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脱离语言外壳”在口译中的运用——以2006至2012年两会记者招待会为例

“脱离语言外壳”在口译中的运用——以2006至2012年两会记者招待会为例

第33卷 第2期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V ol.33 No.2

2013年4月 Journal of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Apr. 2013

收稿日期:2013-01-25

作者简介:郑泉,女,1986年生,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为口译理论与实践。

“脱离语言外壳”在口译中的运用

——以2006至2012年两会记者招待会为例

郑 泉

(广东医学院外语教学部,广东 东莞 523808)

摘 要:以2006至2012年间温家宝总理两会间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为资料,按照要点信息浓缩、内涵释义、历史文化驱动、逻辑加工和明晰处理等五个方面对语料进行分类并分别加以分析,探究“脱离语言外壳”在语料中的翻译方向,从而指出其在会议交传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释意理论;脱离语言外壳;记者招待会口译;应用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159(2013)02-0064-05

The Application of Deverbalization in Interpreting: Take the 2006 to 2012

Press Conference of the CPC and CPPCC Sessions as an Example

ZHENG Quan

(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 , Guangdong Medical College , Dongguan , 523808, China )

Abstrac t: This paper studie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deverbalization” in the conference consecutive interpreting. The author will select some examples from the Sino-Foreign Press Conference of Premier Wen during the proceedings of the two sessions of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NPC) and Chinese 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CPPCC) from 2006 to 2012.

Key words : Interpretive Theory ;Deverbalization ;Press Conference Interpreting (PCI);Application

近年来,随着中国在国际社会上的地位日益重要,其举办的记者招待会,尤其每年两会间举行的中外记者招待会(press conference 简称PC )也逐渐受到各界的重视,成为外界了解政府的重要窗口。

因此,Press Conference Interpreting (记者招待会口译,以下简称PCI )的重要性也日益显现。

迄今为止,研究者们已经从认知语言学、功能

翻译理论等多个角度出发,分析了释意理论对译员

能力、口译产出、译员跨文化意识培养及口译课程

设置的影响和意义。随着口译研究的方向和重心逐

渐转移,口译研究者由开始采用多种新的研究方法,

从跨学科、多角度的视野展开口译的理论探究。

纵观国内口译研究,只有极少数涉及PCI ,而且

仅从功能主义和跨文化交流方面着手,将研究重心

放在文化因素上,鲜有对“脱离语言外壳”运用于

口译活动的研究。因此,目前开展对PCI 的研究,

仍大有可为。本文采用定性研究法和描述性研究的

方法,以温总理两会间PC 为具体实例,分析“脱离语言外壳”在PCI 中具体应用,研究口译员以何种方式达成最佳口译效果,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1 脱离语言外壳(deverbalization)

释意理论也称“意义的理论(théorie du sens)”,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法国。通过对会议口译的观察,释意理论最终发展形成了非文学或者实用文本的书写翻译,并形成了笔译和口译[1]。 ESIT (巴黎高级翻译学院),是释意理论的摇篮。该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Seleskovitch 和Lederer 。其中Seleskovitch 是释意理论的创始人,Lederer 则是该理论的坚定支持者和传播者。1968年,Seleskovitch 出版了《L’interprete dans les conference internationales, problemes de langage et de communication 》一书,她在书中分析了口译的每个阶段,也分析了影响口译的因素,这本书的出版标

志释意理论的诞生。随即,ESIT成为释意理论的研究中心。Seleskovitch于1975年发表的博士论文中系统地介绍口译的笔记法,分析笔记与理解之间、记忆与产出之间的联系。这篇论文奠定释意理论的理论基础并为ESIT的训练模式提供理论支持。

在释意理论中,意义起重要作用。正如Sartre 在其作品《What’s Literature》中指出,意义从一开始,并不存在于每个单词中,反而是意义帮助了解每个单词的含义。正如读者在读完了成千上万个单词后依然不了解作品意义,意义并非所有词语的简单叠加,而是词语间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这意味着意义可通过参考所有词汇得来,且凌驾于所有词汇之上。Seleskovitch和Lederer这样表述:“讲话的意义,或者信息传递出来的意思,并不存在于独立的单词或句子中,它基于语言学意义,又不囿于此;它不是语言学意义的简单相加,而是有机整体”。[2]脱离语言外壳正是这样一个让意义从源语言中脱离出来,在目的语中得以再表达的过程。作为释意理论的一个核心概念,“deverbalization”由Seleskovitch于1975年最先提出,Lederer也在后来的论著中提到这一概念。Lederer曾试图采用conceptualization来代替deverbalization用以描述这一阶段,但最终,在释意理论中,Seleskovitch和Lederer均决定采用deverbalization来描述口译过程中这一使意义“脱离源语言外壳”的单独存在的阶段。释意理论认为,口译并非是从源语到目的与的直接转换,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再表达” [2]。口译的意义在于把握源语言的核心意思,然后通过目的语将其表达出来。

“脱离语言外壳”是一个去掉文本用口头表达的过程,这一阶段要求译员忽略语言形式(比如句子或语法)转而取其核心意思。此时对语言形式的丢弃将有助译员把注意力从源文本的语言学结构中抽离出来。“思想在用语言表达出来之前不存在语言结构,而一旦用语言陈述出来,它在人脑中就还原至一种非语言的状态。”[3]。也就是说,译员不仅要把握源文本的核心意思,还要将其存储在脑海中以便日后使用。脱离语言外壳这一步骤处于理解和表达之间,向来被认为是释意理论对口译研究最有创意的贡献,同样脱离语言外壳这一概念也是该理论的核心。此阶段中,译员的大脑需处理口译过程中出现的感知因素(sensible elements)以及认知因素(cognitive elements)中的立即归纳整合(immediate synthesis)[3]。

释意理论中略提及了口译过程及deverbalization 所涉及到的认知机制和运行模式,这个过程主要包括瞬时记忆和短期记忆两种。其中,瞬时记忆处理的是语音输入,通常这些声音信息只能是7~8个单词左右,而且在大脑中的保存时间为2~3秒,其后便消失殆尽。短期记忆主要负责存储“脱离语言形式支持”(linguistic formal support)的语义因子(semes),该记忆是语义记忆的基础。语音信息(由7-8个单词组成的字符串)首先在瞬时记忆中得以保存,接着在认知补充的参与下转化成语义单位,并进一步地与其余语义单位相结合生成更大的单位。当一个句子当中的所有语义单位与主题知识、文化背景等因素相融合,便产生了完整的“信息”,而其保存的时间将长于瞬间记忆,在瞬时记忆以外的范围得以表达。[3]

可见,意义是释意理论的关键概念。整个理论的假设都是基于对意义的构造、解释和重新表达。从这一点看,“脱离语言外壳”是重中之重,因为正如释意理论所强调的那样,是在脱离语言外壳阶段从文本中提取而出的,稍后它成为了连接口译理解和表达阶段的桥梁。

2脱离语言外壳在PCI中的应用口译是连接讲话人和听众之间的桥梁。在释意理论指导下的会议交替传译中,尤其是PCI,译员需要传达源文本完整而确切的意思,这不仅包括讲话内容的文化、政治等背景信息,还包括讲话的风格。下面以温家宝总理2006至2012年间召开的两会PC为例子,具体分析口译环境的释意理论应用。温家宝总理的PC中,谚语起着重要作用,它不仅能帮助中国听众很好地理解主要信息,也是展现中国的智慧与精神的方式之一。谚语的精简凝练,对译员是一个挑战。

2.1信息要点浓缩

1)温家宝:华山再高,顶有过路。

译员:“No matter how high the mountain is , one can always ascend to its top”.(2010)

分析:在源文本中,出现了“华山”一词,可是在翻译中,译员没有将其译作:The Hua Mountain, 而是简单译为“the mountain”。因为华山对中国人而言虽然耳熟能详,可是外国人却不了解其内涵,如果按源文本译为“The Hua Mountain”时,为了防止让听众困惑,译员还应当在其后加上一串解释,介绍何为“华山”,为何使用“华山”一词。这在两会记者招待会这种时间极其宝贵的情况下是不可取的,而且这样也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译员将其简化处理,把关键要点的信息浓缩成“mountain”翻译出来。如此一来,在源语中,总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第33卷66

理鼓励中国人民勇敢面对严峻的挑战和艰巨的任务,重燃奋斗激情。在译文当中,我们同样也感觉到了一种让人重塑信心的鼓舞。

2.2内涵释义

2)香港《星岛日报》记者:国家正在编订第十二个五年计划,能否谈谈香港在这个规划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译员:Secondly, the central government is formulating the 12th five-year plan for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 wonder what role will Hong Kong play in the 12th five-year plan?(2010) 分析:“五年计划”是国家经济计划的一部分,主要涉及一些重大建设项目安排、生产力分配和国家经济中一些重大财产关系处理。十二五计划定于2011年实施,此时香港经济逐步从国际金融危机中恢复。有了这样的背景知识,译员并不仅仅将之翻译成“12th five-year plan”,而是从释意理论角度出发,进一步地解释为“for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来帮助听众理解中国人熟悉的事物。

3)农民日报记者: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中央也一直非常重视“三农”问题,从今年起全部取消农业税。

译员:To my knowledge, China’s economic reforms started from the countryside. The central authority of this country have all attached importance to the rural, the agricultural and farmer’s issues. From this year, the agricultural tax is rescinded throughout the country. (2009)

分析:“三农”这个词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政策。要是不加以解释,很难能够猜到它的意思。而且如果口译员仅将其翻译成“san nong”,很容易让听众迷惑不解。由于口译员对相关政策很熟悉,决定将其翻译成“农村、农业和农民”,这便巧妙避开直译而直接萃取其真正意义,这也正是释意理论所推崇的。

4)温家宝:尽管再忙,我还是亲自用毛笔给孩子们回了信,鼓励他们茁壮成长。

译员:Although I am very busy, but no matter how busy I have been, I still took time up to use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writing tool, the Chinese brush to write a letter to him or her. And in that letter, I encourage the child to grow in an all-round and sound manner. (2006)

分析:此例中译员将“毛笔”解释为“the traditional Chinese writing tool”。尽管中国人知道什么是毛笔,可若将其直译为“Chinese brush”则会让很多外国人一头雾水,因为毛笔不仅仅是“brush(刷子)”,而是中国传统的写字工具。有了这样的进一步解释,外国听众就很清楚什么是毛笔了。

2.3历史文化驱动

5)温家宝:台湾当局领导人数典忘祖,妄图割断中华民族的血脉,切断两岸同胞的骨肉联系。

译员:The leader of the Taiwan authorities is forgetting his own roots and attempts to sever the blood ties of the Chinese nation and the ties of kinship between compatriots on both sides of the Taiwan Straits. (2006) 分析:“数典忘祖”中国一句习语,此处,总理用以指出台湾当局的举动居心不良,其行为将会破环两岸关系。如果不知道当时两岸现状,历史渊源及成语的典故,或许很难准确翻译。在释意理论的帮助下,译员对源语文本进行脱离语言外壳,通过文化和历史背景的认知补充,译员萃取习语的核心意思,进而成功地完成了翻译。

6)温家宝: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促进农村的小康和农业的现代化,这是整个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大步骤。

口译员:And also, we believe that we need to introduce a policy to make industries nurture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and make cities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areas. (2006)

分析:“工业反哺农业”是中国政策中具有中国特色的一个概念。“反哺”本义指动物长大后反过来“赡养”父母的行为。这个句子来自于李时珍所编纂的本草纲目中一个关于乌鸦的故事。现在用来形容孩子长大后孝敬父母。

一般而言,当工业还处于发展初期之时,农业在国家经济当中起着最主要的作用。为了加强整个国家的经济,农业的积累应该用以发展工业;而当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时候,应该反过来支持和保护农业,以使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发展相辅相成,达成平衡。

带着这样的认知,口译员明白源文本中“反哺”的定义,因此他将反哺翻译成“nurture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而非“feed agriculture back”,因后者易让听众很困惑。另外,“nurture”这一词清晰描绘出一个场景,那就是,工业在农业的支持下茁壮成长,长成后辅助农业的发展,使得工农平衡。

7)温家宝:为什么总拿中国做文章?我至今不明白。

译员:It still baffles me why some people keep trying to make an issue about China. (2010)

分析:中文里“做文章”是双关语,字面上的

意思是写文章。长期使用之后,“做文章”逐渐用来比喻抓住一件事发议论或在上面打别的主意。总理提到这个词,意在指外媒不公正地对待中国缺席哥本哈根会议。总理明确表态,认为媒体这种行为蓄意破坏中国的国际形象。判断当下情势,译员借助其认知,有意用“make an issue about China”翻译,将这一层意味很好地传达给了听众。

2.4逻辑加工

8)温家宝:而且我们要想方设法使同样的经济总量能够换取更大的经济效益,能够使百姓得到更多的实惠。

译员:Moreover, we need to work even harder to enhance our economic growth efficiency so that more benefits will be extended to the Chinese people. (2012)9)温家宝:其次,在农村,我们坚决地取消了农业税,减轻了农民的不合理负担。

译员:Secondly, in the rural areas, we have abolished the agricultural tax so as to ease the unreasonable burden of Chinese farmers. (2012)分析:总理的原话中,没有明确提到“因此”等表示结果的词语。但是第一句中,通过上下文和译员对源文本内容的理解,国家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的目的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故在翻译中加上“so that”一词。第二句中,国家取消了农业税,也是为了减轻农民的负担,因此译员也加上了“so as to”一词。这都体现了作者在翻译时,没有受到源语言的束缚,脱离了语言外壳,使得译入语表达更清晰更符合逻辑。

2.5明晰处理

10)温家宝:在中国,必须实行最严格的耕地制度,必须保护农民对土地生产经营的自主权,占用农民土地必须给予应有的补偿。

译员:Given China’s conditions, we must exercise and enforce the strictest possible arable land protection system in the country. We must protect farmer’s rights to independent farming on their contracted land, and we must give adequate and due compensation to the farmers whose land is seized. (2008)

分析:“在中国”这句话仅说明一个地点,它可以简单翻译成“in China”。这样的翻译难以与后面所要说明的问题相联系,且意义也不大。相反,翻译成“Given China’s conditions”则不同。总理话中没有具体解释在中国实行这种体制的原因,但经过“Given China’s conditions”这样的明晰化处理,外媒也能够理解中国的特殊国情,此时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让体制更有效。

11)温家宝: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正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面对新的任务,需要更加清醒、更加坚定、更加努力。

口译员:Our country and our nation now stand at a new historical starting point. In face of the new task, we need to be even more sober-minded; we need to stay firmer on the right course, and we need to work even harder. (2006)

分析:当温家宝总理说这段话的时候,他已经从人民对政府工作的建议和意见中深切感受了人民的热切期望和激情。温家宝总理将他面对新任务的态度表达得很清晰,也就是“more sober-minded”, “stay firmer on the right course”以及“work even harder”。口译员并没有简单地把“更加坚定”翻译成stay firmer。相反,他深知当时中国的大背景以及对现场情境了然于胸,他加了一句“on the right course”,因为他认为,经过这样的补充,将原本较为模糊的信息明晰化,能让大众更好地理解中国的政策,进而也能更好地理解总理的言辞。

3结语

综上所述,释意理论将口译视为一种交流活动,而非单纯语言学转换过程。释意理论认为,口译是一个完美的交流情境,相关各方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就同一主题进行交流探讨。基于此,释意理论不仅能帮助PCI的译员更好地传递源文本的核心意义,且不论源语采用何种风格,该理论都能使翻译更有效更清晰,故从释意理论角度特别是脱离语言外壳角度出发分析PCI有其实际意义和可操作性。由于本文仅集中分析2006年至2012年间温总理两会的PCI文本,所分析材料有一定局限性,这可能导致分析不全面。另外,当前研究仅从脱离语言外壳角度分析例子,所得结论也有其不足之处。

往后的研究可纳入更多的材料,比如可以加入政府举行的其他中外记者招待会的材料,或者分析政府工作的其他领域,或者大型国际性会议。也可以从不同角度根据不同分类进行分组分析。如能再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如比较法,将中国PCI与国外PCI进行对照让研究更有说服力,也更有意义。

参考文献

[1] 莫娜?贝克,加布里埃拉?萨尔达尼亚, 等. 国外翻译研究丛书之34:

翻译研究百科全书 [M]. 2版.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78.

[2] Seleskovitch, Danica. Interpretation, A Psychological Approach to

Translating [J]. In Richard W. Brislin(ed.),1976:55.

[3] Seleskovitch, Danica. Interpreting for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s[M].

Washington:Pen& Booth,1978a:104.

相关文档