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重点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重点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重点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重点

第一章劳动法概述

1、劳动法与民法、经济法、社会保障法、行政法的关系

Ⅰ㈠劳动法与民法的关系

联系:

劳动法发端于民法

劳动法的调整对象原属于民法的调整对象

劳动关系本质上属于私法关系

民法的基本理念、基本原则与基本制度在一定范围内适用于劳动关系

㈡劳动法与民法的区别

调整对象: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劳动法调整对象是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

法律关系主体:民事法律关系主体双方可能是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或一方为自然人,另一方为法人、其他组织;劳动法的一方必须是劳动者,另一方为用人单位。

利益本位

劳动法强调实质平等,民法强调机会平等

意思自治程度不同

调整原则不同:民法以平等主体双方意思自治、等价有偿为原则,劳动法除一般性双方平等原则外,对某些主体还有特殊保护原则以国家干预原则。

Ⅱ㈠劳动法与经济法的关系

联系:

1、产生背景

劳动法与经济法的产生背景:由于随着市场化与工业化发展,各种社会问题凸现出来,需要国家干预加以解决而产生与发展起来的。

因此,它们均是国家干预私人经济的法律社会化的产物。

2、均兼具公法与私法因素

3、均既包括实体法与程序法

4、均以社会利益为本位

㈡劳动法与经济法的区别

调整对象不同:劳动法主要是调整劳动关系;

经济法主要调整纵向经济管理关系和与之有密切联系的经济协作关系。

涉及国民经济各领域。

宗旨不同:劳动法: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价值取向在于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经济法:确保经济稳定、持续发展,有序竞争;价值取向在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调整手段不同:劳动法:劳动基准、集体合同、劳动检查监督、三方协调;经济法:主要运用价格、信贷、税收等经济杠杆以及必要的行政措施

Ⅲ㈠劳动法与行政法的联系

联系:

国家干预

均既包括实体法又包括程序法

劳动行政部门在进行劳动执法时要遵循行政法规定的程序与步骤

劳动法之产生是在弥补国家对劳动关系干预之不足,是对国家行政干预劳动关系的授权

㈡劳动法与行政法的区别

调整对象:行政法调整的对象主要是国家行政机关行使国家行政职能活动中发生的关系;劳动法调整对象主要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劳动关系。

法律关系主体:行政法律关系发生在国家行政机关之间,国家与相对人之间,行政法律关系主体一方必定是国家行政机关;劳动法律关系主要发生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主体疑犯必定是劳动者。

法律关系的产生根据:行政法律关系是根据国家行政机关的行政职能在执行职务活动中而产生的,具有单向性,即这种法律关系只要具有该项职能的国家机关单方意思表示即可产生,无需征得第三人同意;劳动法律关系是根据劳动法律、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产生的。

价值取向

利益本位

2、劳动法的概念及其调整对象

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劳动法为规定劳动关系及附随一切关系之法律制度之全体。(史尚宽)劳动法是规制产业领域的雇佣劳动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郑尚元)

狭义的劳动法(形式)

劳动法

广义的劳动法(实质)

调整对象:劳动关系:是劳动法调整的最基本的社会关系

3、哪些具体制度体现了劳动法的宗旨?

4、劳动法的理论基础:

人本理论是现代意义上的劳动法产生的理论基础。

人是决定一切的,人的权利应当受到尊重和关爱,人的权利不可随意侵犯,人的权利应由法律保障实现,人权中核心的权利是生存权,而生存权的基础是劳动权。(一)人权理论和人权保障运动是影响劳动法的一种重要力量

(二)保护劳动者,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劳动立法的目的

(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劳动法的地位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5、劳动法的地位:劳动法与刑法、民法、经济法、诉讼法等处同样的地位,劳动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有自己特定的调整对象。

6、劳动法的作用:

(一)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合理组织社会劳动,提高劳动生产率

(三)规范劳动力市场,完善市场运行的法律保障体系

(四)维护和发展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促进社会安定团结

7、劳动关系的特征

(一)劳动关系的主体具有特定性。

(二)劳动关系产生于劳动过程之中。

(三)劳动关系兼有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双重属性。

(四)劳动关系既具有平等性,又具有隶属性。

(五)劳动关系以劳动给付为主要内容

(六)劳动关系是国家公权力干预下的私法关系。

(七)兼具对抗性与非对抗性

8、劳动关系、劳务关系与雇佣关系

民诉法司法解释法发(92)22号:第45条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合伙组织雇佣的人员在进行雇佣合同规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造成他人损害的,其雇主是当事人。

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第9条第1款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致人损害的,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雇员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人损害的,应当与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的,可以向雇员追偿。

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第9条第2款前款所称从事雇佣活动,是指从事雇主授权或者指示范围内的生产经营活动或者其他劳务活动。雇员的行为超出授权范围,但其表现形式是履行职务或者与履行职务有内在联系的,应当认定为从事雇佣活动。

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第11条第1款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人身损害,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雇佣关系以外的第三人造成雇员人身损害的,赔偿权利人可以请求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也可以请求雇主承担赔偿责任。雇主承担赔偿责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

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第11条第2款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因安全生产事故遭受人身损害,发包人、分包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接受发包或者分包业务的雇主没有相应资质或者安全生产条件的,应当与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合同法》草案专家建议稿第454条第1款:受雇人于提供劳务期间,有服从雇用人指示,保守秘密,重大情况告知和照顾雇用人利益的义务。

《侵权责任法》第35条个人之间形成劳务关系,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自己受到损害的,根据双方各自的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

《侵权责任法》修改情况的汇报“现实生活中因雇保姆、家庭装修等在个人之间形成劳务关系的较多,提供劳务一方造成他人损害或者自己受到伤害的,由谁承担责任,草案应对此作出规定。”

劳务关系的范围:广义的劳务关系;狭义的劳务关系→→活劳动

雇佣关系的范围狭义的雇佣关系(不包含任何劳动关系)

广义的雇佣关系(包含一部分劳动关系)

最广义的雇佣关系(包含所有的劳动关系)

劳动关系与雇佣关系——联系

(一)劳动关系衍生于雇佣关系,是雇佣关系产业化与社会化的结果

(二)劳动提供方当事人均为自然人

(三)均以劳动过程本身为主要关注点

(四)均具有人身关系与财产关系的属性

(五)均兼具平等性与隶属性

(六)劳动风险责任均由用工方当事人承担

劳动关系与雇佣关系——区别

(一)从属性程度

(二)用工性质(是否具有产业性)

(三)用工主体

(四)当事人的权利义务

(五)国家干预程度

(六)适用法律

(七)争议处理方式

劳动关系与雇佣关系——调整模式

民法统一调整

劳动法统一调整

民法与劳动法分别调整

雇佣关系与劳务关系——联系

(一)均系提供一种劳动服务

(二)用工主体

(三)国家干预程度

(四)当事人的权利义务

(五)适用法律

(六)争议处理

雇佣关系与劳务关系——区别

(一)劳务提供方主体

(二)当事人关系

(三)劳动过程的关注点

(四)劳动风险责任承担

9、劳动法调整范围:

农村村民的联产承包、个体劳动者的劳动,不纳入劳动法调整的范围,个体劳动者请了帮工带了学徒就产生了劳动关系

厂长经理与一些享有用人决定权的高管由民法调整

个体经济组织是依法核准登记并领取营业执照的个体工商户,学徒和雇员由劳动法调整。

农村集体经济中的劳动关系不纳入劳动法调整

乡镇企业做工、进城务工纳入

军人、保姆、自然人用工不纳入

事业单位的劳工纳入

公务员不纳入

工会、共青团、妇联不纳入

民办非企业单位与劳动者的劳动关系纳入

劳动力派遣、非全日制纳入

达到退休年龄又工作的纳入民法

承包个人招纳工人,纳入

第二章劳动法的产生与发展

1、国际劳动立法

国际劳动立法思想开始于19世纪上半叶

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法国企业家勒格朗;法国社会活动家李格兰

国际劳动立法的产生:

1880年瑞士政府

1890年柏林会议

1900年在巴黎成立国际劳动法协会

1906年在瑞士通过了《关于禁止工厂女工夜间工作公约》、《关于禁止火柴制造中使用白磷公约》。

国际劳工组织:产生:1919年6月,国际劳工组织正式成立

国际劳工组织机构:国际劳工大会;理事会;国际劳工局

国际劳动立法的形式:1、国际劳工组织章程、国际劳工公约及国际劳工建议书等;

2、联合国涉及劳工问题的公约或者文件;

《世界人权宣言》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

3、区域性的公约或者协定

《欧洲保护人权与基本自由公约》

4、双边条约

狭义上的国际劳工立法,一般主要指国际劳工组织章程、国际劳工公约、国际劳工建议书。

国际劳工公约和国际劳工建议书合称为国际劳工标准。

中国与国际劳工组织:是创始国

1944年成为常任理事国

1971年台湾当局退出;新中国合法席位恢复

1983年新中国开始参加国际劳工组织的活动

2、中国立法:2007至今

2007年《劳动合同法》

《就业促进法》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

2008年《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

第三章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的内容:

(一)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与兼顾用人单位利益相结合

(二)实行劳动行为自主与劳动标准制约相结合

(三)坚持劳动者平等竞争与特殊劳动保护相结合

(四)贯彻按劳分配与公平救助相结合

(五)坚持法律调节与三方对话相结合

第四章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

劳动者的权利

㈠工作平等权

㈡劳动安全权(参与用人单位卫生决策的权利;知情的权利;拒绝危险工作的权利;安全卫生代表的处置权)

㈢劳动报酬权

㈣休息权(工作日内和工作日间,8小时并非连续;公休假日每周两天;法定节假日;年休假;探亲假;产假;婚丧假)

㈤职业培训权

㈥社会保险和福利权

㈦提请劳动争议处理权

㈧其他团结权;民主管理权;集体协商权

第五章劳动法中的法律关系

劳动者主体资格:课本P89页贴上

第六章就业促进制度

就业的概念和条件:就业是指符合法定劳动年龄并具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自愿从事某种具有一定劳动报酬或者经营收入的社会劳动。

就业涵义应该明确下属要点:(必考)

1、就业的主体必须符合法定的就业年龄{18-55女;18-60男}

2、须具有劳动能力

3、须有就业的意愿

4、须是能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劳动

5、须使就业主体能获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

6、社会须有劳动需求

第七章劳动合同制度

重点章节,占考试内容的25%

下载劳动合同法,逐条背记即可

第八章集体合同

1.、集体合同的概念

集体合同是集体协商双方代表在平等协商一致基础上就劳动报酬、劳动安全卫生、工作时间、休息休假、保险福利等事项所达成的书面协议。

2、集体合同的特征

主体的特定性

内容的侧重性

程序的严格性

形式的书面性

效力的广泛性

效能的基准性

3、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区别

◎1、合同主体不同劳动合同是单个的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合同;集体合同是劳动者集体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合同,故又称为团体协约或团体合同

◎2.、合同的目的不同签订劳动合同的目的是为了建立劳动关系;签订集体劳动关系的目的是在劳动关系已经建立的基础上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标准和劳动待遇。

◎3、合同的内容不同单个的劳动合同规定的是单个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一般包括老哦点那个关系的个个方面;集体合同规定的是劳动者全体和用人单位的权利义务关系,主要内容是全体职工普遍关心的劳动条件、劳动标准、劳动待遇等

◎4、合同的形式不同劳动合同应该采取书面形式。对于没有书面形式的事实劳动关系也加以保护;集体合同必须是书面形式,否则不具有任何法律效力

◎5、合同的生效方式不同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劳动合同的主要条款协商一致,签字盖章之后,劳动合同即成立;依照我国有关法律的规定,集体合同须报劳动行政部门审查后才能生效

◎6、合同的效力不同劳动合同只对单个的劳动者和与之相对的用人单位有拘束力;集体合同对全体劳动者和他们所在的用人单位有约束力

4、集体合同的定订立:

(一)集体协商代表:集体协商代表是指按照法定程序产生并有权代表本方利益进行集体协商的人员。集体协商双方的代表人数应当对等,每方至少3人,并各

确定1名首席代表。职工一方的协商代表由本单位工会选派。未建立工会的,由本单位职工民主推荐,并经本单位半数以上职工同意。职工一方的首席代表由本单位工会主席担任。工会主席可以书面委托其他协商代表代理首席代表。工会主席空缺的,首席代表由工会主要负责人担任。未建立工会的,职工一方的首席代表从协商代表中民主推举产生。

用人单位一方的协商代表,由用人单位法定代表人指派,首席代表由单位法定代表人担任或由其书面委托的其他管理人员担任。

协商代表的职责与义务:

参加集体协商;

接受本方人员质询,及时向本方人员公布协商情况并征求意见;

提供与集体协商有关的情况和资料;

代表本方参加集体协商争议的处理;

监督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的履行;

维护本单位正常的生产、工作秩序,不得采取威胁、收买、欺骗等行为;

保守在集体协商过程中知悉的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

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职责。

集体协商的启动:

集体协商任何一方均可就签订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以及相关事宜,以书面形式向对方提出进行集体协商的要求。

一方提出进行集体协商要求的,另一方应当在收到集体协商要求之日起20日内以书面形式给以回应,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进行集体协商。

集体协商程序:双方集体协商代表的产生

集体协商的启动

双方代表进行集体协商,拟订集体合同草案

工会组织召开职工大会或者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集体合同草案

双方首席代表签字,并报送劳动行政部门

劳动行政部门进行审查

集体合同生效后,以适当方式向全体人员公布

集体合同的效力范围

依法订立的集体合同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具有约束力。行业性、区域性集体合同对当地本行业、本区域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具有约束力。

集体合同的效力:集体合同中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不得低于当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标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中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不得低于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

法律保障:企业内部的协商代表参加集体协商视为提供了正常劳动。

职工一方协商代表在其履行协商代表职责期间劳动合同期满的,劳动合同期限自动延长至完成履行协商代表职责之时,其有严重过错的除外。

职工一方协商代表履行协商代表职责期间,用人单位无正当理由不得调整其工作岗位。

集体合同的变更、解除:

协商一致变更或者解除;

用人单位因被兼并、解散、破产等原因,致使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无法履行的;

因不可抗力等原因致使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无法履行或部分无法履行的;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约定的变更或解除条件出现的;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九章工作时间与休息休假制度

1、工作时间一般以小时为计算单位,包括一昼夜内工作的小时数(工作日)和一周之内工作的天数和小时数(工组周)

工作时间包括劳动者的实际工作时间和非实际工作时间

如工作前的准备时间和结束后的整理时间,因用人单位的原因造成的等待工作的时间,参加相关义务培训,连续性有害健康工作的间隙时间,女工哺乳往返花时间,未成年人的适当休息时间,孕期检查时间,参加社会活动时间

2、工作时间制度的分类:

(一)标准工时

标准工时是由国家规定的,在正常情况下一般职工从事工作的最长时间。

1、每日工作不超过8小时,每周不超过40小时;

2、每周至少有一次24小时不间断的休息。

(二)特殊工时

1、缩短工时

是由法律直接规定对特定的岗位上的劳动者或者特定的劳动者实行的短于标准工时的工作时间。

艰苦岗位工作:矿山、井下、高山、高温、低温、有毒有害、特别繁重、过度紧张,少于8小时

夜班工作:22-6比白班少一小时

未成年工:少于8小时

怀孕女工(7个月以上):中途安排休息

哺乳期女工:不满一周岁的婴儿,每日两次,一次30分钟,多胞胎每多一个,多30分钟,往返时间算入工作时间

其他

2、不定时工作时间

是指由于生产特点、工作特殊需要或者职责范围的关系决定其工作时间无法按标准工作时间衡量的劳动者的工作时间。

不受日延长工作时间标准和月延长工作时间标准的限制。

企业中的高级管理人员、外勤人员、推销人员、部分值班人员和其他因工作无法按标准工作时间衡量的职工;

企业中的长途运输人员、出租汽车司机和铁路、港口、仓库的部分装卸人员以及因工作性质特殊,需要机动作业的职工;

其他因生产特点、工作特殊需要或职责范围的关系,适合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职工。不定时工作者在法定节假日工作时,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者小时300%支付工资。

3、综合计算工作时间

是指因工作性质特殊、需连续作业或受季节及自然条件限制的企业的部分职工,不以日为基本单位计算劳动时间,而以周、月、季或者年为周期综合计算劳动时间。

劳动者在综合计算周期内的工作时间应与实行标准工时的劳动者在同一周期内的总工作时间相当。

4、计件工作时间

是指以劳动者完成一定劳动定额为标准的工作时间。

5、非全日制工作时间

6、弹性工作时间:弹性工作时间是指员工在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或固定的工作时间长度的前提下,可以自由选择工作的具体时间安排,以代替统一固定的上下班时间的制度。弹性工作制是20世纪60年代由德国的经济学家提出的。

3、休息时间

◎休息时间

工作日内的休息时间:工作4小时之后有一次间歇,一个工作日内的休息时间是指职工在工作日内的岗位上工作时,应有中间休息及用饭的时间。

午休及用饭时间,一般在1至2小时,最少不能少于半小时

工作日之间的休息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

工作周之间的休息时间:在一周内至少有一整天的休息时间

◎休假

A法定节假日B带薪年休假C探亲假D婚丧假E产假

A:全国公民放假:新年1;清明1;劳动1;端午1;中秋1;春节3;国情3;

部分公民放假:妇女节半天;青年节14周岁以上青年半天;儿童节13周岁以下1;建军节半天;部分公民放假适逢周六周日不补假

教师节、植树节等不放假

B:2007颁布《职工带薪年休假规定》: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10年,5;10-20年,10;>20年,15。

以下不给年休假:享受寒暑假,天数大于相应的年休假天数;请事假20天以上,未被扣工资;1-10年的职工,累计请病假2个月以上;10-20,病假3个月以上;20年以上,4个月以上

职工工作原因不能休假年,按照日工资300%支付年休假日

C:探望配偶,30;未婚探望父母,20,两年一次,45;已婚探望父母,4年一次,20;假期包括在公休日和法定节假日内;内地进藏工作职工一年半以上,3各月,4个月,5个月;工资照发,路费报销,未婚全报销,已婚占工资30%以内,自理,超过,报销,火车,报硬卧,轮船报四等舱,长途汽车等按实际报,意外报一天的普通床位住宿费

D:1-3婚丧假,晚婚15,工资照发

E:90 产前15,产后75;4个月以上流产,42;晚育,增加15

4、延长工作时间: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日和公休日进行工作,加班,在日标准工作时间为加点

5、延长工作时间适用人员的限制:禁止未成年人和7个月以上的女工,哺乳未满周岁婴儿的女工加班加点

6、如何才能延长工作时间:1、生产经营需要;2、必须与工会协商;3、必须与劳动者协商

7、时间限制:每日不超过1小时,特殊情况不超过3小时,每月不超过36小时

8、报酬:工作日以外每小时150%,休息日,200%,法定休假日,300%;计件,单件的150% 200%300%;综合计算工时150%-300%;计时工,按照每月总除以天数计算基准

9、限制延长工作时间的例外:自然灾害紧急处理;生产、交通公共设施急需抢修;必须利用公休日法定节假日进行的检修保养;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完场上级紧

急任务;为国防紧急生产。这些无需商量,直接加班,也不受时间限制。

第十章工资基准制度

1、工资的特点:

工资是劳动者以劳动行为的付出所获得的主要对价

工资基于劳动关系而产生

工资标准由法律规定或者劳动合同约定

工资支付形式及方式法定

工资并非用人单位通过劳动者而获得的全部价值

2、工资形式:A计时工资(月日小时)B计件工资C年薪

3、工资构成:A基本工资B奖金C津贴D补贴

4、不属于工资的:社会福利,丧葬抚恤救济,生活困难补助,计划生育补贴,工作服,解毒剂,清凉饮料,科技奖,发明奖等,稿费,讲课费,翻译费等

5、最低工资标准的构成:维持劳动者本人最低生活费用;劳动者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社会平均工资,劳动生产率,就业状况,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6、最低工资标准的适用主体:除去:劳动者有违纪行为;企业下岗人员;因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处于治疗期的;非带薪假期间的人员

7、最低工资支付的条件:提供了正常劳动;依法享受带薪年休假、探亲假、产假、节育手术假等国家规定的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视为提供了正常劳动。

8、最低工资标准:剔除下列各项:那些项目属于最低工资

加班加点工资

艰苦岗位工作的津贴

劳动者依法享受的福利待遇

社会保险、住房福利与伙食补贴

培训教育费用

劳动保护费用

最低工资标准两年调整一次,由于劳动者个人的原因导致损失的,可以扣工资,但不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

第十二章劳动争议处理制度

下载劳动争议仲裁法的法条全文背记

第十三章劳动保障监察制度

1、劳动监察与劳动争议仲裁的不同:

◎1、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是由三方代表组成的半官方性质的准司法机构;劳动监察机构是劳动行政部门的职能机构。

◎2、劳动争议仲裁是居中裁决争议的行为;而劳动监察则是行政执法行为。

◎3、劳动争议仲裁是应当事人请求而为;劳动监察是劳动监察主体主动而为。◎4、劳动争议仲裁的目的是解决劳动争议;劳动监察的目的是查处劳动违法行为,督促相对人遵守劳动法。

◎5、劳动争议仲裁所依据的实体法既可以是强制性规范,也可以是任意性规范,还可以是合同条款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而劳动监察所依据的实体法只能是强制性法律规范。

◎6、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无权对当事人进行处罚,可以对劳动争议进行调解;而劳动监察机构对相对人可以进行处罚,但对被监察事项不可进行调解。

◎7、劳动争议的仲裁时效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益受侵害之日

起算;而劳动监察的处罚时效为二年,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算。

◎8、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服仲裁,可提起民事诉讼;而当事人不服劳动监察决定,可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2、劳动争议仲裁与民诉的区别

3、劳动争议仲裁与一般经济贸易仲裁有什么不同?

第十五章社会保障法概述

1、社会保障的概念:

◎1、由国家和社会举办

◎2、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施

◎3、国家负有主要责任

◎4、社会保障的方式是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向保障对象提供物质性帮助

◎5、保障对象为社会全体成员,但主要是因劳动风险而可能致使生活难以维系者

◎6、基本功能是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

2、社会保障的特征:法定性;普遍性;社会性;福利性;互助性

3、社会保障法的特点:公私法融合性;强制性;社会本位;价值取向:公平优先,兼顾效率;实体法与程序法;调整对象的广泛性;特定的技术性

4、社保法体系:A社会保险;B社会救助;C社会福利;D社会优抚

第十六章社会保障法的调整对象与原则

1、社会保障法的理念:体现了现代法律对社会成员人权的切实关怀;体现了对社会公平和实质正义的维护;体现了现代法律对社会稳定与安全的保障

2、社会保障法的基本原则:

◎1、保障基本生活需要的原则

◎2、普遍性原则

◎3、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原则

◎4、社会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原则

◎5、国家保障与社会保障相结合原则

第十七章社会保险制度

1、社会保险的概念:社会保险是指国家和社会举办的,以保险形式实施的,使社会成员在面临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等社会风险时能够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制度。

2、社会保险的特征:法定性;社会性;互济性;福利性;基本性;差别性

3、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相同之处:

(一)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具有保险的一般特征,即用集中起来的保险费建立保险基金,目的都是保护受保护人遇到风险后能获得一定的补偿,因而都是为受保群体服务。

(二)基金都可以拿到市场上运营投放,以求保险基金保值增值

(三)二者的功能相辅相成,其中,社会保险抵御风险的功能是基本的,商业保险起到辅助的,补充的作用,一方面,已投社会保险的人,在有余力且愿意的情形下可购买商业保险,对社会保险实行再保险,以求更“保险”。另一方面,社会保险机构可以拿出部分资金交由商业保险公司管理和运营投放,实行再保险。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不同之处:(必考)

(一)性质不同。社会保险具有非盈利性的特点,商业保险是商业保险公司进行经营以盈利最大化为目的的金融活动。

(二)社会保险实行的是互助互济的原则,强调劳动者与社会成员的互相帮助,富庶地区帮助不富庶地区,高收入者帮助低收入者,商业保险建立在商业契约关系上,以“多投多保,少投少保,不投不保”的等价关系为原则。

(三)费用负担不同。社会保险费用一般由政府、用人单位、被保人三方面共同负担,政府对保险基金负支持的责任,社会保险基金不足时由政府财政拨款、商业保险由被保人全部负担。

(四)实施手段不同。社会保险依法执行,带有强制性,商业保险不同,纯属商业活动,严格实行自愿、等价交换的原则

(五)待遇标准不同。社会保险的待遇标准由法律统一规定,投保人没有选择权,商业人身保险的保障水平完全取决于投保人缴纳保险费的多少和投保时间的长短

(六)社会保险待遇支付可靠程度不同。社会保险待遇支付可靠程度要大于商业保险。

(七)管理体制不同。社会保险由政府的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管理部门主管,并由其委托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办理具体业务。商业人身保险由依法成立的保险公司负责经营。

4、社会保险与其他社会保障形式的区别

(一)实施原则不同。社会保险实行权利与义务对等原则,强调受保障者的权利与义务的结合,具体体现在劳动者必须履行缴纳保险金的义务,才能享受社会保险的待遇,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则强调国家和社会对全体社会成员的责任和义务,社会成员不需要承担缴费的义务,社会成员享受社会福利和接受社会救助只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即可。

(二)实施的资金来源不同。社会保险基金一般来源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国家财政做适当的补贴,社会福利和社会救济则强调由国家和社会向个人提供。(三)实施的方式不同。社会保险的实施方式根据遭遇社会风险的不同而有不同规定,其中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实行个人账户和社会统筹相结合的方式,劳动者享受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要视其缴纳年限和金额而定,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则不建立个人账户,相关保险金的支付则分别根据有关法律规定执行。社会救助则是救助那些一时陷入困境而不能自拔,是根据当地公民的收入水平、家庭实际收入等因素来决定救济金的发放。社会福利的主要实施方式是向社会提供福利设施和服务,凡是符合条件的社会成员读可以享受。

(四)实施的待遇水平不同。社会福利的目的在于提高广大社会成员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使之得到更多的享受,其待遇水平具有超前于现实的供给水平的性

质,社会救助的目的是解决天生能力欠缺者,需要社会特别照顾者或灾民长期的或一时的困难,只有在社会保险发挥不到作用的地方或场合,才施以社会救助,其待遇水平具有滞后于现实的需求水平的性质。社会保险的待遇水平居于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中间。

5、社会保险包括:A养老保险B医疗保险C工伤保险D失业保险E生育保险

6、工伤保险:工伤保险,又称职业伤害赔偿保险,是指劳动者因工而致伤、病、残、死亡,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经济赔偿和物质帮助的社会保险制度。

7.工伤保险的特点:被保险人为职工;是基于对工伤职工的赔偿责任而设立的社会保险;用人单位承担缴费义务;赔偿责任实行无过错责任原则;保险待遇水平较高

8、工伤认定:

(一)工作场所以及工作时间界限

(二)职务界限:有些不一定非得发生在工作场所

(三)主观过错:非劳动者故意

(四)法定界限:职工救灾、救人等算作工伤

下列情形,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下列情形之一,视同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三)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下列情形之一,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视同工伤

(一)因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

(二)酒导致伤亡的;

(三)自残或者自杀的。

9、只有被列入法规和法定部门所规定职业病名单的疾病才是法律上承认的职业病。尘肺、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职业中毒、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职业性肿瘤、其他职业病

10、工伤认定的程序:

所在单位:30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家属:1年内向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负责认定的单位: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工伤认定,按照规定应当由省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进行工伤认定的事项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设区的市级劳动

保障行政部门办理。

提交材料:工伤认定申请表;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医疗诊断证明或职业病诊断证明书。

调查审核:用人单位和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对是否是工伤发生争议,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60日内,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作出决定。

11、

工伤保险还没有弄完,继续看课本,五个保险的概念种类基本法律规定,法条。下午或者晚上搞完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郭捷主编第三版考试资料整理

一、选择 1.劳动就业原则有哪些? 就业主体必须符合法定的就业年龄; 就业主体必须具有劳动能力; 就业必须是出自就业主体的自愿; 就业必须是一种能够为社会创造财富或有益于社会的劳动; 就业必须使就业主体能够获得一定的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 社会必须有劳动需求。 2.我国最低工资制的适用范围 最低工资标准适用的主体范围: 以劳务派遣形式用工的,劳动合同期内的被派遣劳动者在无工作期间,劳务派遣单位应当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向其按月支付工资。乡镇企业是否适用最低工资标准制度,则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决定。下列范围内的企业和劳动者不适用最低工资制的规定:①公务员和公益团体的工作人员;②租赁经营企业或承包经营企业的租赁人或承包人;③学徒、利用假期勤工俭学的学生等。 时间范围:下列几种情形不适用最低工资标准:①劳动者在工作时间内有迟到、早退、旷工等违纪行为。②企业下岗待工人员。③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处于治疗期间的职工。④处于非带薪休假期间的人员,如事假等。 劳动种类范围:劳动者只有在法定或依法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才有权享受最低工资保障。 3.劳动合同缔结方式:要约、承诺 4.集体合同通常有哪些方签订:用人单位、职工 5.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1)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2)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证件号码;3)劳动合同期限;4)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5)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6)劳动报酬;7)社会保险;8)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6.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争议,当事人协商不成的应如何处理? 根据《集体合同规定》,在集体协商过程中发生争议,双方当事人不能协商解决的,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可以书面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协调处理申请。 7.劳动者死之后遗嘱可享受哪些待遇? 其直系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保险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伤亡补助:P352 8.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有哪些方组成? 职工代表和企业代表 9.社会保障的特征 普遍性、强制性、社会性、互助性、福利性 10.集体合同变更或解除的条件 变更: (1)双方协商代表协商一致,可以变更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 (2)用人单位因被兼并、解散、破产等原因,致使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无法履行的。 (3)因不可抗力等原因致使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无法履行或部分无法履行的。

电大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网络考试题库汇编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01 试卷总分:100 答题时间:90分钟 客观题 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 1. 以下各选项中不属于我国公共福利的是()。 A 老年人福利 B 卫生方面的福利 C 教育方面的福利 D 住房方面的福利 参考答案:A;考生答案:B;试题分数:2;考生得分:0 2. 社会救助法属于()。 A 劳动法的体系 B 社会法的体系 C 经济法的体系 D 民法的体系 参考答案:B;考生答案:A;试题分数:2;考生得分:0 3. 根据法律规定,不可以招收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的单位是()。 A 文艺单位 B 边远地区企业 C 体育单位 D 特种工艺单位 参考答案:B;考生答案:B;试题分数:2;考生得分:2 4. 负有对职工广泛开展劳动安全卫生教育义务的主体是()。 A 用人单位 B 劳动行政部门 C 职业安全卫生行政管理部门 D 企业工会 参考答案:A;考生答案:D;试题分数:2;考生得分:0 5. 下列人员中能依法实行综合计算工作制的是()。 A 企业中的外勤人员 B 出租车司机 C 企业中的推销人员 D 铁路巡检工 参考答案:D;考生答案:A;试题分数:2;考生得分:0 6. 通过职工大会、职工代表大会参与民主管理这种形式主要适用于()。 A 所有企业 B 国有企业 C 私营企业 D 集体企业 参考答案:B;考生答案:B;试题分数:2;考生得分:2 7. 我国现行法律规定高级专家经批准可延迟退休,但正职不超过()。 A 60周岁 B 65周岁 C 70周岁 D 75周岁 参考答案:C;考生答案:C;试题分数:2;考生得分:2 8. 下列各选项中正确的是()。 A 政府投资开发的公益性岗位应当优先安排符合岗位要求的就业困难人员 B 政府投资开发的公益性岗位应当安排有就业愿望的人员 C 为方便照顾残疾人,应该统一、集中安排他们的工作 D 义务兵退出现役后,国家、政府应该根据其个人意愿安排工作 参考答案:A;考生答案:A;试题分数:2;考生得分:2 9. 根据《劳动法》及《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的规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实施()。 A 劳动保障检查活动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形考网上作业答案1-4

形考答案1 一、单项选择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 1. 国际上通常将国际劳工组织通过的国际劳工公约和建议书合称为()。 A. 《国际劳工宪章》 B. 《国际劳工标准》 C. 《国际劳工条约》 D. 《国际劳工章程》 满分:2 分 2. 我国法律规定,职工代表大会至少()。 A. 每半年召开一次 B. 每半年召开二次 C. 每一年召开一次 D. 经常召开 满分:2 分 3. 下列关于劳动关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劳动法调整的是狭义上的劳动关系 B. 劳动法调整国家进行劳动力管理中的关系 C. 劳动法的调整对象既包括劳动关系,也包括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 D. 承揽关系属于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社会关系,应受到劳动法的调整 满分:2 分 4. 《集体合同规定》第38条规定:“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期限为(),期满或双方约定的终止条件出现,即行终止。 A. 6个月 B. 1至3年 C. 4年 D. 5年 满分:2 分

5. 我国法律禁止的健康歧视,除了残疾歧视,还包括()。 A. 传染病歧视 B. 传染病病原携带歧视 C. 行为障碍歧视 D. 视听障碍歧视 满分:2 分 6.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A. 1个月 B. 2个月 C. 3个月 D. 6个月 满分:2 分 7. 以下各项中关于工会性质表述不正确的是()。 A. 阶级性 B. 群众性 C. 组织性 D. 自愿性 满分:2 分 8. 根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下列各项支出不属于劳动者工资围的有()。 A. 计时工资 B. 计件工资 C. 加班工资 D. 职工福利费用 满分:2 分 9. 劳动法基本原则的法律渊源是()。 A. 宪法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形成性考核1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形考任务1答案 "题目1:国际上通常将国际劳工组织通过的国际劳工公约和建议书合称为()。 : 《国际劳工条约》 ; 《国际劳工章程》 ; 《国际劳工宪章》 ; 《国际劳工标准》" "题目2:下列关于劳动关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劳动法的调整对象既包括劳动关系,也包括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 ; 承揽关系属于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社会关系,应受到劳动法的调整 ; 劳动法调整国家进行劳动力管理中的关系 ; 劳动法调整的是狭义上的劳动关系" "题目3:下列主体中,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适用范围的是()。 : 我国境内的个体经济组织 ; 我国公民在境外设立的独资企业 ; 在我国境内设立的外商独资企业 ; 在我国境内设立的企业派驻境外的劳动者" "题目4:劳动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是自19世纪初大工业生产后,由于国家对雇佣关系的干预而从()。 : 传统民法中独立出来的 ; 传统经济法中独立出来的 ; 传统社会保障法中独立出来的" "题目5:劳动法基本原则的法律渊源是()。 : 行政法规 ; 地方性法规 ; 宪法 ; 部门规章" "题目6:特殊就业群体人员不包括( )。 : 妇女 ; 残疾人 ; 少数民族人员 ; 儿童" "题目7:我国《就业促进法》规定的就业方针是()。 : 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相结合的方针 ; 独立实行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 ; 独立实行劳动者自主择业的方针

; 独立实行市场调节就业的方针" "题目8:我国法律禁止的健康歧视,除了残疾歧视,还包括()。 : 传染病歧视 ; 视听障碍歧视 ; 传染病病原携带歧视 ; 行为障碍歧视" "题目9:下列关于劳动合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劳动合同是实践性合同 ; 劳动合同是双务合同 ; 劳动合同往往涉及第三人的物质利益关系 ; 劳动合同具有从属性" "题目10:劳动合同中当事人双方约定的具体的劳动标准和劳动条件()。 : 由当事人自由约定 ; 不能低于集体合同的规定 ; 可以低于集体合同的规定 ; 由劳动行政部门规定" "题目1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 2个月 ; 3个月 ; 6个月 ; 1个月" "题目12:非全日制用工的计酬方式主要是()。 : 按月计酬 ; 按件计酬 ; 按天计酬 ; 按小时计酬 " "题目13:以下各项中关于工会性质表述不正确的是()。 : 组织性 ; 群众性 ; 阶级性 ; 自愿性" "题目14:国有企业职工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 : 工会 ; 董事会会议 ; 监事会 ; 职工代表大会" "题目15:我国法律规定,职工代表大会至少()。 : 每半年召开二次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试题库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阶段练习二 二、单项选择题(共66分,每题2分) 1、下列社会关系中,属于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是() A、劳动者甲与劳动者乙发生的借款关系 B、某公司向职工集资建房而发生的关系 C、国家机关招聘公务员所发生的社会关系 D、某石材厂与农民工所发生的社会关系 2、根据我国法律规定,除特种行业外,我国的最低就业年龄为( ) A、14 周岁 B、15 周岁 C、16 周岁 D、18 周岁 3、引起劳动法律关系产生的劳动法律事实是( ) A、合法行为 B、合法行为与违法行为 C、行为与事件C、事件 4、根据劳动法律、法规规定不可以招用不满16 周岁未成年人的用人单位是( ) A、东方歌舞团 B、海杂技团 C、国家体操队 D、山丹编织厂 5、根据劳动法律法规规定,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双方协商解决不成,应按以下程序解决( ) A、由当地人民政府信访机构协调处理 B、由人民法院受理 C、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 D、由当地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组织有关各方协调解决 6、根据《劳动法》规定,规定最低工资标准的机构是( ) A、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B、国务院 C、各省市人大常委会 D、全国总工会 7 、可以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人员有( ) A、医务人员 B、锅炉工 C、厨师 D、推销人员 8、1988年国务院颁布的我国建国以来第一个妇女劳动保护法规是( ) A、《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规定》 B、《女职工生育保险规定》 C、《妇女权益保障法》 D、《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

9、我国社会保险项目中,用人单位缴费比例最高的是( ) A、失业保险费 B、医疗保险费 C、工伤保险费 D、养老保险费 10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职工个人缴费达到最低年限的,才能享受养老保险待遇,这一年限为( ) A、10年 B、15年 C、20年 D、25年 11 、关于工会的性质和地位,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省级以上工会具有机关法人资格 B、产业工会具有财团法人资格 C、职工代表大会是企业工会的权力机构 D、工会属于群众组织 12、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由三方代表组成,其中不是一方代表的是( ) A、政府综合部门代表 B、工会代表 C、职工代表 D、劳动行政部门代表 13、我国国务院规定了带薪年休假制度,凡劳动者连续工作()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 A.1年 B.2年 C.3年 D.4年 14、工作日内的间歇休息时间的具体长度由企业根据生产经营特点而定,但最短不得少于()。 A.半小时 B.1小时 C.2小时 D. 3小时 15、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规定,个人缴费年限累计满()的,退休后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 A.10年 B.15年C.20年 D.25年 16、我国《劳动法》第20条第2款规定,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以上、当事人双方同意续延劳动合同的,如果劳动者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A.5年 B.10年 C.15年 D.20年 17、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每月要求劳动者加班时间的时间不得超过()小时。 A.24 B.36 C.48 D.72 18、《劳动法》第41条规定,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超过l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每日不得超过()A.2小时B.3小时C.4小时 D.5小时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 一、选择题: 1.下列争议适用《劳动法》的是( A ) A.某企业职工与该企业就年休假问题发生争议 B.某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与该公司就分红问题发生争议 C.张某雇佣下岗职工李某照顾自己患病的母亲,张某与李某就报酬发生的争议 D.某企业与职工因加班费问题而发生的争议 2.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在用工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何时 起建立( B ) A.劳动合同订立之日 B.用工之日 C.劳动合同公证之日 D.双方当事人口头协议订立劳动合同之日 3.我国失业保险基金的筹集方式是( C ) A.国家与用人单位负担 B.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负担 C.国家、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共同负担 D.国家和劳动者负担 4.李某到某餐馆做服务员已满1年,双方尚未签订书面形式的劳动合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双方未建立劳动关系 B.双方已基于口头形式的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 C.视为李某与餐馆已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D.双方补签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5.赵某在甲公司工作满15年,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甲公司应支付给赵某的经济补偿金为( C ) A.相当于赵某1个月的工资 B.相当于赵某6个月的工资 C.相当于赵某12个月的工资 D.相当于赵某15个月的工资 6.下列不属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范围的是( A ) A.城镇职工 B.不属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的中小学阶段的学生 C.少年儿童 D.其他非从业城镇居民 7.用人单位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原用人单位以新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共同侵权为由 向人民法院起诉的,被告应该为( C ) A.新的用人单位 B.劳动者 C.新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 D.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8.根据《失业保险条例》的规定,失业人员失业前所在单位和本人按规定累计缴费时间满1年不 足5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 B ) A.6个月 B.12个月 C.18个月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形考任务二

一、多项选择题(每题两分,共40分) 题目1 还未回答 满分2.00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我国现行非标准工作时间的形式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综合计算工作时间 B. 缩短工作时间 C. 不定时工作时间 D. 计件工作时间 题目2 还未回答 满分2.00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根据《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规定》的规定,在下列情况下,用人单位应当按对未成年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安排工作岗位之前 B. 工作满两年 C. 工作满一年 D. 年满十八周岁,距前次体检时间已超过半年 题目3 还未回答 满分2.00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下列各选项中属于我国《劳动法》规定的,企业延长职工工作时间不受限制的情形是(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发生重大事故,威胁劳动者生命健康,需紧急处理的 B. 交通运输发生故障,必须及时抢修的 C. 企业为了完成紧急生产经营需要,经与职工协商同意 D. 发生地震、洪水,需紧急救援的 题目4 还未回答 满分2.00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狭义的休息时间仅指()。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工作日之间的休息时间

B. 劳动者的工作日内的休息时间 C. 法定的节假日休息时间 D. 工作周之间的休息时间 题目5 还未回答 满分2.00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劳动保障监察员在实施劳动保障监察时,如果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回避()。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因其他原因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 B. 本人与承办查处的案件事项有直接利害关系的 C. 本人是用人单位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的近亲属 D. 监察员近亲属与承办查处的案件事项有直接利害关系 题目6 还未回答 满分2.00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在职业安全卫生法律制度中,劳动者的权利主要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监督安全权 B. 拒绝危险作业权以及紧急情况下的停止作业和紧急撤离权 C. 知情权 D. 获得各项保护条件和保护待遇的权利 题目7 还未回答 满分2.00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我国立法规定的劳动者休息时间的种类具体包括()。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公休假日、法定节日休假时间 B. 工作日内的间歇休息时间 C. 年休假、探亲假 D. 工作日之间的休息时间 题目8 还未回答 满分2.00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我国《劳动法》规定,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劳动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同时设计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期末考试重点总结 (2)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考试重点总结 劳动法产生的社会背景 (一)圈地运动:雇主和雇员形成的前提 (二)身份解放:实质平等的需求 19世纪英国法律史家梅因在其《古代法》中,曾这样概括人类历史的发展趋势:“所有进步社会的运动,到此处为止,是一个'从身份到契约'的运动”。 (三)工业革命:社会关系的转变 (四)工业劳动社会化的法律调整——劳动法的产生 劳动社会化是指孤立、狭小的劳动转变为由紧密的大规模分工和协作联系起来的共同劳动过程。 1、生产资料使用的社会化 2、劳动操作过程的社会化 3、劳动成果的社会化 (五)公私法融合与劳动法的产生 劳动法的调整对象 1、劳动关系 作为劳动法调整对象的劳动关系,是指劳动力所有者(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用人单位)之间,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一方提供劳动力,另一方提供劳动报酬的社会关系。(1)人身性与财产性的兼容:形式上的财产性,实质上的人身属性。 (2)从属性与平等性的兼容:形式上的平等性,实质上的从属性。 劳动关系的特点之间具有相互对应密切的逻辑联系,形式上的财产性决定了形式上的平等性,而实质上的人身性决定了实质上的隶属性。 而劳动力的双重属性,使得劳动关系具有多层的结构内涵:劳动关系包括债权债务关系、物权关系和人身权关系。 2、与劳动关系密切相关的其他社会关系 根据劳动关系的相关人的性质不同,劳动法所调整的其他社会关系主要包括: (1)劳动行政关系。 (2)社会保险关系。 (3)劳动市场服务关系。 (4)劳动团体关系。 (5)劳动争议处理关系。 事实劳动关系是指无书面形式的劳动合同而形成的劳动关系。 劳动关系与雇佣关系的区别 1、主体方面的不同 (1)用工主体的要求不同: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及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后者的用工主体是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 (2)主体地位不同:前者具有人身隶属性;后者主体地位是平等的。 2、干预程度不同 劳动关系是一种社会法上的关系,由《劳动法》等调整;雇佣关系是一种私法上的关系,强调当事人的意思自治,由《民法通则》调整。 3、处理机制不同 发生劳动争议必须先进行劳动仲裁,如果不服仲裁才能向法院起诉;而雇佣关系中发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的界定完整篇.doc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的界定- ;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在许多国家分属不同的部门,在我国则存在着相互包含的关系。表面看来,这似乎只是一个立法技术问题,其实这里有着深刻的历史与现实的原因。本文试图从体制上对这一立法现象进行透视。 ; 一、我国关于两类立法相互关系的各种观点及其评析 ; 概括我国目前关于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相互关系的各种看法,大致可以归为三种观点:一是认为劳动法包括保障的内容;二是认为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相互交叉;三是认为劳动法从属于社会保障法。 ; 在我国,社会保障法是伴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而提出的一个范畴。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并无严格意义上的社会保障法。劳动法在我国则可以说是渊源流长。我国在劳动法调整对象上存在着某些不恰当的扩大,正是这种扩大涵盖了保障内容,这种扩大可以概括为内在式的和外在式的。所谓内在式的扩大,也可以称之为劳动关系广义说,是扩大了对劳动关系的认识,将一些保障内容加入劳动关系的范围,并形成第一种观点。这种观点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的劳动法中较为流行。所谓外在式的扩大,可以说是劳动法调整对象广义说,是将劳动关

系以外的一些社会保障关系纳入劳动法的调整对象,并形成了第二种观点。这种观点在我国20世纪90年代的劳动法中较为流行。当前,随着社会保障法这一概念被我国逐步接受,又出现了扩大:社会保障法的调整对象的倾向,我们可称之为社会保障法调整对象的广义说,并形成上述第三种观点。笔者认为这三种观点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 第一种观点:劳动关系包含了保障福利内容 ; 劳动关系有时也称之为劳资关系劳雇关系劳使关系等等。台湾的一些学者认为,劳动关系是以劳动为中心所展开,着重劳动力、劳动者为本位的思考:劳资关系含有对立意味,因为劳方资方的界限分明,其所展开的关系自然包含一致性与冲突性在内:劳雇关系以雇佣的法律关系为基础,重点在权利义务之结构:劳使关系则已将的所有的价值意味予以排除,只剩下技术性涵义。(注:黄越钦:《劳动法论》,(台湾)国立政治大学劳工研究所发行,1993年修订版,第9页。)我国大陆的学者一般只使用劳动关系的概念。劳动关系的概念的模糊性给我国劳动法学者以填塞的空间。20世纪80年代,我国一种较为流行的看法是对劳动关系作扩大的理解,构成劳动关系广义说。正是这种不恰当的扩大,使保障福利内容完全纳入劳动关系,也使社会保障法的范畴完全没有存在的必要。

电大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考试题库

1. 19世纪初期颁布的劳动法规是以(C)的形式出现的。C.工厂立法 2. (B )劳动行政部门依法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行为有权制止,并责令改正。B.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 3. 1802年,英国政府通过的《学徒健康与道德法》规定,禁止纺织工厂使用(A )。A.9岁以下学徒 4. 19世纪初期颁布的劳动法规出现的形式(工厂立法。) 5. 2006年修改的《义务教育法》规定,应当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儿童年龄是( A )A.6周岁B 6. 不得安排哺乳未满(B )婴儿的女职工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B.12个月 7.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和国家规定的(C)的工作C.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8. 不属于城市居民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的全部收入的是( D )。D.抚恤金 C 9. 残疾军人凭《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军人证》购票乘坐境内运行的交通工具享受减收正常票价( C )C.50%的优待 10. 城镇企业事业单位职工按照本人工资的( A )缴纳失业保险费。A.1% 11. 持有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均有从当地人民政府获得基本生活物质帮助的权利。 12. 从2006年1月1日起,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单位缴费不再划入个人账户,其规模统一由本人缴费工资的11%调整为(B )。B.8% 13. 从教育目的角度看,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比,普通教育的特点是(基础性) 14. 从社会法的角度来看,社会优抚法属于( C )。C.社会法范畴 15. 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B )。B.2年 D 16. 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预先支付劳动者部分工资或者医疗费用的裁决,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 A )。A.不予受理 17. 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预先支付劳动者部分工资或者医疗费用的裁决,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法院(A、不予受理) 18. 当事人在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主持下达成的具有劳动权利义务内容的调解协议 ( A )A.具有劳动合同的约束力 19. 当事人在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主持下达成 的具有劳动权利义务内容的调解协议(A )。A.具 有劳动合同的约束力 20.地方总工会( C )。C.具有社会团体法人资格 21. 地方总工会(具有社会团体法人资格。) 22. 订立集体合同(A)A应当采取书面形式 23. 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进行定期 健康检查费用由(A )。A.用人单位承担 24.对担任营级职务的军队转业干部按照计划分 配工作,但军龄的年限要求是( C )。C.20年 25. 对于社会保障法所调整的社会保障关系可 以用不同的标准做出多种分类。以下选项中不属 于以社会保障行为为标准分类的是( D )。D.社 会保险关系 26. 对于社会保障法所调整的社会保障关系可 以用不同的标准做出多种分类。以下选项中属于 以社会保障行为为标准分类的是( B )。B.社 会保障基金运营关系 F 27. 凡在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全民所有制企 业、事业单位工作满( 1年)的固定职工,与配 偶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可以 享受规定的探望配偶的待遇 28. 凡在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全民所有制企 业、事业单位工作满(A )的固定职工,与配偶 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可以享 受规定的探望配偶的待遇。A.1年 29. 非全日制用工的计酬方式主要是(B )。 B.按小时计酬 30.非全日制用工的计酬方式主要是(按小时计 酬) 31. 负有对职工广泛开展劳动安全卫生教育义 务的主体是(A )。A.用人单位 32. 负责综合管理全国安全生产工作和监督监 察工作的部门是(B )。B.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 理局 G 33. 个体劳动合同的劳动标准和劳动条件 (B )。B.不能低于集体合同的规定 34. 根据《残疾人就业条例》的规定,集中使用 残疾人的用人单位中从事全日制工作的残疾人职 工,应当占本单位在职职工总数的(D )以上。 D.25% 35. 根据《残疾人就业条例》的规定,用人单位 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比例不得低于本单位在职职工 总数的(B )。B.1.5% 36.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职工有下列 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A )。A.患职 业病的 37. 根据《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 我国目前实行的感( A )。A.职工每日工作8 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 38. 根据《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 我国目前实行的是(A )A.职工每日工作8小 时,每周工作40小时 39. 根据《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 因工作性质和工作职责的限制,需要实行不定时 工作制的,职工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 (D )。D.40小时 40. 根据《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 因工作性质和工作职责的限制,需要实行不定时 工作制的,职工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40 小时。) 41. 根据《劳动法》及《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的 规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实施( C )。C.劳动 保障监察活动 42.根据《劳动法》及《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的规 定,劳动行政部门设置(C )。C.劳动监察机构 43. 根据《劳动法》及《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的 规定,劳动行政部门设置(劳动监察机构) 44. 根据《劳动法》及《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的 规定,政府劳动行政部门设置( C )。C.劳动 监察机构 45.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合同期限 3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A )。 A.1个月 46. 根据《劳动合同法》和《劳动合同法实施条 例》的规定,劳动者可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情 形之一是(D )。D.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 用人单位 47. 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女职工产前 休假一般为(C )天。C.15 48. 根据《社会保险法》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 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 15 年)以上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49. 根据《失业保险条例》规定,按照规定参加 失业保险,所在单位和本人已按照规定履行缴费 义务满( A ),且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已办 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失业人员即可领 取失业保险金A.1年 50. 根据《失业保险条例》规定,按照规定参加 失业保险,所在单位和本人已按照规定履行缴费 义务满(A ),且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已办 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失业人员即可领 取失业保险金。A.1年 16.工伤保险赔偿应当遵循的原则是(B )。B.无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司考真题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司考真题 2017 1、农民姚某于2016年3月8日进入红海公司工作,双方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红海公司也未给姚某缴纳基本养老保险,姚某向社保机构缴纳了基本养老保险费。同年12月8日,姚某以红海公司未为其缴纳社会保险为由申请辞职。经查,姚某的工资属于所在地最低工资标准额。关于此事,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BD A.姚某自2016年3月8日起即与红海公司建立劳动关系 B.红海公司自2016年4月8日起,应向姚某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 C.姚某应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而不应参加基本养老保险 D.姚某就红海公司未缴养老保险费而发生争议的,可要求社保行政部门或社保费征收机构处理 2、关于集体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CD A.甲公司尚未建立工会时,经其2/3以上的职工推举的代表,可直接与公司订立集体合同 B.乙公司系建筑企业,其订立的行业性集体合同,报劳动行政部门备案后即行生效 C.丙公司依法订立的集体合同,对全体劳动者,不论是否为工会会员,均适用 D.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丁公司工会与公司协商不成时,工会可依法申请仲裁、提起诉讼 3、某市混凝土公司新建临时搅拌站,在试运行期间通过暗管将污水直接排放到周边,严重破坏当地环境。公司经理还指派员工潜入当地环境监测站内,用棉纱堵塞空气采集器,造成自动监测数据多次出现异常。有关部门对其处罚后,公司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拟裁员20人以上。当该公司裁员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D A.无须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B.应优先留用与本公司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职工 C.不得裁减在该公司连续工作满15年的女职工 D.不得裁减非因公负伤且在规定医疗期内的劳动者 2016 王某,女,1990年出生,于2012年2月1日入职某公司,从事后勤工作,双方口头约定每月工资为人民币3000元,试用期1个月。2012年6月30日,王某因无法胜任经常性的夜间高处作业而提出离职,经公司同意,双方办理了工资结算手续,并于同日解除了劳动关系。同年8月,王某以双方未签书面劳动合同为由,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申请仲裁,要求公司再支付工资12000元。 请回答第1-3题。 1、关于女工权益,根据《劳动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公司应定期安排王某进行健康检查 B.公司不能安排王某在经期从事高处作业 C.若王某怀孕6个月以上,公司不得安排夜班劳动 D.若王某在哺乳婴儿期间,公司不得安排夜班劳动 2、关于该劳动合同的订立与解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王某与公司之间视作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B.该劳动合同期限自2012年3月1日起算 C.该公司应向王某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D.如王某不能胜任且经培训仍不能胜任工作,公司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王某,可将其辞退 3、如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为1500元,关于该仲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D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期末试题(精)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期末考试试题 一、是非题(判别正误,并在括号内写入"是"或"非"(每题1分,共10分 1、劳动合同被确认为无效后,应当依法予以解除。(非 2、国家实行薪年休假制度。(是 3、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非 4、企业招用劳动合同制工人,应当订明试用期。(非 5、加班工资不能作为最低工资的组成部分。(是 6、"待业"与"失业"两个概念含义相同。(是 7、"待业"与"待岗"两个概念含义相同。(非 8、集体合同经双方当事人签字即行生效。(非 9、集体合同只有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才生效。(非 10、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劳动者可以上班的,用人单位应安排工作。(是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6分 1、劳动监察 2、劳动就业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1、用人单位非法招用童工的,由劳动行政部门处以____。

A 警告 B 罚款 C 责令改正 D 停产整顿 E 拘留 2、劳动者在_____情形下,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A 生育 B 负伤 C 升学 D 失业 E 退休 F 工伤 3、劳动合同终止的的条件是____。 A 当事人约定的终止条件出现 B 经当事人协商达成一致 C 劳动合同期限届满 D 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变化,致使原合同无法履行 4、劳动合同无效的确认权在____。 A 用人单位上级主管部门

B 企业劳动争议委员会 C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D 人民法院 5、社会保险具有的特征是_____。 A 自愿性 B 社会性 C 强制性 D 互济性 E 营利性 F 福利性 6、我国已实行的特殊工时制度主要有_____。 A 定时工时制 B 缩短工时制 C 综合计算工时制 D 延长工时制 E 计件工时制 F 不定时工时制 7、按照工资的确定方式,可将工资分为___________。 A 计时工资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形考答案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形考答案形考 □ A.调节作用 "B.补偿作用 C.奖励作用 D.激励作用 题目2 下列关于劳动法与民法的区别,正确的是(选择 一项或多项: )。 ’ A.劳动法与民法的调整的原则不完全相同 B. 劳动法与民法律的主体不相同 口C.劳动法与民法的主体相同,但主体的权利义务不同 " D.劳动法和民法的调整对象不同 题目3 工会的性质,一般认为它具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 门A.群众性 3 B.自愿性 C. 全民性 * D.阶级性 题目4 目前我国的工资形式包括()。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奖金 17

B. 计件工资 ° C.津贴 口D.计时工资 题目5 劳动法的调整对象一般包括()。 选择一项或多项: 」A.雇佣关系 门B.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 C. 与就业关系有密切联系的社会关系 ° D.劳动关系 题目6 特殊情况下的工资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 二I A.最低工资 口B.加班加点的工资 "C.休假期间的工资 “ D.履行国家或社会义务期间的工资 题目7 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用人单位的员工 门B.高级技术人员 門C.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 * D.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 题目8 设立职业中介机构应当具备的条件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 "B.有开展业务必备的固定场所、办公设施和一定数额的开办资金

* C.有明确的章程和管理制度 口D.有一定数量具备相应职业资格的专职工作人员 题目9 下列对劳动法上劳动就业的理解,正确的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劳动就业的主体必须具有劳动权利能力 门B.劳动就业必须是出自公民的自愿 C.公民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有时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 * D.劳动就业的主体必须具有劳动行为能力 题目10 劳动法成为独立的法律部门,其原因在于()。 选择一项或多项: □ A.劳动法有特定的主体 二I B.劳动法有特定的调整方法 " C.劳动法有特定的调整对象 “ D.劳动法有独立的内容体系 题目11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为劳动者免费提供下列服务()。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职业供求信息、市场工资指导价位信息和职业培训信息发布 B. 办理就业登记、失业登记等事务 C. 对就业困难人员实施就业援助 D. 就业政策法规咨询、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 题目12 按照劳动合同期限的不同,劳动合同可分为()。 选择一项或多项: B.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C.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口 D.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完整word版)2016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电大机考资料(完整版)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 一、单选题 1. 下列关于劳动合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C. 劳动合同是实践性合同 2. 下列关于劳动关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D. 承揽关系属于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社会关系,应受到劳动法的调整 3. 下列主体中,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适用范围的是()。 B. 我国公民在境外设立的独资企业 4. 下列社会救助对象不属于根据社会成员的群体进行分类 的是()。 D. 因突发事件生活一时拮据 5. 下列社会保险项目中的保险费只由用人单位缴纳的是()。 B. 工伤保险费 6.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按照社会保障的内容进行分类的是()。 D. 社会保障管理关系 7. 下列关于非全日制用工中,劳动关系双方约定试用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不得约定试用期 8. 《集体合同规定》第38条规定:“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期限为(),期满或双方约定的终止条件出现,即行终止。 B. 1至3年 9. 属于特殊情况下的工资有()。 C. 婚、丧假工资 10. 我国法律禁止的健康歧视,除了残疾歧视,还包括()。 B. 传染病病原携带歧视 11. 我国法律规定,职工代表大会至少()。 A. 每半年召开一次 12. 我国《就业促进法》规定的就业方针是()。 D. 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相结合的方针 13. 我国现阶段在工资制度改革的过程中试行的年薪制,其适用范围是()。 C. 企业的经营者 14. 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主任由()。 D. 工会成员或者双方推举的人员担任 15. 我国《劳动法》规定,女职工因生育而享受的产假不少于()。 B. 98天 16. 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C. 1年 17. 我国《劳动法》规定,对怀孕()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C. 7个月53. 我国职业安全卫生制度的基本方针是()。 B.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54. 我国《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每月的加班时间不得超过( )。 C. 36小时 55. 根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下列各项支出不属于劳动者工资范围的有()。 D. 职工福利费用 56.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我国对残疾人就业实行()的方针。 C. 集中就业与分散就业相结合 57. 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安排女职工从事国家规定的()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 C. 第四级 58.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下列不属于全体人民共同的法定节假日的是()。 D. 解放军建军节 59. 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 A. 1小时 60. 根据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的规定》,已婚职工探望父母,间隔一定年限,给予探亲假一次,具体的间隔年限是()。 A. 4年 61.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发生劳动争议的劳动者一方,人数在()人或者以上,并且具有共同请求的,可视为集体争议。 C. 10人以上 62. 根据我国《社会保险法》的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B. 15年 63. 根据《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我国目前实行的是()。 A. 职工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 64.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我国企业缴纳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一般不得超过企业工资总额的()。 C. 20% 65.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我国工资的支付形式是()。 A. 法定货币 66. 特殊就业群体人员不包括( )。 C. 儿童 67. 劳动合同中当事人双方约定的具体的劳动标准和劳动条件()。 B. 不能低于集体合同的规定 68. 恒大公司安排工人刘路春节期间(正月初一到初二)上班。根据劳动法,该公司应支付其不低于其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 )。 D. 300%的工资报酬 69. 劳动法基本原则的法律渊源是()。 A. 宪法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离线作业(必)标准答案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课程作业(必做) 姓名:学号: 年级:学习中心:————————————————————————————— 基础理论篇 第四章:劳动法概述 一、名词解释题 1.劳动法 答: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 二、简答题 1. 作为劳动法调整对象的劳动关系具有哪些一般特征 答:劳动关系的一般特征主要表现在:(1)它的当事人一方固定为劳动力所有者和支出者,称劳动者,另一方固定为生产资料占有者和劳动力使用者,称用人单位(或雇主)。(2)它的内容以劳动力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为核心。(3)它是人身关系属性和财产关系属性结合的社会关系。(4)它是平等性质与隶属性质兼有的社会关系。 2. 简述我国《劳动法》调整劳动关系的范围。 答:我国《劳动法》第2条规定表明:(1)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即个体工商户)的劳动关系都归劳动法调整。(2)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的劳动关系中,仅限于劳动合同关系归劳动法调整。(3)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的非合同劳动关系,即公务员和依法参照执行公务员制度的劳动者的劳动关系以及农村农业劳动者、现役军人等的劳动关系,不归劳动法调整,而分别归相应的公务员法、农业法、军事法调整。 3. 简述劳动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和内容。 答: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是指集中体现劳动法的本质和基本精神,主导整个劳动法体系,为劳动法调整劳动领域的社会关系所应遵循的基本准则。也可以说,是劳动法的核心和灵魂。劳动法基本原则的内容,可表述为以下各项:(1)劳动既是公民权利又是公民义务原则;(2)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原则;(3)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原则 三、论述题 1.试论劳动法是公法与私法的兼容。 答:公法涉及宏观利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其调整原则是公法不得由当事人协议变更,即公法关系完全依法设定;私法涉及私人(公民个人和法人)利益,即微观利益,其调整原则是“协议就是法律”,即私法关系允许协议设定。民法是私法的典型,行政法是公法的典型,劳动法、经济法则被视为兼有公法和私法性质(或曰私法公法化)的法律部门。 在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中,实行的是统分统配的就业制度、统规统调的工资制度和统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试题与答案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第02章在线测试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第一个早期“劳工法规”颁布时间为(A)?A、1349年B、1804年C、1839年D、1848年 2、第一个早期“劳工法规”由谁颁布(C)?A、英国伊丽莎白女王B、英国亨利八世C、英皇爱德华三世D、英皇爱德华一世 3、劳动法产生的前提为(D)?A、工人阶级长期斗争的结果B、发展生产力的要求C、维持自由竞争条件的需要D、劳动力与生产资料分属不同主体 4、19世纪末率先实行社会保险制度的国家为(A)?A、德国B、英国C、法国D、美国 5、第一次提出实行劳动合同制的原苏联劳动立法为(A)?A、1922年苏俄劳动法B、1970年劳动立法纲要C、1971年苏俄劳动法D、1977年苏联宪法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劳动法产生的原因(ABC)?A、工人阶级长期斗争的结果B、发展生产力的要求C、维持自由竞争条件的需要D、劳动力与生产资料分属不同主体 2、自由竞争劳动立法的特点为(ABCD)?A、工厂法的发展B、工会法的演变C、劳动争议法的出现D、社会保险立法的开端 3、垄断阶段劳动立法的特点(ABCD)?A、劳动法以遍及绝大多数国家B、劳动立法体系逐步趋向完善C、主要资本主义劳动立法出现趋向民主和趋向反动两种趋势D、劳动立法发生几次前进和后退的大波动 4、体现原苏联劳动立法的规范行文件为?(ABCD)A、1922年苏俄劳动法B、1970年劳动立法纲要C、1971年苏俄劳动法D、1977年苏联宪法 5、动欧国家劳动立法的特点?(ABD)A、在宪法中对劳动权利作了明确规定B、宣布劳动为公民的光荣义务C、劳动法典不是劳动立法的基本形式D、逐步制定了适合本国国情的劳动法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劳动法以保护劳动者为主旨正确 2、英国《学徒健康与道德法》为劳动法产生的标志正确 3、社会主义国家第一个劳动法令是中国制定的错误 4、美国《塔夫脱——哈特莱法》加大了对工会权利的限制正确 5、资本主义劳动法是以市场经济为依托的劳动法。正确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第03章在线测试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全国劳动大会通过《八小时工作制案》的时间为(C)?A、1918年B、1921年C、1922年D、1926年 2、中央苏区1931年通过了(A)?A、《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B、《陕甘宁边区劳动保护条例(草案)》C、《关于私营企业劳资争议调处程序暂行办法》D、《关于中国工人运动当前任务的决定》 3、我国《工会法》制定于(B)?A、1949年B、1953年C、1958年D、1963年 4、关于澳门劳工立法不正确的选项为(A)?A、澳门劳工立法起步较早B、澳门劳工立法起步较晚C、1984年颁布首部《劳工法》D、1985年颁布《雇佣劳工制度》 5、下列不属于香港的劳工法渊源的为(D)?A、香港立法机构的立法B、国际劳工公约C、习惯法D、内地劳动法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政府的劳动立法表现在(ABCD)?A、北洋政府的劳动立法B、广州国民党政府的劳动立法C、武汉国民党政府的劳动立法D、南京国民党政府的劳动立法 2、革命根据地的劳动立法表现为(ABCD)?A、土地革命时期B、抗日战争时期C、解放战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