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上海高中高考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上海高中高考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上海高中高考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上海高中高考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上海高中高考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一、集合与常用逻辑

1.集合概念 元素:互异性、无序性 2.集合运算 全集U :如U=R 交集:}{B x A x x B A ∈∈=且 并集:}{B x A x x B A ∈∈=?或 补集:}{A x U x x A C U ?∈=且 3.集合关系 空集A ?φ

子集B A ?:任意B x A x ∈?

B A B B A B

A A

B A ??=??=

注:数形结合---文氏图、数轴 4.四种命题

原命题:若p 则q 逆命题:若q 则p 否命题:若p ?则q ? 逆否命题:若q ?则p ? 原命题?逆否命题 否命题?逆命题

5.充分必要条件

p 是q 的充分条件:q P ? p 是q 的必要条件:q P ? p 是q 的充要条件:p ?q 6.复合命题的真值

①q 真(假)?“q ?”假(真) ②p 、q 同真?“p ∧q ”真 ③p 、q 都假?“p ∨q ”假 7.全称命题、存在性命题的否定 ?∈M, p(x )否定为: ?∈M, )(X p ? ?∈M, p(x )否定为: ?∈M, )(X p ?

二、不等式

1.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

若0>a ,02

=++c bx ax 有两实根βα,)(βα<,则

02<++c bx ax 解集),(βα

02>++c bx ax 解集),(),(+∞-∞βα

注:若0a 情况 2.其它不等式解法—转化

a x a a x <<-?

?>a x a x >或a x -

0)

()

(>x g x f ?0)()(>x g x f ?>)()(x g x f a a )()(x g x f >(a >1)

?>)(log )(log x g x f a a f x f x g x ()()()

>

???0

(01<

①ab b a 22

2≥+ ②若+

∈R b a ,,则

ab b

a ≥+2

注:用均值不等式ab b a 2≥+、2

)2

(b a ab +≤ 求最值条件是“一正二定三相等”

三、函数概念与性质

1.奇偶性

f(x)偶函数?()()f x f x -=?f(x)图象关于y 轴对称 f(x)奇函数?()()f x f x -=-?f(x)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注:①f(x)有奇偶性?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

②f(x)奇函数,在x=0有定义?f(0)=0 ③“奇+奇=奇”(公共定义域内) 2.单调性

f(x)增函数:x 1<x 2?f(x 1)<f(x 2)

或x 1>x 2?f(x 1) >f(x 2)

0)

()(2

121>--x x x f x f

f(x)减函数:?

注:①判断单调性必须考虑定义域

②f(x)单调性判断

定义法、图象法、性质法“增+增=增” ③奇函数在对称区间上单调性相同 偶函数在对称区间上单调性相反 3.周期性

T 是()f x 周期?()()f x T f x +=恒成立(常数0≠T )

4.二次函数

解析式: f(x)=ax 2+bx+c ,f(x)=a(x-h)2

+k f(x)=a(x-x 1)(x-x 2)

对称轴:a b

x 2-= 顶点:)44,2(2a

b a

c a b --

单调性:a>0,]2,(a

b

-

-∞递减,),2[+∞-a b 递增 当a b x 2-=,f(x)min a

b a

c 442

-=

奇偶性:f(x)=ax 2

+bx+c 是偶函数?b=0

闭区间上最值:

配方法、图象法、讨论法--- 注意对称轴与区间的位置关系

注:一次函数f(x)=ax+b 奇函数?b=0

四、基本初等函数

1.指数式 )0(10

≠=a a n n

a

a

1

=- m n m n

a a = 2.对数式

b N a =log N a b =?(a>0,a ≠1)

N M MN a a a log log log +=

N M N

M

a a a

log log log -= M n M a n a log log = a b b m m a log log log =

a

b

lg lg =

n a a b b n log log =a

b log 1

=

注:性质01log =a 1log =a a N a N a =log

常用对数N N 10log lg =,15lg 2lg =+ 自然对数N N e log ln =,1ln =e 3.指数与对数函数 y=a x

与y=log a x

定义域、值域、过定点、单调性?

注:y=a x

与y=log a x 图象关于y=x 对称(互为反函数) 4.幂函数 1

2

13

2

,,,-====x y x y x y x y

αx y =在第一象限图象如下:

五、函数图像与方程

1.描点法

函数化简→定义域→讨论性质(奇偶、单调) 取特殊点如零点、最值点等 2.图象变换 平移:“左加右减,上正下

负”

α>1

01<<α

α<0

)()(h x f y x f y +=→=

伸缩:)1

()(x f y x f y ?

?=??

??????→?=倍

来的每一点的横坐标变为原

对称:“对称谁,谁不变,对称原点都要变”

)

()()()()()(x f y x f y x f y x f y x f y x f y y x --=??→?=-=?→?=-=?→?=原点轴轴

注:)

(x f y =a

x =→直线)2(x a f y -=

翻折:→=)(x f y |()|y f x =保留x 轴上方部分,

并将下方部分沿x 轴翻折到上方

y=f(x)

c

b a

o

y

x

y=|f(x)|

c

b a

o

y

x

→=)(x f y (||)y f x =保留y 轴右边部分,

并将右边部分沿y 轴翻折到左边

y=f(x)

c

b a

o

y

x

y=f(|x|)

c

b a

o

y

x

3.零点定理

若0)()(

②在],[b a 上连续的单调函数)(x f ,0)()(

六、三角函数

1.概念 第二象限角)2,2

2(πππ

π++

k k (Z k ∈)

2.弧长 r l ?=α 扇形面积lr S 2

1

=

3.定义 r y =

αsin r x =αcos x

y

=αtan

其中),(y x P 是α终边上一点,r PO =

4.符号 “一正全、二正弦、三正切、四余弦” 5.诱导公式:“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如ααπsin )2(-=-Sin ,ααπsin )2/cos(-=+ 6.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α

6

π

4π 3π 2

π π

23π sin α

2

1 2

2 2

3 1

1-

cos α

1

23 2

2 2

1 0 1- 0

tg α

3

3 1

3

/ 0 /

7.基本公式

同角1cos sin 2

2=+αα

αα

α

tan cos sin = 和差()βαβαβαsin cos cos sin sin ±=±

()βαβαβαsin sin cos cos cos =±

()β

αβ

αβαtan tan 1tan tan tan ±=

±

倍角 αααcos sin 22sin =

ααααα2222sin 211cos 2sin cos 2cos -=-=-= α

α

α2

tan 1tan 22tan -=

降幂cos 2

α=

22cos 1α+ sin 2

α=2

2cos 1α- 叠加 )4sin(2cos sin π

ααα+=

+

)6

sin(2cos sin 3π

ααα-=-

)sin(cos sin 22?ααα++=+b a b a )(tan b

a

=?

8.三角函数的图象性质

单调性: )2,2(ππ-增 ),0(π减 )2

,2(ππ-增

注:Z k ∈ 9.解三角形

基本关系:sin(A+B)=sinC cos(A+B)=-cosC tan(A+B)=-tanC 2

cos 2sin C

B A =+ 正弦定理:

A a sin =

B b sin =C

c

sin A R a sin 2= C B A c b a s i n :s i n :s i n ::=

余弦定理:a 2=b 2+c 2-2bc cos A (求边)

cos A =bc

a c

b 22

22-+(求角)

面积公式:S △=

2

1

ab sin C 注:ABC ?中,A+B+C=? B A B A sin sin

a 2>

b 2+

c 2 ? ∠A >2

π

七、数 列

y=sinx

y=cosx

y=tanx

图象

sinx cosx tanx 值域 [-1,1] [-1,1] 无 奇偶 奇函数

偶函数 奇函数 周期 2π

π

对称轴 2/ππ+=k x

π

k x =

中心

()0,πk

()0,2/ππk + ()0,2/πk

1、等差数列

定义:d a a n n =-+1 通项:d n a a n )1(1-+= 求和:2

)(1n n a a n S += d n n na )1(21

1-+=

中项:2

c

a b +=

(c b a ,,成等差) 性质:若q p n m +=+,则q p n m a a a a +=+

2、等比数列 定义:

)0(1

≠=+q q a a n

n

通项:11-=n n q a a

求和:?????≠--==)

1(1)1()1(11q q

q a q na S n

n

中项:ac b =2

(c b a ,,成等比)

性质:若q p n m +=+ 则q p n m a a a a ?=? 3、数列通项与前n 项和的关系

??

?≥-===-)

2()

1(111n s s n a s a n n n 4、数列求和常用方法

公式法、裂项法、 错位相减法、倒序相加法

八、平面向量

1.向量加减 三角形法则,平行四边形法则

=

+BC AB AC 首尾相接,OC OB -=CB 共始点

中点公式:?=+AD AC AB 2D 是BC 中点 2. 向量数量积 b a ?=

θcos ??b a =212

1y

y x x + 注:①b a ,夹角:00

≤θ≤1800

②b a ,同向: b a b a ?=?

3.基本定理 2211e e a λλ+=(21,e e

不共线--基底)

平行:?b a //b a λ=?1221y x y x =(0≠b ) 垂直:0=??⊥b a b a 02121=+?y y x x

模:a =2

2y x + =+=+22)(b a b a

夹角:=

θcos |

|||b a b

a ?

注:①0

∥a ②()()

c b a c b a ??≠??(结合律)不成立

③c a b a ?=?c b =?(消去律)不成立

九、复数与推理证明

1.复数概念

复数:bi a z +=(a,b )R ∈,实部a 、虚部b 分类:实数(0=b ),虚数(0≠b ),复数集C

注:z 是纯虚数0=?a ,0≠b

相等:实、虚部分别相等 共轭:bi a z -= 模:22b a z +=

2

z z z =?

复平面:复数z 对应的点),(b a 2.复数运算

加减:(a+bi )±(c+di)=? 乘法:(a+bi )(c+di )=?

除法:

di c bi a ++=)

)(()

)((di c di c di c bi a -+-+==… 乘方:12

-=i ,=n

i r r

k i i =+4

3.合情推理

类比:特殊推出特殊

归纳:特殊推出一般

演绎:一般导出特殊(大前题→小前题→结论) 4.直接与间接证明

综合法:由因导果

比较法:作差—变形—判断—结论 反证法:反设—推理—矛盾—结论

分析法:执果索因

分析法书写格式:

要证A 为真,只要证B 为真,即证……, 这只要证C 为真,而已知C 为真,故A 必为真 注:常用分析法探索证明途径,综合法写证明过程 5.数学归纳法:

(1)验证当n=1时命题成立,

(2)假设当n=k(k ∈N* ,k ≥1)时命题成立, 证明当n=k+1时命题也成立

由(1)(2)知这命题对所有正整数n 都成立

注:用数学归纳法证题时,两步缺一不可,归纳假设必须使用

十、直线与圆

1、倾斜角 范围[)0,π 斜率 21

21

tan y y k x x α-==

-

注:直线向上方向与x 轴正方向所成的最小正角

倾斜角为90?时,斜率不存在 2、直线方程

点斜式)(00x x k y y -=-,斜截式b kx y += 两点式

1

21121x x x x y y y y --=

--, 截距式1=+b y

a x 一般式0=++C By Ax

注意适用范围:①不含直线0x x = ②不含垂直x 轴的直线

③不含垂直坐标轴和过原点的直线 3、位置关系(注意条件) 平行?12k k = 且21b b ≠

垂直?121k k =- 垂直?12120A A B B += 4、距离公式

两点间距离:|AB|=221221)()(y y x x -+-

点到直线距离:002

2

Ax By C

d A B

++=

+

5、圆标准方程:2

22)()(r b y a x =-+- 圆心),(b a ,半径r 圆一般方程:022=++++F Ey Dx y x (条件是?)

圆心,2

2D E ??

-- ??? 半径2242

D E F

r +-=

6、直线与圆位置关系

注:点与圆位置关系 ?>-+-22020)()(r b y a x 点()00,P x y 在圆外 7、直线截圆所得弦长

222AB r d =-

十一、圆锥曲线

一、定义

椭圆: |PF 1|+|PF 2|=2a(2a>|F 1F 2|) 双曲线:|PF 1|-|PF 2|=±2a(0<2a<|F 1F 2|) 抛物线:与定点和定直线距离相等的点轨迹 二、标准方程与几何性质(如焦点在x 轴)

椭圆122

22=+b y a x ( a>b>0)

双曲线122

22=-b

y a x (a>0,b>0)

中心原点 对称轴? 焦点F 1(c,0)、F 2(-c,0)

顶点: 椭圆(±a,0),(0, ±b),双曲线(±a,0) 范围: 椭圆-a ≤x ≤a,-b ≤y ≤b

双曲线|x| ≥ a ,y ∈R 焦距:椭圆2c (c=22b a -)

双曲线2c (c=22b a +)

位置关系 相切

相交 相离

几何特征

d r =

d r <

d r >

代数特征

0=△

0>△

0<△

2a 、2b:椭圆长轴、短轴长,

双曲线实轴、虚轴长

离心率:e=c/a 椭圆01

注:双曲线12222=-b

y a x 渐近线x a b

y ±=

方程12

2

=+ny mx 表示椭圆n m n m ≠>>?.0,0

方程12

2=+ny mx 表示双曲线0

抛物线y 2

=2px(p>0)

顶点(原点) 对称轴(x 轴)

开口(向右) 范围x ≥0 离心率e=1

焦点)0,2(

p F

准线2p x -= 十二、矩阵、行列式、算法初步

十、算法初步

一.程序框图

二.基本算法语句及格式

1输入语句:INPUT “提示内容”;变量 2输出语句:PRINT “提示内容”;表达式 3赋值语句:变量=表达式 4条件语句

“IF —THEN —ELSE ”语句 “IF —THEN ”语句 IF 条件 THEN IF 条件 THEN 语句1 语句

程序框 名称 功能

起止框

起始和结束

输入、输出框

输入和输出的信息

处理框

赋值、计算

判断框

判断某一条件是否成立

循环框

重复操作以及运算

ELSE END IF 语句2 END IF

5循环语句

当型循环语句 直到型循环语句 WHILE 条件 DO

循环体 循环体

WEND LOOP UNTIL 条件 当型“先判断后循环” 直到型“先循环后判断”

三.算法案例

1、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辗转相除法:到达余数为0

更相减损术:到达减数和差相等

2、多项式f(x)= a n x n +a n-1x n-1+….+a 1x+a 0的求值

秦九韶算法: v 1=a n x+a n -1 v 2=v 1x+a n -2 v 3=v 2x+a n -3 v n =v n -1x+a 0 注:递推公式v 0=a n v k =v k -1X +a n -k (k=1,2,…n)

求f(x)值,乘法、加法均最多n 次 3、进位制间的转换

k 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

0111011.........)(.....a k a k a k a k a a a a n n n n n n +?++?+?=---

十进制数转换成k 进制数:“除k 取余法” 例1辗转相除法求得123和48最大公约数为3

例2已知f(x)=2x 5-5x 4-4x 3+3x 2

-6x+7,秦九韶算法求f(5)

123=2×48+27 v 0=2

48=1×27+21 v 1=2×5-5=5 27=1×21+6 v 2=5×5-4=21 21=3×6+3 v 3=21×5+3=108

6=2×3+0 v 4=108×5-6=534

v 5=534×5+7=2677

十三、立体几何

1.三视图 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

2.直观图:斜二测画法'''

X OY ∠=450

平行X 轴的线段,保平行和长度

平行Y 轴的线段,保平行,长度变原来一半 3.体积与侧面积

V 柱=S 底h V 锥 =

31S 底h V 球=3

4πR 3

S 圆锥侧=rl π S 圆台侧=l r R )(+π S 球表=2

4R π 4.公理与推论 确定一个平面的条件: ①不共线的三点 ②一条直线和这直线外一点 ③两相交直线 ④两平行直线

公理: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定理:如果两个角的两条边分别对应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 5.两直线位置关系 相交、平行、异面

异面直线——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 6.直线和平面位置关系

a α? a A α= //a α

7.平行的判定与性质

线面平行:

a ∥

b ,???ααa b ,a ∥α a ∥α,?=??b a αββ,a ∥b

面面平行:

AB ∥α,AC ∥?α平面ABC ∥

α

α∥β,??αa a ∥β

8.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线面垂直:

ABC p AC p AB p 面⊥?⊥⊥,

面面垂直:αββα⊥??⊥a a ,

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垂直; 若两个平面垂直,则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 三垂线定理:

a PA a AO PO ⊥?⊥⊥,α a AO a PA PO ⊥?⊥⊥,α

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它和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的射影垂直,那么它也和这条斜线垂直逆定理? 9.空间角、距离的计算

a

b

β

α

a

P

α

O

A

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范围(0°,90°] 平移法:转化到一个三角形中,用余弦定理 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 范围[0°,90°]

定义法:找直线在平面内射影,转为解三角形 二面角 范围[0°,180°] 定义法: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转为解三角形 点到平面的距离

体积法--用三棱锥体积公式 注:计算过程,“一作二证三求”,都要写出 10.立体几何中的向量解法

法向量求法:设平面ABC 的法向量n

=(x,y )

,0,=?=?⊥⊥AC n AB n AC

n AB n

解方程组,得一个法向量n

线线角:设12,n n

是异面直线12,l l 的方向向量,

12,l l 所成的角为θ,则>

<=21,cos cos n n θ

即12,l l 所成的角等于><21,n n 或12,n n π-<>

线面角:

设n

是平面α的法向量,AB 是平面α的

一条斜线,AB 与平面α所成的角为θ, 则n

AB n AB AB n ??>=

<=,cos sin θ

二面角:设12,n n

是面,αβ的法向量,二面角l αβ-- 的大小为θ,则><=21,cos cos n n θ或

><-21,cos n n

即二面角大小等于><21,n n 或12,n n π-<>

点到面距离:

若n

是平面α的法向量,AB 是平面α的一条斜线段,且B α∈,

则点A 到平面α的距离AB n

d n

?=

α

A

B

C

十四、计数原理

1. 计数原理 加法分类,乘法分步 2.排列组合 差异---排列有序..而组合无序..

公式m

n A =)1()1(+--m n n n =

)(m n n -

m n C

=

m m n n n ???+-- 21)1()1(=!

!!

)(m n m n -?

关系:m n m

n

C m A ?=! 性质:m

n C =m

n n

C - n n n n n n

C C C C 221

=++++

3.排列组合应用题

原则:分类后分步,先选后排,先特殊后一般 解法:相邻问题“捆绑法”,不相邻“插空法”

复杂问题“排除法”

4.二项式定理

n n n r r n r n n n n n n n n b C b a C b a C b a C a C b a ++++++=+--- 2221

10)( 特例1(1)1n r r n n n x C x C x x +=+++++

通项r

r n r n r b a C T -+=1)210(n r ,,,

= 注r

n C ---第1+r 项二项式系数

性质:所有二项式系数和为n

2

中间项二项式系数最大 赋值法:取1,1,0-=x 等代入二项式

十五、概率与统计

1.古典概型:()m P A n =

(总的基本事件个数

包含的基本事件个数

A ) 求基本事件个数:列举法、图表法 2.几何概型:()P A 积)

区域总长度(面积或体积)

的区域长度(面积或体A =

注:试验出现的结果无限个

3.加法公式:若事件A 和B 互斥,则

()()()

P A B P A P B +=+ ()()

1P A P A

=-

互斥事件:不可能同时发生的事件

对立事件:不同时发生,但必有一个发生的事件 4.常用抽样(不放回)

简单随机抽样:逐个抽取(个数少)

系统抽样:总体均分,按规则抽取(个数多)

分层抽样:总体分成几层,各层按比例抽取(总体差异明显) 5.用样本估计总体 众数: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

中位数:按从小到大,处在中间的一个数据(或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

平均数:∑==n

i i

x n x 11

方差)(11

2

∑=-=n

i i x x n S 标准差s

6.频率分布直方图

小长方形面积=组距×

组距

频率

=频率 各小长方形面积之和为1

众数—最高矩形中点的横坐标

中位数—垂直于x 轴且平分直方图面积的直线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 茎叶图:由茎叶图可得到所有的数据信息如

众数、中位数、平均数等

高考数学常考题型的总结(必修五)

高考数学常考题型的总结(必修五) 对高三理科来说,必修五是高考的必考内容,它不仅要考查基础知识点,而且还要考查解题方法和解题思路的问题。同学们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明白什么是重要,什么是难点,什么是常考知识点。对重难点要了如指掌,能做到有的放矢。同学们不仅要掌握课本上的知识点,更重要的要对知识点理解的有深度,对经典题型或高考常考题型掌握到相当熟练的程度。人们常说,只有你多于一桶水的能力,在考试过程中才能发挥出一桶水的水平来,否则,基本不可能考出相对理想的成绩来。 必修五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内容:解三角形、数列、不等式。高考具体要考查那些内容呢?这是我们师生共同研究的问题。虽然高考题不能面面俱到,但是我们在复习的时候,一定要不留死角,对常考题型的知识点和方法能倒背如流。下面具体对必修五常考的型作一分解: 解三角形 解三角形是高考的必考知识点,每年都有考题,一般考查分数为5-12分。考查的时候,可能是选择题、填空题,或解答题,有时单独考查,有时会与三角函数,平面向量等知识点进行综合考查,难度一般不是很大,如果出解答题,一般是第17题,属于拿分题。 知识点: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和三角形的面积的公式。 正弦定理: R C c B b A a 2sin sin sin ===(R 为AB C ?的外接圆半径) 余弦定理:C ab c b a cos 22 2 2 =-+,B ac b c a cos 22 2 2 =-+,A bc a c b cos 22 2 2 =-+ (变形后) C ab c b a cos 2222=-+,B ac b c a cos 2222=-+,A cb a b c cos 22 22=-+ 三角形的面积的公式:A bc B ac C ab S ABC sin 2 1 sin 21sin 21===?。 知识点分解: (1)两边一角,求另外两角一边,可以用正弦定理,也可以用余弦定理,特别注意两种三角形的情况。 (2)两角一边,求另外一角和两边,肯定是正弦定理。 (3)等式两边都有边或通过转化等式两边都有边,用正弦定理。 (4)知道三边的关系用余弦定理。

高考数学高考必备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高考前重点知识 第一章?集合 (一)、集合:集合元素的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工集合的性质: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记为A胃A ; ②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记为。包A ; ③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①〃个元素的子集有2〃个.〃个元素的真子集有2〃 -1个.〃个元素的非空真子集有2〃-2个. [注]①一个命题的否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一定为真.否命题。逆命题. ②一个命题为真,则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原命题。逆否命题. 交:A,且x e B} 2、集合运算:交、并、补产AU6Q{xlxeA或xe* 未卜:或A o {% £ (/, 且x任A} (三)简易逻辑 构成复合命题的形式:p或q (记作〃pvq〃); p且q (记作〃p 八q〃);mEp(i己作、q〃) o 工〃或〃‘〃且"、"非"的真假判断 种命题的形式及相互关系: 原命题:若P则q;逆命题:若q则p; 否命题:若1 P则1 q ;逆否命题:若1 q则]Po ④、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不一定为真。 i命题为真它的否命题不一定为真。

@、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 6、如果已知p=q那么我们说,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 件。 若p=q且q = p,则称p是q的充要条件,记为p<=>q. 一.函数的性质 (工)定义域:(2)值域: (3)奇偶性:(在整个定义域内考虑) ①定义:①偶函数:/(—x) = /(x),②奇函数:/(—x) = -/(X) ②判断方法步骤:a.求出定义域;b.判断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 对称;c.求/(-X);&比较/(T)与/(X)或/(T)与—/(X)的关系。 (4 )函数的单调性 定义: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I内某个区间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1f X2, 。语当X1VX2时,都有f(XT)Vf(X2),则说f(X)在这个区间上是增函数; (2语当X1f(X)则说f(X)在这个区间上是减函数? 二.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指数函数> = /(〃>。且"。1)的图象和性质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高中数学必修+选修知识点归纳新课标人教A版 一、集合 1、把研究的对象统称为元素,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集合三要素: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2、只要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是一样的,就称这两个集合相等。 3、常见集合:正整数集合: 或 ,整数集合: ,有理数集合: ,实数集合: . 4、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 §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B,如果集合A中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中的元素,则称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记作 .

2、如果集合 ,但存在元素 ,且 ,则称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A B. 3、把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作: .并规定:空集合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4、如果集合A中含有n个元素,则集合A有 个子集, 个真子集. §1.1.3、集合间的基本运算 1、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集合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与B的并集.记作: . 2、一般地,由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B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与B的交集.记作: . 3、全集、补集? §1.2.1、函数的概念

1、设A、B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 ,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 ,在集合B中都有惟一确定的数 和它对应,那么就称 为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记作: . 2、一个函数的构成要素为:定义域、对应关系、值域.如果两个函数的定义域相同,并且对应关系完全一致,则称这两个函数相等. §1.2.2、函数的表示法 1、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解析法、图象法、列表法. §1.3.1、单调性与最大(小)值 1、注意函数单调性的证明方法: (1)定义法:设 那么 上是增函数; 上是减函数. 步骤:取值—作差—变形—定号—判断 格式:解:设

高考数学必备知识点总结

高考重点知识回顾 第一章-集合 (一)、集合:集合元素的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1、集合的性质: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记为A A ?; ②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记为A ?φ ; ③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①n 个元素的子集有2n 个. n 个元素的真子集有2n -1个. n 个元素的非空真子集有2n -2个. [注]①一个命题的否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一定为真.否命题?逆命题. ②一个命题为真,则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 原命题?逆否命题. 2、集合运算:交、并、补. {|,}{|} {,} A B x x A x B A B x x A x B A x U x A ?∈∈?∈∈?∈?U 交:且并:或补:且C (三)简易逻辑 构成复合命题的形式:p 或q(记作“p ∨q ” );p 且q(记作“p ∧q ” );非p(记作“┑q ” ) 。 1、“或”、 “且”、 “非”的真假判断 4、四种命题的形式及相互关系: 原命题:若P 则q ; 逆命题:若q 则p ; 否命题:若┑P 则┑q ;逆否命题:若┑q 则┑p 。 ①、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不一定为真。 ②、原命题为真,它的否命题不一定为真。 ③、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

6、如果已知p ?q 那么我们说,p 是q 的充分条件,q 是p 的必要条件。 若p ?q 且q ?p,则称p 是q 的充要条件,记为p ?q. 第二章-函数 一、函数的性质 (1)定义域: (2)值域: (3)奇偶性:(在整个定义域内考虑) ①定义:①偶函数:)()(x f x f =-,②奇函数:)()(x f x f -=- ②判断方法步骤:a.求出定义域;b.判断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c.求 )(x f -;d.比较)()(x f x f 与-或)()(x f x f --与的关系。 (4)函数的单调性 定义: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I 内某个区间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 1,x 2, ⑴若当x 1f(x 2),则说f(x) 在这个区间上是减函数. 二、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指数函数)10(≠>=a a a y x 且的图象和性质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超全

高中数学 必修1知识点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 【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1)集合的概念 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 (2)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N 表示自然数集,N *或N +表示正整数集,Z 表示整数集,Q 表示有理数集,R 表示实数集. (3)集合与元素间的关系 对象a 与集合M 的关系是a M ∈,或者a M ?,两者必居其一. (4)集合的表示法 ①自然语言法:用文字叙述的形式来描述集合. ②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表示集合. ③描述法:{x |x 具有的性质},其中x 为集合的代表元素. ④图示法:用数轴或韦恩图来表示集合. (5)集合的分类 ①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有限集.②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无限集.③不含有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 【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6)子集、真子集、集合相等 (7)已知集合A 有(1)n n ≥个元素,则它有2n 个子集,它有21n -个真子集,它有21n -个非空子集, 它有2 2n -非空真子集.

【1.1.3】集合的基本运算 (8)交集、并集、补集 名称记号意义性质示意图 交集A B {|, x x A ∈且 } x B ∈ (1)A A A = (2)A?=? (3)A B A ? A B B ? B A 并集A B {|, x x A ∈或 } x B ∈ (1)A A A = (2)A A ?= (3)A B A ? A B B ? B A 补集 U A{|,} x x U x A ∈? 且 1() U A A=?2() U A A U = 【补充知识】含绝对值的不等式与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1)含绝对值的不等式的解法 不等式解集 ||(0) x a a <>{|} x a x a -<< ||(0) x a a >>|x x a <-或} x a > ||,||(0) ax b c ax b c c +<+>> 把ax b+看成一个整体,化成||x a<, ||(0) x a a >>型不等式来求解 判别式 24 b ac ?=- ?>0 ?=0 ?<二次函数 2(0) y ax bx c a =++> 的图象O 一元二次方程 20(0) ax bx c a ++=> 的根 2 1,2 4 2 b b ac x a -±- = (其中 12 ) x x < 122 b x x a ==-无实根 ()()() U U U A B A B = ()()() U U U A B A B =

高中数学知识点完全总结(绝对全)

高中数学概念总结 一、 函数 1、 若集合A 中有n )(N n ∈个元素,则集合A 的所有不同的子集个数为n 2,所有非空真子集的个数是22-n 。 二次函数c bx ax y ++=2的图象的对称轴方程是a b x 2-=,顶点坐标是??? ? ? ?--a b ac a b 4422,。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时,解析式的设法有三种形式,即(一般式)c bx ax x f ++=2)(,(零点式))()()(21x x x x a x f -?-=和n m x a x f +-=2)()( (顶点式)。 2、 幂函数n m x y = ,当n 为正奇数,m 为正偶数, m

),(y x P ,点P 到原点的距离记为r ,则sin α= r y ,cos α=r x ,tg α=x y ,ctg α=y x ,sec α=x r ,csc α=y r 。 2、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中,平方关系是:1cos sin 2 2 =+αα,αα22sec 1=+tg ,αα22csc 1=+ctg ; 倒数关系是:1=?ααctg tg ,1csc sin =?αα,1sec cos =?αα; 相除关系是:αααcos sin = tg ,α α αsin cos =ctg 。 3、诱导公式可用十个字概括为: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如:=-)23sin( απαcos -,)2 15(απ -ctg =αtg ,=-)3(απtg αtg -。 4、 函数B x A y ++=)sin(?ω),(其中00>>ωA 的最大值是B A +,最小值是A B -,周期是ω π 2= T ,频 率是πω2= f ,相位是?ω+x ,初相是?;其图象的对称轴是直线)(2 Z k k x ∈+=+π π?ω,凡是该图象与直线B y =的交点都是该图象的对称中心。 5、 三角函数的单调区间: x y s i n =的递增区间是??? ?? ? + -222 2πππ πk k ,)(Z k ∈,递减区间是????? ? ++23222ππππk k ,)(Z k ∈;x y cos =的递增区间是[]πππk k 22,-)(Z k ∈,递减区间是[]πππ+k k 22,)(Z k ∈,tgx y =的递增区间是 ??? ? ? +-22ππππk k ,)(Z k ∈,ctgx y =的递减区间是()πππ+k k ,)(Z k ∈。 6、=±)sin(βαβαβαsin cos cos sin ± =±)c o s (βαβαβαs i n s i n c o s c o s = ±)(βαtg β αβ αtg tg tg tg ?± 1 7、二倍角公式是:sin2α=ααcos sin 2? cos2α=αα2 2 sin cos -=1cos 22 -α=α2 sin 21- tg2α= α α 2 12tg tg -。

高考数学高考必备知识点总结

高考数学高考必备知识点 总结 Jenny was compiled in January 2021

高考前重点知识回顾 第一章-集合 (一)、集合:集合元素的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1、集合的性质: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记为A A ?; ②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记为A ?φ ; ③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①n 个元素的子集有2n 个. n 个元素的真子集有2n -1个. n 个元素的非空真子集有2n -2个. [注]①一个命题的否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一定为真.否命题?逆命题. ②一个命题为真,则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 原命题?逆否命题. 2、集合运算:交、并、补. {|,}{|} {,} A B x x A x B A B x x A x B A x U x A ?∈∈?∈∈?∈?U 交:且并:或补:且C (三)简易逻辑 构成复合命题的形式:p 或q(记作“p ∨q ” );p 且q(记作“p ∧q ” );非p(记作“┑q ” ) 。 1、“或”、 “且”、 “非”的真假判断 4、四种命题的形式及相互关系: 原命题:若P 则q ; 逆命题:若q 则p ; 否命题:若┑P 则┑q ;逆否命题:若┑q 则┑p 。 ①、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不一定为真。 ②、原命题为真,它的否命题不一定为真。 ③、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 6、如果已知p ?q 那么我们说,p 是q 的充分条件,q 是p 的必要条件。

若p ?q 且q ?p,则称p 是q 的充要条件,记为pq. 第二章-函数 一、函数的性质 (1)定义域: (2)值域: (3)奇偶性:(在整个定义域内考虑) ①定义:偶函数: )()(x f x f =-,奇函数:)()(x f x f -=- ②判断方法步骤:a.求出定义域;b.判断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c.求 )(x f -;d.比较)()(x f x f 与-或)()(x f x f --与的关系。 定义: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I 内某个区间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 1,x 2, ⑴若当x 1f(x 2),则说f(x) 在这个区间上是减函数. 二、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x 且对数函数y=log a x (a>0且a ≠1)的图象和性质:

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总结归纳 1. 对于集合,一定要抓住集合的代表元素,及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如:集合,,,、、A x y x B y y x C x y y x A B C ======|lg |lg (,)|lg 中元素各表示什么? 2. 进行集合的交、并、补运算时,不要忘记集合本身和空集的特殊情况。?注重借助于数轴和文氏图解集合问题。 空集是一切集合的子集,是一切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 {}如:集合,A x x x B x ax =--===||22301 若,则实数的值构成的集合为 B A a ? (答:,,)-??? ??? 1013 3. 注意下列性质: {} ()集合,,……,的所有子集的个数是;1212a a a n n (3)德摩根定律: ()()()()()()C C C C C C U U U U U U A B A B A B A B Y I I Y ==, 4. 你会用补集思想解决问题吗?(排除法、间接法) 的取值范围。 5. 可以判断真假的语句叫做命题,逻辑连接词有“或”,“且”和()()∨∧“非”().? 若为真,当且仅当、均为真p q p q ∧

若为真,当且仅当、至少有一个为真 ∨ p q p q ?p p 若为真,当且仅当为假 6. 命题的四种形式及其相互关系是什么? (互为逆否关系的命题是等价命题。) 原命题与逆否命题同真、同假;逆命题与否命题同真同假。 7. 对映射的概念了解吗?映射f:A→B,是否注意到A中元素的任意性和B中与之对应元素的唯一性,哪几种对应能构成映射? (一对一,多对一,允许B中有元素无原象。) 8. 函数的三要素是什么?如何比较两个函数是否相同? (定义域、对应法则、值域) 9. 求函数的定义域有哪些常见类型? 10. 如何求复合函数的定义域? [] 0义域是_。 >->=+- f x a b b a F(x f x f x 如:函数的定义域是,,,则函数的定 ())()() [] - a a (答:,) 11. 求一个函数的解析式或一个函数的反函数时,注明函数的定义域了吗? 12. 反函数存在的条件是什么? (一一对应函数) 求反函数的步骤掌握了吗?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1.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U x A x C A ∈??,U x C A x A ∈??. 2.德摩根公式 ();()U U U U U U C A B C A C B C A B C A C B ==. 3.包含关系 A B A A B B =?=U U A B C B C A ???? U A C B ?=ΦU C A B R ?= 4.容斥原理 ()()card A B cardA cardB card A B =+- ()()card A B C cardA cardB cardC card A B =++- ()()()()card A B card B C card C A card A B C ---+. 5.集合12{,,,}n a a a 的子集个数共有2n 个;真子集有2n –1个;非空子集有2n –1 个;非空的真子集有2n –2个. 6.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的三种形式 (1)一般式2 ()(0)f x ax bx c a =++≠; (2)顶点式2 ()()(0)f x a x h k a =-+≠; (3)零点式12()()()(0)f x a x x x x a =--≠. 7.解连不等式()N f x M <<常有以下转化形式 ()N f x M <- ? 11 ()f x N M N >--. 8.方程0)(=x f 在),(21k k 上有且只有一个实根,与0)()(210时,若[]q p a b x ,2∈- =,则{}min max max ()(),()(),()2b f x f f x f p f q a =-=; []q p a b x ,2?- =,{}max max ()(),()f x f p f q =,{}min min ()(),()f x f p f q =.

最全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最全集)

最全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最全集) 引言 1.课程内容: 必修课程由5个模块组成: 必修1:集合、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指、对、幂函数) 必修2: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必修3:算法初步、统计、概率。 必修4:基本初等函数(三角函数)、平面向量、三角恒等变换。 必修5:解三角形、数列、不等式。 以上是每一个高中学生所必须学习的。 上述内容覆盖了高中阶段传统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主要部分,其中包括集合、函数、数列、不等式、解三角形、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等。不同的是在保证打好基础的同时,进一步强调了这些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和实际应用,而不在技巧与难度上做过高的要求。 此外,基础内容还增加了向量、算法、概率、统计等内容。 选修课程有4个系列: 系列1:由2个模块组成。 选修1—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导数及其应用。 选修1—2:统计案例、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充与复数、框图 系列2:由3个模块组成。 选修2—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选修2—2:导数及其应用,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充与复数 选修2—3:计数原理、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统计案例。 系列3:由6个专题组成。 选修3—1:数学史选讲。 选修3—2:信息安全与密码。 选修3—3:球面上的几何。 选修3—4:对称与群。 选修3—5:欧拉公式与闭曲面分类。 选修3—6:三等分角与数域扩充。 系列4:由10个专题组成。 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选修4—2:矩阵与变换。 选修4—3:数列与差分。 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选修4—5:不等式选讲。 选修4—6:初等数论初步。 选修4—7:优选法与试验设计初步。 选修4—8:统筹法与图论初步。 选修4—9:风险与决策。 选修4—10:开关电路与布尔代数。

关于高考数学高考必备知识点总结归纳精华版

高考前重点知识回顾 第一章-集合 (一)、集合:集合元素的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1、集合的性质: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记为A A ?; ②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记为A ?φ; ③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①n 个元素的子集有2n 个. n 个元素的真子集有2n -1个. n 个元素的非空真子集有2n -2个. [注]①一个命题的否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一定为真.否命题?逆命题. ②一个命题为真,则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 原命题?逆否命题. 2、集合运算:交、并、补.{|,} {|}{,} A B x x A x B A B x x A x B A x U x A ?∈∈?∈∈?∈?I U U 交:且并:或补:且C (三)简易逻辑 构成复合命题的形式:p 或q(记作“p ∨q ” );p 且q(记作“p ∧q ” );非p(记作“┑q ” ) 。 1、“或”、 “且”、 “非”的真假判断 4、四种命题的形式及相互关系: 原命题:若P 则q ; 逆命题:若q 则p ; 否命题:若┑P 则┑q ;逆否命题:若┑q 则┑p 。 ①、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不一定为真。 ②、原命题为真,它的否命题不一定为真。 ③、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 6、如果已知p ?q 那么我们说,p 是q 的充分条件,q 是p 的必要条件。

若p ?q 且q ?p,则称p 是q 的充要条件,记为p ?q. 第二章-函数 一、函数的性质 (1)定义域: (2)值域: (3)奇偶性:(在整个定义域内考虑) ①定义:①偶函数:)()(x f x f =-,②奇函数:)()(x f x f -=- ②判断方法步骤:a.求出定义域;b.判断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 c.求)(x f -; d.比较)()(x f x f 与-或)()(x f x f --与的关系。 (4)函数的单调性 定义: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I 内某个区间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 1,x 2, ⑴若当x 1f(x 2),则说f(x) 在这个区间上是减函数. 二、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指数函数 )10(≠>=a a a y x 且的图象和性质 对数函数y=log a x (a>0且a ≠1)的图象和性质:

高三数学必考知识点汇总

高三数学必考知识点汇总 一 1.等差数列的定义 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通常用字母d表示. 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若等差数列{an}的首项是a1,公差是d,则其通项公式为an=a1+n-1d. 3.等差中项 如果A=a+b/2,那么A叫做a与b的等差中项. 4.等差数列的常用性质 1通项公式的推广:an=am+n-mdn,m∈N_. 2若{an}为等差数列,且m+n=p+q, 则am+an=ap+aqm,n,p,q∈N_. 3若{an}是等差数列,公差为d,则ak,ak+m,ak+2m,…k,m∈N_是公差为md的等差数列. 4数列Sm,S2m-Sm,S3m-S2m,…也是等差数列. 5S2n-1=2n-1an. 6若n为偶数,则S偶-S奇=nd/2; 若n为奇数,则S奇-S偶=a中中间项. 注意: 一个推导 利用倒序相加法推导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Sn=a1+a2+a3+…+an,① Sn=an+an-1+…+a1,② ①+②得:Sn=na1+an/2

两个技巧 已知三个或四个数组成等差数列的一类问题,要善于设元. 1若奇数个数成等差数列且和为定值时,可设为…,a-2d,a-d,a,a+d,a+2d,…. 2若偶数个数成等差数列且和为定值时,可设为…,a-3d,a-d,a+d,a+3d,…,其余各项再依据等差数列的定义进行对称设元. 四种方法 等差数列的判断方法 1定义法:对于n≥2的任意自然数,验证an-an-1为同一常数; 2等差中项法:验证2an-1=an+an-2n≥3,n∈N_都成立; 3通项公式法:验证an=pn+q; 4前n项和公式法:验证Sn=An2+Bn. 注:后两种方法只能用来判断是否为等差数列,而不能用来证明等差数列. 二 1.不等式的定义 在客观世界中,量与量之间的不等关系是普遍存在的,我们用数学符号连接两个数或代数式以表示它们之间的不等关系,含有这些不等号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2.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 两个实数的大小是用实数的运算性质来定义的, 有a-b>0?;a-b=0?;a-b<0?. 另外,若b>0,则有>1?;=1?;<1?. 概括为:作差法,作商法,中间量法等. 3.不等式的性质 1对称性:a>b?; 2传递性:a>b,b>c?; 3可加性:a>b?a+cb+c,a>b,c>d?a+cb+d;

[全国通用]高中数学高考知识点总结

高一数学必修1知识网络 集合 123412n x A x B A B A B A n A ∈??? ?????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属于()和不属于()()集合中元素的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集合与元素()集合的分类:按集合中元素的个数多少分为:有限集、无限集、空集()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自然语言描述、特征性质描述)、图示法、区间法子集:若 ,则,即是的子集。、若集合中有个元素,则集合的子集有个, 注关系集合集合与集合{}00(2-1)23,,,,.4/n A A A B C A B B C A C A B A B x B x A A B A B A B A B A B x x A x B A A A A A B B A A B ?????????? ????????????≠∈?????=???=∈∈?=??=??=???真子集有个。、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即 、对于集合如果,且那么、空集是任何集合的(真)子集。 真子集:若且(即至少存在但),则是的真子集。集合相等:且 定义:且交集性质:,,,运算{}{},/()()()-()/()()()()()()U U U U U U U U A A B B A B A B A A B x x A x B A A A A A A B B A A B A A B B A B A B B Card A B Card A Card B Card A B C A x x U x A A C A A C A A U C C A A C A B C A C B ????????=????=∈∈???=??=?=????????=???=+?=∈?=?=??==?=?,定义:或并集性质:,,,,, 定义:且补集性质:,,,, ()()()U U U C A B C A C B ????? ?? ?? ?? ?? ?????????? ???????? ??????????????????????? ?????????????????????=???????

2019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总结归纳

2019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总结归纳 1. 对于集合,一定要抓住集合的代表元素,及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如:集合,,,、、A x y x B y y x C x y y x A B C ======|lg |lg (,)|lg 中元素各表示 什么? 2. 进行集合的交、并、补运算时,不要忘记集合本身和空集的特殊情况。?注重借助于数轴 和文氏图解集合问题。 空集是一切集合的子集,是一切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 {}如:集合,A x x x B x ax =--===||22301 若,则实数的值构成的集合为 B A a ? (答:,,)-? ?? ???1013 3. 注意下列性质: {}()集合,,……,的所有子集的个数是;1212a a a n n (3)德摩根定律: ()()()()()()C C C C C C U U U U U U A B A B A B A B ==, 4. 你会用补集思想解决问题吗?(排除法、间接法) 的取值范围。 5. 可以判断真假的语句叫做命题,逻辑连接词有“或”,“且”和()()∨∧“非”().? 若为真,当且仅当、均为真p q p q ∧ 若为真,当且仅当、至少有一个为真p q p q ∨

若为真,当且仅当为假 ?p p 6. 命题的四种形式及其相互关系是什么? (互为逆否关系的命题是等价命题。) 原命题与逆否命题同真、同假;逆命题与否命题同真同假。 7. 对映射的概念了解吗?映射f:A→B,是否注意到A中元素的任意性和B中与之对应元素的唯一性,哪几种对应能构成映射? (一对一,多对一,允许B中有元素无原象。) 8. 函数的三要素是什么?如何比较两个函数是否相同? (定义域、对应法则、值域) 9. 求函数的定义域有哪些常见类型? 10. 如何求复合函数的定义域? [] 0义域是_。 >->=+- 如:函数的定义域是,,,则函数的定 ())()() f x a b b a F(x f x f x [] a a - (答:,) 11. 求一个函数的解析式或一个函数的反函数时,注明函数的定义域了吗? 12. 反函数存在的条件是什么? (一一对应函数) 求反函数的步骤掌握了吗? (①反解x;②互换x、y;③注明定义域)

高考精华总结---高考数学(理科)知识点总结

2013高考数学(理科)知识点总结 1. 对于集合,一定要抓住集合的代表元素,及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如:集合,,,、、A x y x B y y x C x y y x A B C ======|lg |lg (,)|lg 中元素各表示什么? 2. 进行集合的交、并、补运算时,不要忘记集合本身和空集的特殊情况。? 注重借助于数轴和文氏图解集合问题。 空集是一切集合的子集,是一切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 {}如:集合,A x x x B x ax =--===||22301 若,则实数的值构成的集合为 B A a ? (答:,,)-??? ??? 1013 3. 注意下列性质: {} ()集合,,……,的所有子集的个数是;1212a a a n n ()若,;2A B A B A A B B ??==I Y (3)德摩根定律: ()()()()()()C C C C C C U U U U U U A B A B A B A B Y I I Y = =, 4. 你会用补集思想解决问题吗?(排除法、间接法) 如:已知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为,若且,求实数x ax x a M M M a --<∈?5 0352 的取值范围。 ()(∵,∴ ·∵,∴ ·,,)335 30555 50 1539252 2∈--

2020高考数学知识点归纳分享

2020高考数学知识点归纳分享 高三数学是一个新的起点,高三一轮复习从零开始,完整涵盖高中所有的知识点,第一轮复习是高考复习的关键,是基础复习阶段。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数学高考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数学高考知识点总结1 定义: 形如y=x^a(a为常数)的函数,即以底数为自变量幂为因变量,指数为常量的函数称为幂函数。 定义域和值域: 当a为不同的数值时,幂函数的定义域的不同情况如下:如果a为任意实数,则函数的定义域为大于0的所有实数;如果a 为负数,则x肯定不能为0,不过这时函数的定义域还必须根[据q的奇偶性来确定,即如果同时q为偶数,则x不能小于0,这时函数的定义域为大于0的所有实数;如果同时q为奇数,则函数的定义域为不等于0的所有实数。当x为不同的数值时,幂函数的值域的不同情况如下:在x大于0时,函数的值域总是大于

0的实数。在x小于0时,则只有同时q为奇数,函数的值域为非零的实数。而只有a为正数,0才进入函数的值域。 性质: 对于a的取值为非零有理数,有必要分成几种情况来讨论各自的特性: 首先我们知道如果a=p/q,q和p都是整数,则x^(p/q)=q次根号(x的p次方),如果q是奇数,函数的定义域是R,如果q 是偶数,函数的定义域是[0,+∞)。当指数n是负整数时,设a=-k,则x=1/(x^k),显然x≠0,函数的定义域是(-∞,0)∪(0,+∞).因此可以看到x所受到的限制****于两点,一是有可能作为分母而不能是0,一是有可能在偶数次的根号下而不能为负数,那么我们就可以知道: 排除了为0与负数两种可能,即对于x0,则a可以是任意实数; 排除了为0这种可能,即对于x 排除了为负数这种可能,即对于x为大于且等于0的所有实数,a就不能是负数。 数学高考知识点总结2 1.等差数列的定义

高考数学知识点与题型归纳

河南省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1. 对于集合,一定要抓住集合的代表元素,及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如:集合,,,、、A x y x B y y x C x y y x A B C ======|l g |l g (,)|l g 中元素各表示什么? 2. 进行集合的交、并、补运算时,不要忘记集合本身和空集的特殊情况。? 注重借助于数轴和文氏图解集合问题。 空集是一切集合的子集,是一切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 } {} 如:集合,A x x x B x a x =--===||2 2301 若,则实数的值构成的集合为B Aa ? (答:,,)-? ?? ? ?? 1013 3. 注意下列性质: {} ()集合,,……,的所有子集的个数是;1212a a a n n ()若,;2A B A B A A B B ??== (3)德摩根定律: ()()()()()()C C C C C C U U UU U U A B A B A B A B ==, 4. 你会用补集思想解决问题吗?(排除法、间接法) 如:已知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为,若且,求实数x a x x a M M M a --<∈?5 0352 的取值范围。 ()(∵,∴·∵,∴·,,)335 30 555 50 15392522∈--

高考数学必考点总结

高考数学必考点总结 高中数学第一章-集合 考试内容:集合、子集、补集、交集、并集. 逻辑联结词.四种命题.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考试要求: (1)理解集合、子集、补集、交集、并集的概念;了解空集和全集的意义;了解属于、包含、相等关系的意义;掌握有关的术语和符号,并会用它们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2)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理解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掌握充分条件、 必要条件及充要条件的意义. § 01.集合与简易逻辑知识要点 一、知识结构: 本章知识主要分为集合、简单不等式的解法(集合化简)、简易 二、知识回顾: (一)集合

1. 基本概念:集合、元素;有限集、无限集;空集、全集;符号的 使用. 2. 集合的表示法:列举法、描述法、图形表示法. 集合元素的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集合的性质: 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记为 A A ; ②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记为 A ; ③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如果 A B ,同时 B A ,那么A = B. 如果A B, B C,那么A C . [注]:①Z= {整数}(V) Z ={全体整数}(X) ②已知集合S中A的补集是一个有限集,贝y集合A也是有限集.(X) (例: S=N;A= N ,则C s A= {0}) ③空集的补集是全集. ④若集合A=集合B,则C A二,C A B = C S (CB) =D (注:C B = ). 3. ①{(x, y) | xy =0 , x€ R, y€ R}坐标轴上的点集. ②{(x, y) | xy< 0, x € R y € R二、四象限的点集. ③{(x, y) |xy>0, x € R y € F}一、三象限的点集. [注]:①对方程组解的集合应是点集. 例:x y 3解的集合{(2 ,1)}. 2x 3y 1 ②点集与数集的交集是. (例: A ={(x,y)| y=x+1} B={y|y=x2+1}则 A n B =) 4. ①n个元素的子集有2n个.②n个元素的真子集有2n-1个. ③n个元素的非空真子集有2n-2个.

高考数学重点全归纳

高考数学重点全归纳 立体几何 线、面位置关系的证明,常出现在解答题第一小问,特别注意逻辑推理的严密性和书写的规范性。 求解与体积相关的问题,注重体积之间的转化,常用等体积法、割补法:空间角的考查,主要要求学生会用法向量和相关夹角公式进行计算。 数列 高考中有關数列的试题经常是综合题,常把数列知识与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不等式的知识综合起来考查。探索性问题是高考的热点,常在数列解答题中出现。 数列求和是数列知识的综合体现。常见的求和方法有公式法、错位相减法、倒序相加法、裂项相消法、数学归纳法等。 三角函数 易错点梳理:(1)没有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而造成增、漏解现象。(2)对正余弦函数的性质:如图象、对称轴、对称中心易遗忘或没有深刻理解其意义。(3)在利用三角函数的图象变换中,将周期变换和相位变换搞混淆。 综合运用:(1)解三角形的问题通常会与向量结合,并利用正余弦定理进行边角转换。(2)熟练掌握三角函数的图象及性质,突出数形结合思想。 概率统计 利用统计思想研究问题,一般过程是通过采取样本、建立统计模型、分析统计数据、作出合理判断,形成尽可能准确的结论。 概率思想是通过对随机现象的观察研究发现必然,去研究隐藏在随机现象背后的统计规律,进而理解随机现象。 高考的考查重点是利用统计与概率思想解决实际应用问题。考点一:概率、决策建议:考点二:二项分布;考点三:超几何分布;考点四:正态分布:考点五:统计图表;考点六:线性回归方程;考点七:独立性检验。 解析几何 解析几何的灵魂是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综合性强,运算量大,题目灵活多变。 综合运用:遇到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的时候,常常会联立得到方程组,进而利用韦达定理求解。(1)定值、定点问题,先用变量表示所需证明的不变量,然后通过已知条件,消去变量,得到定值、定点。(2)最值与范围,选好合适变量(比如:斜率、点),建立目标函数和不等式求最值、范围。代数法常见有二次配方、基本不等式、导数等。

数学高考大题题型归纳必考题型例题

数学高考大题题型归纳必考题型例题 1数学高考大题题型有哪些 必做题: 1.三角函数或数列(必修4,必修5) 2.立体几何(必修2) 3.统计与概率(必修3和选修2-3) 4.解析几何(选修2-1) 5.函数与导数(必修1和选修2-2) 选做题: 1.平面几何证明(选修4-1) 2.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修4-4) 3.不等式(选修4-5) 2数学高考大题题型归纳 一、三角函数或数列 数列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又是学习高等数学的基础。高考对本章的考查比较全面,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考查每年都不会遗漏。有关数列的试题经常是综合题,经常把数列知识和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不等式的知识综合起来,试题也常把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求极限和数学归纳法综合在一起。探索性问题是高考的热点,常在数列解答题中出现。本章中还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在主观题中着重考查函数与方程、转化与化归、分类讨论等重要思想,以及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等基本数学方法。 近几年来,高考关于数列方面的命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数列本身的有关知识,其中有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概念、性质、通项公式及求和公式。(2)数列与其它知识的结合,其中有数列与函数、方程、不等式、三角、几何的结合。(3)数列的应用问题,其中主要是以增长率问题为主。试题的难度有三个层次,小题大都以基础题为主,解答题大都以基础题和中档题为主,只有个别地方用数列与几何的综合与函数、不等式的综合作为最后一题难度较大。 二、立体几何 高考立体几何试题一般共有4道(选择、填空题3道,解答题1道),共计总分27分左右,考查的知识点在20个以内。选择填空题考核立几中的计算型问题,而解答题着重考查立几中的逻辑推理型问题,当然,二者均应以正确的空间想象为前提。随着新的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