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九年级化学制取氧气知识点总结+练习题精编版

九年级化学制取氧气知识点总结+练习题精编版

九年级化学制取氧气知识点总结+练习题精编版
九年级化学制取氧气知识点总结+练习题精编版

初三化学《制取氧气》知识点总结

氧气的制法(重难点)

(1)实验室制法

①原理:2KMn04=加热= 2K2MnO4+MnO2+O2 ↑(a)

2KClO3 = MnO2 /加热=2KCl+3 O2 ↑(b)

2H202 =MnO2=2H20+2O2 ↑(c)

②发生装置的选择

选择发生装置的依据是: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等。

若选用原理(a)或(b)的反应,则选用典型的固体与固体反应且需要加热型的装置。

若选用原理(c)的反应,则选用典型的固体与液体反应且不需要加热型的装置。

③收集方法及检验、验满、存放

a.气体的收集方法是跟气体的性质密切相关的。选择气体收集方法的依据是:该气体的

水溶性、密度以及该气体是否具有毒性,能否与空气或水反应等。

排水法:适用于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气体。此法收集的气体较为纯净,但含有水蒸气。

向上排空气法:适用于相同状况下,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中任何成分发生反应的气体。操作时应注意将导管口伸到接近集气瓶瓶底处,便于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尽。同时,应在集气瓶的瓶口处盖上玻璃片,以便稳定气流。此法收集的气体较为干燥,但纯度较低。

向下排空气法:适用于相同状况下,密度比空气小且不与空气中任何成分发生反应的气体。操作时应注意将导管口伸到接近集气瓶底处,便于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尽。此法收集的气体较为干燥,但纯度较低。

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所以可以用排水法收集;

又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且不与空气中任何成分发生反应,因而还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较纯净,而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比较干燥。

b.检验:将带火星的木条伸人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证明该气体是氧气

c.验满和存放: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当有气泡从集气瓶口边缘冒出时,表明气体已收集满。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瓶口,若木条复燃,表明气体已收集满。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要用玻璃片盖住并正放在桌面上。

④实验步骤

若选用原理(a)或(b)的反应,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其实验步骤可以概括为“查”、“装”、“定”、“点”、“收”、“离”、“熄”个字,可用谐音记忆:“茶”、“庄”、“定

”、“点”、“收”、“利”、“息”。若选用原理(c)的反应,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其实验步骤为:连接仪器;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加入药品;

收集、检验、验满、存放。

制取任何气体之前,都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原理是利用气体受热膨胀,遇冷收缩,在装置内外产生压强差。

操作方法是:先连接好仪器,然后把导管的一端浸入水里,两手紧贴容器的外壁,如果

装置不漏气,里面的空气受热膨胀,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两手,冷却后,导管中形成一段水柱。不能先装入药品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⑤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的注意事项

a.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药品中的水分受热后变成水蒸气再冷凝成水珠倒流回试管

底部,使试管炸裂。

b.试管内导管稍微露出橡皮塞即可,便于气体排出。

c.药品要斜铺在试管底部,以增大受热面积。

d.铁夹要夹在离试管口1/3处。

e.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药品部位加热;加热时要先将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让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对准放药品部位加热。

f.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集气瓶充满水后倒置于水槽中(瓶口要在水面下),导管伸到瓶口处即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集气瓶正放,导管口要接近集气瓶底部。

g.用排水法时,应注意当气泡从导管口连续、均匀地放出时再收集,否则收集的气体中混有空气。当集气瓶瓶口有气泡冒出时,证明气体已集满。

h.停止反应时,应先把导管从水槽里拿出,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流到试管中导致试管炸裂)。

i.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

⑥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的注意事项

a.用长颈漏斗时,其末端伸入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

b.导气管只需略微伸出橡胶塞。

c.装药品时,先装固体后装液体。固体药品放在试管、烧瓶、锥形瓶、广口瓶等容器中,液体从长颈漏斗(或分液漏斗)加入。

d.在加热过氧化氢

(双氧水)的实验中,由于5%过氧化氢溶液加热时有大量的水蒸气和少量的氧气共同逸出,带火星的木条比较难复燃,可将制得的气体先干燥,再检验。

(2)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

实验室制取氧气,要求反应快、操作简便、便于收集等,但成本高,无法大量生产。工业制取氧气,要求原料廉价易得、成本低廉、能够大量生产、对环境无污染等。

①方法:分离液态空气法

②原料:空气

③原理:根据氧气、氮气的沸点不同,将空气降温加压,使其液化,然后蒸发,得到氮气和液态氧。在该变化前后,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④贮存:加压到1.5×104 kPa,并贮存在蓝色的钢瓶中。

除分离液态空气外,工业上还可以用膜分离技术得到含氧90%以上的富氧空气,广泛应用于医疗、发酵工业、化学工业、富氧燃烧等。

(3)自然界中氧气的主要来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二氧化碳+水葡萄糖+氧气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维持着自然界中氧气的平衡。

2015----2016学年度九年级化学练习卷制取氧气

中考预测

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步骤有:①装药品,②检查气密性,③固定装置,④加热,⑤收集气体,⑥将导管拿出水面,⑦熄灭酒精灯。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③①②④⑤⑥⑦

C.②①③④⑤⑥⑦

D.①②③④⑤⑦⑥

2.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二氧化锰可使氯酸钾在较低温度下产生氧气

B.催化剂能加快物质的反应速率

C.二氧化锰是所有反应的催化剂

D.加入二氧化锰可使氯酸钾产生更多的氧气

3.下列化学变化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点燃蜡烛

B.加热高锰酸钾

C.加热氧化汞

D.分解过氧化氢溶液

4.质量相等的a、b两份氯酸钾,其中a份为纯净氯酸钾,在b份中混有二氧化锰,分别同时加热,下列放出氧气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图象中正确的是( )

5.在潜水艇里要配备氧气再生装置。现有以下几种制氧气的方法: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汞+氧气

氢气+氧气

④过氧化钠+二氧化碳→碳酸钠+氧气

根据文字表达式确定,其中最适合于在潜水艇里再生氧气的方法是(填序号)_________,与其他方法相比,这种方法的优点是_________。

6.实验室用分解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

(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文字表达式是。(2)现有上图所示的仪器,要制备并收集氧气,还要补充的一种仪器。

补齐仪器后,该同学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了一瓶O2,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这是利用氧气的性质。当他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口检验时,发现带火星的木条没有复燃,造成这种后果的原因可能是.(写出一点)

(3)若要收集纯净的氧气,还可以用排水法,理由

是。

(4)实验开始前如图所示检查装置气密性,如果说明

气密性好。

(5)分解过氧化氢溶液也可制得氧气。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制取装置,

发生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装置中用注射器代替长颈漏斗的优点是。

(6)用双氧水制氧气与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相比具有和

的优点。

(7)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水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实验室里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的混合物可制

取氨气,同时生成氯化钙和水。

①实验室制取氨气应该选用制氧气的装置(填“高锰酸钾”或“双氧水”)。

②收集氨气最好选用法。

中考热身

1.用推拉注射器的方法检查如图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好,可观察到()

A.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B.瓶中液面上升

C.长颈漏斗下端口产生气泡

D.注射器内有液体.

2.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分解反应也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碳酸钙加热氧化钙+ 二氧化碳

B.木炭+ 氧气点燃二氧化碳

C.甲烷+ 氧气点燃二氧化碳+ 水

D.氯酸钾加热氯化钾+ 氧气

3. 写出下列生成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氧化汞加热分解生成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的化学反应都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

4.实验室常见制取氧气的方法有:

a.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粉末;

b.加热高锰酸钾固体;

c.用二氧化锰粉末作催化剂使过氧化氢(H2O2)溶液分解产生氧气.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写出图中指定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图中的装置A来制取氧气的方法有(填a、b或c)_______________

(3)利用装置B制氧气,棉花团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结束实验时要先将导管撤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实验结束后,收集到的氧气不纯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实验室制取氧气知识点必背

实验室制取氧气 一、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1、高锰酸钾——加热——>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 2、过氧化氢——二氧化锰——> 水 + 氧气 3、氯酸钾——二氧化锰加热——> 氯化钾 + 氧气 二、工业制取氧气:原理:分离液态空气,在低温条件下加压,使空气转化成液态,再利用空气中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氮气先从液体空气中分离成出来,剩下的就是液态氧气(物理变化)。 三、实验室制取氧气组装试验仪器的步骤:(查、装、定、点、收、离、熄)谐音:茶庄定点收利息: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装入药品。定:试管底部略高于试管口,铁夹夹在试管的三分之二处,固定装置。点:点燃酒精灯。收:收集气体。离:试验结束后,先从水槽中撤出导管。熄:最后熄灭酒精灯。(为什么要先撤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到试管中引起试管炸裂。) 四、实验操作中应注意的事项:1、实验前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在试管口要塞一 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加热时飞溅,堵住导管口,不利于气体排出。3、试管底部要略高于试管口,防止冷凝水倒流到试管底部,引起试管炸裂。4、等气泡连续且均匀时开始收集氧气。5、实验结束后,先撤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到试管中,引起试管炸裂。 五、气体的验满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则证明氧气已经收 集满了,若用排水法收集,当气泡从瓶口冒出时表明气体已收集满了。 六、收集气体的方法:1、排水法: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且不和水发生化学反应的气 体可用排水法收集,比如氧气。2、排空气法:(1)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且不和空气中的任何气体发生化学反应的气体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比如氧气。(2)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且不和空气中的任何气体发生化学反应,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比如氢气。 七、催化剂的理解。1、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改变是指可以加快或者减慢化 学反应速率)不能影响生成物的质量。2、催化剂不是唯一的,不能说二氧化锰就是催化剂(只能说二氧化锰是双氧水分解的催化剂),也不能说催化剂就是二氧化锰(因为不只是二氧化锰可以作为催化剂,二氧化锰只是催化剂的一种。)2、一变两不变:催化剂只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均不变,换句话说,即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不参加反应,反应前后作为催化剂的物质本身没有发生改变。比如:二氧化锰作双氧水分解的催化剂,加入的是二氧化锰,反应结束后剩在试管中的固体物质还是二氧化锰。

中考化学考点备战复习测试 制取氧气

制取氧气 自主梳理 一、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在实验室里可用________________溶液来制取氧气。 (1)原理:(用文字表达式来表示) 过氧化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二氧化锰的作用: 若在实验前准确秤出二氧化锰的质量,实验后将二氧化锰回收、干燥、再称量,会发现它的质量____________改变。 结论:二氧化锰可使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迅速分解,作催化剂。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反应速率,但本身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2)实验装置(发生装置、收集装置) 发生装置的选择:由于过氧化氢是____________,二氧化锰是____________,且反应不需要____________,故采用锥形瓶作为反应容器,配双孔胶塞,一孔插入分液漏斗,另一孔插入导管。 收集装置的选择: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和水反应,故要制取较纯净的气体,需采用____________法。又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平均密度大,故要制取较干燥的气体时,

需采用____________排空气法。 (3)检验方法 (4)验满方法 用排水法收集时,当气泡从____________冒出时,说明该瓶内的气体已满。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处,如果木条复燃,说明该瓶内的气体已满。 2.在实验室中也可以用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 (2)实验装置(发生装置、收集装置):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的步骤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其步骤可总结为“三先三后”(即先检查装置________________,后装入________________;先预热,后集中在药品的部位加热;先将导管从________________,后熄灭酒精灯),也可缩记为:“查”“装”“定”“点”“收”“离”“熄”,再利用谐音来理解记忆为:茶庄定点收利息。 1.答案:(1)过氧化氢水氧气Ⅰ.木条不复燃很慢Ⅱ.有气泡冒出,木条复燃加快Ⅲ.木条复燃加快没有质量化学性质 (2)液体固体加热排水向上 (3)木条复燃 (4)集气瓶外集气瓶口 2.答案:(1)锰酸钾二氧化锰 (3)气密性药品水槽中取出 二、氧气的工业制法

高分子化学重点

第一章 绪论 单体:能通过聚合反应形成高分子化合物的低分子化合物,即合成聚合物的原料。 高分子:一个大分子由许多简单的结构单元通过共价键重复键接而成,并具有一定机械性能。 结构单元:在大分子链中出现的以单体结构基础的原子团称为结构单元。 重复单元:大分子链上化学组成和结构均可重复的最小单元,可能与结构单元相同,也可能由2个或多个结构单元组成。 单体单元:与单体中原子种类及个数相同的结构单元,仅电子结构有所变化。 重复单元或结构单元类似大分子链中的一个环节,故俗称链节 由一种单体聚合而成的高分子称为均聚物;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单体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则称为共聚物. 结构单元=单体单元=重复单元=链节 聚合度:聚合度是衡量高分子大小的一个指标。 合成尼龙-66具有另一特征: H 2N(CH 2)6NH 2 + HOOC(CH 2)4COOH H--NH(CH 2)6NH--CO(CH 2)4CO--OH n (2n-1) H 2O + 结构单元 结构单元 重复结构单元 有两种表示法:[1]以大分子链中的结构单元数目表示,记作: [2]:以大分子链中的重复单元数目表示,记作: 单元的分子量 结构单元=重复单元=链节1 单体单元 单体在形成高分子的过程中要失掉一些原子 结构单元 1 重复单元 1 单体单元 重复单元=链节 三大合成材料:橡胶,塑料,纤维 玻璃化温度:聚合物从玻璃态到高弹态的热转变温度。 分子量及其分布 数均分子量:按聚合物中含有的分子数目统计平均的分子量高分子样品中所有分子的总重量除以其分子(摩尔)总数 ∑∑∑∑∑∑= = = =i i i i i i i i i n M x M W W N M N N W M ) ( n x DP n DP x n ==

九年级化学制取氧气知识点总结练习题

初三化学《制取氧气》知识点总结 氧气的制法(重难点) (1)实验室制法 ①原理:2KMn04=加热= 2K2MnO4+MnO2+O2 ↑(a) 2KClO3 = MnO2 /加热=2KCl+3 O2 ↑(b) 2H202 =MnO2=2H20+2O2 ↑(c) ②发生装置的选择 选择发生装置的依据是: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等。 若选用原理(a)或(b)的反应,则选用典型的固体与固体反应且需要加热型的装置。 若选用原理(c)的反应,则选用典型的固体与液体反应且不需要加热型的装置。 ③收集方法及检验、验满、存放 a.气体的收集方法是跟气体的性质密切相关的。选择气体收集方法的依据是:该气体的 水溶性、密度以及该气体是否具有毒性,能否与空气或水反应等。 排水法:适用于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气体。此法收集的气体较为纯净,但含有水蒸气。 向上排空气法:适用于相同状况下,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中任何成分发生反应的气体。操作时应注意将导管口伸到接近集气瓶瓶底处,便于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尽。同时,应在集气瓶的瓶口处盖上玻璃片,以便稳定气流。此法收集的气体较为干燥,但纯度较低。 向下排空气法:适用于相同状况下,密度比空气小且不与空气中任何成分发生反应的气体。操作时应注意将导管口伸到接近集气瓶底处,便于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尽。此法收集的气体较为干燥,但纯度较低。 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所以可以用排水法收集; 又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且不与空气中任何成分发生反应,因而还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较纯净,而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比较干燥。 b.检验:将带火星的木条伸人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证明该气体是氧气 c.验满和存放: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当有气泡从集气瓶口边缘冒出时,表明气体已收集满。

高分子材料化学重点知识点总结只是分享

第一章水溶性高分子 水溶性高分子的性能:水溶性;2.增黏性;3.成膜性;4.表面活性剂功能;5.絮凝功能;6.粘接作用。 造纸行业中的水溶性高分子:(1)聚丙烯酰胺:1)分子量小于100万:主要用于纸浆分散剂;2)分子量在100万和500万之间:主要用于纸张增强剂;3)分子量大于500万:造纸废水絮凝剂(超高分子量);(2)聚氧化乙烯:用作纸浆长纤维分散剂,用作餐巾纸、手帕纸、茶叶袋滤纸,湿强度很高;(3)聚乙烯醇:强粘结力和成膜性;用作涂布纸的颜料粘合剂;纸张施胶剂;纸张再湿性粘合剂。 日用品、化妆品行业中的水溶性高分子:对乳化或悬浮状态的分散体系起稳定作用,另外具有增稠、成膜、粘合、保湿功能等。 壳聚糖: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成膜性;显著的美白效果;修饰皮肤及刺激细胞再生的功能水处理行业中的水溶性高分子:(1)聚天冬氨酸(掌握其一):1)以天冬氨酸为原料:(方程式);2)以马来酸酐为原料:(方程式);特点:生物降解性好;可用于高热和高钙水。1996年Donlar公司获美国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2)聚环氧琥珀酸(方程式)特点:无磷、无氮,不会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 第二章、离子交换树脂 离子交换树脂的结构与性能要求:(1)结构要求:1)其骨架或载体是交联聚合物,2)聚合物链上含有可以离子化的功能基。(2)性能要求:a、一定的机械强度;b、高的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和渗透稳定性;c、足够的亲水性;d、高的比表面积和交换容量;e、合适的粒径分布。 离子交换树脂的分类:(1)按照树脂的孔结构可以分为凝胶型(不含不参与聚合反应的其它物质,透明)和大孔型(含有不参与聚合反应物质,不透明)。(2)根据所交换离子的类型:阳离子交换树脂(-SO3H);阴离子交换树脂(-N+R3Cl-);两性离子交换树脂 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1)聚苯乙烯型:(方程式) 离子交换树脂的选择性:高价离子,大半径离子优先 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a. 钠型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可用10%NaCl溶液再生;b. OH型强碱型阴离子交换树脂则用4%NaOH溶液再生。 离子交换树脂在水处理中的用:(1)水的软化;(2)水的脱盐。 第三章、高吸液树脂 淀粉接枝聚丙烯腈(丙烯酸) 改性淀粉类高吸水性树脂特点:优点:1)原料来源丰富,2)产品吸水倍率较高,通常都在千倍以上。缺点:1)吸水后凝胶强度低,2)保水性差,3)易受细菌等微生物分解而失去吸水、保水作用。 纤维素类高吸水性树脂的特点:优点:1)原料来源丰富,2)吸水后凝胶强度高。缺点:1)吸水能力比较低,2)易受细菌等微生物分解而失去吸水、保水作用。 壳聚糖类:壳聚糖类高吸水树脂具有好的耐霉变性。 聚丙烯酸型高吸水树脂:(1)丙烯酸直接聚合法:由于强烈的氢键作用,体系粘度大,自动加速效应明显,反应较难控制。(2)聚丙烯腈水解法:可用于废腈纶丝的回收利用,来制备高吸水纤维。(3)聚丙烯酸酯水解法:丙烯酸酯品种多样,反应易控制 聚乙烯醇型高吸水树脂:初期吸水速度较快,耐热性和保水性都较好 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水机制:亲水作用(亲水性基团);渗透压作用(可离子化基团);束缚作用(高分子网格)

高分子材料化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水溶性高分子的性能:水溶性;2.增黏性;3.成膜性;4.表面活性剂功能;5.絮凝功能;6.粘接作用。 造纸行业中的水溶性高分子:(1)聚丙烯酰胺:1)分子量小于100万:主要用于纸浆分散剂;2)分子量在100万和500万之间:主要用于纸张增强剂;3)分子量大于500万:造纸废水絮凝剂(超高分子量);(2)聚氧化乙烯:用作纸浆长纤维分散剂,用作餐巾纸、手帕纸、茶叶袋滤纸,湿强度很高;(3)聚乙烯醇:强粘结力和成膜性;用作涂布纸的颜料粘合剂;纸张施胶剂;纸张再湿性粘合剂。 日用品、化妆品行业中的水溶性高分子:对乳化或悬浮状态的分散体系起稳定作用,另外具有增稠、成膜、粘合、保湿功能等。 壳聚糖: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成膜性;显著的美白效果;修饰皮肤及刺激细胞再生的功能水处理行业中的水溶性高分子:(1)聚天冬氨酸(掌握其一):1)以天冬氨酸为原料:(方程式);2)以马来酸酐为原料:(方程式);特点:生物降解性好;可用于高热和高钙水。1996年公司获美国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2)聚环氧琥珀酸(方程式)特点:无磷、无氮,不会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 第二章、离子交换树脂 离子交换树脂的结构与性能要求:(1)结构要求:1)其骨架或载体是交联聚合物,2)聚合物链上含有可以离子化的功能基。(2)性能要求:a、一定的机械强度;b、高的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和渗透稳定性;c、足够的亲水性;d、高的比表面积和交换容量;e、合适的粒径分布。 离子交换树脂的分类:(1)按照树脂的孔结构可以分为凝胶型(不含不参与聚合反应的其它物质,透明)和大孔型(含有不参与聚合反应物质,不透明)。(2)根据所交换离子的类型:阳离子交换树脂(3H);阴离子交换树脂(3);两性离子交换树脂 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1)聚苯乙烯型:(方程式) 离子交换树脂的选择性:高价离子,大半径离子优先 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a. 钠型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可用10溶液再生;b. 型强碱型阴离子交换树脂则用4溶液再生。 离子交换树脂在水处理中的用:(1)水的软化;(2)水的脱盐。 第三章、高吸液树脂 淀粉接枝聚丙烯腈(丙烯酸) 改性淀粉类高吸水性树脂特点:优点:1)原料来源丰富,2)产品吸水倍率较高,通常都在千倍以上。缺点:1)吸水后凝胶强度低,2)保水性差,3)易受细菌等微生物分解而失去吸水、保水作用。 纤维素类高吸水性树脂的特点:优点:1)原料来源丰富,2)吸水后凝胶强度高。缺点:1)吸水能力比较低,2)易受细菌等微生物分解而失去吸水、保水作用。 壳聚糖类:壳聚糖类高吸水树脂具有好的耐霉变性。 聚丙烯酸型高吸水树脂:(1)丙烯酸直接聚合法:由于强烈的氢键作用,体系粘度大,自动加速效应明显,反应较难控制。(2)聚丙烯腈水解法:可用于废腈纶丝的回收利用,来制备高吸水纤维。(3)聚丙烯酸酯水解法:丙烯酸酯品种多样,反应易控制 聚乙烯醇型高吸水树脂:初期吸水速度较快,耐热性和保水性都较好 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水机制:亲水作用(亲水性基团);渗透压作用(可离子化基团);束缚作用(高分子网格) 高吸油树脂类型及制备方法:(1)聚丙烯酸酯类(2)聚烯烃类树酯(3)丙烯酸酯和烯烃共聚物(4)聚氨酯吸油泡沫

(完整版)高分子化学重点

1.解释重复单元,结构单元,单体单元,单体含义 单体:能够进行聚合反应,并构成高分子基本结构组成单元的小分子化合物 重复单元:重复组成高分子分子结构的最小的结构单元。 结构单元:构成高分子主链结构组成的单个原子或原子团。 单体单元:高分子分子结构中由单个单体分子衍生而来的 最大的结构单元 2 聚合度:单个聚合物分子中所含单体单元的数目。以重复单元数为基准,即聚合物大分子链上所含重复单元数目的平均值,以D P 表示;以结构单元数为基准,即聚合物大分子链上所含结构单元数目的平均值,以X n 表示 3 阻聚常数即阻聚剂的链转移常数,C s =K t r /K p 4.半衰期:指引发剂分解至起始浓度一半所需时间 5.凝胶点:开始出现凝胶瞬间的临界反应程度 6.凝胶现象:在交联逐步聚合反应过程中,随着聚合反应的进行,体系粘度突然增大,失去流动性,反应及搅拌所产生的气泡无法从体系中逸出,可看到凝胶或不溶性聚合物明显生成的实验现象 7.自动加速效应竞聚率:随着聚合反应的进行,单体转化率(c %)逐步提高,【I 】【M 】逐渐下降,聚合反应速率R p 理应下降,但在许多聚合体系中,R p 不但不下降,反而显著升高,这种现象是没有任何外界因素影响,在反应过程中自动发生的,因而称为自动加速现象;是指聚合反应中期,反应速率自动增加的现象。 8.竞聚率:同一种自由基均聚和共聚链增长速率常数之比,r 1=k 11/k 12 r 2=k 22/k 21 9.乳液聚合:单体在水中分散成乳液状态的聚合。体系有单体、水、水溶性引发剂、水溶性乳化剂组成。 10.引发剂:通常是一些可在聚合温度下具有适当的分解速率,生成自由基,并能引发单体聚合的化合物。 11.胶束: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的浓度达到某一临界值,如果浓度继续增加,表面活性剂分子中的长链亲油基团通过分子间吸引力相互缔合,自身相互抱成团,而亲水基团则伸向水中,与水分子结合形成聚集体,即胶束。 12.配位聚合:是指采用金属有机化合物与过渡金属化合物的络合体系作为引发剂的聚合反应。 13.交联:是使线型聚合物转化成为具有三维空间网状结构、不溶不熔的聚合物过程。 14.逐步聚合 :通常是由单体所带的两种不同的官能团之间发生化学反应而进行的。 15.时温等效原理 16.缩聚反应:带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官能团的单体之间连续、重复进行的缩合反应,称为缩合聚合反应,即缩聚反应。 17.数均分子量:聚合物中用不同分子量的分子数目统计的平均分子量。 18诱导期:在聚合反应初期,引发剂分解产生的初级自由基首先被体系中杂质消耗,使聚合反应速率实际为零,故此阶段称为诱导期 19阻聚剂:能与链自由基反应生成非自由基或不能引发单体聚合的低活性自由基而使聚合反应完全停止的化合物。 20 链转移速率常数是链转移速率常数和增长速率常数之比,代表链转移反应与链增长反应的竞争能力。向单体的链转移常数p M tr M k k C , 21 逐步加成聚合反应:形成大分子的方式如同连锁聚合那样是通过单体反复加成而进行的,而动力学过程如同缩聚那样是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逐步增大。通常没有小分子副产物生成。 22 悬浮聚合:悬浮聚合一般是单体以液滴状悬浮在水中的聚合,体系主要由单体、水、油溶性引发剂、分散剂四部分组成。 简答题 1.逐步聚合的实施方法 有熔融聚合、溶液聚合、界面缩聚、固相缩聚等 (1)熔融缩聚是单体和聚合产物均处于熔融状态下的聚合反应。是最简单的缩聚方法。只有单体和少量催化剂。优点:产物纯净,分离简单;通常以釜式聚合,生产设备简单;是工业上和实验室常用的方法。 (2)溶液缩聚是单体在溶剂中进行的一种聚合反应.溶剂可以是纯溶剂,也可以是混合溶剂.所用的单体一般活性较高,聚合温度可以较低,副反应也较少。用于一些耐高温高分子的合成,如聚砜、聚酰亚胺聚苯醚 (3)界面缩聚是将两种单体溶于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混合后在两相界面处进行的缩聚反应。单体活性高,反应快,可在室温下进行;产物分子量可通过选择有机溶剂来控制;对单体纯度和当量比要求不严格,反应主要与界面处的单体浓度有关;原料酰氯较贵,溶剂回收麻烦,应用受限。 (4) 固相缩聚是在玻璃化温度以上、熔点以下的固态所进行的缩聚。它是上述三种方法的补充。 2.连锁聚合和逐步聚合的三个主要区别 答(1)增长方式:连锁聚合总是单体与活性种反应,逐步聚合是官能团之间的反应,官能团可以来自于单体、低聚体、多聚体、大分子 (2)单体转化率:连锁聚合的单体转化率随着反应的进行不断提高,逐步聚合的单体转换率在反应的一开始就接近100% (3)聚合物的分子量:连锁聚合的分子量一般不随时间而变,逐步聚合的分子量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3 控制线性缩聚反应的分子量可以采取什么措施? 因为缩聚物的分子两端仍保留着可继续反应的官能团,因此控制聚合物反应的分子量可以采取端基封锁的控制方法:在两官能团等当量的基础上使某官能团稍过量或加入少量单官能团物质。官能团的极少过量,对产物分子量就有显著影响;在线形缩聚中,要得到高分子量,必须保持严格的等当量比。

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制取氧气知识点复习

绪言 一、化学发展进程 1、近代化学 (1)道尔顿的原子论和阿伏伽德罗的分子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2)门捷列夫发现、编制出元素周期表并发现了元素周期律,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二、化学研究 化学式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并改变着人类生存和发展条件,丰富人们的生活。 制取氧气 一、氧气的检验方法及收集方法 1、氧气的检验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里,木条复燃,说明气体是氧气。 2、实验室氧气的收集方法:排水法(不易溶于水)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略大) 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气体集 满了 二、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一)液体制取氧气的方法 1、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实验原理:过氧化氢————→二氧化锰 水 + 氧气 装置:固—液不加热型 2、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 (二)加热固体制取氧气的方法 1、加热氯化钾制取氧气 实验原理:氯酸钾————→二氧化锰加热 氯化钾 + 氧气 2、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1)实验原理:高锰酸钾———→加热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高锰酸钾 (2)装置:固—固加热型 (3)步骤: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用手握紧试管,观察水中导管口有没有气泡冒出,如果有气泡连续冒出说明气密性良好,松开手后,导管口出现一段水柱。 ②装药品。 ③加热:先预热,后集中加热。 ④收集:排水法(氧气不易溶于水);向上排空气法(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 ⑤检验: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瓶中,若复燃,证明是氧气。 ⑥结束:实验结束后,先将导气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炸裂试管。 (4)注意事项: ①试管口要略微向下倾斜:防止生成的水回流,使试管底部破裂。 ②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堵住导气管或污染制取的气体和水槽中的水。 (三)分解反应 1、概念: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2、特点:一变多。 3、表示:AB → A + B

初中化学氧气制取装置总结

初中化学气体制取与收集装置总结 一、 气体发生装置确定 确定发生装置依据:1.反应物状态;2.反应条件(是否需要加热) 1、固液反应不加热、液液反应不加热型可用下图装置: 比较三套装置的优缺点 用试管装置简单,但产生气体的量少;改用长颈漏斗后添加液体方便但产生氧气流不平稳;换用分液漏斗或注射器后可避免长颈漏斗的缺点。 例如:上图装置可控制反应的发生 — 2H 2O 2MnO 2====2H 2O+O 2↑ 注意:固液反应不加热、液液反应不加热适用该装置,当固液反应、液液反应需要加热时只需要再添加酒精灯即可。 如:2KClO 3MnO2====2KCl+3O 2↑ 2KMnO 4△====K 2MnO 4+MnO 2+O 2↑ 注意!使用该装置时试管口一定要向下倾斜,原因是防止加热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底炸裂。 二、 气体收集装置确定 $ 气体收集方法确定的依据:密度:密度比空气大 向上排空气法 E 密度比空气小 向下排空气法 D 溶解性: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反应 排水法 C 引申:1.已知收集方法推测气体性质:一种气体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由此可以得出该气体有什么样的性质 2.三种气体收集方法均可采用下图装置

①② 1、向上排空气法:长管进短管出 2、向下排空气法:长管出短管进 、 3、排水法:集气瓶事先装满水,长管进短管出除此以外,该装置还常常用于洗气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和迁移知识 1.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 A B C D E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2)在实验室中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其中二氧化锰起______作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择的发生装置是,收集装置是(填编号)。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在常温下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填写装置的字母代号,下同);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写出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是。 2.实验室中,利用下列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 A B C D E ⑴写出带标号的仪器的名称:①;②。 ⑵向气体发生装置内加入药品前,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⑶实验室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用双氧水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⑷乙炔又称电石气,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小,不溶于水的气体;工业上常用它燃烧产生的高温来切割和焊接金属;实验室用电石(固体)与水反应制取乙炔。你认为制取乙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收集装置是。 3.现有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请回答问题: `

高分子化学知识总结

一、绪论 1.聚合物的分类及命名可按来源、合成方法、用途、热行为、结构等来分类,主要是按主链结构来分类,分为:(1)碳链聚合物,(2)杂链聚合物,(3)元素有机聚合物; 2.聚合物的命名 (1)单体来源命名法 烯类聚合物单体名前加“聚”; 两种单体合成的,取二者简名加后缀“树脂”“橡胶”; 杂链聚合物按其特征结构命名; *有些聚合物按单体名来命名容易引起混淆,例如[]22OCH CH --,可以从环氧乙烷、乙二醇、氯丙醇或氯甲醚来合成,因为环氧乙烷单体最常用,故通常称作聚环氧乙烷,按结构该聚合物应称作聚氧乙烯。 (2)系统命名法 命名原则和程序:先确定重复单元结构,再排好其中次级单元次序,给重复单元命名,最后冠以“聚”字,就成为聚合物的名称。写次级单元时候,先写侧基最少的元素,再写有取代的亚甲基,然后写无取代的亚甲基。 3.聚合反应 (1)按单体-聚合物结构变化分类 缩聚 官能团单体多次缩合成聚合物的反应,除形成缩聚物外,还有水、醇、 氨或氯化氢等低分子产物产生 加聚 烯类单体π键断裂而后加成聚合起来的反应称作加聚,产物称作加聚 物。加聚物结构单元的元素组成与其单体相同,仅仅是电子结构有所变化,因此加聚物的分子量是单体分子量的整数倍 开环聚合 环状单体σ键断裂而后聚合成线形聚合物的反应,反应时无低分子副 产物产生 (2)按聚合物机理分类 逐步聚合 多数缩聚和聚加成反应属于逐步聚合,其特征是低分子转变成高分 子是缓慢逐步进行的,每步反应的速率和活化能大致相同,单体分子首先聚合成二、三、四具体等低聚物(齐聚物),短期内单体转化率很高,随后,低聚物间相互缩聚分子量缓慢增加,直至集团反应程度很高分子量才达到较高的数值 *连锁聚合 多数烯类单体的加聚反应属于连锁聚合。有自由基、阴离子或阳离 子聚合,自由基聚合过程中,分子量变化不大,除微量引发剂外,体系始终由单体和高分子量聚合物组成,没有分子量递增的中间产物,转化率随时间而增大,单体则相应减少。活性阴离子聚合的特征是分子量随转化率的增大而线性增加。 4.分子量是影响强度的重要因素,聚合物强度随着分子量的增大而增加。 5.平均分子量 (1)数均分子量n M (通常由渗透压,蒸汽压等依数性方法测定)定义:某 体系的总质量m 被分子总数所平均。

实验室制取氧气知识点

药品双氧水(过氧化氢)反应原理 装 置 发生 装置 收集 装置 步骤: (连) 查、装、 定、点、 收、移、 熄。 ①连接装置:先下后上,从左到右的顺序。 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槽中,用手紧握试 管外壁,若水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装置不漏气。 ③装入药品:按粉末状固体取用的方法(药匙或纸槽) ④固定装置:固定试管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铁夹应夹在试 管的中上部 ⑤加热药品:先预热,后在反应物部位用酒精灯外焰加热。 ⑥收集气体: a、排水集气法——当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收集,刚排出的是空 实验室制取氧气知识小结

同学们,通过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学习,可初步感知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1. 研究反应原理; 2.一根据所选药品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适当的仪器组成相应的实验装置; 3.一根据实验装置的特点,设计合理的实验操作步骤,预测可能的注意事项;

4.一根据所制取气体的性质,选择相应的收集、检验、验满及验纯的方法。 气体发生装置:发生装置的选取根据反应条件和反应物的状态而设计 ①“固+固”的反应,简称“固体加热型”,装置如图A所示,如用KMnO4或KClO3和MnO2制O2。 ②“固+液”的反应,简称“固液常温型”,装置如图B、C、 D、E。如用H2O2和MnO2制O2。同B装置相比,D装置具有便于添加液体药品,制取的气体量较多的优点;C装置不仅添加液体药品方便,而且可通过导管上的开关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E装置可通过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加入药品的量和速度。 ③“固+液”的反应的发生装置的其他改进: 为了节约药品,方便操作,可设计如下图所示装置,这些装置都可自动控制。

初三化学——制取氧气教案

二氧化锰 加热 课题3 制 取 氧 气 一、概念 1. 利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1) 实验原理:过氧化氢(H 2O 2) ————→ 水(H 2O ) + 氧气(O 2) (2)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加快或减慢)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 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反应过程中会改变)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 催化剂,又叫触媒。 (3) 注意事项: a). 分液漏斗可以用长颈漏斗代替,但其下端应该深入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 漏斗中逸出; b). 导管只需略微伸入试管塞 c). 气密性检查:用止水夹关闭,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漏斗中加入水,水面不持续下降, 就说明气密性良好。 d). 装药品时,先装固体后装液体 e). 该装置的优点:可以控制反应的开始与结束,可以随时添加液体。 2. 利用氯酸钾制取氧气: 实验原理:氯酸钾(KClO 3)————→氯化钾(KCl )+氧气(O 2) 3. 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实验原理:高锰酸钾(KMnO 4)加热——→ 锰酸钾(K 2MnO 4)+ 二氧化锰(MnO 2)+氧气(O 2) 1) 步骤:“茶庄定点收利息”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装入药品;(3)固定在铁架台上;(4)点燃酒精灯 加热;(5)收集氧气;(6)把导管从水槽中撤离;(7)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 2) 注意事项: ① 试管口要略微向下倾斜:防止生成的水回流,使试管底部破裂。 ② 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污染制取的气体和水槽中的水。 ③ 导气管伸入发生装置内要稍露出橡皮塞:有利于产生的气体排出。 ④ 排气法收集气体时,导气管要伸入接近集气瓶底部:有利于集气瓶内空气排出,使 收集的气体更纯。 ⑤ 实验结束后,先将导气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炸裂 试管。 总结:若固体(或固体+固体)加热生成气体,选用高锰酸钾制氧气装置; 若固体+液体常温下制取气体,选用双氧水制取氧气装置。 4. 收集氧气的方法:瓶口向上排空气法、排水集气法。 5. 集气瓶验满的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证明已集满。 二、典型例题 例1.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必不可少的最简单的一组仪器是( ) A.试管、酒精灯、带导管的橡皮塞、集气瓶、铁架台 B.试管、酒精灯、水槽、集气瓶 C.集气瓶、铁架台、试管、带导管的橡皮塞 二氧化锰

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全)

催化剂 加热、加压 有机化学知识点归纳 一、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 1、官能团的定义:决定有机化合物主要化学性质的原子、原子团或化学键。 2、常见的各类有机物的官能团,结构特点及主要化学性质 (1)烷烃 A) 官能团:无 ;通式:C n H 2n +2;代表物:CH 4 B) 结构特点:键角为109°28′,空间正四面体分子。烷烃分子中的每个C 原子的四个价键也都如此。 C) 物理性质:1.常温下,它们的状态由气态、液态到固态,且无论是气体还是液体,均为无色。 一般地,C1~C4气态,C5~C16液态,C17以上固态。 2.它们的熔沸点由低到高。 3.烷烃的密度由小到大,但都小于1g/cm^3,即都小于水的密度。 4.烷烃都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D) 化学性质: ①取代反应(与卤素单质、在光照条件下) , ,……。 ②燃烧 ③热裂解 C 16H 34 C 8H 18 + C 8H 16 ④烃类燃烧通式: O H 2 CO O )4(H C 222y x y x t x +++????→?点燃 ⑤烃的含氧衍生物燃烧通式: O H 2 CO O )24(O H C 222y x z y x z y x +-+ +????→?点燃 E) 实验室制法:甲烷:3423CH COONa NaOH CH Na CO +→↑+ 注:1.醋酸钠:碱石灰=1:3 2.固固加热 3.无水(不能用NaAc 晶体) 4.CaO :吸水、稀释NaOH 、不是催化剂 (2)烯烃: A) 官能团: ;通式:C n H 2n (n ≥2);代表物:H 2C=CH 2 B) 结构特点:键角为120°。双键碳原子与其所连接的四个原子共平面。 C) 化学性质: CH 4 + Cl 2CH 3Cl + HCl 光 CH 3Cl + Cl 2 CH 2Cl 2 + HCl 光 CH 4 + 2O 2 CO 2 + 2H 2O 点燃 CH 4 C + 2H 2 高温 隔绝空气 C=C 原子:—X 原子团(基):—OH 、—CHO (醛基)、—COOH (羧基)、C 6H 5— 等 化学键: 、 —C ≡C — C=C 官能团 CaO △

完整高分子化学知识点

2.名词解释 交替共聚物:两种单体在大分子链上严格交替相间排列。 嵌段聚合: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体分别聚合成链节(或链段)生成嵌段共聚物的一类共聚合反应。活性聚合:阴离子聚合由链引发、链增长和链终止三个基元反应组成,如聚合体系纯净、无质子供体,阴离子聚合可控制其终止反应,这种无终止;无链转移的聚合反应即为活性聚合。特征为(1)无链终止;(2)无链转移;(3)引发反应比增长反应快,反应终了时聚合链仍是活的。 异构化聚合:指在链增长反应过程中常常发生原子或原子团的重排过程的反应。反应程度:高分子缩聚反应中用以表征高分子聚合反应反应深度的量。计算方法为参加反应的官能团数占起始官能团数的比例。 转化率:进入共聚物的单体量占起始单体量M的百分比。笼蔽效应:在溶液聚合反应中,浓度较低的引发剂分子及其分解出的初级自由基始终处于含大量溶剂分子的高黏度聚合物溶液的包围之中,一部分初级自由基无法与单体分子接触而更容易发生向引发剂或溶剂的转移反应,从而使引发剂效率降低。 诱导分解:诱导分解(Induced Decomposition)自由基向引发剂转移的反应为诱导分解。自由基发生诱导分解反应将使引发剂的效率降低,同时也使聚合度降低平均官能度: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体参加的混缩聚或共缩聚反应中在达到凝胶点以前的线形缩聚阶段,反应体系中实际能够参加反应的官能团数与单体总物质的量之比。(每一份子平均带的官能度) 凝胶点:开始出现凝胶瞬间的临界反应程度Pc。高分子:由许多结构相同的简单的单元通过共价键重复连接而成的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的化合物。由于对大多数高分子而言,其均由相同的化学结构重复连接而成,故也成为聚合物或高聚物。计量聚合:指链引发速率在阴离子聚合反应中严格控制条件,以得到接近单分散的聚合物为目的的聚合反应。 配位聚合:单体分子首先在活性种的空位处配位,形成某些形式(σ-π)的配位络合物。随后单体分子插入过渡金属(Mt)-碳(C)链中增长形成大分子的过程。这种聚合本质上是单体对增长链Mt-R键的插入反应,所以又称为插入聚合。(配位聚合具有以下特点:活性中心是阴离子性质的,因此可称为配位阴离子聚合;单体π电子进入嗜电子金属空轨道,配位形成π络合物;π络合物进一步形成四圆环过渡态;单体插入金属-碳键完成链增长;可形成立构规整聚合物。配位聚合引发剂有四种:Z-N催化剂;π烯丙基过渡金属型催化剂;烷基锂引发剂;茂金属引发剂。其中茂金属引发剂为新近的发展,可用于多种烯类单体的聚合,包括氯乙烯。) 线形缩聚:是两种或者以上的双官能团单体聚合最终生成物是长链的线性大分子 理想衡比共聚:不论单体配比和转化率如何,共聚物组成总是与单体组成完全相等,共聚物组成曲线是一条对角线。 动力学链长:是指活性中心(自由基)从产生到消失所消耗的单体数目 立构规整度:是立构规整聚合物占总聚合物的分数,是评价聚合物性能、引发剂定向聚合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降解:大分子分解成较小的分子。(分子量变小的反应) 老化:聚合物及其制品在加工、贮存及使用过程中,物理化学性质及力学性能逐步变坏,这种现象称老化。PMA聚丙烯酸甲酯PAN 聚丙烯腈PTFE 聚四氟乙烯 SMA 苯乙烯-马来酸酐(顺丁烯二酸酐)AIBN 偶氮二异丁腈ABVN 偶氮二亿庚腈BPO 过氧化二苯甲酰PP 聚丙烯 PS 聚苯乙烯PMMA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VA 聚乙烯醇PAN 聚丙烯晴PET 聚酯PA66 6 尼龙66PA6 尼龙. 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VAc聚醋酸乙烯酯ABS 丙烯醇-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3影响线形缩聚聚合物的分子量因素答:反应程度,平衡常数,。Xn=1/1-p=√k+1;

制取氧气知识点

课题3 制取氧气 一、催化剂与催化作用 在化学反应里能够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 1.“改变”有双重含义,即“加快"或“减慢"。有的同学认为催化剂的作用就是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实际上,催化剂也有正负之分,正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如人体中的酶可加快食物的消化等;而负催化剂能减慢化学反应的速率,如橡胶制品中的防老剂等. 2.“化学性质"和“质量”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变化,说明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本身的化学性质和质量一定保持不变,但物理性质有可能发生变化。因此,不能说成催化剂本身的性质在反应前后没有变化。 3.由于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因此催化剂不能增大生成物的质量.生成物的质量只取决于反应物的质量多少。 4.催化剂具有选择性,即一种催化剂只能对某个或某类化学反应有催化作用,并非对所有化学反应都有催化作用.但一个化学反应的催化剂可能有多种,如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中,除了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之外,还可以用氧化铜、氧化铁等作催化剂。建筑上用的水泥、红砖粉末等也对过氧化氢分解有催化作用. 5。虽然催化剂是反应条件,但它不同于“点燃”、“加热”等反应条件,能决定化学反应的发生,因此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能决定化学反应是否发生.如没有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双氧水在通常情况下也会放出氧气,只不过反应速率缓慢。 二、实验室制取氧气 1.三种制取方法的比较 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反 应 原理过氧化氢水+氧气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高锰酸钾锰酸钾 +二氧化锰+氧气 试 剂 状 态 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固体氯酸钾固体、二氧化锰固体高锰酸钾固体反应 条件常温下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加热条件下,二氧化锰作催化 剂 加热

初三化学实验室制取氧气二氧化碳的总结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探究 一、制取O2 1.用KMnO4制取O2 药品:KMnO4紫黑色(暗紫色)固体 化学式: 实验器材:①:发生装置试管酒精灯铁架台带胶塞的导管棉花 ②:收集装置集气瓶玻璃板水槽 选择实验器材的依据:①:发生装置高锰酸钾制氧气是固 体加热型反应,所 以发生装置应该选 择带有酒精灯、试 管和铁架台的装置 ②:收集装置因为氧气密度大于 空气,而且不易溶 于水,所以可以采用排水法(收集到的氧气更纯,且 不用验满)收集,也可以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收 集装置:集气瓶玻璃板) 验证: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如果木条复燃,就说明集气瓶中气体是氧气 验满: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接近集气瓶瓶口,如果木条复燃,就说明氧气已经收集满了 实验步骤:①按要求连接好仪器,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在试管中装入足量高锰酸钾,并在试管口塞一小团棉花,将试管口略向下倾 斜,在试管内的导气管应稍出胶塞一点儿(便于收集气体),将导气管一端放 在水中,并将集气瓶装满水,倒放在水槽中,准备收集 ③点燃酒精灯,先给试管均匀预热,再用外焰加热高锰酸钾 ④等到在水中的导气管有连续气泡冒出时,将集气瓶倒扣在导气管口收集氧气 ⑤等到集气瓶已经被氧气充满时,在水下从侧面将玻璃板盖住集气瓶口,拿出 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 ⑥先将导管从水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 ⑦收拾仪器,结束实验 注意事项:①在试管口放置一小团棉花,防止堵塞导管 ②加热时试管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生成的水使试管炸裂 ③试管内的导气管稍出胶塞一点儿即可,目的是利于气体导出 ④收集氧气时要等到导管口有连续气泡冒出时再收集,否则会收集到一部分试 管内的空气,收集的氧气纯度不高 ⑤氧气收集满后,应该先将导管从水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 倒流回试管 ⑥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正放在桌面上(氧气密度大于空气)

最新-潘祖仁第五版高分子化学知识点 精品

潘祖仁第五版高分子化学知识点 篇一:高分子化学第五版潘祖仁第一章思考题1举例说明单体、单体单元、结构单元、重复单元、链节等名词的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区别。 答:合成聚合物的原料称做单体,如加聚中的乙烯、氯乙烯、苯乙烯,缩聚中的己二胺和己二酸、乙二醇和对苯二甲酸等。 在聚合过程中,单体往往转变成结构单元的形式,进入大分子链,高分子由许多结构单元重复键接而成。 在烯类加聚物中,单体单元、结构单元、重复单元相同,与单体的元素组成也相同,但电子结构却有变化。 在缩聚物中,不采用单体单元术语,因为缩聚时部分原子缩合成低分子副产物析出,结构单元的元素组成不再与单体相同。 如果用2种单体缩聚成缩聚物,则由2种结构单元构成重复单元。 聚合物是指由许多简单的结构单元通过共价键重复键接而成的分子量高达104-106的同系物的混合物。 聚合度是衡量聚合物分子大小的指标。 以重复单元数为基准,即聚合物大分子链上所含重复单元数目的平均值,以表示;以结构单元数为基准,即聚合物大分子链上所含结构单元数目的平均值,以表示。 2举例说明低聚物、齐聚物、聚合物、高聚物、高分子、大分子诸名词的的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区别。 答:合成高分子多半是由许多结构单元重复键接而成的聚合物。 聚合物()可以看作是高分子()的同义词,也曾使用的术语。 从另一角度考虑,大分子可以看作1条大分子链,而聚合物则是许多大分子的聚集体。 根据分子量或聚合度大小的不同,聚合物中又有低聚物和高聚物之分,但两者并无严格的界限,一般低聚物的分子量在几千以下,而高聚物的分子量总要在万以上。 多数场合,聚合物就代表高聚物,不再标明“高”字。 齐聚物指聚合度只有几~几十的聚合物,属于低聚物的范畴。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 制取氧气教案

【黄冈零距离】备战2011年化学中考同步创新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3 制取氧气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 (2)练习连接仪器的操作,学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动手制取氧气; (3)认识分解反应、催化剂及催化作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动手实验进行科学探究,在活动过程中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亲自动手做实验,让学生体验实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实验,增强学生的探究欲。, 【教学资源分析】 本课题安排在第二单元的最后一部分,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物质——空气开始,介绍空气的成分及用途。然后引出氧气,学习氧气的性质和用途。再来学习氧气的制取。内容由浅人深,过渡自然,学生很容易接受。 本课题内容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同时介绍了催化剂。这部分内容更侧重于过程,让学生学习用比较的方法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探究、推断,从而作出判断。第二部分是活动与探究,由学生来制取氧气并试验氧气的性质,让学生掌握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必须具备的化学基本实验技能。 学习氧气的制取(原料选择、反应原理、仪器装置、气体收集、操作步骤及其有关注意事项),可以为今后学习气体的制取提供范例。 【教学策略分析】 学生对于气体的制取尚属首次接触,为此,如何来选择药品、如何来确定装置根本无从着手。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对氧气知识的一定积累,创设好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在进行本课题的教学时,要善于采用对比、分析、讨论、归纳等方法来确定药品的选择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