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层建筑结构形体规则性判定报告

高层建筑结构形体规则性判定报告

高层建筑结构形体规则性判定报告
高层建筑结构形体规则性判定报告

建筑结构形体规则性判定报告

工程名称:西部城市某地块

子项目名称: A栋办公楼

编制单位:深圳市某建筑与规划设计研究

有限公司(公章)

编制人:***

校对人:***

审核人:***

一七年四月八日0二编制时间:

一、项目概况

项目名西部城市某地

栋办公子项目名

西部某建设地

西部某市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建设单深圳市某建筑与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设计单 m2/ m建筑面建筑占地面

办公、商建筑主要功

二建筑分

5设计使用年

25F建筑层地)/1(地下

建筑高

框架核心结构类

平板式筏形基基础形

丙建筑抗震设防类抗震设防烈

第二设计地震分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I建筑物场地类二抗震等

地面粗糙

KN/m基本风

KN/m基本雪

)版 PKPM(2010工程部 PKPMCAD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结构计算软件及版本

二、绿建评价标准要求

1. 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的要求,应对建筑结构形体规则性进行判定,依据判定结果,赋予相应的评价得分。

2.《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条文原文如下:

择优选用建筑结构形体,评价总分值为9分。根据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规定的建筑结构形体规则性评分,建筑结构形体不规则,得3分;建筑结构形体规则,得9分。

3. 评分表:1表

评价内容得分(满分9分)

9 规则

3 不规则建筑形体0 特别不规则

0 严重不规则

三、建筑结构形体规则性的判定

1. 主要依据

《结构计算书》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

2. 依据《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建筑结构形体规则性的定义和判断不规则程度如下表:

表2:同时具有下列三项及三项以上不规则的高层建筑工程

不规则类简要涵备

参考虑偶然偏心的扭转位移比大扭转不规1

偏心率大于或相邻层质心相差大于相应边15偏心布参

平面凹凸尺寸大于相应边30参2凹凸不规

2参细腰形或角部重叠组合平

楼板不连有效宽度小50开洞面积大30错层大于梁参

相邻层刚度变化大70%按高规考虑层高修参 4刚度突80时,数值相应调或连续三层变化大且收进大竖向构件收进位置高于结构高204尺寸突参4m25%或外挑大10多参上下墙、柱、支撑不连续,含加强层、连体构件间

参80承载力突相邻层受剪承载力变化大如局部的穿层柱、斜柱、夹层、个别构件错层已计1~局部不规项者除转换,或个别楼层扭转位移比略大于等注:深凹进平面在凹口设置连梁,当连梁刚度较小不足以协调两侧的变形时,仍视为凹凸不规则,不按楼板不连续的开洞对待;序号a、b不重复计算不规则项;局部的不规则,视其位置、数量等对整个结构影响的大小判断是否计入不规则的一项。

表3:具有下列2项或同时具有下表和表2中某项不规则的高层建筑工程

序不规则类型简要涵义备注

表二之1项不重复扭转偏大 1 裙房以上的较多楼层考虑偶然偏心的扭转位移比大于计算

, 扭转周期比大于超过2 抗扭刚度弱A级高度的结构扭转周期比大于

表二之4a项不重本层侧向刚度小于相邻上层的 3 层刚度偏小50%复计算单塔或多塔与大底盘的质心偏心距大于底盘相应边长表二之4b项不重塔楼偏置4复计算20%.

表4:具有下列某一项不规则的高层建筑工程 (不论高度是否大于表1)

注:仅前后错层或左右错层属于表2中的一项不规则,多数楼层同时前后、左右错层属于本表的复杂连接。

表5:其他高层建筑工程

。GB 50223注:表中大型公共建筑的范围,可参见《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4. 本项目建筑结构形体规则性分项判定表

同时具有下列三项及三项以上不规则的高层建筑工程

规则性判规范要求指标不规则类型计算结果序断

扭转位移≤规则扭转不规则1a比规则≤1b0偏心率偏心布置

规则≤凹凸比凹凸不规则2a 0规则无组合平面 2b有效宽度规则≥1楼板不连续3比

比规则≤抗扭刚度弱2周期比

规则≥3层刚比层刚度偏小

规则≤塔楼偏置40偏心率

不规则项数规范要求结论总体判断 0 <2 规则

总体判断

不规则项数规范要求结论

规则<0 2

本工程不属于特殊类型高层建筑,不存在表4中一项不规则即超限的项次。四、结论

。分9,评价得分为规则综上所述,本项目建筑结构形体规则性判定为

高层建筑结构形体规则性判定报告

建筑结构形体规则性判定报告 工程名称:西部城市某地块 子项目名称: A栋办公楼 编制单位:深圳市某建筑与规划设计研究 有限公司(公章) 编制人:*** 校对人:*** 审核人:*** 编制时间: 二0一七年四月八日 ?一、项目概况

二、绿建评价标准要求 1。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的要求,应对建筑结构形体规则性进行判定,依据判定结果,赋予相应的评价得分。 2。《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条文原文如下: 7。2.1择优选用建筑结构形体,评价总分值为9分.根据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规定的建筑结构形体规则性评分,建筑结构形体不规则,得3分;建筑结构形体规则,得9分。 3。表1:评分表

三、建筑结构形体规则性的判定 1。主要依据 《结构计算书》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 2. 依据《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建筑结构形体规则性的定义和判断不规则程度如下表: 表2:同时具有下列三项及三项以上不规则的高层建筑工程

凸不规则,不按楼板不连续的开洞对待;序号a、b不重复计算不规则项;局部的不规则,视其位置、数量等对整个结构影响的大小判断是否计入不规则的一项. 表3:具有下列2项或同时具有下表和表2中某项不规则的高层建筑工程 于本表的复杂连接。 表5:其他高层建筑工程

? 4。本项目建筑结构形体规则性分项判定表

本工程不属于特殊类型高层建筑,不存在表4中一项不规则即超限的项次。 四、结论 综上所述,本项目建筑结构形体规则性判定为规则,评价得分为9分.

附录3:建筑形体规则性判断报告(船牌结构-食堂)

贵州船牌饲料有限公司新建的饲料生产加 工项目 建筑形体规则性判断报告 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019年8月

目录 1 项目概况 (3) 2 计算依据 (3) 3 计算目的 (3) 4 计算过程 (3) 5 结论 (5)

1 项目概况 本工程为贵州船牌饲料有限公司新建的饲料生产加工项目-食堂,食堂为地上1层,层高4.5m;结构嵌固部位为基顶,房屋高度约为4.5m,为A级高度多层建筑。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类别II类。 2 计算依据 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J/T45-020-2016 2)《绿色建筑设计规范》DBJ/T45-049-2017 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4) 其它相关规范、规定、施工规范等。 3 计算目的 本报告旨在通过计算项目建筑规则性,校核该项目的形体是否符合如下要求: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J/T45-020-2016中第7.2.1条: 择优选用规则的建筑形体,评价总分值9分评分规则如下: 1 属于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 规定的、形体不规则的建筑,得 3 分; 2 属于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 规定的、形体规则的建筑,得9 分。 4 计算过程 根据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有关规定,建筑设计应根据抗震概念设计的要求明确建筑形体的规则(规则、不规则、特别不规则、严重不规则)。为实现相同的抗震设计目标,形体不规则的建筑,要比形体规则的建筑耗费更多的材料。不规则程度越高,对结构材料的消耗量越多,性能要求越高,不利于节材。 混凝土房屋、钢结构房屋和钢-混凝土结构房屋存在表7.2.1-1所列举的某项平面不规则类型或表7.2.1-2所列举的某项竖向不规则类型以及类似的不规则类型,应属于不规则的建筑。 表7.2.1-1 平面不规则的主要类型 表7.2.1-2 竖向不规则的主要类型

结构概念与体系

结构概念与体系 1周期折减系数 高规强条3.3.16要求计算各振型地震影响系数所采用的结构自振周期应考虑非承重墙体的刚度影响。由于建模时不建立填充墙,造成结构的刚度偏小,因为计算得到的自振周期较实际的偏长,按这一周期计算得到的地震力偏小。 故周期折减系数对计算的自振周期进行折减,从而对地震力进行放大考虑。 2计算振型数 高规5.1.13条“……且计算振型数应使振型参与质量不小于总质量的90%”。 计算完毕后,在结果->分析结果表格->周期与振型中查看振型参与质量,看是否X和y向平动,z向扭转参与质量合计超过90%。如超过,则说明振型数量足够,否则需加大振型数量。有时,会遇到子空间迭代法算很多阶振型,振型参与质量仍不满足大于90%的要求,这时可改为Lanczos法或多重Ritz 向量法,会容易达到要求。 3中梁刚度放大系数 高规5.2.2条,“在结构内力与位移计算中,现浇楼面和装配整体式楼面中梁的刚度可考虑翼缘的作用予以增大。楼面梁刚度增大系数可根据翼缘情况取为1.3~2.0。” 4连梁刚度折减系数 高规5.2.1条,“在内力与位移计算中,抗震设计的框架-剪力墙或剪力墙结构中的连梁刚度可予以折减,折减系数不宜小于0.5。” 5梁端弯矩调幅系数 高规5.2.3条,“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可考虑框架梁端塑性变形内力重分布对梁端负弯矩乘以调幅系数进行调幅……”。 midas Gen中实现:程序默认的调幅系数为0.85,并自动进行梁端弯矩调幅,梁跨中弯矩自动按平衡条件增大。 说明: 1)调幅只对梁两端均为负弯矩的进行调整,对次梁或有正弯矩的梁不调幅; 2)仅对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弯矩调幅,对横向荷载(风或地震荷载)不调幅,竖向荷载作用下弯矩调幅后再与横向荷载组合。 6框剪结构的0.2Q 调整 高规8.1.4条要求对于框架-剪力墙结构要求进行0.2Q0调整。程序目前暂时屏蔽了进行地震剪力0.2Q0的调整功能 7周期比 高规4.3.5条“……。结构扭转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t与平动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1之比,A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应大于0.9,B级高度高层建筑、混合结构高层建筑及本规程第10章所指的复杂高层建筑不应大于0.85。”

结构体系规则性

青老师指南最后一章《高层建筑》时,第一节就是结构设计基本规定,其中很大的篇幅讲的 是结构体系的规则性。学习之余,不仅思索:作为新手,往往难以在方案设计阶段就建言献策,起码我的工作流程就是接到建筑大姐的建筑图,就开始,柱网、基本平立面尺寸已经定 了,我只需要做梁做配筋就是了。因此我初看这部分内容时,只对pkpm几个指标涉及的刚 度比、周期比有一定的认识,但是整体框架没有条理性。比如我知道总工要求位移比大于 1.2 了要考虑双向地震,为什么?其实只是针对不规则的一个加强措施罢了。 总之,我希望广大新手要对结构体系的规则性有整体、深入的认识,不要停留在识记 或几大指标的程度。学习完后,你会惊喜地发现,给你一个没做过的建筑图,兴许你也能说说一二呢!二 以下是正文,附件是正文里的表格1、2,你也可以下载整个WORD文档,本人风格, 1块:| 结构的优劣,俗称的几大比值是一系列衡量的指标,而此比值近半与结构的规则性有 关,这几个与结构规则性相关的比值,并不是结构规则性概念的全部。而概念控制的优劣从 根本上决定了结构设计的档次,因此有必要全面深入地了解结构规则性的概念。 结构体系的规则性判断 结构的优劣,俗称的几大比值是一系列衡量的指标,而此比值近半与结构的规则性有关, 这几个与结构规则性相关的比值,并不是结构规则性概念的全部。而概念控制的优劣从根本 上决定了结构设计的档次,因此有必要全面深入地了解结构规则性的概念。 一、规则性概念控制的总原则 最好规则(抗342、高341+高3.5.1 ),不规则的加强(抗3.4.1、高3.4.8+高3.5.8),特别不规则的专门论证,严重不规则的不应采用(抗3.4.1、高3.4.1 )。 二、何为规则 记得原来看一部纪录片《旅行到宇宙边缘》,,汉语字幕,英语原声,看得我十分享受, 尤其里面宇宙星体星系星云的壮观,看起来就美,今天忽然想起来,美在哪里?美就在规则, 万亿个星体,都是圆形,没有奇形怪状,都是些简单的形状,变化也是渐变。规则是个空洞没有量化的字眼,规范也多少用了一些不那么空洞的词语来描述规则:对称、均匀变化、逐 渐、避免突变、简单(来自抗 3.4.1、高3.4.1、高3.5.1 )。 这也再一次印证了我一直以来的个人的美学观点:80%的简单+20%的复杂=美丽。 三、何为一般不规则、一般不规则如何采取加强措施 不规则包括平面不规则、竖向不规则两大类。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关于结构的规则性 概念控制的总原则,抗规和高规是一致的,而在具体的何为不规则、不规则的加强措施上,两本规范是有一些不同的,即多层、高层的规则性控制是有差异的。 归纳以表1~3示之:

4第四章 建筑体型及立面设计

第四章建筑体型及立面设计 (1)悬索结构常用于()建筑。 A:多层B:高层C:超高层D:低层 (2) 下列哪种构图手法不是形成韵律的主要手法()。 A: 渐变B: 重复C: 交错D: 对称 (3) 住宅建筑常采用()的尺度。 A:自然B:夸张C:亲切D:相似 (4) 纪念性建筑常采用()的尺度。 A:自然B:夸张C:亲切D:相似 (5) 庭院建筑常采用()的尺度。 A:自然B:夸张C:亲切D:相似 (6)()是住宅建筑采用的组合方式。 A:单一体型B:单元组合体型C:复杂体型D:对称体型 (7) 建筑立面常采用()反映建筑物真实大小。①门窗②细部③轮廓④质感 A:①②④B:②③C:①②D:①②③ (8) 建筑色彩必须与建筑物()相一致。 A:底色B:建筑物的性质C:前景色D:虚实关系 (9)为防止墙身受潮,建筑底层室内地面应高于室外地面()mm以上。 A:150 B:300 C:450 D:600 (10) ()是一切形式美的基本规律。①对比②统一③虚实④变化 A:①②B:①③C:②D:②④ 1.C 2.C 3.C 4.D 5.B 6.C 7.D 8.A 9.D10.B (1)住宅建筑常利用阳台与凹廊形成()的变化。 A:粗糙与细微B:虚实与凸凹C:厚重与轻盈D:简单与复杂 (2) 复杂体型体量连接常有()等方式。①直接连接②咬接③以走廊或连接体连接A: ①②B: ①③C: ②D: ①②④ (3) 立面的重点处理部位主要是指()。 A:建筑的主立面B:建筑的檐口部位C:建筑的主要出入口D:建筑的复杂部位(4) 纪念性建筑或大型公共建筑常常运用()尺度,以表现庄严、雄伟的气氛。 A:自然B:夸张C:亲切D:自然 (5) 庭院建筑常采用()的尺度。 A:自然B:夸张C:亲切D:相似 (6)()是住宅建筑采用的组合方式。 A:单一体型B:单元组合体型C:复杂体型D:对称体型 (7) 建筑立面常采用()反映建筑物真实大小。①门窗②细部③轮廓④质感 A:①②④B:②③C:①②D:①②③ (8) 建筑色彩必须与建筑物()相一致。 A:底色B:性质C:前景色D:虚实关系 (9)为防止墙身受潮,建筑底层室内地面应高于室外地面()mm以上。 A:150 B:300 C:450 D:600 (10) ()是一切形式美的基本规律。①对比②统一③虚实④变化 A:①②B:①③C:②D:②④

3.4 建筑设计和建筑结构的规则性

3.4 建筑设计和建筑结构的规则性 3.4.1 建筑设计应符合抗震概念设计的要求,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设计方案。 3.4.2 建筑及其抗侧力结构的平面布置宜规则、对称,并应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建筑的立面和竖向剖面宜规则,结构的侧向刚度宜均匀变化,竖向抗侧力构件的截面尺寸和材料强度宜自下而上逐渐减小,避免抗侧力结构的侧向刚度和承载力突变。 当存在表3.4.2-所列举的平面不规则类型或表3.4.2-2所列举的竖向不规则类型时,应符合本章第3.4.3 条的有关规定。 表3.4.2-1 平面不规则的类型 表3.4.2-2 竖向不规则的类型 3.4.3不规则的建筑结构,应按下列要求进行水平地震作用计算和内力调整,并应对薄弱部位采取有效的抗震构造措施: 1 平面不规则而竖向规则的建筑结构,应采用空间结构计算模型,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扭转不规则时,应计及扭转影响,且楼层竖向构件最大的弹性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分别不宜大于楼层两端弹性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平均值的1.5倍。 2)凹凸不规则或楼板局部不连续时,应采用符合楼板平面内实际刚度变化的计算模型,当平面不对称时尚应计及扭转影响。 2 平面规则而竖向不规则的建筑结构,应采用空间结构计算模型,其薄弱层的地震剪力应乘以1.15的增大系数,应按本规范有关规定进行弹塑性变形分析,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时,该构件传递给水平转换构件的地震内力应乘以1.25~1.5的增大系数; 2)楼层承载力突变时,薄弱层抗侧力结构的受剪承载力不应小于相邻上一楼层的65%。 3 平面不规则且竖向不规则的建筑结构,应同时符合本条1、2款的要求。 3.4.4砌体结构和单层工业厂房的平面不规则性和竖向不规则性,应分别符合本规范有关章节的规定。 3.4.5 体型复杂、平立面特别不规则的建筑结构,可按实际需要在适当部位设置防震缝,形成多个较规则的抗侧力结构单元。 3.4.6 防震缝应根据抗震设防烈度、结构材料种类、结构类型、结构单元的高度和高差情况,留有足够的宽度,其两侧的上部结构应完全分开。 当设置伸缩缝和沉降缝时,其宽度应符合防震缝的要求。

结构类型特别不规则的判别

不规则程度为下列情况之一为特别不规则(上海): 1)结构平面凹进或凸出的一侧尺寸(从抗侧力构件截面中心算起)大于相应投影方向总尺寸的40%; 2)结构平面突出长度超过连接宽度抗震设防烈度7度时为2倍,抗震设防烈度8度时为1.5倍; 3)结构平面为角部重叠的平面图形或细腰形平面图形,其中角部重叠面积小于较小图形的25%,细腰形平面中部两侧收进超过平面宽度50%; 4)楼板的尺寸和平面刚度急剧变化,例如,有效楼板宽度小于该层楼板典型宽度的40%,或开洞面积大于该层楼面面积的35%(包括错层); 5)等效剪切刚度小于相邻上层的60%,或小于其上相邻三个楼层平均值的70%; 6)除顶层或裙房(辅楼)高度小于主楼20%外,局部收进的水平向尺寸大于相邻下一层的30%; 7)下部楼层水平尺寸小于上部楼层水平尺寸的0.8倍,或整体外挑尺寸大于5m; 8)转换层位置超过《高规》规定的高位转换层的结构(即抗震设防烈度7度:5层及其以上,抗震设防烈度8度:3层及其以上);9)错层结构(错层高度≥1200mm)、连体结构、或多塔楼建筑; 10)抗侧力结构的层间受剪承载力小于相邻上一层的65%; 11)塔楼位置明显偏置的大底盘(裙房)建筑; 12)厚板转换的建筑; 13)巨型结构的高层建筑; 14)单跨框架结构的建筑; 15)超出规范规定的混合结构体系(如下部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上部为钢结构)的建筑。 同时具有下述三项及三项以上不规则的为特别不规则(上海): 1)楼层的最大弹性水平位移(或层间位移)大于该楼层两端弹性水平位移(或层间位移)平均值的1.2倍(计算该指标时应采用刚性楼板模型); 2)建筑平面长宽比抗震设防烈度7度大于6.0,抗震设防烈度8度大于5.0; 3)结构平面凹进或凸出的一侧尺寸(从抗侧力构件截面中心算起)大于相应投影方向总尺寸的30%; 4)结构平面突出部分长度超过连接宽度; 5)楼板的尺寸和平面刚度急剧变化,例如,有效楼板宽度小于该层楼板典型宽度的50%,或开洞面积大于该层楼面面积的30%;6)等效剪切刚度小于相邻上层的70%,或小于其上相邻三个楼层等效剪切刚度平均值的80%; 7)除顶层或裙房(辅楼)高度小于主楼20%外,局部收进的水平向尺寸大于相邻下一层的25%; 8)下部楼层水平尺寸小于上部楼层水平尺寸的0.9倍,或整体外挑尺寸大于4m; 9)带转换层(抗震设防7度转换层位于5层以下,抗震设防烈度8度转换层位于3层以下)、加强层、或错层(错层高度≥600mm或梁高)等复杂结构的建筑(任一类型按一项不规则计); 10)抗侧力结构的层间受剪承载力小于相邻上一层的80%。

建筑形体常见的表达方法

情景8 建筑形体常见的表达方法 下一任务任务一视图表达方法的应用 用正投影法将机件形体向投影面投影所得的图形称为视图,其目的是用于表达形体的可见部分。 8.1.1 基本视图 按照我国的制图标准,房屋建筑的视图,应按正投影法并用第一角画法绘制。物体在正立投影面(V)、水平投影面()和侧立投影面(W)上的视图分别称为: 正立面图—由前向后作投影所得的视图,也简称正面图; 平面图—由上向下作投影所得的视图; 左侧立面图—由左向右作投影所得的视图,也简称侧面图。 在原有三个投影面V、H、W的对面再增设三个分别与它们平行的投影面V1、H1、W1,可得到一六面投影体系,这样地六个面称为基本投影面。物体在V1、H1、W1面上的视图分别称为: 右侧立面图—由右向左作投影所得的视图; 底面图—由下向上作投影所得的视图; 背立面图—由后向前作投影所得的视图。 以上六个视图称为六面基本视图。六个投影面的展开方法如图8.1所示。如在同一张图纸上绘制若干个视图时,各视图的位置宜按图8.2的顺序进行配置。 工程上有时也称以上六个基本视图为正视图(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右视图、仰视图和后视图。画图时,可根据物体的形状和结构特点,选用其中必要的几个基本视图。每个视图一般均应标注图名,图名宜标注在视图的下方或一侧,并在图名下用粗实线绘一条横线,其长度应以图名所占长度为准,如图8.2所示。

本章导航:任务1任务2任务3任务4 上一任务下一任务任务二剖面图表达方法的应用 在工程图中,物体上可见的轮廓线用实线表示,不可见的轮廓线用虚线表示。当物体的内部构造复杂时,投影图中就会出现很多虚线,因而使图面虚实线交错,混淆不清,给画图、读图和标注尺寸均带来不便,也容易产生差错。此外,工程上还常要求表示出建筑构件的某一部分形状及所用建筑材料。为了解决以土问题,可以假想地将物体剖开,让它的内部构造显露出来,使物体的不可见部分变成可见部分,从而可以用实线表示其内部形状和构造。 8.2.1 剖面图的形成 用假象剖切面剖开形体,将处在观察者和剖切面之间的部分移去,而将其余部分向投影面作正投影所得到的视图称为剖视图。其目的是用于表达形体的内部结构。 如图8.6a为一台阶的三视图。左视图中,由于踏步被侧挡板遮住而不可见,所以在左侧立面图中画成虚线。现假想用一侧平面P作为剖切平面,把台阶沿着踏步剖开,图8.6b所示,再移去观察者和剖切平面之间的那部分台阶,然后作出台阶剩下部分的投影,则得到如图8.6c中所示的Ⅰ-Ⅰ剖面图。

建筑体型与立面设计习题答案

建筑体型与立面设计 一、填空题 1、建筑外部形象包括建筑体型和立面两部分。 2、形式美的根本是多样统一,即在统一中求变化、变化中求统一。 3、根据均衡中心位置的不同,均衡可以分为对称的均衡和不对称的均衡。 二、选择题 1、住宅建筑常采用 A 的尺度。 A.自然 B.夸张 C.亲切 D.相似 2、纪念性建筑或大型公共建筑常常采用 B 的尺度,以表示出庄严、雄伟的气氛。 A.自然 B.夸张 C.亲切 D.相似 3、建筑立面图常采用 D 反映建筑物真实大小。 A.门窗、细部、质感 B.细部、轮廓 C.门窗、细部 D.门窗、细部、轮廓 4、建筑物色彩必须与建筑物的 B 相互一致。 A.底色 B.性质 C.前景色 D.虚实关系 5、住宅建筑常常利用阳台与凹廊形成 B 的变化。 A.粗糙与细致 B.虚实与凹凸 C. 厚重与轻盈 D. 简单与复杂 6、立面的重点处理部位主要是指建筑的 C 。 A.主立面 B.檐口部位 C.主要出入口 D. 复杂部位 7、建筑中的 B 可作为尺度标准,建筑整体和局部,与它相比较,可获得一定的尺度感。 A.窗户、栏杆 B.踏步、栏杆 C.踏步、雨篷 D. 窗户、檐口 8、亲切尺度是将建筑的尺寸设计得 B 实际需要,使人感觉亲切、舒适。 A.等于 B.小于 C.大于 D. 等于或小于 9、根据建筑功能要求, A 常采用以虚为主的处理手法。 A.体育馆 B.剧场 C.纪念馆 D. 博物馆 10、立面处理采用水平线条的建筑物显得 C 。 A.雄伟庄严 B.严肃庄严 C.轻快舒展 D. 挺拔高大 三、名词解释 1、尺度——指建筑物整体或局部给人感觉上的大小与其真实大小之间的关系。 2、均衡——建筑体型的前后、左右之间保持平衡的一种美学特征,给人以安定、平衡和完整的感觉。 3、韵律——建筑中各要素有规律地重复出现或有秩序地变化,形成有节奏的感觉。 4、对比——建筑中各要素之间相互衬托而形成的显著的差异,主要借助各要素之间的烘托、陪衬而突出各自的特点以求得变化。 5、微差——建筑中各要素之间相互衬托而形成的不显著性的差异,主 要借助彼此之间的连 续性以求得协调。 6、稳定——指建筑物上下之间的轻重关系。 四、问答题

结构概念与体系

结构概念与体系 1 周期折减系数 高规强条 3.3.16 要求计算各振型地震影响系数所采用的结构自振周期应考虑非承重墙体的刚度影响。由于建模时不建立填充墙,造成结构的刚度偏小,因为计算得到的自振周期较实际的偏长,按这一周期计算得到的地震力偏小。故周期折减系数对计算的自振周期进行折减,从而对地震力进行放大考虑。 2 计算振型数 高规5.1.13条“??…且计算振型数应使振型参与质量不小于总质量的90% 。 计算完毕后,在结果-> 分析结果表格->周期与振型中查看振型参与质量,看是否X 和y 向平动,z 向扭转参与质量合计超过90%。如超过,则说明振型数量足够,否则需加大振型数量。有时,会遇到子空间迭代法算很多阶振型,振型参与质量仍不满足大于90%的要求,这时可改为Lanczos法或多重Ritz 向量法,会容易达到要求。 3 中梁刚度放大系数 高规 5.2.2条,“在结构内力与位移计算中,现浇楼面和装配整体式楼面中梁的刚度可考虑翼缘的作用予以增大。楼面梁刚度增大系数可根据翼缘情况取为 1.3 ?2.0。” 4 连梁刚度折减系数 高规5.2.1条,“在内力与位移计算中,抗震设计的框架-剪力墙或剪力墙结构中的连梁刚度可予以折减,折减系数不宜小于0.5。” 5 梁端弯矩调幅系数 高规 5.2.3条,“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可考虑框架梁端塑性变形内力重分布对梁端负弯矩乘以调幅系数进行调幅,, ” 。 midas Gen中实现:程序默认的调幅系数为0.85,并自动进行梁端弯矩调幅,梁跨中弯矩自动按平衡条件增大。 说明: 1)调幅只对梁两端均为负弯矩的进行调整,对次梁或有正弯矩的梁不调幅; 2)仅对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弯矩调幅,对横向荷载(风或地震荷载)不调幅,竖向荷载作用下弯矩调幅后再与横向荷载组合。 6 框剪结构的0.2Q0 调整 高规8.1.4条要求对于框架-剪力墙结构要求进行0.2Q0调整。程序目前暂时屏蔽了进行地震剪力0.2Q0的调整功能 7 周期比 高规435条“,,。结构扭转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t与平动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1 之比,A 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应大于0.9,B 级高度高层建筑、混合结构高层建筑及本规程第10章所指的复杂高层建筑不应大于0.85。” 周期比的要求实际上是限制结构的抗扭刚度不能太弱。

(完整版)建筑形体规则性判定报告.doc

建筑形体规则性判定报告一、平面和不规则的主要类型 1,平面不规则 1 2 3 扭转不规则 考虑偶然偏心的扭转位移比大参见 GB50011- 是于 1.2 3.4.3.1 凹凸不规则 平面凹凸尺寸大于相应边长参见 GB50011- 否30% 等 3.4.3.1 楼板不连续 有效宽度小于 50%,开洞面积大参见GB50011- 否于 30% ,错层大于梁高 3.4.3.1 2,竖向不规则 4 5 6 侧向刚度不相邻层刚度变化大于 70% 或连 规则续三层变化大于 80% 竖向抗侧力上下墙、柱、支撑不连续,含加 构件不连续强层、连体类 楼层承载力相邻层受剪承载力变化大于 突变80% 参见 GB50011- 3.4.3.2 参见 GB50011- 3.4.3.2 参见 GB50011- 3.4.2 否 否 否注:表中不规则项数为 0 时,为规则结构;不规则项数少于 3 个时为不规 则结构;不规则项数 3 个及 3 个以上时为特别不规则结构。 二、特别不规则 1 2 3 4 5 6 7 扭转偏大 抗扭刚度弱 层刚度偏小 高位转换 厚板转换 塔楼偏置 复杂连接 裙房以上的较多楼层,考虑偶然偏心的扭否 转位移比大于 1.4 扭转周期比大于 0.9, 混合结构扭转周期比否 大于 0.85 本层侧向刚度小于相邻上层的 50% 否 框支墙体的转换构件位置:7 度超过 5 层, 否 8 度超过 3 层 7-9 度设防的厚板转换结构否 单塔或多塔与大底盘的质心偏心距大于底否 盘相应边长 20% 各部分层数、刚度、布置不同的错层否 连体两端塔楼高度、体型或者沿大底盘某 个主轴方向的振动周期显著不同的结构 8 多重复杂结构同时具有转换层、加强层、错层、否 连体和多塔等复杂类型的 3 种 注:表中出现不规则项数时,即为特别不规则结构。

结构体系规则性

我是一株小院蔬菜,目前为止只做过不到十个多层框架,今年准备二级结构考试,看到施岚青老师指南最后一章《高层建筑》时,第一节就是结构设计基本规定,其中很大的篇幅讲的是结构体系的规则性。学习之余,不仅思索:作为新手,往往难以在方案设计阶段就建言献策,起码我的工作流程就是接到建筑大姐的建筑图,就开始,柱网、基本平立面尺寸已经定了,我只需要做梁做配筋就是了。因此我初看这部分内容时,只对pkpm几个指标涉及的刚度比、周期比有一定的认识,但是整体框架没有条理性。比如我知道总工要求位移比大于1.2了要考虑双向地震,为什么?其实只是针对不规则的一个加强措施罢了。 总之,我希望广大新手要对结构体系的规则性有整体、深入的认识,不要停留在识记或几大指标的程度。学习完后,你会惊喜地发现,给你一个没做过的建筑图,兴许你也能说说一二呢! 以下是正文,附件是正文里的表格1、2,你也可以下载整个WORD文档,本人风格,1块: 结构的优劣,俗称的几大比值是一系列衡量的指标,而此比值近半与结构的规则性有关,这几个与结构规则性相关的比值,并不是结构规则性概念的全部。而概念控制的优劣从根本上决定了结构设计的档次,因此有必要全面深入地了解结构规则性的概念。 结构体系的规则性判断 结构的优劣,俗称的几大比值是一系列衡量的指标,而此比值近半与结构的规则性有关,这几个与结构规则性相关的比值,并不是结构规则性概念的全部。而概念控制的优劣从根本上决定了结构设计的档次,因此有必要全面深入地了解结构规则性的概念。 一、规则性概念控制的总原则 最好规则(抗3.4.2、高3.4.1+高3.5.1),不规则的加强(抗3.4.1、高3.4.8+高3.5.8),特别不规则的专门论证,严重不规则的不应采用(抗3.4.1、高3.4.1)。 二、何为规则 记得原来看一部纪录片《旅行到宇宙边缘》,,汉语字幕,英语原声,看得我十分享受,尤其里面宇宙星体星系星云的壮观,看起来就美,今天忽然想起来,美在哪里?美就在规则,万亿个星体,都是圆形,没有奇形怪状,都是些简单的形状,变化也是渐变。规则是个空洞没有量化的字眼,规范也多少用了一些不那么空洞的词语来描述规则:对称、均匀变化、逐渐、避免突变、简单(来自抗3.4.1、高3.4.1、高3.5.1)。 这也再一次印证了我一直以来的个人的美学观点:80%的简单+20%的复杂=美丽。 三、何为一般不规则、一般不规则如何采取加强措施 不规则包括平面不规则、竖向不规则两大类。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关于结构的规则性概念控制的总原则,抗规和高规是一致的,而在具体的何为不规则、不规则的加强措施上,两本规范是有一些不同的,即多层、高层的规则性控制是有差异的。 归纳以表1~3示之: 表1 高层结构体系的规则性(高规) 规则性分类一般不规一般不规则加强措施特别、严重不规则

结构体系与选型

1.梁的分类及受力特征: 按材料:石梁、木梁、钢梁、钢筋混凝土梁、组合梁等。 按断面形状:矩形梁、工字梁、T形梁、工字薄腹梁等。 按受力分:简支梁、连续梁、悬臂梁等。 当跨度太大时,在两端支座之间再增中间支座,称连续梁。 2.桁架的组成和特点: 桁架是由若干杆件在每杆两端用铰联结而成的结构。 平面桁架:当各杆的轴线都在同一平面内,且外力也在这个平面内时,称为平面桁架。在平面桁架的计算简图中,通常引用如下假定:a各结点都是无摩擦的理想铰。b各杆轴线绝对平直,并通过铰的中心。c荷载和支座反力作用在结点上。经抽象简化后,杆轴交于一点,且“只受结点荷载作用的直杆、铰结体系”的工程结构。 特性:只有轴力,而没有弯矩和剪力。轴力又称主内力(primary internal forces)。 3.桁架结构的分类:一、根据维数分类: 1. 平面(二维)桁架(plane truss):所有组成桁架的杆件以及荷载的作用线都在同一平面内。 2. 空间(三维)桁架(space truss):组成桁架的杆件不都在同一平面内。 二、按外型分类:1. 平行弦桁架2. 三角形桁架 3. 抛物线桁架 4. 梯形桁架 三、按几何组成分类:简单桁架(simple truss)联合桁架(combined truss)复杂桁架(complicated truss)。 四、按受力特点分类:1. 梁式桁架2. 拱式桁架。 五、计算方法:结点法、截面法、联合法 结点法:以只有一个结点的隔离体为研究对象,用汇交力系的平衡方程求解各杆的内力的方法。结构计算简化的技巧应用需注意: a相似三角形的应用:在计算中,经常需要把斜杆的内力S分解为水平分力X和竖向分力Y。 设斜杆的长度为L,其水平和竖向投影的长度分别为Lx和Ly,则由比例关系可知: b结点单杆:以结点为平衡对象能仅用一个方程求出内力的杆件,称结点单杆(nodal single bar)。利用这个概念,根据荷载状况可判断此杆内力是否为零。 c零杆:零内力杆简称零杆(zero bar)。 5.拱式结构分类: 从力学计算简图分:三铰拱、两铰拱和无铰供;按应用材料分类: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胶合木结构、砖石砌体结构; 从拱身截面看:有格构式和实腹式、等截面和变截面。6.拱的基本特点:在竖向荷载作用下会产生水平 推力。区别拱与梁的主要标志:水平推力存在与 否。 7.带拉杆的拱:在屋架中,为消除水平推力对墙 柱影响,在两支座间增加一拉杆,由拉杆来承担 水平推力,如上图。 8.在桥梁中为了降低桥面高度,可将桥面吊在拱 上。如下图。 9.拱的特点:在竖向荷载作用下会产生水平推力。 优点:水平反力产生负弯矩,可以抵消一部分正 弯矩,与简支梁相、 比拱的弯矩、剪力较小,轴力较大(压力),应力 沿截面高度分布较 均匀。节省材料,减轻自重,能跨越大跨度。宜 采用耐压不耐拉的 材料,如砖石混凝土等。有较大的可利用空间。 缺点:拱对基础或 下部结构施加水平推力,增加了下部结构材料用 量。 10.拱的合理轴线:拱式结构受力最理想的情况是 使拱身内弯矩为零,仅承受轴力。只要拱轴线的 竖向坐标与相同跨度、相同荷载作用下的简支梁 弯矩值成比例,即可使拱截面内仅有轴力没有弯 矩。满足这一条件的拱轴线称为合理拱轴线。 11.拱式结构的选型:一、结构支承方式分:三铰 拱、两铰拱和无铰拱。 (1).三铰拱是静定结构,其整体刚度较低,尤其是 挠曲线在拱顶铰处产生折角,致使活载对 桥梁的冲击增强,对行车不利。拱顶铰的构造和 维护也较复杂。三铰拱除有时用于拱上建 筑的腹拱圈外,一般不作主拱圈。(2).两铰拱取消 了拱顶铰,构造较三铰拱简单,结构整体 刚度较三铰拱为好,维护也较三铰拱容易,而支 座沉降等产生的附加内力较无铰拱为小, 因此在地基条件较差和不宜修建无铰拱的地方, 可采用两铰拱桥。(3).无铰拱属三次超静定 结构,虽然支座沉降等引起的附加内力较大,但 在荷载作用下拱的内力分布比较均匀,且 结构的刚度大,构造简单,施工方便,因此无铰拱 是拱桥中,尤其是钢筋混凝土拱桥中普遍采用的 形式。 二、拱的矢高:a矢高应满足建筑使用功能和建 筑造型的要求;b失高的确定应使结构受力合理; c矢高的确定应考虑屋面做法和排水方式。三、 拱轴线方程:从受力合理的角度出发,应选择合 理的拱轴线方程,使拱身内只有轴力。没有弯弯, 但合理拱轴线的形式不但与结构的支座约束条件 有关.还与外荷载的形式有关。 12.网格结构与网架结构定义:空间网格结构是由 多根杆件按照某种有规律的几何图形通过节点连 接起来的空间结构。 13.网架结构的优越性:a空间工作,传力途径简 捷。b重量轻,经济指标好。c刚度大,抗震性能 好。d施工安装简便。e网架杆件和节点定型化、 商品化生产f网架的平面布置灵活。发展迅速的 原因:a社会发展和工程建设的需要。b标准化、 工厂化生产。c电子计算技术的应用。 14.网架结构的形式与分类:平面桁架系组成的网 架结构。六角锥体组成的网架结 构。 四角锥体组成的网架结构。 三角锥体组成的网架结构。 15.网架结构的选型影响因素:网架制作、安装方 法、用钢指标、跨度大小、刚度要求、平面形状、 支承条件。实用与经济的原则,多方案比较确定。 主要考虑施工制作和用钢指标两个因素。 16.网壳结构形式。按组成层数分:单层网壳和双 层网壳。单层柱面网壳: 按材料分:木网壳、钢筋混凝土、钢网壳、铝合金 网壳、塑料网壳、玻璃钢网壳等。 按曲面形式:a单曲面:筒网壳或称为柱网壳。b 双曲面:球网壳、扭网壳(包括双曲抛物面鞍型 网壳、单块扭网壳、四块组合型扭网壳)。 17.单层圆柱面网壳的网格可采用:a单向斜杆正 交正放网格、b交叉斜杆正交正放网格、c联方网 格、d三向网格。 18.单层球面网壳的网格可采用:a肋环型、b肋 环斜杆型、c三向网格、d扇形三向网格、e葵花 形三向网格、f短程线型。 19.悬索结构:索的形状是不稳定的(随荷载分布形 式变化)。必须采取不同的构造措施,以形成各种 具有形状稳定性的悬索体系。类型:a单层悬索 加重屋面b预应力“悬挂薄壳”c预应力双层索 系d预应力索网e劲性悬索f横向加劲平行索系 ——索-梁(桁)体系g索-拱体系。. 20.单层索系加重屋面:设置重屋面的作用——使 均布重力荷载具有优势,以保证初始形状的相对 稳定性。 21.悬挂薄壳:单层重屋面体系的进一步演进。a 挂屋面板b加超载,然后灌缝c缝结硬后卸去超 载,形成悬挂薄壳。 22.砌体结构:指用砖、石或砌块为块材,用砂浆 砌筑的结构。(砖砌体、石砌体、砌块砌体) 砌体结构发展概况:应用范围扩大、新材料、新 技术和新结构的不断研制和使用、砌体结构 计算理论和计算方法的逐步完善。 23.砌体结构的优缺点:优点:a砌体结构材料来 源广泛,易于就地取材。b砌体结构有很好的 耐火性和较好的耐久性。c砖砌体的保温、隔热 性能好,节能效果明显。d可以节约水泥、钢 材和木材。e当采用砌块或大型板材作墙体时, 可以减轻结构自重,加快施工进度,进行工业 化生产和施工。缺点:a砌体结构自重大。b无筋 砌体的抗拉、抗弯及抗剪强度低,抗震及抗 裂性能较差。c砌体结构砌筑工作繁重。d砖砌体 结构的粘土砖用量很大,往往占用农田,影 响农业生产。必须大力发展砌块、煤矸石砖、粉 煤灰砖等粘土砖的替代产品。 24.砌体结构的应用范围:a主要用于承受压力的 构件,如基础、内外墙、柱等。 b砌筑围护墙和填充墙等。c桥梁、隧道工程等。 25.砌体结构房屋(混合结构)的组成:房屋中墙、 柱等竖向承重构件用块体和砂浆砌筑而成的 砌体材料,屋盖、楼盖等水平承重构件用钢筋混 凝土、轻钢或其他材料建造的房屋称为砌体结构。 26.横墙承重体系:当房屋开间不大(一般为3~ 4.5m),横墙间距较小, 将楼(或屋面)板直接搁置在横墙上的结构布置称 为横墙承重方案: 房间的楼板支承在横墙上,纵墙仅承受本身自重。 27.横墙承重方案的荷载主要传递路线为: 楼(屋)面板→横墙→基础→地基。 纵墙门窗开洞受限较少、横向刚度大、抗震性能 好。 适用于多层宿舍等居住建筑以及由小开间组成的 办公楼。 28.纵墙承重体系:对于要求有较大空间的房屋(如 厂房、仓库)或隔墙位置可能变化的房屋,通常无 内横墙或横墙间距很大,因而由纵墙直接承受楼 面、屋面荷载的结构布置方案即为纵墙承重方案: 其屋盖为预制屋面大梁或屋架和屋面板。这类房 屋的屋面荷载(竖向)传递路线:板→梁(或屋架) →纵墙→基础→地基。 纵墙门窗开洞受限、整体性差。适用于单层厂房、 仓库、食堂。 29.纵、横墙承重体系:当建筑物的功能要求房间 的大小变化较多时,为了结构布置的合理性,通 常采用纵横墙布置方案,纵横墙承重方案,既可 保证有灵活布置的房间,又具有较大的空间刚度 和整体性,所以适用于教学楼、办公楼、多层住 宅等建筑。此类房屋的荷载传递路线:楼(屋)面 板→→基础→地基。 30.内框架承重体系:对于工业厂房的车间、仓库 和商店等需要较大空间的建筑,可采用外墙与内 柱同时承重的内框架承重方案,该结构布置为楼 板铺设在梁上,梁两端支承在外纵墙上,中间支 承在柱上。 此类房屋的竖向荷载的传递路线:楼(屋)面板→ 梁→→地基。

复杂结构规则性判断附表

规则性判别 1)楼层位移比: a)站房部分:最大值1.32,(X+5% 偶然偏心地震力作用,此工况层间位移角为1/2978)※ b)发车区A:最大值1.22,(Y-5% 偶然偏心地震力作用,此工况层间位移角1/3934)※ c)发车区B:最大值1.24,(Y-5% 偶然偏心地震力作用,此工况层间位移角1/3855)※ d)圆形坡道:地面以上均小于1.2,仅最底层大于1.2,但是最底层埋于土中,位移比无意义。 2)建筑平面长宽比: a)站房部分:141.8/64=2.2 b)发车区A:66/58.7=1.1 c)发车区B:66/64=1.03 3)结构平面凹进或凸起的长度比: a)站房部分:20.6/61=34% ※ b)发车区A:37/58.7=63% ※ c)发车区B:52/64=81% ※ 4)结构平面角部重叠或细腰: a)站房部分:无角部重叠或细腰 b)发车区:无角部重叠活细腰 5)楼板平面削弱,开洞尺寸: a)站房部分:开洞面积<30%,有效宽度>50% b)发车区:无大的开洞 6)楼层等效剪切刚度比值《本层塔侧移刚度与上一层相应塔侧移刚度70%的比值或上三层平均侧移刚度 80%的比值中之较小者》: a)站房部分:Ratx1= 1.3645 Raty1= 1.4188,无薄弱层 b)发车区A:Ratx1= 1.5840 Raty1= 1.6337,无薄弱层 c)发车区B:Ratx1= 1.6372 Raty1= 1.6383,无薄弱层 d)圆形坡道:Ratx1= 1.4676 Raty1= 1.4419,无薄弱层 7)立面局部收进: a)站房部分:无立面局部收进,无软弱层 b)发车区:无立面局部收进,无软弱层 8)整体外挑尺寸:

组织结构体系设计要点

组织结构体系设计要点 一、组织结构的发展趋势 组织结构变革的趋势,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扁平化 组织结构在扁平化的发展趋势过程当中有两个专业术语: 管理幅度 管理幅度是管理人员能够直接管理下属的人数。 许多国内企业执行竹竿式管理,这种模式仅限于规模很小的公司,规模稍大后,公司相关的结构需要进行调整,逐渐职能化。一般来说,公司的基本职能部门包括: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研发、生产、销售等,在每一职能系统中管理者的能力各不相同,因此需要设计管理幅度,受时间与精力因素的影响,高层管理者管理4~8人的范围比较合理。 知识结构 管理者不可能是所有领域的专业人士,在拉大其管理幅度时,可能与其能力不相匹配,容易产生外行管内行的状况,因此,要考虑管理的深度及管理者的知识结构能否覆盖到新增领域。在进行组织结构审视时,要对管理岗位所领导的下属人数做相应规范。在纵向管理层次,管理者的决策性工作经历纵向层次越多,具体执行时信息的衰减度就越大。 【案例】 信息传递中的异化 台湾综艺节目“我猜我猜我猜猜猜”中曾做过一个游戏,吴宗宪将七八个艺人分隔在不同的格子间中,并告诉第一位艺人一个成语:坐井观天,然后第一位艺人运 用肢体语言将此成语传达给第二位艺人,以此类推,当吴宗宪问最后一位艺人收到 的讯息时,最后一位艺人回答:“鬼子投降。” 可见信息经过传递会被异化到何种程度。 因此,企业要从组织结构上尽量压缩纵向层次,合理设计管理幅度。 2.专业化 企业组织结构变革过程,存在三个关键性的专业化: 岗位的专业化 有些企业将不相关的工作合并到一个岗位,工作者经常无所适从,不清楚自己工作的重

点。 部门的专业化 大部分企业中的人力资源部不够专业化,甚至将人力与行政置于一起。其实人力资源与行政工作的核心与焦点相距甚远,组织结构如果背离了专业化原则,管理者的工作很难开展。 公司的专业化 公司的专业化,即公司作为利润中心,是否具备专业化素质。许多机构将非增值的部分以及辅助化环节剥离,交予社会化的公司管理,相关部门外包给专业机构运作,实现企业管理的专业化。 3.分权化 企业要分散权力,相互制衡与监督,因为权责不对等会为组织效率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组织权限的分类 组织的权限包括四大类: 资源的权限。企业相关的物品,包括成品、半成品、设备、房产等都属于企业的资源权限,这些资源管理权限也分为一级、二级、三级。 资金的权限。许多企业在资金方面执行“一只笔”管理制度,资金使用效率很低,企业可以将总裁、财务总监、各部门经理的借款、审批、报销、采购等权限规范化,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信息的权限。信息的权限是指报告、报表等公司内部文件的阅读、审批与发布。 人事的权限。人力资源工作者具有最大的人事权限,包括招聘权、定薪权、考核权以及任免权,这些相关权限需要进行规划,便于在各个环节予以控制。 权力分配的方式 企业运营首先要做到权责对等,相关的权力交予承担相应责任的岗位,让最专业的人执行此岗位。 企业权力分配的方式包括三种: 权责规范表。即通过相关的权责规范表予以描述,比如某级别的经理有权力批准多少金额的项目,某级别的采购有权力签多少金额的合同等。 临时授权。比如某人出差,可以将某些权力通过授权书临时交予此人员,待其出差回来后收回授权。 设置副职。通过柔性化地设置副职可以进行授权,这类参谋式职位可以得到直接领导的临时授权。 4.柔性化 公司的组织结构实际上由两部分组成:行政性的刚性架构和柔性化的结构。例如,美的集团的组织结构中包含许多柔性化结构,比如采购采员会、质量管理委员会、安全管理委员

建筑结构的规则性探讨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程论文 建筑结构的规则性 学生姓名盛雪松 学号08134120 院系工学院土木系 专业土木工程 课程教师梁超峰 完成日期2011-05-20

建筑结构的规则性 摘要:建筑结构不规则可能造成较大地震扭转效应,产生严重应力集中,或形成抗震薄弱层。因此,在建筑抗震设计中,应使建筑物的平、立面布置规则、对称,具有良好的整体性。质量和刚度变化宜均匀,防止在平面上质量中心与刚度中心不重合而造成严重的扭转振动。竖向抗侧力构件的截面尺寸和材料强度宜自下而上逐渐减小,避免抗侧力结构的侧向刚度和承载力突变而形成薄弱层。 关键词: 建筑结构;不规则类型;判定和处理 引言 结构设计规范明确要求,建筑及其抗侧力结构的平面布置宜规则、对称,并应有良好的整体性,建筑的立面和竖向剖面宜规则,结构的侧向刚度宜均匀变化,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结构方案,但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思想观念不断更新,严格意义的规则建筑已经很难见到,取而代之的是大批新颖别致、标新立异、彰显个性的建筑物。各地大量涌现的现代建筑物几乎都是不规则或是严重不规则的,如希尔顿饭店、深圳发展中心、中央电视台等,都是不规则建筑的典型代表,它们的出现既给城市建筑带来了崭新的面貌,同时又给结构设计人员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何遵循规范精神,对不规则建筑结构进行结构设计与计算分析,成为工程设计中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建筑结构的不规则类型可分为平面不规则和竖向不规则。本文主要从不规则结构的判定、震害和处理措施结合实例来叙述。 1 结构不规则类型 大致可分为平面不规则和竖向不规则。 1.1 平面不规则 1)扭转不规则:楼层的最大弹性水平位移(或层间位移),大于该楼层两端弹性水平位移(或层间位移)平均值的1.2倍;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