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财政学

财政学

财政学
财政学

一、导论

1.评价财政收支活动:两种不同的价值观

(1)政府机械论

①政府是个人为了更好地实现其个人目标而人为创立的东西

②自由主义者信奉的是职能非常有限的政府,反对政府有更多的经

济作用

③社会民主主义者认为,为了个人的利益,政府要进行大量的干预(2)政府有机论

①社会被看作是一个自然的有机体

②个人只有在有助于社会目标实现时才有价值

③目标由政府来确定

本题为多选题,分值2分。

2.亚当斯密的政府观

(1)政府只有三项重要而且人们都能理解的职能:

①保护社会

②尽可能保护每个社会成员

③建设并维护某些公共事业或公共设施

本题可能为选择题,分值1分

3.公共部门的概念

(1)政府与公共部门的关系:公共部门可以说是最广义的政府,它还包括公共事业部门和公共企业部门。

本题可能为判断题,分值1分

二、财政学的分析工具

1.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1)实证分析:用来描述事实,但没有评判这一事实好坏的功能。(2)规范分析:确定一个恰当的公共福利标准,来评价政府的行为对人们的影响,评判好坏有两个维度:一是效率,二是公平。本题为选择题

2.收入效应:价格变化对需求量的影响完全是由于消费者的实际收

入的变化所致。

替代效应:当两种物品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时,人们会倾向于多消

费其中一种物品,而减少对另一种物品的消费。

本题为判断题,分值1分

3.帕累托效率条件

帕累托效率:没有人能使自己的境况变好除非使另一个人的境况变

坏。

帕累托改进:在不使其他人境况变坏的情况下使某人的境况变好。

本题为选择题与判断题

4.福利经济学第一、二定理

福利经济学第一基本定理:每一竞争性经济都是帕累托效率的。

“福一”的假设条件:a所有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行为都是完全竞争的; b每一种商品都有市场。

福利经济学第二基本定理:给定适当的初始再分配,每一帕累托效率资源配置都可通过竞争性市场机制来实现。

福利经济学第一基本定理告诉我们竞争性的市场能够达到帕累托效

率的结果。

福利经济学第二基本定理告诉我们在初始的资源禀赋给定之后,帕累托效率就能通过竞争性市场程序来实现。

本题题型未知

5.帕累托最优的概念

在埃奇沃斯盒状图中,两条无差异曲线相切,斜率相等,该切点就是帕累托最优点,且在契约曲线上的所有点都是帕累托最优点。

本题题型未知

6.计算题

题目在ppt上

三、财政活动中的公共决策问题

1.投票悖论与单峰偏好

投票悖论:虽然每个选民的偏好是前后一致的,但整个社会的偏好却不一致

投票悖论的出现是因为有双峰(多峰)偏好的存在。如果所有选民的偏好都是单峰的,就不会出现投票悖论。

双峰偏好出现,不一定出现投票悖论,投票悖论出现,一定出现双峰

偏好。

本题题型未知

2.尼斯卡官僚模型

在尼斯卡官僚模型中,官僚是通过追求预算最大化来实现其效用最大化的,尼斯卡官僚模型说明了政府有扩张财政支出的冲动。

本题题型未知

四、公共产品

1.公共产品两种特征分别代表什么

基本特征:非竞争性;非排他性

A.非竞争性:公共产品一旦被提供,消费该物品的另一个人的额外

资源成本为零。

B.非排他性:要阻止任何人消费这种物品,要么代价非常大,要么

就是不可能的。

本题为判断题,分值1分

2.公共产品的特征的进一步说明

A.消费数量相同并不意味着评价相同

B.公共产品的分类并非绝对

C.公共产品的性质变化实际上是一种程度的变化

D.有些通常不被认为商品的事物具有公共产品的特征

本题为判断题,分值1分

3.公共提供与公共生产之间的关系

(1)公共产品一般由公共部门来提供并不意味着公共部门提供的商品一定是公共产品。

(2)某种商品由公共部门提供,并不意味着它一定由公共部门生产。(3)由公共部门生产的商品也不见得是由公共部门提供的。

(4)经济中还存在着大量混合提供和混合生产的情形。

本题题型为判断题和选择题

五、外部性

1.外部性的概念

当某一实体(个人、家庭或者企业)的活动以市场机制之外的某种方式直接影响他人的福利时,这种影响就称为外部性(因为一个实体影响它“以外”的另一个实体的福利)。

本题为判断题,分值1分

2.外部性的性质

A.生产者与消费者都有可能产生外部性(生产与消费的外部性)

B.外部性具有相互性

C.外部性有正负之分

D.公共产品本质上是一种极端的正外部性

本题为判断题,分值1分

3.计算题

课后习题与ppt上的内容

六、公共支出理论

1.财政支出的概念

公共支出,也就是财政支出,一般指各级政府在财政年度内的支出总和(不包括政府间的转移支付),所以又称为政府支出。

本题题型未知

2.财政年度

A.历年制

B.跨年制

本题题型未知

3.财政支出与政府支出的口径区分

在我国,财政支出和政府支出口径经常不一致。财政支出通常指一般预算支出,政府支出还包括社会保险基金支出、政府性基金支出等。本题题型未知

4.财政支出的分类

A.按财政支出与国家职能的关系分类,可以分为经济建设支出、科教

文卫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和其他支出等。

B.按预算科目分类

a.按支出功能分类,共有15项,具体包括:一般公共服务、外交、

国防、公共安全、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交通运输、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其他支出。

b.按支出经济分类,共有12项,具体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商品

和服务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对企事业单位的补助、转移支出、赠与、债务利息支出、债务还本支出、基本建设支出、其他资本性支出、贷款转贷及产权参股、其他支出。

C.按经济性质可分为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

本题题型未知

5.公共支出的规模增长理论

(1)①瓦格纳法则:随着经济中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财政支出占国民收入的比例是不断增长的。

②政府职能的扩大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政治因素,二是经济因

素。

(2)阶梯增长说:假定前提:政府愿意多支出;公众不愿意多纳税。(3)外在原因通过三个方面的效应导致公共支出的增长:置换效应、集中效应、审视效应

(4)经济发展阶段说

根据他们的经济发展阶段理论,经济的发展一般应经历五个阶

段:①传统阶段;②为经济起飞创造条件阶段;③起飞阶段;④

成熟阶段;⑤大众高额消费阶段。

(5)尼斯卡宁的官僚模型

本题题型未知

七、主要公共支出分析

1.政府介入教育的理论依据

①教育具有正外部性②教育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途径--商品平均

主义③资本市场不完善④教育为政治灌输提供了理想的途径。

2.政府介入基础设施的原因:基础设施是经济增长的前提;有些基础设施具有自然垄断性;基础设施具有正外部性;基础设施有利于减轻贫困,促进公平;基础设施支出是政府调控经济的一个重要手段。

3.政府投资基础设施的范围及介入方式:BOT:建设-经营-转让;TOT:转让-经营-转让;PPP: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合作模式

4.政府介入社会保障的理由:体现了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克服“逆向选择”问题;实现收入公平分配的需要;家长主义(认为个人缺乏远见);节省决策成本。

5.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及筹资模式:现收现付式;部分基金式;完全基金式。

6.计算题

中国社会保障体系

八、成本—收益分析

1.三个指标

a.净现值(NPV):净现值=收益现值总额-成本现值总额

b.收益-成本比率(B/C):收益-成本比率(B/C)=收益现值总额

÷成本现值总额

c.内部收益率(IRR):使该项目的净现值(NPV)为0的贴现率。

结论:当面临多个备选方案时,内部收益率和收益-成本比率这两个标准都可能会导致不正确的判断,净现值(NPV)是最可靠的。本题题型未知

2.计算题

记住b/r,以及课后地铁的习题

九、公共收入概念

1.课税对象

征税对象又称为课税客体,是税法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即表明对什么征税。

课税对象是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

在现代社会,国家的征税对象主要包括所得、商品和财产三大类。

本题题型未知

2.纳税人与负税人

纳税人又称为纳税主体,它是指税法规定的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负税人,指的是最终负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本题题型未知

3.起征点与免征额

起征点是指税法规定的对课税对象开始征税的最低界限。

免征额是指税法规定的课税对象全部数额中免予征税的数额。

本题题型未知

4.税收三性

“三性”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的形式特征,只有同时具备三个特征的财政收入才可以称之为税收:强制性、无偿性(非直接偿还性)、固定性

十、税收理论

1.超额负担

由于税收扭曲经济决策,福利损失超过所征收上来的税收收入,超过的部分称为超额负担,又称为福利成本或无谓损失。

超额负担的衡量

人头税是一种古老的直接税,或按人头等额征收,或按个人性别、身高等身体的不同而差额征收。由于人头税是以人身为计税依据,税款的支付不受个人经济行为的影响,因而,与其他税种相比,它的最大特点是能够对个人的经济决策和经济行为保持中性。除非离开征税国或者离开人间,否则没有办法逃避或减轻纳税义务。在诸多的税种中,人头税是唯一不产生超额负担的中性税收。

总额税--纳税人必须支付一定数额,而与纳税人的的行为无关。人头税就是典型的总额税。总额税没有超额负担。

2.税收归宿大小的决定因素

a.从量税的归宿取决于供求弹性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需求弹性越大(越平坦),消费者负担的税收越小;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供给弹性越大(越平坦),生产者负担的税收越小。

b.税收归宿的无相关定理:税收的归宿与它是对消费者征税还是生产

者征税无关。

3.税收与效率

税收效率:经济效率(超额负担),行政效率(税制运行成本)

税制运行成本:征管成本(管理成本),纳税成本(遵从成本)4.计算题

十二、公共债务

1.公债与国债区分

公债,又称公共债务,就是公共部门举借的债。

国债指中央政府公债。

2.公债规模衡量指标

公债依存度

公债负担率

公债偿债率

十三、政府预算

1.政府预算体系

我国的政府预算体系是按照一级政府一级预算的原则建立的。我国有五级政府,相对应的有五级预算。

2.预算的原则

公开性、完整性、统一性、可靠性、年度性、法律性

3.预算的程序

a.编制

是工作程序的开始

财政部门负责具体的工作

“两上两下”的程序

b.审批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具有预算的审批权

初审+审查和批准(整体否决)

c.执行

预算收入执行

预算支出执行

d.调整

全面调整

局部调整

e.决算

是工作程序的终结

经授权,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决算有审批权

十四、政府间财政关系

1.中央和地方政府各自承担什么职能

财政的三大职能:资源配置、收入再分配、宏观经济稳定

财政联邦主义认为,资源配置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共同职能,收入再分配和宏观经济稳定是中央政府的职能。

2.财政转移支付的理由

弥补纵向财政不平衡

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矫正外部性

补偿中央委托地方事务的资金

本题为判断题,分值1分

(完整版)公共财政学期末复习资料

1、市场经济的本质、市场失灵的表现形式及内涵 答:市场经济的本质:以价格作为资源配置基础的经济体制。 市场失灵的内涵:是指在原始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很难毫无缺陷的运转,受其内在机制的制约总在某些领域存在失灵。它的主要表现形式为:1.缺乏公共品(劳务)2.存在外部效应3.产生自然垄断4.信息不灵5.分配不公平 2、财政在国民经济循环中的调节作用是怎样实现的,怎样判断财政经济态势是否健康?答:作用:(一)财政在总供需平衡中的作用: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在于总供需的平衡,财政在总供需中占有重要地位。总供给=消费+储蓄+税收;总需求=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储蓄+政府税收=投资+政府支出。财政有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性支出、税收和转移支付来影响总供需。(二)国民收入分配中的财政:财政是以政府为主体为满足公共需求而参与国民收入所形成的分配关系,实质上是以分配实施着资源配置及收入调节等宏观功能:财产、行为流转税系与折旧直接参与国内生产总值分配,共同构成国民生产总值(要素分配);企业所得税、转移支付直接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初次分配);个人所得税、个人负担社会保障参与个人收入分配(再分配);政府采购与政府转移支付构成政府支出,参与整个总需求平衡的调节。判断标准:1.财政经济环境分析。消费、投资与进出口状态及递增速度;一、二、三产业发展态势;物价、就业状态;GDP增长状态;财政平衡与贸易平衡状态。2.财政基本形势。财政收支状况,财政政策取向及效果,财政收支结构;税收、公债状况;财政收支占GDP 比重及变化趋势,公债状况,财政秩序。 3、掌握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财政改革的历史进程(重大事件) 经济改革:第一阶段,中国共产党执政到改革开放前,主要是围绕怎样看待市场的作用、怎样认识和对待商品货币关系、是否应该利用价值规律等问题展开;第二阶段,1978—1983年,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改革思想;第三阶段,1984—1987年,提出了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第四阶段,1987—1992年,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理论;第五阶段,1992年以后,邓小平明确提出了“计划与市场经济都是经济手段”的重要论断。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五大进一步确认“建设有中国特色对的社会主义,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使市场经济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经济改革大事记: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允许对外贸易和外商投资1979年实行包产到户,鼓励乡镇企业发展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1984年鼓励个体经济发展(8人以下)1993年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1年加入WTO 财政改革:1976年围绕“对内搞活,对外开放”逐步推进改革。财政体制与预算:1980 年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1985年实行“划分税种基础上总额分成”;1994年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1992年实行复式运算;2007年实行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公债:1981年恢复发行国债;1991年采用承购包销制,1993年引进一级自营商制,1996年实行招标制发行公债。财政政策:1998年实行积极财政政策;2003年实行稳健财政政策。财务、会计制度:1980年恢复注册会计师制度;1993年发布《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2007年实行《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4、根据公共品理论,政府与市场怎样划分调节领域 提供主体特性有效配置标准 公共品:政府效用不可分割受益非排他性消费非竞争性社会效益最大。 准公共品:政府或委托于市场 1.消费具有非竞争性和排他性的“俱乐部产品”(电影院、游泳池等)2.消费具有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公共资源”(教育、保健和图书馆)社会、经济效益兼顾。 私人品:市场效用可分割受益排他性消费竞争性经济效益最大 关系国计民生却具有垄断性、产业风险高私人经济不愿介入的领域由政府负担;而存在显著外部性、竞争性的行业及产业大多数由市场承担。 5、私人品供给与公共品供给的差异—鲍温模型P41 6、外部效应及调节途径 答:外部效应:指一个经济单位的活动产生了对其他经济单位的有利或有害的影响。外部效应可分为生产的外部正效应,生产的外部负效应,消费的外部正效应,消费的外部负效应。外部效应理论是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理论,也是财政分配的基本理论之一,它决定着财政职能的界限、政策选择及效率的调节。

《财政学》考试题1

《财政学》期末考试题1 一、单项选择 1.财政学的研究方法,从根本上说,是指( )。 ①数理统计法②唯物辩证法③历史归纳法④归纳演绎法2.( )分配在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分配中居于主导地位。 ①财政②企业财务③价格④信用 3.财政发挥稳定经济并促进经济适度增长的功能是指财政的( )。 ①配置资源的职能②分配收入的职能 ③维护国家的职能④稳定经济的职能 4.消费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 ) ①社会成员都必须提供等价的费用②社会成员都不必付出任何代价③社会成员都可以“免费搭车”④需要社会付出一定的代价5.财政分配中的量入为出的含义是()。 ①以财政收入总量来安排财政支出 ②以国家最基本的财政支出需要来确定财政收入 ③以国债来保证财政支出 ④以增加税收来保证财政支出 6.财政支出中的效益原则首先是指要实现()。 ①经济效益②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③宏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④社会效益和企业效益 7.财政对国家政府机关和政府各职能部门的支出,属于()。 ①财政对社会事业发展的支出②财政对社会管理部门的支出 ③财政对社会经济部门的支出④财政对社会服务部门的支出8.财政支出增长的正常来源应当是()。 ①发行公债②税收的增长③财政向银行透支④进行货币发行9.在国家财政支出中,最为典型的公共产品是()。 ①基础产业提供的服务②科学研究 ③义务教育④行政与国防提供的服务 10.财政补贴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 )。 ①价格补贴②企业亏损补贴③财政贴息④税收补贴

11.财政补贴支出区别于其他转移支出的主要特点是( )。 ①政策性②强制性③价格相关性④灵活性 ⑤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兼并性 12.支付能力原则是指人们对财政收入的分担要与人们的()水平相适应。 ①消费②生产③交换④收入 13.按税收负担能否转嫁,可将税收分为()。 ①从价税和从量税②价内税和价外税 ③直接税和间接税④中央税与地方税 14.大多数国家普遍采用()来消除国际重复征税。 ①扣税法②免税法③抵免法④税收饶让 15.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大量国有企业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生产资料的社会公有和经济运行方式的()。 ①市场化②集中化③计划化④自由化 16.为了听取社会公众对政府收费订价的意见,应该建立()制度。 ①价格听证②价格审批③价格检查④价格预测 17.公债是政府依据()原则获取财政收入的一种特定方式。 ①计划②市场③信用④自愿 18.政府能否维持高的债务余额,关键是看其能否在年度财政支出中安排足够的() ①投资支出②补助支出③消费支出④利息支出 19.我国政府预算的最终审批权归于()。 ①财政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③国务院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0.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主要是通过政府对( )的管理来实现的。 ①有效需求②有效供给③总需求④总供给 二、多项选择 1.财政的一般特征是( ) ①国家主体性②计划性③无偿性④强制性⑤人民性 2.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 ①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原则②公平原则 ③权责利相结合原则④效益原则⑤稳定原则

财政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金融学本科专业财政学模拟试卷名词解释(每小题 4 分,共20分) 1、财政补贴: 2 、 课税对象: 3 、 税负转嫁: 4 、 国际重复征税 5 、 分税制: 、不定项选择题(请选出正确答案,并将其大写的英文字母填入括号内。每小题2 分,共 30 分) 1、以下属于我国现行税制的行为税的是 A、城市维护建设税 B、土地增值税 C、耕地占用税、 D、屠宰税 2、增值税纳税人是 A、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的单位和个人。 B、在我国境内提供加工、修理装配劳务的单位和个人。 C、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 D、出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 3、个人所得税课税对象是纳税人取得的 A、工资、薪金 B、生产经营所得 C、稿酬、利息 D、偶然所得 4、以下税种属于价外税的是 A、营业税 B、关税 C、增值税 D、消费税 5、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是以哪一税种为第一大税 A、财产税 B、流转税和所得税 C、流转税 D、所得税 6、以下不是营业税纳税人的是 A、在我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的单位和个人 B、在我国境内让无形资产的单位和个人 C、在我国境内提供加工、修理装配劳务的单位和个人。()())

D、在我国境内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

7、以下不是影响国债的负担的因素的是 A 、认购者即债权人的负担 B 、政府即债务人负担 C 、纳税人的负担 D 、负税人的负担 8、 目前,我国国债的发行方式已经不采用 A 、公募法 B 、承受法 C 、出卖法 D 、强制摊派法 9、 短期国债一般采用的偿还方式是 A 、分期逐步偿还法 B 、抽签轮次偿还法 C 、到期一次偿还法、 D 、市场购销偿还法 10、 国际重复征税产生的原因有 A 、 地域管辖权与居民管辖权的交叉与重叠 B 、 居民管辖权与居民管辖权的交叉与重叠 C 、地域管辖权与地域管辖权的交叉与重叠 D 、只有 A 是 11、 国有资产管理的内容包括 A 、国有资产投资管理 B 、国有资产经营管理 C 、国有资产收益管理 D 、国有资产评估管理。 12、国债的特征有 ( ) A 、有偿性 B 、自愿性 C 、灵活性 D 、权力性 13、我国现行上市国债的发行方式是 ( ) A 、以差额招标方式向一级承销商出售可上市国债 A 、 以承销方式向承销商销售 B 、 以定向私募方式向社会保障机构和保险公司出售 D 、以强制摊派法出售 14、我国分税制的特点是 ( ) A 、税种分为中央税、地方税、中央和地方共享税 B 、税收立法权属于中央 C 、 地方有一定的税收立法权 D 、 设立中央和地方两套税收征收管理机构 15、以下属于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 ) ) () ()

财政学选择题新选

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 一、不定项选择题 1、市场失灵的表现有() A.垄断 B.信息不充分 C.外部效应 D.公共产品 E.通货膨胀 2、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区别的主要标准是() A.非排他性 B.非竞争性 C.不可分割性 D.排他性 E.竞争性; 3、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物质手段只有来自() A.M B.V+M C.C+V+M D.C+V 4、财政的基本特征有() A.阶级与公共性 B.强制与无直接偿还性 C.收支平衡性 D.公平 5、财政职能主要有() A.资源配置 B.收入分配 C.经济稳定 D.财政监督 二、判断题 1、不论是在计划经济还是在市场经济,财政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 2、在任何经济社会中社会总产品的再分配都主要是通过财政来进行的。() 3、公共财政就是财政。() 4、行政、国防都是混合物品。() 第二章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 一、不定项选择题 1、衡量财政支出效益的评价标准有() A.成本―效益法 B.公共定价法 C.最低费用选择法 D.招标法 2、财政支出的公平包括() A.社会公平 B.经济公平 C.体制公平 D.结果公平 3、提供公共产品的国有企业和单位,采取() A.国有国营模式 B.国有国控模式 C.公司制 D.垄断模式 二、判断题 1、纯公共物品不能由市场提供。() 2、垄断国有企业采取国有国营模式。() 3、目前,对我国来说,侧重于效率同是兼顾公平。() 第三章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 一、不定项选择题 1、在我国转移支出大体包括() A.补助支出 B.捐赠支出 C.债务利息支出 D.财政补贴 E.行政支出 2、财政支出的核心问题是() A.财政支出结构 B.财政支出规模 C.压缩经济建设支出 D.提高支出的使用效率 3、财政支出按国家职能分类() A.经济建设费 B.社会文教费 C.国防费 D.行政管理费 E.债务支出 4、国防支出属于() A.购买支出 B.转移支出 C.补偿性支出 D.积累性支出 5、社会总产品的运动,从静态的价值构成上划分为() A.补偿性支出 B.积累性支出 C.消费性支出 D.购买性支出 二、不定项选择 1.技术改造支出属于; A.生产性支出B.经常性支出C.投资性支出D.积累性支出 2.下列属于消费性支出的是: A.基本建设支出B.价格补贴支出C.国家储备支出D.支援不发达地区支出3.按财政功能分类,所占数额最大的是: A.经济建设支出B.投资性支出 C.行政管理费D.积累性支出 4.下列属于经常性支出的是: A.支付债务利息B.基本建设投资 C.国家储备支出D.购置交通工具支出 5.下列产业中,应由财政进行投资的有: A.环境治理B.治理国土 C.能源开发D.教育

财政学期末复习资料

财政学期末复习

财政学 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 1、市场失灵:市场配置效率是以完全的自由竞争作为严格假设条件的,而现实市场 并不具备这种充分条件,所以,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本身也存在固有的缺陷,这些我们统称为市场失灵。 2、外部效应: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产品或服务具有外部效应,即产品或服务对生产 者或购买者以外的其他人产生的影响。 3、公共物品:由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 品和服务称为公共物品。(课本) 公共物品(public goods)是公众共同受益,消费过程中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PPT) “公共物品是这样一些产品,不论每个人是否愿意购买他们,它们带来的好处不可分开地散布到整个社区里;相比之下,私人物品是这样一些产品,它们能分割开并可分别地提供给不同的个人,也不带给他人外部的收益或成本。公共物品的有效率的供给通常需要政府行动,而私人物品则可以通过市场有效率地加以分配。”——萨缪尔森 4、非排他性:是公共物品的一个特征,即一些人享用公共物品带来的利益而不能排 除其他一些人同时从公共物品中获利。(课本) 非排他性(nonexcluding)是指产品在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利益,不为某个人或某些人所专有,要将一些人排斥在外是不可能的或成本很高的。如:国防、灯塔(PPT)

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意味着可能形成“免费搭车”现象,即免费享用公共物品的利益。 5、非竞争性:是公共物品的一个特征,即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或 者说,提供公共物品的边际成本等于零。(课本) 非竞争性(nonrival)是指在消费过程中一些人对某一产品的消费不会影响另一些人对这一产品的消费,受益者之间不存在利益冲突。(PPT) 6、什么是市场失灵? 答:市场失灵定义见1。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垄断。市场效率是以完全自由竞争为前提的,然而当某一行业在产量达到相对较高水平之后,就会出现规模收益递增和成本递减问题,这时就会形成垄断。当一个行业被一个企业或几个企业垄断时,垄断者可能通过限制产量,抬高价格,使价格高于其边际成本,获得额外利润,从而丧失市场效率。 (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生产、销售、购买都属于个人行为,掌握信息本身也成为激烈竞争的对象,而信息不成分和信息不对称也是影响公平竞争的重要因素。 (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完全竞争市场要求成本和效益内在化,产品生产者要负担全部成本,同时全部收益归生产者所有。外部效应就是指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当出现正的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大于收益,利益外溢,得不到应有的效益补偿,市场竞争就不可能形成理想的配置效率;当出现负的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小于收益,受损者得不到损失补偿,同样市场竞争也不可能形成理想的配置效率。外部效应的典型例子是“公共物品”,因为大部分“公共物品”的效益是外在化的,市场对提供纯公共物品是失灵的。

财政学考题与答案

1、经济学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资源的稀缺性要求在最求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过程中,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即最优的资源配置。资源配置的效率决定了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效率.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都必须面对资源的稀缺性,对资源作出选择,必须回答资源配置的方式和方向.所以,资源配置是经济学中的核心问题。 2、什么是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是与市场效率相对应的,市场配置有效的实现需要完全自由竞争、无外部性、信息完全对称等条件为前提,而现实中不具备这些条件。市场机制存在的这种缺陷导致的资源配置的低效,称之为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主要表现为:垄断(规模效应、先发优势—>垄断地位—>太高物价超额利润、资源配置不足、社会总福利下降)、信息不对称或不充分(道德风险、逆向选择)、外部效应和公共物品,收入分配不公(效率和公平,收入差距过大产生社会问题,影响效率)、经济波动(价格波动与生产周期的不匹配 供大于求、供不应求)等。 3、简述公共财政的职能 十八届三种全会中的定位,第一,优化资源配置;第二,维护市场统一;第三,促进社会公平;第四,实现国家久安。 财政职能就是政府的经济职能,即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和发展。 资源配置,是指生产要素的配置、乃至社会总产品的配置。政府将一部分社会资源集中起来,形成财政收入,然后通过财政支出分配活动,由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弥补市场缺陷,最终实现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最优状态。(财政预算制度、公共工程、直接投资、税收优惠补贴、公共财政规模) 收入分配,即对收入和财富分配的结果进行纠正,目标是实现公平分配。(税收调节、财政转移支付、明确市场和财政对社会收入分配的界限) 经济稳定和发展,通过财政活动对生产、消费、投资和储蓄等发生影响,达到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等多重目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税收补贴投资的调节,对公共需求、特定发展的支出) 4、正、负外部性各指什么 外部性即外部效应,是指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 正外部性,一项市场活动对他人或公共利益有溢出效应,但其他经济人不必为此支付任何费用,无偿地享受福利。 负外部性,一项市场活动对他人或公共利益有减损,而实施者不必为此承担代价。 5、公共选择下的政治均衡是如何实现的 公共选择理论,是使用经济学的理论假设和方法,研究公共决策问题。 指人们通过政治过程决定公共物品的需求、供给与产量,以及相应的税收分摊。把个人选择转化为集体选择,是对资源配置的非市场决策。 公共选择经过立宪、立法或议会、行政与司法三个阶段来实现这种均衡。

财政学选择题含答案

2014年5月财政学作业(2)答案 第一章财政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 ()有效率的供给通常需要政府行动,而私人物品则可以通过市场有效率地加以分配” A、公共物品 B、私人物品 C、消费品 D、固定资产 2. 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是社会产品中典型的两极。但也有些物品是兼备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特征,因而可称之为()。 A、混合物品 B、公共物品 C、私人物品 D、准私人物品 3. ()是一种经济行为或经济现象,这种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 A、财政 B、税收 C、货币政策 D、国际贸易 4. ()是公共物品的第一个特征,即一些人享用公共物品带来的利益而不能排除其他一些人同时从公共物品中获得利益。 A、竞争性 B、排他性 C、非竞争性 D、非排他性 5. ( )是公共物品的第二个特征,即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即多一个消费者引起的社会边际成本为零,或者说,一定量的公共物品按零边际成本为消费者提供利益或服务。 A、竞争性 B、排他性 C、非竞争性 D、非排他性 二、多项选择题 1. 市场失灵是和市场效率对应的,也就是说,市场在资源配置的某些方面是无效或缺乏效率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 A、垄断 B、信息不充分 C、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 D、自由竞争 2. 区分或辨别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通常应用两个基本标准:()。 A、排他性和非排他性 B、竞争性和非竞争性 C、私人性与非私人性 D、垄断性与非垄断性 3. 政府介入和干预市场的手段或政府的经济作用是()。 A、行政手段 B、组织公共生产 C、财政手段 D、法律手段 第二章财政职能 一、单项选择题 1、交换效率的含义是: A、在给定资源和技术的条件下,产出最大化的资源配置状态。 B、在给定的产出水平条件下,产品结构能使消费者满意程度最大化的资源配置状态。 C、在给定的产品结构条件下,当某个消费者的效用给定时其他消费者效用达到最大化的资源配置状态。 D、产出水平最大化且消费者满意程度最大化的资源配置状态。 2、产品组合效率要求满足()条件。 A、每一产品的资源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 B、每一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相等 C、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产品的边际转换率 D、资源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产品的边际转换率 3、生产效率的含义是: A、在给定资源和技术的条件下,使产出最大化的资源配置状态 B、在给定的产出水平条件下,使消费者满意程度最大化的资源配置状态

最新财政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复习过程

财政学 第一章财政学对象 财政的本义:财政是指国家的一个经济部门,及财政部门他是国家的一个综合性经济部门通过他的收支活动筹集经费资金以保证国家职能的实现财政的本质财政的本质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1.财政运行的主要特征:1.阶级性与公共性2.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3.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或平衡性) 2.财政职能: (1)资源配置职能:1.在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经济职能的前提下,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财政收支占GDP的合理比率,以实现资源配置总体效率。2.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压缩一般支出,提高资源配置的结构效率。3.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和结构,保证国家重点建设。4.通过政府投资、税收政策和财政补贴等手段,带动和促进民间投资、吸引外资和对外贸易,提高经济增长率。5.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本身的效率。 (2)收入分配职能:1.划清市场分配和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避免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2.规范工资制度3.加强税收调节 (3)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 3.市场失灵:外部性效应指某个经济主体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即外部效应有可以区分为正外部效应和负外部效应。当出现正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大于收益,出现利益外溢,得不到应有的效益补偿;当出现负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小于收益(收益大于成本)时,受损者得不到损失补偿。由于外部效应的存在,市场竞争就不可能形成理想的效率配置。 4.财政学两个基础概念: (1)公共物品 1、公共物品含义:由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称为公共物品。

2、区分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两个标准:(1)排他性和非排他性(2)竞争性和非竞争性 3、免费搭车:免费享用公共物品的利益 (2)公共需要 1、含义:社会的公共需要 2、特征: (1)是社会公众在生产、生活和工作中的共同需要,不是普通意义上的人人有份的个人需要或个别需要的数学加总,而是就整个社会而言,为了维持社会经济生活,为了维持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运行,也为维护市场经济正常秩序,必须由政府集中执行和组织的社会职能的需要 (2)公共需要时每一个社会成员可以无差别的共同享用的需要,一个或一些社会成员享用并不排斥其他社会成员享用 (3)社会成员享用社会公共需要也要付出代价(如缴税或付费),但这里的规则不是等价交换原则,各社会成员的付出与其所得是不对称的,不能说谁多付出就多享用,少付出少享用,不付出不享用 (4)满足公共需要是政府的职责,所以,满足公共需要的物质手段,只能是通过政府征税和收费支撑的由国家机关和公共部门提供的公共物品 3、地位:共同的、历史的、特殊的 4、范围:(广)包括政府执行其只能以及执行某些社会职能的需要,包括基础设施、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风险产业的投资广义上:还包括政府为调节市场经济运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各项政策提供的服务,等等 第二章财政支出概论 1.购买性支出购买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或用于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前者如政府各部门的事业费,后者如政府各部门的投资拨款。 共同点:财政一手付出了现金,另一手相应地购得了商品和服务,并运用这些商品和服务实现了国家职能。 2.转移性支出转移性支出直接表现为资金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这类支出主要有补助支出、

(精选)财政学复习题及答案

财政学综合复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公共产品:公共产品是指具有共同消费性质的产品和服务。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个特征。公共产品的共同消费性产生免费搭车等行为,决定了市场机制在提供公共产品上的失效或失灵,即市场无法或者基本上无法提供这类产品。 2.瓦格纳法则:瓦格纳认为:“随着人均产出的增长,政府支出也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他认为现代工业的发展会引起社会进步的要求,社会进步必然导致国家活动的增长,把导致政府支出的因素分为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后人称之为瓦格纳法则。 3.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措施。财政政策贯穿于财政工作的全过程,体现在收入.支出.预算平衡和国家债务等各个方面。财政政策是由税收政策.支出政策.预算平衡政策.国债政策等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 4.转移性支出:转移性支出是财政资金的单方面.无偿转移,即通过公共支出将财政资金向微观经济主体进行单方面的无偿支付。这类支出主要包括政府部门用于养老金.补贴.债务利息.失业救济.捐赠等方面的支出。转移性支出体现了政府的非市场性再分配活动。 5.国债依存度:国债依存度是指在一国的中央财政预算中,国债收入与财政支出之比。6.国家预算:政府预算,也称为国家预算.财政预算,是指经过法定程序编制.审查.批准的,以收支一览表形式表现的政府年度财政收支计划。 7.零基预算:零基预算,是指不考虑过去的预算项目和收支水平,以零为基点编制的预算。零基预算的基本特征是不受以往预算安排和预算执行情况的影响,一切预算收支都建立在成本效益分析的基础上,根据需要和可能来编制预算。 8.阶梯发展理论:皮考克和威斯曼认为,公共支出的增长并不是均衡向前发展的,而是在不断稳定增长过程中不时出现一种跳跃式的发展过程。这种非均衡增长是在一个较大时期内交替进行的,因而,这一理论主要是通过考察财政支出增长趋势中具有特定意义的时间形态,从这些特定的时间形态中来寻找政府支出增长的根本原因。 9.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是确保社会成员“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种社会责任和社会经济分配形式叱,“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对国民收人进行分配和再分配。 10.国债:又称公债,国家公债的简称,是政府举借的债务,它是国家为维持其存在和满足其履行职能的需要,在有偿条件下,筹集财政资金时形式的国家债务,国债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11.预算管理体制:是指确定中央和地方以及各地方政府之间的分配关系的根本制度。主要内容包括:确定预算管理主体和级次,预算收支的划分原则和方法,预算管理权限的划分,预算调节制度和方法。 12.投资性支出:投资性支出是指政府(或其授权单位)以投资者身份进入投资市场所发生的支出。特定的投资支出意味着所投资金不仅可以收回,而且可以得到增值,国家生产性投资都具有这一性质。广义的投资支出还包括国家财政用于非生产性领域的基本建设支出,如行政机关办公楼的兴建.国有医院医疗设备的采买等。 13.课税对象:课税对象又称征税对象,是税法中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指针对什么样的物品进行课税,即税法规定的课税目的物,明确对什么征税,又称课税客体,或征税对象。14.税收制度:税收制度是国家制定的用来约束人们征税行为的一系列规则,是一个主权国家为实现其国家职能和经济发展目标而制定的一整套税收法规.税收管理制度和税收征管办法的总称,是国家责成其代理人向纳税人征税的法律依据和工作规程。

财政学考试重点知识

导论:简略的财政概念:财政是指国家的一个经济部门,及财政部门是国家的一个综合性经济部门通过他的收支活动筹集经费资金以保证国家职能的实现。 财政的基本特征1.阶级性与公共性2.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3.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或平衡性) 公共财政与国家财政的区别: 1、公共财政预算决定具有明显的公共性。公共财政直接决定于公共选择过程,政府只是代理执行。 国家财政的预算强调政治权力的作用,并不具有必然的公共性。 2、公共财政的收入是基于公共权力,主要通过税收征集收入。 国家财政的收入即可通过以所有权为基础的资产收益取得收入,也可依据公共权力和收费取得收入。 3、公共财政支出是提供公共商品。 国家财政支出可能(甚至主要提供)私人产品。 第一章 市场失灵:指市场经济中存在一些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或不足。 市场失灵主要表现:(1)垄断 (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 (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 (4)收入分配不公 (5)经济波动 (6)偏好不合理 (7)市场不完全 (8)失业、通货膨胀和经济波动 外部性:指经济主体的行为以市场价格意外的方式影响他人福利的情形。 政府干预手段:(1)立法和行政手段(2)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3)财政政策 政府干预失效:政府为弥补市场失灵而对经济、社会生活进行干预的过程中,由于政府行为自身的局限性和其他客观因素的制约而产生新的缺陷,进而无法使社会资源配置达到最佳的情景。 原因和表现:(1)政府决策失误(2)寻租行为(3)公共产品供给的低效率性(4)政府机构和公共预算的扩张。

政府的寻租活动:通过政府管制的寻租、通过关税和进出口配额的寻租、在政府订货中的寻租。 财政职能 1、资源配置职能:政府运用财政手段,实现政府资源和社会资源有效率配置的功能。 2、收入分配职能:政府为了实现公平分配,对市场机制形成的收入格局予以调整的职责和功能。 3、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政府运用财政工具和政策保障宏观经济稳定运行和增长的职能 4.从我国财政支出看财政维护国家的职能(政治职能) 洛伦兹曲线: 收入分配的公平程度,曲线越弯,收入水平越不公平。 基尼系数:G=A/A+B 0

财政学选择题

第一章财政对象和财政职能 财政学是研究政府收支活动及其对社会影响的一门学科。√ 财政如何履行收入分配职能(CD)。 A、维护市场有效竞争 B、解决外部性 C、通过超额累进的所得税,对高收入人群征收高额税收 D、对低收入人群提供最低生活保障 3、财政如何履行资源职能(ACD)。 A、提供公共品 B、对高收入人群征税调节收入差距 C、矫正外部性 D、维护市场有效竞争 4、运用财政的某些制度性安排起到经济“自动”稳定功能,从收入制度角度看,主要是指(C)。 A、失业救济金制度 B、政府采购制度 C、税收制度 D、公债制度 5、以下哪项不属于斯密所认为的政府该干的事情?(D) A、保护社会不受外国侵略 B、保护每一个社会成员不受其他社会成员的不公正对待 C、提供某些公共机构和公共工程 D、调节社会收入分配的差距 6、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有(ABCD)。 A、划清市场与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 B、规范工资制度 C、加强税收调节 D、通过转移性支出,改善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

收入分配的核心问题是实现公平分配,因而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所要研究的问题主要是确定显示公平分配的标准和财政调节收入分配的特殊机制与手段。√ 8、下列属于财政现象的是(C)。 A、企业引进外资 B、企业发行股票 C、企业购买公债 D、企业购买金融债券 9、财政是一种(C)为主体的经济行为。 A、企业 B、个人 C、国家或政府 D、市场 10、财政研究范围包括(ABCD)。 A、中央政府 B、省级政府 C、市级政府 D、县级政府 11、下列不属于财政现象的是(D)。 A、2013年营业税改增值税在全国推行 B、2015年财政部在香港分两次发行共280亿元人民币国债 C、2015年中国国防预算增加10% D、2015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 12、政府进行市场干预的理由在于(C)。 A、税收 B、反托拉斯法 C、外部性 D、以上都是 13、收入分配的含义通常指对(C)的分配。 A、国民总产值

2017年秋季《公共财政学》期末考核答案

期末作业考核 《公共财政学》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纯公共物品 答:纯公共物品有两个特征,第一,非竞争性,即多一个人受益不会增加任何成本。第二,非排他性,即要将个人排除在享受纯公共物品之外,通常很难做到或不可能做到。 2.财政收入 答:所谓财政收入,是指公共部门为供应财政支出的需要,自家庭、企业取得的一切货币收入 3.消费税 答:消费税是以消费品(或消费行为)的流转额为课税对象的税收的统称。 4.外部性 答:许多产品的生产或消费,可以绕过价格机制直接影响他人的经济环境和经济利益,这些成本或收益在企业或个人进行经济决策时往往不予考虑,成为外部化了的成本或收益,这就是外部性。 5.财政投资 答:财政投资是指以国家为主体,以财政资金为来源的投资活动。 6.横向公平 答:福利水平相同的人应缴纳相同的税收。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8分) 1.公共财政的职能主要包括什么? 答: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稳定经济是公共财政的三大职能。 2.公债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答:公债的产生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国家财政支出的需要,当政府职能日益扩大,仅凭税收不能满足开支以至出现赤字时,它就必须举债;二是社会上要有充足的闲置资金,可供政府借贷。 3.财产课税主要包括哪些税种? 答:财产课税是以一定的财产额为对象,向拥有或转让财产的纳税人课征的税。财产税主要包括一般财产税、特别财产税、财产转移税。 4.政府的收入再分配项目主要包括什么? 答:有两种主要的收入再分配项目:公共援助项目——向符合条件的低收入人群提供救济;社会保险——向退休人员、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失业者和病人提供保险金。 5.为什么在有些市场有效的情况下,政府还要干预市场? 答:第一,竞争性市场可能无法产生社会满意的收入分配。第二,有人认为,即使拥有完全信息的个人,也不能对他们消费的产品做出很好的判断,这样政府强迫人们消费某些物品(称为有益物品)就有了理论依据。

WK-财政学考试题目及答案

3)一般不存在重复征税4)税源普遍,课税有弹性5)计税方法复杂,稽征管理难度大 2.简述政府失灵的主要表现。 答:1)政府决策失效。大的方面包括发展战略和经济政策失误,小的方面包括一个投资项目的选择或准公共物品提供方式的选择不当等,而政府决策失误会造成难以挽回的巨大损失。2)寻租行为。在市场经济下,几乎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由于滥用权利而发生的寻租行为,即公务员特别是领导人员,凭借人民赋予的政治权利,化公为私,受贿索贿等。3)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政府提供信息是多方面的,诸如经济形式判断、气象预报、自然灾害预测等都是引导经济运行的重要信息,一担失误,都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4)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财政职能的“越位”,是指应当而且可能通过市场机制办好的事情而政府却通过财政手段人为地参与,如政府热衷于竞争性生产领域的投资,代替了市场职能。财政职能的“缺位”,是指该由政府通过财政手段办的事情而财政没有办或者没有办好,如公共设施、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环境保护的投入不足等。 3.简述公共需要的基本特征。 答: 公共需要是指向社会提供安全、秩序、公民基本权利和经济发展的社会条件等方面的需要。社会公共需要的特征:1)社会公共需要是社会公众的共同需要,不是个人需要和个别需要的数学加总,即不具有分割性。2)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所提供的产品,应由社会成员共同享用,即不具有排他性。3)社会成员享用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也要付出代价。4)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是政府的职责。 4.简述财政补贴的作用。 答: 财政补贴是一种影响相对价格结构,从而可以改变资源配置结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政府无偿支出。1)财政补贴影响经济的机理分析:

财政学试题及答案

财政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答题卡上相应题号中正确答案的字母标号涂黑。每小题1分,共30分) 1、价格的变动全影响企业的( ),进而影响财政收入。 A、所得 B、营业额 C、财务 D、会计核算 2、( )是财政分配结构的中心环节。 A、税收收入 B、税收支出 C、财政收入 D、财政收支 3、( )有可能成为财政收入的源泉。 A、C B、V C、m D、V,C 财政收入的数量界限即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该界限的确定具有( ) A、主观性 B、重要性 C、客观性 D、现实性 5、( )的职能是指借助合适的财政政策克服高的失业率和通胀。 A、监督 B、收入分配 C、聚财 D、稳定经济 6、1953年的所得税是指( ) 国营企业所得税 B、私营企业所得税 C、个人所得税 D、以上均不正确 7、国家通过法律程序规定的税种称为( ) A、正税 B、附加 C、税法 D、税制 8、征税活动的各种规定即( ) A、税制 B、准则 C、税法 D、条例 9、现行营业税征税范围主要局限于( ) A、工业 B商业 C、第三产业 D、农业 10、免税法可分为全额免税和( )免税。 A、部分 B、超额 C、累进 D、绝对 11、( )抵免适合于跨国子母公司或控股公司之间的税收抵免。 A、直接 B、间接 C、抵税 D、特别 12、关税是对( )我国关境的货物和物品征收的税。 A、进入 B、出口 C、进出 D、流入 13、社会集团购买力属于( )

A、建设性支出 B、消费性支出 C、转移性支出 D、我国特有的经济范畴 14、以下哪面不是消费性支出( ) A、基本建设 B、文教科卫 C、行政管理 D、国防 15、财政支出的首要目标是( ) A、经济增长 B、物价稳定 C、公平分配 D、国际收支平衡 16、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比例关系是( )的比例关系。 A、积累与消费 B、农轻重 C、基建与更改 D、工业与农业 17、我国财政最大和最主要的支出类别是( )支出。 A、基本建设 B、文教科卫 C、行政管理 D、建设性 18、固定资产再生产的主要方式是( ) A、基本建设 B、更新改造 C、住宅建设 D、基础设施 19、非转移性支出是指( ) A、社会保障 B、补贴 C、国债利息 D、行政管理 20、我国转移性支出中,过去比重很小,现在开始上升,将来会进一步上升的是( ) A(社会保障 B、资本转移 C、财政补贴 D、债务利息 21、我国经常性预算收入主要是指( ) A、各项税收 B、利润 C、收费 D、债务 22、国家基本的财政计划称为( ) A、经济计划 B、国家预算 C、收支方案 D、国家扶算 23、国家信用的基本形式是( ) A、税收 B、利润 C、国债 D、财政贷款 24、《预算法》规定,从( )年起国债不再作为财政收入,而是作为弥补赤字的手段。 A、1979 B、1992 C、1994 D、1995 25、预算外资金是( )的组成部分。 A、预算同资金 B、财政资金 C、银行资金 D、国债

财政学常见考题(选择、判断)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 1、()为政府介入或干预提供了必要性和合理性的依据。 A.经济波动 B.公共产品 C.公平分配 D.市场失灵答案:D 2、公共产品区别于私人产品的主要标准是()。 A.非排他性 B.非竞争性 C.排他性 D.竞争性答案:AB 3、一般来说,下列哪些物品是纯公共物品()。 A.国防 B.花园 C.教育 D.桥梁答案:A 4、一般来说,下列哪些物品是准公共物品()。 A.国防 B.花园 C.教育 D.桥梁答案:BCD 5、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 ()。 A.垄断 B.信息不充分或不对称 C.收入分配不公 D.经济波动答案:ABCD 6、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包括()。 A.立法和行政手段 B.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 C.财政手段 D.强制手段答案:ABC 7、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可能发生在()。 A.政府决策失误 B.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 C.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 D.寻租行为答案:ABCD 8、公共物品的基本特征包括()。 A.历史性 B.非排他性 C.非竞争性 D.单一性答案:BC 9、财政的基本特征包括()。 A.阶级性与公共性 B.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 C.收入与支出的平衡性 D.历史性答案:ABC 10、纯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是()。 A.政府(公共)提供 B.市场提供 C.私人提供 D.混合提供答案:A 11、政府提供纯公共物品的收入来源是()。 A.税收 B.收费 C.价格 D.税费答案:A 12、混合物品的类型有()。 A.拥挤性物品 B.价格排他物品 C.外部效应的物品 D.非竞争性同时具备排他性答案:CD 13、世界各国的实践来看,混合物品的有效提供方式有()。 A.政府授权经营 B.政府参股经营 C.政府补助 D.政府垄断经营答案:ABC 14、财政支出效益评价方法有()。 A.成本—效益分析法 B.因素分析法 C.最低成本法 D.最低费用选择法答案:ABCD 15、在我国转移支出大体包括()。 A.补助支出 B.捐赠支出 C.债务利息支出 D.财政补贴 答案:ABCD 16、财政支出的核心问题是()。 A.财政支出结构 B.财政支出规模 C.压缩经济建设支出 D.提高支出的使用效率答案:D 17、技术改造支出属于()。 A.生产性支出 B.经常性支出 C.投资性支出 D.积累性支出答案:AC 18、下列属于经常性支出的是()。 A.支付债务利息 B.基本建设投资 C.国家储备支出 D.购置交通工具支出答案:A 19、下列支出中属于国家基本支出的有()。 A.经济建设支出 B.社会文教支出 C.行政管理支出 D.国防支出答案:CD 20、用于文教卫生事业的支出属于()。 A.生产性支出 B.非生产性支出 C.社会消费性支出 D.投资性支出答案:BC 21、政府财政投资的标准主要有()。 A.资本-产出比率最小化 B.资本-劳动力最大化 C.就业创造 D.边际成本最大化答案:ABC 22、西方各国社会保障资金主要来自于()。 A.社会保障税 B.增值税 C.财政拨款 C.各项费用答案:A 23、社会保障支出分为()。 A.社会保险 B.社会救济 C.社会补贴 D.社会福利答案:ABD 24、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模式是()。 A.基金式 B.部分基金式 C.现收现付式 D.企业捐助答案:B 25、社会保障制度的类型包括()。 A.社会保险型 B.社会救济型 C.普通津贴型 D.节俭基金型答案:ABCD 26、按财政收入形式分类,主要收入是()。 A.税收 B.利润 C.债务 D.国有资产管理收入答案:A 27、改革开放初期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下降的原因有()。 A.减税让利 B.增税政策执行不力 C.分配政策向个人倾斜 D.根本原因是体制调整带来的生产效率下降答案:AC 28、税收的形式特征是()。 A.强制性 B.完整性 C.无偿性 D.固定性答案:ACD 29、除税率外,调节纳税人负担的措施还有()。 A.规定起征点和免税额 B.减免 C.附加 D.加成答案:ABCD 30、按照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将税收可分为()。 A.从量税 B.从价税 C.价内税 D.价外税答案:CD 31、税收转嫁的方式有()。 A.顺转 B.逆转 C.消转 D.税收资本化答案:ABCD 32、反映征税广度的是()。 A.税源 B.税率 C.税目 D.税基中;第八章第二节税收术语与水收分类;答案:D 33、按课税对象我国税种一般分为()。 A.所得课税 B.资源课税 C.商品课税 D.行为课税 E.财产课税 易;第八章第二节税收术语与水收分类;答案:ABCDE 34、一般来说,一国税率可分为哪几类()。 A.比例税率 B.定额税率 C.定量税率 D.累进税率 易;第八章第二节税收术语与水收分类;答案:ABD 35、按照课税对象的性质可将各税种分为三大类()。 A.所得课税 B.消费税 C.商品课税 D.财产课税 较易;第八章第二节税收术语与水收分类;答案:ACD 36、下列税收转嫁方式中,属于纳税人通过改进生产工艺,提高劳动生产率,自我消化税款的是()。 A.混转 B.消转 C.散转 D.税收资本化 中;第八章第四节税负的转嫁与归宿;答案:B 37、下列商品课税中,税负最容易转嫁的是()。 A.对供给弹性大,需求弹性小的商品课税 B.对供给弹性大,需求弹性大的商品课税 C.对供给弹性小,需求弹性小的商品课税 D.对供给弹性小,需求弹性大的商品课税 难;第八章第四节税负的转嫁与归宿;答案:A 38、在下列税种中税负不易转嫁的税种是( )。 A.增值税 B.公司所得税 C.消费税 D.营业税 中;第八章第四节税负的转嫁与归宿;答案:B 39、现代经济学将税收原则归结为哪两类()。 A.公平类税收原则 B.公正类税收原则 C.效率类税收原则 D.受益类税收原则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