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王德威《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的述学特色

论王德威《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的述学特色

文·史·

哲研究

收稿日期:2013-12-02

作者简介:范芊婀(1981—),女,四川南充人,研究方向:当代文学。

王德威教授是美国著名的汉学家,也是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学术“明星”。2006年秋天,王德威到北京大学中文系作短期讲课,选定的题目是:“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2010年,三联书店据王德威现场演讲录音整理成书,书名为《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在北大的八堂课》[1]。此书提议在“革命”与“启蒙”之外,“抒情”代表了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又一维度。在此,本文从述学文体的角度分析这部论著的三大特色,以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者提供新的启示。

1问题意识:从传统诗学角度阐释现当代文学

中国的传统诗学悠久而丰富,但这些年在文学

研究方面,学术界唯西学是尚的风气愈演愈烈。正如曹顺庆教授指出的那样,“失语症”是中国文学研究界面临的一大病症[2]。作为一名汉学家,王德威甚至比国内研究者对这一现象有着更清晰的认识,他说:“在一片后殖民、反帝国的批判话语之后,作为中国文学研究者,我们到底要提供什么样的话语资源,引起对话?还是继续拾人牙慧,以西方学院认可的资源,作为批判或参与西方话语的资本?我们对本雅明、德曼这些西方大师的理论朗朗上口,但

对和他们同辈的陈寅恪、朱光潜、宗白华、瞿秋白、胡风、钱钟书,甚至胡兰成,有多少理解?我们口口声声强调‘将一切历史化’,但在面对中国历

史(尤其是文学史)时,又有多少尊重和认识?”

[1]64

正是带着这样的问题意识,立足于从中国本土诗学角度阐释中国现当代文学,王德威对“抒情传统”的重新叩问因而具有重大意义。他强调:“我所提出来的抒情的问题,不见得是对于西方话语的一个正面的反驳,也未必是目前最有‘市场价值’的课题。但是至少就我个人经验所得,‘眼前无路想回头’:当我们思考现当代中国文论如何提出不同于西方的问题,或面对相同问题,得以达到不同的解答门径时,说不定就我们自己的传统里面就有不少材

料、方法,等待有心人的重新发掘。”[1]74可见,王德

威有着明确的研究目的,意图发掘中国传统抒情诗学或美学的潜力。

曹顺庆教授曾指出:“要重建中国文论话语,首先要接上传统文化的血脉,然后结合当代文学实践,融汇吸收西方文论以及东方各民族文论之精华,才可能重新铸造出一套有自己血脉气韵,而又富有当代气息的有效的话语系统。从目前中国文艺理论界的情况来看,要想重建中国文论话语,关键

论王德威《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的述学特色

范芊婀

(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100871)

摘要:从述学文体的角度分析王德威教授《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一书的三大特色:其一,从中国传统诗学角度阐释现当代文学的问题意识;其二,演讲语言兼具文学性与学术性;其三,在通观视野之下,采用散点钩连的方法对作家进行归类研究。《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一书独有的述学特色为现当代文学研究提供新的启示。关键词:王德威;抒情传统;述学特色

中图分类号:I206.6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6138(2014)01-0061-04

DOI:10.3969/j.issn.1672-6138.2014.01.014

61

第1期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12卷

的一步在于如何接上传统文化的血脉。”[2]正是在这方面,王德威教授为我们开启了创新的范例。

在《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的导论里,王德威通过细致的论述,向我们阐释了“抒情”的内涵并不局限于西方浪漫主义,在中国文论的传统语境里,“抒情”的观念和实践源远流长。比如,正统儒家“诗言志”的观点、屈原“发愤以抒情”、六朝“诗缘情而绮靡”、汤显祖“情教”说、龚自珍“囿情”说、吴研人“尊情”说、王国维“境界说”,等等。正是有了这些传统文论的资源,王德威试图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做出进一步的研究,以实现古典文论的“现代化”。王德威指出,“在革命、启蒙之外,‘抒情’代表中国文学现代性——尤其是现代主体建构——的又一面向”[1]3。抒情不仅仅局限在个人的感性、情操的小天地,更是个人在历史脉络里不同的感性作为以及表达方式。在王德威的阐释里,“抒情的定义可以从一个文类开始,作为我们看待诗歌,尤其是西方定义下的,以发挥个人主体情性是尚的诗歌这种文类的特别指称,但是它可以推而广之,成为一种言谈论述的方式;一种审美愿景的呈现;一种日常生活方式的实践;乃至于最重要也最具有争议性的,一种政治想象或政治对话的可能。”[1]72在接下来的演讲中,王德威从“抒情”与中国现代性话语的主题,如启蒙、革命、国族、时间/历史,以及创作主体等五个方面,做出详实的论述。至此,我们可以看出,王德威从中国传统文论出发,联系中国现当代文学实践,大大地扩展和丰富了古典文论关于“抒情”的论述空间,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现当代文学中长期以来隐而未显的抒情面向。

王德威教授由于其西方汉学的背景,一直以来对“现代性”的各种话题极其关注,而在《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中,他选取“抒情”这样一种文类或话语的模式作为切入到文学现代性的观照点,正是基于对学术界亦步亦趋西方理论的研究模式的问题意识。带着这样的问题意识,王德威在近年来的研究中,注重探讨中国传统诗学与西方文论对话的可能性,《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以其创新的观点为我们反思当前的研究模式做出了领路羊的榜样。

2演讲语言:文学性与学术性

刘绍铭对王德威有这样的评价:“王德威涉猎广,起落有据,因此行文信心十足,不必以文评‘切口’为脂粉,也眉目分明,自得风流……王德威文字有奇气,有识见,瑰丽、细腻、幽默之余,还征信昭昭。学术论文,堪可一读再读者不多,他的文章是个难得的例外。”的确,王德威的文章极具文学魅力,以华丽的文字推衍理论意蕴,备受读者喜爱,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实属难得。

《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作为一本以上课演讲录音整理而成的著作,在语言上具有独特的风格。由于王德威教授意图补足课堂上未能顾及的理论背景和论式,事后补写了《“有情”的历史:抒情传统与中国文学现代性》作为序论。这是一篇理论性很强的学术论文,围绕古今中外各种“抒情”言论,作者旁征博引,信笔拈来,论述汪洋恣肆,真正显示了一位学术大师的风范。但是,《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一书的重点是王教授精彩的讲课内容,形象生动的演讲极具文学性和学术性,充分展现了王德威卓绝的口才和高妙的艺术感受力。

夏志清先生曾将王德威的文章形容为“四六骈文”,“就是对仗十分工整,注意笔下意象的经营,文字好像写小说似的。”[3]不仅王德威的文章如此,他的演讲也是如此。诗性的话语在书中俯拾即是,比如,“对于唐君毅而言,是所谓的花果飘零、灵根自植的问题;而胡兰成呢,就是所谓的天地玄黄,我自弦歌不辍,把惊险的人生变成惊艳的美学的刹那。”[1]91王德威喜欢在浅白的口语中随意地插入典雅的古典诗词,形成一种雅俗共赏的语言风格,同时也自然地流露出横溢的才情。比如,“所谓‘繁华落尽见真淳’,梅派的艺术正是在于嘈杂的锣鼓丝竹声中,呈现一种审美的抒情的境界。”[1]203“最后呢,大风起兮云飞扬,这时候所有的美丽的白色纤维都在天上白花花的一片,真干净。”[1]226一学者有一学者的风格,王德威的文章有着文学创作的特色,他曾自称“运用语言的魅力”,“包括中国传统修辞的一些技巧”[3],以此“信笔经营自己的风格”,“不乏学术论述的特征”,“显现个人的性情看法乃至偏见。”[4]在《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一书中,为了展

62

开对“抒情”与中国文学现代性话题的论述,王德威采用实例切入的方法,以叙述性的语言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个情节生动的故事:沈从文的三次启悟、瞿秋白临死前的自白、何其芳的精神轨迹、陈映真的革命追求、江文也的人生选择、胡兰成的礼乐方案,等等。所讨论的文类,除了诗歌——“抒情”表达的主要形式——外,还涉及到小说、散文、戏剧。为了吸引听众,王德威以情文并茂的语言自然流畅地讲述,同时配以音乐的渲染、绘画的欣赏、照片的展示等,给听者留下极大的想象空间。王德威把枯燥的学术研究转变成兴趣盎然的文学赏析,听他的演讲,就如同艺术享受一般。

王德威出身比较文学专业,熟稔西方各种现代文学理论。他的文章常常以流丽的文字内蓄丰富的思辨,以文采斐然的语言蕴含理论的光芒。《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也是如此,王德威在行文中对弗罗伊德、德里达、本雅明、巴赫金、福柯等人的理论常常信手拈来,在审美鉴赏的同时折射出理论研究的学术性。比如,在第二讲《沈从文的三次启悟》中,王德威谈到:“如果我们用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谈照片最有名的一些话来讲,照片虽然看来栩栩如生,却是传达死亡讯息的媒介。”[1]116“而这张明信片让我们联想到批评家德里达(Jacques Derrida)曾用明信片的意象提醒我们:明信片这种‘通讯’的形式,代表了人我间言传、沟通过程中那种可望而不可即的现象,总是延迟、误会,总是在正面和反面造成了不同的语义、语境混淆的现象。”[1]117在这里,王德威运用罗兰·巴特和德里达的照相理论阐释沈从文翻看旧照片时的启悟,这种解读有理有据,不禁让人心悦诚服。

3散点钩连:通观视野之下的归类研究

在《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一书中,深具比较文学意识的王德威采用散点钩连的方法,围绕“抒情”与革命、国族、时间、创作主体等中心论题对作家作品进行归类研究。王德威曾自述,因为“对文学史不断的兴趣”,“我总是希望把问题放在某个脉络里面来看”[3]。他擅于寻找谱系,擅于把相类题材的文本或相似经历的作家钩连在一起,进行比较分析。同时,他“希望文学不是简单的形式研

究,它总是承载了很多其他的生活元素,不管是思想的、政治的或历史的元素。”对于历史的一些问题,“也希望从文学里面寻找出答案来”[5]。在笔者看来,《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一书最打动读者之处在于,王德威对20世纪中国历史特别是知识分子精神史融注了强烈的人文关怀。正是在人文关怀的把握下,王德威以开阔的通观视野从现代到当代,从大陆到港台到海外,探究作品文本、现实人生与作家自身的关联,从而引起更深广层面和更多维角度的思考与对话。

比如,在第三讲《红色抒情》一章中,围绕革命与抒情的关系,王德威把蒋光慈、瞿秋白、何其芳和陈映真放在一起,阐释四位作者各用不同的文类为红色抒情所做出的见证。蒋光慈作为早期左翼文学的发言人,热衷于对“革命的罗曼蒂克”的抒写;瞿秋白作为一位革命志士,在临死前却对革命激情产生了强烈的质疑;何其芳从一位感伤多情的现代派诗人转变为红色诗人后,加入了高唱革命的队伍;陈映真在革命乌托邦幻灭后的后现代社会里,抒写对革命意义的论辩和反思。通过这样的比较研究,王德威“不仅关注到了抒情美学本身的复杂面向,更关注到了现代性话语本身在中国语境中的多重面向与复杂内涵。”[6]

在第四讲中,为了讨论抒情主义与国族主义的相互关系,王德威把江文也与胡兰成并置,在面对国族、身份认同的问题上,江文也以其音乐和诗歌阐释了“想象的乡愁”,而胡兰成以“礼乐方案”演绎了戏剧性的一生。在第五讲中,王德威把白先勇的《游园惊梦》、李渝的《江行初雪》和钟阿城的《遍地风流》放在一起,讨论“抒情写作”与“时间性”的话题。在第六讲中,从“抒情”与创作主体的关系角度,围绕“诗人之死”探讨了海子、闻捷、施明正和顾城的精神世界。这种散点钩连、触类旁通似的研究方法,发掘文学现象之间的关联,为我们梳理出了一道道摇曳多姿的文学风景。

王德威对中西文学都极其精通,他不仅把两岸三地的作家进行比较研究,而且打通中西方文学界域,在行文中对西方作家也多有指涉。比如在第三讲中,为了阐述革命与文学的关系,王德威以西方文学作为借镜,他说:“无论是从华兹华斯,或者是

范芊婀:论王德威《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的述学特色

63

第1期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12卷

到雪莱,或是拜伦,或者是到普希金,到莱蒙托夫,都可以在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上,和西方的革命意识以及革命理念,甚至是实践行为上——尤其是像拜伦这类的英雄式人物——发生关联。所以浪漫主义和革命其实是有一个渊源可以追溯的。”[1]134紧接着,王德威联系现代中国,指出20世纪初年有很多文人对于这种以革命为动机的浪漫主义形式也有很多抒发。这种以世界文学为参照系的钩连意识,展开了世界文学与中国文学的交流,从而引发读者更深刻地思考。

“在阅读时空中打通古今,在文学形式上打通内外,在阐释视野上打通整体与个别”[7]的研究方法,在散点钩连中将具体的文本与其相关谱系内外的文本进行互文性的阐释,使得《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一书的学术内涵更为深厚和丰富。

参考文献:

[1]王德威.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M].北京:三联书店,2010.

[2]曹顺庆.文论失语症与文化病态[J].文艺争鸣,1996(2):

50.

[3]李凤亮.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历史与现状:王德威教授访谈录[J].南方文坛,2008(5):14.

[4]王德威.当代小说二十家[M].北京:三联书店,2006.[5]李凤亮.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整体观及其批评实践:王德威教授访谈录[J].文艺研究,2009(2):67-79.[6]庞书纬.以“中国”的方式想象中国:读王德威《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兼谈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的“汉学

化”问题[J].中国比较文学,2011(3):143.

[7]陈平原.陈平原小说史论集[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

[责任编辑:钟艳华]

Study on Academic Elabo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Wang Dewei's

Lyric Tradition and Chinese Modernity

FAN Qian'e

(Literature Department,Beijing University,Beijing100871,China)

Abstract:The three characteristics of Professor Wang Dewei's Lyric Tradition and Chinese Modernity are analyzed from academic elaboration style perspectives.Firstly,the modern literature problem awareness is illustrated.Secondly, speech language is of the feature of literature and academy.Thirdly,the writers are classified adopting splattering and hooking approaches.The exclusive academic elabo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Lyric Tradition and Chinese Modernity offer new inspiration for the modern literature research.

Key words:Wang Dewei;lyric tradition;academic elaboration characteristics

64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