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地理必修二导学案第四章(答案)

地理必修二导学案第四章(答案)

地理必修二导学案第四章(答案)
地理必修二导学案第四章(答案)

第四章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一.自主学习

1.概念: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使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并对人类及其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和破坏的问题。成因: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类型:成因分类--原生环境问题、次生环境问题。性质分类--环境污染问题、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生态破坏问题、自然资源衰减问题。主要环境问题:部分资源趋于枯竭,人均资源拥有量减少。大面积的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污染,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下降。

二.师生互学

活动1.

(1)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使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并对人类及其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和破坏的问题。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成因分类--原生环境问题、次生环境问题。性质分类--环境污染问题、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生态破坏问题、自然资源衰减问题。环境要素分类、生产类型分类、地理空间分类等。

(2)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供给能力,或者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时,使环境受到破坏,从而出现环境问题。

(3)略。

活动2.

(1)部分资源趋于枯竭,人均资源拥有量减少;生态破坏,物种灭绝,生物多样性减少。人口增长快,人口压力过大,过度开发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加剧环境污染。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防治环境污染。

(2)画图略。

活动3.

(1)是指由于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引起环境质量下降,危害人类健康,影响生物正常生存发展的现象。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辐射污染等。破坏人类生存环境,危害人体健康,严重时危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2)

三.目标自检

1.B 2.D 3.B 4.D

5.(1)资源 人口 环境污染状况 (2)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人均占有的资源越来越少,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3)部分资源趋于枯竭,人均资源拥有量减少;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受损;环境污染,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下降。

第二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一.自主学习

二.师生互学 活动1.

(1)古代地理环境决定论、人定胜天思想、因地制宜、古代地理环境决定论。 (2)略。

(3)人定胜天思想。坚忍不拔的毅力和不畏艰辛,敢于与自然抗争的精神。增加当地水资源的数量,改善生态环境,解决生产、生活缺水问题,促进社会经济发展。适量合理引水,不会造成不利影响;引水量过大,会使邻县出现缺水现象,本县也可能出现土地次生盐碱化现象。

活动2.

(1)地理环境决定论,可能论,适应论、生态论,人地协调论,可持续发展。观点略。(2)背景:人类面临日益严重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人类对人地关系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人类保护环境的意识日益增强,人类发展观的进步。是人类发展模式的伟大变革,是人类社会对人地关系认识深化的体现,强调社会经济、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对人类社会今后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活动3.

(1)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的产生:地理环境决定论、人定胜天思想、天人相关论、因地制宜思想。现代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地理环境决定论,可能论,适应论、生态论,人地协调论,可持续发展思想。

(2)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使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逐步深化,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

(3)工业社会超过农业社会。农业社会由于生产方式落后,作用范围小,强度小,出现的环境问题还能恢复。工业社会由于生产方式是集约化的大规模生产,它对自然环境的作用范围大,强度大,出现的环境问题很难在短时间内恢复。

三.目标自检

1.D 2.B 3.B 4.C

5.(1)人定胜天;通过修梯田,平整土地,增加了耕地面积,改善了土壤的水肥条件,提高了农业生产的产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2)当地干旱少雨,水资源缺乏;种植玉米等粮食作物需水量大,成本高,经济效益低;尊重自然规律,退耕还林,既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又增加经济效益,还可以通过发展生态旅游带动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一.自主学习

1.日益严重的人口问题、资源危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危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为了人类的共同美好的未来,只有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破坏的发展。核心思想: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们积极参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追求目标:既使人类的各种需求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子孙后代的生存与发展构成威胁。基本内涵:发展的观念、公平的观念、环境的观念、权利的观念。

二.师生互学

活动1.

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日益严重的人口问题、资源危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若不有效控制人口数量,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最终将会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为了人类共同美好的未来,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活动2.

(1)材料二为可持续发展,材料一为不可持续发展。材料一片面追求经济发展,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忽视了环境和社会效益,资源没有得到合理利用,环境受到破坏,生态恶化。材料二因地制宜,发展地方经济,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达到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

(2)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破坏的发展。

核心思想: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们积极参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

追求目标:既使人类的各种需求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子孙后代的生存与发展构成威胁。

(3)发展的观念、公平的观念、环境的观念、权利的观念。生态持续是基础,经济持续是条件,社会持续是目的。

(4)持续性观念、权力的观念、持续性观念、公平性观念、环境观念(一个主题也可以

体现多个思想)

活动3.略。

三.目标自检

1.B 2.B 3.C 4.B

5.(1)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2)公平的观念。维护代际之间的公平,当代人的发展不能损害后代人生存发展的基础,应该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个良好的生存发展环境。

第四节《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一.自主学习

二.师生互学

活动1.

(1)人口不断增长,人均耕地面积逐渐减少,人口对耕地的压力不断增大。

(2)人口不断增加,人口压力不断增大,资源日益缺乏,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从而使中国的长远生存与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3)控制人口规模。

活动2.

(1)模式一1980年为不可持续发展,模式二2003年为可持续发展。模式一单一种植粮食作物,经济效益低;秸秆作为燃料,有机质不能还田,土壤肥力下降,粮食产量降低,形成恶性循环。模式二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开展多种农业经营方式,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改善了生态环境,提高了土地肥力,形成了良性循环的农业生产生态系统。

(2)水污染,水体富营养化。甲烷、动物饲料。提高经济效益,减少环境污染。略。

活动3.

材料1:平阳县水土流失危害比较严重,采取上述做法,增加农业收入,改善生态环境,又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材料2:温州的“母亲河”----温瑞塘河水体污染严重,水质恶化,河道淤塞或被占用,严重影响河流的功能。采取上述做法,可以有效减少排放到河流中的污染物数量,有助于改善河流水质,减缓河道淤塞,保护塘河。

材料3: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我国近海渔业资源衰减严重,渔产量锐减。开展伏季休渔有助于渔业资源的恢复,使渔业资源得到休养生息,促进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活动4.

(1)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人类社会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关系。

(2)略。

三.目标自检

1.B 2.D 3.C 4.A

5.(1) 问题:森林、草地面积减少,水土流失,红漠化等。原因:大量宜林宜牧地变为耕地。(2)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牧,调整农业结构等。

必修2第四章单元试卷

二.综合题

36.(1)A(1分)(2)温室两极冰雪融化,引起海平面升高,沿海一些低地和城市将被淹没全球气温上升、蒸发加强、气候带范围发生变化(如现在的农耕区将变成草原区,亚寒带森林区将变成农耕区) (3分)(3)破坏自然环境破坏农业系统影响人类健康(3分)(4)D(1分)(5)排放污水使用塑料制品家庭汽车家庭燃煤使用含氟冰箱乱扔废弃物(答出其中2种即可) (2分)

37.(1)温州经济发达,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居民生活大量使用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排放大量酸性气体;气候暖湿,降水丰富。(2分)(2)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的生长繁殖;土壤酸化,影响森林和农作物的生长;危害人体健康;腐蚀建筑物。(4分)(3)减少酸性气体排放:节约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控制与净化汽车尾气;实施洁净煤技术和清洁燃烧技术;开发使用清洁能源等。(4分)

38.

A题:(1) A(2分) (2)绿色蔬菜(农药化肥使用量小)(2分) (3)可开展综合利用;广开源流,开发新能源;经济效益高,增加收入;环境效益好;农产品质量好,社会效益好等(6分。答对一点得2分,三点或三点以上得满分。回答合理即可得分)

B题:(1)占用大量的空间(土地);极易造成二次污染。(4分)(2)焚烧法使有机物全部碳化,杀死病原体,可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泥体积;提供热能发电,灰渣可以生产建筑材料。堆肥法使污泥资源化,为农业生产提供有机肥料,可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6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