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学考复习资料(必修3第5-6章)

学考复习资料(必修3第5-6章)

学考复习资料(必修3第5-6章)
学考复习资料(必修3第5-6章)

2013—2014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生物复习资料

(必修3)

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一、生态系统的结构

1、生态系统定义:由_____________与它的_____________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最

大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______(是指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

2、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机环境);(2)_____________:自养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3)_____________:绝大多数动物,除营腐生的动物;(4)_____________:能将动植物尸体或粪便为食的生物(细菌、真菌、腐生生物)。

3、食物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其起点是_____________;第一营养级是_____________;

初级消费者是_____________

4、根据右图,回答问题:

1)图中共有________

条食物链,写出一

条最长的食物链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猫头鹰占有第__

_______________

营养级。

3)图中食虫鸟与蜘蛛

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

4)从生态系统的成分来看,图中草属于_________,猫头鹰属于_________。

5)若狐狸大量死亡,则兔子的数量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

6)若要构成生态系统,图中还缺少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7)若图中生物只剩下草、兔子、狐狸,则该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_______(降低、增强)

5、教材P92基础题:第1题(1)、光照强度(2)10米;B、C

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定义:生物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a、输入:输入生态系统总能量是___________通过__________作用固定的___________。

b、传递: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传递

c、散失:通过__________作用以__________的形式散失。

d、过程:每一营养级的能量有一个来源:(上一营养级),每一营养级的能量有三个去

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量金字塔中底层为第______营养级,生

产者能量最_______(多、少),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___。

2、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

①可以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②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教材P98基础题:ADB

三、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定义: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

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

2、特点:具有全球性、循环性

3、碳循环

①碳在无机环境中的存在形式:___________和碳酸盐

②碳在生物体中的存在形式:___________

③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循环形式:___________

④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是通过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作用

⑤碳从生物群落进入无机环境是通过生物的____________作用

4、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

___________流动,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的在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之

间循环往返。

5、教材104基础题:∨× AB

四、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1、信息种类

①、__________信息: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如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可来

源于无机环境,也可来自于生物。

②、_________信息:通过信息素传递信息的,如,植物产生的生物碱、有机酸;动物

的性外激素

③、_________信息:通过动物的特殊行为传递信息的,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都可以传

备考指导:能根据所提供的例子,确定该例子中信息为哪种类型信息

2、信息传递作用: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作用,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传

递。信息还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备考指导:能根据所提供的例子,确定该例子中信息传递体现了信息传递的什么作用

3、应用:

①、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如:模仿动物信息吸收昆虫传粉,光照使鸡多下蛋

②、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如:生物防治害虫,用不同声音诱捕和驱赶动物

4、教材108基础题:(1)、(2)、(3)、(4)、(6)、(7)、(9)、(10)、(11);(5)、(8);(12)

五、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定义: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2、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原因: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能力

3、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

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_____,抵抗力稳定性越_____,恢复力稳定性越_____

备考指导:能判断相比较的两个生态系统中,哪一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更强或恢复力稳定性更强

4、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表现在两个方面,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备考指导:能根据所提供的例子,确定该例子中信息体现了稳定性的哪个方面,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生态系统有哪种稳定性?

5、教材112基础题:∨×∨

第6章生态环境的保护

1、生物多样性概念: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及各种

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2、生物多样性价值:①__________价值:目前不清楚;②__________价值:生态系统的调

节功能;③__________价值:食用药用工业用旅游观赏科研文学艺术

备考指导:能判断所举实例,体现了生物多样的哪种价值。

3、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①__________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是生物多样

性最有效的保护。②__________保护:为即将灭绝的物种提供最后的生存机会

4、可持续发展: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它是追求

自然、经济、社会的持久而协调发展。

北师大高中数学必修四知识点非常详细)

北师大高中数学必修四知识点 第一章 三角函数 2、象限的角:在直角坐标系内,顶点与原点重合,始边与x 轴的非负 半轴重合,角的终边落在第几象限,就是第几象限的角;角的终边落在坐标轴上,这个角不属于任何象限,叫做轴线角。 第一象限角的集合为{}36036090,k k k αα?<

弧长公式:r l ||α= ;扇形面积:2|| 121r lr S α=== 5、三角函数: (1)定义:①设α是一个任意角,那么v 叫做α的正弦,记作sin α,即sin α= 弦,记作cos α,即cos α=u ; 当α做α的正切,记作tan α, 即tan α=u v . ②设α是一个任意大小的角,α是(),x y ,它与原点的距离是(r OP r ==>则sin y r α=,cos x r α=,()tan 0y x x α=≠ (2)三角函数值在各象限的符号: 口 诀:第一象限全为正; 二正三切四余弦. (3)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x y + + _ _ O x y + + _ _ O x y + + _ _ O

高中数学必修四第一章知识点梳理 1

高中数学必修四第一章知识点梳理 一、角的概念的推广 ●任意角的概念 角可以看成平面内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转到另一个位置所成的图形。 ●正角、负角、零角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成的角叫做正角,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所成的角叫做负角, 一条射线没有作任何旋转所成的叫做零角。 可见,正确理解正角、负角和零角的概、关键是看射线旋转的方向是逆时针、顺时针还是没有转动。 ●象限角、轴线角 当角的顶点与坐标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x轴的非负半轴重合时,那么角的终边在第几象限(终边的端点除外),就说这个角是第几象限角。 当角的顶点与坐标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x轴的非负半轴重合时,终边落在坐标轴上的角叫做轴线角。 ●终边相同角 ?360°,k∈α+kZ},α终边相同的角,连同角α在内,可构成集合S={β|β= 所有与角即任一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都可以表示成角α与整数个周角的和。 二、弧度制 ●角度定义制 1为一度的角,记做1°,规定周角的360这种用度作为单位来度量角的单位制叫做角度制,角度制为60进制。 ●弧度制定义 1、长度等于半径的弧度所对的圆心角叫做1弧度的角。用弧度作为单位来度量角的单位制叫做弧度制。1弧度记做1rad。 2、根据圆心角定理,对于任意一个圆心角α,它所对的弧长与半径的比与半径的大小无关,而是一个仅与角α有关的常数,故可以取为度量标准。 ●弧度数 一般地,正角的弧度数是一个正数,负角的弧度数是一个负数,零角的弧度数是0.如果l?α||。α的弧度数的绝对值是的圆的圆心角半径为rα所对的弧的长为l,那么,角rα的正负 由角的终边的旋转方向决定,逆时针方向为正,顺时针方向为负。α三、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 αα的终边上任意点P的坐标是(x,y设)是一个任意大小的角,,它与原点的距离r 22?y?x0?r),那么( yy??sin?sinα。1 叫做的正弦,记做,即、比值rr

高一必修2历史月考复习资料

第一节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课程标准】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2、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一、“神农”传说 1、中国自远古时代起,农业就开始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2、农耕作为最基本的经济形式,支撑着中国古代社会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 活。 3、中国古代的一切文明成就,都建立在农业经济正常发展的基础之上。 4、据说,神农氏创制了原始农具耒(lei)、耜(si),教导民众耕作,还进行了农 作物品种 的改良实践,这一切对农业经济的贡献是巨大的。二、耕作方式的演进和生 产工具的革新1、原始农业的产生:“刀耕火种”、“火耕” 2、距今七八千年前:中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时代 3、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中国古代农业的传统耕作方式形成。 牛耕在春秋末年兴起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目前发现最早的铁 犁具是战国时期的。汉代已在全国范围普遍推广牛耕(二牛抬杠→ 一牛挽犁),而且耕犁基本定型。 三、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1、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 2、奴隶社会(商周):国王所有的贵族土地所有制(井田制) ①一切土地属于国王所有。国王把直接控制之外的土地,分封给诸侯,诸侯又将土地分赐给卿大夫。受田者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只能世代享用,不能转让与买卖,并要向国王承担义务。 ②诸侯、卿大夫强迫奴隶和庶民集体耕种,并支配所有的劳动产品; ③西周时期,耕地阡陌纵横,形同井字,称为井田。 ▲井田制瓦解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 铁犁牛耕的出现,大量的荒地得到开垦,私田大量增加,私田不向国君缴纳赋税。 ②由于战争频繁,井田上的劳动力减少,井田制日益瓦解。 ③以鲁国为代表的各诸侯国为增加收入,进行税制改革,无论公田、私田,一律按亩纳税,促使了土地由国有向私有的转化。 3、封建社会(战国以来):封建土地所有制 ①地主私有土地:这是占主导地位和制约古代社会土地关系发展的土地所有制形式。在井田制时代,土地是不准任意买卖和交换的。但在井田制崩溃的过程中,新兴地主不但把自已占有的土地习惯性地作为自已的私产支配,而且对原来井田以外空闲 土地的开垦也更为普遍。大大小小的封建地主占有全国大部分土地,并利用政治经 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土地。 ②自耕农的土地私有:广大农民只有很少土地,或完全没有土地,受到封建国家和地主的残酷剥削和压迫。

高中数学必修4第一章知识点总结及典型例题

高中数学必修四 第一章 知识点归纳 第一: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一:角的概念:角的定义,角的三要素,角的分类(正角、负角、零角和象限角),正确理解角,与角终边 相同的角的集合 } {|2,k k z ββπα=+∈ ,弧度制,弧度与角度的换算, 弧长l r α=、扇形面积2 112 2 s lr r α==, 二: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任意角α的终边上任意取一点p 的坐标是(x ,y ),它与原点的距离是22 r x y =+(r>0),那么角α的正弦r y a =sin 、余弦r x a =cos 、正切x y a =tan ,它们都是以角为自变量,以比值为函数值的函数。 三: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式与诱导公式: 1.平方关系: 22 sin cos 1αα+= 2. 商数关系: sin tan cos α αα = 3.诱导公式——口诀: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 正弦 | 余弦 [ 正切 < 第二、三角函数图象和性质 基础知识:1、三角函数图像和性质 1-1y=sinx -3π2 -5π2 -7π2 7π2 5π2 3π2 π2 -π2 -4π-3π -2π4π 3π 2π π -π o y x

2、熟练求函数sin()y A x ω?=+的值域,最值,周期,单调区间,对称轴、对称中心等 ,会用五点法作 sin()y A x ω?=+简图:五点分别为: 、 、 、 、 。 3、图象的基本变换:相位变换:sin sin()y x y x ?=?=+ 周期变换:sin()sin()y x y x ?ω?=+?=+ 振幅变换:sin()sin()y x y A x ω?ω?=+?=+ 4、求函数 sin()y A x ω?=+的解析式:即求A 由最值确定,ω有周期确定,φ有特殊点确定。 基础练习: / 1、tan(600)-= . sin 225?= 。 2、已知扇形AOB 的周长是6cm ,该圆心角是1弧度,则扇形的面积= cm 2. 3、设a <0,角α的终边经过点P (-3a ,4a ),那么sin α+2cos α的值等于 4 、函数 y =的定义域是_____ __ 5、 的结果是 。 6、函数x y 2sin 3=的图象可以看成是将函数)3 x 2sin(3y π -=的图象-------( ) (A )向左平移个6π单位 (B )向右平移个6π单位(C )向左平移个3π单位 (D )向右平移个3 π 单位 7、已知0tan ,0sin ><θθ,那么θ是 。 8.已知点P (tan α,cos α)在第三象限,则角α的终边在 9、下列函数中,最小正周期为π,且图象关于直线3 π = x 对称的是( ) 》 A .sin(2)3π=-y x B.sin(2)6π=-y x C.sin(2)6π=+y x D.sin()23 π=+x y 10、下列函数中,周期为π的偶函数是( ) A.cos y x = B.sin 2y x = C. tan y x = D. sin(2)2 y x π =+ 解答题解答题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证明过程. 第一类型:1、已知角α终边上一点P (-4,3),求) 2 9sin()211cos() sin()2cos(απαπαπαπ +---+的值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普通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精心整理,诚意制作) 20xx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 物理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题时,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2.本卷共20题,每题3分,共6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选择题 1.关于位移和路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位移是描述直线运动的,路程是描述曲线运动的 B.位移取决于物体的始末位置,路程取决于物体的运动路线 C.物体做直线运动时,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 D.物体做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与路程一定相等 2.百米赛跑中,一名学生在20m处的瞬时速度为8m/s,12.5s末到达终点的瞬时速度为8.5m/s ,则他在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8m/s B.8.5m/s C.8.25m/s D.9m/s 3.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是2m/s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第一秒末的速度为2m/s B.物体在任一秒末的速度总是该秒初速度的两倍 C.物体在任一秒末的速度总是比该秒初的速度大2m/s D.物体在任一秒初的速度总是比前一秒末的速度大2m/s 4.下列图象分别描述四个沿直线运动物体的运动情况,其中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是

5.对弹力和摩擦力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两物体间如果存在弹力作用,则这两个物体一定相互接触 B .两个物体如果相互接触,则两物体间一定存在弹力作用 C .放在粗糙地面上的物体,一定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D .运动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一定与其运动方向相反 6.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叠放着物体A 、B ,在力F 作用下A 、B 仍保持静止,则 A .A 与 B 间摩擦力等于零,B 与地面间的摩擦力等于F B .A 与B 间摩擦力等于F ,B 与地面间的摩擦力等于零 C .A 与B 间,B 与地面间的摩擦力都等于零 D .A 与B 间,B 与地面间的摩擦力都等于F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不受力作用时才有惯性 B .速度越大的物体惯性越大 C .质量越大的物体惯性越大 D .受力越大的物体惯性越小 8.光滑水平面上,一个质量为m 的物体在水平拉力F 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 ,物体的位移为s ,速度为v ,则 A .由公式t v a ??=可知,加速度a 由速度的变化量和时间决定 B .由公式 m F a = 可知,加速度a 由物体受到的合力和物体的质量决定 C .由公式 s v a 22= 可知,加速度a 由物体的速度和位移决定 D .由公式 22t s a = 可知,加速度a 由物体的位移和时间决定 9.对于站在电梯里的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梯对人的支持力在电梯上升时总比下降时大 B .电梯加速下降时,电梯对人的支持力大于重力 C .电梯减速上升时,电梯对人的支持力大于重力 D .电梯减速下降时,人对电梯的压力大于重力

北师大版数学必修四第一章知识点总汇(可编辑修改word版)

一、角的概念的推广 1、与的终边 1、相同 2、在一条直线上 3、关于x 轴对称 4、关于y 轴对称 北师大版数学必修四第一章知识点总汇 = + 2k , k ∈ Z = + k , k ∈ Z = 2k -, k ∈ Z = (2k + 1) - , k ∈ Z 2、终边在 处的角的集合 x + := 2k ,(k ∈ Z ) x : = k ,(k ∈ Z ) 轴线角 = k (k ∈ Z ) 2 x - : = (2k + 1) , (k ∈ Z ) y + := + 2k (k ∈ Z ) 2 y : = + k ,(k ∈ Z ) 2 y - : = 3+ 2k (k ∈ Z ) 2 直线 y = x 上:= + k , k ∈ Z 4 3 直线 y = -x 上:= + k , k ∈ Z 4 一 2k < < + 2k 2 三 + 2k < < 3+ 2k 2 二 + 2k < < + 2k 四 3+ 2k < < 2+ 2k 2 2 4、区域角(不包括边界) (1) - 2+ 2k < < 3 + 2k ,(k ∈ Z ) 6 (2) + k < < 4 + k ,(k ∈ Z ) 2 二、弧度制

3 - 2 0 5 4 270° 0 2 - 2 2 - 2 -1 2 7 4 360° 2 2 - 3 不存 在 2 - 2 1 - 2 1 2 2 2 5 6 225° 180° 3 - 3 -1 -1 2 - 2 3 2 315° 1、弧度的定义:在以单位圆为半径的圆中,单位长度的弧所对的圆心角称为 1 弧度的角。 l 弧度的公式: = 2、角度与弧度的互化 180°= rad ( 为角的弧度数,l 为弧长, r 为半径) r 360°= 2 rad 1° = rad 1 rad = 180 180 3、角度与弧度的对应表 4、扇形的弧长及面积公式( 为角的弧度数,l 为弧长, r 为半径) l = r 1 1 2 l 2 s = lr = r = 2 2 2 r = l = l r 三、单位圆与正、余弦,正切函数 1、正、余弦、正切函数的定义及关系: 1、单位圆中的定义: 设是任意角,其顶点与原点重合,始边与 x 轴非负半轴重 合,终边与单位圆 O 交于点 p(u,v),那么点 p 的纵坐标v 叫作角 的正弦函数,记作v = sin ; 3 1 3 3 正切 0 1 2 2 2 3 2 1 余弦 3 2 1 3 2 2 2 1 2 正弦 3 4 2 3 2 3 4 6 0 弧度 150° 135° 120° 90° 60° 45° 30 ° 0° 度 -1 不存在 1 1

高中历史学考复习默写6.必修二专题一、二

高中历史学考总复习默写6(必修二专题一、二) 班级姓名 1、中国古代耕作方式经历的一个革命性的变化?到什么时期中国南方还在用耕前火烧的方式? 2、一牛挽犁取代二牛抬杠的时间?曲辕犁出现的时间?三国时出现的戽斗翻车是什么工具? 3、汉代关中农民创造的水利方法(减少地表水的蒸发)?都江堰和郑国渠是什么时期的水利工程? 4、中国古代农业基本的经营模式? 5、中国古代纺织技术最发达朝代?当时罗马称中国为?私营纺织作坊兴起的朝代? 6、长沙铜官窑发现唐晚期首创哪一制瓷技术?清雍正时期制作工艺达到顶峰的瓷器? 何时海上丝绸之路被称为“瓷路”? 7、俞大娘航船出现的朝代?南宋诗人陆游的诗句“今朝半醉归草市”体现宋代市发展的哪一特点? 8、重农抑商政策的消极影响中阻碍哪一新的经济因素的出现?这一因素在中国最早出现于何时?出现的标志? 9、列举西汉抑商的两个表现? 10、海禁政策实施的朝代?清乾隆后唯一的通商口岸是? 11、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 12、中国民族工业产生的年代?除洋务派创办的官办企业和手工工场采用机器生产两种途径外,还有哪一途径? 13、中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在什么事件后?发展原因除帝国主义侵略,自然经济解体和实业家“实业救国”、“设厂自救”外还有哪一原因? 14、一战期间,民族工业迎来了哪一发展阶段?这一时期发展的外部条件是什么? 15、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最快两大行业? 16、民族工业在行业和地区分布上的特点? 17、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有没有形成完整独立的工业体系?如果没有写出中国何时形成? 18、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艰难的根本原因? 19、列举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陷入困境的三个原因?这一时期中美签订的经济条约的名称?

高中数学必修四第一章知识点(精华集锦)

高中数学必修4第一章三角函数知识点总结 文献编辑者——周俞江 ?? ??? 正角: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1、任意角负角: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零角:不作任何旋转形成的角 2、角α的顶点与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x 轴的非负半轴重合,终边落在第几象限,则称α为第几象限角. 第一象限角的集合为{}36036090,k k k αα?<

可以利用数形结合思想,采用图示法巧妙对n α 角所在的象限做出正确判断。 一、代数法 就是利用已知条件写出α的围,由此确定n α角的围,再根据n α角的围确定所在的象限; 【例1】已知α为第一象限角,求2 α角所在的象限。 解:∵ α为第一项限角 ∴ 90360360+??k k <<α )(Z k ∈ 451802 180+??k k <<α )(Z k ∈ 若k 为偶数时: 则)(2Z n n k ∈=,则 453602 360+??n n <<α )(Z n ∈ ∴ 2 α角是第一象限角; 若k 为奇数时: 则)(12Z n n k ∈+=,则)(2253602 180360Z n n n ∈+?+? <<α ∴ 2 α角是第三象限角; 因此,2 α角是第一象限或第三象限角 【例2】已知α为第二项限角,求2 α角所在的象限。 解:∵ α为第二项限角 ∴ 180********+?<<+?k k α )(Z k ∈ 901802 45180+?<< +?k k α )(Z k ∈ 若k 为偶数时:)(2Z n n k ∈=,则 903602 45360+?<< +?n n α )(Z n ∈ ∴ 2 α角是第一象限角;

高中数学必修2知识点及学考复习题

高中数学必修2 知识点 第一章 立体几何初步 特殊几何体表面积公式(c 为底面周长,h 为高,' h 为斜高,l 为母线) ch S =直棱柱侧面积 '2 1ch S =正棱锥侧面积 ')(2 1 21h c c S +=正棱台侧面积 rh S π2=圆柱侧 ()l r r S +=π2圆柱表 rl S π=圆锥侧面积 ()l r r S +=π圆锥表 l R r S π)(+=圆台侧面积 () 22R Rl rl r S +++=π圆台表 柱体、锥体、台体的体积公式 V Sh =柱 13 V Sh =锥 ''1()3 V S S S S h =++台 2V Sh r h π==圆柱 h r V 23 1π=圆锥 ''2211 ()()33 V S S S S h r rR R h π=++=++圆台 球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 V 球=343 R π ; S 球面=24R π 第二章 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2.1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1 平面含义:平面是无限延展的 2 (1)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在此平面内. 符号表示为 A ∈L B ∈L => L α A ∈α B ∈α 公理1作用:判断直线是否在平面内. (2)公理2: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符号表示为:A 、B 、C 三点不共线 => 有且只有一个平面α, 使A ∈α、B ∈α、C ∈α。 公理2作用:确定一个平面的依据。 (3)公理3: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 符号表示为:P ∈α∩β =>α∩β=L ,且P ∈L 公理3作用:判定两个平面是否相交的依据. 2.1.2 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 1、 空间的两条直线有如下三种关系: 相交直线:同一平面内,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平行直线:同一平面内,没有公共点; 异面直线: 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没有公共点。 2、 公理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符号表示为:设a 、b 、c 是三条直线 a ∥ b c ∥b 强调:公理4实质上是说平行具有传递性,在平面、空间这个性质都适用。 公理4作用:判断空间两条直线平行的依据。 3、 等角定理:空间中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对应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 4、 注意点: ① a '与b '所成的角的大小只由b a 、的相互位置来确定,与O 的选择无关,为了简便, 点O 一般取在两直线中的一条上; ② 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θ∈(0, ); ③ 当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是直角时,我们就说这两条异面直线互相垂直,记作b a ⊥; ④ 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有共面垂直与异面垂直两种情形; ⑤ 计算中,通常把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转化为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 L A · α C · B · A · α P · α L β 共面直线 =>a ∥c 2 π

第六章教育学课程练习题

第六章课程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课程的一般结构包括() A.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 B.课程目标、课程计划、课程标准 C.课程体制、课程标准、课程内容 D.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科书 答案:A.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 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和国家衡量各科教学的主要标准是() A.课程 B.课程标准(教学大纲) C.课程目标 D.课程计划(教学计划) 答案:B.课程标准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应该具有三个特征是() A.强制性,基础性,科学性; B.强制性,普遍性,科学性; C.科学性,普遍性,基础性; D.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答案:D.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课程和工业革命后的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课程属于课程类别中的()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综合课程 D.融合课程 答案:A.学科课程 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 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 B.综合课程理论 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 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答案: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 A.知识,智力,能力,基本知识, B.基本技能,基础性学力 C.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D.知识,智力,情感 答案:C.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读写算的基本能力和公民一般教养的课程是() A.基础型课程 B.发展型课程 C.知识型课程 D.工具型课程 答案:A.基础型课程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基础教育建立新的课程体系,试行() A.国家课程 B.地方课程 C.学校课程 D.三者都是 答案:D.三者都是 最早把评价引入课程编制过程之中的是()。 A.泰勒 B.罗杰斯 C.布卢姆 D.布鲁纳 答案:A.泰勒 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这是()。 A.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划分的 B.从课程的功能角度划分的 C.从课程的组织核心角度划分的 D.从课程的任务角度划分的 答案:D.从课程的任务角度划分的 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以把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和()。 A.程序性课程B.练习性课程 C.地方性课程D.实践性课程 答案:D.实践性课程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doc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鼎尚**整理制作) 2012年湖南省岳阳县四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 物理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下列第1-15题为所有考生必答题。 1.下列物理量中不属于 ...基本物理量的是(D) A.长度B.质量C.时间D.速度 2.测定万有引力常量G值的科学家是(C) A.开普勒B.伽利略C.卡文迪许D.牛顿 3.有关物体惯性的描述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物体的惯性只与质量有关B.物体速度越大惯性就越大 C.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有惯性,受外力时没有惯性 D.运动的物体有惯性,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 4.在匀速圆周运动中,下列物理量中没有发生变化的是(D) A.向心力B.向心加速度C.线速度D.角速度 5.有关牛顿经典力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经典力学的基础是牛顿运动定律 B.牛顿定律就是经典力学 C.经典力学适用于解决微观高速问题 D.经典力学可以解决自然界中所有的问题 6.两个共点力的大小分别为10N和2N,这两个共点力的合力的可能是(C) A.10N B.2N C.8N D.15N 7.一根弹簧的劲度系数k=1000N / m,在其两端有两小孩向相反方向各用20N的水平力拉弹簧,这时弹簧的伸长量是:(B) A.4cm B.2cm C.0cm D.1cm 8.体育课上小明在周长为400m的环形跑道上运动,从某点开始绕行一周又回到该点,则小明的(A)A.位移大小是0,路程是400m B.位移大小和路程都是400m C.位移大小是400m,路程是0 D.位移大小和路程都是0 9.如图所示,物体沿固定斜面下滑,则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是(C)A.垂直斜面向上 B.垂直斜面向下v

必修2学考复习含答案

必修二必修2(1)——立体几何 一、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详见教材P23~27) 1、小学、初中学过的周长和面积公式: 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高 底??21 圆的面积公式: 2 r s π= 圆的周长公式:r c π2= 弧长公式:R R n l απ==180 扇形的面积公式:LR r n l 2 1 3602==π 特别关注:长方体(基本量:长、宽、高——,,a b c ) 长、宽、高分别为a 、b 、c 的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2(ab+ac+bc ) 体积是 abc ,体对角线的长为222c b a ++ 2 3、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 画法要点: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4、 水平放置的直观图——斜二测画法要点:直角变斜角,横同纵减半,平行永不变。 二、1、空间的平行与垂直:

(2)垂直: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 ,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矩形的邻边互相垂直,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等等。 ”的步骤,都需要解相关三角形而求得角的大小。找到二面角的平面角点在棱上,两边分别在两个半平面内且垂直于棱) 过关题 1、右图是 的三视图,请根据正视图中所标尺寸,则俯视图中圆的面积为__________,圆锥母线长为______. 2、如图是 的三视图,其中正视图和侧视图都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俯视图是一个直径为2的圆,那么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体积 3、在长方体中D C B A ABCD ''''-中,1,3='==A A AB AD (1)C C '和AB 所成的角是 ; (2)A B '和CD 所成的角是 ; (3)A D '和BC 所成的角是 ; 主视图 俯视图 左视图

山香版--教育学--第六章-教学

山香版--教育学--第六章-教学

第六章教学 第一节教学概述 一、教学的概念(特别重要) 教学是在一定教育目的的规范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 1.教学是教与学两方面的辩证统一。 2.教学的特点:(看下) (1)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 (2)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组成,教学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 (3)学生的认识活动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4)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二、教学工作的意义(教学的意义) 教学是贯彻教育方针,实施全面发展教育,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具体: (1)教学是促进社会发展的有力手段。(社会) (2)教学是是培养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个体) (3)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学校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本身)(教学的地位:必须坚持“教学为主,全面安排”的原则) 三、教学的一般任务(常见的简答题) (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的智能和创造才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发展学生体能,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 (4)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5)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个性心理特征,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记忆推荐:双基和德智体美 五项基本任务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其中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是基础;发展智力是核心;发展体能是保障;思想品德是方向;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是理想目标。

第二节教学过程(会出现大题) 一、内涵 (一)教学过程的概念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健康个性,使其形成科学世界观的过程。 (二)教学过程的构成要素 三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 四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媒体) 五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媒体)、教学环境 一般认为,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是构成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 二、教学过程的本质 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 (一)教学过程主要是一种认识过程。 过程的主要矛盾是学生与其所学的知识之间的矛盾(教师提出的教学任务同学生完成这些任务的需要、实际水平之间的矛盾) (二)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1)认识对象的间接性与概括性; (2)认识方式的简捷性与高效性; (3)认识的交往性与实践性; (4)认识的教育性与发展性; (5)教师的引导性、指导性、传授性(有领导的认识) (三)教学过程以认识活动为基础,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教学过程不等于发展过程,它是实现发展的途径和手段。 三、历史上对教学过程的各种理解 当代国外教学过程理论主要有:(二级) 加涅信息加工理论 布鲁纳结构教学理论 赞科夫教学与发展理论 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斯金纳程序教学论。

第六章教育学课程练习题

?第六章课程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课程的一般结构包括() ?A.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 ?B.课程目标、课程计划、课程标准 ?C.课程体制、课程标准、课程容 ?D.课程目标、课程容、教科书 ?答案:A.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 ?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和国家衡量各科教学的主要标准是()?A.课程B.课程标准(教学大纲) ?C.课程目标D.课程计划(教学计划) ?答案:B.课程标准 ?我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应该具有三个特征是() ?A.强制性,基础性,科学性; ?B.强制性,普遍性,科学性; ?C.科学性,普遍性,基础性; ?D.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答案:D.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欧洲中世纪的神学课程和工业革命后的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课程属于课程类别中的() ?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 ?C.综合课程D.融合课程 ?答案:A.学科课程 ?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 ?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B.综合课程理论 ?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答案: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 ?A.知识,智力,能力,基本知识, ?B.基本技能,基础性学力 ?C.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D.知识,智力,情感 ?答案:C.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读写算的基本能力和公民一般教养的课程是() ?A.基础型课程B.发展型课程 ?C.知识型课程D.工具型课程 ?答案:A.基础型课程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基础教育建立新的课程体系,试行() ?A.国家课程B.地方课程 ?C.学校课程D.三者都是 ?答案:D.三者都是 ?最早把评价引入课程编制过程之中的是()。 ?A.泰勒B.罗杰斯C.布卢姆D.布鲁纳 ?答案:A.泰勒 ?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这是()。 ?A.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划分的 ?B.从课程的功能角度划分的 ?C.从课程的组织核心角度划分的 ?D.从课程的任务角度划分的 ?答案:D.从课程的任务角度划分的 ?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以把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和()。 ?A.程序性课程B.练习性课程 ?C.地方性课程D.实践性课程 ?答案:D.实践性课程

高中数学必修4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中数学必修4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三角函数(初等函数二) ?? ??? 正角: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1、任意角负角: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零角:不作任何旋转形成的角 2、角α的顶点与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x 轴的非负半轴重合,终边落在第几象限,则称α为第几象限角. 第一象限角的集合为{} 36036090,k k k αα?<

教育学第六章-教师与学生练习题(附答案)

第六章教师与学生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地位是() A.教育者、组织者和管理者 B.教育者、指导者和促进者 C.教育者、领导者和组织者 D.教育者、合作者和参与者 2.教师劳动的根本任务是() A.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B.发展学生的智力 C.传授科学文化知识 D.教书育人 3.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 A.创造性地运用教育规律 B.进行技术的发明 C.进行科学的发现 D.探索未知领域 4.教师的“楷模”、“榜样”、“引路人”的角色,都充分说明了教师的劳动具有() A.创造性 B.示范性 C.引导性 D.长期性 5.人才培养周期长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劳动具有() A.创造性 B.示范性 C.复杂性 D.长期性 6.教师的专业发展最终体现于() A.教师个体的专业性发展 B.教师专业知识的拓展 C.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 D.教师专业的自我形成 7.评价教师专业性的核心因素是() A.教师的专业理想 B.教师的专业知识 C.教师的专业能力 D.教师的专业自我 8.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是指() A.本体性知识 B.条件性知识 C.实践性知识 D.价值性知识 9.教师所具有的教育学科方面的知识是指() A.本体性知识 B.条件性知识 C.实践性知识 D.价值性知识 10.教师在面临实现有目的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境知识及与之相关的知识是指()

A.本体性知识 B.条件性知识 C.实践性知识 D.价值性知识 11. 教师专业情意发展成熟的标志是() A.专业理想 B.专业情操 C.专业性向 D.专业自我 12.教师个体在职业生活中对自我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感受、接纳和肯定的心理倾向是指() A.专业理想 B.专业情操 C.专业性向 D.专业自我 13.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关键期是() A.“虚拟关注”阶段 B.“生存关注”阶段 C.“任务关注”阶段 D.“自我更新关注”阶段 14.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A.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认识发展的主体 B.是教育的客体 C.是认识的主体 D.是学习的主人 15.1959年,为保护儿童的权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 A.《儿童权利公约》 B.《儿童保护公约》 C.《儿童权利宣言》 D.《儿童利益公约》 16.1989年,为保护儿童的权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 A.《儿童权利公约》 B.《儿童保护公约》 C.《儿童权利宣言》 D.《儿童利益公约》 17.教师的专业发展途径有() A.师范教育和在职培训 B.入职教育 C.自我教育 D.包括以上三者 18.师生关系的特点表现在() A.尊师爱生,民主平等 B.相互启发,合作对话 C.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D.包括以上三者 19.师生关系体系中最高层次的关系形式是() A.心理关系 B.教育关系 C.伦理关系 D.社会关系 20.形成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是() A.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B.了解和研究学生

必修2学考复习资料答案版

生物学考复习资料---必修2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1、孟德尔用 豌豆 材料进行杂交试验,采用 假说--演绎法研究。成功的揭示了遗传的两大基本规律: 分离定律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2、 豌豆适合作遗传实验材料,原因是: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还具有易区分的相对性状 3、相对性状是指_同种_生物_同一_性状的_不同_表现形式。如:人的单眼皮与人的双眼皮。 4、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P :高茎×矮茎→F 1 高茎 →F 2 高茎:矮茎=3:1. 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5、判断显隐型:①若父本和母本性状不同,所有子代只表现出一 种性状,则表现出来的性状为_显性性状_,没有表现的为_隐性性 状_。②若父本和母本性状相同,子代表现出与亲本不同的性状, 则子代的性状为_隐性性状_性状,亲本的性状为_显性性状_性状。 (此种情况最为常见,可记做无中生有)例:①右图中A 为_隐_性遗传病,B 为_显_性遗传病。 6、:遗传因子(基因)组成相同的个体。如DD 或dd ,叫纯合子 遗传因子(基因)组成不同的个体。如Dd 。叫杂合子。其特点是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现象。 7、杂交: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 如:DD ×dd Dd ×dd DD ×Dd 等。 自交: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 如:DD ×DD Dd ×Dd 等 测交:F1(待测个体)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的方式。 如:Dd ×dd 8、常见问题解题方法 (1)如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3 :1,则双亲都是杂合子(Dd ),即Dd ×Dd 3D_:1dd (2)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1 :1,则双亲是测交类型。 即为Dd ×dd 1Dd :1dd (3)若后代性状只有显性性状,则双亲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 即DD ×DD 或 DD ×Dd 或 DD ×dd 9、分离定律:其实质.. 就是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不同的配子中 10、自由组合定律(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 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 P :纯黄色圆粒 × 绿色皱粒 亲本: 黄圆 × 绿皱 (YYRR ) (yyrr ) (YyRr ) (yyrr ) 配子: YR yr 配子 YR yR Yr yr yr F 1: YyRr yyRr Yyrr yyrr 自交 测交后代 1/4 1/4 1/4 1/4 F2: 黄圆 黄皱 :绿圆 :绿皱 表现型(4种)黄圆 :绿圆 :黄皱 :绿皱= 1:1:1:1 比例:9 : 3 : 3 : 1 11、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产生配子时,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1、同源染色体 :联会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 相同 , 一条来自 父方 ,一条来自 母方 。如图中的A 与B,C 与D 联会: 同源染色体 两两配对的现象叫做联会。 四分体 :联会配对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含有 4 条染色单体,这时的一对同源 染色体叫做一个四分体。 2、 减数分裂的条件:进行 有性生殖 的生物。 减数分裂的场所:精原细胞在 精巢 中,卵原细胞在卵巢 中。 A B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