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9年中考生物专题复习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_7

2019年中考生物专题复习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_7

2019年中考生物专题复习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_7
2019年中考生物专题复习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_7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

学校:姓名:电话:

1、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知识导图

2、知识要点

考点一动物的分类

1.根据动物体内是否有,动物可分为无脊椎动物和。

2.各种环境中的动物概况

考点二无脊椎动物主要结构的演化

考点三各种动物对环境或生活方式的适应

1.蛔虫等线形动物适应寄生生活的特点:

(1)体表有角质层——保护作用

(2)消化管结构简单

(3)生殖器官发达,生殖能力强

(4)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

2.昆虫适于陆地生活的特点

(1)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体表有(有支持、保持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2)头部有一对触角,一对复眼。(感觉中心)

(3)胸部有对足,翅。(运动中心;飞行能扩大活动范围,有利于觅食、繁殖)

(4)腹部有气门、气管、内脏器官(气管是昆虫的呼吸器官)

3.鱼类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1)形态:身体呈形,体表有鳞片和粘液。

(2)游泳:主要靠身体和尾部的左右摆动击动水流产生前进的动力。

胸鳍、腹鳍和背鳍都有平衡身体的作用,鳍有控制运动方向的作用。

(3)呼吸:能在水中用呼吸。

4.鸟适于飞行的特点

(1)体形:型(减少飞行的阻力)

(2)体表:被覆,前肢变成翼,翼上着生大型的羽毛(利于扇动空气,产生动力)

(3)肌肉:发达(牵引两翼运动)

(4)骨骼:轻而坚固,长骨中空,有的骨很薄,胸骨有发达的龙骨突(减轻体重)

(5)消化:食量,消化快,直肠。

(6)循环:心脏发达,血液循环快(运输营养物质和氧的能力强)

(7)呼吸:有辅助呼吸(有气体交换功能的是),飞行时进行双重呼吸(增加飞行时所需的氧)

(8)体温高而。

5.哺乳动物(兔)适应复杂环境的进化特征:

(1)繁殖、哺育:、(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2)形态:体表。(起保温作用)

(3)呼吸:用呼吸,气体交换能力强。

(4)循环:心脏分腔,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输送氧气的能力强。

(5)消化:牙齿。

(6)神经:大脑发达,能够灵敏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迅速做出相应的反应。

6.哺乳动物和鸟类适应温度变化的特点(体温恒定):

(1)心脏分为四腔,使动、静脉血完全分开,血液输送氧气的能力强,有利于有机物的分解,为身体提供足够的能量。

(2)体表有毛、羽毛等保持体温的结构。

(3)有完善的神经系统,具有强大的调节体温的能力。

【答案】考点一:1.脊柱;脊椎动物 2.辐射;肛门;两侧;扁平;细长;角质层;肛门;体节;刚毛;疣足;外套膜;贝壳;外骨骼;分节;水;水;鳃;肺;变态;卵壳;羽毛;翼;恒定;毛;恒定;

考点三:2.外骨骼;三;两对; 3.流线;躯干;尾;鳃; 4.流线;羽毛;胸肌;大;短;气囊;肺;恒定; 5.胎生;哺乳;被毛;肺;四;分化

( )1.(2017〃绥化)具有“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这些主要特征的动物类群是

A.腔肠动物 B.扁形动物 C.线形动物 D.软体动物

中考生物备考专题复习资料大全

中考生物备考专题复习资料大全 专题一科学探究与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纵观东营近五年中考,科学探究的方法中对照实验的设计、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中考中都有考查,分值在2~4分之间,主要以非选择题形式出现。尤其是近几年开始出现实验中设计表格、实验变量的控制,考查比较明确。预测2019年将继续加重学生实验能力的检测。显微镜的使用及其常见的几个问题、动植物细胞的观察以及细胞的结构和功能,都以选择题形式考查,预测2019年也一定会涉及这方面的知识。关于细胞裂、生长和分化以及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常以选择题或非选择题形式出现进行考查,预测2019年对本专题的考查变动不大。 命题点一科学探究过程 1.科学探究的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 2.科学探究的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测量法等。 3.实验设计的几点注意事项: (1)要设计对照实验; (2)遵循单一变量原则; (3)严格控制实验条件,需要数值时求多组的平均值,尽量减小误差; (4)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要设计重复组或增加实验对象数量,减小实验偶然性。 命题点二细胞的结构与观察 1.显微镜使用问题汇总。 (1)成像问题:显微镜所成的像是放大、倒立的物像,与玻片上的图像相比,呈180°旋转,即将试卷旋转180°,倒过来看到的图像与显微镜下看到的图像是一致的。 (2)移动问题:由于显微镜所成的像为倒像,所以物像移动的方向与玻片移动方向相反,即偏哪就向哪移,如物像偏左上方,玻片就向左上方移动。 (3)视野亮度问题: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小光圈;光线弱时,用凹面镜、大光圈。 (4)倍数问题: ①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②由低倍镜换成高倍镜时,视野中的三变:视野变暗、细胞数目变少、细胞图像变大。 2.细胞的结构功能与观察。 (1)细胞的观察:动、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大致经过以下几步:擦、滴、取、放、盖、染。其中植物细胞滴清水,动物细胞滴生理盐水,染色用碘液。注意:盖的时候一定要使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液滴,然后缓缓放平,避免产生气泡。 (2)动物、植物、细菌和真菌细胞结构整合:

2018中考生物专题训练:人体的营养(带解析)

专题训练:人体的营养 一.选择题 1.(2017·苏州学业考)下图为人体消化、吸收的过程示意图。①~⑤分别表示不同的消化液。纵向箭头表示消化液对相应营养物质的消化作用,a、b、c分别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最终消化产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④和⑤发挥作用的主要场所都是小肠 B.①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 C.③内含有脂肪酶,可以分解脂肪 D.X是大肠,是吸收a、b、c的主要场所 【解析】选A。本题考查食物的消化过程。分析示意图可知,④和⑤为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在小肠内将糖类、蛋白质和脂肪彻底消化,选项A正确。①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选项B错误。③为胆汁,不含消化酶,将脂肪乳化为脂肪微粒,选项C错误。X是小肠,能够吸收a葡萄糖、b 氨基酸、c甘油和脂肪酸,选项D错误。 2.(2017·长沙学业考)某中学为了增强学生食品安全意识,举办了以“食品安全与健康”为主题的校园漫画竞赛。下图是一幅获奖作品。请回答问题:

(1)中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期,更应注意合理营养,合理营养是指____________而平衡的营养。 (2)为了做到合理营养,我们应每天按营养学家设计的“____________”均衡地吃那五类食物。 (3)购买包装食品时,除了要注意是否有QS标志外,一定要查看生产日期和____________期。 (4)向食品中添加防腐剂可以防止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起的食品腐败,但要遵照国家标准规范使用。 (5)作为一名中学生,当发现商家有类似漫画中的违法行为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你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v。【解析】(1)合理营养是指全面而平衡的营养。“全面”是指摄取的营养素种类要齐全;“平衡”是指摄取的各种营养素的量要适合,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 (2)根据“平衡膳食宝塔”均衡地摄取五类食物。在“平衡膳食宝塔”底层的食物需要量多,越往上需要量越少,最顶端需要量最少,由下往上①层为谷类、薯类及豆类,主要提供淀粉等糖类,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能为人体提供能量,因此每日摄取量最多的应为第①层食物,因为该层食物富含糖类,能满足人体对能量的需求;②层为蔬菜、水果类,主要提供维生素;③层为肉类等动物性食品,④层为奶制品、豆制品,③④层主要提供蛋白质;⑤层为油脂类,能提供脂肪,

2018中考生物专题训练: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带解析)

专题训练: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一.选择题 1.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说“血缘关系”,这里的“血缘关系”实质上是指( ) A.血液 B.遗传物质 C.血细胞 D.血浆 【解析】选B。本题考查对血缘关系的理解。血缘关系实质上是指遗传物质,血缘关系近的人,遗传物质越相似。 2.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兔的白毛和白毛 B.兔的白毛和黑毛 C.兔的白毛和长毛 D.兔的白毛和猫的白毛 【解析】选B。本题考查相对性状的判断。相对性状指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即判断相对性状有三个关键点:同种生物,同一性状,不同表现类型。判断时三者缺一不可。选项A为同一表现类型;选项C不是同一性状;选项D不属于同一种生物,故选B。 3.下图是关于遗传知识的概念图,图中的代码1、2、3、4依次为( ) A.细胞核、染色体、基因、双螺旋结构 B.染色体、双螺旋结构、遗传信息、基因 C.遗传信息、染色体、基因、双螺旋结构 D.遗传信息、细胞核、双螺旋结构、基因

【解析】选C。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它主要由DNA 和蛋白质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基因是DNA上包含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一条染色体上携带着许多基因。 4.某生物的体细胞中有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染色体上,下列图解中正确的是 ( ) 【解析】选C。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成对的基因在成对的染色体上。在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基因成对,成对的基因在成对的染色体上的位置相同。选项A 中,A、a位置不同;选项B中,A与B,a与b不是一对基因;选项D中,成对基因的位置不同,因此只有选项C正确。 5.下列关于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都是显性性状 B.出现频率高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出现频率低的性状是隐性性状 C.相对性状有显性和隐性之分 D.隐性性状只有在子二代中才能表现出来 【解析】选C。本题考查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它们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当细胞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

生物与生物圈复习教案

生物与生物圈复习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附:试卷习题 考点1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约达20千米厚,它的范围包括 的底部,的大部和的表面。 考点2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因素;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光、温度、______、空气等非生物因素,另一类是生物因素。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是________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

▲2、探究的过程: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和交流 考点3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骆驼失水很少和骆驼刺的根长得很长是对干旱的适应;海豹胸部的皮下脂肪很厚是对寒冷的适应,旗形树的树冠的形状是对风的适应。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地衣生活在岩石表面,从中获取必要的水分和无机盐,地衣的生理活动对岩石 ________环境,又能 _________环境。 中考链接 1.下列属于最大的生态系统是(2010)(2012)(2014) A.生物圈 B.海洋生态系统 C.湿地生态系统 D.森林生态系 2.下列叙述中蕴含丰富的生物学知识,其中能说明“生物对环境有影响”的是 ()(2010) A.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B.雨露滋润禾苗壮 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D.草盛豆苗稀 3.近期由于持续干旱,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水位降到了多年来罕见的低水位,使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长江江豚面临着生存考验。近期影响长江江豚生存的环境因素主要是()(2011) A.水分 B.土壤 C.阳光 D.温度

2020年中考生物专题训练三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含答案)

专题训练三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一、选择题(请将各小题唯一正确的答案代码填在下面答案栏相应的空格内) 1. 下列关于海带、葫芦藓、肾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葫芦藓可作为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 B. 海带有根和叶,没有茎 C. 三种植物都能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D. 肾蕨有根、茎、叶的分化 2. 地球上的生物是形形色色、多种多样的,有关下图四种植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水绵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B.卷柏用孢子繁殖后代 C.银杏有果实,属于被子植物 D.月季有花、果实等器官 3. 下列关于樱桃植株生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伸长区 B.芽在发育时,营养组织的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新的枝条 C.茎加粗生长是茎的形成层细胞不断分裂和分化的结果 D.植株生长需要施肥,主要是给植物提供有机物 4. 清代诗人袁枚在《苔》中描写苔藓为“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下列有关苔藓和牡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苔藓和牡丹都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 B.苔藓和牡丹都有根、茎、叶 C.苔藓和牡丹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苔藓和牡丹都能开花结果

5. 被子植物的一生要经历生长、发育、繁殖、衰老和死亡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结构 B.种子的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和胚乳构成 C.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 D.木本植物的茎能逐渐加粗,主要是因为茎中有形成层 6. 玉米被誉为长寿食品,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玉米在开花期恰逢阴雨连绵,就会因传粉不足果穗缺粒减产 B.玉米籽粒中的营养物质都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C.玉米籽粒里的淀粉主要在胚芽内 D.玉米果穗上有许多籽粒是因为其子房内有许多胚珠 7. 2019年,位于北极圈附近的世界种子库已建成10年,其储存的种子样本已经超过100万份。下列关于种子的储存和萌发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较低的温度有利于种子的储存 B.低氧条件下种子能储存较长时间 C.只要有充足的水分种子就能萌发 D.建立种子库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8. 菜豆种子萌发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符合事实的是( ) A.菜豆种子是由子房发育而来的 B.菜豆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胚芽 C.菜豆种子在萌发过程中,提供营养物质的是胚乳

第一单元+生物与生物圈+结构图及知识点

第一单元:生物与生物圈

知识梳理: 1、科学探究一般包括的环节: 提出问题、、、实施计划、得出结论、。 2、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 绝大多数植物通过制造有机物(自养);动物则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异养)。 2)生物能进行。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排尿。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性。 例:斑马发现敌害后。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和。 6)除以外,生物都是由构成的。 7)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新教材里增加的) 3、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 、、空气和水、和一定的。 4、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 非生物因素:、温度、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关系。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关系。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 5、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对环境的: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 2)生物对环境的: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6、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概念:在一定地域内与所形成的叫做生态系统。 组成:包括和。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温度等。 7、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就形成了。生态系统中的和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有毒物质也会通过食物 链。 写食物链时注意:只能以开始,以最高层消费者结束,箭头指向。 8、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 自然生态系统: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绿色水库”是 生态系统;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9、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的大部和岩石圈的。 10、生物圈是一个,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的。保护,人人有责。 练习: 1、某大湖景色优美,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去考察,发现湖内生活着芦苇、鱼、水草、鸭子等各种生物。下面是同学们对这些生物共同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都是生长和繁殖 B、都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C、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D、都能自己制造有机物 2、草原上,一只老鼠发现老鹰在上空盘旋,便紧张而迅速地钻进附近的巢穴内。老鼠的这种行为体现了生物 A. 具有遗传变异的特性 B. 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 能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 D. 具有生长和繁殖的特性 3、.“草盛豆苗稀”体现了草和豆苗之间的关系是 A.合作B.竞争C.共生D.捕食 4、“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可看成 A.一条食物链B.动物之间的捕食关系 C.一个食物网 D.动物之间的竞争关系 5、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所形成的联系叫做食物链。下列各项可表示食物链的是 A. 蛇→鹰 B.植物→鼠→狐. C.鼠→蛇→鹰. D.兔→植物→鹰. 6、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最终把生物部分的物质和能量还原到自然环境中的是()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不能确定 7、水俣病是由于汞中毒引起的,在食物链“水草→蜻蜓的幼虫→小鱼→大鱼”中汞中毒最深的生物是: A.水草B.蜻蜓的幼虫C.小鱼D.大鱼 8、西藏野牛休息时,体态与岩石相似;非洲有一种鸟,停息在树枝上。头酷似花蕊,翅像美丽的花 瓣,这有利于御敌和捕食。以上现象体现了() A、生物适应环境 B、生物依赖环境 C、环境改变生物 D、生物改变环境

中考生物专题复习 细胞学案

显微镜 学习目标: 1.知道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及主要区别。 2.知道细胞分裂的过程、特点和结果,能与细胞分化区分开。 重点难点预测:动、植物细胞的结构;细胞分裂的过程 相关知识链接:能量转换器,染色体的组成,细胞分化 学习过程: ◆预习?导学重新温习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二章的部分内容,填空。 【考点一】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1.根据下图写出相应数字所代表的结构名称及功能 ①,功能是:保护和支持细胞;②,功能 是:; ③,功能是:的场所;④,功能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 制中心; ⑤;⑥;⑦,功能是:的 场所 2.从以上图片可知,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区别是: A.相同点是:动、植物细胞都有:;

B.主要不同点是:动物细胞没有。 【考点二】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1.细胞的生长 细胞的生长使细胞的体积逐渐增大。由于受吸收营养的限制,细胞不能无限___________。 2.细胞分裂 (1)细胞分裂的顺序(从里到外):先分裂;再分裂;最后再形成新的,如果是植物细胞还要形成新的; (2)特点: 细胞分裂中最重要的变化是_________ 的变化,分裂前后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和数量__________,所含有的遗传物质也___________。染色体是由________ 和_________两种物质组成的。 (3)结果:细胞数目,细胞形态。 ◆展示提升:1. 细胞各结构的功能; 2. 细胞分裂的过程及与分化的区别; ◆基础检测 1.下图是动、植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控制物质进出细胞B.④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C.⑤主要存在于动物细胞D.⑦可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 2.不同生物的细胞结构不尽相同,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细菌细胞有成形的细胞核B.真菌细胞有叶绿体 C.植物细胞有线粒体D.动物细胞有细胞壁

初中中考生物专题训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带解析)

2018中考生物专题训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一.选择题 1.如图是生物分类的图解,其中①②③依次代表的生物正确的是( ) A.桃树、酵母菌、流感病毒 B.草履虫、枯草杆菌、乙肝病毒 C.醋酸菌、蘑菇、眼虫 D.小麦、醋酸菌、甲型流感病毒 【解析】选D。本题考查生物的分类。分析图示,①同时满足有细胞结构、有成形细胞核、有叶绿体,属于植物;②同时满足有细胞结构、无成形细胞核,属于细菌;③没有细胞结构,属于病毒。 2.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下列哪项不是生物分类的主要依据 ( ) A.形态特征 B.内部构造 C.生理功能 D.生存环境 【解析】选D。本题考查生物的分类依据。根据生物的形态结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将生物划归为种属等不同的等级单位,叫做生物的分类,生存环境不是生物分类的主要依据。

3.WWF(世界自然基金会)报告称,最近七年,在大湄公河流域发现了279种鱼类、15种哺乳动物、4种鸟类、88种蜘蛛、46种蜥蜴等近千种新生物。科学家进行如上归类的主要依据是( ) A.生存环境 B.形态结构 C.运动方式 D.生活习性 【解析】选B。本题考查生物分类的依据。对于动物要根据它们的形态结构、内部构造以及生理功能进行分类。 4.小李同学把小麦、杨梅和雪松归为一类,把卷柏、海带和葫芦藓归为另一类,则小李分类的主要依据是( ) A.种子的有无 B.果实的有无 C.根的有无 D.陆生或水生 【解析】选A。本题考查植物的分类。卷柏、海带和葫芦藓等都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小麦、杨梅和雪松等都结种子,用种子繁殖后代,属于种子植物。可见其分类依据是有无种子。 【互动探究】 (1)根据生活环境,可以把上题中的植物分为哪两类? 提示:水生:海带;陆生:小麦、杨梅、雪松、卷柏、葫芦藓。 (2)根据是否有根、茎、叶的分化,可以把上题中的植物分为哪两类? 提示:有根、茎、叶分化的植物:小麦、杨梅、雪松、卷柏。没有根、茎、叶分化的植物:海带、葫芦藓。 5.下表列出了四种植物在分类学上的地位,其中亲缘关系最近的两种植物是( )

中考生物复习专题训练 1

生物全程复习专题训练(一) 生物与环境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无论大小,都是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的 B.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 C.动物和植物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D.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2. (2012涪陵)右图表示某个生态系统中各种成分 之间的关系,图中的①所代表的成分名称是: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3.松树生活在干旱的地方,其根部能够分泌酸性物质使岩石分解,这说明() A.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B.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C.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D.生物的生存与发展与环境无关 4.某地生物体内残留的有毒物质的情况如下表:那么最可能的食物链构成是( ) A.A→B→C→D B.A→B→C C.B→A→C→D D.A→C→B→D 5.(2012济宁)“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可看成 A.一条食物链 B.动物之间的捕食关系C.一个食物网 D.动物之间的竞争关系6.(2012威海)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荣成天鹅湖 B.环翠楼公园 C.乳山河 D.昆嵛山上一棵千年银杏树 7.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现象中,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根深叶茂 B.大树底下好乘凉 C.大雁南飞 D.秋风扫落叶 8.湿地资源丰富,具有面积庞大的湿地生态系统。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两栖动物、鸟类和其他野生生物的重要栖息地 B.能有效蓄水、吸污、净化水质 C.是所有类型的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 D.能调节区域小气候 ⑤

生物与生物圈复习教案

课题 复习一生物和生物圈(7上)课型复习 考纲要求1、列举水、温度、空气、光等是生物生存的环 境条件。Ⅰ 2、举例说明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有密 切的联系。Ⅱ 3、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Ⅱ 4、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Ⅰ 5、描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Ⅰ 6、描述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Ⅰ 7、认同保护生物圈的重要性。Ⅰ 教学重点1、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2、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 3、食物链的书写表达。 教学难点1、说明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有密切的 联系。 2、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 3、所学知识的应用。 教学方法 讨论、归纳法、讲练结合教学准备 “双基优化训练”,试卷,课件,课本,(学生 还需准备作业笔记本)主备教师李林招使用教师教学时间 4.28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开放

一、明确复习主题 1、展示本课复习内容及考纲要求。 2、揭示复习主题1—“生物圈” 师:每年的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2014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为“向污染宣战”,倡导全社会努力改善环境的质量,保卫人类赖以生存的 共同家园。 问:还记得人类以及所有生物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是指什么吗?(生物圈) 二、自主学习1(了解生物圈) 1、说明:“生物与环境”这部分内容在中考所占分值为6分;阅读“双基优化训练P13-14”学习 相关知识。 2、学生独立完成试卷上的“考点1—4:生物圈、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态系统”。 三、互助释疑 1、小组内交流复习情况,结合课本P12--31的 内容进行对照。 2、全班交流,教师点拨(学生适当做好相关笔 记)。 四、互助提高

中考生物专题训练题(答案)-word

2018学年中考生物专题训练题(答案) 临近中考,学生要有一定的自主性,光跟着老师“跑”没用。因为每位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不同,复习进度也不同。查字典大学网初中频道为大家提供了中考生物专题训练题,希望能够切实的帮助到大家。 1.(1分)(2018?郴州)美国学者米勒探索生命起源的模拟实 验表明,在原始地球上可以产生( ) A. 复杂的蛋白质 B. 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C. 原始藻类 D. 原始单细胞动物 考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分析:关于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米勒的实验及其结论,据此解答. 解答:解: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这一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米勒通过实验验证了化学起源学说的第一阶

段. 根据米勒的实验装置可知:将水注入左下方的烧瓶内,先将玻璃仪器中的空气抽去.然后打开左方的活塞,泵入甲烷、氨和氢气的混合气体(模拟原始大气).再将烧瓶内的水煮沸,使水蒸汽和混合气体同在密闭的玻璃管道内不断循环,并在另一容量为5升的大烧瓶中,经受火花放电(模拟雷鸣闪电)一周,最后生成的有机物,经过冷却后,积聚在仪器底部的溶液(模拟原始大气中生成的有机物被雨水冲淋到原始海洋中).此实验结果共生成20种有机物.其中11种氨基酸中有4种(即甘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是生物的蛋白质所含有的.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故选:B 2.(1分)(2018?郴州)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化石.下列关于化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所有的古生物都能形成化石 B. 在越古老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高等 C.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 D. 在越浅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低等 考点: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

生物与生物圈(有答案).

复习题1:生物和生物圈 班级姓名学号 一.认识生物 1.生物的基本特征(P3-7)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植物:有机物来源于光合作用,水分、无机盐等无机物来源于根从土壤吸收。动物:通过捕食获得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例:鲸呼气时产生雾状水柱是在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的废物 人可以通过排尿、出汗和呼出气体排出废物;植物的落叶能带走一部分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例:含羞草受到碰触会合拢。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例:种子萌发;植株生长;虎、狼产子。 (6).生物能遗传和变异 例: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遗传);一猪生九子,连母十个样(变异)。 (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 2. 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可以分为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 3. 生物的分类(P11) 按形态结构特点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 按生活环境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 按用途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二.了解生物圈 1. 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叫生物圈。(P12) 2.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P12) 生态因素可以分为两类: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等, 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3. 环境影响生物 (1).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P13) 海拔高度、纬度对生物的影响说明的温度对生物的影响,如“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南橘北枳”。 沙漠中只有靠近水源的地方才出现绿洲说明水对植物分布的影响。 “春兰秋菊”说明光照对植物的影响。 (2).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主要指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P16) 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水稻和杂草争夺阳光、养料、水分等是竞争关系;蚂蚁蚁群内部、蜜蜂内部是合作关系。 4. 生物适应和影响环境(P16-17) 荒漠中的骆驼刺根系发达,体现生物适应环境。 拟态、保护色、警戒色,体现生物适应环境。 “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体现生物影响环境。 5. 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个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所研究的这种条件就是实验的变量。设置对照实验必须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在试验中,实验材料达到一定数量或者多次实验都是设置重复组,目的是为了避免偶然性;实验结果计算平均值是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P16) 6.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和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P19)

中考生物专题复习-显微镜

显 微 镜 一、认识显微镜的结构 (1)①是 ,②是 ,④是 。 (2)反光镜[ ]:一面是 (光线强时用),一面是 (光线弱时用)。 (3)粗准焦螺旋[ ]:转动它,镜筒的升降范围 ; 细准焦螺旋[ ]:转动它,镜筒的升降范围 。 (4)遮光器[ ]上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做 。 知识总结: 1、光线强时,用 面镜, 光圈;光线弱时,用 面 镜, 光圈。 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 、 。 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 3、区分目镜和物镜: 上有螺纹, 上没有 螺纹。 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 ;物镜越长,放大倍数 越 。 二、显微镜的使用 1、取镜与安放:一手握镜臂,一手托镜座,将显微镜放在实验台略偏 的位置。 2、对光:转动 ,使 物镜正对通光孔;将遮光器的一个适合光圈对准通光孔,一只眼注视目镜内,另一只眼要 。转动反光镜,目镜内出现一个圆形的光屏,叫 。 3、观察: (1)将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让标本正对 。用压片夹固定后,从侧面看着 ,转动 ,使镜筒下降,直至物镜接近玻片为止。 (2)左眼在 上观察,反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至看到物像,物像不清晰,可略微转动 ,使物像清晰。 4、收镜:压片夹转向 ;反光镜移到 方向;转动转换器,将两个物镜偏到载物台的 ;镜筒降至 。 三、显微镜的成像 1、显微镜视野里成的像是 像。 2、物像移动: 3、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光线到达眼睛依次经过的结构: → → → → → → →眼睛 视野中的黑点可能存在的三个位置: 、 、 。 标本 视野中的物像 6 b p 69 bpdq

4 、视野中的:一般来说,在显微镜视野中显现为较黑、较宽边缘的图像,形状为 圆形或椭圆形,中央发亮(见下图)。用镊子尖轻轻压一下盖玻片,它就会变形或移动。 5、低倍镜和高倍镜下的视野: 右上图①是下的视野,②是下的视野。 对比可知,低倍镜转换成高倍镜后,视野内的3点变化:细胞体积由变,细胞数目由变,视野的明亮程度由变。 四、基础练习 1.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中,将视野亮度调得暗一些,可以更清晰地观察到细胞结构。此时除调节遮光器(光圈)外,还可以调节() A.目镜 B.物镜 C.反光镜 D.细准焦螺旋 2.当显微镜视野过暗时,应该怎样调亮() ①选用大光圈②选用小光圈③选用平面反光镜④选用凹面反光镜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3.用显微镜观察写在载玻片上的英文字母“d”,在低倍镜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 A.d B.q C.p D.b 4.用显微镜观察人的血涂片,发现视野内有一淋巴细胞(如右图)。为了进一步 对该细胞进行观察,应将其移到视野正中央。则临时装片的移动方向为() A.右上方 B.右下方 C.左上方 D.左下方 5.若显微镜视野中出现一个污点,移动玻片和转动转换器后,污点仍然不动, 则污点在() A.目镜上B.物镜上C.玻片上D.反光镜上 6.下面有关显微镜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低倍镜换上高倍镜后视野内细胞数目增多 B.目镜和物镜都能放大物像 C.对光时光线太暗应选用凹面镜、大光圈 D.如果视野中物像模糊不清,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使像清晰 7.右图显示的是显微镜的操作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③—① D.②—①—③ 8.请结合显微镜操作要领,回答下列问题: (1)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时,所用显微镜的目镜倍数为10×,物镜倍 数为40×,则物像被放大了倍。 (2)小华在显微镜的视野中找到一个细胞(如右图),如要把它移到视野中央, 应将载物台上的装片向方向移动。 9.有甲、乙、丙三位同学使用不同的显微镜镜头组合(如右表)观察人口腔上皮细

生物和生物圈复习课教学设计

生物和生物圈复习课教 学设计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生物和生物圈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本次的单元设计是为初二结业考服务,考虑到参加结业考的学生要复习八个单元的内容,而每个星期只有两节生物课且有些单元的重点知识都很多,在这种内容多时间少的情况下,本人采用的是抓主干去枝叶的复习思想。知识点的确定参考《生物课程标准》和《教师教学用书》对本单元的要求(见附件1、2)。题目来源于《中考总复习》及历年的初一测试试卷,在题目的选取上以精简、典型及涵盖主要考点相对多为原则。复习策略先复习各知识点,然后再构建整个单元的知识框架。 第一单元分两章,其中有两个对照实验。由于对照实验既是生物学的重点,又是难点,故本人将这两个实验放到对照实验专题复习课,这样处理,使本单元的复习时间为两节课。本节课为第一课时。 二、本课时的复习知识点: 1.确立保护生物圈的意识。 2.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3.描述生物圈的范围。 4.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 5.举例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6.举例说出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7.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8.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 9.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10.解释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11.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12.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 13.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三、重点 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先复习此知识块。边提问复习边由教师构建此知识框架。或给出框架的局部(组成学案的一部分),在教师引领下,红色部分学生完成。 (2)此知识框架操作的顺序 先复习生物的概念、基本特征及生存所需条件。 接着指出生物所需要条件由生物圈提供,再进入生物圈的概念及范围的复习。 第三步引导学生分析几种常见的现象,进入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复习,明确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依存,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的整体。 第四步复习生态系统的概念、类型(最大的生态系统)及组成。 第五步由生物的捕食关系引出食物链和食物网,让学生加强对食物链的数法和写法、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以及捕食过程中能量的流动的掌握,其中还贯穿着保护生物圈的意识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这种理念,让学生形成爱护生物的情感。 相应练习:

中考生物专题训练:生物的遗传与变异(有答案))

第七单元第二章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一.选择题 1.同卵双胞胎胖瘦相差很大的原因可能是( ) A.显性基因发生了作用 B.隐性基因发生了作用 C.染色体数目发生了改变 D. 生活环境和条件不同 2.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和基因关系的叙述, 错误的是( ) A. DNA位于染色体上 B. 一条染色体含有一个DNA分子 C. 基因是DNA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 D. 染色体是由DNA和基因组成 3.我国春秋末期的大军事家孙武,世称孙子,是古乐安即今广饶县人,其第22代嫡长孙孙权是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孙权体内的遗传物质能确定是从孙武身上继承下来的是 A.显性基因 B.Y染色体 C.X染色体 D.常染色体 4.关于人的生殖细胞中性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精子的性染色体为XY B.精子和卵细胞都只有一条性染色体 c.卵细胞的性染色体为XX D.精子和卵细胞的性染色体都是23条 5.下列各项中,能正确表示正常男性体细胞及精子中染色体组成的是() A.44+XY和X、Y B.22+XY和X、Y C.44+XY和22+X D.44+XY和22+X、22+Y 6.科学家将某些农作物的种子放在神舟八号飞船里,在太空飞行返回地面后,经试种,个别种子的某些性状发生了较大改变,其原因是() A.直接改变了农作物的某些性状B.使种子里的一些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C.淘汰了某些不良性状D.改变了农作物种子的营养成分 7.如图为染色体和DNA的关系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B 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 C DNA上只有一个基因 D DNA中储存有遗传信息 8.鸡冠有两种性状,玫瑰冠和单冠。如果亲代个体都为玫瑰冠,后代个体有玫瑰冠和单冠,(用R 表示显性基因,r表示隐性基因)。则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玫瑰冠是隐性性状 B.单冠是显性性状 C.亲代的玫瑰冠基因型均为Rr D.子代的玫瑰冠基因型均为Rr 9.一对夫妇,父亲为双眼皮,母亲为单眼皮,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孩子(已知双眼皮对单眼皮为显性)。

2016学年中考生物专题训练题(答案)

[键入文字] 2016 学年中考生物专题训练题(答案) 临近中考,学生要有一定的自主性,光跟着老师“跑”没用。因为每位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不同,复习进度也不同。大学网初中频道为大家提供了中考生物专题训练题,希望能够切实的帮助到大家。 1.(1 分)(2014?郴州)美国学者米勒探索生命起源的模拟实验表明,在原始地球上可以产生( ) A. 复杂的蛋白质 B. 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C. 原始藻类 D. 原始单细胞动物 考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分析:关于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米勒的实验及其结论,据此解答. 解答:解: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这一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米勒通过实验验证了化学起源学说的第一阶段. 根据米勒的实验装置可知:将水注入左下方的烧瓶内,先将玻璃仪器中的空气抽去. 然后打开左方的活塞,泵入甲烷、氨和氢气的混合气体(模拟原始大气).再将烧瓶内的水煮沸,使水蒸汽和混合气体同在密闭的玻璃管道内不断循环,并在另一容量为5 升的大烧瓶中,经受火花放电(模拟雷鸣闪电)一周,最后生成的有机物,经过冷却后,积聚在仪器底部的溶液(模拟原始大气中生成的有机物被雨水冲淋到原始海洋中).此实验 1

生物与生物圈复习教(学)案

附:试卷习题 考点1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约达20千米厚,它的围包括的底部,的大部和的表面。 考点2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因素;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光、温度、______、空气等非生物因素,另一类是生物因素。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是________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 ▲2、探究的过程: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和交流 考点3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骆驼失水很少和骆驼刺的根长得很长是对干旱的适应;海豹胸部的皮下脂肪很厚是对寒冷的适应,旗形树的树冠的形状是对风的适应。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地衣生活在岩石表面,从中获取必要的水分和无机盐,地衣的生理活动对岩石有着侵蚀作用, ________环境,又能_________环境。 中考 2010)(2012)(2014) A.生物圈 B.海洋生态系统 C.湿地生态系统 D.森林生态系 2.下列叙述中蕴含丰富的生物学知识,其中能说明“生物对环境有影响”的是()(2010) A.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B.雨露滋润禾苗壮 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D.草盛豆苗稀 3.近期由于持续干旱,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水位降到了多年来罕见的低水位,使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长江江豚面临着生存考验。近期影响长江江豚生存的环境因素主要是()(2011)A.水分 B.土壤 C. D.温度 4.荒漠植物骆驼刺的根系非常发达,这种现象说明了()(2014) A.生物适应环境 B.生物影响环境 C.环境适应生物 D.环境改造生物 考点4 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概念: 在一定的空间围,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在一般情况下数量最多的应该是。 非生物部分:、空气、、温度等。 ▲3、食物链和食物网:

2021届中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项训练:生物与生物圈【含答案】

2021届中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项训练:生物与生物圈【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都属于生物的一组是() A. 含羞草、真菌、水 B. 珊瑚、小草、计算机病毒 C. 猫、蘑菇、细菌 D. 蝴蝶、小鸟、钟乳石 2.“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辛勤三十日,母瘦维渐肥。”诗中涉及的生物学知识描述不正确的是() A. 诗中涉及的食物链是:青虫→燕子 B. 燕子的雏鸟刚孵出时身体裸露、眼未睁开,属于晚成雏 C. “青虫”是菜粉蝶的幼虫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D. 诗中描述的繁殖行为主要是育雏 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B.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C. 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是吃与被吃的关系 D. 草原上所有的生物共同组成草原生态系统 4.含羞草在受到人们触动时,叶柄下垂,小叶片合闭。这体现出生物的基本特征是() A.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B.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C.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 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5.有些植物比如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这一事实说明了() A.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 生物能生长繁殖 C. 生物能进行呼吸 D.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生物的环境是指生物的生存地点 B. 生物因素只有动物和植物 C. 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只有竞争关系 D. 生物既受环境影响,也能影响环境 7.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云蒙湖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B. 土壤→草→虫→鸟,表示一条食物链 C. 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D. 食物链不仅表示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也与能量流动有关 8.下列实例中不是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A. 鸟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适于飞行生活 B. 鱼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适于水中生活 C. 浮水植物的气孔大部分分布在叶片上表皮 D. 缺少含硼的无机盐,油菜只开化不结果 9.在下列生态危机中,通过食物链而引起的是() A. 洪涝酸雨 B. 温室效应 C. 汞、镉中毒 D. 砍伐森林

【名师整理】2020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练习题:生物与生物圈

2020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练习题:生物与生物圈 一、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都属于生物的一组是() A. 含羞草、真菌、水 B. 珊瑚、小草、计算机病毒 C. 猫、蘑菇、细菌 D. 蝴蝶、小鸟、钟乳石 2.“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辛勤三十日,母瘦维渐肥。”诗中涉及的生物学知识描述不正确的是() A. 诗中涉及的食物链是:青虫→燕子 B. 燕子的雏鸟刚孵出时身体裸露、眼未睁开,属于晚成雏 C. “青虫”是菜粉蝶的幼虫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D. 诗中描述的繁殖行为主要是育雏 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B.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C. 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是吃与被吃的关系 D. 草原上所有的生物共同组成草原生态系统 4.含羞草在受到人们触动时,叶柄下垂,小叶片合闭。这体现出生物的基本特征是() A.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B.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C.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 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5.有些植物比如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这一事实说明了() A.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 生物能生长繁殖 C. 生物能进行呼吸 D.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生物的环境是指生物的生存地点 B. 生物因素只有动物和植物 C. 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只有竞争关系 D. 生物既受环境影响,也能影响环境 7.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云蒙湖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B. 土壤→草→虫→鸟,表示一条食物链 C. 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D. 食物链不仅表示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也与能量流动有关 8.下列实例中不是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A. 鸟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适于飞行生活 B. 鱼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适于水中生活 C. 浮水植物的气孔大部分分布在叶片上表皮 D. 缺少含硼的无机盐,油菜只开化不结果 9.在下列生态危机中,通过食物链而引起的是() A. 洪涝酸雨 B. 温室效应 C. 汞、镉中毒 D. 砍伐森林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