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对技工学校文化基础课教学改革的思考

对技工学校文化基础课教学改革的思考

对技工学校文化基础课教学改革的思考

作者:孙兆花

来源:《职业·中旬》2012年第12期

摘要:本文重点探讨技工学校文化基础课教学的现状问题,并提出改革建议。

关键词:文化基础课教学改革建议

一、技工教育文化基础课教学现状与问题

1.学生基础差,文化基础课教学难度大

技工学校的生源质量较差,来技校上学是为了“学一技之长”找个工作,对文化基础课没有兴趣,听不懂、学不会,甚至有的学生直接放弃。所以,大多数学生对学习文化基础课没有信心,更缺乏热情。因此,文化基础课教学面临很大困难。

2.素质教育落实不到位,文化基础课作用难发挥

在学校内部仍然存在着重视专业课、轻视文化课的现象。当然,专业技能培养是技工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技工教育的生命线。但是这个问题处理不好,就会使得“专业技能”与“文化基础”之间权重失衡,致使学生综合职业素质培养和发展受到影响,培养出来的人才发展不够全面,心理素质较低,缺乏自信,转岗再就业能力差。此外,如果忽视基础文化素质的提高,专业技能发展本身也受到很大的制约,难以进行自我教育与提高,影响、限制学生今后职业生涯的继续发展和潜能的发挥。

3.评价体系不够科学全面,文化基础课无足轻重

在技工学校教育中,专业课教学已经建立了比较系统的完善的学校、社会考核评价机制,各种等级证书的考核使各专业知识的评价厚重有力。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把能否取得到专业等级证书作为评价这个学生学习优劣的标准。而文化基础课教学则缺少强有力的外部评价机制,内部评价机制又不够完善,对教师而言是教得轻松,对学生而言是学得轻松,文化基础课教学的考核评价缺乏严谨性科学性,致使文化基础课的地位无足轻重。

二、技工教育文化基础课教学改革建议

1.提高认识,处理好“专业课”与“文化基础课”的关系

文化基础课是学生学习、工作、生活、成才、发展的重要基础。造成“专业技能”与“文化基础”之间权重失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文化基础课的地位和学科价值认识不够。其实,“专业课”与“文化课”之间并不是矛盾对立的,宽厚的文化基础是培养扎实专业技能的条件,也是

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技工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狭窄的专业技能训练,必须注重对学生普通文化素质、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实现“文化高移、基础宽厚、技能复合、素质全面”的技工教育目标。因此,我们要提高对文化基础课教学在技工教育中重要性的认识,使文化基础课程真正体现其学科价值。

2.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文化基础课的教学质量

首先,要做到因材施教。文化基础课教学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开展,不搞一刀切,可实行分层教学。分层教学主要的着眼点是解决基础差异大和学生同步发展的矛盾,减轻各方面的压力,不断树立学习和教学的信心,逐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使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为就业做好职业素质和技能的准备。同时,在分层教学中,大胆地引入自主选择的因素,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状况,选择合适的层次,善于激发培养学习兴趣,激励学生勤奋学习,自我发展,以切实提高整体素质。其次,要选择适合的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基础知识水平,选择既趣味浓厚、知识性强、容易接受,又能对学生成长起到积极作用的内容,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3.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一,教师要树立科学的学生观。端正对学生的态度,对学生要有耐心、细心、热心、恒心、爱心。要深刻认识到技工学校教师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同时要看到技工学校教师所面临的困难和压力,要树立知难而进的勇气和信心,履行好我们的教育职责。

第二,教师要积极探索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加强文化课教学改革,在教学设计上多采用探究式、案例式、讨论式、活动式等有效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上多运用互动式、问答式、启发式等全员参与的形式;在教学手段上,借助于现代高科技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我们只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坚定地落实主体性教学的思想,把学生的学习效果放在首位,把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作为教学的落脚点,才能有目的地不断钻研教法、学法,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第三,教师要拓展多种渠道,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依据技工学校教育培养目标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思想状况,通过电影、事迹报告、专业讲座、就业指导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懂得:仅有技术不算人才,社会需要的是具有较高综合职业素质的优秀人才。提高学生对基础文化课重要性的认识,明确文化基础课的功能、作用,认识到文化基础课在技工教育中的地位和对技校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加强督促指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