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孔门七十二贤

孔门七十二贤

孔门七十二贤
孔门七十二贤

孔子

孔父嘉,宋国大司马,被太宰华父督杀掉。孔父后代“畏华氏之逼而奔鲁”,从此定居鲁国。

孔防叔——(长子)孔伯夏——叔梁纥hé——孔子(前551年-前479年)

1-33岁,孔子居鲁。3岁丧父,17岁丧母,19岁娶妻,20岁生子。

34-35岁,孔子出国。(据说前518年拜见老子)

36-50岁,返鲁,修诗书礼乐,教书育人。

51-54岁,孔子仕鲁。

55-68岁,孔子周游列国。前485年(67),孔子在卫国,其夫人去世

68-73岁,孔子返鲁。前483年(69),子孔鲤死。前481年,颜渊死。前480年(72),子路死。前479年,孔子卒。

孔门七十二贤

一、孔门十哲

颜回

颜回,鲁国人,颜氏,名回,字子渊,也称颜渊。七十二贤之首,十哲之首,儒家五圣之一,被后世尊称为复圣。小孔子三十岁,最为孔子钟爱,并一再褒奖之:“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回也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历代追封追谥

自汉代起,颜渊因为较易查考的关系,除了被列为七十二贤之首外,有时祭孔时独以颜渊配享。此后历代统治者不断追加谥号:唐太宗尊之为“先师”,唐高宗追封太子少保,唐玄宗尊之为“兖公”,宋真宗加封为“兖国公”,元文宗又尊为“兖国复圣公”。明嘉靖九年改称“复圣”。山东曲阜还有“复圣庙”。

闵损

闵损,鲁国人,闵氏,名损,字子骞,小孔子十五岁。以德行著名,孔子称其孝。不仕大夫,不食污君之禄,品格高尚。

闵子骞为人极孝。他少年丧母,父亲娶了继母。继母偏爱自己亲生二子,虐待闵子骞,子骞却并不告知父亲,避免影响父母间关系。冬天,继母用棉絮给自己的孩子做棉衣,而给他的棉衣填的是芦花。一日闵子骞驾马车送父亲外出,因寒冷饥饿无法驭车,马车滑入路旁沟内。他被父亲喝斥鞭打,结果抽破衣服露出了芦花。父亲醒悟,想休掉妻子。子骞长跪于父亲面,为继母求情:“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父亲便不再休妻,继母也痛改前非。

孔子赞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间。”后人根据这一段故事,改编出戏剧《鞭打芦花》,并作为《二十四孝》中单衣顺母的主角。

闵子骞为寡言稳重,一旦开口语出中肯。孔子评价:“夫人不言,言必有中。”历代帝王因闵子骞的德行高尚,对其屡有追封:唐朝开元二十七年追封费侯,北宋大中祥符元年封琅琊公,南宋度宗咸淳三年又称费公。

今山东省济南市百花公园内有闵子骞衣冠冢,附近有闵子骞路。另外,在沂水县亦有闵公山,相传是闵子骞当年登高避祸的所在。今韩国闵氏是他后人。

冉耕

冉耕,冉氏,字伯牛。中国春秋时代末(前544年~前439年)鲁国人,是孔子的学生之一,患病早逝,孔子十分难过。伯牛与颜渊、闵子骞、仲弓同属孔门十哲的德行科哲人。

唐朝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封“郓侯”,宋追封为“东平公”,后又改称“郓公”。曾任鲁国的中都宰,孔子很器重他。在患有恶疾时,不愿见人。孔子于其病危时,特地去探望他,从屋外窗口握住他的手,边叹息边说:“死,是命中注定的啊!可是这样的人怎么会有这样的病,这样的人怎么会害这样的病啊!”伯的德行,与颜渊、闵子骞等并驾,无怪乎孔子哭说这是天命。伯牛以德行见称于孔子,惜全无事迹可考。仅知其是染患恶疾而逝,可能是染上麻风病。

冉子后代

冉子第65代冉士朴于雍正13年,奉旨授为翰林院五经博士,世代袭封。至民国3年,改为奉祀官.

冉雍

冉雍,鲁国人,字仲弓,冉耕之宗族。孔子以其为有德行,说:“雍也可使南面。”

仲弓是冉伯牛的“宗族”,生于不肖之父。为人敦厚、气度宽宏,孔门十哲之一,在孔门以德行著称,早年拜师于孔子,孔子称赞他可以做南面王,《论语》记其名与字11次,《论语》并尊冉雍为孔子四大德行特优之弟子。

仲弓曾问政于孔子,孔子教仲弓存心敬恕重修身,办事从大体着想,多举贤才。随孔子周游列国后,回鲁后的第三年(鲁哀公十三年,公元前482年),四十一岁的仲弓当上了鲁国季氏的总管。

冉求

鲁国人,字子有,与以上二冉同族。小孔子二十九岁。是鲁国权臣季氏之管家。多才艺,以政事闻名,尤擅长理财,曾担任季氏宰臣。孔子称赞其才可于千户大邑,百乘兵马之家,胜任总管职务。

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冉求是孔子的最好的得意门生之一,在孔子的教导下逐渐向仁德靠拢,其性情也因此而逐渐完善。

冉有曾一度因为为季氏征税而被孔子责备,论语记载:“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季氏比周公的嫡裔鲁国还富有,而冉求却为他征更多税。孔子于是向弟子们说:冉求不是我的学生,你们击鼓声讨他的罪状,是可以的。

仲由

仲由(前542-前480年),卞人(卞为鲁邑),字子路(又字季路),小孔子九岁。好勇力,性直爽,多直言。孔子容而爱之。以政事闻名,孔子仕鲁定公期间,他曾任季恒子宰(前498年)。孔子周游列国,他追随左右。回国前,曾任卫蒲邑宰(前488年)。孔子回到鲁国,他与冉有一起为季康子做事。后死于卫国之乱。

子路性鄙,好勇力,……陵暴孔子。孔子设礼稍诱子路,子路后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

仲由性格爽直率真,有勇力才艺,敢于批评孔子。(子见南子,子路不悦,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宰予

宰予,字子我,鲁国人。列言语科之优异者。但因刻苦学习而身体虚弱,被孔子称“朽木不可雕,粪土之墙不可杇”,“孔门十哲”之一。

擅长言辞,《史记·仲尼弟子世家》记载他死于齐国的田常之乱。但根据唐代司马贞的《索隐》认为,《左传》中并未记载宰我参与田常之乱的事,参与叛乱的是阚止,阚止的字也是“子我”。

宰予曾与孔子讨论三年丧期的礼制及仁的问题,宰予因反对服丧三年而受孔子批评。

另外,他因“昼寝”而被孔子批评为“朽木不可雕也”,为此一著名成语的来由。孔子曾说:“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不过南怀瑾的《论语别裁》对此曾提出不一样的看法,《论语别裁》一书的内容曾认为这话不是孔子在批评宰予,而是告诉其他学生要体谅宰予,不要因宰予的这种行为而对他过度批评。

唐开元二十七年,宰予被追封为“齐侯”。宋大中符二年(1009年)又加封“临淄公”。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再进封为“齐公”,明嘉靖九年改称为“先贤宰予”。

端木赐

端木赐,字子贡,卫国人。列言语科之优异者。政治、外交才能卓越,理财经商能力高超。齐相田常伐鲁,鲁子命之出使救鲁。子贡于齐国,吴国,越国和晋国之间穿梭外交活动,子贡高超的演说技能和外交能力也在此次外交活动中发挥得淋漓尽致。

子贡利口巧辞,善于雄辩,且有干济才,办事通达。曾任鲁、卫两国之相。他还善于经商之道,曾经经商于曹国、鲁国两国之间,富致千金,为孔子弟子中首富。孔子去世前子贡未能赶到,孔子去世后,子贡守丧六年,为弟子中为孔子守丧最长者。

后世,题辞挽商界有成就之人逝世,常以“端木遗风”等,甚至有人奉之为财神。“端木遗风”指子贡遗留下来的诚信经商的风气。子贡,姓端木,名赐,善货殖,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之风,为后世商界所推崇。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对子贡经商事有记载。

子贡死于齐国。死后至唐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追封其为“黎侯”;宋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加封为“黎公”,明嘉靖九年改称“先贤端木子.

言偃

言偃,字子游,春秋末吴国常熟人。小孔子四十五岁。以文学著名,是孔子七十二弟子中唯一南方人,后学成南归,道启东南,对江南文化的繁荣有很大贡献,被誉为“南方夫子”,唐开元封“吴侯”,宋封“丹阳公”,后又称“吴公”。

时子游为武城宰,以礼乐为教,故邑人皆弦歌也。子游特习于礼,在孔门十哲中以文学著名。曾任鲁国武城宰,用礼乐教育士民,境内到处有弦歌之声,孔子对此表示赞赏——孔子曾说:“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论语·阳货:17.4)。

子游和子夏同列文学科,文学指诗、书、礼、乐文章而言,所以子游之学以习礼自见,更重要的是他能行礼乐之教。

论语中之子游

《论语?阳货》﹕“子之武城,闻弦歌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阳货)孔子的说法一方面是惋惜子游大材小用,一方面是对子游能行礼乐表示欣慰。

《论语-论孝》: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语译:子游向孔子请问孝道。孔子回答说:“现在一般所谓的孝顺父母,认为只要做到养活父母,就算是尽孝了。如此说来,人饲养犬马等动物时,也一样供给它们食物,如果不以恭敬之心侍奉父母,那和养动物又有何区别呢?”

孔子论孝重在一个“敬”字,养而能敬,才算合了孝的内外之道于一体。

卜商

卜商,字子夏,卫国人。小孔子四十四岁。孔子说“商始可以言《诗》已矣。”鼓励他要做“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孔子死后,于西河行教。治学严谨,敢于怀疑经史之谬误。曾听

人说史志曰:“晋师伐秦,三豕渡河。”子夏说:“…三豕?应该是…己亥?之笔误。”读史志者问诸晋史,果然是“己亥”之误。于是名重天下,卫人以之为圣。魏文侯师事之而谘国政。

子夏晚年时,到魏国西河一带教学,开创的“西河学派”培育出大批经国治世的良材,并成为前期法家成长的摇篮。西河地方之人,将子夏作为孔子看待。据云《毛诗》之学,是由子夏传下。门人甚众,《论语》一书疑多出于他和门人手撰。

今人有非议子夏者,大约源于子夏此语:“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

按荀子的说法,子夏出生贫穷,约前483年,他来到鲁国拜孔子为师。前476年他受邀赴晋国创办了一所学堂并在那里教了55年书。他生前的许多学生后来成为春秋时期很有影响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因此他的影响很大。许多后来儒学的经典都被说成是由他流传下来的。

子夏的性格

《荀子》大略篇:子夏家贫,衣若县鹑。人曰:“子何不仕?”曰:“诸侯之骄我者,吾不为臣;大夫之骄我者,吾不复见。柳下惠与后门者同衣,而不见疑,非一日之闻也。争利如蚤甲,而丧其掌。”其性格可见一斑。子夏向志于学,故被孔子誉为文学第一,与子游同列。和子游一样,子夏也是孔子晚年的得意门生。

《论语》中子夏曾与孔子讨论《诗》句“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孔子以为“绘事后素”,子夏发挥夫子之意云“礼后乎?”甚得孔子嘉许。

子夏的勤奋好学,在孔门弟子中亦相当突出,并因此获得孔子的赞赏和鼓励,孔子也尽可能地加以引导和训练,从而使子夏在孔门弟子中似乎是最全面地掌握了乃师的学说。以此而言,孔子去世之后,子夏最有资格统领孔门弟子。然因子夏性格所致,使其与其他弟子不能友好相处。他在孔子去世之后策划推举有若而未果,只好离开孔门,前往他国聚徒讲学。

早在子夏追随孔子问学之前,好谈论别人是非的子贡曾问孔子,“子张与子夏相比孰贤?”孔子答曰:“子张也过,子夏也不及。”又问:“然则子张愈与?”曰:“过犹不及。”孔子的评价耐人寻味。朱熹在注这段话时说:“子张才高意广,而好为苛难,故常过中;子夏笃信遵守,而规模狭隘,故常不及。”孔子也曾当面告诫子夏:“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二、其他弟子

一十

曾参,字子舆,南武城人。孔子之孙子思的老师,儒家五圣之一,被后世尊称为宗圣。战国初期政治家,军事家吴起的老师。

公冶长,字子长,齐国人。器量大,能忍人所不能忍之耻辱。孔子说:“长可妻也”。把他招作了自己的女婿。

颛孙师,字子张,陈国人。小孔子四十八岁。为人有容貌姿质,宽冲博接,从容自务,居处不刻意立于仁义之行,门人友之而不敬。

澹台灭明(前502——?),字子羽。春秋末年鲁国武城人。其年龄“少孔子三十九岁”(《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作孔子四十九岁)。相貌丑恶,孔子薄之。毕业后南游江淮,为人敢与去就,率直重诺,从游弟子达三百人,名闻诸侯。孔子闻之,叹气说:“吾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其籍贯,文献没有直接的记载,但从《论语·雍也第六》来看,应是武城(今之山东平邑县南)人。

宓不齐(前521?——?),字子贱。春秋末年鲁国人。《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说他:“少孔子三十岁”。(《孔子家语》作四十九岁)。做过单父宰的官,有才智,仁爱,孔子赞他是君子。

原宪(前525——?),字子思,通称原思,亦成原思仲,宋国人。生于公元前525年,卒年不详。小孔子三十六岁。(《孙子家语》作四十六岁)。清静守节,安贫乐道。孔子死后,退隐草泽中。一次,子贡高车驷马,拜访原宪。原宪衣着破烂,出来迎接。子贡问:“夫子岂病乎?”原宪回答说:“吾闻之,无财者谓之贫,学道而不能行者谓之病。若宪,贫也,非病也。”子贡听后非常羞愧地走了。

南宫适(也作南宫括),字子容,通称南容。(《史记》作南宫括。古读“括,适”同音。)又称南宫韬(《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春秋末年鲁国人。生卒年不详。以智自将,世清不废,世浊不污。孔子曾赞叹道:“君子哉若人,上德哉若人!”把哥哥的女儿嫁给了他。

公晳哀,字季次;一说字季沉。春秋末年齐国人,生卒年不详。《史记·游侠列传》说他是“闾巷人也,终身空室蓬户,褐衣疏食不厌。”据此推测,他出身于平民之家,一生潦倒。家境不富裕。鄙天下人多污身以事大夫家,不愿屈节做人家臣。孔子特叹赏之。

曾点,字子皙,曾参之父,鲁国人。孔子曾使诸弟子各言其志,独称曾点“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潇洒。据说他喜欢吃羊枣(一种小柿子),在孔子眼中是个“狂士”《孟子尽心下》。

颜无繇(颜路)字季路(前545—?)颜氏,名无繇(由),字路,春秋末年鲁国人。《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云:“路者,颜回父。父子尝各异时事孔子。”《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云:“颜由,颜回父,字季路,孔子始教学于阙里,而受学。少孔子六岁。”(《孔子家语》作十六岁)。据此推算,颜路生于公元前545年,卒年不详。

二十

商瞿(前522—?),字子木。春秋末年鲁国人。少孔子二十九岁。(《孔子家语》作三十九岁)。对《易》极有兴趣,得孔子真传。

高柴(约前521—?),字子羔。亦称子高、子皋、季高。春秋末年卫国人。他以尊老孝亲著称,拜孔子为师后,从未违反过礼节,影响他治理的民众。

漆雕开(前540—?),字子开《史记·仲尼北子列传》《集解》谓其为鲁国人。《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则云:“漆雕开,蔡人。字子若,少孔子十一岁。”(《孔子家语》作二十一岁)。则生于公元前540年。习《尚书》,不乐仕。孔子以是悦之。

公伯寮,字子周。春秋末年鲁国人,《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列为孔子弟子,称“公伯寮字子周”,而且名列第二十四,孔子的重要弟子。

司马耕(?—前481年),字子牛。(朱熹《四书集注》谓名"犁")。春秋末年宋国人。《左传》记载他在哀公十四年去齐,去吴,至鲁时死于鲁国门之外,即公元前481年。

樊须(约前505—?),字子迟,通称樊迟。春秋末年鲁国人。少孔子三十六岁。(《孔子家语》作四十六岁)。曾向孔子请教农业方面的知识。子迟曾问"仁"。孔子答:"爱人"。问智。孔子答:"知人"。

有若(前515—?)字子有,在孔子弟子中,颜渊被尊称为颜子,曾参被尊称为曾子,有若也被尊称为有子。可见其地位不同一般。

公西赤(前509—?)字子华,鲁国人。小孔子四十二岁。束带立朝,娴宾主之仪。曾言其志说:'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好礼,有外交才能。

巫马施(前521—?),字子期。春秋时期鲁国人。生于公元前521年,卒年不详。少孔子三十岁。(《孔子家语》作四十岁)。

梁鳣(前512?—?)春秋末年齐国人,字叔鱼。小孔子二十九岁(《家语》作三十九岁)。

颜幸(前503—?)春秋末年鲁国人。字子柳(《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幸”作“辛”)字子柳,少孔子四十八岁,生于鲁定公七(前503),卒年不详。

三十

冉孺(前501—?)春秋末年鲁国人。冉氏名孺字子鲁。

曹恤(前501—?)春秋末年蔡国人。曹氏,名恤,字子循。卒年不详。

伯虔(前501—?)春秋末年鲁国人。《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言“伯虔字子析,少孔子五十岁”(《孔子家语》作六十岁)。生于鲁定公九年(前501)

公孙龙(前498—?)春秋末年楚国人。字子石。《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言少孔子五十三岁。(《孔子家语》作六十三岁)。生于鲁定公十二年(前498)

冉季,春秋末年鲁国人。冉氏名季字子产。

公祖句兹,春秋末国鲁国人。复姓公祖,名句兹,字子之。

秦祖,孔子弟子,字子南,春秋末年秦国人。

漆雕哆,孔子弟子,春秋末年鲁国人。漆雕氏,名哆,字子敛。

漆雕徒父,春秋末年鲁国人。漆雕氏,名徒父。

壤驷赤,春秋末年秦国人。壤驷氏,名赤,字子徒。(《孔子家语》作字子从,古"从"字与徒字相近)

四十

商泽,春秋末年鲁国人。商氏,名泽,字子秀。

石作蜀,春秋末年秦国人。石作氏,名蜀,字子明。

任不齐,春秋末年楚国人。任氏,名不齐。(《孔子家语》作任子齐)

公良孺,春秋末年陈国人。公良氏,名孺,字子正。贤而有勇。

后处,春秋末年齐国人。后氏,名处,字里之。(《孔子家语》作字里之)

奚容箴,春秋末年卫国人。奚氏,名容箴,字子皙。

公肩定,春秋末年鲁国人,公氏,名肩定,字子中。(《孔子家语》作子仲)。

颜祖颜氏,名祖,字襄。

句进疆,春秋末年卫国人。句井氏,名疆,字子疆。

秦商(前547—?)春秋末年鲁国人。秦氏,名商,字子疆。

五十

申党,春秋末年鲁国人。申氏,名党,字周。

颜之仆,春秋末年鲁国人。颜氏,名之仆,字叔。

荣旗,春秋末年鲁国人。姓荣,名祈,字子祈。(《孔子家语》作子祺。)

县成,春秋末年鲁国人。县氏,名成。字子祺。

左人郢,春秋末年鲁国人。左人氏,名郢,字行。(《孔子家语》作子横)。

燕伋,春秋末年人。燕氏,名伋,字思。

郑国,春秋末年人。《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言“郑国,字子徒”,《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无郑国,而有“薛邦,字子徒”。唐司马贞《史记索隐?以为“史记》作…国?而《家语》称…邦?者,盖(太史公)避汉祖讳而改。…郑?与…薛?,字误也”,故郑国与薛邦实为一人。(《孔子家语》作薛邦)。

秦非,春秋末年鲁国人。秦氏,名非,字子之。

施之常,春秋末年人。施氏,名之常,字子恒。(《孔子家语》作子常)。

颜哙,春秋末年鲁国人。颜氏名哙,字子声。

六十

步叔乘,春秋末年齐国人。步叔氏,名乘,字子车。

乐欬,春秋末年鲁国人。乐氏,,名欬,字子声。(《孔子家语》作乐欣)。

廉洁,春秋末年卫国人。廉氏,名洁,字庸。

叔仲会(前501—?)春秋末年人鲁国人。一说晋人(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引郑玄语),小孔子五十岁。(《孔子家语》作六十岁)。一说鲁国人(《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叔仲氏,名会,字子期。

狄黑,春秋末年卫国人。姓狄,名黑,字皙。(《孔子家语》为字皙之)。

孔忠,春秋末年鲁国人。孔氏,名忠。。(《孔子家语》为孔弗字子蔑)。

公西舆如,春秋末年鲁国人。公西氏,字子上。(《孔子家语》作公西舆)。

琴牢,春秋末年卫国人。琴氏,名牢,字子开,一字张。

陈亢(前511—?)春秋末年陈国人。姓陈,名亢,字子亢,一字子禽。少孔子四十岁。《论语》载之。

颜高,字子骄。

(上表中所有资料来源于:鲁金华. 浅谈孔子修辞艺术与成就[J]. 当代修辞学, 2001,;邓国均. 孔门五大弟子与孔子关系析论[D]. 浙江大学, 2007. )

孔门七十二贤

孔子 孔父嘉,宋国大司马,被太宰华父督杀掉。孔父后代“畏华氏之逼而奔鲁”,从此定居鲁国。 孔防叔——(长子)孔伯夏——叔梁纥hé——孔子(前551年-前479年) 1-33岁,孔子居鲁。3岁丧父,17岁丧母,19岁娶妻,20岁生子。 34-35岁,孔子出国。(据说前518年拜见老子) 36-50岁,返鲁,修诗书礼乐,教书育人。 51-54岁,孔子仕鲁。 55-68岁,孔子周游列国。前485年(67),孔子在卫国,其夫人去世 68-73岁,孔子返鲁。前483年(69),子孔鲤死。前481年,颜渊死。前480年(72),子路死。前479年,孔子卒。 孔门七十二贤 一、孔门十哲 颜回 颜回,鲁国人,颜氏,名回,字子渊,也称颜渊。七十二贤之首,十哲之首,儒家五圣之一,被后世尊称为复圣。小孔子三十岁,最为孔子钟爱,并一再褒奖之:“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回也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历代追封追谥 自汉代起,颜渊因为较易查考的关系,除了被列为七十二贤之首外,有时祭孔时独以颜渊配享。此后历代统治者不断追加谥号:唐太宗尊之为“先师”,唐高宗追封太子少保,唐玄宗尊之为“兖公”,宋真宗加封为“兖国公”,元文宗又尊为“兖国复圣公”。明嘉靖九年改称“复圣”。山东曲阜还有“复圣庙”。 闵损 闵损,鲁国人,闵氏,名损,字子骞,小孔子十五岁。以德行著名,孔子称其孝。不仕大夫,不食污君之禄,品格高尚。

闵子骞为人极孝。他少年丧母,父亲娶了继母。继母偏爱自己亲生二子,虐待闵子骞,子骞却并不告知父亲,避免影响父母间关系。冬天,继母用棉絮给自己的孩子做棉衣,而给他的棉衣填的是芦花。一日闵子骞驾马车送父亲外出,因寒冷饥饿无法驭车,马车滑入路旁沟内。他被父亲喝斥鞭打,结果抽破衣服露出了芦花。父亲醒悟,想休掉妻子。子骞长跪于父亲面,为继母求情:“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父亲便不再休妻,继母也痛改前非。 孔子赞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间。”后人根据这一段故事,改编出戏剧《鞭打芦花》,并作为《二十四孝》中单衣顺母的主角。 闵子骞为寡言稳重,一旦开口语出中肯。孔子评价:“夫人不言,言必有中。”历代帝王因闵子骞的德行高尚,对其屡有追封:唐朝开元二十七年追封费侯,北宋大中祥符元年封琅琊公,南宋度宗咸淳三年又称费公。 今山东省济南市百花公园内有闵子骞衣冠冢,附近有闵子骞路。另外,在沂水县亦有闵公山,相传是闵子骞当年登高避祸的所在。今韩国闵氏是他后人。 冉耕 冉耕,冉氏,字伯牛。中国春秋时代末(前544年~前439年)鲁国人,是孔子的学生之一,患病早逝,孔子十分难过。伯牛与颜渊、闵子骞、仲弓同属孔门十哲的德行科哲人。 唐朝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封“郓侯”,宋追封为“东平公”,后又改称“郓公”。曾任鲁国的中都宰,孔子很器重他。在患有恶疾时,不愿见人。孔子于其病危时,特地去探望他,从屋外窗口握住他的手,边叹息边说:“死,是命中注定的啊!可是这样的人怎么会有这样的病,这样的人怎么会害这样的病啊!”伯的德行,与颜渊、闵子骞等并驾,无怪乎孔子哭说这是天命。伯牛以德行见称于孔子,惜全无事迹可考。仅知其是染患恶疾而逝,可能是染上麻风病。 冉子后代 冉子第65代冉士朴于雍正13年,奉旨授为翰林院五经博士,世代袭封。至民国3年,改为奉祀官. 冉雍 冉雍,鲁国人,字仲弓,冉耕之宗族。孔子以其为有德行,说:“雍也可使南面。” 仲弓是冉伯牛的“宗族”,生于不肖之父。为人敦厚、气度宽宏,孔门十哲之一,在孔门以德行著称,早年拜师于孔子,孔子称赞他可以做南面王,《论语》记其名与字11次,《论语》并尊冉雍为孔子四大德行特优之弟子。 仲弓曾问政于孔子,孔子教仲弓存心敬恕重修身,办事从大体着想,多举贤才。随孔子周游列国后,回鲁后的第三年(鲁哀公十三年,公元前482年),四十一岁的仲弓当上了鲁国季氏的总管。 冉求

子夏简介

子夏简介 山东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王士平 子夏(前507--?),春秋末晋国温人(另有魏人、卫人二说。近人钱穆考定,温为魏所灭,卫为魏之误,故生二说)。姓卜,名商,字子夏,后亦称“卜子夏”、“卜先生”,“孔门十哲”之一。子夏性格勇武,为人“好与贤己者处”,以“文学”著称,即通晓古代文献,与子游并称为“游夏”。孔子生前已注意到其才干,曾称赞子夏“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孔子去世后,他在魏国西河讲学,主张统治者要学习《春秋》,吸取历史教训,以防臣下篡权。并提出“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要求做官要先取信于民,然后才能使其效劳。相传《诗经》和《春秋》都是由他传授下来的。 子夏小孔子44岁,是孔子后期学生中的佼佼者,才思敏捷,被孔子称为“文学”科的高材生。子夏出身贫寒,《荀子?大略》篇说:“子夏家贫,衣若悬(玄)鹑。”子夏学成后有从政经历,中年曾经出仕担任过鲁国莒父城宰。他做莒父总管时,曾问孔子怎样办理政事,孔子说:“不要求快,不要贪求小利。求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求小利就做不成大事。”孔子死后,子夏去鲁至魏,被魏文侯廷请为师。晚年子夏讲学于魏国西河(今山西河津),从学者三百多人。战国时一批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如李悝、吴起及商鞅,均出自他的门下,门风之盛使当时许多人误以为他就是孔子。西河学派既传授儒家经典,也是法家政术思想的先驱,韩非称“儒分为八”,但不及子夏,即将之视为法家。子夏是一个有操守讲气节的人,有人劝他当官,他回答:“诸侯之骄我者,吾不为臣。大夫之骄我者,吾不复见。” 在求学于孔子的时候,子夏请问孝道,孔子说:“最难的就是对父母和颜悦色。仅仅是有了事情,儿女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饭,让父母吃,难道这样就可以算是孝了吗?”子夏说:“一个人能看中贤德而轻视女色,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可以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诚实守信。这样的人虽然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什么,我一定说他很有知识和教养了。”还有一次,司马牛忧愁的说:“别人都有兄弟,唯独我没有。”子夏说:“我听说过‘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只有对待所做的事情严肃认真,不出差错,对人尊敬而合乎礼的规定,那么天下人就都是自己的兄弟,君子何愁没有兄弟呢?”这两个例子足见子夏对礼仪道德的尊崇,对长辈的孝敬和对朋友的忠厚在子夏身上得到充分的体现。 子夏经常因为独特的见解而得到孔子的赞许,曾经有一次,子夏问孔子说:

论孔门之“学”

论孔门之学 书院在当代的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决不仅仅是诵读经典、演习古代礼仪这么简单。现代学校教育推行的是为人之学,功利之学,受制于工具理性和实用主义的绝对支配。在民间创办书院,恢复书院讲学传统,其根本宗旨在于接续古人的学统,彻底实现由为人之学向为己之学的过渡,进而有效发挥国学安顿身心乃至化民成俗的作用。程子曰:“学不传,千载无真儒”。“学”既是入道门径,也是一以贯之的成德功夫,书院教师如何自修自学,如何开展讲学并引导学生自觉求学,需要在实践中摸索总结经验,更需要回溯到宋明理学乃至先秦儒家经典中去寻找答案。 一、“学”为孔门第一义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学”为孔门第一义,“学”字几乎贯穿《论语》二十篇始终,孔子反复说“学”,就是要把“学”义讲明。“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其实,孔子论“学”即是论“性”。孔门之“学”,既不执于“有”,也不沦于“空”,而是执“有”“无”两端而用其“中”。“学”义不明,或“务外遗内,博而寡要”,此为逐物,或“非外而是内”,此为著空。“学”正是思孟学派心性论的源头,可以从“学”字入手领悟儒家中庸之道的内涵。 孔子为学问之道区分出几个层次: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生而知之”,即性而知之,不是生下来就全知全能,不需要学习就通晓宇宙人生的一切道理,而是“学”达到感而遂通、内外一如的纯熟境界。但孔子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其实,“生知”与“学知”本来就

没有一个严格的界限,孔子不说“生知”,而说“学知”,因为“生知”易凌空蹈虚,把修心养性落在“学”字上,学问才真切笃实。 孔子曰“下学而上达”“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学而不思则罔”,似乎“学”只是成德功夫的一个环节。但孔子单独说一个“学”,或“好学”时,学而无所学,“学”的内涵就不同了,“学”乃一以贯之彻上彻下功夫。再如,“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先事后得,非崇德与”?“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以上诸章节孔子虽没有直接论及“学”,但从义理上体悟,均是论“学”箴言。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论语·雍也》) “好学”不仅仅是对于学习的一种态度,而是学问功夫和人生境界。只有孔子与颜子才能达到“好学”的境界,《论语》中其他几处也出现“好学”一词,但涵义有所不同。“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好学”处于“生而知之”与“学而知之”之间。孔子好学,学而不厌;颜子好学,欲罢不能。“好学”则能学而无所学,颜子屡空,孔子“空空如也”。 以“不迁怒,不贰过”来界定“好学”的内涵,这是孔子论“学”义理最精微的一句,所谓颜子“具体而微”,正从“不迁怒,不贰过”体现出来。要从“不迁怒,不贰过”中读出《大学》格物功夫来。然而后人的注解均不得要旨,唯有阳明先生一语点破:“颜子不迁怒,不贰过,亦是有未发之中始能”。《传习录》77条记录阳明先生与弟子的一段对话,对于理解《论语》此章有帮助。 问:“‘颜子没而圣学亡’,此语不能无疑”。先生曰:“见圣道之全者惟颜子,观喟然一叹可见。其谓‘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是见破后如此说。博文约礼,如何是善诱人,学者须思之。道之全体,圣人亦难以语人,须是学者自修自悟。颜子‘虽欲从之,末由也已’,即文王望道未见意。望道未见,乃是真见。颜子没,而圣学之正脉遂不尽传矣”。

从孔子教学场景中汲取教育智慧5页word文档

从孔子教学场景中汲取教育智慧 200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颁发“孔子教育奖”,这表明伟大教育思想家孔子至今仍为世人所敬仰,他那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对中国和世界教育的发展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要好好地继承这一民族文化瑰宝,就应重温孔子,研读《论语》,观摩孔子的教学场景,感悟其中的教育智慧,增长教书育人的才智。 非标准化式的答弟子问 孔子在教学活动中经常遇到不同学生提出同一问题,他通常会根据提问对象的不同而做出不同的回答。《论语?先进》中有这样一段教学场景:有一天,孔子与弟子冉有、子路、公西华在一起,子路问老师“闻斯行诸?”即听到就行动吗?孔子答到:“有父兄在,如斯何闻斯行诸”孔子要求子路先征求一下父亲、哥哥的意见,再决定行不行动。过了一会冉有又问:“闻斯行诸?”,孔子答到:“闻斯行之”。一齐听课的公西华感到困惑,追问老师,为什么两个人的答案不一样呢?孔子解释说“由也兼人,故退之,求也退,故进之”。在孔子眼里,子路生性直率,做事鲁莽,经常为朋友两肋插刀,这样的人如果听到什么就行动,往往容易犯错误,于是教他征求父亲、兄长的意见,希望他做事谨慎,少犯错误。而冉有呢?他是一个优柔寡断,做事常常显得有些退缩,所以教导他听到后就要立即行动,以便养成做事果断的习惯。类似的教学场景在《论语》中还有不少,如颜渊、仲弓、樊迟问“仁”,子张、子贡、季康子问“政”,司马牛、子路问“君子”,孔子的回答也各因人而异。可见,孔子在回答弟子问题时,不强调问题答案的标准化,而是根据弟子的品德修为、思想状况和性

格特质而做出不同的回答,善于因势利导使弟子在各自的基础上有所长进。 抑扬并用地引导弟子 孔子在教学中也常常碰到表现不令自己满意的学生,他既不放任自流,也不是严厉训斥,而是以抑扬并举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既让学生明确自己错误所在,又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据《论语?子罕》记载,有一天孔子表扬子路“衣敝温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孔子赞扬子路在富贵者面前无贪求与嫉妒之心,表现出不卑不亢之态,只有品德高尚者才能做到。子路听到后“终身诵之”,听到老师的表扬喜过了头,整天将老师的话挂在嘴上。孔子见状后感到他有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思想,于是对他说“是道也,何足以臧?”孔子批评子路要是仅仅这样就不算好,以此来激励他不断进步。《论语?先进》中还记载子路曾在孔子门前弹琴,孔子批评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其他弟子听到孔子的话后,对子路态度不友好。孔子知道后对弟子说“由也升堂矣,未入室也。”他赞扬子路的学问已造乎正大光明之域,只需进一步深入精微。孔子赞扬子路的目的在于肯定其长处,以改变其他弟子对子路的态度。从这抑扬次序各异的教学场景中,我们不难发现,孔子无论是表扬弟子还是批评弟子,都注意弟子因此而产生的心理变化,发现学生有不良情绪,就立即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调适,使弟子既有成就感,又克服自满情绪,既让他明白错误所在,又不因此而产生自卑心理,始终让弟子处在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之中。 机智地诱导问难弟子

孔子学生

孔门十哲是孔子门下最优秀的十位学生(子渊、子骞、伯牛、仲弓、子有、子贡、子路、子我、子游、子夏)的合称。《论语.先进》载,“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子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七十二贤鲁国人,颜氏,名回,字子渊,也称颜渊。七十二贤之首,十哲之首,儒家五圣之一,被后世尊称为复圣。小孔子三十岁,最为孔子钟爱,并一再褒奖之:“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回也好学,不迁怒,不贰过”。历代追封追谥自汉代起,颜渊因为较易查考的关系,除了被列为七十二贤之首外,有时祭孔时独以颜渊配享。此后历代统治者不断追加谥号:唐太宗尊之为“先师”,唐高宗追封太子少保,唐玄宗尊之为“兖公”,宋真宗加封为“兖国公”,元文宗又尊为“兖国复圣公”。明嘉靖九年改称“复圣”。山东曲阜还有“复圣庙”。 闵损,鲁国人,闵氏,名损,字子骞,小孔子十五岁。以德行著名,孔子称其孝。不仕大夫,不食污君之禄,品格高尚。闵子骞为人极孝。他少年丧母,父亲娶了继母。继母偏爱自己亲生二子,虐待闵子骞,子骞却并不告知父亲,避免影响父母间关系。冬天,继母用棉絮给自己的孩子做棉衣,而给他的棉衣填的是芦花。一日闵子骞驾马车送父亲外出,因寒冷饥饿无法驭车,马车滑入路旁沟内。他被父亲喝斥鞭打,结果抽破衣服露出了芦花。父亲醒悟,想休掉妻子。子骞长跪于父亲面,为继母求情:“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父亲便不再休妻,继母也痛改前非。孔子赞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后人根据这一段故事,改编出戏剧《鞭打芦花》,并作为《二十四孝》中单衣顺母的主角。闵子骞为寡言稳重,一旦开口语出中肯。孔子评价:“夫人不言,言必有中。”历代帝王因闵子骞的德行高尚,对其屡有追封:唐朝开元二十七年追封费侯,北宋大中祥符元年封琅琊公,南宋度宗咸淳三年又称费公。今山东省济南市百花公园内有闵子骞衣冠冢,附近有闵子骞路。另外,在沂水县亦有闵公山,相传是闵子骞当年登高避祸的所在。今韩国闵氏是他后人。 冉耕,冉氏,字伯牛。中国春秋时代末(前544年~前439年)鲁国人,是孔子的学生之一,患病早逝,孔子十分难过。伯牛与颜渊、闵子骞、仲弓同属孔门十哲的德行科哲人。唐朝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封“郓侯”,宋追封为“东平公”,后又改称“郓公”。曾任鲁国的中都宰,孔子很器重他。在患有恶疾时,不愿见人。孔子于其病危时,特地去探望他,从屋外窗口握住他的手,边叹息边说:“死,是命中注定的啊!可是这样的人怎么会有这样的病,这样的人怎么会害这样的病啊!”伯的德行,与颜渊、闵子骞等并驾,无怪乎孔子哭说这是天命。伯牛以德行见称于孔子,惜全无事迹可考。仅知其是染患恶疾而逝,可能是染上麻风病。冉子后代冉子第65代冉士朴于雍正13年,奉旨授为翰林院五经博士,世代袭封。至民国3年,改为奉祀官。冉雍冉雍冉雍,鲁国人,字仲弓,冉耕之宗族。孔子以其为有德行,

向孔门弟子借智慧—向曾参学习勤奋

傅佩荣 《向曾参学习勤奋》 一、曾参解释“一贯之道” 孔子评价曾参为“参也鲁”,这个鲁不是鲁国人的鲁,是鲁钝的鲁,鲁代表很老实、很迟钝,反应比较慢,IQ稍微差一点。 在整个《论语》里面,最重要的一段话就是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这段话有个背景,子贡是孔子学生里面口才很好的一位,口才好的人很聪明,很喜欢做批评,他批评到孔子。子贡跟同学说,我们老师孔子是多学而知之,广泛学习各种材料,记忆力不错,记下来之后上课教我们的。这话传到孔子耳中,孔子当然不太开心。子贡这个学生,这么聪明的学生居然不了解我,以为我只是个教书匠。所以他上课的时候就说了,子贡,你以为我是多学而知之吗?子贡知道有人告密了,他就说是啊,难道不是吗?孔子说,“非也,予一以贯之”。非也两个字很严厉啊,说你错了,我是一以贯之,有个中心思想把我的学说全部连贯起来。哲学家一定有中心思想,如果没有中心思想的话呢,就是这边学一点,那边学一点,那到底你是图书馆呢,还是什么,重要的是你是一个哲学家,可以把它连贯起来,变成一个系统,融会贯通。所以孔子跟子贡说你错了,我是一以贯之。子贡没有接着问,这是最可惜的事情。子贡本来应该接着问,说老师,你说的一以贯之何谓也?这样就可以让孔子发挥了,但是子贡跑掉了。所以孔子心里面有一些难过,他就想利用上课的时候再来好好教一教,所以想问曾参,因为曾参年纪那么小,又特别地笨,他一定不懂我的一贯之道。孔子就说话了,曾参啊,我的思想是有一个一贯的系统。他本来希望曾参说何谓也?结果这个时候曾参不知道哪一根筋不对,就说是的。孔子吓了一跳,他反应很激烈。你看《论语》,两个字“子出”,老师立刻离开教室。你都懂了,我还教什么呢?结果他一走就发生悲剧了,别的同学就围过来,问曾参说,何谓也?这不是悲剧吗?“何谓也”三个字应该曾参请教孔子,但他说是的,害得孔子离开教室,同学们来问他,何谓也?不要忘记,他年纪几乎是最小的。比他更年轻的只有一个子张,我们将来再谈。所以在这个时候曾参吓了一跳,就随便讲一句话,“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这句话代表曾参个人的体验,他不等于孔子的一贯之道,很清楚,孔子说一,他说忠恕是二,你再怎么解释它都不是一。但是曾参是一个勤奋向学的年轻人,他就是一直努力,最后才有杰出的成就。在《中庸》里面有说,就是别人念一遍就会了,我念一百遍,别人念十遍就会了,我念一千遍,叫做“虽愚必明”,虽然愚笨,但是到最后都通通明白了。这是学习的一种秘诀,没有别的什么速成的方法。学习要勤奋刻苦,这就是学习的秘诀,没有别的速成的办法。 曾参说,“士不可以不弘毅”,念书的人不能不有恢弘的气度跟坚毅的性格,因为他任重道远,把行仁当做自己的责任,不是很重吗?到死了才能停止,不是很远吗?行仁的“仁”就是标准答案。所以曾参晚年的时候说得很好,一个人一生努力到死了才能停止的那个字叫做

孔门师生关系

孔门师生关系后感 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们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情趣、品行、乃至行为举止、音容笑貌、板书笔迹等。因此,可以说教师道德素质比教师文化素质更为重要。师德才是教师的灵魂,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 中国古代师生关系中尊师爱生的佳话不胜枚举,许多事迹感人至深。孔门师生之间感情相当深厚,关系十分密切融洽。孔子对学生充满了爱心。学生生病,孔子亲往探视,例如,“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入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师生之间亲密如同父子之情。颜渊不幸病死,孔子极其悲痛,“哭之恸”。孔子和学生的关系是师生也是朋友,他常常和学生们无拘无束的坦率地交流,师生之间呈现出一种民主和谐的气氛,并能让学生在交谈中得到启发。看到一片松林,孔子曰:“岁寒,知松柏之后凋。”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教育。站在宽阔奔腾的河流边,有感而发:“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感叹时光如滚滚而逝的河水一去不复返,鼓励学生要自强不息。又有一次他和学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在一起谈论志向,大家谈论了自己治理国家的宏伟志向,而曾皙希望“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孔子听后,深深地感叹“我赞同曾点的志向啊!”可以看出师生之间关系融洽,畅所欲言的民主气氛。这种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在距今两千多年前的时代是难能可贵的。 孔子和弟子之间有着深厚的情谊,对学生的无限热爱,推动他一生“诲人不倦”的教育事业。孔子和弟子们生活在一起,情同父子,休戚与共。孔子对弟子们视之如子,关心爱护。当冉伯牛身患传染性的不治之症后,孔子冒着被传染的危险去看望他,并从窗户里拉着冉伯牛的手说:“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学生颜渊英年早逝,孔子放声痛哭,悲伤至极,说:“噫!天丧予!天丧予!”弟子之死令他伤心欲绝。学生劝说:“先生不要太悲伤了啊!”孔子回答说:“不为颜回悲伤,还为谁悲伤呢?”足见师生之间的情谊之深,足以体现孔子伟大的情怀。 正因为孔子以博大的胸怀爱生如子,他的学生自然视之如父。孔子周游列国时,许多弟子跟随着他。一路上有过礼遇,但也遇到过许多困难甚至危险。在陈、蔡等国缺衣少食,在匡又被人围困,险遭被害。孔子以为颜回遇难了,而颜回说:“老师您还活着,我颜回怎么敢先死呢?”这种师生之间患难与共、生死与共的真挚感情,让人感叹不已。即使在最困难和最危险的时候,他的学生都没有离开过他。尤其是子路,跟随了一辈子,亦师亦友亦兄,从相抗到相知到相随。冉有因辅助富超周公的季氏,受到孔子的严厉批评,但他依然尊爱老师,思念着流亡中的老师,多次提出要迎回老师。 在生活中,孔子对学生是十分关心的。有一次,闵子骞、子路、冉有、子贡侍立两侧,一个个仪表堂堂。孔子非常高兴。但看到子路刚强的样子,他又非常担心:"若由也,不得其死然。"(《先进》)不幸言中,后来,子路在卫国内战中,被剁成肉酱。冉耕得了不治之症,孔子去看他,伤心地说:"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由此可见,孔子爱生如子,关怀备至。 由于孔子悉心地教导、诚挚地关怀,以及他渊博的学识和高尚的品德,学生们尊敬他,爱戴他。他得了病,子路为他祈祷(见《述而》)。叔孙武叔等人诋毁他,子贡坚决为他辩护。孔子死后,学生们为他守墓三年,子贡守墓六年,才挥泪而去。更重要的是,学生们谨记老师的教诲,终生实践着他的思想,传播着他的思想,从而形成了中国最重要的学说--儒学,使孔子的思想光照千秋,使孔子名垂万代。

《论语》读书报告写范文

《论语》读书报告写范文 导语:从自己的观点来写,必须包括虚实两个方面。实的方面是记录原作的内容,虚的方面是表达自己的见解。简评式读书报告(brief-mentbookreport)要求不仅把一书的情节、要点复述一遍,而且要在简述原作的主要内容之外还必须表达自己对该书和作者的看法。读书报告怎么写范文,欢迎大家前来参考学习! 《论语》是儒家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初中、高中都有相关的课程学习,但终究只停留在浅尝辄止,拾人牙慧的阶段,所获有限而零碎。现拜读了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更深入地认识了这一经典,有了一些不同以往的收获。 总体来说,以前对论语的认识只停留在“语录体”的书面概念中,而今细读,渐品出了其中况味,发现其中人物其实也是活生生的现实中的人:机敏善辩的子贡,率直的子路,潇洒曽皙。当然,形象最为鲜明的还是孔子。虽然书中对话体占绝大部分,极少有动作神态描写,但读过之后,觉得孔子不再是高高悬于庙堂之上的画像,遥远地立于时间深处的历史人物,。有着鲜活的抱负追求、喜怒哀乐。 《公孙长篇》中“匿怨而与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可以看到孔子明澈的内心与坦荡的胸怀;《先進篇》记载: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可以看到孔子失去爱徒的悲痛欲绝;“朽木不可雕也”的训斥,可以看到恨铁不成钢的肝火,《子罕篇》“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可以看出孔子的困顿和无奈;《雍也篇》“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可以看到孔子高远

的抱负和不得志的孤寂,可以领略到夫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担当和气魄。正是这些,让我感到这位笼罩着神圣光环的至圣先师,也是位更为亲切可感的师者和榜样。 君子,是儒家理想道德规范的外化和集成。《论语》中,君子道德行为标准出现的频率极高。其中,“忠”、“恕”是反复出现的概括和总结。通过阅读,我对孔子这一伦理道德核心思想有了更加具体和深刻地了解,这主要体现和应用与自己、他人关系的处理。 我的理解是,撇开政治,在个人修养上“忠”,主要是对自己生命和人格的负责。每个人作为独立的生命体,生来对自己灵魂的保洁负责。“忠”就是忠于自己的本心,虔诚于人格境界的提升,克服锱铢世事加诸欣赏的虚妄。除了鄙弃“匿怨而与其人”之外,更多地体现在对待自己的错误和不足,遵时守信上。孔子说“过,则勿惮改”,《述而篇》记载陈司败指责孔子偏袒鲁君,孔子闻之,“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可以看出,孔子不认为犯错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不去避讳或掩饰,而是视错误为财富,视被别人指出错误为自己的收获。他把错误当作完善自身,致知修身的必须途径。《论语·为政篇》孔子答子贡问君子:“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强调言行一致,也是强调表里如一,强调待人行事与追求完美人格的统一。 “恕”,则是以一颗包容的心对待他人,留存人之初的本善,即满满的同情心,并将其实在化为具体的设身处地、推己及人的行为表现。如杨伯峻先生在备注中提到的,其消极方面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积极方面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如何对

孔门十贤

冉雍(公元前522-?)字仲弓,茶 (今菏泽市冉贤集)人。为孔子弟子,与冉耕(伯牛)、冉求(子有)皆在孔门十哲之列,世称“一门三贤”,当地人称为三冉。 冉雍乃少昊之裔,周文王之后。曹叔振铎数传至冉离,世居“菏泽之阳”。家贫,以牧为业,人称“犁牛氏”。《冉氏族普》称离娶颜氏,生长子耕,次子雍。颜氏死,又娶公西氏,生求。后公西氏闻孔子设教阙里,“命三子往从学焉”。 冉雍曾做过季氏私邑的长官,他为政“居敬行简”,主张“以德化民”。但是在季氏“仕三月,是待以礼貌,而谏不能尽行,言不能尽听,遂辞去,复从孔子。居则以处,行则以游,师文终身”。 冉雍在孔门弟子中以德行著称,孔子对其有“雍也可使南面”之誉。这是孔子对其他弟子从来没有的最高评价。孔子临终时在弟子们面前夸奖他说:“……贤哉雍也,过人远也。”所以后世对冉雍的评价甚高。如荀子在他的《儒效》篇中,就把冉雍与孔子相提并论,说:“通则一天下,穷则独立贵名,天不能死,地不能埋,桀跖之世不能污,非大儒莫之能立,仲尼、子弓(即仲弓)是也。” 及孔子卒,恐失圣道之传,他与闵子诸贤,共著《论语》120篇。又独著6篇,谓之《敬简集》。自经秦火,书已不存。冉雍死后,葬于曹州东南60里冉 ,与伯牛、子有合祠,在其故里茶 建祠专祀。(公元前522-?)字仲弓,茶 (今菏泽市冉贤集)人。为孔子弟子,与冉耕(伯牛)、冉求(子有)皆在孔门十哲之列,世称“一门三贤”,当地人称为三冉。 冉雍,四川人。 孔门十哲指的是孔子门下最优秀的十位学生(子渊、字骞、伯牛、仲弓、子有、子贡、子路、子我、子游、子夏)的合称。《论语.先进》载,“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子渊 即颜回,姓颜名回,字子渊,亦称颜渊,比孔子小三十岁,鲁国人。颜回出身贫贱,一生没有作官。孔子赞叹说:“颜回真是难得啊!用一个竹筒吃饭,用一个瓜瓢喝水,住在陋巷里。要是一般人,一定忧烦难受,可颜回却安然处之,没有改变向道好学的乐趣!”颜回敏而好学,能闻一知十,注重仁德修养,深得孔子欣赏和喜爱。因此被列为孔门四科十哲(德行科)之一。 颜回 颜回才29岁,头发就全白了,而且早逝。颜回死时,孔子哭得很伤心,说道:“自从我得了颜回以后,弟子们就更加亲和向学了。”“他发了怒,很快就会消解,从不把愤怒转移到别人身上;有了错误,马上改正,决不再犯。可惜他短命死了,现在就没有这样好学的人了。”由于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所以至三国魏正始元年(224年)祭孔时开始以他为配享从祀之例。唐玄宗开元八年(720年)被封为“亚圣”。明嘉靖九年(1530年)封为“复圣”。《韩非子。显学》列为儒家八派之一(颜氏之儒)。 子骞 即闵损,姓闵名损,字子骞,比孔子小十五岁,鲁国人。闵损以德行著称,孔子特别表彰他的孝行,说他顺事父母,友爱兄弟。汉代刘向《说苑》中曾记载:闵损幼年时遭后母虐待,他父亲知道以后,非常愤怒,要把后妻赶走,闵损反而为后母求情。他说,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因为后母生了两个孩子,如果后母被赶走了,那三个孩子就没人照顾了。他的孝行感动了父母,也深得远近人之

孔门弟子的结构

孔门弟子的结构 ——从《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序文引申 20世纪,尤其是21世纪,世界上重要的问题之一是中国问题。在19世纪末,中国发生了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在不断动荡中尝试和国际接轨,其学术文化也在不断动荡中寻找自身的定位,至今仍在变迁之中。 中国有两个相对应的名称,中国和中华。“中国”是从政治和地缘而言的,“中华”则是从文化和影响力而言的,为一体之两面。“中国”的“国”,意味着政治和经济,涉及这片疆土和人。“中华”的“华”,意味着文化,涉及此疆土上人的世世代代的生活方式。中国的“中”,政治上指中心(“中国”的原初意义指京师),文化上指如何做事情才能恰到好处。这个“中”的经典表达是“中庸”,也表达为“中行”(《论语·子路》)或“中道”(《孟子·尽心下》),意思非常深刻。“中国”的名称,最初出现在西周。《史记》里这个词最初出现在《五帝本纪》,《孔子世家》中也已用到。“中华”的名称来自先秦的“华夏”(《左传》定公十年引孔子曰:“裔不谋夏,夷不乱华。”)。最初出现在魏晋南北朝,主要是因西域外族入侵;而大量运用于清末,主要是因西洋外族入侵。由此,中华民族的概念,产生于近代,是中国概念的延伸。政治和经济上的内忧外患,文化上的自强不息,相辅相成。然而,从中国文化的源流而言,处于核心地位的无疑是孔子。孔子作为中国文化奠基期的代表,往前推有周公,往旁推有老子,往后推直接有颜回,间接有孟子和荀子,涉及更深远的内容,形成复杂的判教。要理解中国,就必须理解中国文化;要理解中国文化,不可能不涉及孔子。 人们要探讨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学术竞争力的中华学术的结构,可以从《汉书·艺文志》入手。此结构以儒家经学为核心而形成,而推究其源流,可以从认识孔门弟子的结构开始。中国传统社会能长久延续,重要原因之一在于精英结构的相对稳定,此结构部分为孔门弟子所奠定。《论语·八佾》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这里出现的“文献”,文为典籍,献为贤人(何晏《集释》,又朱熹《集注》),指明了文和人的相应。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的序文,是全传的纲领。可以仔细品读,并推究其来龙去脉。《史记》的篇章,大体以序、正文、赞三部分组成,首尾有其呼应。序作为导言,往往揭示全文的大纲。先引序文如下: 孔子曰:“受业身通者七十有七人”,皆异能之士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政事:冉有,季路。言语:宰我,子贡。文学:子游,子夏。师也辟,参也鲁,柴也愚,由也喭,回也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 孔子之所严事:于周则老子;于卫,蘧伯玉;于齐,晏平仲;于楚,老莱子;于郑,子产;于鲁,孟公绰。数称臧文仲、柳下惠、铜鞮伯华、介山子然,孔子皆后之,不并世。 《史记》序文分两节:其一,举出弟子,主要以人才结构分;其二,列示老师,从中央到地方,主要以国别分。由来龙至去脉之间发生的转变,就是孔子的作用。对弟子的这些评语来自《论语·先进》,《列传》引用时有微小出入。本文以分析第一节为主,对第二节的疏通,暂且留待以后。 这段序文分四句。第一句是总纲,此后的三句,分别引用《论语》中的原文。以下逐句解析,并尝试作若干引申: 孔子曰:“受业身通者七十有七人”,皆异能之士也。 这一句是总纲。 孔子传授的整体课程中,获得身心成就的有七十七人。受业是对身心的塑造,身通是塑造的完成。《论语》开篇“学而时习之”,有其深远的内容,当另外解释。初步而言,“学”相应“受业”,“习”相应“身通”。 受业,对学生而言;“授业”,对老师而言。参见《孟子·告子下》:“愿留而受业于门。”《史记·荀卿列传》:“受业子思之门人。”又,韩愈《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受业(或授业)是全方位教学,对应的是身心。业是覆在悬挂乐器架上的木版,引申为书册之版。 身通,体证,重视身体性。《老子》曰:“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五十四章)知行合一,等到身体知道(活儿上身),就退不掉了。 七十七人,《孔子世家》:“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弟子三千应该是先后从学者之数(可能有部分的转相教授),学有所成者七十二人。 弟子的数目,一般有三说:一是七十二人(《孔子世家》),虚数,取3×2×3×2的数列。二是七十七人(《列传》),实数,根据该文真实数出来,尽管对具体数字还有争议。三是七十人,约数。

孔门弟子借大智慧--向子夏学教书

@傅佩荣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论语.为 政》 孔子在这里讲的是观察人的道理。怎样考察一个人的品行、才干、能力?孔子说要“视其所以”,看他的动机、目的;“观其所由”,看他的来源,整个行动的经过;“察其所安”,再看看他平常作人是安于什么?孔子以这三点观察人,所以他说:“人焉廋哉?人焉廋哉?”这个“廋”是藏匿的意思。以“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三个要点去观察人,就没什么可藏匿的了。看任何一个人作人处世,他的目的何在?他的做法怎样?(前者属思想方面,后面属行为方面)另外再看他平常的涵养,他安于什么?是安于逸乐,还是安于贫困,安于平淡。学问最难是平淡,安于平淡的人,什么事业都可以做。因为他不会被事业所困扰。孔子曾经说过:“人有五仪,有庸人、有士人、有君子、有圣人、有贤者,只有能够鉴别这五类人,才可算得上真正掌握了治人之道。”如何鉴别呢?孔子认为就是要掌握上面这三个知人励品的要点。简单地看,这三点似乎平常,其实这三点涵盖着对一个人行为动机、目的,行为的整个过程,以及这个人平常的业余爱好、兴趣、涵养整体的观察,即既要重视从显性的行为,又要从隐性的思想,“全方位”地考察一个人,方能把一个人看清看透。 人本身是一个复杂的多面体,而人与人之间又有着不少差异,即使作为一种人才,也是参差不齐的,单纯从某一方面看是很难看准的。但

是人再复杂,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再大,也逃不脱孔子上面指出的三个方面。孔子提出的“知人励品”的三条途径是非常厉害的,所以在料材核能过程中,按照孔子这种主张,注意全方位考察,历来被为政者、 用人者所重视。 《向子夏学习教书》 一、何为孝顺 子夏是卫国人,比孔子小了45岁,跟子游一样,是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所收的学生。“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这句话就是子夏说的。他本身是很好的学生,他晚年的时候是很好的老师,教过一个国君,叫魏文侯。晚年的时候,是孔子学生里面比较有成就的一位。 子夏的个性比较内向,有时候把他跟子张来对照,子张是过,子夏就是不及,“过尤不及”就是他们两位。与子游同列在文学科里,有一次两人请教孔子何为孝顺。子游问孝,孔子回答“今之孝者,是为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说现在所谓的孝顺,就是奉养父母而已,让他活着,有东西吃而已。但是你对于狗跟马,你要了解,狗跟马也能奉养人,替我拉车,替我看门。如果你不能尊敬父母的话,那跟狗跟马对人的照顾有什么差别呢?把自己做子女的比喻为狗跟马,这比较合乎孔子对于孝顺的观念。 子夏也来了,“子夏问孝,子曰色难”。“色难”并不是好色最难的,“色难”是指脸色保持愉悦是最难的。接着孔子继续说,“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换句话说,你以为有事弟子来做,有好吃的酒、食物,让父母来吃,这就是孝顺吗?不是的,要保持容貌的愉悦。我们都知道,跟父母相处,有的时候就给父母摆脸色看了,尤其父母年纪大了,生病了,这个时候我们说久病无孝子,我们也会不耐烦。但是不要忘记,我们小时候父母带我们看病,什么时候拖延过,什么时候抱怨过。那为什么我们对父母亲就觉得不耐烦呢?就是孔子回答子夏的时候说,脸色保持愉悦是最困难的事。因为内心有深厚的情感,你才会外表表现出来非常愉快。我们都知道你爱一个人,对他做任何事都会很开心,你对他感情稍微少一点,就开始不耐烦了,这是人之常情。对于子游,孔子强调尊敬,对于子夏孔子强调关爱。所以你要孝顺的时候,不能没有尊敬跟关爱,二者合起来就比较完整了。 二、子夏帮助同学解惑 子夏念书念得非常好,所以有时候同学们有什么问题,听老师讲听不懂的,就会请教他。有一次,司马牛他一个人在感叹,他说别人都有好兄弟,好的兄弟,只有我没有。因为古时候的人,子女有时候多一点,兄弟姐妹手足,如果有一个表现杰出,其他人都会很开心。可司马牛一个人很难过,说别人都有好的兄弟,只有我没有。这时候子夏就出来了。子夏说,我听老

孔子弟子简介

孔子弟子简介 孔门弟子 1、颜回(前521~前481年)春秋末鲁国人。字子渊,亦颜渊, 孔子最得意弟子。《雍也》说他“一箪食,一飘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为人谦逊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他异常尊重老师,对孔子无事不从无言不悦。以德行著称,孔子称赞他“贤哉回也”,“回也,其心三月不违反、仁”(《雍也》)。不幸早死。汉高祖东巡祀孔子时以颜回配享,后历代因之。唐贞观二年(628年)诏称“先师”。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兖国公”。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称“复圣”。在曲阜城内建有复圣庙,俗称颜庙。 2、闵损(前536~?年)春秋末鲁国人。字子骞。在孔子弟子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而其孝悌之德尤以为人所称颂。《先进》赞扬说:“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他物资欲望寡少,仕途观念淡薄。《雍也》载,当季氏请他当“费宰”时,他断然谢绝,说:“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也说他“不仕大夫,不食污君之禄”。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为“费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加封为“琅琊公”。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改为封为“费公”。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称“先贤闵子”。 3、冉耕:(约前544~?)春秋末鲁国人。字伯牛。为人端正正派,善于待人接物。在孔子弟子中,以德行与颜渊闵子骞并称。因恶疾早逝。孔子哀叹其“亡之,命矣夫!”(《雍也》)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为“郓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改封“东平公”。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改封为“郓公”。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称“先贤冉子”。 4、冉雍:(前522~?)春秋末鲁国人。字仲弓。品学兼优。为人度量宽宏,“仁而不佞孔子称其“可使南面”,即可担任封国之君(《雍也》)。后来荀子更敬重他。《荀子?十二子》称:“下则法仲尼、自弓(即仲弓)之义”,将他和孔子并提。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为“薛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加封“下邳公”。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封为“薛公”,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称“先贤冉子”。 5、冉求:(前522~?)春秋末鲁国人。字子有,亦称冉有。性格活泼爽快多才多艺,以擅长“政事”著称。长期为鲁国季氏改革田赋。孔子称赞他是“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公治长》)。因为“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孔子斥之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功之,可也。”(《先进》)但仍是重要弟子之一。唐开元二十七年(739)追封“徐候”。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加封“彭城公”。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进封为“徐公”。明嘉靖九年改称“先贤冉子”。 6、仲由:(前542~前480)春秋末鲁国卞(今山东泗水县人)。字子路,又字季

向孔门弟子借智慧—向颜回学习快乐

傅佩荣 《向颜渊学习快乐》 颜回这个学生开始的时候,孔子对他印象并不是特别好,他说我跟颜回谈话谈一天,他都没有违背我的意思,叫做“不违如愚”,好像很笨。但是下课之后,发现他可以把所学的融会贯通,在生活里面加以改善,等于是我自己慢慢在成长了,所以他说颜回并不笨。颜回对孔子的话没有意见,是因为颜回特别聪明,而不是特别笨,特别聪明的人知道孔子说话的时候都已经先想好了,叫做很有把握才说。 一、颜回好学 鲁哀公问孔子说,学生当中哪位最好学。孔子说,在三千弟子中,精通六艺者七十二人,好学的只有一个,叫做颜回。孔子说他的好学是“不迁怒,不贰过”,意思是颜回这个学生的好学,表现在不迁怒、不重犯过失。因为人的过失,往往来自于性格,性格没有改,过失就跟着你的性格,继续往前走,人生就浪费了很多机会。所以颜回这个学生可以做到“不迁怒、不贰过”,就代表他的好学跟他的生命结合起来,改善了他的一生。颜回本身的志向是“无伐善,无施劳”,就是我不要去夸耀自己的优点,我也不要去把劳苦的事推给别人。 孔子对颜回特别的欣赏,在《论语》里面有一段话特别重要,孔子回答学生的问题,有一个特色,叫做“遇强则强,遇弱则弱”。“遇弱则弱”是指如果学生的问题,没什么水平,孔子的回答也没什么兴趣。因为学生问的问题太单纯了。比如有个学生叫做司马牛,他听到学长们都问什么叫做仁,仁义的“仁”是孔子核心的观念。那他也要问,而孔子给他回答的很简单,“仁者其言也讱”,一个有仁德的人,他说话吞吞吐吐。这是孔子因材施教的表现,对这样的学生他的回答很简单。另外一个学生,叫做樊迟,他问仁的时候孔子说仁者爱人,不要想太多,爱人就好了。所以这些学生他比较活在具体的生活考虑上,那么他需要的答案就很具体,你教我怎么去做好人,爱人就够了。但是对于颜渊就不一样了。 二、化被动为主动 用一句话来说就是,一个人要过得快乐,一定要把被动变成主动。在美国做过一个调查,他们问很多人说如果可以隐形的话,你要做什么?隐形就是一颗药吃下去,你就不见了,不见的时候没有人看到我,这个时候就自由了。结果美国老百姓很诚实,接受访问的民众百分之八十都说要抢银行。这说明你平常不敢抢是因为有外面的压力,有公安,有保全,还有针孔摄影,你抢的话,肯定被逮。这叫做你平常守规矩是被动的,有人看着你就守规矩,这样的人生很可惜。我们常常强调人生是不堪浪费的,所以孔子教颜回精彩的就在这里。孔子是伟大的哲学家,伟大的教育家,他最好的学生是颜回,所以如果颜回请教什么是仁,仁义的仁,孔子核

《子寿终录》孔子临终遗言 译文

《子寿终录》孔子临终遗言译文 原文 子寿寝前弥留少时,唤诸弟子近叩于榻侧。子声微而缓,然神烁。嘱曰: 吾穷数载说列侯,终未见礼归乐清。吾身食素也,衣麻也,车陋也,至尽路洞悉天授之欲而徒弃乃大不智也。 汝之所学,乃固王位,束苍生,或为君王绣袍之言。无奈王者耳木,赏妙乐如闻杂雀鸣,掷司寇之衔于仲尼,窃以为大辱。其断不可长也。鸿鹄伟志实毁于为奴他人而未知自主。无位则无为,徒损智也,吾识之晚矣。呜呼,鲁国者,乃吾仕途之伤心地也。汝勿复师之辙,王不成,侯为次,再次商贾,授业觅食终温饱耳,不及大盗者爽。吾之所悟,授于尔等,切记:践行者盛,空叙者萎。施一法于国,胜百思于竹。吾料后若有成大器之人君,定遵吾之法以驭民,塑吾体于庙堂以为国之魂灵。然非尊吾身,吾言,乃假仲尼名实其位耳。 拥兵者人之主也,生灵万物足下蛆;献谋者君之奴也,锦食玉衣仰人息。锋舌焉与利剑比乎?愚哉!旷古鲜见书生为王者,皆因不识干戈,空耗于文章。寥寥行者,或栖武者帐下,或卧奸雄侧室。如此,焉令天下乎?王座立于枯骨,君觞溢流紫液,新朝旧君异乎?凡王者祈万代永续,枉然矣!物之可掠,强人必效之;位之可夺,豪杰必谋之。遂周而复始,得之,失之,复得之,复失之,如市井奇货易主耳。概言之,行而优则王,神也;学而优则仕,奴耳;算而优则商,豪也;痴书不疑者,愚夫也。智者起事皆言为民,故从者众。待业就,诺遁矣。易其巧舌令从者拥主,而民以为然。故定乾坤者必善借民势。民愚国则稳,民慧世则乱。 武王人皆誉之,纣王人皆谤之。实无异也!俱视土、众为私。私者唯惧失也。凡为君者多无度,随心所欲,迎其好者,侍君如待孺子。明此理,旋君王如于股掌,挟同僚若持羽毛,腾达不日。逆而行之,君,虎也,僚,虎之爪也,汝猝死而不知其由。遇昏聩者,则有隙,断可取而代之。 治天下者知百姓须瘦之。抑民之欲,民谢王。民欲旺,则王施恩不果也。投食饿夫得仁者誉,轻物媚予侯门其奴亦嗤之。仁非钓饵乎?塞民之利途而由王予之,民永颂君王仁。 御民者,缚其魂为上,囚其身为不得已,毁其体则下之。授男子以权羁女子,君劳半也。授父以权辖子,君劳半之半也。吾所言忠者,义者,孝者,实乃不违上者也。 礼者,钳民魂、体之枷也。锁之在君,启之亦在君。古来未闻君束于礼,却见制礼者多被枷之,况于布衣呼?礼虽无形,乃锐器也,胜骁勇万千。 乐者,君之颂章也。乐清则民思君如甘露,乐浊则渔于惑众者。隘民异音,犯上者则无为。不智君王,只知戟可屠众,未识言能溃堤,其国皆亡之。故鼓舌者,必戳之。 吾即赴冥府,言无诳,汝循此诫,然坦途矣!切切。 言毕,子逝。 译文 孔子临终前,叫他的弟子们都跪在了他的床旁边。孔子虽然说话声音小且慢,但精神却很好。并开始嘱咐弟子们: 我多年来游说各国的君王,但最终也没有看到秩序恢复,舆论一律的局面。我这一辈子,没吃啥好的,没穿啥好的,乘的车也很不像样。快到死了我才明白,上天让我享受的东西我却没有去享受,实在是太不明智了。 你们跟我学的那些东西,都是些为了巩固君王的王位,控制老百姓,或者是歌颂君王的学说。但君王听不进道理,美妙的音乐他们听起来就像是麻雀喜鹊乱叫。他们随便给了我一个司空的官来糊弄我,是对我的莫大侮辱。这样的君王不会长久。我的伟大理想没有实现是因为我只知道给他人做奴才,而不知道自己当主子。手中没有权利,就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是白白浪费自己的智慧,这一点我知道的太晚了。唉,鲁国啊,你是我当官路上的伤心之地呀。你们可千万不要走我的老路,当不成国王,也要当侯,再不行也要成为大商人。当教书先生最多也就是混口饭吃,还不如江洋大盗活得滋润。 我给你们说的这些都是我悟出来的,但你们必须记住:只有行动才能事业昌盛,只是空谈便一事无成。把一个想法真正地付诸实施了,胜过把一百个想法写在竹子上。今后那些有作为的君王,肯定会按照我的办法管老百姓,并且为我修庙塑像,把我当作老百姓顶礼模拜的精神偶像。然而,他们并非真心尊崇我以及我的说教,不过是借我的名字巩固他们的王位罢了。 拥有军队的人才有可能成为人君,他们把老百姓看得就像虫子一样微不足道。出谋划策的人只能给国王当奴才,要想吃好的穿好的还得看主子的脸色。再能说会道的舌头能和军人的利剑比试吗?太愚蠢了。自古以来很少见到有书生当君王的,就是因为他们不知道掌握军队。智慧都消耗在了写文章上。即使有个别实践者,也不过是给掌握兵权的人打下手,或者给那些想图谋篡位的人当谋士。这样怎么能号令天下呢? 君王的宝座是建立在白骨之上,君王的酒杯里盛满了鲜血。各朝各代都如此。君王总是希望他的帝国能世世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