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明代科举的真实一面_评龚笃清_明代科举图鉴_

明代科举的真实一面_评龚笃清_明代科举图鉴_

明代科举的真实一面_评龚笃清_明代科举图鉴_

浅析明朝科举制度的特点及对现代公务员的启示

目录 摘要: (2) 前言: (3) 一、明朝科举制度的发展及程序 (5) 二、明代科举制度的特点: (8) (一) 人才选拔途径逐渐一元化且科举与学校完全融合 (8) (二) 制度完备,有一套完整的程序且更加规范化和程式化 (9) (三) 以八股文为格式,以《四书》、《五经》为内容命题 (9) (四) 科举不仅只限文科,而且也设武举 (10) 三、明代科举制度对中国现代公务制度的启示 (10) (一) 考试资格平等,放宽考试限制,扩大公务员录用视野.. 10 (二) 合理设置考试内容,提高考试的科学性 (11) (三) 考试过程平等,建立一整套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 (11) (四) 考试的内容评判平等 (11) (五) 录用平等,任用符实 (12) 结语 (12) 参考文献: (14) 感谢: (15) 1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从隋朝兴起至唐以后科举制度就成为中国古代选拔人才的一种重要制度,从而影响到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科举制度发展到明代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无论是在选择标准、选拔途径、考试内容、录取方法等诸多方面都有了更严密的要求和规范,明代科举制度发展到一个顶峰状态。 在科举制度产生之前,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经历了从禅让制、世袭制到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的发展演变过程。经过历时的选择,科举制度逐渐占据了封建社会选官制度的主流地位,也成为中国文化遗产的一份宝贵财富,是中华民族在行政领域中对世界的重大贡献;同时对其进行研究对完善我国现代公务员制度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明朝科举制度、发展、特点、我国现代公务员、启示 2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从隋朝兴起以后科举制度就作为一项选拔人才的重要制度。在科举制度产生前,中国选官制度经历了从禅让制、世袭制到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的发展演变过程,经历过历史的选择,科举制逐渐占据封建社会选官制度的主流地位。 科举发展到明朝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无论是选择标准、选拔途径、考试内容、录取方法等诸方面都得到了更为完善的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特点,对其进行研究,对我国公务员制度有诸多启示。 自上个世纪80年代,特别是近几十年来,明代科举制度的研究步入了繁盛时期,无论是在成果的迅速增加,视野的扩大,内容的拓展,还是在许多方面的研究深入上,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其之后研究方向多是对明朝科举制度发展的概述进行了研究,列如,王凯旋先生的博士论文《明代科举制度考论》及南开大学历史学博士郭培贵对其的评书,加深了人们对明朝科举制度的进一步的认识,同时对于科举制度在传统皇权专制,官僚体制中的定位及其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再如,张德信先生长期研究明史,著有《明代官职年表》、《明朝典制度》、《明史研究》、《明朝科举制度述论》等等,其中《明朝科举制度述论》中对明朝科举制度的发展进行了概述,同时把明朝科举制度放到社会历史的演变中,对它的继承、发展变化及特点、弊端进行了考察。 其次在其弊端的研究更是屡见不鲜,如郭培贵先生的《论明代开机制度的发展及消极影响》深入分析明代科举制度考论的发展及消极影响,加深人们对明朝科举制度的认识。还有王若梅的《明代科举制度的特点、作用及其负面影响》、宗韵的《明代人才选拨制度的特点及弊端》等等,都对明朝科举制度的弊端进行了研究。 最后,对明代科举制度的研究深入到各个方面,如王凯旋先生的《明代科举考试思想论述》一文中对明朝科举考试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研究;再如方媛的《明代科举与教育一体化对其政治风气的影响》一文中对明朝科举制度与教育一体化就行了概述从而深入分析对政治风气的影响;再如王天平的《有明代科举考试卷看古代科举及选用制度》一文中,从科举考试的试卷分析明朝科举制度;再如胡 3

明代的科举数量问题

明代的科举数量问题 明初取士途径有四,即科举,举贡(举人会试不第可申请入国子监为举监,再由荐 举或考选入仕),吏员(由吏进升为官)及荐举(被推荐入仕).「荐举」行於明初, 明英宗后不常举;「吏员」虽能选拔甚多官吏,但并非科举范围,故不论;至於「举贡」虽与科举有关,但不属正途出身,於明中叶后亦渐废弃.故明代主要的入仕途 径为「科举」.内容如下: 一.应试资格 明代提倡学校与科举结合,参加科举者须为国子监或府州县学的学生.为免遗漏 人才,又许官员推举具学行而未仕的士子,或未入流的吏员应举.惟娼优子弟,父 母丁忧者及被罢的吏员,一律不准应试. 二.入仕程序:明代每三年一次,在京城和各省举行考试,考试分为四个阶段. 1. 童试(县试) 县试分为三级,分别是由知县主考的「县试」,由知府主考的「府试」及由提督学 政主考的「院试」.每逢寅,巳,申,亥年举行考试.通过三阶段童试而中举者,称「生员」或「秀才」(无论士子年纪多大,凡未通过童试者,皆称「童生」). 2. 乡试 通过童试的生员可参加乡试.乡试分别在各省举行,共有三场,由皇帝派遣正,副 主考官主持,中式者称「举人」,第一名称「解元」.因乡试於秋天举行,又称「秋试」.考试每逢子,卯,午,酉年的八月初九举行,每隔三日举行一场. 3. 会试 通过乡试的举人,须於次年春天到京师,应礼部主持的会试.会试由皇帝特派正, 副总裁主考官主持.考试亦分三场,中式者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因在春 季考试,又称「春闱」或「春试」.考试每逢丑,辰,未,戌年的二月初九举行,每隔 三日举行一场. 4. 殿试(廷试) 会试中式的贡士最后须经「廷试」,廷试原由天子亲自策试,但明代皇帝多不出席, 委官员代试.目的仅在评定进士的等第(贡士通过廷试后便称进士),故贡士於廷 试中不会被黜落.考试通常在三月朔日举行.经廷试后,进士被定为三等,即一,二 及三甲,一甲有三名,分别是「状元」,「榜眼」及「探花」,称「赐进士及第」; 二甲有多名,称「赐进士出身」;三甲亦有多名,称「赐同进士出身」,而第二,三 甲的第一名称「传胪」.此外,明代亦设武举,入仕程序与文科举相同,亦分秀才, 举人及进士等级,所试的是各式武艺,中式者获授武官. 三.应用文体 明代科举除有指定课本外,内容大抵承袭唐宋,到明中叶时,答题形式却出现转变,顾炎武《曰知录》说:「(明英宗)天顺以前,经义之文,不过敷演传注,或对或散, 初无定式.(宪宗)成化廿三年(1487)会试,始定八股之制.」可知明宪宗时始规定 以格式化的八股文应试.所谓「八股文」,如《明史选举志》说:「其文仿宋经义, 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谓之制义.」即文章以破题(解释题目),承题(发挥意见),起讲(说理)及提比,虚比,中比,后比,大结(总结)等八段结构, 将全文分为四个段落,每个段落皆有两段对偶的文句.字数规定在300至700字间. 四.试卷及试场规制

浅析晚清科举考试制度的废除(正文定稿)

浅析晚清科举考试制度的废除 (姓名:周燕指导教师:黄英) 科举考试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教育制度,它渊源于汉朝,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止于清朝末年,历时1300多年,对我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可自科举建立时起,就存在一些弊端,也招来很多批判,特别是明朝中后期八股取士确立以后,士人的批判浪潮更是迭起,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发生在封建社会最高决策层的六次争论或改制”①。争论的结果是科举考试数次被废,不过少则几年,多则三十余年便重新复活。鸦片战争以后,晚清政府腐败无能,科举制自身的弊端日益暴露,再加上其考试内容已不适应当时的社会发展,严重与国际脱轨,国内废除科举考试制度的呼声不断高涨。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清政府不得不采取改革、完善科举制的建议,终于在1905年9月2日正式下诏,宣布废除科举,“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亦即停止”。②至此,在古代中国社会历经1300多年的科举制终于走向了它的末路。本文是对科举考试制度在晚清时被彻底废除的原因、过程以及对我国教育近代化的影响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一晚清科举考试制度废除的原因 科举考试制度从创立以来就表现出很多弊端,在康熙时期还曾下令废除八股文,可不久又被迫恢复。虽然许多有识之士深刻感受到了科举的不可行之处,但是仍然无法动摇其根深蒂固的地位。可到了清朝末年,在中国存在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却走到了它的尽头。这其中有科举制自身的弊端不断暴露以外,也和当时那个时代紧密相连。 (一)自身原因 1 封建制度的腐朽 我们所说的科举考试制度,就是封建科举考试制度。而自从第一个封建王朝——秦建立以来,整个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就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这种带有严重保守封闭色彩的自然经济在中国封建社会里根深蒂固。这将导致整个封建王朝对外面的世界孤陋寡闻,只活在自己的天朝上国里。可是鸦片战争一声巨响,打破了作着天朝美梦的清王朝,打破了闭关锁国的政策。国门被迫打开,西方列强入侵,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对封建体制都有着很大的冲击。就像有学者所提出的:“科举制衰亡的根本原因在于未能顺应历史潮流的发展而铲除腐败,吐故纳新,不断行自身改革,所以最终被历史吞没。”③因此可知,晚清科举考试制度废除的根源在于封建制度的腐朽。 2 考试内容的落后,文体形式的僵化 科举考试内容一直是注重《四书》《五经》,注重儒学之道,长期在这种文化 ①刘海峰.科举长期存在原因析论[J].厦门大学学报,1997. ②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四)[M].北京:中华书局,1958. ③蒋平,阳德华.清末科举制度的废除对中国近现代教育的影响.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6(4).118,120.

论明清科举制度

太原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中文题目贡院规制对明清科举制度的影响 英文题目 The regulation on the influence of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of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开题报告内容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从隋唐创立至清末废止,对于科举制度的研究一刻也没有停止过,然而对于科场之上针对舞弊与反舞弊的斗争所形成的贡院规制的研究却很少。研究贡院的一系列规制意义重大,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制度是古代考试中最完善最成熟的,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典范,而定型在明清的贡院以及规制有着自己本身的一套严格的考试程序,指定的考试法规和严厉的惩罚制度从法律上也保证了科举考试的正常进行。科举制度在贡院规制的引导之下鼓励公开竞争、择优录取,为封建国家选拔了大量人才。目前学术界在沈德符的《万历野获编》以及刘海峰的《贡院——千年科举的背影》中提到了贡院及其规制的形成,在冯海清的《河南贡院与中国科举制度的终结》中讲述了贡院的终结。通过刘海峰的《中国科举史》一书了解到贡院通过对报考人员资格的审查、考场地点的设置、考试评卷的标准、录取任用等各个环节,逐渐建立起一系列的比较严密的规章制度以及相应的惩罚措施,来保证在相对公平的条件下选拔优秀的人才。但是大多数的文章只是在讲述贡院,而对贡院规制的研究除了刘海峰的《中国科举史》有所体现外,其他的仅体现在对待舞弊现象的防治手段上。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本文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论述贡院与科举的关系。第二部分分析了贡院规制对明清科举的积极意义,这个部分又是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的,分别是贡院规制促进科举向公平公正方向发展,促进了科举考试的法制化,确保了科举的严密化以及权威性。第三部分是是从贡院规制对明清科举制度的消极影响方面来分析的,作为衰落的封建制度的一部分,其死板僵化和对人性的扭曲也非常突出 三、研究步骤与进度 2011年 11月——搜集资料,确定选题 2011年11月—2012年2月:进行文章材料搜集并到当地文联进行访问 2011年11月——2012年3月初:撰写开题报告 2012年3月15日——4月20日:撰写论文,完成论文初稿 2012年4月25日——5月20日:修改论文,完成论文二稿 2012年5月21日——5月28日:完成论文三稿,定稿 2012年6月2日——答辩

科举制度:乡试、会试、殿试

乡试、会试、殿试 童生试 童生试,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左忠毅公逸事》“及试,吏呼名至史公”,这里就是指童生试,在这次考试中左光斗录取史可法为生员(秀才),当时史可法二十岁。《促织》“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操童子业”是说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 乡试 乡试是明、清时在各省省城和京城举行的科举考试。照例每三年举行一次,逢子午卯酉年为正科,遇皇家有喜庆之事加科称为恩科,由皇帝钦命正副主考官主持,凡获秀才身份的府、州、县学生员、监生、贡生均可参加。考试通常安排在八月举行,因此叫“秋试”。按四书五经、策问和诗赋分三场进行考试,每场考三天。举人一词,在元代以前,是指各地举荐进京参加会试的秀才;到明代,成了乡试合格秀才的专称。乡试第一名称解元,读书人成了举人才有资格进入更高层次的会试。 会试 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进士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此称始见于《礼记·王制》。隋炀帝大业年

明清科举制度之名词..

明清科举制度简介与相关名词解释 一、一般情况 我国的科举制度历史悠久,作为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据记载始于汉代。隋唐以来,或继承,或变化,但大体都有一套较为完整的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 明清两代的科举制度大致相同。 下面只就清代的科举制度加以简单的叙述。清人为了取得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先要参加童试,参加童试的人称为儒生或童生。录取入学后称为生员(清代有府学、州学、县学,统称为儒学,儒学和孔庙在一起,称为学宫。)生员入学后即受教官(教授、教谕、训导)的管教。清初,生员尚在学宫肄业(有月课或季考,后来变成有名无实)。又称为庠生,俗称秀才。这是功名的起点。凡正式考试之前必须参加童试。 童试要经过三次考试:县考(考官为知县),府试(考官为知府),院考(考官为学政也称学院,俗称学台)。童试参加者称儒生或童生(不管年龄大小),经过童试被录取入学的称秀才,也叫生员,还叫进学(取得入学资格的意思)、入泮、游泮(周代诸侯的学校门前有半圆形的水池,称泮水,学校称泮宫)。生员分为三种,成绩最好的是廪生,有一定名额,由公家发给粮食;其次是增生,也有一定名额,新入学的称为附生。每年由学正考试,按成绩等第依次升降。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⑴乡试,⑵会试,⑶殿试。 (1)乡试 乡试是考取举人的考试。乡试一词是:乡里举士之意。乡试通常每三年在各省城举行一次,又称为大比。乡试有主考官(又分正副主考)和同考官。主考官由皇帝钦命。乡试共举行三场,由于是在秋季举行,所以又称秋闱。参加考试的是秀才(廪生、增生、附生)、贡生、监生等。 但是在参加考试之前先要通过本省学政巡回举行的考试,成绩优良的才能选送参加乡试,乡试考中后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称亚元。 (2)会试 会试,集中全国举人会同考试之意,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礼部举行,所以会试又称为礼闱,又称春闱。会试的正副考官称为总裁,以大学及翰林出身的一、二品官充任。以上各种考试主要是考八股文和试贴诗等。八股文题目出自四书五经,略仿宋代的经义,但是措词要用古人口气,所谓代圣贤立言。结构有一定程式,字数有一定限制,句法要求排偶,又称为八比文、时文、时艺、制艺。会试共试三场,每场三日,参加考试的举人,取中后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会试后一般要举行复试。 (3)殿试 殿试,是皇帝主持的考试,考策问。参加殿试的是贡士,取中后统称为进士。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探花,合称三鼎甲,第二甲第一名俗称传胪。公布进士之榜谓之“金榜”(甲榜)。 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其余进士再参加朝考,考论诏奏议诗赋,选擅长文学诗赋的庶吉士,其余分别授主事(各部职员),知县等(实际上,要获得主事,知县等职,还需经过候选,后补,有终身不得官者),庶吉士在翰林院由特设的教习官(亦名庶常馆)肄业,三年期内举行“散馆”考试,成绩优良的分别授翰林院编修,翰林院检讨(原来是第二甲的授翰林院编修,原来是第三甲的授翰林院检讨),其余分发各部任主事或分发各

明代科举榜

明代历科状元、榜眼、探花及会元 洪武四年辛亥科(1371):吴伯宗。郭翀。吴公达/会元:俞友仁-三甲二十六名。本科举行后,洪武五年明太祖下旨停止科举,历十二年,至洪武十七年重新恢复。 18年乙丑科(1385):丁显。练子宁。黄子澄*[名字后标有*者为当科/会元,下同] 21年戊辰科(1388):任亨泰。唐震。卢原质/会元:施显-二甲九名 24年辛未科(1391):许观*①。张显宗。吴言信。①父赘许氏,从许姓,后复姓黄。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连中三元。 27年甲戌科(1394):张信。景清(本耿姓,讹景)。戴德彝/会元:彭德-二甲三十一名 30年丁丑科(1397):春榜:陈?。尹昌隆。刘仕鄂/会元:宋(一作朱)琮 夏榜:韩克忠。王恕。焦胜/会元:任(一作伏)伯安。本科于三月殿试时,中进士的都是南方的试子。明太祖将试官治罪,自阅试卷,取中了六十一人,完全是北方人,于六月廷试,取韩克忠为状元。因此世称春夏榜,也称南北榜。 建文二年庚辰科(1400):胡靖(复名:胡广;改名:胡赓)。王艮。李贯/会元:吴溥-二甲一名 永乐二年甲申科(1404):曾棨。周述。周孟简/会元:杨相-二甲一名 4年丙戌科(1406):林环。陈全。刘素/会元:朱缙-二甲一名 9年辛卯科(1411):萧时中。苗衷。黄旸/会元:陈璲(suì)本科于永乐七年(己丑)/会试后,因明成祖去北京巡狩,至辛卯三月才回京举行廷试。因此本科也称为己丑科。 10年壬辰科(1412):马铎。林誌(即:志)*。王钰 13年乙未科(1415):陈循。李贞。陈景著/会元:洪英-二甲十一名明初/会试原在南京,自本

科始,改在北京举行。 16年戊戌科(1418):李骐(初名李马)。刘江。邓珍/会元:董璘-二甲二名19年辛丑科(1421):曾鹤龄。刘矩。裴纶/会元:陈中-二甲五十一名 22年甲辰科(1424):邢宽。梁禋(yīn)。孙曰恭/会元:叶恩 宣德二年丁未科(1427):马愉。杜宁。谢琏/会元:赵鼎-二甲二名 5年庚辰科(1430):林震。龚锜。林文/会元:陈诏-二甲十五名 8年癸丑科(1433):曹鼐。赵恢。钟复/会元:刘哲-二甲三十四名 正统元年丙辰科(1436):周旋。陈文。刘定之* 4年己未科(1439):施槃(即:盘)。杨鼎*。倪谦 7年壬戌科(1442):刘俨。吕原。黄谏/会元:姚夔-二甲六名 10年乙丑科(1445):商辂*(连中三元)。周洪谟。刘俊 13年戊辰科(1448):彭时。陈鉴。岳正* 景泰二年辛未科(1451):柯潜。刘升。王亻与/会元:吴汇-二甲一名 5年甲戌科(1454):孙贤。徐溥。徐鎋(即:辖)/会元:彭华-二甲二十一名

明朝时期河南科举制度的特点及其历史意义

明朝时期河南科举制度的特点及其历史意义 明朝时期是我国古代科举制度发展的巅峰阶段,明朝建立了完善的三级考试制度,同时根据地域的差异,实行了南北卷制度,有效的平衡了地区间差距,创制了八股文,对后世影响巨大而深远。明朝时期河南的科举地位有所下降,河南的进士在地域和时间分布上存在着不平衡性,河南武举人数较少。明朝时期科举制度存在很多弊端,但是科举制度为河南培养出大量人才,为河南学子营造了刻苦攻读,踊跃学习的社会氛围,影响很远。 标签:明朝科举制度河南特点历史意义 科举制是我国古代通过既定科目的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科举制采用分科取士的方法,所以又叫做科举。科举制极大的改善了之前的用人制度,彻底打破依靠血缘的世袭关系,打破了世族对官员和上层社会的的垄断,使得部分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可以通过考试进入社会上层,谋得一官半职,并获得施展自己才华和智慧的机会。 一、明朝的科举制度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明朝时期是科举制度发生特大改变的时期,同时也是科举制度发展的鼎盛时期。明代对科举高度注重,所以科举办法的系统性和严谨性也超过了以往的朝代。明朝以前,学院的设立只是为科举培养人才的一个途径,但是从明朝时期开始,进学院成为了士子参加科举考试的必经之路。明朝时期科举制度作为封建国家选贤任能的制度,它对明朝封建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简而言之,明朝时期的科举制度是对国家的政治文化制度、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着普遍而深刻影响的一个社会文化现象。 明朝时期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乡试、会试和殿试。 乡试是明朝时期科举考试的第一个台阶,乡试属于省一级别的考试,乡试“以诸生试之直省,曰乡试”。乡试每逢子、午、卯、酉年的八月举行,由于在秋天举行,所以乡试在当时又被叫做“秋闱”,乡试在京城和各省城举行,由皇帝派遣的正、副主考官为主考人。参加乡试的考生都是通过本省学政事先考试的成绩优秀的秀才,乡试考中的人被称为“举人”,第一名叫“解元”,举人们就取得了参与下一阶段考试即会试的资格。 会试是明朝科举考试的第二个台阶,会试属于国家级别的考试,在明朝的科举中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了。会试是在每年的二月举行,所以会试在当时又被人们称做“春闱”。会试在京城的礼部举行,会试由礼部侍郎主持或由皇帝特派正、副主考官主持,会试后被录取的人都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贡士们获得参加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的资格。

明朝的科举制度

明朝的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并非自明朝起,却在明朝发扬光大。 当时的考试分为三级,第一级是院视,考试者统称为童生,考试范围是州县,在这个考试中合格的人就是秀才。考试成绩有六等,只有考到高等的才能得到秀才的称号,考到一、二等的才能有资格去参加更高的考试,叫“录科”。 考中了秀才,从此就摆脱了平民的身份,大小也是个知识分子了,还有某些特权:可以免除一人的徭役,见到县长大人可以不下跪。但你并不是官。 下一级的的考试是乡试。是省一级的统考,三年才有一次,一般在八月,由省出题,过关的才是举人。获第一名的叫解元。举人是有资格做官的。当官的死了就有机会轮到举人。 接下来的考试会试。你的对手将是其他省的精英们,朝廷将在你们中间挑选三百人左右,取得贡生,第一名是“会元”。要当进士,还要过一关。 通过会试的精英们面对的最后一道考验是殿试。考试的方式是皇帝提问,考生回答内容主要是策问。皇帝及大臣根据考生的表现划分档次,共有三甲。一甲三个人,叫“进士及第”,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若干人,叫“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叫“赐同进士出身”。可以当个八品县丞的官了。 八股文 八股是明朝的创造。这套玩意自朱元璋起,到明朝中期发展完善,

影响了后来近五百年的知识分子。 学子们的考试科目分为三场,第一场考经义,也就是四书五经,第二场考试实用文体写作,第三场考时务策论,也就是给你个事情让你分析,颇有点应用文的意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经义。 对学子而言,只要背好四书五经就行了,题目只能在这里出,范围相当小,背起来容易,而且写文章时有规定的字数,一般不超过五百字。 关键在于格式和个人发挥,八股文分为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出题、中股、后股、束股、收结几个部分,其中精华部分是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这四个部分你不能随便写,必须用排比对偶句,共有八股,所以称八股文。 这种写法十分古板,你想多写一个字都不行,很多人都是一边写一边乱编,只为凑字数,达到对偶的效果,文字表面上看,十分整齐,而内容废话连篇。 痛苦的不仅是考生,还有出题的老师,四书五经只有那么多字,各级考试都从里面出题,于是奇技百出,把四书五经上下句割裂开,单独拿来出题,把一句话斩头去尾,只用中间的几个字拿来考人,这种语句不通、张冠李戴的词句,连老师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何况学生呢?结果就是糊涂考糊涂。 八股说到底是一种形式而已,就算古板,应该也不会造成太大的负面影响,但规定所有的文章不能有自己的想法,必须仿照古人立言要按照朱熹圣人的思维去写。

明代的家族文化积累与科举中式率

摘要:明代初期承继元朝传统,有儒户,那是正宗的职业科举家族,享受着特殊的保护政策,在科举考试中有着明显的优势。家族教育准备充足与否,特别是能否找到擅长的一经,应是形成科举家族的一个直接因素,明代宁波杨氏家族凭借《易》经屡屡中举,再现了东汉以来一经传家的神话。科举竞争的高度激烈,也是影响家族中举率的核心因素。晚明以后,杨氏家族科举竞争力明显下降。对那些科举准备不足的小家族来说更是困难,如晚明嘉兴平湖的赵维寰经历了十科会试,均以失败告终。 关键词:登科录;儒户;一经传家;赵维寰 作者简介:钱茂伟,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历史系教授(浙江宁波 315211) 明代进士登科录提供了明代科举研究的第一手资料。从科举与宗族及个人关系角度去发掘登科录的史料价值,无疑是值得进一步延伸的课题。关于清代科举与家族的关系问题,张杰《清代科举家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较早提出了科举家族概念,开创了系统的科举与家族关系研究。本文拟根据明代进士登科录及相关文集提供的信息,对明代科举与家族的关联度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一、由儒户看明代进士的户籍研究 笔者较早地对明代进士登科录中的户籍资料作了综合分析①,后来又指导研究生对官籍作了专题的研究,也有学者对明代宗籍进士作了专题研究②。其实,明代进士的户籍研究,尚有深入的空间。譬如,儒籍,就值得深入研究。 据笔者的统计,明代儒籍进士总数155人③。从洪武四年至天启二年(1371-1622),均有儒籍进士。其中,最显眼的是洪武四年科,进士来自儒籍家庭的有65人④,竟超过该届进士总和(120人)的一半,也占有明一代今天尚可考证的儒籍进士总数(155人)的41%⑤,儒籍比例明显高。由于洪武朝其他科的登科录资料缺乏,所以,无法判断儒籍在其他几科中所占比例。至少,建文后,儒户后裔在科举竞争中的优势不复存在。 明初何以出现儒籍进士占优的现象?儒籍是什么?儒户是元朝初年在原来金、宋地盘实行的特殊的儒生保护政策,比对宗教户待遇而设。儒户的确认,须经过一定的考试选拔。至元二十七年(1290)定籍后,东南的儒户数量相对固定,变动不大。江浙一带的儒户有13000余户。元中后期,一些新兴的儒生家庭的户籍仍为民、军、匠等籍。由于儒户是职业读书家族,所以,在科举考试中占有一定的优势。经过长期的元末战争,社会上读书人越来越少。明初开科后,没有放弃读书的儒户就抢占了先机,这正是洪武四年科进士中儒户数量超多的因缘所在。 一甲之中有2位儒户,占三分之二。二甲进士中有11位,占总数17位的百分之七十左右。三甲之中的儒户,有叶孝友、尹宗伊、岑鹏、李升、梁临、聂铉、郑廷实、赵铸、包莘、危孝先、刘光先、魏云、林器之、赵实中、俞友仁、王诚、康缙、闻伯异、林信孚、林文寿、王夏、刘杰、陈玄、陈章应、彭泰、严植、李初、陈彝、管贞、吴权、叶砥、刘铸、何文信、何德举、林德亨、蔡士实、杨文、胡澄、柳汝舟、喻文龙、丁时敏、董时亮、陈韶、余集、周潼、刘中、薛大昉、钟霆、刘长辅、黄钺、张必泰、赵松,共52人,占100人中的一半多。由此可见,儒户所占比重之重,说明儒户科举优势相当明显。 合一二三甲儒户进士,浙江20人,江西20人,福建13人,陕西3人(赵铸、王夏、赵松),北平2人(刘杰、薛大昉),广东2人(梁临、陈玄),河南2人(王谊、刘中),山

明朝科举制概述

明代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选官制度,科举制度“大抵萌于南北朝,始于隋而成于唐”(吴宗国《唐代科举制度研究》),完备于宋、元时期。明代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发展的转折时期,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同时也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发展的鼎盛时期。 明代科举制度是明代政治文化制度和明代高度发达的专制主义集权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明代科举制度并不是一个狭义的文化制度或教育制度,它是一种社会制度,对明代社会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思维方式的转换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明代科举制度通过科举考试的组织形式来表达其制度内容,这种表达方式最突出的表征是明代三级考试的详密措施与八股取士的模式化要求。 科举制度的发展为明代科举考试思想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前提和广阔的空间,使得有关科举考试思想理论的阐发和提出逐步形成多视角、重实践和系统完备的特点。明代科举考试思想在总的方向和原则上继承了中国古代“选贤任能”的人才选拔思想,同时结合明代科举考试的实际和明朝政府选官的实际需要。具体呈现出以下特点:1、儒家思想成为科举考试的主导思想(具体表现在尊崇儒学的考试原则和以考试成绩作为录取的唯一标准两方面);2、科举分地选拔与职前培训制度的考试思想; 3、科举选拔全才与“惟才是与”的考试思想; 4、科举取士中的综合考试思想; 5、“科举必由学校”的教育考试思想; 6、宁缺毋滥与不以一试定优劣的考试思想; 7、科举考试中的互动调适思想。 明代科举制度一大突出表征就是其严密的三级考试措施。明代科举的三级考试各有其特点,其中乡试和会试两级考试的衔接性和考试内容的相似性与乡试的基本规制和程序对明代的整个科举考试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三者共同组成了科举考试的完整体系。要了解明代的科举制度,不可避免的要知道其三级考试的特点。乡试的基本特点主要有:1、乡试时间除个别情况外基本上是三年一次;2、乡试从一开始即明确了各地的取解名额,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因解额分配的不确定性所造成的乡试地域纷争情况的出现;3、乡试内容的儒家经学化;4、乡试虽有应试人员的限制,但其来源仍较为广泛;5、乡试实行严格的贡院管理制度;6、乡试耗费巨大。会试的基本特点:1、会试录取名额的地域之争与分卷制度的实行;2、会试的录取名额呈不断增加的趋势;3、会试考官以翰林院为主和中央钦派的特点;4、科举会试后贡士的任官相对较低;5、会试的费用一般较高,它一方面反映了明政府对会试给与的极高的规格重视,另一方面也突出了与乡试比较的特点,其名目更多,耗费更大。殿试的特点:1、殿试录取的进士其地位尊贵是明代殿试的一个突出特点; 2、参与殿试的科举考试官员级别较高; 3、复试的实行是殿试的又一重要特点; 4、殿试后的直接授官; 5、殿士一甲三人由皇帝钦定; 6、科举殿试因级别最高,其相应的规格待遇及其开销也颇为巨费。 八股取士的模式化要求是明代科举制度的又一个突出表征。明代科举考试与八股文联系紧密,二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八股文,又称四书文,是明代科举制度的重要特点之一,也是明代科举考试一种独有的应试文体(八股文的基本写作形式的次序为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出题、中股、后股、束股、收结)。从八股文在明代科举考试中的应用情况看,它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八股文在考试形式上有严格的规定和限制;二是考试中八股文的行文内容具有同样严格的规定。 八股文自形成以来,大家对它的评价褒贬不一,总体来看,批判者居多,赞赏者较少。对八股取士进行分析时,应当全面的看待,而不是一味的肯定或全盘否定。八股文作为科举考试的主要手段,在明代的科举取士中曾经在相当长时间和相当大的范围和程度上产生了极为恶

明朝科举及第简表

明代科举及第简表 科考年代状元榜眼探花会员及第 殿试名次 二甲三甲备注 洪武4年辛亥科吴伯宗郭翀吴公达俞友仁 三甲26 17 100 洪武5年壬子科朱善是否为进士科状 元 洪武18年乙丑科丁显练子宁黄子澄黄子澄 探花 107 362 用会试录人数 洪武21年戊辰科任亨泰唐震卢原质 施显 二甲9 15 79 解缙该科登第 洪武24年辛未科许观张显宗吴言信许观 状元 12 16 许(黄)观 连中三元 洪武27年甲戌科张信景清戴德彝 彭德 二甲31 30 67 洪武30年丁丑科 春榜陈桉尹昌隆刘仕鄂宋琮13 35 另补2人, 不知甲第 洪武30年丁丑科 夏榜 韩克忠王恕焦胜任伯安29 29 任(一作伏)伯安 建文2年庚辰科胡靖王艮李贯 吴溥 二甲1 37 70 胡靖、 胡广、胡赓 永乐2年甲申科曾棨周述周孟简 杨相 二甲1 93 374 永乐4年丙戌科林环陈全刘素 朱缙 二甲1 65 151 永乐9年辛卯科萧时中苗衷黄旸陈璲32 49 本科也称为己丑 科 永乐10年壬辰科马铎林誌王钰林誌 榜眼 39 64 永乐13年乙未科陈循李贞陈景著 洪英 二甲11 95 253 会试从南京改在 北京 永乐16年戊戌科李骐刘江邓珍 董璘 二甲2 75 172 永乐19年辛丑科曾鹤龄刘矩裴纶 陈中 二甲51 49 149 永乐22年甲辰科邢宽梁禋孙曰恭叶恩47 98 宣德2年丁未科马愉杜宁谢琏 赵鼎 二甲2 35 63 宣德5年庚辰科林震龚锜林文 陈诏 二甲15 35 62 宣德8年癸丑科曹鼐赵恢钟复刘哲35 61 徐有贞该科登第

二甲34 正统元年丙辰科周旋陈文刘定之刘定之探花35 62 正统4年己未科施槃杨鼎倪谦杨鼎 榜眼 35 61 正统7年壬戌科刘俨吕原黄谏 姚夔 二甲6 35 96 正统10年乙丑科商辂周洪谟刘俊商辂 状元 50 97 商辂连中三元 正统13年戊辰科彭时陈鉴岳正岳正 探花 50 97 景泰2年辛未科柯潜刘升王亻与 吴汇 二甲1 75 123 景泰5年甲戌科孙贤徐溥徐鎋 彭华 二甲21 129 217 徐鎋(即:辖) 天顺元年丁丑科黎淳徐琼陈炳中 夏积 二甲20 97 194 天顺4年庚辰科王一夔李永通郑环 陈选 二甲11 50 103 天顺8年甲申科彭教吴釴罗璟吴釴 榜眼 75 169 本科也称癸未科 成化2年丙戌科罗伦程敏政陆简 章懋 二甲17 98 252 成化5年己丑科张升丁溥董越 费訚 二甲2 75 169 成化8年壬辰科吴宽刘震李仁杰吴宽状元78169成化11年乙未科谢迁刘戬王鏊王鏊探花95202 成化14年戊戌科曾彦杨守阯曾追 梁储 二甲1 110237杨守阯(即:址) 成化17年辛丑科王华黄珣张天瑞 赵宽 二甲9 95200 成化20年甲辰科李旻白钺王敕 储巏 二甲1 94203 成化23年丁未科费宏刘春涂瑞 程楷 二甲1 110238 弘治3年庚戌科钱福刘存业靳贵钱福状元90205 弘治6年癸丑科毛澄徐穆罗钦顺 汪俊 二甲42 90205 弘治9年丙辰科朱希周王瓒陈澜陈澜探花95200 弘治12年己未科伦文叙丰熙刘龙伦文叙 状元 95202 弘治15年壬戌科康海孙清李廷相 鲁铎 二甲2 95199

4-7-论文初稿-明代科举制度的发展及其影响

明代科举制度的发展及其影响 摘要 明代科举制度,是明代政治文化制度和明代高度发达的专制主义集权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正式创于唐代,它在此后的一千多年中,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而均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是中国古代制度中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及组成部分。明代的科举考试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创新。本文从明代社会的科举观、乡会殿三级科举考试状况、明代科举考试独具的特点、明代科举考试的影响对明代的科举制度进行了论述。对明代科举制度的分析研究也是对明代政治制度认识和研究的过程。同时对明代社会文化、社会心理、社会功能等社会史方面的认识与学习,也是颇有助益的。 关键词:明代科举制度;科举;影响

Abstract Ming Dynasty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political culture of the Ming Dynasty and the Ming Dynasty highly developed system of centralized political despotism. Chinese ancient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was officially founded in the Tang Dynasty, which in the next thousand years, the political, economic, military, 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side and have had a direct or indirect impact is an important institution in the study of ancient China and part of the content. Ming Dynasty Imperial Examination With great innovation in succession on the basis of the previous generation. From the Imperial Concept in Ming Dynasty,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township would house of three conditions, the Ming Dynasty Imperial Examination unique characteristics influence the Ming Dynasty Imperial Examination of Ming Dynasty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were discussed. Analysis of Ming Ming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is the process of understanding the political system and research. While the social aspect of Ming Dynasty cultural, social psychology, social function of knowledge and learning, but also quite useful. Keywords: Ming Dynasty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Imperial:influence

浅谈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及其影响

浅谈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及其影响 摘要:科举制是中国封建社会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考试制度。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作为中国历史特定时期的产物,其产生对中国封建社会发展演变、政治稳定以及中华文明和儒家文化的传播继承等,都产生过不可低估的作用,推动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科举制自身的自局限和弊端日益暴露出来,严重阻碍了教育和社会的发展,最终被社会淘汰。 关键词:科举制内容形式积极历史影响 引言:在奔腾的历史长河中,影响其流向的往往只是为数不多的关键时段,而某些特殊日子发生的重大事件,有可能成为社会历史进程的转折点。100多年前发生的废止科举制,便是影响中国社会发展至深且巨的重大历史事件。 一、科举制度概述 所谓科举制度,就是中国古代设科考试、选才任官的制度。科举,就是分科选举的意思。科举制度的基本特征是通过逐级的考试来选拔人才。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完善于唐代,再经宋、元、明三代而定型,直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共历时一千三百多年。这项制度对于封建社会的中国政治、社会、学术、文化和教育等方面都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1864年,在狄更斯主编的英文周刊中刊载了一篇题为《中国的科举考试》[1]的文章,指出科举的独一无二之处在于:“科举这个教育机器几乎是从不间断地实施其功能:它是唯一没有被动摇过基础的制度,是在权威一再崩溃和颠覆中唯一能维持全面而广泛的影响的制度,当其他帝国统治的代表一次又一次被推翻并被践踏为尘土时,它在全民族的眼中却是神圣的唯一避难所。” 1.科举制度的演变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隋朝统一全国后,隋文帝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朝灭亡后,唐朝的帝王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由此,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起来。宋代的科举,大体同唐代一样,有常科、制科和武举。明朝建立后,科举制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明代统治者对科举高度重视,科举方法之严密也超过了以往历代。清代的科举制度与明代基本相同,但它贯

明朝、清朝各科举殿试金榜(进士)名录012

明朝、清朝各科举殿试金榜(进士)名录012 纂辑者:广东海丰刘世高、刘志达、刘志兴 在明朝和清朝,殿试封录取考生为三等称三甲。一甲仅录取三人,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称进士及第,在于“史”的意味。二甲若干(清朝时一般为40或50人),称进士出身,在于“子”的意味。二甲第一名称为传胪,又称亚元。三甲(清朝时一般为100-300人)称同进士出身,在于“集”的意味。世人统称录取者为进士。 以下是:1415年明永乐十三年乙未科殿试金榜名录 明初,在国都南京行会试,自本科起改在北京举行。 1415年明永乐十三年乙未科殿试金榜名录 第一甲赐进士及第共3名 陈循1415年明永乐十三年乙未科殿试金榜第一甲第1名赐进士及第 李贞1415年明永乐十三年乙未科殿试金榜第一甲第2名赐进士及第 陈景著1415年明永乐十三年乙未科殿试金榜第一甲第3名赐进士及第 第二甲赐进士出身共95名

赐进士出身 林文秸1415年明永乐十三年乙未科殿试金榜第二甲第2名赐进士出身 宋魁1415年明永乐十三年乙未科殿试金榜第二甲第3名赐进士出身 卓有谦1415年明永乐十三年乙未科殿试金榜第二甲第4名赐进士出身 程鉴1415年明永乐十三年乙未科殿试金榜第二甲第5名赐进士出身 陈镛1415年明永乐十三年乙未科殿试金榜第二甲第6名赐进士出身 王懋1415年明永乐十三年乙未科殿试金榜第二甲第7名赐进士出身 桂芝1415年明永乐十三年乙未科殿试金榜第二甲第8名赐进士出身 段礼1415年明永乐十三年乙未科殿试金榜第二甲第9名赐进士出身 倪益1415年明永乐十三年乙未科殿试金榜第二甲第10名赐进士出身 洪英1415年明永乐十三年乙未科殿试金榜第二甲第11名赐进士出身

明代登科进士总数考

明代登科进士总数考 第36卷第3期2019年5月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ZhejiangUniversity(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 Vol.36,No.3 May2019 ?明清文化研究? 明代登科进士总数考 龚延明,邱进春 (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28) [摘要]进士统计是科举制度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各种文献对明代进士录取人数记载不一,现在 学者对此又缺乏必要的考证,以致不能得出统一而确切的统计数据。充分利用明代登科录、明实录、各科题名记等第一手资料,是获取准确数据的前提。在考证中,必须注意会试录取和殿试录取人数的不同,而进士统计必须以殿试录取为准。依此标准,明代共取进士89科,实际总数为24595人。 [关键词]明代;进士;统计;殿试 [中图分类号]K2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 942X(20190069 10 有明一代(1368—1644),二百七十余年间,相同,吴宣德曾对此作过综述。他 说:TheLadderofSuccessIn (;ImperialChina《《状元史话》统计为24610人;范金民 为24866人;沈登苗《明清全国进士与人才的时空分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版)24814人;黄明光《明代科举制度研究》 ①

为24452人。”由此他认为,统计数据的不统一“,实在让人怀疑建立在这样的统计结 果上的论点 [1] 的可信性”。但是,吴宣德本人对明代进士的统计数据同样不统一:他在《中国教育制 度通史》明代卷中统计为24861人[2]491,在《明代进士的地理分布》中作24878人[1], 在最近发表的《明代地方教育建设与进士的地理分布》中又作24790人②[3]80。这一问 题产生的根源,除了统计技术上可能存在的误差外,更在于我们对参考文献缺乏必要的考证:从上述学者的著作中,我们看不到相关的考证,有的甚至连数据的出处都没有注明。由此可见,有些学者在作统计时,十分随意,缺乏科学的态度,同时也反映出求得明代进士总数的必 要性和迫切性。在进行《中国历代登科总录》子课题《明登科录》的研究过程中,笔者对 相关科举文献进行了整理比照:首先对明代进士的榜数进行了细致的探讨,进而再考证明代 进士的总数,最后得出了明代登科进士较为确切的数据。 [收稿日期]2019 12 12 [本刊网址?在线杂志]https://www.wendangku.net/doc/0c9642843.html,/soc ),男,浙江义乌人,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职官科举 制度及宋史研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5008-S10301)[作者简介]1.龚延明(1940 究;2.邱进春(1973),男,江西崇仁人,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博士研究生,江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教师,主要从事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 ①范金民《明清江南进士数量、地域分布及其特色分析》见《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年第2期,第172页;沈登苗《明清全国进士与人才的时空分布及其相互关系》见《中国文化研究》1999年冬之卷,第61页。此外,谢宏维《论明清时期江西进士的数量变化与 地区分布》作24898人,见《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4期,第23页;多洛肯《明代福建进士研究》正文作24876人(第62页),而据后面的附录二统计则有24890人 (第230-259页);何炳棣在《明清进士与东南人文》中又作22980人,见缪进鸿《中国东南 地区人才问题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浙江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19页。②此数据未计 入辽东都司人数。 一、明代进士的榜数 关于明代究竟开科取进士多少榜,学界存在不同意见。吴宣德认为“:整个明代,如果 不包括南明小王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