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成都中医药大学 温病学复习题

成都中医药大学 温病学复习题

成都中医药大学 温病学复习题
成都中医药大学 温病学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答题说明: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多选不得分。

1.反映肝肾阴竭的舌象是:()

A.白霉苔B.舌红绛苔黄腻

C.舌紫绛白苔满布D.舌紫晦而干绛

2.杨梅舌的特征是:()

A.舌紫晦而干B.舌纯绛鲜泽

C.舌焦紫起刺D.舌绛而干燥

3.斑色类鸡冠花色,反映:()

A.邪热炽盛B.热毒深重

C.火郁内伏D.元气衰败

4.湿遏热伏的热型是:()

A.日哺潮热B.发热夜甚

C.夜热早凉D.身热不扬

5.湿热秽浊郁闭膜原的舌象是:()

A.苔白腻而舌绛B.苔黄厚腻

C.苔白如碱状D.苔白厚腻如积粉

6.苔白腻舌质红绛的临床意义为:()

A.热入营血B.胃燥气伤

C.热重湿轻D.湿遏热伏

7.舌尖红赤的临床意义是:()

A.热入心包B.心火上炎

C.胃阴衰亡D.心营热毒极盛

8.多见于烂喉痧的舌象是:()

A.舌绛枯萎B.舌紫晦而干

C.苔黑焦枯D.舌焦紫起刺

9.牙齿燥如枯骨可见于:()

A.胃热津伤B.胃火冲激

C.肾火上炎D.肾阴枯竭

10.下列哪项不是斑的特征:()

A.平展于皮肤B.压之色不腿

C.点大成片D.消退后可脱屑11.关于斑疹的治疗,下列哪项提法不妥()

A.里实壅遏,斑疹蔽伏不透,宜通下腑实

B.斑疹并见,治宜透疹为主,兼以化斑

C.疹宜宣肺达邪,凉营透疹

D.斑宜清胃解毒,凉血化斑

12.时有汗出的临床意义是:()

A.湿热相蒸B.热郁不甚

C.气分热炽D.邪正相争

13.邪伏阴分的热型为:()

A.身热夜甚B.寒热往来

C.夜热早凉D.低热

14.热灼营阴的发热特征是:()

A.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B.日晡潮热

C.身热不扬D.发热夜甚

15.战汗的病机是:()

A.邪犯肌表,腠理开泄B.湿与热合,相互交蒸

C.气分热炽,津液外泄D.邪恋气分,正气鼓邪16.不列哪项不是阴虚动风的典型表现:()

A.角弓反张B.口角震颤

C.手足蠕动D.心中悸动

17.湿热酿痰蒙蔽心包神志异常的特征是:()

A.神昏谵语B.昏愦不语

C.谵妄如狂D.神志昏蒙

18.神志如狂见于:()

A.内闭外脱B.热郁胸膈

C.湿蒙心包D.下焦蓄血

19.战汗发生的阶段是:()

A.卫分B.营分

C.气分D.卫气分

20.反映热结肠腑的舌象是:()

A.黄浊苔B.老黄苔

C.焦燥黑苔D.黄燥苔

二.多项选择题

答题说明: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或二个以上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1.斑疹透发的征兆有:()

A.壮热无汗B.闷暓异常

C.呕恶D.足冷耳聋

E.脉伏

2.白疒咅的病变阶段是:()

A.卫分B.营血分

C.卫气分D.血分

E.气分

3.苔白厚而干燥的临床意义是:()

A.津伤浊结B.胃燥气伤

C.湿遏热伏D.湿浊上泛

E.湿遏卫气

4.温病实证动风可发生于:()

A.阳明热盛B.热入营分

C.邪入下焦D.气营两燔

E.肺热炽盛

5.实风内动可见:()

A.四肢抽搐B.颈项强直,角弓反张

C.牙关紧闭,两目上视D.肢冷神昏,脉弦数有力

E.舌绛枯萎

6.白砂苔的病机是:()

A.邪热迅速化燥入胃,津液被灼B.脾湿未化而胃津已伤

C.温病兼挟胃中宿滞D.胃燥气伤,气不化液

E.脾胃湿浊困阻

7.温病神昏谵语可见于:()

A.热陷心包B.湿热痰浊蒙蔽包络

C.血热扰心D.营热扰心

E.热结肠腑

8.战汗发生的先兆有:()

A.四肢厥冷B.爪甲青紫

C.脉弱D.脉伏

E.舌绛

9.舌苔反映的病变主为:()

A.卫分B.气分

C.营分D.血分

E.气血分

10.反映斑疹预后不良的有:()

A.颜色加深B.由松浮变为紧束

C.稀疏变稠密D.斑出神清

E.甫出即隐

三、填空题

1.舌质的变化主要反映的病变。

2.为心营热毒极盛的征象。

3.清代陆子贤认为:“斑为,疹为”。

4.章虚谷说:“热闭,故成斑疹。”

5.叶天士说:“舌绛而光亮,亡也,急用之品。”6.叶天士说,斑疹“宜不宜。”

7.晶疒咅的治疗原则是,。

8.夜热早凉的临床特征是。

9.战汗的转归有,,。

10.斑疹紧束有根为,的征象。

四、名词解释

1.身热不扬

2.战汗

3.金囚木旺

4.日晡潮热

5. 白疒咅

五.简答题

1.神志昏蒙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2.“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对吗?请从温病角度简要分析。

3.斑疹的治疗禁忌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4.温病过程中出血的基本特点和病机是什么?

5.温病过程中出现昏愦不语的常见临床意义是什么?

六、论述题

1.白苔皆主卫表证,对吗,为什么?请分析。

2.雷少逸说,斑疹“红轻,紫重,黑危”,应如何理解?

中医四大经典之《温病学》复习试题及答案

温病学 模拟试卷(一)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37小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7分) 1.在《内经》伏寒化温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感受春季时令之邪而发的新感温病,为后世把温病 分为新感与伏邪温病奠定了基础的医家是() A.朱肱B.汪石山C.郭壅D.吴又可 2.温毒与其它温病的主要区别是() A.发热B.局部红肿热痛C.口渴D.脉数3.下列哪项不是湿热病邪的致病特点() A.初起多热象不甚B.易困阻清阳C.易闭郁气机 D.易伤肺胃之阴 4.发热、咳嗽,胸闷,心烦,口渴,肌肤外发红疹,舌赤,苔薄黄,脉数,其病变部位在() A.卫分B.气分C.营分D.气营 5.舌苔薄黑而干,但无芒刺,其意义为() A.阳明腑实证B.胃阴大伤C.肾阴耗竭 D.阳明腑实兼阴亏 6.伏暑卫气同证,正确选方为() A.银翘散B.银翘散加生地、丹皮、赤芍、麦冬方 C.银翘散去牛蒡,加杏仁、滑石方D.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丹皮、大青叶、玄参方。 7.下列有关湿温的病机,哪一项是错误的?()A.初起以邪遏卫气为主B.气分湿热留恋,其初起阶段,湿中蕴热,多见湿轻热重证。C.湿困日久,阳气受损D.湿热化燥化火,可深逼血分 8.暑温,证见灼热躁扰,神昏谵妄,斑疹密布,吐血便血,角弓反张,四肢抽搐,喉中痰声,舌绛,苔焦。其治疗处方是() A.神犀丹合安宫牛丸、紫雪丹B.清瘟败毒饮合安宫牛黄丸C.犀角地黄汤合至宝丹D.犀地清络饮合安宫牛黄丸 9.治疗春温初起,发于阳明气分而兼表证的方剂是() A.寒解汤B.银翘散加减C.清心凉膈散D.白虎汤 10.身热,腹满便秘,口干咽燥,倦怠少气,肢体颤动,苔干黄或焦黑,脉沉弱或沉细,其病机是() A.阳明腑实B.阳明腑实兼阴液亏损 C.阳明腑实兼气液两虚D.阳明腑实兼小肠热盛11.下列哪项不是春温病的治疗原则() A.清泄里热B.顾护阴液C.初病由外邪诱发者,当兼以解表D.滋补肺胃 12.首创秋燥病名的医家是() A.喻嘉言B.吴鞠通C.刘河间D.俞根初 13.沈目南认为燥属() A.寒B.次寒C.热D.火 14.风温病的诊断要点不正确的是() A.发于冬春季节B.初起有肺卫见证C.后期多致肺胃阴伤D.病程短 15.下列哪项不是雷氏宣透膜原法的适应症()A.身痛有汗B.寒甚热C.呕逆胀满D.苔黄白而腻16.暑温暑伤津气的临床表现不正确的是()A.身热息高B.口渴自汗C.肢倦神疲D.脉散大无力 17.湿温邪未化燥,不易见的表现是() A.昏蒙B.脘痞C.痉厥D.舌白 18.下列哪项不是春温气营(血)两燔证的治疗方剂()A.化斑汤B.甘露消毒丹C.玉女煎去牛膝、熟地,加细生地、玄参方D.清瘟败毒饮 19.创立卫气营血辨证的医家是() A.吴鞠通B.王孟英C.叶天士D.薛生白20.下列除哪项外,均与温病的地域性有关()A.地理环境B.人体体质C.生活习惯D.生产水 平 21.风热病邪初起先犯() A.肺卫B.卫气C.阳明D.肺 22.区别营分证与血分证的基本要点是() A.身热躁扰B.昏狂谵妄C.吐血衄血D.舌质红 绛 23.牙齿燥如枯骨,见于() A.肾阴枯竭B.肾火上炎C.胃阴枯竭D.肺胃阴 伤 24.身热,脘腹痞满,恶心呕逆,便溏不爽,色黄赤如酱,舌苔黄浊。最佳治法是() A.通腑泄热B.导滞通便C.燥湿清热D.清热泻 火 25.暑温的病名首先见于() A.《黄帝内经》B.《伤寒论》C.《伤暑全书》D.《温病条辨》 26.“湿土之气,同类相召,故湿热之邪始虽外受,终归脾胃”是哪位医家所说?() A.薛雪B.叶桂C.吴鞠通D.王孟英27.壮热,口渴,烦躁,头痛,肌肤发斑,吐血便血,舌绛苔黄,脉数,此为() A.气营两燔B.气血两燔C.卫气同病D.热入血分 28.叶天士指出:“若斑出热不解者,胃津亡也,主以—— —————”。() A.酸寒B.咸寒C.苦寒D.甘寒 29.陈平伯的代表著作是() A.《温热逢源》B.《外感温病篇》C.《疫疹一得》 D.《时病论》 30.温病与温疫的主要区别在于() A.是否有传染性B.发病的缓急C.传变的快慢

《温病学》复习试题(-套-附标准答案)

《温病学》复习试题(-套-附答案)

————————————————————————————————作者:————————————————————————————————日期: 2

温病学 模拟试卷(一)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37小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7分) 1.在《内经》伏寒化温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感受春季时令之邪而发的新感温病,为后世把温病 分为新感与伏邪温病奠定了基础的医家是() A.朱肱B.汪石山C.郭壅D.吴又可 2.温毒与其它温病的主要区别是() A.发热B.局部红肿热痛C.口渴D.脉数3.下列哪项不是湿热病邪的致病特点() A.初起多热象不甚B.易困阻清阳C.易闭郁气机 D.易伤肺胃之阴 4.发热、咳嗽,胸闷,心烦,口渴,肌肤外发红疹,舌赤,苔薄黄,脉数,其病变部位在() A.卫分B.气分C.营分D.气营 5.舌苔薄黑而干,但无芒刺,其意义为() A.阳明腑实证B.胃阴大伤C.肾阴耗竭D.阳 明腑实兼阴亏 6.伏暑卫气同证,正确选方为() A.银翘散B.银翘散加生地、丹皮、赤芍、麦冬方 C.银翘散去牛蒡,加杏仁、滑石方D.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丹皮、大青叶、玄参方。 7.下列有关湿温的病机,哪一项是错误的?()A.初起以邪遏卫气为主B.气分湿热留恋,其初起阶段,湿中蕴热,多见湿轻热重证。C.湿困日久,阳气受损D.湿热化燥化火,可深逼血分 8.暑温,证见灼热躁扰,神昏谵妄,斑疹密布,吐血便血,角弓反张,四肢抽搐,喉中痰声,舌绛,苔焦。其治疗处方是() A.神犀丹合安宫牛丸、紫雪丹B.清瘟败毒饮合安宫牛黄丸C.犀角地黄汤合至宝丹D.犀地清络饮合安宫牛黄丸 9.治疗春温初起,发于阳明气分而兼表证的方剂是() A.寒解汤B.银翘散加减C.清心凉膈散D.白虎汤10.身热,腹满便秘,口干咽燥,倦怠少气,肢体颤动,苔干黄或焦黑,脉沉弱或沉细,其病机是() A.阳明腑实B.阳明腑实兼阴液亏损 C.阳明腑实兼气液两虚D.阳明腑实兼小肠热盛11.下列哪项不是春温病的治疗原则() A.清泄里热B.顾护阴液C.初病由外邪诱发者,当兼以解表D.滋补肺胃 12.首创秋燥病名的医家是() A.喻嘉言B.吴鞠通C.刘河间D.俞根初13.沈目南认为燥属() A.寒B.次寒C.热D.火 14.风温病的诊断要点不正确的是() A.发于冬春季节B.初起有肺卫见证C.后期多致肺胃阴伤D.病程短 15.下列哪项不是雷氏宣透膜原法的适应症()A.身痛有汗B.寒甚热C.呕逆胀满D.苔黄白而腻16.暑温暑伤津气的临床表现不正确的是() A.身热息高B.口渴自汗C.肢倦神疲D.脉散大无力 17.湿温邪未化燥,不易见的表现是() A.昏蒙B.脘痞C.痉厥D.舌白 18.下列哪项不是春温气营(血)两燔证的治疗方剂()A.化斑汤B.甘露消毒丹C.玉女煎去牛膝、熟地,加细生地、玄参方D.清瘟败毒饮 19.创立卫气营血辨证的医家是() A.吴鞠通B.王孟英C.叶天士D.薛生白20.下列除哪项外,均与温病的地域性有关() A.地理环境B.人体体质C.生活习惯D.生产水 平 21.风热病邪初起先犯() A.肺卫B.卫气C.阳明D.肺 22.区别营分证与血分证的基本要点是() A.身热躁扰B.昏狂谵妄C.吐血衄血D.舌质红 绛 23.牙齿燥如枯骨,见于() A.肾阴枯竭B.肾火上炎C.胃阴枯竭D.肺胃阴 伤 24.身热,脘腹痞满,恶心呕逆,便溏不爽,色黄赤如酱, 舌苔黄浊。最佳治法是() A.通腑泄热B.导滞通便C.燥湿清热D.清热泻 火 25.暑温的病名首先见于() A.《黄帝内经》B.《伤寒论》C.《伤暑全书》D.《温病条辨》 26.“湿土之气,同类相召,故湿热之邪始虽外受,终归脾胃”是哪位医家所说?() A.薛雪B.叶桂C.吴鞠通D.王孟英 27.壮热,口渴,烦躁,头痛,肌肤发斑,吐血便血,舌绛苔黄,脉数,此为() A.气营两燔B.气血两燔C.卫气同病D.热入血分28.叶天士指出:“若斑出热不解者,胃津亡也,主以———————”。() A.酸寒B.咸寒C.苦寒D.甘寒 29.陈平伯的代表著作是() A.《温热逢源》B.《外感温病篇》C.《疫疹一得》 D.《时病论》 30.温病与温疫的主要区别在于() A.是否有传染性B.发病的缓急C.传变的快慢 D.以上均非 31.按三焦辨证,病在足少阴的主要病理是() 3

分析化学考试题成都中医药大学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每小题1分,共40小题,共计40分) 1.固体样品取样量为~10mg的分析方法是: A.常量分析 B.半微量分析 C.微量分析 D.痕量分析 E.半痕量分析 2.晶形沉淀的沉淀条件是: A.浓、冷、慢、搅、陈 B.稀、热、快、搅、陈 C.稀、热、慢、搅、陈 D.稀、冷、慢、搅、陈 E.浓、热、慢、搅、陈 3.下列情况中引起偶然误差的是: A.重量法测定二氧化硅时,试样中硅的沉淀不完全 B.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数字估测不准 C.使用腐蚀了的砝码进行称量 D.使用的试剂中含有被测成分 E.重量法测定二氧化硅时,沉淀吸附杂质 4.滴定分析法要求相对误差为±%,若使用灵敏度为的天平称取试样时,至少应称取: A.0.1g B.0.2g C.0.05g D.1.0g E.2.0g 5.表明变色硅胶具备干燥能力的颜色是: A.无色 B.红色 C.蓝色 D.黄色 E.绿色 ·10H 2 O作为基准物质用来标定HCl,若将其置于干燥器中保存,

则所标定的HCl 浓度: A.偏高 B.偏低 C.产生偶然误差较大 D.没有影响 E.产生偶然误差较小 + 、Al 3+对金属离子指示剂铬黑T 有: A.僵化作用 B.氧化作用 C.沉淀作用 D.封闭作用 E.还原作用 8.用EDTA 直接滴定有色金属离子M ,终点所呈现的颜色是: A.游离指示剂的颜色 配合物的颜色 C.指示剂-M 配合物的颜色 D.上述a+b 的混合色 E.上述a+c 的混合色 的pKa 1~pKa 3分别为,,。当H 3PO 4 溶液的pH=时,溶液中主要 存在形式的浓度大小,正确的是: A.[H 2PO 4-]>[HPO 42- ] B.[HPO 42-]>[H 2PO 4-] C.[H 2PO 4-]=[HPO 42-] D.[ PO 43-]>[HPO 42-] E.[H 3PO 4 ]>[HPO 42-] 10.从精密度好就可断定分析结果可靠的前提是: A.偶然误差小 B.系统误差小 C.平均偏差小 D.标准偏差小 E.绝对偏差小 11.用(NH 4)2C 2O 4沉淀溶液中的 Ca 2+时,酸效应的影响可使CaC 2O 4沉淀的: A.溶解度减小 B.析出速度加快 C.析出速度减慢 D.溶解度增大 E.没有影响

温病学题库

温病学题库 南京中医药大学 临床基础教研室 目录

第一章绪论第二章温病的概念第三章温病的病因病机第四章温病的辨证第五章温病常用诊法第六章温病的治疗 第七章温病的预防第八章风温 第九章春温第十章暑温 第十一章湿温第十二章伏暑 第十三章秋燥第十四章大头瘟 第十五章烂喉痧第十六章温疫 第十七章疫疹第十八章疟疾 第十九章霍乱第二十章《温热论》第二十一章《湿热病篇》 第二十二章《温病条辨》选

第一章绪论 单项选择题 1.创立卫气营血辨证的医家是:() A.王孟英B.叶天士C.余师愚D.吴鞠通 2.余师愚的代表着作是:() A.《广温疫论》B.《疫疹一得》C.《温疫论》D.《伤寒温疫条辨》3.首先提出温病有新感、有伏气的医家是:() A.王安道B.郭雍C.刘河间D.朱肱 4.我国医学发展史上第一部温疫专着是:() A.《温热论》B.《温热经纬》C.《温疫论》D.《肘后备急方》 5.温病的病名首见于:() A.《黄帝内经》B.《伤寒论》C.《外台秘要》D.《肘后方》 6.首先提出运用辛温发表剂治疗外感病,必须因时、因地、因人而灵活加入寒凉清热等药物的医家是:() A.王安道B.汪石山C.朱肱D.刘河间 7.在温病学发展的成长阶段,“创新论、立新法、订新方”的医家是:()A.朱肱B.王安道C.吴又可D.刘河间 8.在温病学发展史上,首先提出温病不得混称伤寒的医家是:() A.吴又可B.吴鞠通C.刘河间D.王安道 9.我国医学发展史上可称为温病学奠基作的专着是:() A.《温热论》B.《温疫论》C.《温热经纬》D.《温病条辨》 10.下述哪项不是吴又可的贡献() A.编着了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温病专着--《温疫论》 B.提出瘟疫致病的原因是时行之气 C.指出瘟疫有强烈的传染性D.感邪途径是邪从口鼻而入 11.论述湿热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施治的专着是:() A.《温热论》B.《外感温病篇》C.《湿热病篇》D.《疫病篇》 12.“以轩岐仲景之文为经,叶薛诸家之辨为纬”,对温病学的理论和经验作了较全面的整理,为促进温病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的医家是:() A.吴又可B.吴鞠通C.汪机D.王孟英 13.“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出自:() A.《素问·评热病论》B.《素问·至真要大论》 C.《素问·玉版论要篇》D.《素问·生气通天论》 14.提出“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的医家是:()A.王安道B.张仲景C.庞安常D.王叔和 15.温病隶属于伤寒是在:() A.宋到元代B.明到清代C.战国到晋唐D.民国时代 16.吴又可是:() A.认为温疫初起病邪伏在膜原的医家B.创立卫气营血理论的医家 C.提出水湿在三焦辨治理论的医家D.创立三焦辨治理论的医家 二.选择多项题 1.《内经》中提出预防疫病的关键是:()

决赛《温病学》试题汇编

中医临床学院大学生知识和技能竞赛决赛《温病学》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为最佳答 案,其余选项为干扰答案。在五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 号码填在右边的括号内) 1.温病学在因证脉治方面形成完整体系的标志是:() A 以卫气营血和三焦为核心的辨治理论体系的确立 B 以吴有性为代表的温疫学派医家的出现 C 以寒凉清热为主的治则的确立 D 伏邪温病学说的确立 E 温病病因学说的确立 2.下列哪项不属《难经》所言广义伤寒的病种?() A 温病 B 热病 C 中风 D 湿温 E 暑温 3.温病学的萌芽阶段是在:() A 战国至晋唐时期 B 宋金元时期 C明清时期 D 民国时期 E 新中国成立后 4.温病学的成长阶段是在:() A 战国至晋唐时期 B 宋金元时期 C明清时期 D 民国时期 E 新中国成立后 5、温病学说成熟时期是:() A 宋金元时期 B 明清时期 C 新中国成立后 D 战国至晋唐时期 E 鸦片战争以后到新中国成立前 6、被誉为“温热大师”的医家是:() A 王孟英 B 吴又可 C 吴鞠通 D叶天士 E 薛生白 7、温病的病名首见于:() A 《内经》 B 《伤寒论》 C《外台秘要》 D 《肘后备急方》 E 《诸病源候论》 8、第一部温病学专著是:() A 《温病条辨》 B 《伤寒论》 C《温疫论》 D《内经》 E 《温热论》 9.“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语出哪部经典著作? ( )A《素问》 B《难经》 C《伤寒论》 D《金匮要略》 E《灵枢》 10.《湿热病篇》的作者是:()A王孟英 B薛生白 C吴鞠通 D吴又可 E叶天士 11提出“温病不得混称伤寒”,从病名、病机、治法等方面提出温病与伤寒不同的医家() A.王叔和B.刘河间 C.王安道 D.王焘E.孙思邈 12明清时期温病学家中创建“卫气营血”辨证体系的是: ( ) A .叶桂 B .刘完素 C .吴瑭 D .薛雪 E .吴又可 13明清时期温病学家中吴瑭的代表作是: ( ) A.《温热论》 B.《湿热条辨》 C.《诸病源候论》 D.《温疫论》 E.《温病条辨》 14.在温病学发展史上创新论、立新法、制新方,使温病在摆脱伤寒体系束缚的道路上向前 推进了一大步的医家是:()

成都中医药大学 温病学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答题说明: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多选不得分。 1.反映肝肾阴竭的舌象是:() A.白霉苔B.舌红绛苔黄腻 C.舌紫绛白苔满布D.舌紫晦而干绛 2.杨梅舌的特征是:() A.舌紫晦而干B.舌纯绛鲜泽 C.舌焦紫起刺D.舌绛而干燥 3.斑色类鸡冠花色,反映:() A.邪热炽盛B.热毒深重 C.火郁内伏D.元气衰败 4.湿遏热伏的热型是:() A.日哺潮热B.发热夜甚 C.夜热早凉D.身热不扬 5.湿热秽浊郁闭膜原的舌象是:() A.苔白腻而舌绛B.苔黄厚腻 C.苔白如碱状D.苔白厚腻如积粉 6.苔白腻舌质红绛的临床意义为:() A.热入营血B.胃燥气伤 C.热重湿轻D.湿遏热伏 7.舌尖红赤的临床意义是:() A.热入心包B.心火上炎 C.胃阴衰亡D.心营热毒极盛 8.多见于烂喉痧的舌象是:() A.舌绛枯萎B.舌紫晦而干 C.苔黑焦枯D.舌焦紫起刺 9.牙齿燥如枯骨可见于:() A.胃热津伤B.胃火冲激 C.肾火上炎D.肾阴枯竭

10.下列哪项不是斑的特征:() A.平展于皮肤B.压之色不腿 C.点大成片D.消退后可脱屑11.关于斑疹的治疗,下列哪项提法不妥() A.里实壅遏,斑疹蔽伏不透,宜通下腑实 B.斑疹并见,治宜透疹为主,兼以化斑 C.疹宜宣肺达邪,凉营透疹 D.斑宜清胃解毒,凉血化斑 12.时有汗出的临床意义是:() A.湿热相蒸B.热郁不甚 C.气分热炽D.邪正相争 13.邪伏阴分的热型为:() A.身热夜甚B.寒热往来 C.夜热早凉D.低热 14.热灼营阴的发热特征是:() A.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B.日晡潮热 C.身热不扬D.发热夜甚 15.战汗的病机是:() A.邪犯肌表,腠理开泄B.湿与热合,相互交蒸 C.气分热炽,津液外泄D.邪恋气分,正气鼓邪16.不列哪项不是阴虚动风的典型表现:() A.角弓反张B.口角震颤 C.手足蠕动D.心中悸动 17.湿热酿痰蒙蔽心包神志异常的特征是:() A.神昏谵语B.昏愦不语 C.谵妄如狂D.神志昏蒙 18.神志如狂见于:() A.内闭外脱B.热郁胸膈 C.湿蒙心包D.下焦蓄血 19.战汗发生的阶段是:()

中医外科学考核试卷及答案

中医外科学考核试卷及 答案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

中医外科学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晋末出现了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外科专着是 () A.《肘后备急方》 B.《刘涓子鬼遗方》 C.《金匮要略》D.《内经》 E.《诸病源候论》 2.皮肤浅表起丘疹、疱疹,破后糜烂的疾病统称为 () A.疳 B.疹 C.疮 D.痘 E.疥 3.漫肿宣浮,或游走不定,不红微热,轻微疼痛属于 () A.热肿 B.风肿 C.湿肿 D.气肿 E.痰肿 4.手术法中的切开法适用于 () A.外疡的阴证 B.外疡的阳证 C.一切外疡,不论阴证、阳证,确已成脓者 D.疡脓未成者 E.以上均不对 5.阳证疮疡可 () A.玉露膏 B.风油膏 C.冲和膏 D.生肌玉红膏 E.生肌白玉膏6.疮疡和营法的活血化瘀代表方为 () A.四物汤 B.桃红四物汤 C.四君子汤 D.二陈汤 E.八珍汤7.三陷证是指 () A.内陷、火陷、虚陷 B.火陷、干陷、虚陷 C.内陷、火陷、干陷D.内陷、干陷、虚陷 E.以上都不对 8.痛与肿结合辨,先肿而后痛者其病 () A.浅在肌肤 B.深在筋骨 C.毒已渐聚 D.毒邪四散 E.以上均不是 9.乳房病检查的最佳时间是 () A.月经后15天 B.月经后3~5天 C.月经后7~10 D.月经前3~5天 E.月经前7~10天 10.乳癖肝郁痰凝证选方宜用 () A.二陈汤 B.二仙汤 C.四物汤 D.逍遥蒌贝散 E.逍遥散11.湿疮发于阴囊部者称为 () A.旋耳疮 B.脐疮 C.四弯风 D.乳头风 E.肾囊风

温病试卷 几套

中医学专业《温病学》试题(1) 专业年级学号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一) A型题(共30题) (答题要求: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括号内)1、首创秋燥病名的医家是() A.刘河间 B .吴鞠通C.叶天士 D.喻嘉言E.王孟英 2、温病战汗多发生于() A.卫分阶段B.气分阶段C.营分阶段 D.血分阶段E.温病后期 3、身热心烦,小溲色黄,口渴自汗,气短而促,肢倦神疲,苔黄干燥,脉虚无力。治宜()A.王氏清暑益气汤B.东垣清暑益气汤C.生脉散 D.白虎加人参汤E.竹叶石膏汤 4、低热,干咳或痰少而粘,口舌干燥而渴,舌干红少苔,脉细。治宜() A.沙参麦冬汤B.清燥救肺汤C.竹叶石膏汤 D.生脉散E.清络饮 5、发热,面赤,汗多口渴,烦躁气粗,身重脘痞,苔黄腻,脉滑数。治宜() A.葛根黄芩黄连汤 B .枳实导滞汤C.王氏连朴饮 D.白虎加苍术汤E.桂苓甘露饮 6、温病中心营热极的舌象为() A.舌红中有裂纹如人字型B.舌焦紫起刺 C.舌绛而干燥D.舌尖红赤起刺 E.舌淡红而干 7、白苔如碱状是哪种征象() A.邪热迅速化燥入胃B.胃气衰败 C.湿热秽浊D.湿遏热伏 E.温病兼胃中宿滞挟秽浊郁伏 8、舌绛不鲜,干枯而萎的舌象为() A.邪热入营,营阴耗伤B.热入心包 C.热毒乘心D.肾阴耗竭 E.胃阴衰败

中医妇科学复习题(成都中医药大学)

中医妇科学试题 (试卷1)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5分) A 型选择题(每题共有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出一个最佳或最恰当者,并将号码写在题干后,共15分) 1.下列妇科著作不是清代作品的是: A.《傅青主女科》 B.《女科经论》 C.《胎产心法》 D.《坤元是宝》 E.《医宗金鉴》 2.生活所伤是致病的条件之一,下列不是主要致病因素的为: A.房劳多产 B.饮食不节 C.劳逸失常 D.跌仆创伤 E.工作环境 3.下列月经生理现象中不正常的是: A.月经14岁初潮 B.经期3~7天 C.周期28天左右 D.行经总量约50~80ml E.经血粘稠、凝结、有血块 4. 在经络与月经的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冲、任、督、带均下起胞宫 B.冲为血海 C.任脉为阴脉之海 D.带脉约束诸经,与冲、任、督三脉相联络 E.督脉有“阳脉之海”之称 5.肝郁血热型月经先期的代表方是: A.清经散 B.固阴煎 C.逍遥散 D.两地汤 E.丹栀逍遥散 6.左归丸治疗崩漏,适用于: A.肾阴虚型 B.肾阳虚型 C.脾虚型 D.血热型 E.血瘀型 7.痛经的主要治疗原则是: A.调理冲任气血 B.温经散寒 C.行气活血 D.补气养血 E.清热除湿 8. 湿毒型带下病证见: A.带下量多,色黄,质粘稠,有臭气,或赤白相兼 B.带下量不甚多,色黄或赤白相兼,质稠,或阴道干涩灼热 C.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或黄绿如脓,或混浊如米泔,恶臭难闻

D.带下量多,色白或淡黄,质清稀,绵绵不断 E. 带下量多,色白清冷,稀薄如水,淋漓不断 9. 孕后小腹冷痛,喜温喜按,形寒肢冷,面色■白。多属于: A.虚寒型妊娠腹痛 B.血虚型妊娠腹痛 C.脾虚型妊娠腹痛 D.肾虚型妊娠腹痛 E.寒凝型妊娠腹痛 10. 孕后出现腰酸腹痛,下腹坠胀,或阴道有少量出血者,称为: A.胞阻 B.胞漏 C.胎漏 D.堕胎 E.胎动不安 11. 一产妇,产后遍身酸痛,肢体酸楚麻木,乳汁不足,头晕心悸,舌淡,苔少, 脉细弱。宜选用: A.生化汤加减 B.养荣壮肾汤加减 C.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 D.独活寄生汤 E.身痛逐瘀汤 12. 不属癥瘕临床表现的是: A.胀 B.下腹结块 C.满 D.溺不得出 E.痛 13. 与阴痛的发生关系最密切的是: A.肝 B.肾 C.脾 D.心肝 E.肝肾 14. 产后乳汁自出是指: A.哺乳时乳汁自然流出 B.妊娠期乳汁自然流出 C.闭经时乳汁自然流出 D.产妇哺乳期间,乳头不经婴儿吮吸而乳汁自然流出者 E. 产妇哺乳期间,乳汁经婴儿吮吸而自然流出者 15. 绝经期妇女,肾气渐衰,阴阳失调,易出现: A.经断复来 B.痛经 C.经断前后诸证 D.闭经 E.经间期出血 B 型选择题(每题共有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为每道题选择一个与其关系最密切的,并将其号码写在题干后。每个备选答案可以选用一次,也可选用多次,或一次也不选用。共10分) A.《证治准绳》 B.《千金要方》 C.《经效产宝》 D.《景岳全书》 E.《妇人大全良方》 16.我国著名的妇产科专著,也是当时一部较全面系统的作品为: 17.《妇人规》是哪部医学专著的专章:

最新温病学-分章试题-资料大全

最新温病学-分章试题-资料大全 第一章:绪论 A、型题 1.温病学的病名首见于:A A.黄帝内经 B.伤寒论 C.外台秘要 D.时后方 E.诸病源候论 2.首先提出运用辛温发表剂治疗外感病,必须因时、因地、因人而灵活加入寒凉清热等药物的医家是:C A.王安道 B.汪石山 C.朱肱 D.刘河间 E.王叔和 3.创立三焦辨証的医家是:D A.王孟英 B.叶天士 C.余师愚 D.吴鞠通 E.喻嘉言 4.余师愚的代表著作是:B A.广温疫论 B.疫疹–得 C.温疫论 D.伤寒温疫条辨 E.临证指南医案 5.全面发展了温病辨舌、验齿、辨斑疹、白瘩等诊断方法的医家是:B A戴天章 B.叶天士 C.王孟英 D.吴鞠通 E.余师愚 6.对温病的治疗首先强调初起不可纯投辛温,主张应以寒凉为主的医家是:C A.罗天益 B.王安道 C.刘河间 D.朱肱 E.汪石山 7.温病学说形成的时代为:B A.宋到元代 B.明到清代 C.新中国成立后 D.战国到唐代 E.鸦片战争以后到新中国成立前

8.(温热经伟)的作者是:A A.王孟英 B.叶天士 C.吴鞠通 D.薛生白 E.吴又可 9.提出”疠气”病因学说的明代医家是: B A.汪石山 B.吴又可 C.李时珍 D.李中梓 E.王肯堂 10.首先提出温病有新感,有伏气的医家是: B A.王安道 B.郭雍 C.刘河间 D.朱肱 E.罗天益 11.我国医学发展史上第一部温疫专著是: C A.温热论 B.温热经伟 C.温疫论 D.湿热病篇 E.肘后备急方 12.吴鞠通的代表著作是:C A.湿热病篇 B.温热论 C.温病条辨 D.温热经伟 E.温疫论 13.在温病学发展史上,首先提出温病不得混称伤寒的医家是:E A.吴又可 B.吴鞠通 C.刘河间 D.朱肱 E.王安道 14.被誊为”温热大师”的医家是:B A.王孟英 B.叶天士 C.吴鞠通 D.吴又可 E.薛生白 15.金元时期,在热性病治疗上提出新观点,组创新方的医家是: B A.王安道 B.刘河间 C.张从正 D.李东垣 E.朱丹溪 16.在热病治疗上,首先提出以客寒凉清热为主的医家是:B A.朱肱 B.刘河间 C.汪石山 D.吴又可 E.王安道 17..朱肱首先提倡的是:E

中医儿科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中医儿科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1、提出小儿“稚阴稚阳”理论的著作是() A:《诸病源候论》 B:《颅囟经》 C:《小儿药证直诀》 D:《景岳全书》 E:《温病条辨》 答案:E 解析:第一单元-中医儿科发展简史,细目二-著名儿科专著,第十部专著《温病条辨?解儿难》提出“小儿稚阳未充、稚阴未长者也”的生理特点。 2、新生儿体重约为()kg A:1 B:2 C:3 D:4 E:5 答案:C 解析:第二单元-小儿生长发育,细目二-生理常数,体重正常值及临床意义-新生儿体重约为3kg。 3、小儿“纯阳之体”的含义是:( ) A:纯阳无阴 B:阳常有余

D:发育迅速 E:阳气充沛 答案:D 解析:第三单元-小儿生理、病因、病理特点,细目一-生理特点,二-“稚阴稚阳”与“纯阳”学说的意义-我国现存最早的儿科专著《颅囟经?脉法》说:“凡孩子3岁以下,呼为纯阳,元气未散。”这里,“纯”指小儿先天所禀之元阴元阳未曾耗散,“阳”指小儿的生命活力,如旭日之初生,草木之方萌,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的生理现象。“纯阳”学说概括了小儿在生长发育、阳充阴长过程中,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的生理特点。纯阳,是我国古代医家关于小儿生理特点的学说之一。不能将“纯阳”理解成正常小儿为有阳无阴或阳亢阴亏之体。 4、小儿易产生感冒、咳喘,原因主要是() A:脾常不足 B:肺脏娇嫩 C:肾常虚 D:稚阳未充 E:稚阴未长 答案:B 解析:第三单元-小儿生理、病因、病理特点,细目三-病理特点,小儿病理特点对临床认识儿科疾病病因、疾病谱、证候变化及预后的意义-肺本为娇脏,难调而易伤。小儿肺常不足,包括肺的解剖组织结构未能完善,生理功能活动未能健全,加之小儿寒温不能自调,家长护养常有失宜,故形成易患肺系疾病的内因、外因。肺为呼吸出入之门,主一身之表,六淫外邪犯人,不管从口鼻而人还是从皮毛而人,均先犯于肺。所以,儿科感冒、咳嗽、肺炎喘嗽、哮喘等肺系疾病占儿科发病率的首位。

温病学试卷

温病学名著试题 一、单选题 1.《温病条辨》的作者是() A.吴又可 B.吴鞠通 C.叶天士 D.薛生白 2.《温病条辨》一书创立并完善了哪种辨证纲领() A.六经辨证 B.卫气营血辨证 C.三焦辨证 D.脏腑辨证 3.温病是多种外感热病的总称,《温病条辨》上焦篇首条列举了多少种常见温病() A.5 B.7 C.9 D.11 4.吴鞠通认为太阴风温初起但热不恶寒而渴者,以什么方治疗() A.辛凉轻剂桑菊饮 B.辛凉平剂银翘散 C.辛凉重剂白虎汤 D.桂枝汤 5. 太阴风温,但咳,身不甚热,微渴者,哪首方主之() A.辛凉轻剂桑菊饮 B.辛凉平剂银翘散 C.辛凉重剂白虎汤 D.桂枝汤 6.辛凉轻剂是指() A.桑菊饮 B.银翘散 C.白虎汤 D.桔梗汤 7.辛凉平剂是指() A.桑菊饮 B.银翘散 C.桑杏汤 D.桔梗汤 8.辛凉重剂是指() A.桑菊饮 B.银翘散 C.桑杏汤 D. 白虎汤 9.吴鞠通认为银翘散证出现项肿咽痛者,可加用() A.射干、马勃 B.射干、栀子 C.生地、玄参 D. 马勃、玄参 10.银翘散证出现衄者,其加减法为() A.去芥穗,加白茅根、侧柏碳、栀子碳、粉丹皮 B.去芥穗、豆豉,加白茅根、侧柏炭、栀子炭 C.去芥穗、桔梗,加白茅根、侧柏炭、栀子炭 D.去芥穗、桔梗,加白茅根、侧柏炭、粉丹皮 11.下列除哪项外均是吴鞠通所谓的白虎汤应用禁忌() A.脉浮弦而细者 B.脉沉者 C. 不大便者 D.汗不出者 12.邪热入营的清营汤证“反不渴”是因为() A.邪热不甚 B.兼有痰邪 C.兼有瘀血 D.邪热蒸腾营阴上泛 13.吴鞠通认为上焦温病常见两种死证是() A.肺之化源绝者和心神内闭,内闭外脱者 B.逆传心包者和心神内闭,内闭外脱者 C.逆传心包者和肺之化源绝者 D.阳明太实,土克水者和肺之化源绝者 14.吴鞠通所谓湿温初起治疗“三禁”是指() A.汗、吐、下 B.汗、下、润 C.吐、下、和 D.温、清、消 15.三仁汤中的“三仁”是指() A.杏仁、桃仁、苡仁 B.桃仁、苡仁、蔻仁 C.苡仁、蔻仁、杏仁 D.蔻仁、杏仁、桃仁 16.三仁汤中用“杏仁”主要是取其什么作用() A.止咳平喘 B.化痰散湿 C.轻开上焦肺气 D.润肺止咳 17.湿温初起而见“胸闷不饥”的主要原因是() A.胃肠有积滞 B.湿热阻滞中焦气机 C.中气实 D.胃强脾弱 18.症见“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状若阴虚,病难速已”者,其病为() A.风温 B.春温 C.暑湿 D.湿温 19.“手太阴暑温”初起,“但汗不出者”表明() A.暑热不甚 B.兼有寒邪郁表 C.兼有湿邪郁表 D.病从里发

中医眼科学复习题、模拟试卷1(成都中医药大学)带参考答案分析

一.填空题 ( 每空 1 分,共 12 分 ) 1 .《诗经》载有“朦瞍奏公”,据《毛传》注释:“有眸子而无见曰 _______________ ,无眸子曰 ______________ 。” 2. 结膜充血与睫状充血同时出现时,称为 ______________ 3 .视盘中央凹陷直径与视盘直径之比为 C/D ,正常为 ________ ,两眼相差 ________ 。 4 .漏睛疮相当于西医学的 _________________ 。 5 .一般将青光眼分为 ______ 、 ____________ 及 ____________ 三大类。 6 .圆翳内障相当于西医学的 __________________ 。 7 .天行赤眼多发于 _____________ 季,其传染性强,潜伏期短,多于 _________ 小时内双眼同时或先后而发。 二、选择题 ( 每题 1 分,共 50 分 ) (一) A1 型题 1 .劆洗法适用于; A .天行赤眼 B .金疳 C .火疳 D .椒疮 E .聚星障 2 .传统外治法中角巩膜割烙术,主要用于治疗: A .翼状胬肉 B .蚕蚀性角膜溃疡 C .沙眼 D .青光眼 E .眼部赘生物 3 .海螵蛸棒磨擦法适用于治疗: A .椒疮 B .粟疮 C .聚星障 D .胞生痰核 E .金疳 4 .风赤疮痍,风湿热毒证的内治法是: A .清热除湿,散邪退翳 B .祛风除湿,泻火解毒 C .清热解毒,疏风散邪 D .除风清脾 E .清热除湿,祛风止痒

5 .睑弦赤烂,湿热偏盛证的主方是: A .黄连解毒汤 B .仙方活命饮 C .犀角地黄汤 D .三仁汤 E .除湿汤 6 .下面哪条神经不经过眶上裂: A .动眼神经 B .滑车神经 C .外展神经 D .三叉神经第一支 E .三叉神经第二支 7 .西医解剖学的晶状体相当于中医眼科之: A .眼带 B .青睛 C .白仁 D .黄精 E .黄仁 8 .西医学之脉络膜相当于中医学之: A .彩虹 B .视衣 C .睛帘 D .眼帘 E .目本 9 .视衣脱离者属脉络瘀滞证,当治以养血活血、祛风止痛,方选: A .猪苓汤加减 B .五苓散加减 C .真武汤加减 D .三仁汤加减 E .除风益损汤 10 .瞳神疾病不包括下列哪项组织的病变: A .晶珠 B .神膏 C .视衣 D .目系 E .黑睛 11 .抢救络阻暴盲首选药物是: A .抗生素 B .血管扩张剂 C .激素类药物 D .缩瞳剂 E .散瞳剂 (二) B1 型题 A. 气 B. 血 C. 津 D. 液 E. 精 1 .肺与眼的关系主要体现在: 2 .心与眼的关系主要体现在: A. 心 B. 肝 C. 脾 D. 肺

温病学题库(考试学习)

2018年温病学考核题库 1.温病学的病名首见于:A A.黄帝内经 B.伤寒论 C.外台秘要 D.时后方 E.诸病源候论 2.首先提出运用辛温发表剂治疗外感病,必须因时、因地、因人而灵活加入寒凉清热等药物的医家是:C A.王安道 B.汪石山 C.朱肱 D.刘河间 E.王叔和 3.创立三焦辨证的医家是:D A.王孟英 B.叶天士 C.余师愚 D.吴鞠通 E.喻嘉言 5.(温热经伟)的作者是:A A.王孟英 B.叶天士 C.吴鞠通 D.薛生白 E.吴又可 6..我国医学发展史上可称为温病学的奠基专著是:A A.温病论 B.温疫论 C.温热经伟 D.疫病篇 E.温病条辨 7.首创温病卫气营血辨证体系的医家是:C A.吴又可 B.薛生白 C.叶天士 D.吴鞠通 E.陈平伯 8、下列哪一项提法不属于温病基本概念里的内容? D A.以发热为主症 B.热象偏重 C.易化燥伤阴 D.具有传染性 E.由温邪引起的 9.依据发病季节而定名的温病是: B A.风温 B.春温 C.暑温 D.湿温 E.伏暑 10.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温病共有的临床表现? D A.起病急骤,传变较快 B.发热为主症,热象偏重 C.易出现险恶证候 D.局部红肿热痛,甚则破溃糜烂 E.病程中易耗伤阴津 11.温病的特异的致病因素是指: B A.风邪 B.温邪 C.湿邪 D.寒邪 E.疟邪 12.根据临麻证候而命名温病是: A A.大头瘟 B.秋燥 C.伏暑 D.春温 E.温疫 1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温病与温疫的区别点: E A.流行的性大小 B.发病的缓急 C.病情的轻重 D.传染的强弱 E.伤阴的程度 14.温病的病因是: D A.风邪 B.寒邪 C.湿邪 D.温邪 E.疟邪 15.不属于温邪范围的病邪是: D A.湿热病邪 B.疠气病邪 C.温毒病邪 D.风寒病邪 E.疟邪 16.风热病邪致病初起先犯: B A.卫气 B.肺卫 C.脾胃 D.阳明 E.心包 17.下列哪项不属风热病邪的致病特点? C A.具有升散疏泄特性 B.先犯上焦肺卫 C.易耗血动血 D.易损伤肺胃阴津 E.易逆传心包 18.以局部红肿疼痛甚至溃烂为主要表现的温病,其病因是: E A.风热病邪 B.暑热病邪 C.湿热病邪 D.燥热病邪 E.温毒病邪 19.温毒病邪致病的特殊征象是: D A.身体壮热 B.口渴苔黄 C.心烦谵语 D.局部红肿热痛 E.脉象洪数

中医温病学试题与答案

温病学试题 第一章:绪论 A、型题 1.温病学的病名首见于:A A.黄帝内经 B.伤寒论 C.外台秘要 D.时后方 E.诸病源候论 2.首先提出运用辛温发表剂治疗外感病,必须因时、因地、因人而灵活加入寒凉清热等药物的医 家是:C A.王安道 B.汪石山 C.朱肱 D.刘河间 E.王叔和 3.创立三焦辨证的医家是:D A.王孟英 B.叶天士 C.余师愚 D.吴鞠通 E.喻嘉言 4.余师愚的代表著作是:B A.广温疫论 B.疫疹–得 C.温疫论 D.伤寒温疫条辨 E.临证指南医案 5.全面发展了温病辨舌、验齿、辨斑疹、白瘩等诊断方法的医家是:B A戴天章 B.叶天士 C.王孟英 D.吴鞠通 E.余师愚 6.对温病的治疗首先强调初起不可纯投辛温,主张应以寒凉为主的医家是:C A.罗天益 B.王安道 C.刘河间 D.朱肱 E.汪石山 7.温病学说形成的时代为:B A.宋到元代 B.明到清代 C.新中国成立后 D.战国到唐代 E.鸦片战争以后到新中国成立前 8.(温热经伟)的作者是:A A.王孟英 B.叶天士 C.吴鞠通 D.薛生白 E.吴又可 9.提出”疠气”病因学说的明代医家是: B A.汪石山 B.吴又可 C.李时珍 D.李中梓 E.王肯堂 10.首先提出温病有新感,有伏气的医家是: B A.王安道 B.郭雍 C.刘河间 D.朱肱 E.罗天益 11.我国医学发展史上第一部温疫专著是: C A.温热论 B.温热经伟 C.温疫论 D.湿热病篇 E.肘后备急方 12.吴鞠通的代表著作是:C A.湿热病篇 B.温热论 C.温病条辨 D.温热经伟 E.温疫论 13.在温病学发展史上,首先提出温病不得混称伤寒的医家是:E A.吴又可 B.吴鞠通 C.刘河间 D.朱肱 E.王安道 14.被誊为”温热大师”的医家是:B A.王孟英 B.叶天士 C.吴鞠通 D.吴又可 E.薛生白 15.金元时期,在热性病治疗上提出新观点,组创新方的医家是: B A.王安道 B.刘河间 C.张从正 D.李东垣 E.朱丹溪 16.在热病治疗上,首先提出以客寒凉清热为主的医家是:B A.朱肱 B.刘河间 C.汪石山 D.吴又可 E.王安道 17..朱肱首先提倡的是:E A.温病分新感温病与伏气温病 B.古方今病不相能 C.立新论、创新法 D.脱却伤寒辨证温病 E.灵活运用经方 18..温病学发展到什么时候才开始从伤寒论体系中摆脱出来:C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E.清代 19..我国医学发展史上可称为温病学的奠基专著是:A A.温病论 B.温疫论 C.温热经伟 D.疫病篇 E.温病条辨 20.温病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在: E A.唐代 B.宗代 C.元代 D.明代 E.清代 21.(广温疫论)一书的作者是:C A.余霖 B.扬栗山 C.戴天章 D.吴有性 E.俞根初 22.首创温病卫气营血辨证体系的医家是:C A.吴又可 B.薛生白 C.叶天士 D.吴鞠通 E.陈平伯

《温病学》练习题

练习题 1. (单选题) 温病兼胃中宿滞挟秽浊郁伏的舌象为:( )(本题3.0分) A、白砂苔 B、灰腻苔 C、白苔如碱状 D、白腻苔 学生答案: D 标准答案:D 解析: 得分: 3 2. (单选题)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痰蒙”的临床表现?( )(本题 3.0分) A、身热不退,朝轻暮重 B、神识昏蒙,时明时昧 C、间有谵语 D、舌纯绛鲜泽 学生答案: A 标准答案:A 解析:

得分: 3 3. (单选题) 在通下法的应用上,下列哪项提法是错误的?( )(本题 3.0分) A、本法适用于有形实邪内结的实热证候 B、津枯肠燥便秘者忌用苦寒攻下 C、病邪传里,但未内结成实者忌用 D、邪入血分,瘀热结于下焦者忌用 学生答案: A 标准答案:A 解析: 得分: 3 4. (单选题) 下列哪一项不是温病使用开窍法的注意点?( )(本题 3.0分) A、非邪闭心窍之神昏,不可滥用开窍法 B、邪入营分而未见厥闭者不可早用清心开窍 C、清心开窍与豁痰开窍的适应证不同,临床运用不可相混 D、湿热类温病不用开窍之剂 学生答案: A 标准答案:A 解析: 得分: 3

5. (单选题) 痰热阻肺,腑有热结证选用方为:( )(本题3.0分) A、调胃承气汤 B、导赤承气汤 C、桃仁承气汤 D、宣白承气汤 学生答案: D 标准答案:D 解析: 得分: 3 6. (单选题) 风温证见发热少汗、头微痛,咳嗽,咽喉肿痛,口微渴,舌边尖红,脉浮数,最合适的处方是银翘散:( )(本题3.0分) A、不加减 B、加知母、黄芩 C、去荆芥加玄参、马勃 D、加花粉、石斛 学生答案: C 标准答案:C 解析: 得分: 3 7. (单选题) 热闭心包与内闭外脱的区别,关键在于前者无:( )(本题3.0分)

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外科学复习题

第一章中医外科学发展概况 课后习题 1、《千金方》对中医外科的学术贡献是什么? 2、明清时期三大中医外科学术流派的代表医家是谁?代表著作是什么?主要成就是什么? 第二章中医外科学范围、疾病命名及基本术语 课后习题 1、中医外科学有哪些命名原则? 2、试解释根脚、护场、根盘? 第三章中医外科疾病的病因病机 课后习题 1、外科致病的特殊之毒包括哪些,此类病因致病有哪些特点? 2、常致外科疾病的内因包括哪些,有哪些致病特点? 3、外科疾病的主要发病机理是什么? 4、经络在引起外科疾病中的作用是什么? 第四章中医外科疾病辨证 课后习题 1、临床上如何辨阴阳? 2、何为外科三焦辨证,其内容是什么? 3、引起下部病变主要是什么病邪? 4、外科病如何辨定其经络归属? 5、热、寒、风、湿所致肿的特点? 6、热、痰、湿、寒所致痛的特点? 7、化脓时疼痛特点是什么? 8、风、湿、热、虫、血虚所致痒的特点? 9、常用的辨脓方法及其适应证? 10、成脓时有哪些特点? 11、如何辨脓的深浅? 12、正常脓的形质、色泽、气味是什么? 第五章中医外科疾病治法 课后习题 1、用于手术治疗的激光包括哪些? 2、冷溻法操作及注意事项是什么? 3、药线引流的临床作用有哪些? 4、外粘药物与内裹药物药线有何不同? 5、挂线疗法的机理是什么? 6、砭镰法的中医治疗原理是什么? 7、火针烙法的适应证是什么? 8、手术切开法操作应遵守的原则是什么? 9、简述升丹的主要成份及作用。

10、临床如何使用箍围药的调剂引子? 11、膏药总的作用机理是什么? 12、简述消、托、补的定义及适应范围。 第七章疮疡第一节疖 课后习题 1、引起疖常见的病因病机? 2、有头疖临床表现有哪些特点? 3、疖与颜面部疔疮如何鉴别? 4、疔疮中医治疗原则是什么? 5、临床上如何诊断疖病? 第二节疔 课后习题 1、引起颜面部疔疮、手足部疔疮、红丝疔常见的病因病机? 2、蛇眼疔、蛇头疔、蛇腹疔临床表现有哪些异同? 3、疖与颜面部疔疮如何鉴别? 4、疔疮的中医治疗原则是什么: 5、托盘疔、足底疔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6、手部疔疮化脓临床切开应注什么? 7、如何用砭镰法防治红丝疔的扩散? 8、颜面部疔疮、手足部疔疮的危害是什么并说明理由? 第三节痈 课后习题 1、引起痈常见的病因病机? 2、试述从部位来分析引起痈的病因病机? 3、试述颈痈的临床表现有哪些特点? 4、痈与有头疽、发如何鉴别? 5、痈的中医治疗原则是什么: 6、临床上如何诊断痈? 7、临床上如何辨治痈? 8、何为委中毒? 9、痈与脂瘤染毒如何鉴别? 第五节有头疽 课后习题 1、引起有头疽常见的病因病机? 2、导致虚证有头疽的病因病机? 3、火毒凝结证有头疽的临床表现、治法方药? 4、有头疽与发际疮如何鉴别? 5、何为搭手? 6、有头疽有哪些临床特点? 7、有头疽之湿热型、火毒型区别点是什么?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