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浙江省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

浙江省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

浙江省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
浙江省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

优先发展整体推进全面加快教育信息化步伐

------在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副厅长何杏仁

2011年3月30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时点特殊,意义重大。一是自2001年召开全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之后,已经事隔十年,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和发展机遇,需要我们认真总结,全面分析,深入探讨;二是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先后颁布,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相继召开,对教育信息化都给予了高度重视,也赋予了新的目标和使命。应该说,2010年,是教育工作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也是教育信息化工作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一年。2011年,是我们贯彻落实规划纲要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关键之年。三是今年2月,《浙江省教育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颁布,全面部署了今后五年我省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建设原则、发展目标、建设任务和重点工程,认真学习贯彻教育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以规划精神为指导,实施好各项建设任务和重点工程,是我省当前推进教育信息化的中心任务。在这个时候,我们召开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很及时,也很必要。

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和浙江省教育规划纲要都把教育信息化工作摆在了重要位臵。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浙江省教育规划纲要则提出要在加快实现浙江省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全面构建教育技术支撑基础,加快教育信息化步伐。因此,这次会议,是贯彻落实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浙江省教育规划纲要和《浙江省教育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的一次重要会议,也是全面总结“十一五”工作,认真谋划“十二五”发展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的召开,是一个标志,它预示着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步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必将对今后我省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对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一、十年跨越,我省教育信息化工作成绩显著

教育信息化是21世纪教育的制高点。国家启动教育信息化建设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特别是其中2000年召开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对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2001年,浙江省教育厅组织召开浙江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颁布了《浙江省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规划(2001-2005)》,提出:要像抓“两基”那样抓好教育信息化,5年内在全省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建好省教育网站,实现“校校通”。

10年来,特别是“十一五”以来,根据“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总战略和国家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总思路,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紧紧围绕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大局,以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以信息资源建设为中心,以信息技术培训为保障,以应用促建

设促提高,抓住了机遇,抓住了重点,抓好了落实,取得了明显进步,有力促进了教育改革与发展。

(一)信息化教育教学环境基本建成

创建信息化教育教学环境,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包含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软件开发及应用和教育教学资源的开发。近年来,我省相继启动和实施了“校校通”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书香校园工程、通用技术教室建设、高中新课程配套实验室建设、探究性实验室建设、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等教育信息化建设项目,全省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农村地区中小学校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绩。目前,全省101个市、县(市、区)已全部建成教育城域网,中小学校园网从2001年的600个增加到了5230所学校,占中小学总数的86.5%,“校校通”目标基本实现。截至2010年底,全省中小学和高校生机比分别达6.4:1和2.1:1,多媒体进教室比例分别达70%和65.2%,所有高校都拥有自己的主页。省教育厅和教育部之间,省教育厅与各市、县(市、区)和高校的视频会议系统,省教育厅到各市、县(市、区)教育局和省属高校的协同办公系统相继建成;省级教育网站支撑平台初步建成,为省教育厅门户网站等4个独立网站和8个子站提供良好的支持与服务。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的巨大成绩,为全省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信息化教育教学环境的建设还表现为全省初具规模的数字化教

育资源。10年来,全省以丰富资源内容、加强资源共建共享为主要目标,以“引进国家资源、共享合作资源、购买急需资源、开发特色资源”为基本思路,努力加强资源建设的指导和管理。建立了浙江省新课程多媒体素材资源库,完成资源建设条目70000余条。制定并实施了《浙江省基础教育数字化资源建设规划(2008-2010年)》,开通浙江教育资源网,为全省中小学校师生提供各类优质资源。经过二期改版,网站目前共已开设30个特级教师工作室、100个农村青年教师成长工作室、20个学科协作组,资源总容量达到461GB,深受广大师生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欢迎和好评。建立了长三角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开通长三角优质教育资源联盟网站,积极开展长三角中小学校的网络结对活动,在资源共建共享上迈出了新步伐,走出了新模式。全省高校资源共享取得明显进展,188门国家级精品课程、995门省级精品课程均已通过网络在校际共享;1053.1万份电子期刊和3044.6万册电子图书通过高校数字图书馆实现充分共享。优质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建设和逐步共享为合理配臵教育资源、提升教育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基本具备

教育信息化的成效或者说最终目标,应该体现在学科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上。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的提升首先应表现为学习方式与教学方式的创新与变革,其次表现为信息技术对于学校乃至学区的教育组织与管理的创新与变革。多年来,通过信息技术课程的全面普及、各种形式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开展、现代教育技

术实验学校的深入推进,全省各地在教育信息化应用上涌现了许多特色和亮点。如宁波市在数字校园建设、电子书包等方面进行了积极而富有成效的探索;海盐县在借助教育信息化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走出了自己的特色;温州市在强化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和应用、学校教育信息化评估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据统计,全省乡中心以上学校普遍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98.3%的教师会运用网络检索教学资源,96.6%的教师能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信息化教学已在我省中小学校普遍开展。网络教研、教师博客、学生成长电子档案袋、电子书包、家校通等在教育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为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提供了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

信息化教学在高校中尤为普遍,多媒体教学成为当前各高校日常教学的主要方式,课程比例已经超过70%;84%的本科院校、53%的高职高专院校建立了统一的网络教学或辅助教学平台。全省有3所高校获准开办现代远程教育(含电大的开放教育试点),已有69所高校在我省开设现代远程教育学习中心,经过备案的高等学校现代远程教育学习中心有664个,在校生达30万人。依托高教园区的高校间资源共享、课程交换、学分互认工作在高校广泛开展,扩大了优质资源的覆盖面,为学生个性化学习提供了有益条件。

电子政务和电子校务是教育信息化在教育管理中的体现。目前,电子化办公已经在各级各类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中普遍应用。信息发布、视频会议系统、协同办公系统、电子学籍管理系统、阳光高

考平台、就业指导等各类应用系统功能完善,为加大信息公开力度、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教育行政效率、强化公共服务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教育信息化重点工程效益明显

自“十五”期间“校校通”工程顺利实施后,“十一五”以来,我省重点实施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标准化实验室建设、高校精品课程建设、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等教育信息化建设项目。其中“农远工程”是省政府为加快农村教育发展、推进教育均衡、实现教育公平所采取的重大举措。2004-2007年,省政府每年投入1000万元,面向全省欠发达地区和海岛县农村中小学校组织实施了第一轮“农远工程”,为项目实施地区所有农村小学及教学点每校配备了1套光盘放像设备,为农村乡中心小学和农村初中配备了综合多媒体教室设备和相应的教育教学资源。2009年,浙江省在全国率先启动实施了第二轮“农远工程”,由省政府于2009年-2011年每年投入专项经费5000万元,面向全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开展多媒体教室设备配臵、计算机教室配臵、教育教学资源开发、远程教师培训和远程教育网络平台建设等。“农远工程”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全省最贫困地区学校教学资源匮乏、教师专业素养不高的状况,对这些地区的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有力地推进了教育均衡和教育公平。标准化实验室建设主要包含为全省31个欠发达和海岛县装备111个通用技术专用教室、资助31个经济欠发达县和海岛县建成100个高中新课改配套实验室和200个中小学新课程探究性实验室,在全省创建了78个

小学科学探究实验室。“十五”以来,我省高校精品课程建设成效明显,工程充分利用高校名师资源开发精品课程,并利用教育信息技术手段将精品课程的相关内容上网开放,以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目前,全省共建成1200余门精品课程。2008年,全省立项启动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2010年底,高校数字图书馆正式开通运行,以1个省中心和5个分中心的架构,基本形成覆盖浙江全省高校的分布式数字资源网,对高校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起到了很好的保障作用。

我省教育信息化建设虽已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与我省经济发展和提前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迫切需要相比,与教育信息化发达省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教育信息化仍然是我省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之一。主要表现为:

1.教育信息化观念不强,公共服务能力有待提高。一些地方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未将教育信息化建设纳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之中,缺乏与经济发展、教育发展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实施计划和有效措施。教育信息化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体系不健全。教育网络建设缺乏整体规划,各级教育网站未能实现高速互联。缺乏全省统一的教育基础数据库,教育信息集散功能不强,信息化支持服务体系有待建立,教育信息化为广大社区、农村和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不足。

2.教育信息化发展不平衡,管理与运行机制不健全。区域、城乡、学校之间发展不平衡,农村中小学校、幼儿园和特殊教育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亟待加强。全省缺乏统一的教育信息化统筹协调与

管理体制,各级各类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条块分割,低水平重复建设比较严重。网络运行安全保障体系尚未形成,全省只有62.2%的高校有网络实时监测系统,34.8%的高校建有入侵检测系统,10. 2%的高校有风险评估体系,4.76%的高校通过信息安全认证,信息网络安全隐患比较大。资金投入尚未形成长效机制,基础设施、资源建设、信息系统、重大工程的日常运行维护、人才培训、可持续发展还缺乏足够的经费保证。

3.教育信息化人才缺乏,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尚未建立。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中、高级人才和复合型人才欠缺。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素质和能力还不能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要求,广大教师和管理人员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能力亟待提高。信息技术培训的数量和质量同信息化发展需求不相称。教育信息化理论与应用研究比较薄弱,对信息化标准与规范体系建设重视不够。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程度低,教育信息资源应用研究的水平亟待提高。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水平与教育现代化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二、强化责任,充分认识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意义

当前,世界正从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迈进。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教育信息化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促进科技创新的内在要求。抓住世界信息技术革命的重大机遇,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从国家层面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把教育信息化作为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并采取切实措施推进教育信息化。1982年,教育部决定在5所大学的附属中学(高中)进行中学计算机教育实验工作;1994年,国家启动建设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1999年,教育部首次在文件中提出要大力提高教育信息化程度;新世纪以来,国家先后实施了中小学“校校通”计划、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建设、高校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库建设、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建设、高校教学质量提升工程等一系列教育信息化建设项目。2010年,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的颁布,更是从“基础设施建设、资源整合、管理信息化、支撑学习型社会”等方面对教育信息化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并将“教育信息化建设”列为10大重大项目之一。

昨天,就在这里,教育部召开了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座谈会。杜占元副部长、教育部科技司司长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介绍了国家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工作思路和工作举措,交流了各地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经验,研究讨论了今后一段时期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推进思路。未来10年,国家将建设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体系、教育网络资源及公共服务平台体系、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体系和教育信息化支撑保障体系。今年,教育部将编制并发布《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启动实施“学校信息化能力达标建设试点”等一批重大项目。国家的这些教育信息化发展思路,与我省的教育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是完全一致的。这也说明我们的工作方

向是正确的,我们推进教育信息化步伐的信心将进一步增强。

我省将于2015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站在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必须高屋建瓴,深刻认识信息技术的伟大力量,认识教育信息化对教育改革和发展、对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一)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和必由之路

教育现代化包括教育思想现代化、教育内容现代化、教育方法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现代化、教育设施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等。在教育现代化的诸多要素中,哪一种都离不开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的理念、技术和应用的培育、发展,在教育全领域、全方位的深度扩散,可以不断改造传统的教育理念、结构、模式和方法,从而使信息化和现代化彼此交融、相互促进。教育信息化一方面通过信息呈现方式的变革、信息管理的革命和信息的高速流动与高效应用,促进教育技术装备的现代化,促进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的变革,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升、学校管理水平的现代化和终身教育与学习型社会的建设,为教育现代化提供方法、途径和前提。另一方面,在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许多新问题,需要我们去认识、去解决。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会极大地丰富教育信息化的内容,同时对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育管理等诸多方面所产生的深刻变革,将成为教育现代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也将成为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因此,没有教育的信息化,就不可能实现教育的现代化。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步骤,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和必由之路。

(二)教育信息化是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的有效途径教育信息化以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为基本特征。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多媒体、超文本、远程信息传递、虚拟现实等手段能够提供信息时代的基本教育环境,实现教育资源的跨时空传输,为师资力量薄弱的地区提供优质教学资源与课程,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消除“信息贫困”。在教育信息化环境下,任何人在任何时间都可以进行学习,学习可以贯穿人的整个生命;任何人在任何地点都可以学习,只要可以接入Internet;任何人可以以任何方式进行学习,为实现教育公平、推进教育均衡提供有力保证。通过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深度和广泛应用,教育信息化改变了信息的表征形式、人们的认知和感官方式以及师生关系,从而推动教育内容、方法、手段、观念的全面改革和创新,充分发挥人的学习与发展潜能,优化教育的决策与管理、组织与运行,提高教育管理效率与教育决策的科学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近年来,我省教育事业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教育事业实现了两大历史性跨越,学前三年到高中段教育全面普及、高等教育正从大众化向普及化阶段迈进。但全省教育发展距离现代化的目标、距离人民群众“读好书”的期盼还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在教育观念和方法上还比较落后,教育发展还不平衡;教育质量、软件建设距离现代化还有较大差距。为此,我们必须在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教育管理体制、教育评价制度等方面进行改革。而这些改革的动力之一,来源就是教育信息化。通过加快发展教育信息化,能为我们提供现

代化的技术装备,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充分共享,提供新型的育人模式和教育管理模式。

(三)教育信息化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其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育信息化借助多媒体、网络等信息技术条件,引起教学手段的深刻变革,改变了传统教育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模式,构建起个别化教学、小组协作学习、远程实时交互的多媒体教学、在线学习、在线讨论等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所提供的丰富的信息资源、便捷的交互功能以及对教学情境的模拟和创设功能,使得因材施教、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成为可能,学生能够根据个性差异进行主动学习、差异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为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效途径,成为教育变革的强大动力。同时,信息素养是21世纪人才的必需技能,也是新时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三、抓住机遇,全面加快教育信息化步伐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五年,也是落实浙江省教育规划纲要,全面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努力建设教育强省的关键五年。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规划纲要精神,紧紧围绕《浙江省教育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和建设任务,抓住机遇、优先发展、整体部署、全面加快教育信息化步伐。

(一)要认真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在优先发展上下功夫

国家和全省的教育规划纲要都对教育信息化赋予了重任,寄予了厚望。可以说,贯彻落实规划纲要,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大机遇。能不能抓住机遇促发展,是对我们工作者一次考验。希望大家认真学习,要从国际国内大背景和我省现代化建设的大形势去考虑、研究教育信息化问题,搞清楚规划纲要在教育信息化方面到底给了我们什么任务,我们今后要实现什么目标,抓手在什么地方,用什么机制来抓。要广泛宣传,在全省教育系统内形成统一认识,使全体教育工作者真正认识到教育信息化的重大意义,提高主动参与、深化建设和应用的积极性。要增强机遇意识、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深刻认识到肩负重任之光荣与艰巨,树立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的理念,树立在教育事业中优先发展教育信息化的理念,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切实把教育信息化工作摆在重要位臵,为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推进创设良好环境。

(二)要在全省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中整体推进我省教育信息化工作

未来10年,我省教育改革和发展将按照“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实现协调、增强活力、强化服务”的基本要求,稳步向“建立更加完善的教育体系、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提供更全面的优质教育、形成更广泛的公平教育、构建更有效的教育技术支撑基础”的教育现代化目标迈进。其中,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是今后一段时期我省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在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全省将启

动实施10个重大项目,通过项目实施,努力实现新突破、新进展,把各项改革和发展任务落到实处。其中,教育信息化作为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量,是我省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的重要举措和保障。各地各校必须紧紧抓住全省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机遇,以项目引领、以点带面的方式,认真抓好重点工程和项目的实施,促进教育信息化快速进步。一是要抓好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和完善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网络体系建设,到2015年,全省实现省、市、县、校四级网络高速互联互通,积极推进下一代互联网在学校的建设和应用。二是要抓好教育信息资源和平台建设,建成浙江省教育信息基础数据库和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特殊教育和继续教育为一体的内容丰富、多层次、智能化、开放式的浙江省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库。建成以政务与校务管理平台、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和技术支撑服务平台为主要内容的大型信息化专业服务平台,促进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教学和服务管理中的广泛应用,全面提高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能力。三是要抓好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建设,通过建立培养培训体系、探索信息化教育新模式、开展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实践,以应用为导向,以促进教育体制、教育思想、教育模式、教育内容和方法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深入开展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科研和服务等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到2015年,完成对教师、教育技术专业人员、校长和教育管理人员教育技术能力的全员培训,全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90%以上的学校全面实现

管理信息化;95%以上的普通中小学校和高等学校教师在浙江教育资源网上实名注册,能够通过网络获取各种资源并有效应用于日常教育教学;形成一批具有推广价值的科研成果和信息化教育教学新模式。四是要抓好教育信息化标准与规范体系建设。建立与国家教育信息化标准规范相衔接、符合我省实际的教育信息化规范体系和数据体系、科学规范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健全浙江省教育信息化标准体系。五是要抓好教育技术支持服务体系建设。构建省、市、县、校四级教育技术支持服务体系,为各级各类学校提供技术保障与支持服务。

2011年,我省将全面启动实施“四项工程”,推进教育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制定浙江教育计算机网的技术标准和实施方案,启动骨干网的建设;推进第二轮“农远工程”,在全省中小学校增配1万套多媒体教学设备,使全省中小学校班级多媒体班套比达到1.1:1,争取到2012年底基本普及班级多媒体;启动第二轮书香校园工程,投入省级专项经费1709万元,在配臵纸质图书的同时,启动数字图书馆建设,不断丰富读书活动形式和载体;加强资源建设和共享,制定《浙江省信息化教育资源开发计划(2011-2015)》,深化优质网络资源建设;发布《浙江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和《浙江省高等学校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启动首批30所省级数字化示范校园建设。

(三)要全面落实《浙江省教育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各项任务,切实加强对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浙江省教育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编制前后历时近两年,全面描绘了未来5年全省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蓝图。总体上,“规划”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突出应用导向。这也是“十二五”期间我省教育信息化工作较之于“十一五”期间的最大不同。过去的十年,特别是“十一五”期间,我们更多地是关注基础设施的建设。未来5年,我们将更多地关注基础数据库的建设,关注教育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关注信息化教育新模式的构建,关注师生对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这些都是我省教育信息化进入以应用为中心的深化建设阶段的标志。二是突出顶层设计。“规划”从计算机到多媒体,从网络建设到资源建设和能力提升,从组织机构健全到经费保障,系统性地勾勒了未来5年全省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路线图,从省级层面理清了发展思路,明确了发展措施。三是体现前瞻性。教育信息化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变化因素,是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对此,“规划”既注重近期的计算机配备、实验室建设,又着眼当前技术进步的新特点,把移动学习、虚拟现实、电子书包、打造终身学习体系等列入“规划”之中。四是注重操作性。“规划”明确了四大工程、六大保障,目标明确,措施可行,可操作性突显。

根据“规划”精神,2011-2015年,全省教育信息化发展将以“基本建成网络全覆盖、资源全覆盖和服务全覆盖的浙江省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为总方向,沿着“应用信息技术重构教育教学管理的新模式、依托信息技术建立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新模式和全面提升师生信息素养”三条基本路径,以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程、信

息化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数字化校园提升工程和书香校园工程四项重点工程为抓手,全面实施以“一网二库三平台四体系”为主要内容的五大建设任务,努力建成高速安全的浙江教育计算机网,建立浙江省教育信息基础数据库和浙江省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库,建立教育管理与政务公共服务平台、数字化终身学习支持服务平台和技术支持服务平台,建立浙江省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培训体系、教育信息化标准与规范体系和教育技术支持服务体系,为加快实现我省教育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这些任务和重点工程的提出,都建立在对我省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的全面调研和对“十二五”期间我省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省、市、县、校四级互联互通计算机网络的建立,教育基础数据库和公共服务平台的建立,都是加快我省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基础性工作,各地各校必须紧紧围绕“规划”提出的要求和工作部署,积极行动,周密部署。要结合各地和各校的实际,在全省“规划”的基础上,制订本地和本校的教育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理清思路,明确目标和措施。要健全组织机构,浙江省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已经成立,各地各校要根据实际,建立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人要亲自过问、狠抓落实,并明确分管领导和主管部门,配备信息化专职人员,把这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要认真实施省里部署的各项工程和工作,做到胸有全局、通盘考虑,既体现省里的统一部署,又突出各地各校的主动性和创新性。要切实加大对教育信息化的投入,各地要将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和重点项

目的建设、应用和维护资金及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各级各类学校应确保有足够的公用经费用于教育信息资源建设和应用。要加强队伍建设,采取多样化的形式完成对教师、校长、教育技术专业人员、教育行政管理人员的教育技术能力全员培训,培养一批专业骨干,全面提升全省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要锐意改革,勇于探索,积极寻求教育信息化新的发展点和突破点,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和数字示范学校的建设,特别注重探索教育信息化如何在变革教与学的模式方面发挥作用,培育一批应用新理念、新技术创新教育教学模式的典型,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同志们,加快教育信息化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实现教育现代化,是全体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一项历史使命,也是我省教育赶超先进地区、加快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让我们紧抓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新机遇,积极行动,开拓创新,开创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新局面。

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

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 篇一:XX年度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 XX年度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 为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推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步伐,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我校在上级教育部门的指导下, 努力创造环境,积极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教研活动,加大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资金投入,学校在现代教育技术信息化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抓好信息化基础建设。本年度,我校顺利完成了校园工程, 为我校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提供了保证,学校设置了一个多媒体教室,一个DVD播放教室,还在办公室里为每位教师配备了台式电脑, 基本满足了教师备课、上课的使用。 二、加强教师的业务学习,提高师资水平。本学期我校的 教师能认识到“教”而后知不足和“教学相长”的道理,为适应教学的需要,积极参加学习信息技术的培训班和自己自学信息技术,从而使我校教师信息技术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三、抓好常规教学,整体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根据教材及 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特点,我们采用了以计算机操作和信息处理为主线,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从应用需求入手,重在让学生进入大运动量的操作和在生活和学习中应用

信息技术,应用多媒体络教学软件对学生进行训练,提高学生的兴趣、练习量和学习质量,注重各学科之间的知识渗透,强调了计算机安全与道德法规, 同时在教学中增加了一些课外阅读材料,以扩大学生视野,激发其求知欲。 四、注重第二课堂的训练,提高特长生的信息技术水平。 在学校的安排下,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和画图的学习与训练,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水平。 综上所述,加强农村学校信息化建设需要解决的问题。 首先,学校管理者应具有新思想,有超前发展意识,掌握最新信息,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性和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必要性,以及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大意义。立足本校实际,顺应时势,加快学校信息化建设,有所作为。要创造条件引导教师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掌握科学教学手段,借鉴先进教学经验,探索现代办学教育规律,从而使他们与学校同步超前发展。要教育学生全面学习信息技术,正确使用计算机,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信息技术文化,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道德,提高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其次,学校要有自己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要管好用好电教发展资金还要多方筹措,自力更生,坚持进行硬件建设。多媒体多功能教室,“班班通"”工程要本着超前、能升级的原则,从无到有,逐步发展。 第三、加强管理,注重实效。学校要逐步实施自己信息

推进杭州教育信息化发展智慧教育行动计划

推进杭州教育信息化发展智慧教育行动计划 (2015—2017年)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国家、省、市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要求和市委、市政府发展信息经济、智慧经济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智慧教育,加快杭州教育现代化步伐,特制订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发展智慧教育,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促进移动互联网背景下教育管理、教与学的深刻变革,促进师生在移动互联网和新一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背景下共同成长,服务智慧城市、学习型城市建设和公众需求,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广泛共享,提升教育公平水准,提升杭州教育品质。 (一)工作原则 遵循规律。遵循教育教学规律,遵循学生成长发展规律,遵循信息技术发展规律,以人为本,以互联网思维推动教育变革。 需求导向。以人才培养、教育改革和发展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的功用,提高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能力。 —1 —

开放共享。注重共建共享和开放式机制设计,形成多方投入和参与的建设模式,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创新应用。通过创新应用不断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支撑与引领作用。 (二)工作目标 建设智慧教育示范校,建设“教育基础信息库”和“优质教育资源库”,打造“智慧教育管理云平台”、“智慧教育资源云平台”和“智慧教育学习云平台”,实现市、区(县市)、校三级数据无缝对接与服务升级,全面实现教育教学主战场信息化应用。到2017年,创建杭州市智慧教育示范校达200所,跨时空在线学习日益成熟,信息化对教学模式、学习方式的革命性变革成效初步呈现,全民学习智慧教育网络初步形成,与智慧城市、学习型城市建设以及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杭州教育信息化创新发展体系基本建成。 二、主要任务 (一)推进教育网上政务服务 以提高教育行政管理和服务效能为指向,健全与浙江政务服务网相对接的“一站式服务”内部办理运作机制,充分发挥市、区(县市)、校三级教育门户网站和协同办公系统作用,实现一体化办公、教育信息资源共享与工作效能监督管理的全域对接,形成统一、规范的教育公共信息服务系统,不断开发健全事务处理、 —2 —

2020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3篇

2020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3篇 XX年xx县第一批中小学骨干教师赴xx师范大学培训工作已经结束,在这一个月的学习中,培训研修班16名学员牢记使命,按照培训日程安排圆满完成了培训任务。现将培训工作总结如下。一、工作回顾1.领导重视,任务明确。本次培训是xx县派往xx师范大学学习教育信息化的第三批,xx县高效课堂建设进入了一个持续深入推进的阶段,XX年xx县教体局提出“321”战略举措,在高效课堂构建中的关键建设是业精于勤的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有了高素质的教师,课改才能有保障。县局经过推荐、审核等程序,遴选16名骨干教师组成研修班,并在培训临行前的动员会上,给研修班提出了明确的任务。除在教育信息化与学科的深度融合方面学习外,思考学生情商和民主教学的构建,实现教学方式的革新。2.方式合理,注重实践。成人教育方式很重要,针对研修班的学习任务和实际情况,xx师范大学理想信息软件工程学院在前期培训沟通的基础上,制订了较为合理的培训方案,培训全程按照“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相结合、集中讲授与交流研讨相结合、定点培训与外出观摩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三结合中突出了学员的实践操作,在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教学。在一个月的培训中,我们先后到长春市浙江路小学、天津路小学和师大二附小等三所小学进行了教学观摩,直接感受智慧教育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3.理论指引,突出融合。教育信息化的理念

学习是实践操作的基础,有了正确的理论才能指导正确的教学活动,才能把正确的事情做正确。东师理想倡导教育信息环境下的智慧教育,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发展学生的能力。在培训中,我们聆听了东师理想为我们安排的五场讲座:朱玉民教授的《数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基本模式及应用方法创新》(第九讲)、赵玉铨教授的《智慧教育视野下的教师专业成长》、程帅老师的《从翻转课堂到微课》、吉喆老师的《微课录制的软件和制作》、长春市宽城区浙江路小学高级教师窦继红的《网络环境下的智慧教育实践探究》,并观看了钟绍春教授、刘茂森教授、郝淑霞的讲座视频。讲座中教授们用生动鲜活的案例为我们系统地阐述了信息化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途径、方法,通过理论的学习,我们渐渐明晰了智慧教育的内涵和智慧教育视野下的课堂教学模型。4.牢记使命,扎实研修。先进的、科学的教学理念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去执行,从教师的备课开始将智慧教育的思想融入其中,这是教学的规律,也是我县高效课堂建设的要求。本次培训研修,我们培训学员怀揣着局领导的期望,每个人都感到压力重重,在东师大抓住一切机会和教授们、老师们交流,向他们请教智慧课堂的构建,每有收获必撰写心得体会及时记录下来。一个月的培训,我们先后撰写了十篇心得体会。东师大倡导的智慧教育是依托东师理想教学平台的支持实现的,它为教师备课、讲课、组织学生学习搭建高效的数化环境,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动态化组合教学软件,解决个性化教学软件制作困难的问题。我们

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

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 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一) 本学期,在学校发展的需要和上级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下,教育信息化工作在学校工作中得到全面的启动。学校信息化工作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后勤服务等方面在原有的基础上扎扎实实地得到深入,使现代信息技术逐渐延伸到学校各个角落。 一、健全规章制度,落实岗位职责,积极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 学校成立了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同时成立学校信息中心,配备信息技术教学、网络管理、设备维护人员。学校健全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并落实到人。信息中心成员虽然

都是兼职,但他们乐于奉献、勤于钻研,积极履行岗位工作职责。 二、健全设施,提高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中软硬件运行能力 学校现有危机室一个,每个办公室配备了微机,开通了办公室内部通道并外接教育网,使得学校网络教室和各办公室都能上网。极大方便了教师使用电脑。许多教师的备课已运用电脑处理,多媒体在教师的教学中得到了较为普遍地使用。上网学习、查询信息、收集资料、参与学校管理已成为教职工学习和工作的重要方式之一。 学校先后出台信息中心工作制度和信息中心人员岗位职责,使得学校的电脑使用正常,有效地保证了学校教育教学和后勤服务、学校管理工作的顺畅开展。 学校的校园网络的终端安装了网络杀毒软件,加强了学校办公室电脑的维护。信息中心人员积极参与学校各类公开课的技术支持,确保学校各类教育教

学活动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时的顺利进行。 三、学用结合,提高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中教师运用能力 学校开展了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培训,使教师能比较熟练的使用office和internet。在学校开展的各级各类公开课中,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使用率极高。教师使用电子教案、网络学习和收集信息的普及率也较高。在配置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一年级组,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经成为师生教学的有力助手,教师使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得到长足进步。在学校开展的教学评选活动等教学活动中,教师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得到充分展现。 在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中,电脑和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教师和管理人员必备和必需的工作手段。教师的新理论的学习和教育教学实践、新信息的获得等大都依靠网络获取,现代化的教育设备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日益显现。

教育信息化现状及前景

教育信息化现状及前景 (部分资料系转载) 依托信息技术建立起来的互联网络为学习化社会和教育社会化提供了物质技术条件。 网络信息技术发展深刻改变着社会生活、工作、思维和交往的方式,对传统教育体系制度产生根本性的影响。新的世纪开端,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加快了信息化进程,这也包括教育信息化。计算机网络教育同传统的单媒体电化教育、广播电视教育和函授教育相比,最大的特点是知识传授者与学习者实现交互式的交流过程。学习者可以自主选择学习时间、地点、科目师资和适当的学习方式与进度。据悉,发达国家将教育信息化作为21世纪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发展战略目标。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对教育结构体系的影响体主要体现在: 一是使知识传递的方式和速度大大改变,社会成员接受各种思想文化的途径大大拓宽,比以往更加方便快捷,网上获取各种知识成为自我教育的重要方式。 二是Internet伸入到教育领域,促进教育的结构与形式更加多样化,借助网络技术形成的“虚拟学校”作为一种崭新的教育形式,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教育对象无限扩大,知识交流与更新能够随时实现,教育的对象将涵盖社会全体成员,大大提高了教育资源的利用率。 三是信息技术不仅是少数人掌握的一门专业,而逐渐成为大众化的工具,现代信息教育已经和正在成为我国教育结构体系新的增长点,有力改变着我国教育结构体系的面貌。 四是网络技术将架起学校教育、企业培训以及社会教育相互沟通的立交桥,为建立学习化社会,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 2、我国教育存在的问题及IT教育发展的前景 ------中国IT教育市场盗版严重。在中国几亿农民、两亿工人、数千万下岗人员的现实国情下,中国政府一夜之间不可能倾其所有、将从中央到地方的所有国家机关全部“正版化”,这是每一个中国人都明白的道理。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懂计算机的“机盲”就是新“文盲”,已经成为不言而喻的共识。由于国力有限,中国的教育经费投入一直偏低。中国千千万万的国家机关尚且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实现软件“正版化”,中国的教育机构就更不可能依靠财政拨款实现软件“正版化”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将教育机构在原软件条例内所享有的在课堂教学范围内合理使用软件的权利完全撤销,让中国的所有教育机构一夜之间面临这样的窘境:要么做新软件条例下的守法者,立即关闭所有的教学用计算机房,停止所有学生的计算机课程教学;要么做新软件条例下的违法者,冒着随时可能被起诉侵权的危险,继续向莘莘学子传授信息技术知识,以使中华民族的新一代能够跟上世界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步伐。 (很明显,很多人都因为微软公司打算对国内教育市场进行正版收费而跑到支持linux的行列中,但这也是国内软件市场的一个难题,优秀的软件由于提高价格或者打击盗版

2020年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

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 本页是最新发布的《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重新了一下发到这里[]。教育化(一) 本学期,在发展的需要和上级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下,教育信息化在学校工作中得到全面的启动。学校信息化工作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后勤服务等方面在原有的基础上扎扎实实地得到深入,使现代信息技术逐渐延伸到学校各个角落。 一、健全规章制度,落实岗位职责,积极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 学校成立了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同时成立学校信息中心,配备信息技术教学、网络管理、设备维护人员。学校健全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并落实到人。信息中心成员虽然都是兼职,但他们乐于奉献、勤于钻研,积极履行岗位工作职责。

二、健全设施,提高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中软硬件运行能力 学校现有危机室一个,每个办公室配备了微机,开通了办公室内部通道并外接教育网,使得学校网络教室和各办公室都能上网。极大方便了使用电脑。许多教师的备课已运用电脑处理,多媒体在教师的教学中得到了较为普遍地使用。上网学习、查询信息、收集资料、参与学校管理已成为教职工学习和工作的重要方式之一。 学校先后出台信息中心工作制度和信息中心人员岗位职责,使得学校的电脑使用正常,有效地保证了学校教育教学和后勤服务、学校管理工作的顺畅开展。

学校的校园网络的终端安装了网络杀毒软件,加强了学校办公室电脑的维护。信息中心人员积极参与学校各类公开课的技术支持,确保学校各类教育教学活动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时的顺利进行。 三、学用结合,提高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中教师运用能力 学校开展了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培训,使教师能比较熟练的使用office和inter。在学校开展的各级各类公开课中,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使用率极高。教师使用电子教案、网络学习和收集信息的普及率也较高。在配置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一年级组,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经成为师生教学的有力助手,教师使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得到长足进步。在学校开展的教学评选活动等教学活动中,教师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得到充分展现。

教育信息化对教育发展的重要性

教育信息化对教育发展的重要性 从21世纪开始,我们的生活就全面的迈入了全新的信息化时代,教育行业也不例外,逐渐的信息技术开始成为教学与学习的重要工具,从初期的投影仪、电脑教室逐渐发展至互动课堂、在线教育。信息技术日益融入教与学的过程,开始引发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深刻变革。华秦教育表示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大浪潮下,教育信息化将会越来越深刻的影响到教育的发展,势必影响教育变革。那么,教育信息化对教育的发展具有哪些重要的意义? 1.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步骤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步骤。没有教育的信息化,就不可能实现教育的现代化。教育信息化促进了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2.有利于全体国民素质的提高 教育信息化的实施、以现代信息技术建构的开放式远程教育网络的实现,使受教育者的学习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改变了以学校教育为中心的教育体系,保障了每一国民接受教育的平等性。这种开放式的教育网络也为人们实现终身学习提供了保障。教育信息化为全体国国

民提供了更多的接受教育的机会,教育信息化对全体国民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3.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 教育信息化为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提供了环境、条件和保障。学生利用教育信息化的环境,通过检索信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创造信息,实现发现学习、问题解决学习,实现知识的探索和发现,这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4.促进教育理论的发展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的一场重要变革,在这个过程中必将出现许多问题,许多现象需要我们去解决、去认识,这些问题的解决,认识将有效地推动教育理论的发展。 教育信息化的过程是信息科学在教育中不断应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的许多问题和现象往往需要用信息科学的理论、方法才能进行解决,才能予以深刻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将孕育着一门新兴的学科——教育信息科学的发展。教育信息科学是一门利用信息科学的理论、广泛研究学习过程的教育理论,是一门关于教育的信息科学。

中学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

中学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 一、主要工作: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信息化的硬件环境 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是实现学校信息化的物质基础和先决条件。在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各项信息化基础设备及时配备,为学校信息化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1、建立了覆盖全校的校园网。2012年12月,建成了集网络、内部电话、校园广播、校园监控为一体的学校局域网管理平台,为全校师生提供了良好的网络环境。 2、按最大班额配备网络微机室三个。我校现有教师用机69台,学生用机100台。 3、我校现有24个班级,实现了全部教室多媒体化。 4、教育信息化应用投入不断加大。近三年来,学校教育信息化经费使用情况逐年增加。 5、建设了学校门户网站。2009年起学校建立了学校网站。对现有网站进行了及时更新,添加了校内资源等新栏目,丰富了网站内容,网站的操作也更加容易,网站已经成为教师和学生交流的新天地。 6、学校的人员的配备情况。学校现有网络管理员1名(兼职),计算机教师3名(兼职),各专用室都有专人负责。 (二)重视信息化氛围的营造,构建信息化的人文环境 教育信息化是全面的,不光包括以计算机、网络为主的硬件建设,更重要的是以人的信息化教育思想、理念为主的“软件”建设。“软件”建设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过程,它需要有一支懂管理、懂技术、懂教学的教育信息化工作队伍,为使我校早日形成一支成熟的信息化师资队伍,学校主要采取了以下一些措施: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完善制度

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网管员负责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参与的信息化工作小组,定时召开信息化工作小组会议,明确了工作职责,制定了各功能室、各教室计算机及其附设使用管理制度、上机操作记录制度、网络专职管理人员工作职责、学校内部网络使用制度、电教器材保管使用制度等,使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有章可循。 学校在管理中普遍应用信息技术。如学校在教学、教研、德育、学生成长、教学质量监控中已普遍使用信息技术。特别是在教学管理中,学生学籍管理使用省统一的学籍管理软件;质量监控使用成绩分析软件。学校安全使用监控软件,学生校园之声广播系统系统,在信息方面,教师、学生的基本信息建设较完善。学校财产与资产管理、人事信息方面等管理中都采用软件管理,基本做到规范化、常态化,信息比较完备、管理较高效。 2、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对于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不仅仅是个技术问题,教师观念的转变比掌握信息技术的操作更为重要。 (1)组织教师外出培训。学校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信息化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根据学校教师要求,聘请专家来校进行专门指导;组织安排计算机教师对困难教师的辅导培训,内容从简单的上网操作技术到课堂教学中的多媒体设备的应用技术,为学校90%以上的教师掌握简单的电脑操作打下扎实基础。 (3)积极参加全员培训。所有45周岁以下教师都认真参加人才中心计算机高级、中级培训,并取得了合格证书。 3、改进教法,探索教育教学新模式 基于信息化环境的教学,是推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的重点。进一步加快信息技术和学科教育的整合工作,既要将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教学中,又要依托学科的学习活动来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就能够有力地推动教学模式、教学策略的改革、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

2016-2017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

庙坝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 (2016—2017年度第二学期) 本学期工作已结束,在本学期里,学校信息化工作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支持下,结合我校的实际,把信息化建设作为学校建设中的重要部分,规范了信息化建设工程,坚持从以课带训,培养教师信息技术水平,注重课堂教学实效,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深入开展,切实提高学校管理、课堂教学等方面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信息化建设基本情况 学校现有多媒体设备7套:其中有电子白板4套,班班通3套。计算机教室一间;教师办公用电脑12台,多功能复印机1台,速印机1台,激光打印机3台,笔记本电脑2台,办公、学习实现了网络化,大提高了教师们的办公效率和教学水平。还建立了学校内部的QQ 群、微信群,实现了学校内资源共享,提高了教师们的信息交流。最大化地提高了网络的作用。 二、工作情况 1、加强组织领导,促进学校教育信息化规范管理制度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建立各种制度,明确人员职责。重视管理,树立服务第一,由教导处负责教育信

息化专人领导工作,抓好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开足信息课。 2、开展教师培训,着力提高教师教育信息化素养 (1)重点加强电子白板、班班通设备培训。 一是开学初作好培训计划,做有计划安排,利用全体教师业务学习时间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重点务实,学习电子白板的使用,二是做好个性化辅导,管理员做好对教师们提出的问题,进行现场解决,提高教师运用电子白板的能力;三是做好信息反馈工作,每班都发有信息反馈记录表,管理员每周进行一次统计,并在下周进行培训指导。通过一学期的培训,教师们的电子白板的使用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2)加强对教师运用电子白板上课要求制度化,要求每一位教师室内的课使用电子白板的使用率过90%以上,并且管理一周进行一次累计,并将运用次数在下周开会时进行公布,提高教师运用电子白板的能力。 (3)学校信息化管理员还进行收集了一些与教师有关的教育资源网和教师学习网,做成资料打印发在每一间办公室和在校内公用QQ 群上,以方便教师查询资料和上网学习。 3、加强设备管理 一是加强设备的维护,对于基本的维护,对于不能维护的,及时

最新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三年发展规划

夹竹园小学2017年教育信息化建设及装备改造发展规划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我国教育现代化”的战略指导 思想和省市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总体要求,打造数字化学校,以信息化促进我校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推进我校教育的现代化进程,努力实现我校办学质量的跨越式发展。 一、总体目标 通过校园网的设施建设和教育应用功能的开发,构建一个集教学、科研、管理、办公 为一体的数字化教育环境,最终实现学校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 二、具体任务与推进计划 (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信息化装备水平 1、教师逐步配备电脑,无线AP接入100mb光纤上网,实现教学与办公的高速。 2、校园网建设:2018年完成 (1)基础建设信息化:科学设计、合理布局我校信息化教育环境,建设一个功能比较完 善的含网络通讯系统、信息服务系统、教育管理系统为一体的信息化通用校园教育平台。(2)资源建设数字化: 1)充分发挥校园网优化教育信息流通功能,逐步将教师备课、课堂教学、反馈练习、课后辅导,学生个别化学习,在线考试等教学环节包容进来,形成大容量、开放式学习环境。 2)发展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库藏,以文件目录方式和数据库存储方式对资源进行管理 和操作,以便信息储存,师生快速查询、访问、下载。 3)优化组合学校现有教育资源,融视频、网络、多媒体等多种方式为一体,为师生 提供多种类,多形式、多规格和多层次的教育教学服务。 (3)管理系统自动化。依托移动教育办公平台,逐步实现对学校的管理、教育、教学、 评价实行全方位的计算机管理。其中包括学校的校务、教务、总务的管理,教职员工、学 生的身份信息、工作学习记录、评价信息等档案、学藉、学业管理。 (4)网站建设多元化。 1)不断扩充学校网站的容量,提高网站层次,充分体现学校形象的展示功能、教育资源的集成功能、师生个性特长发展的舞台功能、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教育功能。 2)建立班级主页,展现班集体学习、活动风采。 3)开辟骨干教师个人主页,展现教师教育教学特色,实现资源和成果共享,开展网 上多项交流。

2020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

2020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 一、工作思路概述 教育信息化要紧密围绕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以“育人为本、融合创新、系统推进、引领发展”为原则,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完成教育信息化规划目标,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实施好“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攻坚行动”,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发挥网络教育和人工智能优势,创新教育和学习方式,加快发展面向每个人、适合每个人、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 二、核心目标解读 一是研制教育信息化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和“十四五”规划,出台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 二是深入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科学规划推动教育专网建设,完善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启动国家中小学生网络学习平台建设,网络学习空间应用不断普及深入,师生信息素养持续提升。 三是推广“三个课堂”模式应用,以“三区三州”为重点开展网络扶智工程。教育信息化试点示范效益彰显,不断探索“互联网+”条件下教育发展新模式。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 三、重点任务拆解

(一)坚持党对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的全面领导 1.加强教育信息化工作统筹部署 深入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召开2020年教育信息化工作会,研究部署年度重点工作。研制教育信息化中长期发展规划、教育信息化“十四五”规划,出台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导各地进一步完善教育信息化管理体制和发展机制,推动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发展。 2.应对疫情,保障“停课不停学” 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总体部署,指导做好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提供更好的网络、资源、安全等服务,有效支持学校延期开学期间线上教学开展,保障“停课不停学”。 (二)有序开展数字资源服务普及行动 1.完善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 深入落实《教育部关于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应用的指导意见》,继续推动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应用,实现省级平台全部接入体系,启动国家中小学生网络学习平台建设。充分发挥体系联盟的作用,推进体系完善标准规范、实施共建共治和深化应用服务,形成协同服务的有效机制。 实施教育大资源共享计划,有序开展国家平台资源汇聚工作,新汇聚20个以上单位的资源应用。做好体系汇聚资源应用课题研究工作,促进体系建设和创新应用的落地。 2.深化基础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

论文题目浅析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

论文题目:浅析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策略 工作单位:东莞中学 作者:邓华声 联系电话:22119802

浅析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策略 [摘要]: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目前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也存在着一些影响教育信息化健康发展的问题,因此很有必要对过去的教育信息化工作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总结。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阐述,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以期有助于今后教育信息化工作能健康发展。 [关健词]:中小学 教育信息化 问题 对策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是我国的重要建设工程,近几年得到迅猛的发展,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初具雏形。据教育部数据统计,我国有近3万多中小学建立了校园网,教育信息化建设投入上元,同时,统计数据也表明90%的校园网络处于一种闲置、没有充分利用的状态。从这种现象可以看到,我国中小学存在着一些不利于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问题,就此,笔者对一些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现状进行了实地调查,走访了一些领导和老师,在看到他们开展教育信息化工作所取得成绩的同时,更多地与他们共同研究和分析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结合实际,探讨改进问题的策略。下面就当前中小学教育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策略谈谈我们的看法。 问题一:旧观念,指导新工作。 近几年,教育信息化工作为学校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教学改革起到了极大

的推动作用。然而,目前教师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普遍不高,重视不够,仍以传统教育观念指导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教学工作,以致制约了教师开展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积极性和水平,造成了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信息化环境下的教与学,将学生作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除“人灌”外,还要加“机落”和“网灌”,学生没有机会主动参与学习,更谈不上创新和实践,把先进的信息化教学设备当作普通黑板一样来用,效益欠佳,对推动教育信息化工作产生不小负面作用。 对策一:树立教育信息化环境下教与学的新观念。 观念问题是制约教育信息化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要树立教育信息化环境下教与学的新观念,以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推进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创新,逐步实现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呈现方式、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式、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为学生学习和创新发展提供现代化的教育环境和学习工具。 问题二:没有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 从调查情况来看,大部分学校没有将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中,只是有教育技术中心或信息中心制定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由于教育技术中心或信息中心的地位和职能的限制,所制定的规划,考虑得更多是技术层面的问题,制定规划的观念、定位可能会与学校发展规划有较大差别,且他们对学校教育教学的整体发展规划不甚了解,因此,他们在教育教学方面往往考虑得不够周全,以致出现了校园网络建成后,在教育教学上的应用则难以按规划实施,造成校园网络只是一种摆设的浪费现象。 对策二:提高认识,准确定位,明确发展目标,制定与学校整体发展相适应

中外教育技术发展史

中外教育技术发展史 摘要:文章从国外和国内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比较,分析其在教育活动中的巨大作用,国外教育技术对我国的启示,现代教育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教育技术发展趋势 引言 1970年以前,我国教育技术的概念是指教育过程中对各种教育机器的利用。这一阶段有关教育技术的定义是为了“一定的教育目的,提供各种机械,电子装备等硬件设备”而定。进入70年代以后,随着各教育系统的不断开发和实践,人们还逐渐认识到教育机器只不过是教育过程中诸多构成要素中的一个要素。教育技术中不仅包括各种机器的利用,还应该包括媒体的设计,评价,对学生特性的研究等内容。[1] 1、国外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 1、1 .古代教育技术的产生 外国世界古代最早的教育技术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的“泥板书”图画文字,“泥板”教材即泥板书。若论发明更早的教具,则是古埃及的“纸草”(paperus)。纸草原是生长在尼罗河沼泽地的一种长茎植物。古埃及人将这种植物的茎层层剥开,然后将薄片连接粘结起来,经过加工制成可用于书写的纸。成为一个正方理论探讨教育技术形,古希腊时期的教育技术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据《荷马史诗》记载,其教师咯戎教导阿喀琉斯的时候,向他传授了骑马、掷标枪、打猎、弹奏七弦琴和医术等方法的技能在雅典教育中要学习纺织、缝纫和弹琴。同样都需要借助器具进行学习,同样渗透了教育技术手段。 1、2 .近代教育技术的产生 13、14 世纪英法等国学徒制作使用了一些教学仪器。1658 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通过图画出版了150 幅插图的《世界图解》,标志着教育技术学的诞生。最早提出教育技术理论的当推卢梭,他主张师生共同亲手制造一些仪器用以验证知识。瑞士的裴斯泰洛齐(1746—1827)在发音教学中发明了拼读课本,并设计了进行拼读练习的拼读板,在算术教学中所采用的分数表、正方形和算术箱等教具都是简单的教育技术手段。德国的福禄贝尔发明的恩物(Froebel’s Gifts)是一套供儿童使用的教学用品,他认为恩物的教育价值在于它是帮助儿童认识自然及其内在规律的重要工具。1836 年他创制了1-5 种恩物,后来演变到8 种。这些教具可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事物,提高了教学效率。[3] 1、3.现代教育技术的产生 美国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先驱,视觉教育运动的发生和发展是其主要表现。它是以幻灯和

《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三大趋势》

《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三大趋势》黄桂晶黄荣怀张进宝江新发布时间:xx-10-29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教育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国教育信息化从基础设施、数字资源、人才培训、关键技术及标准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较高的发展平台。应用能力建设与投资效益提高、缩小数字鸿沟、助力学习型社会建设等是教育信息化发展正面临的挑战。我国教育信息化正处于一个关键的发展期,将呈现由点到面的发展趋势。 一、当前教育信息化面临的挑战 我国将大力发展教育信息化作为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的重要举措。“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以人为本、均衡发展”等理念,已经成为国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等各类重大战略方针的指导原则。以教育信息化为龙头,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全面发展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如果说“校校通”工程、“普及信息技术课程”、“高等学校现代远程教育试点”等只是国家在教育信息化整体推进方面的起始工作,那么“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等具体措施的出台,则是国家整体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具体表现。 随着不同类型教育信息化成功案例的逐步丰富,我国教育信息化在实现教育现代化,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已经有了众多经验。对于教育信息化必要性与需求的理解也日益深人人心。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实现

信息时代更高的教育目标,形成信息时代学与教的新方式,促进学校组织的变革和整个教育系统的变革,是来自教育系统内部最强大的需求。而政府组织、学术团体与工商业三种强大的外部推动力,也造就了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难得的机遇。 尽管教育信息化已经在各方面取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但与人们的预期相比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具体表现在: 1.持续提升应用能力与效益的挑战 目前,我国教育信息化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信息化应用水平较低。其直接需要面对的问题是来自各方对“高投入、低产出”教育信息化的质疑与不满。 经过几年国家对教育信息化的大量投入,我国基础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信息基础设施都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很多学校设备采购速度大大超过实际应用需求;高性能计算机只被用于简单办公需求,更多时间则是被用于娱乐;价值昂贵的服务器资源仅用于支持极少的访问量,而且管理极为不完善;先进的网络交换机每日流量很低,并经常处于故障状态;学校各自为政,缺乏协调与合作,信息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缺乏统一标准;信息安全、病毒管理没有有效方案,严重困扰应用;计算机教室每周使用时间不超过几课时,形成大量闲置等。这些存在于教育信息化中的浪费行为,应当引起我们高度的关注。 相比快速推进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广大教育工作者、教育管理者的信息素养和应用能力的提升则要落后得多。一方面,广大教师、

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doc

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出现,对传统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各国都把推进教育信息化作为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我国也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加快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今天我给大家整理了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范文一 作为学校公共服务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校园网络已成为学校重要的基础设施。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的校园网络基础设施面貌得到了比较大的改变,与之相适应的校园信息化水平也得到了较大提高,针对我校在信息工作的要求,我们确立了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总则和总体目标,并制定了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分阶段实施方案,以期对今后进一步的校园信息化建设提供良好的发展之路。 一、抓领导,确立岗位分工责任制为特征的管理机制 围绕学校信息化发展方案,发挥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的整合,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提升教师的教学信息技术水平,深化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系统的应用,保持我校教育信息化的创新与活力。创建智能化、网络化与个性化的数字化环境,推进学校向现代化教育的转变,加速学校教育均衡发展和内涵发展。推动我校的教育信息化和智能化。进一步完善我校数字化建设步伐。 1、组织保障

实施信息化工程,涉及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学校通过建立信息化领导小组,形成信息化管理的工作网络。领导小组由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和信息技术教师组成,共同研究制定学校信息化工作的规划和管理制度。 2、制度落实 将数字化学校创建作为我们学校发展的增长点和奋斗目标,把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与学校的制度建设、教学改革、教育科研、教师学生成长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首先,将目标分解成每个学期的具体目标,经常向教师宣传,使之成为全校教师追求优质共同发展的共同愿景,扎扎实实分步实施。其次,分阶段、分层次、有步骤地对老师进行培训,注重提高教师使用计算机的实际操作水平,培养教师自己设计制作课件的能力及网上操作的能力。 二、抓建设,确立优化资源配置为特征的执行机制 为了使学校真正实现教育教学活动全面实现信息化,营造数字化环境,学校加强信息化设备的投入,现已做到每位教师有一台工作电脑,每个教室配置了一套多媒体电脑设备、实物投影机,营造了学校数字化环境。有了硬件的保证,现在教师的每堂新授课都能保证应用多媒体,基本上所有老师都能利用电脑查阅资料、电子备课、制作课件等,学校已经建立起比较完整的资源库。电脑和多媒体设备已经成为教师日常教学工作的必备,实现了办公的电脑化和网络化。 三、抓应用,确立构建数字化为特征的校园氛围 学校在初步完善校园网络的平台建设之后,把工作的重点转移

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分析详解

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 分析报告 2006年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平稳中透着坚定、务实,更加关注效益和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规范和内涵质量的提升,让人们对教育信息化的明天充满了期待。慧聪行业研究根据多年积累数据,对教育信息化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 、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 教育行业信息化经过10年从无到有的快速发展期,目前已进入相对平稳增长期,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第一年,在建设新农村和深入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战略方针指引下,培养创新人才、创建学习型社会成为2006年教育信息化的热点问题,教育信息化对此担负着史无前例的重任。 有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教育行业IT投资总规模为304.8亿元,比前一年增长了11.8%。回顾2006年的教育信息化,培养创新人才可以说是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热点问题。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大家越来越感到传统的教育思想和体制与教育信息化的冲突和矛盾,对于创新人才的评价标准和培养途径的种种争议,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培养创新人才与教育信息化之间具有本质的、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教育信息化不仅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发展全 局中的关键环节。早在2003年教育部就提出了未来5年教育信息化的总体目标: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国家公共教育信息化平台,加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推进多层次、多功能的资源开发、交流和共享机制的形成,提高各类社会成员的信息素养,满足人们随时随地终身学习的需求,提升现有教育质量和水平,为国家信息化提供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 同时确定了未来5年中国教育信息化建设总体方案,该方案由硬件平台、应用支撑平台、应用系统、服务体系等主要业务系统,公共资源、公共应用、公共服务等主要数据系统,管理体系、标准规范、法律法规、培训服务以及关键技术攻关等支持环境组成。 2003-2006年教育行业信息化投入状况

学校信息化工作总结报告

( 实习报告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学校信息化工作总结报告Summary report of school informatization work

学校信息化工作总结报告 我校现有14个教学班,34名教师,469名学生,计算机101台(有10台欲打报废需更新)生机比:6:1;师机比:1:1。随着我区教育现代化、高水平、高质量区域均衡发展的逐步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信息技术应用越来越被重视,硬件建设不断增强,信息技术建设每年都增加投入。有了这样好的发展基础,我们把信息化建设工作做为我校整体工作的一部分,纳入规划,并逐步落实。网络资源开发和利用为我校教育教学深入开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和资源保障,为全面推进学校发展发挥极大的功能。 一、组织保障、制度管理 我们充分认识信息化建设在提升学校办学特色,提高行政管理效率,优化课堂教学效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的积极促进作用。为了进一步深化信息化工作,学校建立了信息化工作领导组织机构,

成立三个小组即:信息技术应用领导小组、信息技术工作小组、教育教学资源开发小组,形成由校长主管、书记、副校长分管,信息技术小组教师具体贯彻实施的管理网络和运行机制,确保了我校运用信息技术应用管理在组织上、技术上、资金上得保证和支持。职责明确,强化过程,制度约束。 学校先后建立了《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制度》《网络管理人员工作职责》《微机室管理制度》《微机室学生守则》《学校资源开发工作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确保信息技术课程计划的落实,开足开齐上课与上机操作两课时。 二、有限经费、有效投入 我们学校经济基础很薄弱,把有限的经费用在刀刃上,就是有限经费做到有效投入,那就是促进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学校把加强对全校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纳入教师专业化队伍建设的重要一环。这项工作主要分三步走:一是,学校拿出经费组织教师参加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信息技术相关知识培训,确保了专任教师培训合格率为100%,适龄教师参加国家教育技术考试为100%;

讲话稿:全市教育信息化工作推进会上的主持讲话

全市教育信息化工作推进会上的主持讲话 尊敬的同志们、朋友们,大家好! 今天,我们举行为期一天的全市教育信息化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全省教育信息化推进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总结部署我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加快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通过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这次信息化工作推进会,吹响了我市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号角,对于形成“设施完备、机制健全、融合创新、应用广泛”的X教育信息化格局,可以说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这是我们X教育人在信息化建设上的有力探索,也是我们团结奋进凝心聚力的生动实践。上午,与会同志们观摩了三堂现场课堂教学展示,参观了全市教育信息化应用优秀学校和企业展区,收获了不少新的理念和启示,感受了激情与智慧融合、师生共同成长的智慧课堂的魅力与精彩。应该说,感受颇多,启迪颇多,收获颇多。

下午,X市长百忙之中亲临会议指导,充分体现了市政府对教育的关心厚爱以及对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高度重视,X市长就全市教育信息化工作为我们作了重要的指示与讲话。X市长站在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的战略高度,要求我们不断顺应现代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新趋势,不断顺应日新月异的教育发展新环境,不断顺应全球、全国教育创新实践的新形势,不断顺应X教育领跑全省教育的发展新态势,深化认识强化责任、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加大投入强化保障、统筹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坚持原则把握重点、扎实做好教育信息化工作,努力推动全市教育工作迈上新台阶。X市长的讲话,高屋建瓴,发人深思,催人奋进。大家回去以后要认真组织学习,深刻领会,将讲话精神落到实处。 应该说,今天的这个会非常重要,效果也非常的好。对于会议的评价,我有七句话:一是感受了氛围,二是领悟了精彩,三是学习了经验,四是理清了思路,五是明确了要求,六是强化了责任,七是推动了实践。我相信通过今天的这个会议,我们整个X市的信息化工作将开启新局面,走向新发展,我们与会的同志应该会收获满满,会信心满满,也一定会责任满满。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