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实用心理学(作业题答案)

实用心理学(作业题答案)

实用心理学(作业题答案)
实用心理学(作业题答案)

实用心理学(第八章完)

一、单项选择题

1.【42998】人本主义观点主要强调的是(人的整体性,认为人的价值、尊严和自我实现是心理学研究的终极目

的)。

2.【3411】个案研究的主要缺点是(缺乏可靠的一般性理论)。

3.【3412】心理实验中,哪个变量不是实验者控制的(因变量)。

4.【3403】提出集体无意识理论的是(荣格)。

5.【3401】行为主义的主要观点是(强调环境的作用)。

6.【3398】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是(冯特建立心理学实验室)。

7.【3419】奥尔波特人格理论的研究方法是(书信分析)。

8.【3416】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中,如果把人格当作一座冰山,则占体积最大的是(本我)。

9.【3430】与古希腊四种气质类型说相应的人格理论是(艾森克的人格维度理论)。

10.【3420】卡特尔研究人格结构采用的方法是(分类学)。

11.【100422】中国人的大七人格结构理论中,与大五人格理论中共通的维度有(外向性)。

12.【85028】社会生活中人们之间有意义的交流导致了自我和社会现实的整合,自我就是一个人通过行为展现自

己的使用的符号,自我概念就是一个人用来定义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总和。这属于(社会互动理论)理论。

13.【6095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抑郁型归因风格的人常常忽视自己的健康,缺乏适当的营养、睡眠和运动)。

14.【100430】以下说法正确的是(人们在形成整体印象时,对负性信息比对正性信息给予较大的权重,即在其他

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负性特质对印象形成的影响比正性特质大。这叫做负性效应)。

15.【3437】研究发现,美国人在和他人交往的时候选择较大的距离,而拉丁美洲和阿拉伯人选择较小的距离,这

反映(文化规范)决定着人们的距离偏好。

16.【102599】人们经常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于人格或态度等内在特质上,而忽视他们所处情境的重要性。L·Ross

称之为(基本归因错误)。

17.【346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某类物体的一个典型或理想的范例叫做原型)。

18.【3452】(自我图式)指一个人对自己的特殊信念,是指我们用来组织和指引与自己有关的信息的一套自我信

念。

19.【3487】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许多因素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进程,其中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是(社会交换和社会

影响)。

20.【100423】当一个足球队的球迷因为自己的球队输球而聚集在一起闹事的时候,他们往往做出自己平时想都不

敢想的事情,比如烧汽车、砸商店,这属于(去个体化)心理学现象。

21.【99304】当他人存在时,人们工作得更加勤快,请问这反应了(社会促进)心理学现象。

22.【3481】行为主义认为,人的行为的主要目的是(获得奖励、避免惩罚)。

23.【3511】下列属于反社会行为的是(当街聚众斗殴)。

24.【99305】下列有关侵犯行为影响因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大多数研究人员认为酒精降低了人们对侵犯行为

的控制,即"去抑制")。

25.【3540】下列不属于影响助人行为的求助者特点的是(是否具有人格魅力)。

26.【61878】下列属于遗传构建环境观点中唤起型构建方式的是(内向的孩子与他人交流的机会较少,这强化了

其安静、内向的性格特征)。

27.【3532】Bandura的假人实验说明(儿童的侵犯行为可以通过观察他人行为之后受到奖励或惩罚后学会)。

28.【3509】以下说法正确的是(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是由个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决定的)。

29.【3542】社会生物学认为利他行为是由于(帮助他人的倾向对团体的基因来说具有很高的持续生存价值)。

30.【3578】以下说法正确的是(高认知需求的人对说服往往采取深层的处理方式)。

31.【61864】下列体现了角色扮演对改变人们某些顽固态度的作用因素是(被说服者的卷入程度)。

32.【3584】如果人们重视自己所属的团体,它就是一个可信度极高的信息来源,这个团体就是(参照群体)。

33.【61882】说服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说服者创造适当情境,以使他人愿意改变态度的过程。这个过程中起了主

要作用的因素是(自我)。

34.【3602】Sternberg认为,有激情和承诺,没有亲密的爱情,如一见钟情,属于(愚蠢式爱情)。

35.【3595】在成人依恋中,所占比例最多的类型是(安全型)。

36.【3594】一个人知道另一个人的信息,但未发生任何直接接触。这两个人之间关系发展处于(知晓)阶段。

37.【3613】下面不属于团体的是(大学生)。

38.【3639】所有成员的沟通机会均等,每个人只能与相邻的人交流,不能与其他人交流。这种沟通形式是(圆形)。

39.【3621】以下群体中人们结合的紧密程度最低的是(统计集合)。

40.【10042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团体的心理功能的是(认知标准)。

41.【3628】在团体决策中,当成员最初的意见保守时,通过团体讨论的结果将更加保守;而当成员最初的意见倾

向于冒险时,团体讨论将使结果更加冒险,这种现象叫(团体极化)。

42.【3633】在团体决策中,给团体成员一个特定的题目,要求团体成员在较短的时间内想出尽量多的解决方案。

这种方法是(头脑风暴)。

43.【3647】下列对应激定义正确的是(身体对负性事件所产生的一种生理性的反应)。

44.【3645】下列不属于心理健康范畴的是(个体被社会环境所容纳和承认)。

45.【100424】根据认知失调理论,要想让人们改变行为时,应当采取的手段是(在心理上打击其自尊,使其了解

做这样的改变将会获得好处(维护其自尊))。

46.【3657】应对方式指的是(人们在面对压力事件时的反应方式)。

47.【3665】不包括在HAPA模型的理论框架中的是(理性决策)。

48.【3655】关于人格与应对方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乐观的人比悲观的人更健康)。

49.【3664】HAPA模型主要强调的是(社会认知因素)。

50.【3666】下列从心理学角度对文化的定义是(文化是生活在一定地域内的人们的思想、信念及生活与行为方式

的总称)。

51.【3684】下列不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是(迷信主义)。

52.【3675】在60年代末,文化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范畴是(文化与人格)。

53.【3682】不属于中国人思维特性的是(逻辑性)。

54.【3677】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研究,属于文化心理学研究中的(价值途径)。

55.【3673】最早对文化感兴趣的学科是(文化人类学)。

56.【3407】下列可以考察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方法是(实验法)。

57.【3415】下列不属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三大理论支柱的是(发展阶段论)。

二、多项选择题

1.【3395】哲学家需要回答的问题有(1.伦理;

2.灵魂;

3.人性;

4.认识论)。

2.【3400】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有(1.弗洛伊德;2.荣格;

3.阿德勒)。

3.【99300】心理学诞生以后的50年中,心理学家们建构了(1.精神分析学派;2.行为主义学派;3.人本主义学派),

即"心理学的三大势力"。

4.【43006】斯多噶主义提出了的两个相互联系的观点是(1.绝对决定论;2.根除情绪论)。

5.【3418】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中,认为人有哪些特质(1.枢纽特质;2.核心特质;3.次要特质)。

6.【3432】卡特尔的16种根源特质中包括(1.稳定性;2.支配性;3. 世故性)。

7.【3421】奥尔波特的人格问卷,可以测量哪些价值观取向(1.经济的;2.政治的;3.理论的;4.艺术的)。

8.【3417】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局限性有(1.主观唯能论;2.适用于非常态的人群)。

9.【99299】社会心理学家Jones总结出的6种自我表演的策略是(1.自我抬高;显示;2. 逢迎;谦虚;3.恳求;

恫吓)。

10.【3468】Kelly认为任何事件的原因最终可以归于三个方面(1.行动者;2.刺激物;3.环境背景)。

11.【3467】心理学家根据不同的包含内容把图式分为(1.个人图式;2.自我图式;3.团体图式;4.角色图式;5.剧

本)。

12.【3450】非语言的视觉线索有(1.距离;2.身体姿势;3.目光接触)。

13.【85025】社会交换理论的理论基础有(1.功利主义经济学;2.行为主义心理学)。

14.【99306】公平理论的假设有(1.假设彼此有关系的一群人总是企图使他们的行为结果收益最大;2.假设团体会

发展出一套如何将酬赏依比例公平地分配给所有有关人员的规则;3.假设当个体感觉到某一人际关系不公平时,会感受到某种压力的存在,促使他采取行动以恢复公平)。

15.【3505】Latane认为,在一个特定的社会环境中,来自他人的社会影响的总量取决于(1.他人的数量;2.他人

的重要性;3.他人的接近性)。

16.【100427】French和Raven曾经提出的社会力量的来源中包括(1.奖赏的权力;2.压制的权力;3.参照的权力;

4.专家的权力;

5.信息的权力)。

17.【3486】心理学家根据交换双方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把人们之间的冲突分为(1.零总和冲突;2.可变总和冲

突)。

18.【3494】影响从众的情境因素有(1.团体的规模;2.团体的凝聚力;3.团体的社会支持)。

19.【3513】Ekman等人发现了人类情绪表达具有(1.普遍性;2.内在性;3.一致性)。

20.【100431】行为遗传学区分遗传与环境对行为的影响时,采用的研究方法有(1.家系研究;2.双生子研究;3.

收养研究)。

21.【3523】下列支持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观点有(1.行为遗传学的观点;2.早期行为主义观点;3.遗传构建环境

的观点)。

22.【3530】引起侵犯行为的因素有(1.受到他人攻击;2.遭遇挫折;3.归因方式;4.极端温度)。

23.【100426】在Zimbardo看来,与去个体化行为有关的因素有(1.个体从群体中所获得的不败感;2. 个体在群

体中具有匿名性)。

24.【3520】子女面临的家庭共同性影响有(1.家庭的社会阶层;2.父母的教育水平;3.儿童教养哲学)。

25.【3527】心理学家分析了人们愤怒时的反应,指出人们常采用的方式有(1.口头或象征性攻击;2.向第三方诉

说或诅咒;3.攻击无生命物体;4.平静活动;5.就此了事不伤害无礼者)。

26.【3537】Franzoi认为媒体暴力对人们的行为产生影响与以下一些原因有关(1.看到他人的暴力行为会降低我们

在类似情境中对自己暴力行为的抑制;2.儿童在观看暴力片的时候,会发展出一套侵犯性的剧本指导其行为;

3.暴力片中的情境对侵犯行为有认知启动的作用)。

27.【3543】社会进化论认为对亲社会行为具有重要意义的规范有(1.社会责任规范;2.相互性规范;3.社会公平规

范)。

28.【3514】以下各项中受遗传因素影响的有(1.神经质;2.社会赞许倾向;3.羞涩;4.内向-外向;5.智力发展)。

29.【355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1.态度的特殊性水平越高预测行为就越准确;2.态度测量与行为发生之间的时间

间隔越长,态度预测行为越不可靠;3.态度的可接近程度越高其预测行为的效度越高)。

30.【3579】说服者是否受人欢迎决定于(1.说服者的外表;2.是否可爱;3.与被说服者的相似性)。

31.【3561】态度的学习机制有(1.联结;2.模仿;3.强化)。

32.【82006】以下说法正确的有(1.自尊较弱的人往往对自己的不足之处比较敏感,因而易被说服;2.心情好的人

更易于接受他人的说服性观点;3.过多的预先说服会对说服者产生免疫力,从而使态度改变变得困难)。

33.【99308】对有计划行为理论的批评主要有(1.人类的行为有时候是自发的、无意识的;2.习惯性行为不受理性

因素影响)。

34.【99309】根据认知失调理论,人们可以采取的、用以减少(1.改变态度;2.增加认知;3.改变认知的重要性;

4.减少选择感;

5.改变行为)。

35.【100433】Freedman认为态度包括三个成分(1.认知成分;2.情感成分;3.行为倾向成分)。

36.【3593】心理学家发现,有许多因素对人们的寂寞感有影响,这些因素包括(1.婚姻状况;2.经济状况;3.年龄

因素;4.社交技巧;5.人格因素)。

37.【102603】当人们之间的亲密关系失去其价值的时候,C·Rusbult指出人们往往采取的对策有(1.真诚;2.忽

视;3.退出;4.表达;5.妥协。

38.【3586】心理学家Weiss把寂寞分为(1.情绪性寂寞;2.社会性寂寞)。

39.【3585】对于亲和需求的作用,R.Weiss指出它可以提供几种重要的报酬,包括(1.依恋;2.社会整合;3.价值

保证;4.可靠的同盟感;5.得到指导和受教育机会)。

40.【3588】人际吸引的基本原则有(1.强化原则;2.联结原则;4.社会交换原则)。

41.【3618】以下影响团体凝聚力的因素有(1.需要的满足;2.团体目标;3.团体目标;4.领导者)。

42.【3631】Janis提出了团体思维产生的先决条件,包括(1.决策团体是高凝聚力的团体;2.团体与外界的影响隔

离;3.团体的领导是指导式的;4.没有一个有效的程序保证团体对所有选择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考虑;5.外界压力太大,要找出一个比领导者所偏好的选择更好地解决方式的机会很小)。

43.【3650】关于"习得性无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将负性的事件解释为内部的因素所引发的悲观状态;2.将

负性的事件解释为稳定的因素所引发的悲观状态;3.将负性的事件解释为整体性因素所引发的悲观状态)。

44.【3662】健康预防的方法有(1.利用信息包装;2.利用认知失调理论)。

45.【3652】关于心身疾病,以下说法正确的是(1.属于躯体疾病;2.和社会心理因素有关;3.采取心理治疗的方法;

4.采取药物治疗的方法)。

46.【3648】关于提升控制感对个体健康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长期的控制感提升对个体健康是有益的;

2.短期的控制感提升对个体健康是有害的)。

47.【3644】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1.身体上的完满状态;2.精神上的完满状态;3.社会上的完满状态)。

48.【3672】文化心理学的研究途径有(1.价值途径;2.自我途径;3.情境途径;4.理论途径)。

49.【3681】美国式个人主义的特征有(1.竞争中依赖自我;2.不关心群体;3.与群体有距离感)。

50.【3685】关于"近代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从文化与人格的角度分析中国传统思想与文化的影响;2.

从宗教角度对中国儒家思想提出尖锐批评;3.对于中国现代文化的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51.【3678】研究中国文化的意义有(1.揭示中国社会变化的基础和根源;2.理解东西方差异的真正原因;3.进一步

了解中国文化的精神;4.应对外来文化的入侵)。

52.【3671】文化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有(1.文化对生理活动的影响;2.文化与信息加工机制;3.文化与社会化;4.

文化多元性;5.文化与符号表征)。

53.【102598】G·奥尔波特的人格定义包括(1.人格的整合性;2.人格的层次性;3.人格的适应性;4.人格的独特

性)。

54.【100425】艾森克的人格维度理论包含(1.外倾;2.神经质)维度。

55.【3554】态度的心理功能有(1.效用功能;2.知识功能;3.自我保护功能;4.价值表达功能)。

三、判断题

1.【3396】心理学与哲学一样,研究人的灵魂(错误)

2.【3413】观察法可以分为参与观察与自然观察。(正确)

3.【3397】古希腊时代没有心理学。(正确)

4.【3433】弗洛伊德人格理论中的"自我",遵循的是享乐主义原则。(错误)

5.【3423】陈仲庚的人格定义,把人格和自我以及个体的社会化过程联系起来。(正确)

6.【3435】大五人格结构理论具有很强的文化适应性。(错误)

7.【99301】我们把他人若干有意义的人格特征进行概括、综合,形成一个具有结论意义的特征的过程称为对他

人的知觉。(错误)

8.【3454】通过行动或语言把自己的正性信息呈现给别人是自我提升的策略。(正确)

9.【3462】人们通过自我确认,使别人对自己有个高的评价,从而有助于个体自尊的建立。(错误)

10.【3455】自我检控是指人们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通过观察他人自我表演的线索来对自己的自我表演加以控

制,也就是说根据别人的表现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正确)

11.【3444】累加模型是指人们对他人片断信息的整合方式是累加的而非加以平均。(正确)

12.【3484】社会规范早已为许多人际关系制定了协调的方式,在所有的交换中,它都能提供特殊的指导原则。(错

误)

13.【3516】遗传的影响在生活的早期较大,而环境的作用在以后的发展中更大。(错误)

14.【3548】内疚感增加人们的助人行为,忏悔也能增加利他行为。(错误)

15.【3524】行为遗传学认为遗传对行为有决定性影响,并直接决定行为。(错误)

16.【3533】Anderson认为在特定的温度范围内,暴力事件的发生与温度呈现线性关系,在38到41摄氏度以内,

随着气温的升高,人们的暴力倾向下降。(错误)

17.【3519】一些行为遗传学家用双生子研究的方法发现:酗酒主要由遗传决定。(正确)

18.【3536】惩罚只能抑制人们明显的侵犯行为,但同时可能导致更多隐蔽性的侵犯行为。(正确)

19.【3517】社会生物学认为:个人的行为不是由动机、本能、特质等内在因素决定,也不是由环境力量所决定,

而是由个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决定的。(错误)

20.【3572】有选择时认知失调低,态度不会有太大的改变,而无选择时人们体验到的失调高,态度也不会有大的

改变。(错误)

21.【3576】被说服者的卷入可以分为问题相关卷入和印象相关卷入,前者主要强调个体的态度反应受到他人赞成

或反对的影响,后者主要强调态度所考虑的问题和自我概念中的重要方面的关联。(错误)

22.【3559】认知成分是态度的核心与关键,认知既影响情感成分,也影响行为倾向成分。(错误)

23.【3560】许多心理学家发现,基于情感反应的态度只是一些简单的态度,我们绝大部分的态度都是基于认知与

学习的结果。(正确)

24.【83138】Aronson指出,努力做一件不好的事情,必然带来较高的认知失调,而为了减少失调,人们只能改

变自己对这些事情的态度,从不喜欢变得喜欢。(正确)

25.【103384】Kelman和Hovland把低可信度的说服者的影响力随时间推移而提高的现象叫做睡眠效应。(正确)

26.【3605】罗洛·梅指出,爱情是一种奉献,而不是一种索取,它是主动的情感,而不是被动的接受。(正确)

27.【3596】人们与表面朋友的交往模式是一开始见面很多,然后接触慢慢地减少。(错误)

28.【3597】人们在与他人交往时,自我展露越多,越有助于双方关系的发展。(错误)

29.【3592】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寂寞感会增强。(错误)

30.【3600】雷德等人发现,自我展露的水平随时代的发展而呈现下降的趋势。现在的年轻人比他们父辈的自我展

露水平低。(错误)

31.【3606】研究发现,幸福的夫妻经常做强化对方式的归因,即把对方良好的行为看成是幸运,而把其不好的行

为归于人格特质。(错误)

32.【3590】亲和动机是指人们追求温暖、亲密关系的愿望。(错误)

33.【100432】参与决策在提高士气和提高生产效率方面都是有效的。(错误)

34.【100428】沟通影响团体问题解决的效率:在解决简单问题时,集中度高的沟通较有利;而在处理复杂问题时,

较为分散的沟通较有利。(正确)

35.【3615】正式团体的规范是正式规范,而非正式规范只存在于非正式团体中。(错误)

36.【3622】Festinger认为,团体凝聚力不只包括由成员之间人际吸引所决定的正性力量,而且也包括由于离开团

体要付出高代价所决定的负性力量。(正确)

37.【3624】女性和男性领导者在任务取向上基本一样,所不同的只是她们比男性领导更倾向于采用民主和参与的

方法。(正确)

38.【3632】在解决复杂问题时,比如需要多学科知识的时候,利用头脑风暴技巧要远远好于成员单独决策。(正

确)

39.【3623】根据Fiedler的权变模型,关系取向的领导在控制低和控制高的时候绩效较好或最好,而任务取向的领

导在中等控制条件下效果好。(错误)

40.【3629】在说明团体决策中团体极化产生的原因时,社会比较理论强调在极化产生过程中信息性影响的作用,

而说服性辩论的观点则把重点放在了规范性影响之上。(错误)

41.【3619】凝聚力越强,团体的生产效率越高。(错误)

42.【3654】控制感指的是认为自己有能力执行特定的行为以达成目标。(错误)

43.【3651】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的人是健康的人。(错误)

44.【3661】信息策略的不同,会改变人们看待自己健康的方式。(正确)

45.【60956】周公解梦与弗洛伊德的释梦属于文化心理学研究对象中文化与符号表征的问题。(正确)

46.【3680】中国近代化的失败主要是由儒家思想造成的。(错误)

47.【3674】文化心理学研究的是不同文化下人们的心理与行为方式的异同。(错误)

48.【3679】人本主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之一。(正确)

49.【3538】心理学家Brehm用归因理论解释逃避接受帮助的行为,认为人们总是希望自己有选择的自由,而接受

来自他人的帮助会威胁到自己的这种自由。(错误)

50.【3634】Rogeberg在对德尔菲法、具名团体技术和阶梯技术作了对比之后指出,具名团体技术不仅在实践方案

选择,而且在心理感受上均优于另外两种方法。(错误)

三、名词解释

1.【3405】人本主义(Humanism):人本主义是马斯洛和罗杰斯在批评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的基础上,借鉴了现

象学和存在哲学而创立的一个心理学流派。与精神分析强调内部因素和行为主义注重外部因素相比,人本主义更强调人的整体性,认为人的价值、尊严以及自我实现才是心理学研究的终极目的。

2.【3427】大五人格理论:Costa & McCrae(1985,1989)、McCrae & Costa(1987)、Goldberg(1990)、John(1990)

等提出了西方人格结构的五大维度,认为由于人类所面临的生存压力某种程度上的相似性,因此人类的生理结构、器官形态以及功能、生理反应等都存在很大的相似性,人格结构也不例外。也就是说,大五人格结构是普适的,是适用于所有人的人格框架。这五大维度是:神经质、外向性、开放性、愉悦性和公正严谨性。

3.【82016】个人知觉:当我们刚刚认识一个人的时候,总是要根据有限的信息对这个人形成印象,即这个人是

否是一个有能力的人或他的性格怎样等,这个过程被称为个人知觉。

4.【3439】印象形成:它是指我们把他人若干有意义的人格特性进行综合、概括,形成一个具有结论意义的特性

的过程。

5.【3463】自我检控:指人们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通过观察他人自我表演的线索来对自己的自我表演加以控

制,也就是说根据别人的表现来决定自己的行为。

6.【3456】自我差异理论:由Higgins等人提出的一种理论,该理论认为个体知觉到的自我概念(Self-concept)

包含三个部分:理想自我(Ideal self)、应该自我(Ought self)和实际自我(Actual self),当这三个部分产生冲突的时候,个体就会产生负性的情绪,并导致长期的不良效果。

7.【3461】自我障碍策略:答案:为了保持自尊,个体常常会使用一些策略,其中自我障碍策略就是最常用的一

种方法,它是指人们提前准备的用来解释自己预期失败的一系列行为。使用这种策略,如果失败了,就可以使得他人不把我们的失败归结于我们缺乏能力;而如果成功了,就更可能做出能力的归因。

8.【103382】平均模型:由Anderson在1965年提出来。该模型认为在印象形成过程中,我们以简单平均的方式

处理所获得的有关他人的信息。

9.【3503】服从:服从(Obedience):是指在他人的直接命令之下做出某种行为的倾向,很多时候人们会服从地

位高的他人或权威的命令。

10.【3500】从众:Myers认为从众是个体在真实的或想象的团体压力下改变行为与信念的倾向。

11.【3491】顺从:在他人的直接请求下按照他人要求做的倾向。

12.【3498】社会影响:指运用个人或团体的社会力量(Social power)在特定方向之上改变他人态度或行为。

13.【3507】社会懈怠:指在团体中由于个体的成绩没有被单独加以评价,而是被看作一个总体时所引发的个体努

力水平下降的现象。

14.【3482】酬赏:指个体从人际交换里所获得的任何有价值的东西,如被爱的感觉,得到经济上的援助等,Foa等

人通过分析人际关系中的酬赏问题,找出了六种基本酬赏:爱、金钱、地位、知识、物质、服务。

15.【60959】同情性关怀:指同情心及对他人关心等情绪,尤其是指替代性地或间接地分担他人的苦难。

16.【3515】社会生物学:由美国生物和心理学家Wilson等人提出的一种解释生物因素在行为发展中重要作用的理

论。按照这一理论,不论是通过直接或是间接的方式,基于遗传的动物与人类行为总是以最大限度地产生后代为目的。

17.【3526】侵犯行为:指任何试图伤害或危害他人的行为,它是心理学家最为关注的人类社会行为之一。

18.【3541】利他行为:是指在毫无回报的期待下,表现出志愿帮助他人的行为。

19.【3567】曝光效应:是指人们对其他人或事物的态度随着接触次数的增加而变得更积极的一种现象,心理学家

Zajonc最早提出了这个概念。

20.【3577】敏感期假设:这一假设认为,从青少年时期到成人早期,由于这一时期的经历对自我概念的形成有着

重要的影响,所以处在这一阶段的人对他人的说服敏感,并且易接受他人的观点。

21.【92194】"漂亮的辐射效应"(Radiating Effect of Beauty):人们认为让别人看到自己和特别漂亮的人在一起,

能提高他们的大众形象,就像对方的光环笼罩着自己一样。

22.【61851】相貌换地位:在恋爱与婚姻关系中,人们有时候喜欢与自己在某些方面相反的人。比如Buss对37

个文化群体的研究发现,在异性关系中男性喜欢年轻的女性,而女性却喜欢老一点的男人。Davis把这种现象叫做相貌换地位(looks-for-status)。

23.【3611】亲密关系(Close relationship):在共同关系中,当两个人的互赖性很大时,我们把这种关系称为亲密

关系,亲密关系的特点有三个:一是两人有长时间频繁互动;二是在这种关系中包含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活动或事件,共享很多共同的活动及兴趣;三是两个人相互影响力很大。

24.【92192】摆观点(perspective-taking):幸福的夫妻常常通过与对方的争论来理解对方的观点,心理学家Davis

把这种心理状态叫做摆观点,它对维持这种关系的健康极为重要。

25.【3641】人际冲突:在心理学中,人际冲突是指两个或多个社会成员之间由于反应或期望的互不相容而产生的紧

张状态。

26.【3617】团体凝聚力(group cohesiveness):是指能使团体团结一致的力量,它往往用团体对成员的吸引力和

成员彼此之间的吸引力来衡量。但Festinger却认为,团体凝聚力不只包括由成员之间人际吸引所决定的正性力量,而且也包括由于离开团体要付出高代价所决定的负性力量。

27.【3635】团体极化(Group Polarization):团体极化是指通过团体讨论使得成员的决策倾向更趋极端的现象。

28.【3627】团体思维(Groupthink):团体思维,也叫小集团意识,它是指在一个高凝聚力的团体内部,人们在决

策及思考问题时由于过分追求团体的一致,而导致团体对问题的解决方案不能做出客观及实际的评价的一种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经常导致灾难性的事件发生。

29.【61854】自我效能:认为自己有能力执行特定的行为以达成目标的信念。自我效能的高低可以预测若干重要

的健康行为,如戒烟、减肥、有规律的锻炼以及减少胆固醇摄取等。

30.【61853】世界体系理论:Wallerstein认为:从全球化的角度看,世界各国在国际政治与经济方面形成了一套

权力结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有些国家(大多数欧美国家)处于权力核心地位,另一些国家(尤其是亚非国家)则处于权力的边缘。这种权力地位的差异最终导致了文化与学术的差异,表现为在文化与学术上权力核心国家对边缘国家有支配性的影响力。

31.【103380】文化人类学:主要研究文化影响的第一个层次,即文化对人们可观察的外在物品的影响,如不同文

化中人们的服饰、习俗、语言等各不相同。关注的是社会文化的特征及运作方式,对人的心理与行为并不重视。

四、简答题

1.【3424】请简要说明什么是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

答:卡特尔用分类学的方法研究人格结构,认为人格结构的基本元素就是特质。在他看来,特质就是在不同时间和情境中都保持一致的行为型式。他用因素分析的方法把众多的人格特质合并为35个特质群,并称之为表面特质。之后又进一步分析出了16种根源特质,根源特质是构成人格的基本要素,代表行为属性和功能。这些特质包括:乐群性、聪慧性、稳定性、支配性、兴奋性、有恒性、敢为性、敏感性、怀疑性、幻想性、世故性、忧虑性、实验性、独立性、自律性和紧张性。

2.【3473】简述Kelly的三维归因理论。

答案: Kelly于1967年提出了自己的三维归因理论(cube theory),也叫立方体理论。他认为任何事物的原因最终可以归于三个方面:行动者(actors)、刺激物(stimulus objects)以及环境背景(contexts),在归因的时候,人们要使用三种信息:一致性信息(consensus information)、一贯性信息(consistency information)和独特性信息(distinctiveness information),另外Kelly还提出了在归因过程中人们会使用到的另外一个原则,即折扣原则(discount principle):特定原因产生特定结果的作用将会由于其他可能的原因而削弱。

3.【3475】简述Jones和Davis对应推论理论。

答案: Jones和Davis1965年提出对应推论理论,适用于对他人行为的归因,该理论试图解释在什么条件下我们可以把事件归于他人的内在特质(dispositional trait),即人格、态度、心情等。Jones等认为,一个人的行为不一定与他的人格、态度等内在品质相对应。在以下两种条件下我们能推论一个人的行为与他的内在品质相对应:一是行为的非期望性与非顺从性;二是行为的自由选择性。

4.【3479】简述图式化处理的重要性以及不足。

答案:图式的重要性就在于它有助于我们快速而经济地处理大量信息,它能帮助我们:(1)解释新信息,从而获得有效的推论;(2)提供某些事实,填补原来知识的空隙;(3)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事的预期加以结构化,以便将来有心理准备。但是图式化的处理也有不足之处,它使人们觉得不需要去详细分析与解释特质。

5.【100430】谈谈如何提高自尊?

答案:自尊(self-esteem)是人的自我概念中与情绪有关的内容,它指一个人如何肯定与赞扬自己,是自我评价的重要维度。确定自尊有两条途径:一是让个体有自己控制环境的成功经验,二是让他人对自己有积极的评价。提高自尊包括学会用自我服务的方式去解释生活;用自我障碍的策略为失败找借口;使用防卫机制否认或逃避消极的反馈;学会向下比较以及采用补偿作用;在自己某一方面的能力受怀疑时转到自己擅长的活动中去。

6.【3472】简述海德的归因理论。

答案:该理论主要解决的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如何找出事件的原因。海德认为人有两种强烈的动机:一是形成对周围环境一贯性理解的需要;二是控制环境的需要。而要满足这两个需求,人们必须有能力预测他人将如何行动。因此海德指出,每个人(不只是心理学家)都试图解释别人的行为,并都具有针对他人行为的理论。海德认为事件的原因无外乎有两种:一是内因,比如情绪、态度、人格、能力等;二是外因,比如外界压力、天气、情境等。海德还指出,在归因的时候,人们经常使用两个原则:共变原则和排除原则。

7.【3457】简述个体自我概念的构建过程。

答案:(1)从自己的行为推断自己;(2)从他人的行为反应推断自己;(3)通过社会比较推断自己;(4)通过自我意识来推断自我。

8.【85027】试述Bem自我知觉理论。

答案: Bem的理论主要涉及人们如何看待自己的问题,即自我知觉理论。在这个理论中,Bem认为人们往往不清楚自己的情绪、态度、特质和能力等,因此对自己的推论也是依赖于自己外显的行为。也就是说,我们试图使用本质上相同的资料,以及相同的归因过程对我们自己的行为进行因果关系的推论。

Bem及其之后的心理学家发现人们对自己的态度、动机和情绪进行归因时的方式有一定的规律。

1.对自己态度的归因:Bem认为人们所能知觉到的有关自己态度的内在线索很少,且模糊不清,因此,人们实际上是通过观察在不同压力环境下的自己的行为而了解自己的态度,并非经过对内在感觉的内省。

2.对自己动机的归因:心理学家指出,最少的报酬将引发对工作最大的内在兴趣,因为个体将工作成就归于内在兴趣而非外在奖励。

3.对自己情绪的归因:自我知觉理论及建立在此理论基础之上的其他研究表明,情绪反应在性质上并无两样,人们能区分出高低不同的激起状态,但无法辨别出不同类型的情绪。心理学家认为人们对生理激起的归因是产生各种各样情绪的根源。

9.【60960】谈谈如何提高自尊?

答案:自尊(self-esteem)是人的自我概念中与情绪有关的内容,它指一个人如何肯定与赞扬自己,是自我评价的重要维度。确定自尊有两条途径:一是让个体有自己控制环境的成功经验,二是让他人对自己有积极的评价。提高自尊包括学会用自我服务的方式去解释生活;用自我障碍的策略为失败找借口;使用防卫机制否认或逃避消极的反馈;学会向下比较以及采用补偿作用;在自己某一方面的能力受怀疑时转到自己擅长的活动中去。

10.【3499】文化如何影响中国人的心理和行为?

答案:答案要点:(1)文化会影响人们的自我概念。(2)人们的社会关系也和文化有关。如中国学生每天只与少数人交谈。(3)文化也决定了人们对待孩子的方式。(4)人们的社会沟通也与文化有关

11.【3502】增加顺从的技巧有哪些?

答案:(1)脚在门槛内技巧;(2)门前技巧;(3)折扣技巧;(4)滚雪球

12.【103383】简述旁观者效应的原因。

答案:心理学家Latanē和Darley认为,旁观者的存在成了助人行为缺乏的原因,当有其他人存在时,人们不大可能去帮助他人,其他人越多,帮助的可能性越小,同时给予帮助前的时间延迟越长。这种现象叫旁观者效应。产生的原因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1)责任扩散。周围他人越多,每个人分担的责任就越少,这可以降低个体的助人行为。(2)情境的不明确性。人们有时无法确定某一情境是否真正处于紧急状态,其他旁观者的行为就会影响到该个体对情境的定义,进而影响到他的行为。其他人的漠视行为使得人们认为没有什么紧急的事件发生。(3)评价恐惧。如果人们知道别人正注视着自己,就会去做一些他人期待自己去做的事情,并以较受大家欢迎的方式表现自我。试图避免社会非难的心态抑制了人们的助人行为。

13.【3549】结合有关研究说明家庭暴力的社会遗传性。

答案: 1.惩罚往往使得受惩罚的儿童比平常儿童表现出更多的侵犯行为。Straus等人的研究发现因模仿或者由于受罚者愤怒的增加,惩罚使得受惩罚者更具有侵略性。2.这种侵略性可以由上一代传递给下一代。研究发现不论男性女性,儿童期受到惩罚的人长大成人后更可能以暴力行为对待家人,父母可将其暴力倾向传给下一代,Straus 等人称之为"家庭暴力的社会遗传"。

14.【82002】简述挫折的定义及造成中国家庭挫折的原因。

答案:挫折是指任何妨碍个体获得快乐或达到预期目的的外部条件,如果他人阻碍了我们做自己喜欢或想要做的事情,他人就是挫折。在中国家庭中造成挫折的原因有:儿童教养、金钱、社交活动、性生活。

15.【3570】结合有关研究说明不当理由与认知失调之间的关系以及对管理中激励的看法。

答案:答案要点:(1)认知失调理论是由Festinger(1957)提出来的一种理论。在Festinger看来,所谓的认知失调是指由于做了一项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而引发的不舒服的感觉。Festinger认为,在一般情况下,人们的态度与行为是一致的,如你和你喜欢的人一起郊游或不理睬与你有过节的另一个人。但有时候态度与行为也会出现不一致,如尽管你很不喜欢你的上司夸夸其谈,但为了怕他报复你而恭维他。在态度与行为产生不一致的时候,常常会引起个体的心理紧张。为了克服这种由认知失调引起的紧张,人们需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以减少自己的认知失调。(2)Festinger和Carlsmith的报酬对态度改变的影响的实验。(3)小的奖励可以引发人们对不喜欢工作的兴趣。(4)较轻的惩罚也可以成为人们不做某项自己喜欢的事情的不当理由。

16.【3557】简述语义区分量表的特点和使用场合。

答案:语义区分量表采用双极形容词,如好-坏、强-弱等让被试加以判断的量表。现在研究者常常对语义区分量表稍加修改,把两极形容词拆开,并用这种方法建构人格问卷。比如杨国枢、王登峰等人最近几年中就用这种方法发展出了中国人人格结构的"大七"模型问卷。

17.【60949】简述有计划行为理论。

答案:该理论是Ajzen(1991)从理性行为理论(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中发展出来的理论。按照这一理论的思路,人类有意识的行为取决于人们的态度、自身的主观规范以及人们所知觉到的控制感。指向行为的态度主要由两个因素决定,一是人们对行为结果的信念,二是对这些信念的评价。主观规范指一个人对来自他人的社会压力的知觉,即该不该做出这样的行为的考虑。也是由两个方面决定:一是感受到的其他重要人的期望,二是遵从这些期望的动机。知觉到的控制感是指人们对完成行为是困难或容易的知觉。

18.【3581】什么是偏见?试从不同理论角度论述偏见产生的原因。

答案:要点:(1)偏见是人们以不正确或不充分的信息为根据而形成的对其他人或群体的片面甚至错误的看法与影响。包含三个成分: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2)团体冲突理论(Group Conflict):认为为了争得稀有资源,如工作或石油等,团体之间会有偏见的产生,从这一点上来看,偏见实际上是团体冲突的表现。(3)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偏见是偏见持有者的学习经验,如父母的榜样作用和新闻媒体宣传。(4)认知理论用分类、图式和认知构建等解释偏见的产生。(5)心理动力理论认为偏见是由个体内部发生、发展的动机性紧张状态引起的。"权威性人格"(Authoritarian personality)是Adorno在50年代提出的一个概念,他发现30年代德国人的反犹太情绪是由权威性人格中发展起来的,这一人格的特征包括:对传统价值观与行为模式的绝对固执;认同并夸大权威;将对某些人的敌意扩大到一般人身上;具有神秘及迷信的心理倾向。

19.【60961】自我展露的文化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研究表明,人们的自我展露倾向受文化的影响很大。

首先,从展露的范围上讲,美国人倾向于在一个广阔的社会情境中展示自我,而来自集体主义文化的中国人和日本人自我展露的范围则非常有限。

其次,东西方文化中自我展露的差异也表现在交流方式上。在西方文化中,良好的社会表达是一个人能力的体现,而在东方文化中,如中国、日本和韩国,人们对那些说得好的人并不喜欢,事实上那些不爱表达的人反而被认为是诚实可信的。

20.【92195】举例说明团体规范的惰性作用。

答案:团体规范的惰性作用表现在:团体规范有时候制约成员的努力水平,它要求成员不能表现得太好或太差,而是放在一个适中的水平上,这一点表现在霍桑研究中。梅约等人发现,在一个生产小组中,规范使得人们的工作不能太好,但也不能太差,而是保持在一个适中的水平上。一旦有人违反了规范的要求,比如生产率比别人高出很多,其他成员就会用一些方法阻挠这个人的努力。

21.【103381】利用协商解决冲突时应该注意怎样的策略?

答案:利用协商解决冲突时应该注意怎样的策略?解答: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通过协商来解决人际冲突,因此有效的协商被看成是解决冲突的最好工具。心理学家在协商过程中发现了一些策略,利用这些策略不仅可使冲突

得到解决,而且可以使使用这些策略的人得到更大的收益。这些策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协商中最有利的最初立场:从协商的角度讲,开始时的立场对自己在协商中的获益有很大的影响。一般来讲,最初强硬的立场会使对方妥协,从而使自己受益,但应根据情况谨慎使用。二是在协商中怎样让步:通过协商解决人际冲突必然包含着让步,因为如果没有让步,协商就不可能进行下去。一般来说,每次做出小的让步将更有效。三是采用逐步回报策略:采取强硬的最初立场和每次做出小的让步并非总是有效的,有时候它们也会产生副作用,前者可能导致协商破裂,而后者则使让步一方遭受损失。为了克服这些不足,C·Osgood提出了一种被称为“逐步回报”的协商策略,这种策略以日常生活中的回报原则为基础,假设冲突双方一方减少威慑力的行为将引起另一方采取同样的缓和步骤,从而使协商能够以合作的方式进行。

22.【3642】 Thomas 提出的解决冲突的方式有哪些?结合Thomas的观点,谈谈怎样才能较好地解决组织冲突?答案:组织心理学家K·W·Thomas从个体的角度进一步分析人们解决冲突的方式,他从人们关注自己与关注他人两个维度对一个人进行分析,总结出了人们对待冲突的五种方式。

对峙:利用此方式解决冲突的人比较关心自己的需求,而对他人漠不关心,比如有些人在和别人交往的时候,当利益上产生冲突的时候,他只管自己的收益,不管别人的死活。采取对峙方式解决冲突的人常常是在某些方面实力较强的人。

逃避:逃避的人常常拒绝承认冲突的存在,他们尽可能地避免与他人接触,这些人既不关心自己的需求,也漠视他人的存在。

顺应:用这种方式处理冲突的人比较关注他人的感受与需求,不关心自己的需求,他们常常会向对方做出让步,即使自己没有过错他们也可能这样做。

妥协:运用各种各样的方式与他人进行协商,直到达成一种妥协。尽管这种方法比较合理,但也包含着许多风险。妥协双方对自己与他人的关注均处于中等水平。

合作:双方将冲突作为需要双方共同来处理的问题,这是解决冲突的最佳处理模式。合作的双方既关心自己,也很关心他人。

解决组织冲突时我们应该根据情境选择合适的解决方式,尽量采取合作的态度,达到双赢的目的。

23.【3636】团体决策方法有哪几种?各自有何特点?

答案:团体决策问题从方法上讲也历经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先后有四种团体决策方法被人们采用。这些方法不仅被广泛地运用于心理学研究,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头脑风暴

早期对团体问题解决能力的探讨大多数是以头脑风暴(brain storming)的方式进行的。这种方法是有一个名叫Osborn的广告经理设计而成的可以产生新奇思想,且富有创造性的问题解决技巧。这种方法常常给团体一个特定的题目,如为某个商品设计广告词,要求团体成员在较短时间内想出尽量多的解决方案。Osborn还对头脑风暴技巧提出了一些原则性的要求,这些原则包括:第一,禁止在提意见阶段批评他人,反对意见必须放在最后提出。第二,鼓励自由想象,想法越多越好,不要限制他人的想象。第三,鼓励多量化,想法越多的人越可能最终获胜。第四,寻求整合与改进,一方面增加或改正自己与他人的意见,另一方面还要把自己与他人的观点结合在一起,提出更好的决策选择。

头脑风暴并不适于所有问题的解决,但在解决复杂问题,比如需要多学科知识的时候,利用头脑风暴技巧要远远好于成员单独决策。

(2)德尔菲法

头脑风暴技巧有助于人们解决问题。但是在处理许多决策问题的时候,由于团体成员在各方面的层次不一,所以在解决一些问题的时候效果并不好。为了克服这一点,有一种叫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的专家决策技术被广泛地用于决策领域。德尔菲法又叫专家评估法,它是一种背对背的决策技术,由专家提供反馈,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第一,要求团体成员对某个问题提出尽可能多的解决方案。第二,专家对团体成员的意见加以整理,并将整理的结果反馈给成员。第三,团体成员在得到反馈之后重新就刚才的问题提出新的解决方案。第四,专家再整理并提供反馈,直到团体就此问题达成一致。

与一般的团体决策方法相比,德尔菲法不需要团体在一起讨论,因而可以避免由于面对面争论而引发的人际冲突,但这种方法比较费时。

(3)具名群体技术

在团体决策过程中,个体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感受到来自他人的压力,团体思维现象的出现就与此有关。为了克服这

些问题,心理学家Delbecq提出了他的具名团体技术(nominal group technique)。这种方法主要用在当团体成员对所要解决的问题不太了解,并且在讨论中难以达成一致时,具名团体技术包括四个步骤:第一步,出主意,由成员单独提出方案,越多越好。第二步,记录方案,把每个人提出的所有方案都列出,不做选择。第三步,对方案加以分类,团体讨论并区分记录下的每个方案。第四步,对方案进行表决,每个人从12到20个备择方案中选出自己认为最好的5个,并选择累计得分最高的方案。

(4)阶梯技术

上述三种方法对团体决策的效果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也受到一些团体本身就具有的缺陷的影响。这种缺陷有两个方面,一是在团体中人们的讨论是否充分,二是在团体中可能会出现社会懈怠。为了解决这些问题,S·G·Rogeberg 提出了一种名为阶梯技术(stepladder technique)的团体决策技术。在使用这种方法时,团体的成员是一个一个加入的,比如一个由5人组成的团体在利用阶梯技术决策时,先是由两个成员讨论,等他们达成一致后,第三个成员加入。加入之后先由他向前两个人讲自己的观点,然后再听前两个已经达成的意见,最后三个人一起讨论,直到达成共识。第四、第五个成员也以同样的方式依次加入,最终整个团体达成一致方案。Rogerberg在对德尔菲法、具名团体技术和阶梯技术作对比之后指出,阶梯技术不仅在实际方案选择,而且在心理感受上均优于另外两种方法。该方法也比较费时,所以主要用于大的、重要的决策问题。

24.【3620】 Moreno是如何测量团体凝聚力的?

答案: Moreno提出社会测量法来测量团体凝聚力。这种方法首先让某一团体的成员指出愿意一起完成某项任务的其他人的姓名,这些人当中有些人是该团体的成员,而有些人不是。凝聚力的指标是选择的他人中团体成员所占的比例,如果一个团体中大部分的成员选择了外人,该团体的凝聚力就低。

25.【3667】请简要说明文化通过哪三个层次影响人的心理与行为?

答案:文化对人的影响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表现在对人们可观察的外在物品的影响上,如不同文化中人们的服饰、习俗、语言等各不相同。第二个层次表现在对人们价值观的影响上,不同文化下人们的价值观有差异,这正是目前许多跨文化研究的理论基础。文化影响的第三个层次表现在对人们潜在假设的影响上,这种作用是无意识的,但它却是文化影响的最终层次,他决定做和人们的知觉、思想过程、情感以及行为方式。

26.【3668】试论述文化研究的理论思路。

答案:人们对文化的研究从理论上讲经过了以下几个历程:要点1)文化人类学主要研究文化影响的第一个层次,即文化对对人们可观察的外在物品的影响上,如不同文化中人们的服饰、习俗、语言等各不相同。关注的是社会文化的特征及运作方式,对人的心理与行为并不重视。不同文化相互影响的4个特点:A、选择性B、相互性C、适应性D、不等同性。2)跨文化心理学探索文化影响的第二个层次,是普通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它的目的也在于找出隐藏在不同文化中人们心理生活后面的加工机制。从事跨文化研究的心理学家常常把在一种文化环境中发展出来的测量工具用在其它文化群体中去,以求找到共同的东西。3)文化心理学探索文化影响的第三个层次,是研究文化传统与社会活动的调整、表达、传递以及渗透与影响人类心理生活方式的学科,它涉及主观与客观、自我与他人、心理和文化、个人与生活环境等诸多领域的内容。

27.【3686】请简要说明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差异。

答案:个人主义是一种以个体自己为最终目的、认识到自我和自己的决断以及不能容忍社会压力之下的从众的信念,它包括重视个人尊严与自我发展、自主与个人隐私,同时强调个体是社会的基础。集体主义是一种以强调内团体为核心的信念,它关注内团体的目标与需要胜于个体自己,强调团体的规范与责任而不是个体自身的快乐,并且乐于接受他人。

五、案例分析题

1.【102601】材料一:戴恩1972年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一些女大学生分别看容貌美丑不同的两个7岁女孩

的照片。

答案:(1)我们知道,爱美是人的一种天性,人类就是在不断地追求美、探索美、创造美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外貌能产生晕轮效应。特别是对不熟悉的人,这种效应容易使人产生以点带面,以偏概全的不正确认知。比如某人的长相漂亮,就容易使人以为他还具有其它一系列好的优点和美德,如心地善良、品德高尚、性格良好等等。然而,事实上,相貌美与心灵美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而且随着交往的深入,容貌对人际吸引力的

影响将会逐步减弱直至消失。交往越深入,人们越会忽略相貌的因素,而更重视内在的美。当然,除了相貌之外,仪表因素还包括穿着、体态、风度等因素,它们都对人际吸引力有影响,因此,为了增强自己的人际吸引力,我们根据自身的特点花功夫“包装”一下,使自己变得更漂亮、更得体、更有风度是很有必要的,是无可非议的。(2)晕轮效应(Halo effect):又称光环效应,它是指评价者对一个人多种特质的评价往往受其某一特质高分印象的影响而普遍偏高,就像一个发光物体对周围物体有照明作用一样。比如你一旦觉得你的同学张三比较可爱之后,你就会对他的性格、态度以及能力等都会有一个较高的评价,也就是说对可爱这个特质的高分评价影响了对其他特质的评价,使对其他特质的评价也普遍偏高。

晕轮效应在管理中的应用:

②理者要注意克服感情色彩的干扰,避免过分受他人某一特质影响而产生片面的评价,达到冷静、客观地评

价他人。

②学会利用这一效应,在人际交往中,充分展现自己的优点和特长,注重人际沟通,联络感情,维系良好的人际关系。

2.【3478】社会认知对健康有何影响?

答案:答案要点:

(1)社会认知与寂寞;

(2)社会认知与焦虑;

(3)社会认知与生理疾病。

3.【92191】人们怎样形成对他人的印象?

答案:印象形成就是指把一个人若干有意义的特性进行概括、综合,形成一个具有结论意义的特性的过程。一般来说,我们先是根据有限的信息对其形成第一印象,然后再收集相关的信息,并经过整合形成整体印象。当然,我们的认知过程不可能完全准确,所以会有这样那样的偏差。

(1)第一印象

在与陌生人交往中,所得到的有关对方的最初印象被称为第一印象,第一印象中最重要、最有力的是评价,即在多大程度上喜欢或讨厌对方。Osgood等人的研究表明,在第一印象中我们评价他人的三个维度是:

评价:从好与坏方面加以评定。

力量:从力量的强弱方面加以评定。

活动性:从主动与被动方面加以评定。

(2)整体印象形成的模型

人们在知觉他人的时候往往会获得许多有关他人的信息,信息加工处理的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对他人印象的认知。

平均模型:该模型认为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人们以简单平均的方式处理所获得的有关他人的信息。

累加模型:指人们对他人片断信息的整合方式是累加的而非加以平均。

加权平均模型:人们形成整体印象的方式是将所有特质加以平均,但对较重要的特质给予较大的权重。

(3)印象形成中的偏差

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它是指评价者对一个人多种特质的评价往往受其某一特质高分印象的影响而普遍偏高。慈悲效应:也称正性偏差,是指人们在评价他人时对他人的正性评价超过负性评价的倾向。负性效应:指人们在形成整体印象时,对负性信息比对正性信息给予较大的权重,即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负性特质对印象形成的影响比正性特质大。

4.【102602】材料一:我们经常遇到或者亲自做过这样的事:当在商店看到别人排队时,自己也跟着排队,排上

队之后,才问为什么排队,是买何种商品;一些人为自己有乐感的孩子买钢琴,培养孩子的特殊能力。社会上就曾掀起了盲目买钢琴的热潮,致使某市钢琴一度脱销。

答案:(1)从众(conformity):Myers认为从众是个体在真实的或想象的团体压力下改变行为与信念的倾向。影响从众的因素主要有:情境因素和个人因素。情境因素有:团体的规模和团体的凝聚力

个人因素有:自我;个体保持自独特性的需求;个人的控制愿望(需要展开)

(2)大学校园的从众行为,既有积极方面,又有消极方面。研究大学生从众现象,对于优化群体结构,利用从众行为的积极影响,防止其消极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众行为的过分普遍,反映了部分大学生自我意识弱化,独立性较差,缺乏个体倾向性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从众行为中消极现象抬头的主要原因,即使从众行为出现积极效应,但一旦失却这种从众氛围,又很容易不知所措,找不到自己努力的方向,走向社会后的迷悯、失落,实际上这是从众现象最直接的后遗症。

此外,一味从众也容易导致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发生。从众的直接表现便是千军万马齐过独木桥,竞争过程的挫折、失落,很容易引发大学生精神压力过大,心理状况失衡。据调查,在校大学生中20%有程度不同的心理疾患。

从众心理人皆有之,但以被动为前提的从众,势必使你的独特失去价值。一味从众便意味着自己失去了一片晴朗的天空,抛却了一片属于自己的领地。盲目从众意味着部分大学生丢失了以个体色彩的思维和行动编织的草帽,在喧哗与骚动中麻木自己,“创新意识”在头脑中只成了四个机械的汉字,所接受的高等教育也锈蚀成了斑驳的条条框框,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只成了人生进程中的标志,却难以成为升华人生的动力。大学生,摆脱从众的盲目色彩,用独立的思想和明晰的脚印使自己主动融入集体的行列,这样,你将拥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

5.【103379】举证说明去个体化行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答题要点:Zimbardo认为去个体化行为的产生与三个方面的因素有关:激起,匿名性和责任分担。(6分)而其他心理学家认为去个体化行为产生的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匿名性和自我意识。匿名性是引起去个体化行为的关键,团体成员越隐匿,他们就越会觉得不需要对自我认同与行为负责。去个体化行为产生的第二个原因与个体自我意识功能的下降有关,Diener认为引发去个体化行为的最主要的认知因素是缺乏自我意识,人们的行为通常受道德意识、价值系统以及所得的社会规范的控制。但在某些情境中,个体的自我意识会失去这些控制功能,从而导致去个体化行为的发生。(10分)(注:须结合适当的例子进行说明)

6.【92193】案例1:作家刘心武眼中的"3·24"事件

问题:(1)结合案例1,谈谈你对传媒在使用"足球流氓"这一语汇的看法。(4分)

(2)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你认为"京骂"产生的可能原因有哪些?(6分)

(3)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谈谈应该如何对球迷加以引导,减少"京骂"的出现?(10分)

答案:要点:

(1)"足球流氓"这一语汇并不一定恰当。"3?24"事件中的闹事者并不一定都是职业性地到足球赛事上去寻衅滋事的流氓,普通大众球迷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也可能丧失理性或者出现极端的行为。(举例说明)可能存在一部分性质类似的"足球流氓",但需要经过实证调查,不可随便贴标签。这对国足的发展会有不利影响。

(2)原因可能有:①不良情绪需要宣泄,比如说挫折感等。球场环境提供了一个良好背景。②一个偶发的事件或者一个人的不良行为,就可能成为一种产生侵犯性行为的"线索",导致公众的集体宣泄。类似"武器效应"。③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人心中都有好斗的本能,运动的本质就是理性地体现这样一种本能。"足球骚乱"是国足球迷对待足球时在心态上不成熟的表现。④社会心理学中的"去个体化"现象,群体中的个体失去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个体从群体中获得的不败感。⑤兴奋转移:大的噪声、暴力等引起的激起都会增加人们的侵犯行为。球场环境提供这些兴奋激起。⑥从众行为。(结合案例详细阐述,答到5点即可)

(3)解决方法:①个人在社会中宣泄不良情绪的方法有很多,比如与人沟通、听音乐或者艺术创作。需要加以引导:加强社区文化建设。②学校加强对孩子的教育,通过孩子影响父母,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心理作用机制。从本质上解决看台秩序问题。③在看台这样的特定环境下,由于"直接性",他人的影响较为明显,所以我们可以对一些球迷团队的组织者进行培训指导,提高他们的素质,使他们在比赛中起到直接的引导作用。当文明行为成为主流的时候,大众的从众心理会使得看台的秩序更好。④物理环境也会影响到人的社会行为。我们应该给球迷一个舒适、宽松的看球环境,比如说给球迷提供喝水的纸杯就比收走球迷手中的矿泉水瓶能更有效地引导球迷的情绪。一个很小的细节可能就成为情绪宣泄的"导火索"。⑤从心理学上看,许多侵犯性的行为都是来自于"偏见",而"偏见"并不来自于对对方的认识,而来自于对方所属的团队。所以,消除偏见最好的方法就是对立团队之间的直接接触。在球场上,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把球迷组织起来,让他们多互相接触,让球迷与球员也互相接触,通过一些活动来对情绪加以引导。俱乐部不仅仅要建设好的球队,也要建设好的球迷队伍。

7.【99303】案例:曾经有位同性恋者担任某单位的干部,但因为其同性恋活动被发现而被下放到某工厂当工人。答案:答案要点:1.(1)对知觉的影响。(2)导致歧视。案例中偏见会使有才能的人得不到发展的空间。(3)对他人行为的影响:自证预言。偏见不仅影响到偏见持有者的行为,而且还影响到对方的行为。2.(1)社会化:青少年教育,注意父母与周围环境及媒体的影响。(2)受教育水平:让人们接受更多的教育来减少偏见,通过宣传同性恋非病理化的知识减少此类偏见。(3)直接接触:对立团体之间的直接接触,注意应用的条件。(4)自我检控。

引导人们自己意识到自己有偏见,通过静下心来想,抑制自己的偏见反应等减少之。

8.【100435】案例:社会支持对产妇的影响(Sosa等人1980年关于社会支持对产妇影响的研究被看成是这方面

研究的典型代表。)

问题:(1)结合案例说明社会支持的含义。(6分)(2)如何利用社会支持保证我们的身心健康?(14分)

答案:社会支持是指人们感受到的来自他人的关心和支持,社会支持的来源不仅包括家人、朋友、同事等,也可能来自与我们关系一般的其他人,甚至陌生人,而支持的形式既可能是情绪上的,也可能是物质援助。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观念的变迁,社会支持对我们的生活的影响也将越来越大。为了保证自己的心理和生理健康,我们有必要去寻求和利用生活中的种种支持。

根据Cohen和Wills等人提出的"缓冲假设",人们只有在处于压力环境时才需要社会帮助,当遇到的问题很严重的时候,社会支持可以通过两条途径帮助人们减轻压力:首先,它可以帮助人们把困难看得不是那么严重,其次,即使你认为这件事带来很大压力,社会支持也可以帮助你应付。社会支持在压力、应激源及应激行为之间起着缓冲作用,社会支持通过减轻压力和应激而对免疫功能产生影响,获得社会支持的人能够较好处理问题,进而能够保持身心健康。

9.【60970】案例:中国人的团体决策(侯玉波等人(1991)通过对三个国有企业中团体决策情况的调查分析发

现,在这些企业中高层团体决策实际上是由一把手决定的,同层次的其他人只参加讨论,而不是真正参与决策。)(1)为什么Lindsay认为中国人的团体决策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团体决策?(8分)(2)少数人是怎样的人时才对决策有影响?(12分)

答案:(1)因为在决策过程中,大多数人只是参加讨论,而不是真正参与决策,当大多数成员的意见与领导不同时,领导有权否决大家的意见,出现了"权力极化"的现象。正是基于这些原因,Lindsay认为中国人的团体决策实际上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团体决策。

(2)一般来讲,团体讨论更可能把注意力放在大多数人的意见之上,并且这种多数意见会产生更大的压力要求团体成员遵从。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团体决策都是选择多数人的意见,有时候少数人也会对团体决策产生影响,但是这样的人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少数人必须是团体的领导。在团体决策中,领导者的地位往往比较突出,当决策中持有少数观点的人是领导时,领导有能力使自己支持的意见最终被团体采纳,正如案例中提到的那样。

二是少数人对自己的观点极为坚持。在团体决策中,如果少数人极力坚持自己的意见,便可能引起决策团体的分裂,并最终改变多数人的意见。

10.【82024】小张今年升到大二,大一时他的学习成绩很优秀,排名在班上前十名之内,平时积极参加春游、远

足等集体活动。但是这次暑假结束,新学期开始,班主任发现他总是闷闷不乐,很少参加集体活动,不合群。

班主任经过了解后知道了他父母双双下岗,家里经济状况突然恶化的情况。根据你学到的心理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什么是应对方式?(8分)(2)如果你是小张的班主任,你会建议他采取哪些应对方式?为什么?

(12分)

答案:(1)应对方式指人们在面对压力事件(消极事件)时的反应方式。(2)第一,鼓励小张多和其他同学交谈,敞开心胸,倾吐心事。因为刻意压抑或遗忘消极事件会耗费许多心理能量和生理能量,因此会制造压力。另外,试图压抑负面想法可能会造成一个后果,就是对这些想法心生偏执,结果反而更常想到这些事。第二,给小张提供社会支持,为他争取获得他人的帮助(例如经常关心小张的思想状况、为他安排助学贷款等)。因为社会支持可以帮助人们把事情看得比较没有压力。另外,即使人们把一件事情看成压力事件,社会支持还是可以帮助其应对这个压力。

11.【85023】 Mike是一家跨国公司驻华分公司的总裁,他本人喜欢就事论事,针对项目的本身特征分派下属讨论。

公司运营不久,他发现他下属的部门经理们(都是中国人)都会提出各种项目之外的问题,虽然或多或少这些问题都和项目本身有关系,但是这些他认为的"细节问题"的争议往往拖累了项目进度,影响了公司业绩,使他烦恼不已。根据你学到的心理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中国人思维特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在这个案例中有哪些?(10分)(2)思维特性对认知活动有什么影响?(10分)

答案:(1)中国人思维特性主要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1.联系性:中国人习惯用联系的眼光看问题,承认世界的普遍联系性。

2.变化性: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没有一成不变的人和事物。

3.矛盾性:承认矛盾是中国人认识论的基础,矛盾普遍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

4.折中性:折中是中国人处理矛盾时常用的方法,中国人总是避免极端选择。

5.和谐性:中国人不愿意与人冲突,尽可能与人在表面上一致。

在本案例中,部门经理们表现出了中国人思维特性中的联系性与和谐性。将项目本身与其他"细节问题"联系起来,从整体的角度加以分析,强调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是一种整体思维。而Mike这样的外国人却往往把问题从一个大的背景中分离出来加以考虑,看中他人或事物本身所具有的特征,是一种分析思维。正是这两种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才使Mike认为部门经理拖累了项目进度。

同时,在这个案例中,部门经理们都会提出"细节问题"也表现出中国人思维特性中的和谐性,喜欢与其他人保持一致,避免发生冲突,因此大家都这样去做。

(2)A.认知判断:中国人的思维特性导致中国人在认知事物时往往不能把个别事物从它所处情境中分离出来,而是把背景和判断目标当成整体看待,对目标的判断很容易受背景的影响。

B.认知内容:中国人联系性的思维特性使他们在认知事物时将认知内容与外部环境及背景作为一个整体框架,而西方人则把认知的重点放在事物本身的特性上。

C.决策行为:中国人的思维强调环境的作用,不善于使用分类和逻辑推理,对事物的认识遵循辩证分析,以情境为中心,西方则是以个人为中心,这就导致中西方人在决策行为上的差异。

实用心理学试卷3套及部分答案

实用心理学试卷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注意的基本特征:指向性和集中性。 2、构造心理学是心理学的第一个学派,出现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创始人是德国心理学家冯特。 3、创造性思包含:聚合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 4、职业指导的功能:教育功能、社会功能、经济功能。 5、知觉的基本特征: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和恒常性。 6、PQ4R法:预习、提问、阅读、思考、回忆、复习。 7、成为领导的3个途径分别是:指定、选举、逐渐产生。 8、人的注意分配存在着个体差异和年龄差异。 9、同注意稳定相对立的是分心或注意的分散。 10、有意想象是指有预定目的和自觉性,有时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想象活动。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学生只根据教师对“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诗句的描述,在头脑中也会浮现出一幅草原牧区的图景,这种心理现象是(B )。 A记忆 B想象 C注意 D思维 2、具有弥散作用的比较持久而微弱的影响人的整个精神生活的情绪状态叫做( C ) A激情B应激C心境D情趣 3、观察法具有哪两种形式(A )。

A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 B实验室观察和自然观察 C自我观察和他人观察 D个人观察和团体观察 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A型行为的组成成分。( D ) A 竞争性 B 时间紧迫性 C 易激起敌意 D 生活节奏缓慢 5、多元理论是由哪个心理学家提出的?( C ) A斯腾伯格 B斯皮尔曼 C加德纳 D加涅 6、下列哪一项不是成就动机的特征。(D ) A具有坚定信念 B正确的归因方式 C具有挑战性和创造性 D归因方式 7、某些人不能出门,最基本的购物、乘车不能完成。这类人患的是(8 )。 A社会恐惧症 B广场恐惧症 C特殊恐惧症 D恐惧症 8、人们进入百货公司,各人注意的东西总不一样,这是知觉( A )的表现。 A 选择性 B 理解性 C 整体性 D 恒常性 9、反应慢,但精确性高,这描述的是哪种认知风格。(B ) A同时型 B沉思型 C系列型 D冲动型 10、下列哪一项不是人际吸引的基本原则。(C ) A强化 B社会交换 C依恋 D联结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 1、群体的结构 2、社会化 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4.01实用心理学期末复习地的题目

实用心理学期末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B)1.当你第一次见到一个人时,觉得他很丑,但是见得次数多了以后,你反而没有这种感觉了。这个现象描述的是()。A.晕轮效应B.多见效应C.近因效应D.光环效应 (B )2. 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说明:自然遗忘的进程是 A.先慢后快B.先快后慢 C.先快后慢然后又加快D.先慢后快然后又减慢 (A)3. 鲁迅曾说:“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儒子牛”这句话说明了人格的( ) A.复杂性B.稳定性C.统合性D.独特性 (B )4. 动机激励理论——双因素论是美国心理学家()提出的。 A.马斯洛B.赫兹伯格C.阿达姆斯D.布鲁纳 (B)5.学生只根据教师对“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诗句的描述,在头脑中也会浮现出一幅草原牧区的图景,这种心理现象是()。 A.记忆B.想象C.注意D.思维 (B )6. 人类短时记忆的容量有一定的限度,其平均数量为() A. 8 ±2 个组块 B. 7 ±2 个组块 C. 9 ±2 个组块 D. 10 ±2 个组块 (A )7.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说的是嗅觉的 A.适应 B.代偿 C.对比 D.联觉 (B )8. 记忆正确的基本过程是()。 A.编码、提取、存贮B.编码、存贮、提取 C.提取、编码、存贮D.存贮、提取、编码 (B )9.气质体液说是由()提出的。 A.盖伦B.希波克里特C.柏尔曼D.巴甫洛夫 (D )10.能力是一种() A.心理过程B.个性心理特征C.个性倾向性D.以上一个也不是 (D )11.会骑自行车的人,一下了很难骑好三轮车,这种现象的发生,主要是受了()的影响。 A.定势B.正迁移C.原型D.负迁移 (A )4. 智力三元理论是由下列哪位心理学家提出来的? A.斯腾伯格B.卡特尔 C.吉尔福特D.斯皮尔曼(C ) (B )14. 视崖实验是为了证明幼儿是否有了()。 A.距离知觉B.深度知觉C.水平知觉D.垂直知觉 (B )15.当你第一次见到一个人时,觉得他很丑,但是见得次数多了以后,你反而没有这种感觉了。这个现象描述的是()。A.晕轮效应B.多见效应 C.近因效应D.光环效应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学习是个体在一定情境下由于反复地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包括几方面的含义:(1)学习是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2)学习是相对持久的行为变化。(3)学习由经验而引起。(4)学习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 2.亲和动机是指个体愿意归属于某一团体,喜欢与人交往,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友情、爱情、支持、合作和赞赏。 3. 创造性思维是指面对问题情境时,能摆脱传统或固有习惯的限制,应用新颖独特的方式解决问题,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产品的认知心理历程。 4. 记忆:是对过去所学的经验的保留,是对过去所学的经验在需要时不必再加练习即可重视的心理过程。用信息加工的术语,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实用心理学(作业题答案)

实用心理学(第八章完) 一、单项选择题 1.【42998】人本主义观点主要强调的是(人的整体性,认为人的价值、尊严和自我实现是心理学研究的终极目 的)。 2.【3411】个案研究的主要缺点是(缺乏可靠的一般性理论)。 3.【3412】心理实验中,哪个变量不是实验者控制的(因变量)。 4.【3403】提出集体无意识理论的是(荣格)。 5.【3401】行为主义的主要观点是(强调环境的作用)。 6.【3398】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是(冯特建立心理学实验室)。 7.【3419】奥尔波特人格理论的研究方法是(书信分析)。 8.【3416】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中,如果把人格当作一座冰山,则占体积最大的是(本我)。 9.【3430】与古希腊四种气质类型说相应的人格理论是(艾森克的人格维度理论)。 10.【3420】卡特尔研究人格结构采用的方法是(分类学)。 11.【100422】中国人的大七人格结构理论中,与大五人格理论中共通的维度有(外向性)。 12.【85028】社会生活中人们之间有意义的交流导致了自我和社会现实的整合,自我就是一个人通过行为展现自 己的使用的符号,自我概念就是一个人用来定义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总和。这属于(社会互动理论)理论。 13.【6095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抑郁型归因风格的人常常忽视自己的健康,缺乏适当的营养、睡眠和运动)。 14.【100430】以下说法正确的是(人们在形成整体印象时,对负性信息比对正性信息给予较大的权重,即在其他 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负性特质对印象形成的影响比正性特质大。这叫做负性效应)。 15.【3437】研究发现,美国人在和他人交往的时候选择较大的距离,而拉丁美洲和阿拉伯人选择较小的距离,这 反映(文化规范)决定着人们的距离偏好。 16.【102599】人们经常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于人格或态度等内在特质上,而忽视他们所处情境的重要性。L·Ross 称之为(基本归因错误)。 17.【346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某类物体的一个典型或理想的范例叫做原型)。 18.【3452】(自我图式)指一个人对自己的特殊信念,是指我们用来组织和指引与自己有关的信息的一套自我信 念。 19.【3487】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许多因素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进程,其中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是(社会交换和社会 影响)。 20.【100423】当一个足球队的球迷因为自己的球队输球而聚集在一起闹事的时候,他们往往做出自己平时想都不 敢想的事情,比如烧汽车、砸商店,这属于(去个体化)心理学现象。 21.【99304】当他人存在时,人们工作得更加勤快,请问这反应了(社会促进)心理学现象。 22.【3481】行为主义认为,人的行为的主要目的是(获得奖励、避免惩罚)。 23.【3511】下列属于反社会行为的是(当街聚众斗殴)。 24.【99305】下列有关侵犯行为影响因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大多数研究人员认为酒精降低了人们对侵犯行为 的控制,即"去抑制")。 25.【3540】下列不属于影响助人行为的求助者特点的是(是否具有人格魅力)。 26.【61878】下列属于遗传构建环境观点中唤起型构建方式的是(内向的孩子与他人交流的机会较少,这强化了 其安静、内向的性格特征)。 27.【3532】Bandura的假人实验说明(儿童的侵犯行为可以通过观察他人行为之后受到奖励或惩罚后学会)。 28.【3509】以下说法正确的是(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是由个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决定的)。 29.【3542】社会生物学认为利他行为是由于(帮助他人的倾向对团体的基因来说具有很高的持续生存价值)。 30.【3578】以下说法正确的是(高认知需求的人对说服往往采取深层的处理方式)。 31.【61864】下列体现了角色扮演对改变人们某些顽固态度的作用因素是(被说服者的卷入程度)。 32.【3584】如果人们重视自己所属的团体,它就是一个可信度极高的信息来源,这个团体就是(参照群体)。 33.【61882】说服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说服者创造适当情境,以使他人愿意改变态度的过程。这个过程中起了主 要作用的因素是(自我)。 34.【3602】Sternberg认为,有激情和承诺,没有亲密的爱情,如一见钟情,属于(愚蠢式爱情)。 35.【3595】在成人依恋中,所占比例最多的类型是(安全型)。

心理学期末考试试卷

心理学期末考试试卷 《普通心理学》试卷(1)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心理过程包括认知活动、情绪活动和意志活动。 2、人的心理的实质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3、记忆的基本过程有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 4、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 5、指向性和集中性注意的两个重要特点。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规律性反应。 2、感觉阈限:刚刚引起某种感觉或差别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3、创造思维;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方式。 4、道德感:道德感是根据一定道德标准评价别人或自己言行时所产生的情感。 三、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干后打√,错误的打×并改正。每小题2分,共10分) 1、性格无好坏之分。(×) 性格有好坏之分。 2、长时记忆的容量是7±2个组块。(×) 短时记忆的容量大约是7±2个组块。 3、遗忘就是永远都无法回忆或再认。(×) 如果压抑被解除,记忆也就能恢复。 4、心境是指强烈、短暂、爆发式的情绪体验。(×) 激情是指强烈、短暂、爆发式的情绪体验。 5、不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行动不是意志行动。() 四、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人的心理现象可分为()。 A、心理过程和个性倾向性 B、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 C、认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 D、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 2.心理是( A )。 A、脑的机能 B、心脏的机能 C、脑与心脏协同活动的结果 D、脊髓的机能 3. 看到一面五星红旗,这时的心理活动是()。 A、视觉 B、知觉 C、感觉 D、记忆 4 . 一般说来,文艺工作者擅长()。 A、动作记忆 B、逻辑词语记忆 C、听觉和运动记忆 D、形象记忆 5. 未经逐步分析,迅速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合理猜测、设想或突然领悟的思维是() A、逻辑思维 B、直觉思维 C、形象思维 D、动作思维 6. 具有渲染作用的、比较微弱而持久影响人的整个生活的情绪状态叫()。 A、激情 B、应急 C、心境 D、情感 7. 期望理论是心理学家( )做的一个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实验提出的。 A、巴甫洛夫 B、罗森塔尔 C 、冯特D、马斯洛 8. 下列哪一种是一般能力()。

实用心理学期末复习.docx

《实用心理学》期末复习题 一、单选题 1、下列不属于心理学的性质的选项是(D )。 A、自然科学 B、社会科学 C、试验科学 D、边缘性学科 2、心理学分为两大领域,下列属于基础理论领域的是(A )。 A、普通心理学 B、教育心理学 C、咨询心理学 D、运动心理学 3、下列哪一个学派是心理学的第一个学派(D )。 A、机能心理学 B、格式塔心理学 C、精神分析学派 D、构造心理学 4、德国心理学家冯特首创了心理学研究方法(B ),是一种对自己内在经验与感受的觉察与分析的方法。 A、观察法 B、试验内省法 C、访谈法 D、精神分析法 5、对最小刺激的感受力在心理学中称之为(B )。 A、相对感觉阈限 B、绝对感觉阈限 C、差别感觉阈限 D、感觉适应 6、韦伯定律说明了(C )与原刺激量之间近似为恒定的正比关系。 A、相对感觉阈限 B、绝对感觉阈限 C、差别感觉阈限 D、感觉适应 7、感觉可区分为外部和内部感觉,下列属于外部感觉的是(B )。 A、运动觉 B、肤觉 C、内脏感觉 D、前庭觉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 A、知觉是人脑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各部分和属性的部分反映。 B、知觉随着外部条件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C、知觉的理解性同知识经验有关系。 D、人在知觉客观事物时,同时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所有刺激都发生反应。 9、埃默斯房体现了知觉的(D )。 A、整体性 B、组织性 C、选择性 D、恒常性 10、下列属于根据知觉所反映事物的特性所作的分类有(A )。 A、运动知觉 B、视知觉 C、听知觉 D、错觉 11、视崖试验是用来测试幼儿是否有()知觉。 A、水平 B、垂直 C、深度 D、以上都不是 12、知觉系统用错误的方式去体验刺激时,就产生了(A )。 A、错觉 B、幻觉 C、空间觉 D、时间觉 1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意识的各种状态(C )。 A、睡眠 B、催眠 C、失眠 D、梦 14、下列对于注意的转移说法正确的是(C )。 A、注意的转移是被动的更换注意的对象 B、注意的转移是被动的离开需要注意的对象 C、注意的转移与注意的分配紧密相连 D、注意的转移不利于注意的稳定性 1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根据注意时是否有目的和意识努力程度的分类(D )。 A、不随意注意 B、随意注意 C、随意后注意 D、被动注意 16、一般而言,对信息采用(C )方式编码会收到更好的记忆效果。 A、单种 B、两种 C、多种 D、以上都不对 17、“舌尖现象”发生在记忆的哪一个过程中?(B )

实用心理学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名称:实用心理学 考试类型:第1编到第1编测验 考生用户ID: 考生姓名: 开卷时间: 交卷时间: 客观题得分:100 总得分:100 退出 总共:23道题共 100 分 一. 单选. (共 15 小题,60 分) 1. 下列不属于心理学的性质的选项是( ) A .自然科学 B .社会科学 C .试验科学 D .边缘性学科 学生答案: C 正确答案: C 分数:4 得分:4 2.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根据注意时是否有目的和意识努力程度的分类()。 A .不随意注意 B .随意注意 C .随意后注意

D .被动注意 学生答案: D 正确答案: D 分数:4 得分:4 3. 下列对于注意的转移说法正确的是()。 A .注意的转移是被动的更换注意的对象 B .注意的转移是被动的离开需要注意的对象 C .注意的转移与注意的分配紧密相连 D .注意的转移不利于注意的稳定性 学生答案: C 正确答案: C 分数:4 得分:4 4.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意识的各种状态()。 A .睡眠 B .催眠 C .失眠 D .梦 学生答案: C 正确答案: C 分数:4 得分:4 5. 知觉系统用错误的方式去体验刺激时,就产生了()。

A .错觉 B .幻觉 C .空间觉 D .时间觉 学生答案: A 正确答案: A 分数:4 得分:4 6. 视崖试验是用来测试幼儿是否有()知觉。 A .水平 B .垂直 C .深度 D .以上都不是 学生答案: C 正确答案: C 分数:4 得分:4 7. 下列属于根据知觉所反映事物的特性所作的分类有()。 A .运动知觉 B .视知觉 C .听知觉 D .错觉 学生答案: A 正确答案: A 分数:4 得分:4

心理学模拟试卷

一、填空题: 1、学生只根据教师对“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诗句的描述,在头脑中也会浮现出一幅草原 牧区的图景,这种心理现象是一种 2、看书时,用红笔划出重点,便于重新阅读,这是利用了知觉特征中的 3、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个体的结果。 4、一个人在行动中具有明确的目的,能认识行动的社会意义,并使自己的行动服从于社会的要求的意志 品质称为意志的。 5、内驱力是一种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需要。这种内驱力主 要是从好奇的倾向中派生出来的。 6、人们常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说明个体的人格特征具有的特性。 7、气质主要反映心理活动在速度、强度、稳定性和等动力方面的特征。 8、是具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 9、思维的是指个体能迅速而有效地解决问题的思维品质,是个体最重要的思维品质。 10、经常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的、在人的认识、情感、意志行动方面表现出来的那些心理活动被称 为。 11、是一种比较微弱而又持久的情绪状态,它具有弥散性的特点。 12、是指能满足个体需要的外部刺激物,是引起相应动机的外部条件。 13、情绪具有独特的外部表现形式,即。 14、现代心理学研究的八大主题分别是:行为与心理的生物基础,感觉、知觉与意识,,生命全程的身心发展,动机与情绪,个别差异,社会心理,心理异常与心理治疗等。 15、心理学研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有、实践性原则和系统性原则。 16、看见红颜色觉得温暖,看见蓝色觉得清凉,这在感知觉中是一种现象。 19、个体在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时表现出的心理特征是性格的特征。 20、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心理学实验室,成为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这之前的心理学被 称为心理学。 17、当环境或任务发生了变化,注意从一个对象或活动转到另一对象或活动上的现象叫。 18、善于迅速地明辨是非,坚决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这是意志的的表现。 1、看小说时,我们根据作者对人物的描述,在头脑中也会浮现出这个人的模样,这种心理活动是一 种。 2、人在感知活动中能够从周围环境的许多事物中优先地分出当前所要感知的对象,这是由于知觉具有 的原故。 3、人类是从蝙蝠的生理构造得到启发,从而发明了雷达,这是一种的心理现象。 4、一个人在行动中具有明确的目的,能认识行动的社会意义,并使自己的行动服从于社会的要求的意志 品质称为意志的。 5、人们常说“江山易移,禀性难改”,说明个体的人格特征具有的特性。 6、气质主要反映心理活动在、速度、稳定性和指向性等动力方面的特征。 7、和是思维的敏捷性两个重要指标。 8、一个人在心理过程的发展和进程中,经常表现出来的那些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点被称 为。 9、心境是一种比较微弱而又持久的情绪状态,它具有的特点。 10、情绪具有独特的外部表现形式,即表情。表情一般分为面部表情、和言语表情。 11、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成分和主要标志,是在分析和评论自己的行为和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 12、,感觉、知觉与意识,学习、记忆与思维,生命全程的身心发展,动机与情绪,个别差异,社会心理,心理异常与心理治疗等是现代心理学研究的八大主题。

心理学营销实用试题

《营销心理学》考试试卷 一、是非判断题(对打勾,错打×,每题1分,共10分) 1、离脸部越近发生的动作越真实( ) 2、收入越高者,价格意识越低() 3、不同收入(社会地位)的消费者购买时倾向于选择不同价格档次的商品( ) 4、在市场条件的影响下,绝对价格阈限的界限也是可以波动的,所以绝对价格阈限的概念只有相对的意义( ) 5、与国外顾客相比,国内顾客进逛商店按照顺时针走() 6、施拉姆公式―― “传播获选的或然率公式”表明――传播的信息被人们注意和选择的可能性(即或然率)与它能够提供给人们的报偿(价值)程度成反比,与人们获得它的代价(所谓“费力”)程度成正比( ) 7、从众心理的形成既来源于外界环境的影响与压力,与自身心理的需要无关( ) 8、有时价格上涨需求量会上升,价格下降需求量反而下降,说明价格调节消费需求并不是绝对的() 9、随着时间的推移,对新产品的销售采取先高价后低价的定价策略叫渗透定价策略() 10、绝对阈限的值越小,绝对感受性也会变小;绝对阈限的值越大,则绝对感受性也会增大( )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人对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直接的反映是( ) A、感觉 B、知觉 C、想象 D、注意 2、购买是否能得到亲友及周围人的赞许,能否招致别人看不起购买者的风险叫() A、心理风险 B、社会风险 C、功能风险 D、身体风险 3、.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人们的注意程度与广告版面大小之间的关系是( ) A、正比关系 B、反比关系 C、不确定关系 D、没有关系的 4、( )是人的个性中最主要的心理特征 A、气质 B、能力 C、性格 D、兴趣 5、电视机由黑白电视机发展到彩色电视机,这类新产品属于() A、全新产品 B、革新产品 C、改进产品 D、新牌子产品 6、购买是否会挫伤消费者自我的风险叫() A、功能风险 B、心里风险 C、社会风险 D、身体风险 7、消费者的价格(),是指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 A、习惯性 B、敏感性 C、感受性 D、倾向性

实用心理学复习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当你第一次见到一个人时,觉得他很丑,但是见得次数多了以后,你反而没有这种感觉了。这个现象描述的是()。 A.晕轮效应B.多见效应C.近因效应D.光环效应 ( B )2. 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说明:自然遗忘的进程是 A.先慢后快B.先快后慢 C.先快后慢然后又加快D.先慢后快然后又减慢 ()3. 鲁迅曾说:“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儒子牛”这句话说明了人格的( ) A.复杂性B.稳定性C.统合性D.独特性 ( B )4. 动机激励理论——双因素论是美国心理学家()提出的。 A.马斯洛B.赫兹伯格C.阿达姆斯D.布鲁纳 ()5.学生只根据教师对“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诗句的描述,在头脑中也会浮现出一幅草原牧区的图景,这种心理现象是()。 A.记忆B.想象C.注意D.思维 ( B )6. 人类短时记忆的容量有一定的限度,其平均数量为() A. 8 ± 2 个组块 B. 7 ± 2 个组块 C. 9 ± 2 个组块 D. 10 ± 2 个组块 ( A )7.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说的是嗅觉的 A.适应 B.代偿 C.对比 D.联觉 ( B )8. 记忆正确的基本过程是()。 A.编码、提取、存贮B.编码、存贮、提取 C.提取、编码、存贮D.存贮、提取、编码 ( B )9.气质体液说是由()提出的。 A.盖伦B.希波克里特C.柏尔曼D.巴甫洛夫 ( D )10.能力是一种() A.心理过程B.个性心理特征C.个性倾向性D.以上一个也不是 ( D )11.会骑自行车的人,一下了很难骑好三轮车,这种现象的发生,主要是受了()的影响。 A.定势B.正迁移C.原型D.负迁移 ( A )4. 智力三元理论是由下列哪位心理学家提出来的? A.斯腾伯格B.卡特尔 C.吉尔福特D.斯皮尔曼(C ) ( B )14. 视崖实验是为了证明幼儿是否有了()。 A.距离知觉B.深度知觉C.水平知觉D.垂直知觉 ( B )15.当你第一次见到一个人时,觉得他很丑,但是见得次数多了以后,你反而没有这种感觉了。这个现象描述的是()。 A.晕轮效应B.多见效应 C.近因效应D.光环效应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学习是个体在一定情境下由于反复地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包括几方面的含义:(1)学习是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2)学习是相对持久的行为变化。(3)学习由经验而引起。(4)学习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 2.亲和动机是指个体愿意归属于某一团体,喜欢与人交往,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友情、爱情、支持、合作和赞赏。 3. 创造性思维是指面对问题情境时,能摆脱传统或固有习惯的限制,应用新颖独特的方式解决问题,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产品的认知心理历程。

实用心理学平时作业

心理学平时作业(一) 一.单项选择题 1.是指一个人所具有的意识倾向和对客观事物的稳定的态度与看法。 A情绪情感B性格C个性倾向性D需要 2.观察法与实验法的根本区别是,观察法。 A不使用仪器B效果不好C不用分组D不进行条件控制 3.心灵的原子是圆球形的,特别光滑,可以随意滚动,因此灵魂是能动的。这是的观点。 A 柏拉图B阿奎那C德谟克利特D亚里士多德 4.主张心理学应该和哲学、生理学区分开,用特殊的方法来研究自己的特定对象,并且第一个宣称心理学是一门科学。 A赫尔巴特B冯特C华生D亚里士多德 5.被美国的卡特尔誉为心理学的“独立宣言书”的著作是。 A《生理心理学纲要》B《心理学教科书》C《经验心理学》D《脑的反射》 6.2至7岁,儿童脑重达1250克,相当于成人的,这个时期儿童头脑中储存了各种事物的表象,掌握了许多前科学概念,儿童的想象力突出,具有形象思维的能力。 A1/2 B8/10 C1/5 D9/10 7.同一部作品,人们欣赏后评价可能是不同的,这反映了心理活动的。 A主观性B复杂性C社会性D个别性 8.神经冲动传播的电变化过程中,受刺激部位发生离子通透性的改变,膜上的钠离子通道开启,允许钠离子内流,导致膜电位减小,钠离子进一步加速内流,膜内局部由负变正,膜电位差消失。这种使极化状态改变乃至消失的过程称为“”。 A去极化B复极化C反极化D超级化 9.如果突触小泡释放的是,弥散到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的静息电位升高,加强了膜的极化(称为超极化),产生对抗兴奋的电位变化,显示出抑制效应,这就是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A甘氨酸B去甲肾上腺素C乙酰胆碱D5-羟色胺 10.的主要机能是维持身体平衡,协调躯体肌肉的运动,保证随意及不随意动作的实现。 A大脑B中脑C小脑D间脑 11.在睁眼、视物、听突然的音响或进行心算以及作任何有目的的活动时会出现,以额叶最为明显。 Aβ波B a波Cθ波Dδ波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消费心理学模拟试题含答案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消费心理学模拟试题【含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在认识的基础上,不同的人必然会对客观事物产生独特的体验或态度,由此形成人的 A.认识过程 B.情感过程 C.意志过程 D.心理活动过程 2.以不同的方式联系和组织起来,以一定的结构形式表现在行为之中的人的心理活动是 A.认识 B.意志 C.个性心理特征 D.个性倾向性 3.消费者把通过自己的各种感觉器官获得的商品的个别属性加以联系和综合的反映过程是指消费者对商品的 A.感觉过程 B.认识过程 C.思维过程 D.情感过程 4.人们把苹果、橘子、香蕉等统称为水果,这种概括能力属于 A.知觉能力 B.想象能力 C.记忆能力 D.思维能力 5.消费者个性中最为稳定的因素是 A.气质 B.能力 C.兴趣 D.性格 6.个性心理表现为活泼好动、动作敏捷迅速、灵活性强,喜欢与人交往,兴趣广泛但不持久的人,其气质类型最可能是 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7.消费者只要确认商品符合自己所知的信息和要求,就会对商品形成以下态度 A.不相信 B.积极情感 C.完全相信 D.部分相信 8.由香烟想起打火机,由饮料想到解渴,这种人的本能反应是以下哪种学习作用造成的? A.积累经验 B.促发联想 C.促进思维与决策 D.获取信息 9.消费者以价格的高低作为选购商品的标准,其心理类型是 A.习惯型 B.理智型 C.经济型 D.随意型 10.许多家庭的人员构成、收入水平、文化程度大体相同,但是生活方式和消费内容可能差异很大,其主要原因是由于 A.生理性购买动机不同 B.社会性购买动机不同 C.心理性购买动机不同 D.求实性购买动机不同 11.下列四项中,受客观因素的影响最直接、表现最不稳定的是 A.表层消费文化心理 B.浅层消费文化心理 C.深层消费文化心理 D.娱乐消费文化心理 12.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由于居住条件千差万别,形成了独特的消费文化,这说明了消费文化的 A.民族差异 B.内容差异 C.空间差异 D.群体差异 13.据研究表明,儿童最早可能在出生l个月后就能随同并观察父母购物,1岁时就可能提出购物请求。那么,儿童最早就可能独立购物的年龄是 A.2岁 B.3岁 C.4岁 D.5岁 14.群体对消费者选购哪种商品的影响力最小? A.隐蔽性必需品 B.公开性耐用品 C.隐蔽性耐用品 D.公开性必需品 15.消费流行和消费习惯的主要差别是 A.地域性 B.稳定性 C.非强制性 D.时间性

实用心理学综合练习(正确答案)

实用心理学综合练习 一、单选题 1.心理学分为两大领域,下列属于基础理论领域的是(A )。 A、普通心理学 B、教育心理学 C、咨询心理学 D、运动心理学 2.德国心理学家冯特首创了心理学研究方法(B ),是一种对自己内在经验与感受的觉察与分析的方法。 A、观察法 B、试验内省法 C、访谈法 D、精神分析法 3.韦伯定律说明了( C )与原刺激量之间近似为恒定的正比关系。 A、相对感觉阈限 B、绝对感觉阈限 C、差别感觉阈限 D、感觉适应 4.视崖试验是用来测试幼儿是否有( C )知觉。 A、水平 B、垂直 C、深度 D、以上都不是 5. 埃默斯房体现了知觉的(D)。 A、整体性 B、组织性 C、选择性 D、恒常性 6.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 A、可用性策率是指根据各人经验中最熟知最容易联想到的事例,估计某事件的发生率并做出决策的一种思维趋向。 B、代表性策略是指根据已知某类事件中重要性的特征来推断某一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C、人们对潜在的损失比对潜在的获取更敏感使框架效应。 D、对问题情境的表述方式影响人们的决策过程属于损失规避。 7. 思维的高度发展与(A )的高度发展有密切关系。 A、语言 B、味觉 C、听觉 D、视觉 8. 德国心理学家杜克设计的墙壁蜡烛试验表明了( B )对问题解决的影响。 A、迁移 B、功能固着 C、知识经验 D、定势 9.智力的三元理论包括三个部分,为(D )。 A、内容、操作和产品 B、言语智力、音乐智力和运动智力 C、G因素、S因素和适应因素 D、成分、情境和经验 10.亲和动机是指(D )。 A、强烈的影响别人或支配别人的欲望。 B、个体愿意去做并力求成功的一种内在动机。 C、人们想从工作中得到什么。 D、个体愿意归属于某一团体,喜欢与人交往 11.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James)认为,自我由主我和( D )两部分组成。 A、社会自我 B、镜中自我 C、现实自我 D、客我 12.阿希德群体压力试验是关于(C )的经典研究。 A、依从 B、从众 C、服从 D、侵犯 13.单纯的熟悉也能增加人们对特定对象的喜欢,称之为(C )。 A、晕轮效应 B、刻板印象 C、曝光效应 D、近因效应 14.下面的亲社会行为中属于助人行为的是( A )。 A、公交车上主动为老人让座 B、把果皮丢入垃圾桶 C、收养流浪小动物 D、攀登珠峰 15.正是由于(C )存在,人们的身体才始终处于活动状态,能够面对各种挑战。A、能力B、智力C、应激D、创造性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2017年电大实用心理学形考作业答案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以自由编辑!! 精 品 文 档 下 载 【本页是封面,下载后可以删除!】

电大2010春汉文本科专业心理学形成性考核作业1参考答案 (第1-3章)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40分) 1.正后象和负后象P30 答:当后像的品质与刺激物相同时,叫正后像;当后像的品质与刺激相反时,叫负后像。 2.韦伯定律P26 答:差别感觉阈限与原刺激量之间近似为恒定的正比关系,称作韦伯定律。 3.知觉P34 答:知觉是人脑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映。 4.感觉适应P27 答:指在同一感觉器官中,由于刺激的持续作用或一系列刺激的连续作用,导致对刺激感受性的变化。 5.单眼线索P42 答:人即使只使用一只眼睛,也能感受到尝试线索,这样的线索叫做单眼线索。 6.催眠P58 答:广义上讲,催眠是一些暗示有特殊反应能力的人在知觉、记忆、动机和自我控制感方面发生的一种觉知状态;狭义上讲,催眠是由催眠师诱导而出现的一种类似睡眠又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 7.意识P50 答:意识是指个体所拥有的对现实生活的知觉体验。 8.注意P61 答: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举例说明心理学的功能。P18-20 答:(1)认识内外世界。 (2)调控行为。 (3)预测未来。 (4)改善和提升生活质量。 2.列举几种主要的意识状态。P51 答:(1)睡眠。(2)梦。(3)催眠。(4)白日梦。 3.简述四种注意的品质及特征。P61-63 答:(1)注意的广度。也称注意的范围,指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 (2)注意的稳定性。也称注意的持久性,指在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上所能持续的时间。 (3)注意的分配。指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或活动。 (4)注意的转移。指根据新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 4.举例说明注意的几种类型及其特征。P64 答:(1)不随意注意,又称无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护理心理学模拟试卷(参考答案)

护理心理学模拟试卷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 1、护理心理学 2、知觉 3、思维 4、意志 5、激情 6、性格 7、效度 8、心理治疗 9、挫折 10、病人角色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对心理实质错误的认识是() A、心理的物质基础是脑 B、心理的内容是客观现实 C、人的心理内容是对主观意识的反映 D、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 E、心理发生、发展的基础是活动 2、影响痛觉感受性的心理因素不包括() A、对疼痛的态度 B、注意 C、暗示 D、情绪 E、特定的适当刺激 3、衡量一个人创造性能力大小的一个重要指标是看其有无() A、动作思维 B、抽象思维 C、集中性思维 D、分散性思维 E、习惯性思维 4、“杯弓蛇影”、“草木皆兵”是人的一种() A、感觉过敏现象 B、错觉

C、幻觉 D、感觉倒错 E、视物变形症 5、最基本、最原始的情绪和情感通常不包括() A、快乐 B、愤怒 C、忧郁 D、恐惧 E、悲哀 6、与意志的自觉性相反的不良意志品质是() A、盲目性 B、顽固 C、优柔寡断 D、任性 E、鲁莽草率 7、安静、自制力强、固执拘谨、情感不外露、内倾,具有这些特点的人其气质类型属于() A、胆汁质 B、粘液质 C、多血质 D、抑郁质 E、A型 8、某男,有人格障碍,表现为非常固执,多疑、好争辩、敏感,经常将他人的好心当歹意,其人格障碍的类型应属于() A、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B、分裂型人格障碍 C、偏执型人格障碍 D、强制型人格障碍 E、癔症型人格障碍 9、不符合中年期生理、心理特点的表述是() A、人格特征基本定型 B、角色复杂,易产生心理应激 C、部分人可出现更年期综合征 D、心身疾病发病率高 E、情绪不稳定 10、将自己不具备或得不到的东西说成是自己不喜欢的坏东西,这种心理防御机制称为() A、转移 B、幽默 C、酸葡萄机制 D、曲解 E、补偿 11、具有A型行为的人容易罹患() A、恶性肿瘤 B、消化性溃疡 C、冠心病

《实用心理学》教学考一体化网考形考作业试题及答案 2018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实用心理学》教学考一体化网考形考作业试题及答案 100%通过 操作说明:2016年秋期电大把《实用心理学》纳入到“教学考一体化”平台进行网考,针对这个平台,本人汇总了该科所有的题,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内容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并且以后会不断更新,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一、单选题(总分30.00) 1. 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 (3.00分) A. 绝对感觉阈限 B. 差别感觉阈限 C. 绝对感受性 D. 差别阈限 2. 对学过的知识、概念、原理、公式等的记忆属于下面哪一种记忆() (3.00分) A. 形象记忆 B. 动作记忆 C. 语词逻辑记忆 D. 情绪记忆 3. ()是指个体没有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3.00分) A. 无意识 B. 情感 C. 意识 D. 个性 4. 感觉相互作用的一般规律是,()能提高另一种感觉的感受性。 (3.00分) A. 适宜刺激 B. 阈下刺激 C. 弱刺激 D. 强刺激 5. 1834年,韦伯提出了著名的韦伯定律,他认为()与原刺激量的比值是一个常数。 (3.00分) A. 最小可觉差 B. 感觉阈限 C. 绝对感觉阈限 D. 中等强度刺激 6. 遗忘的压抑理论是()首先创立的。 (3.00分) A. 费希纳 B. 艾宾浩斯 C. 斯滕伯格 D. 弗洛伊德 7. 1.华生于1913年发表了()一文,宣告了行为主义学派的诞生。 (3.00分) A. 《行为:比较心理学导论》 B. 《行为主义的心理学》 C. 《行为主义的方法》 D. 《在行为主义者看来的心理学》 8. 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所心理实验室,这标志着心理学终于成为一门独立学科。(3.00分) A. 冯特 B. 华生 C. 詹姆士 D. 罗杰斯 9. 观察力是构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的知觉能力。 (3.00分) A. 知觉能力 B. 认知技能 C. 智力 D. 思维能力 10. 视崖试验是用来测试幼儿是否有了()。 (3.00分) A. 运动知觉 B. 时间直觉 C. 空间知觉

2015秋《心理学》在线作业

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是()。 A.冯特 B.华生 C.弗洛伊德 D.马斯洛 答案:C 标准答案:C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 2.第2题 自我认识属于自我意识中的()形式。 A.认知 B.情感 C.意志 D.动机 答案:A 标准答案:A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 3.第3题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是()。 A.感觉 B.表象 C.记忆 D.知觉 答案:A 标准答案:A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

热恋中的男女往往看不到对方的缺点,这是下列哪种效应的影响?()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标签作用 答案:C 标准答案:C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 5.第5题 要想获得“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的结论,离不开()。 A.动作思维 B.形象思维 C.形式逻辑思维 D.辩证逻辑思维 答案:D 标准答案:D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 6.第21题 饥觉、渴觉、内脏的痛觉等属于( )。 A.内部感觉 B.本体感觉 C.外部感觉 D.动觉 答案:A 标准答案:A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从精神分析的观点出发将人的性格分为()。 A.优越型和自卑型 B.外向型和内向型 C.意志坚强型和意志薄弱型 D.情绪型和理智型 答案:A 标准答案:A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 8.第23题 行为主义理论的创始人是()。 A.冯特 B.华生 C.弗洛伊德 D.马斯洛 答案:B 标准答案:B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 9.第29题 人脑产生想象的基础材料是() A.注意 B.思维 C.表象 D.知觉 答案:C

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及 答案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教育心理学模试卷 13级应用心理学赵晓萍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着。 A、杜威 B、加涅 C、乌申斯基 D、桑代克 2.在皮亚杰看来,当学生的思维已超越对具体的可感知事物的依赖,能作出一定的概括时,他的思维水平已进入() A、感知动作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3.有的人判断客观事物时容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这种认知方式属于() A、场依存型 B、场独立型 C、冲动型 D、反思型 4.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学生以足够的关注和期望,学生在得到激励和赏识后常常表现出积极学习的行为。这种心理效应是我们所说的() A、扇贝效应 B、南风效应 C、罗森塔尔效应 D、巴纳姆效应 5.教师将自己的教学活动定期进行整理,总结出自己的教学经验,同时不断听取学生、同事、专家的反馈,这种反思方法属于() A、行为研究 B、撰写日记 C、观摩讨论 D、案例分析 6.下列规律中,不属于尝试——错误学习论的主要规律的是() A、效果律 B、练习律 C、准备律 D、接近律 7.人走迷宫时是通过下列哪种学习过程完成的()

A、尝试-错误 B、顿悟 C、形成条件作用 D、模仿 8.当一个不爱学习的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学习行为时,老师奖给他一朵小红花,这一做法属于()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消退C、惩罚 9.学习正方体、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后,再学习一般立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这属于() A、并列结合学习 B、下位学习 C、上位学习 D、相关类属学习 10.学生由过分重视成绩名次而产生的学习动机属于() 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附属内驱力 D、交往内驱力 11.举一反三属于() A、水平迁移 B、垂直迁移 C、一般迁移 D、负迁移 12.运算技能属于哪种技能。() A.操作技能 B.心智技能 C.动作技能 D.运动技能 13.通过对要学习的新材料增加相关信息来达到对新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的方法,如补充细节、举出例子,或使之与其他观念形成联想等。这种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是() A、过度学习 B、深度加工 C、组块化编码 D、及时复习 14.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对题目浏览、测查、完成情况的监控及对速度的把握主要采用了() A、认知策略 B、元认知策略 C、管理策略 D、复述策略 15.创造思维的核心是()

大学生实用心理学结课作业

学院:理学院班级:工程力学15级1班姓名:贾文智学号:1509530135 大学生的爱情观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之间大学生实用心理学这门课程就结课了。在这门课程中,老师传授了很多对我们很实用的知识,我受益匪浅。在众多话题中,我就简单的对大学生最关心的话题——爱情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爱情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它牵动着无数人的心。对爱情的认识、观点至今仍引发人们去争论和思索。冲过硝烟弥漫的高三,跨进了大学这一环绕着神圣和浪漫光环的象牙塔,成为被人们寄予厚望的天之骄子。然而,荣耀感和新鲜感退去之后,随之而来的大学生活却让我们无所适从:宽松的管理给了我们广阔的发挥空间,大量空余的时间却让我们倍感迷茫;远离父母家人的生活给了我们独立自主的自由,经验和知识的局限性却让我们不断受挫,欲行又止;大群聚居在一起的同龄人给了我们人际交往的无限机会,客气拘礼但缺少真诚热情的交往方式却让我们有了弦断无人听的感慨;校园里双双对对的恋人身影给了我们生动的启发,真正适合的人生伴侣却不可轻易求得?? 我们公认爱情是一种感觉、是一种情绪。感觉和情绪本身就一种很玄妙的东西,作为这里面最复杂的一种,爱情就更是说不清道不明是个什么滋味了。不过,我们可以研究一下爱情的作用或曰任务。 爱情大约有四大作用:其一让男女双方愉悦,可以快乐的生活;其二进一步升华到婚姻,繁衍后代;其三激发灵感,生出新的艺术;其四解除人生的孤独寂寞。爱情的每一个作用很伟大,每一个作用都是对人生的最大慰藉!然而,并不是每一场爱情都可以把四种作用全发挥出来,或者说不是每一份爱情都含有这四种作用。所以,我们亟需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以把握爱情的内在规律,从而使我们有一个健康的爱情观! 首先,端正恋爱态度。对大学生加强爱的教育,使大学生深刻地认识到爱不仅是一种权利,更是一种责任和义务,必须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恋爱。爱的权利和义务是不可分割的,封建婚姻只强调婚姻的封建义务,无视人有爱的权利,具体表现为包办婚姻“三从四德”等,那是对人性的奴役,必须予以否定。但是,如果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只强调爱的权利,而不承担爱的责任,就陷入了非理性主义的泥潭,这种只图享受、不负责任的轻率行为理应受到指责。一位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