以来虽经处治,但仍须加大科研力度和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根治。

③石窟雕刻风化问题。龙门石窟历经千百年沧桑,由于风吹、雨淋、日晒、冰冻,致使石窟岩体和雕刻品风化剥落日趋严重,亟需采取科学保护措施加以防治。

④人为造成环境破坏。龙门石窟重点文物保护区,尚需依据规划进一步加强治理和整顿,以创造一个更有利于永久保存石窟文物的空间和环境。比如在石窟南北架起的两座大桥,以及东山修筑的防止有人攀登的隔离墙,都破坏了龙门石窟原有的景观风貌。1980年最初开放时每天约5万人,2002年已增加到31万人,由于保护措施不力,游人乱触摸乱刻画的现象严重等,都严重破坏了龙门石窟的环境景观风貌。

4.石窟保护案例研究

(1)红山文化遗址保护[3]。红山文化是公元前3500年前后活动于西辽河至大凌河流域并延伸到渤海湾北岸、燕山南麓的部族文化。1981年发现的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于1988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保护范围56125k㎡,建设控制地带34k㎡。山岗上,有序地分布着女神庙、祭坛和积石冢群,组成规模宏大的史前祭祀遗址群,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陶器、石器和玉器。红山先民已从自然图腾崇拜进入

[3]引自陈述彭等:《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思考》。

比较高级的祖先崇拜,可以与黄帝时代中原文化相仲伯。红山文化遗址保护,至少需要二级管理信息系统:一是田间考古格网系统,二是包括辽南、冀东在内的遗址区域分布格网系统。

(2)贺兰山岩画:贺兰山岩画延绵数百里,几乎每个山口两侧都有,不下20000幅。题材广泛,有各种人物、动物图画和放牧、射猎场景。富有生活气息和想象力。1995年,宁夏回族自治区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查明保护区内拥有2194组、5000多幅岩画。加以编号记录,发现了20多处遗址和遗迹,38件新石器时代文物以及西夏、明清文化遗址。1996年贺兰山岩画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演化委员会列入非正式世界文化遗产,9月初为迎接2000宁夏国际岩画研讨会的召开,为与会者参观考察我区贺兰山岩画提供方便,宁夏煤炭建筑第五公司紧锣密鼓对通往贺兰山岩画遗址5.14公里专线公路进行施工。(独家新闻由《宁夏日报》提供)同时为了保护贺兰山岩画,亟需建立基于格网的近景摄影库。并将每幅岩画按地理定位于格网信息系统之中,供游客检索浏览,对岩画实行轮休管理。2005年12月,贺兰山岩画作为“宁夏贺兰山--西夏王陵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建设部列入(中国国际自然遗产、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预备名录)

(3)高句丽王城:我国第30个列入世界遗产的高句丽古迹有3座王城、12处王陵和26座贵族墓葬,反映了我国东北地区高句丽政权早中期的历史文化,亟须设计格网管理信息系统,虚拟再现已经消失的高句丽文明的丰富内涵。并与朝鲜同时获准列入名录的高句丽文化

遗址,彼此沟通信息,共同制订整体保护规划,以利于国际交流与合作。

5.龙门石窟保护方法探讨

(1)对龙门石窟进行覆盖处理,形成博物馆,以防止酸雨的腐蚀。

(2)制定合理的导流管理措施,限制游客数量,减轻龙门石窟景区的压力,对游客触摸、刻画石窟的行为采取严格的管制措施,禁止游客攀爬触摸佛像。

(3)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做到早检查早预防的措施,对即将损坏的文物要立刻进行保护修复,建立等级管理保护制度。

(4)在景区合理规范商业运作,景区推荐安全绿色的交通模式。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