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华文化的道统和法统

中华文化的道统和法统

中华文化的道统和法统
中华文化的道统和法统

中华文化的道统和法统

老莲农2010-10-23 22:20:45

(2010年7月21日在第七届东林寺净土夏令营的讲座)

龙江书院史幼波/主讲

各位大德、各位同道、各位朋友:

下午好!

非常荣幸,第一次到东林寺,能够在慧远大师开辟的道场与大家一起交流传统文化,我感到三生有幸。当然,也非常惶恐,不要说祖师爷在上面看着,就是下面在座的各位中,藏龙卧虎的大德高人也不少,所以,不能随便乱讲,不敢乱造口业,不然,祖师爷就要打屁股。

我今天要和大家交流的话题是《中华文化的道统和法统》。这个题目非常大,它是一个统(桶),什么都装到里面了。一个是道统,一个是法统,这么大的桶,怎么讲?按照过去禅宗的说法,这叫做“蚊子上铁牛,无你下口处”。我现在面对这个道统、法统,也感到下不了口。但是,不下口又不行,为什么?我们出家师父到东林寺来做什么的?是来学道的,是要行道的;在座的在家居士,还有很多年轻的朋友,这么大热天到这里来干什么?也是要求道问法的。如果不知道什么是道统,不知道什么是法统,那你在中华文化的汪洋大海之中,怎么游到彼岸?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整个东方文明都是从这里开始的,而且,现在走向世界了,但说到它的内容,那真是洋洋洒洒、无穷无尽,而且深奥无比。且不说别的,就说佛法,三藏十二部,八万四千法门,你不知道这个道统和法统,你钻进去了还能出得来吗?你钻进这么一片大森林里,能保证自己不迷路吗?因此,我们学道、修道、行道,首先应该明了什么是道统和法统。

当然,不同的人是抱着不同的心态来到这里的。在座的各位通过各种不同的渠道了解到咱们东林寺有这么一个夏令营,有些人是抱着学道来的,也有些人可能是在社会生活中忙忙碌碌,有很多的烦恼,不知道该怎么办,于是到名山古刹来清净清净,来充充电。不管抱着什么目的,既然来了,这里是祖师的道场,我们就要对道有感觉,对法有感觉。

中华文化的道统和法统,其实就是我们普通人平常说的传统。传统是传什么东西?对一般人来说,现在一提到传统,他就感觉是旧的东西,还有些人觉得这个传统是比较落后的东西。你若说传统文化,他想到的就是孔孟老庄,是旧的文化;你若说传统思想,他就说这是旧的思想;你若说传统制度,他也会想到几千年来陈旧的封建制度。

很多人总是把传统和现代对立起来,隔离起来,认为这两者是矛盾的,是对立的。如果传统和现代是对立的,为什么现在中国上至国家的领导人,下至民间

有识之士,都在提倡传统文化?这里面一定是有它的道理,问题出在人们把传统和现代对立起来的老观念。那么,我今天想告诉大家的是,传统和现代不是对立的,不仅如此,而且这两者是同一个东西——传统就是现代,现代就是传统。

也许大家听到这个会有疑问,传统怎么就成为现代了呢?我给大家举个例子,在座的每一个人,现在、当下,你是一个传统的人还是一个现代的人?我们的第一念,一定认为我是一个现代人,我是生活在现代社会,享受的是现代文明,所以我是一个现代人。但是,我们想过没有,我们这个现代人是怎么来的?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吗?不是。对,是从我们的父母那里来的。父母又从哪里来的呢?从父母的父母那里来的。一直这样推下去,你就会发现,我们这个当下活生生的现代人,身上的一切元素都可以推到人类的初始,用西方的话说可以推到亚当、夏娃那里,用东方文化来说可以推到天地之始。宇宙天地什么时候开始,我们每个人身上的元素在那个时候就已经具备了,我们的生命就是从那时候一代代传承下来的。如果把我们的身体和精神看成一个统一体的话,那么,这个肉体和精神本身,就是传统。我们就是这样从远古“传”到今天来的。

所以,传统和现代不矛盾,是一个东西,就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我们看到了现代的这一面,往往就看不见背后的传统。有些人学传统文化入迷了,迷在了传统文化里面,然后认为一切现代化的东西都是不对的,然后排斥现代文明。这个也是不对的。我们怎么能够排斥现代文明呢?我们在这里讲课,这个扩音设备、录像设备、电扇,等等,都是现的文明的成果,也都是来自于传统,它就是我们人类整体文明的一部分。所以,我们要站在高处着眼来看待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

传统这个词,是一个动宾结构。传是动词,表示传递,接受了上一代人的传递,到了我们手上,我们要传递给下一代。传递什么东西呢?传递的是一个“统”。从中华文化的角度说,它传递的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传递的是文化的根本,传递的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统一体。

中华文化有一个特点,什么特点呢?就是喜欢“统”,喜欢把一切都包容进这个“统”里。中华文化在整个人类文明中,可以说是胸怀最博大的,它能够兼容并包,一切都能够融入进来。所以,我们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就有一个伟大的理想,就是要建立一个大同世界,儒家说的是大同理想。这就是一个“统”。

大家想一想,人类社会要建立这样的理想,在西方是什么时候提出来了?是马克思提出来的嘛,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这就是人类大同。而我们的老祖宗在几千年以前,就提出了大同理想和大同世界。所以,这是中华文化的特点,也是中华文化的胸襟之所在,它就有这么大的包容性!我们从历史上的文化交流和发展来看,中华文化确实有这样的特质,它可以融合任何文明,同时又能够求同存异。

所谓的大同,不是全同。大家要注意这个概念,不是完全相同,你吃什么我也吃什么,你穿什么我也穿什么,你是高鼻子蓝眼睛,我也变成高鼻子蓝眼睛,不是这样。这个大同是大体上相同。这个大体,是指大的原则、大的本体、大的方向。人类文明要走向一种和谐,要走向相互理解,要走向相互交流,必须要有

一个共同的前提,这个前提是什么?现代人喜欢说一个概念——普世价值,这是学术界里的说法。我们所说的大同,不是学术界所说的普世价值,他们所说的往往是西方式民主、自由这一套。我们所说的大同,我们老祖宗所提出来的普世价值,是指人类社会的常道。了解儒家学说的人都知道,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是五常——仁、义、礼、智、信。这是孔夫子提出来的大同世界的基础,人类社会要想和谐、健康、正常发展,人与人之间必须要遵循“五常”的要求,社会必须建立在这“五常”的基础上。

常,就是永恒;五常,是指人类社会每一个个体应该具备的永恒的品质。仁者爱人,仁爱之心必须有,每个人都要爱其他的人,要关怀其他的人,这是仁。义,见义勇为,义所当为,面对正义事业要义无反顾,勇于承担责任。礼,人与人之间交流、国家之间的外交、民族与民族的交流,要讲一个礼。礼不是外在的形式,而是合理的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方式,大家都共同认同的交流方式。智,就是要智慧,人要发展自己的智慧,这种智慧不是小聪明,而是能够行仁义的大智慧。信,这是最基本的,人与人之间交往,首先要讲诚信。孔夫子说“自古谁无死,民无信不立”,一个人没有基本的诚信了,就等于没有站立走路——四肢着地走路的是什么?孔夫子骂人不带脏字的。

五常的观念,是我们中华文化给全人类提出来的普世价值,是建立大同世界的基础。并不是说只有我们中国人才需要这个东西,西方人就不需要了,美国人、非洲人就不需要了,不是!任何一个健康的社会都离不了这五个方面,一旦离开这五方面,这个社会一定要出问题。所以,中华文化的大同理想,指的是根本方向上和根本原则上的大体相同,在具体的细节上,当然可以求同存异,可以百花齐放,这样的人类社会才会显得多姿多彩、丰富灿烂。所以,中华文化的传统,就是我们从老祖宗那里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文化精神,这个精神的根本,就是大同,可以说就是道统。

当然,道统是从根本意义上来说的,涉及到具体而微的各个宗派、学派,代代相传的就是法统。不同的法就有不同的统,儒家有儒家的统,道家有道家的统,只要有不同的方法,就有不同的法统。

这里,我们先说中华文化的道统。要说道统,当然就要先说到这个道。这个道是什么呢?这个最麻烦、最难说,越是学道的人,就越是怕别人问这个道。为什么?你没办法回答啊!在老子那里已经给你判死了,《道德经》一开篇就说“道可道,非常道”,你要谈这个道,只要你说出来的、表达出来的东西,都不是道,起码不是常道,不是真正不变的道,不是永恒的道。所以,只要一说出来,在禅宗里面叫落二落三,不是那个本来的。所以,道可道,非常道,没办法说。但是,人们又在到处求这个道,到处问这个道,怎么办?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很多稀奇古怪的回答。

在先秦庄子的时代,有一位东郭先生,那个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估计就是以他为主角的。东郭先生问庄子:您是道家的真人,您能告诉我道在哪里吗?庄子随口就说:“无处不在。”东郭先生一听,不行,您怎么能够这么忽悠我呢!无处不在,说了等于白说嘛,您今天得说具体了,把道具体在哪里给我说明白。

庄子就说:“道在蝼蚁。”就是昆虫、蚂蚁,道在它们身上。这个东郭子一听,受不了,人们经常说道是玄之又玄、高之又高、妙之又妙嘛,怎么会在那么低等级的动物身上呢?您一定是骗我的。庄子又说,你不信啊?那我告诉你,“道在稊稗”。稊稗就是长在稻田里的稗草,这是毫无用处的东西。东郭子一听更不对了,刚才说的蝼蚁虽低贱,起码还是有情众生嘛;现在说到稊稗,则是无情众生了。庄子说,你还不相信啊?那我告诉你,“道在瓦壁”,就是在残垣断壁,在那些烂瓦块、烂砖头那里。东郭子还是想不明白,怎么越说越贱了。最后,庄子又说了一句话:“道在屎尿。”东郭子一下没话说了,这话没法问下去了,因为已经说到了最肮脏、最不堪的地方去了。

所以,我们怎么来谈这个道?很麻烦。所以禅师们就经常说:“说是一物即不中”,你随便说,你说的任何东西,只要你说出来,就不是禅,不是道。

有人来问赵州老和尚,如何是道?你看赵州老和尚怎么回答的,他说“墙外的”。我们如果听到这样的回答,会怎么想?我是到庙子里来问道,你是一方大德,有这个义务传道啊!可是老和尚问东答西,说墙外的牵牛走的、牵马走的乡间小道,阡陌纵横,这就是道,你要问道,就到墙外面去找。这人以为老和尚没听明白,就说,唉老和尚,我问的不是这个道,不是这个道路的道。老和尚就问,那你问的是什么道?他说,我问的是大道。赵州老和尚扔过一句话:“大道透长安!”这什么意思?你不是问大道吗?你嫌墙外的道太小,那大道就是国道了,国道是通向首都的。我们大唐朝的首都是长安,那你往国道上走,往高速公路上去走吧。你看,他就是不给你正面回答,就是不跟你玩正经的。

大家要知道,不是赵州老和尚不想传这个道啊!哪一个祖师大德不想把自己所体会到的佛法、体会的大道传达给众生啊?他恨不得让所有的人都知道。这个是菩提心嘛,是学佛的人最基本的发心。但是,为什么赵州老和尚总是给你问东答西、问牛答马?实话实说,是这个问题根本没有办法正面回答。这个道要怎么说才是对啊?说不清楚的,只能让你去体会,原因就是道这个东西,它是一个统,是统一的,是天地宇宙的全体,是全部,它是一个统。我们求道的人、问道的人,只不过是天地间的匆匆过客,只是微尘、毫毛而已,甚至于毫毛都算不上。你这么一个微小的微尘,怎么去求得一个整体?局部怎么可能去获得对全体的认识?这是不可能的。就像我们坐在这间屋子里不出去,你要想了解整座建筑的全体,也是不可能的。你只能是跳出这间屋子之外,才能看到这个建筑的外貌,这栋楼有几层,中间的楼梯是怎么样的,窗户外观是怎么样的,这才能了解。但是,我们想一想,个体的生命能够跳出大道之外去吗?你能够跳得出去吗?不可能嘛。那怎么办?苏东坡的诗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他是深深地理解和明白这个问题,我之所以不知道大道是什么样的,是因为我在大道里面,只是大道中微小的一分子而已,只缘身在此山中啊!

高年级学生有较强地中华文化和语言地自豪感

中小学语言文字工作指导标准(政策法规)说好普通话、用好规字、提高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是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本容。教育部、国家语委2017年2月9日公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对“识文断字”基本功提出新的要求。教育部、国家语委同时印发了《中小学语言文字工作指导标准》,要求各地结合原有工作基础和本地区实际情况,制订适合各级各类学校的建设标准和评分细化方案,开展学校语言文字工作达标建设。 小学语文是国语的前言,是打开少年思想的一把金钥匙。小学语文课,便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一切素质教育都源于语文学习。小学语文作为人生中的启蒙科目,无论从哪个角度去看,都有着独一无二的重要性。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它包括着中国五千年的灿烂文化,代表着中国的软实力,体现着仁义礼智信的古老生活哲学。小学生正处于人生中的起步阶段,是学习和接受能力最强的时候,这个时候接受到良好的教育,会使他们日后有一个良好的发展。大量的事实证明,语文教学是培养人文素养、人文精神的天然乳汁。人文素养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不仅包含一个人对文学艺术的欣赏水平、感悟能力,而且还包括一个人的审美情趣、价值观念、在气质和精神境界。良好的人文素养是人发展的最本质的源泉,最持久的动力,是生命核心的潜能。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通过不同的文章,各种语文活动,培养学生对真善美的辨别,对人类、自然的关怀,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并由此焕发出在外在的激情、生命的活力、坚强

不屈的意志力、永不停息的探索精神,使他们以后无论遇到怎样的艰难曲折,经历怎样的人文精神危机都能从容应对,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态势。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斗争中形成的思想体系、世界观或思想武器,也是这一时期资产阶级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它主一切以人为本,反对神的权威,把人从中世纪的神学枷锁下解放出来。宣扬个性解放,追求现实人生幸福;追求自由平等,反对等级观念;崇尚理性,反对蒙昧。人文主义肯定了人是生活的创造者或主人,要求文学艺术表现人的思想和感情,科学为人生谋福利,教育发展人的个性,要把思想、感情、智慧都从神权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提倡个性自由以反对人身束缚。而回顾过去我们的语文教学往往过分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否定语文学科在的人文性,要么用烦琐的分析肢解课文生动感人的整体形象,要么用无休止的做题取代学生读写的语文实践,要么用所谓的标准答案限制学生阅读的多元感受,这样就容易扼制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所以,忽视了人最根本的思想和情感,忽视了发展学生的个性,我们的教学必将导致社会的人文缺失。新闻报道中学生自杀的频繁上演,使大家不禁要问:我们的教育又怎么了?我们的孩子怎么了?他们为何如此不知珍惜生命?殊不知,这正是我国教育一向“重科学,轻人文”结出的恶果,因此,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已成为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刻不容缓的任务。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呢?

2-1-2高年级学生有较强的中华文化和语言的自豪感

高年级学生有较强的中华文化和语言的自豪感 一、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 “语文素养”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思想情感、语言积累、语感、思维品质、品德修养、审美情趣、个性品格、学习方向、学习习惯的有机整合。语文素养的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如何提高人文素养呢?首先,拓展学生的视野,塑造健康人格。文学对人性的塑造和对社会风尚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优秀文学作品表现出来的高尚的理想,坚强的意志,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真善美的心灵,无不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量对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提高,对塑造健康的人格都有重要的作用。其次,通过积淀,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一个人的语文素养的高低,关键在于个人对语文主动积淀的厚实程度。当语文积淀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在人身上形成一种富有个性的文化底蕴,而积淀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广泛阅读和识记背诵。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在重视广泛阅读的同时,还要重视识记背诵。教师要引导学生广泛阅读,识记背诵,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化素质,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最后,发展思维,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文学欣赏是一种审美认知活动,遵循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一般认知规律。同时它还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它由感觉器官对作品进行感知,再调动生活积累,产生共鸣,再经过丰富的想像、联想和分析,进而领悟到作品所揭示的生活内涵。通过理解、玩味,得到赏心悦目的、怡情养

性的审美享受和思想认识。掌握并遵循这一规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走进语文教材,让学生直接体验作品中所包含的人文精神 教师在教学中,要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篇文章。教师应该重视用文学性的语言绘声绘色的把学生带进教材,让学生在听、说、读中体会课文的美。学习语文不仅仅是学习课本上的知识,它更是中华文化的一种缩影。其中蕴含着博大精深的古老中国文化。我们伟大的祖国在几千年漫长的发展中,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文化。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续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五千年来,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作为未来中国发展的希望,初中生学习语文,了解传统文化是十分有必要的。 通过课文的学习,他们会更深刻的了解和喜欢上中华文化,可以培养出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更能有效的抵制外来文化对我们侵略,使中华文化更好的传承下去。同时,我们应该注意到。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在课本阅读中联系学生生活去处理教材,而且我们还要善于在平时多留心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学生的周记、随笔是语文教师了解学生打开学生心扉的一扇窗,可以结合学生记录下来的学校班级生活、青春期的朦胧情感、喜欢的音乐、感兴趣的影视动漫画小说等等,让他们讨论、评判、体验、内化。通过这些渠道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素质,同时丰富了学生情感,健全了人格。

中华古诗文源远流长

中华古诗文源远流长,是民族文化的根基和典范,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最好的资源。为了陶冶学生的情操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与经典同在,与圣贤同行”的人文素养。借助创建书香校园的契机,张满明德小学积极开展了“中华经典诵读”比赛活动。通过诵读比赛,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质,激发了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热爱,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进一步加深了对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在背诵中亲近中华经典诗文,在亲近中热爱中国文化,在热爱中弘扬中华文明,在弘扬中整合创新。同时,此次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也进一步丰富了校园生活,提升了学校的文化内涵。 诵读经典丰富小学生语言积累 语言是一个民族睿智的积淀,也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积淀。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汉语言成为世界文化的瑰宝,是我们炎黄子孙值得骄傲的一笔宝贵财富。可是,纵观目前我国小学生语言积累的现状,不由令人担忧:课堂教学中老师大量的分析讲解与问答交流替代了儿童朗朗的读书声;现代化传媒手段的运用及动漫的介入,替代了学生大量感知书面语言的实践;生活节奏加快、课外学习特长,使得学生用于读书、感受书面语言的时间少了……学生的语言积累严重不足,语言营养堪称不良。 为了让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代代传承,作为语文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从小诵读中华经典诗文,丰富语言积累,培育文化底蕴。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把丰富语言积累落实在语文教学和学生生活的全方位、全过程中。 一、熟读背诵加强语言积累 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注重的是对篇章结构的分析、语法知识的传授、基础知识的灌输,造成学生普遍语言积累不足、文化底蕴单薄。语文教学要重视语言训练,语言训练的重点是培养语感,良好的语感应该从诵读中培养。汉语词汇丰富,运用灵活,要使自己对语言的运用不假思索、得心应手,必须掌握语言文字的含义、情味及运用规律。通过熟读和背诵不仅可以强化语言,还可以帮助学生大量积累语言。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解放思想,更新教学理念,应减少一些对课文的分析讲解,以引导学生多读书为主旨,多背诵教材中的优秀范文,使学生读书的意识增强,对语言的积累加大,由少而多,聚沙成塔,为培育文化底蕴打下坚实的基础。 语文教学实践也证明,大量阅读和积极背诵能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不断积淀。为了落实《语文课标》提出的“积累”理念、实现《语文课标》确立的“积累”目标,北师大版语文课标教材在设计上极富创意且便于教师操作落实。例如在加强课内阅读积累这方面,教材编排不仅注意适当地加大了课内阅读积累的量,更注重对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和基本阅读能力的培养,努力使学生尽早喜欢阅读、学会阅读。这对于激发学生阅读积累的兴趣、发展他们的情感和思维、培养良好阅读的习惯,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词汇运用看英汉广告语言反映出的中西文化差异1

从词汇运用看英汉广告语言反映出的中西文化差异 韩莹 邵阳学院外语系2010级 语言一班 1040501290 引言: 关于文化这一术语,早已有许多著名的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先后提出不同的解释和定义,诸如“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全部活动方式,是包括音乐、艺术、文学、建筑、技术、科学和哲学在内的一个民族所取得成就的总和,是一个民族的行为方式或生活方式,等等。”[1]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不同的语言反映记录不同文化的各个侧面,语言可以说是一种文化中最典型的符号子系统。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文化是语言创造的动力和表达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语言是文化的产物,二者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广告语言作为语言的一种功能变体,也就是广告文体。在当今前所未有的高度信息传递和理念传播时代,已融人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成为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广告语言属于“鼓动性的语言”,有着强烈的“说服力”,广告语言必然会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背景、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广告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都是为了达到“推销商品”这一共性目的,然而,由于东西方在哲学观念,思维模式,社会制度、宗教信仰、民风习俗、等文化背景的不同,人们的审美情趣、消费心理以及对商品的认识角度等也存在着诸多差异,故而英汉广告语言为激起民众购买欲望所采用的广告词汇自然也反映了一定的文化差异。本文拟就从广告语言词汇运用的角度赏析生活里的广告语进而讨论出隐含的文化差异。 [关键词]英汉广告语言;词汇运用;文化差异; 正文: 一、词汇运用看中西不同的哲学观念 I、中文广告: 1. 天上彩虹, 人间长虹。( 长虹牌电视机) 2. 天有不测风云, 我有人生保险。(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 这两则广告都注重天与人之间的关系,并选取选取“彩虹”做“长虹”的喻体,(天或自然)“风云”和“我的保险”形成言语上的对仗工整,利用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用迂回曲折的方式,采用移情手法,唤起读者对商品的好感,使读者产生共鸣,从而达到理的效果。此外长虹广告把其产品与美丽的彩虹联系起来,竭力创造美感,抒发情怀,使人感到天和人之间,彩虹和“长虹”之间自然而和谐的关系,从而产生强烈的吸引力,激发起消费者美好的想象和强烈的购买欲。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广告词也正是为迎合中国人的这一心理,巧妙地借格言来增强说服力,提高语言表达效果。

中国建筑和中国语言_异质同构的文化创造

第18卷第1期Vol 118No 11 三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 OU RNAL OF SANM IN G COLL EGE 2001年3月Mar 12001[收稿日期]2000—12—23 [作者简介]谭学纯(1953— ),男,安徽芜湖人,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从事语言学、文艺学研究。 中国建筑和中国语言:异质同构的文化创造 谭学纯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摘 要]中国建筑在可见的形象感受中体现人在自然界的空间位置;中国语言在不可见的 意识抽象中体现人在社会关系网络中的言说秩序。作为异质同构的文化创造,二者经由不同的渠道发生、发展,但始终存在着文化契合点。 [关键词]中国建筑;中国语言 [中图分类号]TU —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343(2001)01—0038—08 我在主编《艺术符号词典》和忝充《中华艺术文化辞典》“建筑”门类分科主编时,曾感觉到,中国古人在运用建筑手段改造世界和运用语言手段表现世界的时候,存在着某种精神上的相通。我试图描述这二者的相通时,首先注意到迪利的《符号学引论》把建筑归入 “后语言结构”①。这表明迪利发现了建筑和语言的同构性,可惜没有展开为具体描述。也许 建筑和语言的异质形态给描述带来了困难,但是如果拨开表层遮蔽,还是可以发现异质形态共同遵循的文化规则。从广义上说,建筑和语言都是一种人工创设的文化符号。在文化哲学的意义上,人类的“家园”修建,在技术层面付诸了建筑,在精神层面交给了语言。是否可以这样认为:建筑在可见的形象感受中体现人在自然界的空间位置,语言在不可见的意识抽象中体现人在社会关系网络中的言说秩序。二者经由不同的渠道发生、发展,但始终存在着某种文化契合点。 一、童年记忆:营造之初和造字之始 中国古人最初是通过建筑行为确立自身在自然界的空间位置的。虽然,初始阶段的建筑不过是一种极简单的营造行为,初始阶段的营造物也只是一种形制极简的构筑,但它却是我们的祖先从自然状态跨入文化境界的标志。以家为单位的“人化”空间从荒蛮的大自然中分割出来,是原始初民运用营造手段调适人与自然关系的自我确证。同样,中国古人随着文字的发明,由蛮昧走向了文明。因此,在营造之初和造字之始,先民们怀着怎样的神秘、激动和自豪感,是不难想象的。他们在崇拜、惊喜、赞美的同时,为华夏文明最初的辉煌,也为世界上最古老的两项文化记录,编织出了美丽的神话传说。《易?系辞传》: 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 8 3

学生有中华文化和语言自豪感

学生有中华文化和语言自豪感 蒋瓦小学 2020年

学生有中华文化和语言自豪感学生有自觉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意识,高年级学生有较强的中华文化和语言的自豪感。 积极宣传,培养师生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 中国语言文字源远流长,它与埃及的圣书文,美索不达米亚的楔形文并称为“三大元老”。可在历史的长河中,圣书文与楔形文已经相继消失,独有我们的语言,独有我们的文字,像定海神针般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了。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在规范用字方面,我们感到最为突出也最令人忧虑的现象是滥用同音字,乱写繁、简字,乱造方言字,尤其是不少网络和某些无聊媒体还积极为这种不良现象推波助澜,提供其任意肆虐的空间,严重破坏了祖国语言文字的纯洁和优美,使人们认识模糊,正误不分,慢慢养成不规范用字的坏习惯,对继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百害而无一利,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规范用字,匹夫有责,革除陋习,义不容辞。 普通话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推广普通话是国家一项重要的语言政策。普通话是校园语言,更是教师的职业语言,说好普通话是合格教师的必备条件之一,是每一位教师和每一位学生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学校是推广普通话和规范用字的主要阵地,广大师生是推广普通话和规范用字的骨干力量。我们大力呼吁全校师生,人人都“从我做起”,人人说好普通话,人人使用规范字,人人成为示范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家庭、影响社会,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文字环

境,为提升我校的综合形象,顺利通过语言文字工作评估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在我校创建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之际,我们向全校师生发出如下倡议: 1. 全校师生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增强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法律意识、公民意识。 2. 全校师生积极学习、使用普通话。要把说普通话和维护祖国语言的纯洁与健康、同爱国结合起来,把推广普通话提高到爱国主义的高度,使学普通话、说普通话成为一种维护民族荣誉、崇尚祖国汉语言文化的行为。 3. 教师使用普通话授课,使用规范汉字板书。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 4. 学生上课回答问题、下课与同学们讨论问题、向老师请教问题时要使用普通话,逐渐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学生作业必须使用规范汉字,各科教师要对不规范的语言、文字行为及时予以指正。 5. 在工作、学习过程中,老师之间、师生之间、学生彼此之间的交流应使用普通话,形成良好的语言交际环境,让普通话真正成为我们的校园语言。 6. 学校师生各种集会要使用普通话讲话或发言。 7. 学校各个部门主办的宣传橱窗、张贴的通知或告示,各个班级创办的板报、墙报、手抄报、班训等文字必须使用规范汉字,不写错字、别字、繁体字、简化字,发现错别字及时改正。

高年级学生有较强的中华文化和语言的自豪感.

中小学语言文字工作指导标准(政策法规) 说好普通话、用好规范字、提高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是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本内容。教育部、国家语委2017年2月9日公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对“识文断字”基本功提出新的要求。教育部、国家语委同时印发了《中小学语言文字工作指导标准》,要求各地结合原有工作基础和本地区实际情况,制订适合各级各类学校的建设标准和评分细化方案,开展学校语言文字工作达标建设。 小学语文是国语的前言,是打开少年思想的一把金钥匙。小学语文课,便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一切素质教育都源于语文学习。小学语文作为人生中的启蒙科目,无论从哪个角度去看,都有着独一无二的重要性。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它包括着中国五千年的灿烂文化,代表着中国的软实力,体现着仁义礼智信的古老生活哲学。小学生正处于人生中的起步阶段,是学习和接受能力最强的时候,这个时候接受到良好的教育,会使他们日后有一个良好的发展。大量的事实证明,语文教学是培养人文素养、人文精神的天然乳汁。人文素养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不仅包含一个人对文学艺术的欣赏水平、感悟能力,而且还包括一个人的审美情趣、价值观念、内在气质和精神境界。良好的人文素养是人发展的最本质的源泉,最持久的动力,是生命核心的潜能。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通过不同的文章,各种语文活动,培养学生对真善美的辨别,对人类、自然的关怀,

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并由此焕发出内在外在的激情、生命的活力、坚强不屈的意志力、永不停息的探索精神,使他们以后无论遇到怎样的艰难曲折,经历怎样的人文精神危机都能从容应对,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态势。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斗争中形成的思想体系、世界观或思想武器,也是这一时期资产阶级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它主张一切以人为本,反对神的权威,把人从中世纪的神学枷锁下解放出来。宣扬个性解放,追求现实人生幸福;追求自由平等,反对等级观念;崇尚理性,反对蒙昧。人文主义肯定了人是生活的创造者或主人,要求文学艺术表现人的思想和感情,科学为人生谋福利,教育发展人的个性,要把思想、感情、智慧都从神权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提倡个性自由以反对人身束缚。而回顾过去我们的语文教学往往过分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否定语文学科内在的人文性,要么用烦琐的分析肢解课文生动感人的整体形象,要么用无休止的做题取代学生读写的语文实践,要么用所谓的标准答案限制学生阅读的多元感受,这样就容易扼制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所以,忽视了人最根本的思想和情感,忽视了发展学生的个性,我们的教学必将导致社会的人文缺失。新闻报道中学生自杀的频繁上演,使大家不禁要问:我们的教育又怎么了?我们的孩子怎么了?他们为何如此不知珍惜生命? 殊不知,这正是我国教育一向“重科学,轻人文”结出的恶果,因此,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已成为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刻不容缓的任务。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呢?

教师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培训方案及总结

教师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培训方案及总结篇一 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大力推进我校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结合本校实际,特制定我校教师语言文字培训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通过有计划的培养提高活动,进一步提高国家语言文字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在全校教师学生中的认知度,增强全校师生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提高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让普通话和规范字成为教师教学的基本用语用字,实现普通话成为校园语言,推动学校语言文字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 二、工作目标 通过培训,使普通话不仅成为我校的教学语言,即师生在教学和学习活动中普遍使用普通话,更成为校园语言,即师生员工在教学、会议、宣传和其他集体活动中使用普通话。校园公共场合用字规范率100%,教师的板书、备课等书写规范,不出现异体字、错别字。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健全机构,完善制度管理。 1.建立学校语言文字领导小组及管理网络,加强领导。 2.加强制度建设,坚持制度管理。 (二)做好普通话知识宣传教育工作。 充分利用校园广播、黑板报等阵地宣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等法规政策;定期展示易读错字供全校师生学习;在校园教学区设立宣传语言文字规范化标语牌,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三)做好教师普通话培训 1.将普通话水平作为新进教师的基本条件之一。对在职教师的要求是:教师普通话考核必须必须达标(语文教师达到二级甲等及以上;其他教师达到二级乙等及以上。),若不能达标,将视为不合格教师,不得晋升专业技术职务,不得评优。 2.将“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列入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普通话成为教师教学用语和校园语言;语文教师能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学生朗读、口语交际、书写等具有评价鉴赏能力。 (四)注重日常渗透,开展系列活动。

亲近经典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提高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亲近经典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提高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有感于温家宝总理答记者问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闭幕之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采访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人民网直播。为了能准确全面掌握相关信息,我一边看视频直播,一边看文字实录。在收听收看的同时,我叹服和仰慕温总理深厚的语言功底、娴熟的语言技巧和驾驭语言的高超能力。面对中外记者提出的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温总理胸有成竹,思维敏捷、逻辑缜密,说理透彻、层次分明,结构巧妙,对答如流,妙语连珠,从容掌控着整个局面。特别是温总理信手拈来而又恰到好处地引用古今中外名人名句,使回答的问题寓意深刻,锦上添花,更使记者招待会异彩纷呈。温总理在开场白中说,这是我在两会之后最后一次同大家见面了。今年可能是最困难的一年,但也可能是最有希望的一年。人民需要政府的冷静、果敢和诚信;政府需要人民的信任、支持和帮助。我将在最后一年“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出自汉朝黄石公《素书》),永远和人民在一起。在回答记者如何评价自己的工作时,温总理说,在最后一年,我将像一匹负轭的老马,不到最后一刻绝不松套。努力以新的成绩弥补我工作上的缺憾,以得到人民的谅解和宽恕。“入则恳恳以尽忠,出则谦谦以自悔”(出自元代名臣张养浩《为政忠告》)。我将坚守这个做人的原则,并把希望留给后人。我相信,

他们一定会比我做得更好。我秉承“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出自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的信念,为国家服务整整45年,我为国家、人民倾注了我全部的热情、心血和精力,没有谋过私利。我敢于面对人民、面对历史。“知我罪我,其惟春秋”(孔子名言,出自《孟子〃滕文公下》)。”在回答有关台湾问题时,温总理说,我想起了台湾割让以后,台中有一位诗人叫林朝崧,他曾经写过一句诗,叫“情天再补虽无术,缺月重圆会有时”。我相信,只要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努力,祖国统一和民族振兴的大业一定能够实现,这是整个中国人的骄傲。 “温文尔雅诗言志,赋到沧桑句便工”。温总理连续10年答记者问,处处都是精准的用语、贴切的比喻、富于节奏的排比、极具韵美的对仗,严密的说理和巧妙的句式结构,时时充满了人文情怀,显示了总理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思想内涵和驾驭语言的高超能力。温总理温总理以诗言志,表达对个人和国家命运的复杂感情。对诗文的引用,不仅是一个大国领导人温文尔雅的政治风度的表达,更是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的展现。无论是以诗言志,还是以诗抒情,温总理用诗句展示着他的个性,也流露着他的真情。子曰:“不读诗,无以言”。温总理在讲话中对诗文的灵活运用为全体国人树立了榜样,也为他所引用的诗歌赋予了时代的新意。 同时,我惊诧于人民网现场文字直播人员深厚的语文素养。当温总理说到“我将像一匹负轭的老马,不到最后一刻绝不松套”

规范文字意识

学生有自觉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意识, 高年级学生有较强的中华文化和语言的自豪感 积极宣传,培养师生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倡议书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中国语言文字源远流长,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在规范用字方面,我们感到最为突出也最令人忧虑的现象是滥用同音字,乱写繁、简字,乱造方言字,尤其是不少网络和某些无聊媒体还积极为这种不良现象推波助澜,提供其任意肆虐的空间,严重破坏了祖国语言文字的纯洁和优美,使人们认识模糊,正误不分,慢慢养成不规范用字的坏习惯,对继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百害而无一利,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规范用字,匹夫有责,革除陋习,义不容辞。普通话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推广普通话是国家一项重要的语言政策。普通话是校园语言,更是教师的职业语言,说好普通话是合格教师的必备条件之一,是每一位教师和每一位学生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 学校是推广普通话和规范用字的主要阵地,广大师生是推广普通话和规范用字的骨干力量。我们大力呼吁全校师生,人人都“从我做起”,人人说好普通话, 人人使用规范字,人人成为示范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家庭、影响社会,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文字环境,为提升我校的综合形象,顺利通过语言文字工作评估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在我校创建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之际,我们向全校师生发出如下倡议: 1.全校师生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增强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法律意识、公民意识。 2.全校师生积极学习、使用普通话。要把说普通话和维护祖国语言的纯洁与 健康、同爱国结合起来,把推广普通话提高到爱国主义的高度,使学普通话、说普通话成为一种维护民族荣誉、崇尚祖国汉语言文化的行为。 3.教师使用普通话授课,使用规范汉字板书。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

最新学生有自觉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意识,高年级学生有较强的中华文化和语言的自豪感

学生有自觉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意识,高年级学生有较强的中华文化和语言的自豪感 学生有自觉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意识,高年级学生有较强的中华文化和语言的自豪感 1.积极宣传,培养师生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 倡议书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中国语言文字源远流长,它与埃及的圣书文,美索不达米亚的楔形文并称为“三大元老”。可在历史的长河中,圣书文与楔形文已经相继消失,独有我们的语言,独有我们的文字,像定海神针般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了。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在规范用字方面,我们感到最为突出也最令人忧虑的现象是滥用同音字,乱写繁、简字,乱造方言字,尤其是不少网络和某些无聊媒体还积极为这种不良现象推波助澜,提供其任意肆虐的空间,严重破坏了祖国语言文字的纯洁和优美,使人们认识模糊,正误不分,慢慢养成不规范用字的坏习惯,对继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百害而无一利,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规范用字,匹夫有责,革除陋习,义不容辞。普通话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推广普通话是国家一项重要的语言政策。普通话是校园语言,更是教师的职业语言,说好普通话是合格教师的必备条件之一,是每一位教师和每一位学生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 学校是推广普通话和规范用字的主要阵地,广大师生是推广普通话和规范用字的骨干力量。我们大力呼吁全校师生,人人都“从我做起”,人人说好普通话,人人使用规范字,人人成为示范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家庭、影响社会,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文字环境,为提升我校的综合形象,顺利通过语言文字工作评估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在我校十月份创建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之际,我们向全校师生发出如下倡议: 1.全校师生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增强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法律意识、公民意识。

文化和语言的关系

文化和语言的关系五千年的历史、五千年的积淀,古老的中华民族及其优秀儿女在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丰富的物质精神财富。无论是文学艺术还是宗教哲学无不体现出中国的特色,中国的传统。而千年之后,在世界文化交流、融合的大背景下,这些优秀的传统还能继续辉煌下去吗?如何让一代代年轻人将老祖先的智慧成果传承和发扬下去就是我们语文教育不得不思考的一个问题。 自上世纪以来传统文化的发展状况可谓是喜忧参半。可忧的是在商品经济、互联网、快餐文化的大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和更年轻的一代人对与传统的忽视与忽略。以影视作品、网络文学、现代科技传媒等为载体的快餐文化,以其快速便捷、信息量大且富于娱乐性的优势风靡整个文化市场,拥有了众多的青少年读者,从而让大批的年轻人远离文本、远离经典。因为年代久远、语言习惯的差异,那些蕴含着古人智慧的文学、艺术、哲学、思想,在他们眼里是艰涩的、难懂的、过时的,很少有学生真正愿意走近它去了解它。因为语言的关系阻断了青少年与传统的近距离接触,同时还让很多人望文言文而生畏,更谈不上兴趣。如果不是因为考试要考的话,估计这些东西早已随着历史尘封在不为人知的角落里。 但情况也并非没有改善,在其他各国掀起汉语热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学习汉语,了解中华文化,而世界各地兴办的孔子学院也将古老的文化传向了世界各地。既然外国人都如此热衷于学习中国古老的传统,那么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更应该肩负起国家建设和文化传承的双重任务,让传统文化后继有人,因此教育教学改革也同经济、体制改革一样势在必行。教育部在2003年颁布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其中给语文的学科性质做了这样的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中国语言与文化(第一讲什么是文化)

中国语言与文化 邓红风:linguisticsouc@https://www.wendangku.net/doc/0818309076.html, 前言:课程目的和目标 中国语言文化课是MTI教指委规定课程。翻译硕士作为专业硕士,主要目的是培养各个领域的专门翻译人才。无论是在什么领域做翻译,当然或者是中译外,或者是外译中。无论哪一种,都会涉及两种语言和文化间的交流。要完成中外间无障碍的交流,除了过硬的汉语和外语能力外,对交流双方的文化的深刻了解也是必不可少的。 虽然我们都是中国人,但是我们大多数人对自己的文化的了解只是浮于感性的、表面的了解。我们住在中国文化这个大房子里,对里面的东西可能非常了解,但是,往往缺乏从更高的视角,即到这所大房子外去观察中国文化的视角。所以这门课就是要补上这一课,使我们可以从更高更远更深的角度去加深对中国语言和文化方面的了解。当然,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提高对中国语言与文化的兴趣。学习外语的学生,都对所学外语感兴趣,连带对所学外语相关的文化感兴趣,但是如果我们要做好翻译,仅这样就不够了。我们一定要提高对中国语言文化的兴趣。 这门课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去了解中外文化的共同点和差异,或者说从对比的角度去学习研究中国和外国的文化。很多文化特点,只有在对比的情况下,才能理解透彻。 当然,我们不可能仅仅通过一门课程就能掌握中国语言文化知识。这门课只是一个引导性的课程,最重要的是学会自主地和系统地学习研究中国语言与文化的能力,有了这种能力,就可以终身不断自觉这方面的知识,为中外语言交流和翻译打下越来越坚实的语言文化基础。 第一讲:什么是文化 文化这一概念,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外国,都有点非常多的解释和理解。不同的学者,对文化有着非常多的解释,不同的定义达数百种之多。一般人对文化的理解也有很大的不同,而在不同的场景下,使用“文化”这一概念时,也会有不同的涵义。 我们先看一下从词源学解释得到的字面意义。“文化”是由文,即书写符号文字保存的知识,中国人通常说有文化,是指能读书写字,受过书面知识训练。化:转化,变成。所以文化有通过文字学习得到了转化,一个人通过读书写字,就成了有文化的人。这一点与英语和许多西方语言的文化一词Culture有一点不同。这一词有culti-即培养、栽培的意思,如cultivate, agriculture都含有这一词根。 我们这一课程的文化,是指更宽泛意义上的概念,即人类的后天创造,包括物质创造和非物质的创造。新华字典对文化的三种解释都符合这一定义:1. 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2. 人类历史中的某一群体的遗迹,如仰韶文化3. 知识,特别是语言科学等需要学习的知识 我们这一课程所使用的文化,更多的是历史及人类学对文化一词的解释,特指人类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发展有特定物质、制度和精神产品的人类群体或他们的遗迹,如大汶口文化、玛雅文化、两河流域文化、中华文化。 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是历史的积淀。文化是一代一代人积累、筛选、淘汰和传承的结果,即是某一特定人群的历史积淀,它有物质层面的东西,如建筑,也有非物质方面的东西,如价值观、世界观、行为方式(习俗)和特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组织方式。

透过广告语言看中西文化在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方面的差异

透过广告语言看中西文化在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方面的差异(一)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致力于中西方文化价值观对比方面的研究,以期解决跨文化交流中由于价值观的差异而引发的种种问题,个人主义—集体主义作为中西方的核心价值观,引起了从事此方面研究的学者们的极大关注。美国心理学家特里安迪斯(Harry C. Triandis)经过大量的研究,认为,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区别是理解不同文化差异的关键所在。广告作为一种大众文化,集政治、经济目的与文化形态为一体,具有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多重功能,它的广泛传播性、巨大影响性,使其日益成为现代文化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广告是以语言为载体的,是语言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功能变异形式,有其特定的规律和特点,形成了一种新的语言表达方式:广告语言。广告语言以其承载和反映的不同价值观,随着广告的飞速传播和发展,引发了中西方文化的冲突、交流与融合,成为跨文化传播、交流的重要载体,也为我们提供了从“个人主义—集体主义”角度对中西方文化价值观进行比较研究的有力工具。 一西方文化中的个人主义及其在广告语言中的体现 在西方文化中,个人主义是首要的价值观,是西方文化的思想内核。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古典哲学、希腊城邦政治,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则对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的最终形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文艺复兴“发现”了人和人的伟大,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创造力,提出人要获得解放,个性应该自由,重视人的价值,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及创造性潜力,从而在思想和文化的层面确立了个人主义价值观。个人主义开始渗透于西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哲学上的人本主义、政治上的民主主义、经济上的自由主义以及文化上要求个性独立的自我意识等个人主义表现形式就形成并发展于这一时期。马丁路德领导的宗教改革确立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提出了“信仰纵然不是个人主义式的,其根本也是在人与上帝的个人关系之上”(马丁路德) ,从而解除了传统宗教对个人主义发展的束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使个人主义获得了空前发展。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由此形成。 个人主义价值观认为: (一)价值是由人体验的,一切价值均以人为中心,个人本身就是目的,具有最高价值,社会只是达到个人目的的手段; (二)一切个人都是平等的,反对权威主义和对个人的支配,反映在社会生活中,就是要求尊重人的个性及私人空间,承认个人有权不同于他人,有权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反映在文化层面上的积极意义为高度自信、自强不息、积极进取以及不拘泥于传统而大胆创新的个人奋斗精神; (三)先有个体,后有群体,群体是由一个个单独的个体组成的,没有这些单独的个体,就没有群体。因此,只有当每个个体都充分自由发展了,群体才会充分自由发展;只有当每个个体的利益都充分满足了,群体的利益才会得到保障(易中天, 1996) 。因此,在西方,人们通常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而后才考虑集体利益。90 年代中期,美国跨文化学者Samovar和Porter ( 1985)宣称:“利己”观念是美国主流文化的六大形式之首。说“个人主义指的是个人的利益是至高无上的, 一切价值,权利与义务均产生于个人??”于是,我们可以经常在英美报刊广告中见到“个性”( individuality) 、“个人”(personal)和“隐私”(p rivacy)这样的诉求主题,来激发受众的自豪感,煽动他们的购买欲望。例如: “Separate waiting rooms to ensure your privacy. ”( The New York Times, Dec 17,2001)

《语言与文化》教学大纲

《语言与文化》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语言与文化 总学时数和学分:本课程计划32学时,2学分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语言与文化》是我院面向全院11级各专业开设的一门素质任选课程,是为继续丰富大学生的人文知识,提升学生规范使用语言能力,提高综合素质而设置的一门综合性文化课程。 语言是构成文化的最根本要素之一,文化为语言的发展、丰富和创新提供最有力的支持。汉民族文化博大精深,而汉语又是汉文化中的精髓。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中华民族各个历史时期创造的优秀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是我们的祖先给后代留下的巨大财富。主要体现在政治、经济、教育、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还有思想观念、伦理道德、心理思维、宗教信仰、社会习俗等,内容广泛,博大精深。 汉语汉字是中华民族的主体语言文字,从雅言、通语、官话、国语到普通话,从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行书、楷书到现代汉字,包含和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广博、精深、厚重的内容与精神,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保存与传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学习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及具体内容,对促进汉语言文字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繁荣、发展,增强汉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丰富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提高汉语言文字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研究和应用水平,无疑会有显著的作用。 语言不仅是文化的载体,更是文化的结晶,借助汉字、词汇、俗语、歇后语等语言形态了解到民俗文化、宗教文化、饮食文化、汉族人的姓名文化和地名文化等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现象与内涵。 《语言与文化》教学,可以引导和感染学生,通过丰富的语言形态去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从而影响学生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该课程引导学生对语言和文化进行深层的理解和把握,使学生通过语言了解中国文化,并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适体性、提升交际的成功率,同时也强调语言

教师语言文字(精选)应用总结归纳能力培训办法、总结归纳、座谈问卷

精心整理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培训方案 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大力推进我校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结合本校实际,特制定我校教师语言文字培训方案。 一、指导思想 二、工作目标 %,教师的板书、备课等书写规范,不 1. 2.加强制度建设,坚持制度管理。 (二)做好普通话知识宣传教育工作。 充分利用校园广播、黑板报等阵地宣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等法规政策;学校橱窗、班级黑板报开辟“辨析易读错字”专栏,定期展示易读错字供全校师生学习;在校园教学区设立宣传语言文字规范化标语牌,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三)做好教师普通话培训 1、将普通话水平作为新进教师的基本条件之一。对在职教师的要求是:教师普通话考核必须必须达标(语文教师达到二级甲等及以上;其他教师达到二级乙等及以上。),若不能达标,将视为不合格教师,不得晋升专业技术职务,不得评优。 2、将“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列入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普通话成为教师教学用语和校园语言;语文教师能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 1. 2. 规范字。 普通话水平,不断加大各项工作力度,取得了较为显着的成绩。 一、贯彻政策法规,全面提高认识 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具有凝聚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语言文字工作是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语言文字规范化尤为迫切,它有利于提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地位;规范语言文字,推广普通话,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二、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机构 加强领导,健全组织、落实人员,形成网络,这是推进我校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保证。学校成立了语言文字规范工作领导小组。语文组全体教师负责学生日常“听、说、读、写”的训练,学校德育活动、团队活动、及校本课程研究开发等,多条线积极配合。 三、落实管理,强化目标管理 话水平必须100% 规范化的宣传牌;四是杜绝盗版资料,印章、校徽、牌匾、标语、文件等用字规范。 五、突出重点工作,着力讲求实效 学校在紧抓教师使用普通话教学的同时,加强学生写字教学。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有效地进行书面交流的基本保证,是学生学习语文和其它课程形成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写字可以陶冶学生情感,培养审美能力,增进学识修养。要求教师正确、认真书写,努力作学生表率。要求教师上课的教案、板书、课件、作

论广告语言的文化和心理功能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0)第23卷第1期 140 论广告语言的文化和心理功能 王姗 (华中师范大学,湖北武汉430079) [摘要]广告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它的产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不仅受语言自身因素的影响,还要受到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的深刻影响,一个好的广告正是贴合了大众的文化心理认知才会被大众所接受。这里介绍广告语言在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影响下表现出来的几个特点。 [关键词]广告;语言;民族;文化;心理 [中图分类号]G20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918(2010)01-0140-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0.01.069[本刊网址]http://https://www.wendangku.net/doc/0818309076.html, 人们的心理认知有着自己的独特性,它受人们的年龄,性 别,身份,职业,兴趣等的影响,但是各种认知心理根植于同一文化土壤之中,就像一个民族具有同一的民族情感一样,一个民族也具有宏观上相同的认知情感,而民族情感也正是民族文化的体现。因此我们说,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是相互交融,相互影响的。我们要了解中国人的心理认知自然就需要探求汉民族的文化背景。在国产的广告作品中,我们可以时刻感受到一种委婉含蓄的文化风格,而在中西方的文化碰撞中,广告语也在不断地蜕变成长。这里我们分别从汉民族文化背景和心理认知两个方面来分析广告语言的特点。 一、从文化背景看广告语言的特点 (一)委婉含蓄,儒家情怀 汉民族文化有着深厚的宗教背景,在历史的宗教纷争中,儒家长久的占居着统治地位。正是受此影响,汉民族个性中流荡着一种儒家情怀——温和,内向,保守。人们在情感表达上也更注重的是一种委婉含蓄的美,过分的夸张,奔放往往并不为人们所接受。例如有一个止咳糖浆的广告,画面一开始就是一个美女被一只烈豹追逐,口里不停的说着“为什么要追我?”直到最后烈豹才说“因为我要止咳糖浆!”画面的最后也定格在美女与烈豹因为这瓶止咳糖浆而和平共处。姑且不论创作者的这种莫名其妙的联想关系,仅就其所采用的这种西方的“美女与野兽”的创作模式来看,就并不适合中国的文化土壤,以至于观众认为这个广告不知所云。从其语言来看,中国人的语言风格一般都是平易近人,以礼待人。而这个广告中美女与野兽的对话一个矫揉造作,一个咄咄逼人,无法引起观众的共鸣。 我们常说“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其实就是说我们在和人交往的过程中要尊重别人的习性。同样,对一个民族来讲,就更应该尊重他们的民族文化。汉民族讲求任仁,义,礼,教,立言处世讲求谦逊,委婉,广告语言只有遵守这点,才能获得成功。例如有一种治疗狐臭的药物“西施兰夏露”,其广告语是“使用本品后,您的秘密只有西施兰和您知道”,无论是商品品牌名还是其广告语,都显得极为含蓄。狐臭对于患者来说本来就是难言之隐,如果用一种直露的表达方式来介绍产品,不仅会显得广告内容比较粗俗,也会伤害患者的自尊心。广告中用“秘密”来表示患者与西施兰夏露的关系,既委婉含蓄,又显示出真情实意,自然会为消费者所接受。 中国人讲“礼”,重“礼”,从交际原则的角度来看,中国人往往更遵循礼貌原则。如果交际中态度傲慢,粗鲁,往往会招致人们的反感;反之亲切,尊重的话语,则会让听众身心愉悦,好感备增。例如飞力浦“让我们做得更好”,义务献血“我不认识你,但我谢谢你!”安联保险“您的信心来自安联的承诺”,三菱重工“我们集大成,您超越自我”其中“我们”感觉话语谦虚、诚恳,用“我”、“你”有如朋友般的亲切,让人感受到真挚的情谊。用“您”则语气充满了尊敬,让观众真正体会到顾客就是上帝的理念。 (二)突出家庭,亲情观念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重视亲情,注重家庭观念,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故土情结被人们千古传颂。余光中的“那一湾浅浅的海峡,是最深的乡愁”,激起海峡两岸心灵的共鸣。可见,家庭,亲情永远是中国人“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许多广告语也正是从人们心灵最温柔的地方着眼,唤起广大受众的情感。例如孔府家酒的广告中一句简单的“孔府家酒,让人想家。”从“家”字着眼,一句“让人想家”几乎褪去了广告的商业性,只让人感受到缕缕的温暖。画面中人物的团圆,映衬着家庭的温馨,让观众在自己的生活中也同样感受到家的可贵,获得了人们的好评。 亲情更是维系家庭的情感纽带,夫妻之情,父子之情,手足之情,亲友之情,每一种情都弥足珍贵,交织着中国人的浓浓的亲情观。台湾山叶钢琴的广告语是“学琴的孩子不会变坏”,成为台湾地区最有名的广告语。广告中虽然没有提到一个“情”字,但它的着眼点却正是一个“情”字。父母对子女的爱往往是最无私最伟大的,山叶钢琴正是基于这一点,在没有过多的渲染钢琴的优势,只是提出“学琴的孩子不会变坏”,却又最紧地抓住了父母的心。 (三)民族气节,爱国情怀 华夏儿女有着赤诚的爱国之心,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用自己的血,自己的泪谱写出一曲曲民族的盛歌。时代的变化会带给我们新的盛歌,而蕴涵其中的是中国人不变的爱国情怀。即使在商业化越来越发达的现代,时代的飞速发展也没有磨灭人们的赤子之心,我们依然需要那些能够展现我们的民族气节,爱国情怀的话语,我们依然发出那些能够带给我们自信,带给我们力量的话语。因此,许多广告以民族精神、民族自信心为依托,展现出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长虹电视“以民族昌盛为己任”,“太阳更红,长虹更新”,这些广告语高扬着我们的民族精神,在如今许多以博取受众眼球为目的的广告中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呐喊。中国家电品牌海尔集团面对许多商品起着洋名,日益洋化的情境,坚定地喊出“海尔,中国造”。这一口号摆脱了国产家电品牌的萎靡不振,振奋了中国人的自信心,增强了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张裕红酒在外国红酒品牌蜂拥进入中国的时候,并没有被击退,而是以百年历史品牌的气魄道出“传奇品质,百年张裕”,以中国源远流长的酒文化来印证张裕红酒的品质,以一种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道出了“张裕精神”。中国联通“情系中国结,联通四海心”,联通的标志是一个大大的中国结,这本身就充满了浓浓 收稿日期:2010-12-16 作者简介:王珊(1985—),女,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