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潮汕名人

潮汕名人

潮汕名人
潮汕名人

工商界

中国大陆

马化腾:潮南成田人,腾讯总裁,QQ之父

张静君:普宁燎原人,163创始人,时代财富总裁

李东生:揭西人,TCL总裁

杨贤足:揭阳人,联通董事长、联通总部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主任、中国政协科技界代表

朱树豪:饶平人,深圳观澜湖高尔夫球会主席、骏豪地产主席、全国政协常委。

黄光裕:潮阳铜盂人,国美创始人,三登内地首富

黄秀红:潮阳铜盂人,鹏润总裁

朱孟依:丰顺人,合生创展总裁

黄茂如:惠来人,茂业总裁

黄世再:惠来周田人,大中华国际总裁

杨荣明:普宁人,鹰金钱集团、珠江啤酒集团、广药集团董事长

张仲凖:普宁燎原人,多保利、立达总裁

周泽荣:潮南峡山人,侨鑫总裁

黄俊钦:潮南人,新恒基总裁

施少斌:饶平人,佳多宝(王老吉)总裁

李松坚,澄海人,上海电器、名园总裁

陈鸿城,普宁人,金友谊总裁

陈建城,普宁人,中大环保投资总裁

何荣坚:普宁军埠人,中宇控股、群豪男装、英丹服饰总裁。

梁国湛:潮安人,华丰总裁

姚文琛:潮阳人,姚记总裁,上海潮汕商会会长

廖创宾:汕头人,潮宏基总裁

陈鸿成:普宁军埠人,雷伊总裁

赖海民:普宁麒麟人,鸿荣源总裁

杨启昭:揭阳人,榕泰总裁

郑松明:潮阳人,德明投资集团董事长

陈升平:潮阳人,晨光笔业总裁

马兴田:普宁下架山人,康美总裁

杨镇欣:普宁占陇人,高乐玩具总裁

刘武:澄海人,宝供物流总裁

张章笋:潮安人,北京国瑞兴业总裁,商业地产改革家

蔡东青:澄海人,玩具之王,奥飞动漫总裁

周卫群:普宁人,迈四通建材总裁

黄伟鹏:汕头人,西陇化工总裁

卢礼杭:普宁流沙人,雅诺信珠宝总裁

林连登:惠来人,老一辈橡胶大王

高绳之:澄海人,老一辈商业家

林小拙:揭阳人,吉荣总裁

张永标:普宁人,立达总裁

吴开松:东方明珠总裁,深圳市潮商会会长。

陈凯旋:普宁流沙人,立白总裁

刘绍喜:澄海人,宜美木业总裁

杨义发:普宁石桥头人,武汉钢发总裁

郑钟南:潮阳人,南洋电缆总裁

黄建平:普宁人,中国陶瓷大王、广东唯美陶瓷总裁

林乐文:普宁洪阳人,金泓投资总裁

吴桂谦:潮南人,拉芳董事长

庄文强:普宁燎原人,南庄总裁

郑平定:潮南人,大印象总裁

方毓棠:普宁洪阳人,湖南省工商联(总商会)会长

陈乐伍:澄海人,狮猛总裁

庄育民:普宁燎原人,裕益总裁

张利钿:潮安人,雅士利总裁

杨汉荣:普宁麒麟人,荣泰总裁

庄振鸿:普宁燎原人,衍宏总裁

港澳

李嘉诚:潮州人,著名慈善家,亚洲首富,世界华人首富,香港最高荣誉大紫荆勋章,长江实业总裁。

庄世平:普宁果陇人,著名慈善家,山高水长的爱国侨领,南洋商业银行、澳门南通银行创始人,香港第一届最高荣誉勋章大紫荆勋章获得者(12人)

陈伟南:潮安沙溪人,著名慈善家,饲料大王。

林百欣:潮阳棉城人,著名慈善家,丽新创始人,亚视永远荣誉主席。

林世铿:惠来人,著名慈善家,益丰创始人。

倪少杰:普宁下架山人,日丰、欧亚机器、高中地产、北京金业总裁,太平绅士、英女皇颁发O.B.E英帝国勋衔、香港立法局议员,工业及贸易事务委员会主席、中华厂商联合会名誉会长、香港事务顾问、特区筹委会第一任行政长宫小组港方召集人。

翁锦通:汕头人,锦兴总裁

罗康瑞:普宁人,外号“上海姑爷”,瑞安总裁。

叶树林:普宁池尾人。荣兴集团总裁

罗鹰石:普宁马栅人,鹰君集团总裁。

杨受成:潮州人,英皇集团总裁。

庄学山:潮州人,“钟表大王”庄静庵长子,国际潮青联合会会长。

陈统金:普宁人,著名慈善家,春林集团总裁

罗杰伦普宁南径人,世界最大胸罩生产商“黛丽斯”创始人、总裁。

戴德丰:普宁占陇人,四洲集团总裁。

陈伟:普宁军埠人,著名慈善家,香港新界工商业总会永远名誉会长。

陈大河:普宁占陇人,星集团主席。

潘迪生:香港商人,旗下业务包括钟表、百货公司与著名品牌时装零售。

蔡志明:揭东人,香港玩具大王。

张庆民:普宁燎原人,获利集团总裁。

罗志清:普宁人,好世界饮食集团总裁。

陈幼男:潮安人,屏山企业总裁,国际潮青联谊年会的创会主席。

杨奋彬:普宁南径人,香港康密劳远东发展、香港锦华矿产贸易总裁。

陈锡谦:普宁军埠人,著名慈善家,宝龙制衣、锦龙总裁

孙振文:普宁人,香港振兴、金艺工艺创始人

陈经纬:汕头人,经纬总裁、全国政协

蔡陈葆心:香港证券商协会副主席及永远名誉会长,前香港联合交易所副主席,联交所理事会成员,中润证券主席。

吕高文:普宁麒麟人。香港潮商银业界先辈吕明才老先生次子,著名慈善家,香港著名商人。

马介璋:潮南成田人,佳宁娜、达成总裁,全国政协委员。

总裁。潮州菜推广第一人。

郑和明:普宁高埔人,凯撒总裁。

张中畊:普宁下架山人,华一总裁,中华总商会常董。

林建名:东方足球队主席,林百欣长子。

林建岳:香港商人。林百欣次子,主力投资娱乐事业。

陈厚练:揭阳人,日源实业总裁

罗少荣:普宁大南山人,国昌。金华集团董事长,政区基本法咨询委员会委员、澳门基本法协进会委员。

刘艺良普宁南溪人,创世董事长、全国人大代表、潮州同乡会会长。

柯为湘:潮安人,保利达总裁,澳门金融、工商业代表

许世元:揭东人,星华贸易,永泰置业总裁,澳门中华总商会副会长、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常委

邱成章:饶平人,澳门金华石油总裁,暨大、广东信托投资董事

泰国

Low Khiok Chiang

陈弼臣:潮南峡山人,前世界华商代表,盘古银行创始人

陈有庆:潮南峡山人,亚洲金融集团、亚洲保险总裁。

陈有汉:潮南峡山人,盘古银行董事长

张仲彩:普宁燎原人,泰国巨富,曾获泰皇御赐纪念章,八世皇慈善基金会主席讪兰上将为其颁发钻石奖章。

辜炳标:普宁大坝人,泰国“影业大王”、中华总商会会董、泰国教育公会永远名誉主席、。

谢慧如:潮州人

谢易初:澄海人:正大集团创始人

谢国民:澄海人

李景河:香港工商银行、泰华国际银行创始人,泰中促进投资贸易商会主席。

蚁光炎:澄海人,舍身救国的泰国华侨领袖

吴宏丰:潮南胪岗人,工商业巨子,中华总商会会长,获泰皇御赐一等皇冠大绶。

李锦清普宁流沙人,泰托因乐蒂、曼隆两合、昌隆建筑集团总裁。

李文祥:普宁流沙人,协成昌集团总裁。

张锦程:普宁燎原人,世界粮食大王,曾任泰国上议院议员、泰国国务院长经济顾问,顺和成、顺成发有限公司、顺昌、欧亚企业等集团总裁,居泰国商人创汇首位。

吴玉音:饶平人,泰最大钢铁集团伟成发总裁

陈汉士:潮阳谷饶人,泰国万盛董事长、泰国潮州会馆主席、泰中友好协会副会长、泰华进出口工会理事长。

詹美珠:普宁人,泰国最大服务企业——湄南大酒店集团总裁。

廖汉渲:潮安人,泰国石化工业公司创始人

陈有汉:潮南峡山人

李智正:澄海人,大成银行主席

郑午楼:潮南陇田人,京华银行创始人

林德年:普宁里湖人,日亚、众亿总裁,开华裔进军矿产开采实业之先河。

黄子明:普宁人,钟表大王,泰国首富,通城总裁

秦荣普宁流沙人,泰塑料化工及曼谷塑料人造花厂创始人。

胡玉麟:潮安人,汇川米行总裁

陈克修:普宁流沙人,合发房产创始人。

苏旭明:汕头人,泰国酿酒业巨子,福布斯首例泰国首富,TCC集团总裁

杨海泉:潮阳人,世界鳄鱼大王

刘锦庭:揭阳人,泰大实业总裁

李石成:潮南两英人,泰兴集团总裁

陈龙坚:揭阳人,暹罗集团总裁

李桂雄:潮州人,金泰集团总裁

黄汉良:揭西人,利华董事长

新加坡

佘有进:汕头人,老一辈侨领

林义顺:澄海人,杰出的民主革命活动家和爱国侨领,资助孙中山革命。

连瀛洲:潮南司马浦人,大华银行创始人

董俊竞:饶平人,新加坡百货业先驱。

黄海庆:普宁大坝人,丽都、联峰控股总裁。

庄坤平:普宁燎原人,金味集团总裁

马来西亚

钟廷森:潮南两英人,马来西亚金狮主席,马来西亚中华工商联合会总会长、马来西亚国家经济发展委员会主席。

张泗清:潮南胪岗人

翁烈强:潮安人,新加坡潮安会馆名誉主席、潮州市侨联名誉主席。

庄元盛:普宁燎原人,泰华进出口商会副理事长,叻甲挽工业区公会主席,亚洲日报副董事长。

林森桂:潮安人,新龙国际集团有限公司

刘玉波:潮安人

印尼

杨扣:普宁人,老一辈著名慈善家

陈福林:又名陈欣深,普宁占陇人,雅加达美林木材总裁

越南

郭琰(or郭潭):潮安人,越南著名侨领。

老挝

张贵龙普宁燎原人,十七家公司企业老总,曾创办老挝第一家民营商业银行、第一座五星级酒店,万象市潮州乡亲会会长、老挝国家教育基金会顾问。

法国

陈克威:普宁大长陇人,陈氏兄弟创始人

陈克光:普宁大长陇人,陈氏兄弟创始人

黄擎天:普宁流沙人,欧洲零售业巨头。

陈顺源:普宁麒麒人,巴黎嘉华集团总裁,为潮粤菜的欧洲传播做出不朽贡献。

丁林辉:潮南两英人,蓬赛斯总裁。

美国

李大西:普宁人,国际华人科技工商协会主席,美国凯思比海外创业投资公司董事长兼CEO。

罗文正:普宁南径人,美国中华团体工商联合会会长、洛杉矶烟草大亨。世界各国人民“民间友好使者”,爱国侨领、著名慈善家。

刘仁堂:美中经贸科技促进总会常务副主席,美国华夏机械总裁

刘建吉:饶平新丰人,国际华人华侨同乡总会名誉主席、美中经贸科技促进会驻华代表、国际养生保健学术大会副主席、中国工业国际合作论坛执行副主席,“共和国经济建设功勋人士” 荣誉勋章。

张作波:普宁燎原人,美国金塔烧腊饭店连锁董事长。

南非

苏华杰:普宁占陇人,“中南经贸合作第一人”、中南(非)两国“民间大使”、“兼职的文化参赞”。南中贸易促进会会长,华杰、祥发集团总裁。

加拿大

林云鹏:潮南人,世界潮商杰出代表,香港盈信集团总裁、温哥华潮州商会荣誉会长澳洲

周光明:普宁人,“亚洲食品大王”,澳州政府授“太平绅士”, 荣获英国女皇颁授的OAM 勋衔,“澳洲中国和平统一促进委员会”荣誉会长,“大洋洲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名誉会长。

林晋文:潮阳棉城人,澳大利亚华人团体协会名誉主席、澳中文化交流中心主席,原广东兴业总裁。

魏基成:揭阳人,纸业大王,ABC纸业总裁。

邱恂:澳洲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

文化传媒界

中国大陆

曾习经:揭西人,岭南大诗人

温廷敬:大埔人,著名学者文献学家。

翁辉东:潮安人,编写潮州乡土历史、地理、文化教科书第一人。

吴贯因:澄海人,著名史学家、语言学家、民主主义者。

许心影:澄海人,著名女诗人

陈小奇:普宁赤岗人,岭南文化名人50人之一,潮汕三大才子之首,国家一级作家,中国内地通俗音乐(即流行音乐)开拓者、领军人物,现任中国音协流行音乐学会副主席,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副主席,中国轻音乐学会副主席,广东省流行音乐学会会长。

许地山:揭阳人,著名学者型作家

碧野:大埔人,著名作家,有浓郁的潮州情节。2008年2月,碧野被湖北省政府授予“终身成就艺术家”荣誉称号。

杨邨人:潮安人,被历史遗忘的第三种人

黄天鹏:普宁流沙人,中国新闻学先驱,创办中国第一份新闻学刊,曾任上海《申报》主笔,继任《时事新报》主编、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系教授。著述有《天庐论丛》等近30种。

薛汕:潮州人,著名作家,原北京图书馆馆长,中国通俗小说研究会会长,北京东方文化馆馆长,新诗歌杂志社社长。

冯铿:潮州人,左联五烈士之一。

方瑞麟:普宁洪阳人,中国同盟会会员、一生两袖清风,曾主笔同盟会进步报纸《中兴日报》。

张竞生:饶平人,哲学博士,性学博士,著名文妖。

蔡楚生:潮阳铜盂人,中国现实电影奠基人,影响中国电影十人之一

郑正秋:潮南成田人,中国电影事业奠基人,影响中国电影十人之一

孔迈:普宁下架山人,原名孔东平,原广电部前秘书长兼外事局长,新华社外事部主任,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宣传司司长,广播电视部秘书长兼外事局局长,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书记处书记,中国广播电视学会理事。

秦牧:澄海人,散文大家

詹安泰:饶平人,岭南词宗

杜国庠:澄海人,著名哲学家,主要代表作《中国思想通史》。

许涤新:揭西人,著名政治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兼经济研究所所长,汕头大学首任校长。

陈平原:潮安人,著名学者,北大中文系主任

洪子诚:揭阳人,著名学者,北大教授

梅益:潮安人,著名翻译家,主要翻译代表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曾时新:普宁梅塘人,又名曾心,中药名家、作家。出版著作有:《大自然的儿子》、《曾心短诗选》(中英对照)、《凉亭》(中英对照)、《蓝眼睛》、《给泰华文学把脉》、《曾心文集》等11部。现为厦门大学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泰华作家协会理事、泰国留学中国大学校友总会办公室主任。

柯柏年:潮安人,中共早期党员,马克思主义著名著作翻译家。

赵汀阳:汕头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著名哲学家

蔡起贤:潮安人,著名学者,“潮汕文化百科全书活字典”。

方汉奇:普宁人,著名新闻史学家,人大教授,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被誉为“中国新闻史研究的一座丰碑”。

郭任远:潮阳铜盂人,原复旦大学代理校长、浙江大学校长,中国心理学奠基人。

黄际遇:澄海人,学贯中西,兼长文理却,书法楹联棋弈无不精通的博学之才。

郑麐:潮阳人,中国政治学开创者之一,精研古代历史哲学、英译先秦古籍。

郑寿麟:潮阳人,著名学者,中国最早的德国研究专家。

萧灼基:潮阳棉城人,著名经济学家,北大教授

饶芃子:潮州人,著名文艺理论家。2006年被《人民画报》选为“中国20世纪125个有影响的女性”之一。

陈利华:普宁人,笔名华军,当代作家,著有散文诗集《军旅情愫》,散文集《不了情》,诗集《情感切片》等。

廖琪:普宁人,笔名:文兄,池尾街道合浦村人。《作品》编辑、副主编、副社长,广东省作家协会理事,著有长篇小说《小镇纪事》,中短篇小说集《等待判决的爱》,报告文学集《南粤之春》(合作)、大型传记文学《庄世平传》等

郭启宏:潮安人,著名剧作家

李新魁:澄海人,著名语言学家

庄明英:普宁燎原人,杰出教育家,原广州外国语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党委书记、“亚洲大学校长论坛”发起人、潮汕学院创办者。

黄丽松:揭阳渔湖人,华人化学家,专长为自由基化学,香港大学校长。

港澳

饶宗颐:汉学家,大紫荆勋贤。

刘遵义: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黄丽松:原新加坡南洋大学、香港大学校长。

蔡澜: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电影制片人、作家、食家。

林行止:香港作家、报人。

哈公:香港作家、报人。

黄丽松:华人化学家,专长为自由基化学。1972年至1986年间任香港大学校长。

泰国

司马攻:潮南成田人,原名马君楚,泰国华文作家协会会长

梦莉:澄海人,原名徐爱珍,泰华作协副会长。现任中国文联《四海》杂志编委、暨南大学出版社编委、暨南大学台港海外华文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郑若瑟:潮南陇田人,笔名清锣,泰籍华人微型小说作家。

子帆:潮阳人,泰国著名诗人、作家,原名郑铿豪,泰国著名作家梦凌丈夫。

新加坡

刘英舜:汕头人,新加坡义安学院首任院长。

蓉子:潮安人,原名李赛容,曾任新加坡作家协会副会长。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马大猷:潮阳和平人

蔡翘:揭阳人

杨遵仪:揭阳人

陈运泰:潮阳铜盂人

侯祥麟:揭阳人

林励吾:汕头人

吴国雄:潮阳棉城人

林尊琪:潮阳人

王铁冠:澄海人

郑儒永:潮南成田人

周国治:潮南峡山人

郭慕孙:潮安人

曾毅:揭西人

庄育智:潮安人

钟香崇:潮安人

许宁生:普宁人

陈小明:揭阳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

郭予元:潮阳铜盂人

周福霖:潮南峡山人

佘畯南:潮阳人

唐希灿:潮阳人

范上达:潮阳人

黄旭华:揭东人

吴佑寿:潮安人

其他院士

孙大文(Da-Wen Sun):潮安人,国际著名食品工程专家,英国皇家机械工程师学会“食品工程师年度人物”获得者,英国皇家农业工程院院士

林垂宙:潮阳人,瑞典皇家工程院士、亚洲太平洋材科学院院士、香港工程院院士。

林珲:汕头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军政界

中国大陆

翁照垣:惠来人,打响一·二八淞沪抗战第一枪

刘侯武:潮阳人,国民政府监察院监察委员

萧吉珊:潮阳人,国民党中央执委兼国民党中央海外党务计划委员会副主任、代主任陈绍贤:惠来人,学者型政治家,国民党第六届中央候补监察委员;中央立法委员

方方:普宁洪阳人,侨界领袖、解放后出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接待和安置归国华侨委员会"委员兼办公室主任,中国侨联副主席。

萧洪达:潮阳人,中纪委常委、副书记

林若:潮安人,原广东省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

杨石魂:普宁南溪人,中国革命先驱,粤东工农革命领袖,“永远的丰碑”烈士之一。

唐志坚:普宁人,第一届澳门最高荣誉——金莲花荣誉勋章获得者,澳门行政委员、立法会议员、澳门教育基金会会长、澳门电脑学会创会会长、澳门潮州同乡会创会理事长、创会会长、澳门培华中学校董会副主席兼校监、澳门创新科技中心董事、国立华侨大学校董、澳门科技大学校董、暨南大学校董、澳门大学校董、澳门科技大学校董兼咨询委员会主席、澳门大专教授基金会副会长兼理事长。

蔡诚:普宁人,司法部原部长

蔡延松:潮安东里人,林业部原副部长

陶涛:潮阳和平人,原名萧如琴,原石油化学工业部、化学工业部副部长

吴南生:潮阳人,原广东省委副书记,政协主席

王宋大:普宁人,原全国人大常委兼秘书长、华侨委员会副主任、致公党中央副主席。

罗天:普宁占陇人,原广东省副省长,人大主任

许士杰:澄海人,原海南省省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

郭荣昌:潮阳人,原广东省委副书记,政协主席

李统厚:普宁南溪人,少将,原甘肃省军区政委,中共十六大代表。

张汝成:潮阳棉城人,中将,香港驻军政治委员,广州军区副政委。

黄汉标:揭东玉湖人,中将,北京军区副司令员。

欧金谷:陆河河口人,中将,原广州军区副司令员

许仁道:普宁人,空军少将,济南军区空军副政治委员

刘桂楠:潮州人少将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军区政治部副主任

刘廷英:揭阳人少将湖南省军区政治部主任

许金裕:揭阳渔湖人少将解放军通信指挥学院副院长、院长

庄根南:潮阳人:少将广东省军区副司令员

孙汉波:揭阳人:少将广东省军区参谋长

杜之明:澄海人技术少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天城技术部的高级工程师。

李立成:揭西人少将广西军区副司令员。

吴子勇:汕头人少将军事科学院军制研究部副部长。

邱达雄:汕头人少将广西军区司令员

张武展:揭阳人少将总参谋部管理局副局长

郑大进:潮阳人少将海南军区副政治委员。

林有秀:揭西人少将湖北省军区参谋长,广州军区装备部副部长

郑木明:饶平人少将解放军第1军医大学副校长、校长,南方医科大学校长。

赵资贤:潮阳人少将广东省军区参谋长

胡友阳:丰顺人少将广西军区副司令员

黄汉标:揭东人少将北京军区副司令员。

黄锦容:丰顺人少将沈阳军区军政治部副主任胜利功勋荣誉章。

萧穆:潮阳铜盂人又名萧宏志少将总政治部八一电影制片厂厂长,胜利功勋荣誉章。

谢春光:揭阳人少将武警重庆市总队总队长

蔡家作:揭阳人少将原驻香港部队参谋长。曾参加西沙群岛自卫反击战、1979对越自卫反击作战、广西科甲当面拔点战斗

卢瑞华:潮州人,原广东省省长,省委副书记

陈辛仁:普宁人,中国外交学院党委书记,驻芬兰、伊朗、荷兰、菲律宾大使,北京外交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副主任,文化部顾问。第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林树森:汕头人,贵州省省委副书记,省长

周镇宏:普宁梅塘人,被誉为“潮汕五大才子”之一,广东省委统战部部长。中山大学物理系凝聚态物理专业毕业,理学博士,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蔡东士:潮阳人,广东省政协副主席,原广东省省委副书记

余国耀:普宁人,国务院研究室农村组组长、研究员,农业部政策研究室外副主任,中共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局长。

郑惠强:潮阳人,学者型政治家,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盟第九届中央常委。

李卓彬:普宁人,学者型政治家,全国政协常委、致公党中央副主席

李统书:普宁鲤湖人,1946年5月生,现任广东省省委统战部部长。

刘志忠:潮阳人,重庆市政协主席,原重庆市市委副书记

柯华:普宁人,外交家,外交部礼宾司、亚非司司长,驻几内亚大使,非洲司司长,驻加纳大使;亚洲司司长,驻几内亚、加纳、菲律宾、英国大使,国务院港澳办公室顾问。

姚念:潮南人,中国驻印度大使馆参赞,中国驻印度孟买总领事,外交部外事局局长,中国驻突尼斯大使。

巫志远:普宁人,外交部原驻外使馆武官。

陈端:普宁流沙人,外交部原驻毛里求斯大使。

钟瑞明:潮南区两英镇古厝乡人,中国驻印尼大使馆参赞兼总领事

刘文杰:潮阳谷饶新陂(现谷饶镇仙波居委)人,原国家海关总署副署长。

刘育长:潮阳人,交通银行总行副行长,现上海潮汕联谊会会长。

马庆雄:潮阳人,又名马汉圭,原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新闻部副主任和主任、副台长,广播电视部副部长,广播电影电视部副部长。是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华侨委员会副主任。

周日方:普宁人,现任广东省水利厅厅长。

陈文敏:普宁人,占陇桥柱人,广东省委政法委副秘书长、省委维稳办主任

麦贤得:饶平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战斗英雄,海军基地某部副司令员、大校。

港澳

黄仁龙:香港律政司司长。

詹培忠:现任香港立法会议员。

梁刘柔芬:现任香港立法会议员,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香港纺织界企业家。

泰国

郑信:又名郑昭,是在泰国建立吞武里王朝的澄海后裔。泰国名字叫达信。

銮披汶·颂堪:吴姓,泰国第3位总理

比里·帕侬荣:澄海后裔,中文名陈嘉祥、陈璋茂,泰国第7位总理

銮探隆:潮阳后裔,中文名郑良淡,泰国第8位总理

差猜·春哈旺:澄海后裔,林姓,泰国第17位总理。1990年回澄海东里镇扫墓。

阿南·班雅拉春:陈姓,泰国第18位总理

苏钦达:泰国第19位总理

班汉·西巴阿差:潮阳后裔,中文名马德祥,泰国第21位总理

差瓦立·永猜裕:泰国第22位总理

他信·西那瓦:丰顺后裔,中文名丘达新,泰国第23位总理

沙马·顺达卫:人称李沙马,泰国第25位总理

巴实·干乍那越:澄海后裔,中文名许敦茂,曾任泰国国会主席,国务院副总理,被称为“泰国的基辛格”。

旺苍·三诗:澄海后裔,中文名陈其文,泰国48届国会主席。为故乡捐赠不少,在其祖居地澄海隆都镇宅头村有他捐赠的学校。

李天文:普宁流沙人,泰国国务部部长。

陈清发:普宁人,是马来西亚拿督。

披猜·叻达军:澄海后裔,中文名陈裕才,几度出任泰国副总理。1989年探望澄海东里镇并扫祭列位祖先。

针隆·西蒙:澄海后裔,中文名卢金河,曾任泰国副总理。1990年,偕夫人、妹妹回故乡澄海上华镇冠山乡探亲、访问,祭祖扫墓。

素·参蒲塔:澄海后裔,中文名陈伟侨,1971年任彭世洛市市长,并曾任国务院发言人,事业部秘书。

颂奇:澄海后裔,中文名曾汉光,曾任泰国副总理。2005年7月2日,回澄海上华镇渡头村省亲祭祖

柬埔寨

谢辛:前柬埔寨王国参议院主席、人民党主席、代首相

黄意:普宁鲤湖人,柬埔寨王国前首相

杨来盛:普宁南溪人,柬埔寨副总理

郭基:揭阳人,柬王国商务部副部长

新加坡

杨荣文:新加坡外交部长

张志贤:新加坡国防部长

姚照东:新加坡交通部长

李文献:新加坡新闻、通讯及艺术部长

林文兴:新加坡总理公署部长

林勋强:新加坡贸易与工业部长

林瑞生:新加坡环境发展部长

马来西亚

杨天培普宁南溪人,马来西亚中国经济贸易总商会会长、中国友好协会副会长、吉隆坡暨雪兰额莪中华工商总会常务董事,身兼马来西亚拿督。

冯镇安:前马来西亚人力资源部部长

蔡细历:马华署理总会长

林祥才:潮阳后裔,马华副总会长拿督,旅游部副部长

蔡锐明:前马来西亚卫生部长

佘贵忠:马华甲州秘书,马华公会在马六甲最资深的议员

古乃光:马华甲州法律局主任

陈祖排:马来西亚华人公会总部总秘书、房屋及地方政府部长

陈何遵:古晋市议会第一位民选主席,砂拉越州立法议会议长

法国

陈文雄:普宁后裔,巴黎十三区副区长,是巴黎首位华人副区长。

加拿大

林思齐:出生香港,揭阳后裔,属林子丰家族。前加拿大卑诗省(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省督,是加拿大首位华人省督

黄陈小萍:潮南区陈店镇人,温哥华潮州会馆副会长,加拿大国会议员。

菲律宾

费迪南德·马科斯:菲律宾独裁者,潮州大海盗林凤的后裔

美国

郑竹园:普宁洪阳人,现任美国总统府国统会研究委员、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顾问、亚洲经济研究委员会主席。演艺体育界

中国大陆

陈少奇:普宁人,广东著名音乐人

姚璇秋:潮安人,著名潮剧演员

张长城:潮阳人,著名潮剧老生

范泽华:普宁洪阳人。潮剧名青衣,反串小生,被誉为"青衣泰斗",1997年入选《世界名人录》。

洪妙:澄海隆都人,著名潮剧演员

方展荣:普宁洪阳人,著名潮剧演员,“潮剧丑(角)王”

萧白镛:胡琴演奏家、中国国家1级演员。

张高翔:扬琴演奏家、中国国家1级演员、中国广播民族乐团副团长。

赵荣:汕头人,广州电视台主持人

何美钿:潮州人,大陆著名影星

陈楚生:普宁军埠人,父母皆为军埠镇上世纪志愿海南知青,2007年快乐男声全国总冠军

杨文轩:普宁占陇人,原华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教育部全国高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孙淑伟:揭阳人,奥运跳水冠军

李宏平:汕头金砂人,中国第一个男子世界跳水冠军、“跳水王国的芭蕾王子”,现任美国游泳队总教练。

林跃:潮州人,奥运跳水冠军

胡佳:汕头人,奥运跳水冠军

胡恩勇:汕头人,国家跳水队教练,“造星教练”。

蔡炎书:汕头人,中国首位重量级举重世界冠军,八一举重队总教练、队长。

付海峰:羽毛球世锦赛冠军

谢映玲(1984~),汕头市龙湖区新溪镇人,中央电视台七套《致富经》主持人。

周迅:潮南人,生于浙江

阿丘:央视“每周质量报告”,防务新观察”、“奋斗”栏目主持人

黎田康子:著名潮声歌手

港澳

林岭东:电影导演

邱礼涛:电影导演

李修贤:汕头人,导演,演员

吴绮莉:知名艺人

马浚伟:知名艺人

郑秀文:澄海人,香港殿堂级知名女歌手及演员,被誉为香港乐坛天后。杨千嬅:潮州人,大笑姑婆,香港歌后、电影及电视演员和主持。

万绮雯:普宁人,知名影星

黄耀明:潮阳人,香港知名歌手。

林嘉欣:汕头人,香港知名影星

汤镇宗:饶平人,知名艺人

汤镇业:饶平人,无线五虎之一

林二汶:at17成员。

陈庭威:揭阳榕城人,香港知名影星。

林一峰:著名歌手,生于香港

曾庆瑜:影星

孙耀威:潮南人,香港著名歌星,影星。

蔡少芬:香港著名女影星

刘锡明:潮阳人,知名艺人

郑则仕:潮阳人,知名艺人

黄宗泽、陈键锋、马国明:皆为无线新五虎之一

台湾

周华健:潮南区峡山镇人,知名歌星

翁倩玉:祖籍澄海,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生于台湾,长于日本新加坡

孙燕姿:潮南人,歌后。

郑思森:作曲家、指挥家。

郑惠玉:潮州人,“才华横溢出新秀”影星

郭妃丽:新加波知名演员

李顺铭:新加坡著名影视红星

郭妃丽:新加坡著名影视红星

郑佳欣:著名演员

周初明:知名艺人

徐美珍:知名艺人

潮汕文化的现状与发展

潮汕文化简介与发展 关键词:岭南;潮汕文化;传统 摘要:潮汕文化是古代南粤土著文化的基础上,融汇了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时代色彩和地域特征的区域性文化。它是岭南文化重要的一支,更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在当下社会很大程度上桎梏了它的发展,我们应该本着批判扬弃的原则,促使其向宏观、理性、深度的方向转变,研究潮汕文化的的现状,了解其丰富的内涵和特色,对于弘扬潮汕文化的优良传统,寻找潮汕民俗文化现代化的最佳路径,丰富中华文化的内容,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潮汕概况 潮汕大地是一处历史悠久,文化兴盛的文明之邦。长期以来,由于潮汕地区行政上属广东管辖,所以潮汕文化也一直隐蔽在省府文化——广府文化的背后,外界也常误以为,广东文化就是广府文化,对潮汕文化知之甚少。而事实上,潮汕文化是独立于广府文化之外,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并且自成一格的文化体系。 潮汕地处中国东南沿海广东与福建的交界处,历来为粤东、赣东南、闽西南的商品集散地中心,潮人自嘲为“省尾国脚”。这里三面背山,一面向水。境内虽有富饶的潮汕平原,但生存环境却不易,常有台风与地震威胁.而且历来地少人多,总面积10346平方公里,人口近2000万,人均可耕地不到3分,有“耕田如绣花”之美称。这里商业气息浓厚,长久以来的商贸传统,催生了中国影响深远的三大商帮之一的潮州商帮。这里还是“十相留声”的岭海名邦,也是宋“前七贤”、明“后八俊”,近代千万潮汕英才生长的“海滨邹鲁”。 潮汕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这里夏长冬短,日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终年不见雪。潮汕襟山带水,气候宜人,成为南迁汉人生息繁衍之地,长期以来形成城镇密集的现状。潮汕居民基本上均来自各各历史阶段的南迁汉人,比如比较早的并有记载的是《史记》中记载的秦时期一支由史氏族人带领的为秦始皇修筑水路直达揭阳岭的队伍,抵达揭阳岭后并没有返回,而是直接“驻扎”在当地并始设揭阳县。其外还有其他如汉,三国,唐宋,元明时期迁入的。 二、潮汕文化简介 (一) 潮汕方言 潮汕话,是全国八大方言区中闽南方言的次方言,潮汕人的方言,也是现今全国最古远、最特殊的方言。古朴典雅,词汇丰富,语法特殊,保留古音古词古义多,语言生动又富幽默感,与其他语言很大区别。因此,引起海内外语言学家的关注,研究潮汕话的人很多,有关潮汕话的专著、字典、词典也很多。对潮汕人来说,潮汕话是维系感情的纽带,有巨大凝聚力。尤其在异域他乡。乡音相同,胜似“自己人”。 潮汕话在广东东部的潮汕地区以及海外华人中广泛使用,是知名度较高的一个古老方言,属于闽南语系,但与闽台的闽南话差异很大。语法与闽台片相同,词汇也有高度的对应,语音语调上则差异明显,彼此互通存在不少难度。在潮汕话和闽台片相交融的地区,兼具有二者的发音特色,特别是靠近潮汕地区的陆丰三甲(甲子、甲东、甲西)地区的闽台片的闽南语,福建的诏安等。潮汕话包含了很多的古汉语成分,在古代,潮汕先人本来居住在中原一带,为了逃避战乱,一路往海边迁徙,到达福建莆田,定居一段时间之后,又集体迁徙到今天的潮汕地区。所以潮汕话是遗留下来的古汉语,同时也受到南越国少数民族的影响。 18至20世纪期间,潮州居民是移居东南亚的主要华人族群之一,故此潮州话成为海外华人的主要方言之一。因此,潮汕地区以外的华人社群,也有很多人说潮汕话。潮州人在香港、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和印尼形成重要的少数族群。一些潮州人也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北美洲和欧洲居住,一些从潮州地区而来,一些则从东南亚而至。 (二)潮汕饮食

浅谈潮汕地区文化民俗

浅谈潮汕地区文化习俗 来自潮汕地区的我对潮汕文化习俗有一定了解,通过询问长辈、上网查资料等途径简单总结了潮汕地区的“拜神”文化以及结婚时的流程习俗。 潮汕人民的“拜神”文化 潮汕人民热衷于“拜神”想必人尽皆知,人们或有求于神明或保佑家人平安,于是“拜神”成为人们的一种习惯,更多也是一种精神的慰藉和寄托。 每个月的初一十五,潮汕人民就会在家中拜神明以保佑家人健康,事事顺心。 每个月的初二十六,人们就会拜拜家中的“地主老爷”,以求家宅平安和谐。 八月十五,家家都会在家中桌子上摆好月饼、柚子、大桔、茶叶、糖塔、汤圆等福品赏月,希望月娘保佑一家老小平平安安。 农历七月十四是人们祭拜孤魂野鬼的时候,这一天,人们总会准备一大锅米饭、水果、许多纸钱,为可怜的孤魂野鬼超度,保佑其早日超生,重新投胎。 腊月二十四那一天称作“老爷上天”,即家中各神位的老爷神婆都上天面见玉皇大帝,报告这一年来家中的情况,人们在腊月二十三晚上就要用泡有十二种花的清水清洗干净各个神位牌,并准备好大米、糖、一碗水、一套纸质的官袍、一个大大的纸钵,意喻去天上领取财富。这一天家中的水缸一定要储满水,表示财源不断。到了大年初四是神明汇报归来的日子,人们清晨便要早早准备好大米、水、糖,烧香迎接归来的神。 大年三十那天人们准备“好三牲”:鸡鸭鱼猪等,祭拜神明,意喻一年中的事物到最后一天仍然还有很多,正月初一那天也要准备同样的食物祭拜神明,意喻新的一年里温饱富足,有一个好的开端。 结婚流程习俗 每个地方的结婚习俗都各具特色,代表了当地的地方文化,为求方便,如今结婚习俗日益简化,通过询问长辈我总结了潮汕地区结婚的大概流程习俗。 “下聘”,就要给家里的亲戚朋友发饼。这一天,男方带着“十二板贴”(一种传统纸质喜帖)、红包、喜饼、糖条、烟、服饰钱、聘金等到女方家里,女方不能全部收下,只收一部分,并给男方一个“腰肚”(装有铜钱、稻谷、结发草、毛巾、大桔)带回家。亲戚会送来鸡蛋猪肉和红包,但一般猪肉和鸡蛋不会全部收下,只收一部分。这一天,还要家里的叔叔婶婶亲戚们吃饭。 结婚那天早上很早小孩子就会过来向新娘要玩具、笔、本子之类的。当天,女方要用十二种植物的水洗澡,然后请人来化妆。接着新娘要吃“五晚头”——五种菜肴,吃之前还要粘下红糖。新郎来到女方家接新娘时,要在女方家吃点米饭,然后搬嫁妆和日常用品,并且女方要准备一碗桂圆、一碗桔饼、一份喜糖带去婆家,自家也会留下一碗桂圆、一碗桔饼。到了男方家时,不能马上进屋。过一会才能进屋,进屋后,直接进婚房,不能马上和公公婆婆见面,所以接下来要吃的“结房圆”由别人拿进来,其他人在外面吃,新郎新娘在婚房里吃,一般一人要吃两个鸡蛋。这一天,新郎新娘是一直不能脱鞋子,新娘子那天不能出门,会在新房设一桌酒菜,新娘桌还要给长辈们敬茶,然后男方父母发红包给新娘。

潮汕饮食文化论文

潮汕饮食文化论文 ●研究性学习课题的有关人员: 高X(X)班 课题小组组长:XX 课题小组组员:XX、XX、XX 课题小组指导老师(签名):____________ ●内容提要: 首先,本次课题研究旨在使同学们更全面更深入辩证地认识潮汕小吃的文化,体会潮汕小吃的特色,而且以潮汕小吃的现状为基础为潮汕小吃未来的进一步发展出谋划策,让我们的潮汕小吃逐渐被潮汕人发扬光大。 然后,我们的课题小组在本次研究性学习中采取注重实事求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主要有:上网,上书店查找资料;询问制作小吃的厨师;小组讨论、分析。 其次,经过我们课题小组的努力,克服了种种阻碍,这次的研究性学习已达到预期的目标,取得了成功。 最后,通过我们课题小组的讨论分析我们最终得出了一个结论——在当今时代里,潮汕小吃要不被没落,甚至要进一步发展,就应该正确处理继承传统与改革创新的关系。 关键词:潮汕小吃创新继承发展 ●序言: 目前,潮汕小吃市场的现状是经营形式多样,品种齐全,经营网点以分散为主,基本能够满足本地区市场的消费需求。在经营形式上,一是单纯外卖的店铺。由包点摊店、小吃店、菜市场小吃摊点等经营。二是现吃为主带外卖的形式。由小吃餐厅、老字号小吃店等经营。另一种是小吃餐厅,主要以现卖现吃为主要经营特点。如潮汕小吃的自助套餐。虽然,潮汕小吃在汕头本地红红火火,但对于没来过潮汕的外地人来说,却是闻其名而难寻其踪。许多来汕的客人对潮汕小吃赞不绝口,然而,当他们想顺便买一些带走时,却往往因为不方便携带的包装而抱憾而归。在汕头各大超市,经常能见到粤式、上海、北方的小吃,却鲜见本地区的小吃。 其次,潮汕小吃老字号大多经营观念陈旧,守着老招牌得过且过,不愿意或不敢为老字号添金加银。如已经获得“中华名小吃”称号的老妈宫粽球、爱西干面等老字号小吃店,铺面还是那幅简陋的老面孔,那么单一的品种,那么陈旧的经营手法。 潮汕小吃是近几年才作为美食的一个门类发展起来的,知名度也得到提升,在我国顶尖级的小吃竞赛场一中华名小吃认定会上,潮汕小吃已经连续两届获得殊荣。 本次研究性学习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让潮汕小吃在如今的经济中不被没落谋得发展?

我的家乡——潮汕 (潮汕地方史)

我的家乡——潮汕(潮汕地方史) 我的家乡在美丽富饶的潮汕地区。潮汕地区位于粤东沿海的潮汕平原,地处欧亚大陆东南沿海,太平洋西岸中段,包括古城潮州、经济特区汕头以及揭阳,素有“海滨邹鲁”之美誉。潮汕文化源远流长,潮人风情独具韵味。 一、潮汕先民 潮汕地区最早的居民是越族。传说越族人的脚小趾是“重甲”的(即有两片相叠的趾甲)。到了秦朝以后,来自河南、山西一带的中原人民陆续南迁。他们大多先迁往江浙地区,后经福建辗转迁入潮汕地区。他们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与越族人交流、融合、繁衍生息,使越族人逐渐汉化,形成了潮汕先民。随着历史的推移,中国近代的开放,潮汕地区也是较早接触到外国文化的地区。所以,潮汕文化既保存了中原古文化的精粹,又吸纳了海外文化的菁华,历经了数千年的融汇升华,形成了中国典型的海洋文化,成为与齐鲁文化、蜀汉文化相媲美的中华文化的一支。 二、沿革建制 潮汕在远古时属南交之地。2000多年前的夏、商、周时属场州南部的荒僻地带。居住在这里的居民为越族的—支。秦始皇帝三十三年(前214)平定南越,设立象郡、桂林、南海三郡。在南海郡的揭阳岭设置戍所。秦末陈胜吴广起兵抗秦,赵佗占据这里,拥兵自立为南越武王,设揭阳于此,于是这里才有政权建制。汉武帝元鼎六年(前l l l)平定南越,设置揭阳县,属南海郡,开始有直属中原王朝的政权建制。那时揭阳县的疆域,包括现在的潮汕地区、梅州市和闽南的一部分。隋唐时期称为潮州。第二次鸦片战争后,1860年正式开放汕头为商埠,称汕头埠,属澄海县鮀浦司管辖。1980年11月以后,汕头经济特区建立和发展起来。 三、百载商埠 1858年6月,英、法、美等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天津条约》,增开潮州等十处为通商口岸。18601年,汕头被正式开放为通商口岸,称为汕头埠。1860年,在妈屿岛上设置了由外国人控制的海关,直到1949年10月24日汕头解放,才结束了外国人把持潮海关长达90年的历史。(新设的潮海关被称为“新关”,原清朝设的海关称为“常关”)汕头开埠后,英国等13个国家在汕头设领事馆、领事署或派驻领事。英国在1868年正式建领事馆。 列强倚仗不平等条约赋予的各种特权,在汕头大肆进行经济侵略。如在汕头开设商行,投资办厂。1878年英国怡和洋行在礐石设制糖厂,这是外资在汕头设立的第一家近代工厂。据现有资料,汕头最早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1879年创办的汕头豆饼榨油厂。 20世纪初是汕头民族工业发展比较快的时期。汕头开埠后,汕头港逐渐取代樟林港称为潮汕地区对外贸易的主要口岸。1906年,华侨张煜南兄弟集资兴建的潮汕铁路开通,由著名铁路工程师詹天佑设计。(南起汕头市,北至潮州)潮汕铁路是我国商办铁路的开始,也是我国华侨创办的第一条铁路。1939年,日军侵潮前夕,政府下令拆毁潮汕铁路。汕头开埠后,商贸业带动了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20世纪30年代,小公园一带形成了繁华的商业区。 汕头开埠后,在金融方面最具潮汕特色的是19世纪中叶兴起的“侨批”业。“侨批”是到东南亚谋生的潮人向家乡寄钱赡养亲人和禀报平安的一种“银信合封”,即汇款与家信相结合的民间寄汇,它完全是靠信誉经营的业务。“侨批”也类似今天邮局的汇款单。 20世纪初,潮汕地区最著名的实业家之一高绳之创办的实业,改善了汕头开埠之初在照明、用水、通讯等公共事业严重滞后的局面,汕头公用事业日渐完善。(商办汕头开明电灯股份有限公司、商办汕头自来水公司、投资开通了汕头至澄海的长途电话并成立了汕澄电话公司。1932年10月,汕头成为全国第九个开通自动电话的城市。 四、潮汕方言 潮汕人的母语是潮汕方言,她属于闽南方言的一种,是极具地方特色的方言体系。据专家研

潮汕人物介绍之六十五 庄世平

潮汕人物介绍之六十五:“华侨领袖”庄世平 2007年6月2日,一颗巨星陨落,世界华人联合总会永远名誉主席,前南洋商业银行董事长,二至六届全国人大代表,七至九届全国政协常委,世纪老人庄世平在香港走完了他伟大而光荣的一生,绕宗颐先生写了这样一幅挽联:“一老功勋邦国重,万人追仰惠泽深”,港人哀悼、潮人哀悼,国人哀悼,揭阳市普宁果陇村更是为失去这样一位乡亲而痛心。太多的悼念文章,太多的传记,对于庄先生来说,他在九泉之下可能并不希望我们用一种悲痛的眼光看待他的“过去”,他更希望我们积极努力,淡泊名利,爱国爱家,继承他的伟大事业。所以,我选择了下面这篇文章。 淡泊银行家浓烈报国心 作者:王燕平、罗莹芝、刘国权 庄世平律己甚严,一生过著清苦的生活,但对祖国的贡献之多却难以尽数。 在别人眼里,庄世平既是南洋商业银行创办人,又刚从全国政协常委的高位退役,必然腰缠万贯、生活奢华;然而,一生与巨贾高官打交道的庄老,不但居所细小简朴,他儿子至退休前也不过以租车送货维生。早在数十年前,庄老就在接受访问时反问记者:“当老板又怎么样?要那么多钱干甚么?” 今年九十有二的庄老,仍然精神抖擞、步履稳健,相信与他的淡泊明志,一生“对国家民族无愧于心”不无关系。 一九一一年出生的庄世平,做了不足一年的大清国的顺民,后曾侨居泰国,一九四七年至今长住香港。庄老自言出身小康之家,父亲主持的批馆业务(即清朝年代递送民信的生意)远至东南亚,然而生意受一九二九年的全球经济大衰退影响,庄老少年时代已不再过著物质丰裕的生活。 毕业于北平中国大学经济系后不久,庄世平即到泰国办学,遭泰国政府饬令关闭后当上新闻记者,并暗地组织抗日救国运动。从三七年开始,庄老一直受政治迫害,二次大战爆发后更四处逃亡,越南、缅甸、老挝以至大半个中国都留有他的足迹。 少壮成老板荣誉等身齐 庄老在接受访问过程中不曾数列自己的功绩、头衔,更没有炫耀自己如何受国家领导人重视,反而谦称自己“并不伟大;过往生活虽有曲折,但至少比起其他人过得好”。事实上,姑勿论战时的流亡生活,就是他出任南洋商业银行董事长以后,生活亦难与奢华拉上关系。他任董事长初期每月只有津贴二百余元,遇有出差需要庄老夫人随行,旅费更要自付,致使妻子早年省下的积蓄几近花光。直至六五年,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陈毅亲自批准让庄老享有驻外使节的待遇,窘蹙的生活才有所改变。 及后,庄老于八七年卸下所有在南商的公务,获发一笔过的退休金;可是其公职仍多不胜数,或被邀往国外访问和交流,或到国内城市考察,所有旅费和应酬费就全靠这笔退休金。幸而至八九年,得有关人士向中央反映,两老现在才不致生活拮据。 七儿女全送返内地读书 庄老与夫人生活尚且不怎富贵,七名儿女要靠父荫同样是异想天开。他把所有儿女送返内地读书,四个儿子虽都是大学或大专毕业生,但离校后只被派到一般的工作岗位。大儿子在内地患病医不好,于是回香港医治,庄老得悉大怒,立即把儿子送回内地:他不让儿女娇生惯养,更认为儿女的安份守己,就是家庭幸福欢乐的基础。 内地报章曾有这样的《庄世平传》读后感:”作为一名中资机构的负责人,庄世

关于潮汕小吃的调查报告

关于潮汕小吃的调查报告 潮汕是小吃驰名的地区之一,许多小吃不仅为本地人所喜爱,在外地也是脍炙人口的。在全国优秀小吃品种评定会——“中华名小吃认定会”上,已有8个潮汕小吃获得“中华名小吃”称号。 潮汕小吃究竟有着何种魅力,在丰衣足食的现代,人们对潮汕小吃抱着怎样的态度,潮汕小吃的发展之路又将通向何方,抱着对潮汕小吃的了解欲望,我们展开了此次调查。 主要通过网上发放问卷及走访的形式,调查近100人次。 一.民间独创,别有风味 潮汕小吃,几乎全都是民间独创,并一直在民间流传。这是历史上潮汕地处“省尾国角”,远离国家政治中心,以及商业社会形成较晚,社会富裕程度不高所决定的。信手拈来几样潮汕小吃:西天巷蚝烙、贡咕鹅肉、老姐猪脚饭、老妈宫粽球,哪一个名字不是朴素直白,乡土气息扑鼻。 潮汕小吃扎根于民间,它不依附于官文化、士大夫文化,从诞生之日起就以自然天成的姿态,顺应物竞天择的自然规律,流传于民间,故此,我们现在才能品尝到这么多富有乡土气息的风味小吃。 综观潮汕小吃,以素为主而少见鱼肉,其选材简单,大都取材于随处可见的普通农作物——大米、番薯、蔬菜,却以独具一格的田园风味赢得人们的青睐,更因为其价格低廉而深受各阶层人士的喜爱。 调查中,有42.5%的人认为,潮汕的小吃是饱食后的一种精神享受,57.5%的人表示,喜欢潮汕小吃是因为它的味道鲜美,潮汕小吃的魅力不言而喻。 二.传统美食,不落时尚 潮汕小吃是潮汕饮食文化的一朵奇芭,历代民间点心师傅博采众家之长,搜尽地方之特产,精心制作,逐步积累形成丰富多彩,独具地方特色的美食艺术品。 潮汕小吃崇尚自然,注重养生,人们在满足美食瘾的同时,大可不必为摄入过多的脂肪、热量等担心。如上文所说,潮汕小吃的用料以素为主,鲜见鱼肉,有的小吃还添加了中草药材,成为药膳。如鼠曲粿、朴籽粿等,就是添加了草药做成的小吃,这是非常符合当今的饮食时尚的。 不仅如此,潮汕小吃的烹饪方法也非常科学,多清淡而少辛辣,多蒸煮而少煎炸。而且,作为传统美食,潮汕小吃也注重养生,潮汕俗语“时节吃时果”的意思是,到了时令就应该吃当时的食物,应时的食物不但味美,还能达到养生的目的。 在接受调查的人员中,也有37.8%的人对于潮汕小吃,更欣赏的是其饮食文化。而对于这传统美食背后的潮汕文化,61.7%的人也表示较感兴趣。在问到潮汕小吃与麦当劳、肯德基比较起来,更喜欢哪个时,对潮汕小吃的支持率达到了72.7%。这说明潮汕小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与时俱进。 近年来,潮汕小吃顺应时尚需求,从原料和形状上都进行了改革创新。原料中增加更多的果蔬类品种,如菠菜粿、芡实粿、南瓜饼等;外形上越做越小,让人们在食量不变的情况下能品尝到更加多样化的美食。 三、感情食品,不依不舍 接受调查的潮汕人中,58.5%的人表示自己对潮汕小吃有这深厚的情感,34.9%的人说在吃不到潮汕小吃时会想念。 事实上,潮汕小吃独具特色,的确很美味。所以很多潮汕人对其爱不释手。但是,这其中却也饱含潮汕人对这些小吃的依恋和青睐。我上学的时候,经常在外面遇到潮汕老乡,大家都觉得很怀念家乡的小吃。许多在外地读书工作的潮汕同胞总是在当地

潮汕历史文化——诗阳村的游神活动

诗阳村的游神活动 潮州文化是以历史上潮州府所在地(今潮州市区)为中心,包括现潮州、汕头、揭阳三市的一种地域文化,是一种古老而独特的文化体系。古代潮州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唐代韩愈,称:“州南境界,毒物瘴气,日夕多作”,毒虫野兽,种类繁多。在这种环境下,土著先民对自然力充满恐惧,因而尤信鬼神,“重巫现,轻医药”,“断发纹身,以避蚊龙”,导致图腾崇拜、祭祀酬神活动的盛行。由此也丰富了大量的娱神节目,如在正、二月,潮汕乡村各乡各里先后进行的各种“游神赛会”活动。早在五六千年前,潮州先民就创造了“象山文化”。而在乾隆时期编纂的《普宁县志》早有记载:“春社日,各乡农民具香帛、酒馔,相率祀起乡之土神,以祈谷。祀毕,聚饮于神侧,曰:“做社”。由此可见,“闹热”的习俗已在潮州文化的熏陶氤氲下孕育传承了几百年。 潮汕文化离不开游神赛会,游神赛会是潮汕文化的根。一般在正、二月,潮汕乡村各乡各里先后进行着各种“游神赛会”活动。所谓游神赛会,就是潮汕各乡里的民间狂欢节,人们怕“老爷”待在庙里烦闷,把老爷请出来巡村游境,期间,锣鼓声催,鞭炮轰响,烟火满天,潮剧、纸影戏音韵袅袅,上演一场娱神娱人的民俗节日。 几乎每一个村,在每年年初都会有固定的时间举行盛大的游神庆典。大多数庆典的模式,是把庙里的神像抬出来,仿照古代官员出巡的仪式,在村的边界走一圈,以示神灵所到之处,新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平安。通过这种仪式,人们能够感受得到自己居住的环

境,自己的生命,接受了神明的保护。 每年的正月十三是我们村(东凤镇诗阳村)“营老爷”(游神)的日子,而早在正月十二我们就已经准备好了一切并举办一系列精彩的节目来迎接这个盛大的节日。 “营老爷”是每村相当严肃相当郑重其事的活动,村人看重的程度无异于一个宗族的未来。因此,筹备工作一般由村里较为德高望重,年长的长辈主持下进行,我们村也不例外。刚进入正月不久,“老人组”的老人们就开始为年十三的游神活动忙活起来。搭棚摆“神前”,准备祭品,训练游神的人员等等一系列的准备工作,这些经验丰富的老人们筹备起来可一点儿也不含糊。 诗阳村的村民被分为十支队,在“闹热”时就被分为六个“神前”。“神前”是为了迎接“老爷”而由水管搭建起来的临时棚,每个“神前”都装饰有“彩眉”、对联、灯笼、五颜六色的“标”,棚里则准备了几十张桌子供村民摆放祭品,在棚的最前面则摆放公家准备的酒、茶、五果盘、桔子。而每家每户需要准备的祭品有:鹅、三牲(猪肉、鸡、鱼)、甜粿、粿桃、各种各样的表面上印有各种图案的粿品、钱财(纸钱)、对烛、香。而有些“头家”(大富商)则会在“神前”摆上龙虾或全猪等显赫的祭品。 等到正月十二夜晚,村里开始放电影、演纸影、唱卡拉ok等等各种各样的活动,到处是张灯结彩,装饰一新。而村民们会在今夜串走于各个“神前”,并互相进行比较。热闹非凡。 正月十三这天,也就是“营老爷”的日子,每家每户都早早起床

舌尖上的潮汕,50种美味小吃大全(二)

舌尖上的潮汕,50种美味小吃大全(二) 21.草粿 “叮叮叮叮,豆花,草粿,冻~”,草粿,也叫仙草蜜。制作草粿需用一种称为草粿草的植物。小时候总会央求卖草粿的给多些、多撒一些糖。 22.揭西擂茶 主料是大米或爆米花,但配料比较复杂,先把花生、芝麻、茶叶、金不换或者苦辣芯,放在擂钵里,用擂茶棍擂成糊糊,冲上开水,然后在砂锅里炒些萝卜干、甘蓝菜、大葱、青葱、黄豆、树菜等等。或者再配些瘦肉丝、虾仁米、鱿鱼等,最后混合炊熟的白米饭(或者爆米花)。这样的擂茶吃起来甜、酸、辣、苦、咸五味俱有,大开胃口,饶有风味。特别是到了每年正月初七,家家户户都吃擂茶,因是初七用七种菜,故称“七样菜茶”,也有用十五种菜的,则称“十五种菜茶”。

23.肠粉 肠粉也是潮汕的风味小吃。在大街小巷随处都可见大大小小的肠粉店,每天早晨,学生和上班族都纷纷光顾肠粉摊,摊主热情地招呼,忙得不可开交。一盘热气腾腾的肠粉白色的粿条好似一张薄纱包裹着各式食物——有虾仁的、有猪或牛肉末的、青菜、蛋花……,要不是为了品味这份美食,还真让人不忍心破坏它的这层雪白外衣。

24.绿豆饼 绿豆饼是选择优质面粉深加工后,配备营养丰富的绿豆馅,并运用专用的配料,加工而成,其松、香、酥、软、香醇诱人、细腻香软,是市场火爆的特色传统糕点小吃。 25.白皮饼 由面粉,豆沙或芋泥制作而成。 26.春饼 原是立春日的食品,现代潮汕春饼的用料和制法:将面料制成的薄饼皮披开,放入用鱼露、味精、胡椒粉、麻油、猪油搅拌均匀的绿豆瓣,猪肉,鲜虾肉,香茹,虾米和蒜茸,包成卷状,用稀面糊粘紧接合处,放入约180℃的油锅炸至呈金黄色。其特点是:外皮酥脆,馅料浓香。

潮汕茶文化历史

潮汕茶文化历史 工夫茶是潮汕文化中的精髓。所谓功夫茶,并非一种茶叶或茶类的名字,而是一种泡茶的技法。工夫茶即是乌龙茶茶艺,为何称为 工夫茶?之所以叫功夫茶,有人说是因为制作乌龙茶工序复杂、极费 工夫,有人说是因为冲泡乌龙茶颇费工夫,也有人说是因为乌龙茶 须细啜慢饮。功夫茶这种泡茶的方式极为讲究,操作起来需要一定 的功夫,此功夫,乃为沏泡的学问,品饮的功夫。功夫茶起源于宋代,我国的工夫茶茶艺可分为潮汕、台湾、闽南、武夷山四大流派, 以潮汕工夫茶最富有古香古色,堪称中国茶艺的活化石。苏辙有诗曰:“闽中茶品天下高,倾身事茶不知劳。” 潮汕功夫茶是广东潮汕地区独特的饮茶习惯。“功夫茶”对茶具、茶叶、水质、沏茶、斟茶、饮茶都十分讲究。传统的潮汕工夫茶一 般是四宝齐备,一是陶水壶;二是红泥小火炉;三是小茶壶;四是小瓷杯。陶水壶里装入色香味俱全的乌龙茶,放茶叶要把壶里塞满,并 用手指压实,倒上水,放在小火炉上煮,茶煮好后拿起茶壶在摆成 品字形的瓷杯上面作圆周运动依次斟满每一个小杯,此时就可以捧 起香气四溢的小茶杯慢慢吊尝。斟茶时不能一杯斟满再斟一杯,而 要按杯的多少来回轮流顺序斟,以免出现前浓后淡的情况。饮时是 用舌头舔着慢慢地品,一边品着茶一边谈天说地,这叫功夫。功夫 茶茶汁浓,碱性大,刚饮几杯时,会微感苦涩,但饮到后来,会愈 饮愈觉苦香甜润,使人神清气爽,特别是大宴后下油最好。因此功 夫茶除了泡制要功夫外,饮茶也需要费功夫。潮汕工夫茶以三泡为止,要求三泡水的茶汤浓淡一致。有人说,没有功夫就莫饮功夫茶。潮汕功夫茶,是融精神、礼仪、沏泡技艺巡茶艺术、评品质量为一 体的完整的茶道形式。潮州茶人曾楚楠先生认为潮汕工夫茶的理念 是和、敬、精、乐四趣。和、敬讲的是茶德,精、乐讲的是茶技与 茶趣。说的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吧。

潮汕地区简介英文版

Chaoshan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Jump to: navigation, search Cháoshàn(潮汕) refers to the linguistic and cultural region in the east of Guangdong, a southeastern province of China. This region is the origin of the Min Nan dialect Teochew. The area is known as Teochew (spelt Chiuchow in Hong Kong) for most[who?] people overseas, although it also consists of the cities of Shantou (sometimes spelt Swatow) and Jieyang. It differs from the rest of Guangdong province which consists of Cantonese and Hakka speakers.[1] Contents [hide] ? 1 Origin ? 2 Geography ? 3 Culture and language ? 4 Climate ? 5 Economy ? 6 Maps ?7 Related links ?8 References [edit] Origin The name "Chaoshan" (潮汕) is a contraction of the names of two of its administrative areas, the prefecture-level cities of Chaozhou(潮州), and Shantou (汕头). [edit] Geography Encompassing the cities of Chaozhou, Shantou, Jieyang and Shanwei, the Chaoshan region, with a permanent population of 13,247,400 at the end of 2007, covers an area of 10,028 km2 that stretches from Shanwei on the coast to the border of Fujian.

潮汕风俗文化

潮汕风俗文化 潮汕,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广东与福建的交界处,虽历来为粤东、赣东南、闽西南的商品集散地中心,潮人却自嘲为“省尾国角”。潮汕地区一直是广东仅次于南番顺的第二文风鼎盛地区。潮汕风俗,是潮汕文化的一个内容。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对于好的习俗便继承下来,对于不好的陋俗就丢弃了。 <<潮汕除夕、春节习俗>>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是“神明”上天“述职”之时。是日起,家家户户大扫除,用物和被帐都行清洗,谓之“采囤”。除夕前一二天,家家户户制作各式稞品,以备过年之用。除夕日外出家人都得赶回家团聚。除夕夜全家围炉吃团圆饭。饭后大人们给孩童、子女给父母上辈,分发“压岁钱”。是晚农家水缸要贮满水,米缸要填满米,灯火不能熄灭,以象征“岁岁有余”、“年年不断炊”的好兆头。过年夜守岁之俗十分普遍。守候新春来临,新年钟声敲响,家家户户鸣放鞭炮。 农历年的最末一天称岁除,这晚上称除夕,潮汕习俗谓之“过年”。除夕前人们便忙碌张罗备办各式年货了:买鸡、鹅、鸭、鱼、肉;添制新衣裳饰;新购家具、器皿;选购年画、春联等。尤其要买柑桔、青橄榄等水果作象征吉祥如意和迎送亲友的佳果。 贴门神、春联。新春伊始,第一件事便是贴门神、对联。每当除夕将至,家家户户都纷纷上街购买春联,有雅兴者自己也铺纸泼墨挥春,将宅子里里外外的门户装点一新。 送压岁钱。送压岁钱是潮汕春节习俗中重要的一项,长辈要分钱给后辈,能挣钱的后辈也要送钱给长辈。这些钱不能直愣愣地送,而要很讲究地装在一个利市包中,或者用一块红纸包着。这俗称为“压肚腰”,意谓一年从头到尾,腰包里都会满满实实、富富裕裕。特别有趣的是,小孩临睡前,父母必将一张大面值钞票放在小孩肚兜中,睡醒后即将钞票取回。 吃团年饭。除夕将至,家家户户的住宅打扮得焕然一新后。主妇们便忙着准备做一年之中最丰盛、最富意义的团年饭。团年饭,顾名思义,是一家在过年时欢聚在一起吃饭,连故去的老祖宗也不忘记的。 迎财神,放鞭饱。近年来兴起的一项民俗活动,就是在于夜时分拜财神。按说,腊月二十四日诸神上天,人间的诸路神仙都上天“汇报工作”去了。 拜年,送“大吉”。拜年,又称为“拜正”。初一一早,人们起床穿好新衣后,第一件事是自家对拜,往往是后辈先祝福长辈,然后长辈再给后辈晓以期望。拜年的人,无论带了多少礼物,其中大桔(潮州柑)是不可少的。 迎神接福。正月初四是“神”或日“迎神”的日子。原来,年前腊月二十四日是“送神”日,下界诸神都在这一天升天向玉皇大帝朝贺述职,报告一年来下界人间行为的善恶。正月初四这天,再回到下界来继续监督人们,于是家家户户便在初四日迎接神的光临。 春节间的娱乐活动很多,如游神、游锣鼓、标旗和猜谜等。 <<潮汕元宵习俗>> 新春话花灯春节过后元宵节就来了,元宵古代称元夜,“夜”在古语中就是“宵”。元宵是潮汕新年的第一个节日,俗称“喜节”、“灯节”。始于西汉,汉武帝每逢正月便在宫中张灯结彩,以示在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到了唐朝唐玄宗改一夜为三夜。苏味道有“正月十五夜”诗:“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喷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到了明朝,明太祖朱元平璋规定正月初八上灯,十七落灯,这十夜是我国最长的元宵灯节。 潮汕各县市每逢新春佳节也分别举办花灯展,其中潮州,澄海、普宁、揭西等在近年来就举办过大型灯展。广东首届民间艺术联欢节的盛会上,潮汕壮举的花灯也受到中外人士的欢迎。近年来,潮汕花灯展,吸引了海外回国的乡亲和港、澳、台同胞,同故乡亲人观赏花灯,欢度新春佳节,还受到有关报刊和电视台、电台的重视。这一盏盏精致的花灯,上下争妍,水天焕新,令人留连忘返,撩人情怀。

潮汕文化

潮汕文化 正确名称称为潮州文化,是海内外潮人的根,在广东潮汕地区(以现在广东汕头、潮州、揭阳三市为中心)。生活在这个地区的潮州人,是汉民族中具有独特的文化面貌的一个支系。我们把潮州人所创造的文化名为"潮州文化"。潮州文化历史悠久独具特色,潮汕善堂堪称中国民间慈善事业的典范。潮州菜享誉全国,是国内最贵的一个菜系之一;潮剧是中国十大地方剧种,而迄今已有400多年历史的《重刊五色潮泉插科增入诗词北曲勾栏荔镜记戏文全集》,俗称《荔镜记》可谓是用潮州话编写岭南第一文学巨著。北有秧歌,南有英歌,粗犷豪迈的潮阳英歌舞是南方艺林一朵奇葩;“潮州厝,皇宫起”,独具特色的潮汕民居别有一番古典雅致。 一字点题潮州文化,那就是一个“精”字。 潮汕地区地狭人稠,人口与资源和环境矛盾很大,激烈的竞争环境培养了潮州人的创造、开拓和冒险精神,不少人外出到海外谋生,形成社会风气,在农业上精耕细作,在手工业上精雕细琢,在商业上更是精打细算,极善经营,闻名海内外,有"中国的犹太人"之称。秦汉以后,汉文化向岭东扩展。晋唐时期,中原主流文化影响逐渐扩大,陈元光平定泉潮间蛮僚啸乱、韩愈谪任潮州刺史,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事件。宋元时期,大量移民入潮,闽文化北来,使潮汕地区全面开发,是潮州文化形成的重要环节。明清时期,最终形成有鲜明特征的潮州民系文化。潮汕地区从宋代起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文化教育事业也相应发展,人才辈出。 【概说】 一、潮汕文化的定义

潮汕文化是潮人民系的文化。中国有许多民系,其中如潮人民系、客家民系、广肇民系、闽南民系等。潮人民系颇为著名,其最显著的特征是操潮汕方言。因此,潮汕文化是操潮汕方言的潮人民系的文化,是包括海内约1000万潮人和海外约1000万潮人共同创造、传承和发展的群体文化。 潮汕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内容十分丰富,在世界多元文化中享有很高的声誉。中华文化包括中华各民族、各民系、各地区、各种专题的文化,潮汕文化是其中的组成部分。研究潮汕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特色,弘扬潮汕文化的优良传统,对于丰富中华文化的内容,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二、潮汕文化源远流长 潮汕文化是古代潮州土著文化、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相融合而产生和发展的文化。今潮汕地方很早就有土著居住,包括越族中的僚、俚、畲等土著,这些土著都有文化,潮汕文化在形成过程之中,就吸收这些土著文化中的优秀成份,如潮剧《苏六娘》中婉转悦耳的《斗畲歌》,就源于畲族民歌。潮汕地区现有的居民,其祖宗大多数是由中原地方先后移入的,为数众多的中原移民,也带来了中原文化。潮汕文化在长期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吸取了中原文化中的许多优秀成份,如儒家文化和中原的语言、文学、戏剧、音乐中的不少内容。随着潮汕民众由于各种原因,自唐宋至明清特别是汕头开埠以后,不断向海外各地移居,同时由于潮汕与海外各地经济贸易的发展,以及中外交往的增加,海外文化(包括西方文化和东南亚文化等)也不断传入潮汕,潮汕文化也吸取了海外文化中的优秀成份。如汕头市的骑楼建筑文化,就是吸收西方建筑艺术而建造的。由此看来,潮汕文化具有海纳百川的特色,是吸取古代潮州土著文化、中原文化、海外

潮州茶文化的起源和历史

潮州茶文化的起源和历史 说法一 在工夫茶形成的年代(明朝中期至清初),“潮州”是大潮汕地区的代表地和经济、文化及行政中心,所以,“潮州工夫茶”中的 “潮州”不是指现时行政区域中的潮州,而是指包含揭阳、潮州、 汕头以及丰顺县中的一部分组成的潮汕地区。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工夫”与“功夫”音相同、意相近,但在潮语中音不同、意也不同。“工夫”二字在潮语意中乃喻做事考究、细致而用心之意。以前,在潮汕地区,称带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工种之人叫“做工夫人”,称做事考究、细心得有点过分的,叫做“过工夫”。可见,加上 “工夫”二字的“潮州工夫茶”是一件很讲究的茶事活动,是大潮 汕人民对精制的茶叶、考究的茶具、优雅的冲沏过程,以及品评水平、礼仪习俗、闲情逸致等方面的整体总结及称谓。潮州工夫茶不 仅是潮汕的,也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潮州工夫茶已被定为国家 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潮汕先人留下的一份财富,也是中国 茶文化一绝,乃中国古代工夫茶的“活化石”,既明伦序、尽礼仪,又有优美的茶器及茶艺方式的高雅格调,具小中见大、外巧中拙、 虚实盈亏之哲理。潮州工夫茶做为中国茶艺的古典流派,集中了中 国茶道文化的精粹,乃大俗大雅的完美体现,是历史和传统文化的 沉积。“壶小乾坤大,茶薄人情厚”,今日,工夫茶已渗透到社会 生活的各个角落,遍及海内外,默默地起着沟通情谊的纽带作用, 浓浓的茶香滋润和安抚着人们的心灵。工夫茶推崇“和、敬、精、乐”的精神,它必将超越局限,与更多的人们共享。 说法二 功夫茶起源于宋代,在广东的潮州府(今潮汕地区),及福建的漳州、泉州一带最为盛行,乃唐、宋以来品,茶艺术的承袭和深入发展。苏辙有诗曰:“闽中茶,天下高,倾身事茶不知劳。”品功夫茶是 潮汕地区很出名的风俗之一,在潮汕本地,家家户户都有功夫茶具,

潮汕民俗文化

潮汕民俗文化 潮汕文化是属于汉文化的一个地域性亚文化,它在潮讪地区(以现在的汕头、潮洲、揭阳三市为中心)。自然环境条件的影响下,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它包含着许多文化特质,这些特质具有一定的稳固性,并形成了既与共存与同一地域中的畲族文化、客家文化不同,也与周边其他地域文化有异的一个体系,在这些文化特质中,语言是最具区别性特征的一种。潮汕文化是一个动态的开放体系,它的形成过程是本地原住民文化和移民文化经过多次互相影响、互相吸收而逐渐融合的过程。 潮汕民俗文化中包含了潮汕饮食文化;潮汕建筑;潮汕民间艺术;潮汕的节日、礼俗和信仰。下面就让我们从各个方面来详细了解潮汕,了解潮汕的文化。 一、潮汕饮食文化 1、潮汕古代食俗 温暖多雨的气候靠山面海的优越地理位置,使得本区的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在饮食方面给潮汕的先民以非常宽阔的选择范围,薯芋、稻米、鱼鲜和家畜,在数千年前已经成为本地居民的主食。除了主食之外,蛇蛙龟鳖,大至野象,小如昆虫,无不成为他们口中的美食。 唐代刘恂所著的《岭表录异》中说: “广之潮,循州多野象。潮、循人或捕得象,争食其鼻,云肥脆尤堪作灸” 唐末潮循人捕象,主要目的大概是为了保护农作,而被猎获的大象自然成为美味佳肴。那时候,潮州人都把象鼻当作至味,捕得大象还争着烤象鼻吃呢。 清代光绪间张心泰的《粤游小记》说: “潮州蔗田接壤,蔗虫往往有之,形似蚕蛹而小,味极甘美。居人每灸以佐酒。” 以蔗头龟为美食的奇俗应该是在甘蔗大面积种植之后慢慢形成的,“蔗虫出土后,净洁,炊僵,晒干,抚去其足,然后以油灸之,则腹膏饱满,无上佐酒物也。” 2、潮汕家常饮食 食糜 .. “糜,煮米使糜烂也。”把米搁在锅里和菜汤肉汁一起熬烂,叫做糜,也叫做粥。元丰间潮州居民已把稻米当作主粮,岭南炎热而潮湿的气候条件,使人容易因为流汗过多而唇焦燥、食欲不振,多食能养胃气、生津液的米粥,不仅适口,也的确有良好的养生作用。潮州人自古养成三餐多食糜的习惯,并一直保留到今天。 杂菜 .. 潮汕人把腌菜和酱菜统称为杂菜。最有特色的杂菜有潮州咸菜、贡菜和菜脯。潮州咸菜用

潮汕美食的介绍

潮汕美食的介绍 下面欢迎阅读为你收集整理的潮汕美食的介绍内容,希望你喜欢。 潮汕美食的介绍1、普宁豆干豆干是普宁独具风味的食物,久负盛名。 其制法是用大豆磨浆,加上少许薯粉、石膏等原料配制蒸熟包成方块状,色呈白、黄二种,每块重约50克。 食法可分为娟、煎、油炸三种,尤以油炸豆干最为脍炙人口。 油炸豆干,皮赤而酥脆,内肉白而嫩滑,称“外金内银。 尝之又脆又软,香味久存于口齿之中。 以辣椒、葱珠盐水酱作佐料,更加风味独特。 2、翻沙芋过去是中秋节的应时食品。 芋头去表皮后,切成指状小块,放入油锅中炸熟捞起。 隔一会儿,再将芋块放入油中,以除去水汽。 然后用白糖加水适量,放入锅中煮,到糖水像胶水一样粘时,即将芋块放入,拌匀捞起,并马上从炉上拿开,这就成了又香又脆的翻砂芋。 3、肠粉肠粉又叫布拉蒸肠粉,是一种米制品,亦称布拉肠、拉粉、卷粉、猪肠粉(因形似猪肠)。 汕头肠粉是一种使用米作成的中国广东小吃,也是最为普遍的早餐,粉粉嫩嫩、晶莹剔透!看起来粉皮白如雪花、薄如蝉翼、晶莹剔透,吃起来鲜香满口、细腻爽滑、还有一点点韧劲。

各人因为口味的不同会在肠粉里面加上各种不同的配料,现在常见的有鸡蛋,青菜,香菇,虾米,菜脯粒,鲜虾米,生蚝等,晶莹剔透的粿卷拌有零碎新鲜的肉沫,浇上精心调制过的酱汁,味道鲜美可口。 饭后喝上一杯清茶有助于消化哦!(清茶小摊上都有准备的) 形似三角形的粿汁,加上瘦肉,猪肝,香菇等精美的配料,然后再浇上滚烫的汤底,加以调味菜点缀,味道鲜美可口,但千万记得不可久放,趁热吃才能吃出它那鲜美的口感。 5、乌橄榄通常用作饭食配料,因为本身有点咸,所以与白米粥搭配是最为适当的。 具有果肉厚实,味道鲜美等特点。 (腌制的乌橄榄也是潮汕人喜爱的零嘴之一)6、牛肉粿牛肉粿条对于潮州人(潮汕人)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食物了。 是潮汕地区出名的美食,潮州人简称:牛肉粿,一般都喜欢吃炒的,鲜绿的芥蓝,加入嫩嫩的牛肉片,还有那入口滚烫的粿条,绝妙的搭配,营造出让人念念不忘的口味,真是美味可口。 7、粿肉与卷煎两种都是潮汕人逢年过节都必须做的美食,都是用特制的腐膜裹上蔬菜、肉食等材料卷制而成,然后蒸煮而成的食品,外表与春卷类似,但又与春卷不同。 8、甜粿这也是过年时才会做的美食。 先要准备几个蒸笼,在蒸笼下面垫上腐膜,将备用的糯米粉,加

揭阳小吃(目前最全的了)

1、阿喜干面:榕城区进贤步行街 2、沙茶煲:东山区实验中学对面 3、皮蛋瘦肉粥,厚尔粥,春菜粥:邱金元中学对面 4、绿豆爽,钱葱水:韩祠路中段; 5、夜粥:榕城进安街晚六点后 6、果条汤:榕城打铜街桥头;毓秀路路口 7、粽子,猪肠涨糯米:韩祠路与天福路交界处中兴小吃店 8、蚝烙:市区新华书店南侧;南门晚上10点后(最多人那间) 9、新河猪脚:东山新河市场内,榕城榕华市场内 10、反沙芋,反沙蕃薯:榕华市场内 11、桐沆果条:白塔镇白塔中学边 12、竹筒饭:广发行大楼往新河方向走约300米处 13、肠粉:榕城飞燕巷,梅兜凤林桥头,沟口市场,步行街往老侨中方向走50米处,东一路中段十字路口处 14、果汁(非水果类):西头乡1巷中间那间,东风广场至步行街中段的小巷里(两间都是老字号!) 15、烧烤:区政府轻松一下对面,东二路中段 16、汕头牛肉火锅:区政府轻松一下斜对面 17、水果杂锦:市区天福路,东门市场往右约100米处 18、麻辣烫:市区进贤商场旁巷内 19、水果冰杯:榕城区老侨中旁 20、福建名饺,兰州拉面:揭阳二中旁 21、蒸饭:揭阳二中斜对面巷内 22、糖葱:步行街新楼后面 23、生鱼粥:东一路中段十字路口处…(呜呜,想念吖…本人最爱)

24、牛肉炒果:区政府后面,飞燕巷内,钟厝洋阿山牛肉店 25、双皮奶:区政府后面 26、煲仔饭:飞燕一巷榕件市场十字路口外(原老侨中门口),进安街阳光快餐斜对面(辉记煲仔饭) 27、炒糕果:邱金元斜对面路口,东门市场往右150米处 28、普宁薯粉豆干,猪脚圈,咸(酸)饼,韭菜果,菜头丸:榕华市场内 29、果条卷:榕东凤林市场内 30、珍珠奶茶,烧仙草:大台北奶茶店 31、叉烧炒果,叉烧炒饭:新侨中旁阿叉烧兄间店 32、新兴乒乓果:进贤大酒店旁新兴饼店 33、鸡蛋饼,菜卷:揭阳市榕城区华侨中学食堂内…(本人认为侨中食堂就这好吃) 34、肉脯:钟厝洋祥记肉脯厂 35、埔田笋果:揭阳揭东县埔田镇 36.竹笼蒸饭:东一路停车场对面往右 37.日本料理:二中附近樱花雨,金城步行街内 38.泡菜:卜蜂莲花超市里 39.过桥米线:东山区易初莲花里(店名:蒙自源) 40.冰室:飞燕5巷 41.猪脚饭:东一路(不戒猪脚饭) 42.炒咸菜饭:东山区美阳路 43.六合手工面:东山区新河不锈钢市场楼下 44.速北炒粿:东山区马牙路北段 45蒸菜饺:东山区美阳路实验中学斜对面 46锡场世昭饭店:锡场华清村公所在向前100米,各式潮汕小吃,潮菜

潮汕文化简介1

潮汕文化简介 潮汕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风格独特,生活在潮汕大地的人民,深受它的陶冶。每个潮人的身上,不管是思想、语言、或者行动,无时无处不表现着本土文化的特征及其影响。所以,出国潮人随着自身的迁移,对本土文化的传播,也就是必然和显然的。潮人出国,带出去首先是语言文化。潮汕话的传播就是最广远的。凡“有海水的地方就有潮人”,有潮人的地方无疑就有潮汕话的存在和通行。只要有海外潮人的存在,他们与祖籍息息相通,作为潮人特征之一的潮汕话就会传播下去,这是毫无疑义的。 潮汕文化的深层表现是潮人的文化心态,即潮人的思维方式、人体观念和行为准则。这突出地表现以善于经营而知名于世的潮商精神上。潮人文化心态的另一方面表现,即为许多外地人所瞩目的高度凝聚力。海外潮人社团的建立和发展,即是潮人高度凝聚力之集中表现。 海外潮人所创立的,以共同文化心态为精神核心,以亲缘、地缘、业缘、物缘为纽带组织建立的同乡会,宗亲会、会馆、公会等社会团体组织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每二年一次轮流举办的国际潮团联谊年会,是至今世界上唯一的以乡谊集结的联谊年,来自世界知侨胞居国的潮团首领云集一方,其所显示的凝聚力,可说是潮人传播祖籍文化的一面旗帜。 可视可闻的文化传播,首屈一指的是潮剧和潮州音乐的向外流传。潮剧约于一百多披前就随着潮人的足迹流布东南亚国家。国内潮剧纷纷向海外学习,使潮剧舞台充满生机。潮州音乐由海外潮人对外传播,也如潮剧之广泛,且因其拥有众多的乐器造成特殊的音色和旋律,演奏起来悠扬悦耳,节奏分明,尤以铜锣、革鼓等敲击乐器,更为各方所喜爱。 富有特色的潮州茶和工夫茶,同样跟随着潮人出国而流行于潮人所到达的各个地方,特别是南洋一带。潮菜丰富的菜谱和极为讲究的烹调方法,深受各地人民的欢迎。潮州菜选料之精,制作之可口,早已风靡全球。工夫茶喝起来的优雅、传神、茶叶、茶壶、茶杯以及泡茶的工夫,与煮水的水锅、风炉、火炭等等的讲究,也一无遗漏的在海外传袭。乐此道者,几乎每日早、午、晚都饮几杯,大有不馀不过瘾之势。潮州歌册,海外也流传。主要是出国潮人中的女性带出去的,也是国外的华侨女性中传唱。歌册的朗诵是比起讲故事更吸引人的,历其既有戏剧内容,而且如果朗读得好,声调动人,更能引人入胜。所以,也成了祖籍文化外传的一项内容。 此外,潮人所办的学校、报馆、书店、戏院、以及音乐、体育等等艺术团体,所造成的文化推广、交流更加广泛,其对所在国文化的影响,则是潜移默化,不见踪影的。海外潮人出于强烈的乡土观念,许多人有意识地保持着家乡的饮食习惯,要求子女在家讲潮州话;各宗亲会建祠供奉历代祖先灵位,有的家庭还供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