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七讲 社会道德规范体系中的主要范畴

第七讲 社会道德规范体系中的主要范畴

第七讲 社会道德规范体系中的主要范畴
第七讲 社会道德规范体系中的主要范畴

第七讲社会道德规范体系中的主要范畴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教学,帮助学生了解和把握善与恶、良心、正义等范畴。

教学重点和难点:善恶价值的含义;道德恶的本质和根源;马克思主义善恶观;良心的涵义及其作用;正义的涵义。现代公正的特征;社会主义的公正原则。

教学时数:6学时

教学内容:

范畴是人们在思维过程中,用以把握事物、现象及其特性、方面和关系等的普遍本质的基本概念。因而它不仅标志着人们认识发展的一些小阶段,而且是人们借以把握事物本质的重要手段,也就是列宁所说的,是帮助人们认识和把握现象之网的“网上纽结”。(《列宁全集》第38卷,第90页)每一门学科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内,都运用着一系列相对具有普遍意义的特定范畴。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识和掌握道德现象,也运用着一系列特定的道德范畴。其中最主要的范畴有:善与恶、良心、正义等。它们是道德规范体系的重要

第一节善与恶

一、善恶价值

1、善恶价值的含义:是对人类社会中各种行为、事件的利害、吉凶、好坏的概括反映。

2、善恶价值的根据:善恶价值的客观基础是一定的经济关系,也就是一定的利益关系。一定的生产方式、经济关系规定着人们的利益关系,同时也规定着善恶评价的客观标准。二、马克思主义的善恶观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的善恶观念,不是来自先天的“观念”,也不是从人们的自然本性中引申出来,更不是什么上帝或“神”的启示,而是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是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复杂的道德关系的反映。善恶观念与人们的道德评价相联系,其内容是客观的。它包含着各种利益相互关系的一定形式,这种利益关系形式是由客观的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

1、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善恶观。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方,由于历史条件不同,善恶观念的内容也就往往不一样。在阶级社会,人们在不同的甚至对立的阶级地位中生活,于是形成了不同甚至对立的善恶观。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和发展,人们的善恶观念也必然发生变化。在阶级社会里,善恶观念的阶级性主要表现在人们总是从各自的阶级地位和阶级利益中引申出自己的善恶观念,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善恶观;一定的善恶观念总是为一定的阶级利益服务的。善恶观念还具有历史性的特点,历史性与阶级性是一致的。

2、善与恶是二者是辩证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在肯定善恶观念的客观性、历史性和阶级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善与恶的对立统一关系。善与恶总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恶,没有善就无所谓恶,没有恶就无所谓善。在现实生活中,对于同一社会现象,一些人斥之为恶,另一些人则称之为善。抑恶是为了扬善,扬善也就是对恶的抑制。

3、善与恶有客观的评价标准。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善与恶是关于人的思想、行为对他人和社会有利或有害的属性。因此,判断善恶的标准总是离不开一定的社会利益。马克思主义强调阶级利益是判断人们行为善恶的标准,并不否定善恶的客观标准。马克思主义认为,评判人们行为的善恶,最终必须以使否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否对当时社会的进步起促进作用为标准。一般来说,凡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对当时社会进步起促进作用的行为,就是

善的;相反,凡是背离社会发展规律、损害社会进步的行为,就是恶的。当然,人们的社会生活是十分复杂的,因而,我们在掌握和运用这一标准时,必须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把动机和效果结合起来,这样才可能做出正确的评价。

三、道德恶的本质

1、表现为心术不正的行为,对社会或他人利益的损害。

2、道德恶是对合乎德性的社会秩序的破坏

3、恶是对道德自由的践踏。

四、道德恶的根源

1、社会根源:造成人的自私和损人利己恶性的社会条件,归根到底在于私有制。

2、个体认识根源:价值观的错位。

(1)是个人与社会关系的错位;

(2)是索取与奉献关系的错位;

(3)是本能与人格关系的错位;

(4)是现实与理想关系的错位。

3、心理根源:欲望的放纵。

4、社会控制原因:社会约束的失度。

五、道德恶的类型及其表现

1、物欲型的道德恶:为满足强烈的物质欲望,以各种不正当手段占取公私财富的行为恶。

2、权欲型的道德恶:醉心权力,不择手段,或者把人民赋予的权力当成谋取私利的工具,把个人权力置于社会意志之上。主要表现是渎职、失责、受贿和残暴。

3、情欲型的道德恶:为了满足自己的情欲。

4、名欲型的道德恶:为了名誉而不择手段、伸手抢名、欺世盗名。

六、道德恶的制裁及社会对策

1、从个体的角度来看,必须对作出道德恶的行为予以必要的谴责和制裁,促使作恶者醒悟,通过反省和忏悔,达成内心深处的悔过自新。

2、从社会角度来看,道德恶的制裁还必须有有效的社会性措施。必须注意如下几点:

第一,要加强集体主义的价值导向。

第二,实施合理的道德奖惩。

第三,创造良好的道德环境。

第四,进行科学的道德教育。

社会道德价值导向:是指社会对人们的道德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方向性指导及其所要达到的道德理想目标。集体主义既是最基本的道德观念,也是基本道德原则。集体主义上升为价值导向性的基本原则必须注意的三个问题:

第一,坚持价值导向的一元性。

第二,坚持价值导向的权威性。

第三,坚持价值导向的趋前性。

第二节良心

一、良心的本质

1.西方关于良心本质的几种观点。“良心”一词,由良与心二字组成。良即好、善的意思;心不是指人的内体心脏,而是指人的思想意识。通常所谓“心思”、“心术”、“心眼”等,都指的是良心。西方历史上,关于良心的本质,主要有理性直觉论、情感论、感性经验论等几种观点:

理性直觉论。理性直觉论倾向于把伦理的真理比之于数学的真理,认为两者同样是普遍必然的。柏拉图认为,良心是客观存在的“善”的理念在个人身上的显现。哲学家巴特勒认为,良心是一个人所拥有的一种优越的反省原则,这一天赋原则直觉地辨别善恶正误,无须依赖于任何东西,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威。黑格尔认为,良心是个体自觉意识到客观义务而在内心形成的一种原则精神,人按良心去行动,就是实现善,不仅使自己善,也使别人善,良心是受理性支配的。

情感论。情感论把良心看作是一种天赋的感情。如沙夫慈伯利认为,良心即一种能判断人的仁爱与自爱情感达到一种恰当的平衡的道德感。理性直觉论和情感论都认为,“良心是一个最终的、本原的因素,也许除了揣想它是上帝植入人心中这一点之外,不需要作进一步的解释。”

感性经验论。感性经验论则以感性经验来解释良心的根源与基础,这意味着良心是后天获得的,具有相对性质,是可以变化的。这种观点强调良心与人的利益、苦乐、好恶之间的联系,主张良心由人在经验世界中所感受、所拥有的东西决定。如霍布斯认为,良心是明显的意见。洛克认为,良心是我们关于道德正直或行为不端的意见或判断,而我们的道德判断能力则是从经验中获得的。费尔巴哈则认为,良心是自己审判自己的法官。

2.中国古代关于良心的观点。中国古代常把良心看做“良知”、“良能”,是人生而具有的“不学而知”、“不习而能”的善性。如孟子认为,良心是人的本性,其内容就是“恻隐之心”、“羞耻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王守仁继承孟子的思想,提出了“良知”概念。他认为“良知”即良心,既是人的自然情感,又是判别是非的能力。在他看来,不论什么人,良知都是相同的。而朱熹则认为良心是客观存在的“天理”在个人内心的表现,即“天理良心”。在他看来,“知耻之心”是良心的要求,“人必知耻,方能改过”。也有人把它看作后天“学而知”、“教而能”的品性。

3.马克思主义关于良心的观点

(1) 从内容上看,道德良心是现实社会要求的反映,是对道德责任的自觉意识。“良心是由人的知识和全部生活方式来决定的。”良心的表现形式是主观的,其内容则是客观的。但是,良心的内容具有客观性并不意味着它是超时空的。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社会里,人们有着不同的良心;不同社会地位和不同社会实践的人,良心也有所不同;在阶级社会里,良心还打着阶级的烙印。

(2)从形式上看,良心的表现形式是良知、良情、良意的有机统一。良知是基础,良情是关键,良意是源泉。因此,良心就是人们在履行对他人和社会的义务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深刻的道德责任感和自我评价能力,是一定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信念和道德意志在个人意识中的统一。

二、良心的形成

1、对体现着社会要求的是非、善恶的理性认知。

2、对应尽的道德义务的情感认同。

3、在认知、认同的基础上,形成意志决断。

4、在长期为善的道德实践基础上,形成善的信念,形成明确的、稳定的良心。良心一旦形成,其行为向善就会成为习惯,最终可达到?°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三、良心的作用

良心对主体道德生活具有调节作用:

1.在道德行为前,良心能够帮助人们正确选择行为,起着决策和指令作用。

2.在道德行为进行中,良心对主体的行为起监督作用。

3.在道德行为后,良心对行为的后果和影响有评价作用。

良心具有评价作用:

1. 道德评价的形式:个人评价和社会评价

2. 道德评价的方法:批评与自我批评;自我解剖与“内自讼”(在“内心道德法庭”进行自我审判);“以见占隐”的经验方法(通过行为的外在表现,分析其内部心态,然后综观内外作出评价)。

第三节正义

一、正义的含义

正义是伦理学的最基本概念,也是道德的最基本构成要素,它为人类道德的各种表现形式以及人的道德行为提供支持和评价标准。古希腊的柏拉图将正义视为四主德之一,(正义、智慧、勇敢和节制)。亚里士多德则把正义看作是美德的全部。公正(正义),作为伦理规范主要指公平与尊重,公平指依据合理的制度和恰当的标准评价和对待人;尊重则指对所有的人一视同仁,承认人的目的性和独立性。

1、公正是公民的政治合约

(1)公正是政治性的,是社会成员为了构筑一个稳定的社会所认可的最基本的准则。(2)社会分配既包括社会分配的结果,也包括社会分配的过程。

(3)既然公正是世俗的政治标准,它就必然是民主讨论和妥协的结果。(如伊壁鸠鲁认为,公正是一种互利的约定。

2、公正分为结果公正与程序公正

我们必须关心社会分配的结果:

(1) 所谓起点平等不过是幻想而已。

(2) 结果的不平等往往会反过来影响起点的平等。

(3) 对结果的关注还因为,一个有序的社会需要个人负担一定的责任,而一个人要负担责任就必须具有一定的能力。

3、个人公正和社会公正

所谓个人公正,既指个人行为的一种根本原则,也指个人的一种优良品德,主要表现为个人在为人处事时,能以当时社会的法律、规章、惯例等为准绳,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正直做事,公允办事,从而保持自己行为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正当性。

所谓社会公正,主要指对一定社会结构、社会关系和社会现象的一种伦理认定和道德评价,具体表现为对一定社会的性质、制度以及相应的法律、法规、章程、惯例等等的合理性的要求和判断。

4、正义的特点

(1)历史性

(2)义利统一性

(3)阶级性

(4)广泛性。

二、正义的必要性

1、从制度约束的角度看:正义或公正在化解社会矛盾、整合社会关系、建构社会秩序等方面意义重大。社会制度的设计、法律的制定应该体现?°正义?±的道德理念。

2、从底线伦理的角度看:完善的东西有时甚至常常是不正当的,精神纯化,无私利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忠诚献身等等若不以正义道德为基础,为底线,那么它们会制造最黑暗、最野蛮、最狂热的不道德现象。

三、正义问题上的争论

1、(美)罗尔斯(1921-2002):正义即公平。罗尔斯在“原初状态”和“无知之幕”的预设

中提出了他的两个正义原则。第一个原则是“每个人对与其他人所拥有的最广泛的基本自由体系相容的类似自由体系都应有一种平等的权利”;第二个原则是“社会的和经济的不平等应满足两个条件:第一,它们所从属的公职和职位应该在公平的机会平等条件下对所有人开放;第二,它们应该有利于社会之最不利成员的最大利益(差别原则)。概括起来说第一个原则是自由平等原则;第二个原则包含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即机会平等原则,第二部分称为差别原则。罗尔斯不仅设定了“社会正义”的两个原则,而且还设定了这两个原则的次序或等级关系。即第一原则优先于第二正义原则(即自由的优先权)。第二个正义原则中的机会平等原则优先于差别原则。他们处于一种“词典式次序排列”的先后关系。自由的优先性指每一个人的自由平等基本权利必须优先考虑受到正义保护,而不能受制于第二正义原则,自由只能因为自身的缘故才能被限制。正义对效率和福利的优先性指的是正义原则优先于效率原则,公平机会原则优先于差别原则。罗尔斯的正义原则,一方面要优先保护自由权利和形式上的机会平等,另一方面通过对经济利益进行再分配以达到一种更实质性的平等。

2、(美)诺齐克(1938-2002):正义即权利。对诺齐克而言,正义就在于道德边际约束。持有即人们所拥有的东西,持有是否正义依赖于人们对所拥有的东西是否有权利。如果人们对所拥有的东西是有权利的,那么持有就是公正的,否则就是不公正的。而衡量个人持有是否公正首先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是持有的最初获得,即对无主物的占有是否正当;二是持有从一个人手中转移到另一个人手中的转让过程是否正当。持有的正义就依赖于这两个过程的正当,诺齐克将其表述为:①一个符合获取的正义原则获得一种持有资格的人,对这种持有是有权利的;②一个符合转让的正义原则,从别的对持有拥有权利的人那里获得一种持有资格的人,对这种资格是有权利的;③除非是通过上述①与②的(重复)应用,无人对一种持有资格拥有权利。”获取的正义原则和转让的正义原则构成诺齐克正义观的核心。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持有都符合这两个原则,于是诺齐克又提出了持有正义的第三个原则:矫正的正义原则。诺齐克紧紧抓住个人对持有物拥有权利这一点,用以排除一切干涉个人权利的分配原则。(参见诺齐克的《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

3、(美)麦金太尔:正义即美德。麦金太尔的正义论是一种德性正义。麦金太尔在传统和历史中系统地阐述他的德性伦理,作为一种美德的正义正是作为对美德伦理的例证而阐述的,正义观念的产生背景、根源、变化和发展在其对传统的论述中得到论证。麦金太尔凭借其对西方伦理学史的深厚功底,把西方文化对道德的探究归结为四大传统:古典的亚里士多德主义传统;《圣经》与奥古斯丁主义传统;以苏格兰启蒙运动文化为典型的奥古斯丁主义的基督教与亚里士多德主义共生互容的传统;在与各种古典传统的对立与抗争中生长起来的现代自由主义传统。麦金太尔在论述传统的学说中,伴随着对正义的论证,正如他自己偏好亚里士多德的美德传统一样,作为美德品质之一的正义无疑也和美德的论证联系在一起。古典的亚里士多德主义传统一直贯穿于其他三种传统中,影响深远,正义观念尽管在传统的延伸中内涵略有变化,但一直体现了以美德或品格的内在培养的伦理学主题。“无论‘正义’还指别的什么,它都是指一种美德;而无论实践推理还要求别的什么,它都要求在那些能展示它的人身上有某些确定的美德。所以后续的历史都将不可避免地是一种实践推理和正义与美德———更一般地说是与人类善——的关系史。”(参见《德性之后》)

四、正义的实现(以平等为目标)

(一)以平等为目标的正义实现理论。以平等为目标的正义实现理论对于平等的诉求是人作为智能生物与生俱来的特征。平等也成为各种文化所具备的共同道德特征。但是,个人对平等的诉求可能进入两个极端。一方面,一些人会通过自身的努力达到甚至超过别人的水平;另一方面,一些人也会通过抢夺他人果实的手段达到与他人平等的目的。国家的作用就是通过为个人提供一些必备的条件,诱导个人通过第一个途径获得平等。这不仅仅是因某种目的而采取的手段,其本身就是对人的发展这一根本目的的追求。因此,我们在拒绝古典自由主

义的同时也必须拒绝平均主义,这并不是因为平均主义的道德理念是错误的,而是因为它的不可行性。我们的目标是通过对公正及其相关制度的设计达到对平等的追求。

以平等为目标的正义实现理论包括四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关于人身权利的均等分配;

第二个层次是与个人能力相关的基本物品的均等分配;

第三个层次是关于其它物品的功利主义分配;

第四个层次是国家对于社会和谐的考量。

在前三个层次中,第一层次优先于第二层次,第二层次优先于第三层次。第四层次是对前三个层次的补充,管辖前三个层次没有涉及的领域。下面我们对这四个层次逐一进行说明。1、人身权利的均等分配。人身权利是涉及到人身自由的那些权利,如自我表达权、政治参与权、自由迁徙权、不受他人侵害权,等等。这些权利的共同特征是普适性和平等性,即一个人对这些权利的拥有不会妨碍他人对他们的同等拥有。他们是古典自由主义者所为之辩护的被动权利,也是正义的基本含义。

2、基本物品的均等分配。仅仅保护人身权利是不够的,为了实现个人发展这一目标,国家还必须为个人创造一定的条件,这就是与个人能力相关的基本物品的均等分配。“与个人能力相关的物品”既包括物质物品,也包括权利。在这些物品中,教育和社会保障是两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3.其它物品的功利主义分配。由于功利主义在效用可比性方面遇到的难题,我们必须对它进行重新定义。我们把重新定义之后的功利主义称为效率原则。就中国而言,半个多世纪乃至近200 年来的历史经验证明,扼杀社会效率的制度也是扼杀中华民族前途的制度。这里的效率原则不仅是针对物质产品的,而且也是针对基本权利之外的其它权利的。基本权利是那些个人拥有不影响其他人的等量拥有的权利,除此之外的权利必定涉及个人之间的取舍。此时,国家在决定取舍时就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即效率原则,因为它保证了社会财富的增加,从而增加了权利分配的馅饼,使得每个人都能分得更多的权利。但是,我们应将效率原则置于对基本权利和基本物品的平等分配的前提之下。因为追求效率的目的也只能是人的全面发展。事实上,对个人基本权利和基本物品的保护在多数情况下有利于对效率的追求。反过来,对效率的追求也与对个人基本权利和物品的保护并行不悖。效率的提高意味着社会具有更多的资源来支持基本物品的平等分配,同时也意味着个人拥有更多地利用他的权利的能力。因此,基本权利和物品的平等分配在多数情况下和效率原则是没有冲突的。

4、对社会和谐的追求。以上三个层次可能还不足以保证一个社会的和谐。对于一些人来说,即使赋予他们与他人同等的权利和基本物品,他们也无法将其转化为对他们来说有意义的目的(比如残疾人)。在更广泛的层次上,国家应该对社会被边缘化的人口,如失业者、单亲家庭、农村中失去土地者以及进城的农民等负担一定的责任。对于这些人来说,平等的权利和基本物品还不足以使他们获得足够的自我创造的能力,国家对他们的投资是必须的。(二)实现社会主义公正原则

根据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实现社会主义公正原则,至少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1、标准统一。这是实现社会主义公正原则的首要要求。

2、机会均等。这一点实际是从前一点即标准统一派生出来的,因为没有标准统一,就谈不上人人机会均等。

3、决策民主。这是在社会主义民主原则下产生的一项公正要求,它与第一条的标准统一也有一定联系。

4、权利与义务相等。公正体现在个人身上就是要使他应享有的权利与应尽的义务对等

第四节荣誉

一、荣誉范畴的涵义

荣誉范畴同义务、良心等范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义务和良心只有表现为某种荣誉,它们的社会价值才能得到肯定性的确认。在伦理学中,荣誉范畴往往内涵着两种相互关联的情形。

首先,它是指一定社会、阶级或某种集体,以某种鼓励性的方式,对出于道德责任感履行的某种义务及相应行为具有的社会价值,所表示的肯定性确认和赞赏性评价。在这种意义上,荣誉范畴常常被看作是评价人们某种道德义务及相应行为社会价值的尺度。这就是说,凡是一定社会、阶级、集体赋予荣誉的义务和行为,也就是这个社会、阶级、集体所肯定的行为。荣誉范畴所包涵的另一种情形,是指行为当事人以自尊、自爱、知耻等自赏性的心理形式,对自身出于道德责任感履行的某种义务和相应行为具有的社会价值,所做出的肯定性判断,以及所表达的欣慰态度和尊严感。在这样的意义上,荣誉范畴实际体现着个人行为选择的道德责任感和自我道德评价能力,因此,它又常常被看作是良心的社会价值的尺度。这就是说,凡是当事人在内心里感到欣慰、尊严的行为,也就是他的良心所实际确认的道德行为。

伦理学意义上,所谓荣誉,就是指一定社会整体或行为当事人,以某种赞赏性的社会形式或心理形式,对一定义务和相应行为具有的道德价值,所表示的肯定性判断和态度。

二、荣誉范畴的社会内容

荣誉范畴是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时代,不同阶级、阶层和集体中,它往往有着不同的社会内容和表达形式。原始社会,荣誉往往同维护氏族整体利益的劳动和义务相联系。如诚实劳动,履行氏族义务,遵守氏族的风俗习惯等,就是这个历史阶段荣誉范畴的主要社会内容。

人类进人阶级社会以后,荣誉观念受到私有制关系的制约,打上了阶级烙印。不同时代或同一时代的不同阶级,有着不尽相同的甚至根本对立的荣誉观念.但他们的所谓荣誉都是以个人的财富和特权为基础的,都把谋取个人财富和特权放在谋求社会利益的义务之上,把不劳而获和剥削压迫劳动人民看作威望和尊严。

历代劳动人民有着根本不同于剥削阶级的荣誉观念。这种荣誉观念的主要特点是,把勤劳俭朴的生活,劳动者之间的友爱、关心和帮助,英勇反抗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的斗争,维护和发展祖国和民族利益的努力等,看作是最值得赞誉和尊敬的。无产阶级的荣誉观念,批判继承了历代劳动人民和进步人士的荣誉观念的积极因素,并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基础上得到了丰富和发展。无产阶级的荣誉观念,是同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相联系的。它衡量荣誉的标准,不是特权、门第和个人财富,而是对民族、对人民、对无产阶级、对集体事业的无私贡献,对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事业的积极贡献。

三、荣誉范畴的基本构成荣誉范畴不仅仅是一个历史范畴,而且是一个关系范畴。只有全面把握它所包含的各种关系,才能真正具有正确的荣誉观。一般来说,社会主义道德的荣誉范畴,主要包含三种关系。

(一)集体荣誉和个人荣誉。个人荣誉和集体荣誉的关系,是现实社会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关系在行为评价上的反映。在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社会里,由于这两种利益是根本对立的,因此,尽管剥削阶级及其统治集团,力求使个人荣誉和集体荣誉统一起来,但是,最终只能片面地强调个人荣誉,而使集体荣誉流于虚幻。公有制社会里,个人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是根本一致的,并且要求在发展社会整体利益的过程中发展个人利益。因此。它不仅为个人荣誉和集体荣誉的一致提供了可能,而且客观上要求个人荣誉从属于集体荣誉。

1、个人的荣誉并不仅仅是个人奋斗的结果,而是更广泛地包含着群众和集体奋斗的结晶,

是人民群众和集体的荣誉在个人身上的体现。同时,人民群众和集体的荣誉,是由其中每个个人建立的功绩组成的,甚至是由某些先进分子的个人荣誉所代表的。集体荣誉是个人荣誉的基础和归宿,个人荣誉是集体荣誉的体现和组成因素。个人应当把自己的荣誉归功于人民和集体,看作是社会和集体对自己的鼓励和更高要求。社会和集体应当鼓励个人建立功勋,争取荣誉,应当尊重和保护个人正当的荣誉感和自尊心。任何把这两方面对立起来,否认或忽视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是有害的。

2、荣誉范畴由于包含社会和个人两个方面,因而在道德生活中,出现了正确看待社会赞誉和个人尊严的关系问题。它们之间的关系处于什么样的状况,从根本上说,主要是由社会和个人依各自利益所确立的价值标准所决定的。

3、如果社会和个人所追求的利益及其所运用的价值标准是一致的,那么在评价同一义务及相应行为的道德价值上,社会赞誉和个人尊严就达到基本一致,并使行为当事人把社会称誉看作对个人尊严的公认,从而进一步继续履行原来的义务和相应行为。如果社会和个人的利益和价值尺度不一样,那么,在对同一义务及相应作为的评价上,社会赞誉和个人尊严就会出现矛盾和冲突,或者个人把社会称誉看作对个人尊严的侮辱,或者社会把个人的尊严视为耻辱,从而使当事人中断履行原来的义务和相应行为。

4、对行为当事人来说,要能正确处理社会赞誉和个人尊严之间的关复杂系: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是要认识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首先,在社会称誉和个人尊严一致的情况下,应有两种不同的态度。如果两者都是实事求是的,合乎历史必然性要求的,就应当顺应社会的称誉,坚持个人的尊严,继续履行原来的义务。相反,如果两者都不是实事求是的,都是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相悖的,就应当拒绝社会的“称誉”,抛弃原有的个人“尊严”,而按照社会发展要求另外选择新的义务和相应行为。其次,在社会称誉和个人尊严不一致的情况下,则有三种不同的态度:如果两者都不合乎社会发展要求,同样应当拒绝社会的“称誉”,抛弃原来个人的“尊严”;如果社会称誉合乎实际和社会发展要求,个人“尊严”不合乎实际和社会发展要求,就应当不惜放弃个人的“尊严”,而顺应社会的称誉,抉择义务和行为;如果个人尊严是合乎实际和社会发展要求的,而社会“称誉”是与实际和社会发展要求相悖的,就应当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拒绝社会的“称誉”,以保持个人的尊严。总而言之,我们只能依据历史必然性的要求,正确看待和处理社会赞誉和个人尊严之间的复杂关系。

5、如果社会和个人所追求的利益及其所运用的价值标准是一致的,那么在评价同一义务及相应行为的道德价值上,社会赞誉和个人尊严就达到基本一致,并使行为当事人把社会称誉看作对个人尊严的公认,从而进一步继续履行原来的义务和相应行为。如果社会和个人的利益和价值尺度不一样,那么,在对同一义务及相应作为的评价上,社会赞誉和个人尊严就会出现矛盾和冲突,或者个人把社会称誉看作对个人尊严的侮辱,或者社会把个人的尊严视为耻辱,从而使当事人中断履行原来的义务和相应行为。

(二)自尊和谦逊。由于荣誉是一种赞赏性的评价,个人必须正确对待自尊和谦逊的关系。一个具有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人,一定有高尚的自尊心,十分珍惜社会和集体给予自己的荣誉,这对社会和集体的事业,对于个人的成长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荣誉面前,又应当有真诚的谦逊。一个正直的人,有高尚自尊心的人,非但不能沽名钓誉,不能弄虚作假,以骗取虚荣,更不能贬损别人抬高自己。在社会赞誉面前,要有?°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自知之明,想到自己的不足,虚心学习他人长处。即使自己的贡献不能得到社会的公认和应有的荣誉,甚至被人误解,也应为了人民和集体的事业,不改初衷,继续埋头苦干,甘当无名英雄。

第五节幸福

一、幸福范畴的涵义

所谓幸福,就是处于一定社会经济关系和历史环境的人们,在创造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条件的实践中,由于感受和理解到目标和理想的实现,而得到的精神上的满足。

二、幸福范畴的社会基础

(一)幸福观念根源于社会生活。幸福是一个社会范畴。它不是一种天赋的观念,也不是人们意识和情感中所固有的,而是在一定的社会生活条件的基础上形成的。人们在社会中生活,不仅要安排自己的现实生活,而且还要思考人生的意义,确定追求的目标和要达到的理想。幸福观念的产生,是与人类社会生活的这两个方面密切联系的。从个人的意识和情感来看,幸福与不幸的观念,是人们从生活条件的比较中产生的,是同人的自觉行为的目的和理想相联系的。人们生活于社会中,一方面是通过劳动,创造必要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条件,另一方面,又会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形成各种各样的社会需要。因此,每个人都必然从这些实际生活条件的比较中,产生一定的目的或理想,并为这一定的目的或理想是否得到实现,而在意识和情感中形成幸福与不幸的道德观念。自己的目的和理想实现了,就会感到精神上的满足,认为这就是幸福;反之,就会感到精神上的痛苦,认为这就是不幸。

(二)不同的幸福观及其对立也是根源于社会生活条件。不同的人们,对于什么是幸福,往往有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理解。这种幸福观的对立,也根源于现实的社会生活条件。在幸福问题上的这种对立,突出地表现为是追求个人幸福,还是追求社会的共同幸福,它归根到底也是由不同阶级的人们的社会地位和生活处境所决定的。

(三)实现幸福的基本条件,是由社会的经济关系所提供的。实现幸福的基本条件,就在于使社会的每个成员都能够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自己的全部才能和力量,是个人幸福和社会整体幸福的统一。实现幸福的这个基本条件,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社会里是不具备的。剥削阶级在人们创造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条件的劳动中,用各种卑劣的手段,剥夺绝大多数人的生活条件,来满足自己贪得无厌、骄奢淫逸的私欲,并以此为幸福。在私有制条件下,被剥削被压迫的劳动人民,创造着达到幸福的条件,但他们丧失了幸福的条件。只有社会主义社会,才日益广泛地为每个社会成员提供可能够自由地发展和发挥才能和力量的条件,提供实现幸福的条件,并使实现个人幸福和实现社会幸福结合起来。

三、幸福范畴的结构

(一)个人幸福和社会整体幸福的统一。社会主义社会,只有全体人民的共同幸福得到实现和不断增长,个人的幸福才有可靠保障。而且,个人也只有在为人民谋幸福中作出贡献,得到了人民的公认和赞赏,他才会在自己的意识和情感中,产生强烈的幸福感受。但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幸福范畴,并不排除个人幸福。相反,它在强调社会整体幸福高于个人幸福的前提下,要求社会关心和维护每个社会成员的个人幸福,并尽可能创造条件,使每个社会成员能够充分发展和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力量,去实现个人的幸福。

(二)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的统一。社会主义道德的幸福范畴,对于个人来说,人们一定要有衣食住行等必要的物质生活条件。而且随着生产的发展,人们的个人物质生活水平也应当不断提高。但是人的生活需要,并不仅仅限于物质生活,那种健康的、科学的、高尚的精神生活,也是幸福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一个人只有用健康的、科学的、高尚的精神生活来指导和支配自己的物质生活,才会真正感受到生活的意义和幸福。因此,不论个人或社会整体,都应当在实现物质幸福的同时实现精神幸福。

(三)创造和享受的统一。劳动和斗争是幸福的源泉。从这个意义上说,幸福是创造的结果,只有首先创造,然后才能享受。而且对于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人们来说,为这种伟大光荣的事业劳动和斗争就包含着幸福。创造本身就是幸福。劳动和斗争中有艰苦,但是艰苦中包含着对困难的克服,包含着困难向顺利的转化。因此,社会主义道德的幸福范畴,并不仅仅

意味着享受,而是更多地包含着创造性的劳动和斗争。

四、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2006年3月4日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指出,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阅读书目:

1、罗国杰:《伦理学》,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2、唐凯麟:《伦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李春秋:《新编伦理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4、罗国杰等:《伦理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5、何怀宏:《良心论》,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4年版.

6、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思考题:

1、什么是善?什么是恶?

2、什么是良心?

3、判断善恶价值的根据是什么?。

4、试述道德恶的本质及其表现。

5、试述道德恶的根源及类型。

6、试述良心对主体道德生活的调节作用。

7、试述良心的评价作用。

8、如何理解正义?

9、荣誉的涵义是什么?个人荣誉和集体荣誉的关系是怎样的?

10、幸福的涵义是什么?如何理解幸福范畴的结构?

11、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职业道德的五个基本要求

职业道德的五个基本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大力倡导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鼓励人们在工作中做一个好建设者。”因此,我国现阶段各行各业普遍适用的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即“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1、爱岗敬业 通俗地说就是“干一行爱一行”,它是人类社会所有职业道德的一条核心规范。它要求从业者既要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又要以恭敬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岗位,爱岗敬业是职责,也是成才的内在要求。 所谓爱岗,就是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并为做好本职工作尽心竭力。爱岗是对人们工作态度的一种普遍要求,即要求职业工作者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各种职业劳动,努力培养热爱自己所从事工作的幸福感、荣誉感。 所谓敬业,就是用一种恭敬严肃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职业。任何时候用人单位只会倾向于选择那些既有真才实学又踏踏实实工作,持良好态度工作的人。这就要求从业者只有养成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职业精神,专心致志搞好工作,才能实现敬业的深层次含义,并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奇迹。一个人如果看不起本职岗位,心浮气躁,好高骛远,不仅违背了职业道德规范,而且会失去自身发展的机遇。虽然社会职业在外部表现上存在差异性,但只要从业者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并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工作,终会有机会创出一流的业绩。 爱岗敬业是职业道德的基础,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所倡导的首要规范。爱岗就是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忠于职守,对本职工作尽心尽力;敬业是爱岗的升华,就是以恭敬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职业,对本职工作一丝不苟。爱岗敬业,就是对自己的工作要专心、认真、负责任,为实现职业上的奋斗目标而努力。 2、诚实守信 诚实就是实事求是地待人做事,不弄虚作假。在职业行为中最基本的体现就是诚实劳动。

职业道德范畴

职业道德范畴 一、什么是职业理想 职业理想是人们在职业上依据社会要求和个人条件,借想象而确立的奋斗目标,即个人渴望达到的职业境界。它是人们实现个人生活理想、道德理想和社会理想的手段,并受社会理想的制约。职业理想是人们对职业活动和职业成就的超前反映,与人的价值观、职业期待、职业目标密切相关的,与世界观、人生观密切相关。 职业理想的特点: 1、职业理想具有差异性 职业是多样性的。一个人选择什么样的职业,与他的思想品德、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兴趣爱好等都很大的关系。政治思想觉悟、道德修养水准以及人生观决定着一个人的职业理想方向。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决定着一个人的职业理想追求的层次。个人的兴趣爱好、气质性格等非智力因素以及性别特征、身体状况等生理特征也影响着一个人的职业选择。因此,职业理想具有一定的个体差异性。 2、职业理想具有发展性 一个人的职业理想的内容会因时因地因事的不同而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阅历的增强、知识水平的提高,职业理想会由朦胧变得清晰,由幻想变得理智,由波动变得稳定。因此,职业理想具有一定的发展性。孩提时代,想当一名警察,长大后却成了一名教师的事实就说明了这一点。 3、职业理想具有时代性 社会的分工、职业的变化,是影响一个人职业理想的决定因素。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不同、社会实践的深度和广度的不同,人们的职业追求目标也会不同,因为职业理想,它总是一定的生产方式及其所形成的职业地位、职业声望在一个人头脑中的反映。计算机的诞生,从而演绎出与计算机相关的职业,如计算机工程师、软件工程师、计算机打字员等等职业。其他新职业基本上都集中在现代服务业,主要是管理、策划创意、设计和制作。其特点是不仅要求从业人员有较高的理论知识素养,而且要求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属于高技能人才中知识技能型人才。 二、什么是职业纪律 职业纪律是在特写的职业活动范围内从事某种职业的人们必须共同遵守的 行为准则。它包括劳动纪律、组织纪律、财经纪律、群众纪律、保密纪律、宣传纪律、外事纪律等基本纪律要求以及各行各业的特殊纪律要求。职业纪律的特点是具有明确的规定性和一定的强制性。 1.特征 ①职业性

恪守职业道德规范

恪守职业道德规范 廉洁的职业人生必须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这是预防腐败、塑造廉洁的职业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要有对职业道德的正确认识,即明确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是一个人从事职业活动的必要条件。其次,要根据职业道德规范而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锻炼和自我完善。职业道德规范是每一个从业者所应遵循的行为准则,也是评价职业活动和职业行为善恶的准则。它告诉人们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只有按此准则去做,才能协调各种关系,解决好各种矛盾,出色完成本质工作和任务。 那么,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有哪些呢? 第一,爱岗敬业。 爱岗敬业作为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是对人们工作态度的一种普遍要求。爱岗,就是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敬业,就是以极端负责的态度对待自己工作。宋朝朱熹对“敬业”的解释是:“专心直至,以事其业。”就是说,敬业的核心要求是严肃认真,一心一意,精益求精,尽职尽责。古人提倡的这种工作态度今天仍然没有过时。 第二,诚实守信。 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的一个基本规范。诚实就是真实无欺,既不自欺,也不欺人。守信就是信守诺言,讲信誉,重信用,重视履行自己承担的义务。诚实守信是各行各业的行为准则。对于党政干部来说,就要忠诚老实,平易近人,廉洁冯巩,不谋私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于科学工作者来说,就要实事求是,不唯上,不唯书,按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研究问题、发现问题,反对伪科学;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报道要真实、客观、全面,反对假新闻;对于统计工作者来说,就要实帐实做,反对虚报浮夸、弄虚作假。 第三,办事公道。 办事公道是指对于人和事的一种态度,也是千百年来人们所称道的职业道德。办事公道就是指我们在办事情、处理问题时,要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对当事双方公平合理、不偏不倚,不论对谁都是按照一个标准办事。它要求人们待人处世要公正、公平。公正、公平要以公

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和基本内容以及意义

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和基本内容以及意义 职业道德基本规范 一、爱岗敬业 1.什么是爱岗敬业 爱岗就是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热爱本职工作,亦称热爱本职。敬业包含两层涵义:一为谋生敬业,二为真正认识到自己工作的意义敬业。 2.怎样才能做到爱岗敬业 爱岗敬业要求做到乐业、勤业、精业、干一行爱一行。 二、诚实守信 1.什么是诚实守信 诚实守信是指忠诚老实,信守诺信,是为人处事的原则。 诚实,就是忠诚老实,不讲假话。守信,就是信守诺言,说话算数,讲信誉,重信用,履行自己应承担的义务。“言必信,行必果”。 2.诚实守信不仅是做人的准则,也是做事的原则,更是树立行业形象的根本。 3.怎样才能做到诚实守信 诚实守信要求我们做到诚信无欺、讲究质量、信守合同。诚信无欺,即待物接人诚恳可信,不采用欺骗手段。讲究质量,即要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严把质量关。信守合同,即要说到做到,言而有信,认真履行承诺或合同。 三、办事公道 1.什么是办事公道

办事公道是指从业人员在办事情、处理问题时,要站在公正的立场上,按照同一标准和同一原则办事的职业道德规范。 2.怎样才能做到办事公道 办事公道要求人们做到客观公正,照章办事。客观公正,即遇事从客观事实出发,并能做出客观、公正的判断和处理。照章办事, 就是按照规章制度来对待所有的当事人,不徇情枉法、不徇私枉法。办事公道的核心就是要克服私心,正直无私。要做到办事公道,还 必须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认识能力,能明确是非标准,分辩善恶美丑,并有敏锐的洞察力,才能公道办事。 四、服务客户 1.服务客户的涵义 服务客户就是为客户服务。 2.怎样才能做到服务客户 服务客户要求做到热情周到,满足需要。 热情周到,即从业人员对服务客户抱以主动、热情、耐心的态度,把客户当作亲人,服务细致周到,勤勤恳恳。 满足需要,即从业人员努力为客户提供方便,想客户之所想,急客户之所急,关心他人疾苦,主动为他人排忧解难。最后,做每件 事都要方便客户。 五、奉献社会 1.什么是奉献社会 奉献社会,就是全心全意为社会做贡献,是为人民服务精神的最高表现。 奉献,就是不期望等价的回报和酬劳,而愿意为他人、为社会或为真理、为正义献出自己的力量,包括宝贵的生命。 2.奉献社会要求人们做到把公众利益、社会效益摆在第一位

职业道德是职业范围内的

.职业道德是职业范围内的________,是________和________在各个职业领域内的具体体现。 2.教师道德是一种________,它的基本含义就是,教师在________的指导下,通过________逐步形成并必须遵循的________和________的总和。 3.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有________。 4.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是________,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________。 5.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要求教师必须具有________和________。 6.教师合理的知识结构应包括________等方面;教师的能力结构主要有________等方面。 7.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至少应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方面。 8.我国的师生关系是以________为根本目标的。其明显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9.师生关系与一般社会关系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它是因________而生,又为________而存,其最大的功能就是________功能。 10.一般来说,在师生关系中有几种典型的模式,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二)选择题 1.师生关系中最基本的一种关系是________。 A.工作关系 B.心理关系 C.道德关系 D.个人关系 2.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________。 A.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B.热爱学生 C.团结协作 D.以身作则 3.以无序、随意、放纵为特征的师生关系模式属于________。 A.管理型 B.放任型 C.专制型 D.民主型 4.对学生的发展最有利的师生关系模式是________。 A.管理型 B.放任型 C.专制型 D.民主型 5.在哪种师生关系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成绩最好________。 A.管理型 B.放任型 C.专制型 D.民主型

公司道德规范

长春市万集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职业道德规范 前言 公司为赢得社会信心,帮助建立一种致力于建设一个真正富裕、繁荣昌盛的社会的团体行为模式,公司将保证探索出自己的行为道德规范,使我们适合于服务社会。 我们推崇公平、透明和自由的竞争,着力同政府和行政机构保持可靠的、符合道德规范的关系。依照自行负责的原则——这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前提,在自助自足的精神下,推崇公平、透明和自由的竞争。在这一点上,公司将保证我们的行为符合高道德标准,不仅遵守当地法律,而且遵守当地的社会规范。 公司将建立一种体系来保证遵守相关的法律和条例,不从事非法活动,不利用与国际规范相违背的非法手段和活动来追逐利润。 第一章道德与职业道德 一个人,不论从事哪一行,哪一业,在职业活动中都要遵守道德,这种道德称为职业道德。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就是要向各业的从业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一)道德 在社会生活中,为了调节人们的关系,约束人们的行为,保证社会的安定与秩序,除法制外,还需要一种规则与规范,这些规范就是道德。 道德的特点: 靠社会舆论与个人信念来发挥它的维持作用。 广泛渗透在各种社会关系中,干预着人们的生活。 在发展过程中有历史继承性。 在阶级社会中有鲜明的阶级性。 (二)职业道德 职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不同的职业有它自己独特的道德要求,有各自的职业道德。职业道德不仅指行为要求,而且包括本行业对社会所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义务。职业道德的特点: 1.职业道德与人们的职业活动相联系。 2.职业道德由于历史的继承缘故,形成它的连续性。 3.通过公约、守则等使职业道德具体化,规范化。 (三)作用:良好的职业道德源于对职业的责任感和对职业责任的认真履行。 1.对企业经济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2.对良好的企业风尚起保证作用。 3.对提高员工素质起促进作用。 (四)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必须遵守职业纪律: 1.遵守劳动纪律——劳动过程中的行为准则。 2.遵守财经纪律——遵守不谋私利的准则,财务是各行业的要害。 3.遵守群众纪律——对服务对象的态度与作风准则 职业纪律是职业道德的最基本要求,是职业道德的具体体现,是维护职业道德的基本保证。而职业道德是促使人们遵守职业纪律的基础和动力。 第二章我们公司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 (一)热情友好、顾客至上 1.这是一种道德感情,又是一种道德行为 2.是满足顾客受尊重的需要和自尊的需要。 3.是我们品顶企业理念的具体体现。 [实践方法] 1.加强服务意识的培养与训练。 2.坚持顾客至上的原则。

职业道德重点范围(最新答案)

职业道德理论知识重点范围 一、填空题 1、(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 2、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3、(奉献社会)是职业道德中的最高境界,同时也是做人的最高境界。 4、爱岗就是(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和本职业工作。 5、爱岗作为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是对人们的(工作态度)的一种普遍要求。 6、为人民服务并不排斥、否定人们做工作也应当获得正当的(报酬)。 7、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说,共产党人“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这里说的“绝大多数人”就是 (广大人民群众)。 8、1944年9月8日,中央直属机关为张思德同志举行追悼会。毛泽东发表了题为(《为人民服务》)的著名演说,悼念张思德同志。 9、在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多劳多得,不劳动者不得食。所以劳动仍具有(谋生)的性质。 10、集体主义原则的侧重点是教育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集体)、(国家)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11、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以(共产主义)道德原则为指导,以(集体主义) 为原则,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12、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反映。 13、(职业作风)是从职者在其职业实践和职业生活中所表现的一贯态度。 14、对于每一个从职者来说,(职业技能)是实现职业理想、履行道德义务的必要手段。 15、职业态度实质就是(劳动)态度,它是职业劳动者对社会,对他人履行各种(劳动义务)的基础。 16、一个人对社会的奉献,主要是通过(职业)活动来实现的。 17、职业道德真正形成于(奴隶)社会。 18、友情建立的基础是(真诚平等)。内容是(互帮互谅)、互相关心、互相支持。 19、社会主义的关心人,首先要关心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与文化)的需要。其次要关心人的(命运)。 20、社会主义社会,人的尊严是用对社会的(贡献)来衡量的。 21、所谓“人道”,是指(爱护人),爱护人的生命,(尊重人),尊重人的人格和权利的道德。 22、(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最光荣、最豪迈的事情。 23、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的知识体系。 24、热爱人民的根本内容在于(为人民服务)。 25、(热爱祖国),是人们对自己祖国的忠诚和热爱,是无产阶级的政治原则,也是道德规范。 26、集体主义是一切言论和行动,以合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的思想,是(无产阶级)特有的思想意识。 27、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原则是(集体主义)。 28、无产阶级的幸福范畴,不仅包含着(享受),更重要的还在于劳动和斗争,在于(创造)。 29、幸福就是人们在创造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条件)的实践中,由于感受和理解到目标和理想的实现而

员工职业道德规范

职业道德规范 一、文明礼貌 1、文明礼貌的含义: 文明礼貌是人们改造世界实践活动的成果,是人们个体修养涵养的外在体现。 2、文明礼貌的基本内容和具体要求: 仪表——端庄 举止——得体 语言——规范 表情——待人热情 二、爱岗敬业 1、爱岗敬业的含义 爱岗就是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热爱本职工工作; 敬业就是用一种恭敬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 2、爱岗敬业的具体要求: 树立职业理想 强化职业责任 提高职业技能 三、诚实守信 1、诚实守信的含义: 诚实守信是指说实话,办实事,不说谎,不欺诈,守信用,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的优良品质。 2、诚实守信的具体要求:

忠诚所属企业——诚实劳动、关心企业发展、遵守合同和契约。 维护企业信誉——树立产品质量意识;重视服务质量,树立服务意识; 保守企业秘密 四、办事公道 1、办事公道的涵义:就是指我们在办事情、处理问题时,要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对当事双方公平合理、不偏不倚,不论以谁都是按照一个标准办事。 办事公道是正确处理各种关系的准则。 2、办事公道的具体要求: 坚持真理 公私分明 公平公正 光明磊落 五、勤劳节俭 勤劳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勤劳节俭是人事事业成功的催化剂; 勤劳节俭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常战常胜的秘诀(勤劳促进效率的提高; 节俭降低生产的成本) 勤劳节俭是维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法宝。 六、遵纪守法 1、遵纪守法的涵义: 遵纪守法指的是每个从业人员都要遵守纪律和法律,尤其要遵守职业纪律和与职业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 2、职业纪律的涵义: 职业纪律是在特定的职业活动范围内从事某种职业的人们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包括:劳动纪律、组织纪律、财经纪律、群众纪律、保密纪律、宣传纪律、外事纪律等基本纪律要求以及各行各业的特殊纪律要求。

职业道德基本规范——团结协作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Nur für den pers?nlichen für Studien, F 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 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 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целях. 以下无正文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Nur für den pers?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 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 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 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 以下无正文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考试职业道德参考答案

(一) 单选题:每题1分,共30题,只有唯一一个选项正确 1. 一个社会的和谐,在本质上体现为一种(C)的和谐。 (A) 文化氛围 (B) 舆论氛围 (C) 文化精神 (D) 社会氛围 2. 在我国现阶段,集体主义原则维护的集体利益,是全体劳动人民的共同利益,它是以(B)为核心的。 (A) 党和政府 (B) 工人阶级 (C) 农民阶级 (D) 广大知识分子 3. 不仅着眼于增强公民、企业、各种组织的社会责任,并且把和谐社区、和谐家庭以及人的和谐心理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营造良好的(B)。 (A) 思想言论氛围 (B) 社会氛围 (C) 思想舆论导向 (D) 社会新闻播报 4. 我国的国体是(A)。 (A) 人民民主专政 (B) 民主集中制 (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人民当家作主 5. 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当家作主,社会利益、职业利益和从业人员个人利益从根本上一致,使得调节三者利益关系的基本原则为(C)。 (A) 个人主义 (B) 英雄主义 (C) 集体主义 (D) 社会主义 6. 坚持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进一步健全民主制度,延伸权力监督,不断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属于以下哪种表现形式(B)。 (A) 健全民主制度 (B) 健全民主法制 (C) 健全法律制度 (D) 健全民主监督 7. 共产主义道德的最高表现和最基本的行为规范是(D)。 (A) 改革开放,发展创新 (B) 坚持走共产主义道路 (C) 廉洁奉公,执政为民 (D)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8. 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的地位的是(D),它决定着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制度体制和目标任务。 (A) 科学的发展观体系 (B) 人生价值体系

建筑工人职业道德基本规范

建筑工人职业道德基本规范 职业是劳动分工的产物,是指劳动者能足以稳定从事的并赖以生活的工作.在现代社会中,几乎每一个正常的成年人都以一定的职业而过着社会生活,个人的职业劳动体现了该职业的特点和要求。 作为建筑业一个合格的从业人员,固然需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具有高超的操作技能,但理想、道德等精神因素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职业劳动者必须具有职业道德,才能保持高昂的劳动热情,提高劳动生产率。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用来指导和约束人们的职业行为的,需要通过具体、明确的规范来体现。所谓规范,一般说是标准和准则的意思。它告诉人们在职业活动中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职业道德规范,一方面是职业劳动者处理职业活动中各种关系、矛盾的行为准则,另一方面也是评价职业劳动者的职业活动和职业行为好坏的标准。 一、忠于职守,热爱本职 1、参加建筑行业是高尚而光荣的 建筑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建筑行业与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四大支柱。建筑行业所提供的建筑产品是各种类型的固定资产,是形成生产能力和发挥经济效益的手段,它为整个社会创造生产和生活环境。我们参加了建筑行业这个队伍,应该感到无限的高尚与光荣。 2、忠实履行岗位职责,认真做好本职工作 岗位职责是指劳动岗位的职能与上岗职工所担负的责任。岗

位责任一般包括:岗位的职能范围与工作内容;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的工作数量和质量;本岗位与其他岗位之间的关系。它是我们做好本职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评价或考核职工工作成绩的依据。忠实履行岗位职责是国家对每个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也是职工对国家、对企业必须履行的义务。每个人选择职业时可以公平竞争,定岗后就要履行岗位职责。 怎样履行岗位职责?简单说,就是要明确自己的岗位应做哪些工作,其工作应干到什么程度。各行各业对每个岗位的工作人员都有明确的职责要求。每个从业人员,都要明确自己工作岗位的要求,在工作中认真执行。每个从业人员,只要在岗位上工作一天,就要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即使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也应首先保证完成工作任务。 二、遵纪守法,安全生产 1、遵纪守法 遵纪守法指的是每个职业劳动者都要遵守劳动纪律和与职业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职业纪律是在特定的职业活动范围内从事某种职业的人们要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它包括劳动纪律、财经纪律、群众纪律等基本纪律要求以及各行业的特殊纪律要求。作为一个合格的从业人员应熟悉和了解与本人职业有关的法规,诸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企业法》等,做到自觉遵纪守法,同时也使个人的权益得到保护。

职业道德模拟试题级答案

职业道德模拟试题( 一) 一、单项选择题 1. 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是( )。 A.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B.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 C. 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D.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2.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核心是( )。 A. 集体主义 B.爱国主义 C.为人民服务 D.遵守法纪 3. 下面关于职业道德行为的主要特点不正确的表述是( )。 A. 与职业活动紧密相关 B.职业道德行为的选择 C. 与内心世界息息相关 D. 对他人的影响重大 4. 职业道德与法律的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职业道德与法律都体现和代表着人民群众的观点和利益与意志 B.都 为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服务,起到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 作月C.职业道德与法律在内容上完全不一样D.凡是社会成员的行为 违反宪法和法律,也是违反道德的 5. 对“诚实守信”不正确的说法是( )。 A. 诚实守信就是要重承诺,信守诺言,忠实地履行自己应承担的义务 B. 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的内在法则 C.诚实守信要敢于讲真话,坚持真理 D. 诚实守信与市场经济的根本目的相矛盾 6. 增强职业责任感的要求错误的表述是( )。 A. 要认真履行职业责任,搞好本职工作 B.要熟悉业务,互相配合 C.要正确处理个人、集体和国家之间的关系 D.要只维护自己单位的利益7. 下面关于勤劳节俭说法正确的是( )。 A. 消费可以拉动需求、促进经济发展,因此提倡节俭是不合时宜的 B. 勤劳可以提高效率,节俭可以降低成本C.勤劳节俭是物质匮乏时代的 产物,不符合现代企业精神D.勤劳节俭只是家庭美德提出的要求 8. 下列对爱岗敬业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抓住机遇,竞争上岗 B.具有奉献精神 C.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业务 D. 忠于职守,认真履行岗位职责 9. 职业纪律具有的特点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各行各业的职业纪律其基本要求具有一致性 B.各行各业的职业纪律 具有特殊性C.具有一定的强制性D.职业纪律不需要自我约束 10.下面关于文明安全职业道德规范不正确的表述是( )。 A. 职业活动中,文明安全已经有相关的法律规定,因此不需要通过职业道德来规范从业人员的职业行为B可以提高文明安全生产和服务的自 律意识C.可以提高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意识”D. 可以提高生产活动中自我保护意识 二、多项选择题 1. 爱岗敬业体现在( )。 A. 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B.现代企业精神 C.上班时既干本单位的活,又干承揽外单位的活两不误 D.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 文明职工的基本要求是( )。 A.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的各项纪律 B.顾客是上帝,要无条件地满

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考试 84分卷

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考试 一) 单选题:每题1分,共30题,只有唯一 1.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正当个人利益范畴的 是()。 (A) 知识分子的科研报酬 (B) 工人农民的诚实劳动收入 (C) 明星的演出收入 (D) 有偿新闻获得的收入 [分值: 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要做到与() 的建设是同步的,相辅相成的。 (A) 精神文明 (B) 物质文明 (C) 和谐文化 (D) 和谐氛围 [分值: 3. 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当家作主,社会利 益、职业利益和从业人员个人利益从根本 上一致,使得调节三者利益关系的基本原

(A) 个人主义 (B) 英雄主义 (C) 集体主义 (D) 社会主义 [分值: 4. 毛泽东指出,革命要胜利,必须要()的 参加。 (A) 工人阶级 (B) 广大农民 (C) 知识分子 (D) 社会青年 [分值: 5. 集体主义原则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A) 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B) 集体利益服从个人利益 (C) 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相结合 (D) 集体利益包含个人利益

[分值:6. 道德理论体系通常可以叫做()。 (A) 社会学 (B) 伦理学 (C) 人类学 (D) 公共关系学 [分值:7. 以下行为活动中,不属于爱人民的行为表现的是() (A) 处处尊重人民,尊重人民的 首创精神 (B) 关心人民的疾苦,一心一意为人民谋利益 (C) 要同一切危害人民利益的行为作坚决斗争 (D) 维护人民群众的一切权益 [分值:8.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是()。 (A) 发展社会主义

(B) 改革开放 (C) 发展生产力 (D) 科学发展 [分值: 9. 建设和谐文化,实际上就是建设和发展社 会主义先进文化,那么建设和谐文化的核心问题是()。 (A)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B) 树立和谐理念 (C) 控制人口、节约资源 (D) 培育人的和谐文化精神 [分值:10. 下列针对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涵义的解 释,不正确的是()。 (A)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新 型的职业道德 (B) 它继承了历史上各种职业道德的优良传统 (C) 具有一切职业道德所共有 的一般特征,但又同私有制 条件下的职业道德有着本 质的区别 (D) 属于马列主义人生价值体 系,属于社会主义的思想上

职业道德规范

员工职业道德与规范准则 1、总则 1.1、为促进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树立良好得企业形象,规范公司总部及下属公司员工得职业道德行为,按照公司相关章程与建立内控制度要求,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与公司章程得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准则。 1.2、行政部及各办事处负责人负责本规范得实施与督促。 2、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公司所有员工。 3、爱岗敬业、优质高效 3、1 热爱淳中,关心企业效益,主动献计献策。服从全局利益,维护企业声誉,爱岗敬业,克己奉公。 3、2 提供优质服务,提高工作质量,优化办事程序,讲求办事效率,发扬淳中优良传统,争创一流服务水平。 3、3勤勉敬业,不因个人得事务、日程安排或者其她行为影响职责得正常履行。 3、4杜绝粗心大意、无故拖延、贻误工作得行为,认真、及时、有效地完成本职工作。 4、诚实守信、公平公正 4、1诚实守信就是公司与客户、股东与社会等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得基本准则,也就是企业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关系得基本准则,所有员工都应该遵守。 4、2员工对公司负有诚实守信得义务,恪守商业道德,维护公司利益,不得存在欺骗或任何违背诚实信用原则得行为。 4、3应公平对待公司得客户、供应商、竞争对手与公司其她员工。 4、3、1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提供优质服务,依法保护客户得通信秘密与通信自由,尊重客户得自主选择权,依法依规处理与销售相关得佣金、折扣、授信、补贴与回扣等,禁止通过商业贿赂等不正当竞争手段与方法与客户建立商业关

系。 4、3、2员工之间应互相尊重对方人格尊严、宗教信仰与个人隐私,禁止任何形式得骚扰与造成胁迫性或敌对性工作环境得行为,应发扬团队合作精神,树立全局意识,共同创造、共同进步,建立与谐得工作环境。 5、遵纪守法、约束业外活动法 5、1、员工应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与国、公司上市及注册地得现行法律、法规与监管要求,严格遵守公司规章、制度。 5、2、员工从事各种非本职岗位得业外活动,应遵纪守法,杜绝与公共利益、公共秩序、社会公德相违背得、可能影响公司及个人形象与公正履行职责得不良嗜好与行为。 5、3、不得参加带有邪教性质得组织。 5、4、员工参加有助于社会及单位得学术研究与其她社会活动时,应当以符合法律规定、不妨碍公司权威、不影响工作为前提。 5、5、除本职工作外,未经公司法定代表人授权或批准,不得从事下列活动: 5、5、1、以公司名义考察、谈判、签约; 5、5、2、以公司名义提供担保、证明; 5、5、3、代表公司出席公众活动。 5、5、4、不得借工作影响力从事下列行为:如利用职权行贿、受贿或有任何非法收入; 任何形式利用公司财产谋取个人利益;与公司竞争者建立或保持间接或直接投资、雇佣等关系;自营、合营或为她人经营与公司构成竞争业务得活动;从事损害公司利益得其她活动。 6、保密义务 6、1未经公司授权或批准,不准对外提供标有密级得公司文件以及其它未经公开得经营状况、业务数据等资料、信息。 6、2不得泄露与业务或职务有关得信息、资料、成果。凡涉及公司得,未经上级领导批准,不得对外公布。 6、3员工对通过职务行为或其她渠道获悉公司客户或潜在客户得保密

职业道德基本规定不包括

理论试题 1、职业道德基本规定不包括()。 A.爱岗敬业忠于职守 B.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C.搞好与他人的关系 D.遵纪守法廉洁奉公 2、职业道德不鼓励从业者()。 A.通过诚实的劳动改善个人生活 B.通过诚实的劳动增加社会的财富 C.通过诚实的劳动促进国家建设 D.通过诚实的劳动为极个别人服务 3、职业道德不体现()。 A.从业者对所从事职业的态度 B.从业者的工资收入 C.从业者的价值观 D.从业者的道德观 4、职业道德的实质内容是()。 A.树立新的世界观 B.树立新的就业观念 C.增强竞争意识 D.树立全新的社会主义劳动态度 5、职业道德体现了()。 A.从业者对所从事职业的态度 B.从业者的工资收入 C.从业者享有的权利 D.从业者的工作计划 6、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不包括()。 A.遵纪守法廉洁奉公 B.公平竞争,依法办事 C.爱岗敬业忠于职守 D.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7、忠于职守就是要求把自己()的工作做好。 A.道德范围内 B.执业范围内 C.生活范围内 D.社会范围内 8、爱岗敬业就是对从业人员()的首要要求。 A.工作态度 B.工作精神 C.工作能力 D.以上均可 9、()就是要求把自己执业范围内的工作做好。A.爱岗敬业 B.奉献社会 C.办事公道 D.忠于职守 10、从业者从事职业的态度是价值观、道德观的具体表现。() 11、劳动既是个人谋求的手段,也是为社会服务的途径。() 12、忠于职守就是要求把自己执业范围内的工作做好。() 13、整洁的工作环境可以振奋职工精神,提高工作效率。() 14、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在职业行为和职业关系中的具体表现。() 15、具有高度责任心应做到()。 A.责任心强,不辞辛苦,不怕麻烦 B.不徇私情,不谋私利 C.讲信誉,重形象 D.光明磊落,表里如一 16、遵守法律法规不要求()。 A.遵守国家法律和政策 B.遵守劳动纪律 C.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D.延长劳动时间 17、具有高度责任心不要求做到()。 A.方便群众,注重形象 B.责任心强,不辞辛苦 C.尽职尽责 D.工作精益求精 18、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的是()。 A.严格遵守生产纪律 B.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C.执行国家劳动保护政策 D.可使用不熟悉的机床和工具 19、不爱护工具、卡尺、道具、量具的做法是()。 A.按规定维护工具、卡具、刀具、量具 B.工具、卡具、刀具、量具要放在工作台上 C.正确使用工具、卡具、刀具、量具 D.工具、卡具、刀具、量具要放在指定地点

职业道德复习题及答案(第4套)

A 、私有制社会职业道德教育的特点 B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教育的特点 C 、现代资本主义职业道德教育的特点 D 、所有市场经济社会的职业道德教育的特点 9、职业道德直接影响政府和国家形象的社会是( )。 A 、传统农业社会 B 、资本主义社会 C 、市场经济社会 D 、社会主义社会 10、勤俭自强指的是 ( )。 2、下列行为符合社会公德要求的有 ( )。 A 不随地吐痰 B 不随地乱扔果皮纸屑 C 捡到财物,占为已有 D 爱护公园或路边的花草树木 E 在公共汽车上为老幼病残孕让座 3、某企业对员工进行职业培训时,也进行了职业道德教育。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有 ( )。 A 爱岗敬业 B 诚实守信 C 办事公道 4、 职业道德是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体现在( A 、没有职业道德的人干不好工作 C 、每一个事业成功的人往往都有较高的职业道德 5、 从道德结构看,人的道德素质包括( A 、道德认识 B 、道德情感 C 、道德意志 职业道德复习题(第 4 套)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哪一部分不属于我国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五爱”的范畴( A 、爱劳动 B 、爱科学 C 、爱党 D 、爱人民 )。 2、孔子在《论语》中说:为人师者应当“诲人不倦”。这句名言至今仍在中国广泛流传说明了( )。 A 、职业道德的广泛性 B 、职业道德的历史继承性 C 、职业道德的限定性 D 、职业道德的社会性 3、 “统治阶级有统治阶级的道德,被统治阶级有被统治阶级的道德”。这句话说明了( )。 A 、道德的时代性 B 、道德的普遍性 C 、道德的阶级性 D 、道德的抽象性 4、 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应该以( )为本。 A 、职工 B 、企业 C 、经济效益 D 、领导 5、企业经营的指导思想、经营方针和经营战略,称为( A 、企业经营之道 B 、企业形象 C 、企业制度 )。 D 、企业文化 6、 在买方市场条件下,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更关注( )。 A 、商品 B 、质量 C 、价格 D 、品牌 7、 在一个人的社会交往中,对其影响最为广泛的是( )。 A 、家庭范围内的交往 B 、公共场合的交往 C 、职业交往 D 、非职业交往 8、对企业职工的职业道德的重视和培训主要由企业老板来实行,国家和政府并不直接干预,这显示了( )。 A 、勤劳节俭和自主自强 B 、勤劳节俭 C 、自主自强 D 、艰苦朴素 11、 提倡爱岗敬业,提倡“干一行,爱一行”的精神,实质上就是提倡( A 、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B 、等价交换的原则 C 、无偿劳动的原则 12、 在市场经济中, 一个人在一生中可能会面临多次的职业流动和岗位选择。 A 、爱岗敬业的精神 B 、自由主义的精神 C 、个人主义的精神 )。 D 、铁交椅和铁饭碗思想 在这种情况下, 一种十分重要的精神是 ( )。 D 、拜金主义的精神 13、职业道德培养的首要环节是( )。 A 、职业道德教育 B 、职业道德修养 C 、职业道德境界 D 、职业道德实践 14、作为从业人员职业道德人格的最后完成的标志是( )。 A 、职业道德认识 B 、职业道德习惯 C 、职业道德意志 D 、职业道德信念 15、职业道德培养的关键环节是( )。 A 、职业道德修养 B 、职业道德境界 C 、职业道德教育 D 、职业道德习惯 、多项选择题 1、我国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可以吸收借鉴的资源有( )。 A 、儒家伦理思想 B 、欧美国家的职业道德 C 、日本企业的职业道德建设经验 D 、新民主主义时期的革命道德传统 D 服务群众 E 奉献社会 )。 B 、职业道德是个人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 D 、从事一定的职业是人的需求 )。 D 、道德行为

第五章遵守道德规范锤炼高尚品格版试题库及答案

第五章遵守道德规范锤炼高尚品格版试题库及答案 第五章遵守道德规范锤炼高尚品格 一.单选题 1. 公共生活的鲜明特点是:() A.透明性 B.开放性和透明性 C.开放性 D.间接性 2. 社会公德涵盖了:() A.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 B.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C.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D.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 3.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A.具有领域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 B.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 C.具有岗位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 D.具有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 4. 遵守职业道德是对每个从业人员的要求。从业人员在职业工作中慎待诺言、表里如一、言行一致.遵守劳动纪律,这是职业道 德中:() A.办事公道的基本要求

B.爱岗敬业的基本要求 C.诚实守信的基本要求 D.服务群众的基本要求 5. 从业人员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益求精,尽职尽责。这是职业道德建设中:() A.办事公道的要求 B.爱国守法的要求 C.尊老爱幼的要求 D.爱岗敬业的要求 6. 爱情生长的内在依据是:() A.性爱 B.责任 C.理想 D.情欲 7. 下列选项中,属于家庭美德基本要求的是() A.邻里团结 B.爱岗敬业 C.保护环境 D.服务群众 8. 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原则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倾向和特征,称为() A.社会公德 B.个人品德

C.职业道德 D.家庭美德 9. 社会生活基本上可分为:() A.婚姻家庭生活、职业生活、公共生活 B.婚姻生活、公共生活 C.公共生活、职业生活 D.婚姻家庭生活、公共生活 10.私人生活的主要特点:() A.封闭性和隐秘性 B.直接性 C.内部性 D.间接性 11. 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A.尊重他人、举止文明 B.助人为乐 C.为他人提供便利 D.不妨碍他人 12. 在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A.保护环境 B.维护公共秩序 C.爱护公物 D.爱护公物维护公共秩序

职业道德规范试题及答案

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及职业道德规范试题 一、名词解释 1、职业 2、世界观 3、道德 4、职业道德 二、填空 1、()是关于人生目的、态度、价值和理想的根本观点。 2、集体主义作为()的原则,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3、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五爱”,即 ()。 4、()是集体主义的最高表现。 5、为人民服务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是()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 6、()相结合的集体主义是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三、不定项选择 1、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的社会主义公民,是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的根本目标。A、有理想B、有道德C、有文化D、有纪律

2、个人道德修养包括()等诸多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环节,且贯穿于个体社会道德实践过程中,促进个体道德品质的形成。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3、社会公德具有()功能。 A、强制 B、教育 C、评价 D、调节 4、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基本规范包括()。 A、爱岗敬业 B、诚实守信 C、办事公道 D、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5、职业素质由()五个方面的内容构成。 A、思想政治素质 B、职业道德素质 C、科学文化素质 D、专业技能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 6、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共同构成了职业道德品质。 A、道德教育 B、道德信念 C、道德评价 D、道德行为 四、简答 1、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2、集体主义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3、公民道德建设的着力点是什么?简述其主要内容。 4、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有哪些作用? 5、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作用有哪些?

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 绪论: 一.学习职业道德有哪些意义? 1.学习职业道德有利于自己工作。 (1.)有利于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2.)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有利于考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2.学习职业道德有利于企业发展。 3.学习职业道德有利于行风建设。 4.学习职业道德是党中央、国务院向全党全国人民提出的要求。 总结:学习职业道德,对于个人工作、企业发展、行风建设、社会和谐进步、党中央发展战略的时限都有重大作用,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号职业道德这门课。 二.本职业道德教材有哪些主要特点? 1.简洁明了,通俗易懂。 2.思路清晰,逻辑性强。 3.突出重点,兼顾其他。 4.针对性强,创新点多。 三.本职业道德教材包括哪些内容? 1.绪论。 2.职业道德概述。 3.职业道德的主要范畴。 4.职业道德行为规范。 5.职业道德修养。 四.学习职业道德这门课有哪些好方法? 1.业余学习与集中面授相结合。 2.理论学习与联系实际相结合。 3.个人修养与学习榜样相结合。 4.把握特点与掌握重点相结合。 5.知行统一与四德兼备相结合。 第一章:职业道德概述 一.为什么要学习职业道德? 答:因为职业道德是从业者在执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符合自身职业特点的行为规范,是人们通过学习与实践养成的优良职业品质,它涉及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通过从业者的职业活动以确认评价、选择和知道自身或他人的职业行为,达到协调人与人之间,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使之和谐健康发展。所

以我们要学习职业道德。 二.什么是职业道德? 答:职业道德是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符合自身职业特点的职业行为规范,是人们通过学习实践养成的优良职业品质,它涉及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 三.什么是职业道德的核心和原则? 答:1.职业道德的核心为:为人民服务: (1.)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 (2.)为人民服务是区别其他社会形态“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之一; (3.)每一位从业人员要努力实践为人民服务。 2.职业道德的原则为:集体主义(指导原则) (1.)含义:①强调以集体利益为基础,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②集体利益强调个人、集体、国家三者利益统筹兼顾,和谐发展; ③在维护和发展好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的情况下,要充分满足个人正当利益。 (2.)原因:①集中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正确处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关系的基本原则。 ③集体主义职业道德原则是区别于其它阶级社会形态道德的本质特征之一。 (3.)坚持:①提倡正确的利益观。 ②正确认识和区分个人主义与个人利益、个人努力奋斗,集体主义与小团体主义。 ③要用集体主义的观点和集体主义的精神认识、处理职业人际关系。 四.浅谈在工作中怎样做到为人民服务。 答: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各行业各领域的从业人员都要忠于职守,努力为人民谋利益,通过辛勤劳动将自己的知识、智慧奉献于社会。 五.职业道德有哪些特征? 答:1.职业性。2.普遍性。3.自律性。4.他律性。5.鲜明的行业性和多样性。6.继承性和相对稳定性。7.很强的实践性。 六.职业道德的社会功能是什么? 答:1.规范全社会职业秩序和劳动者的职业行为。 2.提高劳动的质量,效益和确保职业安全卫生。 3.提高劳动者的职业素质。 4.提高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 5.促进企业文化建设。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