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考复习微专题—碰撞类问题(解答题中档题)选编 含解析

高考复习微专题—碰撞类问题(解答题中档题)选编 含解析

高考复习微专题—碰撞类问题(解答题中档题)选编  含解析
高考复习微专题—碰撞类问题(解答题中档题)选编  含解析

微专题—碰撞类问题(解答题中档题)选编

1.某种弹射装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光滑的水平导轨MN 右端N 处与倾斜传送带理想连接,传送带长度15m L =,传送带以恒定速度5m/s v =顺时针转动,三个质量均为1kg m =的滑块A 、B 、C 置于水平导轨上,滑块B 、C 之间有一段轻弹簧刚好处于原长,滑块B 与轻弹簧连接,滑块C 未连接弹簧,滑块B 、C 处于静止状态且离N 点足够远,现让滑块A 以初速度06m/s v =沿滑块B 、C 连线方向向滑块B 运动,滑块A 与B 碰撞后粘合在一起,碰撞时间极短。滑块C 脱离弹簧后滑上倾角37θ=?的传送带,并从顶端沿传送带方向滑出斜抛落至地面上。已知滑块C 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0.8μ=,取重力加速度

210m/s g =,sin370.6?=,cos370.8?=。求:

(1)滑块A 、B 碰撞时损失的机械能; (2)滑块C 刚滑上传送带时的速度;

(3)滑块C 在传送带上因摩擦产生的热量Q 。

2.如图所示,AB 为倾角θ=37°的粗糙斜面轨道,通过一小段光滑圆弧与光滑水平轨道BC 相连接,质量为m 乙的小球乙静止在水平轨道上,质量为m 甲的小球甲以速度v 0与小球乙发生弹性正碰。若m 甲:m 乙=2:3,且轨道足够长。sin37°

=0.6,cos37°=0.8,求:

(1)两球第一次碰后甲球的速度;

(2)要使两球能发生第二次碰撞,小球乙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的取值范围。 3.某种弹射装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光滑的水平导轨MN 右端N 处与倾斜传送带理想连接,传送带长度15m L =,传送带以恒定速度5m/s v =顺时针转动,三个质量均为1kg m =的滑

块A 、B 、C 置于水平导轨上,滑块B 、C 之间有一段轻弹簧刚好处于原长,滑块B 与轻弹簧连接,滑块C 未连接弹簧,滑块B 、C 处于静止状态且离N 点足够远,现让滑块A 以初速度06m/s v =沿滑块B 、C 连线方向向滑块B 运动,滑块A 与B 碰撞后粘合在一起,碰撞时间极短。滑块C 脱离弹簧后滑上倾角37θ=?的传送带,并从顶端沿传送带方向滑出斜抛落至地面上。已知滑块C 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0.8μ=,取重力加速度

210m/s g =,sin370.6?=,cos370.8?=。求:

(1)滑块A 、B 碰撞时损失的机械能; (2)滑块C 刚滑上传送带时的速度;

(3)滑块C 在传送带上因摩擦产生的热量Q 。

4.如图所示,一长为11m L =的水平传送带,以04m/s v =的速率逆时针转动。把一质量为1kg m =的物块A 以速度大小0v 推上传送带的右端,同时把另一质量为2kg M =的物块B 以速度大小8m/s v =推上传送带的左端。已知两个物块相撞后以相同的速度在传送带上运动,两个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μ=,重力加速度210m/s g =,物块可视为质点且碰撞时间极短。求:

(1)经多长时间两个物块相撞;

(2)相撞后两个物块再经多长时间相对传送带静止; (3)物块B 与传送带因摩擦产生的热量Q 。

5.如图所示,半径为R 的光滑轨道竖直放置,质量为m 的球1在恒力F (力F 未知,且未画出)的作用下静止在P 点,OP 连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2πθθ??

<

??

?

,质量也为m 的球2静

止在Q 点。若某时刻撤去恒力F ,同时给小球1一个沿轨道切向方向的瞬时冲量I (未知),恰能使球1在轨道内侧沿逆时针方向做圆周运动且与球2发生弹性正碰。小球均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为g ,不计空气阻力。求:

(1)恒力F 的最小值为多大? (2)瞬时冲量I 大小为多大?

(3)球2碰撞前后对轨道Q 点的压力差为多大?

6.一光滑绝缘固定轨道MN 与水平面成37θ=?角放置,其上端有一半径为l 的光滑圆弧轨道的一部分,两轨道相切于N 点,圆弧轨道末端Q 点切线水平;一轻质弹簧下端固定在直轨道末端,弹簧原长时,其上端位于O 点,3ON l =。现将一质量为m 的滑块A 拴接在弹簧上端,使之从O 点静止释放。A 向下压缩弹簧达到的最低点为P 点,OP l =。当A 到达最低点P 时,弹簧自动锁定,使A 静止于P 点。使质量也为m 的滑块B ,从N 点由静止沿斜面下滑。B 下滑至P 点后,与A 相碰,B 接触A 瞬间弹簧自动解锁,A 、B 碰撞时间极短内力远大于外力。碰后A 、B 有共同速度,但并不粘连。之后两滑块被弹回。(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sin370.6?=,cos370.8?=)求:

(1)弹簧上端被压缩至P 点时所具有的弹性势能; (2)第一次碰撞过程中B 对A 弹力的冲量的大小;

(3)若要B 最终恰能回到圆弧轨道最高点,需要在B 滑块由N 点出发时,给B 多大的初速度。 7.如图所示,水平面上固定一倾角为α=37°的斜面体,在其左侧一定距离有一水平桌面,现将一可视为质点的物块A 由水平桌面的左端以初速度v 0=6m/s 向右滑动,滑到右端时与物块B 发生弹性碰撞,物块B 离开桌面后,经过一段时间,刚好无碰撞地由光滑固定的斜面体

顶端C点滑上斜面体已知桌面两端之间的距离为x=4.0m,m B=1kg,物块A与水平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5,桌面与斜面体C点的高度差为h=0.45m,重力加速度取g=10m/s2,sin 37°=0.6,cos 37°=0.8,忽略空气阻力。求:

(1)物块A的质量;

(2)如果斜面体C点距离水平面的高度为H=4.8m,求从物块A开始运动到物块B到达D 点的总时间。

8.如图所示,一个足够长的圆筒竖直固定,内有一个质量M=0.4kg的滑块,滑块与圆筒间的滑动摩擦力f=3N。将滑块M锁定在距圆筒顶端高h1=5m处,现将一个直径小于圆筒半径的小球,从圆筒顶端由静止释放,小球与滑块碰撞前瞬间滑块解除锁定,小球与滑块发生弹性碰撞,碰撞后小球恰能上升到距圆筒顶端h2=3.2m处(不计空气阻力,碰撞时间极短,g=10m/s2)。求:

(1)小球的质量m;

(2)小球与滑块第一次碰撞与第二次碰撞的时间间隔t。

9.如图所示的装置由三部分组成,传送带左边是光滑的水平面,一轻质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连接着质量M=3.0kg的物块A,开始物块A静止。装置的中间是水平传送带,它与左右两边的台面等高,并平滑对接,传送带以u=2.0m/s的速度逆时针转动。传送带的右边是一位于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圆轨道,最低点为C,最高点为D,半径R=1.25m。从D点正上方h 高处无初速释放质量为m=1.0kg的物块B,B从D点进入圆轨道,物块B与A只发生一次碰撞,且为弹性正碰。已知B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传送带长l=4m,取g=10m/s2。求:

(1)物块B与A碰撞后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

(2)物块B对圆轨道的最大压力;

(3)物块B释放点距D点的高度h。

10.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平板车P高h,质量为m的小物块Q的大小不计,位于平板车的左端,系统原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地面上.一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长为R,一端悬于Q 正上方高为R处,另一端系一质量也为m的小球(大小不计).今将小球拉至悬线与竖直位置成60°角,由静止释放,小球到达最低点时与Q的碰撞时间极短,且无能量损失,已知Q 离开平板车时速度大小是平板车速度的两倍,Q与P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M:m=4:1,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小物块Q离开平板车时速度为多大?

(2)平板车P的长度为多少?

11.如图所示,质量为3kg的小车A上用质量不计的细绳悬挂一质量为5kg的小球C,A和C一起以5m/s的速度在光滑水平轨道上匀速运动,后来与质量为2kg的原来静止的小车B 碰撞后粘合在一起,已知A、B相碰的时间极短。求:碰撞后小球C能上升的最大高度是多少?取g=10m/s2。

12.如图所示,倾角θ的足够长的斜面上,放着两个相距L 0、质量均为m 的滑块A 和B ,滑块A 的下表面光滑,滑块B 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tan μθ=.由静止同时释放A 和B ,此后若A 、B 发生碰撞,碰撞时间极短且为弹性碰撞.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求:

(1)A 与B 开始释放时,A 、B 的加速度A a 和B a ; (2)A 与B 第一次相碰后,B 的速率B v ;

(3)从A 开始运动到两滑块第二次碰撞所经历的时间t .

13.2022年第24届冬季奥运会将在北京和张家口举行。冰壶运动是冬季运动项目之一,深受观众喜爱。图1为中国运动员在训练时投掷冰壶的镜头。冰壶的一次投掷过程可以简化为如图2所示的模型:在水平冰面上,运动员将冰壶甲推到A 点放手,冰壶甲以速度v 0从A 点沿直线ABC 滑行,之后与对方静止在B 点的冰壶乙发生正碰。已知两冰壶的质量均为m ,冰面与两冰壶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AB =L ,重力加速度为g ,冰壶可视为质点。不计空气阻力。

(1)求冰壶甲滑行到B 点时的速度大小v ;

(2)若忽略两冰壶发生碰撞时的能量损失。请通过计算,分析说明碰后两冰壶最终停止的位置将如图3所示:甲停在B 点,乙停在B 右侧某点D 。

(3)在实际情景中,两冰壶发生碰撞时有一定的能量损失。如果考虑了它们碰撞时的能量损失,请你在图4中画出甲、乙两冰壶碰后最终停止的合理位置。

14.如图甲所示,m 1 =5 kg 的滑块自光滑圆弧形槽的顶端A 点无初速度地滑下,槽的底端与水平传送带相切于左端导轮顶端的B 点,传送带沿顺时针方向匀速运转。m 1下滑前将m 2 = 3 kg 的滑块停放在槽的底端。m 1下滑后与m 2发生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碰后两滑块均向右运动,传感器分别描绘出了两滑块碰后在传送带上从B 点运动到C 点的v -t 图象,如图乙、丙所示.两滑块均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g = 10 m/s 2.

(1)求A 、B 的高度差h ;

(2)求滑块m 1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和传送带的长度L BC ; (3)滑块m 2到达C 点时速度恰好减到3 m/s ,求滑块m 2的传送时间; (4)求系统因摩擦产生的热量.

15.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一光滑圆弧轨道在P 点与水平地面平滑连接,水平段0.5PQ h =,且光滑,Q 点右侧地面粗糙。一质量为m 的小物块A 从高h 处由静止开始沿轨道下滑,在Q 点与质量为4m 的静止小物块B 发生完全弹性碰撞(碰撞时间极短)。A 、B 与粗糙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5μ=,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

(1)求物块A 第一次刚滑到水平地面时的速度大小; (2)求第一次碰撞后物块B 离Q 点的最大距离; (3)请计算说明物块A 与B 能否发生第二次碰撞。

16.如图为过山车简易模型,它由光滑水平轨道和竖直面内的光滑圆形轨道组成,A 点为圆形轨道最高点,B 点为最低点,圆形轨道半径R 。水平轨道右侧平滑连接倾角为37°的斜面,斜面有一连接轻质弹簧的固定挡板。质量

3

m

的小滑块a 从圆轨左侧水平向右运动,沿圆形轨道运动一周后进入水平轨道与质量为m 的小滑块b 发生弹性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碰后a 沿原路返回恰好通过A 点,b 则冲上斜面,最大间距为5

4

CE R

。已知b 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为μ=0.5,sin37°

=0.6,cos37°=0.8,重力加速度为g 。求:

(1)a 与b 碰撞后,a 的速度大小v 1;

(2)碰后b 运动至E 点时,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E p ;

(3)b 从E 点滑回后进入圆轨道,b 离开圆轨道的位置距离地面的高度h 。

17.细管 AB 内壁光滑、厚度不计,加工成如图所示形状。长 L =0.5m 的 BD 段竖直,其 B 端与半径 R =0.3m 的光滑圆弧轨道平滑连接,P 点为圆弧轨道的最高点。CD 段是半径 R =0.3m 的四分之一圆弧,AC 段在水平面上。管中有两个可视为质点的小球 a 、b , 质量分别为 m a =6kg 、m b =2kg 。最初 b 球静止在管内 AC 段某一位置,a 球以速度 v 0 水平向右运动,与b 球发生弹性碰撞。重力加速度g 取10m/s 2。

(1)若v0=4m/s,求碰后a、b 两球的速度大小:

(2)若 a 球恰好能运动到B 点,求v0的大小,并通过分析判断此情况下b 球能否通过P 点。

18.如图所示,质量为m1=0.5kg的物块A用细线悬于O点,质量为M=2kg的长木板C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2=1kg的物块B放在光滑的长木板上,物块B与放在长木板上的轻弹簧的一端连接,轻弹簧的另一端与长木板左端的固定挡板连接,将物块A拉至悬线与竖直方向成θ=53°的位置由静止释放,物块A运动到最低点时刚好与物块B沿水平方向发生相碰,碰撞后,B获得的速度大小为2.5m/s,已知悬线长L=2m,不计物块A的大小,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物块A与B碰撞后一瞬间,细线的拉力;

(2)弹簧第一次被压缩后,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

19.如图,倾角θ=37°的直轨道AC与圆弧轨道CDEF在AC处平滑连接,整个装置固定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圆弧的半径为r,DF是竖直直径,以O为圆心,E、O、B三点在同一水平线上,A、F也在同一水平线上。两个小滑块P、Q(都可视为质点)的质量都为M。已知滑块Q与轨道AC间存在摩擦力且动摩擦因数处处相等,但滑块P与整个轨道间和滑块Q 与圆弧轨道间的摩擦力都可忽略不计。同时将两个滑块P、Q分别静止释放在A、B两点,之后P开始向下滑动,在B点与Q相碰,碰后P、Q立刻一起向下且在BC段保持匀速运动。已知P、Q每次相碰都会立刻合在一起运动但两者并不粘连,sin37°=0.6,cos37°=0.8,取

重力加速度为g,求:两滑块进入圆弧轨道运动过程中对圆弧轨道的压力的最大值。

20.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 = 30o 的光滑斜面的底端有一个固定挡板D,小物体C靠在挡板D上,小物体B与C用轻质弹簧拴接.当弹簧处于自然长度时,B在O点;当B静止时,B 在M点,已知OM = l.在P点还有一小物体A,使A从静止开始下滑,A、B相碰后一起压缩弹簧.A第一次脱离B后最高能上升到N点,且ON = 1.5l.B向上运动时还会拉伸弹簧,能使C物体刚好能脱离挡板D.已知A、B、C的质量都是m,重力加速度为g.已知弹性势能与形变量大小有关.试求:

(1)弹簧的劲度系数;

(2)弹簧第一次恢复到原长时小物体B的速度大小;

(3)M、P两点之间的距离.

21.如图所示,长度为l=2m的水平传送带左右两端与光滑的水平面等高,且平滑连接。传送带始终以2m/s的速率逆时针转动。传送带左端水平面上有一轻质弹簧,弹簧左端固定,右端与质量为m B物块B相连,B处于静止状态。传送带右端水平面与一光滑曲面平滑连接。现将质量m A、可视为质点的物块A从曲面上距水平面h=1.2m处由静止释放。已知物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m B=3m A,物块A与B发生的是弹性正撞。重力加速度g 取10m/s2。

(1)求物块A 与物块B 第一次碰撞前瞬间的速度大小;

(2)通过计算说明物块A 与物块B 第一次碰撞后能否回到右边曲面上;

(3)如果物块A 、B 每次碰撞后,物块B 再回到最初静止的位置时都会立即被锁定,而当他们再次碰撞前瞬间锁定被解除,求出物块A 第3次碰撞后瞬间的速度大小。

22.如图所示,一根劲度系数为3N/cm k =的轻质弹簧竖直放置,上下两端各固定质量均为03kg m =的物体A 和B (均视为质点),物体B 置于水平地面上,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一个质量2kg m =的小球P 从物体A 正上方距其高度5m h =处由静止自由下落。与物体A 发生弹性正碰(碰撞时间极短且只碰一次),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不计空气阻力,取

210m/s g =。求:

(1)碰撞后瞬间物体A 的速度大小;

(2)当地面对物体B 的弹力恰好为零时,A 物体的速度大小。

23.如图所示,光滑绝缘水平面上方分布着场强大小为E ,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质量为3m ,电量为+q 的球A 由静止开始运动,与相距为L 、质量为m 的不带电小球B 发生对心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碰撞后作为一个整体继续向右运动。两球均可视为质点,求:

(1)两球发生碰撞前A 球的速度; (2)A 、B 碰撞过程中系统损失的机械能; (3)A 、B 碰撞过程中B 球受到的冲量大小。

24.如图所示,光滑水平轨道距地面高h=0.8m ,其左端固定有半径R=0.6m 的内壁光滑的半圆管形轨道,轨道的最低点和水平轨道平滑连接.质量m 1=1.0kg 的小球A 以v 0=9m/s 的速度与静止在水平轨道上的质量m 2=2.0kg 的小球B 发生对心碰撞,碰撞时间极短,小球A

被反向弹回并从水平轨道右侧边缘飞出,落地点到轨道右边缘的水平距离s=1.2m.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碰后小球B的速度大小v B;

(2)小球B运动到半圆管形轨道最高点C时对轨道的压力.

25.如图甲所示,水平台面AB与水平地面间的高度差h=0.45m,一质量m=0.1kg的小钢球静止在台面右角B处。一小钢块在水平向右的推力F作用下从A点由静止开始做向右直线运动,力F的大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当t=1.5s时立即撤去力F,此时钢块恰好与钢球发生弹性正碰,碰后钢块和钢球水平飞离台面,分别落到地面上的C点和D点。已知B、D两点间的水平距离是B、C两点间的水平距离的3倍,钢块与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μ=4

5

,取g=10m/s2.求:

(1)钢块的质量m1;

(2)B、C两点间的水平距离x1。

26.如图所示,小明参加户外竞技活动,站在平台边缘抓住轻绳一端,轻绳另一端固定在O 点,绳子刚好被拉直且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θ=60°.小明从A点由静止往下摆,达到O点正下方B点突然松手,顺利落到静止在水平平台的平板车上,然后随平板车一起向右运动.到达C点,小明跳离平板车(近似认为水平跳离),安全落到漂浮在水池中的圆形浮漂上.绳长L=1.6m,浮漂圆心与C点的水平距离x=2.7m、竖直高度y=1.8m,浮漂半径R=0.3m、不计厚度,小明的质量m=60kg,平板车的质量m=20kg,人与平板车均可视为质点,不计平板车与平台之间的摩擦.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轻绳能承受最大拉力不得小于多少? (2)小明跳离平板车时的速度在什么范围?

(3)若小明跳离平板车后恰好落到浮漂最右端,他在跳离过程中做了多少功?

27.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 =1kg 的A 、B 两物体通过劲度系数为k =100N/m 的轻质弹簧拴接在一起,物体A 处于静止状态.在A 的正上方h 高处有一质量为

2

m

的小球C ,由静止释放,当C 与A 发生弹性碰撞后立刻取走小球C ,h 至少多大,碰后物体B 有可能被拉离地面?

28.如图所示,半径为R 的四分之三光滑圆轨道竖直放置,CB 是竖直直径,A 点与圆心等高,有小球b 静止在轨道底部,小球a 自轨道上方某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自A 点与轨道相切进入竖直圆轨道,a 、b 小球直径相等、质量之比为3∶1,两小球在轨道底部发生弹性正碰后小球b 经过C 点水平抛出落在离C 点水平距离为22R 的地面上,重力加速度为g ,小球均可视为质点。求:

(1)小球b 碰后瞬间的速度;

(2)小球a 碰后在轨道中能上升的最大高度。

29.如图所示,水平轨道AB 和CD 分别与水平传送带左侧和右侧理想连接,竖直光滑圆形轨道与CD 相切于点E ,一轻质弹簧原长03m l =,将弹簧竖直放置在地面上,在其顶端将一质量为1kg m =的小物块P 由静止释放,当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弹簧长度为 1.2m l =。现将该弹簧水平放置,一端固定在A 点,另一端与小物块P 接触但不连接。弹簧原长小于光滑轨道AB 的长度,轨道靠近B 处放置一质量为2kg M =的小物块Q 。传送带长

25m L =,沿顺时针方向以速率6m/s v =匀速转动,轨道CE 长为4m x =。物块与传送

及轨道CE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μ=。现用小物块P 将弹簧压缩至长度为 1.2m l =,然后释放,P 与Q 弹性碰撞后立即拿走物块P ,Q 恰好可以到达与光滑圆形轨道圆心等高的F 点,取210m/s g =。

(1)求P 与Q 碰撞后Q 的速度; (2)求光滑圆形轨道的半径R 。

30.如图,滑块A 和木板B 的质量分别为m A =1kg 、m B =4kg ,木板B 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滑块A 位于木板B 的右端,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5,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1.长L =0.9m 的轻绳下端悬挂物块C ,质量m C =1kg ,轻绳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θ=60°。现由静止释放物块C ,

C 运动至最低点时恰与A 发生弹性正碰,A 、C 碰撞的同时木板B 获得3m/s 、方向水平向右的速度,碰后立即撤去物块C ,滑块A 始终未从木板B 上滑下。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g=10m/s 2.不计空气阻力,A 和C 可视为质点,求:

(1)C 与A 碰撞前瞬间轻绳的拉力; (2)木板的最小长度;

(3)整个运动过程中滑动摩擦力对滑块A 做的功及A 、B 间因摩擦产生的热量。

参考答案

1.【答案】(1)9J ;(2)4m/s ;(3)8J 【解析】

(1)A 与B 位于光滑的水平面上,系统在水平方向的动量守恒,设A 与B 碰撞后共同速度为1v ,选取向右为正方向,对A 、B 有012mv mv = 碰撞时损失的机械能为220111

222

E mv m v ?=-?? 联立解得9J E ?=

(2)设A 、B 碰撞后,弹簧第一次恢复原长时AB 的速度为B v ,C 的速度为C v ,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122B C mv mv mv =+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222111122222

B C mv mv mv ?=?+ 联立解得:4m/s C v =

(3) 滑块C 以C v 滑上传送带,假设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为x 时与传送带共速,由运动学公式有:

21cos sin 0.4m/s a g g μθθ=-=

22

12C v v a x -=

联立解得11.25m x L =<

设加速运动的时间为t ,有:1C v v a t =+ 所以相对位移x vt x ?=- 代入数据解得: 1.25m x ?=

所以摩擦生热cos 8J Q mg x μθ=??=

2.【答案】(1)01

5v ,方向水平向右;(2)4568

μ< 【解析】

(1)设第一次碰后小球甲的速度为1v ,小球乙的速度为2v 。以小球甲的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012m v m v m v =+甲甲乙 222

012

111222

m v m v m v =+甲甲乙 联立解得101

5

v v =-,负号表示方向水平向右。

2045

v v =

(2)设小球乙上滑的最大位移大小为s ,滑到斜面底端的速度大小为v ,由动能定理得

()2

2

1sin 37cos372m g m g s m v μ?+?=

乙乙乙 ()21

sin 37-cos372

m g m g s m v μ??=乙乙乙

联立解得2

23434v v μ

μ-=

? ??

+?? 小球乙要能追上小球甲,应有101

5

v v v >= 解得4568

μ<

3.【答案】(1)9J ;(2)4m/s ;(3)8J 【解析】

(1)A 与B 位于光滑的水平面上,系统在水平方向的动量守恒,设A 与B 碰撞后共同速度为1v ,选取向右为正方向,对A 、B 有012mv mv = 碰撞时损失的机械能为220111

222

E mv m v ?=-?? 联立解得9J E ?=

(2)设A 、B 碰撞后,弹簧第一次恢复原长时AB 的速度为B v ,C 的速度为C v ,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122B C mv mv mv =+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22

2111122222

B C

mv mv mv ?=?+ 联立解得:4m/s C v =

(3) 滑块C 以C v 滑上传送带,假设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为x 时与传送带共速,由运动学公式有:

21cos sin 0.4m/s a g g μθθ=-=

22

12C v v a x -=

联立解得11.25m x L =<

设加速运动的时间为t ,有:1C v v a t =+ 所以相对位移x vt x ?=- 代入数据解得: 1.25m x ?=

所以摩擦生热cos 8J Q mg x μθ=??= 4.【答案】(1)1s(2)10s 3(3)796

J 9

【解析】

(1)由题意知物块A 随传送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设物块B 做加速度大小为a 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则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g Ma μ=

设经时间t 两个物块相撞,则有2

012

v t vt at L +-= 解得1s t =或者11s t =(舍去)

(2)规定向右为正方向,两个物块相撞后瞬间的速度为1v ,则有

01()()M v at mv M m v --=+

以两个物块为系统,经时间t '两个物块相对传送带静止,由动量定理得

01()()()M m gt M m v M m v μ'-+=-+-+

解得10s 3

t '=

(3)设物块B 在与物块A 相撞之前与传送带因摩擦产生的热量为1Q ,由能量守恒定律有

221011

()22

Q Mv M v at Mg v t μ=

--+? 设碰撞之后物块B 与传送带因摩擦产生的热量为2Q ,由能量守恒定律有

2200121

122

Mg v t Mv Mv Q μ'?=-+

物块B 与传送带因摩擦产生的热量12Q Q Q =+ 解得796

J 9

Q =

5.【答案】(1) min sin F mg θ=;(2) I =(3) 5mg 【解析】

(1)恒力F 垂直OP 斜向上时,恒力F 最小,此时恒力F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则min sin F mg θ=

(2)球1恰运动到圆周的最高点,有21v mg m R

=

球1由P 点运动到最高点,根据动能定理有221011(1cos )22

mgR mv mv θ-+=- 小球的瞬时冲量为0I mv =

联立解得I =

(3)由于发生弹性碰撞,且质量相等,故二者速度交换,球2也能恰好通过最高点, 对球2,碰后由最高点到Q 点的过程中,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22111

222

mv mgR mv += 且有2

N v F mg m R

-=

联立解得6N F mg =

碰前球2静止,故N F mg '

= 故支持力差为5N N F F mg '

-=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球2碰撞前后对轨道Q 点的压力差为5mg .

6.【答案】(1)35P E mgl = (2)I =(3)0v =【解析】

(1)A 由O →P 的过程sin P mgl E θ= 解得3

5

P E mgl =

(2)B 由N →P 的过程214sin 2

mg l mv θ?= A 、B 相碰的过程12mv mv =

以沿斜面向下为正方向1I mv mv =- 解得:65

gl

I m

=- A 对B 的冲量大小为65

gl

I m

= (3)第二次B 由N →P 的过程2210114sin 22

mg l mv mv θ?=

-

A 、

B 相碰的过程122mv mv =

碰后,设A 、B 在弹簧压缩量为x 处分离,对A 、B

2sin 2mg kx ma θ-=

对B :sin mg ma θ= 解得0x =

即A 、B 在O 点分离.

A 、

B 碰后到弹簧恢复原长的过程

22

2311222sin 22

P mv E mv mgl θ+=+ A 、B 分离后,到达的最高点Q 点

22

311(3sin cos )22

Q mg l l l mv mv θθ-++=

- 2Q

v mg m

l

=

解得0v =

7.【答案】(1)1kg ;(2)2.1s 。 【解析】

(1)由平抛运动规律,物块B 离开桌面后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则有2

1112

h gt = 代入数据解得1t =0.3s 竖直方向速度1y v gt ==3m/s

根据几何关系,可知此时速度与水平速度的夹角等于斜面的倾角,即α=37°,则有

3tan 4

y x

v v α=

=

解得物块B 离开桌面时速度为4x v =m/s

设滑块在平台上滑动时的加速度为a ,滑块到达B 点的速度A v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mg ma μ=

解得 2.5a =m/s 2

根据速度位移公式有2202A

v v ax -= 解得4A v =m/s

根据动量守恒得A A A B x m v m v m v '=+ 根据机械能守恒得

222

111222

A

A A

B x m v m v m v '=+ 代入数据解得0v '=,1A m =kg

(2)物块A 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时间为020.8A

v v t a

-==s 物块B 到达斜面体C

点的合速度为v =代入数据解得v =5m/s

物块B 在斜面上运动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sin ma mg α= 代入数据解得加速度6a =m/s 2

解析几何(大题)

21.(本小题满分12分)[2017皖南八校]如图,点()2,0A -,()2,0B 分别为椭圆 ()22 22:10x y C a b a b +=>>的左右顶点,,,P M N 为椭圆C 上非顶点的三点,直线 ,AP BP 的斜率分别为12,k k ,且121 4 k k =- ,AP OM ∥,BP ON ∥. (1)求椭圆C 的方程; (2)判断OMN △的面积是否为定值?若为定值,求出该定值;若不为定值,请说明理由. 【答案】(1)2 2:14 x C y +=;(2)定值1. 【解析】(1)22 1,1144 2,AP BP b k k b a a ?=?=-??=??=? ,椭圆22:14x C y +=. (2)设直线MN 的方程为y kx t =+,()11,M x y ,()22,N x y , ()222 22 , 4184401,4 y kx t k x ktx t x y =+???+++-=?+=??, 122841 kt x x k +=-+,2122 44 41t x x k -=+, ()()1212121212121211 404044 y y k k y y x x kx t kx t x x x x ?=- ??=-?+=?+++=, ()()2 2121241440k x x kt x x t ++++=, ()22 22222448414402414141t kt k kt t t k k k ?? -+-+=?-= ?++?? , ()() ()( )2 2 2 2 1 2 1 2 1 2114MN k x x k x x x x ??= +-= ++-??

行程问题应用题

1.一列客车和一列货车同时从两个车站相对开出,货车每小时行35千米,客车每小时行45千米, 2.5小时相遇,两车站相距多少千米? 2.两个县城相距52.5千米,甲、乙二人分别从两城同时相对而行,甲每小时行5千米,乙每小时比甲快0.5千米,几小时后相遇? 3.甲、乙二人分别从相距110千米的两地相对而行。5小时后相遇,甲每小时行12千米,问乙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4.甲、乙两站相距486千米,两列火车同时从两站相对开出,5小时相遇。第一列火车比第二列火车每小时快1.7千米,两列火车每小时的速度各是多少?

5.两列火车同时从相距650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甲列火车每小时行50千米,乙列火车每小时行52千米,4小时后还差多少千米才能相遇? 6.大庄和小王庄相距90千米。小刚和小牛分别由两庄同时反向出发。2小时24分后两人相距46.6千米,如果小刚每小时行9.9千米,小牛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7.学校距活动站670米,小明从学校前往活动站每分钟行80米,2分钟后,小丽从活动站往学校走,每分钟行90米,小明出发多少分钟后和小丽相遇?相遇时二人各行了多少米? 8.甲、乙两队合挖一条水渠,甲队从东往西挖,每天挖65米,乙队从西往东挖,每天比甲多挖2.5米。两队合挖8天后还差52米,这条水渠全长多少米?

9.、两位叔叔计划共同生产一种零件300个,二人一起生产了5小时后还差40个没完成。已知叔叔每小时生产24个,叔叔每小时生产多少个? 10.甲、乙两队合修一条长2400米的路,甲队每小时修126米,乙队每小时比甲队多修48米,求完工时两队各修路多少米? 11.东西两村相距64千米。甲、乙二人同时骑车从东西两地相对出发,2.5小时相遇。甲每小时行12.5千米,乙每小时比甲快多少千米? 12.一列客车和一列货车分别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客车每小时行50千米,货车每小时比客车慢8千米,客车先行1小时后,货车从乙地出发,经过3小时后两车相遇。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六年级数学行程问题应用题讲解学习

六年级数学行程问题 应用题

行程问题应用题 1、从图书馆到家,妈妈要走18分钟,女儿要走24分钟,如果妈妈从家出发,同时女儿从图书馆出发,她们相遇时妈妈比多走100米,那么图书馆到学校的路程是多少米? 2、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A 、B 两地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75千米,行驶了1.4小时后,已行的路程与剩下的路程的比是5:6,A 、B 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3、客车和货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出发,5小时相遇,货车每小时行50千米,客车每小时行65千米,两地间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4、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前2小时共行82千米,后3小时每小时行55千米,这辆汽车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5、一辆自行车外轮胎的直径是60厘米,每分钟转120圈。李明骑自行车从家出发到学校用了15分钟。从李明家到学校大约有多少千米? 6、从甲地到乙地,当行驶到超过中点87千米处时,正好行驶了全程的64%,还要行驶多少千米才能到达乙地?(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7、乐乐从甲地步行去乙地,第1小时行了全程的41 ,第二小时行了全程的20%,这时离两地的中点还有2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8、甲乙两列火车同时从相距500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4小时后没有相遇还相距20千米,已知甲车每小时行6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9、一辆汽车5小时行400千米,照这样速度7小时行多少千米?(用比例解答) 10、在一幅比例尺是1:,3000000的地图,量得甲、乙两城之间的公路长12厘米,一辆汽车上午11:00以平均每小时80千米的速度从甲城开往乙城,下午几时才能到达乙城?

四年级数学行程问题应用题

应用题专题复习 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方法: ①弄清题意,分清已知条件和问题;②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③列出算式或方程,进行计算或解方程;④检验,并写出答案。 例题:某工厂,原计划12天装订21600本练习本,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装订360本。实际完成生产任务用多少天? 1、弄清题意,分清已知条件和问题: 已知条件:①装订21600本;②原计划12天完成;③ 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装订360本; 问题:实际完成生产任务用多少天? 2、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①实际用的天数=要装订的练习本总数÷实际每天装订数 ②实际每天装订数=原计划每天装订练习本数+360 ③原计划每天装订练习本数=要装订的练习本总数÷原计划用的天数

3、解答: 分步列式:①21600÷12=1800(本)②1800+360=2160(本)③21600÷2160=10(天)综合算式:21600÷(21600÷12+360)=10(天) 4、检验,并写出答案: 检验时,可以把计算结果作为已知条件,按照题里的数量关系,经过计算与其他已知条件一致。(对于复合应用题,也可以用不同的思路、不同的解法进行计算,从而达到检验的目的。) ①21600÷10=2160(本)②21600÷12=1800(本)③2160-1800=360(本)得数与已知条件相符,所以解答是正确的。 答:实际完成任务用10天。(说明:检验一般口头进行,或在演草纸上进行,只要养成检验的习惯,就能判断你解答的对错。一是检验你计算是否正确,二是看思路、列式以及数值是否正确,从而有针对性的改正错误。) 名师点评:有许多应用题可以通过学具操作,帮助我们弄清题时数量间的关系,可以列表格(如简单推理

典型应用题归类复习(行程问题)

典型应用题归类复习(行程问题) 一、首先要弄清“相对”、“相向”、“相背”、“相遇”、“同时”、“同向”等词语。 二、其次要弄清行程问题的结构特点: 运动方向:是同向还是背向 出发地点:是同地还是两地出发时间:是同时还是分别,如果题目中有谁先出发,就把先行的路程去掉,找到同时行的路程。 速度:是一个物体的速度还是两个物体的速度。运动结果:是相遇、相隔,还是相遇后反方向相离。有的题目行驶的物体并没有相遇,要把相距的路程去掉;有的题目是两者相遇后又反方向相离,要把多行的路程加上,得到同时行驶的路程。 三、最后,还要掌握好每种应用题的解题规律,其解题规律有: (1)相向运动——是指两个物体的出发点不同,运动方向相对,越走相距越近,其中还可分为相遇和相差两种情况。基本公式如下:相遇时间=相遇路程÷(甲速+乙速)相遇路程=(甲速+乙速)×相遇时间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未知速度=速度和-已知速度两个运动物体作相向运动或在环形跑道上作背向运动,随着时间的发展,必然面对面地相遇,这类问题叫做相遇问题。它的特点是两个运动物体共同走完整个路程。(2)同向运动——是指两个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但是出发地点、时间可以相同或不同,因此,又可分为同地同向和异地同向两种情况。 ①同地同向:特点是出发地点相同,运动方向相同,由于速度有快慢,因此越走相隔越远。公式是:相隔路程=速度差×时间 ②异地同向:特点是出发地点不同,运动方向相同。如果速度慢的在前,快的在后就能追及,称为追及问题,其公式是:追及时间=追及路程÷速度差追及路程=速度差×追及时间速度差=追及路程÷追及时间=快速-慢速 如果快的在前,慢的在后,二者越走越远,就不能追及。其公式是: 路程=相隔路程+速度差×时间 解题的关键是在互相关联、互相对应的距离差、速度差、追及时间三者之中,找 出两者,然后运用公式求出第三者来达到解题目的。 (3) 背向运动——是指两个物体运动方向相反,但出发点可以相同或不同其公式是:两地距离=速度和×相离时间相离时间=两地距离÷速度和速度和=两地距离÷相离时间四、注意事项:1、画图

四年级的数学行程问题应用题.doc

精品文档 应用题专题复习 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方法: ①弄清题意,分清已知条件和问题;②分析题中的数 量关系; ③列出算式或方程,进行计算或解方程;④检验,并 写出答案。 例题:某工厂,原计划 12 天装订 21600 本练习本,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装订 360 本。实际完成生产任务用多少天? 1、弄清题意,分清已知条件和问题: 已知条件:①装订21600 本;②原计划 12 天完成; ③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装订360 本;问题:实际完成生产任务用多少天? 2、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①实际用的天数=要装订的练习本总数÷实际每天 装订数 ②实际每天装订数=原计划每天装订练习本数+360 ③原计划每天装订练习本数=要装订的练习本总数 ÷原计划用的天数

3、解答: 分步列式:① 21600÷12= 1800(本)② 1800+360=2160(本)③21600÷2160= 10(天)综合算式:21600÷(21600÷12+ 360)= 10(天) 4、检验,并写出答案: 检验时,可以把计算结果作为已知条件,按照题里的 数量关系,经过计算与其他已知条件一致。(对于复 合应用题,也可以用不同的思路、不同的解法进行计算,从而达到检验的目的。) ①21600÷10= 2160(本)②21600÷12=1800 (本)③2160-1800=360(本)得数与已知条 件相符,所以解答是正确的。 答:实际完成任务用10 天。(说明:检验一般口头 进行,或在演草纸上进行,只要养成检验的习惯,就 能判断你解答的对错。一是检验你计算是否正确,二 是看思路、列式以及数值是否正确,从而有针对性的 改正错误。) 名师点评:有许多应用题可以通过学具操作,帮助 我们弄清题时数量间的关系,可以列表格(如简单推

解析几何大题题型总结(1)

圆锥曲线大题训练1 (求范围)例1、已知过点A (0,1)且斜率为k 的直线l 与圆C :1)3()2(22=-+-y x 交于M 、N 两点。 (1)求k 的取值范围; (2)若12=?ON OM ,其中O 为坐标原点,求|MN | (定值问题)例2、已知椭圆C :12222=+b y a x (0>>b a )的离心率为2 2,点(2,2)在C 上。 (1)求C 的方程; (2)直线l 不过原点O 且不平行于坐标轴,l 与C 有两个交点A ,B ,线段AB 的中点为M 。证明:直线OM 的斜率与直线l 的斜率的乘积为定值。

例3、已知直线l 的方程为y = k ( x — 1 )(k >0),曲线C 的方程为 y 2 = 2x ,直线l 与曲线C 交于A 、B 两点,O 为坐标系原点。求证:OB OA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是定值 例4、已知双曲线C :)0(122 22>>=-b a b y a x 的两条渐进线的夹角的正切值为724,点A (5,49)是C 上一点,直线l :)4(4 5>+-=m m x y 与曲线C 交于M 、N 两点。 (1)求双曲线C 的标准方程; (2)当m 的值变化时,求证:0=+AN AM k k

例5、已知椭圆C :)0(122 22>>=+b a b y a x 过A (2,0),B (0,1)两点 (1)求椭圆C 的方程及离心率 (2)设P 为第三象限内一点且在椭圆C 上,直线PA 与y 轴交于点M ,直线PB 与x 轴交于点N ,求证:四边形ABNM 的面积为定值。 (轨迹方程)例6、已知点P (2,2),圆C :x 2+y 2—8y=0,过点P 的动直线l 与圆C 交于A ,B 两点,线段AB 的中点为M ,O 为坐标原点。 (1)求M 的轨迹方程; (2)当|OP|=|OM|时,求l 的方程及△POM 的面积。 例7、已知椭圆的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 轴上,一个顶点为B (0,-1),离心率为 36 (1)求椭圆的方程; (2)设过点A (0, 2 3)的直线l 与椭圆交于M 、N 两点,且|BM |=|BN |,求直线l 的方程。

初中奥数行程问题应用题答案解析

初中奥数行程问题应用题答案解析 【题目1】有甲乙丙三车各以一定的速度从A到B,乙比丙晚出发 10分钟,出发后40分钟追上丙,甲比乙又晚出发10分钟,出发后60 分钟追上丙,问,甲出发后多少分钟能够追上乙? 【解答】乙丙的速度比是(10+40):40=5:4,甲丙的速度比是 (20+60):60=4:3。所以甲乙的速度比是4/3:5/4=16:15,甲比乙晚出发10分钟,能够得出甲用了15×10=150分钟追上乙。 【题目2】正方形ABCD是一条环形公路,已知汽车在AB上的时速为90千米,在BC上的时速是120千米,在CD上的时速是60千米, 在DA上的时速是80千米。已知从CD上的一点P同时反向各发一辆汽车,他们将在A、B的中点上相遇。那么如果从PC中点M点同时反向 各发一辆汽车,他们将在A、B上的一点N相遇。求AN占AB的几分之几? 【解答】设每边720千米,AB、BC、CD和DA分别需要8,6,12,9小时,D→P需要(12-9+6)÷2=4.5小时,P→D→A需要13.5小时, 这时相距8+6-13.5=0.5小时的路程,A→N就需要0.5÷2=1/4小时, 所以AN:AB=1/4÷8=1/32 【题目3】甲乙二人在400米的跑道上实行两次竞赛,第一次乙先 跑到25米后,甲开始追乙,到终点比乙提前7.5秒,第二次乙先跑18秒后,甲追乙,当乙到终点时,甲距终点40米,求在400米内,甲乙速度各 多少? 【解答】第一次甲行全程的时间乙行了全程的1-25÷400=15/16 少7.5秒。第二次甲行全程的1-40÷400=9/10的时间乙就行了全程的 15/16×9/10=27/32少7.5×9/10=27/4秒。乙行完全程需要(18- 27/4)÷(1-27/32)=72秒。乙每秒行400÷72=50/9米。甲每秒行(400-40)÷(72-18)=20/3米

北师版行程问题应用题大全

【行程问题】 速度×时间=路程v ×t = s 【相遇问题】 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路程( v1 + v2 ) ×t相遇= s相遇 【追及问题】 速度差×追及时间=相差路程( v1 - v2 ) ×t追及= s追及 【相遇点距离中点问题】 遇点中点距离×2÷速度差×速度和=总路程 s遇中×2÷( v1 - v2 ) ×( v1 + v2 )= s总 ★1 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30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走6千米,乙每小时走4千米,问:两人几小时后相遇? ★2 一列货车早晨6点从甲地开往乙地,平均每小时行45千米,一列客车从乙地开往甲地,平均每小时比甲车快15千米,已知客车比货车晚发车2小时,中午12点时两车同时经过中途的某站,然后不停地继续前进。问:当客车到达甲地时,货车距离乙地还有多少千米?★3 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东西两地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56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8千米。两车在距中点32千米处相遇。东西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4 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32千米,4小时后,剩下的路比全程的一半少8千米,如果改用每小时56千米的速度行驶,再行几小时到乙地? ★5 甲乙二人上午8时同时从东村骑车到西村去,甲每小时比乙快6千米。中午12时甲到西村后立即返回东村,在距西村15千米处遇到乙。求东西两村相距多少千米? ★6 甲乙二人上午7时同时从A地去B地,甲每小时比乙快8千米。上午11时到达B地后立即返回,在距离B地24千米处相遇。求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环形跑道问题】 同向跑:追及问题 背向跑:相遇问题 ★7 在400米的环形跑道上,甲乙两人同时起跑,如果同向跑3分20秒相遇,如果背向跑25秒相遇,已知甲比乙跑得快,求甲乙两人的速度各是多少? ※作业 1、小玲每分钟行100米,小平每分钟行80米,两人同时从学校和少年宫相向而行,并在离中点120米处相遇,学校到少年宫有多少米? 2、一辆汽车和一辆摩托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汽车每小时行40千米,摩托车每小时行65千米。当摩托车行到两地中点处,与汽车相距75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3、小轿车每小时行60千米,比客车每小时多行5千米,两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在距中点20千米处相遇,求甲乙两地之间的路程。 4、甲乙二人同时从A地到B地,甲每分钟走250米,乙每分钟走90米。甲到达B地后立即返回A地,在离B地3.2千米处相遇。A、B两地之间相距多少千米?

浙江高考解析几何大题

浙江高考历年真题之解析几何大题 1、(2005年)如图,已知椭圆的中心在坐标原点,焦点12,F F 在x 轴上,长轴12A A 的长为4,左准线l 与x 轴的交点为M ,|MA 1|∶|A 1F 1|=2∶1. (Ⅰ)求椭圆的方程; (Ⅱ)若直线1l :x =m (|m |>1),P 为1l 上的动点,使12F PF ∠ 最大的点P 记为Q ,求点Q 的坐标(用m 表示). 解析:(Ⅰ)设椭圆方程为()22 2210x y a b a b +=>>,半焦距为c , 则2111,a MA a A F a c c =-=- ,()2 222 224 a a a c c a a b c ?-=-??? =??=+??? 由题意,得 2,3,1a b c ∴=== ,22 1.43 x y +=故椭圆方程为 (Ⅱ) 设()0,,||1P m y m >,当00y >时,120F PF ∠=; 当00y ≠时,22102 F PF PF M π <∠<∠<,∴只需求22tan F PF ∠的最大值即可设直线1PF 的斜率011y k m = +,直线2PF 的斜率0 21 y k m =-, 002122222212002||tan 1121||1 y k k F PF k k m y m y m -∴∠= =≤= +-+-?- 2 01||m y -=时,12F PF ∠最大,(2,1,||1Q m m m ∴±->

2、(2006年)如图,椭圆b y a x 2 22+=1(a >b >0)与过点A (2,0)、B(0,1)的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T ,且椭圆的 离心率e= 2 3 。 (Ⅰ)求椭圆方程; (Ⅱ)设F 1、F 2分别为椭圆的左、右焦点,M 为线段AF 2的中点,求证:∠ATM=∠AF 1T 。 解析:(Ⅰ)过 A 、B 的直线方程为 12 x y += 因为由题意得??? ????+-==+1211 2222x y b y a x 有惟一解, 即0)4 1(22222 22 =-+-+ b a a x a x a b 有惟一解, 所以22 2 2 (44)0(0),a b a b ab ?=+-=≠故442 2 -+b a =0; 又因为e 3 c =即 22234 a b a -= , 所以2 2 4a b = ;从而得22 1 2,,2 a b == 故所求的椭圆方程为22212x y += (Ⅱ)由(Ⅰ)得6c = , 所以 1266((F F ,从而M (1+4 6 ,0) 由 ?? ???+-==+1 211222 2x y y x ,解得 121,x x == 因此1(1,)2T = 因为126tan 1-= ∠T AF ,又21 tan =∠TAM ,6 2tan =∠2TMF ,得 12 6 6 1 121 62 tan -= + -= ∠ATM ,因此,T AF ATM 1∠=∠ 3、(2007年)如图,直线y kx b =+与椭圆2 214 x y +=交于A B ,两点,记AOB △的面积为S .

完整版七年级行程问题应用题专题训练

、工资问题 1?自2008年爆发全球金融危机以来,部分企业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为落实“促民生、 促经济”政策,盐城市某玻璃制品销售公司今年1月份调整了职工的月工资分配方案,调整后月工资由基本保障工资和计件奖励工资两部分组成(计件奖励工资=销售每件的奖励金额 X销售的件数)?下表是甲、乙两位职工今年十一月份的工资情况信息: ? (2)若职工丙今年十二月份的工资为2200元,那么丙该月应销售多少件产品? 2. 自温家宝在北京某学校调研以来,教师的工资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为了落实“调动教 师积极性、不低于公务员人均水平”政策,宝应县政府2010年1月份调整了教师的月工资 分配方案,调整后月工资由基本保障工资和绩效工资两部分组成(绩效工资=每课的课时系数X课时总数)?下表是甲、乙两位教师今年1月份的工资情况信息: (1)求工资分配方案调整后,若月基本工资为1540元,求每课的课时系数和乙处月课时数。(2)宝应县政府根据地方的特点又制定了一项“惠师”政策,凡教师工作不超过5年,一律只享受基本工资1540元,工作满6到10年,获绩效工资的8折,工作超过10年但不超20年的获绩效工资的9折,并缴纳工资总数的千分之一的税收。工作超过20年的一律教小学科,无绩效工资,并每月扣除基本工资的千分之一。问:一个工作了25年零3个月的教师,总共拿了多少薪水?

1为节约能源,某单位按以下规定收每月电费:用电不超过140度,按每度0.43元收费; 如果超过了140度,超过部分按每度0.57收费,如果某用户四月份的电费,平均每度0.5元,问该用户四月份用电多少度? 2?为了鼓励居民节约用水,某市自来水公司按如下方式对每户月用水量进行计费:当用水量不超过10吨时,每吨的收费标准相同;当用水量超过10吨时,超出10吨的部分每吨收费 标准也相同?下表是小明家 1 -4月份用水量和交费情况: (1 )若小明家5月份用水量为20吨,则应缴水费多少元? (2)若小明家6月份交纳水费29元,则小明家6月份用水多少吨? 3、小明想在两种灯中选购一种,其中一种是10瓦(即0.01千瓦)的节能灯,售价50元, 另一种是100瓦(即0.1千瓦)的白炽灯,售价5元,两种灯的照明效果一样,使用寿命也相同(3000小时内)节能灯售价高,但较省电,白炽灯售价低,但用电多,电费0.5元/千瓦?时 (1 )照明时间500小时选哪一种灯省钱? (2)照明时间1500小时选哪一种灯省钱? (3)照明多少时间用两种灯费用相等?

行程问题常见题型分析

行程问题常见题型分析 在列方程解应用题问题中,行程问题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内容,也是比较难的一个内容。 一、弄清行程问题中基本的量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行程问题中有三个基本量:速度、时间、路程。 这三个量之间的关系是:路程=时间×速度。 变形可得到:速度=路程/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这三个量的作用是知道其中两个就可以表示第三个。 二、行程问题常见类型 1、普通相遇问题。 2、追及(急)问题。3顺(逆)水航行问题。4、跑道上的相遇(追急)问题 三、行程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所谓等量关系就是不同的项表示的同一个量(路程、时间或速度)应该相等,并可用等式列出。 1、若路程已知,则应找时间的等量关系和速度的等量关系。 2、若速度已知,则应找时间的等量关系和路程的等量关系。 3、若时间已知,则找路程的等量关系和速度的等量关系。

在航行问题中还有两个固定的等量关系,就是: 顺水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水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四、分类举例 例1 :小明每天早上要在7:50之前赶到距离家1000米的学校去上学。小明以80米/分的速度出发,5分钟后小明的爸爸发现他忘了带语文书。于是,爸爸立即以180米/分的速度去追小明,并且在途中追上了他。爸爸追小明用了多长时间? 分析:此题中小明的速度,爸爸的速度均已告诉。因此速度之间不存在等量关系。我们只能在父子二人的时间和父子二人的路程上找等量关系。由于小明比爸爸早出发5分钟,且相遇时在同一个时刻,因此相遇时爸爸比小明少用5分钟,可得时间的等量关系:①爸爸的时间+5分钟=小明的时间;当爸爸追上小明时,父子二人都是从家走到相遇的地点,故爸爸行的路程与小明行的路程相等。可得路程相等关系。②爸爸路程=小明路程如果爸爸追上小明用了x分钟,则由第一个相等关系得:小明用了(x +5)分钟。 又由第二个等量关系,可得此题方程: 180x(爸爸的路程)=80(x+5)(小明的路程)

(完整版)小学数学行程问题应用题

例题1 甲乙两地相距800千米,一辆客车以每小时40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开出3小时后,一辆摩托车以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从乙地开出,开出后几小时与客车相遇? 1、甲、乙两地相距1160千米,小明以每分钟30米的速度从甲地从发6分钟后,小华以每分钟40米的速度从乙地出发,几分钟后与小明相遇? 2、甲、乙两地相距1080千米,一辆货车以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从甲地从发4小时后,一辆摩托车以每小时80千米的速度从乙地出发,开出后几小时与货车相遇? 3、客车以每小时70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开出3小时后,一辆货车以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从乙地开出5小时后与客车相遇,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4、小红一人去14千米远的叔叔家,她每小时行6千米。从家出发1小时后,叔叔闻讯立即以每小时10千米的速度前来接她,几小时后可以接到小红? 例题2 六(1)班同学徒步去狼山看日出。去时每小时行8千米,按原路返回时每小时行6千米。他们往返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1、一艘船从A地开往B地。去时每小时行20千米,按原路返回时每小时行25千米。这艘船往返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一辆客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去时每小时行40千米,按原路返回时每小时行35千米。这辆客车往返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一艘轮船,静水速度是每小时18千米,现在从下游开往上游,水流速度是每小时2千米,请问他往返一次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4、一列火车从甲站开往乙站。去时每小时行120千米,按原路返回每小时行150千米。这列火车往返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例题3 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几小时后在距中点40千米出相遇。已知甲车行完全程要8小时,乙车行完要10小时,求A、B两地相距多少?

小学行程问题应用题及答案

小学行程问题应用题及答案 进程是操作系统结构的基础;是一个正在执行的程序;计算机中正在运行的程序实例;可以分配给处理器并由处理器执行的一个实体;由单一顺序的执行显示,一个当前状态和一组相关的系统资源所描述的活动单元。下面是为你带来的小学行程问题应用题及答案,欢迎阅读。 小学行程问题及答案 1、羊跑5步的时间马跑3步,马跑4步的距离羊跑7步,现在羊已跑出30米,马开始追它。问:羊再跑多远,马可以追上它? 解: 根据“马跑4步的距离羊跑7步”,可以设马每步长为7x米,则羊每步长为4x米。 根据“羊跑5步的时间马跑3步”,可知同一时间马跑3*7x米=21x米,则羊跑5*4x=20米。 可以得出马与羊的速度比是21x:20x=21:20 根据“现在羊已跑出30米”,可以知道羊与马相差的路程是30米,他们相差的份数是21-20=1,现在求马的21份是多少路程,就是30÷(21-20)×21=630米 2、甲乙辆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几小时后再距中点40千米处相遇?已知,甲车行完全程要8小时,乙车行完全程要10小时,求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答案720千米。

由“甲车行完全程要8小时,乙车行完全程要10小时”可知,相遇时甲行了10份,乙行了8份(总路程为18份),两车相差2份。又因为两车在中点40千米处相遇,说明两车的路程差是(40+40)千米。所以算式是(40+40)÷(10-8)×(10+8)=720千米。 3、在一个600米的环形跑道上,兄两人同时从同一个起点按顺时针方向跑步,两人每隔12分钟相遇一次,若两个人速度不变,还 是在原来出发点同时出发,哥哥改为按逆时针方向跑,则两人每隔4分钟相遇一次,两人跑一圈各要多少分钟? 答案为两人跑一圈各要6分钟和12分钟。 解: 600÷12=50,表示哥哥、弟弟的速度差 600÷4=150,表示哥哥、弟弟的速度和 (50+150)÷2=100,表示较快的速度,方法是求和差问题中的较大数 (150-50)/2=50,表示较慢的速度,方法是求和差问题中的较小数 600÷100=6分钟,表示跑的快者用的时间 600/50=12分钟,表示跑得慢者用的时间 小学奥数培优行程问题应用题: 1、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东西两地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56 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8千米,两车在离中点32千米处相遇,求东西两地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五年级行程问题典型练习题

行程问题(一) 【知识分析】 相遇是行程问题的基本类型,在相遇问题中可以这样求全程:速度和×时间=路程,今天,我们学校这类问题。 【例题解读】 例1客车和货车同时分别从两地相向而行,货车每小时行85千米,客车每小时行90千米,两车相遇时距全程中点8千米, 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分析】根据题意,两车相遇时货车行了全程的一半-8千米,客车行了全程的一半+8千米,也就是说客车比货车多行了8×2=16千米,客车每小时比货车多行90-85=5千米。那么我们先求客车和货车两车经过多少小时在途中相遇,然后再求出总路程。 (1)两车经过几小时相遇?8×2÷(90-85)=3.2小时 (2)两地相距多少千米?(90+85)×3.2=560(千米) 例2小明和小丽两个分别从两地同时相向而行,8小时可以相遇,如果两人每小时多少行1.5千米,那么10小时相遇,两地 相距多少千米? 【分析】两人每小时多少行1.5千米,那么10小时相遇,如果以这样的速度行8小时,这时两个人要比原来少行1.5×2×8=24(千米)这24千米两人还需行10-8=2(小时),那么减速后的速度和是24÷2=12(千米)容易求出两地的距离 1.5×2×8÷(10-8)×=120千米 【经典题型练习】

1、客车和货车分别从两地同时相向而行,2.5小时相遇,如果两车 每小时都比原来多行10千米,则2小时就相遇,求两地的距离? 2、在一圆形的跑道上,甲从a点,乙从b点同时反方向而行,8 分钟后两人相遇,再过6分钟甲到b点,又过10分钟两人再次相遇,则甲环形一周需多少分钟?

【知识分析】 两车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第一次相遇合起来走一个全程,第二次相遇走了几个全程呢?今天,我们学习这类问题 【例题解读】 例 a、b两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第一次在离甲地95千米处相遇,相遇后两车继续以原速行驶,分别到达对方站点后立即返回,在离乙地55千米处第二次相遇,求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分析】a、b两车从出发到第一次相遇合走了一个全程,当两年合走了一个全程时,a车行了95千米 从出发到第二次相遇,两车一共行了三个全程,a车应该行了95×3=285(千米)通过观察,可以知道a车行了一个全程还多55千米,用285千米减去55千米就是甲乙两地相距的距离 95×3—55=230千米 【经典题型练习】 1、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第一次在离a地75千米相 遇,相遇后两辆车继续前进,到达目的地后立即返回,第二次相遇在离b地45千米处,求a、b两地的距离 2、客车和货车同时从甲、乙两站相对开出,第一次相遇在距乙站 80千米的地方,相遇后两车仍以原速前进,在到达对方站点后立即沿原路返回,两车又在距乙站82千米处第二次相遇,甲乙两站相距多少千米?

(完整)初中数学行程问题应用题

1、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东西两地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56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8千米,两车在离 中点32千米处相遇,求东西两地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2、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东站开往西站。甲车每小时比乙车多行12千米,甲车行驶四个半小时到达西站后,没有停留,立即从原路返回,在距离西站31.5千米的地方和乙车相遇,甲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3、两人骑自行车沿着900米长的环形跑道行驶,他们从同一地点反向而行,那么经过18分钟后就相遇一次,若他们同向而行,那经过180分钟后快车追上慢车一次,求两人骑自行车的速度? 4、甲、乙两地相距360千米,客车和货车同时从甲地出发驶向乙地。货车速度每小时60千米,客车每小时40千米,货车到达乙地后停留0.5小时,又以原速返回甲地,问从甲地出发后几小时两车相遇? 5、快车与慢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经过12小时相遇。相遇后快车又行了8小时到达乙地。慢车还要行多少小时到达甲地? 6、两地相距380千米。有两辆汽车从两地同时相向开出。原计划甲汽车每小时行36千米,乙汽车每小时行40千米,但开车时甲汽车改变了速度,以每小时40千米的速度开出,问在相遇时,乙汽车比原计划少行了多少千米? 7、东、西两镇相距240千米,一辆客车在上午8时从东镇开往西镇,一辆货车在上午9时从西镇开往东镇,到正午12时,两车恰好在两镇间的中点相遇。如果两车都从上午8时由两镇相向开行,速度不变,到上午10时,两车还相距多少千米?

8、“八一”节那天,某少先队以每小时4千米的速度从学校往相距17千米的解放军营房去慰问,出发0.5小时后,解放军闻讯前往迎接,每小时比少先队员快2千米,再过几小时,他们在途中相遇? 9、甲、乙两站相距440千米,一辆大车和一辆小车从两站相对开出,大车每小时行35千米,小车每小时行45千米。一只燕子以每小时50千米的速度和大车同时出发,向小车飞去,遇到小车后又折回向大车飞去,遇到大车又往回飞向小车,这样一直飞下去,燕子飞了多少千米,两车才能相遇? 10、小刚和小勇两人骑自行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出发,小刚跑完全程的5/8时与小勇相遇。小勇继续以每小时10千米的速度前进,用2.5小时跑完余下的路程,求小刚的速度? 11、甲、乙两人在相距90千米的直路上来回跑步,甲的速度是每秒钟跑3米,乙的速度是每秒钟跑2米。如果他们同时分别在直路两端出发,当他们跑了10分钟,那么在这段时间内共相遇了多少次? 12、男、女两名运动员在长110米的斜坡上练习跑步(坡顶为A,坡底为B)。两人同时从A点出发,在A、B之间不停地往返奔跑。如果男运动员上坡速度是每秒3米,下坡速度每秒5米;女运动员上坡速度每秒2米,下坡速度每秒3米,那么两人第二次迎面相遇的地点离A点多少米? 13、马路上有一辆车身为15米的公共汽车,由东向西行驶,车速为每小时18千米,马路一旁的人行道上有甲、乙两名年轻人正在练长跑,甲由东向西跑,乙由西向东跑。某一时刻,汽车追上了甲,6秒钟之后汽车离开了甲;半分钟之后,汽车遇到了迎面跑来的乙;又过了2秒钟,汽车离开了乙。问再过多少秒后,甲、乙两人相遇?

高中数学解析几何大题专项练习.doc

解析几何解答题 2 2 x y 1、椭圆G:1(a b 0) 2 2 a b 的两个焦点为F1、F2,短轴两端点B1、B2,已知 F1、F2、B1、B2 四点共圆,且点N(0,3)到椭圆上的点最远距离为 5 2. (1)求此时椭圆G 的方程; (2)设斜率为k(k≠0)的直线m 与椭圆G相交于不同的两点E、F,Q 为EF的中点,问E、F 两点能否关于 过点P(0, 3 3 )、Q 的直线对称?若能,求出k 的取值范围;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2、已知双曲线 2 2 1 x y 的左、右顶点分别为A1、A2 ,动直线l : y kx m 与圆 2 2 1 x y 相切,且与双曲 线左、右两支的交点分别为P1 (x1, y1 ), P2 ( x2 , y2) . (Ⅰ)求 k 的取值范围,并求x2 x1 的最小值; (Ⅱ)记直线P1A1 的斜率为k1 ,直线P2A2 的斜率为k2 ,那么,k1 k2 是定值吗?证明你的结论.

3、已知抛物线 2 C : y ax 的焦点为F,点K ( 1,0) 为直线l 与抛物线 C 准线的交点,直线l 与抛物线C 相交于A、 B两点,点 A 关于x 轴的对称点为 D .(1)求抛物线C 的方程。 (2)证明:点F 在直线BD 上; u u u r uu u r 8 (3)设 FA ?FB ,求BDK 的面积。.9 4、已知椭圆的中心在坐标原点O,焦点在x轴上,离心率为中点 T 在直线OP 上,且A、O、B 三点不共线. (I) 求椭圆的方程及直线AB的斜率; ( Ⅱ) 求PAB面积的最大值.1 2 ,点 P(2,3)、A、B在该椭圆上,线段AB 的

六年级数学行程问题应用题练习2013004

行程问题应用题(四) 1、两辆汽车同时从东、西两站相对开出,第一次在离车站60千米的地方相遇,之后两车继续以原来速度前进,各车到站后立即返回,又在离中点30千米处相遇,两站相距多少千米? 2、甲、乙两车分别从东、西两站同时相对开出。第一次相遇时,甲车行了80 千米,两车继续以原来速度前进,各车到站后立即返回,第二次相遇地点在第一次相遇地点东侧40千米处。东、西两站相距多少千米? 3、甲、乙二人骑自行车从环形公路上同一地点同时出发,背向而行。现在已知甲走一圈的时间是70分钟,如果在出发后45分钟甲、乙二人相遇,那么乙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分钟? 4、一个自行车选手在相距950千米的甲、乙两地之间训练。从甲地出发,去时每90千米休息一次;到达乙地并休息一天后再沿原路返回,每100千米休息一次;他发现恰好有一个休息的地点与去时的一个休息地点相同,那么这个休息地点距甲地有多少千米? 5、一个圆的周长为1.26米,两只蚂蚁从一条直径的两端同时出发沿圆周相向爬行。这两只蚂蚁每秒分别爬5.5厘米和3.5厘米。它们每爬行1秒,3秒、5秒……(连续的奇数),就调头爬行。那么,它们相遇时,已爬行的时间是多少秒? 6、在一条公路上,甲、乙两个地点相距600米。张明每小时行走4千米,李强每小时行走5千米。8点整,他们两人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1分钟后他们都调头反向而行,再过3分钟,他们又调头相向而行,依次按照1,3,5,7,……(连续的奇数)分钟调头行走,那么,张李两人相遇时是8点几分? 7、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如果把车速提高20%;可以比原定时间提前一小时到达;如果以原速行驶120千米后,再将速度提高25%则可提前40分钟到达。那么,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8、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出发,在A、B之间不断往返行驶,已知甲车的速度是每小时15千米,乙车的速度是每小时35千米,并且甲、乙两车第三次相遇的地点与第四次相遇的地点恰好相距100千米,那么A、B两地之间的距离等于多少千米? 9、从甲市到乙市有一条公路,它分成三段,在第一段上,汽车速度是每小时40千米;在第二段上,汽车速度是每小时90千米;在第三段上,汽车速度是每小时50千米。已知第一段公路的长恰好是第三段的2倍,现在有两辆汽车分别从甲、乙两市同时出发,相向而行,1小时20分后在第二段的1/3处(从甲到乙方向的1/3处)相遇。那么,甲、乙两市相距多少千米?

初中列方程解应用题(行程问题)专题学习资料

初中列方程解应用题(行程问题)专题 行程问题是指与路程、速度、时间这三个量有关的问题。我们常用的基本公式是: 路程=速度×时间;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 行程问题是个非常庞大的类型,多年来在考试中屡用不爽,所占比例居高不下。原因就是行程问题可以融入多种练习,熟悉了行程问题的学生,在多种类型的习题面前都会显得得心应手。下面我们将行程问题归归类,由易到难,逐步剖析。 1. 单人单程: 例1:甲,乙两城市间的铁路经过技术改造后,列车在两城市间的运行速度从h km /80提高到h km /100,运行时间缩短了h 3。甲,乙两城市间的路程是多少? 【分析】如果设甲,乙两城市间的路程为x km ,那么列车在两城市间提速前的运行时间为h x 80,提速后的运行时间为h x 100 . 【等量关系式】提速前的运行时间—提速后的运行时间=缩短的时间. 【列出方程】3100 80=-x x . 例2:某铁路桥长1000m ,现有一列火车从桥上通过,测得该火车从开始上桥到完全过桥共用了1min ,整列火车完全在桥上的时间共s 40。求火车的速度和长度。 【分析】如果设火车的速度为x s m /,火车的长度为y m ,用线段表示大桥和火车的长度,根据题意可画出如下示意图: 【等量关系式】火车min 1行驶的路程=桥长+火车长; 火车s 40行驶的路程=桥长-火车长 【列出方程组】???- =+=y x y x 100040100060

举一反三: 1.小明家和学校相距km 15。小明从家出发到学校,小明先步行到公共汽车站,步行的速度为60min / m,再乘公共汽车到学校,发现比步行的时间缩短了 km/ 40,求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20,已知公共汽车的速度为h min 2.根据我省“十二五”铁路规划,连云港至徐州客运专线项目建成后,连云港至徐州的最短客运时间由现在的2小时18分钟缩短为36分钟,其速度每小时将提高km 1) km/ 260.求提速后的火车速度。(精确到h

高中数学解析几何大题专项练习

解析几何解答题 1、椭圆G :)0(122 22>>=+b a b y a x 的两个焦点为F 1、F 2,短轴两端点B 1、B 2,已知 F 1、F 2、B 1、B 2四点共圆,且点N (0,3)到椭圆上的点最远距离为.25 (1)求此时椭圆G 的方程; (2)设斜率为k (k ≠0)的直线m 与椭圆G 相交于不同的两点E 、F ,Q 为EF 的中点,问E 、F 两点能否关于 过点P (0, 3 3)、Q 的直线对称若能,求出k 的取值范围;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 2、已知双曲线221x y -=的左、右顶点分别为12A A 、,动直线:l y kx m =+与圆22 1x y +=相切,且与双曲线左、右两支的交点分别为111222(,),(,)P x y P x y . (Ⅰ)求k 的取值范围,并求21x x -的最小值; (Ⅱ)记直线11P A 的斜率为1k ,直线22P A 的斜率为2k ,那么,12k k ?是定值吗证明你的结论. @ [

3、已知抛物线2 :C y ax =的焦点为F ,点(1,0)K -为直线l 与抛物线C 准线的交点,直线l 与抛物线C 相交于A 、 B 两点,点A 关于x 轴的对称点为D . (1)求抛物线 C 的方程。 ~ (2)证明:点F 在直线BD 上; (3)设8 9 FA FB ?=,求BDK ?的面积。. { — 4、已知椭圆的中心在坐标原点O ,焦点在x 轴上,离心率为1 2 ,点P (2,3)、A B 、在该椭圆上,线段AB 的中点T 在直线OP 上,且A O B 、、三点不共线. (I)求椭圆的方程及直线AB 的斜率; (Ⅱ)求PAB ?面积的最大值. - 、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