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构造地质学实习教材

构造地质学实习教材

构造地质学实习教材
构造地质学实习教材

构造地质学实习指导书

(基地班使用,共54学时,实习课20学时)

实习一学习使用《构造地质学》CAI课件

一、目的要求

了解《构造地质学》CAI课件的特点、功能和使用方法

二、说明

CAI 是computer assistant instruction 的缩写,即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一般称作CAI课件或多媒体课件。CAI课件具有直观、美观、立体感强、可以进行动态模拟、容易操作、具有很强的交互性等特点,利用CAI课件进行教学,可以由教师结合软件进行讲授,也可以由学员开展自学,达到调动学习积极性、启发主动性思维、增加学习乐趣的目的,从而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CAI课件在21世纪的大学教育和中小学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这已经成为国内外教育界的共识。目前国内外正在掀起一股CAI研制和开发的热潮。国外已有相当数量的CAI课件面市。我国政府和有关教育部门对研制开发自己的CAI课件也给予了高度重视。在国家教委领导下已经分别成立了全国理科、工科和文科CAI研制协调小组。部分院校如北大、清华、科大、暨南大学、上海交大等也纷纷成立了专门的研究和管理机构,同时注入了大量资金开展CAI课件研制和开发。

《构造地质学》是地学各专业本、专科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课程系统地介绍与岩石变形和构造作用有关的基础知识。课程涉及许多的概念、术语,尤其是构造作用的动态过程较难仅仅通过书本学习或教师讲解获得理解,学生在学习中存在一些难点。

《构造地质学》CAI课件是西北大学地质系师生自行开发的。该课件系统展示《构造地质学》课程的有关内容。通过图、文、声、二维和三维动画的有机结合,提供一个轻松、有趣、能够充分发挥学习者主观能动性的教学工具。目前该课件处于试用期,某些功能和内容有待进一步改进。希望同学们在利用该课件进行学习的同时,能够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使课件趋于完善。

课件的主要功能如下:

(1)对课件的教学内容通过简单的操作,进行顺序或任意浏览。

(2)对二维、三维图片及动画进行浏览。

(3)各章节内容的概要提示。

(4)相关知识的实时提示。

(5)索引功能

(6)使用信息记录

三、作业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你是否初次接触CAI课件?你对CAI课件有什么看法?

2、你是否已经掌握了CAI课件的使用方法?你认为CAI课件对你的学习会有帮助吗?

3、你有兴趣参加CAI课件的开发吗?你认为课件开发需要具备哪些知识?你已经具有或将会具有这方面的能力吗?

实习二简单剪切的卡片模拟

一、目的要求

1、了解在简单剪切条件下不同方向直线的长度和方向的变化规律;

2、了解在简单剪切条件下应变椭圆主轴的方位及轴比的变化规律。

二、说明

(一)操作方法

把(计算机)卡片放入卡片剪切仪内装齐(或取一套厚约11cm的卡片,靠中部1/3处用两条橡皮筋捆紧代用)。在卡片叠的侧面画一直线OP,使其与卡片边OX相垂直。然后在一边画一边长为10cm的等边三角形ABC(图1),使CA平行OX,AB及BC分别与OX成60°和120°的夹角。再画一直径为10cm的圆。使卡片叠向右作不同量的剪切,使其剪切量依次分别为10°,20°,30°,45°,60°。每次测量并记录:

1.测量直线OP′与OX夹角的余角,使其分别为10°,20°……60°,这就是卡片叠沿OX方向所受的角剪应变ψyx。

2.测量AB、BC、CA三直线变形后的长度A′B′、B′C′、C′A′。

3.测量三直线与OX的夹角α′AB、α′BC、α′CA。

4.画出圆变形而成的椭圆的两个互相垂直的长轴和短轴,测量其长度2a和2b。

5.测量椭圆长轴与OX的夹角θ′。

图 1 卡片模拟实验图示

6.使卡片叠复原,检查作为应变椭圆主轴的两直径是否仍互相垂直,测量复原后的长轴与OX的夹角θ。

(二)原始资料整理

1.计算卡片叠的剪应变量γyx =tanφyx。

2.计算线的长度应变,1+e BC=B′C′/BC,…

3.计算应变椭圆的半轴长,1+e1=2α/2γ,1+e2=2b/2γ,轴比R=(1+e1)/(1+e2)。

4.计算应变主轴的旋转角ω=θ′-θ。

5.以γyx为横坐标,以1+e,R,θ为纵坐标分别作相关的曲线。

记录格式

三、作业

1.描述三条不同方向直线的方向随卡片叠的剪切应变量增大的变化。CA线的方向及长度变化说明了什么? AB线和BC线方向变化的总趋势如何?有何地质意义?

2.描述三条线的长度随剪切量增大的变化。讨论1+e BC在变化曲线上最小值的意义,这时

B′C′的方位如何? (1+e BC)的曲线与X轴交点的含义?各直线长度变化的总趋势如何?

3.分析θ′的变化规律。沿曲线外推,分析当γyx→0时θ′趋向于多少?当γyx→∝时,

θ′趋向如何?

4.在不同剪切应变量时,各应变椭圆的主轴是否为同一条直线?分析θ的变化规律,当

y→0时,θ趋向于多少?

5、分析R的变化趋势?

实习三极射赤平投影原理

概述

1、目的要求

学习赤平投影原理,了解赤平投影在构造地质学中的应用。

2、主要内容

●赤平投影的原理

●面、线的投影

●β图解和π图解

●等密度图

●面和线的旋转

●赤平投影在构造地质学中的应用

3、本章要点

●赤平投影的原理(投影方法结合具体作业掌握)

●赤平投影应用(节理、褶皱和断层分析)

4、要求掌握的要点和基本概念

●面、线的投影方法

●不同类型褶皱岩层极点图的特点(如紧闭,宽缓、等斜褶皱等;水平直立、平卧、倾竖褶皱等)

●等密度图及古应力场分析

二、说明

极射赤平投影(Stereographic projection)简称赤平投影,主要用来表示线、面的方位,相互间的角距关系及其运动轨迹,把物体三维空间的几何要素(线、面)反映在投影平面上进行研究处理。它是一种简便、直观的计算方法,又是一种形象、综合的定量图解,广泛应用于地质科学中。运用赤平投影方法,能够解决地质构造的几何形态和应力分析等方面的许多实际问题,因此,它是研究地质构造的不可缺少的一种手段。

赤平投影本身不涉及面的大小、线的长短和它们之间的距离,但配合正投影图解,互相补充,则有利于解决包括角距关系在内的上述计量问题。

1、面和线的赤平投影

1-1投影原理

一切通过球心的面和线,延伸后均会与球面相交,并在球面上形成大圆和点。以球的北极为发射点,与球面上的大圆和点相连,将大圆和点投影到赤道平面上,这种投影称为极射赤平投影。本教材采用下半球投影,即只投影下半球的大圆弧和点。

图2为一球体,AC为垂直轴线,BD是水平的东西轴线,FP是水平的南北轴线,BFDP为过球心的水平面,即赤平面。

图2 平面的投影图3 直线的投影

平面的投影方法(图2)设一平面走向南北、向东倾斜、倾角40°,若此平面过球心,则其与下半球面相交为大圆弧PGF,以A点为发射点,PGF弧在赤平面上的投影为PHF弧。PHF 弧向东凸出,代表平面向东倾斜、走向南北,DH之长短代表平面的倾角。

直线的投影方法(图3)设一直线向东倾伏、倾伏角40°,此线交下半球面于G点。以A为发射点,球面上的G点在赤平面上的投影为H。HD的长短代表直线的倾伏角、D的方位角即直线的倾伏向。同理,一条直线向南西倾伏、倾伏角20°,此线交下半球面于J点,其赤平投影为K。

为了准确、迅速地作图或量度方向,可采用投影网。常用的有吴尔福网(简称吴氏网,也称等角距网)(图4A)和旋密特网(等面积网)(图4B),以及据其改换形式而成的极等角度网(图4C)和极等面积网(赖特网)(图4D)。吴尔福网与施密特网基本特点相同,下面以吴尔福网为例介绍投影网。

1-2吴尔福投影网(图4A)

1-2-1结构要素

基圆即赤平面与球面的交线,是网的边缘大圆。由正北顺时针为0°-360°,每小格2°,表示方位角,如走向、倾向、倾伏向等。

两个直径分别为南北走向和东西走向直立平面的投影。自圆心→基圆为90°→0°,每小格2°,表示倾角、倾伏角。

经线大圆是通过球心的一系列走向南北、向东或向西倾斜的平面的投影,自南北直径向基圆代表倾角由陡到缓的倾斜平面。

纬线小圆是一系列不通过球心的东西走向的直立平面的投影。它们将南北向直径、经线大圆和基圆等分,每小格2°。

1-2-2 操作

将透明纸(或透明胶片等)蒙在吴氏网上,描绘基圆及“+”字中心,固定网心,使透明纸能旋转。然后在透明纸上标上N、E、S、W。

平面的投影标绘产状SE120°∠30°的平面(图5)。

将透明纸上的指北标记N与投影网正北重合,以北为0°,在基圆上顺时针数至120°得

一点D,为平面的倾向(图6A)。

图4 投影网

A-吴尔福网 B-施密特网 C-极等角度网 D-极等面积网(赖特网)转动透明纸将D点移至东西直径上(转至南北直径也可),自D点向圆心数30°得C点,标绘C所在的经线大圆弧(图6B中之ACB),AB为平面的走向。

转动透明纸,使指北标记与投影网正北重合,ACB图5 产状120°∠30°平面的透视图

大圆弧即为SE120°∠30°平面的投影(图6C)。

直线的投影标绘产状为NW330°∠40°的直线。

使透明纸上正北标记N与投影网正北重合,以N为0°,在基圆上顺时针数至330°得一点A,

为直线的倾伏向(图7A)。

图6 平面的投影步骤

(说明见正文)

P-透明纸 M-吴氏网

把A点转至东西直径上(转至南北直径也可),由A点向圆心数40°得A′点(图7B)。

把透明纸的指北标记转至与投影网正北重合,A′即为产状NW330°∠40°的直线的投影(图7C)。

法线的赤平投影是指平面法线的产状标绘。法线的投影是极点,平面的投影是圆弧,二者互相垂直,夹角相差90°。往往用法线的投影代表与其相对应的平面的投影,这样较为简单。

例求产状为E90°∠40°的平面法线的投影(图8)

图7 直线的投影步骤

P-透明纸 M-吴氏网

标绘出产状90°∠40°的平面投影大圆弧,自该平面倾斜线投影D′点在东西向直径上数90°,显然已越过圆心进入相反倾向,得P′ 点,该点即为产状90°∠40°平面的法线投影-极点。

也可自圆心向反倾向数40°,即得法线投影。

已知真倾角求视倾角某岩层产状为NW330°∠40°,求在NW335°方向剖面上该岩层的视倾角(图9)。

图8 法线的投影

A-透视图 B-赤平图

据岩层面产状作其投影弧EHF。

在基圆上数至NW335°得D′ 点。

作D′ 点与圆心O的连线,交EHF于H′ 点。H′ 为岩层面与NW335°方向剖面的交线在下半球的投影。

D′ H′ 间的角距即为NW335°方向上的视倾角。

求两平面交线的产状(图10)

据已知的两平面产状,在吴氏网上分别求出其投影大圆弧EHF和JHK。两大圆弧的交点H即为两平面交线与下半球面交点的投影。

图9 已知真倾角,求视倾角图10 求两平面交线的产状

作H与圆心O的连线,交基圆于G点,G点的方位角即两平面交线的倾伏向,GH间的角距为交线的倾伏角。

求两相交直线所决定的平面的产状

已知两相交直线的产状分别为SE120°∠36°和S180°∠20°,求其所决定的平面的产状(图11)。

图11 两相交直线所决定的平面的投影

A-透视图 B-投影图

据已知产状作出两直线的投影点D′、F′。

转动透明纸使D′、F′两点位于同一经线大圆弧上,AF′D′B大圆弧即为两相交直线所共平面的投影。

求平面上直线的投影已知一平面产状S180°∠37°,该平面上一直线侧伏向E,侧伏角44°,求直线的倾伏向、倾伏角(图12)。

依平面产状作出其投影大圆弧,并标出其朝东的走向A。

的交点,读出侧伏角44°(θ),标出该点C″,C″为直线

在平面上的投影。

C″C′间的角距γ即为直线的倾伏角,C′的方位角则为直

线的倾伏角。

1-3小结

一切面状构造、如岩层面、断层面、劈理、流面、褶图

12 平面上直线的投影皱轴面等的投影方法,都可采用空间平面的投影方法。一切线

状构造、如二平面的交线、走向线、倾斜线、擦痕、流线、褶皱的枢纽、轴迹等的投影方法,

都与直线的投影相同。这些面状和线状构造的产状要素都可以借助于前述赤平投影的方法求

得。利用这些方法可以解决以下构造问题。

已知岩层产状,求某一方向剖面上的岩层视倾角;

已知岩层在两剖面方向上的视倾角,求岩层的走向、倾向和倾角;

求断层面与岩层面交迹线的产状;

已知断层面产状及其上擦痕的侧伏角,求擦痕的倾伏向、倾伏角;

求一对共轭剪节理的交线(即变形椭球体的B轴)的产状。

2、β图解和π图解

2-1 β图解

β图解是指以褶皱面各点的切面所作的经线大圆图解。在理想的圆柱状褶皱中,各切面交线相互平行,并与褶皱枢纽平行。这些经线大圆应交于一点(β),该点称为β轴,即褶皱枢纽的投影(图13)。

对非圆柱状褶皱,可按其变化情况划分成若干区段,各个区段的褶皱形态是近于圆柱状的。采用这种方法也可用β图解法研究非圆柱状褶皱的形态和产状。

图13 β图解

A-立体图 B-赤平投影图

2-2 π图解

π图解是指褶皱面各部位法线的赤平投影图解。对圆柱状褶皱来说,同一褶皱面的极点在赤平投影网上将落在一个特定的大圆弧上或其附近。这个大圆弧即π圆,π圆的极点代表β轴,与褶皱的褶轴平行(图14)。

3、两面夹角的测量及面的旋转方法

3-1 两面夹角及角平分线的测量

作一平面垂直于两相交平面的交线,即为同时垂直于两平面的公垂面,此平面的投影大圆弧与两平面投影大圆弧相交,其间夹角即所求的夹角,夹角的一半为角平分线。

例:如图15,已知两平面的产状分别为SW245°∠30°及SE145°∠48°,求两平面的夹角及及平分线。操作步骤如下:

标绘两平面AB和CD及其交线P点。

旋转透明纸使交点P落在投影网的东西直径上,标绘出以P点为极点的大圆弧FG。该大圆弧与两已知平面的投影相交,其间的角距即为两平面的夹角。

图14 π图投影法及求褶皱枢纽(褶轴)的原理

两平面夹角的1/2处Q点,即为角平分线的投

影。

如上述两平面代表一对共轭剪节理时,则P为变

形椭球体B轴,其钝角及锐角平分线分别为变形椭球

体的A轴和C轴。

3-2 面的旋转方法

图15 两相交平面的夹角及角平分线已知某平面的产状,求依某一方向旋转一定角度后

此面的投影。

3-2-1 操作

平面与球面的交线为一大圆,这一大圆是由许

多点组成的,因此,大圆的旋转实际上是组成此大

圆的许多点的旋转。球面任一点绕定轴旋转,如果

这一旋转轴与南北直径重合,则该点的旋转迹为一

圆,此圆为东西向的直立平面,其投影与吴尔福网

的纬线小圆重合。因此,只要求出大圆上各点绕定

轴旋转后的位置,即可得到旋转后平面的投影。

例已知平面FE向东倾斜,如这个平面绕走向南北

的水平轴旋转30°,求旋转后的平面产状(图16)。

操作步骤如下:

图16 平面绕定轴旋转的方法

(1)将FE大圆弧上的若干点沿其所在的纬线小圆逆时针旋转30°(见粗箭头所示)到新位置。

(2)在吴尔福网上旋转,将逆时针旋转300°后各点的新位置转至同一经线大圆弧上,得新的大圆弧F′E′,F′E′即为旋转后平面的投影。

3-2-2 应用

已知一角度不整合上覆新地层的产状为SW240°∠30°,下伏老地层产状为SE120°∠40°,求新地层水平时,下伏老地层的产状(图17)。

JNM大圆弧为老地层产状的投影,EHF大圆弧为上覆新地层产状的投影。

将新地层产状恢复水平。使EHF大圆弧与南北向经线大圆弧重合,将弧上各点按30°(倾角)角距沿纬线小圆向基圆转动,得到与基圆相合的EKF,即为呈水平状态的新地层的投影。

(2)将老地层向相同方向旋转相同角度,使JNM大圆弧上各点沿纬线小圆向W移30°,如图箭头所示各点的新位置,将各点新位置转至同一经线大圆上,所得之J′N′M′大圆弧即是当新地层水平时老地层的产状。

图17 沿水平轴的旋转投影

3-3 小结

在构造研究中各种面状构造的夹角及其角平分线和面状构造的旋转都可运用上述方法求解。这类问题有:

求两节理面的交角及交线。

据共轭剪节理求主应力轴产状。

已知不整合面上、下地层的产状,求年轻地层沉积时老地层的产状。

在倾斜岩层中,求交错层理或砾石在沉积时的产状。

恢复早期节理受后期构造变动影响前的产状等。

三、练习题

练习题(1)

投影平面SW245°∠30°。

2.投影直线NE42°∠62°。

3.投影平面NW318°∠26°的法线(即极点)。

4.投影包含直线SW258°∠40°及NE42°∠60°的平面。

已知铁矿层产状为SE154°∠40°,求下列各方向剖面上的视倾角:NE80°、NW330°、SW190°、SW240°。

在公路转弯处的两陡壁上,测得板状含金石英脉的视倾斜线产状分别为SE120°∠16°和SW227°∠22°,求该板状含金石英脉的真倾斜。

岩层面产状为SE150°∠40°,岩层面上有擦痕线,其侧伏角为30°SW,求擦痕线的倾伏向和倾伏角(提示:作出岩层面大圆弧后,由大圆弧走向的SW端沿大圆弧数30°,即得擦痕线的投影点,该点的产状即为所求)。

求平面SW245°∠30°及SE145°∠48°的交线。

练习题(2)

一褶皱的石灰岩层产状如下:NE74°∠61°、NW318°∠70°、NE41°∠51°、NW348°∠55°、NE15°∠49°。

用β图解求出其枢纽的倾伏向、倾伏角。

用π图解求出其枢纽的倾伏向、倾伏角。

根据图18平面地质图上向斜两翼的产状数据,推断鞍状矿层的倾伏向和倾伏角(即向斜枢纽产状),并指出钻孔应布置在地表铁矿层露头的什么方向线上才能探到地下的铁矿层,沿图上AA′的线布置钻孔是否适宜?

图上的地层产状是①SE143°∠37°,②SE104°∠30°,③直立、走向104°,④SE154°∠44°。

一个背斜两翼产状为NE46°∠50°和NW344°∠20°,在一个产状为SW184°∠80°的陡壁面上测得该背斜轴迹的侧伏角为60°W,求该背斜的轴面产状(提示:先作出两翼的交线得到枢纽,再作轴迹投影,枢纽与轴迹所共的大圆弧即轴面投影)。

练习题(3)

1.求平面NW335°∠30°与平面SW235°∠48°的夹角,以及夹角平分线的产状。

2.一圆柱状背斜北西翼产状为NW330°∠45°,北东翼产状为NE65°∠35°。求:①东西向直立剖面上两翼的视倾角及两翼的翼间夹角;②横截面(垂直枢纽的剖面)的产状、横截面上两翼的侧伏角及两翼的翼间夹角。

3. 某地灰岩中发育一对共轭剪节理,一组产状为SW190°∠76°,另一组为NW278°∠53°,求三个主应力轴产状(假定两组剪节理锐角等分线方向为σ1方向)。

某岩层具有同期三组节理,统计结果如表1,试求各主应力轴方位。

图18 平面地质图

一断层产状270°∠70°,派生张节理产状为SW240°∠40°,求二者夹角,并分析断层滑移方向及断层类型。

一砂岩层产状为SE120°∠30°,其中发育交错层理,前积纹层产状为SE150°∠50°,求前积纹层原始产状。

不整合面产状为SW200°∠30°,下伏地层产状NW315°∠60°,求当上覆地层水平时,下伏地层的产状。

不整合面产状为SW220°∠20°,其下伏地层中发育的背斜东翼产状SE132°∠23°、西翼产状SW250°∠46°,求在上覆地层沉积时背斜两翼地层及枢纽的产状。

四、思考、讨论题

●与正投影相比,赤平投影有何特点?

●与玫瑰花图相比,赤平投影图有何优点或缺点?

实习四读地质图,作剖面图(水平、倾斜岩层)

一、目的要求

初步认识地质图(水平、倾斜岩层)。

学习作地质剖面图。

二、说明

图名表明图幅所在地区和类型。一般采用图内主要市镇、居民点及主要山岭、河流等命名。如果比例尺较大,图幅面积较小,地名不为人们所知,则在地名前要写上所属省(区)、市或县名。如《北京市门头沟区地质图》。

地质图的比例尺与地形图或地图的比例尺一样,有数字比例尺和线条比例尺。图例是地质图上各地质现象的符号和标记,用各种规定的符号和色调来表明地层、岩体的时代和性质(见附录Ⅰ“地层代号和色谱”以及附录Ⅱ“各种常用构造符号”)。图例要按一定顺序排列。地层图例在前,次为代号图例,构造图例一般排在最后。

地层图例的安排从上到下由新到老;如横排,一般由左向右从新到老。确定时代的喷出岩、变质岩可按其时代排列在地层图例相庆的位置上。岩浆岩体图例放在地层图例之后。已确定时代的岩体可按新排列,同时代各岩类按酸性到基性顺序排列。

构造图例,如地质界线、断层应区分是实测的还是推断的。地形图的图例一般不列于地质图图例中。

2.图切地质剖面图正规地质图均附有一幅或几幅切过图区主要地层、构造的剖面图。如单独绘剖面图时,则要标明剖面图图名,如周口店(指图幅所在地区)太平山-升平山地质剖面图。如为图切剖面并附在地质图下面,则以剖面标号表示,如Ⅰ-Ⅰ′地质剖面图或A-A′地质剖面图。剖面在地质图上的位置用细线标出,两端注上剖面代号,如Ⅰ-Ⅰ′或A-A′等。在相应剖面图的两端也相应注上同一代号。

剖面图的比例尺应与地质图的比例尺一致。垂直比例表示在剖面两端竖立的直线上,按海拔标高标示。剖面图垂直比例尺与水平比例尺应一致,如放大,则应注明。

剖面图两端的同一高度上注明剖面方向。剖面所经过的山岭、河流、城镇应在剖面上方所在位置注明。最好把方向、地名排在同一水平位置上。剖面图放置一般南在右、北在左、东右西左。图例是指示读图的基础,从图例可以了解图区出露的地层及其时代、顺序,地层间有无间断,以及岩石类型、时代等。

在阅读地质内容之前应先分析一下图区的地形特征。在地形地质图上,从等高线可以了解地形。在无等高线的地质图上,可根据水系、山峰和标高的分布认识地形。

一幅地质图反映了该区各方面地质情况。读图时一般要分析地层时代、层序和岩石类型、性质以及岩层、岩体的产状、分布及其相互关系。读图分析时,可以边阅读、边记录、边绘示意剖面图或构造纲要图。有关各种构造的具体分析方法,将在后续实习中分别介绍。

(三)水平岩层在地质图上的特征

水平岩层在地质图上出露的特征是:

(1)地质界线与地形等高线平行或重合(图19);

图19 地质剖面图实例

图20 水平岩层露头分布特征

(2)老岩层出露在地形低处,新岩层分布在高处(图20);

(3)岩层出露宽度取决于岩层厚度和地面坡度;

(4)岩层的厚度是其顶、底面间的高差。

(四)倾斜岩层在地质图上的特征

倾斜岩层在大比例尺地质图上表现为岩层界线在沟谷和山脊处成“V”字形态。①当岩层倾向与坡向相反,沟谷处形成尖端指向上游的“V”字形,山脊处形成指向下游的“V”字形;

②当岩层倾向与坡向一致,但倾角大于坡角,沟谷中形成尖端指向下游的“V”字形,山脊上形成尖端指向上游的“V”字形;③当岩层倾向与坡向一致,但岩层倾角小于坡角,河谷中形成尖端指向上游的“V”字形,但界线弯曲的紧闭度大于等高线弯曲的紧闭度。

(五)不整合在地质图上的表现

平等不整合不整合面上下两套地质界线一致,倾向、倾角相同(图22A)。

角度不整合上覆的一套较新地层的底面界线截切下伏较老地层的不同层位的地质界线(图22B)。

(六)水平岩层图切剖面作法及步骤(图21)

图21 编绘水平岩层地质剖面图示意图

(1)选择剖面位置在分析图区地形特征、地层的出露、分布和产状变化以及构造特点的基础上,要使所作的剖面图尽量垂直于区内地层走向、通过地层出露较全和图区主要构造部位;或者选在阅读地质图需要作剖面的地方。选定后,将剖面线标定在地质图上。

(2)绘地形剖面在方格纸上定出剖面基线,两端画上垂直线条比例尺,并注明标高。基线标高一般取比剖面所过最低等高线高度要低1-1.5cm。然后将地质图上的剖面线与地形等高线相交各点一一投影到相应标高的位置,按实际地形用曲线连接相邻点即得地形剖面。

(3)完成地质剖面将地质图上的剖面线与地质界线(地层分界线、不整合线、断层线等)

的各交点投影到地形剖面曲线上,按各点附近的地层倾向和倾角绘出分层界线。如剖面与走向斜交时,则应按剖面方向的视倾角绘分界线。

(4)按岩性(参照附录Ⅰ)绘出各层岩性花纹。并注明各岩层的地层代号。

(5)整饰按地质剖面图格式要求进行整饰。

图22 不整合在地质图和剖面图上的表现

A-平行不整合 B-角度不整合

上图为平面图,下图为剖面图

图23 绘制倾斜岩层剖面的方法示意图

三、作业

1、读凌河地质图(附图1)和嘉阳坡地质图(附图2),分析图区岩层产状、露头分布特征(“V”字形)及露头宽度变化;认识地层接触关系。

2、绘制凌河地质图中A-B地质剖面图。

构造地质学课程设计

构造地质学课程设计

目的 ?使大家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构造地质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 ?提高大家分析并解决地质构造实际问题的能力。 任务和要求 ?一、全面解读分析地质图 ?二、编制构造纲要图 ?三、编制地质剖面图 ?四、编写一份文字报告 ——×××地区地质构造概述 地质图:地质图是用规定的符号、花纹和色谱将地壳某个区域地质现象,按比例投影到平面上的图件。 一、全面解读分析地质图 ?读图步骤: ①先图外,后图内; ②先地形,后地质; ③先地层,后构造。 ?读什么?地层、岩石、产状、时代、分布、相互关系;构造的类型、形态、规模、产状、形成时代…… ?怎样读?边看边记 1.地层 ?从图例中了解图区出露的地层的时代、层序、岩性。 ?分析地层的分布和排列。 ?分析地层的接触关系,尤其是不整合接触。注意Z与上覆地层接触关系 ?划分构造层(不整合接触面),分析构造层的形成时代。 构造层:指一定的构造单元内,在某一构造旋回(构造期)形成的综合地质体(包括沉积建造、构造变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 2.褶皱——从大到小 ?区分背斜、向斜。 ?分析褶皱在平面和剖面的形态特点、组合型式、分布规律等。(两翼产状、 轴面产状、枢纽产状、轴迹和平面轮廓) ?分析相邻或相关构造层中褶皱的关系 ?分析褶皱的形成时代。 3.断层——从大到小 ?分析断层性质(正、逆、平移)及类型。 ?断层分组(可能时):依据断层的规模、方向、性质及其与褶皱之间的关系。 ?分析断层与褶皱及侵入岩体的关系。 ?确定断层的形成时代。 4.岩浆岩体——从大到小

?了解岩体的岩石类型 ?分析侵入岩岩体的形态特征即产状类型。 ?分析侵入岩岩体与断裂和褶皱的关系。 ?确定侵入岩岩体形成时代等。 5.分析构造发展史 ?划分构造层和构造期:依据不整合。角度不整合→构造层 平行不整合→构造亚层 ?分析构造作用的方式和方向:依据构造的形态、方向、强度和相互关系。 ?适当分析并恢复各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古地理环境和地壳运动变化:依据地 层岩性、厚度、化石等资料,结合区域构造。 二、编制构造纲要图(地质构造图)

构造地质学看图题及答案

1、看图题(共40道) 序 号 内容图形 001Quest:分析下图各地层间的接触关系Ans: D2/D1——整合 P1/D2——平行不整合 T1/P1——平行不整合 T2/T1——整合 K1/T2——角度不整合 002Quest:分析下面地形地质图,指出J-K、O -P地层的产出状态 Ans: J-K:水平产状 O-P:SW 003Quest:分析下面地形地质图,指出地层是正常层序还是倒转层序 Ans: 倒转层序 004Quest:下图为一次构造变形之产物,请根据原生沉积构造恢复褶皱的转折端(用虚线

绘出) Ans: 005 Quest:下图为一次构造变形之产物,请根 据沉积构造、层间小褶皱、劈理判断地层层 序,恢复褶皱的转折端(用虚线绘出) Ans: 006 Quest:根据劈理与层理关系判断下列剖面 图中的同一岩层的正常、倒转,恢复褶皱转 折端(条件:图中只发生了一次构造变形)Ans: 007 Quest:下面剖面图中,两种岩层(1、2层)中都发育有劈理,试根据劈理发育特征判断 哪种岩性韧性小(较强硬)?背形转折端发 育在哪一侧? Ans: (1)1-大,2-小 (2)东侧 008 Quest:指出下列图中线理的名称类型 Ans: A——皱纹 B——拉伸

009Quest:下图AB为一线性构造,请指出其产状要素名称 Ans: 010Quest:写出下图褶皱各部分名称Ans: 1)转折端2)翼 3)核4)轴面 5)枢纽6)背斜最高点 7)脊8)拐点 011Quest:根据小褶皱、劈理特征,分析判断岩层层序并恢复背、向斜形态。 Ans: 012Quest:下图为S形雁列脉,请用箭头标出形成时剪切力偶作用方向 Ans: 013Quest:分析判断下列两个平面地质图上走向断层的运动学类型? Ans: 014Quest:根据断层的伴生构造分析判断下图中断层两盘相对运动方向,并确定断层运动学类型。(用箭头标出两盘相对运动方向)

构造地质学综合复习.

《构造地质学》综合复习作业题 第一章 1、何为地质构造? 2、什么是构造地质学?共有哪些任务和基本研究方法? 3、什么是石油构造地质学?在石油地质勘查中的位置如何? 第二章 一、 1、岩层,地层、层理三者有何区别? 2、在垂向剖面中和地质图上海侵层位与海退层位有何表现? 3、什么是原始倾斜? 4、何为穿时现象? 5、水平岩层有何特征? 二、 1、什么是岩层产状三要素? 2、何为视倾角、视倾向?真倾角与视倾角如何换算? 3、“V”字形法则的内容和应用条件是什么? 三、 1、哪些标志可用于判断岩层的顶面和底面? 2、真厚度,铅直厚度、视厚度三者有何不同?

3、如何求取岩层的厚度、埋藏深度和露头宽度? 四、 1、整合与不整合反映在地壳运动性质上有何不同? 2、平行不整合与角度不整合有何异同? 3、嵌入不整合、超覆不整合,非整合各指什么? 4、何为古潜山? 5、哪些标志可用于确定不整合的存在? 6、怎样确定不整合的形成时代? 7、与不整合有关的油气圈闭有哪些基本类型? 第三章 一、 1、什么是内力?其与外力有何关系? 2、什么是应力?分为几种?怎样确定其正负? 二、 1、什么叫变形?什么叫应变? 2、线应变与扭应变的正负值是怎样规定的? 3、泊松效应指什么? 4、应变椭球体指什么? 三、

1、何为弹性、塑性? 2、岩石变形方式有哪几种? 3、均匀变形和非均匀变形有何特征?各包括哪几种变形方式? 4、什么是递进变形? 5、岩石变形可分为几个阶段? 6、弹性变形有何特征? 7、何为松弛?何为蠕变? 8、塑性变形有哪些基本的机制? 9、岩石的破裂方式有哪两种? 10、为什么剪裂角小于90°?它与哪些因素有关? 11、外界因素怎样影响岩石的力学性质和岩石的变形? 四、 1、何为构造应力场?通常用什么来表示? 2、在理想情况下,变形图像与应力网络有何对应关系? 3、边界条件包括哪些内容? 第四章 一、 1、什么是褶皱、背斜、向斜?它们之间有何关系? 2、褶皱有哪些基本要素?各表示什么?

景陵峪构造报告构造地质学

《构造地质学》课程设计报告 第一章前言 1.1实习目的 综合作业是使我们学生能够比较全面掌握构造地质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以提高自己分析并解决地质构造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所学到的知识做到学以致用的一种强化手段,同时,培养自己读图、作图以及提高自己运用理论知识分析构造问题的能力,在综合读图,分析图的过程中再次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和系统化的整合,并进一步理解所学知识在实践应用中的转换方法,提高实践动手的能力与综合素质。 1.2实习要求 在对选定的图幅进行全面分析后,编出一副构造纲要图、两幅地质剖面图以及说明地质构造和构造发展史的文字概述。 1.3所读图幅情况 名称:景陵峪地质图,其比例尺为:1:100000,总面积为(18.2*1000m)(14.1*1000m)=2566.2km2,地貌特征为:由图上标高可以观察到最高海拔为1180m(平望岗处),最低海拔为250m(平望岗北部边缘),由地质图亦可以观察到景陵峪地区河流、山地、沟谷、丘

陵等地貌均发育较好,河流依照地势基本为南北走向。根据地质图综合作业的要求,结合李忠老师的指导,最后完成的作业为:景陵峪构造纲要图一幅,景陵峪地质剖面图两幅,景陵峪地质构造的说明分析及构造 发展史等相关内容。

第二章地层与岩体特征 根据图例判断地层的连续性与否,在结合地质图上地层的出露特征及产状,可以看出景陵峪地区最新出露地层为第四系(Q4),最老地层为下志留统(S1),中间缺失上志留统(S3),下泥盆统(D1),三叠系(T),侏罗系(J),下第三系的始新统(E2)和渐新统(E3),以及第四系的上中下更新统(Q3、Q2、Q1)地层,其它时代的地层发育较好,出露较全,各地层划分标志明显,易于识别。全区范围内出露的地层有下志留统(S1)、中志留统(S2)、中泥盆统(D2)、上泥盆统(D3)、下石炭统与中石炭统(C1+2)、上石炭统(C3)、二叠系(P)、下白垩统(K1)、上白垩统(K2)、古新统(E1)和全新统(Q4)。 2.1地层分布

构造地质学看图题及答案

1、看图题 (共40道) 序号 内 容 图 形 001 Quest: 分析下图各地层间的接触关系 Ans: D2/D1——整合 P1/D2——平行不整合 T1/P1——平行不整合 T2/T1——整合 K1/T2——角度不整合 002 Quest: 分析下面地形地质图,指出J -K 、O -P 地层的产出状态 Ans: J-K :水平产状 O-P :SW 003 Quest: 分析下面地形地质图,指出地层是正常层序还是倒转层序 Ans: 倒转层序 004 Quest: 下图为一次构造变形之产物,请根据原生沉积构造恢复褶皱的转折端(用虚

线绘出) Ans: 005 Quest:下图为一次构造变形之产物,请 根据沉积构造、层间小褶皱、劈理判断地层层序,恢复褶皱的转折端(用虚线绘出) Ans: 006 Quest:根据劈理与层理关系判断下列剖面 图中的同一岩层的正常、倒转,恢复褶皱转折端(条件:图中只发生了一次构造变形)Ans: 007 Quest:下面剖面图中,两种岩层(1、2 层)中都发育有劈理,试根据劈理发育特征判断哪种岩性韧性小(较强硬)?背形转折端发育在哪一侧? Ans: (1)1-大,2-小 (2)东侧 008 Quest:指出下列图中线理的名称类型 Ans: A——皱纹 B——拉伸

009 Quest: 下图AB 为一线性构造,请指出其产状要素名称 Ans: 010 Quest: 写出下图褶皱各部分名称 Ans: 1) 转折端 2)翼 3)核 4)轴面 5)枢纽 6)背斜最高点 7)脊 8)拐点 011 Quest: 根据小褶皱、劈理特征,分析判断岩层层序并恢复背、向斜形态。 Ans: 012 Quest: 下图为S 形雁列脉,请用箭头标出形成时剪切力偶作用方向 Ans: 013 Quest: 分析判断下列两个平面地质图上走向断层的运动学类型? Ans: 014 Quest: 根据断层的伴生构造分析判断下图中断层两盘相对运动方向,并确定断层运动 学类型。(用箭头标出两盘相对运动方向)

构造地质学实习指导书

樊光明主编

编者的话 构造地质学的实习课是构造地质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实习,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进一步理解讲课的内容,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构造能力的目的。 本实习指导书根据构造地质学64学时安排的,教学可在教学大纲的基础上,根据不同专业,在实习内容上有所偏重,有一定的挑选余地,有些实习,如褶皱和断裂部分,虽只各安排一次,教员可根据实际情况,将一次实习内容分解为两次,即读图一次,作地质剖面一次。 本实习指导书是在四院合编教材,徐开礼、朱志澄主编教材;朱志澄、宋鸿林主编教材;朱志澄主编教材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有缺点和错误之处,敬希读者批评指正。 2006年4月28日

目录 实习一认识地质图及读水平岩层、倾斜岩层和不整合地质图 (1) 实习二用间接方法确定岩层产状要素 (7) 实习三编制水平岩层、倾斜岩层地质剖面图 (9) 实习四读褶皱区地质图及编制图切地质剖面图 (11) 实习五编制和分析构造等高线图 (15) 实习六极射赤平投影在构造地质学中的应用(一) (20) 实习七编制和分析节理玫瑰花图 (28) 实习八编制节理极点图和等密图 (32) 实习九读断层地区地质图并求断层产状及断距 (36) 实习十极射赤平投影在构造地质学中的应用(二) (39) 实习十一构造模拟与实验研究 (45) 实习十二构造标本的观察与分析 (521) 实习十三构造地质综合作业 (522) 附录Ⅰ各种常见岩石花纹图例 (56) 附录Ⅱ真视倾角换算表 (59) 附录Ⅲ地层代号及色谱 (61) 附图1.凌河地质图 (63) 附图2.望洋岗地质图 (64) 附图3.松溪地形图 (65) 附图4.金山镇地质图 (66) 附图5.凉风垭地区地形图 (67) 附图6.暮云岭地区地形地质图 (68) 附图7.吴尔福网 (69) 附图8.施密特网 (70) 附图9.赖特网 (71)

构造地质学学科专业

构造地质学学科(专业)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构造地质学学科是地球科学领域中的基础学科,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应在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具有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从事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及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具体要求如下: 1、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中国共产党,拥护社会主义,具有高度的精神文明和较高的综合素质,遵纪守法,品行端正,作风正派,服从组织分配,愿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 2、在本门学科内掌握坚实的地质基础理论、系统的构造地质学知识和野外室内工作方法;必要的实验技能和较熟练运用计算机的能力;了解本学科专业发展现状和动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进行专业阅读并能撰写论文摘要;具有从事本学科领域内科学研究、大学教学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包括创新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写作能力,具有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作风。 3、坚持体育锻炼,具有健康的体魄。 二、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为2-3年,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的时间各占一半。 硕士生应在规定学习期限内完成培养计划要求的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工作。若提前完成培养计划,经院校学位委员会审查,学校批准,可进行论文答辩毕业,通过者获得理学硕士学位。 三、研究方向 根据新的形势和要求,结合本学科专业当前发展的方向,可设置出学科、专业的研究方向。矿产普查与勘探学科共设置下列3个研究方向。 1、石油构造分析 2、板块构造与沉积盆地 3、变形分析与应用构造 四、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包括学位课、选修课和实践课,课程总学分为35或以上。学位课为必修课,含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学分不低于21学分;选修课不低于12学分;实践课为必修课,含专业实践、社会实践和教学实践,学分为2学分。 理科硕士生选修数学课程的总学分不少于5学分,其中学位课中数学课等于或大于2学分;外语课总学分为6学分,提倡加强更多的外语课,通过考试取得相应学分,但不计入35学分内。 (一)学位课8门(共21学分) (1)公共学位课3门,10学分 包括自然辩证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和第一外国语。 (2)专业学位课5门,11学分 本学科点的专业学位课包括地质统计学、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理统计与随机过程、含油气盆地分析、石油勘探构造分析。 (二)选修课18门(34.5学分) 选修课由指导教师和研究生根据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根据研究方向的需要,以及研究生原有的基础和特长,爱好共同确定,给研究生留有充分的自学时间和选修的灵活性,鼓励研究生跨学科、跨专业选修课程,以拓宽研究生知识面,培养他们的适应能力,但所选课程学分不低于12学分。 在导师指导下研究生应阅读60篇以上的中、外文文献资料,且外文资料比例应占三分之一以上,并做到有检查,有考核。 选修课包括第二外国语和体育课,二者均不计学分。

构造地质学复习试题形式含答案

《构造地质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构造应力场:地壳一定范围内某一瞬间的应力状态。(4分) 2、盐丘:由于盐岩和石膏向上流动并挤入围岩,使上覆岩层发生拱曲隆起而形成的一种构造。(4分) 3、底劈构造:由变形复杂的高塑性层(如岩盐、石膏和泥质岩类等)为核心,刺穿变形较弱的上覆脆性岩层的一种构造。一般分为底劈核、核上构造、核下构造三个部分。(4分) 4、飞来峰:当逆冲断层和推覆构造发育区遭受强烈侵蚀切割,将四周外来岩体剥掉,在原地岩块上残留小片孤零零的外来岩体,称为飞来峰。(4分) 5、构造窗:当逆冲断层和推覆构造发育区遭受强烈侵蚀切割,将部分外来岩体剥掉而露出下伏原地岩块,表现为在一片外来岩块中露出一小片由断层圈闭的原地岩块,称为构造窗。(4分) 6、窗棂构造:是强硬岩层组成的形似一排棂柱的半园柱状大型线理构造。(4分) 7、石香肠构造:不同力学性质互层的岩系受到垂直或近于垂直岩层的挤压时,软弱层被压向两侧塑性流动,夹在其中的硬岩层不易塑性变形而被拉伸,以致拉断,形成剖面上形态各异、平面上呈平行排列的长条形岩块,即为石香肠。(4分) 8、破劈理:指岩石中一组密集的剪破裂面,裂面定向与岩石中矿物的定向排列无关。间距一般为数毫米至数厘米。(4分) 9、流劈理:为变质岩和强烈变形岩石中最常见的一种次生透入性面状构造,它是由片状、板状或扁园状矿物或几何体平行排列构成,具有使岩石分裂成无数薄片的性能。(4分) 10、递进变形:在变形过程中,物体从初始状态变化到最终状态的过程是一个由许许多多次微量应变的逐次叠加过程,这种变形的发展过程称为递进变形。(4分) 11、柱状节理:为玄武岩中常见的一种原生破裂构造,总是垂直于溶岩的流动层面,在平缓的玄武岩内,若干走向不同的这种节理将岩石切割成无数个竖立的多边柱状体;其形成与熔岩流冷凝收缩有关,横断面为六边形、四边形、五边形及七边形等多种形态。(4分) 12、枕状构造:枕状构造是水下基性熔岩表面具有的一种原生构造。单个岩枕的底面较平坦,顶面呈圆形或椭圆形凸形曲面,表面浑圆。枕状构造分为外壳和内核两部分,外壳多为玻璃质,内核则为显晶质。(4分) 13、阿尔卑斯式褶皱:又称全形褶皱。其基本特点是:(1)一系列线状褶皱呈带状展布,所有褶皱的走向基本与构造带的延伸方向一致;(2)整个带内的背斜和向斜呈连续波状,基本同等发育,布满全区;(3)不同级别的褶皱往往组合成巨大的复背斜和复向斜,并伴有叠

教材中自然地理要素的剖析

教材中自然地理要素的剖析 地理概念是进行地理思维的基础,学生对地理概念的掌握程度,从根本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地理概念的教学,是地理教学的关键。 对于地理概念的教学,笔者的体会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透彻分析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概念的内涵就是概念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全部对象。例如:地质构造这个概念的内涵是“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岩层变形或变位,”这是一切地质构造具有的本质属性。地质构造概念的外延是指所有地质构造本身及研究的范畴(岩层的变形和变位)和研究的条件(由地壳运动引起的)。所谓地理概念明确,就是即明确了概念所反映的事物有哪些本质属性,又明确了概念所反映的是哪些事物(对象、范围、条件)。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从内涵和外延这两个方面给学生交代清楚,并且从这两个方面检查学生是否真正明确概念。如检验“地质构造”这个概念是否明确,可以这样设问“什么叫地质构造?”这就是从内涵方面来检验,也可以这样提问“地堑、背斜、角峰、石笋”哪些是地质构造?哪些不是地质构造?这是从外延方面来检查。如果不能准确地说出什么是地质构造,也不能指出哪些是(或不是)地质构造,那么对于地质构造这个概念,则是不明确或不够明确。 二、弄清概念的关系 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不是孤立的,地理概念也不是孤立的,总是处于与其它概念的相互联系中,在教学中不但要了解每一个概念,而且还要弄清相互之间的关系。 地理概念间的关系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同一关系 既两个概念从不同角度反映同一事物。如低气压和气旋是两个概念,但表示的是同一地理现象。 2.并列关系 既在同一属概念下的几个种概念之间的关系,如风化作用、侵蚀作用和搬运作用。它们都是外力作用这个属概念下的三种概念。它们有属概念的共性,也有各自的个性。 3.交叉关系

地质学类 考研书目总结

地质学类考研书目总结 转载自:https://www.wendangku.net/doc/0c10025188.html,/viewthread.php?tid=215933 地质学类考研书目总结 CuiHuan总结 地质学基础 南京大学 《普通地质学》夏邦栋等编地质出版社 中山大学 《普通地质学》第2版,夏邦栋编,地质出版社,1995 《地球科学导论》刘本培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浙江大学 《地球科学概论》1-9、14-17章,杨树锋浙江大学出版社 《普通地质学》夏邦栋,地质出版社。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普通地质学》夏邦栋等地质出版社 《普通地质学》李叔达等地质出版社 中科院兰州地质研究所 《普通地质学》,夏邦栋,地质出版社,1995 中国地质科学院 《地球科学概论》地质出版社汪新文 兰州大学 《普通地质学》夏邦栋等编地质出版社1987 《地球科学概论》,兰玉琦、杨树锋、竺国强,浙江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版。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普通地质学》夏邦栋等地质出版社1995 《现代地质学讲座》赵懿英等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 中国海洋大学 《普通地质学》,夏邦栋编著,地质出版社,1998 东北大学 《普通地质学》夏邦栋地质出版社1998年 吉林大学 《地质学基础》李亚美、陈国勋主编. 地质出版社,1984(第1版),1994(第2版)《普通地质学》夏邦栋主编. 地质出版社,1984 《地质学原理》张宝政、陈琦主编. 地质出版社,1983。 矿物学 北京大学 《结晶学导论》罗谷风地质出版社1985年1月 《矿物学导论》陈武地质出版社1985年1月

北京大学教学教材 《晶体学基础》,秦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矿物学基础》,秦善、王长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北京大学教学参考书 《基础结晶学与矿物学》,罗谷风,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 《结晶学及矿物学》(上、下),潘兆橹,地质出版社,1993 Introduction to Mineral Sciences (22nd版), Andrew Putnis, 2001 Manual of Mineral Science, Cornelis Klein, 2002 南京大学 《基础结晶学与矿物学》罗谷风等编南京大学出版社 中山大学 《结晶矿物学》上下册,潘兆橹编,地质出版社,1995 中南大学 《晶体光学》李德惠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地质科学院 晶体光学《晶体光学与造岩矿物》内部教材林培英 《结晶学与矿物学》地质出版社潘兆橹 中科院兰州地质研究所 《结晶学与矿物学》地质出版社潘兆橹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结晶学与矿物学》地质出版社潘兆橹 相关的:东北大学矿物材料化学 《现代材料化学》刘光华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岩石学 北京大学 《岩石学》乐昌硕地质出版社1984年1月 南京大学 《火成岩石学》孙鼐、彭亚鸣等编地质出版社 《沉积岩石学》冯增昭编石油工业出版社 中山大学 《岩石学简明教程》,翟淳编,地质出版社,1995 中南大学 《岩浆岩石学》邱家骧主编地质出版社 《沉积岩石学》曾永孚主编地质出版社 《变质岩石学》贺同新主编地质出版社 《岩石学简明教程》卫管一等编,地质出版社,2005 中国石油大学 《沉积岩石学》(第三版),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赵澄林 浙江大学复试 《简明岩石教程》卫管一、张长俊,地质出版社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变质岩石学》王仁民等地质出版社

[构造地质学]构造地质学试题及答案

复习思考题 一、填空题 1、岩层的接触关系从成因上可分为整和接触、不整合接触两种基本类型。 2、不整合可分为平行不整合和角度不整合两种基本类型。 3、成岩前形成的构造称为原生构造,成岩后形成的构造称为次生构造。 4、在地质图上,岩层产状要素是用符号来表示。125°∠45°中的125°表示倾向、45°表示倾角。倾斜岩层的符号为,直立岩层的符号为,水平岩层的符号为,倒转岩层的符号为。 5、在外力作用下,岩石变形一般经历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和断裂变形三个阶段。 6、物体内一点单轴应力状态的二维应力分析,在与挤压或拉伸方向垂直的截面上,正应力最大;剪应力为0 。在距主应力面45°的截面上,正应力等于主应力的一半,剪应力值也等于主应力的一半。在平行于单轴作用力的截面上,正应力为最小,剪应力为0 。 7、根据褶皱的轴面产状和两翼岩层产状,褶皱类型可以划分为:直立褶皱、斜歪褶皱、倒转褶皱、平卧褶皱和翻卷褶皱等五种类型。 8、褶皱岩层的等倾斜线从核部向外均匀撒开,并和层面正交,各线长度大致相等,这是典型的平行褶皱,是由于纵弯褶皱作用形成。 9、褶皱在平面上的组合类型有线状褶皱、短轴褶皱、穹窿构造和构造盆地。 10、当一套层状岩石受到顺层挤压时,岩层通过弯滑作用和弯流作用两种不同方式形成褶皱。 11、两组节理的交切关系主要表现为错开、限制和互切三种,据此可确定节理的形成先后。 12、剪节理的尾端变化和连接形式通常有:折尾、菱形结环和交叉。 1

13、根据节理产状与岩层产状的关系,节理可划分:走向节理、倾向节理、斜向节理和顺层节理四种类型。 14、平移断层中,根据其相对平移方向可分为左行平移断层和右行平移断层两类。 15、断层碎裂岩是脆性变形产物;断层糜棱岩是韧性变形产物。 16、根据断层走向与褶皱轴向的几何关系,断层可以分为纵断层、横断层、和斜断层三类。 17、根据剪切带发育的物理环境和变形机制,可划分为:脆性剪切带、脆—韧性剪切带、韧—脆性剪切带和韧性剪切带四种。 18、根据劈理的构造特点和形成方式,将劈理划分为三个基本类型流劈理、破劈理、和滑劈理。 19、不连续劈理按微劈石域的结构,可分为结构分间隔劈理和褶劈理。 20、大型线理构造主要有:石香肠构造、窗棂构造、铅笔构造、杆状构造和压力影构造等。 二、名词解释 1、岩层的走向与倾向:岩层面与水平面相交的线叫走向线,走向线两端所指的方向即为岩 层的走向。层面上与走向线相垂直并沿斜面向下所引的直线叫倾斜 线,倾斜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所指层面向下倾斜的方向,就是岩 层的真倾向,简称倾向。 2、整合与不整合:上、下地层在沉积层序上没有间断,岩性或所含化石都是一致的或递变 的,其产状基本一致,它们是连续沉积形成的。这种上、下地层之间的 接触关系成为整合接触。上下地层间的层序发生间断,即先后沉积的地 层之间缺失了一部分地层。这种沉积间断的时期可能代表没有沉积作用 的时期,也可能代表以前沉积了的岩石被侵蚀的时期。地层之间这种接 1

构造地质学复习题

构造地质学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均匀变形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共轭“X型”剪节理的锐角平分线与_______主应力方位平行,与________主应力方位垂直,________主应力与剪切交面平行。 3、断层碎裂岩是________变形产物;断层糜棱岩是________变形产物。 4、两组节理的交切关系包括、、三种。 5、褶皱几何要素包括、、、、等。 1、岩石的变形阶段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共轭“X型”剪节理的锐角平分线与_______主应力方位平行,与________主应力方位垂直,________主应力与剪切交面平行。 3、正断层组合形式有、和阶梯状断层。 4、两组节理的交切关系包括、、三种。 5、侵入于褶皱核部虚脱处的侵入岩体称为____ ____。 6、岩石剪裂角(θ)与岩石内摩擦角(φ)关系为:____________ 。 7、小型线理包括有和等。 1、确定不整合的时代一般是以不整合面以下最新地层时代为其_________;以不整合面以上最老地层时代为其______。 2、共轭“X型”剪节理的锐角平分线与_______主应力方位平行,与________主应力方位垂直,________主应力与剪切交面平行。 3、小型线理包括有和等。 4、两组节理的交切关系包括、、三种。 5、侵入于褶皱核部虚脱处的侵入岩体称为________。

6、逆冲断层的组合型式主要包括型、型、型。 7、构造地质学规定应力为正。 二、选择题 1、张节理面与垂直。 A.σ1 B.σ2 C.σ3D.σ1-σ3 2、下列不是剪节理特征。 A.切穿砾石 B.沿走向延伸较远 C.共轭产出D.节理面粗糙不平 3、岩层的真倾角。 A. 大于视倾角 B.小于视倾角 C等于视倾角 D.不一定 4、羽状张裂与断层面的锐夹角指向。 A.本盘运动的方向 B.对盘运动方向 C.本盘运动相反的方向 D.无法指示方向 5、断层走向与褶皱轴向垂直为A 。 A. 横断层 B. 纵断层C.斜断层D.完全解理 6、同一曲率中心不同曲率半径是下列典型褶皱形态。 A.平行褶皱B.相似褶皱C.顶厚褶皱D.顶薄褶皱 7、利用侵入岩的流线可以确定。 A.侵入接触面方位 B.岩浆流动方向 C.岩浆挤压方向 D.与流面垂直的方向 8、隔挡式褶皱与隔槽式褶皱常发育的大地构造位置是。 A.克拉通内部B.造山带前缘C.火山地区D.不能确定9、隔档式褶皱在横剖面上的组合型式是。 A.向斜紧闭,背斜开阔 B.背斜紧闭,向斜开阔 C.背斜向斜紧闭开阔程度一样 D.背斜向斜无差别 10、第一期为平卧褶皱,第二期褶皱横跨叠加一般出现的构造是。 A.新月、蘑菇形褶皱 B.穹-盆构造

构造地质学参考文献

构造地质学参考文献 现阶段国内流行多个种版本的《构造地质学》教材:(1)朱志澄、宋鸿林主编,马杏垣、单文琅主审的《构造地质学》,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出版;(2)徐开礼、朱志澄主编的《构造地质学》,地质出版社出版;(3)朱志澄主编《构造地质学》,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1版,1999年第2版,2008年第三版(第三版是2008年度国家精品课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学类系列精品教材);(4)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构造地质学》,李忠权、刘顺主编,地质出版社,2010年第三版;(5)长安大学地质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系列教材《构造地质学》,地质出版社,2011;(6)高职高专院校资源勘查类专业“十一五”规划教材《构造地质学》,地质出版社,2007。 考虑到学生的专业特点,本课程计划选用朱志澄主编的《构造地质学》(2008年第三版)作为主导教材,同时辅以朱志澄主编的《构造地质学》(1999年第二版)和朱志澄、宋鸿林主编的《构造地质学》(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0年出版);徐开礼、朱志澄主编《构造地质学》(地质出版社1989年第2版)和地质系于在平等人主编的《构造地质学》CAI多媒体教材。 二、主要参考文献 构造地质学教学过程中用到的参考文献主要来自国内外有关期刊。国内目前还没有专门的构造地质学类期刊,构造地质学类的文献主要见于综合性的学术期刊。国外关于构造地质学的英文期刊主要有两个:《Journal of Structural Geology》和《Tectonics》,这两个英文期刊上的文献基本能够反映构造地质学的主要研究方向和新进展,建议构造地质学学习者尽可能多地浏览这两个期刊。 这里列出部分参考文献。 邓洪菱,张长厚,李海龙,邹云。褶皱相关断裂构造及其地质意义。自然科学进展,2009, 19(3): 285-296。 黄德志。构造地质学实践教学与地质专业学生专业素质培养。创新与创业教育,2012,3(4):65-67。 金振民,姚玉鹏。超越板块构造——我国构造地质学要做些什么?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4, 29(6):644-650。 兰姆塞J G,胡伯M I 等,1983。刘瑞殉、常志忠、张荣昌译。现代构造地质学方法。北京:地质出版社,1991。 李三忠,张国伟,刘保华,郝天珧,戴黎明,刘鑫,刘丽萍。新世纪构造地质学的纵深发展: 深海、深部、深空、深时四领域成就及关键技术。地学前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大学),2010,17(3):27-43。 罗金海,于在平。《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几个问题的探讨。中国地质教育,2001,3(总第39期):62-64. 罗金海,李继亮,何登发。山前冲断构造带研究的新进展。地质论评,1999,45(4):382~389. 罗金海,于在平,周鼎武。理论联系实际深化“构造地质学”教学改革。高等理科教育,2004,3:75-77。 马杏垣。论伸展构造。地质科学,1982,7(3): 15~21.

构造地质学试及答案解析

构造地质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8分,每小题1分)。 1、当断面直立时,擦痕的侧伏角( A ) A 与倾伏角相同 B 比倾伏角大 C 比倾伏角小 D 与倾伏角无关 2、构造地质学尺度的划分是相对的,变化围很大,其中构造地质学主要研究的对象( A ) A 中型、小型构造 B 小型、微型构造 C 大型、中型构造 D 巨型、大型构造 3、两套地层关系反映了构造演化过程为:下降沉积-褶皱、岩浆侵入并遭受剥蚀—再下降沉积,其接触关系为( B ) A 平行不整合 B 角度不整合 C 整合 D 假整合 4、在单剪状态下,剪切面平行( A ) A 应变椭球体的XY面 B 应变椭球体的XZ面 C ab 运动面 D 应变椭球体的YZ面 5、线理延伸向与应变椭球体A轴一致的A型线理有( C ) A 香肠构造 B 皱纹线理 C 矿物生长线理 D 交面线理

6、褶皱外弧曲率相同,等倾斜线等长的褶皱是( B ) A 相似褶皱 B 等厚褶皱 C 平行褶皱 D 顶薄褶皱 7、正断层形成的安德森模式是( B ) A σ2直立,σ1σ3水平 B σ1直立,σ2σ3水平 C σ3直立,σ1σ2水平 D 任意 8、原生构造与次生构造有什么差别( B ) A原生构造发育于构造变形较强的环境,次生构造发育于构造变形较弱的环境B原生构造发育于构造变形较弱的环境,次生构造发育于构造变形较强的环境C原生构造与围构造环境同时产生,同时发育,次生构造发育晚于其构造环境D 原生构造发育晚于围构造环境,次生构造与其构造环境同时产生发育 二、填空题(共12分,每空0.5分) 1、当岩层的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同 .. 且岩层倾角大于坡度角时,岩层露头 线与地形等高线呈相反 .. 向弯曲. 2、岩变形的四种基本式为平移转动形变和体变、。受力物体的形变 可以分为均匀形变 ....和非均匀形变 ..... 。

《构造地质学》060102实验指导书

《构造地质学》课程 实验指导书 (勘查技术和工程专业用) 班级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学期 南京工业大学岩土工程实验室编 2006年1月

目录 实习一分析地质图,作剖面图(水平、倾斜岩层)实习二分析褶皱区地质图 实习三绘制和分析节理玫瑰花图 实习四分析断层地区地质图 实习五构造地质综合实验

实习一分析地质图,作剖面图(水平、倾斜岩层) 一、目的要求 初步认识地质图(水平、倾斜岩层)。 学习作地质剖面图。 二、说明 图名表明图幅所在地区和类型。一般采用图内主要市镇、居民点及主要山岭、河流等命名。如果比例尺较大,图幅面积较小,地名不为人们所知,则在地名前要写上所属省(区)、市或县名。如《北京市门头沟区地质图》。 地质图的比例尺和地形图或地图的比例尺一样,有数字比例尺和线条比例尺。图例是地质图上各地质现象的符号和标记,用各种规定的符号和色调来表明地层、岩体的时代和性质(见附录Ⅰ“地层代号和色谱”以及附录Ⅱ“各种常用构造符号”)。图例要按一定顺序排列。地层图例在前,次为代号图例,构造图例一般排在最后。 地层图例的安排从上到下由新到老;如横排,一般由左向右从新到老。确定时代的喷出岩、变质岩可按其时代排列在地层图例相庆的位置上。岩浆岩体图例放在地层图例之后。已确定时代的岩体可按新排列,同时代各岩类按酸性到基性顺序排列。 构造图例,如地质界线、断层应区分是实测的还是推断的。地形图的图例一般不列于地质图图例中。 2.图切地质剖面图正规地质图均附有一幅或几幅切过图区主要地层、构造的剖面图。如单独绘剖面图时,则要标明剖面图图名,如周口店(指图幅所在地区)太平山-升平山地质剖面图。如为图切剖面并附在地质图下面,则以剖面标号表示,如Ⅰ-Ⅰ′地质剖面图或A-A′地质剖面图。剖面在地质图上的位置用细线标出,两端注上剖面代号,如Ⅰ-Ⅰ′或A-A′等。在相应剖面图的两端也相应注上同一代号。 剖面图的比例尺应和地质图的比例尺一致。垂直比例表示在剖面两端竖立的直线上,按海拔标高标示。剖面图垂直比例尺和水平比例尺应一致,如放大,则应注明。 剖面图两端的同一高度上注明剖面方向。剖面所经过的山岭、河流、城镇应在剖面上方所在位置注明。最好把方向、地名排在同一水平位置上。剖面图放置一般南在右、北在左、东右西左。图例是指示读图的基础,从图例可以了解图区出露的地层及其时代、顺序,地层间有无间断,以及岩石类型、时代等。 在阅读地质内容之前应先分析一下图区的地形特征。在地形地质图上,从等高线可以了解地形。在无等高线的地质图上,可根据水系、山峰和标高的分布认识地形。 一幅地质图反映了该区各方面地质情况。读图时一般要分析地层

构造地质学课程设计讲稿

构造地质学课程设计 讲稿

构造地质学课程设计——综合读图 目的 ?使大家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构造地质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 ?提高大家分析并解决地质构造实际问题的能力。 任务和要求 ?一、全面解读分析地质图 ?二、编制构造纲要图 ?三、编制地质剖面图 ?四、编写一份文字报告 ——×××地区地质构造概述 地质图:地质图是用规定的符号、花纹和色谱将地壳某个区域地质现象,按比例投影到平面上的图件。 一、全面解读分析地质图 ?读图步骤: ①先图外,后图内; ②先地形,后地质; ③先地层,后构造。 ?读什么?地层、岩石、产状、时代、分布、相互关系;构造的类型、形态、规模、产状、形成时代…… ?怎样读?边看边记 1.地层 ?从图例中了解图区出露的地层的时代、层序、岩性。 ?分析地层的分布和排列。 ?分析地层的接触关系,尤其是不整合接触。注意Z与上覆地层接触关系 ?划分构造层(不整合接触面),分析构造层的形成时代。 构造层:指一定的构造单元内,在某一构造旋回(构造期)形成的综合地质体(包括沉积建造、构造变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 2.褶皱——从大到小 ?区分背斜、向斜。 ?分析褶皱在平面和剖面的形态特点、组合型式、分布规律等。(两翼产状、 轴面产状、枢纽产状、轴迹和平面轮廓) ?分析相邻或相关构造层中褶皱的关系 ?分析褶皱的形成时代。 3.断层——从大到小 ?分析断层性质(正、逆、平移)及类型。 ?断层分组(可能时):依据断层的规模、方向、性质及其与褶皱之间的关系。 ?分析断层与褶皱及侵入岩体的关系。 ?确定断层的形成时代。

4.岩浆岩体——从大到小 ?了解岩体的岩石类型 ?分析侵入岩岩体的形态特征即产状类型。 ?分析侵入岩岩体与断裂和褶皱的关系。 ?确定侵入岩岩体形成时代等。 5.分析构造发展史 ?划分构造层和构造期:依据不整合。角度不整合→构造层 平行不整合→构造亚层 ?分析构造作用的方式和方向:依据构造的形态、方向、强度和相互关系。 ?适当分析并恢复各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古地理环境和地壳运动变化:依据地 层岩性、厚度、化石等资料,结合区域构造。

《地史学》教学大纲

《地史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地史学(Historical Geology) 课程学分/学时:4学分/64学时 先修课程:普通地质学,古生物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 课程教学目的: 通过《地史学》的学习,应该使学生知晓和善于运用获取地史学资料的渠道和方法; 具备思辨、质疑、选择和综合地史学资料的能力; 熟悉、掌握和善用《地史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础理论(三基); 养成珍惜生命和保护环境的良好素质;培养学生创造性逻辑思维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整体、全面、系统地球观的形成。 本大纲适用于地质学专业,也可供其它地质类专业参考;建议的学时数为64,也可供48学时参考。 课程内容提要: 《地史学》是研究地球及其生物的形成和演化的地质学分支学科。《地史学》以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为主线,从地球系统科学的角度全面解读地球的生物进化史、沉积发展史和构造演化史(三史)及其耦合关系;全球性有机界和无机界重大事件及其环境、资源效应是地史学关注的焦点。《地史学》是一门内容丰富、涉及广泛和高度综合的地质学基础课程。 《地史学》课程宜在《普通地质学》、《古生物学》和《岩石学》等室内教学和必要的野外地质实习之后进行。“讲透总论,讲活分论,强调轮廓,兼顾资料,立足三史,夯实三基”是《地史学》教学应该坚持的基本原则。在《地史学》教学过程中宜安排占总学时数近1/2的实习课、讨论课和师生互动课。 ●学时分配(∑64=44+20学时) 第1章绪论(讲课2学时) 第2章沉积古地理学(讲课8学时;实习4学时) 第3章地层学(讲课6学时;实习4学时) 第4章历史大地构造学(讲课4学时;实习2学时) 第5-6章前寒武纪的地史(讲课4学时) 第7章早古生代的地史(讲课6学时;实习4学时,含前寒武纪实习) 第8章晚古生代的地史(讲课6学时;实习4学时)

构造地质学课程设计

第一章:前言 1、地质构造综合实习的目的和要求。 2、地质构造综合实习的内容。 2、各地层特点分析 3 构造层的划分 第三章:地质构造 1、区域构造特征的概述。 2、褶皱构造 ① .松岭背斜 ② .彩云岭背斜 ③ .红石崖向斜 ④ .范村背斜 ⑤ ?毛村向斜 ⑥ .一些小褶皱目录 3、 图幅名称,比例尺,图区地形地貌特征 4、 提交材料 第二章: 地层 1、 主要的地层

3、断层构造。 ?.彩云岭-白玉山的逆掩断层F1 ②.范村-陈村的逆掩断层F2 ③.刘村-王村的正断层F3 ④.刘村-任村的正断层F4 ⑤?离洪村约为1公里的正断层F5 ⑥.一系列中、小型断层 4、不整合面构造 ②不整合接触第四章、岩浆岩体1、花岗岩(r) 2.花岗闪长岩体(r &) 3.辉长岩体(v)第四章:地质演化史 1、地层演化史 2、构造演化史 3、图区地质演化史第五章:结束语 第一章引言 1.1目的要求 1.通过构造地质课程设计能比较全面掌握构造几何学方面的基本

理论、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分析和解决地质构造实际问题的能 力,是一个教学的重要环节。 构造地质学课程设计要求对选定的图幅进行分析后,编出一副 构造纲要图、1-2幅地质剖面图、编写说明地质构造和构造演化 史的文字概括。 1.2主要内容 1. 2.1读图分析①分析地层(由老到新分析地层岩性、厚度、产状、古生物、矿物组成、结构构造、颜色、粒度)②以相邻两个角度不整合之间的地层为构造层。 ②分析单个褶皱和褶皱组合。 ②分析断层。 ⑤分析岩浆岩体(岩体产状,岩性,矿物,岩体编号)②根据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褶皱、断裂、岩浆岩体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排列地质事件发生顺序。 122编制构造纲要图①画构造层②画断层 ③画褶皱 ④画岩体 ⑤标出标志性的地层产状、面理、线理等产状⑤完成图的其他要素,如图名、比例尺、图例等。 1.3图幅名称,比例尺,图区地形地貌特征 1.图幅名称:松岭峪地质图 2.比例尺:1:100000 3.地形地貌特征:该图中没有地形等高线,但是图上在云岭山、

构造地质学看图题及答案

1、看图题(共40道) 001Quest:分析下图各地层间的接触关系Ans: D2/D1——整合 P1/D2——平行不整合 T1/P1——平行不整合 T2/T1——整合 K1/T2——角度不整合 002Quest:分析下面地形地质图,指出J-K、O -P地层的产出状态 Ans: J-K:水平产状 O-P:SW 003Quest:分析下面地形地质图,指出地层是正常层序还是倒转层序 Ans: 倒转层序 004Quest:下图为一次构造变形之产物,请根据原生沉积构造恢复褶皱的转折端(用虚线

绘出) Ans: 005 Quest:下图为一次构造变形之产物,请根 据沉积构造、层间小褶皱、劈理判断地层层 序,恢复褶皱的转折端(用虚线绘出) Ans: 006 Quest:根据劈理与层理关系判断下列剖面 图中的同一岩层的正常、倒转,恢复褶皱转 折端(条件:图中只发生了一次构造变形)Ans: 007 Quest:下面剖面图中,两种岩层(1、2层)中都发育有劈理,试根据劈理发育特征判断 哪种岩性韧性小(较强硬)?背形转折端发 育在哪一侧? Ans: (1)1-大,2-小 (2)东侧 008 Quest:指出下列图中线理的名称类型 Ans: A——皱纹 B——拉伸

009Quest:下图AB为一线性构造,请指出其产状要素名称 Ans: 010Quest:写出下图褶皱各部分名称Ans: 1)转折端2)翼 3)核4)轴面 5)枢纽6)背斜最高点 7)脊8)拐点 011Quest:根据小褶皱、劈理特征,分析判断岩层层序并恢复背、向斜形态。 Ans: 012Quest:下图为S形雁列脉,请用箭头标出形成时剪切力偶作用方向 Ans: 013Quest:分析判断下列两个平面地质图上走向断层的运动学类型? Ans: 014Quest:根据断层的伴生构造分析判断下图中断层两盘相对运动方向,并确定断层运动学类型。(用箭头标出两盘相对运动方向)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