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民歌大赛讲解

中国民歌大赛讲解

中国民歌大赛讲解
中国民歌大赛讲解

CCTV首届《中国民歌大赛》

策划方案

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

宣传语

弘扬传统文化

发展中国文艺

感受律动音乐

聆听中国民歌

中国是一个民歌的大国,民歌资源不仅丰富多彩,而且分布的地域广阔,同时民歌与当地民众的生息延传以及人文历史紧密相融。据专家统计,各地已采集到的民歌,总数量已经超过三十万首。藉此,《中国民歌大赛》的立意是在通过民歌的角度展现具有民歌风貌的中国大文化形态,并使《中国民歌大赛》成为中央电视台的常规赛事,每两年举办一届,从而弘扬中华名族优秀文化、打造中央电视台精品品牌节目。

自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2004年3月29日开播以来,其频道中的《民族·中国》栏目截至道2006年3月,该栏目已按照中国版图录制了34歌地域、地区近两千位原生态歌手和4000多首具有浓郁特色的中国民歌,并还涉及了社会各界的多方位专家讲述与民歌有关的故事以及学术问题,及影响力和广泛性得到了社会各界与业界的关注与认同。在两年的时间里,《民歌·中国》培育了一支了解中国民歌、热爱中国民歌、具有丰富民间音乐理论知识、民族学知识、熟知中国民族流传分布状况、电视业务素质高、团结、敬业、充满朝气与活力的队伍,这也为《中国民歌大赛》推出奠定了坚实而广泛的基础。

随着中国民歌文化的发展和随之体现出的珍贵价值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都引起了社会的广泛重视,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由此《中国民歌大赛》的适时推出也将成为向国际展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一个窗口。

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中国民歌大赛》的举办是中国文艺类节目中最具有开创性的大赛,这是中央电视台所推出的各项赛事中最能体现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价值的大赛,它的产生也将成为中央电视台赛事节目中有一个新的品牌。

《中国民歌大赛》是以中国民歌“歌种版图”概念全景展示中国民歌艺术,这不仅为中国民歌提供了一个展示的良好栔机,也为中国民歌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和平台。通过比赛将系列化开拓中国民歌艺术视野,系列化介绍中国民族、民间的原生态民歌艺术,并大力推动中国民歌的发展。

《中国民歌大赛》将成为中央电视台赛事的一大品牌,没两年举办一届,本次首届

《中国民歌大赛》将在以下三点上作出贡献:

第一、挖掘中国原生态民歌的丰富资源,时期具有宏大规模的版图概念感与突出地域特色传统文化感;

第二、推动原生态民歌的发展,包装原生态民歌。使其以创新的形式体现民族感和时代感;

第三、发挥大众媒体广泛传播的优势,积极发动全民共同参与。为保护本民族共同的文化遗产努力。此次大赛将

通过现代化的电视手段,加强参与感、加强可视感。

更有声、有色、有形地去体现我们自己民族的民歌文

化。

我们的指导思想------

专业性

普及性

可视性

参与性

大赛章程

一、组织机构

1、组委会(组成人员名单待定)

2、评委团

由大赛组委会聘请全国内有声望的民歌及名族民间文化研究专家、著名民间歌手以及热爱观众组成本次大赛不同阶

段的评委团。评委团在组委会的领导下,负责大赛的初选、

复赛和决赛的评选工作。

评委会人员组成:

评委团设主席1人,副主席2人,评为若干名,名单待定。

3、大赛办公室

大赛办公室是组委会领导下的办事机构,负责大赛的行

政事务、组织协调事务、以及其他相关日常性事务。

二、比赛方式

1、按照当前中国民族分布以及流传的现状,按照民族音乐学术

上的分类,大赛一原生态民歌和新民歌两个大类进行比赛

(原声民歌以及新民歌的定义详见附录一);

1、原生民歌类:

按照中国传统音乐的分类方式,按照民间歌曲流传

的本质特征,并结合电视台节目特点,原声民歌类别可以分为以下五个组别比赛:

A、独唱组别:

本组别参赛歌手人数最广、类别最为丰富,各地大量的

有代表性的民歌种类将会是这个组别的亮点,如蒙古族

的长调、短调;藏族的山歌、拉伊;甘青宁新四省区的

花儿;陕北的信天游、晋陕蒙的漫瀚调、彝族的高腔

调、南方的客家山歌、朝鲜族的民谣、安徽的山歌挣颈

红、山西的山曲、内蒙古的爬山调、河北的渔号子、中

原地区的小调、东山省的小调民歌、劳动号子、苗族的

飞歌、裕固族、鄂温克族的牧歌等等等等;

B、对唱组别;

参赛歌手的人数限定在2人至8人。对唱在中国各民族

的民歌当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形态。如土家族的穿号

子、纳西族的哦热热、怒族的哦得得、东三省的二人转

小帽、晋陕蒙冀的二人台、西北各穆斯林民族当中流行

的宴曲、维吾尔族的莱派尔等,这些将会成为大赛的亮

点;

C、多声部合唱或重唱组别:

参赛歌手的人数限定在20人以内。中国56个民族当中,

拥有多声部民歌的就有29个,有限民族甚至全部都有

声部形态。这些优秀的民间艺术以往由于人们的认识不

足,对外展示的机会非常少,因此,本组别的设置显得

尤为重要。其中除了人们都比较熟悉的侗族大歌之外,苗族的游方歌、台湾高山族阿美人的多声部民歌、泰雅

人的多声部民歌、傈傈族的多声部民歌、羌族的多声部

民歌、毛南族、藏族、壮族等民族、地区的多声部民歌

等,将会首次在中央电视台亮相。这些将会是本次比赛

绝佳的亮点;

D、弹唱组别;

人数限定在20人以内。弹唱在中国的民间音乐当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类型,能够被纳视屏幕上向人们呈现

前所未见、前所未听的民间艺术;

E、史诗与说唱组别

在中国的民间传统艺术中,通过口头文化传承历史、传播文明史相当重要的途径,流传在各个民族当中的史诗,史诗蕴藏极为丰富,令人叹为观止。如藏族的《格萨尔传》、蒙古族的《江格尔》《格斯尔可汗传》、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苗族的《苗族古歌》彝族的《阿细的先基》、傣族的《干帕路弄》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价值,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精粹的部分。说唱民歌、叙事民歌在民间也具有非常广泛的流传基础,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如达斡尔族的乌春、甘肃河西走廊的宝眷、青海的贤孝、鼓子词、蒙古族的乌里格尔等。

2、新民歌类

本类别涵盖了当代广泛流传的民歌改编作品以及广泛流传在民间的,以老百姓为创作主体,在民间歌曲基础

上进行的创作歌曲等内容,比赛不分组进行。

3、原生民歌类

参赛歌手需同时准备两手自选曲目,所选歌曲应为当

地流传的原生性及民歌,且须注重歌曲的代表性及民族

风格的多样性;

4、新民歌类

参赛歌手需同时准备两手自选曲目,所选曲目必须为原生民歌的改编形式或者在创作,办事这种改编、创作必须体

现出对原生态民歌的传承。

5、参赛歌手所选曲目每一首时间不得超过5分钟,叙事与史诗

类别不超过10分钟。

6、关于伴奏:

1)选手参赛一律采取现场伴奏形式,本民族乐队、特色乐器演奏者从当地邀请。

2)大赛鼓励使用原生态演唱伴奏形式,同时允许选手参赛曲目中一首(仅一首)使用伴奏带。

六、参赛民歌作品的界定

本次大赛对于歌手选唱的民歌做出以下界定:

1、原生民歌类:在当地流传,并且被当地人民所认可的传统

民歌,此类作品以各地县级以上文化部门编纂的

《民歌集成》为基本依据;

2、新民歌类:根据原生性民歌改编、编曲的民族。如容中甲(藏

族)《康定溜溜城》、黑骏马乐团(蒙古族)《嘎达

梅林》、哈拉玛组合(藏族)《在一起》、卞瑛花(朝

鲜族)《鸟打铃》、赵大地(陕北)《东方红》等;

(根据民族风格创作的歌曲经专家团的评定后列

入选唱曲目)

七、参赛条件

1、原生民歌类

1)凡中国公民、海外华人,不分民族、年龄、性别、地区均可报名参赛。(根据广电总局的要求,参加各类比赛选手年龄须为18岁以上,但是考虑到民歌的传承,大量的18岁以上歌手是中国民歌传承的主力军这一实际情况,大赛组委会将根据实际报名情况,向总局单独申报18岁以下歌手的参赛)

2)用本民族语言或本地方言演唱。

3)忠实于本地(本民族)传统的音乐和演唱风格,提倡演唱风格的独特性和原生性。

3、新民歌类

凡中国公民、海外华人、不分名族、性别、地区、年龄(18岁以上)均可报名参赛,但要求所有参赛的改编民歌必须是在民歌基础上改编、编曲,并且提供确定可查的原生民歌本源(曲谱、声像资料等)。

八、报名方法

1、参赛个人直接打电话和通过邮寄、方式向大赛办公司索取报名表或者网络下载报名表、或参赛者直接向大赛办公室报名,一律不收报名费。

2、报名条件:

1)填写清楚的报名表

2)省份证明的复印件一种(省份证、学生证、现役军人证、户口薄和港澳台有效身份证明)

3)近期免冠二寸照片两张和生活照(全身)一张

4)推荐单位或街道办事机构的介绍信

5)参加原生民歌组比赛的选手,须交卡式家用录音带(CD、大1/2VHS、DV录像带或VCD、DVD光盘)一盒,内录报名参赛者本人演唱的民歌曲目两首,每首歌长度短于2分钟。不长于5分钟,并附完整的歌词、曲谱。

6)参加新民歌组比赛的选手,须交本人一首参赛曲目表演(或录制好的参赛曲目音乐电视录像带)的大大1/2VHS、DV录像带(或VCD、DVD光盘一张,或专业betacam、dvcpro、digital、betacam 录像带一盘)。

7)参赛选手参赛作品的介质提倡使用DV录像带格式,并须随报名表、报名作品附上汉语歌词大意。

九、比赛方法

大赛分为初选、复赛、决赛三阶段进行。

1)初选

根据报名参赛选手的录音、录像带,通过初选选评

出参加决赛的选手200名(组),各组别选手所占名

额,视报名参赛情况,有组委会确定。

2)复赛-----歌王选拔赛

中国民歌欣赏

《中国民歌欣赏》 教学目的: 一、通过中国民歌欣赏,使学生了解并热爱我国灿烂的民间音乐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 二、通过欣赏,使学生了解劳动号子、山歌、小调的特点,增进学生对民族艺术的认识,加深情感体验。 三、结合本地民歌进行歌词创编,培养学生爱家乡的感情,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民族精神。 教学重点: 1、分析不同民歌在内容及情感上的不同色彩; 2、民歌新唱中学生的参与及体验。 教学难点: 感受中国民歌的风格、了解中国民歌的特点。 教学内容: 1、欣赏《澧水船夫号子》《赶牲灵》《小河淌水》《下四川》《无锡景》 2、分析了解劳动号子、山歌、小调的特点。 教具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或录音机、VCD、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二、活动与体验 (一)劳动号子

1、整体感知(多媒体投影) 师:我们先到湖南的澧水边去听一听船夫们的心声,欣赏湖南民歌《澧水船夫号子》,请思考:号子的主要演唱形式,歌曲的表现情绪分别是怎样的?(放音乐和投影,让学生欣赏全曲。) 师:听完这首号子,你认为它的主要演唱形式是什么? 生:一领众和 师:劳动号子是一种直接伴随劳动而歌唱的歌曲。其作用是指挥劳动、调节情绪。听了号子你仿佛看到什么画面?歌曲情绪是怎样的? 生:我仿佛看到了船夫们从风平浪静到与凶滩恶水搏斗,最后战胜艰难险阻继续行船的劳动过程。情绪是紧张、有力地。 2、分段赏析 师:请试着唱一唱歌曲的主题,体验一下船工们的生活。(多媒体投影主题旋律) A、学习旋律(只要求学生掌握第二声部,教师唱第一声部) B、填入歌词(号子语言较为简洁,学生能很快学会) 3、综合体验 师:下面我们来当一回船夫,载着理想,驶向成功的彼岸,好不好?你们想一想,该怎样演唱,才能更好地表现出船工们的精神面貌?生:(各抒已见) 师生共同表演唱《澧水船夫号子》,加入划船的律动,全身心投入来表现全曲(可提示学生在歌曲中进行创编,如开头加上“开船罗”的吆喝声,结尾再一齐欢呼“靠岸罗”等)。

中国民歌赏析总结

中国民歌赏析总结 在大二课程选修时,我之所以选中国民歌赏析这门课,原因有四,一是班级里大部分的人都选了这门课;二是觉得中国民歌赏析这门课应该会很轻松;三是我本人还是蛮喜欢音乐的;四是自己对于风格迥异的中国民歌的好奇。 在上第一节课时,吴勇老师首先给我们讲解了中国民歌的概念,中国民歌:民歌是人民的歌,是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经过广泛的口头传唱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和人民生活紧密地联系着的歌曲艺术。还特地说明了民歌的几个特征。1、民歌在劳动中产生,表达人民的感情、意志和愿望。2、民歌是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的。3、民歌在流传过程中经过集体的口头加工。4、我国有不计其数的、各具特色的民歌。5、民歌是艺术宝库中璀璨的明珠。后来又说了中国民歌的分类,分为:号子、山歌(包括一般山歌、小调三大类,教授了我们《起蓬号子》,《对鸟》,《马灯调》三首浙江民歌。这三首民歌对应的地区分别是象山,温州和宁波。对于《起蓬号子》还特意播放了视频给我们看。还提及了《澧水船夫号子》,这一船工号子。然后还告诉我们中国音乐的音阶只有五个音——宫商角徵羽,分别对应西方七声音阶的12356。其中还说起了在后来的课程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吴勇老师以《沧海一声笑》为例,教授了我们通过听音符发现中国音乐和西方国家音乐,日本音乐的区别,十分典型。在教授《沂蒙山小调》时,告诉我们《沂蒙山小调》并不是小调,而是山歌。在教授不同地区的民歌时,就说了在离我们浙江地区越近的地区的民歌,我们越是容易体会;而因为地理环境、方言等原因,离我们浙江地区越远的地区的民歌,越是难以学会。而我们在接下来的课程中深深地体会到了这一点,就像安徽的《凤阳花鼓》我们唱起来就朗朗上口,但是四川的《黄杨扁担》,甘肃的《下四川》就让人觉得诘屈聱牙。 至于对吴勇老师的感想和老师需要改善的地方,我觉得老师教授的还不错,每节课吴勇老师都是先示范,领唱,再让我们唱。每节课都在教同学们这一类民歌的音阶的唱法,不厌其烦地教了一遍又一遍,对作为一个音乐老师来说,吴勇老师十分称职,也很到位。但是这门课的大部分时间的课堂氛围都不是很活跃,老师本人也缺少感染力,让人感觉有些无趣和沉闷。对于这个问题,吴勇老师并没有拿出有效措施。 总而言之,我在中国民歌赏析这门课里学到了很多知识,我觉得中国民歌所表达的感情直白,热烈。能让人感受到民歌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对祖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民歌是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又经受了时间的考验,因而优美动听,具有永恒的生命力。

中国民歌欣赏学习心得

中国民歌欣赏学习心得 大二开始选修课程了,琳琅满目的课程,但是我被民歌欣赏这门课程吸引住了。一是由于自己比较热衷于唱歌,而是从小以来对名族歌曲的莫名喜爱,所以毫不犹豫选择了这们课。非常幸运的是,在人数非常紧张的情况下,我选课成功了!所以我跟自己说,要珍惜这次的学习机会。 为我们讲课的是张清华老师,是在音乐方面比较资深的,第一节课,他给我们放满一张音乐名人,看看我们对他们的了解有多少。我认真地看了看,认识的还真屈指可数,不由得有些羞愧,自己在音乐方面的积累过少。随之他给我们讲解中国民歌的分类,分为:号子(包括搬运号子、船工号子、作坊号子等)、山歌(包括一般山歌、放牧山歌、田秧山歌等)、小调(包括遥曲、时调风俗仪式歌曲、舞歌等)三大类。张老师让我们欣赏了其中比较典型的歌曲。其实号子这一类的歌曲大多来源于劳动中,是为了振奋人们的精神,打发无聊的劳动时间而产生的。演唱者大多都是靠吼叫表达一种干劲,鼓励人们坚持劳作,或是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山歌可分为一般山歌、田秧山歌、放牧山歌三类。一般山歌在中国汉族地区分布甚广,如陕北地区的“信天游”、青海地区的“花儿”、安徽的“赶慢牛”等。田秧山歌主要常用于插秧、车水等劳动中,是为了鼓舞劳动者的情绪,提高功效,由专门的“秧歌帮子”在田间地头演唱的一种山歌。放牧山歌是放牧者为吆喝牲畜或互相问答逗趣所唱的山歌,多为少年儿童所唱,曲调活泼,唱词生动,富有情趣,常带有吆喝性的衬词。小调分为吟唱调、谣曲、时调三类。吟唱调如儿歌、摇篮曲、叫卖调等都属于此类。这是小调中实用性较强的一类,常在日常生活的某种实际需要中歌唱。谣曲其艺术形式比吟唱调成熟,篇幅不大,乐段结构完整,节拍比较规范。可分为诉苦歌、情歌、生活歌、嘻游歌等。时调是小调中艺术形式发展得最为规范和成熟的一类。其结构严谨,旋律发展规范,唱词考究。常带有乐器伴奏,且因其具有可变化发展的“弹性化”表现功能,常被地方戏曲或曲艺吸收为曲牌。十大时调为:孟姜女调、剪靛花调、鲜花调、银纽丝调、无锡景调、妈妈娘糊涂调、绣荷包调、对花调、叠断桥调和杨柳青调。 张老师还给我们介绍了经典的民歌演奏乐器。有笛子,二胡,扬琴,古琴等等。。它们各自有自己独特的演奏风格,适合用来表示各种不同的情感。期间有穿插了一些西洋乐器的介绍。中西结合所演奏出来的曲子让每一种情感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所以十分打动人。其中让我印象十分深刻的是欣赏小提琴谢协奏曲《梁祝》。小提琴所代表的英台,大提琴代表的山伯,还有笛子间或穿插其中,给人的感受十分难忘。 时间总是过得很快,很快的,我们的民歌鉴赏课结束了,可音乐的世界是永无止尽的。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都需要音乐的陪伴,民歌鉴赏让我可以更好的去体会中国民歌的美! 1001403-26 张帆 2011.12.16

中国民歌赏析总结

中国民歌赏析总结 班级:12楼宇姓名:季梦寒学号:123030911 在大二课程选修时,我之所以选中国民歌赏析这门课,原因有四,一是班级里大部分的人都选了这门课;二是觉得中国民歌赏析这门课应该会很轻松;三是我本人还是蛮喜欢音乐的;四是自己对于风格迥异的中国民歌的好奇。 在上第一节课时,吴勇老师首先给我们讲解了中国民歌的概念,中国民歌:民歌是人民的歌,是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经过广泛的口头传唱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和人民生活紧密地联系着的歌曲艺术。还特地说明了民歌的几个特征。1、民歌在劳动中产生,表达人民的感情、意志和愿望。2、民歌是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的。3、民歌在流传过程中经过集体的口头加工。4、我国有不计其数的、各具特色的民歌。5、民歌是艺术宝库中璀璨的明珠。后来又说了中国民歌的分类,分为:号子、山歌(包括一般山歌、小调三大类,教授了我们《起蓬号子》,《对鸟》,《马灯调》三首浙江民歌。这三首民歌对应的地区分别是象山,温州和宁波。对于《起蓬号子》还特意播放了视频给我们看。还提及了《澧水船夫号子》,这一船工号子。然后还告诉我们中国音乐的音阶只有五个音——宫商角徵羽,分别对应西方七声音阶的12356。其中还说起了在后来的课程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吴勇老师以《沧海一声笑》为例,教授了我们通过听音符发现中国音乐和西方国家音乐,日本音乐的区别,十分典型。在教授《沂蒙山小调》时,告诉我们《沂蒙山小调》并不是小调,而是山歌。在教授不同地区的民歌时,就说了在离我们浙江地区越近的地区的民歌,我们越是容易体会;而因为地理环境、方言等原因,离我们浙江地区越远的地区的民歌,越是难以学会。而我们在接下来的课程中深深地体会到了这一点,就像安徽的《凤阳花鼓》我们唱起来就朗朗上口,但是四川的《黄杨扁担》,甘肃的《下四川》就让人觉得诘屈聱牙。 至于对吴勇老师的感想和老师需要改善的地方,我觉得老师教授的还不错,每节课吴勇老师都是先示范,领唱,再让我们唱。每节课都在教同学们这一类民歌的音阶的唱法,不厌其烦地教了一遍又一遍,对作为一个音乐老师来说,吴勇老师十分称职,也很到位。但是这门课的大部分时间的课堂氛围都不是很活跃,老师本人也缺少感染力,让人感觉有些无趣和沉闷。对于这个问题,吴勇老师并没有拿出有效措施。 总而言之,我在中国民歌赏析这门课里学到了很多知识,我觉得中国民歌所表达的感情直白,热烈。能让人感受到民歌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对祖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民歌是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又经受了时间的考验,因而优美动听,具有永恒的生命力。

欣赏课《汉族民歌》教案设计

欣赏课《汉族民歌》教案设计 【教案设计】江都市丁沟中学徐静 【教学内容】《音乐鉴赏》 【教学模块】第三单元音乐与民族 【教材版本】湖南文艺出版社(必修) 【教学对象】高一年级 【设计时段】一课时 【设计思想】根据课程标准和新课程理念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对汉族民歌的视听欣赏和对比分析,进一步了解我国悠久的音乐 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民歌,培养学生对祖国民族音乐的热爱和对祖 国对家乡情感。 2、通过欣赏、演唱、比较、探究、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和了解 汉族南北民歌的风格特点、形成原因及发展。了解中国民歌具有鲜 明的民族特点和地区风格。 教学重点: 听赏不同地域的民歌,比较他们的异同。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了解汉族南北民歌的风格特点。 2、用探究的学习方式了解汉族南北民歌风格特点的形成原因。 教学思路: 本学校的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对欣赏课的理解比较精疏,对教师的依赖特别强,对此,引导启发学生从熟悉的音乐作品,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然后,再由老师的讲解、分析,比较等方法,结合听、看等手段逐步培养学生的对音乐作品的鉴赏的能力,掌握本节课的重点。 教学方法 1、用“小舞台”——〈赛歌会〉、〈露一手〉的形式唤醒学生原有的民歌 知识信息,激发学习兴趣。 2、用欣赏与对比分析的方法,运用视听、创设情景、兴趣引入法、讨论 法、感性到理性、音乐律动等方法,引导学生思考总结,汉族南北民 歌的风格特点及形成的原因。 教学内容: 1、江苏民歌《茉莉花》 2、河北民歌《茉莉花》 3、陕北民歌《赶牲灵》 4、江浙民歌《采茶舞曲》 5、江都民歌《拔根芦柴花》 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课前音乐,播放《春江花都》mtv,(大屏幕展示) 〔设计意图〕 营造课堂气氛,家乡的一草一木,勤劳勇敢的人民,能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新课导入 师:这段音乐具有怎样的风格特点?它描绘了什么地方的风土人情? 生:优美、清新。我们的家乡扬州江都。 师:我们的家乡人美、水美、风光秀丽,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千百年来,人民在这块富庶的土地上耕作、生息,其悠悠水韵,韵出了灿烂的文化, 也韵出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歌曲。 ▲〈〈民歌赛歌会〉〉的表演形式,师生共同演唱一组扬州民歌。(唱民歌的前两句)《杨柳青》《拔根芦柴花》、《茉莉花》、《杨柳青》、《撒趟撩在外》 〔设计意图〕 从学生熟悉的民歌着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造愉悦的学习氛围,教师的参与,可增进师生情感交流,起到引导示范作用。 师:这些歌曲真是非常好听,因为民歌能表情达意, 它能反映着人们的生活和思想感情,不同的地理环境、性格语言、文化风俗,就会形成不同风 格特点的民歌。(展示中国地图)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各地不同的地 形地貌、风土人情,孕育出千姿百态的音乐文化,绚丽多姿,丰富多彩; 汉族的人口最多,分布地区极为广阔,通过他们的音乐我们可以感受他 们的生活,他们的风俗,他们的文化。今天,老师就领着同学们随着汉 族民歌的旋律,遨游丰富多彩的汉族民歌的海洋。 ●探索汉族南北民歌的风格特点 [一] 听赏江苏、河北民歌《茉莉花》 师:在西方有一位著名的歌剧大师,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曾在他的歌剧作品《图兰朵》中,应用了中国民歌的曲调,为他的歌剧增添了东方的音乐 色彩。它以独特的魅力,深深感染了中国和世界,堪称是音乐的精品、 同学能说出是哪一个地区的民歌? 生:我们家乡的民歌,江苏民歌《茉莉花》 ▲学生随琴演唱江苏民歌《茉莉花》配以江南水乡的画面:思考音乐有怎样的音乐特点?(展示中国地图)

民歌鉴赏

浅谈西北民歌音乐文化的基本特征 【内容摘要】在我国传统音乐文化里,民歌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而且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民歌,并以多样化的体裁、歌唱形式和内容,反映本地区特有的历史、民俗、性格、情趣和文化传统。要深入了解各地方人民的生活,就要从当地民歌谈起。文中以《高亢的西北腔》为例,通过感受、体验西北三首不同地方的民歌音乐情绪,对民歌,西北民歌的体裁以及三首民歌旋律曲调的分析,浅谈西北民歌音乐文化的基本特征。 【关键词】民歌;西北民歌;音乐文化; 正文: 民歌时人类文化中最宝贵的一个组成部分。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歌,并以多样化的体裁、歌唱形式和内容,反映本民族特有的历史、民俗、性格、情趣和文化传统。民歌的体裁多样,大体可分为劳动歌曲、爱情歌曲、仪式歌曲、乡村或城镇生活歌曲和叙事歌曲。它源于人民的生活,反映人民的生活,也广泛而深入地影响着人民的生活。因此,马克思说:“民歌时唯一的历史传说和编年史”。 民歌多为群众在口头相传中不断加工提高的集体创作。其音乐语言简明洗练,音乐形象鲜明、生动,表现手法丰富多样。常见的民体裁材有:劳动号子、山歌、小调、儿歌、风俗歌等。 作为一名西部的回族回族音乐教育与工作者,我当然要谈谈我们西北民歌了——我们民族的花儿了!。 西北民歌是指流行在山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省区的民歌。其中以“花儿”和“信天游”最具代表性。 “花儿”是流行在青海、甘肃、宁夏的一种山歌,以歌唱爱情为主,主要产生于甘肃的洮岷、临夏和青海的东部农业区,是当地汉、

回、土、撒拉、东乡、保安等民族以及部分裕固族、藏族群众用汉语歌唱的一种口头文学艺术形式。其旋律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节奏自由,旋律高亢辽阔、起伏较大的;另一种是节奏工整、结构严谨、旋律平稳、表达感情较为细腻的。 “花儿”的基本特点是:旋律高亢、悠长、多用假声或真假声结合的方法演唱。“信天游”的旋律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节奏自由、旋律高亢辽阔、起伏较大的;另一种是节奏工整、结构严谨、旋律平稳、表达感情较为细腻的。西北民歌的骨干音是1 2 5 6,多为上行跳进,下行级进。 按传统说法,男歌手将女情人称为“花儿”,女歌手将男情人称为“少年”,故“花儿”又叫“少年”,(在青海)唱“花儿”也称“漫少年”。歌唱方式为独唱或对唱,演唱时即兴编词,声调高亢舒长。花儿的演唱不论是那个民族,都用汉语演唱,唱法有尖音(假声)和苍音(真声)之别,也有真假声并用者,一般男声多用假声,女声多用真声,男女齐唱对唱时,唱同等音高。花儿的词有着独特的格律,这种格律是区别“花儿”与其它民歌的显著标志。花儿的唱词格式多样,衬语十分丰富,曲体结构也有较多样式。 花儿除在农事劳动和山野运货等劳动场合歌唱外,各地还有“花儿会”的习俗,一般在农历四到六月间(以六月初最盛),选择风景秀丽、名山古刹坐落的地方,会期多则三四天,少则一两天。届时群众云集,对歌声此起彼伏,气氛颇为热烈。 花儿分河湟花儿和洮岷花儿两大系列,河湟花儿曲调丰富多彩,

音乐教案-中国民歌欣赏

音乐教案-中国民歌欣赏 音乐课教案 课题:中国民歌欣赏 年级:初中二年级(上学期) 教学目标: 一、通过欣赏中国民歌,使学生懂得民歌是人民群众在千百年来的劳动、生活中口头创作的,是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鲜明的特色和永恒的生命力。 二、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和继承中国传统音乐的优秀遗产,增强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中国民歌的基本风格和特征。 教具准备: 多媒体音响设备、歌曲欣赏磁带、录音机、与本课欣赏内容相关的多媒体课件或图片。 课题分析: 一、中国民歌的概念 中国民歌:民歌是人民的歌,是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经过广泛的口头传唱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和人民生活紧密地联系着的歌曲艺术。 抓住民歌产生的几个特征:1、民歌在劳动中产生,表达人民的感情、意志和愿望。2、民歌是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的。3、民歌在流传过程中经过集体的口头加工。4、我国有不计其数的、名具特色的民歌。5、民歌是艺术宝库中璀璨的明珠。 二、民歌的体裁 我国的民歌极其丰富多彩,按体裁形式,大致可以分为号子、山歌、小调三大类。号子,也叫"劳动号子",是在劳动过程中产生的与劳动节奏紧密结合,带有呼号的民歌。号子的演唱形式多我一领众和,其结构短小,节奏较为固定,音调铿锵有力,风格粗犷豪放。如湖南民歌《澧水船夫号子》、湖北民歌《打麦号子》。山歌,是劳动人民在山野、田间、牧场即兴抒必思想感情的民歌。山歌音调高亢、嘹亮,旋律和节奏自由、舒展。如内蒙古民歌《牧歌》、苗族民歌《歌唱美丽的家乡》。 小调,也叫"小曲",是流传于城镇集市并被加工提高,描写生活中各种情绪的抒情性民歌。小调结构比较规整,节奏富于变化,旋律流畅细腻。如《茉莉花》、陕北民歌《高山点灯》、台湾童谣《天黑黑》。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成长的每个过程都和民歌有关。在襁褓中,你们的心灵就受到优美的摇篮曲、催眠曲的陶冶、滋育;在牙牙学语时,你们开始唱数数和学知识的儿歌;在幼年、少年时期,民歌伴着你们游戏、学家务活,帮助你们了解自然、历史和生活……今天,我们音乐课的主题就是--中国民歌欣赏。 二、通过音像资料放映三幅与本课欣赏内容相关的图片或风光片断,让学生分别根据歌曲的歌名及歌词内容,给歌曲配上适当的画面,在画面的"背景"下,放歌曲欣赏的录音片断,让学生能有一种最身临其境的感觉,加深对所欣赏内容的理

中国民歌赏析之沂蒙山小调

班级:2011级英语3班姓名:林琳学号:2011415078 课序号:01 中国民歌赏析之——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 民歌是人类历史上产生最早的语言艺术之一。我们的祖先,在生产活动中,创造了音乐,唱出了最早的民间歌曲——劳动号子。原始的民歌,同人们的生存斗争密切相关,或表达征服自然的愿望,或再现猎获野兽的欢快,或祈祷万物神灵的保佑,它成了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阶级的分化和社会制度的更新,民歌涉及的层面越来越广,其社会作用也显得愈来愈重要了。 从中国民歌的地域分布来看,大概可以分为北方草原文化民歌区,西部受伊斯兰文化影响的新疆民歌区,西部受佛教文化影响的藏族民歌区,西南高原多民族古老原始文化民歌区,东北受萨满教影晌的狩猎文化民歌区,西北高原多民族半农半牧文化民歌区,中原及东部沿海有着古老传统文化的汉族民歌区。汉族民歌区是六个区中最大的一个,而山东民歌则属于东北区部平原民歌支区,山东民歌是山东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国民族音乐中的一个璀璨明珠。山东民歌种类多,分布广,分布范围大,其中尤以小调歌曲所占比例大,也是最能代表山东民歌的一种音乐体裁。其小调代表作《沂蒙山小调》是山东民歌中流传最广影响最深远,也是最能代表山东民歌的典范作品之一。 走进沂蒙山区,这首沂蒙山小调在山里,在田间,四处回荡,这首歌沂蒙山的百姓已经唱了60年,60年里沂蒙山小调已经成了沂蒙山的代名词,人们认识沂蒙山,就是从听了这首沂蒙山小调开始的,沂蒙山的民歌,沂蒙山的历史和文化,悠远而古老。 在这片充满着传奇色彩的土地上,两千多年里孕育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在将近百年的时间里,沂蒙山人用勤劳勇敢写下过辉煌的篇章。千百年里,沂蒙山人用歌声抒发着自己的情感,传递着古老的历史和文化,从远古一直延续到今天。 正月里来什么花,先开先败,什么人手挽手走下山来,正月里来什么花先开先败,什么人手挽手走下山来,正月里来迎春花,先开先败,梁山伯祝英台走下山来,正月里来迎春花先开先败,梁山伯祝英台走下山来。 在沂蒙山,老百姓个个都能唱上几句民歌,姑娘们聚在一起,最快乐的事就是唱上几首歌,歌词既有祖辈上传下来的,也有现编现唱的。沂蒙山里的歌,真实记录了百姓的劳动和生活。 1940年正值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沂蒙抗日根据地建立不久,日寇经常‘扫荡”,以国民党临沂专员张里元为首的顽固派也时常破坏抗日根据地。他们利用当地反动势力——黄沙会,与我抗日军民对抗。为扫除抗日障碍,我费东工委和行署,向黄沙会会员做下大量艰苦细致的政治教育工作,但由于反动派的严密控制,都未能奏效。最终,我军不得不决定使用武力解决。当时抗大文工团的任务就是以文艺宣传为武器,积极配合这一行动,全团一面在前线开展对敌人的政治攻势,一面深入到黄沙会最盛行的沙沟峪、马头崖等地召开干部群众座谈会,进行调查研究和宣传教育,同时搜集创作素材。《沂蒙山小调》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在上白石屋村一间筒陋的民房里创作—出来的。歌曲一经传出,就以其通俗、易懂、生动的歌词,美妙动听的曲调,很快传遍了鲁中、鲁南、滨海、胶东、渤海各抗日根据地,受到了广大军民的普遍喜爱。以后又流传到华北、东北各抗日根据地。 后来,人们根据形势的不断发展,又对歌词内容相继作了修改、充实和完善,渐渐撇开了反对黄沙会的词句,换上了抗日救国,反动投降的内容,给它注入了

音乐教学设计---中国民歌欣赏

音乐教学设计---中国民歌欣赏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音乐教案中国民歌欣赏 音乐课教案 湖北省汉川市城隍镇中学钟玉霞邮编:431606 课题:中国民歌欣赏 年级:初中二年级(上学期) 教学目标: 一、通过欣赏中国民歌,使学生懂得民歌是人民群众在千百年来的劳动、生活中口头创作的,是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鲜明的特色和永恒的生命力。 二、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和继承中国传统音乐的优秀遗产,增强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中国民歌的基本风格和特征。 教具准备:

多媒体音响设备、歌曲欣赏磁带、录音机、与本课欣赏内容相关的多媒体或图片。 课题分析: 一、中国民歌的概念 中国民歌:民歌是人民的歌,是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经过广泛的口头传唱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和人民生活紧密地联系着的歌曲艺术。 抓住民歌产生的几个特征:1、民歌在劳动中产生,表达人民的感情、意志和愿望。2、民歌是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的。3、民歌在流传过程中经过集体的口头加工。4、我国有不计其数的、名具特色的民歌。5、民歌是艺术宝库中璀璨的明珠。 二、民歌的体裁 我国的民歌极其丰富多彩,按体裁形式,大致可以分为号子、山歌、小调三大类。 号子,也叫”劳动号子”,是在劳动过程中产生的与劳动节奏紧密结合,带

有呼号的民歌。号子的演唱形式多我一领众和,其结构短小,节奏较为固定,音调铿锵有力,风格粗犷豪放。如湖南民歌《澧水船夫号子》、湖北民歌《打麦号子》。 山歌,是劳动人民在山野、田间、牧场即兴抒必思想感情的民歌。山歌音调高亢、嘹亮,旋律和节奏自由、舒展。如内蒙古民歌《牧歌》、苗族民歌《歌唱美丽的家乡》。 小调,也叫”小曲”,是流传于城镇集市并被加工提高,描写生活中各种情绪的抒情性民歌。小调结构比较规整,节奏富于变化,旋律流畅细腻。如《茉莉花》、陕北民歌《高山点灯》、台湾童谣《天黑黑》。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成长的每个过程都和民歌有关。在襁褓中,你们的心灵就受到优美的摇篮曲、催眠曲的陶冶、滋育;在牙牙学语时,你们开始唱数数和学知

中国民歌欣赏

《中国民歌欣赏》 一、教学目标设计: (一)认知目标:通过欣赏学习,使同学掌握以下知识:1、民歌的内涵与外延。2、民歌的特点和分类。3、地域特征与民歌风格的关系。4、了解中国音乐的多样性。5、懂得继承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意义。 (二)能力发展目标:1、在欣赏中引导同学听、唱、思、议、记、看,全方位开拓思维空间,训练同学的形象艺术思维能力。2、通过方法的介绍,培养同学对音乐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示力和发明力,达到艺术熏陶与塑造人的目的。(三)情感培养目标:1、培养音乐兴趣,以和热爱祖国各民族的民歌和民间音乐的感情。2、激发同学不时接受音乐审美教育的动机。3、获得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促进同学个性自由和谐地发展,为同学终身学习和音乐审美素质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材内容和重点、难点分析: (一)教材内容分析: 1、中国民歌是我国保守民族民间音乐中的重要组成局部,也是其它种类民族音乐(民间歌舞、曲艺音乐、戏曲音乐、民族器乐)的基础。本节课中,选入了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些民歌,突出体现了中国民歌的地区特色和民族风格。通过学习,可以培养同学热爱祖国各民族的民歌和民间音乐的感情,培养同学对音乐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示力和发明力。 2、内容的选材,符合高中同学的年龄特点,是对小学、初中阶段所学民族音乐知识的补充与衔接,并能使同学在现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激发不时接受音乐审美教育的动机,获得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促进同学个性自由和谐地发展,为同学终身学习和音乐审美素质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通过欣赏各地民歌,在现有认知结构基础上了解中国民歌的特点和分类。(2)在欣赏过程中让同学自身去听辨、分析,学唱民歌片断,通过体会与感受,培养同学实际的区分能力与形象艺术思维能力。 (3)在教学中,注重激发同学不时接受音乐审美教育的动机,获得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促进同学个性自由和谐地发展,为同学终身学习和音乐审美素质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难点:对民族音乐的体会、分析与感受能力。 三、教学对象分析: (一)知识的准备: 1、在小学、初中阶段和日常生活中,同学已经接触过相当多的民间歌舞和相关艺术作品。 2、在初中和高一同步的语文和历史等课程中,同学已经学习过有关中国文学艺术方面的内容,如《诗经》、乐府诗歌、宋词、元曲、明清“歌谣”、“小曲”等。 3、高中同学在语文课上接触过有关中国文学艺术作品在语音、语调方面的内容。 4、初中和高中地理有相关中国地形地貌与地域特征和各民族风土人情的相关介绍。 (二)心理的准备: 1、能力方面:高中同学生理、心理日趋幼稚,参与意识和交往的愿望增强,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增多,已掌握了初步的音乐常识和音乐表达方式,形成了一

民歌赏析总结

民歌赏析总结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中国民歌赏析总结 在大二课程选修时,我之所以选中国民歌赏析这门课,原因有四,一是班级里大部分的人都选了这门课;二是觉得中国民歌赏析这门课应该会很轻松;三是我本人还是蛮喜欢音乐的;四是自己对于风格迥异的中国民歌的好奇。 在上第一节课时,吴勇老师首先给我们讲解了中国民歌的概念,中国民歌:民歌是人民的歌,是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经过广泛的口头传唱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和人民生活紧密地联系着的歌曲艺术。还特地说明了民歌的几个特征。1、民歌在劳动中产生,表达人民的感情、意志和愿望。2、民歌是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的。 3、民歌在流传过程中经过集体的口头加工。 4、我国有不计其数的、各具特色的民歌。 5、民歌是艺术宝库中璀璨的明珠。后来又说了中国民歌的分类,分为:号子、山歌(包括一般山歌、小调三大类,教授了我们《起蓬号子》,《对鸟》,《马灯调》三首浙江民歌。这三首民歌对应的地区分别是象山,温州和宁波。对于《起蓬号子》还特意播放了视频给我们看。还提及了《澧水船夫号子》,这一船工号子。然后还告诉我们中国音乐的音阶只有五个音——宫商角徵羽,分别对应西方七声音阶的12356。其中还说起了 在后来的课程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吴勇老师以《沧海一声笑》为例,教授了我们通过听音符发现中国音乐和西方国家音乐,日本音乐的区别,十分典型。在教授《沂蒙山小调》时,告诉我们《沂蒙山小调》并不是小调,而是山歌。在教授不同地区的民歌时,就说了在离我们浙江地区越近的地区的民歌,我们越是容易体会;而因为地理环境、方言等原因,离我们浙江地区越远的地区的民歌,越是难以学会。而我们在接下来的课程中深深地体会到了这一点,就像安徽的《凤阳花鼓》我们唱起来就朗朗上口,但是四川的《黄杨扁担》,甘肃的《下四川》就让人觉得诘屈聱牙。 至于对吴勇老师的感想和老师需要改善的地方,我觉得老师教授的还不错,每节课吴勇老师都是先示范,领唱,再让我们唱。每节课都在教同学们这一类民歌的音阶的唱法,不厌其烦地教了一遍又一遍,对作为一个音乐老师来说,吴勇老师十分称职,也很到位。但是这门课的大部分时间的课堂氛围都不是很活跃,老师本人也缺少感染力,让人感觉有些无趣和沉闷。对于这个问题,吴勇老师并没有拿出有效措施。 总而言之,我在中国民歌赏析这门课里学到了很多知识,我觉得中国民歌所表达的感情直白,热烈。能让人感受到民歌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对祖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民歌是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又经受了时间的考验,因而优美动听,具有永恒的生命力。

2019民歌鉴赏期末答案

2019民歌鉴赏期末答案 一、单选题 1、曲艺就是用()讲述故事。 A.乐器 B.民歌 C.童话 D.山歌 我的答案:B 2、《无锡景》曲调在流传中有各种变体,在北方常被用来演唱()等故事。 A.《花开等郎来》 B.《秦淮景》 C.《探清水河》 D.《真心来相诉》 我的答案:C 3、《为啥妹妹不爱我》是来自()的民歌。 A.山东 B.内蒙 C.河南 D.河北 我的答案:B 4、在曲艺表演中,《茉莉花》与()是相关的 A.《牡丹亭》 B.《西厢记》 C.《桃花扇》 D.《梧桐雨》 我的答案:B

5、“真正创造音乐的是人民,作曲家只不过是把它们编成曲子而已”是()的名言。 A.斯美塔那 B.格林卡 C.德彪西 D.德沃夏克 我的答案:B 6、下面唱山歌的方式中,回族民歌当中最有名的是哪一种() A.独唱 B.对唱 C.弹唱 D.花儿 我的答案:D 7、矮腔山歌的音乐风格有时接近() A.小调 B.中调 C.大调 D.长调 我的答案:A 8、“银绞丝”兴盛于()。 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明代 我的答案:D 9、小调按音乐特点可划分为吟唱调、谣曲和()。 A.时调 B.小曲

C.中调 D.大调 我的答案:A 10、下面哪一项不是阿拉腾奥勒所创作的作品() A.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B.敖包相会 C.乌力格尔主题随想曲 D.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 我的答案:B 11、前倚音是记在主要音的()的小音符。 A.左下方 B.右下方 C.左上方 D.右上方 我的答案:C 12、()是唐代掌管礼乐的最高行政机构,兼管雅乐和俗乐。 A.大理寺 B.光禄寺 C.太常寺 D.太仆寺 我的答案:C 13、时调《妈妈娘糊涂调》的典型形态来自()。 A.黑龙江 B.内蒙古 C.辽宁 D.吉林 我的答案:C

中国民歌教案

《中国民歌》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欣赏教学,使学生掌握我国民歌的 类别,了解并体验各类民歌的风格特点。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会唱几首具有代表性的 民歌,激发学生对中国民歌的喜爱和学 习的兴趣。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各民族民歌的感情, 让他们懂得继承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教学重点:中国民歌的体裁分类。 教学难点:如何区分中国民歌类型以及各类民歌的风格点。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用具:录音机,电子琴,黑板,多媒体,音像资料等。教学方法: 音乐是最富有情感的艺术。音乐教学应努力创设一些美的情境,所以在本课教学中我主要采取创设情景法、启发诱导法、归纳总结法、讲练结合法等。 教学思路与程序: 总体思路: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生共同学习民歌的分类──学生活动展示自我。

教学过程: 1.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首先我在学生还没有进入教室的时候,就开始用录音机播放学生都很熟悉的河北民歌《小放牛》。(学生听着歌曲《小放牛》的音乐走进教室,会使学生在课堂开始前就走进中国民歌的氛围中)。让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民歌和整理的民歌资料,缩短学生与本课的距离,融洽师生的关系。在和谐的课堂气氛中,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内在的学习动力。 2.熟悉课本,了解内容 提问:什么是民歌?民歌的特点及分类?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课本。然后播放几首学生比较熟悉、且具有代表性的歌曲片段,如《打夯号子》《放马山歌》《小白菜》。让学生辨别、区分。师生在搜集的文字资料中,找出答案,共同学习。在此基础上教师归纳总结民歌的分类和特点。总结出:民歌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劳动和斗争中口头传唱,不断加工而成的集体创作。它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们短小,生动,淳朴。具有即兴性,鲜明的民族特征和地方色彩。一般我们按体裁把民歌分为:号子、山歌、小调三种。 3.师生互动,学习新课

民歌鉴赏-答案

` 民歌鉴赏答案 民歌的产生 1“真正创造音乐的是人民,作曲家只不过是把它们编成曲子而已”是()的名言。 A、斯美塔那 B、格林卡 ? C、德彪西 D、德沃夏克 正确答案:B 2 民歌的传承方式是口头传播。() 正确答案:√ 3 民歌是每个民族的传统歌曲,其中的大部分我们都知道作者。() \ 正确答案:× 民歌的发展(一):历史的足迹 1

我国最早记录民歌的集子是()。 A、《离骚》 B、《乐记》 * C、《诗经》 D、《乐章集》 正确答案:C 2 《相和歌》出现在()。 A、宋代 ) B、唐代 C、魏晋南北朝 D、汉代 正确答案:D 3 我国最早对民歌的记录,是有曲谱的。()正确答案:× ! 4

清末民初,“学堂乐歌”的出现属于教育改革的一部分。()正确答案:√ 民歌的发展(二):民族性的体现 1 《凤阳花鼓》源于()。 A、河南 ; B、河北 C、安徽 D、湖北 正确答案:C 2 ()是中国文化的代表元素之一,被誉为“中国的第二国歌”。 — A、《孟姜女》 B、《康定情歌》 C、《绣荷包》 D、《茉莉花》 正确答案:D

3 《凤阳花鼓》最初的表现形式是由()二人配合演唱。 【 A、母女 B、姐妹 C、夫妻 D、姑嫂 正确答案:D 4 · 音符的不同组合方式与演唱方式,体现出中西方音乐的不同。()正确答案:√ 民歌的发展(三):经典赏析 1 “正月里来是新春,家家户户点红灯”出自()。 A、《绣荷包》 ? B、《孟姜女》 C、《龙船调》 D、《紫竹调》

正确答案:B 2 《孟姜女》最初是由()结构的短小民歌扩充而来。 ~ A、三句 B、四句 C、五句 D、六句 正确答案:B 3 作为音乐作品的《孟姜女》,是我国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民歌之一。() ] 正确答案:√ 民歌的创作特征(一):整体特色 1 ()被称作“曲艺之乡”。 A、无锡 B、杭州

人教版高一音乐欣赏课《中国民歌》教案设计

中国民歌 学校:教师: 教学目标: 一、能认真听赏本课的民歌,感受不同题材、不同地域汉族民歌的音乐魅力。 二、能简述中国民歌的基本概念及汉族民歌主要体裁(号子、山歌、小调)的特点。 三、能在欣赏和体验的基础上,增进对生活的热爱,对自己国家的热爱。 教学重点: 听赏本课的民歌,感受不同体裁、地域的汉族民歌的音乐魅力,并能根据其特点准确区分号子、山歌、小调。 教学难点 区分汉族民歌体裁以及不同地域民歌的风格特点 教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好!在上课前我们先欣赏几首优秀的音乐作品! A 提:同学们这些作品是不是都很熟悉? 答:对阿宝《山丹丹花开红艳艳》,阎维文《乌苏里船歌》,宋祖英《龙船调》提:那么同学们知道属于什么类型的歌曲吗?是流行还是民歌? 答:对 A 它们都属于我们中国的民歌 同学们知道什么是民歌吗? A 首先我们看一下民歌的定义:民歌就是民间口头传唱的歌曲,他是劳动人民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 A

民歌可以分为几大类,我们中国的民歌根据其内容, 作用,风格,特点,场合以及演唱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小调,山歌,号子三大类。今天我们就对这三大类进行简单的了解和辨别! A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小调:小调又称“小曲”!流行于城镇集市,历代流传,艺术上经过较多加工的民间歌舞小曲。可分为吟唱调、谣曲、时调三类小调分布比较广泛,遍布全国各地,其中以山东《沂蒙山小调》《包楞调》,河北《小白菜》;湖南《洗菜心》,江苏《绣荷包》等具有代表性。还有同学们在襁褓里妈妈经常哼唱的摇篮曲等等。 A 下面我们欣赏一首最具有代表性,大家非常熟悉的江苏民歌《茉莉花》,大家在欣赏的时候要体会这首小调的旋律有什么特点?节奏有什么特点? A 提:欣赏完这首小调,哪位同学回答一下小调的音乐特点 答:好这位同学回答对旋律优美 提:那节奏呢? 答:这位同学回答对节奏规整 A 旋律优美流畅,节奏规整,感情细腻、委婉 演唱形式多种形式独唱居多 好 A 现在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唱唱茉莉花感受一下小调的特色美 A 听完了小调,下面我们了解一下山歌山歌:是广大劳动人民在山上、田间、牧场劳动生活时即兴演唱的歌曲.山歌可分为一般山歌、田秧山歌和放牧山歌。山歌南北叫法不一样,如云贵山歌,四川山歌,陕北的信天游,甘肃青海宁夏的花儿,内蒙古的爬山调,苗族的飞歌都属于山歌。 我们来欣赏一首山歌,听听山歌有什么音乐特点? A 提:听完山歌首先旋律是什么样?

山东民歌赏析

中国民歌赏析作业 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班级:2010级环境艺术设计1班 姓名:王晓迪 学号:10472045

山东民歌赏析——《沂蒙山小调》 走进沂蒙山区,这首沂蒙山小调在山里,在田间,四处回荡,这首歌沂蒙 山的百姓已经唱了60年,60年里沂蒙山小调已经成了沂蒙山的代名词,人们 认识沂蒙山,就是从听了这首沂蒙山小调开始的,沂蒙山的民歌,沂蒙山的历 史和文化,悠远而古老。 在这片充满着传奇色彩的土地上,二千多年里孕育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在 将近百年的时间里,沂蒙山人用勤劳勇敢写下过辉煌的篇章.千百年里,沂蒙山人用歌声抒发着自己的情感,传递着古老的历史和文化。从远古一直延续到今天。 正月里来什么花,先开先败,什么人手挽手走下山来,正月里来什么花先 开先败,什么人手挽手走下山来,正月里来迎春花,先开先败,梁山伯祝英台 走下山来,正月里来迎春花先开先败,梁山伯祝英台走下山来。 在沂蒙山,老百姓个个都能唱上几句民歌,姑娘们聚在一起,最快乐的事 就是唱上几首歌,歌词既有祖辈上传下来的,也有现编现唱的。沂蒙山里的歌,真实记录了百姓的劳动和生活。 1940年正值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沂蒙抗日根据地建立不久,日寇经常 ‘扫荡”,以国民党临沂专员张里元为首的顽固派也时常破坏抗日根据地。他 们利用当地反动势力——黄沙会,与我抗日军民对抗。为扫除抗日障碍,我费 东工委和行署,向黄沙会会员做下大量艰苦细致的政治教育工作,但由于反动 派的严密控制,都未能奏效。最终,我军不得不决定使用武力解决。当时抗大 文工团的任务就是以文艺宣传为武器,积极配合这一行动,全团一面在前线开 展对敌人的政治攻势,一面深入到黄沙会最盛行的沙沟峪、马头崖等地召开干 部群众座谈会,进行调查研究和宣传教育,同时搜集创作素材。《沂蒙山小调》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在上白石屋村一间筒陋的民房里创作—出来的。歌曲一 经传出,就以其通俗、易懂、生动的歌词,美妙动听的曲调,很快传遍了鲁中、鲁南、滨海、胶东、渤海各抗日根据地,受到了广大军民的普遍喜爱。以后又 流传到华北、东北各抗日根据地。 后来,人们根据形势的不断发展,又对歌词内容相继作了修改、充实和完善,渐渐撇开了反对黄沙会的词句,换上了抗日救国,反动投降的内容,给它

初一七年级音乐上册公开课教案中国民歌欣赏教学设计

初一七年级音乐上册公开课教案中国民 歌欣赏教学设计 中国民歌欣赏 湖北省汉川市城隍镇中学钟玉霞 课题:中国民歌欣赏 年级:初中二年级(上学期) 教学目标: 一、通过欣赏中国民歌,使学生懂得民歌是人民群众在千百年来的劳动、生活中口头创作的,是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鲜明的特色和永恒的生命力。 二、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和继承中国传统音乐的优秀遗产,增强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中国民歌的基本风格和特征。 教具准备: 多媒体音响设备、歌曲欣赏磁带、录音机、与本课欣赏内容相关的多媒体课件或图片。 课题分析: 一、中国民歌的概念 中国民歌:民歌是人民的歌,是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生

活实践中,经过广泛的口头传唱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和人民生活紧密地联系着的歌曲艺术。 抓住民歌产生的几个特征: 1、民歌在劳动中产生,表达人民的感情、意志和愿望。 2、民歌是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的。 3、民歌在流传过程中经过集体的口头加工。 4、我国有不计其数的、各具特色的民歌。 5、民歌是艺术宝库中璀璨的明珠。 二、民歌的体裁 我国的民歌极其丰富多彩,按体裁形式,大致可以分为号子、山歌、小调三大类。 号子,也叫"劳动号子",是在劳动过程中产生的与劳动节奏紧密结合,带有呼号的民歌。号子的演唱形式多为一领众和,其结构短小,节奏较为固定,音调铿锵有力,风格粗犷豪放。如湖南民歌《澧水船夫号子》、湖北民歌《打麦号子》。 山歌,是劳动人民在山野、田间、牧场即兴抒发思想感情的民歌。山歌音调高亢、嘹亮,旋律和节奏自由、舒展。如内蒙古民歌《牧歌》、苗族民歌《歌唱美丽的家乡》。 小调,也叫"小曲",是流传于城镇集市并被加工提高,描写生活中各种情绪的抒情性民歌。小调结构比较规整,节奏富于变化,旋律流畅细腻。如《茉莉花》、陕

民歌鉴赏尔雅满分答案

————————————————————————————— 民歌的产生已完成 1 “真正创造音乐的是人民,作曲家只不过是把它们编成曲子而已”是()的名言。 A、斯美塔那 B、格林卡 C、德彪西 D、德沃夏克 正确答案:B 2 在中国,关于民歌的文字记载,最早出现在()。 A、唐代之后 B、宋代之后 C、元代之后 D、明清之后 正确答案:D 3 民歌是每个民族的传统歌曲,其中的大部分我们都知道作者。() 正确答案:× 4 民歌的传承方式是口头传播。() 正确答案:√ 民歌的发展(一):历史的足迹已完成 1 ()是唐代掌管礼乐的最高行政机构,兼管雅乐和俗乐。 A、大理寺 B、光禄寺 C、太常寺 D、太仆寺 正确答案:C 2 《相和歌》出现在()。 A、宋代 B、唐代

C、魏晋南北朝 D、汉代 正确答案:D 3 我国最早记录民歌的集子是()。 A、《离骚》 B、《乐记》 C、《诗经》 D、《乐章集》 正确答案:C 4 我国最早对民歌的记录,是有曲谱的。() 正确答案:× 5 清末民初,“学堂乐歌”的出现属于教育改革的一部分。() 正确答案:√ 民歌的发展(二):民族性的体现已完成 1 《凤阳花鼓》源于()。 A、河南 B、河北 C、安徽 D、湖北 正确答案:C 2 ()是中国文化的代表元素之一,被誉为“中国的第二国歌”。 A、《孟姜女》 B、《康定情歌》 C、《绣荷包》 D、《茉莉花》 正确答案:D 3 《凤阳花鼓》最初的表现形式是由()二人配合演唱。 A、母女 B、姐妹

C、夫妻 D、姑嫂 正确答案:D 4 通过学习民歌,我们可以了解一个民族、一个地域在音乐表现方式上的特点。()正确答案:√ 5 音符的不同组合方式与演唱方式,体现出中西方音乐的不同。() 正确答案:√ 民歌的发展(三):经典赏析已完成 1 “正月里来是新春,家家户户点红灯”出自()。 A、《绣荷包》 B、《孟姜女》 C、《龙船调》 D、《紫竹调》 正确答案:B 2 《孟姜女》最初是由()结构的短小民歌扩充而来。 A、三句 B、四句 C、五句 D、六句 正确答案:B 3 作为音乐作品的《孟姜女》,是我国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民歌之一。() 正确答案:√ 民歌的创作特征(一):整体特色已完成 1 ()被称作“曲艺之乡”。 A、无锡 B、杭州 C、天津 D、北京 正确答案:C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