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禁忌用药

禁忌用药

l 导致嗜睡的药物司机、高空作业者、精细工种禁用。驾车的要素可归纳为精神集中、视野广阔、反应灵敏。可引起嗜睡的药品有以下几类。

1.1 抗感冒药:多采用复方制剂,组方有解热药、鼻粘膜血管收缩药或抗过敏药,后两者可缓解鼻塞、打喷嚏、流鼻涕和流泪等症状,服用后易使人嗜睡。

1.2 抗过敏药:可拮抗致敏物质组胺,同时也抑制大脑中枢神经,服用后有神志低沉、嗜睡表现,其强度因个人的敏感性及药物的品种和剂量而异。

1.3 镇静催眠药:所有的镇静催眠药对中枢神经都有抑制作用,可诱使睡眠。

1.4 抗偏头痛药:服用苯噻啶后可有嗜睡、困倦和疲乏症状。

1.5质子泵抑制药:服用奥美拉唑(洛赛克)、兰索拉唑(达克普隆)、泮托拉唑(泰美尼克)后偶有疲乏、困倦反应。

1.6抗高血压药---交感神经末梢抑制药利血平、降压灵中枢抑制,较大剂量时可引起嗜睡、乏力、注意力不集中。中枢性降压药甲基多巴引起嗜睡。

1.7镇咳药如苯丙哌林、右美沙芬、咳必清能引起嗜睡。

1.8其他:丙咪嗪、阿密替林等三环抗忧郁药,可引起嗜睡。抗癫痫药多数伴有引起嗜睡、共济失调等。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比如普拉克索、罗匹尼罗或培高利特等,有可能诱发突发性、难控制的嗜睡症,发生率高达22%。研究者对929例服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的患者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22%的患者报告有突发性嗜睡发作,在发作的患者中,12%的病人每天都发作。

2 导致眩晕或幻觉的药物眩晕是因机体空间定向和平衡功能失调所产生的自我感觉,是一种运动性错觉。“真性眩晕”有明显的自身或他物旋转感或倾倒感,呈阵发性,伴有眼震、平衡失调(指物偏斜、站立不稳或倾倒)和植物神经症状(面色苍白、恶心、出汗、血压脉搏改变等);“假性眩晕”(昏晕)为自身或外物的晃动不稳感,常较持续,但也可为阵发性,伴发症状较轻或不显,外物纷杂时症状加重。“动”的感觉是其和“头昏”的鉴别标志。幻觉是指外界不存在某种事物而病人感知到这种事物,也就是客观环境中没有相应的现实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而出现的知觉体验。正常人有时可偶尔出现幻觉,如疲劳状态,入睡前或睡醒后,但时间短暂。如反复出现或持续很久,则是病理现象。

常见的幻觉有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幻触及内感受器与本体感受器的幻觉。

幻听是病人可以听到来自外界的讲话声、喊叫声、唱歌声、音乐声等,甚至听到自己体内的某种声音,导致情绪紧张,有时还会按照声音的命令做出奇怪的行为和意外的危险动作。精神分裂症病人常出现幻听。

幻视是病人可见到空中有奇形怪状的人像,或一闭上眼就看到红绿光等。

幻嗅是病人可闻到奇臭难闻的气味或难以描述的怪气味,如血腥等,有些病人认为有毒气而整天用毛巾捂着鼻子。少数病人可闻到异香气味。

幻味常与幻嗅同时存在,病人尝到饭菜、开水中有某种怪味,往往因之认为饭菜有毒而拒绝进食。

幻触是病人感到皮肤粘膜上有虫爬、烧灼、通电、湿润、抽筋等异常感觉。除此之外,还有前庭幻觉、运动幻觉和内脏幻觉等各种各样的幻觉。

2.1 镇咳药:右美沙芬(普西兰)、那可丁可引起嗜睡、眩晕;服用喷托维林(咳必清)后10分钟可出现头晕、眼花、全身麻木症状,并持续4小时~6小时。

2.2 解热镇痛药:服用双氯芬酸(扶他林、戴芬)后可出现腹痛、呕吐、眩晕症状,发生率约为1%,个别患者可出现感觉或视觉障碍及耳鸣症状。

2.3 抗病毒药:金刚烷胺可刺激大脑中与精神有关的多巴胺受体,服药后有幻觉、精神错乱、眩晕、嗜睡、视物模糊症状。

2.4 抗心绞痛药:服用双嘧达莫(潘生丁)后约有25%的人出现头痛、眩晕症状;氟桂嗪(西比灵)则常使人有忧郁感、嗜睡、四肢无力、倦怠或眩晕。

2.5广谱驱肠虫药噻苯达唑(噻苯咪唑,噻苯唑)引起幻觉报道,服药期间不适于驾驶工作。多数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长期使用可能引起幻觉,甚至噻吗心安眼药水可引起幻觉、抑郁、疲乏、意识混乱等ADR。

3 导致视物模糊的药物

3.1 解热镇痛药:服用布洛芬(拔怒风)后偶见有头晕、头昏、头痛症状,少数人可出现视力降低和辨色困难;吲哚美辛(消炎痛)可出现视物模糊、耳呜、色视症状。

3.2 解除胃肠痉挛药:东莨菪碱可扩大眼瞳孔,持续3小时~5小时,出现视物不清;阿托品可使人视近物不清或模糊,约持续1周。

3.3 扩张血管药:二氢麦角亭除导致偶发呕吐、头痛外,还使人视物模糊。

3.4 抗心绞痛药:服用硝酸甘油后可出现视物模糊。

3.5抗精神病药:卡马西平、苯妥英钠、丙戊酸钠在抗癫痫的同时,可引起视物模糊、复视或眩晕,使人视物成双影。服用利培酮(维思通)后偶有头晕、视物模糊、注意力下降。

4 导致定向力出现障碍的药物定向力又称定向能力,指一个人自己对时间、地点、人物以及对自己本身状态的认识能力。一是包括对周围环境的认识如时间、地点、人物;二是包括对自己状态的认识,如自己的姓名、年龄、职业等。定向障碍分为:(1).时间定向障碍:即指分不清具体时间,如分不清上午、下午等。(2).地点定向障碍:即指分不清自己所在的具体地点。(3).人物定向障碍:即指分不清周围其他人的身份及关系。(4).自身的定向障碍:即指对自己的姓名、年龄等分不清。(5).双重定向障碍:即指认为自己同时在两个不同的地点。定向力障碍(对时间、空间、人与事物缺乏辨别力)

4.1 镇痛药:注射哌替啶(度冷丁)后偶致定向力出现障碍、幻觉,犹在腾云驾雾。

4.2 抗胃溃疡药:雷尼替丁、西咪替丁、法莫替丁可减少胃酸分泌,但能引起幻觉、定向力障碍。

4.3 避孕药:长期服用可使视网膜血管发生异常,出现复视、对光敏感、疲乏、精神紧张,并使定向力发生障碍,左右不分。

4。4 抗抑郁药物加舒必利、盐酸丙咪嗪等,都可导致定位能力降低。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如盐酸氯丙嗪、氟哌啶醇等,可引起定向力障碍

5 导致多尿或多汗的药物

5.I 利尿药:服用阿米洛利(武都力)后尿量增多,出现口渴、头晕、视力改变症状。

5.2 降压药:服用复方双肼屈嗪片(北京降压0号)后使尿量增多;服用吲达帕胺(寿比山)后3小时产生利尿作用,4小时后作用最强,出现多尿、多汗或尿频。服用哌唑嗪后出现尿频、尿急。

6.其他精神药品或麻醉药品:《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明确规定,“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麻醉药品不得驾驶机动车”。如麻醉性镇痛镇静药,则病人会有轻度的嗜睡,老年及体弱病人嗜睡的程度可能要重一些。降糖药引起低血糖症:低血糖症是指血液里葡萄糖的浓度低于正常水平而出现很多症状。一开始会出现饥饿、心慌、手抖、头晕、出汗、烦躁、焦虑、全身无力等症状,程度严重时,中枢神经会出现问题,出现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进一步发展则会出现精神障碍,如恍惚、嗜睡、反应迟钝,甚至昏迷。此外,驾车跑长途,尤其是出租车司机,吃饭没有规律长时间空腹易引发禁食性低血糖症。

7驾车用药注意我们每个人的家里几乎都有一个小药箱,常备些常用药,以备一时的小毛病,这样做不是不可以,但必须了解一些药物的相关知识,因为有些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尤其是眼神经、耳神经可能产生毒副作用,因此开车前尽量不要服药;如果必须服药,应牢记以下几点用药之道:6.1.到市面零售药店购药时应请教执业药师,取得他们的用药指导。

6.2.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特别注意用量、禁忌症和副作用,不可超剂量用药,还要尽量避免药物在血液浓度峰值的时间内开车。 6.3.去医院看病开处方时,应主动告诉医生你是开车的,请医生在开处方时尽量避免开出对驾驶员可能产生不良影响的药物。6.4.服药期间如果出现异常,尽可能去医院请教医生,不要勉强开车,以免发生交通意外。 6.5. 常用药如治感冒、咳嗽等类药物,也不能掉以轻心。

7.驾驶人员服药的基本原则对驾驶人员来说,生病时既要吃药,又要保证行车安全,因此,合理用药就显得格外重要。上车前4小时不宜服药,或是服药后6小时再驾车。对易产生嗜睡或昏迷的药物,服用最佳时间为睡前0.5小时,既减少对日常生活所带来的不便,也能促进睡眠。有些抗感冒药分为日片或夜片,如日夜百服宁片、白加黑感冒片,日片不含抗过敏药,极少引起嗜睡,故在白天宜尽量选用日片。改选替代药品,如过敏时尽量选用对中枢神经抑制作用小的抗过敏药如咪唑斯汀(皿治林)、氯雷他定(开瑞士日);降压时可选不产生利尿的药,如卡托普利(开搏通)、依那普利(怡那林)、贝那普利(洛汀新)、福辛普利(蒙诺)、硝苯地平(伲福达)、氨氯地平(络活喜)、氯沙坦(科素亚);感冒时选用不含镇静药和抗过敏药的日片或康利诺片、丽珠感乐片、代尔卡片或锌布颗粒。驾车前千万不要饮酒或含酒精的饮料,酒精实为一种中枢神经抑制药,可增强安眠药、镇静药、抗精神病药的毒性。对已知有不良反应但又离不开的药物,上车前可减半服用,休息时再补足全量。

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驾驶公、私家车辆的人员与日俱增。据统计,持有驾照的驾驶人员约计1亿。驾驶人员生病服药是否会影响驾驶?答案是肯定的。因此,尽量避免服药后驾车。背景资料据有关部门统计,每五起事故有一起与药有关避免服药后驾车。事实证明,服药后驾驶已成为当今引发交通事故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服药后驾驶的司机发生交通事故的比率要比未服药者高出4倍。然而,许多人并不知道服药后驾驶也会酿成交通事故。据报道,一份有关在致命性交通事故中用药情况的调查表明:在药后驾车的人群中,用抗抑郁镇定剂的事故率达97%,服用大麻酚镇吐剂的事故率是90%。另一项是抗组胺药,造成事故率为72%。而饮酒后驾车的事故率是87%。英国医学期刊曾就一些严重交通事故作出统计,发现服用抗组织胺和镇静剂的人;其发生交通事故的机会比一般人高出数倍。在美国,很多人滥用一种弱镇静剂—一安定。在这种药物的作用下,汽车驾驶员往往觉察不到他们驾驶技术的下降。警察目前也还缺乏能鉴别司机是否服过这类药物的技术手段,科学家们早已知道安定对交通方面造成的一些危险性。科研人员通过对100多名因车祸死亡的司机血液检验,发现其中10%的人血液中含有安定的成分。他们根据药物处方和医院病历,同死亡情况作了对照后断定,服用安定剂使严重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增加了近五倍。还有试验表明。给受试验者连续服了8天的安定,每天15毫克(这是通常的剂量),然后让他们驾驶模拟汽车。一天以后,驾驶技术下降;8天以后,他们在拐弯处调节车速,跟随前面车辆,以及注意行人、交通信号和标志等方面,均感到困难。并且在超车时多半会发生碰撞事故。有些药开车前严禁服用大家都知道,开车前不能喝酒。可是,开车前,有些药物也是严禁服用的,这一点却往往被驾驶员忽略。据国外专家的调查,发现每五起交通事故中就有一起与药物引起的副作用有关。这个数字不能不引起药师和驾驶员的重视。根据日本汽车研究所的医学特性研究报告,服用感冒药两倍剂量(50毫克)同喝下180毫升威士忌的人体状态相比。4个人分别驾驶200公里,其中服用感冒药的一个人,将树木错看成汽车而紧急刹车,另外3个人开得

也极不安稳。这4个人中,有两个人开车时打盹,服药4-5分钟后,每个人都开始出现阿尔法脑波,即半睡眠状态。还有一些添加咖啡因的成药,多半含催眠药剂成分,服药后也不宜开车。根据药物、药理学家的研究和临床实践,现今已知大体上有近十类、约几十种药物是驾驶人员必须小心服用的,它们包括镇静、安眠、抗抑郁、抗焦虑、止痛解痉、抗过敏、降血压、抗心律失常、抗心绞痛类,还有个别驱虫药和抗生素类药物。其中有的是人们较为常用的,有的还是属于非处方药,但有的则是少数病人才用的药物。为什么服药后驾驶会酿成交通事故?究竟服用哪些药物会对安全驾驶不利?车族该如何合理用药?为什么禁止服药后开车呢?许多药物成分会使人在驾驶中昏昏欲睡,从而导致车祸发生。服用后会对驾驶产生危害的药物相当多,尤以含抗组胺的感冒药最具代表性。药品具有双重性,除有治疗作用外,还有不良反应。服用药物后可能出现的嗜睡、眩晕、幻觉、视物模糊、辨色困难、多尿、平衡能力下降等现象,都会影响人的反应能力和正常操作,特别对驾车、机械操作或高空作业的人群来说,可能会导致反应迟缓和判断失误,甚至危及生命和财产安全。

众所周知,酒后驾车易导致事故,殊不知服用某些药物后亦不利于行车安全,这些药物存在的毒副作用会给驾驶带来负面影响,须引起医生和司机的足够重视。

1 抗组胺药

扑尔敏、异丙嗪(非那根)、苯海拉明、赛庚啶等均为常用抗组胺药,服用可发生中枢抑制反应,出现嗜睡、头晕、口干、乏力、反应迟钝等症状。另外,一些常用抗感冒药,如速效感冒胶囊、感冒清、感冒通、康必得等,均含有扑尔敏成分,服用后也可出现中枢抑制反应。

2 镇静催眠药

安定(地西泮)、安宁、硝西泮、格鲁米特、甲喹酮等,具有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能使人的反应能力降低、灵活性减弱,甚至出现头昏、困倦、视力模糊、注意力分散、测距能力下降等不良反应。

3 解热镇痛药

服用大剂量的阿司匹林和水杨酸钠,可出现头痛、头晕、耳鸣及视力、听力减退等症状,称为“水杨酸反应”。镇痛药吗啡、度冷丁(哌替啶)、可待因、镇痛新等,可有眩晕、恶心、呕吐、嗜睡等不良反应,有些人还可出现幻觉。

4 解痉止痛药

阿托品类生物碱(如硫酸阿托品、普鲁苯辛、654-2等)的常见副作用为视力模糊和心悸,过量用药易产生焦躁、幻觉、谵妄、抽搐等中枢神经兴奋症状。

5 抗心律失常药

奎尼丁、美西律、普萘洛尔等抗心律失常药,常引起头痛、眼花、耳鸣和低血压等

不良反应;剂量过大可引起心动过缓、传导阻滞、甚至低血压晕厥;可导致用药者反应迟钝,使其对行车过程中的突发事件不能果断处理,从而容易发生车祸。

6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如链霉素、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等,长期应用会引起人体第八对脑神经(听神经)的损害,出现听力下降,乃至耳鸣、耳聋、平衡失调等不良反应。

7 兴奋药

兴奋剂虽能解除疲劳,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但往往会导致精细操作的失误。因而,驾驶员应用此类药物,极易发生交通事故。

8 抗抑郁药

服用丙咪嗪、多虑片等药物后,可出现视力模糊、口干舌燥、心悸、乏力、肌肉震颤等不良反应。据英国报道,英国王妃黛安娜之死有多种原因,其中之一与司机饮酒及服用抗抑郁药有关。

9 其他药物

服用抗高血压药物(如可乐定、利血平、派唑嗪等)、降血糖药物(如氯磺丙脲)、抗心绞痛药物(如硝酸甘油、硝苯地平、硝酸异山梨酯等),均可影响神经系统和视觉的功能,从而不利于行车安全。

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请珍爱生命,小心服药,谨慎驾驶。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