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生阅读兴趣和能力的研究课题申报研究方案

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生阅读兴趣和能力的研究课题申报研究方案

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生阅读兴趣和能力的研究课题申报研究方案2013年12月10日星期二匿名投稿会员登陆导航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临海教育网 >> 教研科研 >> 教育科研 >> 正文 热 ★★★【字体:小 大】





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生阅读兴趣和能力的研究课题申报研究方案
2009年台州市电化教育研究立项课题研究方案

作者:郑菁芊 文章来源:临海市大田小学课题组 点击数:8708 更新时间:2009/3/19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在改变教育教学和学习方式。信息技术空前地提高了人们的学习兴趣,极大地拓展了教育教学的时空界限。“传统的教和学的模式正在酝酿重大的突破,教育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变革。”这场教育的大变革不仅仅是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化,更重要的是将对教育的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产生深刻影响。面对急剧变化的世界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环境,国家教育部为了争取在新世纪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2001年颁发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展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能力是学生形成诸多能力中的基础能力。然而由于受“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还比较严重地存在着“教师讲得多,学生看得少;教师活动多,学生活动少;课本看得多,课外阅读少;指定阅读多,自主阅读少;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轻能力,因而造成了小学阅读教学效率低,学生知识面窄,严重挫伤了学生阅读积极性和兴趣,妨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阅读自有它的目的,主要在真正地理解所读的东西,从而得到启发,受到教育,获得间接经验。”
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为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信息技术可以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潜能,能有效地解决当前新教材容量大,知识点多,要求高,课时紧张的难题。从而使有意识的学习活动和无意识的学习活动相结合,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

趣,充分地调动孩子们求知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切实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因此如何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和,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已成为当前应突出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开展数字化教育、实施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已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许多国家(包括我们中国)的学校都围绕“数字化”、“整合”这一主题,在教育教学领域积极开展探索、研究、试点和实践。阅读能力是人的社会化,是人们适应社会生存、实现自我发展、终身学习的必需能力,当前阅读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课程改革走向深入的教师共同研究的话题。在课程改革中,现代信息技术成为有效教学的重要推动力,同样,它也是学生阅读有效指导的重要手段和技术。
目前,关于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阅读的整合,取得了许多令人振奋的成果。但我们经过认真学习和分析,发现这类研究要求的实验条件相对较高,如80%的学生家里要能有上网的电脑,有的甚至要求教室里的学生人手一台电脑,而且开展研究的对象也仅限于实验班。高标准的实验条件,相对狡小的实验范围,让这些研究成果走进我们当前普通的乡镇学校,还有一定的难度。另外,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阅读的整合,在目前的研究中,大部分学校还是侧重于信息技术与阅读课程内容的整合,整合的成果大部分是一些经典的课例。这些经典的课例,自然具有很高的价值,但是,对于常态的课堂,却不具有推广作用。我们提出的“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生阅读兴趣和能力的研究”,是基于我们大部分普通实验小学、中心学校的条件,在常态的课堂教学环境中,面对每一个在校的学生所开展的研究。本课题的提出符合现实需要,解决实际问题,将有效地促进小学生阅读兴趣和能力的提高,在现阶段的教育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实践价值和推广价值。

三、课题的内涵和与理论基础
(一)课题的界定
根据《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结合本课题研究方向,我们对本课题关键词界定如下:
信息技术——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呈现、传递、加工、处理信息的技术。特点:数字化、网络化、交互性。
阅读兴趣——是指学生在阅读中能积极地、主动地阅读,并能较持久的保持良好的阅读状态。
阅读能力——是指在不增加阅读教学时间的情况下,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阅读理解准确;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具有收集、筛选、整理、吸收、利

用信息的能力,最终养成良好的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阅读习惯。
本课题所指的“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生阅读兴趣和能力的研究”是指:指导学生开展基于信息技术,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完成阅读实践的活动,以形成适应信息技术时代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多元化的表达能力的教学过程。
(二)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仅仅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于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多媒体技术由于能提供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能提供图文声并茂的多重感官综合刺激,有利于学生更多更好地获取知识,因而对学生关于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是非常有利的,也是其它媒体或其他教学环境无法比拟的。
2、新课程理念引领
新课程理念主要体现在: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依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将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进行整合,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英特尔”未来教育理论
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网络教学为基础,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它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全新的、自由的学习环境,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兴趣爱好,主动地学习,创新地学习。在英特尔未来教育模式下,学生制作演示文稿、网站。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必定是人人参与、主动学习。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既学到了丰富的知识,又熟练掌握了计算机技能,也增强了与他人合作的能力。[NextPage]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研究与实践,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产生阅读的兴趣,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信息素养。
2、通过研究和实践,寻找多媒体计算机及Internet网络与语文阅读教学的最佳切入点,构建一个基于信息技术的自主体验性阅读课堂样式。
3、通过研究和实践,初步形成适合小学阅读教学的Internet的学习环境,构建校园网络系统下阅读学习专题网站。
4、通过研究和实践,引导学生课外利用网络收集诗歌美文等,进行网上自由阅读,专题阅读等,构建一套课外阅读机制。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
学生是语文

学习的主人,是阅读欣赏的主体。如果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能够让学生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加强生本(学生与文本)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用智慧点燃智慧,用心灵沟通心灵,用创新激活创新,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欣赏、鉴赏,那么就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意识、习惯和语感,增强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理解和评价能力。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生阅读兴趣和能力的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一)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加阅读量
传统文字阅读,小学生往往感到厌烦,运用网络多媒体动画技术,将动画、声音、图片和文字内容,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小学生阅读文章像看动画片一样,阅读兴趣非常浓厚,这种阅读方式特别是对哪些不爱看书的孩子非常有效。同时,网上教师大量精心准备的阅读内容,超链接的阅读方式,大大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
通过认真学习《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我们发现新课标对小学生的识字、阅读与写作要求还是很高的。我们认为信息技术环境以其教学信息呈现的多媒体化,教学信息的超文本方式,教学信息储存的大容量,教学过程具有的交互性、开放性,以及学习资源独特的共享功能等优势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大阅读策略,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结合新课程标准,我们拟定在研究过程中达到如下阅读目标(此研究目标略高于小学《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目标)。
小学《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课程总目标中规定:“六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第一学段(1~2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能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第二学段(3~4年级)要求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5~6年级)要求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低年级(1-2年级):(1)利用多媒体光盘、网上动态的图编故事,讲故事,训练其口头表达;(2)适当阅读一些历史故事、典故、童话、诗歌、浅显的科普儿童读物,增大识字量,用一句话把自己阅读感受写出来;(3)每一年阅读量不少于5万字。

中年级(3-4年级):(1)借助多媒体光盘、网上阅读材料独立阅读;(2)三年级阅读量不少于15万字,四年级阅读量不少于30万字,(两年的总阅读量不小于45万字,略高于课程标准要求)(3)通过阅读使学生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
高年级(5-6年级):(1)培养学生浓厚的

阅读兴趣,能理解主要内容,体会文中的一些语言表达方式;(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3)学会精读、略读、浏览,形成捕捉相关信息的能力;(4)利用网络养成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每学年不少于55万字(两年阅读量110万字,略高于课程标准要求)。(5)通过网络阅读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的良好习惯。
(二)构建一个基于信息技术的自主体验性阅读课堂样式
我们体会到课文阅读教学应是学生感受语言的过程,而感受语言是达到领悟语言的重
要途径。学生只有拥有了许许多多这样的阅读经历,才会形成对语言敏感性、联想性、想象性的认识,才会积累属于自己的阅读经验。在实践操作中,具体分三个阶段:
“激发启动——参与学习”阶段: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信息技术创设情境,造成认知冲突,引导学生学习动机,让全体学生主动投入学习活动。
“指导学习——创新学习”阶段:是核心环节,利用多媒体、网络中的迷人的画面、动听的乐曲、形象的造型等资源,为学生设计创设一些形象生动的教学情景,弘扬学生主体能动性,主动进行学习,造成师生互动、生生合作、人机互促,使学生在认知、操作、探索、创新的学习活动中获得发展。
“反馈学习——反思学习”阶段:旨在让学生品尝学习、探索和创新的欢乐,反思学习过程,看到自身力量,焕发学习信心,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以便激发他们对阅读内容的浓厚兴趣,从而主动积极地去学习探究。
(三)构建阅读学习专题网站,建立校本阅读资源交流与共享平台
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践,制作阅读学习专题网站,针对学生特点,指导学生实行网上阅读、网上交流。对低年级,我们选择设计了极富童趣的连环画、小故事等提高低年级网络阅读兴趣和能力;对高段孩子,我们通过专题的形式进行阅读指导。在制作专题网站时,建立相对应的校本阅读资料库,在资源库中将收集到的资料发布在校本资源交流平台上向学生展示,让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文章进行阅读。支持学生及其家长利用网络进行资源共享,促进学生自主参与意识,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四)运用信息技术,构建一套课外阅读机制
引导学生课后利用网络收集诗歌美文,进行网上自由阅读,专题阅读等,还可以让学生根据阅读的兴趣与爱好在网络上图文共赏,多向思维。在网络阅读过程中,进行正确的引导,指导

学生运用网络进行资料收集、分析、重组,指导学生学会积累,写下自己学习后心得体会,及时向学校组建的校本阅读资源交流平台进行投稿。[NextPage]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步骤
(一)课题研究的方法
1、行动研究法。将在我校2-5年级学生中抽取部分班级作为重点研究班,与其他各班之间开展行动研究。
2、文献调查法。主要指通过各种报刊杂志、或者各类文献资料及现代教育网络搜索、获取所需要的文献资料。并在平时经常注意积累和搜集各种文献资料,以便用于指导实践。
3、经验总结法。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断地总结研究成果,进行阶段性小结,调整研究内容、目标等。
(二)课题研究的步骤

1、起步阶段(2008.10~2008.12)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研究制订课题方案;收集资料信息,进行文献研究;并组织修改、完善方案。

2、实施阶段(2009.1~2009.10)全面启动课题研究,定期组织召开座谈会,推进常态下的典型课例、进行经验交流,并进行定性分析,小结成果,进行阶段性成果展示,形成课题研究的经验和成果。

3、总结阶段(2009.11~2009.12)进行课题总结,收集整理各类课题研究资料、论文、软件等,撰写课题结题报告和论文,形成终结性成果。

七、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1、一支富有课题研究经验的队伍:
 申请人和课题组成员对于承担本课题研究任务的积极性很高,大家认真细致地推敲课题研究方向,具体落实实施步骤,积极准备课题实施方案。
课题负责人郑菁芊作为学校骨干教师,曾获镇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曾主持完成过临海市重点课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布白艺术”的策略研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会表现的探索与实践》,参与完成台州市规划课题《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课程整合支持平台的设计与开发》,《新课程理念下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临海市课题《农村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行动研究》、《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探索与培养》、《小学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研究》等多项课题的研究。课题成果获台州市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一项,临海市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一项,有多篇论文、案例在台州市、临海市获奖或交流。制作的课件获台州市、临海市奖励多次。
课题组其他成员作为我校的骨干教师,有中心校语文教研组长,年级组长

,信息技术教师、临海市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师德标兵等,这些为本课题的有效实施提供了很好的条件,课题组成员也分别主持或参与过台州市、临海市多项课题的研究,有多篇论文获奖或发表,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强的科研能力。
2、充分的课题研究前期准备:
本课题是在完成临海市课题《农村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行动研究》的基础上,对小学语文阅读兴趣和能力进行的专题研究,对于这一课题我们搜集了大量资料,目前对研究形势与方向已基本成熟。
3、完善的课题研究保障机制:
(1)技术装备保障:学校各室都有办公电脑,并具备上网条件,其它办公设备基本齐全,能够保障研究的资料的搜集和整理。2006年,我校新校园的投入使用,建立了学校网站,申请注册了学校永久性域名,在校园网上开通了阅读专题部分。同时学校投入十多万元,改善了我校的电脑房设备,建立了两个共拥有100多台电脑的电脑房,实现了光纤接入,为学生上网提供了便利。
(2)经费筹措与保障:每年学校财务计划中都有详尽的课题研究经费使用计划和保障措施;
(3)针对课题研究方案,我们制定的较完善的课题研究计划,时间分配合理,能在预计的时间内完成课题研究工作。

八、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及成果形式
1、课题研究报告
2、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生阅读兴趣和能力相关的论文、案例
3、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生阅读兴趣和能力研究专题网站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1997(5).
2、孙杰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7.
3、余胜泉、吴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网络时代的教学模式与方法[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4、朱惠敏.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阅读教学的新使命[J].小学语文教师,2007(3).
5、陈建清.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整合初探[J].小学语文教学通讯,2006(8).
6、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5.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上一篇文章: 信息技术环境下“自主探究协作学习”教学模式研究

下一篇文章: 网络环境下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的研究方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 网站公告 | 信息排行 | 管理登录 |

主办:浙江省临海市教育局 地址:临海市高埠路2号 邮编:317000 电话:0576-********
临海市教育局教育技术中心 电话:0576-********
浙ICP备05007908号 TZ00000000173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