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GIS在线监测的重要性

GIS在线监测的重要性

GIS在线监测的重要性
GIS在线监测的重要性

配备GIS在线监测系统的必要性:

1、国家电网公司2011年4月28日发布《变电设备在线监测系

统技术导则》中要求500kV及以上电压等级sf6断路器或

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以上的GIS可根据需要配置SF6气体

压力和湿度在线监测装置;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GIS应预留

供日常检测使用的超高频传感器及测试接口,以满足运行中开

展局部放电带电检测需要;对局部放电带电检测异常的,可根

据需要配置局部放电在线监测装置进行连续或周期性跟踪监视;

2、国家电网公司2008年有指导文件,要求用在线、离线技术监

测设备,实现设备状态检修,淘汰以前的无故障年检制度,减

少停电、停产的成本;

3、GIS是高精尖输电设备,在人工检测SF6微水值时,会对设备

产生次伤害,气旋流会带入水分,气体流失再补气的问题,同

时本来无毒的SF6气体在GIS开断拉弧后会产生剧毒,人工

检测有相当大危险;

4、企业没有长期专业的巡检队伍,没有专业的巡检装备仪器,很

难保障高压设备的安全运行;

5、GIS故障很少,但一旦发生故障后果很严重,检修工作比较复

杂、时间长,稍有不慎可能造成检修质量问题。

因此,出于企业的安全生产、人员、仪器装备的实际情况考虑,采

用GIS在线监测系统,提前预知GIS运行状态及参考历史运行记录,对GIS运行状态评估检修,很有迫切的需求。

GIS是电网运行中的重要设备,是保证供电可靠性的基础。它具有

占地面积小、运行可靠性高、维护方便等特点,在国内外得到了广

泛的应用。随着电力系统中GIS设备的广泛应用,GIS对于保证电

力系统的正常工作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为了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和自动化,GIS在线监测技术已经成为当今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GIS局部放电在线监测:

GIS局部放电传感器根据安装方式可分为内置式和外置式两种。内

置传感器可获得较高的灵敏度,但对制造安装的要求较高。相对于

内置传感器,外置传感器的灵敏度要差一些,但安装灵活、不影响

系统的运行、安全性较高,因而也得到了较为广泛地应用。

GIS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能够实时监测GIS由盆式绝缘子处泄露

的局放电磁波信号,有效检测设备绝缘劣化、发生击穿、闪络等严

重现象。GIS等电气设备长期运行时受温度、雷击、过电压、自身

发热等作用,绝缘会逐步老化,导致局部放电像的出现,并且会逐

步扩大从而导致设备绝缘击穿,造成恶性事故。目前国内GIS设备

的绝缘状态主要通过定期进行预防性试验和检修,检测出设备内部

是否存在绝缘缺陷,防止发生绝缘事故。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社

会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电力系统也日益壮大,传统的定

期停电进行预防性试验的做法不仅不能满足电网高可靠性的要求,

在测试期间断电会间接带来许多经济损失,且不能真实反映设备在

带电运行状态下的绝缘状态,不易发现设备在运行状态下绝缘缺陷。GIS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能在不停电状态下及时了解设备运行

状况,减少停电带来的经济损失;能在运行电压下发现预防性试验

无法发现的绝缘缺陷;可随时对运行设备进行绝缘监测,发现设备

内部局放隐患,并能准确定位,使得GIS的检修工作能有计划地进行,缩短检修时间和节省检修费用,从而提高GIS运行可靠性针对GIS等高压电气设备运行时局放监测的必要性和监测设备的实用性,结合现场运行结果表明,GIS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可以有效的检

测到局部放电现象,为局部放电的深入分析打下了基础,同时安装

方便,成本适中,工作稳定,具有很强的推广价值。

结论:

1、GIS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采集性能稳定可靠,监测灵敏度高,可以全天候自动监测GIS变电站多点局部放电信号的变化。

2、系统监测软件界面友好,可进行多重查询和数据分析,有预警和故障诊断功能,并且能对放电趋势进行查询,方便电厂工作人员及上级管理人员进行科学监测。

3、通过现场运行,为状态检修提供大量的可靠数据,也取得了良好的监测效果,适合在GIS变电站应用,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SF6微水综合在线监测:

GIS高压组合电器是电厂、变电站的重要设备,SF6气体是一种无毒无味无色非可燃的合成气体,具有一般电介质不可比拟的绝缘特性和灭弧能力。SF6气体的微量水份含量及密度值是保证高压组合电器是否能够可靠运行的重要因素。充装SF6的电气设备占地面积小,运行噪声小,无火灾危险。对SF6气体的在线监测已成为保证SF6断路器等电器设备正常安全运行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

在高压开关SF6气体的各项参数中,水分含量是对高压开关的影响是很大的,主要表现在:

1、水分含量超标带来的开关绝缘性能降低,导致高压击穿。因绝缘能力下降在两端电极附近产生局部放电,时间长了导致贯通性闪络,直接影响高压开关的开断性能。

2、SF6被电弧分解后形成SF4+/SF2+/SF5+及负离子F2-/F-/SF-,水分的存在对分解物的复合和断口间介质强度的恢复起阻碍作用,

电弧分解物和SF6经过水解产生HF和H2SO4,会对某些金属物和

绝缘件产生腐蚀作用,影响高压开关的使用寿命。因此,必须定期

检测SF6气体的微水含量值,电网运行规程强制规定,在设备投运

前和运行中都必须定期对SF6气体的密度和含水量进行检测,一般

要求为半年检测一次。

3、SF6气体含水量的现场检测方法有电解法、冷凝法和阻容法。目前大多采用便携式露点仪进行现场检测。露点仪的测量存在以下缺陷:便携式微水测量仪不能对SF6气体微量水分含量进行在线实时

监测,只能够定期对微水含量进行测量。而且测量时需要从GIS气

室内放出一部分SF6气体,采用露点仪测量微水含量,一般露点仪

要求测量时间为5~10分钟,气体释放流量值5L/min,每次检测带

来的气体释放量很大,测试过程比较复杂,不便于操作,并且对气

室较小的SF6开关,更是无法采用此方法进行检测。仪器温度在测

试时不能低于环境温度。仪器的存放和工作环境温度-10℃~+50℃。

北方冬季和南方夏季由于受到环境和气候的影响,露点仪的检测数

据不准确。由于每次测量都需要GIS气室内放出一部分SF6气体,

将影响现场工作人员健康,而且污染环境。

结论:

通过对GIS系统加装SF6气体微水和压力综合在线监测系统,能动

态显示各气室内微水含量和密度变化情况,为避免气室内微水超标

和防止压力突下降,提供了可靠的监测手段,并可根据对历史数据

的分析,得出微水含量和密度值的变化趋势,达到实时监测SF6气

体压力、微水值的目的,提供GIS系统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地理信息系统开发概述

地理信息系统开发概述: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很强的功能,具有很多方面的应用,它的开发是一个大型的系统工程,它的实践也是不断地应用实践——提高——再实践——再提高的螺旋式迂迥上升过程。一般讲来,它的开发过程分4个大的阶段,各阶段中间又有各种小的过程 总体上看,地理信息系统目前尚没有从自己学科总结和完善出来的开发方法,而基本上引入和借鉴了管理信息系统和软件工程的生命周期法、原型法、自底向上法及面向对象法,现分别予以介绍,并且也介绍近年来对开发方法新的研究“演示和讨论方法”。不管采用哪种方法开发抖应该按照软件工程学的要求来进行,因此在下面的方法介绍中,将不再重复软件工程的思想,而是把重点放在每种方法的具体特点上。 1、结构化生命周期法:这儿所谓“结构化”就是有组织、有计划和有规律的一种安排。而结构化系统分析方法就是利用系统工程分析和有关概念,采用自上而下划分模块,逐步求精的基本方法。这一方法最大缺点是用户对即将建立的新系统没有直观的预见性。

2、由底而上法:它是从现行的业务现状出发,先实现一个具体的初级功能,然后由低到高,增加计划,控制、决策等功能,实现总目标。这样各项目独立进行,很少考虑相互配合,出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此方法缺乏系统性,缺点很大,只能进行个别的独立应用,应避免用此方法进行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 3、快速原型方法:所谓“原型”是一个系统的工作模型,此模型强调系统的某些特定方面。此方法主要特点是:开发人只在初步了解用户需求基础上构造一个应用模型系统,即原型。用户和开发人员在此基础上共同反复探讨和完善原型,直到用户满意。此方法自始至终,强调用户直接参加,不断进行评价原型,提出要求。因此可以尽早获得更完整、更确切的需求和设计。但是这一方法必须要有“原型”。 4、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方法:这一方法是随着“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OOP)”而发展起来的。面向对象建模技术采用对象模型、动态模型和功能模型来描述一个系统。 5、“演示和讨论”方法:DADM是英文Demonstration And Discussion Method的缩写,中文释义“演示讨论法”。它要求在软件开发过程的各个阶段,在所有相关人员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这种交流是建立在直观演示的基础上的,演示内容主要包括直观的图表工具和输入、输出界面等。 小结 上述多种开发方法,实际上都是在开发各种系统和软件使用过的,都有其相应优点和缺点。开发是一周期较长,内容广泛,情况复杂的大型系统过程。因此,根据实际情况,扬长避短,灵活使用最适合的方法是一个跟本原则。 显然,上述各种方法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其中“演示和讨论”方法,实际上还不能算一种独立的开发方法,只是一种沟通和交流的方式,各方法都能用。因此,目前建议采用方法是: 1.树立以系统结构化开发的总观念 2.尽量采用最接近用户要求的现有自主产权GIS系统作为原型系统,可视性好、功能强的各种类型的电子地图集系统也可作为一个普通的可选的原型;或者采用选择其它的原型,采用组件技术进行扩充; 3.当没有原型系统时,采用结构化生命周期结构制原型;

(完整版)地理信息系统概论考试重点

地理信息系统导论考试重点 1、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是由计算机硬件、原件和不同的方法组成的系统,该系统设计用来支持空间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 2、拓扑关系 描述两个对象之间在拓扑变化(及发生缩放、旋转、拉伸等变形)下保持不变的几何属性(即图形关系保持不变),用来表示要素间的连通性或邻接性的关系。 3、空间索引 依据空间实体的位置和形状或空间实体之间的某种空间关系按一定的顺序排列的一种数据结构,其中包含空间实体的概略信息,如标识码、最小外接矩形以及存储地址。 4、元数据与空间元数据 元数据就是“关于数据的数据”,它反映了某项数据自身的一些特征。 空间元数据是指在空间数据库中用于描述空间数据的内容、质量、表示方法、空间参考和管理方式等特征的数据,是实现地理空间信息共享的核心标准之一。 5、叠合分析 在统一的空间参照系统下,将同一地区的两个不同地理特征的空间和属性数据重叠相加,以产生空间区域的多重属性特征,或建立地理对象之间的空间对应关系。 6、泰森多边形(V oronoi) 将已知的离散分布的数据点连接成三角形,做三角形各边的垂直平分线,每个数据点周围的若干垂直平分线便围成一个多边形,该多边形即为泰森多边形。 7、矢量数据结构 基于矢量模型的数据结构称为矢量数据结构。矢量数据结构通过记录空间对象的坐标及空间关系来表达空间对象的位置。 8、栅格数据结构 栅格数据结构实际上就是像元阵列,像元的行列号确定位置,用像元值表示

空间对象的类型、等级等特征,每个栅格单元只能存在一个值(行、列、像元值)9、矢量数据的输入与编辑 跟踪数字化 扫描矢量化 数字测图仪 数据结构转换 10、栅格数据的输入与编辑 图像扫描 遥感解译 数据结构转换 11、矢量数据的优缺点 优点: 便于面向实体的数据表达; 数据结构紧凑,冗余度底; 拓扑关系有利于网络分析、空间查询等。 缺点: 数据结构复杂; 软件实现的技术要求比较高; 多边形等叠合分析相对困难。 12、栅格数据的优缺点 优点: 数据结构相对简单; 空间分析较容易实现; 有利于遥感数据的匹配应用和分析。 缺点: 数据量大,冗余度高,需要压缩处理; 定位精度比矢量低; 拓扑关系难以表达。 13、图像数据矢量化方法

(完整版)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1.数据:是通过数字化并记录下来可以被识别的符号,用以定性或定量地描述事物的特征和状况。 包括数字、文字、符号、图像、声音。数据 本身并没有意义。 2.信息:狭义:两次不定性之差,即指人们获得信息前后对事物认识的差别。 广义:信息是指主体与外部客体之间相 互联系的一种形式,是主体和客体之间 的一切有用的消息或知识,是表征事物 特征的一种普遍形式。 GIS中的信息即是广义的信息概念,它 不随数据形式的改变而改变。 3.数据与信息的关系:数据的信息的表达形式, 是信息的载体;而信息则是数据中蕴含的事物的含义,是数据的内容。数据只有通过解释才有意义,才成为信息。 4.数据处理:是指对数据进行收集、筛选、排 序、归并、转换、存储、检索、计算,以及分析、模拟和预测等操作。 数据处理的目的在于:1)把数据转换成便于观察、分析、传输或进一步处理的形式。 2)把数据加工成对正确管理和决策有用的数据。 3)把数据编辑后存储起来,以供后续使用。 5.信息的特点:1)信息的客观性。2)信息的适用性。3)信息的传输性。4)信息的共享性。 6.地理信息:是地理数据所蕴含和表达的地理含义。 7.地理数据:是与地理环境要素有关的物质的 数量、质量、分布特征、联系和规律等的数字、文字、图像和图形等的总称。 8.地理信息的特征:1)空间特征。2)属性特征。3)时序特征。 9.地理信息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是由计 算机硬件、软件和不同的方法组成的系统,该系统设计来支持空间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 10.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 1)地理信息系统首先是一种计算机系统 2)地理信息系统的操作对象:地理数据或空间数据(spatial data) 3)地理信息系统的技术优势:在于它的空间数据结构和有效的数据集成、独特的地理 空间分析功能力、快速的空间定位搜索和 复杂的空间查询功能、强大的图形生成和 可视化表达手段,以及地理过程的演化模 拟和空间决策支持功能等。 4)地理信息系统的相关学科:它与地理学和测绘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11.地理信息系统的特点:地理信息系统是隶属 于信息系统中的一类,属于空间信息系 统。与非空间信息系统(如管理信息系统) 的主要区别在于它能够处理空间定位数 据。 12.地理信息系统的分类: 按研究范围分:全球系统、区域系统、国家系统 按研究内容分:专题系统、综合系统 按其使用的数据模型分:矢量系统、栅格系统、矢栅混合系统 13.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构成:系统硬件、系统 软件、空间数据、应用人员、应用模型。 14.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1)数据采集与 编辑。2)数据存储与管理。 3)数据处理和变换。(数据变换、数据重构、数据抽取) 4)空间分析和统计。(叠合分析、缓冲区分析、数字地 形分析) 5)产品制作与演示。6)二次开发和编辑。 应用功能:1)资源管理。2)区域规划。3)国土监测。4)辅助决策。 15.地理空间:一般指上至大气电离层,下至地 壳与地幔交界的莫霍面之间的空间区域。 16.平面控制网:用以确定物体在地球上的平面 位置,通常是地理经纬度坐标。 17.大地水准面:是假设静止的平均海水面穿过 大陆、岛屿形成包围整个地球的闭合曲面 (一级逼近) 18旋转椭球体:是一个椭圆围绕其短轴旋转形成的形体,其赤道半径a大于极半径b(二 级逼近) 19参考椭球体(三级逼近,对局部地区而言)20.我国不同时期采用的旋转椭球体: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大纲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大纲 一、课程概述 课程名称(中文):地理信息系统 (英文):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课程编号:19371087 课程学分:2 课程总学时:32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 二、课程内容简介(300字以内) 地理信息系统是集计算机科学、地理科学、测绘学、遥感学环境科学、信息科学、管理科学等学科为一体的新型边缘学科。它从20世纪60年代问世,至今已跨越了50多个春秋,现已广泛用于资源、环境、交通、城市、农业、林业、海洋、军事等领域。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介绍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基本组成,地理信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空间数据结构的类型、数据的处理方法与空间分析以及在林业和相关专业中的基本应用等。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是林学专业的专业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产生背景、功能、应用领域及发展方向;掌握GIS的基本概念、GIS的基本功能、GIS的数据结构、GIS 数据的采集与处理方法、GIS空间分析的原理与方法、GIS产品等知识点;掌握如何利用GIS去解决实际的相关专业问题。 在学完本课程后,学生应对GIS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提高利用GIS解决相关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第一章导论(4学时) 1.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什么是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有哪些内容构成?地理信息系统能做什么? 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构成基本功能和应用功能;难点是区别数据与信息的概念及关系、地理信息系统与其他管理系统的区别。 第一节、地理信息系统基本概念(1学时) 一、数据与信息 二、地理信息与地理信息系统 第二节、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构成(1学时) 一、系统硬件 二、系统软件 三、空间数据 四、应用人员 五、应用模型 第三节、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简介(1学时) 一、基本功能 二、应用功能 第四节、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概况(1学时) 一、发展概况 二、基础理论 第二章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结构(6学时) 1.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核心是空间数据,掌握空间数据的来源、空间数据的分类、空间数据结构的类型。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知识点总结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第一章导论 数据与信息的关系: 数据:是通过数字化或记录下来可以可以被鉴别的符号,不仅数字是数据,而且文字、符号、图象也是数据,数据本身没有意义; 信息:是对数据的解释、运用与解算,数据即使是经过处理以后的数据,只有经过解释才有意义,才成为信息。 数据(data)是信息(information)的表达,而信息是数据的内容。数据是未经加工的原始材料,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建立,首先是收集数据和处理数据。就本质而言数据是客观对象的表示,而信息则是数据内涵的意义,只有数据对实体行为产生影响时才成为信息。 信息是用数字、文字、符号、语言等介质来表示事件、事物、现象等的内容、数量或特征,以便向人们(或系统)提供关于现实世界新的事实的知识,作为生产、管理和决策的依据。 数据处理:是指对数据进行收集、筛选、排序、归并、转换、存储、检索、计算,以及分析、模拟和预测等操作。 信息的特点:客观性、适用性、传输性、共享性。 地理信息:是指表征地理圈或地理环境固有要素或物质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联系和规律等的数字、文字、图象和图形的总称。地理信息属于空间信息,它具有空间定位特征、多维结构特征和动态变化特征。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既是管理和分析空间数据的应用工程技术,又是跨越地球科学、信息科学和空间科学的应用基础学科。其技术系统是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不同的方法组成的系统,该系统设计支持空间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 GIS的基本构成: GIS一般包括以下5个主要部分:系统硬件、系统软件、空间数据、应用人员和应用模型。1、系统硬件: (1)GIS主机:包括大型、中型、小型机,工作站∕服务器和微型计算机,其中各种类型的工作站∕服务器成为GIS的主流。 (2)GIS外部设备:包括各种输入(如图形数字化仪、图形扫描仪、解析和数字摄影测量设备等)和输出设备(如各种绘图仪、图形显示终端和打印机)。 (3)GIS网络设备:包括布线系统、网桥、路由器和交换机等。 2、系统软件:按功能分为GIS专业软件、数据库软件和系统管理软件。 3、空间数据: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空间数据是以结构化的形式存储在计算机中的,称为数据库。 4、应用人员:包括系统开发人员和GIS技术的最终用户。 5、应用模型 GIS的功能: 基本功能是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和输出。 1、基本功能:包括数据采集与编辑、数据存储与管理、数据处理与变换、空间分析和统计、产品制作与显示、二次开发和编程 2、应用功能:包括资源管理、区域规划、国土监测、辅助决策、定位服务 数据库: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空间数据是以结构化的形式存储在计算机

(完整版)地理信息系统概论试题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试题 一、名词解释 1、GI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把各种地理信息按照空间分布及属性以一定的格式输入、存储、检索、更新、显示、制图、综合分析和应用的技术系统。 2、DTM DTM为数字地形模型Digital Terrain Model是地形表面形态属性信息的数字表达是带有空间位置特征和地形属性特征的数字描述。数字地形模型中地形属性为高程时称为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简称DEM。 3、缓冲区分析 缓冲区分析是指根据分析对象的点、线、面实体自动建立其周围一定距离的带状区用以识别这些实体或者主体对邻近对象的辐射范围或者影响程度是解决邻近度问题的空间分析工具之一。 4、栅格数据结构 又称网格结构或像元结构它是基于栅格模型的数据结构。是指将空间分割成有规则的网格然后在各个网格上给出相应的属性值来表示地理实体的一种数据组织形式。 5、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简称GIS是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把各种地理信息按照空间分布及属性以一定的格式输入、存储、检索、更新、显示、制图、综合

分析和应用的技术系统。 6、空间叠加分析 空间叠加分析(Spatial Overlay Analysis)是指在统一空间参照系统条件下每次将同一地区两个地理对象的图层进行叠加以产生空间区域的多重属性特征或建立地理对象之间的空间对应关系。 7、矢量数据结构 是利用欧几里得几何学中的点、线、面及其组合体来表示地理实体空间分布的一种数据组织方式。它由表示位置的标量和表示方向的矢量两部分构成。 二、简答题 1、简述地理信息及其特点 地理信息(Geographic Information)是指与空间地理分布有关的信息它表示地表物体和环境固有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联系和规律的数字、文字、图形、图象等的总称地理信息属于三维空间信息。或地理信息是有关地理实体的性质、特征和运动状态的表征和一切有用的知识它是对表达地理特征与地理现象之间关系的地理数据的解释。4分 地理信息除了具有信息的一般特性外还有以下独特的特性 1、空间分布性地理信息具有空间定位的特点先定位后定性并在区域上表现出分布式的特点其属性表现为多层次性。2分 2、数据量大地理信息既有空间特征又有属性特征且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具有时间特征因此数据量非常大。2分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复习重点黄杏元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第一章 1、数据是通过数字化并记录下来可以被识别的符号,用以定性或定量地描述事情的特征和状况。 2、信息是指主体与外部客体之间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切有用的消息或知识,是表征事物特征的一种普遍形式。 2(1) 信息与数据的关系:数据是信息的表达式,是信息的载体。 2(2)信息的特点:a.信息的客观性;b.信息的适用性 ;c.信息的传输性; d.信息的共享性. 3、数据处理是指对数据进行收集、筛选、排序、归并、转换、存储、检索、计算,以及分析和预测等操作。 4、地理信息是地理数据所蕴含和表达的地理含义。 5、地理信息的特征:空间特征、属性特征、时序特征。 6、地理信息系统是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不同的方法组成的系统,该系统设计来支持空间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 7、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构成:系统硬件、系统软件、空间数据、应用人员和应用模型。 8、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数据采集与编辑、数据存储与管理、数据处理与变换、空间分析和统计、产品制作与演示、二次开发和编程。(最基本功能:数据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和输出) 9、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功能:资源管理、区域规划、国土监测、辅助决策。 10、GIS发展状况: 1、地理信息系统已成为一门综合性技术 2、地理信息系统产业化的发展势头强劲 3、地理信息系统网格化已构成当今社会的热点 4、信息系统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章 1、空间数据的分类:(1)按数据来源:地图数据,影像数据,文本数据。 (2)按数据结构:矢量数据,栅格数据。 (3)按数据特征:空间数据,非空间属性数据。 (4)按几何特征:点,线,面、曲面,体 2、按数据发布形式:数字线画图(DLG),数字栅格图(DRG),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正射影像图(DOM)。 3、空间数据的基本特征: ①空间特征:指地理现象和过程所在的位置、形状和大小等几何特征,以及与相地理现象和过程的空间关系。 ②属性特征:指地理现象和过程所具有的专属性质。 ③时间特征:指一定区域内的地理现象和过程随着时间的变化情况。

地理信息系统基本概念

地理信息系统基本概念 GIS原理概述 3.1.1 GIS概念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以采集、存贮、管理、检索、分析和描述空间物体的地理分布数据及与之相关的属性,并回答用户问题等为主要任务的技术系统。 3.1.2 GIS发展 1)起始发展阶段(60年代) 1963年由加拿大测量学家R.F.Tomlinson提出并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地理信息系统是加拿大地理信息系统(CGIS)。 1963年美国哈佛大学城市建筑和规划师Howard T.Fisher设计和建立了SYMAP系统软件。 1966年美国成立了城市和区域信息系统协会(URISA),1968年国际地理联合会(IGU)设立了地理数据收集委员会(CGDSP)。 1969年,又建立起州信息系统国协会(NASIS)。 2)发展巩固阶段(70年代) 70年代,GIS朝实用方向发展。各国对GIS的研究均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不同规模、不同专题的信息系统得到很大发展。从1970年到1976年美国地质调查局发展了50多个地理信息系统。GIS受到政府、商业和学校的普遍重视。 3)推广应用阶段(80年代) 80年代,GIS在全世界范围内全面推广应用,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开始用于全球性的问题。开展GIS工作的国家更为广泛,国际合作日益加强。GIS软件开发具有突破性的进展,仅1989年市场上有报价的软件达70多个。代表性的有ARC/INFO(美国)、GENAMAP(澳大利亚)、SPANS(拿加大)、MAPINFO(美国)、MGE(美国)、System9(瑞士/美国)、ERDAS(美国)。 4)蓬勃发展阶段(90年代以后) 90年代,随着地理信息产生的建立和数字化信息产品在全世界的普及,GIS已成为确定性的产业,投入使用的GIS系统,每2~3年就翻一番,GIS市场的年增长率为35%以上,从事GIS的厂家已超过300家。G IS已渗透到各行各业,涉及千家万户,成为人们生产、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和助手。 3.1.3 GIS组成 1)数据输入和检验 2)数据存储和管理 3)数据变换 4)数据输出和表示 5)用户接口 3.1.4 GIS功能 1)数据采集与输入 数据采集与输入,即在数据处理系统中将系统外部的原始数据传输给系统内部,并将这些数据从外部格式转换为系统便于处理的内部格式的过程。主要有图形数据输入,如管网图输入;栅格数据输入,如遥感图像的输入;测量数据输入,如全球定位系统(GPS)数据的输入;属性数据输入,如数字和文字的输入。2)数据编辑与更新 数据编辑主要包括图形编辑和属性编辑。属性编辑主要与数据库管理结合在一起完成,图形编辑主要包括拓扑关系建立、图形编辑、图形整饰、图幅拼接、图形变换、投影变换、误差校正等功能。数据更新即以新的数据项或记录来替换数据文件或数据库中相对应的数据项或记录,它是通过删除、修改、插入等一系列操作来实现的。 3)数据存贮与管理 属性数据管理一般直接利用商用关系数据库软件,如ORACLE、ACCESS、FoxBase、FoxPro等进行管理。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期末复习题

(A) 1、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分类。 定义:地理信息系统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不同的方法组成的系统,该系统的设计来支持空间数据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 分类: 一、按提供性能角度分类:1.空间管理;2.空间分析;3.空间决策 二、按系统开发角度分类:1.用户版;2.专业版;3.开发版 三、按数据结构分类:1.矢量数据;2.栅格数据;3.混合数据 四、按研究内容分类:1.专题GIS;2.综合GIS;工具 五、按研究范围分类:1.全国GIS;2.市级GIS; 3.流域GIS等 2、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研究内容。 组成:系统硬件、系统软件、空间数据、应用人员、应用模型。 研究内容:1.资源管理; 2.区域规划;3.国土监测;4.辅助决策 3、数据库结构的分类与特点。 4、数据、信息的定义、两者特点与关系。 数据定义:通过数字化并记录下来可以被识别的符号,用以定性或定量地描述事物的特征和状况。 数据特点:数量性、离散性、具体性。 信息定义:是人们或机器提供关于现实事实的知识,是事物或物质特征的表征,是数据、消息所包含的意义。 信息特点:客观性、适用性、传输性、共享性、信息不对称性。 5、数据的类型。 按数据来源分类:1.地图数据;2.影像数据;3.文本数据 按数据结构分类:1.矢量数据;2.栅格数据 按数据特征分类:1.空间数据;2.非空间属性数据 按几何特征分类:1.点;2.线;3.面、曲面;4.体 按数据发布形式:1.数字线画图;2.数字栅格图;3.数字高程模型;4.数字正射影像图 6、地理信息定义、地理信息特点。 定义:地理数据所蕴含和表达的地理含义。 特点:空间特征、多属性特征、时序特征(时间动态特征)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